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章节习题

合集下载

分子生物学习题库与参考答案

分子生物学习题库与参考答案

分子生物学习题库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9题,每题1分,共49分)1.可以实现体细胞克隆的技术是:A、基因编辑B、聚合酶链式反应C、诱导多能干细胞D、体细胞核移植正确答案:D2.在PCR反应中,引物与模板的结合温度约为:A、37°CB、55°CC、72°CD、95°C正确答案:B3.大肠杆菌对于基因克隆的主要作用是:A、提供连接酶B、合成引物C、表达目的蛋白D、作为宿主正确答案:D4.将单链DNA合成双链的酶是:A、连接酶B、DNA聚合酶C、裂解酶D、RNA聚合酶正确答案:B5.可以增加靶标DNA拷贝数的技术是:A、PCRB、电泳C、测序D、印迹杂交正确答案:A6.在Southern杂交中起探针作用的是:A、DNAB、RNAC、载体D、引物正确答案:A7.编码氨基酸顺序信息的DNA序列称为:A、启动子B、基因C、外显子D、启动密码子正确答案:B8.可以自我复制的核酸是:A、mRNAB、rRNAC、tRNAD、miRNA正确答案:B9.DNA聚合酶在PCR反应过程中不需要的元素是:A、铜离子B、镁离子C、锰离子D、钾离子正确答案:A10.启动子序列通常位于:A、转录起始点上游B、编码区C、基因内含子D、终止子上游正确答案:A11.可以直接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是:A、阳离子脂质体法B、农杆菌法C、微粒射击法D、电穿孔法正确答案:B12.DNA的组成单位是:A、氨基酸B、核苷酸C、核糖D、脱氧核糖正确答案:B13.农杆菌可以将T-DNA转入植物细胞的原因是:A、具有连接酶B、具有限制性内切酶C、具有转座子D、可以与植物细胞膜融合正确答案:C14.DNA测序中的Sanger方法利用了:A、引物延伸终止B、核酸杂交C、蛋白质切割D、荧光标记正确答案:B15.可以用于克隆目的基因的载体是:A、慢病毒B、质粒C、线性DNA分子D、mRNA正确答案:B16.属于真核生物的模型生物是:A、小鼠B、酵母C、果蝇D、以上所有正确答案:D17.可以将质粒DNA转入宿主细胞的是:A、限制性内切酶B、DNA连接酶C、显微注射器D、电穿孔仪正确答案:C18.可以直接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是:A、电穿孔法B、微注射法C、生物炮法D、农杆菌法正确答案:D19.检测蛋白质的方法不是:A、Western印迹B、质谱C、Northern印迹D、免疫印迹正确答案:C20.对DNA进行切割的酶类包括:A、分裂酶B、连接酶C、制限酶D、聚合酶正确答案:C21.可以直接检测蛋白质的方法是:A、PCRB、Northern blotC、Western blotD、Southern blot正确答案:C22.提供能量驱动翻译反应的化学键是:A、糖苷键B、磷酸酯键C、硫磷键D、氢键正确答案:B23.编码线粒体蛋白质的基因主要位于:A、细胞质DNAB、线粒体DNAC、细胞核DNAD、质粒DNA正确答案:B24.下列DNA酶类能切断磷酸二酯键的是:A、连接酶B、DNA聚合酶C、替代酶D、制限酶正确答案:D25.在制备重组DNA时,使用琼脂糖的目的是:A、提供营养B、连接DNA段C、物理分离片段D、催化连接反应正确答案:C26.是mRNA而不是tRNA或rRNA的特征是:A、可翻译成蛋白质B、可与核糖体结合C、含有多肽链D、富含无义密码子正确答案:A27.对蛋白表达的后翻译调控方式是:A、剪接体B、RNA编辑C、蛋白质水解D、磷酸化正确答案:C28.编码tRNA的基因位于:A、线粒体B、核糖体C、细胞核D、细胞质正确答案:C29.单克隆抗体技术利用的真核细胞是:A、诱导的多能干细胞B、杆状病毒感染的淋巴细胞C、转化的肿瘤细胞D、融合瘤细胞正确答案:D30.原核生物基因组中不含有的序列是:A、终止子B、编码区C、启动子D、外显子正确答案:D31.制备cDNA文库常用的反转录酶来源于:A、大肠杆菌B、反刍动物C、艾滋病毒D、枯草杆菌正确答案:C32.编码氨基酸的三联密码所在的核酸是:A、mRNAB、rRNAC、tRNAD、盖帽RNA正确答案:C33.参与DNA复制的关键酶是:A、RNA聚合酶B、连接酶C、DNA聚合酶D、选择酶正确答案:C34.编码rRNA的基因通常组织成:A、基因簇B、可变剪接体C、假基因D、反义基因正确答案:A35.编码 rRNA 的基因位于:A、线粒体DNAB、质粒DNAC、细胞核DNAD、细胞质DNA正确答案:C36.将DNA上的遗传信息转录为RNA的过程称为:A、翻译B、转录C、复制D、修复正确答案:B37.PCR技术依赖的关键酶是:A、连接酶B、聚合酶C、裂解酶D、制限酶正确答案:B38.编码氨酰tRNA合成酶的RNA是:A、mRNAB、rRNAC、tRNAD、siRNA正确答案:B39.可以实现定点诱变的技术是:A、CRISPR/Cas9B、ZFNsC、TALENsD、以上均可正确答案:D40.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推测基因功能的方法是:A、突变分析B、蛋白质互作C、序列比对D、同源建模正确答案:C41.可以改变染色体DNA序列的技术是:A、基因敲除B、基因转染C、基因沉默D、基因编辑正确答案:D42.下列不属于PCR反应体系的组成部分是:A、DNA模板B、聚合酶C、dNTPD、琼脂糖正确答案:D43.检测目的蛋白表达的方法不是:A、Southern blottingB、Western blottingC、Eastern blottingD、Northern blotting正确答案:A44.从cDNA库中可以获得的是:A、所有DNA片段B、编码区序列C、非编码区序列D、全部基因组序列正确答案:B45.可以直接克隆cDNA的是:A、质粒B、YACC、λ噬菌体D、人工染色体正确答案:A46.病毒载体导入宿主细胞的方法是:A、共转化B、显微注射C、电穿孔D、吸附感染正确答案:D47.可以识别启动子序列的转录因子是:A、β因子B、α 因子C、σ 因子D、Rho因子正确答案:C48.可以直接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是:A、PCRB、Northern blotC、Southern blotD、盐析法正确答案:D49.基因敲除实验中所用对照组应为:A、目的基因缺失组B、野生型组C、质粒载体组D、siRNA处理组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共35题,每题1分,共35分)1.PCR反应的原料不包括:A、引物B、载体酶C、聚合酶D、dNTPE、模板DNAF、琼脂糖G、无橡皮管封闭正确答案:BFG2.对DNA序列进行PCR扩增需要以下原料:A、模板DNAB、载体酶C、引物D、连接酶E、脱氧核苷三磷酸F、DNA聚合酶G、以上ACF正确答案:G3.质粒载体应具有下列哪些特征:A、大片段插入区B、可自主复制C、含有筛选位点D、与宿主互作E、含有克隆位点F、编码病毒蛋白G、低拷贝数正确答案:BCE4.在制备cDNA文库时需要用到的关键酶包括:A、连接酶B、PCR酶C、限制性内切酶D、RNA聚合酶E、反转录酶F、RNase HG、链化酶正确答案:EF5.编码氨基酸序列的核酸为:A、rRNAB、mRNAC、tRNAD、mRNA前体E、单链RNAF、双链RNAG、环状RNA正确答案:B6.制备重组质粒的主要步骤是:A、载体线性化B、消化插入片段C、连接反应D、感受态细胞制备E、转化宿主细胞F、克隆鉴定G、所有以上步骤正确答案:G7.对肿瘤基因组的检测可以应用:A、Southern印迹B、Northern印迹C、Western印迹D、Eastern印迹E、基因检测F、测序G、基因芯片正确答案:AEFG8.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包括:A、转录水平调控B、RNA水平调控C、翻译水平调控D、蛋白活性调控E、基因增幅F、肽链释放G、以上AD均可正确答案:G9.参与翻译过程的RNA包括:A、mRNAB、rRNAC、tRNAD、siRNAE、snRNAF、反义RNAG、以上ABC均参与正确答案:G10.编码氨基酸序列的核酸为:A、rRNAB、mRNAC、tRNAD、cDNAE、基因F、反义链G、互补链正确答案:B11.PCR反应的原料组成包含:A、模板 DNAB、上游引物C、下游引物D、DNA聚合酶E、脱氧核苷三磷酸F、缓冲液G、以上ABDEF正确答案:G12.基因敲入的方法可以包括:A、siRNAB、基因敲除C、ZFNsD、TALENsE、CRISPR/Cas9F、Cre-Lox重组系统G、反义RNA抑制正确答案:CDEF13.编码脱氧核糖的DNA单链为:A、编码链B、反义链C、互补链D、下游链E、正义链F、上游链G、载体链正确答案:B14.基因编辑技术包括:A、ZFNs技术B、TALENs技术C、CRISPR/Cas技术D、基因敲除E、RNAi技术F、慢病毒介导G、以上所有正确答案:ABC15.制备重组DNA的步骤包括:A、载体选择B、插入DNA获得C、双酶切D、连接反应E、转化F、筛选G、以上全部正确答案:G16.参与制备cDNA文库的关键酶类有:A、连接酶B、限制性内切酶C、聚合酶D、反转录酶E、核酸酶F、RNase HG、以上DE正确答案:G17.制备重组质粒的关键步骤不包括:A、载体的选择B、消化载体及插入片段C、连接反应D、PCR扩增插入片段E、转化感受态细胞F、筛选重组克隆G、测序验证正确答案:D18.启动子序列的特征包括:A、定位于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B、通常为AT富集区C、具有内含子D、与编码区互补E、与编码区反向验配F、与编码区部分重叠G、保守性非常低正确答案:AB19.直接参与蛋白质翻译的分子包括:A、DNAB、mRNAC、rRNAD、tRNAE、RNA聚合酶F、释放因子G、所有以上分子正确答案:BCDF20.制备重组质粒需要下列步骤:A、载体选择B、消化载体和插入DNAC、连接反应D、感受态细胞制备E、转化宿主细胞F、克隆筛选G、以上全部正确答案:G21.检测mRNA的方法包括:A、Northern杂交B、Western印迹C、Southern印迹D、荧光in situ杂交E、实时定量PCRF、RNA序列表达谱分析G、以上ABDF正确答案:G22.启动子通常位于:A、翻译起始点上游B、转录终止点下游C、翻译终止点下游D、基因内含子E、编码区F、转录起始点上游G、终止子下游正确答案:F23.编码氨基酸序列信息的核酸为:A、DNAB、RNAC、mRNAD、tRNAE、rRNAF、cDNAG、质粒正确答案:C24.基因敲入的技术可以包括:A、siRNAB、基因敲除C、ZFNsD、TALENsE、CRISPR/Cas9系统F、Cre-Lox重组系统G、反义DNA正确答案:CDEF25.制备重组 DNA 需要以下技术:A、载体准备B、PCR 扩增插入片段C、引物设计D、双酶切连接E、宿主细胞转化F、筛选重组克隆G、以上全部正确答案:G26.编码氨基酸序列的核酸为:A、DNAB、mRNAC、rRNAD、tRNAE、miRNAF、cDNAG、基因正确答案:B27.编码mRNA的DNA单链被称为:A、编码链B、上游链C、下游链D、正义链E、反义链F、互补链G、载体链正确答案:E28.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的关键步骤不包括:A、模板变性B、引物与模板杂交C、新链延伸合成D、反向转录E、新链变性F、产物检测G、增幅后转化正确答案:D29.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的关键步骤包括:A、模板预变性B、引物与模板退火C、新链延伸合成D、产物检测E、反义链合成F、连接酶反应G、以上全部正确答案:ABCD30.编码氨基酸的三联密码存在于:A、DNA双链上B、mRNA分子上C、tRNA分子上D、rRNA上E、盖帽RNA上F、启动子区域G、终止子区域正确答案:C31.抑制基因在体细胞中的表达方法有:A、siRNAB、基因敲除C、反义RNAD、CRISPR/Cas9E、基因激活F、启动子激活G、剪切反应激活正确答案:ABD32.检测mRNA表达水平的技术是:A、北方印迹B、西方印迹C、南方印迹D、东方印迹E、In situ杂交F、免疫组化G、芯片杂交正确答案:AEG33.编码氨基酸的三联密码存在于:A、DNA双链上B、mRNA分子上C、tRNA分子上D、rRNA 上E、盖帽RNA上F、启动子区域G、终止子区域正确答案:C34.可以提高基因在异源表达载体中的表达水平的方法不包括:A、扩增子克隆B、终止子序列调控C、引入变位信号D、改良启动子序列E、引入选择标记F、优化文库构建方法G、优化编码序列正确答案:F35.可以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有:A、PCR扩增B、Northern印迹C、Southern印迹D、过滤法E、质谱法F、限制性酶切G、盐析法正确答案:CG三、判断题(共38题,每题1分,共38分)1.基因敲入可以使用双链DNA分子实现。

现代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共10 章) 第一章绪论1 你对现代分子

现代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共10 章) 第一章绪论1 你对现代分子

现代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共 10 章)第一章绪论 1. 你对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含义和包括的研究范围是怎么理解的? 2. 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容有哪些方面? 3. 分子生物学发展前景如何? 4. 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的社会意义和科学意义是什么?答案: 1.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并正在与其它学科广泛交叉与渗透的重要前沿领域。

