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第 2 单元第 4 课《古诗三首》重点知识归纳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第 2 单元第 4 课《古诗三首》重点知识归纳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第 2 单元第 4 课《古诗三首》重点知识归纳一、摘要本重点知识归纳涵盖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第二单元第四课《古诗三首》,为同学们提供全面的复习资料。

通过对诗词基本信息、内容理解、结构分析、艺术特色探究以及历史文化价值的深入剖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诗词。

二、诗词基本信息1.《山行》●作者及朝代:杜牧,唐代诗人。

●时代背景对诗词创作的影响:唐朝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杜牧生活在晚唐,政治腐败,社会动荡。

《山行》一诗通过描绘秋天的山林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可能蕴含着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2.《赠刘景文》●作者及朝代:苏轼,北宋诗人。

●时代背景对诗词创作的影响:苏轼一生历经坎坷,这首诗是他在元祐五年(1090 年)任杭州知州时送给好友刘景文的。

当时刘景文已年近六十,仕途不顺。

苏轼以诗相赠,鼓励他珍惜时光,乐观向上。

3.《夜书所见》●作者及朝代:叶绍翁,南宋诗人。

●时代背景对诗词创作的影响: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入侵,社会动荡不安。

叶绍翁的这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夜晚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和人们的不安情绪。

三、诗词内容理解1.《山行》●逐句解析:“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 意思是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升腾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意思是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

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主旨:通过描绘秋天的山林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2.《赠刘景文》●逐句解析:“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意思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意思是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2020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图文解读

2020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图文解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图文解读知识点1、注意斜(xié)的读音,斜的意思是弯弯曲曲。

2、《山行》前两句诗写了哪些景物?写了秋天的深山、石铺的小路和白云缭绕处隐约可见的人家。

3、停车后,诗人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诗人看到经秋霜打过的枫叶简直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

表达了诗人喜爱枫叶、赞美秋天的感情。

4、诗人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观察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诗人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观察的,如“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远”字点明诗人是从远处观察;“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停车”一词足以说明诗人描写的景象就在眼前,是近处。

5、《赠刘景文》前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诗人以“荷尽”“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征,“已无”与“犹有”形成对比,歌颂了菊花傲视风霜的气节,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敬佩、赞美之情。

6、《赠刘景文》这首诗写的是哪个节的景色?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这首诗写的是秋末的景色,是从“荷尽”----荷花凋谢、“菊残”菊花开败看出来的。

7、《夜书所见》诗开头一句中“送”字用语巧妙,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烘托羁旅者孤寂的情怀和凄凉的心境。

8、结尾两句诗人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对作者情感抒发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茫茫夜色中,闪现在篱笆间的灯火,表现了儿童欢乐愉快的情趣,这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悲秋的凄凉之感形成鲜明对照,以乐景写哀情更突出了诗人流寓他乡的凄苦之情及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情。

《山行》知识点1.作者介绍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诗人。

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

有《樊川文集》。

与李商隐齐名,称“小李杜”。

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诗文释义⑴、山行:在山上行走(谁在山上行走)⑵、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⑶、寒山:深秋时节的山林(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⑷、斜:在这首诗中应读xié,意思仍当倾斜解释,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背诵古词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背诵古词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背诵古词本文档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全面背诵古词,以提高语文水平。

课文古诗
第一课《小学生》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第二课《我的家》
-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第三课《秋天的童话》
- 秋天的童话,是金色的林梢,是天蓝色的河畔,是丰收的喜悦。

- 彩叶飘飘,送我一份金黄的美梦,一片片洒落,给生命更多的色彩。

第四课《捕鱼儿》
- 西北望,射天狼,东南飞,击昆仑。

- 燕子来时新社,梅花点缀二月。

第五课《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功夫古诗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以上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的古诗古词,希望同学们认真背诵,加强语感和语文素养。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诗三首》生字、课文解析知识点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诗三首》生字、课文解析知识点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诗三首》生字、课文解析知识点《古诗三首》生字、课文解析知识点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第四课是《古诗三首》,本课主要讲述了三首古诗的内容和背后的故事。

