《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个人读后感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个人读后感读了几遍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感觉自己读懂了,实则又什么也没有读懂。
本次读《课程与教学的基本远离》仍然采用写读书笔记的形式。
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我打算将每个部分的内容结构化,从整体看内容,如此达到对内容的整体把握。
泰勒原理这本小册子看似十分简单,但是却对课程的基本原理解释的非常清楚,简简单单阐述深刻的道理。
对于〃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这一问题,泰勒从五个方面来阐述教育目标的来源。
这五个方面是: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当代校外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利用哲学选择目标;利用学习心理学选择目标。
从这五个方面出发确定的教育目标本身具有发展性、适应性、合理性、科学性和适切性。
课程目标定位的发展性。
对于学习者本身而言,目标的设计要符合学习者的年龄特征,但是要高于学习者的现有水平,才能促进学习者进步。
而对于学科专家来说,目标的设计要符合学科要求,能够促进学科的发展。
学生自身和学科专家为课程目标的制定指出了方向。
如,目前的小学劳动学科教学相关内容还十分不完善,对于劳动课程的目标,教师有不同的认识,以劳动技能为目标、以劳动素养提升为目标,或以劳动态度培养为目标。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劳动学科的核心素养,这个核心素养就是专家对于现在的小学劳动学科教学提出的目标,其针对全国大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但是不能够具体针对每一地域、每一个学校或者是每一个人。
学习者是具体目标的来源,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的特征,劳动课程的目标不尽相同。
针对乡村学校的劳动教育,目标侧重于劳动的技能、在劳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等。
而针对城市学校的劳动教育,目标则更应该是尊重劳动、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果实等。
课程目标具有发展性,要能够适应学生个人和学科的特征,是学生素养发展和学科知识发展的方向。
课程目标选择的适应性。
教育目标的选择要适应社会发展。
教育目标的制定不能落后于社会发展情况,也不能提前社会发展太多,以免目标与社会生活脱节。
《课程与教学论》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第三节 我国基础教 育课程设计的回顾
与展望
第七章 课程与教学实施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 实施概述
第二节 课程实施的 取向与策略
第三节 教学过程与 规律
第四节 教学原则与 方法
第八章 课程与教学评价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 评价概述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 评价的主体、对象与
类型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 评价的实施
06
第五章 课程与教学组 织
目录
07 第六章 课程与教学设 计
08
第七章 课程与教学实 施
09
第八章 课程与教学评 价
010
第九章 课程与教学管 理
011
第十章 课程与教学改 革
012 参考文献
本教材是21世纪高等继续教育精品教材,也可以作为各级各类教师培训的教材,还可以供自学参考使用。 本教材的编写试图从整体上设计和思考课程与教学两个研究领域,立足于当代我国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的实践, 在系统阐述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实践。本教材分为十章:第一章是绪 论。绪论是对课程与教学论这门学科的概括性认识,包括课程与教学的含义、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任务和研究方 法等。第二章是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通过梳理课程与教学研究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为学习者全面展示 了课程与教学论这门学科的发展脉络。第三章是课程与教学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是课程与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 归宿。本章着重阐述了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表述。第四章是课程与教学 内容。课程与教学内容是目标的具体化。本章主要阐述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结构、类型以及选择,介绍了我国基础 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第五章是课程与教学组织。本章主要论及了课程组织的标准与取向,课程的纵向与 横向的组织结构,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第六章是课程与教学设计。本章分别论述了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的一些基 本理论问题,回顾与展望了我国课程与教学设计的发展历程与趋势。第七章是课程与教学实施。本章阐述了课程 与教学实施的三种取向、基本模式,以及教学过程及其规律、具体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第八章是 课程与教学评价。本章涉及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功能、主体、对象与类型,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实施,介绍了我国基 础教育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创新。第九章是课程与教学管理。本章主要论述了课程与教学管理的意义、特点 及人本化管理的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第十章是课程与教学改革。本章介绍了课程与教学改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新版.doc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一、作者及内容简介该书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及评价理论专家拉尔夫泰勒所著。
泰勒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
由于他对教育评价理论、课程理论的卓越贡献,又被誉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这本他在1949年出版的书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书中提出的“泰勒原理”被公认为课程开发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使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达到了新的历史阶段。
这本书原为泰勒授课时使用的讲义,主要围绕四个问题开始的,这四个问题是:1.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2.我们要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达成这些目标?3.这些教育经验如何才能有效地加以组织?4.我们如何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被实现?本书一共5章,前四章分别针对这四个问题提供了一些研究方法,第五章介绍了学校教育人员如何从事课程编制工作。