狭义:偏重于核酸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 DNA 的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其中也涉及与这些过程有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认识生命现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也为人类利用和改造生物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前景。

所谓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的本质主要是指对遗传、生殖、生长和发育等生命基本特征的分子机理的阐明,从而为利用和改造生物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新的手段。

这里的分子水平指的是那些携带遗传信息的核酸和在遗传信息传递及细胞内、细胞间通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

这些生物大分子均具有较大的分子量,由简单的小分子核苷酸或氨基酸排列组合以蕴藏各种信息,并且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以形成精确的相互作用系统,由此构成生物的多样化和生物个体精确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调节控制系统。

阐明这些复杂的结构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分子生物学的主要任务。

2. 分子生物学主要包含以下三部分研究内容:A.核酸的分子生物学,核酸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核酸的结构及其功能。

由于核酸的主要作用是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因此分子遗传学(moleculargenetics)是其主要组成部分。

由于 50 年代以来的迅速发展,该领域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技术,是目前分子生物学内容最丰富的一个领域。

研究内容包括核酸/基因组的结构、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与翻译,核酸存储的信息修复与突变,基因表达调控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等。

分子生物学习题1(包含答案和提示)

分子生物学习题1(包含答案和提示)

第一章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自测题(一)选择题A型题1. 关于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A. 基因是贮存遗传信息的单位B. 基因的一级结构信息存在于碱基序列中C. 为蛋白质编码的结构基因中不包含翻译调控序列D. 基因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一磷酸核苷E. 基因中存在调控转录和翻译的序列2. 基因是指A. 有功能的DNA片段B. 有功能的RNA片段C. 蛋白质的编码序列及翻译调控序列D. RNA的编码序列及转录调控序列E. 以上都不对3. 结构基因的编码产物不.包括A. snRNAB. hnRNAC. 启动子D. 转录因子E. 核酶4. 已知双链DNA的结构基因中,信息链的部分序列是5'AGGCTGACC3',其编码的RNA相应序列是A. 5'AGGCTGACC3'B. 5'UCCGACUGG3'C. 5'AGGCUGACC3'D. 5'GGUCAGCCU3'E. 5'CCAGUCGGA3'5. 已知某mRNA的部分密码子的编号如下: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GCG UAG CUC UAA CGG UGA AGC以此mRNA为模板,经翻译生成多肽链含有的氨基酸数目为A.127B.128C.129D.130E.1316. 真核生物基因的特点是A. 编码区连续B. 多顺反子RNAC. 内含子不转录D. 断裂基因E. 外显子数目=内含子数目-17. 关于外显子说法正确的是A. 外显子的数量是描述基因结构的重要特征B. 外显子转录后的序列出现在hnRNA中C. 外显子转录后的序列出现在成熟mRNAD. 外显子的遗传信息可以转换为蛋白质的序列信息E. 以上都对8. 断裂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结构基因中的DNA序列是断裂的B. 外显子与内含子的划分不是绝对的C. 转录产物无需剪接加工D. 全部结构基因序列均保留在成熟的mRNA分子中E. 原核和真核生物基因的共同结构特点9. 原核生物的基因不.包括A. 内含子B. 操纵子C. 启动子D. 起始密码子E. 终止子10. 原核和真核生物的基因都具有A. 操纵元件B. 顺式作用元件C. 反式作用因子D. 内含子E. RNA聚合酶结合位点11. 原核生物不.具有以下哪种转录调控序列A. 增强子B. 终止子C. 启动子D. 操纵元件E. 正调控蛋白结合位点12. 原核和真核生物共有的转录调控序列是A. poly (A) 信号B. 启动子C. 操纵子D. 终止子E. 增强子13. 哪种不.属于真核生物的转录调控序列A. 反式作用因子的结合位点B. 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C. 阻遏蛋白的结合位点D. 信息分子受体的结合位点E. 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14. 关于启动子叙述错误..的是A. 原核和真核生物均有B. 调控转录起始C. 与RNA聚合酶结合D. 都不能被转录E. 位于转录起始点附近15. 关于终止子叙述错误..的是A. 具有终止转录的作用B. 是富含GC的反向重复序列C. 转录后在RNA分子中形成茎环结构D. 原核和真核生物中的一段DNA序列E. 位于结构基因的3' 端16. 关于操纵元件叙述错误..的是A. 一段DNA序列B. 发挥正调控作用C. 位于启动子下游,通常与启动子有部分重叠D. 原核生物所特有E. 具有回文结构17. 转录激活蛋白的作用是A. 识别和结合启动子B. 激活结构基因的转录C. 原核和真核生物均有D. 与RNA聚合酶结合起始转录E. 属于负调控的转录因子18. 顺式作用元件主要在什么水平发挥调控作用A. 转录水平B. 转录后加工C. 翻译水平D. 翻译后加工E. mRNA水平19. 能够与顺式作用元件发生相互作用的是A. 一小段DNA序列B. 一小段mRNA序列C. 一小段rRNA序列D. 一小段tRNA序列E. 某些蛋白质因子20. 顺式作用元件的本质是A. 蛋白质B. DNAC. mRNAD. rRNAE. tRNA21. 真核生物的启动子A. 与RNA聚合酶的σ因子结合B. tRNA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可以被转录C. 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D. II类启动子调控rRNA编码基因的转录E. 起始转录不需要转录因子参与22. II类启动子调控的基因是A. U6 snRNAB. 28S rRNAC. mRNAD. tRNAE. 5S rRNA23. I类启动子调控的基因不.包括A. 5S rRNAB. 5.8S rRNAC. 18S rRNAD. 28S rRNAE. 45S rRNA24. 若I类启动子突变,哪种基因的转录不.受影响A. 16S rRNAB. 5.8S rRNAC. 18S rRNAD. 28S rRNAE. 以上都不对25. I类启动子突变可影响合成A. 核糖体30S亚基B. 核糖体40S亚基C. 核糖体50S亚基D. 70S核糖体E. 以上都不对26. 不.属于真核生物启动子特点的是A. 分为I、II、III类B. 与之结合的RNA聚合酶不只一种C. 转录因子辅助启动子与RNA聚合酶相结合D. 5S rRNA编码基因的转录由I类启动子控制E. II类启动子可调控大部分snRNA编码基因的转录27. 原核生物的启动子A. 根据所调控基因的不同分为I、II、III类B. 与RNA聚合酶全酶中的σ因子结合C. 不具有方向性D. 涉及转录因子-DNA的相互作用E. 涉及不同转录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28.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启动子的共同特点是A. 需要反式作用因子辅助作用B. 本身不被转录C. 与RNA聚合酶I、II、III相结合D. 转录起始位点由RNA聚合酶的σ因子辨认E. 涉及DNA-蛋白质的相互作用29.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启动子的显著区别是A. 具有方向性B. 启动子自身被转录C. 需要转录因子参与作用D. 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E. 与RNA聚合酶相互作用30. 真核生物的启动子不.能控制哪个基因的转录A. snRNAB. hnRNAC. 5S rRNAD. 16S rRNAE. U6 snRNA31. I类启动子叙述错误..的是A. 不能调控5.8S rRNA结构基因的转录B. 与RNA聚合酶I的亲和力弱C. 与TF IA、IB、IC等相互作用D. 富含GCE. 包括核心元件和上游调控元件32. 启动子位于A. 结构基因B. DNAC. mRNAD. rRNAE. tRNA33. 关于TATA盒叙述错误..的是A. 看家基因不具有TATA盒结构B. 是II类启动子的组成部分C. 受阻遏蛋白调控D. 与转录的精确起始有关E. 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34. 关于II类启动子说法错误..的是A. 调控mRNA编码基因的转录B. 调控大部分snRNA编码基因的转录C. 不一定含有TATA盒D. 包含转录起始位点E. 可以被转录35. TATA盒存在于下列哪种结构中A. 增强子B. 启动子C. 反应元件D. 沉默子E. 终止子36. III类启动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调控真核生物5S rRNA编码基因的转录B. 调控U6 snRNA编码基因的转录C. 调控tRNA编码基因的转录D. 位于转录起始点下游E. 启动子自身不一定被转录37. III类启动子不.具有以下特点A. 调控III类基因的表达B. III类启动子突变会影响核糖体40S亚基的装配C. 与RNA聚合酶III结合D. 需要TF IIIA、IIIB、IIIC参与作用E. 真核生物所特有38. 上游启动子元件是A. 一段核酸序列B. TATA盒的组成部分C. 位于转录起始点下游D. 不一定被转录E. 转录后可以被剪接加工39. 哪项不.是上游启动子元件的特点A. 位于TATA盒上游B. 与TATA盒共同组成启动子C. 提供转录后加工的信号D. 包括CAAT盒、CACA盒、GC盒等E. 可以与反式作用因子发生相互作用40. 增强子是A. 一段可转录的DNA序列B. 一段可翻译的mRNA序列C. 一段具有转录调控作用的DNA序列D. 一段具有翻译调控作用的mRNA序列E. 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因子41. 关于增强子叙述错误..的是A. 位置不固定B. 可以增强或者抑制转录C. 真核生物所特有D. 能够与反式作用因子结合E. 与核酸序列发生相互作用42. 与增强子发生相互作用的是A. 蛋白质B. snRNAC. 顺反子D. 核酶E. TATA盒43. 反应元件能够结合A. 激素B. 信息分子的受体C. 蛋白激酶D. 阻遏蛋白E. 操纵基因44. 反应元件属于A. 反式作用因子B. 内含子C. 转录因子D. 上游启动子元件E. 转录调控序列45. poly (A) 加尾信号存在于A. I类结构基因及其调控序列B. II类结构基因及其调控序列C. III类结构基因及其调控序列D. 调节基因E. 操纵基因46. 关于加尾信号叙述错误..的是A. 真核生物mRNA的转录调控方式B. 位于结构基因的3' 端外显子中C. 是一段保守的AATAAA序列D. 转录进行到AATAAA序列时终止E. 与加poly (A) 尾有关47. poly (A) 尾的加入时机是A. 转录终止后在AAUAAA序列下游切断RNA、并加尾B. 在转录过程中同时加入C. 转录出AAUAAA序列时终止、并加入其后D. 转录出富含GU(或U)序列时终止、并加入其后E. 以上都不对48. 能编码多肽链的最小DNA单位是A. 内含子B. 复制子C. 转录子D. 启动子E. 操纵子49. 与顺反子化学本质相同的是A. 核酶B. 反应元件C. 5' 端帽子结构D. 转录因子E. DNA酶50. 关于顺反子叙述错误..的是A. 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产物主要是多顺反子RNAB. 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产物不含有多顺反子RNAC. 顺反子是DNA水平的概念D. 多顺反子RNA可能由操纵子转录而来E. 以上都不对51. 转录产物可能是多顺反子RNA的是A. 真核生物mRNA的结构基因B. 真核生物tRNA的结构基因C. 真核生物snRNA的结构基因D. 真核生物rRNA的结构基因E. 以上都不对52. 有关m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 hnRNA中只含有基因编码区转录的序列B. 在3' 端具有SD序列C. mRNA的遗传密码方向是5' → 3'D. 在细胞内总RNA含量中所占比例很大E. mRNA碱基序列与DNA双链中的反义链一致53. 关于开放读框叙述正确的是A. 是mRNA的组成部分B. 内部有间隔序列C. 真核生物的开放读框往往串联在一起D. 内部靠近5' 端含有翻译起始调控序列E. 由三联体反密码子连续排列而成54. 开放读框存在于A. DNAB. hnRNAC. mRNAD. rRNAE. tRNA55. 原核生物的mRNA中含有A. 内含子转录的序列B. 帽子C. poly (A)D. 核糖体结合位点E. 以上都不对56. 关于帽子结构说法错误..的是A. 真核生物mRNA的特点B. 位于5' 端C. 与翻译起始有关D. 常含有甲基化修饰E. 形成3',5'-磷酸二酯键57. hnRNA和成熟mRNA的关系是A. 前者长度往往长于后者B. 二者长度相当C. 二者均不含有由内含子转录的序列D. 二者的碱基序列互补E. 前者的转录产物是后者58. 真核细胞mRNA的合成不.涉及A. 生成较多的稀有碱基B. 3' 端加poly (A) 尾巴C. 5' 端加帽子D. 去除非结构信息部分E. 选择性剪接59. 真核生物mRNA的5' 端帽子结构为A . pppmGB. GpppGC. mGpppGD. GpppmGE. pppmGG60. 有关遗传密码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个碱基的取代一定造成它所决定的氨基酸的改变B. 终止密码是UAA、UAG和UGAC. 