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第一单元让我试试看第1课《挑战第一次》教案研究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研究,让学生懂得我们要敢于挑战、敢于尝试。
2、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导学生在对故事、情境的思考当中领悟道理,在实践活动中强化行为。
3、知识目标:使学生明白我们要敢于挑战和尝试,并懂得区分那些事情要大胆试,哪些事情不能试,那些事情要别人帮着才能试。
重点敢于挑战第一次。
难点要懂得判断哪些事情可以尝试、哪些事情不能尝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小剧场:《小马过河》。
1、师:同学们,现在小剧场马上要开演了,谁要来参演呢?你又想要饰演哪个角色呢?2、师:好了,角色已经选好了,那么就让我们看看这些小表演家们会给我们带来一个怎样的故事呢?3、师:感谢你们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表演。
4、动动小脑筋:如何你是XXX,你会怎样做呢?5、师:让我们在讲义当中找到答案,最后XXX是怎样做呢的?6、提问:为什么XXX说“孩子,你终于长大了呢?”7、总结:XXX之所以说XXX长大了,是因为XXX懂得依靠本人去尝试、去挑战了。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无数次的“第一次”中成长起来的。
表演《小马过河》的前半部分、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通过故事《小马过河》,让学生明白我们应该敢于挑战第一次,在不断的挑战中获得成长。
从而导入新课。
备注:小剧场的表演只需要表演到前半部分,即“动动小脑筋”环节前。
后半部分由学生翻阅课本找到答案。
讲授新课一、我的第一次。
1、师:那么同学们,你们都有哪些“第一次”的经历呢?2、我也要说(小讨论):(1)你都有过哪些第一次的经历呢?(2)当时你的感觉怎样呢?有发生什么有趣的工作吗?(3)厥后试过了以后你又有什么感觉呢?3、展示第一次的经历和当时有趣的回忆:(1)第一次买东西;(2)第一次炒菜;(3)第一次溜冰;(4)第一次包饺子;(5)第一次游泳。
4、师:同学们真勇敢,有过那么多的第一次的经历,你们正是一个小勇士。
5、师:很多时候,我们做第一次的时候会做得不好,可是有了第一次之后、第二次、第三次就会越做越好了。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1).doc
第1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1)【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和练习一的第1、2小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做出判断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过程与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学会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呢?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生:可以在全校的同学们中调查一下,还可以在组内进行调查。
师:你们真聪明!刚才你们说的调查,其实也就是进行统计。
(揭示课题:统计)要统计出最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调查最喜欢每种颜色的学生人数。
二、亲历统计过程,体会收集数据的形式和过程1.收集数据。
师:在这四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为什么?师:要想知道最喜欢哪种颜色的同学最多?我们应该怎样调查呢?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可以采用举手、起立、画“√”、“○”作记号等很多方式来收集数据,但是这些方式中举手既快速又简捷,下面我们就用举手的方式来进行调查。
请听规则: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每当老师说出一种颜色时,最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好吗?师:一个人能选两种颜色或不选吗?为什么?师:是呀,收集数据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也就是说你只能选择一次。
那好,现在我们开始举手调查。
2.整理数据。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通过举手这种方式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颜色了,老师也知道了,但是负责订做校服的人员还不知道,那该怎么办呢?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真会想办法。
那我们现在再举一次手,在这张表中统计出喜欢每种颜色的人数,好吗?(出示统计表)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人数最喜欢红色的请举手,请一个学生数出人数,教师记录在统计表中。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课时《同级运算》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课时《同级运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同级运算的定义;
2.能够运用同级运算解决简单的加减法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同级运算的定义;
2.运用加减法进行同级运算。
难点
1.深入理解同级运算的概念;
2.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同级运算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
1.课件:包含同级运算概念和实例的课件;
2.板书:同级运算的定义和示例;
3.教具:实际物件或图片,用于帮助学生理解同级运算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出示一幅图片,上面有一些水果。
询问学生图片上有多少个苹果,多少个梨,然后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总共有多少个水果。
2. 学习同级运算
1.引导学生通过例子感受同级运算的概念;
2.讲解同级运算的定义,并和学生一起进行实际操作;
3.教师出示几个例子,让学生在纸上进行同级运算的练习。
3. 拓展练习
1.提供更多的同级运算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
2.分组讨论解答,分享不同的解题思路。
4. 总结
让学生回答同级运算的定义,并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点和技能。
五、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思考如何运用同级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同级运算的概念并掌握运用加减法进行同级运算。
通过生动趣味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以上是本课时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同级运算的基本概念和
技能。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1,2课时数据收集整理及练习课教案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设计
创设情境,引导启发。
三、达标检测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
(1)要完成这张表格,你准备怎么办?
