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信息系统期末复习
地理信息系统的期末考试复习归纳
1.信息与数据的基本概念信息即信号、消息、意义,是向人们或机器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是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它不随载体物理设备形式的改变而改变数据:是指某一目标定性、定量描述的原始资料,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图形、图像以及它们能转换成的数据等形式。
2.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它是对地理数据的解释(邬伦,GIS原理)。
3.地理信息的特征:空间定位性、多维结构性、动态性4.数字地球:可以理解为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通俗的说就是虚拟地球。
5.完整的GIS主要由4-5个部分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空间数据、用户、应用模型6.GIS的功能:一、基本功能:1.数据的采集与编辑2.数据存储与管理3.数据处理与变换4.空间分析与统计5.产品制作与演示6.二次开发和编程二、应用功能:1、资源管理2、区域规划3、国土检测4、辅助决策(商业服务和公共服务)7、Roger Tomlinson从1963年开始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即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被誉为地理信息系统之父。
8、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空间特征-用以描述事物或现象的地理位置以及空间位置相互关系属性特征-用以描述事物或现象的特性时间特征-用以描述事物或现象随时间的变化9、拓扑关系的类型拓扑邻接: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
拓扑关联:不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
拓扑包含:同类不同级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
10、分析图拓扑邻接:N1/N2 ,N1/N3 ,N1/N4 ;P1/P3 ;P2/P3拓扑关联:N1/е1、е 3 、е 6 ;P1/е1、е 5 、е 6拓扑包含:P3与P4栅格数据:栅格数据结构就是像元阵列,每个像元的行列号确定位置,用像元值表示空间对象的类型、等级等特征。
每个栅格单元只能存在一个值。
位置很容易隐含代码代表实体的属性或属性的编码(栅格数据结构的特点:属性明显、位置隐含)编码方法:直接编码方法(栅格矩阵结构)、压缩编码方法(链式编码、游程长度编码、块式编码、四叉树编码)矢量转换栅格第三章数据变换:从一种数学状态到另一种数学状态的变换,包括:几何纠正、投影转换和辐射纠正。
环境与健康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环境与健康复习资料——2012-05一、填空1、生态平衡应包括三个方面,即结构上上的平衡,功能上的平衡,以及物质和能量上输入输出的平衡。
2、根据污染物质及其形成污染的性质,可以将水污染分成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
3、城市环境噪音可分为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和建筑施工噪声四类。
4、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我国淡水资源的总量为2.8亿立方千米,居世界第六位.5、目前认为对机体生命必需的常量元素--是:碳、氧、氮、氢、钙、硫、磷、钠、钾、氯、镁等11种,可占人体固体物质总量的0.01%以上,至于微量元素,人们已知有铁、碘、铜、锰、锌、钴、铬、钼、氟、硅、锡、钒等。
6、听阀是指人听觉器官感觉到的最小声强,正常人对1000—2000HZ声音最敏感,以1000HZ纯音测出正常人耳听阀值为______________帕,以声压级表示为___________德拜。
7、剂量越大,_效应越严重_环境因素的剂量与机体所呈现出的生物效应强度的关系称为剂量效应关系。
8、相同剂量的环境因素对_不同的个体_有不同的效应,环境因素的剂量不同时,各种效应的比例相应改变,称为剂量反应关系。
9、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方法可分为物理处理法,_物理处理法_和化学处理法_ 生物处理法三大类。
10、最早发现的致癌物是二噁英。
11、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和人的活动(室外污染物)12、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6月5日地球日是每年的4月22日。
13、水体因接受过多的(污染物质)杂质而导致其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的改变和水质的恶化,从而影响到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称为水体污染.14、大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组成可以分为三个部份:恒定组分、可变组分(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不定组分.根据气温垂直于地球表面向上的分布,可将大气圈分为5层:对流层, 平流层,中间层, 热层和电离层。
15、联合国于1972年6月12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大会”,并由各国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开始了环境保护事业。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复习资料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复习资料一章导论1,数据时通过数字化并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符号,用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和状况。
2,信息是用数字、文字、符号、语言等介质来表示事件、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以便向人们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作为生产、管理或决策的依据。
