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耦合器工作原理详细解说
光电耦合器

光电耦合器光电耦合器亦称光耦合器(Optical Coupler)。
它是以光为媒介,用来传输电信号的器件,内部包括发光器和受光器两部分。
通常是把发光器(可见光LED或红外线LED)与受光器(光电半导体管)封装在同一管壳内。
当输入端加上电信号时,发光器发出光线,受光器接受照之后就产生光电流,从输出端引出,从而实现了“光-电-光”的转换。
下面分别介绍光电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及检测方法。
1.工作原理光电耦合器有管式、双列直插式和光导纤维式等封培育形式。
图1是内部结构示意图。
光电耦合器的种类达数十种,主要有通用型(又分无基极引线和基极引线两种)、达林顿型、施密特型、高速型、光集成电路、光纤维、光敏晶闸管型(又分单向晶闸管、双向晶闸管)、光敏场效应管型。
此外还有双通道式(内部有两套对管)、高增益型、交-直流输入型等等。
表1和表2分别列出光电耦合器的分类及典型产品主要参数。
国外生产厂家有英国ISOCOM公司等,国内厂家的苏州半导体总厂等。
光电耦合器的主要优点是:信号单向传输,输入端与输出端隔离,输出信号对输入端无影响,抗干扰能力强,工作稳定,无触点,使用寿命长。
光电耦合器是70年代发展起来产新型器件,现已广泛用于电气绝缘、电平转换、级间耦合、驱动电路、开关电路、斩波器、多谐振荡器、脉冲放大电路、数字仪表、微型计算机中。
利用它还可构成固态继电器(SSR)等。
光电耦合器的参数较多。
最重要的参数是电流放大系数传输比CTR (Curremt-Trrasfer Ratio)。
当接收管的电流放大系数h FE为常数时,它等于输出电流I C之比,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
有公式CTR=I C/ I F×100%采用一只接收管的光电耦合器,CTR为20%~30%;达林顿型可达100%~500%。
这表明,欲获得同样的输出电流,达林顿型只需要较小的输入电流。
图3绘出了典型产品的CTR-I F特性。
2.利用万用表检测光电耦合器的方法鉴于光电耦合器中的发射管与接收管是互相独立的因此可以单独检测这两部分。
光电耦合器工作原理详细解说

光电藕合器工作原理详细解说光电稱合器件简介光电偶合器件(简称龙爲)是把发龙器件(如发龙二极体)松龙啟器件(unit敲三檢管)爼装在一起,通过龙找实现is合构皈电一龙和光一电的转换器件。
光电羁合器分为很多牌类,图1两示为術用的三机管型光电稱合器燎理图。
当电能号送人光电羁合器的報人竭时,发光二横体通il电通而发光,it般元件受列H風后产生电适,CE导通;当聯入竭无時号,发tzifitt不克,光啟三板管Silt, CE不通c对干数位呈,当输人为IK电平"0” 附,光啟三板管Silt,聯出片音电平“1” ;当織人为高电平“1”时,光啟三机管饱和导通,输出片低电平"0”。
若墓板有引岀线则可满足涓度补偿、椅溥说嗣更求。
逹忡光甬合器II能较好,* IS便宜,困而陋用广泛。
图一鼠站用W It'll IS合器2内帑结构图三横首接收型4押封装6图三光电IS合器2内翎给构图孤发Itzifitlft人三板管接收里4酥封装⑥⑤④①②③图四光电駅合器2内部结构图可梓徒接收里6脚封装图五光电第合器2内跚结构图权二横管按收里6脚封装光电舉合器之所以在传“借号的同时能有效堆如制尖脉沖和各牌杂讯干扰,使通道上的希号杂jR比大片授畐,主要有“下几方面的履困:(1)光电扇合器的输人R!抗很小,只有几百朋地,而TlUfflfflM较大,通105- 106QO襦分压原理可知,即使干抚电压的幅慶较大,(O送到光电朝合器聯人端的杂爪电压会很小,只能莎疲很徹弱的电海,由于没有足第的能呈而不能便二檢体发光,U而被抑利丼了。
(2)光电隅合器的除入回路与输出回路之同没有电气IH.也没有共地;之冋的分布电容板爪,而绝竦电大,回此回胳一边的各忡干扰杂讯部很难通过龙电隅合器就送到另一ill宏,遐免了共RHR弭合的干扰II号的产生。
(3)光电鞘合器町赴到很妤的安全保障作用,即使当外8U毀备出现故障,甚至输入信号毀短接BL也不会损坏仅表。
光电耦合器工作原理

光电耦合器工作原理光电耦合器是一种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或者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器件。
它由光电二极管和输入输出端的光纤组成。
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具有光电转换的特性,可以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光纤则用于将光信号传输到光电二极管,或者将电信号从光电二极管传输出来。
光电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如下:1. 光信号输入:当外界光信号通过输入端的光纤传输到光电耦合器时,光信号会被光纤捕捉并传输到光电二极管。
2. 光电转换:光电二极管内部的半导体材料会吸收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这是通过光子的能量转移给半导体材料中的电子来实现的。
