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中物理知识网络图(真正word版清晰)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考总复习知识网络一览表物理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

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

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

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F2)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时:F=(F12+F22)1/2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4.力的正交分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注:(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1。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5。

超重:FN〉G,失重:FNr}3。

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5。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3-4、3-5知识点整理(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3-4、3-5知识点整理(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影响气体压强的因素:①气体的平均分子动能(温度)②分子的密集程度即单
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体积)
三、物态和物态变化
9、晶体:外观上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有确定的熔点,一些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

非晶体:外观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无确定的熔点,一些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
同性
①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的主要依据是有无固定的熔点
《高中物理选修 3-4 、3-5 知识点》
Ⅰ 选修 3-4 部分
一、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和图象 Ⅰ
1、机械振动:
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来回做往复运动,叫做机械振动。
机械振动产生的条件是:①回复力不为零 . ②阻力很小 . 使振动物体回到平衡位置的
力叫做回复力,回复力属于效果力,在具体问题中要注意分析什么力提供了回复力。
⑶周期 T:振动物体完成一次余振动所经历的时间叫做周期。 所谓全振动是指物体从
某一位置开始计时,物体第一次以相同的速度方向回到初始位置,叫做完成了一次
全振动。
⑷频率 f :振动物体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
⑸角频率 ω:角频率也叫角速度,即圆周运动物体单位时间转过的弧度数。引入这
个参量来描述振动的原因是人们在研究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射影的运动规律时,
②这两种方式改变系统的内能是等效的
③区别:做功是系统内能和其他形式能之间发生转化;热传递是不同物体(或
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内能的转移
14、热力学第一定律
①表达式 u W Q


W
Q
u

外界对3;
做功
吸热

15、能量 律
系统对外界 做功
系统向外界 放热

(完整word版)新课标人教版高中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完整word版)新课标人教版高中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物理(必修一)——知识考点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

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

如: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

..等于路程。

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 -t 图象和v —t 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1)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1) 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1. 基本公式:(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1at t v x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02=-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021(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0221(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2202v v v x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2aT n m x x x n m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1. 研究运动图象:(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2.x-t图象和v—t图象的比较: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t图象和v—t图象中,考点三:追及和相遇问题1.“追及”、“相遇”的特征:“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和知识网络图(大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和知识网络图(大全)
摩擦力的大小随两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强弱,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变化。“最大静摩擦力”的具体值, 因两物体的接触面材料情况和压力等因素而异。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牛 律顿
运 动 定
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衡量惯性的大小的物理量是质量。
带电粒子在 电磁
复合场中的 运动
带电粒子在 磁场中的运动
只受洛仑
力,且 V0 ⊥ B 时 有:
BqV=m V 2 R
R= ,T=
有效值 U=
I=
周期、频率、角频率 T=
胡克定律 F=kx,k 称弹簧劲度系数。
滑动摩擦力 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时,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其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滑
摩 擦 力
动的方向相反;其大小 f=μN。N 为接触面间的压力。μ为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决定。
静摩擦力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产生相对运动趋势时,沿接触面产生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的静摩擦力。静
1.做 平 抛 ( 或 类 平 抛 ) 运 动 的 物体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向 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 中点
分 子 动 理 论








热 和
内 能

热学、原子物理知识结
构图 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①油膜法测分子的直径 ②分子直径数量级 10-10m,分子质量数量级 10- 26kg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实验基础 ①扩散现象;②布朗运 ③阿伏伽德罗常数 NA=6.02×10 23mol-1。 动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距离增大而减小。 r0=10-10m; r = r0 时,f 引=f 斥;r>r0 时,f 引>f 斥;r<r0 时,f 引<f 斥。

高中物理分版块知识网络图

高中物理分版块知识网络图

r
I U R
I E E反 Rr
U R I
I U E反 R
R l S
E Ir U
R R
r
E
U
电压 U
U IR E反 U IR
P它 IE反
P IU
P热 I 2R
IE I 2R I 2r
IU I 2 R U 2 R
W非 Q+Q内 IE IU I2 r IU IE反 +I 2 R W Q
直线传播、反射
折射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 光的全反射 光 的
衍射


