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和知识网络图(大全).docx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和知识网络图(大全补充)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和知识网络图(大全补充)

.1898年汤姆孙提出“枣糕”原子模型: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浸浮”其中。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在卢瑟福学说的基础上,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运用到原子系统上,提出了新的原子理论。

(1)原子只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做加速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

这些状态叫做定态。

21n E E n = ev 6.131-=E(2)原子从一种定态(设能量为E 1)跃迁到另一种定态(设能量为E 2)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种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11221m n E E E h m -=-=(n ν(3)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对应于电子的不同运动轨道。

由于原子的能量状态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也是不连续的。

12r n r n =m r1011053.0-⨯=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盖革等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为其提出“核式结构模型”奠定实验基础1911年卢瑟福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着核旋转。

(行星模型)α粒子轰击金箔被金箔向各个方向散射的实验现象:绝大多数:沿原方向前进或发生很小偏转,有些发生较大偏转,偏角超过900,极个别的偏转角接近1800在1914年,德国科学家弗兰克和他的助手赫兹采用电子与稀薄汞蒸气气中汞原子碰撞的方法(与光谱研究相独立),简单而巧妙地直接证实了原子能级的存在,从而为玻尔原子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1910年美国科学家密立根采用油滴实验测量出电子的电荷量:C e 19106022.1-⨯=电子的质量:kg m 31101094.9-⨯=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J.J.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电子。

电子的发现,人类意识到原子并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探索原子结构的序幕由此拉开18世纪下半叶英国化学家提出:每种化学元素都有它对应的原子…原子是最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世间万物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一种最后的不可分割的物质微粒玻尔模型的局限性:玻尔第一次把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解决了原子的稳定性和辐射的频率条件问题,把原子结构的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 .玻尔模型成功的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但对稍微复杂一点的的原子如氦原子,玻尔的理论无法解释它的光谱现象,他的不足之处是保留了经典粒子的概念。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和知识网络图(大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和知识网络图(大全)
摩擦力的大小随两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强弱,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变化。“最大静摩擦力”的具体值, 因两物体的接触面材料情况和压力等因素而异。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牛 律顿
运 动 定
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衡量惯性的大小的物理量是质量。
带电粒子在 电磁
复合场中的 运动
带电粒子在 磁场中的运动
只受洛仑
力,且 V0 ⊥ B 时 有:
BqV=m V 2 R
R= ,T=
有效值 U=
I=
周期、频率、角频率 T=
胡克定律 F=kx,k 称弹簧劲度系数。
滑动摩擦力 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时,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其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滑
摩 擦 力
动的方向相反;其大小 f=μN。N 为接触面间的压力。μ为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决定。
静摩擦力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产生相对运动趋势时,沿接触面产生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的静摩擦力。静
1.做 平 抛 ( 或 类 平 抛 ) 运 动 的 物体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向 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 中点
分 子 动 理 论








热 和
内 能

热学、原子物理知识结
构图 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
①油膜法测分子的直径 ②分子直径数量级 10-10m,分子质量数量级 10- 26kg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实验基础 ①扩散现象;②布朗运 ③阿伏伽德罗常数 NA=6.02×10 23mol-1。 动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距离增大而减小。 r0=10-10m; r = r0 时,f 引=f 斥;r>r0 时,f 引>f 斥;r<r0 时,f 引<f 斥。

高中物理分版块知识网络图

高中物理分版块知识网络图

r
I U R
I E E反 Rr
U R I
I U E反 R
R l S
E Ir U
R R
r
E
U
电压 U
U IR E反 U IR
P它 IE反
P IU
P热 I 2R
IE I 2R I 2r
IU I 2 R U 2 R
W非 Q+Q内 IE IU I2 r IU IE反 +I 2 R W Q
直线传播、反射
折射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 光的全反射 光 的
衍射


干涉 光的双缝干涉、薄膜干涉
多普勒效应
偏振
原子物理:
阴极射线→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核式结构
hν0 W0
截止频率
hν W0
发生条件
遏止电压 eU c 0 Ekm
最大初动能 初动能