3. 电信号输出:转换后的电信号会通过光电二极管的输出端传输出来。
这个电信号可以用于驱动其他电子设备,或者传输到其他地方进行进一步处理。
光电耦合器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光电二极管的特性。
光电二极管的结构类似于普通的二极管,但是在其P-N结附近加上了一个光敏材料层。
当光信号照射到光敏材料层上时,光子的能量会导致光敏材料中的电子跃迁到导带,形成电流。
这个电流就是光电二极管输出的电信号。
光电二极管的光电转换效率主要取决于光敏材料的特性和光信号的强度。
一般来说,光敏材料的吸收能力越强,光电转换效率就越高。
此外,光电耦合器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也会对光电转换效率产生影响。
光电耦合器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例如,它可以用于光通信系统中,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它可以用于光电隔离器中,实现电路的隔离和保护;它还可以用于光电传感器中,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测量和控制。
总结起来,光电耦合器是一种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器件,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光电二极管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输出端传输出来。
光电耦合器在光通信、光电隔离和光电传感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光电耦合器工作原理详细解说

光电耦合器工作原理详细解说光电耦合器件简介光电偶合器件(简称光耦)是把发光器件(如发光二极体)和光敏器件(如光敏三极管)组装在一起,通过光线实现耦合构成电—光和光—电的转换器件。
光电耦合器分为很多种类,图1所示为常用的三极管型光电耦合器原理图。
当电信号送入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时,发光二极体通过电流而发光,光敏元件受到光照后产生电流,CE导通;当输入端无信号,发光二极体不亮,光敏三极管截止,CE不通。
对于数位量,当输入为低电平“0”时,光敏三极管截止,输出为高电平“1”;当输入为高电平“1”时,光敏三极管饱和导通,输出为低电平“0”。
若基极有引出线则可满足温度补偿、检测调制要求。
这种光耦合器性能较好,价格便宜,因而应用广泛。
图一最常用的光电耦合器之内部结构图三极管接收型4脚封装图二光电耦合器之内部结构图三极管接收型6脚封装图三光电耦合器之内部结构图双发光二极管输入三极管接收型4脚封装图四光电耦合器之内部结构图可控硅接收型6脚封装图五光电耦合器之内部结构图双二极管接收型6脚封装光电耦合器之所以在传输信号的同时能有效地抑制尖脉冲和各种杂讯干扰,使通道上的信号杂讯比大为提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光电耦合器的输入阻抗很小,只有几百欧姆,而干扰源的阻抗较大,通常为105~106Ω。
据分压原理可知,即使干扰电压的幅度较大,但馈送到光电耦合器输入端的杂讯电压会很小,只能形成很微弱的电流,由于没有足够的能量而不能使二极体发光,从而被抑制掉了。
(2)光电耦合器的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之间没有电气联系,也没有共地;之间的分布电容极小,而绝缘电阻又很大,因此回路一边的各种干扰杂讯都很难通过光电耦合器馈送到另一边去,避免了共阻抗耦合的干扰信号的产生。
(3)光电耦合器可起到很好的安全保障作用,即使当外部设备出现故障,甚至输入信号线短接时,也不会损坏仪表。
因为光耦合器件的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之间可以承受几千伏的高压。
(4)光电耦合器的回应速度极快,其回应延迟时间只有10μs左右,适于对回应速度要求很高的场合。
光电耦合器工作原理

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组件,常用的是光电晶体 管和光电二极管。
传感器
接收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的组件,常用的是 光敏电阻和光电二极管。
输出电路
接收光电转换器输出的信号并进行放大和处理,用 于连接外部电路。
光电耦合器的工作流程
1
1. 光信号发射
光源产生光信号并发射出来。
2
2. 光信号接收
光电耦合器的发展趋势
1
1. 小型化
光电耦合器尺寸进一步缩小,适应更多应用场景。
2
2. 高速化
提高信号传输速率和带宽,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传输需求。
3
3. 高集成度
集成更多功能单元,减少系统复杂度和成本。
传感器接收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3