在学习这一课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掌握一些新的字词,还能够了解古诗的魅力和意蕴。

本文将对课文中的生字以及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解析。

一、生字解析1. 镇(读音:zhèn)例句:这个村庄非常宁静,给人一种安定的感觉。

解释:镇指安定、平静的状态或者地方。

2. 钟(读音:zhōng)例句:一天被分为24小时,每小时有60分钟,每分钟有60秒钟。

解释:钟即时钟,用来计算时间的仪器。

3. 看(读音:kàn)例句:他们聚在一起,一起看着电视剧。

解释:看指用眼睛观察、察看。

4. 无(读音:wú)例句:他无法相信自己取得了如此好的成绩。

解释:无表示没有、没有一点。

5. 与(读音:yǔ)例句:他喜欢与朋友一起玩耍。

解释:与表示和、同。

二、课文解析《古诗三首》这篇课文中包括了三首古诗,分别为《秋思》、《画》和《初秋》。

这些古诗通过艺术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自己内心情感的流露。

1. 《秋思》这首诗由作者戴叔伦创作,描述了一个人在秋天思念远方亲人的心情。

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2. 《画》这首诗由唐代文学家王维创作,通过对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

诗中提到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形象地描绘了画中人物的美丽和优雅。

3. 《初秋》这首诗由唐代文学家元稹创作,通过对初秋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辛勤劳动的农民的敬佩之情。

诗中提到的“看取眼底事”,意味着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对农民劳作的赞美。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还可以学习到一些表达情感和描绘景物的技巧。

同时,这些古诗也富含哲理,使我们在欣赏的同时能够思考生活和人生的意义。

三、知识点解析1. 古诗的韵律和格律古诗是汉字文化的瑰宝,它有着独特的韵律和格律。

2019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古诗和日积月累复习资料大全,包括译文和赏析

2019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古诗和日积月累复习资料大全,包括译文和赏析

2019年12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和日积月累期末复习资料大全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作者简介:袁枚(1716-1798),清代文学家。

字子才,号简斋,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

主要作品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等。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回荡在山林中。

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忽然间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在深秋时节的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伸向远方。

在白云飘浮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几户人家。

我不禁停下车来,因为太喜欢这晚秋的枫林,经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的鲜花还要红艳。

古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答:分别写到了“山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

《山行》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白云生处有人家”中的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等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没有了,菊花虽然开败了,但是还有傲寒斗霜的枝干。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水调歌头》《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赏析】“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作者以“荷尽”“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征,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敬佩、赞美之情。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这两句诗揭示了怎样的道理?答:揭示赠诗的目的。