地点
植物园
动物园
游乐园
森林公园
河滨公园
人数
(要引导学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报名,汇报填写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2)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共同填表格。
(2)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少。
我们班参加计算机小组的有( )人。
我喜欢( )小组,喜欢这个小组的有( )人。
四、收获分享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统计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校服的颜色,最喜欢去哪里春游,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活动,这个方法简便,易操作,下次我们班级调查就可以用这种方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1课时 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教案】】
5混合运算本单元学习简洁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包含同级混合运算、两级混合运算、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运算挨次规定的合理性,帮忙学生理解应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解决问题主要是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能运用小括号使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一致,进一步进展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本单元是学生系统把握简洁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挨次(两步)的重要单元,是学生在第二学段学习两步以上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挨次计算加减或乘加、乘减的两步式题,并且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
教科书将解决问题的教学与混合运算挨次的教学适当分开编排,为突破难点,采用了多种方法给学生以直观的支撑,例如通过下划线和箭头标出运算挨次。
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突出对学生发觉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育,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学问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班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的基础学问,懂得简洁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有确定的计算基础。
但对于二班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的运算挨次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在让学生独立计算时进行演绎推理,经历“观察算式——回忆运算挨次——规划计算步骤——按次序进行计算——反思并积累体会”的过程,既进展了他们数学思考的能力,又提升了把握运算挨次的水平。
在运算挨次教学中,给予学生具体的情境,帮忙学生理解并感知运算挨次是有规定的,也有它的必要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同时,老师要留给学生乐观思考的空间。
采用问题发觉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乐观主动获得新知。
1.处理好情境图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老师要充分借助情境图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解决问题中的抵触冲突更好地理解数学上对于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进行规定的合理性。
2.建立好新旧学问间的联系。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课时《克和千克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课时《克和千克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克和千克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能用克和千克作单位计量物体的质量,能恰当地选择质量单位。
教材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让学生感受到质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直观的思维能力,他们对于质量单位并不陌生,但是在具体操作和理解上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克和千克的内涵,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理解1千克=1000克,能够用克和千克作单位计量物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理解1千克=1000克,能够用克和千克作单位计量物体的质量。
2.教学难点:学生对质量单位的理解和实际应用,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让学生感受到质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关注质量单位。
2.新课导入:介绍克和千克的定义,让学生了解1千克=1000克。
3.实际操作:让学生带来一些物品,如水果、文具等,进行称重,感受克和千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克和千克作单位计量不同物品的质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第1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1)【优秀PPT课件】
=3.141929
的近似值,为取约率,取为密率,其取中六位小数3.是14192,9它是分 子分母1在000以内最接π近值的分数.
