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设计送风风速
风管风速标准
风管风速标准风管风速标准是指在风管内流动的空气速度的规定范围,是确保风管系统正常运行和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参数。
风管风速标准的合理确定对于空调、通风、排烟等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风管风速标准的重要性、确定方法以及常见标准进行介绍。
首先,风管风速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合理的风速标准可以保证空气在风管内的均匀分布,避免出现死角区域,从而保证整个室内空气质量的均衡。
同时,合理的风速标准还可以减小系统的风阻,降低系统的能耗,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因此,确定合理的风管风速标准对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风管风速标准的确定方法主要包括经验法和计算法。
经验法是指根据实际工程经验和相关规范标准来确定风速标准,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受限于经验的积累和适用范围。
计算法是指通过流体力学原理和相关计算公式来确定风速标准,这种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系统的实际情况,但需要进行复杂的计算和分析。
一般来说,综合考虑经验法和计算法可以得出较为合理的风管风速标准。
最后,常见的风管风速标准主要包括通风风速标准、空调风速标准和排烟风速标准。
通风风速标准一般为0.2-0.3m/s,可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风的有效供应。
空调风速标准一般为1.5-2.5m/s,可以保证室内空气的舒适性和均匀性。
排烟风速标准一般为≥8m/s,可以保证在火灾事故时烟气的有效排出。
这些标准是根据相关规范和实际工程经验得出的,可以作为设计、施工和运行的重要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风管风速标准是风管系统设计、施工和运行中的重要参数,合理的风速标准对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
确定风管风速标准的方法主要包括经验法和计算法,常见的风速标准包括通风风速标准、空调风速标准和排烟风速标准。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于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有所帮助,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暖通空调安装工程中的风速规范要求
暖通空调安装工程中的风速规范要求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物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在安装这些系统时,风速规范要求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在暖通空调安装工程中的风速规范要求,包括风速的定义、风速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规范标准。
一、风速的定义风速是指空气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一个单位面积所产生的流量。
在暖通空调系统中,风速直接影响着空气的流动性能和舒适度。
过高或者过低的风速都会引起一系列问题,如噪音、空气不均匀、温度差异等。
二、风速的重要性1. 舒适度适宜的风速是保证室内舒适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人体对风速的感知,通常建议在空调制冷模式下,风速控制在0.25~0.35m/s之间,而在供暖模式下,风速应该控制在0.15~0.25m/s之间。
适当的风速可以提供较好的风降温效果或者风暖效果,并且不会给人带来不适感。
2. 空气流动性能合适的风速可以保证空气在室内均匀流动,避免局部死角出现。
通过控制风速,可以让室内空气均匀混合,保持一定程度的换气效果,减少室内物质的积聚和异味的产生。
3. 节能合理控制风速也有助于节约能源。
过高的风速会造成风阻增大,增加风机的工作负荷,从而导致能耗的增加。
增加风速还会使室内温度分布不均匀,要求空调系统更频繁地工作来调整温度,进一步增加能耗。
三、风速规范标准国家对于暖通空调系统中的风速规范有一定的标准要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规范:1. ASHRAE标准ASHRAE (美国暖通空调工程师学会)是国际上公认的暖通空调设计和规范标准之一。
根据ASHRAE 55标准,人体对于垂直风速的舒适性感知范围为0.1~0.4m/s。
同时,ASHRAE 62.1标准也规定了风速的最小要求,一般要求风速不低于0.15m/s。
2. GB 50736标准GB 50736标准是中国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与施工规范。
根据该标准,室内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风速的舒适范围为0.20~0.30m/s;在供暖模式下,舒适范围为0.10~0.20m/s。
常用风口设计风速
简介:1、排烟口的风速≤10m/s(老建规9.4.6.6)2((1)、空调送风口的出口风速,消声要求较高时,宜采用2-5m/s,喷口送风可采用4-10m/s。
(采暖6.5.9)2(2)、空调侧送和散流器平送的出口风速2-5 m/s。
4、地面固定斜百叶风口安装于地面,适用于下送风。
5、侧送百叶送风口的最大风速(m/s)见下表:使用场所风速使用场所风速图书馆、播音室 2.5 一般办公室 6.0住宅、公寓、旅馆 3.8 个人办公室 4.0剧场、会堂 3.8 商店7.5电影院 6.0 医院病房 4.06、对于舒适性空调,当采用双层百叶风口侧送时,应选用横向可调节叶片在外、竖向固定叶片在内的风口。
暖通南社整理。
7、对于工艺性空调,当采用贴服侧送时,应采用水平与垂直方向均可调节的双层百叶风口,并配对开多叶调节阀。
三、散流器选用说明:(10K121)1、自力式温控变流行散流器适用于高大空间顶部嵩俸。
自力式温控变流行散流器是将热动元件安装在圆形或方形散流器内,通过感受空调系统送风温度的高低来调节叶片角度,改变送风气流的流型。
夏季送风温度小于等于17℃时,调节叶片角度为水平送风;冬季送风温度大于等于27℃时,调节叶片角度为垂直送风。
2、地面散流器适合安装在夹层地板内,用于高舒适标准的工作环境及计算机房等局部热源较多的场合。
3、圆形或方形散流器相应送风面积的长宽比不宜大于1:1.5.4、散流器宜对称布置或梅花形布置,散流器中心线与侧墙距离不宜小于1.0m。
5、地面散流器不应直接安装在作为下,安装位置距离座位不宜小于400mm。
6、并非所有地面散流器均需设集尘斗,且集尘斗安装与否并不影响地面散流器的气流流型。
7、散流器的颈部最大允许风速(m/s)如下:使用场所允许噪声dB(A)室内净高度(m)3 4 5 6广播室32 3.9 4.15 4.25 4.35 住宅、剧场33-39 4.35 4.65 4.85 5.00 公寓、客房、个人办公室40-46 5.15 5.40 5.75 5.85 餐厅、商店47-53 6.15 6.65 7.00 7.15 电影院、一般办公室54-60 6.50 6.80 7.10 7.50四、喷口选用说明:(10K121)1、球形喷口多设计为可调节型,其送风方向可现场手动调节,也可通过执行器自动调节,喷口可在上下±30°范围内调节,以改变送风气流方向。
暖通空调制冷行业之(十)送风风速标准
