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疫情防控制度汇总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4篇)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bc2b66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a.png)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保障师生的健康和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目标是预防、控制、消除传染病的传播,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
第三条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原则是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治理、重预防、防治结合。
第四条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范围涵盖全校师生,包括各个年级、教学楼、宿舍楼、食堂等区域。
第五条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责任主体包括学校领导、各级管理人员、班主任、保卫干部、保健医生等。
第二章传染病防控机制第六条学校设立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亲自担任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组员,负责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
第七条学校建立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制,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第八条学校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第九条学校建立健全的传染病防控预案,对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控制进行规范和指导。
第三章师生健康管理第十条学校监测师生的健康状况,对患有传染病的师生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如隔离、治疗等。
第十一条学校定期进行师生健康教育,加强师生的健康意识和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
第十二条学校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师生的健康情况,定期进行体检。
第十三条学校建立通报制度,对有传染病的师生进行及时通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四章教学楼和教室管理第十四条学校加强对教学楼和教室的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第十五条学校建立通风制度,保持教室的空气清新。
第十六条学校加强对教室的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七条学校要求师生都要保持教室的整洁和卫生,禁止乱扔垃圾。
第五章宿舍管理第十八条学校对宿舍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保持宿舍的卫生环境。
第十九条学校要求寝室长和寝室成员共同管理好宿舍,保持宿舍的整洁和卫生。
第二十条学校对宿舍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二十一条学校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的教育,教育学生保持宿舍的整洁和个人卫生。
学校疫情联防联控制度(通用9篇)
![学校疫情联防联控制度(通用9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d0613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1b.png)
学校疫情联防联控制度(通用9篇)根据省教育厅《2023年春季学期高三初三年级开学工作方案》和《中小学学校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疫情防控工作验收标准》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防控工作目标1、完善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及事故监测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建立应急处理机制,确保不发生校园内的疫情及事故。
3、教育局牵头,卫生部门配合,建立“医教”联合体,实行学校与医疗卫生机构结对,校医与医务人员结对共同开展学校防疫工作。
二、成立防控组织。
1、学校成立疫情防控组织。
学校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保健教师、各部门主任和各班主任为成员。
2、履行主要职责。
在上级有关组织的统一领导下,指导和落实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及时分析、研究学校内防治工作形势,提出防治的措施和组织实施,做好学校内加强防治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校园秩序的稳定;配合相关部门宣传有关知识。
加强与医疗机构的配合,在防疫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学校防疫工作。
三、落实防控措施1、宣传教育普及“新冠肺炎”预防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
通过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班会等形式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疫情防控能力,并利用宣传册、微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讲解预防“新冠肺炎”的知识要求,来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2、预防措施1)加强日常的监测工作,实行学生到校情况晨午晚检制:发现学生出现发热等“新冠肺炎”症状,班主任应立即向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校长)汇报,学校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疫情不在校园内蔓延。
2)严格学校门卫管理制度,及时掌握学校内各类人员流动情况,凡进入校园人员必须测量体温并登记相关信息。
加强走读生的管理。
3)改善学校卫生设施与条件,加强对教室、图书室、宿舍、食堂等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和校园内公共设施及公共用具的安全检查,定期检查学校防护措施的完好情况。
学校防疫情工作制度
![学校防疫情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773fc56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5.png)
学校防疫情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国家及地方疫情防控相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行全校动员、全民参与、科学防控、精准施策。
第三条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要落实责任到人,各级领导干部要靠前指挥,教职工要全员参与,学生要自我防护,形成全校共同参与的防控格局。
二、组织架构第四条学校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校疫情防控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指导全校疫情防控工作。
第五条学校设立疫情防控工作办公室,负责协调、落实领导小组决定事项,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日常事务。
第六条学校各部门、各单位要设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明确责任人,落实防控措施。
三、防控措施第七条做好信息收集和报告工作。
学校要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及时收集、报告疫情相关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第八条加强校园卫生管理。
学校要定期对校园进行消毒、清洁,设置废弃口罩收集容器,加强垃圾分类管理。
第九条加强师生健康管理。
学校要做好师生健康状况监测,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对体温异常的师生要及时采取隔离措施。
