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成语故事精编版
成语故事:凿壁偷光
![成语故事:凿壁偷光](https://img.taocdn.com/s3/m/43669cf9cc7931b764ce1502.png)
成语故事:凿壁偷光【注音】zaobi touguang【成语故事】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
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
只有晚上, 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
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
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
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
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
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岀现在大户人家门前。
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报酬。
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
”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
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勤学【相近词】囊虫映雪、穿壁引光、废寝忘食、凿壁借光【反义词】不学无术成语故事:守株待兔成语故事:乘人之危成语故事:出尔反尔成语故事:前功尽弃想了解更多成语大全网的资讯,请访问:成语大全。
少儿成语故事凿壁偷光
![少儿成语故事凿壁偷光](https://img.taocdn.com/s3/m/e146899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c7.png)
少儿成语故事凿壁偷光
很久以前有一个小男孩叫小明,他非常喜欢读书。
他每天都会去图书馆借书回家看。
然而,他的家里很贫困,没有电灯,晚上读书很困难。
小明感到非常苦恼,因为学习对于他来说非常重要。
他想了很多办法,终于想到了一个主意。
他决定使用“凿壁偷光”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小明住的房子旁边是一家有电的人家。
于是,每天晚上,他会悄悄地凿开墙壁,从邻居家透过来的灯光中读书。
这样,他就可以在光亮中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
时间一天天过去,小明通过“凿壁偷光”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
他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也变得越来越聪明。
他的邻居们也渐渐发现了他的秘密。
有一天晚上,小明的邻居们找到了他,询问他为什么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习。
小明毫不掩饰地告诉他们,他的家里没有灯光,但他对知识的渴望促使他找到了这个方法。
小明的邻居们被他的坚韧和努力所打动。
于是,他们决定帮助他。
他们找到了图书馆的管理员,并解释了小明的情况。
管理员非常感动,决定为小明提供免费的照明设备。
从那时起,小明每天晚上都能回家享受明亮的光线,而不再需要“凿壁偷光”了。
他的邻居们也在小明的帮助下,开始珍惜光
明,关心贫困家庭,并为更多的孩子提供学习的机会。
通过“凿壁偷光”,小明不仅成功解决了学习的难题,还让人们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和努力,就能克服任何困难,追求自己的梦想。
凿壁借光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凿壁借光的成语故事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b202ce4f18583d048645908.png)
凿壁借光,成语典故。
描写的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最终成为大学问家的故事。
现一般用此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
凿壁偷光的故事发生在山东邹城市钢山街道杨下村。
据《汉书;匡衡列传》记载,西汉丞相匡衡幼年时期,由东海郡逃荒迁居此地,因家贫,白天打工干活,夜晚凿壁借邻居杨老太纺线灯光读书。
后匡衡封为丞相,为报杨老太借灯读书之恩,专程回故里探望,此时杨老太已故去。
后来此村改名为杨下村。
【近义词】穿壁引光
【反义词】不学无术、目不识丁、胸无点墨
【凿壁借光的成语故事】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
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烛光,让烛光照在书上来读。
同乡有个大户人家不识字,家中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主人对这件事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诵读一遍你家的书的机会。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
匡衡最终成了大学问家。
匡衡能够讲解《诗经》,人们为他编写了一首歌谣说:没有人会讲解《诗经》,请匡鼎来。
匡鼎来讲授《诗经》,能解除人们的疑问和忧愁。
鼎是匡衡的小名。
人们竟是如此敬佩他,听他讲解诗经的人都开颜欢笑。
镇上有个人讲解《诗经》,匡衡前去听讲。
同这个人讨论《诗经》的疑难问题,这个人辩论不过他,对他十分佩服,急忙羞愧地倒穿着鞋跑了。
匡衡追上去说:先生请留步,听我和你讨论刚才的问题。
那个人说:我什么也讲不出来了。
不顾匡衡而去。