(信息是指主体与外部客体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切有用的消息或知识,是表征事物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
)(特点:客观性、适用性、传输性、共享性)3,数据与信息的关系:数据时信息的表达形式,是信息的载体;而信息则是数据中蕴含的事物的含义,是数据的内容。
数据只有通过解译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
4,地理数据时地理环境要素有关的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5,地理信息是地理数据所蕴含和表达的地理含义。
6,地理信息的特征:空间特征(地理信息数据是与确定的空间位置联系在一起的);属性特征(在二维空间的定位基础上,按专题来表达多维即多层次的属性信息);时序特征(按照时间尺度来区分地理信息)7,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8,地理信息按其使用的数据模型分为矢量系统、栅格系统、矢栅混合系统。
9,空间特征是指地理现象的空间位置及其相互关系,其数据为属性数据。
10,属性特征是表示地理现象的名称、类型和数量等,其数据称为属性数据。
11,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与变换;空间分析和统计;产品制作与演示;二次开发与编程。
12,叠合分析:通过将同一地区若干个不同数据层相叠合,建立新的空间数据,二期能将输入的属性数据予以合并,易于进行多条件的查询检索,地图裁剪,地图更新和统计分析等。
13,缓冲区分析是点,线或面等不同实体周围建立一定宽度的缓冲多边形,以确定不同地理要素的空间邻近性或其影响范围。
地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复习参考题1
地理信息系统复习参考题一、填空题1、GIS应用人员包括和。
2、综观GIS发展,可分为、、技术大发展时期(80年代)和四个阶段。
3、地理数据一般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和。
4、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是数据的采集、、处理、和。
5、创建一个MapInfo表,主文件的扩展名是,MapBasic的对象文件(目标文件)的扩展名是。
6、在MapInfo中,数据库是按表组织的,通常把表分为和,MapInfo通过表的形式将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7、地理信息的特点有、、8、地理信息系统的五种主要功能分别是,,,,。
9、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包括和两大类型。
10、拓扑关系能清楚地反映实体之间和关系、它比几何关系有更大的、不随地图投影而变化。
11、创建一个MapInfo表,主文件的扩展名是,创建一个MapBasic的项目文件的扩展名是。
12、 MapInfo 软件[图层控制]对话框显示出组成当前窗口的所有图层和这些图层属性的状态。
这些属性依次是:“”、“”、“”和“”。
13、GIS的数据采集将地理实体的和输入到地理数据库中。
14、栅格数据的压缩编码方式主要有编码、编码、编码和编码。
15、创建MapBasic应用程序的最重要步骤: ,、、。
16、MapBasic集成开发环境有、、、四个部分组成。
17、MapBasic编程中,用声明的变量叫做局部变量,用声明的变量叫做全局变量,因为全局变量在程序执行的整个阶段都占据着,所以我们进行编程时候,尽量使用局部变量而不是全局变量。
18、[图层控制]对话框显示出组成当前窗口的所有图层和这些图层属性的状态。
这些属性依次是:“”、“”、“”和“。
19、MapInfo专题地图的表现形式有:范围值地图、直方图、、、、和格网图。
20、MapInfo进行查询时,由命令生成的查询表中的记录不会拥有基础表的记录并不含有的信息,而使用命令则可以创建隐含在基础表中的信息的查询表。
也就是基于已有列的内容,计算新值,创建的过程。
地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
地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节-----导论数据和信息的基本概念:1.数据是通过数字化并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字符,可以用以定性或定量的描述事务的特征和状况。
2.信息是用数字、文字、符号等介质来表示时间、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以便向人们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作为生产、管理和决策的依据。
数据的处理与解释:所谓的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进行收集、刷选、排序、计算、分析、模拟等操作。
其目的在于:1.把数据转化成便于分析观察或进一步处理的形式。
2.把数据加工成对正确管理决策有用的数据。
3.把数据存储起来供后续使用。
地理信息和地理数据的概念:1地理信息是地理数据所蕴含和表达的地理意义。
2.地理数据是与地理环境要素有关是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的数字、文字。
图像图形的总称。
地理信息的特征:(重点)1)空间特征:地理信息具有空间特征,属于空间信息,其数据是与确定的空间位置联系在一起,这是地理信息区别于其他类型信息的一个最显著标志。
2)属性特征:通常在二维空间的定位基础上,按专题来表达多为层次的属性信息。
3)时序特征:通常可以按时间的尺度来区分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地理信息系统概念的衍生问题:1地理信息系统的操作对象是地理数据或称空间数据。
空间数据的最根本特点是每一个地理实体都按统一的地理坐标进行记录,实现对其定位。
定性、定量等信息的描述。
2.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在于它的空间数据结构和有效数据集成、独特的空间分析能力和可视化表达手段等功能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问答题):主要概括为五个方便-----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
空间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的操作对象是地理数据,它具体描述地理现象的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时间特征,空间特征是指地理现象的空间位置及其相互关系,其数据称为空间数据。
