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静蹲的方法和技巧
靠墙静蹲与蹲马步的区别不大了解具体的练习方法

靠墙静蹲与蹲马步的区别不大了解具体的练习方法蹲马步在电视剧中经常出现,那些武功盖世的高手都是从蹲马步这些基本功练起的。
蹲马步既能锻炼我们的腿部肌肉,又能提高我们的身体协调性。
靠墙静蹲与蹲马步有哪些区别?靠墙静蹲和蹲马步这两个动作是不一样的,虽然看起来有些相似。
靠墙静蹲是可以帮助身体康复保健的动作,蹲马步是运动。
一、靠墙静蹲1.好处靠墙静蹲对膝关节的保健有好处,对肌肉和韧带的损伤有治疗作用,每天靠墙静蹲是非常好的。
2.做法背靠贴在墙上,双脚分开大约肩宽的距离,随着身体下蹲,双脚向前慢慢伸展,此时,身体已经显示出蹲姿,小腿垂直于地面。
大腿和小腿也垂直,不要蹲得太深,否则会让关节的压力增大,对大腿肌肉也没有锻炼效果。
重量集中落在脚跟上,膝盖不应超过脚趾。
后背应该紧靠着墙,还可以起到矫正驼背的作用。
3.时间要求靠墙静蹲的时候,大腿会感到非常辛苦,特别是膝盖周围,坚持一段时间会感到腿部肌肉发热,然后是胀痛、颤抖,直到无法坚持,这时候可以站起来,达到这样的状态就说明练习到位了。
二、蹲马步1.好处蹲马步可以有效锻炼腿部和腰腹部,可以让腿部肌肉变得强壮起来,也可以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
2.做法两条腿自然站立,两脚之间距离比肩宽一些,然后慢慢蹲下来,两个脚要平行,蹲到大腿与地面平行就可以了。
同时,保持臀部绷紧,臀部不要翘起突出,这将使胯部呈现圆形,胸部和背部要挺直。
不要觉得这个动作简单,其实有很多要点和细节需要谨记,姿势要调整好,如果姿势不对,很可能是会伤害身体。
现在,也有一些女孩通过练习靠墙静蹲和蹲马步进行减肥。
这两个动作需要用腿部的肌肉的力量才可以保持平衡,可以有效燃烧腿部脂肪,达到瘦腿的效果。
【伊秀原创!】。
踝泵股四头肌静蹲练习方法