二、主要内容1.第一章在第一章中,作者回答了他的第一个问题: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这部分主要论述了如何寻找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目标以及如何编写教育目标。
首先作者提出问题,教育目标是什么?对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模糊不清,不易操作等问题,作者提出了从研究学习者本身、研究当代校外生活、从学科专家的建议三个方面来寻找教育目标。
从学习者本身出发就是要关注学生的需要,包括生理性需要、社会性需要和整体性需要。
为了找到学生的需要,我们就要找出学生的现状。
现状与公认的常模之间的差距就是需要。
如果想要调查学生的需要,我们需要去学校进行全面调查,包括:健康、直接社会关系、社会公民关系、消费生活、职业生活、休闲生活等方面。
然后将这些信息与一些理想模型进行对比,找到其中的差距,根据差距找出教育目标。
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学生的兴趣进行调查。
这是因为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因此,我们还需要拟定一份学生兴趣的研究计划,可以通过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文献研究法搜集数据。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及感悟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摘抄及读后感赏析2500字:读拉尔夫﹒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冯善亮老师和郑桂华教授安排的学习任务。
这本书,很有价值,但的确不好读懂。
利用一个完整的周末时间,我将此书做了一次通读,对整本书的主要观点和整体结构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接下来,我以“笔记摘录”和“读后反思”两种方式再读此书。
因为读经典是一件极其有价值的事情,所以我以日记的形式详细记录之,以备将来检审。
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笔记摘录】如果我们要制定一个教育计划并力图不断地改进它,就很有必要对想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有些概念。
这些目标将成为选择教学材料、勾勒教学内容、形成教学步骤以及准备测试和考试的标准。
教育计划的方方面面确实都是实现基本教育目标的手段。
因此,我们若想系统地、明智地研究某个教育计划,首先必须明确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读后反思】这是对制定教育目标意义的阐述。
在这段阐述中,还可以看到一种关联,即教育目标和教学材料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勾勒、教学步骤形成、测试考试标准的制定之间的关联。
这种关联,不仅告诉我们教育目标的意义重大,也很清晰告诉我们在教育目标的统领下,我们要思考四个方面的内容。
【笔记摘录】目标归根结底是一个事关选择的问题,因而是那些学校负责的人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价值判断。
这样就需要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哲学来指导这些判断。
【读后反思】“教育哲学”是学科教育的上位学科。
应用哲学理论来思考教育目标,是需要大量的相关研究提供信息的。
基于研究信息分析的哲学思考,才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
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渠道为教育目标提供有用的信息和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笔记摘录】进步主义者强调以研究儿童本身为重,了解他对什么感兴趣,他遇到了什么问题,他头脑里有些什么打算。
进步主义者认为,这些信息能为我们选择教育目标提供基本来源。
相反,要素主义者对数千年来积累的大量知识——所谓的“文化遗产”——更感兴趣,并强调这才是教育目标的根本来源。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摘抄及读后感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摘抄及读后感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则:2500字摘自书评赏析阅读拉尔夫·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基本原则》是冯善良教授和郑桂华教授的任务。
这本书很有价值,但是很难读。
在整个周末的时间里,我通读了这本书,对这本书的主要思想和整体结构有了全面的了解。
接下来,我用两种方式重读这本书: “记笔记”和“阅读后的反思”。
因为阅读经典著作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所以我以日记的形式保存了详细的记录,以备将来复习。
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笔记摘录】如果需要我们要制定一个国家教育发展计划并力图不断地改进它,就很有必要对自己想要达到的教育工作目标有些概念。
这些活动目标将成为中国选择教学材料、勾勒教学实践内容、形成一种教学方法步骤以及准备测试和考试的标准。
教育管理计划的方方面面确实都是可以实现社会基本思想教育课程目标的手段。
因此,我们若想系统地、明智地研究某个教育培训计划,首先必须明确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阅读后反思]这是对设定教育目标的意义的阐述。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关系,即培养目标的选择与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概述、教学环节的形成以及考试标准的制定。
这种联系不仅告诉我们教育目标的意义,而且清楚地告诉我们,在教育目标的指导下,我们应该从四个方面思考教育目标的内容。
目标归根结底是一个选择的问题,因此负责学校的人会进行深思熟虑的价值判断。
因此,需要一个全面的教育哲学来指导这些判断。
“教育哲学”是学科教育的优先学科。
将哲学理论应用于教育目标的思考,需要大量的相关研究来提供信息。
建立在信息分析研究基础上的哲学思考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因此,选择何种渠道为教育目标提供有用的信息和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笔记摘录】进步主义者强调以研究中国儿童发展本身为重,了解他对什么感兴趣,他遇到了一个什么环境问题,他头脑里有些学生什么打算。
进步主义者认为,这些数据信息技术能为我们需要选择职业教育教学目标企业提供一些基本经济来源。
泰勒课程原理读书笔记(2021年-2022年)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第一章)泰勒的课程编制原理被视为现代课程研究的范式,并使他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泰勒从事的“八年研究”对美国的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以实用主义方法论为基础的泰勒调程编制目标模式认为,“教育是改造人类行为模式的一种历程,学校要通过课程,在学生身上引起行为模式的必要变化。
”这种行为不仅包括外显行为,还包括内隐行为,即学生的思想和情感。
因此课程编制的首要任务是确定目标,“指出欲使其在学生身上发生的那种行为,以及该行为所将处理的生活内容或领域”,进而根据目标,选择学习经验。
泰勒的思想集中反映在其1949 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
他在这本书里首次提出了课程编制所涉及的四个基本问题:①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②我们要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达成这些目标?③这些教育经验如何才能有效地加以组织④我们如何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被实现?而对于上述四个问题的回答便构成了课程编制活动的四个步骤:①教育目标的确定;②学习经验的选择;③学习经验的组织;④学习经验和结果的评价。
这四个步骤相互联系,并按其前后次序构成一个环型。