干涉 光的双缝干涉、薄膜干涉
多普勒效应
偏振
原子物理:
阴极射线→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核式结构
hν0 W0
截止频率
hν W0
发生条件
遏止电压 eU c 0 Ekm
最大初动能 初动能

Ekm hν W0
电 子
饱和光电流 光电流
qE
电场强度 E E U
EF q
dE
U EdE 电势差 U U AB A B
WAB qU AB
U AB
WAB q
A U AO
q
Ep
k
电势φ
Q r
,
1
2
...
Ep
q
电荷 q
静电力 F W qEdE 静电力的功 W W ΔEp 电势能 Ep
场 霍尔效应
回旋加速器
只 加减速直线运动 有 偏转类平抛运动 电 场
对象选取 分析顺序 分析依据
分析方法
F m a
平衡条件、牛顿运动定律
描述 模型 方法
时刻、时间
位移、路程

(完整word版)新课标人教版高中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完整word版)新课标人教版高中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物理(必修一)——知识考点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

如: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是矢量。

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

..等于路程。

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 -t 图象和v —t 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1)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1) 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1. 基本公式:(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1at t v x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02=-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021(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0221(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2202v v v x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2aT n m x x x n m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1. 研究运动图象:(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2.x-t图象和v—t图象的比较: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t图象和v—t图象中,考点三:追及和相遇问题1.“追及”、“相遇”的特征:“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

2025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第二章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025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第二章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课程标准】1.能用公式、图像等方法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3.体会科学思维中的抽象方法和物理问题研究中的极限方法【知识导图】情境引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提示,进入秋冬季节,雾天较多。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为了保障通行安全,雾天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行驶时,应当降低行驶速度。

雾天视线受阻,应该打开雾灯。

如果前方有车一般应该保持正常情况下安全距离的2倍以上,以便为处理紧急情况预留足够的距离与时间。

因为能见度低,往往当车辆与障碍物很近时驾驶员才作出反应,所以保持适当的车距十分必要。

给出车辆的速度及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我们就可以计算出安全距离;你知道怎么计算吗?带着上述问题我们来学习本节知识。

必备知识·认知导学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1.位移在v-t图像中的表示如图是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大小可以用v-t图像中着色部分的梯形面积来表示。

2.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二、速度与位移的关系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2.公式推导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v0+at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v0t+at2将上述两个公式联立求解,消去时间t可得到v2-=2ax。

明辨是非(1)初速度越大,时间越长,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一定越大。

(×)提示:加速度不确定,位移不一定大。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初速度、加速度、时间三个因素有关。

(√)(3)公式x=v0t+12at2仅适用于匀加速直线运动。

(×)提示:匀减速直线运动也适合。

(4)公式v2-02=2ax适用于所有的直线运动。

(×)提示: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完整word版)新课标人教版高中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完整word版)新课标人教版高中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物理(必修一)——知识考点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

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

如: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

..等于路程。

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 -t 图象和v —t 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1)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1) 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1. 基本公式:(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1at t v x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02=-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021(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0221(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2202v v v x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2aT n m x x x n m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1. 研究运动图象:(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2.x-t图象和v—t图象的比较: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t图象和v—t图象中,考点三:追及和相遇问题1.“追及”、“相遇”的特征:“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

(word完整版)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_动能__动能定理,推荐文档.doc

(word完整版)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_动能__动能定理,推荐文档.doc

高中物理专题讲义动能 动能定理知识简析 一、动能如果一个物体能对外做功, 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E k= ?mv 2,其大小与参照系的选取有关.动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是相对量。

二、动能定理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能量.所有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W 1+ W 2+W 32 2 2 2 + = v v 0 1 m 1 m 1.反映了物体动能的变化与引起变化的原因——力对物体所做功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理解为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动能增加, 物体克服外力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减小. 所以正功是加号,负功是减号。

