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120个文言文实词综合检测____________________安乡一中___龚德国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汇集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汇集第一篇: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汇集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汇集【上海】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
(17分)卜式传①卜式,河南人也。
以田畜为事。
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
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
”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无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何故见冤?”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
”使者以闻。
丞相弘曰:“此非人情,愿陛下勿许。
”于是上不报式。
式归,复田牧。
②岁余,会浑邪等降,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
式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
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
”上于是以式终长者,召拜中郎。
③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
”式既为郎,布衣草履而牧羊。
岁余,羊肥息。
上过其羊所,善之。
式曰:“非独羊也,治民犹是矣。
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
”上奇其言,使式治民,有政声。
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相。
(自《汉书》,有删改)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4分)(1)使者以闻(2)布衣草履而牧羊(3)岁余,羊肥息(4)上过其羊所,善之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臣生与人无争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B.以田畜为事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C.布衣草履而牧羊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D.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1)苟,子何欲?(2)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
20.第①段中,卜式的做法为什么被丞相认为是不合“人情”的?(2分)21.依据全文,概述皇帝对卜式认识的变化过程。
(3分)17.(4分)(1)使……知道(2)穿着布衣(3)繁殖(4)认为……好18.(2分)C【A、介词,和、同/动词,参加、参与;B、动词,当作、作为/介词,替;C、全是连词,表修饰;D、助词,……的人/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19.(6分)(1)如果(是这样),你想要什么?(“苟”、省略句、宾语前置,各1分)(2)按一定的时间作息,不好的就去掉,不要让(它或他)损害群体。
2013年语文高考文言文实词汇编
2013年高考文言文实词分类汇编4.(新课标卷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A.登.景泰二年进士登:升职。
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录:记载。
C.振.巩昌、临洮饥民振:救济。
D.勒.石纪之而还勒:铭刻4.(新课标卷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代:世世。
B.少聪敏好学,善属.文属:撰写。
C.深昧.求贤之意也昧:冒犯。
D.经籍在此,请恣.寻检恣:任意。
8.(全国大纲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为宁浦太守,遂.居交趾遂:于是B.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遏:禁绝C.与林邑累.相攻伐累:屡次D.以交土接寇,不宜旷.职旷:空缺6.(北京卷)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遂受而籍.之以归籍:登记造册B.太祖典.禁旅典:主管,掌管C.副帅潘美预.以为贺预:参与,加入D.仍.赐白金万两仍:于是,又9.(天津卷)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A.敬恒皇恐,长跪谢.谢:感谢B.访.以海上事访:询问C.闽督肃然颔.之颔:点头同意D.遂以此落.其家落:使……衰败4.(辽宁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A.其后遂以著.令著:显著。
B.以释.天下之疑释:消除。
C.多格.不行格:搁置。
D.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阴:暗中。
9.(山东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采之可茹.茹:吃B.皆竞秀.献状秀:开花C.被.鹤氅衣被:通“披”,穿着D.将鄙世之胶扰而不之狎.耶狎:接近5.(江苏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其父不愿其然.然:这样B.及.即尊位及:等到C.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制:节制D.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诫:警告4.(安徽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 A.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亲戚:父母B.如反覆..手耳反覆:翻转C.人众车舆.舆:众多D.政由.一家由:如同16.(浙江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堪:胜任B.岂天下之人固可诬.诬:诬蔑C.则数更法以御.之御:防备D.南城之政平.平:安定10.(江西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予从事..京师锦衣从事:任职B.工.丹青工:主管C.予以此图质.之质:询问D.昏.礼宜昏昏:结婚2.(福建卷)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 A.会.所导火灭会:适逢B.意.其穴竟于是意:料想C.亦阳慑.为殆慑:害怕D.窃虞.嗣至者或不知虞:欺骗9.(湖北卷)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天将以廉氏.吾宗乎氏:作为姓氏B.诸贵假.以劲弓假:借给C.整复浼.入言之浼:派遣D.明日当诣.政事堂诣:前往5.(湖南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A.亮知荆州次.当受敌次:驻军B.乃投.毦而答曰投:扔掉C.将军自度.何如也度:估计D.则非亮先诣.备诣:谒见5.(广东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有夙儒张覃者未第.第:科举考中B.推.辱主帅推:追究C.不痛绳.之绳:捆绑D.复命知.益州知:掌管8.(重庆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A.为我死,王则.封汝则:如果B.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知:巧诈C.见一丈人,刺.小船刺:用篙撑D.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抟:捏成团8.(四川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 A.知向.濂洛之学向:崇尚B.造诣益邃.邃:精深C.履祥倾赀.营购赀:钱财D.勒.为一书勒:镌刻。
2013年文言文复习(实词)习案30教师___________安乡一中___龚德国
2013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实词)习案三十---《阿房宫赋》一.默写填空1. 六王毕,,,阿房出。
2. ,隔离六日。
,直走咸阳。
3. ,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màn 回,;各抱地势。
4. 盘盘焉,,,矗chù不知其几千万落。
5. ,未云何龙?复道行空,?高低冥míng 迷,。
6. ,春光融融;,风雨凄凄。
7. ,王子皇孙,,辇niǎn来于秦。
8. ,为秦宫人。
,开妆镜也;绿云扰扰,;,弃脂zhī水也;烟斜雾横,。
9. ,宫车过也;,杳yǎo不知其所之也。
10. 一肌一容,,,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11. 燕赵之收藏,,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倚叠如山。
12. 一旦不能有,,,金块珠砾lì,弃掷逦lǐ迤yǐ,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13. ,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14. ,多于南亩之农夫;,多于机上之工女。
15. ,多于在庾yǔ之粟粒;,多于市人之言语。
16. 独夫之心,。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jù,!17. ,非秦也。
,非天下也。