Ekm hν W0
电 子
饱和光电流 光电流
qE
电场强度 E E U
EF q
dE
U EdE 电势差 U U AB A B
WAB qU AB
U AB
WAB q
A U AO
q
Ep
k
电势φ
Q r
,
1
2
...
Ep
q
电荷 q
静电力 F W qEdE 静电力的功 W W ΔEp 电势能 Ep
场 霍尔效应
回旋加速器
只 加减速直线运动 有 偏转类平抛运动 电 场
对象选取 分析顺序 分析依据
分析方法
F m a
平衡条件、牛顿运动定律
描述 模型 方法
时刻、时间
位移、路程

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知识树、知识图谱记忆)

高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知识树、知识图谱记忆)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9: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10:弹力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11:万有引力与航天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12: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13:曲线运动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14:静电场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恒定律
15:机械能守恒定律 能量守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1:运动的描述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2:相互作用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3: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4:力的合成与分解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5:牛顿第一、三定律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6:牛顿运动定律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7:摩擦力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8:圆周运动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39:动量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40:热力学定律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电容
23:静电场中的导体 电容器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24:气体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25:磁场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26:交变电流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27:电磁感应现象 楞次源自律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应用
28: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其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2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30:磁场 磁感应强度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16:电势能 电势 电势差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17:电荷守恒定律 库仑定律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18:宇宙航行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19:机械能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20:功 功率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21:势能 动能及动能定理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22:电场 电场强度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31:电磁感应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图解 32:电磁感应与现代生活

高中物理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

高中物理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

高中物理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一、力学1. 运动学速度、加速度、位移运动方程、自由落体抛体运动、圆周运动2. 动力学牛顿运动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动能与势能3. 动量与冲量动量守恒定律冲量与动量的关系动能定理4. 机械能动能定理的应用势能的概念机械能守恒定律5.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简谐振动波的传播与反射波的性质与特征二、热学1. 分子动理论分子的运动与碰撞温度与分子平均动能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 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与热量的关系做功与热传递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3.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概念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熵增原理4. 热传导与对流热传导的方式热对流的形成与特点热绝缘材料的应用三、电磁学1. 静电场库仑定律电场强度与电势电荷分布与电场线2. 直流电欧姆定律电阻、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串联与并联电路3. 磁场与电磁感应磁场的概念与性质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4. 交流电交流电的产生与特性交流电路的分析电容与电感高中物理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四、光学1. 几何光学光的传播与反射光的折射与全反射光的干涉与衍射2. 波动光学光波的干涉光波的衍射光的偏振五、近代物理1. 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相对论效应2. 量子力学量子态与波函数薛定谔方程量子纠缠与不确定性原理六、实验与测量1. 实验方法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处理实验误差分析2. 测量技术仪器的使用与校准数据测量与记录测量误差的评估本思维导图还包含了实验与测量的内容,强调了物理实验在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提高我们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希望这份高清版的高中物理全套思维导图能够帮助你在学习物理时更加系统和全面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高中物理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七、原子物理1. 原子的结构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电子排布与能级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2. 核反应与核能核裂变与核聚变放射性衰变核能与核电站八、物理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1. 信息技术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光纤通信计算机原理与应用2. 能源技术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核能发电3. 生物医学核磁共振成像超声波技术放射治疗本思维导图还包含了物理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展示了物理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