2.“增量”是末动能减初动能. E K > 0 表示动能增加, E K < 0 表示动能减小.3、动能定理适用单个物体,对于物体系统尤其是具有相对运动的物体系统不能盲目的应用动能定理. 由于此时内力的功也可引起物体动能向其他形式能 (比如内能) 的转化.在动能定理中.总功指各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 这里我们所说的外力包括重力、 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等. 4.各力位移相同时,可求合外力做的功,各力位移不同时,分别求力做功,然后求代数和. 5.力的独立作用原理使我们有了牛顿第二定律、 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的分量表达式. 但 动能定理是标量式. 功和动能都是标量, 不能利用矢量法则分解. 故动能定理无分量式.在 处理一些问题时,可在某一方向应用动能定理. 6.动能定理的表达式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且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得出的.但它也适用于变 为及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情况. 即动能定理对恒力、 变力做功都适用; 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也 均适用. 7.对动能定理中的位移与速度必须相对同一参照物. 三、由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推出动能定理 设物体的质量为 m ,在恒力 F 作用下,通过位移为 S ,其速度由 v 0 变为 v t , 2 2 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a ① 根据运动学公式 2as v t v 0②11 2 1 2由①②得: FS= 2 m v t2m v0四.应用动能定理可解决的问题恒力作用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凡不涉及加速度和时间的问题,利用动能定理求解一般比用牛顿定律及运动学公式求解要简单的多.用动能定理还能解决一些在中学应用牛顿定律难以解决的变力做功的问题、曲线运动等问题.规律方法1 、动能定理应用的基本步骤应用动能定理涉及一个过程,两个状态.所谓一个过程是指做功过程,应明确该过程各外力所做的总功;两个状态是指初末两个状态的动能.动能定理应用的基本步骤是:①选取研究对象,明确并分析运动过程.②分析受力及各力做功的情况,受哪些力?每个力是否做功?在哪段位移过程中做功?正功?负功?做多少功?求出代数和.③明确过程始末状态的动能E k1及 E K2④列方程W=E K2一 E k1,必要时注意分析题目的潜在条件,补充方程进行求解.2、应用动能定理的优越性(1)由于动能定理反映的是物体两个状态的动能变化与其合力所做功的量值关系,所以对由初始状态到终止状态这一过程中物体运动性质、运动轨迹、做功的力是恒力还是变力等诸多问题不必加以追究,就是说应用动能定理不受这些问题的限制.(2)一般来说,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知识求解的问题,用动能定理也可以求解,而且往往用动能定理求解简捷.可是,有些用动能定理能够求解的问题,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知识却无法求解.可以说,熟练地应用动能定理求解问题,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和方法,应该增强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主动意识.(3) 用动能定理可求变力所做的功.在某些问题中,由于力 F 的大小、方向的变化,不能直接用 W=Fscosα求出变力做功的值,但可由动能定理求解.23、应用动能定理要注意的问题注意 1.由于动能的大小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而动能定理是从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规律的基础上推导出来,因此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时,动能的大小应选取地球或相对地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作参照物来确定.注意2.用动能定理求变力做功,在某些问题中由于力 F 的大小的变化或方向变化,所以不能直接由W=Fscosα求出变力做功的值.此时可由其做功的结果——动能的变化来求变为 F 所做的功.注意 3.区别动量、动能两个物理概念.动量、动能都是描述物体某一时刻运动状态的状态量,动量是矢量,动能是标量.动量的改变必须经过一个冲量的过程,动能的改变必须经过一个做功的过程.动量是矢量,它的改变包括大小和方向的改变或者其中之一的改变.而动能是标量,它的改变仅是数量的变化.动量的数量与动能的数量可以通过P2=2mE K联系在一起,对于同一物体来说,动能E K变化了,动量P 必然变化了,但动量变化了动能不一定变化.例如动量仅仅是方向改变了,这样动能就不改变.对于不同的物体,还应考虑质量的多少.注意 4.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的区别,两个定理分别描述了力对物体作用效应,动量定理描述了为对物体作用的时间积累效应,使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且动量定理是矢量武;而动能定理描述了力对物体作用的空间积累效应,使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动能定理是标量式。