连续插入三个碱基会引起密码子移位D. 遗传密码存在于tRNA中E. 真核生物的起始密码编码甲酰化蛋氨酸61. 密码子是哪一水平的概念A. DNAB. rRNAC. tRNAD. mRNAE. snRNA62. poly (A) 尾的功能包括A. 与翻译起始因子结合B. 形成特殊结构终止转录C. 与核糖体RNA结合D. 使RNA聚合酶从模板链上脱离E. 增加mRNA稳定性63. 除AUG外,原核生物的起始密码子还可能是A. UCGB. UGCC. GUGD. GCGE. GUC64. 下列哪个密码子为终止密码子A.GUAB.UGGC.UGAD.AUGE.UAC65. 不能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是A.UAGB.AUGC.UUGD.GUGE.UGC66. 下列哪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可作为起始密码子A.S-腺苷蛋氨酸B.甲硫氨酸C.酪氨酸A.B.苏氨酸C.异亮氨酸67. 原核生物未经修饰的新生多肽链的N端是A.fMetB.LeuC.PheD.AspE.His68. 真核生物合成初始出现在多肽链N端的氨基酸是A. methionineB. valineC. N-formylmethionineD. leucineE. isoleucine69. tRNA的分子结构特征是A. 密码环和5' 端CCAB. 密码环和3' 端CCAC. 反密码环和5' 端CCAD. 反密码环和3' 端CCAE. 三级结构呈三叶草形70. 稀有核苷酸含量最高的核酸是A.rRNAB.mRNAC.tRNAD.DNAE.snRNA71. 已知某tRNA的反密码子为ICU,它识别的密码子为A.AGGB.GGAC.UGAD.AGCE.TGA72. 遗传密码的摆动性常发生在A. 反密码子的第1位碱基B. 反密码子的第2位碱基C. 反密码子的第3位碱基D. A+CE. A+B+C73. 关于起始tRNA叙述错误..的是A. 起始tRNA在蛋白质合成的延伸阶段继续转运蛋氨酸B. 原核生物的起始tRNA携带N-甲酰蛋氨酸C. 真核生物的起始tRNA携带甲硫氨酸D. 起始蛋氨酰-tRNA结合到核糖体的P位E. 以上都不对74. 下列哪个不.是tRNA的特点A. 稀有碱基含量多B. 活化的氨基酸连接于5' 端CCAC. 与密码子之间的碱基配对不严格D. 分子量小E. 反密码环和氨基酸臂分别暴露于倒L形的两端75. tRNA携带活化的氨基酸的部位是A. 反密码环B. TψC环C. DHU环D. 额外环E. CCA76. 哺乳动物核糖体大亚基的沉降常数是A.30SB.40SC.50SD.60SE.70S77. 原核和真核生物共有的rRNA为A.5SB. 5.8SC.16SD.18SE.23S78. 真核生物的核糖体中不.包含A.5S rRNAB. 5.8S rRNAC.16S rRNAD.18S rRNAE.28S rRNA79.关于核糖体叙述错误..的是A. 30S亚基由16S rRNA和21种蛋白质组成B. 40S亚基由18S rRNA和33种蛋白质组成C. 50S亚基由5S rRNA、23S rRNA和34种蛋白质组成D. 60S亚基由5S rRNA、5.8S rRNA、28S rRNA和45种蛋白质组成E. 以上都不对80. 关于rRNA的叙述错误..的是A. 分子量相对较大B. 与核糖体蛋白结合C. 5S rRNA的结构基因属于III类基因D. 真核生物rRNA结构基因转录的产物均为单顺反子RNAE. 与mRNA、tRNA均可发生相互作用81. 有关snRNA的叙述错误..的是A. 真核细胞所特有B. 富含尿嘧啶C. 位于细胞质内D. 与mRNA的剪接加工有关E. 与蛋白质结合形成snRNP82. 信号识别颗粒的成分包括A. snRNAB. 7SL RNAC. snRNPD. SRP受体E. ribozyme83. 反义RNA的作用主要是A. 抑制转录B. 降解DNAC. 降解mRNAD. 封闭DNAE. 封闭mRNA84. 关于核酶叙述正确的是A. 化学本质是RNAB. 分为DNA酶和RNA酶C. 属于核酸酶D. 底物只能是DNAE. 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85. 如果基因突变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分子中一个氨基酸残基发生变异,出现的结果是A. 二级结构一定改变B. 二级结构一定不变C. 三级结构一定改变D. 功能一定改变E. 以上都不对86.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核酸与蛋白质的复合物A. 核糖体B. snRNPC. SRPD. 核酶E. 端粒酶87. 结构基因的突变可能导致A. 同义突变B. 错义突变C. 无义突变D. 移码突变E. 以上都包括88. 点突变是指A. 一个碱基对替换一个碱基对B. 插入一个碱基对C. 缺少一个碱基对D. 改变一个氨基酸残基E. 以上都包括89. 如果转录调控序列发生突变,则可能出现A. 蛋白质一级结构改变B. 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C. 蛋白质的比活性改变D. 蛋白质的总活性改变E. 蛋白质的功能改变90. 关于基因突变说法正确的是A. 由点突变引起的错义突变能够使蛋白质序列变短B. 产生同义突变的原因是密码子具有简并性C. 插入或者缺失碱基必定改变开放阅读框D. 嘌呤和嘧啶互相替代的点突变称为转换E. 结构基因的突变导致蛋白质表达量改变91. 哪种情况会导致移码突变A. 倒位B. 颠换C. 插入一个碱基D. 连续缺失三个碱基E. 以上都不对92. 基因突变致病的可能机制是A. 所编码蛋白质的结构改变,导致其功能增强B. 所编码蛋白质的结构改变,导致其功能减弱C. 所编码蛋白质的结构虽不变,但其表达量过多D. 所编码蛋白质的结构虽不变,但其表达量过少E. 以上都包括B型题A. DNAB. mRNAC. rRNAD. tRNAE. 蛋白质93. 顺式作用元件的化学本质是94. 反式作用因子的化学本质是95. 终止子的化学本质是96. 启动子的化学本质是97. 操纵子的化学本质是A. mRNAB. 5S rRNAC. 16S rRNAD. 18S rRNAE. 23S rRNA98. I类启动子调控的结构基因编码99. II类启动子调控的结构基因编码100. III类启动子调控的结构基因编码A. 增强子B. 单顺反子RNAC. 多顺反子RNAD. 内含子E. 操纵元件101. 原核生物的基因含有102. 原核生物结构基因转录的产物通常是103. 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含有104. 真核生物结构基因转录的产物通常是105. 调控原核生物基因转录的是106. 调控真核生物基因转录的是A. DNA聚合酶B. RNA聚合酶C. 信息分子的受体D. 阻遏蛋白E. 信号识别颗粒107. 与启动子相互作用的是108. 与操纵元件相互作用的是109. 与反应元件相互作用的是A. pGTCGAB. pAGCTGC. pGUCGAD. pTCGACE. pAGCUG已知DNA双链中,模板链的部分碱基序列为pCAGCT,问:110. 编码链的相应碱基序列是111. 转录出的相应mRNA序列是A. CCAB. 帽子C. poly (A)D. 反密码子E. SD序列112. 真核生物mRNA的3' 端结构包含113. 原核生物mRNA的5' 端结构包含114. 原核生物tRNA的3' 端结构包含A. 剪接加工B. 携带活化的氨基酸C. 翻译的模板D. 识别信号肽E. 蛋白质合成的场所115. mRNA的功能是116. tRNA的功能是117. rRNA的功能是A. 甲硫氨酸B. 异亮氨酸C. 脯氨酸D. 甲酰蛋氨酸E. 色氨酸118. 真核生物未经修饰的新生多肽链的N端为119. 原核生物未经修饰的新生多肽链的N端为A. DNAB. cDNAC. mRNAD. rRNAE. tRNA120. 密码子位于121. 反密码子位于A. 5S rRNAB. 16S rRNAC. 18S rRNAD. 23S rRNAE. 28S rRNA122. 原核生物的核糖体小亚基含有123. 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小亚基含有X型题124. 关于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 基因是DNA或者RNAB. mRNA的遗传密码信息只可能来自DNAC. 基因包含结构基因和转录调控序列两部分D. 结构基因中贮存着RNA和蛋白质的编码信息E. 转录调控序列中包含调控结构基因表达的所有信息125. 结构基因的特点是A. 病毒的结构基因是连续的B. 病毒的结构基因由于含有内含子而间断C. 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转录后无需剪接加工D. 病毒的结构基因与其侵染的宿主无关E. 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由外显子和内含子构成126. 内含子是指A. 通常具有转录调控作用的核酸序列B. 往往是非编码的DNA序列C. 一般在成熟mRNA中不存在相应的序列D. 与RNA的剪接加工相关E. 部分内含子可能变为外显子127. 真核生物的转录调控序列包括A. 启动子B. 上游启动子元件C. 操纵元件D. poly (A) 信号E. 反应元件128. 原核生物的基因可以与哪些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A. RNA聚合酶B. 转录激活蛋白C. 阻遏蛋白D. 反式作用因子E. 转录因子129. 真核生物基因转录时所需的蛋白质包括A. 转录因子B. 阻遏蛋白C. TATA因子D. CAP蛋白E. RNA聚合酶130. 大肠杆菌基因转录的启动子包括A. 转录起始位点B. -10 bp区C. -40 bp区D. -35 bp区E. + 20 bp区131. 顺式作用元件是A. 调控基因转录的蛋白质因子B. 结构基因的一部分C. 核酸片段D. 具有调控基因转录的作用E. 真核生物所特有132. 基因的结构包括A. 操纵子B. 顺式作用元件C. 反式作用因子D. 复制子E. 转录子133. 顺式作用元件发挥调控作用不.涉及A. DNA-DNA相互作用B. DNA-RNA相互作用C. RNA-蛋白质相互作用D. DNA-蛋白质相互作用E.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134. I类启动子调控的基因包括A. 5.8S rRNAB. 16S rRNAC. 18S rRNAD. 23S rRNAE. 28S rRNA135. 若I类启动子突变,受影响的是A. 核糖体30S亚基B. 核糖体40S亚基C. 核糖体50S亚基D. 核糖体60S亚基E. 以上都包括136. 能够与启动子结合的是A. 转录因子B. RNA聚合酶C. 阻遏蛋白D. CAP蛋白E. 操纵元件137. 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包括A. 内含子B. 外显子C. 开放读框D. 非翻译区E. 转录调控序列138. 上游启动子元件的调控机制包括A. 与转录激活蛋白相互作用B. 调节转录因子与TATA盒的结合C. 调节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D. 控制转录起始复合物形成E. 与TATA盒共同调控转录起始139. 与增强子化学本质相同的是A. 转录因子B. 复制子C. 核酶D. 顺反子E. 内含子140. 关于类固醇激素诱导基因转录,说法正确的是A. 类固醇激素的受体是转录因子B. 调节阻遏蛋白与操纵元件的结合C. 类固醇激素受体与激素形成复合体后被活化D. 活化的激素受体与类固醇激素反应元件相互作用E. 在转录水平调控基因表达141. 原核生物基因的启动子一般不.包括以下组分A. 转录起始位点B. 增强子C. -10 bp区D. 基因内启动子E. -35 bp区142. 关于真核生物mRNA的加尾修饰,说法正确的是A. 不需要模板B. 转录最初生成的mRNA 3' 末端长于成熟mRNA 3' 末端C. 加尾可以增加mRNA的稳定性D. poly (A) 加在转录终止处E. 转录后需切去一小段mRNA序列才能加尾143. 真核生物的成熟mRNA中不.包含A. 内含子转录的序列B. 外显子转录的序列C. SD序列D. 帽子结构E. poly (A) 尾144.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mRNA都具有A. 非翻译区B. SD序列C. poly (A) 尾D. 密码子E. 开放读框145. 有关帽子结构说法正确的是A. 核内hnRNA中没有帽子结构B. 含有甲基化鸟嘌呤C. 形成5',5'-磷酸二酯键D. 分为0型、1型和2型E. 原核生物含有与真核生物类似的帽子结构146. hnRNA和mRNA共同含有的结构是A. 内含子转录的序列B. 外显子转录的序列C. 启动子D. SD序列E. 帽子结构147. 密码子可能存在于A. intronB. tRNAC. mRNAD. UTRE. ORF148. 可作为原核生物起始密码子的是A. AUGB. GUGC. GCGD. UCGE. UUG149. 大肠杆菌的核糖体大亚基包含A. 5S rRNAB. 5.8S rRNAC. 16S rRNAD. 18S rRNAE. 23S rRNA150. 核糖体60S亚基不.包含A. 5S rRNAB. 5.8S rRNAC. 18S rRNAD. 23S rRNAE. 28S rRNA151. 可能导致移码突变的基因突变是A. 转换B. 颠换C. 缺失D. 插入E. 倒位152. 属于转换的点突变是A. A →GB. T → CC. G→ TD. A →TE. G →C(二)名词解释1. 基因(gene)2. 结构基因(structural gene)3. 断裂基因(split gene)4. 外显子(exon)5. 内含子(intron)6. 多顺反子RNA(polycistronic/multicistronic RNA)7. 单顺反子RNA(monocistronic RNA)8. 核不均一RNA(heterogeneous nuclear RNA, hnRNA)9. 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10. 密码子(codon)11. 反密码子(anticodon)12. 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13. 启动子(promoter)14. 增强子(enhancer)15. 核酶(ribozyme)16. 核内小分子RNA(small nuclear RNA, snRNA)17. 信号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 SRP)18. 上游启动子元件(upstream promoter element)19. 同义突变(same sense mutation)20. 错义突变(missense mutation)21. 无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22. 移码突变(frame-shifting mutation)23. 转换(transition)24. 颠换(transversion)(三)简答题1. 顺式作用元件如何发挥转录调控作用?2. 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mRNA的异同。

分子生物学习题及答案(3,4,5章)

分子生物学习题及答案(3,4,5章)