18. ,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19. ,而后人哀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二.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明星荧荧..(yíng)蜀山兀.(wù)辘辘..(lù)远听鼎铛.(dāng)玉石B.戍.(shù)卒叫囷囷..(qūn)焉尽态极妍.(yán)架梁之椽.(yuán)C.杳.(yǎo)不知所之阿.(ē)房宫剽.(piāo)掠其人金块珠砾.(lì)D.在庾.(yŭ)之粟粒尽锱铢..(zhīzhū)妃嫔媵.(yìng)嫱逦迤..(lǐyǐ)C(“铛chēng”“椽chuán”“锱zī”)2.下列六组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①六王毕,四海一.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②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③奈何取.之尽锱zī铢zhū不稼jià不穑sâ,胡取.禾三百囷qūn兮④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⑤廊腰缦.màn回,檐牙高啄zhuó缦.立远视,而望幸焉⑥渭流.涨腻nì,弃脂水也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A.③⑥ B. ④⑤ C. ⑤⑥ D. ①②C(③都是夺取,获取。
2013年文言文复习(实词)习案18_________________安乡一中___龚德国
2013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实词)习案十八----必修3文言文复习1.下列加横线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河内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 D.弃甲曳.( 拖着)兵而走2.下面加横线的字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 ) 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春莫共花争发.B.弃甲曳兵.而走斩木为兵.C.或.五十步而后止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D.是.亦走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3.下列句中的“于”作“比”讲的一项是 ( ) A.寡人之于.国也 B.移其粟于.河内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C.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D.谨庠序之教5.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外连衡而斗诸侯。
B.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C.倔起阡陌之中。
D.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6.以下各项中加点的词词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因.遗策(由于)膏腴..之地(肥沃)B.亡.矢遗镞(损失)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困乏,疲惫)C.瓮牖绳枢.(窗户)据崤函之固.(险固的地势)D.履.至尊(登上)以致.天下之士(招纳)7.选出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拱手:两手相合,表示感谢。
B.诸候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谋弱秦:想办法削弱秦国的(的势力)。
C.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黔首:秦时称老百姓。
D.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不及向时..之士也。
向时:先前。
8.以下句中加点字活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外连衡而斗.诸侯 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C.却.匈奴七百余里。
D.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1)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系,系上绳子。
委,委弃。
)(2)孝公既没.(没,殁,死去。
2013年高考120个文言文实词综合检测答案_______安乡一中___龚德国
2013年高考120个文言文实词综合检测答案1. B(A.爱护、C.爱惜,吝惜、D. 喜爱、喜欢)2.C (形容词用作名词,指安定的生活环境。
)3.D.(遭受)4.B.一倍,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
(A.通“背”,背叛;C.副词,越发,更加,倍加;D.读péi,陪伴,伴随。
5.B.(动词,考察、推究。
)6.C.(谦辞,谦称自己。
)7.B.(名词,兵士)8.A.(动词,担心、忧虑。
)9.D.(明智、精明)10.D.动词,朝拜。
11.D(曾经)12.C(副词,确实、实在。
)13.B(能够,可以)14.D⑧(名词作动词,取道)15.D(抵挡、抵抗)16.D(几乎,差不多)17.A(跟随,跟着); (B使……跟随,率领;C 紧靠,紧挨;D向,跟)18.A(辞谢,推辞)19.D(清除,去掉)20.C(趁,就着)21.C(A.法度,制度 B.量,计算 D.次,回,量词)22.C (A.不同寻常 B.无,没有 D.突如其来的变故)23.A(B.夹层,双层 C.又,再,副词 D.繁复,重复)24. B(A.担负,承担 C.失败 D.依仗,凭借)25.D(A.覆盖,掩盖 B.副词,大概,大约 C.副词,大概,大约)26.C(A.旧交,老交情 B. 原因,缘故 D.衰老)27.D(A.顾及,考虑 B.难道,反而 C.看,视)28.B(A.险要,坚固 C.本来,原来D.本来,原来)29. C(A.古代女子出嫁 B. 特指出嫁女子返回娘家D.同道,一起)30.D(A.古代诸侯王的封地,诸侯国 B.国都,京都 C.地域,地方)31. C 过:拜访,探望32.C 何:什么。
何以,以何,用什么,凭什么。
33. B (A 怨恨B遗憾 C惆怅,悲伤 D 不满意)34. A 什么35.D 患,灾难36.D 或,如果,假如37.A痛恨,痛心38.A 等到39.C 立即,马上40.B 全,都41.A. 给与。
42.D. ③参与;⑤抄小路。
高考语文要求120个文言实词及答案
120个文言实词1、爱: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
例句:⑪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⑫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过秦论》)⑬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⑭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阿房宫赋》)⑮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阿房宫赋》)⑯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项脊轩志》)2、安: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置(后起意义);⑤疑问代词,哪里,哪儿;⑥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例句:⑪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⑫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⑬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⑭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⑮项王曰:“沛公安()在?” (《鸿门宴》)⑯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⑰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谏太宗十思疏》)⑱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⑲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⑴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⑷成语“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塞翁失马,安()知非福”3、被:①被子;②覆盖;③施及,加于……之上;④蒙受,遭受;⑤介词,表示被动;⑥音同“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
⑦音同“披”,披散,散开。
例句:⑪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⑫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史记•屈原列传》)⑬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报任安书》)⑭项王亦身被()十余创。
(《史记•项羽本纪》)⑮同舍生皆被()绮绣。
2013年文言文复习(实词)习案33_______________安乡一中____龚德国
2013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实词)习案三十三---通假字写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1.今老已.,无能为也已.2.共.其乏困3.何厌.之有?4.秦伯说.5.失其所与,不知.6.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7.秦王还柱而走8.荆轲奉.樊於期头函9.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10.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11.秦王必说.见臣。
12.秦武阳奉.地图函13.卒.起不意,尽失其度14.发图,图穷而匕首见.15.秦武阳色变振.恐16.乃朝服,设九宾.17.日以.尽矣18.距.关,毋内诸侯19.距关,毋.内诸侯20.交戟之士欲止不内.21.张良出,要.项伯。