3. 光电转换
光电转换器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4
4. 信号输出
输出电路接收光电转换器输出的信号并进行放大和处理。
光电耦合器的特点和优势
1 电气隔离
2 高传输速率
能够实现信号的电气隔离,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 安全性。
具有较高的信号传输速率,适用于高速数据传输 和通信领域。
3 抗干扰能力
பைடு நூலகம்
4 小尺寸
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有效抑制电磁干扰 和噪声。
体积小巧,适用于空间受限的场合,如电子设备 和集成电路。
常见的光电耦合器应用领域
工业自动化
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中的信号隔离和通信。
医疗设备
用于医疗仪器和设备中的信号传输和隔离。
电信通信
用于电话线路和光纤通信中的信号传输。
智能家居
用于智能家居系统中的信号隔离和控制。
光电耦合器的选择和设计要点
光电耦合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应用

光电耦合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应用1. 工作原理光电耦合器(Optocoupler)是一种能够将输入端和输出端电气信号进行隔离的装置。
它由发光二极管(LED)和光敏三极管(Phototransistor)构成。
当输入端加上电压时,LED发出光信号,该光信号被光敏三极管接收后产生电流。
这种光电耦合的原理实质上是一种光控转换和能量传递的过程。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输入端的电流通过限流电阻(Rx)流过发光二极管,使其发出一定功率的光信号。
2. 光信号经传输介质到达光敏元件,并激发出光敏元件的电子。
3. 光敏元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并通过输出端引出。
2. 主要构成部分光电耦合器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发光二极管(LED):将输入电流转换为光信号。
- 光敏三极管(Phototransistor):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
- 传输介质:用于将光信号从发光二极管传递到光敏三极管。
- 封装结构:提供外部环境下的物理保护和隔离。
3. 应用领域光电耦合器具有隔离、调制和数传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3.1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光电耦合器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起到隔离和信号调制的作用。
它能够将电气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进行隔离,防止输入端的噪声、干扰等影响输出端的稳定性。
常见的应用包括: -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输入/输出模块 - 隔离式继电器输出模块 - 工业通信接口隔离3.2 通信设备光电耦合器在通信设备中用于隔离输入和输出信号,避免信号干扰和电气故障。
通信设备中常用到的应用包括: - 光纤调制解调器(光猫) - 光电耦合器串并转换器 - 光电耦合器隔离阵列模块3.3 医疗设备光电耦合器在医疗设备中起到信号隔离和电气保护的作用。
它能够将信号从控制电路隔离,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常见的应用有: - 医疗设备输入/输出模块 - 医疗设备控制系统 - 医疗器械接口隔离3.4 电力电子设备光电耦合器在电力电子设备中用于信号隔离、电气保护和触发控制。
光电耦合器工作原理

光电耦合器工作原理光电耦合器(Optocoupler)是一种能够实现电-光转换和光-电转换的电子器件。
它由一个发光二极管(LED)和一个光敏二极管(光控电阻)组成,通过光线的传输来实现电信号的隔离和传输。
光电耦合器广泛应用于电气隔离、信号传输、噪声抑制等领域。
光电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如下:1. 发光二极管(LED)发光:当外部电流通过发光二极管时,LED会发出光线。
发光二极管内部的材料被激发,产生光子能量。
2. 光子传输: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经过一个透明的隔离区域,传输到光敏二极管的光敏区域。
这个透明的隔离区域通常由空气或透明的塑料材料构成。
3. 光敏二极管(光控电阻)光电转换:光线到达光敏二极管后,光敏二极管中的光敏材料会吸收光子能量,并产生电子-空穴对。
这些电子-空穴对会在二极管中产生电流。