第十条加强疫情防控宣传教育。
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第十一条严格校园出入口管理。
学校要实行封闭式管理,加强校园出入口查验工作,做好体温检测、健康码核验等工作。
第十二条减少聚集性活动。
学校要暂停举办大型聚集性活动,减少师生聚集,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四、责任落实第十三条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全面负责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第十四条学校各部门、各单位要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责任,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第十五条教职工要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做好自我防护,配合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第十六条学生要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做好自我防护,配合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五、监督与问责第十七条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疫情防控工作不力的要及时问责。
学校疾病防控制度(5篇)
![学校疾病防控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73367c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9.png)
学校疾病防控制度为增强学校疾病预防与控制意识,提高师生防病能力,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制法》及其实施办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我校疾病防控在制度。
1、学校应建立各项卫生工作责任制,完善考核制度,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并制定班主任教师每天做好晨检工作,认真填写学生日检统计表,保证学校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2、学校应普及卫生知识,利用黑板报、橱窗等各种形式做好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宣传,正确认识,做好防范。
定期召开班主任班主任例会,加强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知识训练。
教会师生防病知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健康生活习惯。
3、制定预防疾病措施:(1)保持工作、学习、生活环境通风换气,教学和生活用房应每天开窗通风应不少于2--____次。
(2)尽量不要组织师生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去活动。
(3)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特别在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
不要共用茶具、餐具。
(4)注意增减衣物和均衡营养,加强户外锻炼,保证足够休息,增强体质。
(5)学生若发生有发热、咳嗽、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应马上告诉老师或家长,及时就医;教师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
(6)学校卫生室应按照规定定期消毒。
4、一旦发现师生当中出现异常及疑似传染病病例、立即启动疾病防控预案进行处置。
5、严格执行学校卫生工作计划,落实各项制度和措施,保证师生健康。
学校疾病防控制度(2)是指学校在面对疾病传播和防控工作时所规定的一系列措施和制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学校疾病防控制度:1. 学校开展学生健康监测:学校要求学生每天进行体温测量,并记录相关健康信息,以便及时发现疾病症状。
2. 加强环境清洁消毒:学校定期对教室、公共场所、食堂等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学校环境的卫生。
3. 健康教育和宣传: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和教职工的卫生意识和防病意识,宣传正确的健康行为和防病知识。
4. 排查患病人员:学校及时排查学生和教职工是否有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等,并及时隔离和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
学校疫情防控制度(精选10篇)
![学校疫情防控制度(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f732f5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f.png)
学校疫情防控制度学校疫情防控制度(精选10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拟定制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疫情防控制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校疫情防控制度篇1为做好学校新冠肺炎防控和春季学期开学准备工作,切实维护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防疫期间的宿舍管理,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宿舍楼入口处铺放消毒毯,设置体温监测点。
住宿生进入宿舍前自觉有序排队,前后距离间隔保持1米。
宿舍管理员和值班教师对每位住宿生入住前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对体温检测异常学生进行登记并上报。
每晚对住宿人员进行体温检测,若体温超过37.3℃,需做好异常学生登记,立即安排单独宿舍进行隔离观察休息,进行复测,并上报学校。
2、学生体温检测正常后直接有序进入本人宿舍,进入宿舍后禁止私自互相串宿,禁止打牌聚会等活动,做到不聚集不扎堆。
3、学生在宿舍内错时洗漱,不聚集、不扎堆。
4、到直饮机取水时排队有序接水,接水后直接返回宿舍,不逗留。
5、洗漱后快速就寝,不喧哗,不打闹,禁止面对面交流。
6、学生上课期间宿舍楼实行封闭管理,无关人员一律不得入内。
7、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风共同维护宿舍良好的卫生环境。
8、宿舍内垃圾要及时清理到指定地点,学校对存放垃圾地点每天进行消毒。
9、住宿生要时刻注意自身的防疫防护,进出宿舍楼及在走廊、过道、卫生间等公共区域必须佩戴口罩,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
10、发现同宿舍学生身体异常,要及时报告班主任,班主任第一时间向学校汇报。
11、非宿舍住宿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宿舍。
12、做好宿舍清洁卫生工作,每日对所住宿舍的设施设备进行消毒。
宿舍每天早、中、晚通风,每次通风时间约1小时。
13、进出宿舍途中,不结伴不交谈,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快速进出。
进入宿舍后,将外套挂在阳台通风处,鞋子放在指定位置。
学校疫情防控九项各种制度(参考)
![学校疫情防控九项各种制度(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5e53f968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c.png)
学校疫情防控九项各种制度(参考)学校疫情防控九项制度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确保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以及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制定了以下九项疫情防控制度:1.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各中小学校应建立学生一教师一学校疫情报告人制度,并成立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小组。
该小组负责建立、健全本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收集、汇总与报告管理工作制度,并协助医疗单位对本校发生的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2.晨、午(晚)检工作制度学校应建立全员全日健康检测制度,班主任和老师应及时报告学生有新冠病毒肺炎早期症状、疑似病例、其他传染病以及因病缺课/缺勤等情况给学校疫情报告人,以及建立因病缺课/缺勤登记追踪制度。