踝泵的重要性及练习方法作者:张金凤,陈秀云含图片-北医...踝泵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儿怪,因为这是从英文名字直译过来的;Ankle pump,就是这个练习的英文名字;Ankle,是踝,踝关节,俗话说的脚腕子;pump,就是泵的意思;简单地说,就是通过踝关节的运动,起到像泵一样的作用,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这样的作用对于手术之后的功能恢复,可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内容主要涉及踝泵的练习方法,供广大患者了解、学习和参考,帮助其做好术后康复;肿胀之后肢体远端的循环就更差,新鲜含有养分的血液流不过去,局部有炎性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血液流不回来,所以炎症消退就变慢,组织的生长修复也得不到充足的营养;还会因为肿胀对组织产生的压力而加重疼痛;同时因为手术之后的制动,血流变慢,血小板在血管的周边停留和集聚,就很容易形成血栓,早期的血栓又是可以活动的,万一血栓不幸脱落,堵在肺里、心脏里、或者大脑里……好了,不再继续说这些可怕的给大家加重心理负担了,还是言归正传继续说踝泵吧;下肢的肿胀既然危害这么大,自然就要找到对抗它的方法;有一种通过充气产生压力的仪器可以在体外促进下肢的循环;它象是一条厚厚的棉裤,套在腿上之后,仪器就将自动按顺序充气,先是脚,再是小腿,再是膝关节,再是大腿,之后放气,再从头来充气施加压力;这样就相当于在体外进行从下到上的柔和地挤压,来帮助远端的血液和淋巴回流;但是这种方法有很多局限性;首先,这是被动的运动,下肢的肌肉没有活动,促进循环的效果就要差很多;而且因为对肌肉只是挤压,不会增强肌力;肌肉的活动可以挤压血液回流这是众所周知的,每平方毫米横截面积的肌肉中就有500多根毛细血管;还有,如果疼痛非常剧烈,就不能使用,因为充气压迫再柔和也是在不停地刺激,会增加疼痛;另外,如果腿上打着石膏或者夹板固定,或者是不方便搬动,就彻底没法用了;为了能更好地促进循环,帮助消退下肢的肿胀,同时还要能够活动小腿的肌肉,尽量避免肌肉萎缩,就要进行前面说的“踝泵”练习了;这个练习看上去很简单,就是主动屈伸踝关节;也就是躺着或者坐在床上不用动,大腿放松,然后缓慢、但是用力的、在没有疼痛或者只有微微疼痛的限度之内,尽最大角度地勾脚尖向上勾脚,让脚尖朝向自己之后再向下踩让脚尖向下,注意要在最大位置保持10秒左右,目的是让肌肉能够持续收缩;就这样反复地屈伸踝关节,最好每个小时都能练习5分钟;注:小腿之下垫的软垫是为了拍照的时候能更好的显示踝关节的动作,实际练习的时候直接做脚腕子的动作就可以,没必要垫什么东西;在我们屈伸踝关节的时候,小腿的肌肉就会收缩和放松;跖屈脚尖向下踩的时候小腿三头肌收缩变短,胫骨前肌放松伸长;背伸向上勾脚尖的时候胫骨前肌收缩变短,小腿三头肌放松伸长有关内容写在运动各个关节需要的肌肉里面了;这两组相对应的肌肉在收缩的时候就象泵一样把血液和淋巴液挤压回流,放松的时候新鲜的血液就又流进去了;这样,整条腿不用动,只是屈伸脚腕子就可以促进整个下肢的循环;也有人提出可以让踝关节不只是屈伸,还要绕环,因为这样活动的肌肉更多;也就是说把踝关节的跖屈、内翻、背伸、外翻组合在一起的“环绕运动”,对于增加股静脉血流峰速度的方面要比单独进行踝泵练习更好;但实际练习的时候可能会由于绕环动作影响屈伸动作的幅度,或者会感到疼痛明显;所以如果愿意,可以增加绕环动作,如果是体力不好或者会觉得增加了疼痛,只做屈伸动作就可以达到效果了;以上说的这些,就是“踝泵”练习的原理、作用、和方法;这个练习看似简单,但是对于预防及帮助消退下肢伤病、手术后肿胀的作用非常大;最好的是,因为活动量很小,身体和腿都不用动,只是脚腕子在动,所以非常安全;除了踝关节本身的手术不能练习以外,无论是下肢、包括髋和膝关节、还是肌肉或者韧带肌腱的手术,只要足部没有石膏之类的固定,都可以放心大胆地在手术消退之后就可以开始练习;当然,如果疼痛明显,可以先减少练习的时间和次数,或者先用很小的力量适应,再逐渐增加强度;静态股四头肌练习方法适合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北医...股四头肌是我们人类大腿最重要的肌肉群;首先,它不但负责我们走路、上下楼、蹲起等动作时的主要力量,还负责我们膝关节的稳定性,尤其是髌骨和膝关节前后向的稳定性;其次,如果股四头肌出现明显萎缩,最常见最重要的是内侧头股四头肌分为四个头:内侧头、外侧头、中间肌和股直肌,就很可能导致膝关节平衡、力量、髌骨稳定性等多方面的功能失衡,进一步可以导致膝关节退行性改变就像提前变老了一样以及其它诸多相关疾病;所以,维持股四头肌的正常肌肉状态和力量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普通人就应该经常练习,以维持我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如上下楼、蹲起等正常功能;患膝关节疾病的人就更应该多加练习,增强膝关节的保护能力和运动功能,也可以促进膝的恢复;那么,到底该如何练习呢下面给大家做个概括:一、绷腿练习:也是非常实用而且容易操作的;也就是在膝关节伸直的时候坐、立、躺时都可以做主动收缩股四头肌,使其绷紧,保持5秒钟,然后放松2秒钟,如此反复;每天最好做够2000次;并不要求一次做完,可以分多次完成,效果相同;左侧箭头此图中不需要,右侧箭头所指部位即为股四头肌从大腿外侧看,大家请注意此肌肉群收缩时的表现是股四头肌肌力抗阻练习;主要是以下几个动作:1、直抬腿:躺在床上一定要躺着,如果坐着练习,腰部容易受伤,在踝部绑个沙袋,重量可以根据自己的力量和感觉来定,没有固定要求;一般1-3公斤即可;伸直位将整条腿抬起,让腿与床之间的夹角在30度左右为最佳;保持5秒钟,然后放下2-3秒钟,如此反复;每天做3-4组,每组练习有效的指标就是肌肉感觉足够疲劳了;就可以休息1-2分钟,然后重复;2、侧抬腿练习:1内侧直抬腿:先向左边侧身躺好,右腿弯起来,把右脚踩在左腿腘窝就是膝关节后面的窝后面的床上,帮助支撑和保持身体的稳定;之后伸直左腿,向上也就是向右抬起来,到脚腕子离开床面10厘米的左右就可以了;2外侧直抬腿:向右侧躺好,右腿弯起来平放在床面上,帮助稳定身体;之后伸直左腿,向上就是向右抬起来,让两腿分开,大概到两腿分开约有两三脚的距离就可以了;3、后抬腿练习:趴在床上,伸直腿之后向后抬起腿来,到脚尖离开床面5-10厘米的位置;如果想强化大腿后侧的腘绳肌群,可以膝关节稍微弯曲30°左右,一直保持这样稍微弯腿的姿势抬起落下去练习;小窍门是练习的时候在肚子下面垫一个软枕头,这样趴着的时候腰部就是稍稍弯着的,再做后抬腿练习的时候腰就不会累了;图3:4、伸膝抗阻:坐在床边或者椅子上,踝部绑沙袋;从放松的屈膝位一直用力直到伸直膝关节为止;当然,最重要的练习内侧头的有效活动范围是在接近伸直的30度范围之内,所以如果重点在练习内侧头,则主要练习最后30度即可;练习要求同直抬腿;5、提踵练习:即用脚尖站立,包括双足分立与肩同宽,足尖正向前;“外八字”站立;“内八字”站立三种姿势,以练习不同肌肉及肌肉的不同部分;2分/次,休息5秒,10次/组,2-3组/日;二、蹲马步:目的是练习股四头肌大部分肌群的力量;姿势同中国武术中的骑马蹲裆动作或称为站桩动作、蹲马步;患者两腿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比肩膀稍宽,身体保持直立位,不能向前倾,此时双膝开始弯曲下蹲;双膝弯曲角度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和肌肉力量不同而不同;如果患者身体情况好,大腿肌力好,下蹲角度可以达到屈膝90°,如果患者身体虚弱,大腿肌力弱,双膝轻度屈膝即可,这时半蹲位置较高,患者较省力,可以以后随着锻炼的进行,大腿肌力的增加,再增加屈膝的角度;每一个患者在下蹲时都会有一个的角度,有些蹲到30°疼,有些蹲到60°,或40°疼;练习静蹲时最好避开疼痛角度,如果蹲到30°疼,可以继续向下蹲到60°避开30°的疼痛角度,反之亦然;一次下蹲持续时间每个人差别很大,都是蹲到不能坚持为止;两次下蹲之间休息一分钟,不要休息时间太长;接着练习第二个静蹲,这样周而复始,连续30分钟为当天的一次静蹲练习;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决定练习的次数;每天练习1-3次;三、膝关节处在0~20°之间的任一位置静止不动,踝关节挂重物抗阻力练习:目的是练习在蹲马步练习中不容易练到的股四头肌内侧头即股四头肌最内侧的那部分肌肉;方法是坐在床边,膝关节先完全绷直,此时膝关节处于0°,然后慢慢屈膝,使之到屈膝20°,再慢慢伸直到0°,这就是0°~20°的概念;如此反复几次,就可以找到一个在0°~20°之间不痛的角度,呆着不动,与踝关节上挂的重量抵抗;踝关节处所挂的重量以能够在该姿势坚持5分钟为好;如果太轻,活动10分钟都没有感觉,或太重1分钟也坚持不了,都不能使得练习效果满意;四、如果上述两项练习在任何一个角度都有疼痛,各自找到一个疼痛最轻的角度练习即可;因为是静态练习,所以,即使有点疼痛,对关节的磨损也微不足道;五、考核方法:如果您的膝关节在屈膝80°左右蹲马步的持续时间一口气可以持续20分钟,就说明您的肌肉力量够用了;20分钟的标准是从我的老师开始就在运动队中摸索出来的,尽量不要随便降低要求;否则肌力不足是达不到康复效果的;比较科学的静蹲练习方法含图片-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研究所静蹲,是我们临床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一种及其适合普通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的锻炼方法,主要是锻炼股四头肌肌肉力量;它因为采用了静止不动的锻炼方式,所以不增加,一般不引起疼痛,所以既合理又容易坚持;另外,这种方式在哪里都可以锻炼,也不需要辅助器材,所以可行性非常高;不但可以治病,也是平时运动不多的朋友提高肌肉力量和能力的非常好的锻炼方法;适用病症:髌骨软化,髌股关节软骨损伤,膝关节骨尤其是下蹲能力差的患者,髌骨上下两极的疼痛变,下蹲力量弱或者容易疼痛的患者,平时锻炼很少的想加强大腿肌肉力量的人,关节损伤后处于早中期恢复期的患者等等;具体练习方法:1、动作要领:背靠墙,双足分开,与肩同宽,逐渐向前伸,和身体重心之间形成一定距离,大概40-50公分;此时身体就同时已经呈现出下蹲的姿势,使小腿长轴与地面垂直;3、特殊注意:蹲的角度非常有讲究,因为维持姿势的肌肉有“溢出效应”,简单的说就是每部分肌肉只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起维持姿势的作用;所以,静蹲最好分不同的角度来做;例如30,60,90度3个角度,效果则会更好;蹲的时候最好在不引起明显疼痛的角度进行;否则练习不当会加重损伤;图1:股四头肌图:箭头所指分别为股四头肌的外侧头和内侧头上肢肌肉力量练习方法1.张手握拳练习:用最大力量张开手掌和分开手指保持2秒,再用最大力量紧握住拳头保持2秒,反复进行,5分钟/小时;同时屈伸腕关节,在手术后局部制动的早期进行此练习,对于促进循环、消退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2.前部三角肌的等长收缩:患者平卧床上,肘下垫枕;患侧手握拳,曲肘90度,紧贴在体侧或置于肩胛骨平面;在保持上肢位置不动的前提下,健手用力下压患侧手,患手用力向上顶健侧手;患肘关节的背侧不能离开床面;10秒/次,10-20次/组;3.中部三角肌等长收缩锻炼:患者平卧床上,肘下垫枕;患侧手握拳,曲肘90度,紧贴在体侧或置于肩胛骨平面;在保持上肢位置不动的前提下,用患侧上臂的外侧顶住墙或健侧提供负荷,使患肢向外抬起;10秒/次,10-20次/组;4.后部三角肌等长收缩锻炼:患者平卧床上,肘下垫枕;患侧手握拳,曲肘90度,紧贴在体侧或置于肩胛骨平面;在保持上肢位置不动的前提下,健手扶住患侧前臂,患侧肘关节背侧用力向下压床;10秒/次,10-20次/组;5.肱二头肌屈肘肌力练习:坐或站立位,上臂保持一定的位置不使之移动,手握哑铃,拳心向上,前臂向内弯屈即弯屈肘关节至50-60度;保持10-15秒/次,10次/组,2-4组/日;6.肱三头肌伸肘肌力练习:坐位,上体前倾,手握哑铃,手臂伸直,于体侧向后伸直至与地面平行;保持10-15秒/次,10次/组,2-4组/日;7.前臂旋转练习:坐位,屈肘90°位,手握哑铃,拳心向内将哑铃竖直,向内拳心向下向外拳心向上缓慢用力旋转小臂;20-30次/组,组间间隔30秒,2-3次/日;8.肩被动摆动练习:体前屈弯腰至上身与地面平行,在三角巾和健侧手的保护下摆动手臂;首先是前后方向的,待适应基本无痛后增加左右侧向的,最后增加绕环划圈动作,每个方向20-30次/组,1-2组/日;9.耸肩练习:双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向上耸肩,于最高位置保持5秒,放松为1次,反复进行,一般每小时进行5分钟;对于防止肩部肌肉萎缩,维持肩关节稳定性以及促进局部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带三角巾固定保护时,用健侧手托住患侧肘部保护,在不增加肩部疼痛的前提下完成;。
靠墙静蹲的标准动作