我 途热 他体验我 途去热 他哦体验去哦
中国古代数学名人
三百零八 四百一十九
三百零九、 三百一十、 三百一十一、 三百一十二、 三百一十三
四百二十、 四百二十一、 四百二十二、 四百二十三、 四百二十四
五百六十五
五百六十六、 五百六十七、 五百六十八、 五百六十九、 五百七十
八百九十七
八百九十八、 八百九十九、 九百、 九百零一、 九百零二
九百九十五
九百九十六、 九百九十七、 九百九十八、 九百九十九、 一千
以一百一百地数。
10个十 是一百。
10个一百 是一千。
1.数一数,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 (1)从一百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百一十一。 一百、一百零一、一百零二、一百零三、一百零四、
一百零五、一百零六、一百零七、
一百零八、一百零九、一百一十、 一百一十一。
(2)从一百九十八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二百零三。
一百九十八、一百九十九、 二百、 二百零一、 二百零二、二百零三。
(3)从二百二十起,一十一十的数到三百一十。
二百三十、 二百四十、 二百五十、 二百六十、 二百七十、 二百八十、 二百九十、 三百、 三百一十。
2.在下面各数的后面连续数出5个数。
一百四十六
一百四十七、 一百四十八、 一百四十九、 一百五十、 一百五十一
现在小棒的数量增多了,谁来估一 估这些小棒大约有多少根?
归纳当小棒数量较多时,用“十”作为 计数单位,十个十个地数,可以知道: 10个十是一百。
归纳当小棒特别多时,用“百”作为计 数单位,一百一百地数,可以知道:10 个一百是一千。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课时 克和千克的认识
探究新知
10g 12克 100克 计量像上面这样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 作 单位你。知“道克它”们用表字示母什“么g意”思表吗示?。
10g 12克 100克 1克有多重?
2个曲别针约重1克。
用手掂一掂,感觉怎么样? 2个曲别针约重1克。 1克的物品很轻。
电子秤
体重秤
磅秤
在生活中,我们还习惯用“公斤”“斤”
和“两”来表示物体有多重。如 1 0 公 斤 大 米 、
2 斤苹果、2 两茶叶。
1 公 斤 = 2斤
1 斤 = 10两
1 斤 = 500克
2 斤 = 1千克
教材第101页“你知道吗?”
课堂练习
1.连一连。
4 kg
150 g 600 g
1 kg
联系生活实际连一连。
课后作业
放 1 个 1 克的砝码。
1克黄豆大约有5粒。
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质量单位。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 “克”用字母“g”表示。 称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天平。
2个曲别针约重1克,5粒黄豆约重1克。
估一估下面的物品有哪些比 1 克轻?
教材第99页“做一做”
估一估下面的物品有哪些比 1 克轻?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比 1 克轻? 1颗绿豆、1颗黄豆……
教材第99页“做一做”
“净含量”指桶里、箱里的物品实际 有多重。
计量像上面这样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 位。“千克”用字母“kg”表示。
“净含量”指桶里、箱里的物品实际 有多重。
1千克有多重?
1袋白砂糖重500克,2袋 白砂糖重1000克,也可以 说2袋白砂糖重1千克。
真轻啊!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课时《平均分(一)》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课时《平均分(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什么是平均分,能够简单地计算平均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引导学生认识平均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2.掌握计算平均分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是对总数进行均等分配。
2.培养学生的计算平均值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包括有关平均分的图片和案例。
2.学生准备课堂笔记本和铅笔。
3.教室准备好黑板和粉笔。
五、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1.教师出示一个班上同学的成绩单,让学生寻找成绩单中的规律。
2.引出“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猜测平均分的意义。
第二步:讲解
1.通过实例介绍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2.讲解如何将总数均等分配给每个人。
第三步:练习
1.让学生参与课堂练习,计算一些简单的平均分问题。
2.小组合作,共同讨论解决平均分问题的策略。
第四步:总结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平均分知识点。
2.强调平均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关于平均分的练习题。
2.思考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描述该例子中如何计算平均分。
七、扩展阅读
阅读有关平均分的故事或实际案例,拓展对平均分的应用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平均分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希望大家能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掌握能力。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古诗二首》(课件)
碧玉/ / 妆成 一树高, 万条/ / 垂下 绿丝绦。 不知 /细叶/谁裁出, 二月 /春风/似剪刀。
自读课文,说说古诗描写的是什么季 节的景色?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写一写
1.在生字本上练习书写,师生评价。 2.听写生字、词语。 3.对照下面的词语,同桌互批,纠正错字。
《村居》中春天的美景: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 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柳 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堤岸,仿佛在春天的烟雾 里醉得直摇晃;儿童早早放学归来,忙趁着东风,兴 致勃勃地放起了风筝。
草长莺飞
村
写景 杨柳拂堤
居
写人——儿童放纸鸢
生机勃勃 充满希望
《村居》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 村时看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 放风筝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来临 的喜悦和赞美之情。
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 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醉:迷醉,陶醉。
早春二月,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的
枝条轻拂着堤岸,似乎陶醉在了迷蒙的春烟之中。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散学:放学。
纸鸢:风筝。
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了,他们急忙
借着东风愉快地放起了风筝。
《村居》描写了哪些景物?用“——” 画出来。
我会认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yīnɡ
黄
fú
过
dī
绿
liǔ
垂
zuì