3.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学校应查验学生的复课证明,确保学生安全返校。
4.因病缺课/缺勤登记追踪制度学校应建立因病缺课/缺勤登记追踪制度,及时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
5.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学校应定期进行环境卫生检查,并及时通报学生、教职工。
6.健康教育制度学校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意识。
7.通风消毒制度学校应加强通风消毒工作,确保校园环境卫生。
8.健康管理制度学校应建立健康管理制度,及时了解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状况。
9.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学校应查验学生的预防接种证,确保学生接种疫苗。
以上九项制度是学校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学校将严格执行,确保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安全。
3)其他符合《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要求的疫情也需要及时报告。
学校疫情报告人应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等)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4)当疫情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除了初次报告,还需要完成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防疫工作,有效遏制学校传染病的流行,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学校制定了晨、午(晚)检工作制度。
小学疫病防治制度范本
![小学疫病防治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f02dc06f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b1.png)
小学疫病防治制度范本一、目的与原则1. 目的:为了保障小学师生的健康安全,预防和控制疫病的传播和流行,确保教育教学正常进行。
2. 原则:科学、预防为主,综合施策,依法采取措施防治疫病,全面保障师生健康,公开透明,互相支持。
二、疫情监测与报告1. 学校设立疫情监测小组,定期对师生健康状况进行调查。
2. 学校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每位师生的健康情况。
3. 学校及时报告疫情信息,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公开透明,确保信息流通畅通。
三、常规防控措施1. 加强卫生宣传,提高师生卫生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2. 学校定期进行卫生检查,保持环境卫生整洁。
3. 定期对教室、寝室、食堂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4. 每日测量师生体温,对出现发热等症状的人员及时就医。
5. 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6. 学校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并要求师生经常洗手。
四、疫情响应与防控1. 学校配备足够的防护用品,包括口罩、消毒液等。
2. 学校定期组织疫情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 学校建立疫情响应机制,及时采取措施防控疫病的传播。
4. 对有病情或疑似病情的师生要求隔离和就医,并做好相关随访工作。
5. 学校与卫生部门、医疗机构保持密切合作,共同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五、应急预案与管理1. 学校建立疫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2. 学校成立疫情应对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做好疫情信息收集、处理工作。
3. 学校及时向师生公布疫情防控措施和最新通知。
4. 学校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做好家校合作,共同应对疫情。
六、评估与总结1. 学校定期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改善工作措施。
2. 学校建立疫情防控工作档案,记录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和效果。
3. 学校积极参与相关疫情防控培训,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
七、处罚规定1. 对违反疫情防控制度的师生,依据学校规章制度进行相应的处罚。
2. 对恶意散播虚假疫情信息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制定之日起施行,审议、修改等事项由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
学校疫情防控管理制度
![学校疫情防控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8f05518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f2.png)
学校疫情防控管理制度一、组织领导学校应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负责全校疫情防控工作的总体指挥和协调。
同时,设立专门的疫情防控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的疫情防控工作和信息上报。
二、健康监测学校应建立师生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师生进行体温检测,并记录相关数据。
对于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师生,应立即安排就医,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隔离观察。
三、校园环境管理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保持校园内空气流通,避免使用中央空调系统。
设置废弃口罩专用回收箱,做好垃圾分类和及时清理。
四、防疫物资准备学校应根据师生人数,准备足够的防疫物资,包括口罩、消毒液、体温计等。
确保每位师生都能得到必要的防护。
五、教育教学安排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合理调整教育教学计划。
在必要时,可采用线上教学方式,减少人员聚集。
同时,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的学习进度不受影响。
六、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疫情应急预案,包括疫情发生时的紧急处置流程、隔离措施、信息报告等。
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
七、信息公开与沟通保持信息的公开透明,及时向师生和家长通报疫情相关信息。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八、心理辅导与支持关注师生的心理健康,为师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加强对师生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正确面对疫情,减轻心理压力。
九、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协作,共同做好学生的疫情防控工作。
鼓励家长参与到学校的疫情防控中来,形成家校共治的良好局面。
十、总结评估定期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完善防控策略。
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小学疫情防控规章制度
![小学疫情防控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f2baee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c9.png)
小学疫情防控规章制度一、晨午检规定1. 学校每天进行师生晨午检,包括测量体温和询问身体状况。
2. 任何师生发现有发热或其他疑似感染新冠病毒症状的情况,应立即报告学校领导并接受指导。
3. 在晨午检过程中,需保持适当距离,避免接触病患者。
二、课间活动规定1. 课间活动时,学生要保持适当距离,不要聚集在一起。
2. 不要互相分享食物或饮水,避免交叉感染。