4. 电流转换:光敏二极管中产生的电流会通过外部电路进行放大和处理。
光敏二极管的电流可以用来控制另一个电路或设备的工作状态。
通过以上的工作原理,光电耦合器实现了电信号和光信号之间的隔离和转换。
它可以将输入电路与输出电路完全隔离,从而实现电气隔离和信号传输的目的。
光电耦合器在工业控制、通信设备、医疗设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光电耦合器的特点和优势包括:1. 高隔离性能:光电耦合器能够实现高达数千伏的电气隔离,有效地防止电流、电压和信号的干扰和传递。
2. 宽工作温度范围:光电耦合器能够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适应各种环境条件。
3. 快速响应速度:光电耦合器的光电转换速度快,能够实现高速信号传输和响应。
4. 低功耗:光电耦合器的功耗较低,能够节省能源和减少发热。
5. 可靠性高:光电耦合器采用固态器件,没有机械部件,寿命长,可靠性高。
总结起来,光电耦合器通过光信号的转换和隔离,实现了电气隔离和信号传输的功能。
它在电子设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电耦合器的性能和应用领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提升。
光电耦合器工作原理

光电耦合器工作原理引言概述:光电耦合器是一种能够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或者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的器件。
它在现代通信、传感、自动控制等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电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光电耦合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应用场景。
一、光电耦合器的基本结构1.1 光电耦合器的光输入端光电耦合器的光输入端通常由一个光源和一个透光窗口组成。
光源可以是LED (发光二极管)或激光二极管,透光窗口则用于将外界的光引导到光电耦合器的内部。
1.2 光电耦合器的光敏元件光电耦合器的光敏元件通常由光敏二极管或光敏三极管组成。
光敏元件能够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将其输出到光电耦合器的电输出端。
1.3 光电耦合器的电输出端光电耦合器的电输出端通常由一个电流放大器和一个电压输出端口组成。
电流放大器用于放大光敏元件输出的微弱电流信号,而电压输出端口则用于将放大后的电信号输出到外部电路。
二、光电耦合器的工作原理2.1 光电耦合器的光输入过程当外界的光照射到光电耦合器的光输入端时,光会进入光电耦合器的内部。
光源会发出特定波长的光,透过透光窗口进入光电耦合器。
2.2 光电耦合器的光电转换过程光敏元件是光电耦合器的核心部件,它能够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当光照射到光敏元件上时,光子会激发光敏元件内部的电子,使其跃迁到导带。
这个过程会产生一个光电流,光电流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2.3 光电耦合器的电输出过程光电耦合器的电输出端会将光敏元件输出的微弱电流信号放大,并将其转化为电压信号。
电流放大器会将光敏元件输出的电流信号放大到适合外部电路处理的范围,然后通过电压输出端口输出。
三、光电耦合器的应用场景3.1 通信领域光电耦合器在通信领域中广泛应用,用于光纤通信、光纤传感、光网络等方面。
它能够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实现光与电的互相转换,提高通信速度和传输质量。
3.2 传感领域光电耦合器在传感领域中也有重要应用。
例如,在光电传感器中,光电耦合器能够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实现对环境光强度的测量和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电耦合器工作原理详细解说
光电耦合器件简介
光电偶合器件(简称光耦)是把发光器件(如发光二极体)和光敏器件(如光敏三极管)组装在一起,通过光线实现耦合构成电—光和光—电的转换器件。
光电耦合器分为很多种类,图1所示为常用的三极管型光电耦合器原理图。
当电信号送入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时,发光二极体通过电流而发光,光敏元件受到光照后产生电流,CE导通;当输入端无信号,发光二极体不亮,光敏三极管截止,CE不通。
对于数位量,当输入为低电平“0”时,光敏三极管截止,输出为高电平“1”;当输入为高电平“1”时,光敏三极管饱和导通,输出为低电平“ 0”。
若基极有引出线则可满足温度补偿、检测调制要求。
这种光耦合器性能较好,价格便宜,因而应用广泛。
图一最常用的光电耦合器之内部结构图三极管接收型 4脚封装