沉
yǒnɡ
zhuānɡ sī tāo
柳化
cái jiǎn
莺拂柳 裁绦堤 醉 咏妆 丝 剪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 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混合运算的知识是在学生已学会了加、减、乘、除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懂得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要有一定的计算基础,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先乘除、后加减”“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的运算顺序是比较困难的。
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具体情境,体验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帮助学生理解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解决问题主要是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转化成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运用括号能使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相一致,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
2在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并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需要用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
3.通过解决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准确计算、规范书写等学习习惯。
课时分配:
(1)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1课时
(2)没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1课时
(3)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1课时
(4)练习课1课时
(5)解决问题1课时
(6)练习课1课时
(7)整理和复习1课时
(8)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1课时
教法与学法:
本单元的教学中要处理好情境图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建立好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灵活地运用好练习,做好学生的分层指导;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课时没有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课时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先将0前面的数相加减,再在数的末尾添上
与整十、整百、整千数末尾相同个数的0。 课堂练习 教材第93页“做一做”第1题
2.有两块麦田,今年分别收小麦700袋 和800袋。一块稻田,今年收稻谷1000袋。 (1)两块麦田一共收了多少袋小麦?
用加法计算。 700+800 = 1500(袋) 答:两块麦田一共收了1500袋小麦。
7 万以内数的认识
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 第1课时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人法口算整百、整 千数的加减法。
2.经历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探究过程, 熟练掌握口算方法。
3.借助练习巩固口算的方法,学会自主迁移, 发展运算能力。
【重点】 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900 + 600 =1500 1500 - 600 = 900
9+6=15
15-6=9
1.计算。
200+400 = 600 70+50 = 120
600−400 = 200
3000+6000 = 9000 800+900 = 1700
9000−3000 = 6000
120−50 =70
1700−900 = 800
2000-1000 = 1000 2个千- 1个千= 1个千 方法二 类比10以内数的减法计算 2000-1000 = 1 000
2-1=1
11(2)冰箱比电视贵多钱?
2000−1000 = 1000
1000 元
答:冰箱比电视贵1000元。
2000 元
12 (1)80+50 = 130
130−50 = 80
填一填。 30里面有( 3 )个十;120里面有(12)个十。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数据收集与整理》示范课教案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1课时数据收集与整理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的内容,是“统计与概率”教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要求学生依托熟悉的情境,以调查和收集数据为主,从中学习调查方法并初步了解统计表,同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一年级学生已经学过在分类的基础上用非正式的统计表整理与呈现数据,但教学重点还是在于分类。
本课以“选校服颜色”为背景,促使学生产生用统计解决问题的需求,并确定用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进而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呈现数据的方法,最后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涵盖统计的各个要素,层层递进,达成目标,使学生体验完整的统计过程,建立统计观念,体验统计的价值。
教学目标:1.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学会用调查法来收集数据。
2.认识简单的统计表,会用给定的统计表呈现和整理数据。
1/ 73.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用调查法来收集数据,用给定的统计表呈现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过程:1.分一分,填一填。
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很多文具。
我们一起去分一分。
2.新学期开学了,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2/ 7红黄蓝白一、学校订做校服3/ 74/ 7练习1: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哪个课外小组。
(1)喜欢()小组的人数最多,喜欢()小组的人数最少。
(2)我们班喜欢计算机小组的有()人。
练习2:右面是小明记录的一个月的天气情况。
5/ 7(1)把记录的结果填在下表中。
(2)这个月共有()天。
(3)阴天比雪天多()天。
(4)这个月属于哪个季节?练习3.本周图书借阅情况。
(1)喜欢童话书的有()人。
(2)借阅()书的人最多。
(3)图书馆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你有什么收获?6/ 77/ 7。
2024年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第1课时 数据收集和整理(1)》教学课件
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1 数据收集和整理
第1课时 数据收集和整理(1)
新课导入
二(1)班准备制作班牌,要从
右边四种颜色中选大家最喜欢的
一种作为班牌的底色。
红黄蓝白
怎么选呢?