说明深秋虽然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

作者借此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第二单元◆词语盘点生字盘点第四课古诗三首径(jìng)斜(xié)赠(zèng)刘(liú)残(cán)犹(yóu)傲(ào)君(jūn)橙(chéng)橘(jú)挑(tiǎo)寒(hán)霜(shuāng)盖(gài)菊(jú)送(sòng)径:(小径)(路径)(捷径)斜:(歪斜)(倾斜)(斜角)赠:(赠送)(赠予)(赠品)刘:(姓刘)残:(残留)(残疾)(残缺)犹:(犹如)(犹豫)(犹疑)傲:(骄傲)(孤傲)(傲骨)君:(君子)(君王)(君主)橙:(橙子)(橙黄)(橙花)橘:(橘子)(橘黄)(橘皮)挑:(高挑)(挑事)(挑拨)寒:(寒冷)(寒心)(寒冬)霜:(霜降)(冰霜)(霜花)盖:(盖子)(盖上)(锅盖)菊:(菊花)(秋菊)送:(送别)(赠送)(送礼)第五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洼(wā)印(yìn)凌(líng)增(zēng)棕(zōng)靴(xuē)洼:(坑洼)(洼地)(水洼)印:(印章)(印记)(印痕)凌:(凌空)(冰凌)(凌乱)增:(增加)(增强)(增大)棕:(棕色)(棕榈)(棕树)靴:(靴子)(长靴)(马靴)第六课秋天的雨钥(yào)匙(shi)缤(bīn)枚(méi)争(zhēng)勾(gōu)喇(lǎ)叭(bā)厚(hòu)曲(qǔ)丰(fēng)盒(hé)颜(yán)料(liào)票(piào)飘(piāo)仙(xiān)淡(dàn)闻(wén)梨(lí)钥:(钥匙)(锁钥)匙:(钥匙)(汤匙)缤:(缤纷)(五彩缤纷)(落英缤纷)枚:(一枚)(不胜枚举)争:(争吵)(争抢)(争先)勾:(勾起)(勾引)(勾手)喇:(喇叭)(喇嘛)(哈喇子)叭:(喇叭)(叭哒)厚:(厚薄)(厚重)(厚实)曲:(曲线)(弯曲)(歌曲)丰:(丰富)(丰厚)(丰收)盒:(盒子)(饭盒)(盒饭)颜:(颜料)(颜色)(颜面)料:(颜料)(材料)(料想)票:(钞票)(门票)(邮票)飘:(飘荡)(飘扬)(飘散)仙:(神仙)(仙人)(仙境)淡:(咸淡)(淡薄)(淡漠)闻:(听闻)(闻到)(耳闻)梨:(梨子)(鸭梨)(雪梨)第七课听听,秋的声音抖(dǒu)蟋(xī)蟀(shuài)振(zhèn)韵(yùn)掠(lüè)吟(yín)辽(liáo)阔(kuò)抖:(发抖)(抖落)(颤抖)蟋:(蟋蟀)蟀:(蟋蟀)振:(振动)(振奋)(振作)韵:(韵味)(韵律)(气韵)掠:(掠夺)(掠过)(掠取)吟:(吟诵)(吟哦)(低吟)辽:(辽阔)(辽远)(辽国)阔:(广阔)(宽阔)(阔绰)◆日积月累描写秋天的成语: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习习一叶知秋金桂飘香层林尽染五谷丰登果实累累春华秋实◆走进课文一、近义词、反义词汇总(一)近义词明朗—晴朗潮湿—湿润熨帖—舒服平展—平整规则—规矩凌乱—杂乱增添—增加愉快—愉悦清凉—凉爽温柔—温顺炎热—炽热香甜—甘甜叮咛—叮嘱辽阔—广阔饱满—丰满(二)反义词明朗—昏暗凌乱—整齐增添—减少愉快—悲伤清凉—炎热温柔—粗暴辽阔—狭隘饱满—干瘪二、多音字组词1.tiǎo (挑头) 1 .qǔ(歌曲)挑曲2.tiāo (挑选) 2.qū(弯曲)三、课文主要内容1.古诗三首《山行》: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古诗词)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古诗词)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古
诗词)
以下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的古诗词内容:
1. 《蜗牛》
蜗牛角上远上看,天地高低复不平。

伸头缩颈也能成,用心动力愈壮健。

2. 《梅花二首》
白玉堂前有梅花,冰雪严寒一朵开。

春风送暖迎春来,梅花香气弥漫延。

3. 《折桂令·咏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 《忆江南·江南忆》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5.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8. 《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9. 《悯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0.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以上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的古诗词内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学习复习。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含答案(古诗)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含答案(古诗)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含答案)古诗六首一、我沿着蜿蜒的山路而行,那美丽的枫林美景,红的似火,我想到了朝诗人写的《》。

古诗描写的是(季节)的美景,我从“,”可以看出来。

二、《赠刘景文》是朝诗人写的季节的景色,其中“,”表现出了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霜斗雪的气节。

三、萧萧()声,()。

(),夜深()一灯明。

《夜书所见》这首诗是(朝代)诗人所写。

这首诗描写了(季节)(时间)的景色。

通过对、、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四、我会理解。

根据所给句子写诗句。

1.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菊花虽然开败了,但是还有傲寒斗霜的枝干。

2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吧,因为夜深了,忽然看见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3.不禁停下车来,因为太喜欢这晚秋的枫林,那经霜打过的枫叶竟比二月里的鲜花还要红艳。