2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3.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24.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25.因击沛公鱼坐.26.置之坐.上27.秋豪不敢有所近28.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
29.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30.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31.不.者,若属将为所虏32.岁亦莫.止33.我行不来.34.维常.之华35.维常之华.36.一月三捷.37.玁狁孔棘.38.彼路.斯何39.彼尔.维何40.象弭鱼服.41.氓之蚩蚩42.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43.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44.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45.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46.匪.来贸丝47.将子无.怒48.偭规矩而改错.49.忳郁邑..余侘傺兮50.何方圜.之能周兮51.芳菲其能弥章.52.进不入以离.尤兮53.延伫乎吾将反.54.终老不复取.55.箱帘.六七十56.蒲苇纫.如丝57.摧藏.马悲哀58.合葬华山傍.59.府吏见丁宁..60.虽与府吏要.61.槌.床便大怒62.感吾区区..怀63.契阔谈讌.64.悟.言一室之内65.虽趣.舍万殊66.亦由.今之视昔6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68.山川相缪.69.举酒属.客70.举匏樽以相属.71.杯盘狼籍.72.长乐王回深父.73.所守或匪.亲7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75.涂.有饿莩而不知发76.涂不饿莩.而不知发77.则无.望民之多余邻国也78.輮.以为轮79.虽有.槁暴80.虽有槁暴.81.君子生.非异也8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83.合从.缔交84.赢粮而景.从85.百有.余年矣86.陈利兵而谁何.87.制其弊.88.倔.起阡陌之中89.外连衡.而斗诸侯90.始皇既没.9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92.或师焉,或不.焉93.可予不.94.臣愿奉.璧往使95.召有司案.图96.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97.不顾恩义,畔.主背亲98.与旃.毛并咽之99.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100.空自苦亡.人之地101.信义安所见.乎102.法令亡.常103.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104.武父子亡.功德105.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106.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107.前以.降及物故108.蹈.其背以出血109.员.径八尺110.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111.傍.行八道112.形似酒尊.113.北冥.有鱼114.小知.不及大知.115.汤之问棘也是已116.此小大之辩.也117.而御六气之辩.118.旬有.五日而后反119.而徵.一国者120.夙遭闵.凶121.零丁..苦辛122.常在床蓐祖母今年九十有.六123.常在床蓐.124.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高考120个文言文实词综合检测
高考120个文言文实词综合检测文言文实词综合检测1.【爱】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正确的一个:A.爱你的儿子,选择一位老师并教他b.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静女》(隐蔽,躲藏)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过秦论》(爱慕、欣赏)d.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阿房宫赋》(爱护)1.【答案】b(a.爱护、c.爱惜,吝惜、d.喜爱、喜欢)2.【安】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疑问代词,哪里)b.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动词,安定)c.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
《谏太宗十思疏》(动词,安身、养生、享受)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告子下》形容词,安适、安逸2.【答案】c(形容词用作名词,指安定的生活环境。
)3.【被】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动词,覆盖,蒙上)b.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动词,披散、散开)c.今体被衣冠,坐谈礼仪。
《柳毅传》(动词,同“披”)d、人们怎么会因为平静和混乱而受到暴力伤害?段太伟轶事(被动形式)3[答]D.(受苦)4.【倍】下列各选项中选出与“事倍功半”中的“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通“背”,背叛)b.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鸿门宴》(一倍)c、我是一个独自在异国他乡的陌生人。
每逢节日我都想念我的亲戚。
9月9日王伟对山东兄弟的回忆(副词,更多,更多,更多)d.丧主即位,周室父兄子孙倍之。
《穆天子传》(督péi,陪伴,伴随。
)4.【答案】b.一倍,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
(a.通“背”,背叛;c.副词,越发,更加,倍加;d.读péi,陪伴,伴随。
5、[这]下列选择中的一个是错误的:一个听到他寻找木头长老的牧师必须巩固它的基础。
“简太宗四书”(名词,基本和基本)b、压制的成败来自人。
《灵官序》(原)c.没有合适的俗韵,大自然爱山爱山。
2013年文言文复习(实词)习案20教师_____________安乡一中___龚德国
2013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实词)习案二十---《张衡传》一.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1.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2.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3.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二.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C)A.属.文(zhǔ)左冯.(píng)征辟.(bì)B.逾.侈(yú)邓骘.(zhì)不徙.(xǐ)C.都.柱(dōu)合契.(qì)陇.西(lǒng)D.骸.骨(hài)肃.然(sù)收禽.(qín)C剖析:C项中“都”读dū。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D)A.不好交接..俗人交接:与……交往B.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C.辄积年不徙.徙:调动官职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看、视察D剖析:D项中“视事”指治理事务。
3.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B.吾得兄.事之C.且庸人尚羞.之D.宁许以负.秦曲C剖析:C项中的“羞”与例句用法相同,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B)A.“遂通五经”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
B.“贯六艺”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旧唐史》被称为“四史”。
B剖析:A项“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C项中“拜”不指调动官职;D项中《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B)A.举孝廉不行..B.言甚详明..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D.覆盖周密无际..6.从句式结构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C)A.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未之有也D.果地震陇西C剖析:C项是宾语前置,而其他三项均为状语后置。
2013年文言文复习(实词)习案答案(选修)_______________安乡一中___龚德国
2013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实词)选修答案习案二十六---《过小孤山大孤山》一.略二.1.D(A天理:古义①,文中指牛天然的结构。
今义②,指天然的道理。
B古义①,宋代区划,是江南西路的意思。
今义②,当代行政区别,江西省。
C古义①,指相互映衬。
今义②,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
)D都指东面和西面。
2.B(直冲。
A干涉。
C盾。
D求。
)3.C (美景,名词。
A控制。
B控制,忍得住。
D美好,作形容词,修饰“状”。
)4.A(但是。
其余都是“看”的意思。
)5.B(微小。
A轻微。
C偷偷。
D 浅显。
)6.C名词作状语。
象……一样(A意动用法。
以……为耻。
B表被动,被烧被溺。
D动词名用。
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
)7. D意动用法。
(其余均是名词动用A游水。
B登记。
C网住。