信息技术期末复习测试题及答案
信息技术期末复习测试题及答案1.下列属于信息的是()。
A.书B.手机C.电视里播放的今日天气预报(正确答案)D.收音机2.《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写的一首诗,其中一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在这句诗中,诗人报平安信息所采用的表达方式是()。
A.声音信息(正确答案)B.文字信息C.图像信息D.以上的三种信息3.人们使用纸张记录文字,用手机录制说话声音,使用数码相机记录生活中的影像。
这体现了信息的()特性。
A.依附性(正确答案)B.共享性C.时效性D.传递性4.小明在因特网上查询流星雨的科普资料,发现了一个很好的天文科普网站,为了方便今后经常浏览该网站中的新内容,下列方法中最好的是()。
A.复制网页上的所有内容到Word文档中B.将网址添加到收藏夹中(正确答案)C.将网址复制到一个Word文档中D.保存当前浏览的整个网页到硬盘的文件5.小明同学的手机收到一条中奖的信息,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向家长求证奖项的真实性C.平行结构D.选择结构(正确答案)38.小明做小球自由落体的实验,他站在n米高的塔上把一个小弹球自然落下,小球每次落地后反跳回原高度的一半;再落下,以此往复。
要求计算小球在第100次落地时,共经过多少米?如果用计算机编程解决该问题,应该使用哪种算法结构()oA.顺序结构B.循环结构(正确答案)C.选择结构D.旋转结构39.下列流程图图示中,表示“输入”“输出”的框图是()。
A.B.(正确答案)C.D.40.某中学每学期都会举行跳绳比赛,比赛规定一分钟跳200次及以上就能被评为“跳绳达人”。
试编写一程序,输入一分钟跳绳的次数n,若大于等于200 次,输出“跳绳达人!”,否则输出“继续努力!”。
请完善流程图,“—”处应该填写的内容为:()I- )A.n大于200吗?B.n小于200吗?C.n大于等于200吗?(正确答案)D.n小于等于200吗?41. 1G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是以模拟技术为基础的蜂窝无线电话;随后2G 带来了短信,3G带来了互联网浏览,4G不仅速度更快,还可以传输音频和视频。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期末复习名词解释
一地理信息系统又称地学信息系统、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
它是在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的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在内)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以及辅助决策的技术系统。
二地理空间数据是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的自然、社会和人文景观数据,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表格和数字等,由系统的建立者通过数字化仪、扫描仪、键盘、磁带机或其他通信系统输入GIS,是系统程序作用的对象,是GIS所表达的现实世界经过模型抽象的实质性内容。
三地图投影就是指建立地球表面上的点与投影平面上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四空间数据是指用来表示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诸多方面信息数据的总称。
它可以用来描述来自现实世界的目标,是一种用点、线、面以及实体等基本空间数据结构来表示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世界的数据。
五数字高程模型(DEM),也称数字地形模型(DTM),是一种对空间起伏变化的连续表示方法。
由于DTM 隐含有地形景观的意思,所以,常用DEM,以单纯表示高程。
六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七,空间数据分析是基于空间数据的分析技术,它以地学原理为依托,通过分析算法,从空间数据中获取有关地理对象的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形态、空间形成、空间演变等信息。
八,空间索引就是指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其中包含空间对象的概要信息,如对象的标识、外接矩形及指向空间对象实体的指针。
九,所谓缓冲区就是地理空间目标的一种影响范围或服务范围。
从数字的角度看,缓冲区分析的基本思想是给定一个空间对象或集合,确定它们的邻域,邻域的大小由邻域半径R决定。
十,地理信息系统的叠加分析是将有关主题层组成的数据层面,进行叠加产生一个新数据层面的操作,其结果综合了原来两层或多层要素所具有的属性。
「空间信息系统期末复习」
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教材第1章概论和第2章从现实世界到数字世界)一、名词解释1.数据数据是指那些未经加工的事实或是着重对一种特定现象的客观描述,也就是人们为了反映客观世界而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它是客观事物的性质、属性、位置,以及相互关系的抽象表示,是构成信息和知识的原始材料。
2.信息英文信息(information)一词的含义是情报、资料、消息、报道、知识的意思,所以长期以来人们就把信息看做是消息的同义语,简单地把信息定义为能够带来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
3.空间数据(信息)空间数据(地理空间数据)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的自然、社会、人文、经济数据,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表格和数字等。
它所表达的信息就是空间信息,反映了空间实体的位置以及与该实体相关联的各种附加属性的性质、关系、变化趋势和传播特性等的总和。
二、问答题(或填空题)1.信息有哪些重要性质?(1)普遍性;(2)无限性;(3)相对性;(4)传递性;(5)变换性;(6)有序性;(7)动态性;(8)无损耗性。
2.什么是空间数据?它有什么特征?空间数据(地理空间数据)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的自然、社会、人文、经济数据,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表格和数字等。
它所表达的信息就是空间信息,反映了空间实体的位置以及与该实体相关联的各种附加属性的性质、关系、变化趋势和传播特性等的总和。
其基本特征可从空间性、时间性、非语义性3个方面进行描述。