第3章一.名词解释(考试时,名词解释为英文,要写出中文并解释)1、复制(replication):亲代双链DNA分子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分别以每单链DNA 分子为模板,聚合与自身碱基可以互补配对的游离的dNTP,合成出两条与亲代DNA分子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的过程。

2、复制子(replicon):也称复制单元,是基因组中具有一个复制起点(origin,ori)和一个复制终点(terminus,ter)并能在细胞中自主复制的基本单位。

3、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on Replication):DNA复制过程中亲代DNA的双链分子彼此分离,作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两条新生子链,这种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4、冈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冈崎片段是相对比较短的DNA链(大约1000核苷酸残基),是在DNA的后随链的不连续合成期间生成的片段,这是Reiji Okazaki在DNA合成实验中添加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前体观察到的,因此DNA的复制是半不连续复制.5、DNA复制的转录激活(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RNA聚合酶使双链DNA分子局部开链,在合成10~12个核苷酸的RNA片段之后,再由DNA聚合酶完成前导链DNA的合成,在完成近1000~2000个核苷酸的DNA合成后,后随链才在引发酶的作用下开始启动冈崎片段的引物RNA的合成,将这一过程称为DNA复制的转录激活。

6、单链DNA结合蛋白(single strand DNA binding protein,SSB):在复制中维持模板处于单链状态并保护单链的完整性。

7、复制体(replisome):DNA复制过程中的多酶复合体。

8、端粒(Telomere):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是为了保证染色体稳定的一段高度重复序列,呈现四股螺旋。

9、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 复制开始,在复制起点形成的一个特殊的叉形结构,是复制有关的酶和蛋白质组装成复合物和新链合成的部位,这个部位称为复制叉。

分子生物学习题及答案精选全文

分子生物学习题及答案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分子生物学1.插入或缺失碱基对会引起移码突变,下列哪种化合物最容易造成这种突变()。

A. 吖啶衍生物B. 5-溴尿嘧啶C. 咪唑硫嘌呤D. 乙基乙磺酸正确答案: A2.产生移码突变可能是由于碱基对的():A. 转换B. 颠换C. 水解D. 插入正确答案: D3.碱基切除修复中不需要的酶是()A. DNA聚合酶B. 磷酸二酯酶C. 核酸外切酶D. 连接酶正确答案: B4.关于DNA的修复,下列描述中,哪些是不正确的?()A. UV照射可以引起相邻胸腺嘧啶间的交联B. DNA聚合酶III参与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系统行程的单链缺口C. DNA的修复的过程中需要DNA连接酶D. 哺乳动物细胞可以用不同的糖基化酶来除去特异性的损伤碱基正确答案: B5.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病是异常血红蛋白纯合子基因的临床表现。

β-链变异是由下列哪种突变造成的():A. 染色体臂交换B. 单核苷酸插入C. 染色体不分离D. 碱基替换正确答案: D6.在细胞对DNA损伤做出的响应中,哪一种方式可能导致高的变异率?()A. 光复活修复B. 碱基切除修复C. 重组修复D. 跨越合成正确答案: D7.下列哪种修复方式,不能从根本上消除DNA的结构损伤?()A. 核苷酸切除修复B. 错配修复C. 光复活修复D. 重组修复正确答案: D8.紫外线照射对DNA分子的损伤主要是():A. 形成共价连接的嘧啶二聚体B. 碱基替换C. 磷酸酯键的断裂D. 碱基丢失正确答案: A9.紫外线照射引起DNA最常见的损伤形式是生成胸腺嘧啶二聚体。

在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这种变化的叙述中,哪项是正确的?()A. 是相对的两条互补核苷酸链间胸腺嘧啶之间的共价连接B. 可由核苷酸切除修复系统在内的有关酶系统进行修复C. 是由胸腺嘧啶二聚体酶催化生成的D. 不会影响DNA复制正确答案: B10.光复活修复过程中,以下哪种酶与嘧啶二聚体结合?()A. 光解酶B. 核酸外切酶C. 核酸内切酶D. 连接酶正确答案: A11.在大多数DNA修复中,牵涉到四步序列反应,这四步序列反应的次序是()A. 识别、切除、再合成、再连接B. 再连接、再合成、切除、识别C. 切除、再合成、再连接、识别D. 识别、再合成、再连接、切除正确答案: A12.下列碱基的改变不属于颠换的是():A. A →GB. T →GC. A →TD. C →G正确答案: A13.E. coli中的MutH能识别():A. 扭曲的DNA双链B. 半甲基化的GATCC. 插层剂插入位点D. 冈崎片段间的缺口正确答案: B14.哪一类型的突变最不可逆?()A. 核苷酸的缺失或插入B. 水解脱氨基C. 八氧代鸟嘌呤D. 嘧啶二聚体正确答案: A15.下列何者属于DNA自发性损伤():A. DNA复制时的碱基错配B. 胸腺嘧啶二聚体的形成C. 胞嘧啶脱氧D. DNA交联正确答案: A16.错配修复系统中MutS通过检测子代链序列识别子代链上的错配位点。

分子生物学习题

分子生物学习题

第二章染色体与DNA一、DNA的结构1、非组蛋白染色体蛋白负责30nm 纤丝高度有序的压缩( )2、因为组蛋白H4在所有物种中都是一样的,可以预期该蛋白质基因在不同物种中也是一样的。

()3、DNA 在10nm 纤丝中压缩多少倍?()4、A.6 倍B.10 倍C.40 倍D.240 倍E.1000 倍F.100005、染色体和DNA的区别是什么?答:是磷酸二酯键连接的简单核苷酸多聚体,其双链结构保证了依赖于模板合成的准确性,DNA 的以遗传密码的形式编码多肽和蛋白质,其编码形式多样而复杂。

6、染色体上的非组蛋白有什么功能?7、为什么只有DNA 适合作为遗传物质8、DNA三级结构有什么重要生物学意义9、下面叙述哪些是正确的?(C )A.C 值与生物的形态复杂性呈正相关B.C 值与生物的形态复杂性呈负相关C.每个门的最小C 值与生物的形态复杂性是大致相关的10、下列哪些基因以典型的串联形式存在于真核生物基因组?( BC )A.珠蛋白基因B.组蛋白基因C.rRNA 基因D.肌动蛋白基因11、染色质非组蛋白的功能不包括(D)。

A.结构B.复制C.染色体分离D.核小体包装12、原核细胞DNA 的哪些特征表明了其基因组的组织方式具有经济性?13、为什么DNA 双螺旋中维持特定的沟很重要?14、高等真核生物的大部分DNA 是不编码蛋白质的。

(T )15、酵母mRNA 的大小一般与基因的大小相一致,而哺乳动物mRNA 比对应的基因明显小是因为哺乳动物大部分基因含有内含子。

(T )二、DNA的复制1.在DNA 合成中负责复制和修复的酶是DNA 聚合酶。

2.染色体中参与复制的活性区呈Y 开结构,称为DNA 复制叉。

3.在DNA 复制和修复过程中,修补DNA 螺旋上缺口的酶称为DNA 连接酶4.在DNA复制过程中,连续合成的子链称为前导链,另一条非连续合成的子链称为后随链。

5.如果DNA 聚合酶把一个不正确的核苷酸加到3′端,一个含3′→5′活性的独立催化区会将这个错配碱基切去。

分子生物学章节习题

分子生物学章节习题

单选题}20分双选题名词解释5×3分英+汉简答题3×5分论述题1(2)×10( + )分A 细胞与大分子1 分泌蛋白的糖基化作用发生在(C )A线粒体B过氧化物酶体C内质网D核2 以下哪一个是核蛋白(B )A角蛋白B染色质C组蛋白D蛋白聚糖3以下哪一个不是多糖(D )A几丁质B支链淀粉C黏多糖D甘油4 跨膜蛋白(B )A将两个脂双层连接一起B有胞内和胞外结构域C完全包埋在膜内D很容易从膜上去除下来5 名词解释:微体、核蛋白。

微体(microbody或cytosome)是一些由单层膜包围的小体。

它的大小、形状与溶酶体相似,二者区别在于含有不同的酶。

微体内含有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类。

在植物细胞里,还存在另一种过氧化物酶体,进行乙醛酸循环,称为乙醛酸循环体。

根据微体内含有的酶的不同可以将微体分为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和乙醛酸循环体。

核蛋白(nuclear protein)是指在细胞质内合成,然后运输到核内起作用的一类蛋白质,由核酸与蛋白质组成。

如核糖体、染色质。

病毒也是一种核蛋白复合体。

6 简答:真核与原核生物核糖体的主要区别?原核生物的核糖体较小,沉降系数为70S,相对分子质量为2.5MDa,由50S(23S rRNA、5S rRNA和31种蛋白质)和30S(16S rRNA和21种蛋白质)两个亚基组成;而真核生物的核糖体体积较大,沉降系数是80S,相对分子质量为3.9~4.5MDa,由60S(28S rRNA、5.8S rRNA、多种5S rRNA和约33种蛋白质)和40S(18S rRNA和约49种蛋白质)两个亚基组成。

典型的原核生物大肠杆菌核糖体是由一个50S大亚基和一个30S小亚基组成的。

B 蛋白质结构1 以下哪一个是亚氨基酸(A )A 脯氨酸B 羟赖氨酸C 色氨酸D 组氨酸2 以下哪一个不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C )A α-螺旋B 三股螺旋C 双螺旋D β-折叠片3 在等电聚焦电泳中蛋白质按(A )分离A pH梯度B 盐梯度C 密度梯度D 温度梯度4 Edman降解法(D )对多肽进行测序A 用一段cDNA测序B 按照质量C 从C端到N端D 从N端到C端5名词解释:抗原决定部位或表位抗原表位(antigenic determinant,AD)是决定抗原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由5~8个氨基酸组成的短序列。

《分子生物学》习题答案

《分子生物学》习题答案

《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第1章绪论1.简述孟德尔、摩尔根和Waston等人对分子生物学发展的主要贡献。

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他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别为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

摩尔根发现了染色体的遗传机制,创立染色体遗传理论,是现代实验生物学奠基人。

于1933年由于发现染色体在遗传中的作用,赢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Watson于1953年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_(包括中心法则),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誉为“DNA之父”。

2.写出DNA、RNA、mRNA和siRNA的英文全名。

DNA:deoxyribonucleic acid 脱氧核糖核酸RNA:ribonucleic acid 核糖核酸mRNA:messenger RNA 信使RNAtRNA:transfer RNA 转运RNArRNA:ribosomal RNA 核糖体RNA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 干扰小RNA3.试述“有其父必有其子”的生物学本质。

其生物学本质是基因遗传。

子代的性状由基因决定,而基因由于遗传的作用,其基因的一半来自于父方,一般来自于母方。

4.早期主要有哪些实验证实DNA是遗传物质?写出这些实验的主要步骤。

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外表光滑的S型肺炎链球菌(有荚膜多糖→致病性);外表粗糙R型肺炎链球菌(无荚膜多糖)。

①活的S型→注射→实验小鼠→小鼠死亡②死的S型(经烧煮灭火)→注射→实验小鼠→小鼠存活③活的 R型→注射→实验小鼠→小鼠存活④死的S型+活的R型→实验注射→小鼠死亡⑤分离被杀死的S型菌体的各种组分+活的R型菌体→注射→实验小鼠→小鼠死亡(内只有死的S型菌体的DNA转化R型菌体导致致病菌)*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①细菌培养基35S标记的氨基酸+无标记噬菌体→培养1-2代→子代噬菌体几乎不含带有35S标记的蛋白质②细菌培养基32N标记的核苷酸+无标记噬菌体→培养1-2代→子代噬菌体含有30%以上32N标记的核苷酸*噬菌体传代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三版课后习题及答案(共10章)

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三版课后习题及答案(共10章)

体单色染源同用适性特种一止不有�中述描上以�E 因基位等的同不有具可但�因基的同相着布分�序顺的样同照按都者两�D 开分此彼期后列分丝有�C 性致一传遗�B � 粒丝着的同共有�A
��体单色染源同于用适条一哪列下�8 倍 ��倍少多缩压中丝纤 mn01 在 AND�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001�E 倍 042�D 倍 04�C 倍 01�B 倍 6�A�
501×8.3=4.3/43.0×601×8.3=数转�答
mm3.1=mn601×3.1=43.0/601×8.3=度长的 AND 体色染
aD066=对基碱 1�aD033=基碱 1�答 .6 。需必所用作互相质白蛋与 AND 是构结状沟成形�答 .5 。度浓盐加增和 Hp、度温低降�答 .4 。响影数总和型类的 AND 复重中组因基和小大组因基受值 2/1t0C�答 .3 �时知可比分百的 C+G 中链双在有只此因�的同相量含的基碱补互中子分 AND 在于由�答 .2 。子 分坏破会不也变改息信的组重或变突自来�构结子分响影会不息信的 AND 在存储此因�接 连价共的间之酸苷核与参不基碱而�序顺的基碱指是息信的中 AND 在存储�看面方息信从 。别差的基碱氮含是仅酸苷核的同不�看度角学化从�答 .1 X√√√√ √√X√X、三 答简、四 2/%�C+G�=%G
和总的数转回的轴旋螺双和数转旋的链条一另绕链条一中旋螺双是�E
�案答
�质物传遗为作合适 AND 有只么什为�9 �对配基碱 G-C 和 T-A 现发只常通中 AND 在么什为�8 �么什是据证的理定酸苷核四该翻 推接直个一第。性异特的质物传遗为作乏缺 AND 以所��…GCTA、GCTA、GCTA、GCTA 如�列排复重则规的酸苷核个 4 是都�何如源来论无 AND�为认间时段一有经曾�7 �转少多有 AND 该�2� �长多有子分该�1� 邻个两�aD033 是量质子分均平的酸苷核�aD901×5.2 是约大量质子分的体色染菌杆肠大�6 �要重很沟的定特持维中旋螺双 AND 么什为�5 ��火退�性复 AND 使促可件条些哪�4 �值 2/1t0C 响影数参些哪的组因基核真�3 �量含分百的”G“中链酸苷核的定给一某测预能可有下况情种何在�2 �别区么什有面方息信和化生在间对基碱�1 题答简、四 样一是也中种物同不在因基质白蛋该期预以可�的样一是都中种物有所在 4H 白蛋组为因�01 ) (。缩压的序有度高丝纤 mn03 责负白蛋体色染白蛋组非�9 ) (。关相性杂复组因基与 2/1t0C�8 ) (。关相小大组因基与 2/1t0C�7 ) (。式形合组列序的能可种 0014 有具�AND 的 pb001 度长段一�6 ��大很化变列序酸苷核的因基 4H 白蛋组种物同不�� �。的 �问请�mn4.3 是�距螺即�度高的转一每旋螺双�mn43.0 是离距的间之对酸苷核近