(完整版)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完整版)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考总复习知识网络一览表物理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F2)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时:F=(F12+F22)1/2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4.力的正交分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注:(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四、动力学(运动和力)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5.超重:FN>G,失重:FNr}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注:(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2)加强区是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处,减弱区则是波峰与波谷相遇处;(3)波只是传播了振动,介质本身不随波发生迁移,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4)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5)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6)其它相关内容:超声波及其应用〔见第二册P22〕/振动中的能量转化〔见第一册P 173〕.六、冲量与动量(物体的受力与动量的变化)1.动量:p=mv {p:动量(kg/s),m:质量(kg),v:速度(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3.冲量:I=Ft {I:冲量(N?s),F:恒力(N),t: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决定}4.动量定理:I=Δp或Ft=mvt–mvo {Δp:动量变化Δp=mvt–mvo,是矢量式}5.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也可以是m1v1+m2v2=m1v1′+m2v2′6.弹性碰撞:Δp=0;ΔEk=0 {即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7.非弹性碰撞Δp=0;00(6)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为零;(7)r0为分子处于平衡状态时,分子间的距离;(8)其它相关内容:能的转化和定恒定律〔见第二册P41〕/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保〔见第二册P47〕/物体的内能、分子的动能、分子势能〔见第二册P47〕.九、气体的性质1.气体的状态参量:温度: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T=t+273 {T:热力学温度(K),t:摄氏温度(℃)}体积V: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单位换算:1m3=103L=106mL压强p:单位面积上,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标准大气压:1atm=1.013×105Pa=76cmHg(1Pa=1N/m2)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分子间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间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运动速率很大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1V1/T1=p2V2/T2 {PV/T=恒量,T为热力学温度(K)}注:(1)理想气体的内能与理想气体的体积无关,与温度和物质的量有关;(2)公式3成立条件均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使用公式时要注意温度的单位,t为摄氏温度(℃),而T为热力学温度(K).十、电场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 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 q:检验电荷的电量(C)}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 {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 {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6.电场力:F=qE {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9.电势能:EA=qφ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10.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 {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 (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 {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ω:介电常数)常见电容器〔见第二册P111〕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o=0):W=ΔEK或qU=mVt2/2,Vt=(2qU/m)1/2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o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类平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o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d) 抛运动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注:(1)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量分配规律:原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带同种电荷的总量平分;(2)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相交,切线方向为场强方向,电场线密处场强大,顺着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3)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要求熟记〔见图[第二册P98];(4)电场强度(矢量)与电势(标量)均由电场本身决定,而电场力与电势能还与带电体带的电量多少和电荷正负有关;(5)处于静电平衡导体是个等势体,表面是个等势面,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导体内部合场强为零,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外表面;(6)电容单位换算:1F=106μF=1012PF;(7)电子伏(eV)是能量的单位,1eV=1.60×10-19J;(8)其它相关内容:静电屏蔽〔见第二册P101〕/示波管、示波器及其应用〔见第二册P114〕等势面〔见第二册P105〕.十一、恒定电流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2.欧姆定律:I=U/R {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U2t/R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 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电阻关系(串同并反) R串=R1+R2+R3+ 1/R并=1/R1+1/R2+1/R3+电流关系I总=I1=I2=I3 I并=I1+I2+I3+电压关系U总=U1+U2+U3+ U总=U1=U2=U3功率分配P总=P1+P2+P3+ P总=P1+P2+P3+10.欧姆表测电阻(1)电路组成(2)测量原理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Ig=E/(r+Rg+Ro)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Ix=E/(r+Rg+Ro+Rx)=E/(R中+Rx)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3)使用方法:机械调零、选择量程、欧姆调零、测量读数{注意挡位(倍率)}、拨off挡.(4)注意:测量电阻时,要与原电路断开,选择量程使指针在中央附近,每次换挡要重新短接欧姆调零.11.伏安法测电阻电流表内接法:电流表外接法:电压表示数:U=UR+UA 电流表示数:I=IR+IVRx的测量值=U/I=(UA+UR)/IR=RA+Rx>R真Rx的测量值=U/I=UR/(IR+IV)=RV Rx/(RV+R)>RA [或Rx>(RARV)1/2] 选用电路条件Rx分享高中物理知识点大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高中物理知识思维导图大全.doc

高中物理知识思维导图大全.doc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高中物理知识思维导图大全相互作用:
运动的描述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力的合成与分解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摩擦力
圆周运动
运动和合成与分解
曲线运动
抛体运动
弹力
万有引力与航天
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
曲线运动静电场
机械能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电势、电势差、电势能
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宇宙航行
机械能守恒定律
功、功率
势能、动能、动能定理电场电场强度
静电场中的导体电容器电容气体
磁场
交变电流
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磁场磁感应强度
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与现代生活
恒定电流
欧姆定律电阻定律
安培力
洛伦兹力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分子动理论
力与机械
动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定律热与热机