3.空间数据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大部分的空间数据主要来源于哪8个方面?(1)地图数字化;(2)实测数据;(3)试验数据;(4)遥感与GPS数据;(5)理论推测与估算数据;(6)历史数据;(7)统计普查数据;(8)集成数据。
4.现实世界向数字世界转换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模型?(1)场模型;(2)要素模型;(3)层次模型。
第二章(教材第3章空间数据的地理基础)一、名词解释1.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延伸到大陆内部的包围整个地球的封闭的重力位水准面。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参考
2011年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期末考试复习参考一选择题1.软件需求分析阶段可分为对问题的识别、分析与综合、编写需求分析文档以及(C )4个方面。
A.总结B.阶段性报告C.需求分析评审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2.在结构化分析方法中,用以表达系统内数据的运动情况的工具是( A )。
A.数据流图B.数据词典C.结构化英语D.判定表与判定树3.在选择程序设计语言时最重要的依据是( A )A.语言的应用领域B.对语言的熟悉程度C.数据结构的复杂度D.算法的复杂度4.模块的( B )性是把软件划分为模块时要遵守的准则,衡量的标准是模块本身的( A )性和模块之间的(C )性。
由若干个逻辑功能相似的成分组成的模块,该模块的内聚性是(H );模块内部的各个成分使用同一个输入数据,或产生同一个输出数据,该模块的内聚性是(J )。
A.内聚性B.独立性C.耦合性D.功能内聚E.顺序内聚F.过程内聚G.时间性内聚H.逻辑性内聚I.偶然性内聚J.通讯性内聚5.白盒法测试程序时常按照给定的覆盖条件选取测试用例:(B )覆盖比(A )覆盖严格,它使得每个判定的每条分支至少经历1次;(D )覆盖既是判定覆盖,又是条件覆盖,但它并不保证使各种条件都能取到所有的值;(E )覆盖比其他条件都要严格,但它不能保证覆盖程序中的每一条路径。
A.语句B.判定C.条件D.判定/条件E.多重条件F.路径6.软件详细设计工具可分为3类,即图示工具、表格工具和设计语言:图示工具中,( B )简单而应用广泛;( A )表示法中,每个处理过程用一个盒子表示,盒子可以嵌套;( F )是一种设计和描述程序的语言。
A.NS图B.流程图C.PAD图D.HIPO图E.CF.PDLG.PROLOGH.Pascal7.从下列叙述中选出5条符合程序设计风格指导原则的叙述:(ACEGI )A.嵌套的重数应加以限制B.尽量多使用临时变量C.不滥用语言特色D.应尽可能多地输出中间结果E.使用有意义的变量名F.使用括号不能改善表达式的清晰度G.把常用的局部优化工作留给编译程序去做H.注解越少越好I.程序的格式应有助于读者理解程序J.应尽可能多用GOTO语句8.在以下的描述中,(B )不是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试题期末考试题目复习
地理信息系统试题一、名词解释1.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现实世界(资源与环境)的研究和变迁的各类空间数据及描述这些空间数据特性的属性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2.操作尺度:对空间实体、现象的数据进行处理操作时应采用最佳尺度,不同操作尺度影响处理结果的可靠程度或准确度3.地理网格:是指按一定的数学规则对地球表面进行划分而形成的网格。
数据模型:对现实世界进行认知、简化和抽象表达,并将抽象结果组织成有用、能反映形式世界真实状况数据集的桥梁。
4.数据模型:对现实世界进行认知、简化和抽象表达,并将抽象结果组织成有用、能反映形式世界真实状况数据集的桥梁。
5.对象模型:将研究的整个地理空间看成一个空域,地理现象和空间实体作为独立的对象分布在该空域中。
6.地图数字化:根据现有纸质地图,通贯手扶跟踪或扫描矢量化地方法,生产出可在技术机上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的数字化数据。
7. 拓扑关系:图形在保持连续状态下的变形但图形关系不变的性质。
8.空间数据结构:对空间逻辑数据模型描述的数据组织关系和编排方式。
9.影像金字塔结构:在同一的空间参照下,根据用户需要以不同分辨率进行存储与显示,形成分辨率由粗到细,数据量由小到大的金字塔结构。
10.空间索引:依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
11.空间数据查询:其属于空间数据库的范畴,一般定义为从空间数据库中找出所有满足属性约束条件和空间约束条件的地理对象。
12.空间分析:以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形态特征为基础,异空间数据运算、空间数与属性数据的综合运算为特征,提取与产生新的空间信息的技术和过程。
13.栅格数据的追踪分析:对于特定的栅格数据系统,有某一个或多个起点,按照一定的追种法则进行追踪目标或者追踪的空间分析方法。
14.数字高程模型:是通过有限的地形高程数据实现对地形曲面的数字化模拟,高程数据通常采用绝对高程。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期末复习
第一章1.GIS起源于人口普查,土地调查和自动制图,1960年,加拿大测量学家R.F.Tomlinson提出了把地图变成数字形式的地图,1963年,又提出GIS这一术语。
2.GIS系统受政府关注:美国前总统戈尔的“数字地球”。
3.GIS的基本构成包括5个方面: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
4.GIS的特点,属于空间信息系统,能够处理空间定位数据,具有空间分析功能。
5.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定义: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6.输入设备(信息采集)数字化仪、扫描仪、GPS、解析测图仪、遥感处理设备等。
输出设备:打印机、绘图仪、显示终端等。
第二章1.空间拓扑关系:描述两个对象之间在拓扑变化下保持不变的几何属性。
用来表示要素之间的连通性和邻接性的关系。
基本的拓扑关系:拓扑邻接、拓扑关联、拓扑包含2.地理信息的特征:空间特征:空间特征是指地理现象和过程所在的位置、形状和大小等级和特征,以及与相邻地理现象和过程的空间关系,包括方位关系、拓扑关系、相邻关系、相思关系等。
空间位置可以通过坐标数据来描述,称为定位特征或定位数据;空间关系称为拓扑特征或拓扑数据。
属性特征:是指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所具有的专属性质,通常包括名称、数量、质量、性质等,成为属性数据。