)8. A名词作状语(BCD都是使动用法)9.C(A“善”通“缮”;B“盖”通“盍”;D“厌”通“餍”)10.D(判断句式,其他都是介词结构后置句)二.1.C(应解为“不久”)2.B(A并-傍C有――又D诒――贻)3.D(都解作“于是”。
A①然而,表转折。
②表顺接,可不译。
B ①因为②连词,相当“来”。
C①助词,的。
②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
)4.C(全文着意描述含鄱口俯览鄱阳湖上风卷的云障奇观,仰望香炉峰白云团涌的云海幻景,阐发出云雾是山之灵,诡变的云雾是娱性逸情之最。
)5.①所以靠海的山岭大多显得雄壮深沉,而庐山具有清逸动人的景致。
②斜北远眺彭泽县,都隔着鄱阳湖,湖水清亮亮地闪烁着波光。
过了一会儿,地面就象收卷席子那样,由远而近渐次隐没。
文言文译文庐山处于浔阳江和鄱阳湖交会的地方,围绕着它的三面都是水。
凡是大山得到水的衬托,能抵得住它的气势,让它涌荡腾跃,就称得上灵气所钟。
而江和湖的水,吞吐进出,平稳宽阔,与海水不一样。
所以靠海的山岭大多显得雄壮深沉,而庐山具有清逸动人的景致。
嘉庆十八年三月十二日,我因有事渡过鄱阳湖,泊船左蠡。
十三日,船停靠在星子县境,于是便前去游览。
2013年文言文复习(实词)习案4教师_______安乡一中____龚德国
2013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实词)习案四----《鸿门宴》一.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1. 沛公欲王.关中。
2. 素善.留侯张良。
3.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4.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5. 君安与项伯有故.?6.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7. 张良出,要.项伯。
8.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9.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10.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4题: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 "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 "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鸿门宴》)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A.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B.杀人如不能举举:列举.C.窃为大王不取也窃:敬词,私下里.D.故遣将守关者故:故意.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D )A.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D.坐须臾,沛公起如厕3,与"此亡秦之续耳"句式不相同的一句是(B )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B.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D.亚父者,范增也.4,对樊哙在席上讲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A.樊哙在席上讲话与刘邦的话,不是"仅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而是有本质区别,说话的语调语气是明显不一样的.B.两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辩解,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项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C.从策略上看,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已是"以攻为守"了.D.樊哙在席上讲话与刘邦的一模一样,这完全是张良一人事先安排好的.三.课外阅读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2013年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及解析汇编-推荐下载
大夫。
(节选自《说苑·奉使》)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
召龙川令赵佗。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史,以其党为
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
苦,故释佗弗猪。汉十一年,谴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
(节选自《史记·南越前传》)
【注】①椎结: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②踦 区:同“崎岖”。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 亲戚:父母
B.如反覆手耳
反覆:翻转
C.人众车舆
舆:众多
D.政由一家
由:如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 B 级。近几年文言文
(2)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遣不若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3)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A.陆贾极具政治才干。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
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
B.尉佗原本自傲自大。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
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
C.委托亦能审时度势。他本为龙川令,受命于任嚣,带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乱统一了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北京卷)
2013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题解析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字形与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养殖业与日剧增便笺(jiān) 独辟蹊(xī)径B.醉醺醺席不暇暖泥淖(nào) 向隅(yú)而泣C.滥摊子自由竞争卷帙(dié) 运筹帷幄(wò)D.颤巍巍信笔涂鸭蠹(dù)虫湮(yīn)没无闻答案B[解析] A 与日俱增C烂摊子卷帙zhì D信笔涂鸦湮yān没无闻备考策略 1音形义不可分,以义辨形,以义辨音。
2积累只记对的,多种音、形都要积累。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几年,食品药品在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被媒体曝光,不同职能部门各管一段的监管模式也因此受到了社会的质疑。
B.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北京永定河西岸盛大开幕,对于513公顷的园博园,为了方便游客,专门开设了电瓶车专线。
C.据世界黄金协会分析,2013年春节前后中国黄金需求高涨的原因,主要由于消费者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所致。
D.日前,交通管理部门就媒体对酒驾事故的连续报道做出了积极回应,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
答案A[解析]B“对于513公顷的园博园”无主语,删掉“对于”;C句式杂糅,删掉D备考策略1熟悉病句六大原因,做一定练习。
2抓住标志性词语分析。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文学艺术创造来源于生活,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为创作而形成的。
②一辆运载盐酸的货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侧翻事故,交通、消防部门的人员迅速赶赴出事现场,并做出了紧急。
③保险丝是电路安全的报警器,当电路里的电流超过允许值时,保险丝就会,从而切断电源,保障线路和电器的安全。
2013年高考语文文言文18省真题汇总(泣血核对无错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1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
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
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
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
绩甚著。
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
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
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
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
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
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
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
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
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
