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理区情
西藏城市人文地理
西藏城市人文地理西藏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界,是中国境内唯一一个自治区,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西藏的城市人文地理是指西藏自治区内城市的人文特点和地理位置。
本文将从城市建设、人文历史和地理环境三个方面,介绍西藏城市的人文地理。
一、城市建设西藏的城市建设相对较晚,许多城市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兴起的。
拉萨作为西藏的首府,是西藏自治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其城市建设成就引人注目。
拉萨市的市区规模不断扩大,建筑风格融合了藏族传统特点与现代建筑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
与此同时,拉萨市也致力于保护和修复古老的建筑,如布达拉宫、大昭寺等,使城市既具有现代化的特色,又保留了悠久的历史文化。
二、人文历史西藏是世界上著名的佛教圣地,有着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
拉萨的大昭寺被誉为“藏传佛教的心脏”,是西藏最重要的寺庙之一。
每年,成千上万的信徒和游客来到大昭寺朝拜和参观,感受佛教的神圣氛围。
此外,西藏还保留了许多历史悠久的寺庙和庙宇,如色拉寺、甘丹寺等,这些寺庙不仅是信仰场所,更是宝贵的历史遗迹,见证了西藏的文化传承和演变。
除了佛教文化外,西藏还有着丰富多样的藏族文化。
藏族是西藏的主要民族群体,他们保持着独特的生活方式、语言和传统服饰。
在拉萨等城市的街头巷尾,常常可以看到藏族人穿着鲜艳的传统服饰,举行传统的庆典和节日活动。
这些文化元素的存在给西藏的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和研究者的关注。
三、地理环境西藏的地理环境极其丰富多样,是其城市人文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拥有高山、湖泊、草原等多种地貌景观。
拉萨市坐落在青藏高原中心地带,四周环绕着雄伟壮观的喜马拉雅山脉。
这些自然地理特点赋予了拉萨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吸引了大量的自然科学研究,同时也成为游客观光的热点。
除了拉萨,西藏自治区还有其他重要的城市,如日喀则、山南等。
这些城市虽然规模不及拉萨,但也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魅力。
例如,日喀则市以世界最高的萨迦寺而闻名,是藏传佛教重要的学术中心之一。
区域地理复习课件青藏地区
主要山脉
河 湖
①大江大河发源地: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 怒江、澜沧江.
②高原湖泊星罗棋布。主要湖泊有青海湖、纳木错 (咸水湖)
地广人稀的地区
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面积占全国总面积(%) 20
25
30
25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 40
55
4
1
青藏地区的民族基本情况
民族
民族:以藏族为主,青海东 北部汉族较多。藏族多信仰 藏传佛教。
2. 三江源:①__长__江____、黄河、②__黄__河_____的发源地,有“中华水塔”之称。
雪山和冰川融水 湿地的调蓄作用
中华水塔 形成江河之源
三、农业 1、以高寒牧区为主
2、河谷农业
高寒牧区
•在独特的高寒条件下,青藏地区耐寒的高山草甸分 布广泛,适合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三大牲畜
高原之舟-牦牛 主要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雅鲁藏布江谷地
小麦
• 雅鲁藏布江河谷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 用;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 分的积累。因此,这里种植的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 品质高。这里河流流速缓慢,河谷宽阔,土地肥沃, 集中了西藏80%以上的人口。
主要农作物
主要农作物:青稞、小麦、豌豆
高原种植业
喜温凉农作物: 青稞、小麦、豌豆
1.以拉萨为中心公路网: 青藏公路、川藏公路、 西● 滇藏公路、新藏公路 宁 2.航空:地面交通建设难度大(高寒. 缺氧.冻土),航空可避开地表影响.
3.主要铁路:兰青线、青藏线.