高中物理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

高中物理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

高中物理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一、力学1. 运动学速度、加速度、位移运动方程、自由落体抛体运动、圆周运动2. 动力学牛顿运动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动能与势能3. 动量与冲量动量守恒定律冲量与动量的关系动能定理4. 机械能动能定理的应用势能的概念机械能守恒定律5.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简谐振动波的传播与反射波的性质与特征二、热学1. 分子动理论分子的运动与碰撞温度与分子平均动能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 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与热量的关系做功与热传递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3.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概念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熵增原理4. 热传导与对流热传导的方式热对流的形成与特点热绝缘材料的应用三、电磁学1. 静电场库仑定律电场强度与电势电荷分布与电场线2. 直流电欧姆定律电阻、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串联与并联电路3. 磁场与电磁感应磁场的概念与性质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4. 交流电交流电的产生与特性交流电路的分析电容与电感高中物理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四、光学1. 几何光学光的传播与反射光的折射与全反射光的干涉与衍射2. 波动光学光波的干涉光波的衍射光的偏振五、近代物理1. 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相对论效应2. 量子力学量子态与波函数薛定谔方程量子纠缠与不确定性原理六、实验与测量1. 实验方法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处理实验误差分析2. 测量技术仪器的使用与校准数据测量与记录测量误差的评估本思维导图还包含了实验与测量的内容,强调了物理实验在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提高我们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希望这份高清版的高中物理全套思维导图能够帮助你在学习物理时更加系统和全面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高中物理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七、原子物理1. 原子的结构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电子排布与能级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2. 核反应与核能核裂变与核聚变放射性衰变核能与核电站八、物理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1. 信息技术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光纤通信计算机原理与应用2. 能源技术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核能发电3. 生物医学核磁共振成像超声波技术放射治疗本思维导图还包含了物理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展示了物理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

(word完整版)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整理打印版),推荐文档

(word完整版)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整理打印版),推荐文档

力知识要点: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的一种作用效果是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另一种作用效果是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即产生加速度。

这两句话既提示我们研究力学问题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突出相互作用双方中的主体研究方向),又指出分析或量度受力可以从形变或加速度两个方面下手,这也就成为了研究力学问题的总出发点。

二、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

三、对力的概念的几点理解:1、力的物质性。

不论是直接接触物体间力的作用,还是不直接接触物体间力的作用;不论是宏观物体间力的作用,还是微观物体间力的作用,都离不开施力者,都离不开物质。

2、力的相互性。

施力者同时是受力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种性质,分别作用在相应的两个物体上。

并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3、力的矢量性。

物体受力所产生的效果,不但与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力的作用方向和作用位置有关。

所以,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力的合成和分解遵从矢量平行四边形法则。

4、力的作用离不开空间和时间。

力的空间累积效应往往对应物体动能的变化;力的时间累积效应往往对应物体动量的变化。

5、在力学范围内,所谓形变是指物体形状和体积的变化。

所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速度的变化,包括速度大小或方向的变化,即产生加速度。

四、力的种类:力的分类方法非常多,常用的有按力的性质命名;按力的效果命名;按力的本质归结。

比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等是按力的性质命名的。

张力、压力、支持力、阻力、向心力等等是按力的效果命名的。

自然界一切实在的相互作用,按本质说,都可以归结为四种,即:万有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

高中物理课中出现的弹力、摩擦力、分子力从本质上看都是微观粒子间的电磁相互作用。

核力又包括具有不同本质的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五、重力:1、重力的定义一般有以下两种。

(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笔记(人教版){最新-最全}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笔记(人教版){最新-最全}

高中物理第一节力,重力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1.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物质性)2.要产生力至少要两个物体。

3.力是物体(施力物体)对物体(受力物体)的作用。

4.研究支持力时:桌面为施力物体,木块为受力物体研究压力时:木块为施力物体,而桌面为受力物体二.力的三要素1.内容: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问题:①作用点是否一定在物体上?不一定②作用在物体上不同的点效果是否一样?也不一定)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牛顿(N)3.力的图示法和示意图:图示法要求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具备,另外还有标度。

示意图只要求两个要素(方向和作用点,高中作图多是这种)三.力的分类1.按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2.按效果命名:如推力,拉力,向心力等。