靠墙静蹲的标准动作
靠墙静蹲是一项非常简单且效果优异的运动,可以帮助我们锻炼大腿肌肉和身体平衡能力,同时还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
然而,这项运动的正确姿势和标准动作却是很多人所忽略的。
下面是关于靠墙静蹲的标准动作和技巧作出详细介绍。
第一步:先找一面平整的墙壁站立,然后将脚与肩同宽,双脚距离要保持相等,双膝稍微弯曲,但不可过于弯曲,一般膝盖最好保持在小腿处。
第二步:将脊椎、头部和脑袋贴紧墙壁,双手放在身体两侧或者抱在身前,然后慢慢靠在墙上面,接着屏住呼吸,将身体坐下来,并且尽量使两腿靠近墙壁。
这个动作一定要缓慢和平稳地进行。
第三步:保持蹲姿持续15秒到20秒钟,然后慢慢地恢复到站立的姿势,并且靠着墙壁进行平衡。
第四步:重复这个过程2到3次,每一次维持的时间都要一致。
如果你能尝试着修改双脚的位置(比如向后靠着墙壁,这样可以在效果上产生更大的提升),那将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尝试。
总而言之,要让靠墙静蹲的效果达到最佳,姿势和标准动作必须得到正确掌握。
因此,大家要注意动作细节并且遵循上述指导进行。
如果你能够每天坚持下去,相信你一定会发现迅速的进展和壮健有力的身体。
靠墙静蹲的正确方式是什么靠墙深蹲多久有效果

靠墙静蹲的正确方式是什么靠墙深蹲多久有效果靠墙静蹲这种运动方式很多人在做,对人的膝关节有好处,但如果姿势不标准可能会导致受伤,靠墙静蹲的正确方式是什么?多久有效果?下面八宝网小编就带来介绍。
靠墙静蹲的正确方式是什么静蹲非常适合下蹲力量弱或者容易膝关节疼痛的患者,平时锻炼很少想加强大腿肌肉力量的人,关节损伤后处于早中期恢复期的患者等等,普通人想要练习大腿力量也可以通过静蹲的方式进行。
静蹲的标准蹲姿是大腿与地面呈90°夹角,但是初学者往往会很难做到或坚持,建议从120°夹角开始练起。
关键点:重心在脚跟、背部全部贴墙、膝盖与脚尖方向一致、膝盖不要内扣。
关于时间更要循序渐进,而安全性高也不代表不会受伤,任何超出自己身体的量都会引起受伤,所以才是要从少到多、从弱到强来慢慢适应。
靠墙静蹲的正确方式:1、双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脚尖朝向前方(不要外八字);2、膝关节与脚尖一样朝向前方,不要内扣或者外翻;3、上半身尽量保持正直靠在墙面;4、腿与脚往前搓但是不能移动,感受大腿内侧发力;5、蹲到我们感觉累了,就起立休息(休息一分钟左右不能时间太长);6、每天完成3-4次即可,对自己要求比较高的朋友可以每天上午下午各进行3-4次的训练。
靠墙深蹲多久有效果一般来说一组靠墙深蹲能够坚持到2分钟以上就有很好的训练效果了,15分钟的靠墙深蹲代表了你有很强的腿部肌肉耐力水平,在锻炼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热量,便会获得一定的减脂效果。
一般膝关节有伤、髌骨软化、髌骨关节软骨损伤、下蹲时有明显疼痛的人群,教练或是医生都建议采取靠墙静蹲的方式来做康复训练。
因为它是一种静止不动的运动方式,避免了下蹲时关节的摩擦,所以不会增加关节的损伤,也不会引起疼痛,适用于绝大多数人群。
15分钟的靠墙静蹲是非常好的水平性能,但是到底是下蹲到多少度呢?一般来说,标准静蹲膝关节角度是大于等于90°的,双脚与髋同宽自然踏地。
上半身贴紧背靠墙面,核心肌群控制上半身稳定。
静蹲的正确姿势

静蹲的正确姿势静蹲是一种常见的下蹲运动,可以有效地锻炼腿部肌肉和核心肌群。
但是,如果你的姿势不正确,不仅可能无法发挥出最大的效果,还有可能导致膝盖或背部等部位的受伤。
因此,了解静蹲的正确姿势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正确进行静蹲,以确保你的训练效果最佳。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正确的静蹲姿势需要注意的要点:1. 脚部位置:将双脚与肩同宽,脚尖稍微外展。
保持脚掌平稳着地,分散身体的重量。
2. 身体姿势:保持背部挺直,腰部略微向前倾斜。
不要将身体向前弯曲或向后倾斜。
3. 膝盖角度:屈膝时,膝盖应该与脚尖保持一致。
不要让膝盖过度向内或向外倾斜。
4. 臀部位置:屈膝的同时,将臀部向后伸展。
这可以帮助保持腰背的稳定性,并将重量更好地分散到腿部肌肉上。
接下来,我们详细解释一下如何正确执行静蹲:1. 站立姿势:站立直立,双脚与肩同宽。
脚尖略微向外侧倾斜,脚掌平稳着地。
2. 屈膝:缓慢屈膝下蹲,将臀部向后推,保持背部挺直。
膝盖应该与脚尖保持一致,不要过度向内或向外倾斜。
3. 下蹲深度:下蹲时,双脚尽量保持平稳着地。
通常,下蹲的深度应该达到大腿与地面平行或稍微低于平行。
4. 上升:缓慢而控制地用力推起,回到起始姿势。
保持背部挺直,重心均衡。
在执行静蹲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呼吸控制:在下蹲过程中,吸气并保持正常呼吸,不要屏住呼吸。
在上升的过程中,呼气。
2. 注意身体平衡:保持身体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确保重心分散在脚掌上,避免向前或向后倾斜。
3. 腹部收紧:通过收紧腹部肌肉,可以提供更好的核心控制和稳定性。
这有助于防止背部受伤,并确保你使用正确的肌肉群进行训练。
4. 不要负重过大:如果你是一个初学者,或者你的身体素质较差,不要负重过大。
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以避免造成过度的肌肉疲劳或受伤。
此外,还有一些常见的错误姿势需要注意和纠正:1. 膝盖过度向内或向外倾斜:膝盖的稳定性对于静蹲非常重要。
膝盖过度向内或向外倾斜可能会增加膝关节的压力,导致受伤。
靠墙静蹲,最全攻略

