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老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11课《老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初中语文七下《老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老王》是七下第三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
这是杨绛先生通过回忆自己和车夫老王之间的故事,并剖析自己“愧怍”之心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
车夫老王在那个年代无组织、无亲人、无同情、无选择,是一个典型的可怜人;但他却在自己行将就木时,把珍贵的“香油鸡蛋”全部拿来相送,其至真至善令人动容。
而作者虽自称为“幸运的人”,但身处特殊年代,其身心已然遭受了巨大创伤,可她依然对老王充满怜悯。
她用“钱”给予他物质上的帮助,却在老王病逝后,心生“愧怍”。
她明明已经做得很好,但却觉得还可以更好,她“愧怍”自己未真正理解老王的心意,没有给他最后的温暖和亲情。
在老王的美好人性,一片真情面前,她反思自己的不足。
杨绛的语言沉定简洁,云淡风轻中却有着极大的情感张力,值得学生熟读细思,探究文章的丰富意蕴。
同时,本单元的导读中除了强调要“熟读静思”,还特别提示:“要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
还要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蕴。
”从学科育人的角度来看,则要能引领学生向善、务实、求美,提升中学生优秀品格。
【教学目标】1.文本细读,分析老王的人物形象,体会其苦与善。
2.概括并分析“我”和老王的交往细节,体会人物之间的不平等的关系。
3.通过品读关键句,感受作者的愧怍之情,体会作者深刻的自省意识和人文主义关怀。
【教学重点】分析老王的人物形象,体会其苦与善。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的愧怍之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七年级下册必读名著中有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
本书以旧北平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外号“骆驼”名叫祥子的人力车夫的悲惨遭遇,反映了生活在城市最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的痛苦,暴露了旧社会的罪恶。
祥子的职业是人力车夫,是靠自己的力量拉车谋生的人,书中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像一部悲情电影,今天我们学习杨绛先生笔下同一职业的老王,感受老王的人物形象,探究老王的人生。
初中语文_9 老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老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的博大,体察善的魅力,陶冶美的情操。
2、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以善良回报善良。
3、体味作者平实朴素的文字背后的善良与博大及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全面把握课文,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教学难点:领会从文章语言及人物刻画中渗透出的爱的博大。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2014年的春晚小品《扶与不扶》吗?里面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台词,谁还记得?生:这人倒了咱不扶,那人心不就倒了么?人心要是倒了,想扶也扶不起来了呀。
师:说的非常好。
的确我们的社会正在逐步遗失一种叫爱心的东西。
可是,同学们还记得三字经的第一句话吗?生:人之初,性本善。
师:是呀。
每个人的心中都应有一颗善良的种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杨绛夫妇在一段艰苦岁月里和一位普通老人---老王(板书)的特殊感情。
师:老王和王老有什么不同么?生:王老应该是有身份和一定地位的人。
师:非常好,所以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来老王是一个普通人,可是写老王的人却是不普通的。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杨绛女士。
二、作者简介三、检查预习四、整体感知:(初见印象)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词语回答)历尽沧桑贫穷潦倒疾病缠身孤苦无依善良老实…总结:不幸、善良五、再探老王: 品味老王的不幸和善良。
1、小组合作探究:(1)老王的不幸体现在哪些句子里?(2)老王的善良体现在哪些句子里?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句子并有感情的朗读出来(指导朗读)2、研读课文师:作者共写了老王的四件事,这四件事有详有略,请问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件事?生:送香油和鸡蛋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一片断。
(齐读第8段;分角色朗读9至14段;齐读第15段)请大家仔细考虑然后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最让我感动的句子是,因为。
例句: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初中语文_老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老王》教案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以善良体察善良,培养学生的社会爱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老王的“善”和“苦”。
难点:学习本文组织材料的方式,感受本文朴实的语言风格,体会以小见大手法的作用。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激趣引思。
杨绛说:“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经历过时代和命运的剧烈起伏,杨绛对人性的认识更加深刻。
她非常感念那些在苦难岁月中保持高贵人性,在自己一家落难时,释放善意,甚至施以援手的普通人。
老王就是这样一位令作者夫妇难忘的布衣之交。