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
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
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
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
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
帝皆深纳之。
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
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
帝悉褒纳。
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
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
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五年卒,年八十五。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
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
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
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登.景泰二年进士登:升职。
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录:记载。
C.振.巩昌、临洮饥民振:救济。
D.勒.石纪之而还勒:铭刻。
最新120个实词检测及参考答案
最新120个实词检测及参考答案1.爱:有怀投笔,爱宗慤之长风。
(羡慕). 《滕王阁序》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疼爱) 《师说》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惹人喜爱) 《项脊轩志»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爱惜) 《阿房宫赋》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珍惜) 《阿房宫赋》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
(与——交好) 《刺客列传》士以此爱乐为用。
(爱戴)《李将军列传》---项羽仁而爱人。
(爱护) 《项羽本纪》2. 安:君安与项伯有故。
(怎么) 《鸿门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
(怎么) 《五人墓碑记》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怎么) 《屈原列传》贪吏安可为也。
(怎么)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怎么) 《高祖本纪》卮酒安足辞。
(哪里)《鸿门宴》而今安在哉! (哪里)《赤壁赋》3. 被:盖当寥洲周公之被逮捕。
(被) 《五人墓碑记》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同"披") 《屈原列传》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
(蒙受) 《报任安书》项王亦身被十余创(遭受) 《项羽本纪》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
(遭受) 《刺客列传》4. 倍: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同"背",背弃)《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背叛)、《鸿门宴》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
(一倍) 《淮阴侯列传》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
(倍数) 《高祖本纪》5. 本:本图宦达。
(本来) 《陈情表》本纪十二,书八章。
(一种体裁)《报任安书》必固其根本。
(本源) 《谏太宗十思疏》父母者,人之本也。
(本源)《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
(本源) 《屈原列传》6. 鄙: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把……作为边邑)《烛之武退秦师》鄙陋末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平平庸庸)《报任安书》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
(乡下的)《李将军列传》魏王使将军晋鄙十万众救赵。
2013年各地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答案以及全文翻译
2013年各地高考语文文言文试题答案集锦一、广东卷5.参考答案:C约束制裁6.参考答案:C。
A把;因为。
B,的,宾语前置词;被C,顺承D……的人;停顿或判断7.参考答案:A8.参考答案:C “从此后都减轻刑罚。
”9.(1)参考答案:①这些人如果不能用贩卖私盐来养活自己,将来一旦像蜂群一样聚集起来成为盗寇,那么就会成为很大的祸患。
②傅先生是天下很有才德的人,我尚且没有机会和他成为朋友,你是什么样的人,怎么敢直呼他的名。
(2)参考答案:咏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官;咏以言激上官正,勉其亲行,仍盛为供帐饯之。
(一般);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遂敦勉就举;求傅霖。
题库【参考译文】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
太平兴国五年,濮州推举进士,众议首先推荐张咏。
当地有个叫张覃的老儒生还没考中进士,张咏就与寇准写信给本州守将,推荐张覃做首选,众人都赞许张咏能够谦让。
正逢李沆、宋浞、寇准接连推荐他的才干,(朝廷)授任他为荆湖北路转运使。
(张咏)上奏建议罢除归、峡二州的水递役夫。
就地转为太常博士。
宋太宗听说他的精明强干,召他回朝。
张永德任并、代都部署,有个小校官犯了法,被他鞭打致死。
皇帝下诏审理他的罪行。
张咏将诏书封缄退还,并且说:“陛下正委以张永德边关重任,若因为一个小校官的缘故,使主帅受辱,臣恐怕将会有下级轻视上级之心。
”太宗没有听从。
不久,果然有士兵联合控告军校的事发生,张咏引用前次的事情来议论,太宗为此动容并抚慰他。
出任益州知州,当时李顺作乱,继恩、上官正统兵攻讨,却停留不前进。
张咏用话激励上官正,勉励他亲自出击,并盛情地陈设帷帐为他饯行。
上官正因此决意出兵深入,终于大获全胜。
当叛军攻城略地之际,民众有很多人被胁迫跟随叛军的,张咏下达公文向他们晓喻朝廷的恩德和信义,使他们各自回到乡里。
当初,蜀地士人知道读书向学,但不喜欢做官。
张咏考察州里的张及、李畋、张逵等人都有学问品行,受到乡里的称赞;于是敦促勉励他们参加科举考试,这三个人果然考取了进士。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分组强化训练参考答案讲课教案
【第一组】1.①动词,爱护②动词,爱惜③动词,吝惜④动词,喜欢,爱好⑤通“”,隐藏2.①形容词,安稳②形容词,安逸,舒服③疑问代词,哪里,什么地方④疑问副词,怎么⑤使……安定3.①蒙受,遭受②介词,表被动③动词,通“披”,披散④动词,通“披”,穿4.①加倍②动词,通“背”,违背5.①本来,原来②本源③树干④稿本,诗稿⑤根本⑥本着,按照6.①边邑,这里用作动词,以……为边邑②名词,边远的地方③轻贱④浅薄,鄙陋7.①军队,士卒②兵器③战争8.①疾病②担心,忧虑③有病,患病④困苦不堪9.①细看,观察②详审,细究③洁净的样子④察举,考察后予以推荐⑤看得清10.①名词,朝廷②名词,朝代③名词作状语,在早晨④动词,拜访,拜见⑤动词,上朝,朝见11.①动词,通“增”,增加②副词,曾经③副词,表示出乎意料,相当于“竟”“却”④用在否定副词“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12.①动词,乘坐②动词,登上③量词,辆④介词,趁着⑤古代兵车一辆叫一乘,这里用作名词,指兵车⑥动词,相连,相依13.①连词,假如,果真②副词,确实③形容词,真诚④真诚的心意14.①名词,台阶②动词,修治,整理③动词,任命官职④动词,清除⑤动词,逝去,过15.①动词,告别,辞别②动词,计较③道歉④名词,言辞,文辞⑤借口,理由⑥动词,告诉⑦文辞,这里指文学⑧古代的一种文体⑨言辞,这里指命令⑩动词,推辞,拒绝16.①跟随②动词,参与③动词,依顺,听从④名词,通“纵”,特指合纵,战国时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的联盟⑤介词,表示地点,相当于“自”“由”⑥使……跟从17.①副词,大概②形容词,通“怠”,精神困倦而无所得③副词,几乎,近乎④危险18.①面对,向②抵挡③符合④抵,相抵⑤在……时候⑥动词,主持,掌管⑦动词,占据,把守⑧应当⑨动词,判处⑩副词,必定,一定19.①道路②动词,取道③名词,方法,途径④道义,正道⑤志向⑥说⑦这里指风尚⑧道理,规律⑨名词,主张,学说20.①成,成功②获得,具备③与“无”一起,表示“莫非”“岂不是”④能够,可以⑤获得⑥契合,投合⑦必须⑧适宜,得当⑨动词,通“德”,感激21.①估量,揣测②制度,法度③比较④越过⑤名词,思考,考虑⑥名词,限度⑦名词,计量长短的工具⑧名词,常态,容度⑨量词,次,回⑩动词,谱写22.①不是②错误③没有④与“常”一起解释为“意外的或突如其来的”⑤与“常”一起解释为“特殊的”⑥副词,不⑦动词,反对,责怪23.①恢复②副词,再,又③双层④助词,表反问语气⑤回答,回复24.①载②使……承担③凭借,倚仗④违背,背弃⑤与“下”连用,意为“负罪之下,即受刑之人”⑤辜负,对不起⑦靠近25.①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议论②名词,伞③超过,胜过④发语词,大概⑤句首语气词,表假设语气⑥通“盍”,何不⑦名词,车盖26.①原来②形容词,旧,衰老③缘故,原因④特意⑤连词,所以,因此⑥交情27.①回头看②拜访③看见④顾念,顾惜⑤副词,只是,不过⑥看⑦反而,难道28.①巩固②顽固③坚决④本来⑤固然⑥坚决,顽强⑦坚固⑧仍然⑨安守29.①女子出嫁②被休回娘家③回去④归附,归属⑤回家30.①诸侯国②国都,京城③地域,乡土④国家【第二组】1.①经过②超过③过失④犯错误⑤责备⑥探望,拜访⑦动词,过去2.①什么②怎么,怎么样③副词,多么④哪里,何处⑤何故,为什么⑥通“呵”,喝问,缉查盘问3.①怨恨,仇恨②名词,遗憾4.①古代西北部少数民族的称谓②为什么5.①动词,担忧②名词,灾祸,忧患6.①代词,代指人或事物,可译为“有的”②有时③倘若④有的人⑤或许7.