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和核心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和核心是什么?答: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2、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是什么?答: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要求是什么?答: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4、什么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什么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5、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两个没有变”指的是什么?答: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6、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实施哪三大发展战略?答: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依法治国。
8、我国的立国之本是什么?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9、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0、十七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分几个方面表述的?哪几个方面?答:五个方面。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
11、中国共产党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是什么?答: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
12、构建和谐社会28字方针是什么?答: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遵循的原则是什么?答: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
14、“两个务必”是什么?是谁在什么时候提出的?答: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这是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提出的。
15、中央部署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以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
★怎样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
★怎样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3、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1)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更好地实现三个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努力实现三个发展:a、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b、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c、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2)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以人为本判断题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以人为本判断题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自2007年提出的重要理念,旨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它的第一要义是以人为本。
这意味着,对于任何社会进步和发展,都必须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并最终为人民群众服务。
以人为本的意义在于,人民的需要和利益应该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政府官僚、财团、大企业等特定利益集团。
在这个理念下,政府应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基本权利,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适用于政治和经济方面,还应贯穿于整个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包括教育、文化、科技等。
教育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具备更多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文化应该推崇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发掘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科技应该推动科技前沿研究,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环保的生活方式。
以人为本的理念实施不仅是一种道义义务,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切实需要。
只有以人为本,才能保证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推动国家和人民在全球舞台上更加强大。
同时,也能够保持社会进步的稳定和持续,为所有群众营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总之,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中最为核心、最为基础的理念之一。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始终坚持这一理念,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推动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迈向更加健康、持续、公正、平等的社会发展之路。
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读书笔记
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读书笔记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科学发展观把提高人的物质需要作为基础,同时关注人们精神世界的丰富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倡导一种更人道,更美好,更能丰富和拓展人的精神世界的生活理念;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的目的不仅仅为了追求经济指标的增长,发展的本质是为了人,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各个方面的需要,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把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首要任务,以发展为先,发展为重.坚持用发展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的一条基本经验。
4.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发展,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即又好又快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不计代价、竭泽而渔式的发展。
要实现协调发展,就必须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处理好由发展阶段性特征所伴生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协调。
5.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既是我们党执政理念、执政方略、执政举措的新的理论概括,又是关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规律和本质的探索和总结。
科学发展观既是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的世界观理论,又是怎样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方法论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正确回答了:"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
6.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了对传统发展观的历史性超越,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什么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什么?答:发展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什么?答:以人为本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科学发展观是怎样提出来的?答: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5、我党提出“立党为公”中的“公”的意思是什么?答: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什么?答:改善民生。
7、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什么?答:自主创新能力。
8、“以人为本”中的“本”的意思是什么?答: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9、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全面协调可持续。
10、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走什么样的文明发展道路?答: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11、从根本上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的限度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1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核心是什么?答: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3、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什么?答:与时俱进。
14、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答:求真务实。
15、反腐倡廉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改革创新、惩防并举、统筹推进、重在建设。
16、职业道德具有的特点是什么?答:适用范围的有限性、发展的历史继承性、表达形式多种多样、强烈的纪律性。
17、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具有社会道德的一般作用,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自身的特殊作用,具体表现在什么方面?答:1、调节职业交往中从业人员内部以及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间的关系。
2、有助于维护和提高本行业的信誉。
3、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4、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18、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重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更加重视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更加重视调整经济结构和提高发展质量,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3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
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
只有紧紧抓住和不断推动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要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
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
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全面发展是党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思想观点,是发展理论上的创新发展。
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我们所追求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竭泽而渔式的发展,而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作为特色高职高专类院校,结合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在学校专业总体发展规划指导下制订了科学可行的服装专业建设规划。
为促进专业建设的更新发展,应该如何改革创新是本文探讨的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社会的人才需求是人才培养的就业导向。
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建立稳定灵活的教学机制、优化专业结构、突出专业特色,用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对学生进行多元化对应式的定单培养,促使专业教学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以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核心,以专业基本建设为基础,以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专业建设,为社会提供具有自主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向用人单位提供高素质的实用性人才。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A 统筹城乡发展 B 统筹区域发展 C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D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E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F 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G 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 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H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 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 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 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相协调、 协调发展 : 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相协调 、 各个方面相协调 , 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 各个方面 相协调, 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 相协调 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 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可持续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 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 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 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 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又好又快发展, 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 实基础。 基础。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核心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 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要始终把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实现好、维护好、 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 共享。 共享。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方法论--科学发展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
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和核心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和核心是什么?