二、自主讨论:集中解决学生的问题:“你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
(1)结合1—4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老王是一个“不幸者”?作者对这位“不幸者”持什么态度?(2)结合5—6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愿意跟老王这个“不幸者”交往?怎么理解老王“老实”?通过作者的讲述,你觉得老王是什么样的人?(3)结合前后文,谈一谈对“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这句话的理解。
(4)老王为什么要送作者一家香油和鸡蛋?作者为何感到不安,并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三、结合背景深化理解。
文章作于1984年。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
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
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四、思(文章的中心)以善良体察善良五、悟(思考问题,收获启示)具有金子般心灵的老王就这么去了,生前经常关注他的作者有什么样的感受?六、课堂小结总结收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人物的思想。
身份低微,却心怀善意病体丑陋,但精神高贵七、课堂练笔,写作训练。
初中语文_老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老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如何刻画人物的形象。
二、朗读课文,揣摩重点语句含义。
三、从课文中的人物身上,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如何细致刻画人物形象;学会善待他人。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生活中,总有一种声音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张照片让我们隐隐作痛在我们无意享受幸福的时候,不要忘记,有一群本应和我们一样的人正在苦苦挣扎。
请看照片……谈谈你的感受和想法。
而今天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这样的人群,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老王》。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请主持人上台,检查课下预习情况,给词语注音伛()攥()惶恐()荒僻()塌败()取缔()骷髅()翳()滞笨()愧怍()解释词语:骷髅惶恐愧怍三:整体感知,阅读课文——走近老王1、看老王的画像,请同学们一句话来说出你眼中的老王。
老王是一个的人。
面对老王,作者在多年后回忆起来认为老王是一个“不幸”的人。
他的生活用一个字来说是“苦”。
读课文1-4段,从文中哪里你读出了他的不幸?(从职业、家人、外貌、居住条件等方面来看)身体残疾居住环境家庭经济2、小组合作讨论:这样一个命运悲苦的人,除了他的不幸外,在他与作者交往中,我们又看到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快速阅读5--16段,找出并勾画相关的段落,用简介的语句概括与作者交往的事件。
(1)、半价送冰(2)、免费送人(3)、病重时到我家送香油和鸡蛋(4)给三轮车装护栏。
老王所做的哪一件事最令你感动?为什么?3、总结老王是个什么认?老王是一个生活贫困,一生凄凉艰难但又为人老实厚道,关心他人,知恩图报的普通人。
四、细读课文,善待老王1、到底作者做了什么?使老王如此亲人般对待自己,甚至于临终前拿礼物去报答她?具体表现在:(1)、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2)、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3)、在不坐老王的平板车后,依然关注他的生活;(4)、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让他白送。
初中语文_9 老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老王》教学设计一、概述1、该课题为人教版初二上学期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2、该课题为人物教学;3、主要是通过文中“我”和老王的交往,来塑造了一个身份低微、生活悲苦但内心善良的人物形象,通过把握老王这个人物的特点,来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理解,增强学生人道主义情怀,学会关爱弱势群体,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对人物的整体把握;2、透过作品来赏析人物精神世界,分析社会原因,了解人物生平与作品的生成关系;3、吸纳人物身上的精神营养,指导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高学生素养和精神境界。
三、学情分析1、学生习惯于对教材和作品的单一学习,很难形成对人物和作品的整体把握,知识零碎,难成系统;2、语文教学的人文素质培养缺失,致使学生难以形成全面、健康的价值观,目标方向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3、通过对老王这一人物的品读,来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人物的把握方向和学习重点的掌控,明晰人物精神世界和作品生成的关系,明确精神引导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策略1、学生对底层人物的了解相对要多一些,对作品的接受要容易一些,教学切入点易于把握;2、教学内容与学生平常所学内容联系紧密,整体把握难度降低,学生接受面易于开阔;3、通过对一些图片和重点段落和字句的把握,激发学生的感知兴趣,帮助学生了解人物特点和作品价值取向。
五、教学过程1、利用文章脉络,通过概括人物特点的句式来加强对老王事迹的了解和把握;2、与学生交流,众说纷纭话老王;3、诵读文章,对文章中最能有感觉的段落或句子进行感悟,解读文本。
4、加强交流环节,让学生们在和谐的气氛中品读文本。
5、解疑释惑,引导学生相互解答,把握课堂进程。
6、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对人物外貌描写和重点事件的掌控,分析人物形象。
7、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链接与老王相似或相关的人物或群体,激发学生思维和表达欲望,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8、写作:写出对本课及人物的感悟。