山东大学分子生物学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03DNA的生物合成(复制)

山东大学分子生物学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03DNA的生物合成(复制)

第三章 DNA的生物合成(复制)一、选择题1.F.Crik中心法则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不包括A.RNA→蛋白质B.DNA→rRNAC.DNA→DNAD.RNA→DNAE.DNA→mRNA2.M.Meselson和F.W.Stahl用15NH4Cl 证明的机制是A. DNA混合式复制B. DNA转录为mRNAC. mRNA翻译为蛋白质D. DNA半保留复制E. DNA全保留复制3.不参与原核DNA复制的物质是A.dNTPB.Dna GC.Uvr BD.SSBE.NTP4.复制中维持DNA单链状态的蛋白质是A.Dna BB.UvrBC.SSBD.Rec AE.Lex A5.DNA复制时, 合成5'-TAGATCC-3'的互补序列是A.5'-GGATCTA-3'B.5'-CCTAGAT-3'C.5'-GGAUCUA-3'D.5'-GGAUAGA-3'E.5'-ATCTAGG-3'6.关于DNA-pol Ⅲ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3'→5'外切酶活性B.有5'→3'外切酶活性C.复制延长中催化核苷酸聚合D.细胞中含量最少比活性最高E.有5'→3'聚合酶活性7.DNA复制保真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polⅠ的即时校读功能B.DNA-pol 对碱基的选择性C.DNA-pol 对模板的依赖性D.DNA-pol对模板的高亲和性E.严格的碱基配对原则8.DNA拓扑异构酶的作用是A.解开DNA双螺旋间氢键B.复制时理顺DNA链C.使DNA异构为核小体D.辨认复制起始点E.稳定和保护单链DNA9.复制中,RNA引物的作用是A.活化SSBB.使冈崎片段延长<P%2@`���<NTEXT style="LINE-HEIGHT: 18pt; TEXT-INDENT:7.9pt">C.参与构成引发体D.协助解螺旋酶作用E.提供3'-OH末端供dNTP加入10.紫外线照射最常引起的碱基二聚体是A.C-CB.C-TC.T-TD.T-UE.U-C11.DNA切除修复时①DNA-polⅠ;②DNA连接酶;③Uvr A;④Uvr C、Uvr B 作用顺序是A.③、④、①、②B.①、②、③、④C.②、③、①、④D.③、②、④、①E.①、③、④、②12. 着色性干皮病的分子基础是A.Uvr类蛋白缺乏B.DNA-pol δ基因缺陷C.DNA-pol ε基因突变D.Lex A类蛋白缺乏E.XP类基因缺陷13. 关于逆转录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以单链RNA为模板B.以单链DNA为模板C.水解杂化双链中的RNAD.促使新合成DNA转入宿主细胞E.能生成cDNA双链14. 能直接以DNA为模板合成的物质是A.阻遏物B.hnRNAC.引物酶D.诱导剂E.辅阻遏物15. 参与DNA复制的物质不包括A.引物酶B.拓扑酶C.连接酶D.核酶E.SSB16. 关于端粒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以染色体DNA为模板B.是RNA-蛋白质复合物C.催化端粒DNA生成D.含有RNA模板E.有逆转录酶活性17.产生冈崎片段的原因是A.复制速度过快B.拓扑酶作用生成C.多个复制起始点D.复制与解链方向相反E.RNA引物过短18. 关于突变的叙述, 错误的是A.点突变导致错配B.缺失一定引起框移突变C.插入不一定引起框移突变D.插入可改变密码子阅读方式E.A取代G是突变19. 为真核生物DNA连接酶供能的物质是A.GTPB.ATPC.NAD+D.NADPHE.FAD20. 不需要DNA连接酶参与的过程是A.DNA复制B.切除修复C.SOS修复D.DNA复性E.DNA重组二、名词解释1. 中心法则(the central dogma)2. 基因和基因表达(gene and gene expression)3. 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4. 端粒和端粒酶(telomere and telomerase)5.逆转录和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ion and reverse transcriptase)三、问答题1.DNA复制时是如何保证其保真性的?2.论述参与DNA复制的主要物质及各自的功能。

分子生物学部分习题

分子生物学部分习题

第三十一章 RNA和生物合成和加工一、是非判断题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许多mRNA都是多顺反子转录产物。

(错)2.已发现一些RNA前体分子具有催化活性,可以准确地自我剪接,被称为核糖酶(ribozyme),或称核酶。

(对)3.原核生物中mRNA一般不需要转录后加工。

(对)4.RNA聚合酶对弱终止子的识别需要专一的终止因子(如蛋白)。

(对)5.原核细胞启动子中RNA聚合酶牢固结合并打开DNA双链的部分称为Pribnow box,真核细胞启动子中相应的顺序称为Hogness box,因为富含A-T,又称TATA box。

(对)6.增强子(endancer)是真核细胞DNA上一类重要的转录调节元件,它们自己并没有启动子活性,却具有增强启动子活性转录起始的效能。

(对)二、填空题1.大肠杆菌RNA聚合酶全酶由组成;核心酶的组成是。

参与识别起始信号的是因子。

2.基因有两条链,作为模板指导转录的那条链称有意义链。

3.原核细胞中各种RNA是同一RNA聚合酶催化生成的,而真核细胞核基因的转录分别由 3 种RNA聚合酶催化,其中rRNA基因由 RNA聚合酶Ⅰ转录,hnRNA基因由 RNA聚合酶Ⅱ转录,各类小分子量RAN则是RNA聚合酶Ⅲ的产物。

4.一个转录单位一般应包括启动子序列、编码序列和终止子顺序。

5.真核细胞中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多为隔裂基因。

编码的序列还保留在成熟mRNA中的是外显子,编码的序列在前体分子转录后加工中被切除的是内含子。

在基因中外显子被内含子分隔,而在成熟的mRNA序列被拼接起来。

6.染色质中组蛋白和非组蛋白对转录均有调节作用,其中非组调节作用具有组织特异性。

三、选择题1.下列关于σ因子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A.是RNA聚合酶的亚基,起辨认转录起始点的作用B.是DNA聚合酶的亚基,容许按5′→3′和3′→5′双向合成C.是50S核蛋白体亚基,催化肽链生成D.是30S核蛋白体亚基,促进mRNA与之结合E.在30S亚基和50S亚基之间起搭桥作用,构成70S核蛋白体2.真核生物RNA聚合酶I催化转录的产物是:BA.mRNA B.45S-rRNAC.5S-rRNA D.tRNA E.SnRNA3.下列关于原核细胞转录终止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CA.是随机进行的B.需要全酶的ρ亚基参加C.如果基因的末端含G—C丰富的回文结构则不需要ρ亚基参加D.如果基因的末端含A—T丰富的片段则对转录终止最为有效E.需要ρ因子以外的ATP酶4.下列关于真核细胞mR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A.它是从细胞核的RNA前体—核不均RNA生成的B.在其链的3′端有7-甲基鸟苷,在其5′端连有多聚腺苷酸的PolyA尾巴C.它是从前RNA通过剪接酶切除内含子连接外显子而形成的D.是单顺反子的第三十三章蛋白质的合成及转运一、是非判断题1.由于遗传密码的通用性真核细胞的mRNA可在原核翻译系统中得到正常的翻译。

山东大学分子生物学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05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山东大学分子生物学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05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第五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一、选择题1.仅有一个密码子的氨基酸是A.色氨酸、赖氨酸B.苏氨酸、甘氨酸C.甲硫氨酸、甘氨酸D.亮氨酸、丙氨酸E.色氨酸、甲硫氨酸2.密码与反密码配对时,不遵从碱基配对规律,称为A.密码的简并性B.密码的偏爱性C.密码的连续性D.密码的摆动性E.密码的通用性3.真核生物核蛋白体中没有的rRNA是A.18SB.23SC.5SD.28SE.5.8S4.反密码存在于A.DNAB.tRNAC.mRNAD.rRNAE.cDNA5.不符合密码的通用性的细胞器是A.细胞核B.微粒体C.线粒体D.内质网E.高尔基体6.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校正活性是A.水解酯键B.水解3’,5’磷酸二酯键C.水解磷酸酯键D.形成酸酐键E.形成磷酸酯键7.关于核蛋白体,错误的是A.由rRNA和多种蛋白质组成B.分为大小亚基C.是翻译的场所D.在细胞核内起作用E.一个mRNA上可附着多个核蛋白体8.能促使大小亚基解离的因子是A.IF1B.IF2C.IF3D.EF-TsE.IF1与IF39.EF-Tu的功能是A.协助氨基酰-tRNA进入A位B.促进核糖体亚基聚合C.促进核糖体解聚D.促进mRNA与核糖体分离E.促进肽酰-tRNA移位10.延长因子EFG具有哪种酶的活性A.转肽酶B.酯酶C.转位酶D.转甲酰酶E.转氨酶11.肽链延长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又称为核蛋白体循环B.每循环一次延长一个氨基酸C.分为进位,成肽和转位三步D.需要EFT、EFGE.需要ATP供能12. 翻译终止时激活转肽酶为酯酶活性的是A.RF-1B.RF-2C.RF-3D.RF-4E.RR13. 蛋白质合成中不消耗能量的阶段是A.氨基酸活化B.翻译起始C.进位D.成肽E.转位14. 关于多肽链一级结构的翻译后修饰,描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合成过程中N端总是甲酰甲硫氨酸B.天然蛋白质N端多数不是甲酰甲硫氨酸C.脱甲酰基酶可除去N端甲酰基D.氨基肽酶可除去N端氨基酸E.翻译终止才能除去N端甲酰基15. 鸦片促黑皮质素原水解加工生成的是A.胰岛素B.糖蛋白C.脂蛋白D.ACTHE.TSH16. 可被信号肽酶裂解的部位是A.加工区B.疏水核心区C.碱性氨基末端区D.酸性羧基末端区E.亲水区17.关于信号肽识别粒子(SRP)的描述,错误的是A.由蛋白质与RNA组成的复合体B.能特异识别结合信号肽C.具有暂停蛋白质合成的作用D.可将正在合成蛋白质的核蛋白体带至膜外E.SRP需与对接蛋白结合18. 白喉毒素可共价修饰的因子是A.EF3B.eEF1C.EF1D.eEF2E.EF219. 干扰素通过何种方式使eIF2失活A.甲基化B.ADP核糖基化C.羧化D.磷酸化E.乙酰化20. 可辨认结合分泌蛋白新生肽链N端的是A.转肽酶B.信号肽识别颗粒C.GTP酶D.RNA酶E.对接蛋白二、名词解释1. 多聚核蛋白体(polyribosome)2. 信号肽(signal peptide)3.开放阅读框架(open reading frame, ORF)三、问答题1.三种RNA在蛋白质合成中各起何作用?2.原核与真核生物翻译起始阶段各有何异同?3.细胞核蛋白合成后如何靶向输送到细胞核?4.举例说明抗生素在翻译水平抑菌的作用机理。