泰勒认为,课程编制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选择教育目标确定教育目标。
这个过程乃是办教育对人才培养所作的“价值判断”过程。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多方面要求,课程编制者应该从研究“学习者本身”,从研究“当代校外生活”,从“学科专家的建议”三方而来考虑教育目标的选择。
过去巴比特等人的“活动分析”理论只强调从分析人们社会活动的结果中寻找并确立课程目标是非常不够的。
现在进步主义者和要素主义者的共同错误也就在于他们对课程来源的态度各执一偏。
当然,泰勒指出,确定为教育目标的个数也不是愈多愈好。
由上述三大来源而得的教育目标“己远远超过任何学校所应企图并入在其教育课程中之目标的数目”,“有些甚至彼此不相一致”。
这就需要对已选出的目标进行过滤,即通过“教育哲学、”“社会哲学”来删除一部分“非重要及相互矛盾”的目标,然后再通过“学习心理学”进而剔除或调整另一部分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以及通过学习仍难以达到的目标。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一、本书及其作者简介《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and Instruction),作者是R.W.Tyler,就是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教育家泰勒。
这本书是源于1940年泰勒在课堂中主讲《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课程的讲义内容,1949年由芝加哥大学发行单行本。
这本书由丰富的内容和独到的见解成为课程理论的里程碑,被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自1949年初版以来,该书已重印40余次,并以多种文字翻译出版。
这本书从四个方面对课程开发展开讨论——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如何选择经验?如何组织经验?如何评价?泰勒在书中提出的这四个基本问题,构成了考察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基本原理,既为课程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又为现代课程研究开创了范式读这本书首先得到的是方法论的启示。
值得注意的是,泰勒并没有直接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而是想阅读本书的读者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这种方法论的思考实际上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是很有启发的。
行为目标是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关键词之一。
它是制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教育目标的核心。
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泰勒详细介绍了行为目标的相关概念,以及与它相关的需要与兴趣等因素和基于行为目标的评估模式,并给出了构架教育目标的几个来源。
为了使论述过程更加的能为读者所了解,也为了本书能真正成为能指导教育工作者的书,在书上他给出了很多这样的说明:“为了能透彻了解从学生兴趣与需要的资料中,获得教育目标的各种解释以及所涉及的种种困难,我建议你记下你所熟悉的一些学生团体的有关资料,并尽可能全面地阐释一组有关他们兴趣与需要的资料。
然后把这些资料隐含的教育目标写下来。
……”这就像是一个教育专家,坐在你的对面,和你侃侃而谈,告诉你如何在实际上操作你的课程,告诉你他的原理能有多大的生命力。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泰勒读书笔记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泰勒读书笔记一、引言最近我阅读了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深感受益匪浅。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共享我对这本书的阅读心得体会,并就其中的主要观点展开深入讨论,以期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二、课程的设计泰勒在书中提到,课程设计应当以学生为本。
他强调了以学习者的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进行课程设计的重要性。
这一观点与我之前的认知不谋而合,因为我深知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个性化需求对于课程设计的重要性。
然而,泰勒在书中更细致地阐述了如何具体地结合学生的需求来进行课程设计,这给我提供了很多启发。
他提出了以学生的实际情况、需求、兴趣和发展阶段为基础,设计出符合学生自身特点和目标的课程。
这让我意识到,课程设计不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应该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
三、教学方法在书中,泰勒还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指出,教学方法应该是因材施教,注重灵活性和多样性。
这让我想起了我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有时候我可能会过于固执于某种教学方法,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方式上的特点。
在我未来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更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期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四、评估与反思泰勒在书中也讨论了课程的评估与反思。
他认为,教学过程中的评估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查,更重要的是要对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
这给我很大的启发,因为在我的实际教学中,常常只注重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估,而忽视了对教学过程本身的反思和改进。
我会更加重视教学过程中的评估,并努力将评估与反思融入到我的教学实践中去。
五、个人观点综合来看,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所阐述的理念对于我们现今的教育实践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他强调了以学生为本,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对教学过程的评估与反思。
这些理念恰如其分地提醒了我们,教学应当是因材施教,应当充满灵活性和创造性,并且必须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一、引言在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一部不可忽视的重要著作。
本书深入探讨了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的基本原理,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本文旨在全面评估这本书的内容,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以便读者能更深入地理解泰勒的教育思想。
二、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的概括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强调了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他提出了“按学生的需要教学”的理念,强调课程应该围绕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展开,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泰勒还强调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和系统性,提出了“学习活动、教学方法和评价的有机结合”理论,为教学实践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