9、整体目标:作品——人物特点——感悟——价值取向——精神引领。
第11课《老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老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初二学生能够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但仍缺少深入文本灵魂,对文本作细心的体察感悟。
尤其是学生距离作品的写作年代较久远,所以对理解人物内心世界以及作者的情感倾向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关键词和感人细节,能够说出人物的“幸”与“不幸”。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分析杨绛愧怍的原因,解读其人格魅力。
【教学思想】在设计本科教学时,我侧重三方面:一、把握老王的性格,二、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认识、关爱普通人,尤其是弱者,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
此外,杨绛的语言简朴,情意深沉,是学生学习的典范,因而对语言的赏析也是本课的目标之一。
【课程资源】教材资源:初中语文教材《老王》原文。
试题资源:《老王》相关试题(见预习任务、课后作业)。
网络资源:查阅《老王》相关实录、论文以及杨绛相关背景资料。
【教学内容】这节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
因此,从品读关键词来分析老王的“幸”与“不幸”。
其通过品读第八段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读出老王的病入膏肓,进一步感受老王对杨绛的真情并分析杨绛愧怍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
2、难点: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造词造句的匠心。
【教学方法与工具】教学方法:朗读法、讲述法、小组合作法、电教法。
【信息技术的创新使用】1、在“说说不幸的老王”环节,充分使用到电子白板的书写、擦除功能。
通过对文中重点词语的圈划、分析,加深学生对老王这一形象的理解。
2.通过对希沃“课堂游戏——趣味分类”功能改进使用,梳理老王、杨绛关系这一情节。
3.使用希沃动画播放杨绛相关短片。
【教学安排】一、新课导入一个是普通的车夫,一个是知名的学者,他们的人生会有怎样的交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杨绛的散文《老王》。
(PPT出示)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请同学齐读这句话,然后齐读学习目标,朝着这个目标我们先来看看不幸的老王吧!二、教学过程。
语文《老王》教学反思范文
本文将围绕着语文教学中《老王》这一课文展开反思,从教材分析、教学实践、教学评价等方面出发,探讨如何使学生真正理解分析课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材分析《老王》讲述了一个农村老人遭遇强盗入室抢劫的故事,虽然老王反抗强盗,但最终还是被抢走了自己的现金。
从故事情节上,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小故事。
但是,从故事层面上,它所揭示的却是丰富而深刻的人生哲理。
老王的坚持与勇气,强盗的恶劣行径都是可以为学生所吸取的正面或反面的人生经验。
二、教学实践1.课前准备我们要知道,要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一篇课文,不仅仅是对课文本身进行解读,还涉及到对学生的生活经历、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探究。
学生接触到这样一篇课文之前,老师应先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对学生所关注的问题进行梳理,从而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适当的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还应包括对课文的深入研究。
老师要仔细研读整篇课文,了解其主题思想,积淀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2.教学实现在具体的教学实现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教学,如阅读、表演、讲解、游戏等,因材施教,灵活使用。
1)阅读老师可以先让同学们自行阅读一遍课文,再进行讲解。
这样,可以让学生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也可以对阅读能力进行促进。
2)表演让同学们进行小组表演,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与意旨。
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进行校内小剧场的恢弘演出,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故事背景,人物形象和情节情感。
3)讲解老师还可以进行课件或PPT演示,并结合图文并茂的课件设计进行讲解,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地将课文内容的文化内涵表达清楚。
4)游戏以生动形象的故事打基础,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玩乐性较强的小游戏,如词义卡牌游戏、拼音游戏、偏旁部首小游戏等等,通过游戏的方式消解学生焦虑情绪,充分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不仅仅是对课后学生学习的考核,更应该是对教学质量的评价。
老师要清楚判断这堂课教学有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有没有帮助学生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
初中语文_《老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_《⽼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王》教学设计教学⽬标:1、知识技能⽬标:整体感知课⽂内容,体会⽂章如何刻画⼈物形象。
2、过程⽅法⽬标:(1)以读促悟,把握课⽂内容,理解⽼王的“苦”与“善”。
(2)深⼊⽂本品析语⾔,合作探究语⾔内涵3、情感态度价值观⽬标:学会善待他⼈,关爱⽣活中的弱势群体。
第⼆课时的教学⽬标定为:第⼆课时的学习重点定为:1 细读⽂本,体会作者⼀家与⽼王之间的珍贵情谊,理解⽼王⾝上闪耀的⼈性之美。