记忆技巧:按性质命名的力由名称可知其产生原因,按效果命名的力由名称可知其作用结果。

四.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区别于地球的吸引力)2.重力的方向:正确说法有①竖直向下②垂直于该处水平面向下3.重力的大小:①计算公式:G = mg②重力的大小与位置有关:在地球表面随纬度的升高重力的大小逐渐增大; 在地球上同一地方随高度的升高重力的大小逐渐减小。

(根据万有引力来推导)注意:重力的大小变化实质上是由g的大小变化引起的。

(质量在任何地方都是不变的)所以g 的大小变化规律和重力的大小变化规律一样。

4.重力的作用点(即为重心)①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②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

例3:铁环,篮球等③悬挂法(只)可以测薄板形物体的重心。

悬挂法是利用二力平衡的原理测物体的重心。

但注意悬挂法并非任何时候都可适用,有条件成立,强调薄板,物体厚度可忽略,其他条件不需要。

第二节弹力一.弹力的产生过程(弹力的定义)内容: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受力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就称为弹力。

主谓宾:物体(施力物体)对物体(受力物体)的作用二.弹力的产生条件:相互接触且挤压例6:物体A沿墙壁自由下滑,它和墙壁之间有没有弹力?V(接触但不挤压,所以无弹力。

最新高中物理《直线运动》核心知识点系统构建

最新高中物理《直线运动》核心知识点系统构建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核心知识点系统构建一、知识网络图解1.“运动的描述”网络图:2.“直线运动”网络图:直线运动单向匀减速直线运动双向匀变速 20at21t v x +=二、易错知识清单1.质点(1)质点的概念:当物体的形状、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不起作用或所起作用可忽略时,为了研究方便,就可忽略其形状、大小、体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2)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①当物体上各部分的运动情况相同时,物体上任意一点的运动情况都能反映物体的运动,物体可看作质点.②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无影响,或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可看成质点. 2.时间间隔与时刻①时刻:表示时间坐标轴上的一个点即为时刻。

②时间间隔:前后两时刻之差。

时间坐标轴上用一条线段表示时间间隔,例如,前几秒内、第 几秒内。

3.位移与路程4.速度与速率的区别与联系:①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标量; ②平均速度=总时间总位移,平均速率=总时间总路程; ③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叫速率. 5. 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方法:①假设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是正比关系;②推论如果速度与时间成正比,那么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③用小角度的光滑斜面来延长物体的下滑时间,再通过不同角度进行合理的外推来得出结论。