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送风风速标准
逗留区之最大允许流速m/s 返回
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返回
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推荐的送风口流速通风系统之流速百叶窗的推荐流速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 返回
空调房间允许之最大送风温差℃ 返回
不同送风方式的送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 ASHRAE 返回
逗留区之最大允许流速不同送风方式的送风量指标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空调房间允许之最大送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
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 回风格棚的推荐流速
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流速m/s 返回
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 返回
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 返回
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 返回
回风格棚的推荐流速m/s 返回
通风系统之流速m/s 返回
百叶窗的推荐流速m/s 返回。
空调的送风量和送风参数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未来可以研究更加智 能的空调控制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室内外环境参数和用户 行为,自动调整送风量和送风参数,实现更加舒适、节能 的空调运行。
与其他系统的协同
空调系统与建筑、照明、遮阳等系统存在紧密的联系。未 来可以研究空调系统与这些系统的协同优化,实现整体建 筑能效的提升。例如,可以与智能建筑管理系统进行集成 ,实现能源的综合管理和优化分配。
THANKS
感谢观看
定期对送风系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 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05
空调送风量与参数调节技术
手动调节方法
风量调节
通过手动调节空调送风口或送风管道上的风量调节阀,改变送风面 积或送风阻力,从而实现对送风量的调节。
温度调节
通过手动调节空调温度设定值,改变空调制冷或制热量,进而调节 送风温度。
湿度调节
在具有湿度调节功能的空调系统中,通过手动调节湿度设定值,控 制空调的除湿或加湿功能,以调节送风湿度。
热球式风速仪
利用热球原理测量风速,适用于低风速环境。
超声波流量计
通过测量超声波在流体中的传播速度来计算 流量,适用于高精度测量。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01
数据采集
使用数据采集系统实时记录空调送 风量及相关参数。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处理后的数据 进行特征提取和关联性分析。
03
02
数据预处理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去噪和归 一化处理。
湿度
设定湿度范围
空调送风湿度通常可以在30%~90%之间调节,以满足不同 环境和人体的需求。
自动调节功能
现代空调通常具有自动调节送风湿度的功能,可以根据室内湿度 和设定湿度自动调节送风湿度,以保持室内湿度的恒定和舒适。
中央空调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4)一、通用设计规范: (4)二、专用设计规范: (4)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 (5)第二章设计参数 (5)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 (5)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 (6)三、新风量 (7)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 (7)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 (8)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UK (8)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 (8)4、每人的新风标准UK (9)5、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 (9)6、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 (10)7、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 (10)第三章空调负荷计算 (13)一、不同窗面积下,冷负荷之分布% (13)二、负荷指标(估算)(仅供参考) (13)三、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
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W/m2空调面积)见下表 (14)四、按建筑面积冷指标进行估算建筑面积冷指标 (15)五、建筑物冷负荷概算指标香港 (16)六、各类建筑物锅炉负荷估算W/m3℃ (17)七、热损失概算W/m℃ (17)八、冷库冷负荷概算指标 (18)第四章风管系统设计 (18)一、通风管道流量阻力表 (18)1、缩伸软管摩擦阻力表 (18)2、镀锌板风管摩擦阻力表 (18)二、室内送回风口尺寸表 (21)1、风口风量冷量对应表 (21)2、不同送风方式的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ASHRAE (22)三、室内风管风速选择表 (22)1、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 (22)2、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速m/s (23)3、通风系统之流速m/s (23)四、室内风口风速选择表 (23)1、送风口风速 (23)2、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 (24)3、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 (24)4、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 (24)5、回风口风速 (24)6、回风格栅的推荐流速m/s (25)7、百叶窗的推荐流速m/s (25)8、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25)9、顶棚散流器送风量 (25)10、侧送风口送风量 (26)五、室内风口的简单布置 (28)1、送风口布置间距 (28)2、标准型号风盘所接散流器的尺寸表-办公室 (28)3、散流器布置 (28)4、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29)5、工艺性空气调节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29)6.1、厨房通风问题 (29)6.2如何确定厨房的通风量 (30)6.3厨房通风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31)7、消声器、静压箱总结 (34)8.