【2018-2019】凿壁偷光成语故事-范文word版 (2页)
![【2018-2019】凿壁偷光成语故事-范文word版 (2页)](https://img.taocdn.com/s3/m/b462300d2f60ddccda38a064.png)
【2018-2019】凿壁偷光成语故事-范文word版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凿壁偷光成语故事【汉字书写】:凿壁偷光【汉语注音】:záo bì tōu guāng【成语出处】: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成语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凿壁偷光的意思】:凿开墙壁偷借邻居家里的灯光来读书,后指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刻苦努力学习。
【凿壁偷光的近义词】:悬梁刺股、废寝忘食、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的反义词】:不学无术、一曝十寒;【凿壁偷光的故事】汉朝时期,有一个人名叫匡衡。
他出生在农民家里,小的时候他很爱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供不起他读书,也没多余的钱买书。
只能向人借书,乡里有个有钱人家有很丰富的藏书,匡衡就每天去他家做短工,却不收分文工钱。
这个有钱人觉得很奇怪,问匡衡这是为什么。
匡衡说:“只希望您能把家中的书都借给我读,我就满意足了,我愿意每天都来你家做短工。
”这个有钱人听了非常感动,答应了他的请求。
但是,匡衡很快就又愁眉不展了,书是有得读了。
可是,他白天要做活,只有晚上才有时间读书。
家里实在太穷了,根本买不起油点灯,匡衡为此非常着急。
有一天晚上,他又躺在床上辗转难眠的时候,忽然,发现屋子里有一道微弱的亮光,仔细一看是从墙角的一条缝隙透进来的,原来是邻家的灯光。
这个发现使匡衡非常兴奋,他立刻想到了一个聪明的办法。
立刻找来工具一点点地在挨着那条缝隙在墙上凿穿了一个稍微大点的洞,“偷”来了邻家的一点光亮。
从此后他每天都能捧着书本,靠在洞前映着微弱的灯光读书。
匡衡就是这样的勤奋学习,使他后来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最终成为西汉时期一位学问渊博的学者。
【凿壁偷光例句】唐《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数年学剑工书苦,也曾凿壁偷光史路。
【成语故事】凿壁偷光
![【成语故事】凿壁偷光](https://img.taocdn.com/s3/m/d43e22ab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45.png)
【成语故事】凿壁偷光在古代,有一个读书人,名叫张乐。
他家境贫寒,但他十分热爱读书,渴望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提升自己的修养。
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他没有机会去学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张乐想出了一个主意。
他觉得自己可以利用邻居的光线来照明自己的房间,于是他决定用凿子凿开墙壁,偷窥邻居家的光线。
张乐每天晚上都会拿出凿子,悄悄地凿开墙壁。
他小心翼翼地将开凿的洞修补好,以免被人发现。
然后,他就能够通过这个洞口,借用邻居家的光线来照明自己的房间。
每天晚上,张乐在自己的房间里埋头苦读,借着邻居家的光线,他能够看清书本上的字迹,更加专心地学习。
这样的做法十分辛苦和危险,但张乐并没有放弃。
有一天,一个过路人经过张乐家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墙壁上的一个洞口,他看见了里面的情景后非常吃惊。
他觉得这个举动既有创意,又有危险,非常难得。
这个过路人是一位官员,他既佩服张乐的聪明才智,又为他的勤奋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
于是,他主动和张乐交谈,并请他到自己家中做客。
在官员的家中,张乐第一次感受到了真正的光明和温暖。
官员让张乐自由使用自己的书房,还给了他一批优质的书籍。
张乐非常感谢官员的好意,并表示愿意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报答。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乐在官员的帮助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进入了一所名校读书。
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顺利通过了科举考试,成为一名官员。
张乐成为官员后,一直以清廉自持、勤政为官。
他不仅关心民生,力图为民众谋福利,而且注重自己的修养,努力提升自己的才能和素养。
他常常告诫自己,应该像当初凿壁偷光那样,勤奋刻苦,不断进取。
慢慢地,张乐在官场上崭露头角,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官员。
他把自己的成功归功于那段凿壁偷光的经历,他认为那段艰辛和努力,铸就了他今天的成就。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凿壁偷光是一个形容人愿意为了学习知识而付出努力的成语。
它是源于古代的一个实例,故事中的张乐用自己聪明才智和勤奋的精神,利用邻居的光线来照明自己的房间,从而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凿壁偷光的成语故事内容
![凿壁偷光的成语故事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c0aa694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8f.png)
凿壁偷光的成语故事内容稿子一嘿,朋友!今天来跟你讲讲“凿壁偷光”这个超有意思的故事。
从前啊,有个叫匡衡的小哥哥。
他家可穷啦,穷到连灯都点不起。
但这小哥哥特别爱读书,一心想要学习知识。