三、从简到繁的探讨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包含了丰富而复杂的教育理论。
他强调了课程设计应该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这与以往的教学理念有所不同。
他提出了“教学活动、教学方法和评价的有机结合”理论,为教师提供了具体的教学指导。
泰勒还探讨了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的作用,强调了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激励者。
四、总结与回顾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一部极具价值的教育著作,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探讨了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的基本原理,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本书中的理论并非纸上谈兵,而是结合了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我认为泰勒的教育思想对于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五、个人观点与理解在阅读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过程中,我深受其教育思想的启发。
他对于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学的复杂性有着深刻的理解,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教育建议。
在我看来,学生应该是教学的中心,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一、简介在教育领域中,课程与教学是两个核心概念。
课程关乎学生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而教学则关乎教师如何将课程内容传授给学生。
有关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本文将以《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为基础,深入探讨这一主题,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教育领域的核心概念。
二、课程的基本原理1. 定义及概念课程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它包括学习目标、内容、教学活动和评估方法。
课程设计需要遵循教育学原理,体现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 课程目标的设定在制定课程时,教育工作者首先需要明确课程的目标。
课程目标应该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育教学的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
3. 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内容的选择需考虑到学科知识的结构和层次,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
还需要关注课程内容的更新性和前瞻性,使学生能够获取最新的知识和信息。
4. 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活动是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它需要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发展个性。
5. 评估方法的选择评估是课程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标准,教育工作者需要选择适当的评估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全面和准确的评价。
三、教学的基本原理1. 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模式涉及教学方式、手段和方法的选择,它应该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特点。
教学模式的选择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2. 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载体,它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灵活的组织,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师生关系的构建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教学环境的营造教学环境包括教室环境、学校文化等多个方面,它需要为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氛围,以便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核心知识。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专业笔记
《课程与教学旳基本原理》读书笔记一、作者及内容简介该书是由美国出名教育学家、课程及评价理论专家拉尔夫泰勒所著。
泰勒是现代课程理论旳重要奠基者,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旳集大成者。
由于她对教育评价理论、课程理论旳卓越奉献,又被誉为“现代教育评价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这本她在1949年出版旳书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旳圣经”。
书中提出旳“泰勒原理”被公觉得课程开发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晰旳论述,使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达到了新旳历史阶段。
这本书原为泰勒授学时使用旳讲义,重要环绕四个问题开始旳,这四个问题是:1.学校应当追求哪些教育目旳?2.我们要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干达到这些目旳?3.这些教育经验如何才干有效地加以组织?4.我们如何才干拟定这些目旳正在被实现?本书一共5章,前四章分别针对这四个问题提供了某些研究措施,第五章简介了学校教育人员如何从事课程编制工作。
二、重要内容1.第一章在第一章中,作者回答了她旳第一种问题:学校应当追求哪些教育目旳?这部分重要论述了如何寻找教育目旳、选择教育目旳以及如何编写教育目旳。
一方面作者提出问题,教育目旳是什么?对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旳模糊不清,不易操作等问题,作者提出了从研究学习者自身、研究现代校外生活、从学科专家旳建议三个方面来寻找教育目旳。
从学习者自身出发就是要关注学生旳需要,涉及生理性需要、社会性需要和整体性需要。
为了找到学生旳需要,我们就要找出学生旳现状。
现状与公认旳常模之间旳差距就是需要。
如果想要调查学生旳需要,我们需要去学校进行全面调查,涉及:健康、直接社会关系、社会公民关系、消费生活、职业生活、休闲生活等方面。
然后将这些信息与某些抱负模型进行对比,找到其中旳差距,根据差距找出教育目旳。
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学生旳爱好进行调查。
这是由于从学生旳爱好出发,更容易吸引学生旳注意力。