2 结合时代背景,解读⽼王临终之前赠送⾹油、鸡蛋的丰富内涵3 探究作者对⽼王⼼怀“愧怍”的深刻原因,体会作者在平和语调中流露出的叹惋和伤感教学过程:⼀、导⼊新课:1、做⼀个选择题,引出作者杨绛及⼀家简介,导⼊第⼆课时2、梳理课⽂内容,找出⽂中描写作者在⽼王去世后想起⽼王时作者⼼理活动以及作者对⼼理活动解释的话(板书课⽂主要⼈物“⽼王”和“我”)⽣答后(每想起⽼王,⼼上总觉不安。
解释:那是⼀个幸运的⼈对不幸者的愧怍)师指导重读。
(板书“愧怍”)⼆、梳理研讨A作者把⽼王归结为⼀个“不幸者”,读(1-4)⾃然段,⾛近⽼王,感知⽼王的不幸从哪⾥体现出来?1(⽣找出并品析相关句⼦)2学⽣回答相关句⼦3在学⽣分析的基础上归纳⽼王的不幸职业——靠⼀辆破旧三轮维持⽣活⽣活——打了⼀辈⼦光棍,孤苦伶仃⾝体——眼睛残疾,⽣意受影响。
居住——荒僻的⼩胡同,塌败的⼩屋⽼王的不幸⽤⼀个字概括为“苦”(板书“苦”)B思考:作者与⽼王有交往,更能了解⽼王的不幸,她⼜是如何对待⽼王的呢?回答问题:作者对⽼王的友好表现在哪⾥?1、照顾⽼王的⽣意,坐他车;2 、⽼王再客⽓,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3、⽼王送来⾹油鸡蛋,不能让他⽩送,也给了钱;4、关⼼⽼王的⽣计:三轮车改装后,⽣意不好做,关切询问他是否能维持⽣活。
5、她的⼥⼉也如她⼀样善良,送⽼王⼤瓶鱼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症。
感受作者品质:善良,极富爱⼼,具有⼈道主义精神(板书“善良爱⼼”)C⾯对充满善意的作者⼀家,⽼王⼜是如何回报这⼀家⼈的呢?细读5-8段,总结事例,从这些事例中看出⽼王是⼀个什么样的⼈?带送冰快,车费减半忠厚⽼实,载病⼈看病,坚决不要钱重感情讲仁义临死给我送来⾹油、⼤鸡蛋知恩必报⽤⼀个字来概括⽼王的这些表现为“善”(板书“善”)D总结分析,⽣活在社会底层的⼩⼈物⽼王在不幸的境遇中依然不改他的善良淳朴,懂得知恩必报,折射出⼀种⼈性之美;“我”,⼀个⾼级知识分⼦,⾯对弱者能够做到理解并伸出援助之⼿。
初中语文_《老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老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筛选关键信息,梳理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紧扣愧怍一词,锤敲关键词句,体悟作者情感。
【教学过程】一、梳理内容问题:读过这篇文章的同学请举手。
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这是一篇写人叙事的散文,应从从人和事的角度概括内容。
二、品析人物问题1:研究者评价,杨绛的散文名副其实是记叙散文——她尽量多地运用描写和叙述,而不大议论,尤其很少抒情。
但是文章中却有一句话直接进行了议论和抒情,你能找出来吗?明确: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问题2:这句话中有三个关键词:幸运的人、不幸者、愧怍。
你能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对哪个词语的认识?【投影】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预设:1.不幸者①(第2段)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体现老王生存的艰难。
(只是)是仅仅、不过,表示强调,一个副词将老王艰难的生存状态强调了出来。
(第7段)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只)是不得不,写出了老王被逼无奈,艰难的生存状态。
(第3段)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只)是仅仅,表强调,(瞎的)用倒装的形式来强调,更让人感觉出老王的不幸以上内容写了老王身体残疾,生存艰难。
②(第2段)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老王无亲无靠。
③(第4段)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塌败的小屋形容词荒僻(荒凉偏僻)破破落落(败落)塌败(塌陷破败)这三个形容词将老王的住处形象地描绘了出来。
老王仅有一个落脚的地方而已。
追问:除了不幸,你还能从文中读出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①送冰(老实厚道)②送医院(善良:心地纯洁,没有恶意。
)③送香油鸡蛋知恩图报(杨绛一家对老王有什么恩?——照顾他生意、跟他闲话家常、给他鱼肝油、不在金钱上亏待他)(遇到如此善良的杨绛一家人,老王怎能不感恩,于是他在临终之前将他积攒下的、在那个年代令我们无法想象的金贵物品送给了杨绛。
初中语文_9 老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老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杨绛及作品特点。
2 学习本文选取典型的日常小事来表现人物的写法。
3 品味鉴赏本文平实简洁而又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感受人物的心灵美,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者。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如何细致刻画人物形象。
2 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者。
3以人物为中心,通过对其个性与命运的关注,了解普通人在特定时代所表现出的人格追求。
【教学难点】领会从文章语言及人物刻画中渗透出的爱的博大【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品读法、探究法、拓展法等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大家通过读课文,了解到老王的身份是什么呢?生(齐):三轮车夫。
师: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来为这个车夫撰文的呢?生(众):惭愧。
师:你们是从哪里读出来的?生:我是从文章的最后一句话知道的。
师:你能为同学们解释一下什么是愧怍吗?生:应该是惭愧吧。
师:对,惭愧是愧怍的近义词。
找近义词也是释词的一种方法。
作者怎么会对一个蹬三轮的心怀愧怍呢?下面我们就走进文本来一探究竟吧!读了文章,大家认为最后这句话中“幸运的人”指谁?“不幸者”指谁?生:“幸运的人”指杨绛一家“,不幸者”指老王。
师:为什么说老王是不幸者?你从文章中读出了老王的哪些不幸?(板书“:不幸”。
)二、合作探究,深入了解文本。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从课文中提取信息。
(生读课文。
)生1:老王没什么亲人,有一个哥哥死了,侄儿也没出息。
而且老王的眼睛也不好,一只是瞎的,一只到晚上也看不清。
师:你介绍了老王两个方面的情况。
没有亲人是说他的家庭情况,他无依无靠。
眼睛不好是说他的身体情况,有眼疾。
生2:我从第 4 段的叙述中还知道老王住的条件不好,生活贫困。