3. 尽量在室外进行课间活动,保持流通空气。
三、课堂教学规定1. 师生要全程佩戴口罩,不得随意摘下。
2. 课堂座位要保持适当距离,每个学生应有固定座位。
3. 每天对教室进行消毒,保持教室整洁。
四、进出学校规定1. 进入学校时需测量体温,佩戴口罩,并在出入口处执行消毒措施。
2. 学生按照班级分批进出学校,避免大面积聚集。
3. 学生要准时到校,不得迟到,否则需经过特殊审批才能入校。
五、操场活动规定1. 学生在操场活动时,不得有接触性活动,保持适当距离。
2. 每位学生要自带体育器材,避免共用器材。
3. 学生要戴口罩进行操场活动。
六、食堂规定1. 食堂就餐时,学生需保持距离,不得有大面积聚集。
2. 食堂用餐器具要严格消毒,确保食品安全。
3. 食堂工作人员要全程戴口罩,不得有近距离接触。
七、感染疫情处理规定1. 如有师生出现疫情症状,需立即隔离,通知学校领导及疾控部门。
2. 学校要做好疫情防控措施,对相关人员进行追踪排查。
3. 确认有感染病例出现时,学校要紧急停课,并进行全面消毒。
八、家长配合规定1. 家长要配合学校进行学生的疫情防控,主动监测学生身体状况。
2. 家长如发现学生有疑似症状,要及时通知学校并采取措施。
3. 家长要教育学生做好个人卫生和防护,遵守学校的防疫规定。
九、学生自觉遵守规定1. 学生要严格遵守学校的疫情防控规定,不得有违反行为。
2. 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佩戴口罩等。
3. 学生要配合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共同维护校园安全。
以上是小学疫情防控规章制度,希望全体师生家长共同遵守,共同努力,共渡疫情难关,保护每一个人的健康安全。
学校疫情防控30条措施
![学校疫情防控30条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d44d15c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4.png)
学校疫情防控30条措施01. 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学校将加强对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疫情防控宣传教育,教育他们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基本防护措施。
02. 实施体温监测和健康登记制度学校将每日对师生进行体温监测,并要求他们填写健康登记表,及时发现患病人员。
03. 加强校园环境的消毒工作学校将加大对教室、宿舍、公共区域等场所的消毒力度,确保校园环境的清洁与卫生。
04. 安排合理的课间休息时间学校将合理安排课间休息时间,避免师生人员集中在一起,减少疫情传播的风险。
05. 严格控制校园外来人员进出学校将设置出入口检查站,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控,减少疫情传播的渠道。
06. 制定返校人员核酸检测要求学校将制定返校人员的核酸检测要求,确保学校内部不出现无症状感染者。
07. 开展在线教学活动学校将积极开展在线教学活动,减少师生聚集,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
08. 鼓励学生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学校将鼓励学生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提高个人防护意识。
09. 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和教学区域学校将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和教学区域,避免不同班级的学生交叉接触。
10. 组织学生成批体检学校将组织学生成批体检,及时发现患病学生,确保校园的健康与安全。
11. 配置充足的洗手设施学校将配备充足的洗手设施,并设置明显的提示标识,提示师生保持良好的洗手习惯。
12. 暂停大型聚集性活动学校将暂停大型聚集性活动,如校庆、运动会等,避免人员聚集导致的疫情传播风险。
13. 提供在线咨询服务学校将提供在线咨询服务,为师生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减轻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
14. 强化宿舍管理措施学校将加强宿舍管理措施,确保学生宿舍的卫生和通风,减少疫情传播的风险。
15. 增加教室通风时间学校将增加教室通风时间,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降低疫情传播的可能性。
16. 组织线上家长会议学校将组织线上家长会议,与家长共同探讨疫情防控的相关事宜,提高家庭的防控意识。
中学传染病防控制度(5篇)
![中学传染病防控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b596a81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5.png)
中学传染病防控制度1、学校各班做好晨检、午检。
发现异常,立即排查。
如发现传染病早期症状(发热、皮疹、腹泻、黄疸等)及时上报,并做好检查记录。
2、学校对因病缺勤的学生要及时了解,追查病因及时掌握情况。
3、学校对每日的消毒、通风等防控工作,进行检查落实。
4、学校配合街道作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摸底和接种工作。
5、学校对防控人员、防控物资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落实到位,及时掌握情况。
6、学校各班发现同一班一天有1例或连续____天有____名学生患病的应及时上报卫生室。
7、学校各班有多名学生(____人以上)发现不明的高烧,呼吸急促、腹泻等症状时学校要及时上报卫生室。
8、学校应在第一时间将疑似病情的学生电话上报校长室。
9、校长室接到报告后,应急预案立即启动,指挥小组开始工作。
10、学校应立即隔离师生,进行诊断排查。
并对现场消毒,开窗通风。
11、领导小组及时与当地医院联系,对疑似学生进行进一步诊断治疗。
12、对整个校园进行彻底消毒。
13、认真调查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
徒司中学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____副组长:____组员:____各班班主任中学传染病防控制度(2)是为了保障中学生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中学校园中的传播而建立的一套管理措施和制度。
以下是中学传染病防控制度的一些常见要点:1. 传染病防控组织:建立专门的传染病防控组织,如校医院、保健科、学校卫生部门等,负责中学传染病的监测、预防和控制工作。
2. 传染病监测:定期开展中学生体检和传染病监测,依据监测结果做好预防和控制措施。
3. 传染病宣传教育:定期开展传染病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护意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 学生健康档案:建立健全中学生的健康档案,记录学生的健康状况、疫苗接种情况等信息,方便及时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
5. 传染病隔离与报告:对疑似传染病病例进行隔离,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配合疫情调查及处理。
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5篇)
![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10846e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2.png)
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一、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
教导处必须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分年级段对学生进行有关传染病防控的教育;班主任要利用晨会、班会等阵地对学生进行卫生习惯养成教育;全校老师都应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情况和身体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和正确的引导。
所有学生必须参加一年一度的体检,发现有疾病和传染病的学生,班主任应及时告知其家长,督促家长对孩子进行治疗。
二、加强消毒工作,强化饮食卫生。
总务处要安排督促每月两次对教室进行消毒,疫情爆发期间坚持一天一消毒。
三、对生病学生的处理预案。
若学生生病,上班时间由班主任及时联系家长,需要去医院就诊的,由班主任负责;在班主任不在的情况下,由科任教师带学生去医院,不得拖延,更不得以任何理由委派其他学生带去看病。
四、对传染病的处理预案。
发现传染病,应及时向学校汇报,并通知家长,必要时进行隔离;如学生因病回家就诊的,班主任应随时询问学生疾病情况;学生病愈后,持医院的治愈证明方可返校学习,班主任要及时、妥善处理好患病学生的物品。
发生重大传染病,学校要及时上报并按疾病防控预案进行妥善处理。