因此,我们还需要拟定一份学生爱好旳研究筹划,可以通过观测法、访谈法、问卷法、文献研究法收集数据。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第一章读书笔记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第一章读书笔记本章主要探讨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包括课程和教学的定义、性质、目标和内容,以及它们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通过阅读本章,我对于课程和教学的理解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意识到了教育实践中课程和教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一、课程与教学的定义课程通常被定义为在教育体系中传递的知识和价值观的总和,它规定了学生在学校中应该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而教学则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这种互动,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个人的价值观和能力。
二、课程与教学的性质课程与教学具有以下性质:1. 目标性:课程与教学的设计和实施都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
2. 综合性:课程与教学不仅涉及知识的传递,还涉及到学生的情感、社交、认知和身体等方面的发展。
3. 多样性:课程与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是多样的,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4. 互动性:课程与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强调双方的参与和合作。
5. 发展性: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和目标随着社会和教育目标的变化而变化,以适应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三、课程与教学的目标课程与教学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通过课程与教学,学生可以掌握基础的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2. 发展学生的能力:课程与教学不仅关注知识的传递,还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包括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课程与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包括道德、伦理、社会责任感等方面。
4. 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课程与教学应该帮助学生发展个人的兴趣和特长,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和自我实现。
四、课程与教学的内容课程与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科知识:这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内容,包括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各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2. 跨学科知识:这是指跨越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包括问题解决、团队合作、批判性思维等。
3. 社会生活知识:这是指关于社会生活和现实世界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读书笔记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一、本书及其作者简介《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The BasicPrinciples of Curriculumand Instruction),作者是R.W.Tyler,就是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教育家泰勒。
这本书是源于1940年泰勒在课堂中主讲《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课程的讲义内容,1949年由芝加哥大学发行单行本。
这本书由於奇丰富的内容和独到的见解成为课程理论的里程碑,被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自1949年初版以来,该书已重印40余次,并以多种文字翻译出版。
这本书从四个方面对课程开发展开讨论——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如何选择经验?如何组织经验?如何评价?泰勒在书中提出的这四个基本问题,构成了考察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基本原理,既为课程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又为现代课程研究开创了范式读这本书首先得到的是方法论的启示。
值得注意的是,泰勒并没有直接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而是想阅读本书的读者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这种方法论的思考实际上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是很有启发的。
行为目标是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关键词之一。
它是制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教育目标的核心。
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泰勒详细介绍了行为目标的相关概念,以及与它相关的需要与兴趣等因素和基于行为目标的评估模式,并给出了构架教育目标的几个来源。
为了使论述过程更加的能为读者所了解,也为了本书能真正成为能指导教育工作者的书,在书上他给出了很多这样的说明:“为了能透彻了解从学生兴趣与需要的资料中,获得教育目标的各种解释以及所涉及的种种困难,我建议你记下你所熟悉的一些学生团体的有关资料,并尽可能全面地阐释一组有关他们兴趣与需要的资料。
然后把这些资料隐含的教育目标写下来。
……”这就像是一个教育专家,坐在你的对面,和你侃侃而谈,告诉你如何在实际上操作你的课程,告诉你他的原理能有多大的生命力。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在教育领域中,构建有效的课程和实施高质量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而理解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
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的书籍,下面是我的读书笔记和总结。
1. 教学目标的设定:在设计一门课程之前,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必要的。
教学目标是确定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概念。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可测量和适当的挑战性。
同时,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背景和实际需求相一致。
2. 教学内容的选择: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内容应该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有助于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
其次,内容应该具有形式多样,包括书本知识、实践经验和现实生活中的案例。
最后,教学内容应该与学生的背景和实际需求紧密相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 教学方法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