应该选大多数同学 最喜欢的颜色。
探究新知
蔬菜种类 黄瓜 西红柿 茄子 白菜
人数
10
15
5
4
(1)这个班共有( 34 )人。
(2)最喜欢吃( 西红柿)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吃
( 白菜 )的人数最少,相差( 11 )人。
(3)最喜欢吃黄瓜和最喜欢吃西红柿的一共有多少人?
10+15=25(人)
答:最喜欢吃黄瓜和最喜欢吃西红柿的一共有25人。
4.下面是某水果批发部一天卖出的水果数量的情况。
想: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可以对班里 的同学进行 调查。
调查时可以先说 一种颜色,请最 喜欢这种颜色的 人举手……
你觉得应该怎样调查? 下面是调查的结果。
请注意,班里每名同学 都要参加调查,并且每 人只能选一种颜色。
颜色 红
黄
蓝
白
人数
5
4
26
3
这是统计表,可以用来呈现统计数据。
颜色
课外小组
人数
(1)最喜欢( )小组的人数最多,最喜欢( ) 小组的人数最少。
(2)你最喜欢哪个课外小组?最喜欢这个课外小组的 有多少人?
(教材P4 T2)
2.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哪个季节,把结果填入下表。
(1)最喜欢哪个季节的人数最多?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课件
碧 D. (
)空如洗
1. 像C这样ABCC式的四字词语我还知
秋风习习
道:
。
2. 选词填空。(填序号,4分)
今天,( D ),( A )。我和妈妈( C 分) 河边那粉红色的桃花分外( B )。
(2 )地去郊外春游,小
四 想一想,下面的句子该用什么语气读。(填序号,3分)
1. 弟弟一边哭一边说:“我最喜欢的玩具车坏 了……”( ② )
由自在地飘荡。碧( 绿
)的草地上盛美开丽着
(
)的小花。小朋友们在快草乐地上(
)地
放风筝。你瞧,一切多美好哇!
【点拨】 答题时,先想一想春天时事物是什么样子的,再抓住
事物的特点来写,如颜色(洁白的云朵、碧绿的草地)、感受 (温暖的春风、美丽的小花)等。
4. 照样子,根据括号里的问题,用“·”标出需要重读的
猜一猜,咨询处是干什么的地方。 询问问题,了解情况的地方。
你在景区咨询过工作人员吗?请一个同学扮演 咨询处的工作人员,其他同学扮演游客来咨询问题。
我想去看表演,请问该怎么走?
