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信息系统重点

合集下载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1)实验室简介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85年,是我国最早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是中国地理信息系统事业的开拓者和摇篮。

实验室致力于地球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核心技术,构建国家级行业重大应用示范系统,建立“数据-模型-软件-系统”一体化的地球信息科学研究体系,对我国地球信息科学的发展起到学科导向、应用示范及骨干人才培养的作用。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与目标:1) 建立融图形思维、模型计算、知识推理于一体的地球信息科学方法论,形成时空数据挖掘、地理系统格局与过程分析的方法体系,发展国际一流的时空数据分析模型,服务于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2) 研究多源遥感信息的时空融合方法,建立高精度、定量化、高效率遥感智能计算与遥感地学分析模型,实现全国覆盖、高时序的地表参数反演与特征分析,服务于国家资源环境管理与生态建设;3) 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时空信息可视化系统软件,为国家地学信息格网建设和公众地理信息服务提供技术支撑;4) 建立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并发展成为国家级地学数据集成与共享中心,实现地球系统科学数据的动态更新和网络共享,服务于地学科研环境的信息化;5) 构建以数据平台、地学模型平台、地学计算平台和虚拟可视化平台为基础的区域环境模拟网络平台,实现地学分析的超级计算和地学过程的动态模拟,服务于国家宏观管理、应急响应和科学决策;6) 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建立和发展国家级行业重大应用与示范系统,促进地球信息科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深化。

(2)组织机构6个研究室:·地理信息科学研究室:主要开展时空数据分析与建模方法、地表过程模式挖掘与知识发现研究。

·地图学研究室:以地图认知、传输和表达为核心,发展现代地图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为资源环境和相关领域提供可视化的应用服务。

我国环境信息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环境信息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环境信息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信息系统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国环境信息系统的建设始于上世纪80年代,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
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现状方面,我国环境信息系统包括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管
理和环境应急等方面。

其中,环境监测体系是环境信息系统的基础,
由国家、省、市、县四级监测站点组成,用于监测各类环境污染物质
的浓度和变化趋势。

环境评价体系主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质量
评价和生态系统评价等活动。

环境管理体系主要负责环境标准制定、
环境保护项目审批、环境执法和环境监察等工作。

环境应急体系则是
针对环境突发事件,从预防、预警、处置等方面进行管理和保护。

发展趋势方面,环境信息系统将朝着精细化、数字化、智能化和
集成化方向发展。

随着监测技术、传感器技术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环境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将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以空气质量监
测为例,我国已经建立了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和城市细颗粒物排
放清单等数据库,企业排放的空气污染权可进行交易,更好地实现了
污染物减排目标。

另外,智慧城市建设也使环境信息系统集成化发展
得到了推动,较好地解决了环境治理中不同部门信息隔离的问题,从
而实现了数据共享和协同管理。

总体而言,我国环境信息系统的建设发展十分重要,不仅是环境
治理的基础,而且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后,应加强
数据共享,实现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之间数据的自由流动
和实时交互,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环境信息系统的整体水平。

环境信息系统期末复习

环境信息系统期末复习

环境信息系统信息的概念(定义):①信息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运动方式和状态。

②信息是主体所感知或主体所表达的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

关于信息的本质:①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人、生物或机器)的存在为转移,即使主体不存在,信息同样可以存在。

②信息在主观上可以接受和利用,并作用于人们的行为。

信息论:申农;控制论:维纳;系统论:贝塔朗菲。

信息是数据的内在含义,是实体、属性和值三者的组合体。

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物质是信息存在的基础(信息是一切物质的基本属性,认知主体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都是通过信息来实现的);能量是信息运动的动力。

数据>信息信息的特征:普遍性、表征性、动态性、相对性、依存性、传递性、可干扰性、可加工性、可共享性。

信息的分类:按信息的发生领域分类:物理信息、生物信息、社会信息;按表现形成:消息、资料、知识。

按主体的认识层次:语法信息:是信息认识过程的第一个层次。

只反映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而不考虑信息的内涵。

语义信息:是信息认识过程的第二个层次。

它是指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达的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逻辑含义。

语用信息:是信息认识过程的最高层次。

它是指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达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相对于某种目的所具有的效用。

信息量:衡量信息多少的物理量。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个元素有机集合而成的,并能执行特定功能的综合体。

系统构成要素:系统环境、边界、输入/输出、组成要素、系统结构、系统和接口。

系统的特性:层次性、整体性、有序性。

在运用系统方法考察客体对象时,一般应遵循:整体性原则、历时性、最优化原则。

信息系统:就是输入数据经过加工后输出信息的系统。

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采集、处理、存储、管理、检索、传输。

信息系统的分类: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办公室自动化系统(OA)、国际电子商贸系统(IEBPS)。

环境信息系统

环境信息系统

环境信息系统在当今时代,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全球的关注。

从气候变化到资源短缺,从污染治理到生态保护,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对环境信息的准确收集、分析和利用。

环境信息系统作为一种强大的工具,正逐渐成为解决环境问题、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环境信息系统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它是一个集成了各种技术和方法,用于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传播环境相关信息的体系。

这个系统就像是一个智能的“大脑”,能够处理大量复杂的环境数据,并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为决策者、研究人员、公众等提供支持。

环境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为环境监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通过传感器、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能够实时、准确地获取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监测数据。