不同的教学目标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些常见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合作学习和实践等。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自身的教学风格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4. 評估學生學習成果:及时和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对于调整教学和激励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评估可以包括作业、考试、项目和实践等多种形式。
评估结果应该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
5. 个性化教育的实施: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这可以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和资源的使用来实现。
个性化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才能,激发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6. 教学反思和改进:教学工作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是一个不断反思和改进的过程。
教师应该定期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效果,加以改进。
同时,教师应该倾听学生的反馈和建议,并相应地做出调整。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些原理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设计和实施更有效、有针对性的教学。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该书是由美国著名的被誉为“现代课程之父”的教育作家泰勒的经典著作,是迄今为止在课程领域中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被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泰勒认为制订任何课程及教学都是围绕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的:学校应力求达到教育目标?要为学生提供怎样的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教育目标?如何有效地教学好这些学习经验?我们如何才能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该书主要是提出了研究以上问题的一些方法,但并不试图解答,因为对不同层次的教育、不同的学校而言,答案都将是不同的。
本书虽没有回答问题,却阐明了回答这些问题的步骤,由此构成的一种基本原理,以考察课程和教学计划中的问题。
一、现代课程典范——泰勒原理的主要内容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泰勒于1949年发表了被视为现代主义课程研究范式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此书的影响,从瑞典学者胡森等人主编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的评论可略见一斑:“泰勒的课程基本原理已经对整个世界的课程专家产生影响”,不管人们是否赞同“泰勒原理”,点,如果不探讨泰勒提出的四不管人们持什么样的哲学观.个基本问题,就不可能全面地探讨课程问题。
因此,学界往往把此书看作“达到了课程编制纪元的顶点”。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二十世纪初,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原理,强调彻底的实际效用。
一些教育界人士对工厂企业的科学化管理运动,很快作出反应,把它视为一种理想的模式竞相仿效,并把这种“科学”的方法应用于学校管理,继而又把它推衍到课程领域本身,把企业会计原理应用于学校的教学科目中。
这样,学校课程的核心——学科也围绕“效率”这个轨道运转,效率等同于科学,这些观点也深深影响了泰勒,结合课程实践活动,形成了泰勒的课程原理。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原理围绕着四个中心问题运转:即学校应该达到哪些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经验?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围绕这四个问题,泰勒提出了课程编制过程的四个步骤或阶段:、确定教育目标。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泰勒读书笔记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泰勒读书笔记标题:深入浅出: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泰勒读书笔记导语:课程与教学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它们直接影响着学习质量和教育成果。
本篇文章将深入浅出地解析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通过泰勒读书笔记的形式,为您提供一份具有深度和广度的中文文章。
一、什么是课程与教学?1.1 定义与概念在教育领域,课程与教学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
“课程”指的是教育机构规划和组织的一门学科或一组相关学科的总体安排,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教学方法等。
“教学”是指教师使用相应的教育手段、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过程。
1.2 主题词解析关于课程与教学,有几个主题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1)“教学目标”: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设定的预期目标,指导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行动和评估标准。
2)“内容”:课程中所包含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信息。
3)“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用来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工具和策略。
二、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2.1 个性化定制泰勒读书笔记中提到了个性化定制的理念。
这个理念认为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个别差异化的教学。
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背景、兴趣和学习风格,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2 目标导向课程与教学的核心在于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来实现这些目标。
在泰勒读书笔记中,他指出教育者应该明确设定可衡量的教育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
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2.3 合作与互动泰勒读书笔记中提到,课程与教学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教育家泰勒的经典著作,以下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泰勒认为制订任何课程及教学都是围绕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的:学校应力求达到教育目标?要为学生提供怎样的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教育目标?如何有效地教学好这些学习经验?我们如何才能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该书主要是提出了研究以上问题的一些方法,但并不试图解答,因为对不同层次的教育、不同的学校而言,答案都将是不同的。