三、核心知识点系统构建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三个公式①速度公式:v =v 0+at . ②位移公式:x =v 0t +12at 2 ③推导式:v 2-v 20=2ax .这 三个基本公式,是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石.均为矢量式,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一般以始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2)三个推论① 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还等于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即:2t x 02t υ+υ=υ=∆∆=υ ,由此可知物体的位移:t 2x 0⋅υ+υ= ②某段位移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υ s2与这段位移的初、末速度υ0与υ的关系为22202s υ+υ=υ③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 Δx =x 2-x 1=x 3-x 2=…=x n -x n -1=aT 2 ,推广为x m -x n =(m -n )aT 2. (3)v 0=0的四个比例① 1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的比为: v 1∶v 2∶v 3∶…∶v n =1∶2∶3∶…∶n ② 1T 内、2T 内、3T 内……位移的比为: x 1∶x 2∶x 3∶…∶x n =12∶22∶32∶…∶n 2③ 第一个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位移的比为: x Ⅰ∶x Ⅱ∶x Ⅲ∶…∶x n =1∶3∶5∶…∶(2n -1)④ 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为: t 1∶t 2∶t 3∶…∶t n =1∶(2-1)∶(3-2)∶…∶(n -n -1) 2. 匀变速直线运动解题常用的“六种”物理思想方法 (1)一般公式法一般公式法指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及推论三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
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 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同样,在只有弹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弹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机械能总量也保持不变。 冲量
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
单位 牛·秒。冲
光子 光在空间传播不是连续的,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E=hv,h=6.63×10-34焦·秒,称普朗克常量。 爱因斯坦的光电方程:hv-W=21mv2,其中W为逸出功,21mv2为光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故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这里的波动性和粒子性都是微观世界中的意义)。 电磁波谱 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r射线,由低频到高频,构成了范围非常广阔的电磁波谱。 连续光谱 由连续分布的一切波长的光组成的光谱。 明线光谱(线状谱) 由一些不连续的亮线组成的光谱。 各种元素都有一定的线状谱,元素不同,线状谱也不同,故线状谱又称原子光谱。 光谱分析 根据光谱来鉴别质和确定它的化学组成,这种方法叫光谱分析。做光谱分析时,可利用明线光谱也可以利用吸收光谱。
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
单位:千克·米/
功和能 动量定理 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 表达式Ft=P末-P初
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
冲量和动量 运动和力
匀变速直线运动 基本公式:Vt=V0+at S=V0t+21at2 asVVt2202 20tVVV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已知分运动求合运动叫运动的合成,已知合运动求分运动叫运动的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平抛物体的运动 特点:初速度水平,只受重力。 分析:水平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自由落体的合运动。 规律:水平方向 Vx = V0,X=V0t 竖直方向 Vy = gt,y = 221gt 合 速 度 Vt = ,22yxVV与x正向夹角tgθ=xyVv 匀速率圆周运动 特点:合外力总指向圆心(又称向心力)。 描述量:线速度V,角速度ω,向心加速度α,圆轨道半径r,圆运动周期T。 规律:F= m rV2=mω2r = m rT224 简谐运动 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做简谐振动。 振动图线 描述量:振幅A,周期T,频率f (=T1)。 相关物理量的周期性变化:位移、回复力、即时速度、即时加速度,动能与势能等。 单摆周期公式:T=2πgi 机械波 振动在媒质中传播形成波;媒各点都在各自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但不随波形一起迁移,波是能量传递的一种形式。 波形图线
发现质子 HOHeN1
17842147
发现中子 nCHeBe1
1264294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
指把各种核子紧紧地约束在
指原子核转变中释放(或吸
)的能量。
E=mc2,指出物体具有的
m,计算出所能释放
E(Δm·C2)。 重核裂变 如:nU1023592 nXeSr1013654903810一个铀核裂变时,放出的几个中子如能再引起其他铀核裂变,就可以使裂变不断地进行下去,这称为链式反应。 轻核聚变 如:nHeHH10423121(需几百万度高温条件),利用上述反应,均可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绕核旋转。 玻尔理论 1、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这些状态称为定态。 2、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 hv=E初-E终。(各定态的能量值叫能级。) 3、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与电子沿不同半径圆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能量不连续,故可能的电子轨道也不连续。
原子物理知识结构图
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①油膜法测分子的直径 ②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m,分子质量数量级10-26kg ③阿伏伽德罗常数 NA=6.02×10 23mol-1。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实验基础 ①扩散现象;②布朗运动
=10-10m; r = r0时,f
=f斥;r>r0时,f引>f斥;r<r0时,f引<f斥。
由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大小G=mg。g为重力加速度,由于物体到地心的距离变化和地球自转的影