这些数据被快速传输到信息系统中,经过处理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为污染防控和治理提供依据。

其次,在环境管理方面,环境信息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管理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政策和规划。

比如,根据系统提供的环境容量评估结果,合理确定产业布局和发展规模,避免过度开发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再者,环境信息系统对于环境科学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人员可以利用系统中丰富的数据资源,开展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探索环境变化的规律和机制,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同时,环境信息系统还能够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向公众开放环境信息,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和关注度,激发公众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那么,一个完善的环境信息系统通常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呢?一般来说,它主要由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管理子系统、数据分析与处理子系统、信息输出与展示子系统等构成。

数据采集子系统就像是系统的“触角”,负责从各种来源收集环境数据。

这些来源包括监测站点、传感器网络、实地调查、卫星遥感等。

采集到的数据类型多种多样,有定量的数据,如污染物浓度、气象参数等;也有定性的数据,如环境质量评价、生态系统类型等。

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1、数据仓库1.1数据仓库的概念与特点•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数据库技术:事务处理✓近年来的发展方向:深度计算(数据分析与决策的制定),广度计算(扩大应用范围,互联网)✓发展趋势:由原来的以单一数据库为中心的数据环境发展成为多数据库的一体化环境•当前环境事务系统积累✓环境信息领域,事务系统主要用作事务处理(排污收费,排污申报,环境统计)✓随着技术进步数据库技术从原来的查询发展到了处理、分析大量信息•事务处理不适合DSS应用的原因(要提高分析决策的有效性,分析型数据必须与操作型数据分离,按照DSS的要求重新组织,数据仓库就是这样的存储组织技术)✓事务处理和分析处理特性不同(长事务)✓数据集成的问题(DSS需要集成的数据)✓数据动态更新集成问题(DSS处理时间长)✓历史数据问题✓数据综合问题(问题的总结归纳)•数据仓库的概念与特点✧数据仓库的概念(★):用来存储源于业务的共享数据,典型的数据仓库应该是一个主题数据库,支持用户从数据存储中发现信息,实现业务的预测与计划。

数据仓库是一个过程而不是项目。

✧数据仓库的特点:(★)✓面向主题:操作型数据库面向事务处理,业务系统之间分离,数据仓库按照用户决策所关心的方面进行组织;✓集成的:操作型数据库之间相互独立、异购,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对原有数据进行抽取,清理,具有一致性;✓相对稳定的:操作型数据库数据更新多,数据仓库数据主要供分析决策之用,修改和删除较少,通常只需要定期加载,刷新;✓反映历史变化: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对发展里程和未来趋势做出定量分析。

1.2数据仓库系统✧数据仓库系统的结构✧数据仓库系统的特点:(★)✓调整频繁(用户需求,业务的变化)✓面向系统不同用户(为环境机构提供统一的,正确的信息,支持不同业务,部门)✓大事务与海量数据(业务相对少,数据包括历史与现势)✓独立的系统(以区别普通业务处理系统)1.3数据仓库构成•数据整合:业务数据围绕多流程,数据仓库面向主题,处理复杂;•数据存储:业务处理系统数据单独存储,数据仓库基于关系数据库采用星型模型,雪花模型等;•数据访问:由多种不同工具和应用系统构成(OLAP,统计报表);•信息整合:对多种工具和应用系统进行管理,对门户界面进行封装;•元数据管理:对数据仓库本身及相关流程规则完整描述。

环保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环保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环保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深,环保信息系统逐渐成为了热门的研究领域。

这种系统以IT技术和环保科学为基础,通过数据的分析、传输、共享和利用,能够有效促进环境保护行动的开展,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环保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从技术角度和环保效益两个方面来探讨它的意义和作用。

一、环保信息系统技术环保信息系统技术的核心是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展示,在此基础之上,还包括网络通信和数据安全。

具体而言,环保信息系统要实现下面的目标:1. 数据采集。

环保信息系统要能够采集来自各种环境监测设备的数据,如空气质量传感器、水质监测设备等。

采集到的数据应该包含空气质量、水质、噪音、土地污染等多方面的指标。

2. 数据存储。

采集到的数据应该存储到可靠的数据库中,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数据分析。

环保信息系统要基于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和政策。

4. 数据展示。

环保信息系统要能够将分析的结果以图表或报告的形式,展示给对应的环保监测机构、政府领导和公众。

5. 网络通信安全。

环保信息系统要建立安全的网络通信系统,以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和交换。

二、环保信息系统的应用环保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很广,主要分为政府、企业和公众三个方面。

1. 政府。

政府是环保信息系统的重要应用对象。

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可以通过环保信息系统,实时获取环境数据,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政策,极大地提高了环保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

另外,政府环境保护部门的发布的环境数据,也可以与其他环保监测机构开放共享,形成多方数据合作的格局。

2. 企业。

环保信息系统还可以在企业中广泛应用,通过对生产过程的监测和数据的分析,实现环境和生产效益的平衡。

比如,企业可以根据系统提供的数据,进行全面的生产环境评估,较真地分析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的程度,从而制定出较为科学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工艺标准。