学校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2)一、总则为了保障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促进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制定本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
本制度是我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基本依据,适用于全校师生。
二、基本原则1. 预防为主。
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注重科学防范,及时发现,快速处理,宣传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科学防控意识。
2. 综合协调。
由校领导牵头,成立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校传染病防控工作。
3. 规范有序。
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卫生健康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科学、合理的传染病防控措施和管理办法。
4. 公开透明。
及时向教职员工和学生公布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相关信息,保障信息的公开透明。
三、传染病防控管理措施1. 预防接管措施:(1)加强传染病监测和报告工作。
建立健全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报告传染病疫情。
(2)疫情告知和应急预案。
学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九项制度范本
![学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九项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85aab463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bb.png)
学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九项制度范本1.健康监测制度- 学生、教职工每天上学前要进行体温检测,并填写健康记录表格。
- 发现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师生,立即报告学校医务室,并在家隔离观察。
2.进校防疫制度- 学生进校门前要接受体温检测,佩戴口罩,并使用洗手液进行手部消毒。
- 学校定期对教室、办公区域、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3.教室管理制度- 充分利用教室资源,按照社交距离要求合理安排席位,确保学生之间有足够的间隔。
- 在教室内要做好通风,每节课结束后开窗换气。
4.课间休息制度- 学生在课间休息时,要保持社交距离,不聚集在一起。
- 各班组织学生按班次、边序、分散就餐,避免拥挤。
5.公共区域管理制度- 学校的公共区域,包括走廊、宿舍、食堂等,要定期消毒,并设置消毒站点,提供洗手液、纸巾等防疫物品。
- 学生在公共区域活动时,要保持社交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
6.外来人员管理制度- 学校限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非必要情况下不允许校外人员进入。
- 如果有特殊需要必须进入校园的外来人员,要接受体温检测,并填写健康申报表。
7.宣传教育制度- 学校加强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 组织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倡导正确的防疫行为和生活习惯。
8.疫情报告制度- 学校建立健全疫情报告机制,及时准确上报疫情信息。
- 一旦发现疑似病例或接触者,要立即报告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隔离和处置措施。
9.监督检查制度- 学校设立疫情防控工作专班,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疫情防控工作。
- 定期对各部门、班级的疫情防控措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以上是学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九项制度的范本,通过有效的防控措施,学校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师生的健康和安全。
我们需要共同努力,积极遵守这些制度和规定,共同抗击新冠疫情。
希望大家能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配合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共同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贡献力量。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范本(5篇)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范本(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98ff7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ff.png)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保障师生健康,规范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全过程管理,包括预防、监测、处置等方面的工作。
第三条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以科学、合理和人文关怀为指导原则,维护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第二章预防第四条学校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自我防护意识,广泛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推广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五条学校应制定传染病防控计划,并定期组织师生进行防控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六条学校应定期开展校园卫生检查,确保校园环境卫生达标。
第三章监测第七条学校应建立健全传染病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学校内传染病发生情况。
第八条学校应建立健全师生健康档案,定期进行体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第九条学校应与当地卫生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获取疫情信息,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的工作。
第四章处置第十条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应实行分类管理,根据疫情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第十一条学校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协调相关部门进行疫情应急处置。
第十二条学校应组织师生进行隔离和治疗,并做好相应的后勤保障工作。
第五章相关责任第十三条学校应明确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责任人,建立相关责任制度。
第十四条相关部门应配合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按照职责履行相应的工作职责。
第十五条师生应自觉遵守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规定,配合学校开展相关工作。
第六章监督检查第十六条学校应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检查。
第十七条学校应接受上级卫生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第十八条学校应主动接受社会和家长的监督,及时公开传染病防控工作信息。
第七章附则第十九条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本制度的修订和补充。
第二十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废止以前的相关规定。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制度范本(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学校卫生防疫制度(四篇)