以青藏铁路为例
在修建中面临的难题: 1、高原生态坏境脆弱 2、多年冻土生长 3、高原疾病(高原缺氧、鼠疫频发) 4、地质不稳定
青藏高原区的自然区域特征
比较拉萨和武 城市
拉萨
武汉
汉气温年较差 7月均温
并分析原因
1月均温
15.1 -2.3
28.8 3.0
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夏季气温较同纬度低;(2分)冬季 南拉下萨的与寒武冷汉气纬流度影相响差不不到大,,气但温气不温太年低较,差所相以差年却较很差大小。。试(分2分析) 武其汉原地因处。长(江8中分下)游平原,地势低(2分),且受副高影响,夏季 气温高;冬季受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2分),气温下降幅度大, 所以年较差大。
向纬 背 山 南 北思山阳度阴地北坡考地坡越 坡 高: 的与低 植 高 雪 ,山 海背, 被 线 南地 拔阴山 带 垂 哪 坡垂 高坡地 比 直 侧 是直 度植垂 向 带 高 迎自 与被直阳谱?风然垂带自坡越为带直的然高复什,谱带高带度杂么降与谱度越要。?水纬的有复低多度复何杂。有杂区(何性别迎关 有?风系 何为坡? 关什雪系么线??低)
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图
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分异和水平分异
地域分异
表现
自然景观随海拔升高
垂直分异
而发生明显变化,从 高原边缘向内部,垂
直变化:繁-简
东南温暖湿润,西北
寒冷干旱,植被由东
水平分异
南向西北表现为:山 地森林-高山草甸-
高山草原-高山荒漠
的水平变化
成因
地势的强烈抬升,水热 状况随高度变化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西北为校完整的高原, 东南为南北走向的高山 峡谷,夏半年有印度洋、 太平洋的水汽进入
二、自然地理特征 地形
(1)地形,高原为主.世界最高。中国最大。 (2)地势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西北高 ,东南低; (3)景观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湖泊众多.
中国青藏地区知识点总结
中国青藏地区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中国青藏高原地处亚洲大陆中部的高原地带,东临中国内地,南邻喜马拉雅山脉,西抵横断山脉,北界昆仑山脉,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整个青藏高原地势崇山峻岭,气候严寒干燥,地理环境非常恶劣。
二、地形特点青藏高原是一片地势较高的高原,平均海拔约4500米,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高原,同时也是世界上十大最高海拔山峰的集中地。
青藏高原的地形呈现出高原地势、峡谷河谷、山地丘陵等多样化的地貌形态,同时还有一些特殊的地质奇观,如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和昆仑山脉等。
三、气候特点青藏高原位于亚洲大陆腹地,地处高纬度和高海拔,气候条件复杂多变。
青藏高原的气候主要表现为寒冷干燥、雨量不足、气温明显、温差大和阳光强烈等特点。
同时由于地形地势的影响,青藏高原还存在着高山峡谷气候和垂直气候等不同的气候类型。
四、生态环境青藏高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这里拥有着许多独特的生态资源。
高原草甸、森林、湿地、冰川、高山荒漠等各种生态系统都存在于这片土地上。
同时,青藏高原还是中国的重要水源地之一,孕育着长江、黄河等中国重要的河流。
五、文化特色青藏高原是中国著名的多民族地区,这里生活着汉族、藏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数十个少数民族。
不同的民族在这里都保留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
其中,西藏地区更是有着悠久的宗教文化传统,佛教文化在这里有着深厚的影响。
六、资源开发青藏高原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等。
在西藏地区,有着大量的矿藏资源,如稀土、铜、锌、铅、金、银等。
同时,青藏高原还是中国的重要水源地,这里拥有着丰富的冰雪资源,正在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水资源供应基地。
七、旅游资源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受人们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这里有着壮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在这里,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雪山、高山草甸、神秘的湖泊、悠久的寺庙,感受到不同民族的风情和特色。
高考地理航拍西藏知识点
高考地理航拍西藏知识点西藏位于中国的西南边境地区,是中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也是中国的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地理航拍是一种现代地理教学手段,通过它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一个地方的地貌、气候、人文等方面的特点。
本文将通过航拍的方式,带领读者了解一些西藏的知识点,包括地势、气候、自然资源等方面。