原子核机械波
波粒二象性
物态和物态变化相对论简介。

(完整)高中物理知识体系结构图

(完整)高中物理知识体系结构图

高中物理学知识的结构体系高中物理所有知识体系简表
力学知识结构体系力学部分包括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部分
I 静力学
II 运动力学
III 动力学
热学知识结构体系
热学包括:研究宏观热现象的热力学、研究微观理论的统计物理学,分子动理论是热现象微观理论的基础
电磁学知识结构体系
电磁学包括:电学和磁学两大部分。

包括电性和磁性交互关系,主要研究电磁波、电磁场以及有关电荷、带电物体的动力学,二者很难清晰分割。

光学知识结构体系。

高考物理:物理知识结构图(全集),存起来,慢慢看!

高考物理:物理知识结构图(全集),存起来,慢慢看!

高考物理:物理知识结构图(全集),存起来,慢慢看!
第一章力
第二章直线运动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第四章物体的平衡
第五章曲线运动
第六章万有引力定律
第七章机械能
第八章动量
第九章机械振动
第十章机械波
第十一、十二章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固体、液体和气体
第十三章电场
第十四章恒定电流
第十五章磁场
第十六章电磁感应
第十七章交变电流
第十八章电磁场和电磁波
第十九章光的传播
第二十章光的波动性
第二十一章量子论初步
第二十二章原子核
高考物理:高中物理核心公式+知识点!
高中物理模型:直线、(类)平抛圆周组合模型高考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结论,高清!
“对不起,我考不过早恋的......”。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框架图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框架图

第六节 用牛顿运动 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定律解决问题(一) 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共点力的平衡 条件
平衡状态: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所处的 状态。
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0。
第七节 用牛顿运动 定律解决问题(二) 超重和失重
超重 失重
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 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路程: 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位移:
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 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矢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标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公式:Δx=x1-x2
第三节:运 动快慢的描 述——速度
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公式:Δt=t2-t1
速度
定义:用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公式:v=Δx/Δt 单位:米每秒(m/s)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第4章 相互作用
导 入 奇特的力现象
第1节 重力与重心 第2节 形变与弹力 第3节 摩擦力
第5章 力与平衡
导 入 感悟平衡之美
第1节 力的合成 第2节 力的分解 第3节 力的平衡 第4节 平衡条件的应用
第6章 力与运动
导 入 跨越时空的对话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2节 牛顿第二定律 第3节 牛顿第三定律 第4节 超重与失重
余弦定理:F2=F12+F22+2F1F2cosθ
共点力
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外力的作用,如果这几个力有 共同的作用点或者这几个力的作用线交于一点, 这几个外力称为共点力。
非共点力 既不作用在同一点上,延长线也不交于一点的一 组力。
力的分解

(完整版)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和知识网络图(大全).docx

(完整版)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和知识网络图(大全).docx

(完整版)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和知识网络图(大全).docx高中物理知识结构图,力学知识结构图湄江高级中学:吕天鸿;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所以每一个实在的力都有力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合成与分解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如果与几个力的效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果相同,则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这个力的分概矢量性力的矢量性表现在它不仅有大小和方向,而且力。

念它的运算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

由分力求合力的运算叫力的合成;由合力求分力的运算叫效果力的作用效果表现在,使物体产生形变以及改变物力的分解。

体的运动状态两个方面。

重力由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

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大小G = mg。

g 为重力加速度,由于物体到地心的距离变化和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周围各地 g 值不同。

在地球表面,南极与北极g 值较大,赤道 g 值较小;通常取g=9.8 米/秒2。

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几何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吸引力叫万有引力,F G Mm。

通常取引力常量G=6.67×10-11牛·米2/千克2。

物体的重力可以认为是三R2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

种常弹力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且发生了形变的物体之间。

支持面上作用的弹力垂直于支持面;绳上作用的弹力沿着绳的收缩方向。

见胡克定律 F=kx , k 称弹簧劲度系数。

的力滑动摩擦力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时,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其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其大小f=μ N 。

N 为接触面间的压力。

μ为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决定。

摩擦静摩擦力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产生相对运动趋势时,沿接触面产生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的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力的大小随两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强弱,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变化。

