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污染控制程序
ISO13485-2016工作环境和污染控制程序
![ISO13485-2016工作环境和污染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eceea51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9.png)
文件制修订记录识别并管理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要的工作环境。
产品形成过程中,为确保洁净区的洁净度,对进入洁净区的物料、设备、所建立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环境中的人员等进行控制,尽量采用使污染降至最低限的生产技术控制微生物或微粒的污染,确保洁净区环境符合规定要求。
2.0范围适用于无菌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植入性医疗器械产品的生产过程及生产环境的控制。
本程序规定了本公司厂区、洁净车间、检验室、实验室、仓库等部位生产作业环境要求的内容和控制要求,以及产品清洁的控制要求,适用于产品生产过程、产品防护过程中生产作业环境的控制与维护,以及产品清洁的控制与维护。
3.0职责3.1生产部负责洁净区消毒管理,组织操作人员做好洁净区的环境、器具等清洁工作,工艺纪律的检查及工作环境的管理,生产设备管理及设备的维护、保养,洁净区人员的卫生管理工作,组织各项工艺卫生管理规定的实施。
3.2综合部负责物料、生产设备、器具等的采购。
3.3质量部负责生产环境监测和监视,测量装置的管理,以及环境的评估。
4.0程序要求4.1工作环境4.1.1 工作环境识别生产部组织公司各有关职能部门依据国家相应的环保、安全、职业健康相关要求,对生产工作场所的环境因素识别,环境因素的识别应着重考虑:a) 人员与产品或工作环境的接触会对产品的质量有不利的影响。
b) 工作环境条件对产品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
c) 易于对其他产品、工作环境或人员产生污染的产品。
对于确定存在上述工作环境需求的工作场所,质量部进而组织分析和制定相应控制措施。
4.1.2 环境的设置:环境的设置分生产区和办公区。
4.1.3 环境的要求4.1.3.1 生产区a)生产区按生产工艺和产品要求分为一般生产区、洁净区。
生产区的周围应无积水、无杂草、无垃圾、无蚊蝇孳生地。
b)一般生产区:地面平整清洁,墙面、工作台面干净,自然通风良好,区域划分合理,照明符合要求,设备清洁。
c)库房:地面平整清洁,墙面干净,区域划分合理,照明符合要求,要有通风防尘设备,并有防蝇、蚊、蟑螂、鼠和防异物混入等设备。
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与治理
![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与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1ccbd71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1.png)
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与治理现代工业在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一系列的污染问题。
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控制和治理,不仅是人类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和改善的必要举措,也是负责任的企业家应尽的社会责任。
本文将从各方面探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与治理。
一、源头治理源头治理是污染防治的首要环节。
先进的、高效的污染防治技术和管理措施,应该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应用。
对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气、固废等各种污染物质的排放、处理、处置等环节,必须制定有严格的、完善的,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的管理制度和监测措施,严格控制和规范污染物的排放。
如建立严格的废水排放标准,引导企业加强污水处理工艺和设备的改进和更新,采用现代化的水处理设备和技术,实现废水零排放;推行绿色制造,开展清洁生产,采用更加环保的生产工艺和原材料,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及污染物排放;同时,在源头治理的基础上,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环境风险和隐患,采取积极主动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
二、技术改造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和治理,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突破和创新。
针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污染物质,需要发展和应用更加高效、安全、经济的治理技术和方法。
如生产废水的治理技术,可以采取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膜分离等多种技术手段;工业废气治理可以采用高温燃烧、多级净化、等离子体等技术;固体废物处理,可以采用填埋、焚烧、回收等方法。
除了技术,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治理设施和环境管理机制,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处理污染物的能力和水平,做到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三、节能减排节能减排就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推广和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达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如应用清洁能源、新能源,增强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和排放;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减少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排放。