时间特征:时间特征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地理现象和过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称为时态数据。
3.矢量数据结构:通过记录空间对象坐标的空间关系来表达空间对象的位置。
4.栅格数据结构:实际就是像元阵列,每个像元的行列号确定位置,用像元值表示空间对象的类型、等级等特征。
每个栅格单元格只存在一个值。
5.栅格数据结构存储类型:●栅格矩阵结构●游程(行程)编码结构●四叉树结构6.游程编码结构冗余度:P548. (了解)按数据发布形式,GIS中的空间数据可分为4D数据:DLG DRG DEM DOM9.数据输入和编辑操作包括:矢量数据输入与编辑、栅格数据输入与编辑矢量数据输入与编辑:跟踪数字化、扫描矢量化、数字测图仪、数据结构转换栅格数据输入与编辑:图像扫描、遥感解译、数据结构转换10.空间数据的编码:也称为特征码,是指将数据分类结果用一种易于被计算机和人识别的符号系统表示出来的过程。
大学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JK212008——在下考试复习资料2021版一、多选题1.输入设计的原则(42分)A.最小量原则B.简单性原则C.早检验原则D.少转换原则答案:ABCD2.关于系统说明书描述正确的是(0.5分)A.系统说明书是系统分析阶段的成果。
B.系统说明书描述了系统的需求,在软件工程领域也称作《需求规格说明书》C.系统说明书经过审议后,成为下一阶段工作的依据D.系统说明书审议由项目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专家等共同完成。
答案:ABCD3.代码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有(0.5分)A.唯一性B.合理性C.简单性D.适用性答案:ABCD4.数据流程图的元素有(0.5分)A.外部实体B.数据处理C.数据存储D.数据流答案:ABCD5.关于系统模块数量描述正确的是(0.5分)A.模块数量越少越好B.模块数量越多越好C.模块数量太少,单个模块复杂度升高、维护困难D.模块数量太多,管理与运行成本升高答案:CD6.系统调查方法包括()(0.5分)A.资料收集B.访谈C.实地观察D.问卷调查答案:ABCD二、判断题8.在资源不紧张的情况下,应尽可能让软件开发者本人来测试他们开发的系统。
(0.5分)答案:错误9.测试是改善软件质量的法宝。
(0.5分)答案:错误10.用关系(二维表格数据)表示实体和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关系数据模型。
(0.5分)答案:正确11.人机交互过程要清楚、简单,用词符合用户习惯。
(0.5分)答案:正确12.输入数据的检验尽量接近源数据发生点。
(0.5分)答案:正确13.打印机是一种输出设备。
(0.5分)答案:正确14.结构图描述系统的模块结构及模块间的联系。
(0.5分)答案:正确15.模块的耦合度越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就越高。
(0.5分)答案:错误16.在几种维护活动中,完善性维护所占的比重最大。
(0.5分)答案:正确17.良好的结构设计要求系统各组成元素分工明确,易于理解。
《GIS空间分析期末复习资料》
《GIS空间分析》期末资料(核心版)一、名词解释1.地理信息:是指与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事物的信息,它描述了事物的位置、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
2.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通讯技术(即IT技术)等实现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包括大气层在内)与空间及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显示、输出、应用和维护更新的信息系统。
(GIS ≈ 地理数据+ 空间分析)3.GIS空间分析:是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空间布局的地理数据分析技术。
其目的在于提取空间信息或者从现有的数据派生出新的数据,是将空间数据转变为信息的过程。
(1)空间分析是GIS的核心和灵魂,是GIS区别于一般的信息系统、CAD或者电子地图系统的主要标志之一(2)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4.要素(Feature):是描述客观世界中的具有共同特征和关系的一组现象(如道路,也称作要素类,feature class)或一个确定的实体及其目标的表示(如某一条道路)。
5.要素集(feature dataset):要素的集合。
6.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是一种采用标准关系数据库技术来表现和管理地理信息的数据模型。
(1)Geodatabase是现阶段ArcGIS软件中最核心的数据库模型(2)Geodatabase是地理数据统一存储的仓库7.缓冲区:是指对点、线或面实体,按指定的条件,在其周围建立一定宽度范围的空间区域作为分析对象,这个区域(面/多边形)称为缓冲区。
8.矢量叠置分析:就是将具有相同坐标系统的多个空间要素对象的数据层进行叠加,产生一个新数据层面的方法。
产生的数据层面综合了原来两层或多层要素所具有的属性特征。
9.网络分析:是指依据网络拓扑关系(结点与弧段拓扑、弧段的连通性),通过考察网络元素的空间及属性数据,以数学理论模型为基础,对网络的性能特征进行多方面研究的一种分析计算10.DEM:是用数字形式表示高程在地理空间中起伏变化的连续表面,即数字高程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GIS期末复习总结
ArcGIS空间分析期末复习总结第六章1.Arcgis支持的矢量数据:shape,coverage,geodatabase,cad文件,Event事件数据表,TIN2.Arcgis支持的栅格数据:image影像数据,Grid栅格数据第七章1.缓冲区建立方法分为:角平分线法和凸角圆弧法。
(详见P197)2.叠置分析可分为六种:图层擦除(Erase),识别叠加(Identify),交集操作(Intersect),对称区别(Symmetrical Difference),图层合并(Union),修正更新(Update)。
(具体操作与原理见书P202 运行结果题)。
3.网络的组成:(1)点状要素:a.障碍:禁止网络中链上流动的点。
b.拐角点:出现在网络链中所有的分割结点上状态属性的阻力,如拐弯的时间和限制(如不许左拐)。
c.中心:是接受或分配资源的位置,如水库、商业中心、电站等。
其状态属性包括资源容量(如总的资源量),阻力限额(如中心与链之间的最大距离或时间限制)。
d.站点:在路径选择中资源增减的站点,如库房、汽车站等其状态属性有要被运输的资源需求,如产品数。
(2)线状要素如街道,河流,水管等。