“最大静摩擦力”的具体值,因两物体的接触面材料情况和压力等因素而异。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高中物理三年知识网络图

高中物理三年知识网络图

高中物理知识网络图目录1.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概述 (3)2. 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 (3)3. 必修一第三章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4)4. 必修一第三章弹力 (4)5. 必修一第三章摩擦力 (5)6. 必修一第三章力的合成分解 (5)7. 必修一第四章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6)8. 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6)9. 必修一第四章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 (7)10. 必修二第五章曲线运动 (7)11. 必修二第五章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曲线运动抛体运动 (8)12. 必修二第五章圆周运动 (8)13. 必修二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9)14. 必修二第六章宇宙航行 (9)15. 必修二第七章功功率 (10)16. 必修二第七章势能动能动能定理 (10)17. 必修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11)18. 必修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11)19. 3-1第一章静电场 (12)20. 3-1第一章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 (12)21. 3-1第一章电场电场强度 (13)22. 3-1第一章电势能电势电势差 (13)23. 3-1第一章静电场中的导体电容器电容 (14)24. 3-1第一章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14)25. 3-1第二章恒定电流 (15)26. 3-1第二章欧姆定律电阻定律 (15)27. 3-1第二章焦耳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6)28. 3-1第三章磁场 (16)29. 3-1第三章磁场磁感应强度 (17)30. 3-1第三章安培力洛伦兹力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18)31. 3-2第四章电磁感应 (19)32. 3-2第四章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 (19)33. 3-2第四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其应用 (20)34. 3-2第四章电磁感应与现代生活 (20)35. 3-2第五章交变电流 (21)36. 3-3气体1 (22)37. 3-3气体2 (22)38. 3-3分子动理论 (23)39. 3-3热力学定律 (23)40. 3-3热与热机 (24)41. 3-3物态和物态变化 (24)42. 3-4机械振动 (25)43. 3-4机械波 (26)44. 3-4光 (27)45. 3-4电磁波 (27)46. 3-4相对论简介 (28)47. 3-5动量守恒定律 (29)48. 3-5原子核 (29)49. 3-5原子结构 (30)50. 3-5波粒二象性 (30)51. 实验与探究 (31)52. 力与机械 (31)1.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概述2.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3.必修一第三章重力基本相互作用4.必修一第三章弹力5.必修一第三章摩擦力6.必修一第三章力的合成分解7.必修一第四章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8.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9.必修一第四章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10.必修二第五章曲线运动11.必修二第五章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曲线运动抛体运动12.必修二第五章圆周运动13.必修二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14.必修二第六章宇宙航行15.必修二第七章功功率16.必修二第七章势能动能动能定理17.必修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8.必修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19.3-1第一章静电场20.3-1第一章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21.3-1第一章电场电场强度22.3-1第一章电势能电势电势差23.3-1第一章静电场中的导体电容器电容24.3-1第一章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25.3-1第二章恒定电流26.3-1第二章欧姆定律电阻定律27.3-1第二章焦耳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28.3-1第三章磁场29.3-1第三章磁场磁感应强度30.3-1第三章安培力洛伦兹力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31.3-2第四章电磁感应32.3-2第四章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33.3-2第四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其应用34.3-2第四章电磁感应与现代生活35.3-2第五章交变电流36.3-3气体137.3-3气体238.3-3分子动理论39.3-3热力学定律40.3-3热与热机41.3-3物态和物态变化42.3-4机械振动43.3-4机械波44.3-4光45.3-4电磁波46.3-4相对论简介47.3-5动量守恒定律48.3-5原子核49.3-5原子结构50.3-5波粒二象性51.实验与探究52.力与机械第 31页 /共 31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知识结构图,力学知识结构图湄江高级中学:吕天鸿;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所以每一个实在的力都有力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合成与分解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如果与几个力的效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果相同,则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这个力的分概矢量性力的矢量性表现在它不仅有大小和方向,而且力。

念它的运算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

由分力求合力的运算叫力的合成;由合力求分力的运算叫效果力的作用效果表现在,使物体产生形变以及改变物力的分解。

体的运动状态两个方面。

重力由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

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大小G= mg。

g 为重力加速度,由于物体到地心的距离变化和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周围各地 g 值不同。