山东大学分子生物学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10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山东大学分子生物学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10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第十章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一.选择题【A型题】1.关于基因变异致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绝大多数疾病与基因异常密切相关B.基因表达的各个环节异常都可致病C.基因结构异常可致病D.基因变异致病包括内源基因变异和外源基因入侵E.人类的疾病都是由基因变异引起的2.内源基因变异不包括A.点突变B.缺失或插入突变C.外源基因入侵D.表达异常E.基因结构变异3.结构突变不包括A.基因失活B.基因重排C.染色体易位D.基因扩增E.插入突变4.关于镰状细胞贫血的叙述,正确的是A.β-珠蛋白基因第6位密码子点突变B.α-珠蛋白基因第6位密码子点突变C.β-珠蛋白基因的T变为AD.β-珠蛋白的Glu取代ValE.α-珠蛋白的Val取代Glu5.关于RFLP分析,错误的是A.可诊断甲型血友病B.可诊断苯丙酮尿症C.用特异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作为遗传标志D.判断是否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E.基本原理是根据DNA杂交6.关于ASO杂交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方法仅用于诊断已知突变B.该方法可发现新的突变基因类型C.仅能检测纯合子D.原理是依据DNA片段长度多态性E.原理是利用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的改变7.与PCR联合进行基因诊断的方法,不包括A.PCR / ASOB.PCR / SSCPC.PCR / WesternD.PCR / RFLPE.PCR / 限制酶谱法8.常用于基因诊断的核酸杂交方法不包括A.基因序列测定B.限制性内切酶酶谱分析法C.RFLP分析法D.ASO杂交法E.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9.基因诊断的常用方法不包括A.核酸分子杂交B.PCRC.ASO法D.基因测序E.Western blotting10.RNA诊断的常用方法,不包括A.RNA点杂交B.Northern blottingC.定量逆转录PCRD.Southern blottingE.mRNA差异显示PCR11.关于RNA的诊断,错误的是A.对基因转录产物进行定性分析B.对基因转录产物进行定量分析C.以mRNA、rRNA、tRNA为检测对象D.可检测外显子的变异E.可检测剪接、加工的缺陷12.关于基因诊断的应用,错误的是A.预防癌症B.遗传病检测C.传染病检测D.优生E.流行性疾病检测13.关于基因治疗,错误的是A.正常基因整合到细胞基因组校正致病基因B.正常基因整合到细胞基因组置换致病基因C.某些目的基因不与宿主细胞整合,也可短暂发挥作用D.目的基因只有整合与宿主基因重组才能发挥作用E.将某些遗传物质移入患者细胞内,达到治疗作用14.基因治疗的方法,不包括A.基因失活B.基因置换C.染色体易位D.基因增补E.基因矫正15.与基因失活无关的是A.肽核酸B.基因敲除C.核酶D.基因矫正E.反义核酸16.关于自杀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菌产生的酶催化无毒性药物转变为细胞毒性物B.常用的有HSV-TK、EC-CD等C.可用于肿瘤的治疗D.携带该基因的受体细胞被杀死E.可用于遗传病的基因治疗17.关于治疗性基因的选择,错误的是A.野生型基因可用于单基因缺陷的治疗B.ADA可用于治疗SCIDC.VEGF基因可用于血管栓塞性疾病治疗D.ADA用于治疗心血管病E 反义核酸能抑制肿瘤生长18.基因治疗中常用的载体,不包括A.病毒载体B.质粒C.腺病毒载体D.逆转录病毒载体E.腺相关病毒载体19.内源基因结构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可引起的疾病是A.肿瘤B.感染性疾病C.遗传性疾病D.心血管疾病E.肝病20.非病毒介导基因转移的物理方法,不包括A.基因枪技术B.脂质体介导C.电穿孔D.DNA直接注射E.显微注射【X型题】21.关于基因诊断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Mst Ⅱ酶切图谱诊断镰状贫血B.ASO杂交可检测基因突变C.DMD的诊断可用多重PCR技术D.对基因转录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22.基因治疗所采用的方法包括A.基因矫正B.基因置换C.基因增补D.基因重组23.基因治疗的载体包括A.腺病毒B.质粒C.腺相关病毒D.逆转录病毒24.关于基因治疗载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病毒和非病毒载体两类B.临床治疗中多选用病毒载体C.腺病毒载体可插入9kb外源基因D.腺病毒载体是RNA病毒25.基因治疗的基本过程包括A.治疗性基因的选择B.基因载体的选择C.靶细胞的选择D.基因转移E.回输体内26.内源基因变异包括A.点突变B.表达异常C.基因重排D.基因置换27.结构突变包括A.点突变B.缺失C.插入D.基因重排二、名词解释1. 基因诊断2. gene therapy三、简答题1.基因诊断的特点是什么。

分子生物学习题答案

分子生物学习题答案

分子生物学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Chapter 1 Introduction一名词解释1.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相媲美的美国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解读人基因组上的所有基因、24个染色体DNA分子中的碱基序列。

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分为两个阶段:DNA序列图以前的计划和DNA序列图计划。

序列图前计划包括遗传图、物理图、转录图。

2. RFLP (restrict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 variation from one individual to the next in the number of cutting sites for a given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in a given genetic locus.3. DNA指纹:基因组中存在着多种重复序列,拷贝数从几个到数十万个,可分为串联重复序列和分散重复序列。

根据个体重复序列拷贝的位置和数目的差异,使用限制性内切酶,获得具有个体特异性的DNA片段。

可以作为亲缘关系或个人身份的鉴定。

4. 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单核苷酸多态性):在一个群体中,基因组内某一特定核苷酸位置上出现2种或2种以上不同核苷酸的现象,在群体中相应频率为1-2%。

如果低于这个频率,可视为点突变。

二简答1. What is molecular biology?Molecular biology is the subject of gen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t the molecular level.To explain the principle of development, metabolism, heredity and variation, aging at the molecular level. It grew out of the disciplines of genetics and biochemistry.2. Major events in the genetics century第二章核酸、蛋白质结构一选择题:B, E, D, A, A二名词解释1.Transfection:describes 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material into eukaryotic cells using a virus vector or other means of transfer. The term transfection for non-viral methods is most often used in reference to mammalian cells, while the term transformation is preferred to describe non-viral DNA transfer in bacteria and non-animal eukaryotic cells such as fungi, algae and plants.2.Configuration:The configuration of a molecule is the permanent geometry that results from the spatial arrangement of its bonds. The ability of the same set of atoms to form two or more molecules with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is stereoisomerism.Configuration is distinct from chemical conformation, a shape attainable by bond rotations.3.构象:(Conformation, generally means structural arrangement),指一个分子中不改变共价键结构,仅是单键周围的原子旋转所产生的原子空间排列。

朱玉贤 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三版课后习题及答案

朱玉贤 现代分子生物学第三版课后习题及答案

现代分子生物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共10章)第一章 绪论1. 你对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含义和包括的研究范围是怎么理解的?2. 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容有哪些方面?3. 分子生物学发展前景如何?4. 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的社会意义和科学意义是什么?答案:1.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并正在与其它学科广泛交叉与渗透的重要前沿领域。

狭义:偏重于核酸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的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其中也涉及与这些过程有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认识生命现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也为人类利用和改造生物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前景。

所谓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的本质主要是指对遗传、 生殖、生长和发育等生命基本特征的分子机理的阐明,从而为利用和改造生物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新的手段。

这里的分子水平指的是那些携带遗传信息的核酸和在遗传信息传递及细胞内、细胞间通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

这些生物大分子均具有较大的分子量,由简单的小分子核苷酸或氨基酸排列组合以蕴藏各种信息,并且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以形成精确的相互作用系统,由此构成生物的多样化和生物个体精确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调节控制系统。

阐明这些复杂的结构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分子生物学的主要任务。

2. 分子生物学主要包含以下三部分研究内容:A.核酸的分子生物学,核酸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核酸的结构及其功能。

由于核酸的主要作用是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因此分子遗传学(moleculargenetics)是其主要组成部分。

由于50年代以来的迅速发展,该领域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技术,是目前分子生物学内容最丰富的一个领域。

研究内容包括核酸/基因组的结构、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与翻译,核酸存储的信息修复与突变,基因表达调控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等。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特纳第二版课后练习题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特纳第二版课后练习题