本书虽没有回答问题,却阐明了回答这些问题的步骤,由此构成的一种基本原理,以考察课程和教学计划中的问题。
一、现代课程典范——泰勒原理的主要内容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泰勒于1949年发表了被视为现代主义课程研究范式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此书的影响,从瑞典学者胡森等人主编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的评论可略见一斑:“泰勒的课程基本原理已经对整个世界的课程专家产生影响”,不管人们是否赞同“泰勒原理”,不管人们持什么样的哲学观点,如果不探讨泰勒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就不可能全面地探讨课程问题。
因此,学界往往把此书看作“达到了课程编制纪元的顶点”。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二十世纪初,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原理,强调彻底的实际效用。
一些教育界人士对工厂企业的科学化管理运动,很快作出反应,把它视为一种理想的模式竞相仿效,并把这种“科学”的方法应用于学校管理,继而又把它推衍到课程领域本身,把企业会计原理应用于学校的教学科目中。
这样,学校课程的核心——学科也围绕“效率”这个轨道运转,效率等同于科学,这些观点也深深影响了泰勒,结合课程实践活动,形成了泰勒的课程原理。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原理围绕着四个中心问题运转:即学校应该达到哪些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经验?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围绕这四个问题,泰勒提出了课程编制过程的四个步骤或阶段:1、确定教育目标。
课程与教学论读书笔记
课程与教学论读书笔记【篇一:《课程与教学论》自制读书笔记(完整+重点)】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00467(简答题部分★66)钟启泉、张华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第一节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第二节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第三节课程与教学的涵义第四节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一、选择:1、课程与教学研究是教育研究中的基本核心领域。
2、特斯《课程编制》是课程独立研究诞生标志。
3是:效率取向、控制中心。
4育本质、课程本质、课程开发方法(活动分析)。
5活从事的活动及经验。
6行为单元的方法。
7依据,遵循效率原则。
由具体化和标准化的知识、技能、习惯、价值、态度、鉴赏力构成。
8、贾德和桑代克确立“行为的—联结主义的学习观”,为“泰勒原理”奠定了心理学和方法论基础。
9绩测验的编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确立了“课程基本原理”和“评价原理”,统称为“泰勒原理”。
10:30年代经济大萧条,进步教育协会展开了旨在改革课程体制的实验研究,泰勒负责开发课程的一般程序和原理。
11,的追求,创造性、学校实践的特殊性、教师和学习者的主体性被忽略。
12、50年末至60的课程改革运动即“学科结构运动”。
诞生了“学术中心课程”。
13、布鲁纳《教育过程》确立了“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
14的课程,由知识领域及其研究方法构成,其基本特征: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
15与“句法结构”的统一。
强调学术中心课程是课程现代化的最基本特征。
16确立了“同时诚实地尊重学科本身的逻辑和儿童的心理逻辑”的课程价值观。
17、施瓦布被认为是仅次于布鲁纳的倡导结构课程的第二号旗手,建立起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
18、施瓦布:课程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要素构成,相互作用构成“实践性课程”。
是班级或学校的完整文化。
方法是“课程审议”,即主体“课程集体”对具体情境中的问题反复讨论得出的。
19、课程审议三种艺术:实践、准实践和折中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一、作者及内容简介该书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及评价理论专家拉尔夫泰勒所著。
泰勒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
由于他对教育评价理论、课程理论的卓越贡献,又被誉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这本他在1949年出版的书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书中提出的“泰勒原理”被公认为课程开发原理最完美、最简洁、最清楚的阐述,使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达到了新的历史阶段。
这本书原为泰勒授课时使用的讲义,主要围绕四个问题开始的,这四个问题是:1.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2.我们要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达成这些目标?3.这些教育经验如何才能有效地加以组织?4.我们如何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被实现?本书一共5章,前四章分别针对这四个问题提供了一些研究方法,第五章介绍了学校教育人员如何从事课程编制工作。
二、主要内容1.第一章在第一章中,作者回答了他的第一个问题: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这部分主要论述了如何寻找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目标以及如何编写教育目标。
首先作者提出问题,教育目标是什么?对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模糊不清,不易操作等问题,作者提出了从研究学习者本身、研究当代校外生活、从学科专家的建议三个方面来寻找教育目标。
从学习者本身出发就是要关注学生的需要,包括生理性需要、社会性需要和整体性需要。
为了找到学生的需要,我们就要找出学生的现状。
现状与公认的常模之间的差距就是需要。
如果想要调查学生的需要,我们需要去学校进行全面调查,包括:健康、直接社会关系、社会公民关系、消费生活、职业生活、休闲生活等方面。
然后将这些信息与一些理想模型进行对比,找到其中的差距,根据差距找出教育目标。
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学生的兴趣进行调查。
这是因为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因此,我们还需要拟定一份学生兴趣的研究计划,可以通过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文献研究法搜集数据。
但是单靠收集数据并不能自动地确定教育目标,这里面存在着种种困难和多种可能性。
为了更好的诠释数据,就需要我们熟悉学生群体的资料,尽量全面地解释清楚他们的需要和兴趣,从中得到教育目标。
我们还需要从当代生活的研究中寻找教育目标。
斯宾塞所写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篇论文中也是在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找出适合时代的教育目标。
从当代生活中获得教育目标是有其逻辑的:1.因为当代生活复杂多变,我们的学生可能不需要浪费时间去学习那些50年前重要,而现在不需要的事物。
例如现在的学生不需要学习怎样使用过时的计算机编程语言,那既浪费时间也不实用。