靠墙静蹲,最全攻略腿部专题安排:(点击蓝字超链接跳转)〓腿部训练的8⼤益处〓腿部肌⾁认识〓蹲类动作现状〓深蹲,没有绝对的标准〓深蹲的85类动作〓髋关节影响下的深蹲个体差异〓⼥⽣如何训练才能显的腿长〓深蹲常见的8⼤装备和3种⼼态〓深蹲时如何正确出杠和回杠〓深蹲时,上背部的动作细节〓深蹲时,下背部的动作细节(拱腰&⼸腰)〓深蹲时,膝踝部的动作细节〓深蹲时,总是膝外翻怎么办〓深蹲时,膝盖响是怎么回事〓深蹲时的“屁股眨眼”〓深蹲时,到底要蹲多深〓深蹲时,蹲不下去的7个原因〓深蹲时,膝盖到底能不能超过脚尖〓深蹲时,眼睛该往哪⾥看?〓深蹲时,怎么“蹲下去”?〓深蹲时,怎么“蹲起来”?〓深蹲时,上半⾝过度前倾〓深蹲时,呼吸⽅式和脚的重⼼等其他细节〓增肌,真的必须⼒竭吗?〓训练后的肌⾁酸痛是怎么回事?〓训练后,不疼就是没效果?〓深蹲时,为什么会腰痛〓史密斯深蹲神奇的靠墙静蹲【今天】(3000字,20图,阅读预计需要18分钟)⼀、为什么要练习静蹲髌⾻软化、髌股关节软⾻损伤、膝关节炎等因为⼒量原因容易引起疼痛的⼈群,或者膝关节损伤后早期肌⼒恢复时,都会被建议做靠墙静蹲这个动作股四头肌是保护膝关节的重要肌⾁,静蹲可以增加下肢尤其是⼤腿前侧股四头肌的肌⾁⼒量和耐⼒通过⼒量可以增加膝盖的稳定,也可以促进循环,缓解膝痛⽽且靠墙的情况下屈膝,可以很⼤程度上减少髌股关节的压⼒⽽髌⾻轻微的撞击髌股关节⾯,会刺激关节腔产⽣更多的滑液,给关节软⾻以润滑、营养的作⽤。
所以,静蹲是⼀个“养膝盖”的动作这⾥需要注意⼀点,对于膝关节韧带或半⽉板等术后三个⽉以内的患者,应在医⽣或康复师的指导下进⾏练习⼆、静蹲动作⽰范双脚打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下蹲时膝的运动⽅向与脚尖是同⼀⽅向(膝盖朝向第⼆脚趾⽅向)上⾝挺直靠墙,双⼿抱于胸前(不抱于胸前也⾏),腰背部和头枕部靠紧墙⾯,收腹,⾻盆保持中⽴位,保持均匀呼吸屈髋屈膝下蹲,膝尽量不要超过脚尖,⼩腿的长轴垂直于地⾯三、靠墙静蹲的⾓度⾓度越⼩,对膝关节的压⼒就会越⼩,⾓度越⼤需要的⼒量也就越⼤1.常见⾓度常见的静蹲⾓度如下:①浅蹲⾓度约在120度以上,适合膝盖疼痛明显、长时间卧床肌⾁⼒量差的⼈群②半蹲⾓度约为100~120度,适合膝盖疼痛可控、⼒量相对较差但不太影响⽇常⽣活的⼈群③深蹲⾓度约为90-100度,⼤腿与地⾯平⾏,适合运动时膝痛、⼒量响度较好但仍然有待提⾼的⼈群如果膝关节由于压⼒过⼤⽽出现不适,应返回到半蹲⾓度练习2.需求不同,⾓度不同不同的膝关节问题所采⽤的下蹲⾓度有所差异如果是严重髌⾻软化的患者,过⼤的⾓度(>90度)可能会增加髌股关节⾯的压⼒如果是早期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患,30度左右却是韧带张⼒最⼤的位置如果是半⽉板问题的患者,静蹲的时间不宜过长3.⾓度变化⼀般建议⼤家⾓度不要超过90度,先从⼩⾓度开始,随着⼒量的增⼤,⾓度慢慢增加特别注意的是有半⽉板缝合的病友,半年内⾓度⼀定不能超过90度,防⽌缝合线裂开四、靠墙静蹲的时间长静蹲的⽬标是⼤腿正⾯和内侧的肌⾁有发⼒和酸胀感,⼒量差的时候,保持⼀段时间就会出现发抖,⼤腿⽆⼒的现象建议单次静蹲动作保持15~30秒,最长可保1分钟,3~5次持续练习。
肌力练习中“靠墙静蹲”

龙源期刊网 肌力练习中“靠墙静蹲”作者:葛杰来源:《大众健康》2016年第02期肌力是我们经常提到的词汇。
康复功能练习中,健身健美中,运动训练中,都需要练习肌肉力量练习。
静蹲是下肢肌力练习的经典动作,尤其是对于股四头肌的练习作用更是毋庸置疑。
这个方法或者说姿势是谁发明的已经不可考证,但是在中国武术里的“马步”,“站桩”,就是静蹲的姿势。
传统武术强调“腰腿桩子”,就是强调下肢和脊柱(尤其是腰部)的力量是中国功夫的基本功。
这和现代健身理念中强调下肢肌力和所谓的核心部位(指的就是躯干及脊柱周围肌肉的力量)的练习是完全一致的。
有最新的研究结果在说静蹲练习对于髌骨软骨的负担很大,所以不太建议做静蹲来练习下肢肌力。
但静蹲练习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姿势,是可以通过调节下蹲的角度,借助不同器械,调整细微姿势来改变受力情况的。
不能单一的看待一个练习的利弊,否则难免有因噎废食之嫌。
静蹲的标准姿势静蹲的姿势是这样的:上身正直抬头挺胸,保持身体直立,两脚分开和自己肩宽一样的距离,脚尖正向前,不要“外八字”或者“内八字”。
背靠墙壁站好,脚跟大约离开墙壁一脚长的距离。
体重平均分配在两条腿上,缓慢地下蹲,到大腿小腿呈90°角为止。
保持这个角度,然后逐渐把脚向前移动,这时候低头看一下,膝盖和脚尖正好在一条直线上,换句话说,就是从上往下看,膝盖正好挡住脚尖。
这样就是标准的“靠墙静蹲”的姿势了。
这时股四头肌,就是大腿前面的肌肉,尤其是接近膝关节的部位,会感到非常吃力,再多坚持一会儿的话就会感到肌肉充血灼热的感觉,然后就是酸疼发胀,再然后就是累得发抖,再然后就是累得坚持不住只好站起来了。
达到这样的状态,就完成了一次静蹲练习。
之所以练习的时候要背靠墙壁,是希望能更好地刺激到股四头肌,因为背部有墙壁支撑,大腿后侧的腘绳肌群和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可以尽量少发力帮助保持身体姿势,只要大腿前面的股四头肌发力将身体向上向后靠紧墙壁就可以了。
当然,这样的靠墙静蹲练习也有不全面的地方。
静蹲的准确姿势技巧_教你如何做静蹲-健康百科

静蹲的准确姿势技巧_教你如何做静蹲-健康百科跑步,不跑不要紧,⼀跑就要命,承重最多的膝盖总是让你⼼有余⽽⼒不⾜,活脱脱就是那句“膝盖中了⼀箭”的赶脚。
想想也是,我们⽇常运动都得⼤量⽤到膝盖。
这还没算上⽻⽑球、⽹球这些极度磨损膝盖的运动。
为什么⼤量使⽤膝盖就会让“膝盖中了⼀箭”?看看膝盖的构造你就知道了!既然膝盖如此复杂⼜如此伤不起,那么确实很需要⼀套⾏之有效的锻炼⽅式,来保护我们脆弱的膝盖。
这就不得不说静蹲了。
什么是静⼒训练?所谓静⼒训练,⼜叫等长训练,是⼀种保持某⼀特定姿势对抗阻⼒的训练⽅法。
⽐如鹤⽴、平板⽀撑、⼈体旗帜和瑜伽的很多动作都属于静⼒训练的范畴,最主要的是,静⼒训练更多是应⽤在恢复性训练阶段。
掌握了静蹲,不仅能够在养伤期间继续锻炼,还能增强⾝体薄弱环节,避免以后再次受伤。
⾄于为什么也能算是锻炼的⼀种⽅式,看看静蹲的动作就⼀⽬了然了。
⽐如最常⽤的靠墙蹲姿训练,可以强化股⼆头肌、臀⼤肌、股直肌、股中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这些肌⾁也正是跑步中的主要肌⾁,这么多肌群得到锻炼,消耗的热量可想⽽知,同时也减少了膝盖受伤的机率。
适⽤⼈群髌⾻软化,髌股关节软⾻损伤,膝关节⾻关节炎(尤其是下蹲能⼒差的患者),髌⾻上下两极的疼痛性病变,下蹲⼒量弱或者容易疼痛的患者,平时锻炼很少的想加强⼤腿肌⾁⼒量的⼈,关节损伤后处于早中期恢复期的患者等等。
说了那么多静蹲的好处,还是详细讲解⼀下静蹲的锻炼⽅法吧。
静蹲的姿势上⾝正直抬头挺胸,保持⾝体直⽴,两脚分开和⾃⼰肩宽⼀样的距离,脚尖正向前,不要“外⼋字”或者“内⼋字”。
背靠墙壁站好,脚跟⼤约离开墙壁⼀脚长的距离。
体重平均分配在两条腿上,缓慢地下蹲,到⼤腿⼩腿呈90°⾓为⽌。
保持这个⾓度,然后逐渐把脚向前移动,这时候低头看⼀下,膝盖和脚尖正好在⼀条直线上,换句话说,就是从上往下看,膝盖正好挡住脚尖。
现在的姿势就是标准的“靠墙静蹲”的姿势了。
这时股四头肌,就是⼤腿前⾯的肌⾁,尤其是接近膝关节的部位,会感到⾮常吃⼒,再多坚持⼀会⼉的话就会感到肌⾁充⾎灼热的感觉,然后就是酸疼发胀,再然后就是累得发抖,再然后就是累得坚持不住只好站起来了。
静蹲的标准姿势