另外,尽量采用无公害并且易降解的产品和原材料,减少生产过程中与环境的负面影响。
污染风险的控制程序
![污染风险的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4681831955270722192ef796.png)
污染风险的控制程序1.目的为保证产品在原料处理、准备、加工、包装及储存区域的安全和卫生,避免物理性和化学性污染的风险,特制定污染风险控制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在原料处理、准备、加工、包装及储存区域所有物理性和化学性污染控制过程。
3.职责3.1 品保部负责对原料处理、准备、加工、包装及储存区域物理性和化学性污染风险的种类进行识别和验证。
3.2 品保部负责对整个产品的生产流程直至发运实施全程监控。
3.3 仓库负责在原料的储存、发货、化学物品的保管中实施控制。
3.4 组装部对生产过程中的物理性或化学性污染风险实施管理和控制。
4.程序4.1 产品的物理性、化学性污染风险识别4.1.1 物理污染风险:原料进货、储存和生产过程中可能携带少量的杂质,如:金属或玻璃碎屑等异物风险。
4.1.2 化学污染风险:化学物品的使用、储存中不符合性。
4.2 物理性污染风险的控制:储存环境控制:原辅材料在储存过程中,具有独立的库房,标识清楚。
4.3 化学污染风险控制:4.3.1 化学物品的储存控制4.3.1.1 由品保部共同负责对化学物品的进厂验收。
4.3.1.2 将清洁剂、消毒剂由专人管理,同时严格执行领取使用制度。
4.3.1.3 仓库管理人员应每天检查一次化学物品中。
所有化学物品的入库,必须登记在《化学物品一览表》中,确保此类物品得到有效控制。
对于领用的此类物品的名称及数量等相关内容必须做好记录,填写《化学物品领用记录表》。
4.3.1.4 需要用二次容器存放的化学物品,严格按要求存放。
4.3.1.5 化学物品的使用,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4.3.2 化学物品的采购控制化学物品的实施定向采购,化学物品生产厂家能够提供《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书》及其他相关的官方文件,这就说明本公司使用的化学物品在产品质量上都是合格的,若要更换生产厂家,必须先购样品进行充分验证合格后才能批量购买。
4.3.3 外购件(塑料件、五金件等)的化学污染控制实施定向采购,生产厂家提供合格的检测报告,品管部定期送外检进行监督。
三体系-污水、废气、噪声污染控制程序
![三体系-污水、废气、噪声污染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f3b42336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d6.png)
﹡﹡﹡受控文件禁止影印、翻印。
未经许可,不得对外扩散﹡﹡﹡1.0 目的为了加强污水、废气、噪声的污染防治工作,不断减少污染物排放,特制定本程序。
2.0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污水、大气污染物及环境噪声防治管理工作3.0 组织与权责3.1 厂建小组在建厂时应充分考虑排水管的合理安排,使全厂污水能有效集中,以便于厂内集中处理或集中排放于当地政府部门的污水处理单位,从而实现再生利用或达标排放。
3.2 行政课:3.2.1 应在排水口多设栅栏,并安排人员定期清理废水悬浮杂物,在各部门多设废油回收桶,防止油污随意排放,以及及时联系有资质的第三方处理污水。
3.2.2 与相关部门一起确定需作废气净化处理的车间或设备,了解其中主要污染物成份、排放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与环境标准的符合程度)。
3.2.3 确认公司产生噪音的工序及设备,了解其中的排放状况,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与环境标准的符合程度),并逐项建立档案。
3.2.3 对各部门污水排放、废气净化运行、噪音管理的稽核,检验其运行是否符合规定中的要求。
如不符合(超标排放),应及时查清原因,对其进行改正并做好记录,报部门主管。
3.2.4 组织识别各项目环境因素的重要程度,并有效地组织监督管理、安排监测任务、分析监测结果,如有不符合则采取相应措施,并监督其纠正直到符合。
3.3 相关部门3.3.1 各生产部门遵循节约用水和清洁生产的原则,在部门内大力倡导,以使各位同仁能严格按污水排放规范作业。
3.3.2 负责管辖区域内废气净化设施的运行,确保其按相关的工作要求进行操作,从而实现国家及地方法令要求。
3.3.3 有关排放噪音的部门负责人应按联系行政课评估采取降噪措施,将噪音降到最低。
3.3.2 如出现不符合(超标排放),应及时查清原因,进行改正并做好记录,报部门主管。
3.3.3 部门主管应分析不符合原因,确定是否需修改作业指导书,或提出进一步改善目标,如有必要应填写《纠正与纠正措施控制程序》,上报管理者代表。
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
![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23828fac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1a.png)
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污染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任何可能的污染都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为了确保生产出高质量、安全可靠的食品,食品生产企业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来减少或消除污染源,并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1. 原料选择和采购食品生产过程的第一步就是选取和采购原材料。