风管贴吸音材料风道的衰减量(日本) (35)9.风管的自然衰减量(只有直风道dB/m,其它都是dB) (36)六、防排烟设计 (36)第五章管道系统设计 (40)一、空调管路系统的设计原则 (40)二、管路系统的管材 (41)三、供回水总管上的旁通阀与压差旁通阀的选择 (42)四、空调水系统管径的确定 (43)五、冷冻水泵扬程估算方法 (45)1、水泵扬程简易估算法 (45)2、冷冻水泵扬程实用估算方法 (46)3、水泵扬程设计 (47)六、冷却水系统的设计 (47)1、冷却水系统的补水量 (48)2、冷却水循环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8)七、冷凝水管道设计 (49)八、分汽缸、分水器、集水器尺寸的确定 (50)九、膨胀水箱的容积计算 (52)十、空压管道管径选择表 (54)十一、空调水处理系统 (55)十二、保温 (55)十三、阀门选用 (56)第六章空调设备选型 (57)一、机组选型 (57)二、机组选型案例 (58)三、辅助设备 (59)1、冷却塔 (59)3、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水量计算 (60)4、冷冻水和冷却水流量估算 (61)5、设备水压力降估算(日本) (61)6、制冷机冷却水量估算表 (61)第七章自控系统设计 (61)第八章材料、设备资料 (62)一、钢板和铝板的厚度和重量ASHRAE (62)二、角钢和角铝的规格和重量ASHRAE (62)三、计算单位换算 (62)四、常用液体的密度(单位:103千克/米3,未注明者为常温下) (64)五、空气调节常用计算公式 (65)六、钢材理论重量计算 (67)七、专业英语 (68)第九章耗电量、机房面积 (82)1、水源热泵系统设备耗电量比例 (82)2、医院耗电量比例 TRANE (82)3、各种系统分项造价占总造价的百分率%(近似) (82)4、冷水机组和附属设备估算(△t=5℃) (82)5、空调面积占建筑面积比例 (83)6、空调机房建筑面积概算指标 (83)7、空调设备所占的建筑面积百分率% (84)8、设备层布置原则: (84)第十章参考实例 (85)第十一章暖通空调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图纸要求 (85)一、贯彻执行暖通设计规范、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 (85)1.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不符合规范要求 (85)1.2 供暖热负荷计算有漏项和错项 (85)1.3 卫生间散热器型式选择不妥 (85)1.4 楼梯间散热器立、支管未单独配置 (85)1.5 供暖管道敷设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85)1.6 厨房操作间通风存在问题 (86)1.7 膨胀水箱与热(冷)水系统的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 (86)1.8 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阀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86)1.9 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风量的确定有问题 (86)1.10 误将防烟分区排风量的计算混同于排烟风机风量的计算 (86)1.11 高层建筑排烟系统排烟口选型不当 (87)二、在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87)2.1 供暖入口设置过多 (87)2.2 供暖系统设计不合理 (87)2.3 排风系统设计不合理 (87)2.5 厕所采用风机盘管时未加新风 (88)2.6 平衡阀的设置与口径选择存在问题 (88)2.7 系统分区不当造成失败 (88)2.8、双风机系统设计问题 (89)2.9 送回风管布置不好 (90)3.0 排气系统设计诸问题 (91)三、设计图纸方面存在的问题 (92)3.1 设计说明内容不完整 (92)3.2 平面图深度不够,有些应该绘制的内容遗漏 (92)3.3 系统图深度不够 (92)3.4 锅炉房设计过于简化 (93)3.5 计算书内容不全甚至全部空白 (93)3.6 暖通空调设备未编号列表表示,图画繁杂不清 (93)3.7 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不一致 (93)3.8 设计图纸与计算书不一致 (93)四、问题原因及克服方法 (93)五、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 (94)设计说明、施工说明、图例和设备表 (94)设备平面图 (94)剖面图 (94)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平面图 (95)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剖面图 (95)暖通设计中的系统图、立管图 (95)详图 (95)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备查) (95)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中央空调主要参考以下的规范及标准:一、通用设计规范:1.《采暧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I19-87)2.《采暖通风及至气调节制图标准》(GBJ114-88)3.《建筑设计防火现范》(GBJ116-87)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现他》( GBJ0045-95)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二、专用设计规范:1、《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87)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99)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67-89)4、〈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5.《旅游旅馆建筑热土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93)6、其它专用设计规范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1.《暖通空调标准图集》2.《暖通空调设计选用手册》(上、下册)3、其它有关标准第二章设计参数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三、新风量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UK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依人数计算换气量4、每人的新风标准UK5、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6、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7、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空调通风工程系统运行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期间,新风量宜满足下表的规定值,或者满足空气调节房间内二氧化碳浓度小于0.1%。