你能想象吗?晚上别人都在屋里亮堂堂地读书,他只能眼巴巴地在黑暗里干着急。
可这匡衡聪明得很呢!他发现隔壁人家的灯光能透过墙壁上的小缝照过来,虽然只有那么一点点,可对他来说就像救命稻草一样。
于是,他就悄悄把那小缝凿得大了一点,这样就能透过来更多的光啦。
就靠着这偷来的一点点光,匡衡每晚都刻苦读书,眼睛都不眨一下。
不管是冬天的寒冷,还是夏天的蚊虫叮咬,匡衡都不在乎。
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多读书,学好知识。
稿子二亲,今天我要给你讲个超励志的故事,叫“凿壁偷光”。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穷小子叫匡衡。
这孩子呀,穷得叮当响,但有一颗超级爱学习的心。
他家黑灯瞎火的,晚上根本没法看书。
可他又特别想读书,那怎么办呢?他就到处瞅,嘿,发现隔壁的灯光能从墙缝里透过来一点点。
匡衡这机灵鬼,心想,这点光可不能浪费。
他就拿起工具,把那墙缝凿大了一些。
虽然只是一点点微弱的光,但他已经开心得不行啦。
就这么着,他每天晚上都借着这偷来的光,认认真真地读书。
有时候读得太入迷,都忘了时间。
想想看,咱们现在晚上到处都是亮堂堂的,想看书开灯就行。
可匡衡呢,为了这点光费了多大的劲。
他的努力可没有白费,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所以啊,咱们遇到困难别轻易放弃,要像匡衡一样,想办法去克服,说不定也能有大出息呢!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成语故事凿壁偷光
![成语故事凿壁偷光](https://img.taocdn.com/s3/m/06c5459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e.png)
成语故事凿壁偷光在古代,有一个叫做张仪的人,他是一个聪明机智的人,但却生活贫困。
有一天,他听说秦国的国君想要招揽人才,于是他便前往秦国。
张仪来到秦国后,便开始四处寻找机会。
他听说秦国的国君喜欢聪明能干的人,于是他便想出了一个计划。
他在城市的一处墙壁上凿了一个小洞,然后每天都在洞口点上蜡烛,趴在洞口用心地读书。
有一天,国君路过这里,看到了张仪在洞口读书,便对他产生了兴趣。
国君问张仪在做什么,张仪便告诉国君说,“我在这里凿壁偷光,希望能够借助蜡烛的光亮来读书。
”。
国君听了很是惊讶,他觉得这个人非常聪明,于是便将他招入宫中,成为了国君的幕僚。
张仪在国君身边工作,展现出了他的聪明才智,为国君出谋划策,帮助国君解决了许多难题。
张仪的故事告诉我们,聪明的人总是能够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不断进取,不断学习,最终取得成功。
他凿壁偷光的行为虽然看似小聪明,但却展现了他的智慧和勤奋。
他不因环境的困难而放弃,而是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来克服困难,最终获得了成功。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环境太过恶劣,条件太过艰难,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努力。
正如张仪一样,我们要学会善于利用周围的资源,善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努力,不断学习,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成语故事凿壁偷光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和勤奋,就一定能够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都要坚持不懈,不断努力,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善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善于利用周围的资源,不断进取,不断学习,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成语故事凿壁偷光,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和勤奋,就一定能够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凿壁偷光成语故事
![凿壁偷光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abbb395fad6195f312ba6d2.png)
凿壁偷光成语故事导读:【成语】:凿壁偷光【拼音】:záobìtōuguāng【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
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举例造句】:一个说要用功,古时候曾有“囊萤照读”“~”的志士【成语故事】: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
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
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
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
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
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
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
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
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
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
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