在此阶段,企业应该严格把控供应商的选择,并确保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应该优选新鲜、无污染、来源可追溯的原材料,并按照生产规范进行标识和记录。
2. 工艺控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的工艺控制是确保食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这包括控制生产设备的清洁和消毒,准确操作设备以避免交叉污染,以及设立必要的操作规程和标准操作程序(SOP)以确保每一个环节的操作都达到卫生标准。
3. 环境卫生管理食品生产环境的卫生状况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确保生产场所的清洁和卫生。
这包括定期进行卫生检查、清洁设备和设施,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以防止细菌和其他污染物的滋生。
4. 人员卫生培训食品生产企业的员工是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的关键成员。
他们的健康状况和卫生习惯直接影响食品的安全性。
因此,企业应该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并提供卫生教育和培训,确保员工具备正确的个人卫生知识和行为习惯。
5. 储存和运输控制食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也容易受到污染。
为了控制污染,企业应该建立适当的储存和运输管理制度,确保食品在储存期间的温度、湿度和其他环境因素符合安全要求。
同时,应采取合适的包装材料和运输手段,以避免污染来源的接触。
6. 检测和监控食品生产企业应定期进行产品的检测和监控,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这包括对原材料和成品进行化验和微生物检测,并且建立正确有效的检测和监测记录系统。
检测结果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污染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7. 社会责任除了企业内部的控制措施外,食品生产企业还应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和宣传教育。
废水、废气、噪声污染防治控制程序(三篇)
![废水、废气、噪声污染防治控制程序(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6de399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f.png)
废水、废气、噪声污染防治控制程序废水、废气、噪声是工业生产和人类活动中常见的环境污染源,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废水、废气、噪声污染防治控制程序,以减少和消除这些污染源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
下面将详细介绍废水、废气和噪声污染防治控制的程序。
一、废水污染防治控制程序1. 废水排放规定:制定废水排放标准,根据当地环境承载能力和生态保护要求,确定废水排放的限制要求。
2. 废水收集和处理措施:建立废水收集系统,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集中收集和处理。
根据废水的污染物性质和浓度,采用适当的废水处理技术,如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等,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去除或降低到国家排放标准以下。
3. 周期性监测和排放报告:对废水的排放进行周期性监测,确保废水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标准要求。
并按照相关规定,定期上报废水排放情况和处理效果。
4. 废水治理技术更新:随着科技发展和环境要求的提高,不断优化和更新废水治理技术,以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 法律法规的执行:加强对废水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对违规排放的单位进行处罚,并提升社会对废水污染防治的重视和意识。
二、废气污染防治控制程序1. 废气排放标准确定:制定废气排放标准,根据不同行业和工艺过程的特点,确定废气排放的限制要求。
同时,根据环境承载能力和生态保护要求,制定相应的限值要求。
2. 废气收集和处理措施:建立废气收集系统,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集中收集和处理。
根据废气中的污染物性质和浓度,采用适当的治理技术,如净化、吸附、吹扫等方法,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降低到国家排放标准以下。
3. 废气排放监测和报告:对废气的排放进行定期监测,确保废气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标准要求。
并按照相关规定,定期上报废气排放情况和处理效果。
4. 废气污染防治技术改进:随着科技发展和环境要求的提高,不断优化和改进废气治理技术,以提高废气的处理效果,并降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过程环境有害物质管理控制程序
![过程环境有害物质管理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607b8c877f1922791688e8ba.png)
报告的有效期,在报告到期前两个月,提前通知供应商重新测试;当环境物质管理
标准的相关法律法规发生变更时,采购部需负责对供应商所有来料含有环境物质
(违禁物)情况的调查,并通报调查结果。
5.4包装材料的环境物质管控要求
5.4.1包装材料的有害物质含有量必须符合5.2.1条款规定外,根据法律规定,还必须符
用于产品和与产品同一包装的包装材
立即禁止
石棉
绝缘材、填料等所有用途
立即禁止
甲醛
木工材料
立即禁止
特定偶氮化合物
会直接或长期与人皮肤接触的物品,经分解会产生5.2.3中胺类