首先,我们可以从地势来了解西藏。
西藏地势高原居多,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之一,也是人类居住的高原的最高点。
航拍下来的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西藏的雄伟和壮丽,如雪山、湖泊、草原等。
西藏的海拔高度使得气候特点鲜明,境内的山川湖泊景色秀美,形成了西藏独特的地貌。
其次,我们可以从气候来了解西藏。
西藏地处高原,年均气温较低,气候寒冷干燥。
航拍可以看到西藏的崇山峻岭被白雪覆盖着,河流湖泊几乎全年都被冰封。
这种寒冷的气候使得西藏以冰川和雪山而闻名,同时也为草原牧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再次,我们可以从自然资源来了解西藏。
航拍照片可以展示西藏的丰富自然资源,其中以水资源最为突出。
西藏有众多高山峡谷和湖泊,形成了丰富的水资源。
这些湖泊不仅具有观光价值,还为西藏的畜牧业和农业提供了水源。
此外,西藏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金、银、铜等。
除了地势、气候和自然资源外,航拍还能展示西藏的人文特点。
西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藏族、汉族等多个民族。
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西藏一直保留着独特的民俗风情和宗教文化。
航拍可以看到西藏的寺庙、城市和村落,人文和自然景观相互融合,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壮丽的感觉。
通过航拍西藏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全面、直观地了解这个神秘的地方。
西藏的地势、气候、自然资源和人文特点使其成为一个独特而美丽的地方。
而这些地理知识点,也是高考地理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西藏的航拍,我们可以加深对西藏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高考地理考试做好准备。
在结束之前,再次提醒读者,本文所使用的航拍照片仅用于展示西藏的地理特点,并不包含政治、宗教等方面的内容。
航拍中国西藏篇知识点
航拍中国西藏篇知识点西藏被誉为世界屋脊,位于中国的西南部。
作为中国的一个自治区,西藏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
以下是关于航拍中国西藏篇的一些知识点。
1. 地理特点:西藏地处高原地带,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是全球最高海拔的地区之一。
该地区被喜马拉雅山脉和唐古拉山脉环绕,拥有众多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美丽的湖泊,如纳木错和曲水县的羊卓雍错。
2. 文化遗产:西藏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佛教中心之一,在这里有许多古老的寺庙,如布达拉宫、扎什伦布寺和甘丹寺等,这些寺庙都是佛教信仰的重要场所。
此外,西藏也是藏传佛教的发源地,拥有高僧和学者以及佛教艺术品的大量资源。
3. 自然美景:西藏被誉为“山岳精灵之地”,拥有壮丽而多样化的自然景观。
航拍中国西藏篇展示了绵延的雪山、广袤的草地、原始的森林、壮丽的峡谷和湍急的河流。
这些景观吸引着数以千计的旅游者和摄影爱好者,航拍视频能够更好地展示这些美景。
4. 多民族和谐:西藏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主要由藏族人口构成,同时也有许多其他民族的人们居住在这里。
各民族之间保持着和谐共处的态度,彼此相互尊重和包容。
西藏的不同民族文化、服饰、音乐和舞蹈为这个地区增添了丰富多彩的特色。
5. 旅游资源:西藏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每年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旅游业是西藏经济的重要支柱,为当地人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
风景秀丽的圣湖、神圣庄严的寺庙和独特的文化体验使西藏成为探索和冒险的旅游目的地。
航拍中国西藏篇通过高空的视角,展示了西藏独特而壮丽的景色。
从古老的寺庙到广袤的草原,从雄伟的山峦到湍急的河流,这一航拍视频使人们更好地了解了西藏的自然美景、多元文化和人民的热情好客。
这样的视频不仅为旅游宣传带来了新的方式,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西藏独特的魅力。
西藏几类地区划分标准
西藏几类地区划分标准
西藏的地区划分标准可以分为下列几类:
1. 行政区划划分:根据行政管理需要,西藏分为七个行政区,分别是拉萨市、日喀则市、昌都市、林芝市、山南市、那曲市和阿里地区。
2. 自然地理划分:西藏地形复杂多样,可根据地势、地貌等因素划分为高山地带、高原地带、低山丘陵地带和盆地地带等。
3. 气候带划分:西藏气候类型多样,从东南到西北逐渐由亚热带湿润气候过渡到高寒气候,可以根据气候带划分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寒温带气候区和高寒气候区等。
4. 文化划分:西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藏族、汉族、羌族、珞巴族等多个民族,可根据不同的文化特点进行划分。