3. 公众。

公众是环保信息系统的另一重要的应用对象。

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环境管理
影响不同 社会性(体现社会进步) 如:交通指示设备的改进 综合性 环境信息产生于多种环境要素或环境介质 如:水污染伴随有土壤污染,食物污染等
3.环境信息的基本特征
随机性 连续性
环境污染往往存在潜在性,尤其是对人体的 危害,积累到一定程度即构成质变。 如:亚硝酸盐——致癌 反脂肪油——肥胖(大肚病) 环境信息的微观存在和宏观处理
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基本功能:环境信息的收集与录用;环境信息的存 储;环境信息的加工处理;环境信息的输出
环境决策支持系统: 基本功能:收集、整理、储存数据;运用模型、方 法对环境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分析;提供友好的 人机界面和图形输出功能;良好的传输功能;具有 定性分析和定量相结合的特点。
三、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略)
数字:排污量、排污强度 字母:TSP 图像: 声音:环境噪声 色彩:“黄、橙、红”预警
2.环境信息与环境数字的区 别
➢ 环境信息是原始数据,而环境信息是经 过组织加工、处理过的数据。
3.环境信息的基本特征
地区性(区域性) 如:“北京天坛的五种颜色土” 再如:同样一个造纸厂,放在城区与郊区
环境管理
一、环境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1、环境信息概念 是一种已经被加工为特定形式的环境数据,
这些数据对接受者有用,对决策或行为具有 现实或潜在的价值。
是一组表示数量、行为和目标的可鉴别的 符号,它可以是数字、字母或其他符号,也 可以是图像、声音、色彩等,并可按使用目 的组成数据库结构。
环境信息表示方式
二、环境信息系统(图)
控制
信息源
信息输入
信息处理

信息输出
用户
信息存储
环境信息系统是由工作人员(用户)、设备(计算机、网络技术、GIS技术、 模型库等软硬件)及原始环境信息等所组成的系统,该系统主要从事环境信息 的收集和处理等工作。

环境信息系统知识讲解

环境信息系统知识讲解

环境信息系统知识讲解在当今这个时代,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环境信息系统作为处理和管理环境相关数据的重要工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环境信息系统究竟是什么,以及它是如何运作和发挥作用的。

环境信息系统,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专门用于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环境数据的系统。

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环境数据仓库”,将各种各样与环境有关的信息整合在一起,为我们提供了全面、准确、及时的环境状况认知。

那么,环境信息系统都包含哪些部分呢?首先,它要有数据采集模块。

这就好比是系统的“眼睛”和“耳朵”,通过各种传感器、监测设备以及人工调查等方式,获取大气、水、土壤、生态等方面的数据。

这些数据来源广泛,有的来自固定的监测站点,有的则是通过移动设备或者卫星遥感获得。

采集到数据后,就需要有强大的数据存储和管理功能。

这部分就像是系统的“大脑记忆区”,将海量的数据有序地存储起来,并建立合理的数据结构和索引,以便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和调用所需的数据。

同时,还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数据丢失或被篡改。

有了数据,接下来就是分析处理了。

这是环境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通过运用各种数学模型和算法,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趋势和潜在的问题。

比如,分析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趋势,预测水质污染的可能发展方向,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等等。

分析完数据,结果的展示也非常重要。

这就像是系统的“嘴巴”,要把分析的结果以直观、易懂的方式呈现给用户。

可以是图表、地图、报告等形式,让决策者、科研人员、公众等都能够清晰地了解环境状况。

环境信息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在环境保护领域,它可以帮助监测和评估环境污染的程度和范围,为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比如,通过分析大气污染数据,政府可以决定是否采取限行、限产等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

在环境规划方面,它能够对不同的规划方案进行模拟和预测,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从而选择最优的方案。

环境信息系统答案

环境信息系统答案

环境信息系统答案一、1-5 ABDDC 6-10 ACBDB 11-15 CACBD二、1.ABC 2. ABC 3. ABCD 4. ABC 5. ABCD三、名词解释1. 数据是指某一目标定性、定量描述的原始资料,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图形、图像以及它们能够转换成的数据等形式。

信息是向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是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2.环境信息系统(EIS)是以环境管理和环境科学研究为对象的计算机系统。

3.主码是在一个关系的若干属性中指定一个用来惟一标识该关系的元组,这个被指定的属性称为该关系的主码。

4. 首先,一个系统必须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要素或单元组成,系统的组成部分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系统组成元素具有相关性;其次,系统的组成部分为了某些目标而结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即系统具有目的性。

5. 直接或间接关联着相对于地球的某个地点的数据。

四、1. GIS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不同领域、不同专业对GIS的理解不同,目前没有完全统一的被普遍接受的定义。

定义①:是对地理环境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将地理环境的各种要素,包括它们的空间位置形状及分布特征和与之有关的社会、经济等专题信息以及这些信息之间的联系等进行获取、组织、存储、检索、分析,并在管理、规划与决策中应用。

定义②: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以采集、存储、管理、检索、分析和描述空间物体的定位分布及与之相关的属性数据,并回答用户问题为主要任务的计算机系统。

定义③:是为了获取、存储、检索、分析和显示空间定位数据而建立的计算机化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定义④: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决策支持系统。

它的定义由两方面组成,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学科,是描述、存储、分析和输出空间信息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技术系统,是以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智慧环保环境保护管理信息系统

