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1.我不能失信(说课稿)
《我不能失信》说课稿

《我不能失信》说课稿
教材分析
《我不能失信》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课文,讲述宋庆龄为守约放弃外出游玩的事,体现诚信美德,契合本单元人文主题“深厚的情谊”,助学生品悟守信重要,还能引导其抓人物对话、动作体会心理。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具一定阅读基础,能初步感知内容,但对诚信深层内涵理解浅,通过本文学习,可提升阅读理解与品德修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是学生能正确读写“耀、盼”等字词,流利朗读课文;能力目标为能用关键词概括内容、感受人物品质;情感目标是体悟守信可贵,培养诚信做人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抓对话、动作描写体会宋庆龄心理;难点是感悟诚信在生活中的价值,内化为自身品德。
教学方法
讲授法夯实字词基础;情境教学法,创设“去伯伯家”情境,让学生入情体会;小组讨论法,研讨守信做法,激发思维碰撞。
教学过程
1. 趣味导入:讲诚信小故事引兴趣,提问学生类似经历,顺势导入新课。
2. 初读课文:学生自主读文,圈生字词,教师范写易错字、正音,再默读概括内容,锻炼概括能力。
3. 精读感悟:分组读人物对话,分析宋庆龄动作、神态,想象心理,交流感受;对比宋庆龄与伙伴反应,强化守信印象。
4. 拓展延伸:分享身边守信或失信故事,谈体会,加深诚信认知。
5. 总结归纳:回顾课文,强调守信意义,布置小练笔,写守信决心或计划。
板书设计
主板书列课文关键信息,如宋庆龄言行,凸显守信品质;副板书写生字词,随教学及时呈现、讲解。
教学反思
教学时要多给学生表达机会,关注个体差异;拓展部分可引入名言警句,丰富素材;今后要强化读写结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与品德修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我不能失信》说课稿【精品】

《我不能失信》说课稿一、说教材《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个朋友家去,可是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宋庆龄还是留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赞美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二、说教法、学法因为《我不能失信》是本组最后一篇略读课文,所以,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迁移运用前三节课的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抓住描写宋庆龄的重点句子,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实际自主阅读、自主品味、自主感悟宋庆龄的可贵品质,然后引导学生就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学进行交流,与人分享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的能力,从而达到自主读书、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目的。
三、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是自己在做人做事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宋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原因。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透过人物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五、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简介宋庆龄生平(1)你们认识、了解宋庆龄奶奶吗?谁来说一说?(2)教师简介宋庆龄生平。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庆龄奶奶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学生读课题。
(设计意图:小学生喜欢听故事,所以我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宋庆龄的生平,然后揭示课题。
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又可以为下面的学习做铺设。
)(二)初读感知1、你们知道这篇是什么课文吗?(略读课文)2、学生自渎“阅读提示”,找出“阅读提示”里所提的问题。
3、要求学生结合“阅读提示”自由朗读课文,并把不懂的字、词、句画出来,并想一想:自己还有什么问题不懂想问大家或有那些问题想考考大家。
4、学生自由交流读后感。
5、朗读课文(齐读、小组分自然段读)。
《我不能失信》优秀说课稿范文

•••••••••••••••••《我不能失信》优秀说课稿范文《我不能失信》优秀说课稿范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不能失信》优秀说课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不能失信》说课稿1一、说教材《我不能失信》是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组最后一篇课文,本组的主题是“名人故事”。
本组共有四篇课文,都是通过具体事例展示名人在平凡的小故事中不平凡的一面,赞颂了他们崇高的、美好的品质。
《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个朋友家去,可是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宋庆龄还是留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赞美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二、说教法、学法因为《我不能失信》是本组最后一篇略读课文,所以,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迁移运用前三节课的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抓住描写宋庆龄的重点句子,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实际自主阅读、自主品味、自主感悟宋庆龄的可贵品质,然后引导学生就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学进行交流,与人分享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的能力,从而达到自主读书、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目的。
三、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是自己在做人做事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宋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原因。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透过人物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五、说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依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时教学过程我分五大环节:一、谈话导入,据题提问。
同学们,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们知道哪些诚实守信的小故事?请你概括地说一说。
学生概括地介绍诚实守信的小故事。
(2019部编)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21.我不能失信(说课稿)

《我不能失信》说课稿一、说教材《我不能失信》讲述的是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个朋友家去,可是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宋庆龄还是留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赞美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二、说教法、学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迁移运用学到的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抓住描写宋庆龄的重点句子,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自主阅读、自主品味、自主感悟宋庆龄的可贵品质。
然后引导学生就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学进行交流,与人分享阅读成果,感受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的能力,从而达到自能读书,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目的。
三、说教学目标1.通过预习自学生字、词语,自读自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结合生活实际感悟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品质并就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获得做人启示。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主动探究、品词析句、展示交流的学习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宋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原因。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透人物的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五、说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自读诚实守信的小故事;教师制作本课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依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时教学过程我分五大环节:(一)谈话导入,据题提问。
同学们,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们知道哪些诚实守信的小故事?请你概括地说一说。
学生概括地介绍诚实守信的小故事。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名人小时侯诚实守信的小故事。
老师板书课题,指导学生读课题。
然后指导理解“失信”的意思,找“失信”的反义词。
教师追问:看了课题,你还有那些疑问?(设计意图: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概括介绍诚实守信的小故事,为学习本文做了情感铺垫。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再次“围绕题目质疑”调动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热情,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这一环节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二)课前反馈,整体感知1.开火车读文,纠正字音,指导难读的词、句。
我不能失信说课稿