5. 旅游区划分:根据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可划分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风景区、珠穆朗玛峰景区、林芝桃花旅游区等。
以上是西藏地区划分的几种常见标准,根据不同的目的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划分方式。
西藏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特点
西藏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特点西藏,位于中国西南边陲,这里自然环境独特,民族文化丰富。
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既有壮丽的山川,又有众多的湖泊,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同时,这里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之一,拥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
本文将从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两个方面,详细介绍西藏的特点。
一、自然环境1.1 地理位置西藏自治区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东临四川,南接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西连新疆,北靠青海、云南。
全区面积120.2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8。
1.2 高原地貌西藏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被誉为“世界屋脊”。
高原地貌特征明显,山势雄伟,山脉间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
1.3 气候特点西藏气候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全区大致分为三个气候区:藏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藏东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和藏北高原寒带干旱气候区。
全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但降水量较少。
1.4 水资源西藏水资源丰富,全区湖泊众多,河流纵横。
主要湖泊有纳木错、羊卓雍错、巴松错等。
主要河流有雅鲁藏布江、湄公河、怒江等。
水资源为西藏农业、畜牧业和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1.5 动植物资源西藏动植物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珍稀物种。
野生动物有藏羚羊、雪豹、棕熊、野驴等。
植物资源丰富,有各种高山植物、草原植物等。
此外,西藏还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如藏红花、冬虫夏草等。
二、民族文化特点2.1 藏族文化藏族是西藏的主体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藏族文化主要包括宗教文化、民间文化、艺术文化等。
其中,藏传佛教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藏族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2.2 宗教信仰西藏宗教信仰主要以藏传佛教为主,此外,还有本教、伊斯兰教等。
藏传佛教在西藏有着悠久的历史,拥有大量的寺庙、经轮、佛像等宗教设施和艺术品。
2.3 民间风俗西藏民间风俗独特,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如藏历年、转山、朝圣等。
此外,藏族服饰、民居、饮食等方面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西藏地理生态
保护区地处西藏自治区东南隅,保护区面积 9168平方公里。大峡谷地区 除了特殊的水汽通道位置,以及青藏高原局地环境与复杂的高山峡谷地表形态 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多样的气候,直接导致了该地区生物群落栖息地生态环境的 多样性,其山地生态系统的垂直与水平分异非常明显。 被誉为西藏的“天然动植物博物馆”,是研究不同气候带生态系统的重要 基地。
在西藏分布的森林植物中, 有22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其中 长蕊木兰、海南粗榧、巨柏、十 齿花、澜沧黄杉、西藏延龄草、 穗花杉和普通野生稻8种为国家二 级保护植物;而星叶草、领春木 、天麻、喜马拉雅长叶松、长叶 云杉、千果榄仁等12种为国家三 级保护植物。 此外,尚有被称为古老的“ 活化石”第三纪孑遗植物树蕨、 叶树、水青树等被完好的保存下 来。这里的许多珍稀树种,是进 行树林生态和区系发生学研究的 天然试验室。
珠 穆 朗 玛 峰 自 然 保 护 区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1989年由西藏自治区批准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 区,1993年被批准为国家级保护区,总面积3381000公顷。它位于我国西 藏自治区与尼泊尔王国交界处,与地处珠峰南坡的尼泊尔萨迦马国家公园 同为世界上最高的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 保护区植物区系以泛北极成分为主,动物区系以古北界成分为主。保 护区还具有丰富的水能、光能和风能资源,以及由独特的生物地理特征、 奇特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历史遗迹构成的重要的旅游资源 。