g值不同。在地球表面,南极与北极g值较大,赤道g值较小;通常取g=9.8米/秒2。
的位置与物体的几何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吸引力叫万有引力,
MmGF 。通常取引力常量G=6.67×10-11牛·米2/千克2。物体的重力可以认为是
库仑定律 公式 F=k221rqq 适用于真空中的点 电荷之间 多个点电荷平衡 定义:E=qF,E与F、q、无关。 矢量性:方向规定为正检验电荷受力的方向。 单位:牛顿/库仑或伏/米。
电场强度 电场线 意义:①电场线疏密表示强度大小;②电场线方向表示正检验电荷受力方向;③电场线方向是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 ④电场线与等势面处处垂直。 点电荷场强 E=k 2rQ 匀强电场场强 E=dU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加速:Uq=ΔEk 匀强场中偏转侧移:y=21·mEq·t2 (V0⊥E) 电势 U=q 单位:伏(焦/库) 电势差 UAB=UA-UB=qWAB 电场力的功 WAB=UAB·q 特点:只与首末 位置有关,而与路径无关 电容器 C=UQ 单位:法(库/伏) 平行板电容C=kd4 电场 电路 力的特性 能的特性 电动势 ε=qW 内电阻 串、并联关系 串联 并联 I=I1=I2=… I=I1+I2+… U=U1+U2+… U=U1=U2=… R=R1+R2+… 21111RRR 欧姆定律 I=
物体由于运动所具有的能
2mvE
。 (动能是运动状
) 动能定理 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表达式 W=EK2—EK1 (动能定理适
由于物体之间相对位置和
重力势能 EP=mgh h为物体距零势能位置的高度。零势能位置可依具体问题解题方便而定,故重力势能的大小只有相对的意义。重力势能
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由温度T决定
V有关
T、V有关 物体的内能
做功——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
(或物体各部分间)内能的转移 W+Q=ΔE
分子动理论 热和功
a粒子散射实验 实验的结果是: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a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极少数a粒子偏转角超过了90°,极个别的甚至被弹回,偏转角几乎是180° 天然放射线 α射线: α粒子流。α粒子就是氦原子核,贯穿本领小,电离作用强。 β射线:高速电子流。β粒子就是电子,贯穿本领强,电离作用弱。 Υ射线:波长极短的电磁波。贯穿本领很强,电离作用很小。 原子核的衰变 指原子核由于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为新核的变化。 半衰期 指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产生相对运动趋势时,沿接触面产生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的静摩擦力。静摩擦
“最大静摩擦力”的具体值,因两
摩擦力 三种常见的力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衡量惯性的大小的物理量是质量。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合外力的大小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
F
=ma,其中F单位:牛(N);m单位:千克(kg);a单位:米/秒2(m/s2)。意义:力是改变物
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作用力
) 牛顿运动定律
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且发生了形变的物体之间。支持面上作用的弹力垂直于支持面;绳上作用的弹力沿着绳的收缩方向。
F=kx,k称弹簧劲度系数。
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时,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其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滑动的
f=μN。N为接触面间的压力。μ为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决定。
定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每一个实在的力都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 矢量性 力的矢量性表现在它不仅有大小和方向,而且
力的作用效果表现在,使物体产生形变以及改变物
力的合成与分解 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如果与几个力的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这个力的分力。 由分力求合力的运算叫力的合成;由合力求分力的运算叫力的分解。
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 物 体 的 运 动 A 0 t/s X/cm T λx/cm y/cm A 0 V天体运动问题分析 maRGMm2 RvmRGMm22 RmRGMm22 RTmRGMm222
几何光学 光的直线传播 (均匀介质)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本影 半影 日食 月食 小孔成像 真空中光速 c = 3.0×108米/秒 反射定律 入射线、反射线与法线共面,且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反射角。 平面镜成像 特点:成虚像;像与物等大小,正立,且与镜面位置对称。 折射定律 光线从第一种媒质射入第二种媒质时,入射线、折射线与法线共面,且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 (i)与折射角(r)正弦的比值为一常量n,n= risinsin(n由两种媒质种类决定),称为 第二种媒质对第一种媒质的折射率。如第一种媒质是空气或真空,n又称为第二种媒质的折射率。 全反射现象 光线从空气或真空中射向其它媒质(n密>n疏)时,当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C时,折射光线完全消失,反射光最强.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SinC=n1 光的色散 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色散,形成按一定次序(红、橙、黄、绿、蓝、靛、紫)排列的光谱。 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同种媒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对紫光折射率最大,对红光折射率最小。 棱镜 光从玻璃棱镜的一个侧面射入,从另一个侧面射出时,出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相比,向底面偏折。 全反射棱射 横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叫全反射棱镜。 光的本性 光谱 光的波动性 光的粒子性 发射光谱 由发光物体直接产生的光谱叫发射光谱。 吸收光谱 连续光谱中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叫吸收光谱 光的干涉 光的衍射 双缝干涉 薄膜干涉 干涉的应用 光电效应 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发射电子的现象叫光电效应。光电效应的特点:①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被照射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