4.可运行性:网络中线状要素存在着可运行和不可运行情形,称之为可运行性。
可运行的要素允许资源流动通过,不可运行的要素则不允许。
5.点线连通性定义:点线要素与其他要素连结在一起,有一定的空间关联。
6.网络分析的基本功能:包括路径分析,地址匹配和资源分配。
(详见书P219)。
7.网络分析分为两个基础模块:流向分析和追踪分析。
8.流向分析:起点及终点位置控制了网络的流向。
因此只需指定要素起点和终点即可确定网络边要素流向。
9.起点:是指要素流动将由自己开始至网络中的其他位置。
10.终点:指要素流动停止的位置。
11.追踪分析:通过对网络要素连接性的追踪,选择周围相互连接的网络要素,形成一个追踪结果。
在追踪结果中,一个网络元素均需与其他元素有连接性。
地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专业术语:1.数据是指对某一目标定性、定量描述的原始资料,包括数值、字符、图像、图形、声音、视频等。
在计算机中数据按符号进行存储和处理。
2.信息狭义信息论的定义:两次不定性之差,即指人们获得信息前后对事物认识的差别。
广义信息论的定义:指主体(人、生物、机器)及客体(环境、其他人、生物或机器)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切有用的消息或知识,是表征事物性质、特征和状态的一种普遍形式。
3.地理信息系统:是计算机硬件、软件、地理数据和人的有机组合,用来有效地获取、存储、更新、处理、分析和显示所有及地理(空间)有关的各类信息二、基础部分1.地理特征和现象的数据描述包括空间位置,属性特征及时域特征三部分。
2.的基本功能:1、数据采集、编辑和处理2、数据存储和数据库管理3、空间信息的处理和变换4、空间信息的浏览和查询5、信息显示和输出6、空间分析和空间模拟7、二次开发功能3.的基本组成部分: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网络、空间数据、应用模型管理及应用人员。
4.介绍几款常用的工具型平台:介绍几款常用的工具型平台: (、 )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公司 .产品。
提供了用于地理数据的自动输入、处理、分析和显示的强大功能 , 。
.桌面型,由于其数据结构,空间分析功能相对较弱。
但由于造价低,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
3D 。
创建及管理空间数据的主要的工程平台。
通过使用强大的;工具使工作流程化,提高工作效率。
:科学院超图公司。
:武汉测绘大学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三、拓展部分1.谈谈你对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解:1地理信息系统是传统科学及现代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边缘学科,因此它明显的体现出多学科交叉的特征,这些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同样构成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体系;2地理信息系统通常是指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需要得到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的支持。
地理信息系统中,信息的流动及信息流动的结果,完全由计算机程序的运行和数据的交换来仿真;3.处理的对象为地理空间信息。
《环境规划与管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环境规划与管理复习题(课程代码272331)一、选择题1.宏观环境管理的实施主体并对区域环境质量负责的是(B)。
A.环保部门B.地方政府C.行业主管部门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是考核(D)。
A.国家B国务院 C.环保局 D.市政府3.一般说来,三种生产的共同界面是(B)=A.自然资源B.废弃物C.商品D.环境质量4.环境管理对象是(D)。
A.自然要素B.社会关系C.企业D.人类的社会行为5.首创“三同时"制度的国家是(D)。
A.美国B.日本C.俄罗斯D.中国6.依据国家环境法律规定落实地方政府环境责任的行政管理制度是(A) oA.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B.污染限期治理C.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D.污染强制淘汰制度7.下面哪一项不是ISO 14000的审核准则?(D)。
A.ISO14001标准B.适用于组织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C.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D.国家环保法律法规8.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源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C) oA.缓冲区B.实验区C.核心区D.外围保护地带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分为(C) oA.3级B.4级C.5级D.6级10.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分环境规划的类型不包括(C)。
A.经济制约型B.协调型C.持续型D.环境制约型11.环境规划按时间分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其中中期的年度范围为(B) oA.3-5 年B.5-10 年C.10-15 年D.15-20 年12.处理解决多阶段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方法为(B)。
A非线性规划 B.动态规划 C.线性规划 D.多目标规划13.环境管理主要是针对的对象是(C)。
A.环境污染B.原生环境问题C.次生环境问题D.生态破坏14. 一般说来, 物资生产和环境生产之间的界面是(C)。
A.自然资源B.废弃物C.商品D.环境质量15.一般说来, 人口生产和物资生产之间的界面是(B) oA.自然资源B.环境质量C.商品D.废弃物16,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B)。
地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1-3)
地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一、数据与信息data)为便于交流、解释或处理,对信息的可再解释的形式化表示。