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成语故事凿壁偷光
![成语故事凿壁偷光](https://img.taocdn.com/s3/m/fb3d795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6.png)
成语故事凿壁偷光在古代,有一个叫做韩非的人,他是一个聪明而又机智的人。
有一天,他听说有一个很有名的学者在监狱里,他就决定去看看。
当他来到监狱的时候,他看到那个学者正在用一根小铁棍在墙上敲打。
韩非问他在干什么,学者说,“我在凿壁偷光。
”。
韩非听了这句话,恍然大悟。
原来,这个学者是在用一种聪明的方式来学习知识。
他知道监狱里没有光线,但是他却想要学习知识,于是就想出了这个办法。
他用小铁棍在墙上凿出一个小洞,然后让阳光透过小洞照进来,这样就有了一点光线,他就可以利用这点光线来读书学习了。
韩非听完这个故事后,深受启发。
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任何困难的环境下,只要有一颗坚定的求知心,就一定能找到学习的途径。
就像这个学者一样,他身处监狱,环境极其恶劣,但是他却不放弃学习的愿望,而是想尽办法找到了一条学习的道路。
这个成语“凿壁偷光”就是从这个故事中来的。
它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学习的机会,要有一颗不屈不挠的求知心,要像那个学者一样,用智慧和勇气去克服困难,找到学习的方法。
这个成语也告诉我们,学习是一种永无止境的事业。
无论我们身处什么样的环境,都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
就像那个学者一样,他在监狱里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学习,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求知愿望。
所以,我们要像那个学者一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地面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要有一颗坚定的求知心,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成语故事凿壁偷光,告诉我们要有一颗不屈不挠的求知心,要像那个学者一样,用智慧和勇气去克服困难,找到学习的方法。
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要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提高自己,这样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关于凿壁偷光的成语故事
![关于凿壁偷光的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dad10a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4.png)
关于凿壁偷光的成语故事在古代,有一个叫赵宣的人,他非常渴望学习知识,但家境贫寒,无法负担得起读书的费用。
然而,这并没有阻止他追求知识的决心。
为了能够学习,赵宣开始四处寻找机会,最终他发现了一个位于山脚下的书院。
书院虽然是私人的,但每天都会有很多学生进出,这给了赵宣一个想法。
一天晚上,赵宣悄悄地来到书院附近,他发现书院的墙壁上有一扇小窗户。
于是,他决定凿开墙壁,从窗户中偷看书院内的教学内容。
赵宣开始了艰苦的凿壁之旅。
他挖土、砍木、修墙,一刻不停地工作。
在长时间的努力下,赵宣终于成功地凿开了一道小洞,可以从中窥见书院内的一角。
每天晚上,赵宣都会悄悄地来到洞口,仔细观察书院内老师的讲课和学生的学习。
他默默地记下老师的教导和学生的问题。
日复一日,赵宣通过凿壁偷光的方式不断积累知识。
他的勤奋与坚持得到了回报,逐渐在各个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然而,好景不长。
有一天,赵宣的凿壁行为被书院的教师发现了。
教师虽然对赵宣的苦心和渴望知识的决心表示理解,但也要求他停止这种行为,因为这样的方法是不正当的。
教师决定给赵宣一个机会,他邀请赵宣正式进入书院学习。
赵宣感激涕零,他接受了教师的邀请,放弃了偷窥的方式,开始了正式的学习。
在书院的指导下,赵宣迅速迎头赶上,并超过了许多同龄人。
他的勤奋和毅力被众人称赞,成为了书院一名杰出的学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凿壁偷光的成语意味着通过非正常的手段获取知识。
虽然赵宣最终通过凿壁偷光成功积累了知识,但这种方式并不可取。
合法的途径和坚持努力才是真正获得知识的途径。
四字成语故事-凿壁借光
![四字成语故事-凿壁借光](https://img.taocdn.com/s3/m/16591c2a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2.png)
四字成语故事-凿壁借光凿壁借光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那么你们知道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吗?下面是小编和你们分享的凿壁借光的成语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凿壁借光西汉时有一位着名的经学家名叫匡衡,关于他凿壁偷光读书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为佳话。
史书记载,匡衡自小家境贫寒。
白天,他靠砍柴割草,换点粮食度日;晚上,他想读书,可是没有钱买油灯。
他看到邻居家灯火明亮,就在墙上动手凿个洞,引一点微弱的亮光。
每天晚上,他就靠这点儿亮光如饥似渴、专心致志地读起来……后来,为了能读到更多的书,他甚至愿意给一位家中藏书丰富的人做奴仆而不计报酬,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读到更多的书。
羽毛未丰战国时期,苏秦到秦国去,想劝说秦国征伐六国,称霸天下。