表演在露天剧场,从这儿出去 向西南方向走500米就是。
我想去感受一下水上的别样 风景,我应该去哪个景点,你能 告诉我最近的路线吗?帮帮他。 (1)请帮典典在③⑥处的
zī xún chù
横线上标注拼音。 (2)不知道公园几点关门,guǎn lǐ chù
典典应该去(③ )询问;
想看舞台剧,典典应该去(② )。(填序号)
【点拨】 本题考查处所的用途。根据生活常识和对词语的理解
可知,有问题咨询可以去“咨询处”;想看舞台剧应该到能 够演出的场所去,导览图中只有“露天剧场”符合要求。
小明乘公共汽车去上学。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数据收集整理》说课稿
《数据收集整理》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数据的收集整理》这一课是人教版最新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这是一节授新课。
2、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统计的基本知识。
为了让学生能了解学习统计的必要性,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情景,通过参与有趣的调查活动,使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了解调查的方法,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本单元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调查、记录和整理结果,意在使学生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和记录方法的多样性。
学会用画“正字”法记录数据,使结果易于整理。
3、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与统计相关的初步知识,为本单元进一步学习调查、记录和整理,简单分析数据奠定了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与统计相关的生活场景,只是学生没有发现,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研究和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
4、教学重点本着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在充分研究了新教材的基础上,我把这节课教学重点确定为让学生掌握如何收集数据并整理数据,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5、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确定为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学生在多种计数方法中筛选出用“正”子计数这种最简单的方法,并且在统计时不要忘记统计上自己,能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6、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学会收集数据的方法,能填写简单的统计表。
(2)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说教法在教学上,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
从学生身边的问题出发,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利用以前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说学法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关注的是教学过程,所以学生在讨论中悟,悟中获,获中学,学中创新。
第一单元_第01课时_数据的收集整理(1)(分层作业)-【上好课】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第一单元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1)分层作业1.给这些同学分分类。
2.给下列图形分类。
3. 二(1)班同学对学校中花的颜色进行调查的情况如下表。
4.东方红电器商店电视机销售情况统计表(1)星期()销售量最少。
(2)星期()销售量最多。
(3)星期()和星期()销售量一样多。
5.下面是张老师调查的本班同学最喜欢的业余活动情况统计表。
(1)喜欢()的人数最多,喜欢()的人数最少。
(2)喜欢看书的比喜欢旅游的多()人。
(3)喜欢看电视的比喜欢运动的多()人。
(4)这个班一共有()人。
6.下面是二(1)班同学参加学习运动会的情况。
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
(1)参加()的人数最多,参加()的人数最少。
(2)参加()和()的人数同样多。
7.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情况统计表。
(1)喜欢吃白菜的人数比吃茄子的人数多12人,喜欢吃白菜的有()人。
(2)喜欢吃胡萝卜和西红柿的一共有()人。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8.下面是丽丽对二年级学生参加兴趣小组情况的调查。
(1)参加什么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什么小组的人数最少?相差多少人?(2)如果二年级要举办一次兴趣小组竞赛,选择什么比赛比较合适?为什么?9.下面是调查二(2)班学生喜欢的课外书的情况:(1)根据上面的信息填写下面统计表(2)喜欢()的学生人数最多,有()人。
(3)喜欢《宠物小精灵》的学生人数比喜欢《少儿百科全书》的多()人。
(4)喜欢《奥特曼》和《宠物小精灵》的学生人数一共有多少人?10.下面是大课间二1班同学参加体育活动调查情况。
(1)参加()的人数最多,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少,相差()人。
(2)老师要为同学们准备活动器材,根据调查结果,你认为二(1)班应多准备()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教材分析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至第七页共安排两个例题。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习过简单的分类整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简单的统计表,并学会收集和整理数据,并学会将收集的数据用简单的统计表记录。
五、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参考点拨第3页对点训练
六、课堂总结
今天你们收获了什么?
总结:将收集的数据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从统计表中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便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七、布置作业
预习第二课时并完成预习单第2页。
八、教学板书
教
学
反
思
小组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组代表发言
出示统计表。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人数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
(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喜欢的人数加起来,如果与全班人数不相符,说明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2)师:喜欢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组织学生分析表格,教师根据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
预设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小组合作讨论,组代表发言。
教师引导:小丽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收集数据,并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根据简单的统计表,提出和回答简单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
根据统计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难点
掌握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
教学方法
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
教具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数学作业纸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二_年级_数学_学科备课活页
第_一章(单元)节1课时
课题
数据收集整理
设计者
郝秀桃
课标分析
知识技能
1.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
1.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2.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3.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课前检测
师布置任务:
师生自查、互查预习单
预习存疑,二次探究
通过预习,我收获了什么?
我还有哪些疑问?
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第1页,进行简单的梳理,并全班互相解决预习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
三、自主探索,合作探究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