2.与学习迁移理论有关,当学生发现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情境与学习时的情境相似时,他更有可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
而且,他更容易发觉生活与现实之间的相似性。
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生学习时提供更多的实例,使他能在日后有更多运用这些知识的机会。
那么,这些目标是否值得追求呢?我们需要进行判断,我们通过对当代生活研究揭示的教育目标的方向,没有违背特定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以及需要,那么,这个目标就是值得的。
最后,我们对当代生活的研究要考虑的方面很多。
包括个体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社会团体、特定社区或区域中制约生活的因素等等。
教育目标的第三个来源是学科专家的建议。
但是,学科专家的建议往往过于专业,因为他们给出的目标往往是怎样把学生培养成某门学科的专家,而这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并不适用,因此,我们需要从中筛选出合适的目标。
我们要寻找的分为两类:一类是这些学科能发挥的广泛作用;一类是这些学科能发挥的并非他们所关注的特殊功能。
这里可以包括知识、技能和习惯,思维方式、情感、兴趣等。
从这三个来源中寻找到了教育目标后我们并不能直接使用,而是要进行筛选。
首先第一道筛子是哲学。
学校接受哪种价值观就要使之与教育目标相对应。
将于学校哲学一致的目标确定为重要目标。
第二道筛子就是学习心理学。
我们通过学习心理学分辨哪些目标是可行的,这些目标设置在什么年龄阶段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学习某些类型的目标必备的条件有什么。
因此,我们要有一个统一的学习理论,依据这个理论来检验可能存在的目标。
经过以上几步,我们已经有一些重要的目标,而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陈述了。
泰勒在书中给出的方法是使用二维表陈述。
二维表的纵轴记录的是目标的内容方面,横轴记录的是目标的行为方面。
行为方面比较像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标明学生应达到的程度。
通过内容和行为的交叉行的选择,就可以对教育目标进行简单的陈述。
这个表格也可以提出一些在前几个阶段遗漏的教育目标。
为了避免表格过于复杂,泰勒还提出了行为的10个类别,它们是:信息获取,培养工作习惯和研究技能,培养有效的思维方式,培养社会态度,培养兴趣,培养鉴赏力,培养敏感性,培养个人的社会适应性,保持身体健康,形成人生哲学。
关于内容类别泰勒提出10-30个比较合适。
这里还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标题必须要有意义,让人能联想到实际的意义,使术语更加明确。
2.第二章在第二章中作者论述了如何选择学习经验。
这里的学习经验是指学习者与使他起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习应该是学习者的主动建构,学习者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
教师的职责就是构建多方面的情境,从而唤起学生身上更多的经验。
那我们选择经验时,需要遵循什么原则呢?这里作者给出了5项基本原则:能够给予学生充足的机会去解决问题,从目标所隐含的相关行为中获得满足感,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有多种途径实现目标,同样的学习经验能产生多种结果。
在泰勒1966年的《课程编制的新尺度》中对着5条又加以修改,提出了10条学生有效学习的条件。
但是除了这些条件外,可能存在的目标数量十分巨大,我们不可能全都做出陈述。
因此,泰勒又总结了4个重要特征:1.培养思维技能的学习经验;2.有助于获得信息的学习经验;3.有助于培养社会态度的学习经验;4有助于培养兴趣的学习经验。
在经验选择这个问题上,泰勒原理在后来也是饱受诘难的。
概念重建主义对经验是先于学习还是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知识是否是外在于学生的问题提出了疑问。
泰勒是在实用主义哲学基础上建构起的这本书,对他影响巨大的还有行为主义心理学。
这也正是他把学习外化与人脑的原因。
在我看来,泰勒原理并不是一种理论,它并不是从理论上来说明什么是课程,而是一种方法的指导,指导读者从何处出发,找寻学习目标。
因此,这个也就不是泰勒原理的缺陷了。
3.第三章在这一章中,作者回答了组织学习经验的方法。
这章主要围绕着组织的标8准、组织的要素、原则、结构和设计过程来进行论述的。
组织有三大标准: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连续性是指主要课程要素的直线式重复。
顺序性是指要将每一后续经验都建立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上,而且必须更广泛、更深入地研究所涉及的事物。
整合性是指课程经验的横向联系,这些经验会帮助学生逐渐获得统一的观点,并逐渐将自己的行为与所处理的相关要素统一起来。
这三个标准是制订一套组织学习经验的有效方案的基本指导标准。
在为一门课程制定组织方案时,我们还需要确定该课程中作为组织线索的要素。
这些要素是可以是长远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等,而不是具体的事实,也不是具体的习惯或高度特殊化的内容。
组织的原则有增大相互依赖性,拓宽和深化主要的课程要素。
按年代顺序排列是运用于学校课程中最常见的组织原则。
泰勒认为,在组织的结构中有三个层次,组织经验时要考虑各个层次的优缺点及价值。
泰勒还提出了形成课程组织的几个步骤,强调不管是在总体方案还是在已确定的领域及低层次的单元内容和开展的特殊活动中都要达成一致意见。
他还建议组织过程中要“制定一些零花的方案或开发所谓的‘资源单元’,提供给教师以便其针对特定小组的学生开展工作时选用。
”这里的资源单元比较像我们在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时给教师提供的课程资源库。
4.第四章这一章就如何评估学习经验展开了讨论。
泰勒被誉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通过这一章的讲述,他提出了除了标准化测试外,对于学生其他的评价方式。
泰勒认为评价是课程编制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评价可以是建立的课程计划得以检验,也就是我们前面制定的课程目标和提供的学习经验是否合适。
泰勒还提出评价要在不同时间进行,可以在教育早期、教学中、以及对毕业生进行追踪评价,以此来论证学习者学习的持久性。
在评价工具和评价方法上,泰勒提出评价不能等同于纸笔测试。
通过简单的事实性测验不能引发高级心理过程:促进事实性知识的教学,不可能促进——事实上可能干扰其他重要目标。
虽然这一点很早就被认识到,但是知道现在中国的教育还是以分数定高低。
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仍然是一场定高低,因为我们还无法找到比这个更公平的手段。
泰勒在这里提出了观察、访谈、问卷及学生的实际作品等方法。
这些方法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不过在中国实行还是需要时间。
5.第五章在这章中作者介绍了学校和学院教师如何编制课程。
在前面作者讲的是教师的工作,最后学校编制课程就需要教师协同合作,组成委员会进行研究和修订。
这与我们如今的校本课程的编制是一样的。
三、评论泰勒的这本书给出了一些详尽的制定教学目标的方式。
这些方法大都来自于他的“八年研究”,是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
因此这些步骤都是可实施的,在当时也是盛行了一段时间。
但是随后受到了概念重建主义的批评,认为泰勒原理将教育的进程设定为线性的、将知识外在于学生中等问题。
还有的学者认为泰勒原理缺少对教育目标本身的评价,只是看预期的教育效果是否实现,这是不合理的。
毕竟泰勒原理是上个世纪的研究成果,我们现在看的时候应该加以辩证的思考,应该是以现在情况重新定义。
泰勒原理在我们现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大背景下仍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借鉴。
这本书并不是一本探讨课程理论的书籍,而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应用手册,它阐述的思路十分值得我们加以研究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