《我不能失信》说课稿说课人:曾宪威一、说教材我讲的这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的第一课时。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诚实守信。
二、说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根据教材安排和我班学生的生活实际,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聪、活”等17个生字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3、思想渗透:懂得不能失信的做人道理。
4、重点:知识目标5、难点:能力目标6、关键:思想教育三、说教法、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愉快式教学法,首先我精心制作了几张课件,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我授课的语言尽量向儿童靠拢。
语言儿童化是我在低、中年级教学中的一个奋斗目标,我大胆去尝试。
再次故事表演化。
我让自己进入到表演这个角色,用自己的言行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从我的言行中感知、理解。
除了愉快式教学法之外我还应用了启发式教学法。
即在讲授课文时所有的问题设计都具有启发性。
比如:庆龄为什么要等小珍等,本节课通过我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了朗读课文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合作探究的方法……四、说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1、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是谁?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爸爸伯伯家宋庆龄妈妈小珍c.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
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2020新教材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我不能失信》说课稿

《我不能失信》说课稿一、说教材《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个朋友家去,可是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宋庆龄还是留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赞美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二、说教法、学法因为《我不能失信》是本组最后一篇略读课文,所以,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迁移运用前三节课的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抓住描写宋庆龄的重点句子,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实际自主阅读、自主品味、自主感悟宋庆龄的可贵品质,然后引导学生就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学进行交流,与人分享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的能力,从而达到自主读书、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目的。
三、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是自己在做人做事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宋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原因。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透过人物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五、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简介宋庆龄生平(1)你们认识、了解宋庆龄奶奶吗?谁来说一说?(2)教师简介宋庆龄生平。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庆龄奶奶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学生读课题。
(设计意图:小学生喜欢听故事,所以我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宋庆龄的生平,然后揭示课题。
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又可以为下面的学习做铺设。
)(二)初读感知1、你们知道这篇是什么课文吗?(略读课文)2、学生自渎“阅读提示”,找出“阅读提示”里所提的问题。
3、要求学生结合“阅读提示”自由朗读课文,并把不懂的字、词、句画出来,并想一想:自己还有什么问题不懂想问大家或有那些问题想考考大家。
4、学生自由交流读后感。
5、朗读课文(齐读、小组分自然段读)。
21我不能失信 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21*《我不能失信》说课稿城关四小欧运科一、说教材《我不能失信》是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组课文的“人文主题”是“多彩童年”,“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及“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
二、说教法、学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抓住描写宋庆龄言行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宋庆龄的可贵品质。
三、说教学目标1. 认识“耀、庆”等5个生字。
2.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朗读感悟、思考和交流理解“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
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这句话,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联系生活实际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四、说教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理解宋庆龄最后一个自然段的话语,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教学难点是:透过对话和动作来体会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五、说教学准备教师:搜集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完成导学案。
六、说教学过程(一)导语导入新课1、以课题下面导语孔子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导入新课。
老师板书课题,指导学生理解课题。
2、了解宋庆龄。
(二)课前反馈,整体感知1.检查学生完成“导学案”的生字学习情况。
2.默读课文:(1)出示读书要求(2)小组合作交流:引导完成课文主要内容(三)精读感悟,展示交流1.浏览课文,画出描写宋庆龄诚实守信的语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重点交流宋庆龄的四处话语。
4.分角色朗读课文5.教师小结:刚才,我们重点朗读、品味、交流了描写小庆龄语言、动作的句子,小庆龄诚实守信的品格鲜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本单元的习作就是写一个你熟悉的人,那么,要想使你写的人也能像宋庆龄这样特点鲜明,大家一定要注意描写这个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说一说:你觉得宋庆龄为了守约放弃出行值不值得?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总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争做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1.我不能失信(说课稿)【新版】人文社科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1.我不能失信(说课稿)【新版】- 人文社科《我不能失信》说课稿一、说教材《我不能失信》叙述的是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全家预备到父亲的一个伴侣家去,可是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伴侣小珍叠花篮,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宋庆龄还是留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赞美了宋庆龄诚恳守信的珍贵品质。
二、说教法、学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纳“自主学习、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引领同学迁移运用学到的学习方法,放手让同学抓住描写宋庆龄的重点句子,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自主阅读、自主品尝、自主感悟宋庆龄的珍贵品质。
然后引导同学就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学进行沟通,与人共享阅读成果,感受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的力量,从而达到自能读书,自主学习、自主进展的目的。
三、说教学目标1.通过预习自同学字、词语,自读自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结合生活实际感悟宋庆龄诚恳守信的品质并就自己的感受与同学沟通,获得做人启示。
3.培育同学搜集信息、主动探究、品词析句、展现沟通的学习力量。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宋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缘由。