答: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2、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是什么?
答: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4、什么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什么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5、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两个没有变”指的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6、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实施哪三大发展战略?
答: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依法治国。
8、我国的立国之本是什么?
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9、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0、十七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分几个方面表述的?哪几个方面?
答:五个方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
11、中国共产党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是什么?
答: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
12、构建和谐社会28字方针是什么?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概括而言,发展是指______。
A.科学发展B.和谐发展C.和平发展D.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解析] 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
故正确答案为ABC。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彻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层重要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发展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与马克思主义相吻合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发展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战略思想。
中国特色。
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基础上的一项重大战略思想,它总结了中国的发展实践,借鉴了国外的发展经验,适应了新的发展要求。
强调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承认,不是在贬低自己,不甘落后,也不是与现实脱节,渴望成功。
相反,我们应该坚持把它作为促进改革和计划发展的基本基础。
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现实,进行科学分析,深刻把握中国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努力开拓。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阔发展前景。
胡锦涛说,在科学发展观中,发展是重中之重,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规划。
-我们必须坚持发展原则,这是该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要牢牢把握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专心建设和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要努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解决发展问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组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具有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和阶级性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人民集体的结晶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交通部海事局是1998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交通部船舶检验局)与港务监督局合并成立海事局局徽和局旗2000年1月1日启用,国际海事组织英文简称IMO;1984年中国恢复了在国际航标协会活动,属于A类会员国我国海事管理的特点有:经济性、技术性、涉外性、公益性、整体性职业道德的特点:阶级性、多样性和继承性。
作用:具有调节、评价、教育三方面作用职业道德建立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制作立案呈批表在海上交通事故结束之日起7日内调查结论应当在调查取证结束后30日内作出,并书面告知公务员员法是2005年4月27日由第十届全国人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审批通过。
全面实施公务员法工作会议是2005年9月20日在北京召开,体检实施2005年1月20日公务员初次培训不少于10天,任职培训时间不少于三十天,更新知道培训每年不少于七天海安法1984年1月1日起实施,1999年12月25日修订通过的海环法于2000年4月1日起实施,海环法禁止污染处罚3万以上二十万以下水污染法2008年6月1日起实施要求听证的在告知三日内。
要求行政复议的在60日内申请,行政机关在由到申请后5日内进行审核作出答复。
依照海环法,被处罚相对人行政诉讼时效为收到决定书之日起3个月提起诉讼;被告在收到副本10内提交有关材料行政许可,行政机关在收到申请后20日内作出决定,水上水下施工许可证有效期满前20日前到海事机构办理延期手续。
科学发展观要义
三、科学发展观知识点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的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
3、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收入分配问题最敏感,目前我们要积极贯彻初级分配注重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实现社会的公平正。
4、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要靠深化改革、靠体制的创新,以改革的新突破,开放的新局面来赢得各项事业的新发展。
5、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着力提高党的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努力实现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保发展、保稳定、保民生的目标。
6、深入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努力做到使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7、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8、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最大的基本国情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应立足于中国的社会实际,坚持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为基本点。
9、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10、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主要原则: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
11、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有机统一。
12、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这个精辟论断,既简明扼要地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主体内容,也完整准确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
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因为:(1)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理论;(2)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改革开放成效的主要体现;(3)发展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4)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强大,要体现其优越性、凝聚力和感召力,主要得依靠发展。
如果离开了发展,所谓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统无从谈起。
科学发展观所讲的发展不仅包括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还包括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发展,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整体发展,是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最简要的意思,就是要求注重人的权利、人的价值、人的发展;我们所作的一切工作,都要把人作为根本,作为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中心,从人出发,为人服务。
这是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迫切需要。
从根本意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人和人的发展的科学。