图二光电耦合器之内部结构图三极管接收型 6脚封装
图三光电耦合器之内部结构图双发光二极管输入三极管接收型 4脚封装
图四光电耦合器之内部结构图可控硅接收型 6脚封装
图五光电耦合器之内部结构图双二极管接收型 6脚封装
光电耦合器之所以在传输信号的同时能有效地抑制尖脉冲和各种杂讯干扰,使通道上的信号杂讯比大为提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光电耦合器的输入阻抗很小,只有几百欧姆,而干扰源的阻抗较大,通常为105~106Ω。
据分压原理可知,即使干扰电压的幅度较大,但馈送到光电耦合器输入端的杂讯电压会很小,只能形成很微弱的电流,由于没有足够的能量而不能使二极体发光,从而被抑制掉了。
(2)光电耦合器的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之间没有电气联系,也没有共地;之间的分布电容极小,而绝缘电阻又很大,因此回路一边的各种干扰杂讯都很难通过光电耦合器馈送到另一边去,避免了共阻抗耦合的干扰信号的产生。
(3)光电耦合器可起到很好的安全保障作用,即使当外部设备出现故障,甚至输入信号线短接时,也不会损坏仪表。
因为光耦合器件的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之间可以承受几千伏的高压。
(4)光电耦合器的回应速度极快,其回应延迟时间只有10μs左右,适于对回应速度要求很高的场合。
光电隔离技术的应用
微机介面电路中的光电隔离
微机有多个输入埠,接收来自远处现场设备传来的状态信号,微机对这些信号处理后,输出各种控制信号去执行相应的操作。
在现场环境较恶劣时,会存在较大的杂讯干扰,若这些干扰随输入信号一起进入微机系统,会使控制准确性降低,产生误动作。
因而,可在微机的输入和输出端,用光耦作介面,对信号及杂讯进行隔离。
典型的光电耦合电路如图6所示。
该电路主要应用在“A/D转换器”的数位信号输出,及由
CPU发出的对前向通道的控制信号与类比电路的介面处,从而实现在不同系统间信号通路相联的同时,在电气通路上相互隔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将类比电路和数位电路相互隔离,起到抑制交叉串扰的作用。
图六光电耦合器接线原理
对于线性类比电路通道,要求光电耦合器必须具有能够进行线性变换和传输的特性,或选择对管,采用互补电路以提高线性度,或用V/F变换后再用数位光耦进行隔离。
功率驱动电路中的光电隔离
在微机控制系统中,大量应用的是开关量的控制,这些开关量一般经过微机的I/O输出,而I/O的驱动能力有限,一般不足以驱动一些点磁执行器件,需加接驱动介面电路,为避免微机受到干扰,须采取隔离措施。
如可控硅所在的主电路一般是交流强电回路,电压较高,电流较大,不易与微机直接相连,可应用光耦合器将微机控制信号与可控硅触发电路进行隔离。
电路实例如图7所示。
图七双向可控硅(晶闸管)
在马达控制电路中,也可采用光耦来把控制电路和马达高压电路隔离开。
马达靠MOSFET或IGBT功率管提供驱动电流,功率管的开关控制信号和大功率管之间需隔离放大级。
在光耦隔离级—放大器级—大功率管的连接形式中,要求光耦具有高输出电压、高速和高共模抑制。
远距离的隔离传送
在电脑应用系统中,由于测控系统与被测和被控设备之间不可避免地要进行长线传输,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很易受到干扰,导致传输信号发生畸变或失真;另外,在通过较长电缆连接的相距较远的设备之间,常因设备间的地线电位差,导致地环路电流,对电路形成差模干扰电压。
为确保长线传输的可靠性,可采用光电耦合隔离措施,将2个电路的电气连接隔开,切断可能形成的环路,使他们相互独立,提高电路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若传输线较长,现场干扰严重,可通过两级光电耦合器将长线完全“浮置”起来,如图8所示。
图八传输长线的光耦浮置处理
长线的“浮置”去掉了长线两端间的公共地线,不但有效消除了各电路的电流经公共地线时所产生杂讯电压形成相互窜扰,而且也有效地解决了长线驱动和阻抗匹配问题;同时,受控设备短路时,还能保护系统不受损害。
过零检测电路中的光电隔离
零交叉,即过零检测,指交流电压过零点被自动检测进而产生驱动信号,使电子开关在此时刻开始开通。
现代的零交叉技术已与光电耦合技术相结合。
图9为一种单片机数控交流调压器中可使用的过零检测电路。
图九过零检测
220V交流电压经电阻R1限流后直接加到2个反向并联的光电耦合器GD1,GD2的输入端。
在交流电源的正负半周,GD1和GD2分别导通,U0输出低电平,在交流电源正弦波过零的瞬间,GD1和GD2均不导通,U0输出高电平。
该脉冲信号经反闸整形后作为单片机的中断请求信号和可控矽的过零同步信号。
注意事项
(1)在光电耦合器的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必须分别采用独立的电源,若两端共用一个电源,则光电耦合器的隔离作用将失去意义。
(2)当用光电耦合器来隔离输入输出通道时,必须对所有的信号(包括数位量信号、控制量信号、状态信号)全部隔离,使得被隔离的两边没有任何电气上的联系,否则这种隔离是没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