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第4章作业及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4章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第4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判断题(正确Y,错误N)1.现代通信指的是使用电波或光波传递信息的技术。
通信的任务就是传递信息。
2.现代通信就是传递信息,因此书、报、磁带、唱片等都是现代通信的媒介。
3.通信系统中的发送与接收设备称之为“终端”。
4.在通信系统中,计算机既可以用作信源也可以用作信宿,接收和发送的都是数字信号。
5.通信系统中信源和信宿之间必须存在信道,才能实现信息的传输。
6.光纤是绝缘体,不受外部电磁波的干扰。
7.微波可以按任意曲线传播。
8.微波可以经电离层反射传播。
9.与同轴电缆相比,双绞线容易受到干扰,误码率较高,通常只在建筑物内部使用。
10.光纤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它们的任务都是传递信息,只是其传输介质和技术各有不同。
11.微波中继站之间的距离大致与塔高平方成正比。
一般为50公里左右。
12.中低轨道通信卫星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13.同步轨道上的卫星数目是有限的。
14.卫星通信是微波接力通信向太空的延伸。
15.传输信息量与传输速率是相同的概念。
16.模拟信号是随时间而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包含无穷多个值。
17.信道的带宽总是指信道上所能通过的信号的频带宽度。
18.FDM和TDM是指将任意多路信号复合在同一个信道中传输。
19.无线电广播中的中波段和短波段都采用调幅方式用声音信号调制载波信号,而且都利用电离层反射传输信号。
20.调频广播比调幅广播的声音质量好,原因是调频广播的传输频带较宽,且外界信号不会对声音的频率形成干扰。
21.在有线电视系统中,通过同轴电缆传输多路电视信号所采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是频分多路复用。
22.采用频分复用技术传输的多路信号一定是模拟信号。
23.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所有基站与移动交换中心之间均通过光纤传输信息。
计算机基础硬件作业4答案

计算机基础硬件作业4答案
本文档提供了计算机基础硬件作业4的答案。
问题一
问题描述:请解释什么是计算机总线?
答案:计算机总线是计算机内部各个组件之间传输数据和控制
信号的一种通信路径。
它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数据总线、地址总线
和控制总线。
数据总线用于传输数据,地址总线用于指定数据的存
储位置,控制总线用于控制计算机的操作。
问题二
问题描述:请说明什么是主板?
答案:主板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被称为
系统板或母板。
它是连接各种硬件设备的中心电路板,包括处理器、
内存、扩展插槽、其他外部设备接口等。
主板提供了这些硬件之间的电气连接和数据传输。
问题三
问题描述:请简要描述计算机存储层次结构。
答案:计算机存储层次结构是指计算机内部存储器按照速度和容量的不同划分为多个层次。
一般来说,高层次的存储器速度较慢但容量较大,低层次的存储器速度较快但容量较小。
这样的划分可以提高数据访问的效率和速度。
问题四
问题描述:请解释什么是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答案:主存储器是计算机内部的一种易失性存储器,用于存储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和数据。
它是计算机直接访问的存储器,读写速度较高。
辅助存储器是计算机外部的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用于长期存储程序和数据。
它的容量通常较大,但读写速度较慢。
以上是计算机基础硬件作业4的答案。
注意:本文档的内容仅供参考,请自行核实。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4章习题答案(江西省三校生)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4章习题答案(江西省三校生)第4章习题答案1. 数据类型与运算符1.1 数据类型计算机中常见的数据类型包括整型、浮点型、字符型、布尔型等。
整型用于表示整数,浮点型用于表示带有小数点的数值,字符型用于表示单个字符,布尔型用于表示真假值。
1.2 运算符运算符是计算机中用于进行数学运算和逻辑判断的符号。
常见的运算符有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等。
算术运算符用于进行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关系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值的大小关系,逻辑运算符用于进行逻辑判断。
2. 控制结构2.1 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指程序按照顺序执行的结构,即按照代码的先后顺序依次执行每一条语句。
2.2 分支结构分支结构是指根据条件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执行路径。
常见的分支结构有单向分支结构和双向分支结构。
单向分支结构使用if语句进行条件判断,如果条件满足则执行相应的代码块;双向分支结构使用if-else 语句进行条件判断,如果条件满足则执行if代码块,否则执行else代码块。
2.3 循环结构循环结构是指根据条件的不同重复执行某一段代码。
常见的循环结构有while循环和for循环。
while循环会在循环开始前判断条件是否满足,如果满足则执行循环体中的代码,并且在循环结束后再次判断条件;for循环会在循环开始前初始化计数器,然后在每次循环结束后更新计数器的值,直到计数器达到指定的条件才退出循环。
3. 函数与模块3.1 函数函数是指一段封装了特定功能的代码块,可以通过函数名调用并传入参数来执行函数内的代码。