理解:泛指表示一个指定的值或条件的数字、符号(或字母)等。
数据是表示信息的,但这种表示要适合传输、分析和处理。
在数字通信中,常把数据当作信息的同义词。
information)关于客体(如事实、事件、事物、过程或思想,包括概念)的知识,在一定场合中具有特定的意义。
二、地理信息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data)直接或间接关联着相对于地球的某个地点的数据。
(geographic information)关于那些直接或间接涉及相对于地球的某个地点的现象的信息。
GIS的操作对象是地理数据或空间数据。
P5-----Who?GIS空间数据(地理信息)的基本特征:空间特征、属性特征、时序或时间特征。
(1、2题的关系)P3------操作对象的特点GIS,7.132)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把各种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存储、检索、更新、显示、制图和综合分析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课后习题1、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它与一般计算机应用系统有哪些异同点?(P4)答: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把各种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存储、检索、更新、显示、制图和综合分析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GIS脱胎于地图学,是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遥感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众多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新兴学科。
但是,地理信息系统与这学科和系统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GIS与机助制图系统。
机助制图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技术基础,它涉及GIS中的空间数据采集、表示、处理、可视化甚至空间数据的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制图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空间分析方面。
一个功能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包含数字制图系统的所有功能,此外它还应具有丰富的空间分析功能。
(2)GIS与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信息系统
信息的概念(定义):①信息是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运动方式和状态。
②信息是主体所感知或主体所表达的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
关于信息的本质:
①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人、生物或机器)的存在为转移,即使主体不存在,信息同样可
以存在。
②信息在主观上可以接受和利用,并作用于人们的行为。
信息论:申农;控制论:维纳;系统论:贝塔朗菲。
信息是数据的内在含义,是实体、属性和值三者的组合体。
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物质是信息存在的基础(信息是一切物质的基本属性,认知主体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都是通过信息来实现的);能量是信息运动的动力。
数据>信息
信息的特征:普遍性、表征性、动态性、相对性、依存性、传递性、可干扰性、可加工性、可共享性。
信息的分类:按信息的发生领域分类:物理信息、生物信息、社会信息;
按表现形成:消息、资料、知识。
按主体的认识层次:
语法信息:是信息认识过程的第一个层次。
只反映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
动状态,而不考虑信息的内涵。
语义信息:是信息认识过程的第二个层次。
它是指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达的
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逻辑含义。
语用信息:是信息认识过程的最高层次。
它是指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达的事
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相对于某种目的所具有的效用。
信息量:衡量信息多少的物理量。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个元素有机集合而成的,并能执行特定功能的综合体。
系统构成要素:系统环境、边界、输入/输出、组成要素、系统结构、系统和接口。
系统的特性:层次性、整体性、有序性。
在运用系统方法考察客体对象时,一般应遵循:整体性原则、历时性、最优化原则。
信息系统:就是输入数据经过加工后输出信息的系统。
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采集、处理、存储、管理、检索、传输。
信息系统的分类: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办公室自动化系统(OA)、国际电子商贸系统(IEBPS)。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①结构化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②原型法
③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④CASE方法,是一种自动化或自动化的方法
环境信息:就是通过加工的、能给运用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数据和符号,它反映了环境系统各个环节的时间、空间和状态特征。
环境信息的分类(从计算机管理角度出发):数值型信息、空间信息、多媒体信息。
环境信息的基本特征:环境信息是对环境现象的反馈、环境信息的综合多样性、环境信息的区域性和整体性、环境信息的连续性和动态性、环境信息的随机性、环境信息的相关性和综合性。
环境信息的核心:环境质量监测信息、污染源信息。