Section C - properties of nucleic acids1.The sequence 5'-AGTCTGACT-3' in DNA is equivalent to which sequence in RNA?A 5'-AGUCUGUGACU -3'B 5' -UGTCTGUTC -3'C 5' -UCAGUCUGA-3'D 5'- AGUCAGACU-3'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rrectly describes A-DNA?A a right-handed antiparallel double helix with 10 bp/turn and bases lying perpendicularto the helix axis.B a left-handed antiparallel double-helix with 12 bp/turn formed from alternatingpyrimidine-purine sequences.C a right-handed antiparallel double helix with 11 bp/turn and bases tilted with respectto the helix axis.D a globular structure formed by short intramolecular helices formed in a single-strandnucleic acid.3. Denaturation of double stranded DNA involves.A breakage into short double-stranded fragments.B separation into single strands.C hydrolysis of the DNA backbone.D cleavage of the bases from the sugar-phosphate backbone.4. Which has the highest absorption per unit mass at a wavelength of 260 nm?A double-stranded DNA.B mononucleotides.C RNA.D protein.5. Type I DNA topoisomeraes ...A change linking number by士2B require ATP.C break one strand of a DNA double helix.D are the target of antibacterial drugs.Section D - Prokaryotic and eukaryotic chromatin structure1.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common to both E. coli and eukaryotic chromosomes?A the DNA is circular.B the DNA is packaged into nucleosomes.C the DNA is contained in the nucleus.D the DNA is negatively supercoiled.2.A complex of 166 bp of DNA with the histone octamer plus histone HI is known as a . . .A nucleosome core.B solenoid.C 30 nm fiber.D chromatosome.3.In what region of the interphase chromosome does transcription take place?A the telomere.B the centromere.C euchromatin.D heterochromatin.4.Which statement about CpG islands and methylation is not true?A CpG islands are particularly resistant to DNase I.B CpG methylation is responsible for the mutation of CpG to TpG in eukaryotes.C CpG islands occur around the promoters of active genes.D CpG methyl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inactive chromatin.5.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n example of highly-repetitive DNA?A Alu element.B histone gene cluster.C DNA minisatellites.D dispersed repetitive DNA.Section E - DNA replication1.The number of replicons in a typical mammalian cell is . . .A 40-200.B 400.C 1000-2000.D 50000-100000.2. In prokaryotes,the lagging strand primers are removed by . . .A 3' to 5' exonuclease.B DNA ligase.C DNA polymerase I.D DNA polymerase III.3. The essential initiator protein at the E. coli origin of replication is . . .A DnaA.B DnaB.C DnaC.D DnaE.4. Prokaryotic plasmids can replicate in yeast cells if they contain a cloned yeast. . .A ORC.B CDK.C ARS.D RNA.Section F - DNA damage, repair and recombination(此章不考)1. Per nucleotide incorporated, the spontaneous mutation frequency in E. coli is . . .A 1 in 106.B 1 in 108.C 1 in 109.D 1 in 1010.2. The action of hydroxyl radicals on DNA generates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 . .A pyrimidine dimmers.B 8-oxoguanine.C O6- methylguanine.D 7-hydroxymethylguanine.3. In methyl-directed mismatch repair in E. coli, the daughter strand containing themismatched base is nicked by . . .A MutH endonuclease.B UvrABC endonuclease.C AP endonuclease.D3' to 5' exonuclease.4. The excision repair of UV-induced DNA damage is defective in individualssuffering from ...A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n cancer.B Crohn's disease.C classical xeroderma pigmentosum.D xeroderma pigmentosum variant.Section K - Transcription in prokaryotes1. Which two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transcription are correct?A RNA synthesis occurs in the 3' to 5' direction.B the RNA polymerase enzyme moves along the sense strand of the DNA in a 5' to 3' direction.C the RNA polymerase enzyme moves along the template strand of the DNA in a 5' to 3'direction.D the transcribed RNA is complementary to the template strand.E the RNA polymerase adds ribonucleotides to the 5' end of the growing RNA chain.F the RNA polymerase adds deoxyribonucleotides to the 3' end of the growing RNA chain.2.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E. coli RNA polymerase is false?A the holoenzyme includes the sigma factor.B the core enzyme includes the sigma factor.C it requires Mg2+ for its activity.D it requires Zn2+ for its activity.3.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incorrect?A there are two α subunits in the E. coli RNA polymerase.B there is one β subunit in the E. coli RNA polymerase.C E. coli has one sigma factor.D the β subunit of E. coli RNA polymerase is inhibited by rifampicin.E the streptolydigins inhibit transcription elongation.F heparin is a polyanion, which binds to the β’ subunit.4.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transcription in E. coli is true?A the -10 sequence is always exactly 10 bp upstream from the transcription start site.B the initiating nucleotide is always a G.C the intervening sequence between the -35 and -10 sequences is conserved.D the sequence of the DNA after the site of transcription initiation is not important fortranscription efficiency.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35 and -10 sequences is critical for transcription efficiency.5.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transcription in E. coli is true?A loose binding of the RNA polymerase core enzyme to DNA is non-specific and unstable.B sigma factor dramatically increases the relative affinity of the enzyme for correctpromoter sites.C almost all RNA start sites consist of a purine residue, with A being more common than G.D all promoters are inhibited by negative supercoiling.E terminators are often A-U hairpin structures.Section L - Regulation of transcription in prokaryotes1. Which two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correct?A the double stranded DNA sequence that has the upper strand sequence5'-GGATCGATCC-3' is a palindrome.B the double stranded DNA sequence that has the upper strand sequence5'-GGATCCTAGG-3' is apalindrome.C the Lac repressor inhibits binding of the polymerase to the lac promoter.D the lac operon is directly induced by lactose.E binding of Lac repressor to allolactose reduces its affinity for the lac operator.F IPTG is a natural inducer of the lac promoter.2.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catabolite-regulated operons is false?A cAMP receptor protein (CRP) and catabolite activator protein (CAP) are differentnames for the same protein.B when glucose is present in the cell cAMP levels fall.C CRP binds to cAMP and as a result activates transcription.D CRP binds to DNA in the absence of cAMP.E CRP can bend DNA, resulting in activation of transcription.3.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the trp operon is true?A the RNA product of the trp operon is very stable.B the Trp repressor is a product of the trp operon.C the Trp repressor,like the Lac repressor, is a tetramer of identical subunits.D the Trp repressor binds to tryptophan.E tryptophan activates expression from the trp operon.F the trp operon is only regulated by the Trp represso4. Which two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attenuation at the trp operon are true?A attenuation is rho-dependent.B deletion of the attenuator sequence results in an increase in both basal and activatedlevels of tran- scription from th~ trp promoter.C the attenuator lies upstream of the trp operator sequence.D attenuation does not require tight coupling between transcription and translation.E pausing of a ribosome at two tryptophan codons in the leader peptide whentryptophan is in short supply causes attenuation.F a hairpin structure called the pnti-terminator stops formation of the terminator hairpin,resulting in transcriptional read-through into the trpE gene, when tryptophan is scarce. Section M - Transcription in eukaryotes1.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eukaryotic RNA polymerases I, IIand III is false?A RNA Pol II is very sensitive to α-amanitin.B RNA Pol II is located in th~ nucleoplasm.C RNA Pol III transcribes th~ genes for tRNA.D eukaryotic cells contain other RNA polymerases in addition to RNA Pol I, RNA PolII and RNA Pol III.E each RNA polymerase contains subunits with homology to subunits of the E. coliRNA polymerase as well as additional subunits,which are unique to each polymerase.F the carboxyl end of RNA Pol II contains a short sequence of only seven amino acidswhich is called the carboxyl-terminal domain (CTD) and which may be phosphorylated.2. Which two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RNA Pol I genes are true?A RNA Pol I transcribes the genes for ribosomal RNAs.B human cells contain 40 clusters of five copies of the rRNA gene.C the 185, 5.85 and 285 rRNAs are synthesized as separate transcripts.D RNA Pol I transcription occurs in the nucleoplasm.E RNA Pol I transcription occurs in the cytoplasm.F rRNA gene clusters are known as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s.3.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RNA Pol I transcription is false?A in RNA Pol I promoters the core element is 1000 bases downstream from theupstream control element (UCE).B upstream binding factor (UBF) binds to both the UCE and the upstream part of thecore element of the RNA Pol I promoter.C selectivity factor SLl stabilizes the UBF-DNA complex.D SL1 contains several subunits including the TATA-binding protein TBP.E in Acanthamoeba there is a single control element in rRNA gene promoters.4. Which two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RNA Pol III genes are true?A the transcriptional control regions of tRNA genes lie upstream of the start of transcription.B highly conserved sequences in tRNA gene coding regions are also promoter sequences.C TFIIIC contains TBP as one of its subunits.D TFIIIB is a sequence specific transcription factor on its own.E in humans 5S rRNA genes are arranged in a single cluster of 2000 copies.Section 0 - RNA processing and RNPs1. Which ribonucleases are involved in producing mature tRNA in E. coli?A RNases A, D, E and F.B RNases D, E, F and H.C RNases D, E, F and P.D RNases A, D, H and P.2. Most eukaryotic pre-mRNAs are matured by which of the followingmodifications to their ends?A capping at the 3’-end cleavage and polyadenylation at the 5'-end.B addition of a GMP to the 5'-end,cleavage and polyadenylation to create the 3'-end.C addition of a guanine residue to the 5'-end cleavage and polyadenylation to create the3'-end.D addition of a GMP to the 5'-end,polyadenylation,then cleavage to create the 3'-end.3.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correctly describes the splicing processundergone by most eukaryotic pre-mRNAs?A in a two-step reaction, the spliceosome removes the exon as a lariat and joins the twointrons together.B splicing requires conserved sequences which are the 5ιsplice site,the 3' -splice site thebranch-point and the polypurine tract.C the U1 snRNP initially binds to the 5'-splice site,U2 to the branchpoint sequence andthen the tri-snRNP, U4, US and U6 can bind.D in the first step of splicing the G at the 3'-end of the intron is joined to the2’-hydroxyl group of the A residue of the branchpoint sequence to create a lariat. Section P - The genetic code and tRNA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list of features correctly apply to the genetic code?A triplet degenerate nearly universal, comma-less, nonoverlapping.B triplet universal, comma-less, degenerate, nonoverlapping.C overlapping, triplet, comma-less, degenerate nearly universal.D overlapping, comma-less nondegenerate nearly universal triplet.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tRNAs is false?A most tRNAs are about 76 residues long and have CCA as residues 74, 75 and 76.B many tRNAs contain the modified nucleosides pseudouridine dihydrouridineribothymidine and mosme.C tRNAs have a common L-shaped tertiary structure with three nucleotides at one endable to base pair with an anticodon on a messenger RNA molecule.D tRNAs have a common cloverleaf secondary structure containing three singlestranded loops called the D-, T- and anticodon loops.3.Which three statements are true? The aminoacyl tRNA synthetase reaction...A joins AMP to the 3’-end of the tRNA.B is a two step reaction.C joins any amino acid to the 2'- or 3' -hydroxyl of the ribose of residue A76.D is highly specific because the synthetases use identity elements in the tRNAs todistinguish between them.E joins AMP to the amino acid to produce an intermediate.F releases PPi in the second step.Section Q - Protein synthesis1. Which statement about the codon-anticodon interaction is false?A it is antiparallel and can include nonstandard base pairs.B inosine in the 5' -anticodon position can pair with A,C or U in the 3'-codon positionC inosine in the 3’-anticodon position can pair with A, C or U in the 5’-codon position.D A is never found in the 5'-anticodon position as it is modified by anticodon deaminase.2.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correctly describes initiation of protein synthesis in E. coli?A the initiator tRNA binds to the Shine-Dalgarno sequence.B three initiation factors are involved and IF2 binds to GTP.C the intermediate containing IF1, IF2, IF3, initiator tRNA and mRNA is called the 30Sinitiation complex.D binding of the 50S subunit releases IF1, IF2, GMP and PPi.E the initiation process is complete when the 70S initiation complex is formed whichcontains the initiator tRNA in the A site of the ribosome and an empty P site. 3.Which statement about elongation of protein synthesis in prokaryotes is false?A elong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eps: peptidyl-tRNA delivery peptide bondformation and translocation.B the peptidyl transferase center of the large ribosomal subunit is responsible forpeptide bond formation.C in the EF-Tu-Ts exchange cycle EF-Tu-GTP is regenerated by EF-Ts displacing GDP.D EF-G is also known as translocase and uses GTP in its reaction.4.Which two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initiation of eukaryotic protein synthesis are true?A eukaryotes use a mRNA scanning method to locate the correct start codon.B there are at least nine 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s (eIFs).C eukaryotic initiation uses N-formylmethionine.D the 80S initiation complex completes the initiation process and contains the initiatortRNA basepaired to the start codon in the A site.E ATP is hydrolysed to AMP and PPi during the scanning process.F the initiator tRNA binds after the mRNA has bound to the small subunit.。

分子生物学习题与答案

分子生物学习题与答案

分子生物学习题与答案1. DNA复制的过程中,以下哪些事件是正确的?•[ ] A. DNA链的两端向外延伸•[ ] B. DNA链的两端向内收缩•[ ] C. DNA链的两端同时向外延伸•[ ] D. DNA链的两端同时向内收缩答案: A. DNA链的两端向外延伸2. RNA与DNA的区别在于:•[ ] A. RNA具有三个碱基•[ ] B. RNA中的磷酸基不同•[ ] C. RNA中的核糖糖基与DNA中的脱氧核糖糖基不同•[ ] D. RNA中的碱基顺序不同答案: C. RNA中的核糖糖基与DNA中的脱氧核糖糖基不同3. DNA转录的过程中,以下哪些事件是正确的?•[ ] A. DNA链的两端同时向外延伸•[ ] B. RNA链的两端向外延伸•[ ] C. DNA链的两端向内收缩•[ ] D. RNA链的两端向内收缩答案: B. RNA链的两端向外延伸4. DNA修复的过程中,以下哪些事件是正确的?•[ ] A. DNA链的两端同时向外延伸•[ ] B. DNA链的两端向外延伸•[ ] C. DNA链的两端同时向内收缩•[ ] D. DNA链的两端向内收缩答案: B. DNA链的两端向外延伸5.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对DNA重组进行研究?•[ ] A. 基因敲除•[ ] B. PCR•[ ] C. 克隆•[ ] D. 基因组重测序答案: C. 克隆6. PCR技术的原理是:•[ ] A. 核酸酶切割DNA•[ ] B. DNA链延伸合成•[ ] C. DNA链循环扩增•[ ] D. RNA链转录答案: C. DNA链循环扩增7. 下列哪个方法可以检测蛋白质与DNA的相互作用?•[ ] A. 免疫沉淀•[ ] B. 荧光染色•[ ] C. 聚合酶链反应•[ ] D. 凝胶电泳答案: A. 免疫沉淀8. 下列哪种技术可以用于分析DNA序列?•[ ] A. 聚合酶链反应•[ ] B. 凝胶电泳•[ ] C. 免疫沉淀•[ ] D. 计算机序列比对答案: D. 计算机序列比对9.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研究基因表达?•[ ] A. PCR•[ ] B. 克隆•[ ] C. 蛋白质质谱•[ ] D. RNA测序答案: D. RNA测序10. 下列哪个事件可以引起DNA突变?•[ ] A. DNA复制过程中的氧化损伤•[ ] B. RNA转录过程中的氧化损伤•[ ] C. DNA修复过程中的氧化损伤•[ ] D. PCR反应过程中的氧化损伤答案: A. DNA复制过程中的氧化损伤11.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用于检测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 ] A. 免疫组织化学•[ ] B. PCR•[ ] C. 基因组重测序•[ ] D. RNA测序答案: D. RNA测序12. 下列哪个事件是形成表观遗传变异的原因?•[ ] A. DNA突变•[ ] B. RNA转录错误•[ ] C. 甲基化修饰•[ ] D. DNA复制错误答案: C. 甲基化修饰13. 编码DNA序列的片段称为:•[ ] A. 基因•[ ] B. 转录本•[ ] C. 外显子•[ ] D. 内含子答案: A. 基因14.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用于检测DNA突变?•[ ] A. 免疫沉淀•[ ] B. 凝胶电泳•[ ] C. PCR•[ ] D. 聚合酶链反应答案: C. PCR15. 下列哪个事件是形成RNA剪接变异的原因?•[ ] A. DNA突变•[ ] B. RNA转录错误•[ ] C. 甲基化修饰•[ ] D. RNA剪接错误答案: D. RNA剪接错误16. 下列哪个事件可以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 A. DNA突变•[ ] B. RNA转录错误•[ ] C. 蛋白质翻译错误•[ ] D. 蛋白质修饰答案: D. 蛋白质修饰17.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用于检测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 A. 免疫组织化学•[ ] B. 荧光染色•[ ] C. 聚合酶链反应•[ ] D. 凝胶电泳答案: B. 荧光染色18.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用于检测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变化?•[ ] A. PCR•[ ] B. 免疫组织化学•[ ] C. 蛋白质质谱•[ ] D. RNA测序答案: C. 蛋白质质谱19.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用于检测蛋白质突变?•[ ] A. 蛋白质质谱•[ ] B. 免疫沉淀•[ ] C. 蛋白质结晶•[ ] D. 凝胶电泳答案: A. 蛋白质质谱20. 下列哪个事件可以导致蛋白质降解?•[ ] A. DNA突变•[ ] B. RNA转录错误•[ ] C. 蛋白质磷酸化•[ ] D. 蛋白质降解酶作用答案: D. 蛋白质降解酶作用笔者:1500字已完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山东大学分子生物学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01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山东大学分子生物学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01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分子生物学章节习题第一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一、选择题1.不参与构成DNA的物质是A.dAMPB.dTMPC.dUMPD.dGMPE.dCMP2.核酸分子一级结构的连接方式是A.2′,3′-磷酸二酯键B.3′,5′-磷酸二酯键C.2′,5′-磷酸二酯键D.糖苷键E.氢键3.含有较多稀有碱基的核酸是A.rRNAB.mRNAC.tRNAD.核仁DNAE.线粒体DNA4.已知某双链DNA的一条链中A=30% G=24%,其互补链的碱基组成,正确的是A.T和C 46%B.A和T 46%C.A和G 54%D.T和G 46%E.T和C 54%5.作为第二信使的核苷酸是A.cAMPB.cCMPC.cUMPD.cTMPE.AMP6.核酸分子中储存、传递遗传信息的关键部分是A.戊糖构象B.碱基的旋转角C.碱基序列D.戊糖磷酸骨架E.磷酸二酯键7.用寡聚dT从总RNA中分离mRNA,是利用mRNA分子的哪一种特点A.5′端的帽子结构B.沉降系数小于25SC.分子量小D.3′端多聚AE.分子中有发夹样结构8.构成核小体的基本成分是A.RNA和组蛋白B.RNA和酸性蛋白C.DNA和组蛋白D.DNA和酸性蛋白E.rRNA和组蛋白9.参与hnRNA的剪切和转运的RNA是A.SnRNAB.mRNAC.HnRNAD.tRNAE.rRNA10.不是核酸与蛋白质复合物的是A.核糖体B.病毒C.端粒酶D.核酶E.端粒11.连接两个核小体核心颗粒的组蛋白是A.H1B.H2AC.H2BD.H3E.H412. NAD+、FAD、CoA三种辅酶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A.均含有泛酸B.均含有尼克酸C.都是腺苷酸的衍生物D.分子中都含有半胱氨酸E.都含有磷酸核糖焦磷酸的核糖基13. 下列碱基对中,氢键数目正确的是A.A=T G=CB.A=T G≡CC.A≡T G≡CD.A≡T G=CE.A≡U G≡C14. 关于核酸电泳的叙述,错误的是A.泳动速度与分子大小有关B.泳动速度与分子构象有关C.聚丙烯酰胺电泳的分辨率最高D.分子泳动的方向与净电荷有关E.不能分离核酸或寡核苷酸混合物15. 核酸在260nm处有最大光吸收的原因是A.嘌呤环有共轭双键B.嘌呤和嘧啶环均有共轭双键C.核酸中具有磷酸二酯键D.核苷酸中具有N-糖苷键E.戊糖的呋喃型环状结构16. 关于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电泳时泳向负极B.通常以双链形式存在C.主要有mRNA、tRNA、rRNA三种D.tRNA含量最多E.链内双螺旋以A-T、G-C互补17.维持DNA双螺旋横向稳定的力是A.碱基堆积力B.碱基对之间的氢键C.双螺旋内的疏水作用D.磷酸二酯键E.二硫键18. DNA的二级结构是A.α-螺旋B.β-片层C.β-转角D.超螺旋E.双螺旋19. 合成DNA的原料是A.NTPB.NDPC.dNTPD.dNMPE.dNDP20. 可与单链DNA 5'-GCGTA-3'杂交的RNA是A.5'-CGCAU-3'B.5'-CGCUU-3'C.5'-UACGC-3'D.5'-AUCGC-3'E.5'-UAGGC-3'二、名词解释1. DNA的变性与复性(denaturation and renaturation of DNA)2.核酸分子杂交(hybridization of nucleic acids)3.增色效应与减色效应(hyperchromic effect and hypochromic effect)4.Tm三、问答题1.简述Watson-Crick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生物学章节习题第二章染色体和DNA习题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链球菌在老鼠体内的毒性和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