智慧环保环境保护管理信息系统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数据存储
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在高性能数据库中,以便于 数据查询、分析和应用。
03
数据分析与挖掘
数据分析方法
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数据进行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和相关关系的分析,以揭示数据 的分布特征和规律。
时序数据分析
针对时间序列数据,通过趋势分析、季节性分析等方法,研究数 据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和规律。
多元数据分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系统技术创新与未来发展
物联网技术
大数据技术
结合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实现对环境要素 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海量环境数据进 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环 境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云计算技术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环境数据的智能 分析和预警,提高环境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
采用云计算技术,实现系统的集中管理和 维护,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系统架构与功能模块
功能模块
智慧环保环境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以下主要功能模 块
1. 数据采集模块
负责与各种环境监测设备进行对接,实现数据的实时 采集和传输。
2. 数据处理模块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和标准化处理,确保数 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系统架构与功能模块
3. 数据分析模块
利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包 括污染源识别、排放量估算、环境质量评估等。
目标设定
明确环境保护管理的具体目标 ,设定相应的评估指标和评估
标准。
数据采集
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 段,采集相关的环境数据和业 务数据,为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环境信息系统知识点

环境信息系统知识点

第一章信息系统概论信息(information) 定义狭义:为人们获得信息前后对事物认识的差别广义:信息是指主体(人、生物和机器)与外部客体(环境、其它人、生物和机器)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二、信息的特征、分类和功能1.信息的特征普遍性:信息是无处不在的,也是无时不在的表征性(无限性):客观事物是无限的,它所产生的信息必然是无限的。

信息的无限性还表现为信息可以无限扩展。

但人们实际获得的信息总是有限的。

共享性:可复制、传播或分配给众多用户,为大家所共享。

依存性(存储性):可借助于存储介质,如纸张、磁带、磁盘、光盘等。

传递性(不增值性):信息量在传递过程中具有不增值性。

把一份信息复制一次,信息量并不会增加一倍。

时效性(动态性):信息从产生到对解决特定问题完全失去效用的过程构成信息的生命周期。

可加工性(可变换性):可编码转换,可加工提炼。

可干扰性(真伪性):一个信息可能符合实际情况,也可能与实际情况不符合。

相对性(有用性):提供决策支持。

信息的有用性是相对的。

2.信息的分类按信息的发生领域来看,信息可以划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按信息产生的领域分类,有工业信息、农业信息、军事信息、政治信息、管理信息。

按信息源的性质来分类,有语言信息、图像信息、文字信息等。

从对信息的掌握程度来看,有确定性信息和不确定性信息。

从信息的性质(或主体的认识层次)来看,有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

从信息的表现形式来看,有消息、资料和知识。

3.信息的功能信息的功能是信息属性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信息是认识客体的中介信息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它是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中介。

信息作为中介,始终贯穿于人类的认识过程。

信息是人类思维的材料思维的材料只能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而不可能是事物的本身。

人的思维和智慧是信息过程的产物。

信息是科学决策的依据决策就是选择,而选择意味着消除不确定性,意味着需要大量、准确、全面及时的信息。

环境信息系统要点

环境信息系统要点

1. 信息狭义:为人们获得信息前后对事物认识的差别广义:信息是指主体(人、生物和机器)与外部客体 (环境、其它人、生物和机器)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从环境学的角度,给出定义“环境信息是环境数据的内在含义,以语言、文字、表格、图形、声音、图象等表达的环境资料的进一步解释。

”2. 信息与数据的关系(1)两者之间的联系:(数据是记载下来的事实,是客观实体属性的值,是可以记录、通信和识别的符号;信息是数据的内在含义,是实体、属性和值三者的组合体。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把信息看作是经过加工的数据。

说明二者的内在联系,如同原材料与成品的关系。

(2)两者之间的区别:如在度量上,数据可以利用一般意义上的多少来衡量;信息则需要利用专门的参数来表征(如信息熵等)。

一定量的数据,一般都包含一定量的信息,但并不是数据量越大,信息量就越大。

这说明两者存在本质上的差别。

3.信息的特征普遍性,表征性(无限性),共享性,依存性(存储性),传递性(不增值性),时效性(动态性),可加工性(可变换性),可干扰性(真伪性),相对性(有用性)4.信息的分类1)按信息的发生领域来看,信息可以划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2)按信息产生的领域分类有:工业信息、农业信息、军事信息、政治信息、管理信息。

3)按信息源的性质来分类有:语言信息、图像信息、文字信息等。

4)从对信息的掌握程度来看有:确定性信息和不确定性信息。

5)从信息的性质(或主体的认识层次)来看有: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

6)从信息的表现形式来看有:消息、资料和知识。

5.信息的功能是信息属性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信息是认识客体的中介,信息是人类思维的材料,信息是科学决策的依据,信息是有效控制的灵魂,信息是系统秩序的保证,信息是社会发展的资源6、信息的度量1、语法信息的度量(学会分析哪个信息量更大)1)不定度:不定度是关于事物运行方式和状态不确定的程度。

2)信息量(用不定度如何确定信息量)由于信息量与不定度有关,我们可以从接收者消除某事件的不定度就可以衡量获得的信息量的大小。

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1.信息与数据的关系?信息:对于数据库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一般被定义为有组织的、可以形式化描述的数据。

数据(Data)是一般意义上认为是客观实体的属性值,一组可识别的符号,包括字母、数字、图像、声音或其他符号。

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受者有用,并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