立即禁止
放射性物质
各式用途
立即禁止
氧化铍、铍青铜
各式用途
立即禁止
特定邻苯二甲酸盐(DEHP、DBP、BBP、DINP、DIDP、DNOP、DNHP)
品,必须立即对已生产的产品采取标识、隔离措施,并上报环境管理代表,分析污
染的扩散程度,并将有污染的产品进行报废处理。
5.7.2当环境物质管理标准的相关法律法规发生变更时,品管部需负责对公司内部成品的
环境物质进行违禁物质的调查,并通报现有成品环境物质调查结果。
5.7.3当成品及原材料的在库期限大于一年时,产品管理部门需报品管部对其所含物质成
410其它有机氯化合物禁止含有有机溴化合物聚溴联苯pbb禁止含有pbde禁止含有其他有机溴化合物禁止含有有机锡化合物三丁基锡化合物tbt禁止含有三苯基锡化合物tpt禁止含有二丁基锡化合物dbt禁止含有二辛基锡化合物dot禁止含有石棉禁止含有特定偶氮化合物禁止含有甲醛禁止含有聚氯乙烯pvc以及聚氯乙烯混合物禁止含有氧化铍铍青铜禁止含有特定邻苯二甲酸盐dehpdbpbbpdinpdidpdnopdnhp禁止含有氢氟碳化合物hfc全氟化碳pfc禁止含有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及其盐pfos禁止含有禁止含有二氯化钴禁止含有臭氧层破坏物质ods禁止含有富马酸二甲酯dmf禁止含有氯c1700ppm溴br700ppm注
废水、废气、噪声污染防治控制程序
![废水、废气、噪声污染防治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c6c71829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9.png)
废水、废气、噪声污染防治控制程序废水、废气、噪声污染是当前工业生产和城市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严重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控制和减少这些污染物的排放,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污染防治控制程序。
本文将从废水、废气、噪声三个方面,详细介绍污染防治控制程序。
废水污染防治控制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废水收集、处理、排放和监测。
废水的收集是指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收集到集中处理设施。
在废水收集过程中,需要根据废水性质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收集方式,如管道收集、水泵收集等,并确保收集设施的密封性和排放的集中性,避免污水泄漏和扩散。
废水的处理是指将收集到的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去除其中的污染物。
处理方式可以根据废水的性质和特点选择合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如沉淀、过滤、氧化等。
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废水的处理效果和处理效率,确保出水达到排放标准,并且产生的污泥和其他副产物要进行妥善处理,避免二次污染。
废水的排放是指经过处理后的废水从集中处理设施中排放到环境中。
在废水排放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确保排放水质符合环境要求。
此外,还需要注意排放方式和地点的选择,避免对周围环境和水资源造成污染和破坏。
废水的监测是指对废水排放的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和检测,以评估排放质量和对环境的影响。
监测内容可以包括废水中的各种污染物浓度、水质指标、排放量等。
监测结果要进行记录和统计,用于评估排放质量和进行污染源追踪,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废气污染防治控制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废气收集、处理、排放和监测。
废气的收集是指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收集到集中处理设施。
在废气收集过程中,需要根据废气的性质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收集方式,如排风系统、垂直排气管等,并确保收集设施的密封性和排放的集中性,避免废气外泄和扩散。
废气的处理是指将收集到的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去除其中的污染物。
处理方式可以根据废气的组成和成分选择合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如吸附、冷却、催化等。
安全生产和环境控制程序
![安全生产和环境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ef4ed18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22.png)
安全生产和环境控制程序
1. 制定和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事故预防和应急预案等,明确各个岗位的责任和义务。
2. 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包括危险源辨识和防范、事故处理和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3.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生产标准和管理流程,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4. 采取安全生产措施:针对不同的作业环节和危险源,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如配备个人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安装安全设备等,确保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