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A)(a)从被感染的生物体内重新分离得到DNA,作为疾病的致病剂(b)DNA突变导致毒性丧失(c)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而并非蛋白质)改变了其遗传潜能(d)DNA是不能在生物体间转移的,因此它一定是一种非常保守的分子2、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A)(a)多核苷酸DNA链通过氢键连接成一个双螺旋(b)DNA的复制是半保留的,常常形成亲本—子代双螺旋杂合链(c)三个连续的核苷酸代表一个遗传密码(d)遗传物质通常是DNA 而非RNA3、下列哪一种蛋白不是组蛋白的成分( D )(a) H1 (b) H2A 、H2B (c) H3、H4 (d) H54、DNA的变性:(AE)(a)包括双螺旋的解旋(b)可以由低温产生(c)是可逆的(d)是磷酸二酯键的断裂(e)包括氢键的断裂5、DNA的二级结构指:( C );(a)是指4种核苷酸的连接及其排列顺序,表示了该DNA分子的化学构成;(b)是指DNA双螺旋进一步扭曲盘绕所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c)是指两条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绕所生成的双螺旋结构。

6、在原核生物复制子中以下哪种酶除去RNA引发体并加入脱氧核糖核甘酸:C(A)DNA聚合酶Ⅲ (B) DNA聚合酶Ⅱ (C)DNA聚合酶Ⅰ(D)外切核酸酶MFl7、DNA复制时不需要以下哪种酶?( B)。

(A) DNA指导的DNA聚合酶(B) RNA指导的DNA聚合酶(C)拓扑异构酶(D)连接酶8、细菌的错配修复机制可以识别复制时新旧DNA链之间错误配对的碱基,这是因为( C )A.新DNA链含有错误的碱基B.旧DNA链更倾向于含有错误碱基C.旧DNA链在特殊位点含有甲基化基团D.新DNA链在特殊位点含有甲基化基E.DNA聚合酶与新链结合9、使DNA超螺旋结构松驰的酶是(C)。

A.引发酶 B.解旋酶 C.拓扑异构酶 D.端粒酶 E.连接酶10、真核生物中主要有五种DNA聚合酶,它们是① α ;② β ;③ γ ;④ δ ;⑤ ε ;真核DNA聚合酶δ 和 ε 显示 3'→5' 外切核酸酶活性。

11、DNA复制时在前导链上DNA沿5’-3’方向合成,在滞后链上则沿3’-5’方向合成。

( )12、核小体是由H2A、H2B、H3、H4各两个分子生成的( )和由大约200bp DNA组成的。

八聚体在中间,DNA分子盘绕在外,而( )则在核小体的外面。

13、DNA修复包括三个步骤: DNA修复核酸酶 对DNA链上不正常碱基的识别与切除, DNA聚合酶 对已切除区域的重新合成, DNA连接酶 对剩下切口的修补。

DNA大多数自发变化都会通过称之为 DNA修复 的作用很快被校正。

仅在极少情况下,DNA将变化的部分保留下来导致永久的序列变化,称为 突变 。

14、名词解释C值、核小体、 Z-DNA、 冈崎片段、错配修复、15、简答题:1、简述由DNA到染色体的结构变化。

2、论述DNA二级结构的主要内容。

3、DNA复制有哪些特点?4、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中的DNA聚合酶有哪些种类,它们各自的功能是什么?5. DNA复制时前导链与随从链的合成有哪些不同?6、转座子类型及有哪些遗传效应?第三章生物信息传递—转录1、下列有关TATA盒(Hognessbox)的叙述,哪个是正确的:BA.它位于第一个结构基因处B.它和RNA聚合酶结合C.它编码阻遏蛋白D.它和反密码子结合2. 转录需要的原料是:DA. dNTPB. dNDPC. dNMPD. NTP E . NMP3、DNA模板链为 5’-ATTCAG-3 ’ , 其转录产物是:DA. 5 ’ -GACTTA-3 ’B. 5 ’ -CTGAAT-3 ’C. 5 ’ -UAAGUC-3 ’D. 5 ’ -CUGAAU-3 ’4、 DNA复制和转录过程有许多相同点,下列描述哪项是错误的?DA.转录以DNA一条链为模板,而以DNA两条链为模板进行复制B. 在这两个过程中合成均为5`-3`方向C. 复制的产物通常情况下大于转录的产物D. 两过程均需RNA引物5、真核生物的mRNA加工过程中,5’端加上( ),在3’端加上( ),后者由( )催化。

如果被转录基因是不连续的,那么,( )一定要被切除,并通过( )过程将( )连接在一起。

帽子结构、多聚腺苷酸尾巴、poly(A)聚合酶、内含子、剪接、外显子6、–10位的( )区和–35位的( )区是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位点,能与σ因子相互识别而具有很高的亲和力。

TATA、TTGACA7、决定基因转录基础频率的 DNA 元件是 ( ) ,它是 ( )的结合位点启动子、RNA聚合酶8、原核生物 RNA 聚合酶核心酶由( )组成,全酶由 ( )组成。

2αββ′ω、2αββ′ωσ9、下面那一项不属于原核生物mRNA的特征(C )A:半衰期短 B:存在多顺反子的形式C:5’端有帽子结构 D:3’端没有或只有较短的多聚(A)结构10、比较RNA转录与DNA复制,下列哪些是正确的?CA.都在细胞核内进行B.转录是连续的C.链的延长均为5’→3’D.与模板链的碱基配对均为G-C11、真核细胞中的mRNA帽子结构是( A)A. 7-甲基鸟嘌呤核苷三磷酸B. 7-甲基尿嘧啶核苷三磷酸C. 7-甲基腺嘌呤核苷三磷酸D. 7-甲基胞嘧啶核苷三磷酸12、下面哪一项是对三元转录复合物的正确描述( B )(A)σ因子、核心酶和双链DNA在启动子形成的复合物(B)全酶、模板DNA和新生RNA形成的复合物(C)三个全酶在转录起始点形成的复合物(D)σ因子、核心酶和促旋酶形成的复合物第四章生物信息传递—翻译1. 多数氨基酸都有两个以上密码子,下列哪组氨基酸只有一个密码子?DA.苏氨酸、甘氨酸 B.脯氨酸、精氨酸C.丝氨酸、亮氨酸 D.色氨酸、甲硫氨酸 E.天冬氨酸和天冬酰胺 2.tRNA分子上结合氨基酸的序列是BA.CAA-3′ B.CCA-3′ C.AAC-3′ D.ACA-3′ E.AAC-33.遗传密码BCEA.20种氨基酸共有64个密码子 B.碱基缺失、插入可致框移突变C.AUG是起始密码 D.UUU是终止密码 E.一个氨基酸可有多达6个密码子 4、tRNA能够成为氨基酸的转运体、是因为其分子上有ADA.-CCA-OH 3′末端 B.3个核苷酸为一组的结构C.稀有碱基 D.反密码环 E.假腺嘌吟环5、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终止密码是(ADE )。

(A)UAA (B)UAU (C)UAC (D)UAG (E)UGA6、Shine-Dalgarno顺序(SD-顺序)是指:( A )A.在mRNA分子的起始码上游8-13个核苷酸处的顺序B.在DNA分子上转录起始点前8-13个核苷酸处的顺序C.16srRNA3‘端富含嘧啶的互补顺序D.启动基因的顺序特征7、“同工tRNA”是:( C )(A)识别同义mRNA密码子(具有第三碱基简并性)的多个tRNA(B)识别相同密码子的多个tRNA (C)代表相同氨基酸的多个tRNA(D)由相同的氨酰tRNA合成酶识别的多个tRNA8、反密码子中哪个碱基对参与了密码子的简并性(摇摆)。

(A )(A)第—个 (B)第二个 (C)第二个 (D) 第一个与第二个9、与mRNA的GCU密码子对应的tRNA的反密码子是(B )(A)CGA (B)IGC (C)CIG (D)CGI10、真核与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的相同点是( C )(A)翻译与转录偶联进行 (B)模板都是多顺反子(C) 都需要GTP (D)甲酰蛋氨酸是第一个氨基酸A、m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不一定严格配对B、转肽酶C、酯键D、磷酸化酶E、N-C糖甘键11、是翻译延长所必需的B12、遗传密码的摆动性A第五章分子生物学方法—PCR1、如何提高P C R 中的D N A 聚合酶的保真性?① 在P C R 反应体系中,除使用T a q D N A 聚合酶,掺入少量的具有3′→5′外切酶活性的耐热D N A 聚合酶,如P f u ,V e n t ,P w o 等,错配率可降为原来的 1/10;② M g 2+浓度尽可能低,但不影响D N A 合成;③ 减少高温反应时间,这样D N A 热损伤将减少;④ 减少循环数。

2、如何提高P C R 扩增的特异性?① 升高退火温度可增加引物与模板结合的特异性;② 缩短退火和延伸时间,可减少错误引发及多余的D N A 聚合酶分子参与酶促延伸的机会;③ 降低引物和酶的浓度也可以减少错误引发,尤其是能减少引物二聚体的引发;④ 改变M g 2+的浓度可进一步提高扩增的特异性。

⑤引物设计的特异性; ⑥ 减少循环次数;第六章原核基因表达调控一、选择填空题1、一个操纵子(元)通常含有B(A) 数个启动序列和一个编码基因 (B) 一个启动序列和数个编码基因(C) 一个启动序列和一个编码基因 (D) 两个启动序列和数个编码基因(E) 数个启动序列和数个编码基因2、乳糖操纵子(元)的直接诱导剂是 E(A) 葡萄糖 (B) 乳糖 (C) β一半乳糖苷酶 (D) 透酶 (E)异构乳糖3、Lac 阻遏蛋白结合乳糖操纵子(元)的 B(A) CAP 结合位点 (B) O 序列 (C) P 序列 (D) Z 基因 (E) I 基因4、cAMP 与CAP 结合、CAP 介导正性调节发生在 C(A) 葡萄糖及cAMP 浓度极高时 (B) 没有葡萄糖及cAMP 较低时(C) 没有葡萄糖及cAMP 较高时 (D) 有葡萄糖及cAMP 较低时(E) 有葡萄糖及CAMP 较高时5、Lac 阻遏蛋白由 D(A) Z 基因编码 (B) Y 基因编码 (C) A 基因编码 (D) I 基因编码 (E) 以上都不是6、色氨酸操纵子(元)调节过程涉及 E(A) 转录水平调节 (B) 转录延长调节 (C) 转录激活调节(D) 翻译水平调节 (E) 转录/翻译调节7、与O 序列结合 A8、与P 序列结合 B9、 与CAP 结合 C10、与CAP 位点结合 D(A) Lac 阻遏蛋白 (B) RNA 聚合酶 (C) 环一磷酸腺苷 (D) CAP-cAMP (E)异构乳糖11、乳糖、阿拉伯糖、色氨酸等小分子物质在基因表达调控中作用的共同特点是DA、与启动子结合B、与DNA 结合影响模板活性C、与RNA 聚合酶结合影响其活性D、与蛋白质结合影响该蛋白质结合DNAE、与操纵基因结合12、DNA 损伤修复的SOS 系统BA、是一种保真性很高的复制过程B、LexA蛋白是一系列操纵子的阻遏物C、RecA蛋白是一系列操纵子的阻遏物D、它只能修复嘧啶二聚体13、以下关于cAMP对原核基因转录的调控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DA、cAMP可与分解代谢基因活化蛋白(CAP)结合成复合物B、cAMP-CAP复合物结合在启动子前方C、葡萄糖充足时,cAMP水平不高D、葡萄糖和乳糖并存时,细菌优先利用乳糖E、葡萄糖和乳糖并存时,细菌优先利用葡萄糖14、 Trp 操纵子的精细调节包括 _阻遏机制 及 _弱化机制 两种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