中央空调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 (4)一、通用设计规范: (4)二、专用设计规范: (4)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 (5)第二章设计参数 (5)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 (5)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 (6)三、新风量 (7)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 (7)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 (8)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UK (8)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 (8)4、每人的新风标准UK (9)5、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 (9)6、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 (10)7、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 (10)第三章空调负荷计算 (13)一、不同窗面积下,冷负荷之分布% (13)二、负荷指标(估算)(仅供参考) (13)三、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
空调冷负荷法估算冷指标(W/m2空调面积)见下表 (14)四、按建筑面积冷指标进行估算建筑面积冷指标 (15)五、建筑物冷负荷概算指标香港 (16)六、各类建筑物锅炉负荷估算W/m3℃ (17)七、热损失概算W/m℃ (17)八、冷库冷负荷概算指标 (18)第四章风管系统设计 (18)一、通风管道流量阻力表 (18)1、缩伸软管摩擦阻力表 (18)2、镀锌板风管摩擦阻力表 (18)二、室内送回风口尺寸表 (21)1、风口风量冷量对应表 (21)2、不同送风方式的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ASHRAE (22)三、室内风管风速选择表 (22)1、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 (22)2、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速m/s (23)3、通风系统之流速m/s (23)四、室内风口风速选择表 (23)1、送风口风速 (23)2、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 (24)3、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 (24)4、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 (24)5、回风口风速 (24)6、回风格栅的推荐流速m/s (25)7、百叶窗的推荐流速m/s (25)8、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25)9、顶棚散流器送风量 (25)10、侧送风口送风量 (26)五、室内风口的简单布置 (28)1、送风口布置间距 (28)2、标准型号风盘所接散流器的尺寸表-办公室 (28)3、散流器布置 (28)4、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29)5、工艺性空气调节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 (29)6.1、厨房通风问题 (29)6.2如何确定厨房的通风量 (30)6.3厨房通风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31)7、消声器、静压箱总结 (34)8.风管贴吸音材料风道的衰减量(日本) (35)9.风管的自然衰减量(只有直风道dB/m,其它都是dB) (36)六、防排烟设计 (36)第五章管道系统设计 (40)一、空调管路系统的设计原则 (40)二、管路系统的管材 (41)三、供回水总管上的旁通阀与压差旁通阀的选择 (42)四、空调水系统管径的确定 (43)五、冷冻水泵扬程估算方法 (45)1、水泵扬程简易估算法 (45)2、冷冻水泵扬程实用估算方法 (46)3、水泵扬程设计 (47)六、冷却水系统的设计 (47)1、冷却水系统的补水量 (48)2、冷却水循环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8)七、冷凝水管道设计 (49)八、分汽缸、分水器、集水器尺寸的确定 (50)九、膨胀水箱的容积计算 (52)十、空压管道管径选择表 (54)十一、空调水处理系统 (55)十二、保温 (55)十三、阀门选用 (56)第六章空调设备选型 (57)一、机组选型 (57)二、机组选型案例 (58)三、辅助设备 (59)1、冷却塔 (59)3、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水量计算 (60)4、冷冻水和冷却水流量估算 (61)5、设备水压力降估算(日本) (61)6、制冷机冷却水量估算表 (61)第七章自控系统设计 (61)第八章材料、设备资料 (62)一、钢板和铝板的厚度和重量ASHRAE (62)二、角钢和角铝的规格和重量ASHRAE (62)三、计算单位换算 (62)四、常用液体的密度(单位:103千克/米3,未注明者为常温下) (64)五、空气调节常用计算公式 (65)六、钢材理论重量计算 (67)七、专业英语 (68)第九章耗电量、机房面积 (82)1、水源热泵系统设备耗电量比例 (82)2、医院耗电量比例 TRANE (82)3、各种系统分项造价占总造价的百分率%(近似) (82)4、冷水机组和附属设备估算(△t=5℃) (82)5、空调面积占建筑面积比例 (83)6、空调机房建筑面积概算指标 (83)7、空调设备所占的建筑面积百分率% (84)8、设备层布置原则: (84)第十章参考实例 (85)第十一章暖通空调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图纸要求 (85)一、贯彻执行暖通设计规范、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 (85)1.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不符合规范要求 (85)1.2 供暖热负荷计算有漏项和错项 (85)1.3 卫生间散热器型式选择不妥 (85)1.4 楼梯间散热器立、支管未单独配置 (85)1.5 供暖管道敷设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85)1.6 厨房操作间通风存在问题 (86)1.7 膨胀水箱与热(冷)水系统的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 (86)1.8 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阀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86)1.9 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风量的确定有问题 (86)1.10 误将防烟分区排风量的计算混同于排烟风机风量的计算 (86)1.11 高层建筑排烟系统排烟口选型不当 (87)二、在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87)2.1 供暖入口设置过多 (87)2.2 供暖系统设计不合理 (87)2.3 排风系统设计不合理 (87)2.5 厕所采用风机盘管时未加新风 (88)2.6 平衡阀的设置与口径选择存在问题 (88)2.7 系统分区不当造成失败 (88)2.8、双风机系统设计问题 (89)2.9 送回风管布置不好 (90)3.0 排气系统设计诸问题 (91)三、设计图纸方面存在的问题 (92)3.1 设计说明内容不完整 (92)3.2 平面图深度不够,有些应该绘制的内容遗漏 (92)3.3 系统图深度不够 (92)3.4 锅炉房设计过于简化 (93)3.5 计算书内容不全甚至全部空白 (93)3.6 暖通空调设备未编号列表表示,图画繁杂不清 (93)3.7 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不一致 (93)3.8 设计图纸与计算书不一致 (93)四、问题原因及克服方法 (93)五、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 (94)设计说明、施工说明、图例和设备表 (94)设备平面图 (94)剖面图 (94)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平面图 (95)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剖面图 (95)暖通设计中的系统图、立管图 (95)详图 (95)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备查) (95)第一章设计参考规范及标准中央空调主要参考以下的规范及标准:一、通用设计规范:1.《采暧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I19-87)2.《采暖通风及至气调节制图标准》(GBJ114-88)3.《建筑设计防火现范》(GBJ116-87)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现他》( GBJ0045-95)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二、专用设计规范:1、《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87)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99)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67-89)4、〈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5.《旅游旅馆建筑热土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93)6、其它专用设计规范三、专用设计标准图集:1.《暖通空调标准图集》2.《暖通空调设计选用手册》(上、下册)3、其它有关标准第二章设计参数一、商业和公共建筑物的空调设计参数ASHRAE二、舒适空调之室内设计参数日本三、新风量1、每人的新风标准ASHRAE2、最小新风量和推荐新风量UK3、各类建筑物的换气次数UK4、各场所每小时换气次数依人数计算换气量4、每人的新风标准UK5、考虑节能的基本新风量(1/s人)(日本)6、办公室环境卫生标准日本7、民用建筑最小新风量《空调通风工程系统运行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期间,新风量宜满足下表的规定值,或者满足空气调节房间内二氧化碳浓度小于0.1%。
风口风速汇总新风风口风速
1、排烟口的风速≤10m/s老建规21、空调送风口的出口风速,消声要求较高时,宜采用2-5m/s,喷口送风可采用4-10m/s;采暖22、空调侧送和散流器平送的出口风速2-5 m/s;孔板下送风的出口风速3-5 m/s;条缝型风口下送多用于纺织厂,当空气调节区层高为4-6m人员活动区风速不大于s时,出口风速宜为2-4m/s;采暖条文&民用条文&技措孔板3利用走廊回风时,回风口安装在门或墙下部的回风口面风速s采暖条文4、机械通风系统的进排风风口风速m/s:民用表、进、排风口风速m/s:技措表、厨房排风系统的风管风速不宜小于8m/s,且不宜大于10m/s;排风罩接风管的喉部风速应取4-5m/s;技措8、洗衣房机械排风系统洗衣机、烫平机、干洗机、压烫机、人体吹机等散热两大或有异味散出的设备上部,应设置排气罩,其罩面风速应≥s;技措.1、暗室通风宜采用机械排风、自然进风的通风方式,排风量宜取≥5次/h换气;排风口宜设在水池附近,进风口应采用遮光百叶窗,通过百叶窗的风速应<2m/s;技措11、机械加压送风口不宜大于7m/s;排烟口不宜大于10m/s;机械补风口不宜大于10m/s,公共聚集场所不宜大于5m/s;自然补风口不宜大于3m/s;技措12、人员长期停留的区域采用置换通风方式时,人脚踝处风速不宜超过s;技措一、风口选用总说明:10K1211、风口布置需要综合考虑室内气流组织、噪声、建筑装修美观要求、安装维修以及经济性等方面因素;在选型时,应确定风口风速,计算风口风量、有效面积、设成,特别要注意建筑梁或柱子等对气流的影响;对一些技术要求特殊的空调区域和风量较大的场合,风口的选择宜辅以计算机模拟CFD方法确定;2、上部送风时,一般房间宜采用百叶风口或条缝风口等侧送,侧送气流宜贴服;有吊顶时,应根据空调区高度与使用场所对气流的要求,分别采用圆形、方形散流器;空间较大的公共建筑或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或等于℃的高大厂房,宜采用喷口或旋流风口送风;3、侧送式置换送风口的安装,距地高度宜小于;出口风速民用建筑不宜大于s,工业建筑不宜大于s;4、对于室内散热量大的场所如计算机房或高大空间如影剧院,应优选用气流特性稳定的下部送风风口;如建筑结构限制,应优先选用诱导性能好的风口;冬季送热风时,应注意室内空气热分层现象,宜选用有冬夏季调节功能的送风口;对于送风口安装高度大于4m的场所,宜使用射流方向可调的风口,以适应负荷的变化;5、送风口的出口风速应根据送风方式、送风口类型、安装高度、室内允许风速和噪声等因素确定,消声要求较高时,百叶风口、散流器、条缝风口送风等宜采用2-5m/s风速,喷口送风可采用4-10m/s;6、回风口的面风速一般按下表中推荐的风速选取;当房间内对噪声要求较高时,回风口的风速可适当降低;民用条文、风口的风速应按实际有效面积计算;二、百叶风口选用说明:10K1211、单层百叶风口用于全空气空调系统的侧送时,其空气动力性能比双层百叶风口略差,仅用于一般空调工程,多数情况下用作回风口;2、双层百叶风口用于全空气空调系统的侧送风口时,既可用于舒适性空调也可用于精度较高的工艺性空调;风口以侧送为宜,顶送时,距离工作区高度不宜小于;3、固定斜百叶风口可做送风,也可做回风,适用于舒适性空调,安装于吊顶上,并与吊顶齐平或者安装在吊顶静压箱上,形成向下的斜送气流;4、地面固定斜百叶风口安装于地面,适用于下送风;在内的风口;7、对于工艺性空调,当采用贴服侧送时,应采用水平与垂直方向均可调节的双层百叶风口,并配对开多叶调节阀;三、散流器选用说明:10K1211、自力式温控变流行散流器适用于高大空间顶部嵩俸;自力式温控变流行散流器是将热动元件安装在圆形或方形散流器内,通过感受空调系统送风温度的高低来调节叶片角度,改变送风气流的流型;夏季送风温度小于等于17℃时,调节叶片角度为水平送风;冬季送风温度大于等于27℃时,调节叶片角度为垂直送风;2、地面散流器适合安装在夹层地板内,用于高舒适标准的工作环境及计算机房等局部热源较多的场合;3、圆形或方形散流器相应送风面积的长宽比不宜大于1:.4、散流器宜对称布置或梅花形布置,散流器中心线与侧墙距离不宜小于;5、地面散流器不应直接安装在作为下,安装位置距离座位不宜小于400mm;6、并非所有地面散流器均需设集尘斗,且集尘斗安装与否并不影响地面散流器的气流流型;1、球形喷口多设计为可调节型,其送风方向可现场手动调节,也可通过执行器自动调节,喷口可在上下±30°范围内调节,以改变送风气流方向;2、筒形喷口常安装在风管或静压箱侧壁,喷口可在上下±30°范围内调节,喷筒安装圈能360°任意旋转;3、球形可调喷口,多用于大空间公共场所、高大厂房及空调送风口与人员活动范围有较大距离的环境里;送风射程为5-30m;4、筒形喷口属于射流风口,适用于高大