5. 建立环境风险评估制度:针对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和危险物质泄漏等风险,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环境控制,包括废气处理、废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等。
6. 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对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等进行定期监测,确保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7. 建立环境应急预案:根据环境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环境应急预案,包括应急处理流程、应急设备和应急物资的准备等,确保在环境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8. 定期开展环境培训:对员工进行环境保护和控制污染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环境意识和环保技能。
9. 加强监督和检查:建立监督和检查机制,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和环境控制的检查和评估,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整改和处罚,确保安全生产和环境控制工作的有效实施。
10. 持续改进:根据安全生产和环境控制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安全生产和环境控制水平。
食品生产过程污染控制规范
![食品生产过程污染控制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9c4f7f7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4.png)
食品生产过程污染控制规范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规范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规范,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一、食品生产环境控制食品生产环境的卫生控制是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的基础。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规范:1. 清洁生产场所:生产场所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以确保无害微生物和有害物质的积累。
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洗手设施,并制定清洁程序和记录。
2. 控制空气质量:食品生产过程中,应确保空气中的微生物和粉尘不会对食品造成污染。
使用空调和过滤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
3. 废水和废物处理:废水和废物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理和处理。
应制定废物管理计划,确保废物无害化处理,以防止环境污染。
二、原料控制食品原料是食品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因此必须对原料进行严格的控制:1. 供应商合规:选择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供应商,并定期进行供应商的评估。
确保供应商能够提供符合食品质量和安全标准的原料。
2. 检查和验收:对进货的原料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包括检查原料的质量、标签和存储条件等。
拒绝不符合要求的原料。
3. 原料储存:储存原料应安排在干燥、阴凉、通风和无害微生物的条件下。
使用适当的包装和存储设备,确保原料不受到外界污染。
三、食品加工控制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应遵循以下规范以防止污染:1. 人员卫生:加工人员应穿戴适当的工作服和防护用品,遵守正确的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戴工作帽和手套等。
2. 加工设备和工具清洁:加工设备和工具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细菌和其他污染物的积累。
3. 去除杂质:在加工过程中,应对原料进行筛选和去除杂质,确保食品的纯净度。
四、食品存储和运输控制食品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的规范控制对保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1. 温度控制:食品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应保持适当的温度。
冷藏食品应在推荐的温度范围内存储和运输,以防止细菌生长和食品变质。
2. 防污染包装:食品应使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包装材料,以防止外部污染物的侵入。
2024年污染排放管理控制程序(三篇)
![2024年污染排放管理控制程序(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ab8391c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1a.png)
2024年污染排放管理控制程序1目的为了保护环境,控制和治理污染物和污染因素,并对公司所属范围的污染排放实施有效控制,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场所的污染物管理。
3职责3.1安全环保监察部负责监督污染排放的管理情况。
3.2各部门、各单位(子公司、分公司、分厂、工程项目部)负责本部门的污染物控制和治理及环保设施、设备的管理。