![学校卫生防疫制度(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8dd162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a.png)
学校卫生防疫制度为了更好地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预防和控制学生常见病和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提高师生的健康水平,制定以下卫生防疫制度:一、学校卫生防疫工作由学校卫生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工作由校医执行。
二、做好师生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利用学生的健康教育课、卫生宣传栏、学校月报、广播、贴宣传画,教职工大会等多种途径,进行卫生知识、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使大家逐渐了解卫生保健知识,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提高健康水平。
三、做好季节性传染病的预防工作,特别要做好突发性重大传染病疫情应及处理工作。
四、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发现师生患传染病及可疑传染病时应及时报告县卫生防疫站和县教育局,并迅速隔离病人,对病人活动的场所进行彻底消毒,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防止疫情扩散。
五、全校师生发现传染病都有义务向有关部门报告,对在防治传染病工作中,特别是在突发重大疫情的防治工作中有突出成绩的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扬,对知情不报,造成传染病扩散或故意造成传染病扩散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处理。
学校卫生防疫制度(二)是指学校为了保障师生的健康与安全,采取的一系列预防传染病、维护环境卫生的措施和规定。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学校卫生防疫制度的示范:1. 定期体检:学校要求学生和教职工定期进行体检,以确保身体健康,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2. 教育宣传:学校在开学之初和疫情高发期间,加强对学生和教职工的卫生知识教育,宣传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提醒大家勤洗手、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等。
3. 环境卫生:学校要加强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的清洁工作,保持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4. 疫情监测:学校要定期对学生和教职工的体温进行测量,发现出现异常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即刻隔离并进行第一时间的病毒核酸检测。
5. 食品安全:学校食堂要加强菜品的健康安全管理,保证食品的卫生和质量,定期进行食品安全检查。
6. 室内空气质量:学校要进行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室内空气污染的问题,保持良好的室内环境。
学校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5篇)
![学校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67307d8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8d.png)
学校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1、要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有关法规性文件的规定,依法管理学校卫生及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群体性防治工作。
2、对学生实施群体性防治措施(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接种除外)必须经区卫生局、区文教体局批准,并由区疾控中心统一组织实施。
3、为杜绝意外发生,学校学生疾病防治用药统一由区疾控中心提供,学校不得擅自接受其它途径药物。
4、传染病防治实施预防接种时,预防接种专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筒”,加强无菌观念,并确保医疗器械的卫生及操作的规范,学校卫生分管领导有责任对接种全过程进行监督。
5、开展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群体防治工作,应遵循学校管理的有关规定,妥善安排好预防接种及其他群体防治措施的时间,以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6、未经区文教体局、卫生局、疾控中心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组织学生实施群体性防治措施。
违者要对当事人予以严肃处理,并追究其单位领导人的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学校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2)是指为了保障学校师生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学校制定的一套管理方案和措施。
一、组织架构:学校应设立疾病防控和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明确负责人和职责,并适时进行岗位职责培训。
二、预防措施:1. 建立完善的病毒监测与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信息,提供给相关部门;2. 加强卫生与环境管理,保持校园环境清洁、通风良好,并定期进行卫生消毒;3. 组织开展疾病预防知识宣传和教育活动,加强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教育;4. 强化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食品源头安全、储存过程卫生、食品加工洁净;5. 设立健康监测点,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并报告给相关部门;6. 加强疫苗接种工作,推动学生和教职工接种相关疫苗;7. 促进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佩戴口罩等。
三、应急响应措施:1.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疫情防控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2. 配备必要的防护物资,如口罩、手消毒液等;3. 学校与相关部门保持紧密合作,及时报告疫情信息,并执行相关指示;4. 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员工的应急响应能力;5. 区分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及时隔离和治疗。
2024年学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九项制度
![2024年学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九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bf0364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d.png)
2024年学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九项制度
1. 健康检测:学校将实施定期的健康检测,包括体温测量和健康问卷调查。
2. 隔离观察:学校将设立专门的隔离观察区域,对疑似患者进行观察和隔离,以确保病毒的及时发现和控制。
3. 健康教育:学校将加强对师生的健康教育,包括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防护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4. 环境清洁:学校将加大环境清洁力度,定期对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和清洁。
5. 空气流通:学校将加强教室和公共场所的通风,保证空气的流通和新鲜。
6. 人员管理:学校将加强人员管理,对来校师生进行登记和管理,确保非必要外来人员的限制进入。
7. 公共交通安全:学校将加强对校园交通的管理,确保校园内的交通秩序和安全,减少人员聚集。
8. 社交距离:学校将倡导师生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