可是,秦惠王对他的意见不感兴趣,说道:“现在的秦国,就好比一只羽毛还未长全的小鸟,如果硬要展翅高飞,必定会遇到灾祸。
先生从很远的地方来到我国,对我进行开导,我表示感谢。
可是,关于争霸称帝的事,还是以后再说吧。
”苏秦不愿意就此离去,于是给惠王上了十多次奏章,说明争霸的重要性。
可是,秦惠王对他的意见越来越反感。
这时,苏秦的资财也耗费光了,只得垂头丧气地回家去了。
◎成语释义比喻尚未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充足。
丰:丰满。
◎故事出处《战国策·秦策一》:“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出处译文秦王说:“我听说,羽毛还没长全的小鸟,是不能够展翅高飞的。
”分道扬镳的历史故事在现代成语中,我们把道不同不相与谋者的分手叫做分道扬镳。
镳指马嚼子,扬镳即为驱马前行。
分道指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鲜为人知的是,这个成语产生于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
“分道扬镳”语出自北齐·魏收《北史·魏诸宗室·河间公齐传》的一个故事中的一段话:“……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
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说这话的是大名鼎鼎的北魏孝文帝,其来龙去脉是这样的:东晋十六国之后,中国历史进入南北分裂、南北对峙的阶段,史称南北朝。
【成语故事】凿壁偷光
![【成语故事】凿壁偷光](https://img.taocdn.com/s3/m/0bd55e2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a1.png)
【成语故事】凿壁偷光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个叫王明的年轻人。
王明家穷得只剩下一丁点儿油灯油,夜晚时分,他的家里只能靠这一盏油灯照亮。
可是油灯的光芒非常微弱,王明读书的时候几乎看不清楚书上的字。
王明对知识的渴望是无法言喻的。
他决定去找一个智者请教。
智者听了他的困扰,对他说:“你只要每天都坚持读书,总会有一个机会让你达成心愿。
”听了智者的话,王明立刻明白了自己的机会在哪里了。
他决定,每天夜里,就用掘土的铁锹挖开墙壁,借着隔壁邻居家的光线来读书。
每天晚上,王明都会蹑手蹑脚地拿出铁锹,在自己家的墙壁上凿上几个洞。
当铁锹凿进墙壁的时候,王明就能看到邻居家的灯光透过洞口照射在自己的书上,让他能看得更加清晰。
虽然凿壁偷光的做法并不合理,但是王明为了对抗自己生活环境的局限,他只能这么做来实现自己的读书梦想。
就这样,几年过去了,王明每天坚持着读书,慢慢地在村里有了一定的名声。
一天,一位富商听说了王明的事迹,觉得很不可思议,便前去拜访。
王明细细向富商讲述了他的困境和自己的坚持。
富商听后,为之动容,将自己的财富分享给了王明。
王明终于可以买得几盏明亮的灯,再也不用凿壁偷光。
此后,王明迅速成为一位闻名全村的学者,并被村里的人民所景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凿壁偷光并不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但它展示了一个人对于自己梦想的执着和坚持。
尽管王明的做法不彻底正确,但是他为了实现自己的读书愿望,不惜一切代价。
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对自己的梦想坚持不懈,总会有一个机会,达成我们的目标。
也许这个机会不是我们期待的方式,但只要我们抓住了它,就能迈向成功的一步。
这个故事还向我们传达了一个深刻的思想,那就是人的内心力量是无穷的。
只要我们相信并努力追求,就能克服困境,实现自己的梦想。
凿壁偷光,是一个凭借智慧和勤奋攻克困境的活生生的例子。
这个故事一直鼓舞着人们的追求、进取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无论生活有多么困难,我们都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勇往直前,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
【成语故事】凿壁偷光
![【成语故事】凿壁偷光](https://img.taocdn.com/s3/m/00da48a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8e.png)
【成语故事】凿壁偷光
明朝时,有一个读书人名叫王安石。
他有一个非常贤惠的妻子,叫做张氏。
王安石非
常有学问,但他所住的房屋却非常狭小,阳光无法照进来。
他每天只能在灯下读书,眼睛
经常疲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安石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准备在自家的墙上凿个小孔,让阳光
照进来。
但他并没有得到妻子的支持,他的妻子认为这是破坏房屋的做法。
王安石硬着头皮,开始进行凿壁偷光的计划。
他每天都从早到晚默默的进行工作,直
到房屋的墙壁破成了一个小洞。
阳光自此照进了房间。
王安石靠着小洞,静静地看着日光,感到格外的舒适。
但他的妻子发现了他的做法,十分生气,声称他在破坏房屋的结构,给
他制造不必要的麻烦。
王安石听到妻子的话,他感到非常尴尬和自责。
他明白自己没有得到妻子的支持,而
私自进行这样的事情,有可能会影响到妻子和孩子的安全。
不久之后,一场大风袭来,房屋倒塌了,王安石的妻子不幸死亡。
王安石十分悲痛,
深感自己的愚蠢。
他此后再也没有进行过类似的行为,而是更加谨慎,保护自己的家人。
后来,人们常用“凿壁偷光”形容某些人采取不当的办法,违法或违背伦理的事情来
实现自己的目的,忽略了别人的利益和安全。
这个成语也常被引用于道德教育和思想启蒙
方面。
凿壁偷光成语故事(精编版)
![凿壁偷光成语故事(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063ca54d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f.png)
凿壁偷光成语故事
凿壁偷光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