函数的作用是将一段代码封装成一个独立的单位,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复用性。
3.2 模块模块是指将一些相关的函数、类或变量封装到一个文件中,供其他程序使用的文件。
模块可以通过import语句引入,并使用模块名加函数名或变量名的方式调用。
4. 文件操作4.1 文件的打开和关闭在对文件进行操作之前,需要先打开文件,使用open()函数可以打开一个文件,并返回一个文件对象。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全部习题答案)

对每章的“选择题”和“填空题”必须尽量做一遍,记忆答案。
第1章绪论一、选择题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英文缩写名为(A)。
A.ENIAC B.EDV AC C.EDSAC D.MARK-I2.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组成的微型计算机属于现代计算机的( D )。
A.第一代产品B.第二代产品C.第三代产品D.第四代产品3.早在现代计算机诞生100多年以前,就提出了程序控制设计方案的科学家是(B)。
A.莱布尼茨B.巴贝奇C.图灵D.阿塔纳索夫4.世界科学家(C)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结构理论。
A.诺贝尔B.爱因斯坦C.冯·诺伊曼D.居里5.曙光5000A计算机属于(A)。
A.高性能计算机B.微型计算机C.工作站D.小型计算机6.利用计算机来进行人事档案管理,这属于(B)方面的应用。
A.数值计算B.数据处理C.过程控制D.人工智能7.物质、能量和(B)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原油B.信息C.煤炭D.水8.计算机辅助设计简称(D)。
A.CAT B.CAM C.CAI D.CAD二、填空题1.电子计算机主要是以(所采用的逻辑元器件)来分代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采用(电子管)作为电器元件,第二代采用(晶体管),第三代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采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2.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诞生的,当时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3.世界上最先设计的存储程序计算机是(EDV AC),首次实现的存储程序计算机是(EDSAC),第一台商用计算机是(UNIV AC-I),第一台运算速度达每秒1亿次的计算机是(CRAY-I)。
4.图灵提出了理想计算机的通用模型,人们称这种模型为(图灵机),图灵还设计了著名的机器智能测试标准,被称为(图灵测试)。
5.信息技术常被称为4C技术,其核心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三、问答题1.写出下列英语单词缩写的含义。
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ACM:美国计算机协会(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IBM:国际商用机器(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公司PC: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IT: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AI: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EC: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OA: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2.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按所用的逻辑元器件的不同,现代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4代变迁:(1)第一代电子计算机(1946年~1958年)第一代计算机的主要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其主存储器采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带、纸带、卡片等。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版)习题参考 答案

内部资料大学计算机基础第(第2版)习题参考答案目录第1章引论 (1)第2章计算机系统 (3)第3章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6)第4章操作系统基础 (10)第5章Office2007办公软件 (16)第6章网络技术基础 (21)第6章电子商务(补充习题) (25)第7章信息检索与应用基础 (28)第8章信息安全基础 (32)第9章信息世界中的道德 (36)第10章数值分析 (38)第11章算法与数据结构基础 (39)第12章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41)第13章信息系统与数据库基础 (44)第1章引论【思考题与习题】一、思考题1.什么是计算机?什么是计算机文化?答:计算机(Computer)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计算机文化,就是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因使用计算机而发生根本性变化而产生的一种崭新文化形态,这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可以体现为:(1)计算机理论及其技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广泛渗透表现的丰富文化内涵;(2)计算机的软、硬件设备,作为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设备丰富了人类文化的物质设备品种;(3)计算机应用介入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创造和形成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价值标准等成为一种崭新的文化观念。