信息=数据+说明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关系:①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

②数据经过加工才能变成有效的信息,同样的数据经过不同的处理过程,可变成不同的信息。

③由于数据和信息之间的紧密联系,通常并不严格区分数据和信息。

2.环境信息的基本特征?环境信息:通过加工的、能够用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数据和符号,它反映了环境系统各个环节的时间、空间和状态特征。

客观方面:环境信息是在物质和能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

主观方面:环境信息是认识环境问题和现象的识别信号。

特征:对环境现象的反馈、综合多样性、区域性和整体性、连续性和动态性、随机性、相关性和综合性。

3.环境信息的系统技术核心?系统(System)是一系列相互作用以完成某个目标的元素或组成部分的集合,也就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相互依存的若干单元所组成,具有一个共同目标的有机整体。

特征:①目的性;②关联性;③结构性或层次性;④整体性。

信息系统是指输入数据,经过加工处理,输出信息的系统。

通常由对象的处理模型、信息处理模型和系统实现的物质基础三部分构成。

环境信息系统(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ystem, EIS)是以环境管理和环境科学为对象的计算机系统。

从功能上,环境信息系统(EIS)一般被定义成一个获得、存取、编辑、处理、分析和显示环境数据的系统。

从内容上,EIS被定义为一个包含了计算机软件、硬件、环境数据和专业人员的系统。

技术核心:环境管理信息系统(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EMIS)环境地理信息系统(Environment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EGIS)。

环境信息系统重点

环境信息系统重点

名词解释信息:是向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和知识,是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它不随载体物理设备形式的改变而改变。

即信息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

数据:某一目标定性、定量描述的原始资料,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图形、图像以及它们能转换成的数据等形式。

环境数据:各种环境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符号化表示,包括空间位置、属性特征及时域特征三部分。

环境信息:表征环境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的总称,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等不同形式定性、定量、定位、定时、可视化地、全面地表征环境的这些属性特征。

环境信息系统: 以环境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环境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空间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环境信息,并应用和传播环境信息,为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把各种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及属性,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存储、检索、更新、显示、制图、综合分析和应用的技术系统。

空间参考系:主要指大地参考系,是指用数学方法来定义地面实体在通用坐标系中的绝对位置和大小,即用地面实体到原点或坐标轴的距离、与坐标轴或起始线的夹角在投影面上的大小来表示。

大地水准面: 在众多的水准面中,有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假想其穿过大陆、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这就是大地水准面地球椭球体: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建立的。

地球的形状接近于椭圆绕其短轴(地轴)形成的椭球体地理坐标系:以经度和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系统。

通过经度与纬度来确定空间实体的相对位置。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由空间大地坐标系经过地图投影变换而建立的。

地理坐标是一种球面坐标。

地图投影:在地球椭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UTM投影:以横轴椭圆柱面割于地球椭球体的两条等高圈,按等角条件,将中央经线两侧各一定范围内的地区投影到椭圆柱面上,再将其展成平面而得。

环境信息系统

环境信息系统

特点
26/29
参考文献
[1]曾向阳,陈克安,李海英等.环境信息系统[M].科 学出版社,2005,59-79. [2]吴江涛,唐文浩,栾乔林,岳平,杨仁富.我国环境 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发展研究[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学报,2009,12(3):59-62. [3]张桥,陈学民,伏小勇.环境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 现[J].计算机工程,2007,33(7):276-278. [4]田静毅,王立新,储健,王继斌.环境信息系统研究 [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6(4):500-502,510. [5]冯锐,班显秀,胡伟,张玉书,陈刚.东北地区气候 资源与生态环境信息系统设计与建立.水土保持通 报,2006,26(5):82-93.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环境信息系统包括:
国际环境资源查询系统 国际潜在有毒化学品登记管理系统 全球环境监测系统
全球资源信息数据库
17/28
3.我国的环境信息系统
中央级环境信息系统 中央各部门环境管理机构
省市级环境信息系统
省市各部门环境管理机构
地市级环境信息系统
地市各部门环境管理机构
环境要素
污染源
区、县、乡管理机构
15/29
2.1美国的环境信息系统 特点
开放性好 建设已具 规模,覆 盖面大 用户接口较 好,数据库 对外公开
服务功能强
16/29
2.2跨国环境信息系统 主要有欧盟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设的 有关系统 欧盟的环境信息系统包括:
环境化学品数据和情报网 欧洲环境和健康信息源超级数据库 欧盟自然和生态资源信息协调项目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全球定位系统。24 颗人造卫星和地面 站组成的全球无线 导航与定位系统。

环境管理信息系统规范

环境管理信息系统规范

环境管理信息系统规范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在环境保护和管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行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制定一套完善的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一、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与目标环境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集成了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报告功能的系统,旨在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其主要目标包括:1、实现环境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一致性。

2、支持环境监测、评估和预测,为环境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3、提高环境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促进公众参与和监督。

二、系统架构与技术要求1、硬件基础设施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应建立在稳定可靠的硬件基础上,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

服务器应具备足够的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以应对大量数据的处理和存储需求。

网络设备应保证系统的连通性和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2、软件平台选择适合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应用软件。

操作系统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够高效地处理大量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应用软件应满足环境管理的功能需求,并具备友好的用户界面。

3、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应支持多种数据采集方式,如传感器自动采集、人工录入、文件导入等。