3.3各单位的生产技术部门负责编制污染排放方面的措施与方案;公司生产部负责审批污染排放措施,负责对污染排放进行管理。
4管理内容与要求4.1污染控制的种类和范围4.1.1应控制的污染种类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扬尘等。
4.1.2应控制的范围包括造成水体、大气及土壤污染的各种污染源。
4.2废水控制4.2.1食堂应采取隔油措施,并严禁将食堂食物加工废料、食物残渣及剩饭等倒入下水道,同时食堂应尽量使用绿色洗涤用品。
4.2.2设有浴池的单位和施工工地,应在浴池排污口处设置沉淀池,定期进行清理。
4.2.3生活污水要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在无统一污水管网的地域施工,应按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达标排放。
污水需要委外监测的单位,监测数据由本单位主管部门保存。
4.2.4基础施工中产生的少量污水、残余的水泥沙浆可回填倒入基础坑中。
4.2.5施工搅拌站出料口处地面应做成能自然返水至沉淀池内,在搅拌机出料口连续设置污水沉淀池2座。
4.3废气控制4.3.1排放废气,应有抽、排风系统。
产生废气的作业点,操作人员应保证在生产时抽风系统和处理设施正常运转。
4.3.2燃煤锅炉应使用合格的低灰分和低含硫量的煤,并加装湿式除尘器。
日常做好维护保养,保持除尘器良好运行状态,定期进行检修和监测。
4.3.3对施工机械设备定期维护保养,减少大气污染。
车辆定期年检,使用无铅汽油确保尾气排放应符合国家和当地政府规定的排放标准。
4.4固体废物的控制4.4.1各单位、部门应根据固体废物的性质、数量设专门地点存放,标识投放废物的种类,对可回收利用的应回收利用,不能回收的应尽量采取无公害处置,并责成专人负责。
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控制
![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69c6393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17.png)
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控制近年来,随着工业生产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益突出。
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控制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怎样控制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1. 环境污染的影响:环境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对于人类来说,环境污染会直接危害健康,使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系统受到伤害;对于自然环境来说,环境污染会造成生态系统的紊乱、动植物的死亡、甚至使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受到破坏。
2. 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废气、废水、废渣等工业废弃物,这些废弃物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也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例如,许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化学品和有害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和有害物质会带来气味、毒性和火灾等问题,对环境和人类的健康都构成极其严重的危害。
3. 如何控制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控制环境污染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其中,控制工业废气污染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
可以通过安装废气处理设备,对工业废气进行处理净化,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工业生产中,可以使用无害的化学品和有机物质来替代有害化学品,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更小的影响。
此外,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废水处理工作。
通过净化废水、回用废水等方式,可以减少废水的排放和对环境的影响。
在生产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采用种植全自动化的技术来培育植物,使用自然光和无限制地自然水加入到地球上。
这自然种植模式不仅可以降低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也可以利用植物的自净能力来净化废水中的有害物质。
与此同时,政府也应该采取相关的措施,监督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
对于违规排污的企业,政府应该坚决惩处,并加大对环保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和公众的环保意识。
在控制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上,需要我们重视和积极投入行动。
只有各界共同合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达到环境保护的目标,保护好我们的共同家园。
采油厂生产过程环境污染管理程序
![采油厂生产过程环境污染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59ddc06ecaaedd3383c4d36d.png)
采油厂生产过程环境污染管理程序1目的为了有效控制、减少采油厂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推行清洁生产,保护生产生活环境,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采油厂所属各单位生产作业活动、产品或服务的环境保护管理。