2.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简述计算机的四个发展阶段。
答:从古到今,大概没有哪一项技术的发展速度可以与计算机相比肩了。
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后短短的几十年间,计算机的发展突飞猛进。
主要电子器件相继使用了真空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引起计算机的几次更新换代。
每一次更新换代都使计算机的体积和耗电量大大减小,功能大大增强,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
特别是体积小、价格低、功能强的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得计算机迅速普及,进入了办公室和家庭,在办公室自动化和多媒体应用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目前,计算机的应用已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的课后答案

4.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高速、精确的运算能力;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强大的存储能力;自动功能;网络与通信能力等。
5.计算机科学研究的内容是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方面有算法与数据结构、程序设计语言、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软件方法学和软件工程、人机交互等;应用方面有数值与符号计算、数据库、信息处理、人工智能、机器人、图形学、组织信息学、生物信息学等。
12.一个正数的原码和它的真值相同,负数的原码为这个数真值的绝对值,符号位为1。反码的定义是:一个正数的反码等于它的原码;一个负数的反码,最高位(符号位)为1,其余各位按位求反。补码的定义是:一个正数的补码等于它的原码;一个负数的补码等于它的反码加上1(从最低位上加1,并考虑进位,但进位不改变符号位)。
(1100.0101)2=1×23+1×22+0×21+0×20+0×2-1+1×2-2+0×10-3+1×2-4 (100111.0001)10=1×25+1×22+1×21+1×20+1×2-4
7.1010B=10D 110111B=55D 10011101B=157D 0.101B=0.625D 0.0101B=0.3125D 0.1101B=0.8125D
6.多媒体信息交互处理所需的硬件设备是在普通PC机的基础上,再包括:高性能的CPU(带有多媒体扩展指令MMX);快速、大容量的内存;声卡;显卡;视频卡和质量较高的显示器;CD-ROM或DVD-ROM驱动器;扫描仪;数码相机;数字摄像机等外围设备。多媒体信息处理所需的软件有: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创作软件和应用软件,如图像处理、音乐处理、演示文稿制作、动画制作、视频处理等。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业(4—6章)

大理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业(第4-6章)1.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2.适用专业:非计算机类各专业3.选用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陈本辉杨锦伟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一、判断题1. Excel 2010中的清除操作是将单元格内容删除,包括其所在的单元格。
()2. Excel2010中的工作簿是工作表的集合。
()3.在Excel2010中,图表一旦建立,其标题的字体、字形是不可改变。
()4. Excel2010中的工作簿是工作表的集合,一个工作簿文件的工作表的数量是没有限制的。
()5.在Excel 2010中,可以更改工作表的名称和位置。
()6. Excel工作表的数量可根据工作需要作适当增加或减少,并可以进行重命名、设置标签颜色等相应的操作。
()7. Excel2010可以通过Excel选项自定义功能区和自定义快速访问工具栏。
()8. Excel2010的“开始—保存并发送”,只能更改文件类型保存,不能将工作薄保存到Web或共享发布。
()9.在Excel2010中,除在“视图”功能可以进行显示比例调整外,还可以在工作薄右下角的状态栏拖动缩放滑块进行快速设置。
()10.在Excel2010中,只能设置表格的边框,不能设置单元格边框。
()11.在PowerPoint 2010中,演示文稿设计模板的扩展名为.POTX。
()12.要在PowerPoint 2010幻灯片非占位符的空白处增加文本,可以先单击目标位置,然后输入文本。
()13. PowerPoint 2010中预先定义了幻灯片的背景色彩、文本格式、内容布局,称为幻灯片的版式。
()14.在PowerPoint 2010中,艺术字可以放大或缩小,但不能自由旋转。
()15.在PowerPoint 2010中演示文稿一般按原来的顺序依次放映,有时需要改变这种顺序,这可以借助于超级链接的方法来实现。
()16. PowerPoint 2010可以直接打开PowerPoint 2003制作的演示文稿。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四章答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四章答案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四章主要涉及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方面的知识,下面将逐一介绍该章节的答案。