数据传输应采用安全可靠的协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数据管理规范1、数据分类与编码对环境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并制定统一的编码规则,以便于数据的存储、查询和分析。

2、数据质量控制建立数据质量控制机制,包括数据审核、校验和纠错。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对于异常数据应及时进行处理和记录。

3、数据存储与备份制定数据存储策略,合理规划数据存储空间。

定期进行数据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恢复性。

四、系统功能规范1、环境监测功能能够实时采集和监测环境质量数据,如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等,并提供数据的可视化展示。

环境信息系统

环境信息系统

环境信息系统第一章:环境信息系统信息:用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从而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和知识,作为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信息的特点:信息的客观性—与客观事物紧密相联系的;信息的适用性—信息对决策是十分重要;信息的传输性—信息可以在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传输,既包括系统把有用信息送至终端设备(包括远程终端),和以一定形式提供给有关用户,也包括信息在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传输和交换。

信息的共享性—信息与实物不同,它可以传输给多个户,为多个用户共享,而其本身并无损失。

数据:是一组可识别的符合、包括字母、数字、图像、声音或其他符号。

在计算机化的环境信息系统中,数据的格式往往和具体的计算机系统有关,随载荷它的物理设备的形式而改变。

数据的特点:(1)数据只有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时才成为信息。

(2)环境信息系统的建立,首先是收集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即对数据进行运算、排序、转换、分类、增强等,其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数据中包含的信息。

对同一数据每个人的解释可能不同,因而获得信息量的多少与人的知识水平和经验有关。

(3)信息与数据是不可分离的,即信息是数据的内涵,而数据是信息的表达。

也就是说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系统:一系列相互作用以完成某个目标的元素或组成部分的集合。

系统也可以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相互依存的若干单元所组成的,具有一个共同目标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特点:目的性,关联性,结构性(层次性),整体性。

信息系统:指输入数据,经过加工处理,输出信息的系统。

信息系统的构成:对象的处理模型,信息处理模型,系统实现的物质基础。

环境信息系统:将一切用于环境管理、环境科学研究等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信息系统。

环境信息系统的功能:(1)从功能上:环境信息系统指一个获得、存取、编辑、处理、分析和显示环境数据的系统。

(2)从内容上:环境信息系统指一个包含了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环境数据和专业人员的系统。

环境信息系统与技术

环境信息系统与技术

环境信息系统与技术一、环境信息系统简介环境信息系统(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ystem,EIS)是指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信息支持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是数字化环境服务的重要手段。

EIS主要由环境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分析和应用等方式组成,以提高环境监测和管理效率,优化环境决策和政策。

二、环境信息系统技术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EIS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能够对环境参数进行快速、高效的检测和采集。

传感器种类繁多,常用的有气象、水文、温度、湿度、噪声、光照、污染物等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将环境参数数字化,实现环境数据自动化采集、传输、存储和处理。

2.数据存储技术环境数据采集的数据量非常大,需要大量存储设备支持。

数据存储技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NoSQL)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等多种技术,能够快速、可靠地存储和管理海量的环境数据。

3.数据分析技术EIS需要对采集到的海量环境数据进行分析,以实现对环境状况的评估和对环境问题的预警。

数据分析技术包括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多种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对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

4.云计算技术随着环境数据量的不断增加,EIS需要大量的计算和存储资源,这时,云计算技术可以为EIS提供可扩展、高可用、自动化的计算和存储能力。

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可以为EIS提供高效、智能、可靠地计算和存储能力,支持环境信息处理、分析和决策。

5.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是连接环境数据采集设备、处理设备、存储设备和决策设备的重要技术,能够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数据的实时传输和智能决策。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EIS,可以实现环境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实时监测、智能分析和快速决策,从而提高环境保护和管理效率。

三、EIS的应用领域1.环境监测EIS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能够实现对水、气、土壤、空气等环境参数的自动化采集、传输、处理和分析。

通过EIS,能够快速、准确地了解环境状况,监控环境变化,预警环境风险。

环境监测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环境监测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环境监测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咱们先聊聊这个项目的背景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政府和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而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它旨在实时监测环境质量,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系统目标我们明确一下系统目标。

这个系统要能够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

要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便捷、高效的环境监测信息服务。

通过系统应用,推动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三、系统架构1.数据采集层:这个层面主要包括各类环境监测设备,如空气监测站、水质监测站等。

它们负责实时采集环境数据,并通过物联网技术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

2.数据处理层:这个层面主要包括数据清洗、转换、存储和分析。

数据清洗是为了去除无效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数据转换是为了将不同格式、类型的数据统一为标准格式;数据存储是将处理后的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数据分析则是通过对数据进行挖掘,发现潜在的环境问题。

3.应用服务层:这个层面主要包括环境监测信息展示、预警发布、数据查询等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访问系统,查看实时环境数据,了解环境质量状况。

4.用户层:这个层面主要包括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用户。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使用系统提供的服务。

四、功能模块1.实时数据展示:系统可以实时展示空气、水质、土壤等环境数据,并通过图表、地图等形式直观展示。

2.数据查询:用户可以通过时间、地点、污染物类型等条件查询历史环境数据。

3.预警发布:当环境数据超过阈值时,系统会自动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用户采取相应措施。