3术语3.1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古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3.2清洁生产: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业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4职责4.1安全环保技术科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编制、修订本程序。
4.2最高管理者负责批准环境保护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并为完成目标、指标提供人、物、财力等方面的支持。
4.3管理者代表负责采油厂环境保护目标、指标及其措施的审核。
4.4安全环保技术科负责采油厂环境保护目标、指标的制定。
负责监督、检查各单位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以及对采油厂各生产活动区域进行环境监测和监督检查,对新、改、扩建项目防治污染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实施监督。
4.5厂生产办负责制定生产过程中异常、紧急状态下的环境保护管理应急预案。
4.6规划计划科、财务资产管理中心负责环保隐患治理费用、环保设施运行费用等资金到位。
对重大环保隐患整改项目,应及时列入计划安排解决。
4.7基层队(站、车间)应严格执行采油厂各项环保管理规章制度,负责环保设施的使用、维护及管理;负责对环保设施、“三废”排放源等现场作业环境的定期巡检。
5工作程序5.1环境保护内容和管理范围5.1.1环境保护内容1)环境是否被污染2)资源能源是否得到合理利用。
5.1.2环境保护管理范围1)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立项、规划、设计和施工;2)工艺技术试验;3)材料及各类化学用品的采购、储存、运输和装卸;4)生产作业和维护过程;5)设备的开工、停工及检修过程;6)采样分析过程;7)废弃物的处理、贮存、处置和利用。
车间微生物污染控制程序
![车间微生物污染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2fd679b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f7.png)
车间微生物污染控制程序
1、人员卫生:人员进入包装车间必须进行二次洗手消毒,外出或去卫生间回来后一样进行二次洗手消毒;保持工衣、手套洁净,经常换洗;工作期间佩戴好口罩、帽子,不得将口、鼻裸露在口罩之外,不得将头发裸露在帽子之外;在进行完打扫卫生、或接触污染物(如面框)后应重新洗手消毒或喷洒酒精消毒后进入岗位;生产过程中每2小时进行手部喷洒酒精消毒1次;生产线上应配备适量消毒喷壶,以备随时手部消毒使用;
2、空间环境:每天生产前定时开启臭氧发生器1小时(白、夜两班)-3小时(单班),进行空间消毒;生产过程中1-2小时/次开启10分钟臭氧发生器进行在线消毒;(夏季气温高适当提高频率,冬季适当降低频率)
3、工器具:车间传送带、工作台、电子秤等生产设备、器具,每2小时清洁、消毒一次;暂存面筐定期清洗、消毒;承装面渣的面筐与承装半成品面筐不得混用,避免较差污染;
4、包装:内包装袋使用前于消毒柜中进行紫外消毒处理,处理时间≥2小时;内膜袋定期更换,下班前未使用的内膜袋放入消毒柜臭氧消毒;
5、车间卫生:正常生产过程中保持地面洁净、无积水、积尘;洒落面渣应及时清理;包装车间内不得出现蚊蝇,发现后应立即处理;每周对车间实施一次深度清洁、消毒,包括地面、墙面、窗台、死角、人行梯等;
6、半成品:回盒面、烘干不彻底(夹杂有湿面)的面饼,未经二次烘干处理前不得包装使用;承装回盒面的面筐应标记清晰,不得与车间内使用的面筐混用;暂时装筐备用的面饼应遮盖完全,不得裸露在空气中;。
HSF过程控制程序
![HSF过程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2eb37744b84ae45c3b358cd5.png)
HSF过程控制程序(QC080000-2017)1、目的对所有可能会产生HSF污染的过程进行有效的预防管理,以消除可能产生的HSF 污染。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塑胶软管产品从领料到成品入库前各工序可能会产生HSF污染的过程管理。
3、定义无4、职责4.1各生产部门4.1.1负责对HSF产品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进行监督,防止被污染;4.1.2负责生产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协调与处理;4.1.3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品质及有害物质管理管理。
4.2项目部4.2.1现场工艺文件的提供及工艺过程的管理。
4.3品质部4.3.1负责生产过程中的HSF产品进行首件、制程、成品的验证;4.3.2负责生产过程中出现HSF产品品质异常的处理,并提出改善意见;4.3.3《QC工程图》HSF管理计划编制及更新。
4.4人力资源部:负责为生产部门提供满足HSF产品生产的合格人员。
4.5PMC部:负责HSF产品生产计划的制订、下达并提供生产所需的各类HSF物料。
5、作业程序5.1HSF标准规划5.1.1HSF管理计划5.1.1.1由品质部根据产品工序流程在《QC工程图》中制作HSF管理计划以规划为达到HSF产品需求所需要的各种管理方法;5.1.1.2本公司目前HSF产品特殊工序为:挤塑、组装。
5.1.2环境管理物质标准生产部门依据《环境物质管理技术标准》中规定的有害物质和限制物质种类和含量要求,作为HSF产品生产过程的管理标准。
5.1.3制订QC工程图品质部根据HSF管理计划规划制订各工序的《QC工程图》,指导员工必须遵守的操作步骤及相应的作业说明与操作条件、作业重点及注意事项,同时指出由于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HSF产品污染问题,防止产生HSF不合格品。
必要时《QC 工程图》中应标注客户或本公司确定的环境有害物质管理项目及含量标准。