一、选择题1.计算机网络的作用是什么?A.实现信息共享B.提高计算机性能C.实现远程通信D.以上皆是答案:D.以上皆是解析:计算机网络的作用不仅仅是实现信息共享、提高计算机性能,还可以实现远程通信。
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
2.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通信方式有哪些?A.单工通信B.半双工通信C.全双工通信D.以上皆是答案:D.以上皆是解析: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通信方式包括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
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
二、填空题1.计算机网络中,_________是指计算机网络中连接在同一网络中的计算机或其他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
答案:节点2.计算机网络中,_________是指计算机网络中不同网络之间的连接。
答案:链路三、问答题1.请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答案:计算机网络可以根据其覆盖范围划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局域网是一种覆盖狭小范围的计算机网络,通常在一个建筑物或者一个校园内部部署;城域网是一种覆盖城市范围的计算机网络,通常由多个局域网通过宽带连接而成;广域网是一种覆盖较大范围的计算机网络,通常由多个城域网或者局域网通过专线或者广播网络连接而成。
2.简述计算机网络中的拓扑结构。
答案:计算机网络中常见的拓扑结构包括总线型拓扑、星型拓扑、环形拓扑和树型拓扑。
总线型拓扑可以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同一条总线上,使得它们可以共享资源和信息;星型拓扑以一个中心节点为核心,将其他节点连接在中心节点上,可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扩展性;环形拓扑中每个节点都与相邻的两个节点相连,形成一个环,信息可以沿着环形路径传输;树型拓扑是将计算机节点按照树状结构连接起来,方便实现多级网络的管理和控制。
四、实验题1.实验名称: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实验目的:通过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了解网络通信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四章作业
一、单选题
1、在计算机系统中,外存储器必须通过___________才能实现与主机的信息交换。
A电缆 B 总线插槽C接口D插座
2、CPU中的______________可存放少量数据。
A存储器B辅助存储器C寄存器D只读存储器
3、ROM的特点是__________。
A存取速度快B存储容量大C断电后信息仍然保存D可以随时读写
4、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任何外部设备必须通过___________才能实现主机和设备之间
的信息交换。
A联线B总线插槽C电源D接口
5、在微型计算机中,存取信息速度最快的设备是_______________。
A内存 B Cache C硬盘 D DVD
6、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打印机与主机之间采用并行数据传输方式,所谓并行是指
___________。
A按位一位一位的传输B按一个字节8位同时传输
C按字长同时传输D随机进行传输
二、填空题
1、单片机是将CPU、内存储器和I/O接口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计算机。
2、内存读写信息是按存储单元(字节)为单位进行的;磁盘读写信息是按扇区为单位进行的;
3、如果一个计算机的CPU有20根地址总线,那么,它的最大内存容量为1MB。
4、Cache存储系统可以解决内存的存取速度问题;虚拟存储系统可以解决内存的容量问题。
5、键盘、打印机和磁盘分别适用于通过程序方式、中断方式和DMA方式与主机进行数
据交换。
6、总线是一组连接各个部件的公共通信线路。
7、输入设备可以将各种数据转换成为计算机能够处理的形式,并存储到计算机存储设
备中。
8、微型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_,外部设备包括外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其它(网卡、显卡等)。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在存储器中,指令和数据在形式上是有区别的。
(×)
2、目前,存储芯片的访问时间与所访问的存储单元的的位置没有关系。
(√)
3、随着制造技术的进步,CPU的基本指令集将越来越庞大。
(×)
4、系统总线的设计要求取决于具体的CPU型号。
(√)
5、中断方式适合于磁盘这样的成批数据传输设备。
(√)
四、实验
地点:逸夫楼402
内容:1、《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与实验指导》P68
6.3.3PowerPoint的应用,其中的“北京交通大学”一律改成“安徽工业大学”
2、《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与实验指导》P118实验6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2、C
3、C
4、D
5、B
6、B
二、填空题
1、内存储器;I/O接口
2、存储单元(字节);扇区
3、1
4、存取速度;容量
5、程序;中断;DMA
6、连接各个部件
7、输入
8、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外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其它(网卡、显卡等)
三、判断题
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