在地球表面,南极与北极g 值较大,赤道 g 值较小;通常取g=9.8 米/秒2。

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几何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吸引力叫万有引力,F G Mm。

通常取引力常量G=6.67×10-11牛·米2/千克2。

物体的重力可以认为是三R2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

种常弹力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且发生了形变的物体之间。

支持面上作用的弹力垂直于支持面;绳上作用的弹力沿着绳的收缩方向。

见胡克定律 F=kx , k 称弹簧劲度系数。

的力滑动摩擦力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时,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其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其大小f=μ N 。

N 为接触面间的压力。

μ为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决定。

摩擦静摩擦力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产生相对运动趋势时,沿接触面产生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的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力的大小随两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强弱,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变化。

“最大静摩擦力”的具体值,因两物体的接触面材料情况和压力等因素而异。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牛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衡量惯性的大小的物理量是质量。

顿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合外力的大小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运动方向相同。

表达式 F 合=ma,其中 F 单位:牛( N); m 单位:千克( kg); a 单位:米/秒2(m/s2)。

意义:力是改变物定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律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是同种性质的力,它们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存在“平衡’问题。

)功功是能量转换的量度,即:有功必有能量形式的转换.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形式转换。

大小: W=FScosα(两个要素:①力②力方向上有位移 )单位:焦( J)正功:表示动力功 ( 即力与位移夹角小于900。

)负功:表示阻力功 (即力与位移夹角大于 900。

)功率平均功率P W单位:瓦(焦/秒)即时功率 P=FVcos α,单位:瓦(焦/秒)t运动能物体由于运动所具有的能动能定理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功mv2物体动能的变化。

表达式动和 EK。

( 动能是运动状2和能W=E K2—E K1(动能定理适用于变力态的函数,是标量 )力做功的过程)重力势能E P=mgh h 为物体距零势能位置的高度。

零势能位置可势能由于物体之间相对位置和依具体问题解题方便而定,故重力势物体各部分间相对位置决定的能叫能的大小只有相对的意义。

重力势能势能。

的变化表示了重力做功的多少。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冲量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变而具有的能。

叫做量的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同样,在只有弹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弹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机械能总量也保持不变。

冲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

动量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表达式 Ft=P 末-P 初量和叫做动量单位:千克·米/动秒。

动量的方向,即速度的方系统动量守恒定律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量学生的好导师,教师的好帮手!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不求丰厚回报,但求对学生有用!高中物理知识结构图,匀变速直线运动1.做平抛 ( 或类平抛 ) 运动的物体基本公式: V t=V 0+at1自由落体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S=V 0t+ at2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2V2V22ast0V V0V t平均位移: s vt v 0v t t2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已知分运动求合运动叫运动的合成,已知合运动求分运动叫运动的分解。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2.平抛物体的运动特点:初速度水平,只受重力。

分析:水平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自由落体的合运动。

规律:水平方向Vx = V 0, X=V 0t竖直方向Vy = gt , y =1gt 22V t = V x2V y2v y 合速度, 与x正向夹角tgθ=V x匀速率圆周运动特点:合外力总指向圆心(又称向心力)。

描述量:线速度V ,角速度ω,向心加速度α,圆轨道半径r,圆运动周期T。

天体运动问题分析1、行星与卫星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遵循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 =m=m ω2 R=m( ? )R2、在不考虑天体自转的情况下,在天体表面附近的物体所受万有引力V 242近似等于物体的重力,F 引 =mg,即 ? =mg, 整理得 GM=gR 2。

规律: F= m=mω2r = m2 r物r T3、考虑天体自传时:(1)两极体模(2)赤道的型运题动1.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所产生的形变能够完全恢复的碰撞;碰撞过程中没有机械能损失.弹性碰撞除了遵从动量守恒定律X/cm外,还具备:碰前、碰后系统的总动能相等,即12+1 2 A1212t/s112211+22Tv1与质量 m2的静止小球发生弹特殊情况:质量 m1的小球以速度如图所示,在水平光滑直导轨上,静止着三个质量为m=1 kg 的相同的小球A、B 、C。