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
1。
【成语故事】凿壁偷光
![【成语故事】凿壁偷光](https://img.taocdn.com/s3/m/498ca5a3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c9.png)
【成语故事】凿壁偷光从前有个地主,他家建了一栋宅子,宅子的一角墙面和邻居的房屋相连。
地主家的房子里因为没有窗户,所以很昏暗,白天也需要点灯照明。
可是地主不想破坏整体的建筑结构,于是他找了建筑师,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跟邻居相连的那面墙上凿出了几个小孔,就可以从邻居的房子里透过光线,让室内变得明亮了。
这样一来,地主家的宅子就像是有了窗户一样,明亮了许多。
人们后来说起这样的做法就用了一个成语来形容:“凿壁偷光”。
从前,有一个聪明的老农民,他家住在一个小山村里,因为他家房子正对着大山,上山挖土找石头的人走了很多,才能看到一点点的阳光。
老农民患了风热病,让儿子带他到一个名医那儿看病。
一位名医给毫无名气的老农做了脉象、问诊、望舌,来看清他是风热感冒,开了些药方。
老农民估计得卖掉家里头三头牛才能解郁愤。
老农民从奇遇记说:“上山打石头的人劝我清楚,我多了解石料的工艺价值,修好了为菩萨断善业,每天早晚悔悟来报恩。
”老农民家房子的一面墙壁对着大山,当时农民儿子为老父亲着急,跟弟弟一起入山砍柴,一声轰,像观音平添了琥珀大内璀璨见已淡天青,石山峡谷坠湾流观音翟山少壮人岛惹产生了阵阵巨龙山祸,阴霾严,一切情景倏然结束。
老父说:“动手就要打磨石头。
以后好些早我给你用。
嘻哈系笑声,眼影泪痕化开了一扇活着六亿年来这里公园做小雷献顽犟会。
很多人是不爱动手,由此对多结识仇敌。
”这块铁矿石很满意了,他们向家里搬了几块矿石,把墙壁雕刻的挺漂亮,如今,他现在是做了雕石匠人,工作盛出了名。
而他家也更加光明了。
凿壁偷光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但是如果我们用心去想办法,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虽然原本困难重重,但只要取得突破和进步,就一定能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当我们面对问题的时候,不要轻易放弃,而是应该凭借智慧和坚持,不断努力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也许就像厚墙一样,遮挡了我们的光明,只要我们用心去思考,就一定能找到破解的方法,让生活变得美好而充实。
【成语故事】凿壁偷光
![【成语故事】凿壁偷光](https://img.taocdn.com/s3/m/7e0eb3f5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47.png)
【成语故事】凿壁偷光
在很久以前的一个古村落里,有一位读书人,他因为家境贫寒,无法购买油灯进行夜间学习。
因此,他想到了一种方法,那就是在房间的墙上凿一个小孔,从邻居家的窗户中借用灯光,边凿边学,以此来弥补了家里过于漆黑的环境。
这个方法虽然好用,但读书人却深知这种行为不是可以长期持续的,因为借光不仅会给邻居带来困扰,也会带来很大的风险。
于是,他一边继续努力学习,一边四处寻找能够改善自己学习条件的办法。
终于有一天,他发现在自己房间的天花板上有一对老鼠正与邻居家的老鼠嬉戏,每当邻居家的灯光照进来时,他们的身影就会出现在天花板上,这时,读书人灵机一动,于是便拿起凿子,开始在天花板上凿起了一个洞来。
经过几天的努力,读书人成功地将洞扩大到足以穿过到邻居家房间的尺寸。
然后,他又用自己的书做了一个蒙板,放在天花板上,用来遮挡周围的灯光,只让那两只老鼠嬉戏的地方透过洞口的光线穿过来,再通过自己摆放的一个小凳子和一面小铜镜,将这些光线反射到自己的书桌上,形成了一个清晰的亮点,由此他又得以顺利渡过整个冬天的寒夜。
终于,春天到了,读书人顺利通过考试,获得了进入官场的机会,他从此告别了凿壁偷光的省吃俭用的日子,成为了一位显赫的官员。
这就是“凿壁偷光”的成语故事,它告诉我们,只要自己愿意努力,就一定可以创造自己的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同时,也提醒我们,不要违法乱纪,不要侵犯别人的合法权益,不要以自己的利益为第一位,应该采取合法合理的方式来追求自己的目标。
凿壁借光的故事通用2篇
![凿壁借光的故事通用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275dd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55.png)
凿壁借光的故事通用2篇凿壁偷光的故事: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
匡衡很喜欢读书,借了很多书在家里读。
匡衡白天要帮家里干活,只有晚上的时间能够读书。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
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
他走到墙壁边一看,原先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
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
以后,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之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凿壁偷光的寓意:凿壁偷光是指要勇于战胜艰苦的条件,好好的读书。
此刻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十分刻苦的样貌。
凿壁偷光造句:在学习上,我们必须要有凿壁偷光的精神,努力学习。
【成语故事】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十分勤奋好学。
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务必干许多活,挣钱糊口。