9. 紧急应对措施:学校将建立完善的紧急应对机制,一旦发现疫情,能够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置,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师生家长报告。
当然,具体的疫情防控制度会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和政策规定进行调整和制定。
第 1 页共 1 页。
学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九项制度(4篇)
![学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九项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de226e4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0.png)
学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九项制度一、疫情防控总体要求1.全面加强疫情防控意识,提高疫情防控能力。
所有师生员工要充分认识新冠病毒肺炎的严重性和疫情的突发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二、疫情信息及时发布与传达1.加强疫情信息发布。
学校将建立疫情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发布疫情通报、防控措施、政策法规等信息,提高学生和教职员工的防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严格校园出入管理1.实行实名制出入校门。
学生、教职员工进出校门时,必须主动出示有效证件,进行身份验证,确保每一位进入校园的人员信息真实可靠。
四、健全疫情防控工作机制1.成立疫情防控工作组。
学校将成立专门的疫情防控工作组,负责统筹、组织和协调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
五、加强校园环境消杀1.增加校园环境消杀频次。
学校加大对校园内公共区域、教室、宿舍等场所的消毒力度,确保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干净整洁。
六、加强师生体温监测1.实行师生体温监测制度。
学校将建立健康信息登记平台,每天对师生进行体温监测,并留存相关记录,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进行处置,确保校园内的师生都身体健康。
七、加强教育宣传与培训1.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培训。
学校将组织教职员工参加疫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护意识和应对能力,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有效地应对疫情。
八、规范师生行为规范1.加强师生行为规范教育。
学校将加强对师生的行为规范教育,要求他们戴口罩、勤洗手、减少聚集等,自觉遵守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不给学校疫情防控带来风险。
九、强化疫情防控监督与考核1.建立健全疫情防控监督与考核机制。
学校将加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监督和考核,对相关责任人不履职、履职不到位的将进行问责和相应处理,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的高效实施。
以上为学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九项制度的主要内容,学校将严格按照这些制度要求,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师生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大家要共同努力,共同抗击疫情,共同守护校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疫情期间校园封闭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结合我校实际,学校决定在疫情期间加强对校园的封闭式管理力度,具体规定如下:一、封闭时间:实行24小时全天封闭二、学校保安负责保证学校大门口处的消防通道畅通。
三、疫情期间,学校只保留东侧大门的进出,其余通道,无特殊情况禁止通行。
四、师生进出学校大门的规定1、在疫情期间,学校全体师生在进出校门时必须经过体温监测,并做好记录。
2、在疫情期间,学校全体师生无特殊情况不允许随意进出校门,确有特殊情况需要出校门时,应严格履行请假登记手续。
(1)因患急病或重病需外出就诊的,凭班主任签字的请假条登记后放行,如实在来不及履行请假手续,门卫室可电话联系学生处,后登记放行。
(2)其他原因确需离校的,由本人写请假条,班主任签字,到门卫室登记方可离校。
3、门卫室值班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把关,对不符合手续的同学,封闭时段一律不准外出。
4、所有师生进出大门,必须服从门卫人员管理,对不按照学校要求进出的无理取闹的学生,学校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5、门卫在校园封闭期间,要不定时的在校园内外巡视,对采取翻墙、翻门冒充等违纪手段出入校园的学生,视情节轻重、态度好坏予以批评教育、纪律处分。
五、校外人员进出学校大门的规定1、在疫情期间,无特殊情况不允许任何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2、如有急事或是特殊原因必须进入校园的,需要经过体温检测后,由接待人接入校园,并对其行动负责。
3、未经许可,强行进入校园人员,学校保安应第一时间报警,后对其进行阻拦。
传染病防控宣传教育制度为提高在校师生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学校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特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传染病管理机制,保证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的必要经费。
由学校医务室、健康教育教师负责开展预防、控制传染病相关的健康教育。
二、以健康教育课形式开展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学校确保课时,提供健康教育课教材,将传染病防控的相关知识、技能,结合高中生的特点传授给学生。
三、学校医务室根据学生特点和季节需要,利用宣传栏、广播、录像等多种形式,做好传染病防控宣传教育。
四、利用网络、家长会、班会等形式,为学生家长开展传染病防控宣传教育,以提高家长的传染病知识水平,取得家长与学校的配合。
五、定期为学校教职工、保洁、保安等工作人员开展传染病防控宣传教育,以防止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污染,预防肠道传染病。
疫情排查制度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按上级部门相关要求,特建立学校传染病疫情排查制度,内容如下:1、学校的疫情防控排查工作由学校日常防控组制定疫情排查制度并负责落实。
2、及时准确掌握全校师生的假期内外出史和接触史,建立疫情健康档案。
3、每天对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进行摸底排查,特别是有15日内自湖北等有疫情报告地区返回的情况,建立工作台账,实现排查全覆盖,并坚持执行健康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4、对外省返回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要提前预警,要求其至少开学日前14天返辽并居家隔离,14天期满且无异常,方可正常入校。
5、开学前,学生须连续14天在家自行检测体温至开学返校时,有发烧(体温超过37.3°C)的不得返校。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按上级部门相关要求,特建立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内容如下:1、班级内发生传染病,班主任在第一时间报学校医务室,上报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及联系方法、所患疾病、发病日期等。
2、教工发生传染病,部门负责人在第一时间报学校医务室,上报内容同1。
3、学校医务室教师在接到上报疫情后在第一时间与学校负责人沟通并上报大连市疾控中心,根据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4、传染病患者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进行隔离治疗,传染期内不得复课复工。
5、对于班级发生疑似传染病的,班主任、部门负责人在第一时间报上级主管部门,经查确有传染病可能的,同3进行处理。
6、对于瞒报,谎报,漏报,迟报及其他人为原因造成严重后果的,根据相关法律及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有关法律责任。
