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绿肥与饲料作物生产概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绿肥与饲料作物生产概况

一、绿肥与饲料作物栽培现状

利用豆科作物的生物固氮作用来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是西藏农业生产中的传统经验。据调查,在传统的农业耕作制度中,群众就有种植豌豆、蚕豆、雪莎(胡芦巴、苦豆)和复种小扁豆、大豆等做粮食或饲料,利用根茬养地的习惯。在高寒农区和早作农区还有利用休闲地种植荞麦、小油菜等作物喂牲畜,积畜粪肥田的作法。这些经验在维持土壤肥力、提高粮食单产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西藏和平解放后,科技工作者针对西藏农田普遍缺肥又缺乏肥源的实际情况,在总辞}群众传统用地与养地经验的基础上,从改革耕作制度入手,压缩了休闲地,适当扩大了豆科作物种植面积。经过努力,全自治区休闲地已由1952年占耕地面积的17.5%,下降到目前的5%左右。这样作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种植指数,又收到了粮肥合理轮作,用养结合,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效果。

在压缩休闲地的同时,合理地保留和发展了群众中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传统经验,特别重视豌豆、蚕豆、雪莎、小扁豆等传统养地作物的种植与产量提高,在品种选择与栽培技术改进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使豆科作物种植面积与单产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到1989年,全自治区豆类与油菜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7%,豆科作物的平均亩产已由1972年的85公斤提高到1989年的154.7公斤,初步协调了用地与养地的矛盾,使农业生产得到了稳定的发展。 针对70年代冬小麦种植面积扩大,豆类作物逐渐减少,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为有效地维持地力,控制病虫草的危害,在继续抓好现有豆类作物生产的同时,1987年在山南的乃东县,拉萨市的达孜、堆龙德庆、曲水等县有条件的地方示范推广了箭舌豌豆、毛苕、雪莎、圆根等绿肥饲料作物的复种、套作及轮作技术。拉萨市1987年绿肥套作、复种3 000多亩,鲜草亩产达750~1 500公斤,收割地上部分喂养牲畜,根茬用以养地,一般可使下茬作物比麦类连作增产10%以上,而且后效一般可维持2~3年,效果十分明显。1984年以来,自治区农业局把种植绿肥作为全自治区农业技术重点推广项目之一,大面积推广粮草轮作,即在中低产地区和作物收获热量比较优越的农区,每年安排一定面积的绿肥作物(包括复种、套作),采取绿肥作物与粮食作物定期轮作的制度。1985年全自治区农田种植豆科绿肥2.9万亩, 1986年达4.8万亩,平均每亩产鲜草1 500公斤上,在发展农业,促进农牧结合方面收到了积极的效果。

在总结群众传统用地养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粮草轮作技术的研究成果,自治区农牧厅把作物布局的“三三制”(即青稞→小麦→豆类和油菜的播种面积各占三分之一,三年为一个轮作周期)和日喀则地区部分区实行的四年轮作制(即春青稞→麦豌混作→小麦→油豌混作)作为全区重点农业增产措施来抓。推行“三三制”和“四四制”的轮作方式,改变了传统的轮作习惯,逐步以豆类作物轮作代替了传统的休闲轮作,使作物轮作制度更加合理。原澎波农场全场10.3万亩耕地,粮作面积占62.1%,豆科绿肥和饲草占37.9%。粮食单产在轮作周期内由亩产160公斤增加到1976年的203公斤。江孜县跃进乡推广“三三制”后,不仅恢复和提高了土壤肥力,而且减少了杂草,调节了劳力,出现了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局面。这类先进典型在自治区内到处可见,特别是在地多人少、肥料不足的地区,采用豆类、绿肥及肥饲兼用作物轮作后,增产效果更为显著。

随着农区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农区豆科作物作为草业生产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一般都是种在低产田和退耕还牧的荒地坡地上,主要栽培的品种以苜蓿、草木樨、红豆草、沙打旺等

品种为主。从1982年开始,日喀则、山南等地区在雅鲁藏布江,年楚河,拉萨河流域开发河滩,人工种草,效果良好。到1989年,农区人工种草面积达20万亩,作物以豆科或豆科与禾本科混作为主。据调查,日喀则地区草原站从1983年开发艾马岗河滩,种植苜蓿、红豆草和部分禾本科牧草3 000余亩,到1989年亩产鲜草达3 000多公斤,江孜县从1984年以来,开发河滩种草种树面积达到5 000多亩。

二、豆科绿肥与饲料作物资源的种类及分布

西藏自然条件复杂,气候、土壤、生态环境多样,豆科作物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十分广泛,从低海拔到高海拔都有适宜种植的不同类型的豆科植物。据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考察,已查明的豆科植物有52个属,250多种,但作为大面积栽培利用的种类很少。据各地调查情况看,目前作为粮饲兼用栽培的作物,主要有蚕豆、豌豆、雷莎、大豆、豇豆、小扁豆等,适宜河谷农区及荒山坡地、河滩种植的主要豆科植物品种有苜蓿、草木樨、沙打旺、,红豆草、箭舌豌豆、毛苕、三叶草等。这些作物经过多年的人工和自然选择,对西藏的气候、土壤条件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并形成了自身特定的根瘤菌群,对用地养地以及促进自身的生长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栽培豆科作物的分布,因生态环境的不同而呈显著的差异性。在属、种间的表现尤为突出。据统计,在生态分布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生态分布区:

(一)蚕豆适宜生态区及分布

蚕豆具有喜凉爽湿润气候和强光长日照的栽培特性,从耐低温的程度看,它介于抗寒作物与喜温作物之间,因而限制了蚕豆的分布范围。从目前调查资料看,蚕豆主要分布在海拔3 700米以下的广大河谷农区,在3 850~3 900米的农区亦有零星种植,但面积很少。拉萨的达孜、堆龙德庆、曲水、尼木等县,山南地区的贡嘎、札囊、乃东、桑日、隆子等县以及林芝地区为蚕豆的主要产区。在种植方式上,多与油菜混作,常年播种面积在2万亩左右。一般于3月中下旬播种,9月上中旬收获。全生育期为150~180天,需要大于10℃的积温2 100~2 400℃。一般亩产300~400公斤,高者可达600公斤以上。

(二)豌豆适宜生态区及分布

豌豆具有喜冷凉耐低温以及耐旱等生长特点,在西藏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从海拔3 000米以下的湿润农区到海拔4 500米左右的高寒农田都可普遍种植,早熟品的种植上限可达4 400~4 500米。豌豆幼苗期抗寒能力较强,能忍耐短时期-3~-6℃低温。它既是群众喜食的重要粮食作物,又是自治区内主要的饲料和绿肥兼用作物,尤其在高寒地区农业生产中,适当发展和提高豌豆作物的生产水平,对解决区内粮食、饲料与肥源等方面的矛盾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受产量等因素的制约,近年来豌豆种植面积有所下降,但播种面积仅次于青稞、小麦。种植方式多与油菜混播,与青稞、小麦等作物混播的也很常见,常年播种面积在30万亩以上。

(三)雪莎适宜生态区及分布

雪莎(T.foeuum—qraecum,即胡卢巴,又名苦豆)为一年生豆科绿肥和饲料兼用作物,根部生长有大量根瘤菌,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对培肥土壤与提高产量有一定的作用。由于雪莎具有喜冷凉气候的栽培特性,因此在西藏广大河谷农区都有一定的分布,是西藏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