①动词,恨,痛心②名词,疾病③快速④强,这里指声音宏大⑤讨厌,憎恨8.①动词,比得上,赶得上②等到③动词,推及④动词,达到⑤连词,和9.①连词,如果②连词,即使③副词,就④副词,立即,马上10.①副词,已经②副词,不久,以后③副词,既然11.①临时的,代理的②动词,借③动词,凭借,借助④给⑤宽容⑥假装⑦名词,休假,假期12.①中间,指处于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②间或,断断续续地③一会儿④秘密地,悄悄地,暗中,偷偷地⑤夹杂⑥离间⑦参与13.①动词,看见②拜见③加在动词前,表被动④召见⑤动词,出现,显露⑥放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动作行为的承受,相当于“我”14.①剖开,解剖②分开③排除,消除④理解,懂得⑤动词,解开,解下⑥消释15.①接受②踏上,登上③就职,赴任④动词,担任⑤动词,到,前往⑥接近16.①举起②举出,列举③动词,发动④任用,选拔⑤攻占⑥动词,升起⑦副词,全,尽17.①断绝②消失③副词,非常,极④气绝,死亡⑤横渡⑥动词,越过18.①能够,可以②忍受③动词,胜任19.①攻下②能够③动词,战胜20.①名词,事物②似,像③种类,类别21.①喜爱,爱惜②怜悯,同情22.①更加②满,遍23.①不要②不③没有谁24.①明亮②视力③英明,明智④照亮⑤说明,阐明⑥第二25.①里边,与“外”相对②通“纳”,接纳③皇宫④亲近⑤妻妾,宫女⑥名词,内心26.①读“jī”,满一年②至,及③动词,约定时日④规定的时日,期限⑤动词,希望27.①形容词,不平常的②特异,罕见③适宜的④珍贵的⑤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⑥读“jī”,零数28.①改变②贬谪③晋升或调动官职④动词,迁移29.①请求②询问,请教③请允许我④邀请⑤问候30.①困厄,处于困境②穷困③尽,走到头④极,尽⑤用尽【第三组】1.①离开②距离③除掉,去掉④舍生⑤表示行为的趋向2.①动词,勉励,提倡②劝说,劝告3.①后退②再,还③使……退却,击退④退回(原处)⑤副词,反而4.①到……去②假如,如果③比得上④像5.①你②你的③像④如果⑤比得上⑥同,相当⑦常与“夫”连用,用在一段话开头引起话题,可不译⑧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表示事物的状态6.①美好②善事,好事③好好地④友善,友好⑤擅长,善于⑥羡慕,喜欢⑦表同意的应答词7.①数量少,不多②稍微③年轻④名词,少数人⑤轻视,小看8.①涉足,走到②进入,到③渡过9.①赢②美好的,优美的③能承受,禁得住④尽,完⑤胜过,超过⑥美10.①知道②辨识③知识,见识④通“志”,标记⑤认识11.①指使②派,让③命令,叫④出使⑤名词,使者⑥连词,假使,假若12.①指示代词,这,这个②表肯定判断③认为正确,肯定④正确,对13.①到……去②女子出嫁③迎合④刚才⑤副词,恰好,恰恰⑥这里指享有14.①书信②《尚书》的专称③写,记录④帛书⑤名册⑥书籍⑦动词,写字15.①与“与”合用,表示两者相比,询问哪个更甚②通“熟”,仔细③疑问代词,谁,哪一个16.①类②通“嘱”,这里指劝酒③是,属于④连,跟着⑤动词,写作⑥通“嘱”,嘱托17.①计算②数量词,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③气数,命运④副词,多次,屡次⑤数量、数目18.①动词,率领②副词,全部,一概③副词,大概,大抵19.①动词,讲,谈,陈述②一种文体,侧重议论③通“悦”,愉快④劝说⑤名词,言论,主张20.①私事,私利②偏爱③暗中,私下21.①质朴,不加装饰②一向,向来③白色的④白色的生绢⑤朴素⑥白白地22.①名词,热水,开水②“汤汤”指水势浩大的样子③同“烫”,用热水焐23.①眼泪②流眼泪、哭泣③鼻涕24.①名词,弟子,门徒②同类,伙伴③副词,白白地④党徒,同类或同一派别的人⑤副词,只,仅仅⑥动词,步行⑦空⑧名词,步兵25.①逃跑②名词,逃跑的敌人③亡国,灭亡④通“无”,没有⑤使……灭亡26.①名词,大王②用作动词,为王,称王③动词,行王道统一天下④封……为王27.①希望,盼望②农历每月的十五③望着④名望,声望⑤向远处看⑥埋怨⑦念头28.①坏事②疑问代词,哪里,怎么③奸邪的人④厌恶⑤中伤⑥嫉妒⑦怎么样⑧形容词,丑,与“美”相对⑨形容词,坏,不好29.①渺,细小②低微③含蓄④衰微,弱⑤非,没有⑥隐约⑦细微,轻⑧悄悄地,暗暗地30.①详尽地叙述②全部,尽③周全,详尽④知道⑤尽其所有【第四组】1.①省视,察看②表示动作偏指一方③辅助,帮助④形貌,状貌⑤官名,辅佐君主的大臣2.①谢绝②道歉,谢罪③感谢,谢恩④告辞,辞别⑤告诉,告诫⑥衰亡,凋落3.①信任②信息,音讯③实情④可靠的⑤守信用⑥随意⑦实在,的确⑧信物,凭据⑨通“伸”,伸张4.①产生,兴起②抒发③兴办④兴盛,昌盛⑤使……兴盛⑥发动⑦兴致5.①行为②特指古代军制单位,二十五人为行,五人为伍,此处与“伍”连用,指军队③做,实施④将要⑤运行⑥前往⑦量词,用于成行的事物⑧品行6.①幸运,幸福②幸亏,幸而③宠爱④幸亏,幸而⑤侥幸7.①长,高②施行③整理④修养,修行⑤修建,修造8.①慢慢地,缓慢②安闲稳重的样子9.①同意②这,这样③表示约计的数量④动词,答应⑤名词,处所,地方10.①古时称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②太阳,阳光③温暖④通“佯”,表面上,假装11.①打算,希望②通“邀”,邀请③重要的④险要的⑤相约⑥切合,适应12.①应当②适宜,适合13.①丢失,放弃②遗留,剩下③给予④剩余的⑤送,寄⑥丢失,遗失,引申为耗费⑦离开,超脱14.①赠送②造成15.①动词,轻视,瞧不起②交换③地势平坦④改变⑤轻易,容易16.①名词,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②阴天,没有阳光③暗中④名词,阴影⑤名词,时间17.①右为尊位,因而指较高的地位②崇尚③古代战车上坐在右边担任警卫的叫车右④古称世家大族为“右族”、“右姓”18.①第二次②两次③屡次,多次19.①作,制造,创建②制定③造访20.①知道,懂得②了解③通“智”,智慧④通“智”,明智⑤主持,掌管⑥知觉⑦名词,知识,见解⑧知道,懂得⑨相知,交好21.①招致,招来②获得③情趣④表达⑤招引,招来⑥极,尽22.①留作抵押品的人②留做抵押品的物③质地,底子④通“贽”,见面礼⑤通“锧”,古代杀人用的砧板⑥名词,本质,资质⑦动词,质问,质疑⑧正,刚刚23.①医治②部署③惩治,治罪④管理,治理⑤治理得好,安定太平⑥备办,整治⑦营造,修建⑧讲求,研究24.①众多,各②相当于“之乎”③兼词,相当于“之于”④相当于人称代词“之”25.①外来侵犯的人②刺客③敌人④祸害,危害⑤强盗⑥名词,偷东西的人⑦残忍、狠毒26.①家族,氏族②类③灭族④众,群,一般的⑤丛聚、集结之处27.①士卒②副词,终于③死④尽,终⑤名词,差役,吏卒28.①逃跑②奔向,趋向③使……逃跑④动词,行走⑤前往⑥自谦之词,仆人⑦古代指疾行,即跑29.①古代以右为尊,以左为卑,官吏降职叫“左迁”②左边的位置,上位③左边④与“右”连用,指“近臣”⑤东面30.①坐着,坐下②通“座”,座位③因为,由于④坚守,坐守⑤获罪。
2013年文言文复习(实词)习案31教师__________________安乡一中___龚德国
2013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实词)习案三十一---《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一.默写填空1. 夫天地者,;光阴者,。
2. ,为欢几何?,良有以也。
3. ,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花之芳园,。
4. ,皆为惠连。
吾人咏歌,。
5. 幽赏未已,。
开琼筵yán以坐花,。
6. 不有佳咏,?如诗不成,。
二.选择题1.《春夜宴桃李园序》一文的主旨是(D)A.序天伦之乐事B.叹光阴流逝C.人生宜及时行乐D.记述李白和众兄弟在春夜聚会,饮酒赋诗之乐2.对“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句中的“独惭康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A.唯独羞惭谢朓B.谢玄独独感到羞惭C.独有石崇羞惭D.只有我不能和谢灵运相比而感到羞愧3.“飞羽觞shāng而醉月”是说(A)A.频频举杯在皎洁的月光下喝醉B.在月光下喝醉,如在天上飞一般C.月光下有鸟儿飞翔,大家举杯畅饮D.酒杯快速的传递着,大家在月光下陶醉了4.《春夜宴桃李园序》中四个“之”字的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A.各不相同B.一二相同,三四相同C.一四相同,二三相同D.四个都相同5.阅读下面四个句子,理解其中四个“以”的用法,题中用︱把不同用法分开,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 )①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②阳春召我以烟景,③大块假我以文章。
④开琼筵以坐花。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A(说明:①名词,原因②③提前宾语,相当于“把”④连词,与“而”相同,在骈句中常与“而”对偶使用。
)6.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两项是(D、F)A.万物之逆旅..也逆逆:迎。
旅:旅店。
B.古人秉.烛夜游秉:持,拿。
C.群季.俊秀季:兄弟中排行第四或最小的,此指弟弟。
D.而浮生..若梦浮浮生:轻生。
E.开琼筵..以坐花..琼筵:盛宴。
坐花:坐于花间。
F.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咏:诗歌。
伸:伸展。
G.飞.羽觞而醉月飞:使动用法,使……飞动。
I.高谈转清.清:清新的话题。
7.下列对文章的解释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A.这一篇同《兰亭集序》一样,也属于宴集序。
2013年文言文复习(实词)习案29____________安乡一中___龚德国
2013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实词)习案二十九---《祭十二郎文》一.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二.选择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不省.所怙吾往河阳省.坟墓B、将成家而致.汝衔xián哀致.诚C、汝之子始.十岁始.速祸焉D、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吾独穷.困乎此时也2、加点的“其”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②止一岁,请归取其.孥nú。
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sì乎?⑤死而有知,其.几何离?⑥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⑦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
⑧敛liǎn不凭其棺,窆biǎn不临其.穴。