师:大家提取信息的能力非常强。
那么,这样不幸的一个人,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呢?生3:老实、善良。
(板书“:善良”。
)师: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读出来的?生3:老王给作者家送冰只收半价,冰要比原来大得多。
初中语文_《老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老王》教学设计【课标解读】《语文课程标准》说到“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写作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或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即要求学生能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通过品读重点词句,理解人物形象,联系写作背景体味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此基础上产生独特的体验,从而获得对自己有益的启示。
【教材分析】《老王》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让学生从课文中感悟“爱”这种博大的情感,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本课写了杨绛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生活片断以及老王死后她愧怍的心理,人物形象丰满,主题深刻。
体会特定背景下老王的善良以及杨绛高贵的自省精神是学生学习本文的重难点。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能够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但仍缺少深入文本灵魂,对文本作细心的体察感悟。
尤其是学生距离作品的写作年代较久远,所以对理解人物内心世界以及作者的情感倾向有一定的难度。
【学习目标】1.通过品读关键词和感人细节,能够说出人物的“幸”与“不幸”。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分析杨绛愧怍的原因,解读其人格魅力。
【评价设计】1.通过品读关键词,概括老王的“幸”与“不幸”。
2.通过品读第八段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读出老王的病入膏肓,进一步感受老王对杨绛的真情。
3.通过品读8——21段,分析杨绛愧怍的原因。
4.通过背景资料的补充,解读杨绛高贵的自省精神。
【学习过程】一、设疑导入咱们同学坐过出租车吗?有没有司机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但有一位叫老王的人力三轮车夫,却被著名教授、学者的杨绛深深地记住,并常常地想起,这节课我们走进《老王》,去聆听老王与杨绛之间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你认为文章中哪个词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作者在文章中写道:“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
”“幸运的人”和“不幸者”分别指谁?三、识人物(一)在作者眼中,老王是“不幸者”,你能不能从文中找出老王的“不幸”具体体现在哪里?预设:1.身体残疾2.无依无靠:品析“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
初中语文_老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老王>>一、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以善良体察善良,培养社会爱心。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难点:以善良体察善良,培养社会爱心。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生活中,我们喜欢关注明星,因为他们有耀眼的光环;我们喜欢关注伟人,因为他们做出了非凡的贡献;我们喜欢关注亲人,因为我们知道血浓于水的意义,今天,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这样的人群,他们处在了可能被我们遗忘的角落。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老王>>。
(二)整体感知1.有关作者:杨绛,杨季康的笔名,生于1911年, 2016年5月25日凌晨,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钱钟书的夫人,著名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
祖籍江苏无锡。
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我们仨》、长篇小说《洗澡》等,译有《堂吉诃德》等。
写作背景:文章作于1984年。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
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
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2.检查下列生字新词的读音(用订正错误拼音和生字的方法)。
塌败(tā) 取缔(dì) 伛(yǔ) 翳(yì)骷髅(kūlóu) 绷(bēng) 滞笨(zhì) 愧怍(zuò)3.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三)合作探究走近老王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1~4自然段,了解老王的基本情况。
找出相关句子画下来(填写下表)。
(目的有二:一是习得用图表来整理课文中基本信息的方法;二是大致了解老王的基本情况。
)明确:1.这是一种最简易的梳理文章中人物信息的方法。
2.了解老王是一个普通的身有残疾的贫苦人,他孤苦,还有着不大好的声誉(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大老实)。
初中语文_《老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_《⽼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教学设计⼀、教学⽬标1.把握课⽂内容,理解⽼王的“苦”与“善”。
2.品味作者平淡简洁⽽富有表现⼒的语⾔。