环境信息采集与处理:①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采集
②污染源数据的采集
采集方法:原始记录收集法、台账收集法、快报收集法、年报收集法。
环境信息处理(了解):原始记录表格的审核、数据归类时的检验、数据整编、数据分析和归纳。
环境信息系统:EIS,对各种各样的环境信息以及相关信息加以系统化和科学化的信息体系。
环境信息系统与一般信息系统相比具有分布性和集成性两大特征。
中国的环境管理体制分为:国家、省(市)、地(市)、县(市)、乡(镇)。
环境信息网络(4级):国家、省、市、区县。
我国环境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我国的环境信息系统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在数据源规划、标准化建设、应用系统建设等方面都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
总的来说,今后我国的环境信息系统建设
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一:加强环境信息系统标准规范建设;二、以数据管理向决
策分析发展;三、提供宏观环境问题所研究手段;四、发展信息种类、环境信息服务领域。
数据库(DB):是通用化的、综合性的、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是数据管理的一种科学方式。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指提供各种数据管理服务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即通过数据对象的抽象化来掌握对象,通常有三类: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最常用的)。
面向对象数据库可以定义为:面向对象+数据库功能。
未来数据库应该具备的特点归纳为“四高”:高可靠性、高性能、高可伸缩性、高安全性。
数据库的三种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目前最有前途的,优先考虑)。
数据库设计流程:
环境信息系统开发方式:独立开发、委托开发、合作开发、购买现成软件。
环境信息系统开发原则: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预见性。
环境信息系统的设计过程:环境信息系统总体规划、--分析、--设计、--实施、--测试、--运行评价
和维护。
环境信息系统总体规划:①落实必备条件
②确定系统目标
③可行性研究
系统分析(逻辑设计)是环境信息系统建设的第二阶段,
主要工作包括:功能需求分析、数据分析、建立系统逻辑模型、系统分析报告编辑。
数据字典:就是将数据元素、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加工处理和外部项等的详细情况加以记录,并按照一定方式进行排列所形成的一部关于数据的字典。
环境信息系统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包括:信息分类的编码设计、系统分解、确定功能模块及连接方式、人机界面设计(输入、输出设计)、数据库设计及模块功能说明等。
结化系统设计,是国内外广泛采用的。
就是把一个系统按照不同层次进行逐级模块分解,首先把整
个系统看成一个模块按功能分解成第一层模块,它们各负担一定的局部功能,
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整体功能,然后将第一层每个模块进一步分解,分解成为更
简单一些的第二层,按此方法逐步分解,直至每个模块功能不可再分解位置。
模块:是指具有输出、输入、逻辑功能,运行程序与内部数据四种属性的一组程序语句。
模块划分的四项基本原则:模块间的独立性、模块间的低耦合性、模块间的高内聚性、建立公共模块。
模块的凝聚程度:功能凝聚、数据凝聚、过程凝聚、暂时凝聚、逻辑相似凝聚、偶然凝聚;
模块的耦合:数据耦合、控制耦合、非法耦合。
编码设计,编码时遵循的原则:唯一性;可扩展性;短小、在条件允许下尽量使代码短小;
长度、格式统一;尽量使代码顺序具有一定的意义;尽量使代码从面就能反映某些属性;代码系统要有一定的稳定性,能够适应环境变化。
数据流程图:表达了系统的处理过程,用图形符号表达了输入、输出与处理操作之间的关系,也包括文件建立与使用的过程。
数据流程图四种基本符号:
人机界面设计基本原则:以通信功能作为界面设计的核心、界面必须始终一致、界面必须使用户随时掌握任务的进展情况、界面必须能够提供帮助、界面友好,使用方便、输入画面尽可能接
近实际、具有较强的容错功能。
环境信息系统实施,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系统硬件的购置与安装、程序的编写(购买)与调试、系统操作人员的培训、系统有关数据的准备和录入、系统调试和转换、文件资料
归档。
环境信息系统调试:是保证环境信息系统质量的关键步骤,是对系统规格说明、设计、编码和集成的最后复审。
系统测试包括:应用软件测试、通信网络测试、中心设施测试等几个关键部分。
软件测试: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黑盒测试(功能测试):如果已经知道了系统应该具有的功能,可通过测试来检验是否每个功能都能正常使用。
白盒测试(结构测试):如果知道系统内部的工作过程,可通过测试来检验产品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进行。
环境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与评价阶段是系统生命周期中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时间最大的一个重要阶段。
本阶段要确保系统正常、可靠、安全地运行,并不断地进行评价、改进
和完善,以达到提高系统生命力、延长系统生命周期的目的。
环境信息系统集成的几个关键因素:
①系统集成质量保证的关键是总体设计
②软件接口是系统集成质量保证的灵魂
③软硬件平台的开放性是系统集成的基础
国家环境信息系统共有八个应用子系统(“七五”期间建成):环境质量监测信息系统、水环境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大气环境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国家环境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有毒化学品信息管理系统、城市污水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包、城市环境噪声防治系统、环境信息数据库在地方管理上的应用系统。
我国第一个省级环境信息系统---江苏省环境信息系统(JSEIS),采用sybase数据库管理系统。
计算机网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