现让 A 球以 v0= 2 m/s 的速度向 B 球运动, A、 B 两球碰撞后粘在一起继续向右运动并与 C 球碰撞, C 球的最终速度v C= 1 m/s。

问:om(1) A、 B 两球与 C 球相碰前的共同速度多大?(2)两次碰撞过程中一共损失了多少动能?性正碰,根据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有12=m1v1= m1 v1′+ m2v2′, m1v1212+122m1v1′2m2v2′.碰后两个小球的速度分别为:m1- m21v1′=m1+m2 v1, v2′=m1+m2v12.非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所产生的形变不能够完全恢复的碰【答案】 (1)1 m/s(2)1.25 J.线球模型与杆球模型:前面是没有支撑的小球,后两幅图是有支撑的小球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由 mg=mv2/r 得 v 临=?撞;碰撞过程中有机械能损失.y/cm非弹性碰撞遵守动量守恒,能量关系为:1111V2+222 11221 1 +22动Ax/cm量3.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所产生的形变完全不能够恢复碰的碰撞;碰撞过程中机械能损失最多.此种情况 m1与 m2碰后速.车过拱桥问题分析撞λ度相同,设为v,则: m1v1+m2v2= (m1+ m2)v 系统损失的动能最多121 E km=2m1 v1+2m由小球恰能做圆周运动即可得v 临 =0对甲分析 , 因为汽车对桥面的压力F N' =mg- ? ,所以 (1) 当 v=? 时 ,汽车对桥面的压力 F N'=0;(2)当0≤v< ?时,0<F N'≤mg;(3)当 v>? 时,汽车将脱离桥面危险。

对乙分析则 :F N-mg=m ?,学生的好导师,教师的好帮手!不求丰厚回报,但求对学生有用!高中物理知识结构图,热学、原子物理知识结构图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①油膜法测分子的直径②分子直径数量级 10-10m,分子质量数量级10- 26kg分③阿伏伽德罗常数N A =6.02×10 23mol-1。

子动理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实验基础①扩散现象;②布朗运动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距离增大而减小。

r0=10-10m;r = r 0 时,f引=f斥;r>r0 时,f引>f斥;r<r0 时,f引<f斥。

分T 决定子分子的动能: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由温度动物理体论的分子的热能:分子间由相互作用力和相对位置决定的能量:与体积V 有关热内能和物体的内能: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与T、V 有关功改变内能的做功——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物理过程W+Q= E热传递——物体之间(或物体各部分间)内能的转移能量守恒定律万能公式:涉及到能量转化时常用原子物理电子的发现原子的结构汤a 粒子散射实验实验的结果是:绝大多数 a 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 a 粒子发生了姆较大的偏转,极少数 a 粒子偏转角超过了 90°,极生个别的甚至被弹回,偏转角几乎是180°模型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绕核旋转。

天然放射线α射线 : α粒子流。

α粒子就是氦原子核, 贯穿本领小 , 电离作用强。

β射线 :高速电子流。

β粒子就是电子,贯穿本领强,电离作用弱。

Υ射线 :波长极短的电磁波。

贯穿本领很强,电离作用很小。

原子核的衰变指原子核由于放出半衰期指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某种粒子而转变为新核的变化。

半数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

人工核转变发现质子147 N 24He178O 11H发现中子49 Be24He126C 01n重核裂变如:23592U 01n3890Sr13654Xe 1001n玻尔理论1、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这些状态称为定态。

2、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辐射 ( 或吸收 )一定频率的光子。

光子的能量 hv=E 初- E 终。

(各定态的能量值叫能级。

)3、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与电子沿不同半径圆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

能量不连续,故可能的电子轨道也不连续。

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与中子统称核子。

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之间,互称同位素。

核力指把各种核子紧紧地约束在原子核里的力。

核能指原子核转变中释放 ( 或吸收)的能量。

质能方向E=mc2,指出物体具有的E( m· C2)。

一个铀核裂变时,放出的几个中子如能再引起其他铀核裂变,就可以使裂变不断地进行下去,这称为链式反应。

轻核聚变如:21 H13H24He1n(需几百万度高温条件),利用上述反应,均可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