五、默写古诗:《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六、《望天门山》是代诗人所作,人称,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的诗篇,我知道的还有《》《》。

2.这首诗通过、六个3. 《望天门山》第一句中一词写出了天门山的山势奇险;一、二句中、两个字写出了长江冲决一切奔腾向前的水势;二、三句中、写出了水和山的颜色美。

4、《望天门山》中,碧水,山,帆,日。

构成了一幅色彩明丽的画卷。

七、《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的作者是朝诗人。

描写西湖晴天美景的诗句是“”;描写西湖雨天的风姿的诗句是“”;后两句作者大胆想象,用来比作西湖。

增添了西湖的美丽和奇妙。

2、“西子”指的是。

3、写出这首诗中对仗的词语。

水光对()潋滟对()晴对()4.《望洞庭》的作者是代诗人。

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把比作,把比作,把比作。

诗中描写的是的景色。

八、默写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

答案:一、唐杜牧山行秋季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二、宋、苏轼、秋末冬初、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三、梧叶送、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篱落宋、叶绍翁、秋季。

秋风、梧叶、小孩捉蟋蟀。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知识点01我会写断duàn(中断、断绝、一刀两断)楚chǔ(楚国、楚歌、楚楚动人)至zhì(至此、至今、自始至终)孤gū(孤单、孤雁、一意孤行)帆fān(帆船、孤帆、一帆风顺)饮yǐn(饮酒、畅饮、饮水思源)初chū(初晴、初升、大梦初醒)镜jìng(镜子、铜镜、眼镜)未wèi(未来、未知、素未谋面)磨mó(磨刀、磨难、不可磨灭)遥yáo(遥望、遥控、遥遥相对)银yín(白银、银两、银发)盘pán(盘子、棋盘、盘问)02我会认亦yì(亦是、亦然、人云亦云)抹mǒ(涂抹、浓妆淡抹、搽油抹粉)宜yí(相宜、宜居、因地制宜)03多音字抹mǒ(涂抹)mā(抹布)磨mó(磨难)mò(磨盘)04古诗大意《望天门山》: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

碧绿的长江水向东边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向北流去。

两岸边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我乘着一叶孤舟从旭日东升的远处慢慢驶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

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晴天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望洞庭》:秋夜,皎洁明月的清光与清澈明净的洞庭湖的水色交相辉映,融为一体。

因为没有风,湖面平静的像一面未经磨平的镜子,没有一丝波纹。

月光下,洞庭山显得更加青翠,洞庭湖显得更加清澈远远望去,如同一只晶莹剔透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05问题归纳1.《望天门山》作者望到了哪些景物,是怎么望的?《望天门山》描写了:楚江、青山、碧水、白帆和红花日,作者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描写的。

2.《望天门山)的作者是在什么地方“望”天门山的?从“孤帆一片日边来”可以知道,作者是在行进的小船上“望”天门山的。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默写古诗)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默写古诗)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默写古诗)2018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默写部分)*日积月累一*所见[清] 袁枚牧童,振林樾。

,。

山行[唐] 杜牧,。

,。

赠刘文[宋] 苏轼擎雨盖,傲霜枝。

君须记,橘绿时。

夜书所见[宋] 叶绍翁萧萧,。

知有挑促织,篱落一灯明*课文*望天门山[唐] 李白,。

,。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 苏轼水光潋滟好,山色空蒙。

,。

望洞庭[唐] 刘禹锡,潭面无风。

遥望洞庭,一青螺。

早发白帝城[唐] 李白朝辞白帝,千里江陵。

猿声啼不住,。

采莲曲[唐] 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试题句式复习训练题含答案三年级句子练习题一、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仿写拟人句)嫩绿的柳条在春风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

(写出对应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翩翩起舞(2)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枫林晚景,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火红。