静蹲的标准姿势静蹲是一种常见的健身动作,可以有效锻炼下半身肌肉,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
正确的姿势对于静蹲的效果至关重要,下面将介绍静蹲的标准姿势及注意事项。
首先,站立时双脚与肩同宽,脚尖稍微外展,双手自然垂放于体侧。
然后,缓慢下蹲,臀部向后坐,膝盖微微弯曲,保持腰背挺直,目视前方。
在下蹲的过程中,要保持腹部收紧,注意呼吸顺畅,避免过度用力或者突然停止呼吸。
在下蹲的最低点,大腿与地面平行或者稍微低于平行,保持一定的时间后,缓慢起身,重复进行。
在起身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腰部或膝盖的不适。
在进行静蹲时,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错误姿势。
例如,膝盖超过脚尖,这样容易造成膝盖受力过大,增加受伤的风险。
另外,腰背过于前倾或者过于后仰都会影响静蹲的效果,甚至引起腰部不适。
因此,保持腰背挺直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静蹲时要注意脚跟始终保持着地,不要提起。
脚跟提起会导致身体重心不稳,容易摔倒或者造成脚踝受伤。
同时,双脚要保持与肩同宽,这样可以保持身体的稳定性,减少摇晃的可能性。
在进行静蹲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健身目的来选择合适的重量和次数。
一般来说,初学者可以选择较轻的重量,进行较多的次数,逐渐增加重量和减少次数,以达到肌肉的耐力和力量的训练效果。
总的来说,静蹲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健身动作,可以锻炼到大腿、臀部和核心肌群,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
正确的姿势和注意事项对于静蹲的效果和安全性都至关重要,希望大家在进行静蹲训练时能够注意到这些细节,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受伤,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
靠墙蹲的正确姿势

靠墙静蹲的正确姿势1、背靠墙,双足分开,与肩同宽,逐渐向前伸,和身体重心之间形成一定距离,大概40-50公分。
2、此时身体就同时已经呈现出下蹲的姿势,使小腿长轴与地面垂直。
3、大腿和小腿之间的夹角不要小于90度。
第一个特点是靠墙。
靠墙的时候,躯干顶住墙面,产生的摩擦力稳定了身体,对于膝关节的要求大大降低。
此外,核心的作用也被弱化了。
“蹲”是一个全身动作,而靠墙静蹲更像一个股四头肌的孤立训练动作。
第二个特点是身体重心远离膝关节。
所谓稳定,是指身体重心在身体和地面的接触面正上方小幅度摆动。
比如我们跑步时,全脚掌接触地面的瞬间,重心位于脚的正上方。
通过拮抗肌之间的协调作用,使得身体动态稳定,同时顺利进展到下个姿势。
而靠墙静蹲中,躯干和膝关节的距离很远,此时主要依靠膝关节伸肌(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的力量来提供支撑。
如果你在做靠墙静蹲的时候感觉比不靠墙更累,主要原因就是靠墙的时候重心离膝关节的距离更远,因此重力的力臂更长,给予股四头肌的负荷也更大。
有些人在跑步的时候,大腿前侧很酸,可能和前脚着地时离身体较远有关。
靠墙静蹲的第三个特点是“静”。
大多数人都会在屈膝90度左右进行靠墙静蹲练习,而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我们需要膝关节在不同的角度都能有很好的稳定性。
而且绝大多数运动都不会达到90度的屈膝,膝关节在半蹲时的稳定性是更为重要的。
实际上,总是练习靠墙静蹲,股四头肌被过度使用,可能导致膝关节周围肌肉进一步的失衡,损害膝关节稳定性。
除了靠墙的静蹲,背靠瑞士球的静蹲也是经常看到的。
这比靠墙的动作要好一些,因为瑞士球提供了不稳定的接触面,需要激活核心以稳定躯干。
但在这样的动作中,身体重心仍是远离膝关节的,静蹲时屈膝的角度也较大,对膝关节的稳定性训练还是很有限。
如果能将脚置于躯干下方,并适当减小屈膝角度,训练效果会好得多。
原地蹲起跳的标准动作

原地蹲起跳的标准动作
原地蹲起跳是一种常见的训练动作,可以有效地锻炼腿部肌肉和提高爆发力。
标准的原地蹲起跳动作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站立姿势,双脚与肩同宽,脚尖稍微外扣,双手自然垂放于身体两侧。
2. 下蹲动作,缓慢屈膝,臀部向后坐,保持腰背挺直,直到大腿与地面平行或稍低于平行位置。
3. 跳跃动作,用力推脚,迅速起跳,同时伸直膝盖和髋部,尽量跳起并腾空。
4. 着地姿势,在空中做出伸展动作,然后屈膝,缓慢降落,将身体重心转移到脚后跟,准备迎接着地。
在进行原地蹲起跳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呼吸稳定,在下蹲和起跳的过程中,要保持自然呼吸,不要屏住呼吸。
控制动作幅度,下蹲时要保持膝盖不超过脚尖,避免过度压力。
注意身体姿势,保持腰背挺直,不要弯曲或者过度挺直腰部。
着地缓冲,在着地时要通过膝关节和脚掌缓冲着地的冲击力,
避免过大的冲击对关节造成伤害。
原地蹲起跳是一项高强度的训练动作,对膝关节和脊椎有一定
的要求,因此在进行训练前需要做好热身活动,避免受伤。
此外,
初学者可以逐渐增加动作的幅度和次数,逐渐适应这项训练。
综上
所述,原地蹲起跳是一项全面锻炼腿部肌肉和提高爆发力的有效动作,正确的动作姿势和注意事项对于训练效果和身体健康都非常重要。
靠墙静蹲的标准动作

靠墙静蹲的标准动作
首先,进行靠墙静蹲时,我们需要找到一面平整的墙壁,然后
背靠墙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膝微微弯曲。
接着,慢慢向下蹲,
直到大腿与地面平行,然后保持这个姿势,感受大腿和臀部的力量。
在进行靠墙静蹲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保持腰背挺直,不要弯曲或者过度挺直腰部,以免造成腰部受伤。
其次,双脚要保
持稳定,不要摇晃或者移动,这样可以更好地锻炼大腿和臀部肌肉。
最后,呼吸要均匀,不要屏住呼吸,这样可以保持身体的供氧和血
液循环。
靠墙静蹲是一项非常简单但是非常有效的运动方式,它可以随
时随地进行,不需要任何器械,非常适合上班族和学生党。
通过坚
持每天进行靠墙静蹲,可以有效地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
同时也可以锻炼大腿和臀部肌肉,使身体更加健康和有力量。
总之,靠墙静蹲是一种非常值得推荐的运动方式,它简单易行,效果显著。
希望大家能够将靠墙静蹲加入到自己的日常锻炼中,让
身体变得更加健康和有活力。
瘦腿黄金动作「靠墙静蹲」大腿赘肉都消失了,还悄悄练出翘臀!iMuiMuii美媚