⑨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⑩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⑨/⑩B、②⑦/①⑤/③⑥/⑧/⑨/④⑩C、①⑦/②⑧/③⑤/⑥/⑨/④⑩D、①⑧/②⑥/③⑤⑨/⑦/④⑩3、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②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③少者强者而夭殁mò,长者衰者而全存乎?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
⑤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
⑥将成家而致汝。
A、②③⑤B、①③④C、②③⑥D、④⑤⑥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A、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故“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中的“季父”是韩老成的四叔。
B、古代礼俗称幼年丧父为独,老而无夫为寡,老而无子为孤,老而无妻为鳏guān。
C、祭文是祭奠死者的一种文体,《祭十二郎文》是韩愈为侄儿韩老成而作,其感情深挚,凄恻动人,与清代袁枚的《祭妹文》并举。
D、本文虽记叙的是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但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字字是泪,后人称为“祭文中千年绝唱”。
E、韩愈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创始人,也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其他几位散文家是:柳宗元、王安石、范仲淹、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5、下列对课文的鉴赏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韩愈幼年丧父,由兄嫂抚养成人,与十二郎虽是两辈人,但如兄弟,感情很深。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 1 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喜爱)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2 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臵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臵、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3 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4 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5 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基础)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8.本未倒臵(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6 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3.鄙人不知忌讳。
(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7 兵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8 病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9 察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6.人至察则无朋(精明)10 朝cháo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6.期年不听朝(朝政)7.坐南朝北(对、向)11 曾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12 乘chéng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13 诚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14 除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6.扶辇下除(台阶)15 辞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16 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4.樊哙从良坐(依傍)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8.欲不可从(放纵)9.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堂房亲属)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高考120个文言文实词综合检测1.【爱】下列各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是:【】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吝惜)B.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静女》(隐蔽,躲藏)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过秦论》(爱慕、欣赏)D.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阿房宫赋》(爱护)【答案】B(A.爱护、C.爱惜,吝惜、D. 喜爱、喜欢)2.【安】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 项王曰:‘沛公安在?” 《鸿门宴》(疑问代词,哪里)B.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动词,安定)C. 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
《谏太宗十思疏》(动词,安身、养生、享受)D.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告子下》形容词,安适、安逸【答案】C (形容词用作名词,指安定的生活环境。
)3.【被】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动词,覆盖,蒙上)B.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动词,披散、散开)C.今体被衣冠,坐谈礼仪。
《柳毅传》(动词,同“披” )D.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段太尉逸事状》(表被动)【答案】D.(遭受)4.【倍】下列各选项中选出与“事倍功半”中的“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通“背”,背叛)B.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鸿门宴》(一倍)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副词,越发,更加,倍加)D.丧主即位,周室父兄子孙倍之。
《穆天子传》(督péi,陪伴,伴随。
)【答案】B.一倍,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
(A.通“背”,背叛;C.副词,越发,更加,倍加;D.读péi,陪伴,伴随。
5.【本】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谏太宗十思疏》(名词,根本、基础。
)B.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伶官传序》(原来。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副词,本来)D.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孔雀东南飞》(本自为同义复词,本来。
)【答案】B.(动词,考察、推究。
)6.【鄙】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郑伯克段于鄢》(名词,边邑、边境。
)B.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报任安书》(形容词,平庸、浅陋。
)C.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滕王阁序》(敬辞,以示尊重对方。
)D.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
《孔雀东南飞》(低贱)【答案】C.(谦辞,谦称自己。
)7.【兵】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填然鼓之,兵刃即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名词,兵器)B.草木皆兵。
(名词,兵器)C. 穷兵黩武。
(名词,战争)D.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名词,军队。
)【答案】B.(名词,兵士)8.【病】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论语·卫灵公》(动词,嫉妒。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陈情表》(名词,病情)C.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形容词,困苦。
)D.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病梅馆记》(动词,使……病。
)【答案】A.(动词,担心、忧虑。
)9.【察】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动词,详审、细究。