(3)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二、按要求写句子。

“把”字句改为“被”字句:把“把”字前后的对象互换位置,“把”字改为“被”字,其他部分照写下来。

1.伐木工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站在天天鸟儿给唱歌树枝上树(把词语排成一句通顺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他被伐木工人用斧子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题含答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练习题含答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期末古诗词复习含答案练习题01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一、这首诗的作者是()二、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振:林樾:意欲立:三、填空牧童()黄牛,歌声()林樾。

()捕(),忽然()口立。

四、本诗中哪一句描写了牧童的动态?哪一句描写了牧童的静态?参考答案1.袁枚2.振荡,回荡;指道旁成荫的树;想要;站立4. 动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静态: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02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练习题1、这首诗的作者是()2、《山行》前两句诗写了哪些景物?3、停车后,诗人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诗人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观察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参考答案1.杜牧2.写了秋天的深山、石铺的小路和白云缭绕处隐约可见的人家3.诗人看到经秋霜打过的枫叶简直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表达了诗人喜爱枫叶、赞美秋天的感情4.诗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来观察的,如“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远”字点明诗人是从远处观察;“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停车”一词足以说明诗人描写的景象就在眼前,是近处。

03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练习题一、这首诗的作者是()二、我会填。

( )( )( )( )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 )( )( )君须记,( )( )橙黄橘绿时。

三、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赠刘景文》是描写( )季的景色,作者抓住( )、()、( )、( )四种景物来描写秋天的。

2、解释“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中下列字词的含义。

尽:擎:参考答案一、苏轼二、荷尽已无;一年好景;最是三、秋;菊;霜;橙;橘四、凋谢,枯萎;向上托举04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练习题1.《夜书所见》是()代诗人()写的,题目的意思是()2.诗开头一句中“送”字用语巧妙,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17-古诗三首(试题)三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含答案、解析)

17-古诗三首(试题)三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含答案、解析)

1.喜爱和赞美
2.C
3.争啄
4.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详解】
《钱塘江春行》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诗人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所以是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钱塘江的美。
饮湖上初晴后雨
1.扌5 ③ ② ④ ①
2.B
3.天晴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是另一番奇妙景致。
【分析】
1.本题考查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
“抹”部首是“扌”,书写笔画:横、竖钩、提、横、横、竖、撇、捺。
抹零头:解释是付款时只付整数,免付零头。抹:去掉,除去。
诗的前两句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雨时的不同景色。“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第一首诗可知,这一天诗人陪着客人在西湖游宴终日,早晨阳光明艳,后来转阴,入暮后下起雨来。而在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上半首写的景是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间情景相对,西湖之美概写无余,诗人苏轼之情表现无遗。
学生可据此组织好语言进行表达。如: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要点总结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要点总结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要点总结一、复习课文1、《古诗三首》是由(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宋)代诗人(苏轼)的《赠刘景文》和(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三首古诗组成。

《山行》描写(深秋)时节,诗人在山中行走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之情,诗中写枫叶颜色的诗句是(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中诗人通过对(荷枯)、(菊残)、(橙黄)、(橘绿)的描写,突出了菊花凌寒傲霜的气概,间接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佩之情,诗中写秋天丰收之景的诗句是(正是橙黄橘绿时)。

《夜书所见》前两句写诗人的(郁闷孤独)之情,后两句诗人看到的是(夜深篱落一灯明),想到的是(知有儿童挑促织),这一情景使诗人回忆起了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生活。

2、《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写“我”在上学路上,看见(金黄金黄)、(像小巴掌一样)的梧桐树叶,铺满了水泥道,水泥道就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我”像(小鸟)在地摊上蹦跳、歌唱,表达了“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秋天的雨》把(秋雨)作为线索,将秋天的各种景物巧妙地串联起来,分别写了(秋天的到来)、(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和(深秋中各种动物准备过冬的情景),从整体上描绘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听听,秋的声音》中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体现了秋天(景物的美好),(赞美)了秋天。

二、背诵、默写1、背诵:《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三首古诗和《秋天的雨》第二自然段。