瘦腿黄金动作「靠墙静蹲」大腿赘肉都消失了,还悄悄练出翘臀!iMuiMuii美媚De Beauty Reborn Lecithin Green Coffee Plus,14天让你狂瘦15 镑!!感觉自己的大腿十分粗壮?那你一定要试试靠墙静蹲!说起靠墙静蹲,大多数人都不会觉得非常陌生。
靠墙静蹲做起来非常的简单,而且居家一小块靠墙的地方就能用,只需要像扎马步一样在靠墙的位置蹲下来就可以了。
蹲一段时间以后,你就会感觉腿部有酸软的感觉。
这其实就是腿部脂肪正在燃烧分解的证据。
「靠墙静蹲有哪些好处」1. 锻炼肌肉靠墙静蹲运动受力点主要在双腿,经常用这种方式去训练,会让我们腿部的肌肉变得更加的有力量,正常行走的时候都会感觉我们跟踏海绵一样。
2. 保护关节关节受到损伤或者疼痛,完全可以通过静蹲运动给我们膝关节修复,而且,这种训练的修复效果是非常好的,不仅可以修复膝关节,同时,对于损伤韧带的修复也有良好的作用。
3. 瘦腿对于很多女性来说,也可以用这种办法锻炼出美腿出来,因为我们在贴墙的时候,用力点主要是在双腿,通过这种训练不仅能够让我们两腿上的脂肪加快燃烧,同时对于双腿的力量也有所提升,脂肪燃烧掉了,双腿肯定会更加的娇小好看了。
4. 磨砺意志靠墙静蹲运动本身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的一件事情,要给自己定时间,今天10分钟坚持,明天20分钟,这么长期以往,不仅我们身体得到锻炼,我们的意志力也锻炼出来了。
「靠墙静蹲多少度才好?」一般来说,不同的角度对应不同的训练效果:★ 浅蹲:角度约在120度以上,适合膝盖疼痛明显、长时间卧床肌肉力量差的人群。
★ 半蹲:角度约为100-120度,适合膝盖疼痛可控、力量相对较差但不太影响日常生活的人群。
★ 深蹲:角度约为90-100度,适合运动时膝痛、力量响度较好但仍然有待提高的人群。
大腿与地面平行,如果膝关节出现不适,应返回到半蹲角度练习。
Tips 1 :运动量初级:30秒X3中级:60秒X4高级:90秒X4Tips 2 :姿势一定要标准姿势越标准,消耗的热量也会越多,达到的减肥效果也会越好。
排球静蹲训练教案

排球静蹲训练教案一、前言。
排球是一项需要综合身体素质的运动项目,其中包括力量、速度、灵敏度、耐力等多个方面。
而静蹲训练作为一种常见的力量训练方式,对于排球运动员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静蹲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下肢力量和爆发力,从而在比赛中更加敏捷地进行移动和跳跃,提高击球的力量和稳定性。
因此,本文将从静蹲训练的基本原理、训练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帮助排球运动员更好地进行静蹲训练,提高自己的竞技水平。
二、静蹲训练的基本原理。
静蹲训练是一种通过重复进行蹲起动作来增强下肢肌肉力量的训练方法。
在排球比赛中,运动员需要频繁地进行蹲起、跳跃等动作,因此下肢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表现。
静蹲训练主要通过刺激肌肉,促进肌肉的生长和力量的增加,从而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和稳定性。
同时,静蹲训练还可以增强韧带和关节的稳定性,减少运动员在比赛中受伤的风险。
三、静蹲训练的方法。
1. 基本动作。
静蹲训练的基本动作是蹲起动作,具体方法如下:(1)站立,双脚与肩同宽,脚尖微微外展,双手自然下垂;(2)屈膝,臀部向后坐,身体重心放在脚跟上;(3)蹲到大腿与地面平行的位置,保持一秒钟;(4)用力推起,恢复到站立姿势。
2. 训练计划。
静蹲训练的计划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训练目标来制定,一般建议每周进行2-3次训练,每次训练持续20-30分钟。
训练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和训练目标来确定每组的次数和组数,一般建议每组进行10-15次,每次训练3-5组。
3. 配合其他训练。
静蹲训练可以与其他力量训练和灵敏度训练相结合,从而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比如可以结合举重训练、跳绳训练等方式进行综合训练,提高运动员的力量和爆发力。
四、静蹲训练的注意事项。
1. 姿势正确。
在进行静蹲训练时,要保持腰背挺直,双脚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不要过度弯曲或过度伸直,以免造成膝盖受伤。
2. 重量控制。
在进行静蹲训练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重量,不要贪图一时之快而使用过重的重量,以免造成肌肉拉伤或其他意外伤害。
蹲腿的准备动作有哪些方法

蹲腿的准备动作有哪些方法
蹲腿是一种常见的下肢训练动作,可以增强腿部肌群的力量和耐力。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蹲腿准备动作方法:
1. 静态蹲: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稍微向外打开,挺直胸腔,收紧腹部,屈膝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保持一段时间后慢慢站起。
这个动作可以用来热身,准备进行其他蹲腿动作。
2. 动态蹲: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稍微向外打开,挺直胸腔,收紧腹部,屈膝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然后迅速站起,重复多次。
这个动作可以增强腿部力量和爆发力。
3. 单腿蹲:站立时将一脚抬起,使身体重心集中在另一条腿上,然后屈膝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保持一段时间后慢慢站起,重复多次,然后换腿。
这个动作可以增强腿部的平衡力和稳定性。
4. 跳跃蹲: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稍微向外打开,挺直胸腔,收紧腹部,屈膝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然后迅速用力跳起,尽量高跳,然后再回到下蹲的姿势,重复多次。
这个动作可以增强腿部的爆发力和协调性。
5. 前后踩步:站立时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一脚向前迈出一步,屈膝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再迅速回到起始姿势,然后换脚向后迈出一步,屈膝下蹲至大腿与
地面平行,再迅速回到起始姿势,重复多次。
这个动作可以增强腿部的协调性和爆发力。
在进行任何蹲腿准备动作之前,一定要注意身体的形态和动作的正确性,要避免弯腰驼背、膝盖内扣或外翻等不良姿势。
如果有必要,可以寻求专业教练的指导和建议。
轮滑运动的原地蹲起技术动作

轮滑运动的原地蹲起技术动作轮滑运动的原地蹲起技术是比较基础的技能之一,对于轮滑爱好者来说是必备的技巧。
原地蹲起的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轮滑的控制力,还可以使轮滑爱好者在比赛或者日常活动中更加自如地掌握平衡力,更加灵活地应对各种场景。
一、基本原理在轮滑运动中做原地蹲起,需要充分利用身体的力量,将自己从俯身的状态转化为直立的状态。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运动员需要理解原理,坚持训练,才能得出比较满意的效果。
二、步骤1、站立姿势开始时,运动员应该站直,双手下垂,身体松弛,放松神经,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
2、脚部放置将双脚放置在轮滑鞋子上,注意脚尖方向向前,脚跟靠近彼此。
3、蹲下深度蹲下时,要将双腿弯曲,同时双手平放在前方,维持身体平衡,并且身体保持与地面平行状态。
4、直立状态从深蹲状态中,迅速利用你的腿部肌肉力量,给予身体直立的动力,从而站立起来。
在站立的时候,双手可以转化为“十”字型,用于更好地保持平衡。
5、重心调整在站立之后,运动员需要进行重心的调整,以便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姿态。
通过调整重心,可以更好地判断自己的位置和行动方给出,并且可以做出更加灵活的动作。
6、平衡掌握最后,运动员应该充分把握平衡和节奏,调整自己的呼吸和心态,以便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运动。
三、注意事项原地蹲起尽管是比较简单的动作,但是在练习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身体姿势在做原地蹲起时,要保持身体的垂直和平衡,注意不要向左或向右倾斜。
2、控制实力练习时尽量不要用大力,以免撑腰或者伤到膝盖。
做好口令,让肌肉适应动作。
3、注意边距练习时需要注意轮滑的边距,避免向外扩散或者向内缩小,以免身体变得不稳定。
总之,原地蹲起技术是轮滑爱好者必备的技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轮滑的平衡和姿态,提高轮滑技能水平。
经常练习,可以使运动员的力量、速度和平衡力得到提升。
膝盖疼的静蹲锻炼方法