按照十七大报告的解释,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进一步深入地来理解,既然马克思主义的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个个具体的、从事着实践活动的人,既然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既然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那么,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人”,也应该按照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经典阐述具体、深入地来理解,不能将其抽象化、空泛化。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协调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协调、人与人的协调和人与自我的协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环境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重要的现实意义..生态文明的提出要求我们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循环经济就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达到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共赢..基于对生态环境的理解和认识;人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模式;代表了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种是传统模式..它不考虑环境因素;一味强调对环境的征服;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开放式经济过程..第二种是“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它开始注意环境问题;但其具体做法是“先污染;后治理”;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结果;治理的技术难度很大;不但是治理成本畸高;而且使生态恶化日益严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都很难达到预期目的..第三种是循环经济模式..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达到减少进入生产流程的物质量、以不同方式多次反复使用某种物品和废弃物的资源化的目的;强调“清洁生产”;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最终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发展循环经济符合中国传统天人调谐的理念;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模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调谐思想和生态伦理智慧;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和思想源泉;生态文明正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营养而探寻出的一条新的文明发展之路..今天;我们讲生态文明;讲天人调谐;不是要求人类全面放弃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放弃自己的生产力;回到以前的社会经济状态;而是要按照自然的本来面目;按照各种生态规律来认识自然、探究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坚持积极的天人调谐;坚持发展的天人调谐;坚持在天人调谐基础上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进一步指明了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建设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没有文明的生态;生产力的发展就不可能持续;人的发展就不可能全面..只有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文明;才能够真正实现科学发展观、人民富裕..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把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内在地统一起来;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的保护相协调;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科学发展观把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要求视为发展的基本要素;其目标就是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简言之;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种重要起始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问题:
()
答案:发展
【相关阅读】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基于人民过上完美生活的深切愿望,基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基于巩固党的执政
基础、履行党的执政使命作出的重要结论。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义,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发展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性好处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
离开了发展,科学发展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前进的。
只有紧紧抓住和搞好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
邓小平同志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我的发展。
”江泽民同志强调:“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
事业兴衰。
”“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我们党之所以能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我们之所以能战胜来自国际国内的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发展了中国,发展了社会主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都与始终扭住发展这个根本问题密切相关。
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务必深刻领会第一要义,始终贯穿第一要义,切实抓好第一要义。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世界范围内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
这场全球范围的大竞争,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务必应对、不能回避。
历史一再证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落后的国家和民族就可能实现发展的新跨越,走在时代前列;丧失发展机遇,原本强盛的国家和民族就可能成为时代的落伍者。
能不能抓住新机遇、解决新问题、实现新发展,是对我们党的执政潜力的重大考验,也是对我们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大考验。
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奋力在这场大竞争中取得主动,发展壮大自我,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务必肩负起来的历史职责。
胡锦涛同志强调:“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好处。
”
2.发展务必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科学发展观强调第一要义是发展,就是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务必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我们党的中心任务。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仅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抓住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贴合历史进步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贴合人民群众的新期盼。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任何状况下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务必以高度的历史职责感和现实紧迫感,持续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富裕,说到底是经济实力问题。
国际竞争,说到底也是经济实力的竞争。
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任务;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前进;才能更好地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增强战胜各种困难、应对各种挑战和抵御各种风险的潜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
对于我国来说,能不能持续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不仅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问题。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我国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二○○七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到达二十四万六千多亿元人民币,居世界第四位,但按人均计算仍属于中低收入国家。
党的十七大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到二○二○年要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二○○○年翻两番。
实现这一目标好
处深远,任务艰巨。
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较快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好处。
3.发展就应是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第一要义是发展,是又好又快发展。
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调动各方面用心性、发挥各类生产要素潜力的有效途径,是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
又好又快发展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好”与“快”互为条件,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
又好又快,要求快以好为前提。
忽视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惜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片面追求一时的高速度,势必会造成大起大落,就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
只有坚持好字优先,在好的前提下,才能实现长期持续地快速增长。
同时,快也是好的必要条件。
较快增长本身就是较好发展的重要基础。
只有持续较快的增长,才能抓住机遇,不断增强经济实力,使经济增长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好与快的辩证关系,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务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潜力的根本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
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只是两个字的改变,但有着十分深刻的内涵。
增长并不等于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