一、报告病种1、法定报告的甲类和按照甲类控制的乙类传染病学校内发现甲类(霍乱、鼠疫)传染病疑似或确诊的散发病例,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炭疽疑似或确诊散发病例。
2、法定报告的乙、丙类传染病(1)呼吸道传染病。
学校内在疾病最长潜伏期内发生麻疹2例及以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例及以上,丙类传染病中流行性感冒、风疹、流行性腮腺炎10例以上。
(2)肠道传染病。
学校内在疾病最长潜伏期内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5例及以上、痢疾及丙类肠道传染病10例及以上。
3、非法定报告的传染病。
学校班级内出现集聚性水痘、手足口病等非法定传染病病人以及集聚性不明原因疾病病人,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4、发热事件。
同一班级内在1天或3天之内突然出现有3例以上的体温大于38度,并伴有头痛、咽痛、肌肉酸痛等类流感症状的病人应向学校报告;同一学校内在1天或3天之内突然出现有5例以上的体温大于38度,并伴有痛、咽痛、肌肉酸痛等类流感症状的病人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5、食源性疾病学校在短期内发生因食品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伴有发热症状的病人10例及以上,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二、报告要求1、学校校长、老师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分管领导为传染病信息报告的责任人。
学校指定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应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和传染病报告登记簿,加强对师生健康情况晨检或巡查,及时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及时报告。
2、学校师生中一旦发现有上述情况的,学校医务室教师应做好学校传染病病人登记,在第一时间内与校领导沟通并以电话或网络等方式,同时报告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大连市教育局。
3、发现学校内上述传染病暴发或流行、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集体性发热事件和水痘、手足口病等非法定传染病暴发疫情应立即电话向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做好新续发病人的动态报告。
三、传染病预防1、学校应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做好对新生的预防接种凭证入学,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所在地的卫生服务中心做好相关疫苗免疫接种、传染病监测等工作。
2、学校每年应拨出一定比例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专项经费,用于学校肠道、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应急预防控制,包括应急药物储备、疫苗储备、消毒药械以及现场疫情控制等。
3、每年组织对校内从事饮食、饮水、卫生等行业的人员定期体检,发现属法律规定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及时调离岗位。
4、加强对学校供餐单位的监督管理,建立规范工作制度,防止食品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交叉污染。
做好师生饮水卫生、确保提供师生安全、卫生、合格的食品与饮用水。
5、做好对学生健康查检和巡查,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的健康教育。
四、传染病疫情调查处理1、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应做好登记;配合协助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病人的流行病调查;根据大连市疾控中心内专业人员划定的密切接触者协助做好每天医学观察,做好宣传教育、饮食、饮水卫生等控制措施。
2、发现传染病暴发疫情、重大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及时护送病人就医治疗;对现场予以保护;如认为属于共同食用污染的食品或水而引起的,应暂停供应,并保留污染食品或水;同时积极配合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调查、样品采集、消毒等工作;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确定的密切接触者协助做好医学观察、预防性服药及应急接种;做好学校内卫生宣教、饮水饮食卫生和学生健康状况的晨检或巡查;根据控制疫情需要和疾控机构提出的暂停集体活动、停课、停学等紧急措施,经主管教育部门和当地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传染病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当发生传染病流行和暴发时,为了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构建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传染病疫情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地防控传染病疫情扩散和蔓延,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各班主任为本班学生健康情况检查报告第一责任人;各教研组长为各教研组教师健康情况检查报告第一责任人。
二、每天上午7:30—8:00,中午12:40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晨检、午检,由班主任负责检查本班学生出勤及健康情况;各教研组长负责对本组教师进行晨检、午检。
三、晨检、午检中一旦发现师生中有如发现学生出现发热(体温≥37.3℃)或有流感样症状(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腹泻),要立即报告学生处和学校医务工作室,将学生送至隔离室,并及时与家长联系送往医院就诊。
四、晨检、午检时间以外师生中发现有可疑症状者全校师生人人有责任及时报告。
五、坚持追踪及电话随访制度。
各相关责任人(班主任及各教研组长)对出现发热(体温≥37.3℃)或有流感样症状(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腹泻)的师生,要求其居家隔离治疗。
居家治疗期间班主任及各教研组长要做到每天追踪了解病情变化及诊治情况,每天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班主任及各教研组组长要将患病师生情况及时上报学校医务工作室。
六、实行疫情快报制度。
医务室教师要将晨、午检情况汇总,如发现一个班级一周内发生3例及以上病例,或同一学校发生10例及以上具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流感样病例;或发生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需立即报告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对缓报、瞒报、漏报者,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实行健康零报告制度:晨检、午检报告结束后,各班主任或教研组长要及时将本组情况上报至学校医务工作室,由学校医务工作室教师对全校情况汇总,筛查。
如有需要,按照及时准确完成上报工作。
师生防护制度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按上级部门相关要求,特建立学校传染病疫情排查制度,内容如下:1、学校的日常防控组负责建立学校师生防护制度,并落实。
2、学校各功能室(包括教室、办公室、活动室等)要时刻保持健康卫生,按时做好常规的消毒杀菌工作。
3、学校要保证师生防护物资的充足,消毒水、洗手液等物资要及时供应。
4、全校师生要保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按照七步法严格洗手;未洗手前,不揉眼睛、不抠鼻子、不吃零食。
5、学生在课堂上同一方向听课,避免小组讨论模式上课。
6、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佩戴口罩上课,前排及其他有条件的学生也必须佩戴口罩。
因病缺课追踪制度为了保障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有效防止传染病疫情在学校的发生,早期发现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做到早隔离,早治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本校因病缺课追踪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