膝盖疼的静蹲锻炼方法
如果膝盖疼痛,进行静蹲锻炼时需要注意减轻对膝盖的压力。
下面是一些膝盖疼痛的静蹲锻炼方法:
1. 半蹲:站立,双脚与肩同宽,稍微张开脚趾,然后屈膝下蹲到舒适范围,双手放在腰部或前伸。
注意保持背部挺直,控制蹲的深度,避免膝盖过度弯曲。
2. 高靠背椅靠背蹲起:坐在高靠背椅上,将脚放在地面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或伸直。
然后利用椅子的支撑,用双脚推起上半身,直到站立,再慢慢坐下。
注意控制上升和下降的速度,避免对膝盖造成过大压力。
3. 向后静蹲:站立,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放在腰部或前伸。
然后屈膝下蹲,同时尽量将臀部向后倾斜,以减轻对膝盖的压力。
注意不要弯曲腰部过度,保持腰背挺直。
4. 高弹力带辅助:使用高弹力带系在固定物上,将带子套在大腿后侧。
然后屈膝下蹲,带子提供额外的支撑,减轻对膝盖的负荷。
5. 慢速下蹲:缓慢下蹲,力求控制每一个动作的速度和深度,这样可以更好地感受和调整膝盖的负荷。
在进行静蹲锻炼时,还需注意以下事项:
- 在疼痛严重的情况下,请避免做静蹲锻炼,尽早咨询医生。
- 如果疼痛不严重,但仍感到不适,可以减少运动幅度或采用辅助器械进行锻炼。
- 在运动过程中,保持良好的体位和动作控制,切勿弯曲腰背或过度伸展膝盖。
- 逐渐增加锻炼的强度和次数,给予适当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使用膝盖。
- 如疼痛持续或恶化,请及时咨询医生的建议。
下肢力量的训练方法

下肢⼒量的训练⽅法 我们的腿部⼒量很重要,特别是男⼈的腿,要蹦的⾼,跑得快,跳得远。
做运动型的男⼈,有肌⾁有⼒量。
如何锻炼下肢腿部⼒量呢?今天,店铺为你带来了下肢⼒量的训练⽅法。
下肢⼒量的训练技巧 1、静蹲:背靠墙,双脚双膝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下蹲⾄膝尖与脚尖连线垂直地⾯,重⼼置于患侧⾜部,⾃⾏掌握下蹲深度,基本控制在可在2分钟左右达到充分疲劳的程度,间隔不超过10秒钟,连续5-10次\组,2组\天。
如果想增加难度,可在背后与墙之间放置⼀软球(不⼩于排球的尺⼨),进⾏相同标准的练习。
这种⽅法适⽤于⼀切对于下肢负重没有限制的患者,如果患肢存在软⾻损伤,并在运动中会产⽣疼痛感,可以通过上下微调⾓度的⽅式避开损伤区间,尽量使练习不发⽣在疼痛弧范围内。
如果⼒量达到⼀定⽔平,可以通过静蹲⽅式的变化来增加难度以及练习的趣味性,以强化练习效果和实⽤性。
2、抗阻伸膝:坐于床边(椅⼦或器械上),患侧脚踝部负重,在完全伸直⾄70度范围内⾏抗阻伸膝练习,动作节奏快上—稍作停顿2秒—慢下,所负重量以在重复动作10-15次范围内可达充分疲劳且不产⽣疼痛为宜,如疲劳与疼痛发⽣冲突时,优先控制疼痛,适当延长动作中停顿的时间以加强训练效果。
每做10-15次休息半分钟,连续60-90次\组,2组\天。
此项练习健侧亦可进⾏,但应注意适当增加范围及负荷量以作区分。
对于下肢⾮伸膝装置(股四头肌、髌⾻、髌腱)损伤早期的患者⼀般都适⽤。
如果患肢主动伸直功能受限,应着重强化在过伸位⾄屈膝30度位范围内的抗阻伸膝练习,强化股内侧肌⼒量,动作标准不变。
事实上⼈在⽇常⽣活⼯作体育锻炼中,最后30度的关节控制能⼒意义最⼤,这个区域内股内侧肌的⼒量占据了整个肌群⼒量的超过⼀半,所以在多数情况下应着重练习这个运动范围内的动作。
3、抗阻屈膝:俯卧于床上,患侧脚踝处负重或以⽪筋束于其上,进⾏最⼤范围内抗阻屈曲,所负重量、动作规格、训练数量与以上“抗阻伸膝”动作相同。
保护膝盖,只需一个简单的动作——静力蹲

保护膝盖,只需一个简单的动作——静力蹲展开全文行、走、跑、跳、蹲……一直以来,膝关节在我们的日常活动以及各类运动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坐”占据了许多人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膝关节不仅很少被好好保护,还在人们久坐的时候悄悄受到伤害。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个零成本、好上手、不需要使用道具,随时随地都能做到,既能锻炼肌肉又能保护膝盖的动作——静力蹲。
一、静力蹲的好处静力蹲的动作类似于人们常说的“扎马步”,其实这个动作主要是股四头肌的练习。
股四头肌是保护膝关节的重要肌肉,对于膝关节的稳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股四头肌能力减弱,将会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而且股四头肌在缓解膝盖疼痛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甚至有人说,静力蹲是膝关节疼痛的克星。
静力蹲主要带来两大好处:1、增强肌肉力量,防止肌肉萎缩静力蹲可直接刺激大腿的股四头肌,合适的进行练习可以逐渐增加股四头肌力量,提高膝关节周围韧带的强度,这些都是改善膝关节功能的重要因素。
2、预防损伤静力蹲练习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双膝会感觉变酸、变热、变胀等,也就是静力蹲刺激会使膝关节中的关节液分泌量加大。
当关节液进入关节,此时关节会有三个收获:润滑关节、营养关节、缓冲重力,从而起到预防损伤的效果。
二、正确的静力蹲姿势首先,双脚打开至与肩同宽,或者稍微比肩宽一点;然后双脚双膝朝前,双腿弯曲呈小半蹲姿势,弯曲角度在30度到60度之间,注意膝盖跟脚尖平行,也要注意身体不要过度前倾,此时双手也可以往前伸出帮助平衡身体;最后保持姿势,建议每次锻炼坚持2到5分钟(具体时间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并且早上和晚上各进行一次。
复旦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足部健康与鞋研究中心主任陈世益演示静力蹲姿势三、静力蹲的注意事项1、注意下蹲的角度。
静力蹲角度在30度到60度之间即可,角度过大,甚至到达深蹲的姿势时,软骨的压力会非常高,还可能对膝关节造成损伤。
另外,如果在静力蹲时感觉某一个角度蹲了之后膝关节疼痛,就需要及时避开这个疼痛角度。
靠墙静蹲能提高性功能吗提升性功能的动作有哪些