教学难点:引导同学透人物的过对话和动作来领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五、说教学预备同学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自读诚恳守信的小故事;老师制作本课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依据三班级同学的年龄特点,本课时教学过程我分五大环节:(一)谈话导入,据题提问。
同学们,诚恳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们知道哪些诚恳守信的小故事?请你概括地说一说。
同学概括地介绍诚恳守信的小故事。
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名人小时侯诚恳守信的小故事。
老师板书课题,指导同学读课题。
然后指导理解“失信”的意思,找“失信”的反义词。
老师追问:看了课题,你还有那些疑问?(设计意图:老师首先引导同学概括介绍诚恳守信的小故事,为学习本文做了情感铺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不能失信》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不能失信》讲述的是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个朋友家去,可是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宋庆龄还是留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赞美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迁移运用学到的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抓住描写宋庆龄的重点句子,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自主阅读、自主品味、自主感悟宋庆龄的可贵品质。
然后引导学生就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学进行交流,与人分享阅读成果,感受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的能力,从而达到自能读书,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目的。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自学生字、词语,自读自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结合生活实际感悟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品质并就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获得做人启示。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主动探究、品词析句、展示交流的学习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宋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原因。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透人物的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五、说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自读诚实守信的小故事;教师制作本课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依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时教学过程我分五大环节:
(一)谈话导入,据题提问。
同学们,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们知道哪些诚实守信的小故事?请你概括地说一说。
学生概括地介绍诚实守信的小故事。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名人小时侯诚实守信的小故事。
老师板书课题,指导学生读课题。
然后指导理解“失信”的意思,找“失信”的反义词。
教师追问:看了课题,你还有那些疑问?
(设计意图: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概括介绍诚实守信的小故事,为学习本文做了情感铺垫。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再次“围绕题目质疑”调动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热情,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这一环节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
(二)课前反馈,整体感知
1.开火车读文,纠正字音,指导难读的词、句。
读后引导学生交流:预习提纲中的第五个问题。
教师点拨、指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
并共同补充介绍宋庆龄(即完成提纲2、3、5)
2.检查生字词语,教师出示词语,学生开火车认读。
提纲4在展示交流过程中完成。
预习提纲:
(1)明确阅读要求。
(2)利用资料袋和搜集的资料了解宋庆龄。
(3)用序号标出自然段,把课文读通读顺,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带拼音的字词和难懂句子多读几遍。
(4)利用工具书解决不理解的字词,提出不懂的问题记在文中。
(5)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根据他们之间的联系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认为宋庆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意在引导学生根据预习提纲自主预习,感知课文内容,并学会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课前师生共同交流,学生互相学习,查漏补缺,使学生对全文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迁移学法独立学习能力。
)
(三)精读感悟,展示交流
1.精读品味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描写宋庆龄诚实守信的语句。
(2)交流描写宋庆龄诚实守信的语句。
(3)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反复读一读,抓重点词,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简要批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小组交流:
交流要求:
(1)先朗读自己画的句子,再说说自己的体会感受。
(2)讨论怎样读才能读出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品格。
(3)交流时要认真倾听,能听出好在哪里,哪地方说得不够完美,能够补充。
3.全班交流:
重点交流以下句子:灯片出示句子
这里我以第一句为例,说一说我是如何引导学生展示交流,品味小庆龄伟大人格的。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
(1)学生首先朗读句子谈感受。
(2)其他同学补充感受。
(3)想象说话:同学们想象一下,此时此刻小庆龄心理可能在想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师追问:那你们能把自己体会到的感受用朗读表达出来吗?
(4)指名感情朗读,教师引导学生评一评哪地方读得好,为什么?教师点拨、指导朗读。
特别指导读好三个叹号,(这里如果学生读得还不到位,教师可以范读)学生自由感情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5)教师追问:这段话是通过描写小庆龄的______和______来展现小庆龄诚实守信的品质的?生:动作、语言(教师板书语言、动作)(6)继续展示交流。
(教师板书表情)关于展示交流其他句子的过程,在这里我就不再详说了。
4.分角色朗读课文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
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准确读好每一个关键问语,每一句话的语气、语调。
)
(3)挑两个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5.师生共同质疑解疑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重点朗读、品味、交流了描写小庆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句子,小庆龄诚实守信的品格鲜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本单元的习作就是写一个你熟悉的人,那么,要想使你写的人也能像宋庆龄这样特点鲜明,大家一定要注意描写这个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意在体现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真正的把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学生通过抓重点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自读自悟,展示交流感受、分角色感情朗读,轻松地感悟到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突破了教学难点。
)
(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宋庆龄说什么?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一首小诗,一段感悟,一首歌曲、……
首先学生自我酝酿,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交流。
总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争做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意在引导学生自主表达对宋庆龄崇敬,渗透语文的人语性,升华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悟,使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受到启发,
明白做人要诚实守信的道理,从而转化内在的行动。
) (五)布置作业:
1.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成语、名言记在采蜜本上。
2.读一读课外诚实守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