空间的远距离送风;单喷嘴型筒形喷口的最大送风量约为3000m3/h,最大射流长度约为37m;多喷嘴型筒形喷口的最大送风量约为6000m3/h,最大射流长度约为32m;5、喷口侧向送风应使人员处于射流的回流区;6、喷口出口风速宜取4-8m/s,当空调区域内噪声要求不高时,最大值可取10m/s;7、用于分层空调的侧送喷口安装高度宜距地6-10m,当空调区跨度大于24m时,宜采用双侧送风;当采用双侧喷口送风时,多股平行射流应相互搭接,其射程可按两侧喷口中点距离的90%计算;五、旋流风口选用说明:10K1211、可调叶片旋流风口适用于高大空间、风口安装高度应大于等于4m的空调场所;2、阶梯旋流风口适用于高大空间如影剧院、体育馆等下送风空调系统,最大送风温差为±6℃;3、可调叶片旋流风口风量一般在1000-6000m3/h范围内,可送出横向,斜向或垂直方向的旋转气流,出风口的有效风速小于等于12m/s;4、旋流风口的规格与其接管直径的整数表示,出风有效面积为其接管过流面积的30%-50%;5、旋流风口常通过法兰与静压箱连接,静压箱可采取侧面或顶部进风方式;6、阶梯旋流风口的出风量为30-5m3/h,送风时气流由导流片向四周旋转而出,诱导比大,风速衰减快,常在阶梯垂直面上和地面上安装;六、条缝风口选用说明:10K1211、直片条缝风口,风口由固定叶片组成,叶片沿平行于长边排列,每节最大连续长度可做成3m,也可把两节或多节拼起来使用,拼缝处采用插接板连接;该风口气流流型属于平面射流,可用于室内送、回风口;送风时,风口上方需设静压箱,以确保垂直下送气流分布均匀;2、双槽条缝风口;风口为双条缝型,条缝长宽比大于20,其制作长度为480-2400mm,安装时需配合静压箱;该风口气流流型属平面射流,可用于室内送风口;3、活页条缝风口;风口在每个线槽内有两个可调的弧形叶片来控制气流方向,风口气流流型既可以调成平面流型,又可调成垂直向下流型;用于送风口送风时;该风口有单组型和多组型,与静压箱配合使用,安装在天花板、侧墙或其他位置;4、本风口适用于公共建筑的舒适性空调和工业建筑纺织厂的工作区送风;5、风口送风的特点是气流轴心速度衰减较快,用于空调区允许风速为,温度波动范围为±1-2℃的场所;6、风口的最大送风风速为2-4m/s,当风口安装位置高或人员活动区允许有较大风速时,宜取上限值;7、采用条缝风口送风时,在静压箱入口处的风管上应配置风量调节阀,以保证送风均匀;静压箱与支风管的连接宜采用软风管,以便于施工安装;。
暖通空调送风风速标准
送风风速标准一、百叶窗的推荐流速
二、不同送风方式的送风量指标和室平均流
三、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
五、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六、逗留区之最大允许流速
七、回风格棚的推荐流速
九、通风系统之流速
十、推荐的送风口流速
十一、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
第二章送风口风量速查表一、侧送风口的送风量
二、顶棚散流器送风量
三、盘风机匹配风管尺寸
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风管的空气流速宜按表6.6.4 采用
6.6.4 风管的空气流速(m/s)
注:1.表列值的分子为推荐流速,分母为最大流速。
2.对消声有要求的系统,风管的流速应符合本规10.1.5 的规定。
各类送风口的出风风速
送风口形式场所示例出口风速备注
侧送百叶
公寓、客房、别墅、会堂、
剧场、展厅
2.5~
3.8
送风口位置高、工作区允许风速高和噪声标
准低时取较大值
一般办公室 5.0~6.0
高级办公室 2.5~4.0
电影院 5.0~6.0
录音、广播室 1.5~2.5
商店 5.0~7.5
医院病房 2.5~4.0
条缝风口顶送—2~4
孔板顶送—3~5 送风均匀性要求高或送热风时,取较大值喷口—4~8
空调区域噪声要求不高时,最大值可取
10m/s
地板下送—≼2 —
置换通风下送—0.2~0.5 —
注:风口风速应按实际有效面积计算,一般百叶风口的遮挡率可取50%
注:当采用粗糙度较大的非金属材料制作风管时,宜选用较小值。
空调风系统风速选择
空调风系统风速选择
注:1)百叶风口叶片间的气流速度增加10%。
噪声的声功率增加2Db;若流速增加一倍,噪声的功率约增加16dB。
2)对于出风口处无障碍物的敞开风口,表中的出风口速度可以提高1.5~2倍。
高速送风系统中风管的最大允许风速
1.0~1.5Pa/m;
风量L≥10000m3/h时,?p m按照选定的风速查风管计算表确定。
p——风管总长度,是指到最远送风口的送风管总长度加上到最远回风口的回风管总长度,m;
p——整个管网局部压力损失与沿程压力损失的比值。
弯头、三通等配件较少时,k=1.0~2.0
弯头、三通等配件较多时,k=3.0~5.0
推荐的送风机静压值。
通风、排风及空调系统风速和压降设计
通风、排风及空调系统风速和压降设计
一、风速
1、自然通风系统空气流速
2、一般通排风系统及空调系统的进排风口的风速(机械)
注:风口风速应按实际有效风口面积计算,一般百叶风口的遮挡率可取50%。
3、机械通风及空调系统中空气流速
注:上表风速取自07版技术措施,其比03版技术措施中的风速大。
4、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排烟系统及补风系统的风速:
管道
风口
5、多台风机并联运行的通风系统,应在各自管道上装设止
回装置(即止回阀或联动风阀)。
当采用止回阀时,其通过风速一般应大于8m/s。
二、风量附加值
1、一般通风、空调系统附加5~10%。
2、防排烟系统附加10~20%。
三、压力损失计算
1、通风机压力附加
(1)、定转速通风机
注:在风道管网计算时不考虑管道漏风量。
(2)、变转速通风机
变转速通风机压力无需附加,但是风机电动机的功率应在计算值上附加15~20%。
2、系统压降
(1)、通风机、空调系统送风机静压的估算应该等于管网的总压力损失加上空气通过过滤器、喷水式、加热器等空气处理设备的压力损失之和。
(2)管网总压力损失
一般的进风、排风系统和空调系统,管网压力总损失△P: △P=△P m XL(1+K)
注:1<△P m<1.5
K的取值:配件较少时K=1~2
配件较多时K=3~5。
室内空气的空调设计参数
一、空调负荷估算1.1室内、外空气的空调设计参数室内空气的空调设计参数●在我国的“采暧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规定,舒适性空调的室内设计参数为:夏季:温度24∽28℃相对湿度40%∽65%风速≯0.3 m/s冬季:温度18∽22℃相对湿度40%∽60%风速≯0.2 m/s2、室外空气的空调设计参数(我国主要城市的室外空气气象参数见相关手册)●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系统的设计容量:●①、由于室内外存在温差通过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量●②、空调系统采用的新鲜空气量在状态不同于室内空气状态时,需要花一定的能量将其处理到室内空气状态。
几个术语⑴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天的日平均温度;⑵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相对湿度:采用累年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⑶夏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干球温度: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小时的干球温度⑷夏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湿球温度: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小时的湿球温度⑸夏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日平均温度: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1.2空调房间的冷负荷●空调房间的冷负荷包括:●①建筑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热量(太阳辐射进入的热和室内外空气温差经围护结构传入的热量)形成的冷负荷;●②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③灯光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④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⑤食物散热形成的冷负荷;●⑥空气渗透带入室内的冷负荷。