2、默写:《山行》唐杜牧三、听写寒山霜叶赠送姓刘雨盖残菊君王橙子送客铺满金色水泥放晴明朗水洼金色雨珠紧张院墙印象落叶尽头平展排列规则凌乱增添棕红叶丛歌曲清亮留意颜料枫叶邮票果树菊花仙子金黄气味香甜香味过冬丰收一盒飘落争光平淡好闻梨花勾画歌曲抖动蟋蟀振动歌韵掠过歌吟辽阔透明匆匆斜坡挑水亮晶晶闪闪发光四、比较组词寒(寒冷)径(田径)斜(斜坡)赠(赠送)赛(比赛)经(经过)徐(徐徐)增(增加)残(残破)君(君子)橙(橙子)挑(挑战)钱(钱财)群(群众)登(登山)逃(逃跑)铺(铺路)泥(水泥)晶(晶莹)院(院子)辅(辅助)呢(呢喃)品(品味)完(完成)案(图案)排(排列)规(规则)料(材料)按(按时)非(非常)观(观看)抖(发抖)仙(仙女)梨(梨树)勾(勾住)曲(歌曲)灿(灿烂)利(有利)沟(水沟)由(由于)五、多音字tiāo ( 挑水 ) pū(铺满)hé(和平)hè(一唱一和)挑铺和和tiǎo ( 挑战 ) pù(当铺)huó(和面)huò(和弄)六、填空1、填入合适的动词(挑)促织(铺)地毯(印)图案(打开)大门(扇走)火热(挖)洞(邮来)凉爽(吹)喇叭(睡)大觉(穿)衣裳(振动)翅膀2、填入合适的修饰词(1)(晴朗)的天空(小小)的蓝天(彩色)的地毯(金色)的海洋(红红)的枫叶(美丽)的菊花(爆满)的谷粒(香甜)的气味(亮晶晶)的水洼(金黄金黄)的叶子(湿漉漉)的水泥道(很远很远)的地方(闪闪发光)的地毯(五彩缤纷)的颜料(棕红色)的雨靴/小鸟(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辽阔透明)的音乐厅(2)(愉快)地蹦跳/欢唱(仔细)地数(轻轻)地打开(舒舒服服)地睡大觉(紧紧/熨帖/平展)地粘七、近义词明朗——明亮潮湿——湿润平展——舒展凌乱——杂乱增添——添加温柔——轻柔留意——注意炎热——酷热凉爽——清凉频频——频繁舒服——舒适准备——预备道别——告别振动——抖动叮嘱——叮咛歌吟——歌谣辽阔——壮阔绽开——裂开八、反义词明朗——阴暗潮湿——干燥凌乱——整齐增添——减少温柔——粗暴留意——疏忽炎热——寒冷加紧——放松丰收——欠收道别——重逢撒下——收起辽阔——狭窄绽开——闭合九、量词一(个)水洼一(角)蓝天一(盒)颜料一(块)地毯一(个)巴掌一(双)雨靴一(把)钥匙一(把)扇子一(枚)邮票一(首)歌曲一(片)叶子一(排)大厦十、特殊词语ABB式:亮晶晶湿漉漉油亮亮AABB式:舒舒服服ABAB式:金黄金黄AABC式:闪闪发光十一、关于秋天的谚语立秋一场雨,夏衣高捆起。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练习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练习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练习全知识点走近作者:李白(701- -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

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代表诗作有《望庐山瀑布》《静夜思)等。

苏轼(1037- 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代表作有《赠刘景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刘禹锡(772- -842) 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代表作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

难点探究:1.《望天门山》的作者是在什么地方“望”天门山的?从“孤帆一片日边来”可以知道,作者是在行进的小船上“望”天门山。

他正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此时他看到了“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情景。

2.《望洞庭》的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望”洞庭的?与《望天门山》不同,作者是从不同的角度“望”洞庭的。

先近望,看到了水月交融、湖平如镜的景象;接着“遥望",看到了山水青翠、君山如青螺的景象。

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观察细致,描写生动。

主题归纳:主题:《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

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望洞庭》用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秋月图,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感悟:美丽的景色比比皆是,只要我们有一颗善感的心灵,再普通的景色也能生出不一样的风情。