4.数据分析:系统可以对环境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信息推送:系统可以定期推送环境监测信息,让用户及时了解环境质量状况。

五、技术路线1.数据采集: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各类环境监测设备的数据采集和传输。

2.数据处理:采用大数据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存储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信息:是向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和知识,是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它不随载体物理设备形式的改变而改变。

即信息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

数据:某一目标定性、定量描述的原始资料,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图形、图像以及它们能转换成的数据等形式。

环境数据:各种环境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符号化表示,包括空间位置、属性特征及时域特征三部分。

环境信息:表征环境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的总称,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等不同形式定性、定量、定位、定时、可视化地、全面地表征环境的这些属性特征。

环境信息系统: 以环境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环境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空间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环境信息,并应用和传播环境信息,为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把各种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及属性,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存储、检索、更新、显示、制图、综合分析和应用的技术系统。

空间参考系:主要指大地参考系,是指用数学方法来定义地面实体在通用坐标系中的绝对位置和大小,即用地面实体到原点或坐标轴的距离、与坐标轴或起始线的夹角在投影面上的大小来表示。

大地水准面: 在众多的水准面中,有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假想其穿过大陆、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这就是大地水准面地球椭球体: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建立的。

地球的形状接近于椭圆绕其短轴(地轴)形成的椭球体地理坐标系:以经度和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系统。

通过经度与纬度来确定空间实体的相对位置。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由空间大地坐标系经过地图投影变换而建立的。

地理坐标是一种球面坐标。

地图投影:在地球椭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UTM投影:以横轴椭圆柱面割于地球椭球体的两条等高圈,按等角条件,将中央经线两侧各一定范围内的地区投影到椭圆柱面上,再将其展成平面而得。

方里网:平面直角坐标网,其方格为正方形,以km为单位。

高斯克吕格投影:是将椭圆柱面套在地球椭球的外面,并与某一子午线相切(此子午线叫中央子午线或中央经线),椭圆柱的中心轴通过地球椭球的中心,然后用等角条件将中央子午线东西两侧各一定经差范围内的地区投影到柱面上,并将此柱面展成平面,即获得高斯-克吕格投影线分类法:又称层级分类法,是将初始的分类对象按选定的若干属性或特征依次分成若干个层次目录,并编排成一个有层次的分类体系。

其中,同层级类目之间存在并列关系,不同层级类目之间存在隶属关系,同级类目互不重复,互不交叉。

面分类法:是将给定的分类对象按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分成互不依赖、又互不相干的若干方面,每个面中又分成许多彼此独立的若干个类目。

使用时可根据需要将这些面中的类目组合在一起,形成复合类目。

数据源:是提供某种所需要数据的器件或原始媒体。

数据输入:又称为数据采集,就是对数据进行必要编码和输入数据库的操作过程。

数字化:是将地图上的空间特征转化成为用数字形式表示数据的过程。

环境信息系统产品:是指由系统处理、分析,可以直接供研究、规划和决策人员使用的产品,其形式有地图、图像、统计图表以及各种格式的数字产品等。

数据模型: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数据描述,是对数据库中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把信息世界数据抽象为机器世界数据。

矢量数据结构: 通过记录坐标的方式尽可能精确地表示点、线、多边形等地理实体。

栅格数据结构 :是指将地球表面划分为大小均匀紧密相邻的网格阵列,每个网格作为一个象元或象素,由行、列号定义,并包含一个代码,表示该象素的属性类型或量值,或仅仅包含指向其属性记录的指针。

栅格中像元的代码用不同的灰度值表示。

双重独立式数据结构:是对图上网状或面状要素的任何一条线段,用其两端的结点及相邻面域来予以定义。

数据库:被长期存放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能为用户共享,具有最小冗余度,数据间联系密切,有较高的独立性。

四叉树编码 :是将一幅栅格地图或图像等分为四部分。

逐块检查其格网属性值(或灰度)。

如果某个子区的所有格网值都具有相同的值。

则这个子区就不再继续分割,否则还要把这个子区再分割成四个子区。

这样依次地分割,直到每个子块都只含有相同的属性值或灰度为止。

数据库管理系统 :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为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软件。

主要功能是对数据库进行定义、操作、控制和管理。

空间分析: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和传输空间信息。

缓冲区分析:是在某类地理实体周围建立一定距离的带状区域,以识别这类实体的影响范围,或分析它们邻近区域内其他地理实体的分布。

栅格数据叠置分析:是将若干同一地区、不同专题的地图在统一的地表定位参考系统下叠置在一起,分析或模拟多种现象在空间上的相互联系,或进行某些现象的区域统计分析。

矢量数据的叠置分析: 将两幅矢量图层通过几何图形相交合并成一幅新的矢量图层,并将两幅输入矢量图层上地理实体的属性数据组合起来存储或表示在新的矢量图层上。

实体型: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概念模型:是现实世界的抽象反映,不依赖于具体的计算机系统,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键、候选键、外键实体的属性集合可能有多个键,每一个键都称之为候选键一个候选键一旦取定,就称其为属性集得主键(主码)如果一个实体的某个属性集合本身不是给实体的键,但是另一实体的键,则称其为外键。