●以上冷负荷的计算可参见<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1.3空调房间的湿负荷●空调房间内的散湿量有人体散湿、敞开水面蒸发散湿等。
●①人体散湿量W=0.001nn’g kg/h式中g_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g/hn-室内总人数,n’-群集系数●②敞开水表面散湿量W= ωF kg/h式中ω-单位水面蒸发量1.4、建筑物空调冷、热负荷的估算(待完善)1.5典型城市住宅冷热指标(待完善)二、中央空调系统选择1、空调系统的分类空调系统一般可按负担室内热湿负荷所用的介质分为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空气-水系统和制冷剂系统。
中央空调风道风速计算方法与风口选择
中央空调风道风速计算方法与风口选择中央空调风口是中央空调系统中用于送风和回风的末端设备,是一种空气分配设备。
送风口将制冷或者加热后的空气送到室内,而回风口则将室内污浊的空气吸回去,两者形成一整个空气循环,在保证室内制冷采暖效果的同时,也保证了室内空气的制冷及舒适度。
风口的大小取决于室内机容量的大小,如果出风口过大,风管过长,则气流速度就会下降,从而影响空调使用效果;如果出风口选择过小,则气流速度会变大,从而导致风直吹人体上引起的不适感,还有可能导致噪音过大。
1、风管内的风速:一般空调房间对空调系统的限定的噪音允许值控制在40 ~ 50dB(A)之间,即相应NR(或NC)数为35 ~ 45dB(A)。
根据设计规范,满足这一范围内噪音允许值的主管风速为4 ~ 7m/s,支管风速为2 ~ 3m/s。
通风机与消声装置之间的风管,其风速可采用8 ~ 10m/s。
2、出风口尺寸的计算:为防止风口噪音,送风口的出风风速宜采用2 ~ 5m/s。
风口的尺寸计算与风管道尺寸的计算基本相同,一般当层高在3 ~ 4米的房间大约取风速在2 ~2.5m/s。
3、回风口的吸风速度:回风口位于房间上部时,吸风速度取4 ~ 5m/s,回风口位于房间下部时,若不靠近人员经常停留的地点,取3 ~ 4m/s,若靠近人员经常停留的地点,取1.5 ~ 2m/s,若用于走廊回风时,取1 ~ 1.5m/s。
4、风管安装注意事项及风管计算:在风管设计尽量小的情况下保证主管风速5m/s,支管风速3m/s。
(1)风管计算公式:所选设备风量÷3600÷风速=风管截面积;同时注意保证风管:长边÷短边≤4,一般不要>4,特殊情况特殊对待;(2)风口的选择:所选房间风量÷3600÷风速=散流器喉部截面积;注意:双百叶风口截面积为以上公式所得面积÷0.7。
5、计算风管尺寸:(1)等阻尼法(等压法)是一种方便的计算法,适用于多种场合;(2)根据下表确定主风管中的基本阻尼系数:因回风管位于吸风部位,主要承受外部压力,应注意减轻其风管负担。
风口风速汇总
1、排烟口的风速 < 10m/s(老建规9.466)2((1)、空调送风口的出口风速,消声要求较高时,宜采用2-5m/s,喷口送风可采用4-10m/s。
(采暖 6.5.9)2(2)、空调侧送和散流器平送的出口风速2-5 m/s。
孔板下送风的出口风速3-5 m/s。
条缝型风口下送(多用于纺织厂),当空气调节区层高为4-6m人员活动区风速不大于0.5m/s时,出口风速宜为2-4m/s。
(采暖条文6.5.9&民用条文7.4.11 &技措5.4.6.2【孔板】)34567、厨房排风系统的风管风速不宜小于8m/s,且不宜大于10m/s ;排风罩接风管的喉部风速应取4-5m/s。
(技措4.2.10.2 )8、洗衣房机械排风系统洗衣机、烫平机、干洗机、压烫机、人体吹机等散热两大或有异味散出的设备上部,应设置排气罩,其罩面风速应》0.5m/s。
(技措4.5.1.3.1 )9、实验室通风柜操作口处风速:(技措表4.5.7 )10、暗室通风宜采用机械排风、自然进风的通风方式,排风量宜取》5次/h换气。
排风口宜设在水池附近,进风口应采用遮光百叶窗,通过百叶窗的风速应v 2m/s。
(技措4.5.8 )11、机械加压送风口不宜大于7m/s ;排烟口不宜大于10m/s;机械补风口不宜大于10m/s, 公共聚集场所不宜大于5m/s;自然补风口不宜大于3m/s。
(技措4.8.5.3 )12、人员长期停留的区域采用置换通风方式时,人脚踝处风速不宜超过0.2m/s。
(技措5.4.10.2 )一、风口选用总说明:(10K121)1、风口布置需要综合考虑室内气流组织、噪声、建筑装修美观要求、安装维修以及经济性等方面因素。
在选型时,应确定风口风速,计算风口风量、有效面积、设成,特别要注意建筑梁或柱子等对气流的影响。
对一些技术要求特殊的空调区域和风量较大的场合,风口的选择宜辅以计算机模拟(CFD方法确定。
2、上部送风时,一般房间宜采用百叶风口或条缝风口等侧送,侧送气流宜贴服;有吊顶时,应根据空调区高度与使用场所对气流的要求,分别采用圆形、方形散流器;空间较大的公共建筑或室温允许波动范围大于或等于 1.0 C的高大厂房,宜采用喷口或旋流风口送风。
空调送风风速规范
近座位
逗留区以上
门下部
门上部
工业用
流速m/s
2~3
3~4
4
3
>=4
八、空调房间允许之最大送风温差
送风方式
下列房间高度m
2
3
4
5
6
侧送,大风量
侧送,小风量
顶棚散流器
6、5
9、0
9、5
8、3
11
16
10
13
17
12
15
18
14
17
18
九、通风系统之流速
系统
商业
工业
低速
送风、最大流速
送风、一般流速
回风、最大流速
条形风口
局部孔板送风
顶棚散流器
顶棚孔板送风
3~6
4~10
5~15
5~25
5~50
0、13~0、18
0、10~0、18
0、10~0、18
0、10~0、25
0、05~0、15
7
12
18
30
60
二、 低速风管系统得推荐与最大流速
应用场所
住宅
公共建筑
工厂
推荐
最大
推荐
最大
推荐
最大
室外空气入口
空气过滤器
加热排管
10、0
9、0
5、0
4、0
8、0
1、8
3、5
3、0
2、5
14、0
11、0
9、0
8、0
四、低速风管系统送风区域得最大允许流速
应用场所
以噪声控制主风管
以摩擦阻力控制
送风主管
回风主管
空调风口风速设计规范取值汇总
空调风口风速设计规范取值汇总汇总如下:1、排烟口的风速≤10m/s(老建规9.4.6.6)2(1)、空调送风口的出口风速,消声要求较高时,宜采用2-5m/s,喷口送风可采用4-10m/s。
(采暖6.5.9)2(2)、空调侧送和散流器平送的出口风速2-5m/s。
孔板下送风的出口风速3-5m/s。
条缝型风口下送(多用于纺织厂),当空气调节区层高为4-6m人员活动区风速不大于0.5m/s时,出口风速宜为2-4m/s。
(采暖条文6.5.9&民用条文7.4.11&技措5.4.6.2【孔板】)3、空调回风口的吸风速度:(采暖6.5.11&民用7.4.13)利用走廊回风时,回风口安装在门或墙下部的回风口面风速1-1.5m/s(采暖条文6.5.11)4、自然通风系统的进排风口的空气流速(m/s):(民用表 6.6.4-1)5、机械通风系统的进排风风口风速(m/s):(民用表6.6.5)6、进、排风口风速(m/s):(技措表4.1.4)7、厨房排风系统的风管风速不宜小于8m/s,且不宜大于10m/s;排风罩拂尘管的喉部风速应取4-5m/s。
(技措4.2.10.2)8、洗衣房机械排风系统洗衣机、烫平机、干洗机、压烫机、人体吹机等散热两大或有异味散出的设备上部,应设置排气罩,其罩面风速应≥0.5m/s。
(技措4.5.1.3.1)9、尝试室透风柜操作口处风速:(技措表4.5.7)10、暗室通风宜采用机械排风、自然进风的通风方式,排风量宜取≥5次/h换气。