5.1.4检验标准(SIP)品质部须根据《QC工程图》中所列出的HSF产品管理项目、规格要求及管理方法制订相关检验标准,作为来料检验、制程巡检、成品检验、出货检验及定期验证的依据。
工作环境和污染控制控制程序
![工作环境和污染控制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3527226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45.png)
工作环境和污染控制控制程序----d723a17e-6eb0-11ec-ac8d-7cb59b590d7d文件编号xxxxxx公司6.4工作环境和污染控制程序a/01/4版本/修订页次1目的在产品形成过程中,为了确保洁净区的清洁度,控制进入洁净区的工艺设备、已建立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环境中的人员,尽量利用生产工艺将污染降至最低,控制微生物或颗粒物的污染,确保洁净区环境符合规定要求。
2范围适用于医疗器械生产过程及生产环境的控制。
3职责3.1生产部负责洁净区的消毒管理,组织操作人员对洁净区内的环境和仪器进行清洁,负责工艺纪律检查和工作环境管理,负责生产设备的管理和设备的维护保养,负责洁净区人员的健康管理,组织实施各项工艺健康管理规定。
3.2采购部负责生产设备、器具、测量装置的采购。
3.3质量部负责生产环境的监视和监视以及测量装置的管理。
3.4行政人事部负责人员培训和评估、环境监测和监测评估。
4程序4.1在产品实现过程中对于需要进入洁净区的人员健康要求4.1.1应当制定人员健康要求,建立人员健康档案。
4.1.2洁净区的生产管理人员必须无传染病、皮肤病、肺结核等疾病。
公司每年组织一次清洁区员工体检,并在进入清洁区前满足健康要求。
4.1.3行政人事部负责组织人员体检,并将所有体检表纳入健康档案。
4.1.4对于新入职的需要进入洁净区的人员应先进行体检,体检合格后方可入职。
4.2在产品实现过程中对于需要进入洁净区的人员与物品的清洁要求4.2.1进入洁净区的人员、材料、工装和设备应有清洁或净化要求,并形成文件。
清洁物品的人员和文件要求。
4.2.2裸手接触产品的操作人员应当定期对手再次进行消毒。
裸手消毒剂的种类应当定期更换。
消毒剂的种类、使用、配置、要求应形成文件。
4.3在产品实现过程中,需要进入洁净区的人员的着装要求4.3.1着装的具体要求应形成文件。
4.3.2应当明确人员服装要求,制定工作服的管理规定。
工作服及其质量应当与生产操作的要求及操作区的洁净度级别相适应,其式样和穿着方式应当能够满足保护产品和人员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序文件生产过程污染控制程序REV 版本A
PAGE页码 1 of 3
一. 目的
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防止非环保物质混入产生污染,确保生产的产品符合
HSF的要求。
二. 范围
适用于公司环保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包括领发料、生产、检验、入库等。
三. 权责
3.1 仓管部
3.1.1 环保原物料仓:负责环保原物料的发放。
3.1.2 环保成品仓:负责环保成品的接收和存放。
3.2 工程部门:负责工程管制图和环保作业指导书的制作并对环保生产过程进行监督检
查。
环保专用设备、工治具使用与管理方法的制定。
3.3 生管部:负责环保产品生产计划的下达。
3.4 生产部门:按照工程管制图和环保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生产,环保物料的领用和暂
存,环保区域规划,环保工治具的日常保养与维护。
3.5 品管处:负责环保产品生产现场的监督、检查。
四.定义
无
五. 参考文件
《仓储管制程序》
《产品标识与追溯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委外加工管制程序》
六. 内容
6.1 领料
6.1.1 生管部根据销管发出P/I单上的环保产品出货日期安排生产计划,并开具《制造
通知单》(区分RoHS产品)至生产部门。
并安排环保产品生产周期进度。
6.1.2 生产部门根据《制造通知单》开出生产《领料单》(区分RoHS材料)经部门主管
确认签核后方可去环保材料仓领料。
6.1.3 仓管员应根据《领料单》发放相应环保材料,仓管员发放材料时应遵循先进先
出的原则,并在《领料单》上填写环保材料供货商代码、材料编码代码,
并将
程序文件生产过程污染控制程序REV 版本A
PAGE页码 2 of 3
相关的数据记录于台帐上(需区分RoHS材料)。
6.1.4 领料员应当面一次性点清,核对《领料单》上的物料与实物的一致性,若发
现少料、混料、标识不齐则拒绝接收,待仓管员将不符合项消除后再予以确
认接收。
6.1.5 当生产单位生产环保物料不够需补材料时,补料手续与正式手续一致。
6.1.6 生产单位应保留《领料单》自存联单据,以便日后追溯。
6.2 生产制作
6.2.1 环保物料的发放:从仓库领出的环保物料,由车间物料员根据生产计划安排
的日程分批发至生产部门。
各生产线、各生产部门应严格将环保物料放置于
HSF区域
6.2.2 物料暂存:一次性领用环保物料、原材料、半成品数量较大时,需在生产现
场领用物料HSF暂存区放置一段时间时,应在该物料上明确标识出物料名称、
状态、是否环保等信息。
6.2.3 区域规划与标识制作
6.2.3.1 生产部门应在生产现场规划出相应的HSF专用区域:领用物料暂放区、
合格品区、不合格品区、半制成品暂存周转区,并制作对应的区域
标识牌。
6.2.3.2 生产部门应规划环保产品生产的RoHS生产线,以防止环保产品与非
环保产品混用在生产现场。
当实际规划出来的RoHS生产线不够时,
需通过识别特殊过程的管理(包括物料、辅助材料、原料、半成品、
工治具及可能会造成污染的工装设备等)将非环保生产线改装为环保
生产线之后才可生产环保产品。
6.2.4 环保产品的生产
6.2.4.1 环保产品的生产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环境管理物质相关知识的培训
,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6.2.4.2 生产部门各岗位人员应对上线使用的环保物料进行自检(检验RoHS标
识完整性),发现环保物料无相关标识时应报告生产部门主管及品管
员进行处理。
6.2.4.3 环保物料投入生产制作时,品管员对环保物料进行确认(如所RoHS标
识),所用物料必须与BOM相一致,当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向上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