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
但是,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
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十分痛苦。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
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
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此刻大户人家门前。
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报酬。
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能够了。
”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之后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
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勤学。
凿壁偷光_成语故事
![凿壁偷光_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e690b19f242336c1eb95eae.png)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1 成语故事-凿壁偷光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
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
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
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
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
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
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
关于凿壁借光的成语故事
![关于凿壁借光的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7bdc06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1.png)
关于凿壁借光的成语故事凿壁借光这个成语大家都有听过,它有什么成语故事呢?下面是店铺网小编带来的凿壁借光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凿壁借光的解释【注音】záo bì jiè guāng【出处】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二卷【解释】凿:挖。
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
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勤学【近义词】凿壁偷光【反义词】不学无术凿壁借光的成语故事西汉宰相匡衡从小因为家贫,没有条件进学堂,他白天为藏书很多的文不识家干活,晚上没钱买灯油,就只好在土墙上凿一个洞,借隔壁的灯光来读书,甚至到有书的人家去免费帮工换取书本,他刻苦学习终于在汉元帝时期当上太子少傅。
凿壁借光的造句1) 叹息,在古代,停电的时候,有人凿壁借光,有人借白月光,还有人捉茧火虫。
2) 要是放到古代,徐翰菁别说还真就可能干出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的事来。
3) 小黑飞了起来,写起作业,这时他像个凿壁借光的好少年,一个学习的好少年。
4)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今要:打扮时髦油麻水光,就着邻里凿壁借光,气派十足无限风光,表现突出闪闪发光,对着美女两眼放光。
光棍节,愿你早日脱“光”!5) 以前的人半点都比不上你,可是他们仍然刻苦用功,你知道什么叫悬梁刺股什么叫凿壁借光吗?他们那些古人甚至还把萤火虫抓来照明,对照他们,你就不觉羞愧!6) 饥乃加餐,倦然后卧,学然后知不足,然后补憾,方有韦编三绝孙敬悬梁牛角挂书凿壁借光映雪囊萤以荻画地圆木警枕程门立雪等等的故事。
7) 想想看,古代的诗文典籍中,哪里没有夜读的身影,悬梁刺骨映雪囊萤凿壁借光,无一不是熬夜苦读的场景。
8) 在古代,匡衡凿壁借光,成一代鸿儒;王冕牛背学画,终荷花飘香。
9) 这怎么看,都有一些古人凿壁借光的意思,就是赵信这光借的有些被动。
10) 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匡衡凿壁借光的美谈千古传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成语1:凿壁偷光
一来源:
讲述的是西汉匡衡勤学苦读,最终成为大学问家的故事。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
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烛光,让烛光照在书上来读。
同乡有个大户人家不识字,家中却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主人对这件事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把主人的书都读一遍。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资助给他读,通过自身的刻苦努力,匡衡最终成了大学问家。
二词义:
形容勤学苦读,学习十分刻苦。
三近义词:
囊萤映雪
四反义词:
不学无术
五造句:
作为学生,如果我们能把凿壁偷光的精神用在学习上,那么学习成绩的提升将会是必然的事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