3.体会作者的“善”与“愧”,关爱⽣活中的不幸者。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平淡简洁⽽富有表现⼒的语⾔刻画⼈物形象的⽅法。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树⽴平等观念,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
四、教学⽅法:主要采⽤品读法、合作探究法、拓展法、谈话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激趣导⼊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出⽰歌词2.导语:同学们,正如歌曲中呼唤的“只要⼈⼈都献出⼀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间。
”如果我们在⽣活中能以真诚的感情对待别⼈,那么⼈世间就会多⼀份温暖,少⼀些冷漠,多⼀份善良,少⼀些残酷。
爱是⼀种情感,更是⼀种美德!杨绛⼥⼠在她的作品《⽼王》中为我们诠释了这⼀并不深奥的道理。
今天让我们⾛进《⽼王》,⼀起去感受特殊年代⾥⼤段时间的真情。
板书《⽼王》杨绛⼆、明确学习⽬标(多媒体),指⽣读。
三、作者简介(多媒体),指⽣读。
四、检查预习(多媒体)给画线字注⾳,读⼀读,写⼀写惶()恐愧怍()取缔()塌()败伛()着⾝⼦滞()笨攥()着荒僻()五、认识⽼王(⼀)初识⽼王,感受命运之苦请阅读课⽂1—4⾃然段,完成下表:阅读要求:1.轻声朗读。
2.画出关键语句。
3.简单批注。
回答要求:1.指明段落。
2.朗读句⼦。
3.分析评价。
(⼆)⾛近⽼王,体会善良之⼼请阅读课⽂5—22⾃然段,思考以下问题:1.概括出⽼王与“我”交往的三件事,并且分出略写事件和详写事件。
2.你认为⽼王是⼀个怎样的⼈?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分析。
事件⼀:⽼王给我们家送冰1.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
2.⽼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冰箱。
3.他送的冰⽐他前任送的⼤⼀倍,冰价相等。
4.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概压根⼉没想到这点。
分析得出:忠厚⽼实的善良⼈事件⼆:⽼王送钱先⽣看病⽼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
初中语文_《老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老王》教学设计一、导入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喜欢的人或钦佩的偶像,你有没有喜欢的人或偶像?是的,你记住他,是因为他们的光环耀眼,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帮助和快乐。
可是文学巨匠杨绛先生,却关注了一位连名字也不被人知的普通人,并表达出了“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杨绛,伴随着她的情感去认识老王。
二、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不幸者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
2.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者。
三、认识作者,解决字词(读写再齐读!)“愧怍”,是惭愧的意思,文章中有这么一句话----“研讨探究”四、研讨探究“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作者为什么感到愧怍?温馨提示:1.“不幸者”是谁?他不幸在哪里?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幸运的人”是谁?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回归到作者为什么感到愧怍?老王是这么的不幸,生活得这么艰辛,可是他依然尽自己所能帮助杨绛先生;而杨绛先生也是努力关心和帮助老王,可是为什么杨绛先生仍然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愧怍呢?同学们理解的非常好,这种愧意不仅来自于没有完全理解老王的用意,仅以金钱回报。
并且,作者反思自己一直充当给予者,从来没有接受过老王的回赠和无偿的帮助,作者懊悔这样做等于“侮辱”了老王的心意。
所以,作者作为知识分子,为自己的自命清高、不解人意而“愧怍”。
同学们,孔子在赞扬颜回时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今天我们接触到的老王何尝不是“贤哉”!艰苦的生活,病痛的身体,但是处处、事事无不彰显着人性之美——善良、淳朴。
而我们的作者,作为知识分子,无论是处于人生逆境还是顺境,她始终一如既往尊重他人,帮助他人,还能时常剖析自己,因对别人帮助不够或不能尽力而为而愧怍。
从他们身上彼此的相互尊重,相互关爱,这种人性美,不由得让我们从心底敬佩不已!画“心”同学们,法国著名诗人彭沙尔:“爱别人,也被别人爱,这就是一切,这就是宇宙的法则。
初中语文_《老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3 .“我”和家人又是怎样关爱帮助老王的?体现出作者怎样的品质?①女儿送老王大瓶鱼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症;②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③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④关心老王的生计:三轮车改装后,关切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⑤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
善良,极富爱心,有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4、既然作者已经帮助过老王,为什么她在几年后仍然对老王感到愧怍?学生展示,师总结:自己对老王的尊重还不够,对他的关爱还不够,反而得到老王太多的报答,因此心中有愧。
六、小组合作探究速读8-22段,小组合作讨论以下问题。
1、老王说“我不是要钱”,为什么最后还是收了钱呢?你是怎样理解的?学生展示,师总结:老王怕“我”真的托人给他送钱,平白给“我”添麻烦。
体现了老王的朴实善良、善解人意。
2、“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十个、二十个鸡蛋并不是特别多,为什么“在我的记忆里多得数不完”?学生展示,师总结:鸡蛋代表的是老王对我们的真诚和关心,体现了他的善良,是无法用个数来计算的。
3、找出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即“文眼”),你是怎么理解的?学生展示,师总结: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