乘一叶孤舟,顺流而下;坐湖中小亭,笑赏烟霞。

让我们记下心中的感悟,成就新的诗篇。

课后习题答案: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背诵课文。

默写《望天门山》。

点拔:背诵古诗前,要熟读古诗。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必背内容(可打印提前预习和复习)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必背内容(可打印提前预习和复习)

语文园地一(必背)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 古诗三首(必背)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晩,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6 秋天的雨(2自然段必背)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语文园地二(必背)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习习一叶知秋金桂飘香层林尽染五谷丰登果实累累春华秋实语文园地三(必背)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语文园地四(必背)人心齐,泰山移。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17 古诗三首(必背)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语文园地六(必背)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1 大自然的声音(必背2、3自然段)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知识梳理 课件(共45张ppt)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知识梳理  课件(共45张ppt)

• 十二、疑难探究
• 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的?

课文是从海面、海底和岛上三个方面来介绍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的。
• 2.为什么说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 “风景优美”是因为海水的颜色瑰丽无比,海底的珊瑚等形状各 异,鱼的种类多、漂亮;“物产丰富”是因为珊瑚多、海参多、大龙 虾多、鱼多、树多、鸟多、鸟蛋多等。
19 海滨
• 一、易错字音
• 海滨(bīn bīng) 理睬(cǎi chǎi) • 亚热带(√yà yǎ) 石凳(d√ènɡ dèn)
• 二、易错√字形

• 躺:左边的“身”,最后一笔撇不要出头。
• 踩:左边的足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
• 洁:右上部是“士”,不是“土”。
• 三、多音辨析
• 四、形近辨析
• 2.作者按什么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风景?写出文中表示顺序 的词语。
•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风景。表示顺序的词语 有: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 3.作者为什么说小兴安岭“ 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也是一座巨大 的宝库”?

作者把小兴安岭比作“ 大花园”是因为它一年四季的风景都很
• 十一、重点句品析 • 1.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
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 品析:“ 数不清”说明树多,省略号说明树的种类多,还有很多没 有列举出来。
• 2.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 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 品析:“抽出”写出了枝条在春天里快速而有力地生长的样子,生 动、形象,用词准确。“淙淙”形容流水的声音,写出了小兴安岭的 动态美、声音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释: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由两首诗歌构成的一 组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正显得美。 空蒙:迷茫的样子。 亦:也。 欲:可以;如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望洞庭
9
望天门山
[唐]李 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天门山:今安徽省东梁山与西梁山的合称。两 山隔江相对,像天然的门户,所以叫天门山。 楚江:即长江。长江中下游地带在古代属于楚 地,所以叫楚江。 开:劈开,断开。 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 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出:突出,出现。
必背古诗词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诗 词 大 比 拼பைடு நூலகம்
2
诗词对对碰 接下句



































3
诗词对对碰 接上句


























4
精词简意
我会借助注释,理解难懂的诗句。
5
注释:
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 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欲:想要。 立:站立。
注释:
发:启程。 白帝: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白帝山,山上有白帝 城,位于长江上游。 辞:告别。 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 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 还:归;返回。 住:停息。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注释:
采莲曲:古曲名。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 水国风光,采莲女劳动生活情态。 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 裙子。 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芙蓉:指荷花。
14
诗 情 画 意
15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孤帆一片日边来
18
下笔如神
结合给出的语境,抓关键词。
19
谢谢 观赏
20
注释:
刘景文:诗人的好朋友 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擎:举,向上托。 犹:仍然。 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注释:
萧萧: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 知:料想。 挑: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促织:俗称蟋蟀,也叫蛐蛐。 篱落:篱笆。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注释: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石径:石子的小路。 生:产生,生出。 坐:因为。 红于:比……更红。
山行
[唐]杜 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
[宋]苏 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洞庭:即洞庭湖,位于今湖南省北部。 镜未磨:未被打磨的铜镜。古人的镜子用铜制 作、磨成。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青螺:青绿色的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 君山。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