排风口宜设在水池附近,进风口应采用遮光百叶窗,通过百叶窗的风速应<2m/s。
(技措4.5.8)11、机械加压送风口不宜大于7m/s;排烟口不宜大于10m/s;机械补风口不宜大于10m/s,公共聚集场所不宜大于5m/s;自然补风口不宜大于3m/s。
(技措4.8.5.3)12、人员长期停留的区域采用置换通风方式时,人脚踝处风速不宜超过0.2m/s。
(技措5.4.10.2)13、各类送风口的出口风速:(技措表5.4.11-1)14、散流器颈部最大风速(m/s):(技措表5.4.11-2)15、回风口吸风速度:(技措表5.4.13)一、风口选用总说明:(10K121)1、风口布置需要综合考虑室内气流组织、噪声、建筑装修美观要求、安装维修以及经济性等方面因素。
暖通规范中关于各类常见风管风速、风口风速、水管流速的规定
暖通规范中关于各类常见风速得规定一、各类风口风速规定1、采暖风口1、1、采用热风采暖系统时,应遵守下列规定:送风口得送风速度V(m/s),应根据送风口得高度、型式及布置经过计算确定,当送风口位于房间上部时,送风速度宜取:V= 5~15m/s;当送风口位于离地不高处时,送风速度宜取:V =0、3m/s~0、7m/s;回风口得回风速度,宜取:V=0、3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2、8、71、2、热风幕得送风速度:公共建筑得外门,风速不宜大于6 m/s,高大外门不应大于25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2、8、152、送排回风口2、1、进风、排风口风速(m/s)注:风口风速应按实际有效面积计算,一般百叶风口得遮挡率取50%。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4、1、4、82、2、自然通风系统得进排风口风速宜按下表采用:来源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6、6、42、3、机械通风得进排风口风速宜按下表采用:来源: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6、6、52、4、厨房排风系统得风管风速不宜小于8m/s,且不宜大于10m/s;排风罩接风管得喉部风速应取4~5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4、2、102、5、侧送与散流器平送得出口风速采用2m/s~5m/s。
孔板下送风得出口风速,从理论上讲可以采用较高得数值。
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出口风速较高时,要求稳压层内得静压也较高,这会使送风较均匀;同时,由于送风速度衰减快,对人员活动区得风速影响较小。
但当稳压层内得静压过高时,会使漏风量增加,并产生一定得噪声。
一般采用3m/s"'_'5m/s 为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6.0
2.5~4.0
百货公司、剧场
6.0~7.5
6.2~7.5
5.0~7.0
教室、图书馆、办公室
5.0~6.0
6.0~7.5
3.5~4.5
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流速m/s
人体感觉
0~0.08
不舒适,停滞空气的感觉
0.127
理想,舒适
0.127~0.25
基本舒适
0.33
不舒适,可以吹动薄纸
2.5~3.5
住宅、公寓、饭店房间、教室
2.5~3.8
私人办公室
2.5~4.0
一般办公室
5.0~6.0
电影院
5
百货店、上层
7.5
百货店、地下
10
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
应用场所
住宅
公共建筑
工厂
推荐
最大
推荐
最大
推荐
最大
室外空气入口
2.5
4
2.5
4.5
2.5
8
空气过滤器
1.3
1.5
1.5
1.8
送风、一般流速
6~11
11~13
回风、最大流速
10
13
回风、一般流速
7.5~9
9~13
高速、一般
13
13~25
百叶窗的推荐流速m/s
位置
新风
回风
减湿器正面
减温器旁通
加热器旁通
流速m/s
2.5~4
6~6
2~4
7.5~12
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
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空调房间允许之最大送风温差
不同送风方式的送风量指标
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流速
推荐的送风口流速
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
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
回风格棚的推荐流速
通风系统之流速
百叶窗的推荐流速
逗留区之最大允许流速m/s
1.8
1.8
加热排管
2.3
2.5
2.5
3
3
3.5
冷却排管
2.3
2.3
2.5
2.5
3
3
淋水室
2.5
2.5
2.5
2.5
2.5
2.5
风机出口
6
8.5
9
11
10
14
主风管
4
6
6
8
9
11
支风管(水平)
3
5
4
6.5
5
9
支风管(垂直)
2.5
4
3.5
6
4
8
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
应用场所
流速m/s
图书馆,广播室
人体状态
长时间坐
短时间坐
轻工作
重工作
应用
办公室
餐厅
商店轻工业
工厂、舞厅
冷却m/s
0.1
0.15
0.2
0.3
加热m/s
0.2
0.3
0.35
0.45
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
应用场所
盘形送风口
顶棚送风口
侧送风口
广播室
3.0~4.5
4.0~4.5
2.5
医院疗房
4.0~4.5
4.5~5.0
2.5~3.0
饭店房间、会客室
送风主管
回风主管
送风支管
回风支管
住宅
3
5
4
3
3
公寓、饭店房间
5
7.5
6.5
6
5
办公室、图书馆
6
10
7.5
8
6.1
大礼堂、戏院
4
6.5
5.5
5
4
银行、高级餐厅
7.5
10
7.5
8
6
百货店、自助餐厅
9
10
7.5
8
6
工厂
12.5
15
9
11
7.5
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
应用场所
流速m/s
播音室
1.5~2.5
戏院
1.75~2.5
住宅,公寓,私人办公室,医院房间
2.5~4.0
银行,戏院,教室,一般办公室,商店,餐厅
4.0~5.0
工厂,百货公司,厨房
5.0~7.5
回风格棚的推荐流速m/s
位置
近座位
逗留区以上
门下部
门上部
工业用
流速m/s
2~3
3~4
4
3
>=4
通风系统之流速m/s
系统
商业
工业
低速
送风、最大流速
13
13
换气次数1/h
送风量l/s m
流速m/s
侧送百叶风口
3~6
0.13~0.18
7
条形风口
4~10
0.10~0.18
12
局部孔板送风
5~15
0.10~0.18
18
顶棚散流器
5~25
0.10~0.25
30
顶棚孔板送风
5~50
0.05~0.15
60
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流速m/s
应用场所
以噪声控制主风管
以摩擦阻力控制
0.38
对站立者为舒适感之上限
0.38~1.52
用于工厂和局部空调
空调房间允许之最大送风温差℃
送风方式
下列房间高度m
2
3
4
5
6
侧送,大风量
6.5
8.3
10
12
14
侧送,小风量
9
11
13
15
17
顶棚散流器
9.5
16
17
18
18
不同送风方式的送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ASHRAE
送风方式
单位地板面积的
工作区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