作者回想起来,觉得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4、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词句加以赏析。
学生展示师小结:示例1:“镶嵌”一词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老王形体消瘦、僵直的状态,暗示老王生命将逝。
示例2:外貌描写。
“直僵僵”“面色死灰”“僵尸”“干皮”等词语,具体形象地表现了老王的病情及其严重,身体极度虚弱,为下文写老王去世做铺垫。
示例3:动作描写。
“拿”“攥”“滞笨地转过身子”“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这些词句生动地描写了老王离开时的情景,说明老王的病情很严重,为下面写我的担心做铺垫。
七、拓展升华,思想教育1、在社会生活中,应愧怍的仅仅是作者吗?这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呼声?学生看图片后发言明确:对普通人,尤其是对不幸者、卑微者要持一颗爱心,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同情他们,关心他们,多给他们帮助,这样一来社会就更加和谐文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王》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最贤的妻,最才的女”——钱锺书评“你们捧钱锺书,我捧杨绛!”——夏衍评“杨绛的散文平淡、从容而又意味无穷。
读她的散文更像是聆听一位哲人讲述些烟尘往事,在平静、平淡、平凡中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
”——中国小说学会副秘书长卢翎评从大屏幕,猜猜咱们要认识的大文豪是谁呢?认识这位慈眉善目、精神矍铄、气度儒雅的世纪文豪——杨绛先生。
【作者介绍】: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
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成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代表作品《干校六记》、《洗澡》、《我们仨》。
2016年5月25日,杨绛逝世,享年105岁。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杨绛先生写人记事的散文——《老王》,从中领略杨绛先生生动传神的写人技巧和文中所流露出来的待人处事和对生活对人生的态度。
【学习目标】:1、品味作者平淡质朴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2、学习作者文中所流露出来的对生活对人生的态度。
二、初步感知,把握内容1、速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个词语能够表达作者写此文时对老王的情感。
(生速读课文。
)愧怍。
抓住关键词是理解文章的一把钥匙。
齐读最后一句话。
三:品读课文,说老王1、我们结合文章看一看老王的不幸体现在哪里。
①“单干户”“失群落伍”“惶恐”——是个底层的三轮车夫,而且还与一般的车夫有区别——精神孤独惶恐②“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无亲人,无依无靠③“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
”——身体残疾——还遭人议论是早年做过坏事④“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
”——生意不好,生存困难⑤“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
”“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
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破院塌屋,还未必是自己的“塌败”是什么意思?塌陷破败。
2、考虑一下,老王为什么不回答那里是他的家,而是说住那儿好多年了?那个小屋可能根本就不是老王的家,只是他暂时居住的地方。
这个塌败的小屋也许本不是他的家,只是一个暂时的栖身之所罢了。
我们可以感受到老王多么渴望能有一个家呀。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老王的命运很惨,他是个多么不幸的人啊!他生的时候是这样,死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呢?】⑥“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别无生活来源【采用换词法解读:能否换成“挣钱”?】⑦“埋在什么沟里”——老王是回民,穆斯林死后渴望以洁净之躯拥抱真主,死的时候无人过问,被埋在什么沟里。
老王是回民。
回民是非常讲究丧葬仪式的,人死了一定要用洁净的身体去拥抱真主。
而老王死后但是却草草落葬。
他活得如此屈辱,死得又如此狼狈。
他真是一个不幸的人啊!看到这里,我们也不禁为老王掬一把同情之泪。
他孤苦无依,贫病交加,渺小得如沙漠里的微尘,卑微得似荒野中的小草,老王真不幸!小结:老王的“不幸”:身体残疾、独居无亲、破院塌屋、收入微薄、精神惶恐。
生前困苦,死后草葬,老王的一生可谓不幸。
3、说到底,老王是一个善良的人,老王为杨绛做了什么?请大家速读5-16段,概括一下老王为杨绛一家做的三件事。
(生速读课文。
)第一件事儿是老王给作者家送冰;第二件事儿是老王送杨绛的丈夫去医院;第三件事儿是老王给杨绛家送鸡蛋和香油。
杨绛记忆中最深刻的是哪件事?送香油和鸡蛋。
请一名同学来朗读一下这部分。
看文中的这幅插图,画的应该是老王临终前来送香油和鸡蛋的样子,这幅图画是否准确地把文字内容表现出来了?(屏显老王插图。
)这幅插图表现得不准确,因为老王来送香油和鸡蛋的时候是“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不是弯着腰的。
赏析两个关键词:“直僵僵”、“镶嵌”。
这两个词表现了老王来的时候什么样的状态?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能体现他的“直”、他的“硬”?“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
”“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僵尸”和“骷髅”突出老王什么样的特点?病得十分严重,已经瘦得皮包骨头了。
在这段文字中,杨绛用最质朴的语言给了我们一种不祥的预感,我们似乎嗅到了老王死亡的气息。
这种气息恐怖而触目惊心。