层次模型:层次模型是用树形结构来表示各类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联系的集合。

关系模型:是用表格数据来表示实体和实体间联系的模型,即用二维表格结构表示实体集,用键来表示实体间联系。

聚类分析:是根据设定的聚类条件对原有数据系统进行有选择的信息提取而建立新的栅格数据系统的方法。

聚合分析:是指根据空间分辨力和分类表,进行数据类型的合并或转换以实现空间地域的兼并。

链码:由某一起始点开始并按某些基本方向确定的单位矢量链。

射线算法:可逐点判断数据栅格点在某多边形之外或在多边形内,由待判点向图外某点引射线,判断该射线与某多边形所有边界相交的总次数,如相交偶数次,则待判点在该多边形外部,如为奇数次,则待判点在该多边形内部。

种子填充法:该算法由每个多边形一个内部点(种子点)开始,向其八个方向的邻点扩散,判断各个新加入点是否在多边形边界上,如果是边界上,则该新加入点不作为种子点,否则把非边界点的邻点作为新的种子点与原有种子点一起进行新的扩散运算,并将该种子点赋以该多边形的编号。

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所有种子点填满该多边形并遇到边界停止为止。

简答题一、信息和数据的关系:1.信息来源于数据2.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数据的解释;3.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表达方式;数据格式变——信息内容不变;经数据处理——得出新的信息。

二、环境信息系统有哪几部分构成?硬件、软件:(系统的核心)、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三、环境信息系统的功能有哪些?1.数据的采集、检验与编辑2.数据的格式化和转换3.数据的存储、组织与管理:常用的数据组织方法是栅格模型,矢量模型或栅格/矢量混合模型。

属性数据的组织采用层次结构、网络结构和关系结构。

4.查询与统计5.空间分析6.输出四、环境信息系统应用在哪些方面?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预测和环境规划面源污染分析;给排水管网设计和管理;近海水域管理和分析减灾、防灾及紧急事故处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水资源管理和分析;全球变化与灾害分析;数字城市五、我国所使用过的椭球体有哪些?1、中国1952年前采用海福特(Hayford)椭球体。

2、1953—1980年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坐标原点是前苏联玻尔可夫天文台)。

3、自1980年开始采用GRS 1975(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 1975 推荐)新参考椭球体系,并确定陕西泾阳县永乐镇北洪流村为“1980西安坐标系”大地坐标的起算点。

六、我国所使用过的高程参考系统?1.中国高程起算面是黄海平均海水面。

2.1956年在青岛观象山设立了水准原点(原点高程值为72.289m),其他各控制点的绝对高程均是据此推算,称为1956黄海高程系。

3.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上升29毫米。

七、地图投影会产生哪些变形?这种变形使得地理要素的几何特性受到破坏:1.长度变形:地球仪上,纬线长度不等;同一纬线上,经差相同,纬线长度相同;同一经线上,纬差相同而经线长度不同;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2.面积变形:地球仪上,同一纬度带内,经差相同的网格面积相等;同一经度带内,纬度越高,面积越小。

3.角度变形:地球仪上,经线与纬线处处呈直角相交。

八、我国常用的地图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和Lambert投影九、什么是分级?确定分级数和分级界限必须注意哪些方面?分级是对事物或现象的数量或特征进行等级的划分,主要包括确定分级数和分级界线。

确定分级数的基本原则1.保证数据的分布特征,使级内的差异尽可能小,级间的差异尽可能大2.在任何等级内部都必须有数据,任何数据都必须落在某一个等级内3.尽可能的采用有规则的变化的分级界限十、简述环境数据的基本特征1.空间特征:指空间物体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等几何特征,以及与相邻物体的拓扑关系。

(定位数据)。

2.属性特征:表示实体所固有的特征,如名称、类型、数量特征等。

3.时间特征:指实体或现象随时间的变化或数据采集的时间等。

十一、简述环境空间数据有哪几个测量尺度?1.命名量:只对特定现象进行标识,赋予一定的数值或符号而不进行定量描述。

(众数)2.顺序量:是基于对象进行排序来标识的。

3.间隔量:间隔量是不参照某个固定点,而是按间隔表示相对位置的数,按间隔量测的值相互之间可以比较大小,并且它们之间的差值大小是有意义的。

4.比率量:按已知数据的间隔排序,但呈比率变化,从绝对零值开始又能进行各种算术运算。

十二、获取环境信息的途径有哪些?野外调查;地图数据; 遥感数据/GPS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各种文字报告和立法文件等十三、GPS数据的优势表现在哪些方面?GPS所采集的数据是X、Y、Z坐标点。

可以快速准确的获得大面积的综合的各种专题信息十四、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的特点及优缺点比较。

输入设备:数字化仪、扫描仪、摄影测量仪、全站仪、GPS接收仪。

输出设备:1、屏幕显示器(人机交互使用频繁暂时输出)2、打印机(目前常用的是激光打印机)3、绘图仪(1)笔式绘图仪(矢量输出设备)(2)喷墨绘图仪(栅格输出设备)十六、如何实现对空间空间数据编辑?数据编辑:(1)图幅定向(涉及坐标转换)(2)文件管理(3)图形编辑(4)生成拓扑关系(5)图形整饰与几何计算(6)图幅拼接(7)数据更新十七、什么是拓扑属性、什么是拓扑关系?拓扑属性:在拓扑变换(理想橡皮板拉伸或缩短,但不能撕破或重叠)下两个以上拓扑元素间能够保持不变的几何属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