靠墙静蹲能提高性功能吗提升性功能的动作有哪些随着短视频对于靠墙静蹲的不断推广,这个动作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了。
很多人都劝别人锻炼靠墙静蹲这个动作,尤其是男生,说是多锻炼靠墙静蹲能够有效的提高人们的性功能。
那么你觉得靠墙静蹲能提高性功能吗?下面我们一起去健身知识那里看看吧!靠墙静蹲能提高性功能吗靠墙静蹲能提高性功能,靠墙静蹲能够极大促进睾丸激素的分泌,深蹲是提高爆发力最有效的动作。
爆发力能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爆发出更多能量的能力,提升你冲刺阶段的能力,促进性生活的和谐。
深蹲可以有效防止衰老,要知道,人老腿先老。
靠墙静蹲后要不要拉伸要拉伸。
靠墙静蹲静蹲是通过肌肉的等长收缩原理,练习臀腿肌肉耐力和力量,是徒手深蹲的低阶训练动作,做完这个动作后是需要进行臀腿对应的拉伸训练的,这样可以促进运动时堆积的乳酸分解,缓解肌肉酸痛;拉伸肌肉外膜,促进肌肉纬度增长;增加肌肉柔韧性,减小受伤的可能;让肌肉臀腿线条更匀称,富有美感。
提升性功能的动作有哪些1、臀部拱桥背部着地躺于地面,双膝弯曲,双脚平放在地,手臂放在身体两侧,掌心向下。
躯干用力,慢慢抬高臀部离开地面,直至肩膀到膝盖之间的身体形成一条直线。
保持这一姿势1到2秒钟,然后慢慢回到地面。
重复这一动作,尽可能多做。
注意,双眼不要看腰,头部应该始终平放在地面,眼睛凝视天花板。
2、凯格尔运动凯格尔运动发明原因之一就是改善啪啪生活。
耻骨尾骨肌,又称PC肌,就是要在小便过程中强行停止泌尿用到的那块肌肉。
对于男性来说,做凯格尔运动可以帮助他们掌控控制着射精的肌肉,从而达到增加啪啪持久的目的。
3、曲背部掌上压姿势近似普通掌上压,不同的是膝盖贴地.双臂稍向膊头以外支撑地面,然后双臂做弯曲伸直的掌上压动作.注意维持腰部成微弯,每次动作维持10秒,然后重头再做一次,但切记要按自己能力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静蹲的方法和技巧(转)
这个方法或者说姿势是谁发明的已经不可考证,但是相信一定是位古人了。
因为在中国武术里的“马步”,就是静蹲的姿势,武功强调“腰腿桩子”,就是强调下肢和脊柱(尤其是腰部)的力量是功夫的基础,是基本功中的基本功。
这和我们现代的健身理论强调下肢肌力和所谓的核心部位(指的就是脊柱)的练习是完全一致的。
看看现在的健身练习,或者康复治疗中的功能练习,有多少练习方式是借鉴或者是静蹲的演变,至少十几种。
只是现在有更多的器械和设备可以使用,不再象练武功那样头上顶碗水,屁股下面的地上点着一支香,双手平伸地“扎马步”了。
静蹲的姿势是这样的:
上身正直抬头挺胸,保持身体直立,两脚分开和自己肩宽一样的距离,脚尖正向前,不要“外八字”或者“内八字”。
背靠墙壁站好,脚跟大约离开墙壁一脚长的距离。
体重平均分配在两条腿上,缓慢地下蹲,到大腿小腿呈90°角为止。
保持这个角度,然后逐渐把脚向前移动,这时候低头看一下,膝盖和脚尖正好在一条直线上,换句话说,就是从上往下看,膝盖正好挡住脚尖。
现在的姿势就是标准的“靠墙静蹲”的姿势了。
这时股四头肌,就是大腿前面的肌肉,尤其是接近膝关节的部位,会感到非常吃力,再多坚持一会儿的话就会感到肌肉充血灼热的感觉,然后就是酸疼发胀,再然后就是累得发抖,再然后就是累得坚持不住只好站起来了。
达到这样的状态,就完成了一次静蹲练习。
之所以练习的时候要背靠墙壁,是希望能更好地刺激到股四头肌,因为背部在有了墙壁支撑后,大腿后侧的腘绳肌群和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就可以不必发力帮助保持身体姿势,只要
大腿前面的股四头肌发力将身体向上向后靠紧墙壁就可以了。
这样可以专门练习股四头肌,避免复杂动作参与的肌肉太多,不能突出练习的重点。
当然,这样的靠墙静蹲练习也有不全面的地方。
首先,它是静力性练习,就是通过保持姿势不必运动关节达到练习目的的。
虽然对于肌肉绝对力量和耐力的增强非常有效,但是对于不同角度下关节的控制能力的增强就会差一些。
而且静蹲只是强化大腿前群的股四头肌,对于外展内收和大腿后群肌肉的练习不是重点。
所以这只是下肢肌力练习的一部分,不能单纯依靠某一个练习就能全面提高整个下肢的肌力水平。
以上描述的是标准的“靠墙静蹲”动作。
还可以根据不同需要把这个动作演化成多种练习
方法。
比如对于髌骨软化,或者髌骨软骨某一个位置有软骨的损伤,就会下蹲到一个特定角度(挤压到有损伤的部位)的时候感觉疼痛难忍,或者蹲得越低就疼得越厉害。
这时候就可以不必一定蹲到90°。
靠墙站好之后,从伸直腿逐渐下蹲,到达感觉疼痛的位置之后,再稍稍高一点,也就是找到一个刚好不疼的角度。
这时还是要调整好脚的位置,同样应该膝盖和脚尖正好在一条直线上,才能保证股四头肌主要受力。
这样就能既不刺激软骨的损伤部位,不加重症状,又能练习力量了。
等肌力增强之后,症状自然也就相应减轻了。
如果只是一条腿有伤病后的肌肉萎缩问题,或者是一条腿萎缩得更严重一些,可以采用“单腿静蹲”练习。
就是调整好静蹲姿势之后,把身体重心完全移动到力量更差的腿上,再抬起健康一侧腿,就可以专门加强患腿大腿前侧肌群的肌力,可以更好地纠正健侧患侧腿之间力量的差异,避免肌力不平衡可能造成的新的损伤。
当然,这要在练习过一段时间有了基础之后再尝试,不然力量太差,单腿根本不能负担体重,就没办法完成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柔韧性稍差的人,在屈膝90°静蹲的时候,会觉得跟腱的牵拉太强,就是小腿肚子后面扯着难受。
这时候可以找一条3-5厘米厚的小木条,在练习静蹲的时候垫在脚后跟下面,踝关节提高一点,就可以缓解这种不适的感觉。
练习过一段时间,力量提高了之后,可以直接做静蹲,不必靠墙练习了。
这样不但可以增强股四头肌的力量,还可以练习到大腿的后群和腰臀部的肌肉。
如果希望增强膝关节在运动中的控制能力,可以在0-100°范围做蹲起。
除非有专业人员指导认为你应该做,否则不建议做深蹲(就是蹲到底再站起来),因为会对关节软骨有很大压力和摩擦。
如果再想增加难度,可以不去靠墙,而是在墙和背部之间靠一个健身球,也就是靠在健身球上做“靠球静蹲”,这样就可以增加难度。
因为健身球是有弹性的,你要控制力量的大
小不能单纯只是使劲向后靠,而且球还会滚动,就更要求控制用力的方向和左右腿之间力
量的分配,不能让球滚下来。
想再难一点的话,就需要平衡垫了。
所谓平衡垫是大概8厘米高的一个充气或者软泡沫的软垫,因为是软的而且有弹性,所以人站在上面会不能预测的向某个方向倾斜而让身体晃动。
站在这样的垫子上再做静蹲,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A:静蹲的标准姿势。
角度比较小(就是蹲得比较高)。
B:角度比较大的静蹲(就是蹲得比较低)。
可以看出来,无论蹲得高低都是保持膝关节和
脚尖在一条垂线上。
C:单腿静蹲。
支撑身体的是需要强化肌力的腿。
D:平衡板上的静蹲。
还有更难的,需要更专业的设备。
不知道中文名字翻译成什么好,在有些健身房里可以看到,大概叫做震颤板吧。
是一个电动设备,象一级台阶也可能更象踏板操用的踏板,下面有类似弹簧的装置,开动之后它会以不同的速率和幅度不停的抖动!站在上面静蹲的话就必须整个下肢甚至包括腰腹肌都收缩起来,才能控制自己保持姿势和平衡不会掉下来。
当然静蹲还可以继续演化或者和其它运动或者器械结合,进一步增加难度和强度。
但是因为必须有一定的训练基础,而且每个人需要的练习方式不同,这里就不继续介绍了。
现在回头来说说静蹲练习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1)控制高度:找到适合自己练习的下蹲角度之后,可以在脚尖处的地面上画条线做个标记。
这样下一次练习的时候就能知道蹲到什么样的角度了。
如果每次角度不同,一次高一次低的,就没办法掌握练习的量了。
这样练习一段时间,力量提高可以轻松完成五次之后,就把脚向前移动半步,蹲得更低一点,练习的强度就又增加了。
(2)根据需要控制时间:如果希望提高耐力,可以蹲得高一点,屈膝角度小一点,每次蹲到力竭为止。
所谓力竭,就是实在没有力气了,蹲不住了。
这样练习3-5次每天,每次之间的间隔是1-2分钟(至于为什么只能休息1-2分钟,在前面《肌力练习的一些原则》里
具体写过了)。
如果是希望提高绝对力量,增大肌肉的体积。
就可以蹲低一些,在90°附近,这样就会很快达到疲劳力竭。
找到一个大约只能坚持1-2分钟就力竭的角度,1-2分钟为一次,间隔15-30秒,5-10次连续练习。
要注意的是,不要认为蹲得越低强度就也大,屈膝超过100°之后力距就会减小,股四头肌受力反而变小了。
以上这些就是下肢经典练习――静蹲的介绍。
俗话说人老先老腿,尤其是现在汽车成为主要代步工具,在办公室坐着工作越来越多的年代,下肢力量普遍下降。
甚至很多健身爱好者也是只重视上肢练习,把胳膊练粗胸肌练成块,腿相对来说就显得细了很多,比例程不上完美。
象这样不用花钱只要有面墙就能做的练习,还是不妨尝试一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