这不由得引发我们更进一步的思考:老王都这样了,为什么还要给“我”送香油和鸡蛋呢?请大家思考,老王应该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他在临死前一定要亲自来见杨绛,并送来香油和鸡蛋,可见杨绛在老王心中有着怎样的位置?既然是临终前的告别,为何还收下了杨绛的钱呢?文中与钱有关的,还有一个细节,在第二件事中,他送钱先生去看病,“我”执意给他钱时,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为什么把声音放得很低呢?大家看,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最缺少钱也最需要钱的老王却把真情奉为无价,多么难能可贵啊!这一声“你还有钱吗”,让我们感受到来自心灵深处的温暖,使我们相信即使在寒冷的冬夜,也终会迎来春暖花开。
(板书:真情。
)他想帮人,并不考虑对方的身份地位,也不掂量自己的能力和“本钱”,只是捧着一颗心来,希望人们需要他,接受他。
我们可以看到老王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
恰是这样一个小人物,在那个是非颠倒、人情冷漠的时代,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一丝亮色。
他贫困却不低贱,卑微却不渺小。
此时再看到“老王”的称呼,我们不由得对他心生敬意。
(板书:人性的美好。
)四、跳读课文,说作者4、是不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就要产生愧怍的情感呢?“愧怍”一词是什么意思?惭愧。
请同学们在文中找找,杨绛为老王做了什么?杨绛经常坐老王的三轮,照顾他的生意。
杨绛在老王送冰时不要减半收费,坐车,拿鸡蛋,都给老王钱,从不占他的便宜。
每一次老王为杨绛做了什么,杨绛都在经济上帮助他。
杨绛的家人,也在关心着老王,有什么情节可以体现?杨绛的女儿发现老王是夜盲症之后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
注意修饰词语,什么样的鱼肝油?大瓶的。
5、杨绛幸运吗?这里杨绛虽然把自己说成是“幸运的人”,但实际上,她在和老王的交往过程当中,有一个阶段是不幸的。
我们注意文中的细节,开篇第一句话“我常坐老王的三轮”,在第6自然段,作者却说“我自己不敢乘三轮”,这不是矛盾吗?发生了什么事儿?她为什么不敢坐了呢?文化大革命是新中国成立后最黑暗的时期。
杨绛一家过了三年的流亡生活,承受着赤裸裸的灵魂虐杀。
她为什么“不敢乘三轮”?坐在劳动人民的三轮车上就是骑在劳动人民的头上,有人发现就会揭发、诬陷他们一家。
可以略微分析“烦老王送他去医院”“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结合幻灯分析杨绛作为大学者对待困苦生活的淡然超脱的态度。
【杨绛在那个年代真的很幸运吗?】“文革”时期,钱钟书、杨绛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是牛鬼蛇神。
他们被发配到五七干校(干校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干部集体下放劳动锻炼的场所)接受劳动锻炼,被批斗,剃光头,扫厕所等。
国际友人惊呼:让沈从文、杨绛去扫厕所,简直是暴殓天物。
1972 年 3 月,钱钟书夫妇从干校释放回家,却遭到了住在他们家的“革命男女”的毒打、迫害,杨绛一家人受尽了屈辱和蹂躏。
小结:杨绛是不幸的,她称自己是幸运的人,这是一个大学者对于苦难的豁达和淡定的态度。
杨绛先生的很多作品都表现了这样的人生态度,大家可以在课下读读她的作品。
在《干校六记》一书中,她平淡地记录了在厕所里认真清洗便池后,坦然看书的故事;杨绛先生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写下了《我们仨》,平静地回忆着这个特殊家庭曾经的点点苦.她就是用这样豁达、淡定的态度面对所遭受的苦难。
板书:淡然她为什么称自己是幸运的人呢?从杨绛整个人生来看,她是一个知识分子,而老王只是一个穷苦的三轮车夫,她的命运要比老王幸运得多。
但如果从文革那个特定的时代来看,杨绛是不幸的,她称自己是幸运的人,使我们看到一个大学者对于苦难的超越和淡定的态度。
而且在这段时间当中,她获得了人世间最宝贵的真情,所以她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她为什么愧怍呢?通过分析,我们看到杨绛的善良,她对老王很好,有真情,但是,在这个真情当中,还包含了什么?生(众):同情。
(板书:同情。
)师:杨绛对老王的帮助、关心有善念,但也有客气、疏远,多是同情和怜悯。
作者反思自己对老王,同情大于平等,拒绝大于接受,她拒绝了别人的表达与赠与。
这里表现的是一种居高临下的俯视感,她在对人和对事上都坚守着一种原则,那就是绝不欠别人的情,物化为金钱给予回报,使老王带着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
自己对老王“钱”的回报与老王对自己“心”的付出相比较,是那样微不足道,这于她而言无疑是一种揪心的痛。
同时杨绛觉得自己没有尽到责任,作为一个幸运的人,有责任去改变不幸者的命运,她却没有做到,从这些理由上看,杨绛俨然把自己放到了一个更高的标准,她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
下面,让我们带着对杨绛的崇敬,再读结尾的这句话。
(生齐读。
)老王死去的时候杨绛内心就感到愧怍了吗?由“不安”到“愧怍”经历了一个过程,结尾这句话中哪两个短语可以表现出这个过程?这就是杨绛在不断叩问自己灵魂的过程。
读到这里,老师一下子想到了白居易的两句诗,“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这是一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封建士大夫的自我反思,这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可贵之处,这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
鲁迅在做这样的反思:“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
”杨绛96岁高龄时写下《走到人生边上》,其中写到:“每个人如果回顾自己一生的经历,会看到某事错了,某事是不该的。
但当时或是出于私心,或是出于无知,或虚荣,或骄矜等等,于是做了不该做的事,或该做的没做,犯了种种错误。
而事情已成过去。
灵性良心事后负疚抱愧,已追悔莫及。
”这其中哪个词语最能体现她对老王心怀“愧怍”的原因?(屏显这段话。
)“骄矜”。
骄矜的意思是骄傲自大,傲慢。
她经过反思,觉得自己对老王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俯视感,时隔多年,仍在不断地反省和叩问自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学者的境界。
板书:反省拓展提高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这样说:“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假如我只是一团火,也要给别人送去温暖。
假如我只是一朵花,也要给别人送去芬芳。
假如我只是___,也要_______。
请大家以上面的形式,把你的心愿表达出来。
参考:假如我只是一颗星,也要给别人送去光明。
假如我只是一片云,也要给别人送去甘霖。
假如我只是一滴水,也要给别人送去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