)B.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陈情表》(动词,察举,考察后予以推荐。
)C. 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石钟山记》(动词,观察,仔细看。
)D.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名句)(清楚、明晰)【答案】D.(明智、精明)10.【朝】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于是入朝见威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名词,朝廷)B.朝闻道,夕死可也。
(名词,早晨,读zhāo)C.孟春之朝,君自听朝,论爵赏官,终五日,《管子》(前一个:初期)D.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邹忌讽齐王纳谏》(名词,王朝,朝代)【答案】D.动词,朝拜。
11.【曾】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动词,增加)B.曾不若孀妻弱子。
《愚公移山》(副词,竟然,乃)C.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陈情表》(副词,曾经)D.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副词,竟然)【答案】D(曾经)12.【诚】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名词,真心、诚意)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副词,的确、确实、实在)C.且燕赵……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副词,已经)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连词,表示假设,如果,果真)【答案】C(副词,确实、实在。
)13.【得】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此余之所得也。
《游褒禅山记》(得到,获得)B.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鸿门宴》(希望)C.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琵琶行(并序)》(实现,成功)D.此言得之。
《六国论》(适宜、得当)E.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副词,必须,应该)【答案】B(能够,可以)14.【道】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①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名词,道路)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名词,道义,道理)③然墨之道,兼爱为本。
《中山狼传》(名词,学说,主张)④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过秦论》(名词,方式,方法,技能)⑤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师说》(名词,学问,修养)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名词,风尚)⑦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动词,说,讲)⑧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史记·项羽本纪》(名词,小路)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⑦⑧【答案】D⑧(名词作动词,取道)15.【当】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垣墙周庭,以当南日《项脊轩志》(阻挡,挡住)B.他日汝当用之。
《项脊轩志》(应当,应该)C.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阻挡,把守)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史记·项羽本纪》(数量相当)【答案】D(抵挡、抵抗)16.【殆】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下》(疑惑)B.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孙子·谋攻》(危险)C.殆有神护者。
《项脊轩志》(表推测,大概)D.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六国论》(可能,会)【答案】D(几乎,差不多)17.【从】下列各项中的“从”与例句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例:惑而不从师A.张良是时从沛公《师说》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王。
《史记·项羽本纪》C.樊哙从良坐。
《史记·项羽本纪》D.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项脊轩志》E.言听计从(听从,采纳)【答案】A(跟随,跟着); (B使……跟随,率领;C紧靠,紧挨;D向,跟)18.【辞】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陈情表》(辞退)B.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计较)C.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报任安书》(言辞;文辞)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告辞,辞别)【答案】A(辞谢,推辞)19.【除】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台阶)B.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陈情表》(授予官职)C.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五人墓碑记》(修治、修整)D.除暴安良(躲避)【答案】D(清除,去掉)20.【乘】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乘彼垝垣。
《诗经·氓》(升,登)B.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驾,乘坐)C.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骑,驾着)D.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战国策·赵策》(量词,辆)【答案】C(趁,就着)21.【度】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离骚》(初生时的气度)B.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过秦论》(限制)C.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估计,推测,考虑)D.众里寻他千百度。
《青玉案·元夕》(渡过)【答案】C(A.法度,制度 B.量,计算 D.次,回,量词)22.【非】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游褒禅山记》(特别)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非常,不一般)C.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过秦论》(无,没有)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不同寻常)【答案】C (A.不同寻常 B.无,没有 D.突如其来的变故)23.【复】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师说》(恢复)B.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阿房宫赋》(又,再)C.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同“福”,福气)D.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回环)【答案】A(B.夹层,双层 C.又,再,副词 D.繁复,重复)24.【负】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阿房宫赋》(背,背着)B.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孔雀东南飞》(违背,背弃)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六国论》(遭受)D.负隅顽抗(辜负)【答案】B(A.担负,承担 C.失败 D.依仗,凭借)25.【盖】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孔雀东南飞》(盖子)B.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谏太宗十思疏》(胜过,超过)C.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游褒禅山记》(原来)D.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出师表》(本来,原来)【答案】D(A.覆盖,掩盖 B.副词,大概,大约 C.副词,大概,大约)26.【故】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原因,缘故)B.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游褒禅山记》(事情,事故)C.此物故非西产。
《促织》(本来,原来)D.暮去朝来颜色故。
《琵琶行》(尚,还,仍然)【答案】C(A.旧交,老交情 B. 原因,缘故 D.衰老)27.【顾】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鸿门宴》(顾念,关心)B.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只是,不过)C.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