白 唇 鹿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黑颈鹤 ”
野牦牛
藏语音译“仲”,别名野牛。我国青藏高 原的特产动物,在西藏分布于阿里和那曲 地区西北部,长活动于高原寒漠地带,是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藏语音译“孔木”,别名贝母鸡。西 藏有三个亚种,分布于羌塘地区的称 藏北亚种,日喀则至山南一带的称藏 南亚种,那曲东部和昌都、林芝地区 的称青海亚种。因藏雪鸡多栖息活动 于高山“雪线”附近,习俗称为“雪 鸡”;西藏分布甚广,数量较多,固 定名“藏雪鸡”。国家二级重点保护 动物。
青藏地区
【思维过程】 第(1)题,“(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
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说明该地区的 热量和水分条件较好,因此高原东南部适宜发 展河谷农业。而“(青藏)高原上多山地冰川, 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 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说明高原北部可利用 高寒草原发展高寒畜牧业。
【思维过程】 第(2)题,青藏高原北部地势高,晴天多,太
(1)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区域
B 的地势特点是( )
A.东高西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北高南低 D.南北高,中间低
①
30°
拉萨 ③
1000
2000
90 °
40006000
图 例
国界线
河流
②
④
95°
等积温线 6000
(2)从图中信息判断, 该区域降水有何特征?
① ②
30°
拉萨 ③
④
1000
2000
(2)地势西北 高,东南低。
主要山脉
2、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2、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2、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描述青藏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东南地区降水 较丰富,但季节分 配不均,干湿季明 显。
降水由东南向西 北高原内部逐渐减 少。
2、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特点: (1)独特的高寒气候; 昼夜温差大,气温年较差小 晴天多,云量少,光照强, 太阳辐射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 然保护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三江自然保护区内野 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 富,其中有国家一级 保护动物14种。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 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日 趋恶化,灾害频繁。 主要表现为:湖泊萎 缩,湿地退化,江河 径流量减少,草地严 重退化,鼠虫害猖獗, 土地沙漠化发展,生 物多样性种类和数量 锐减,水土流失加剧。
西藏区情知识
西藏区情知识
西藏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
以下是一些西藏区情知识:
1.地理位置:西藏地处青藏高原中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区之一,其边界与印度、不丹、尼泊尔、缅甸等国相接。
2.自治区成立:西藏自治区成立于1965年,是中国境内唯一的一个自治区。
3.人口和语言:西藏的人口约为300万,以藏族为主,同时还有汉族、回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
藏族是西藏自治区的主要民族,使用藏语,同时汉语也是广泛使用的语言。
4.宗教信仰:藏传佛教是西藏的主要宗教,也是藏族文化和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5.经济发展:西藏地处高原,自然资源丰富,主要以农牧业为主,同时也有旅游业、矿产业等。
近年来,西藏加快经济发展,逐渐走向现代化。
6.历史文化:西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世界上著名的文化古迹之一。
西藏的文化遗产包括布达拉宫、大昭寺、扎什伦布寺等。
1/ 1。
高中区域地理青藏地区课件)(共54张PPT)
东南部受到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暖湿
气流的影响;地形因素。
主要的河流和湖泊有
哪些?有何特点?
雅鲁藏布江
湟水 黄河
长江 澜沧江 怒江
外流河、太平洋、印度洋两大洋水系、 大江大河源头
青藏高原湖区、多咸水湖和半咸水湖、内流湖
三江并流简图
二、青藏高原的自然特征:
3、河湖水文水系
湖泊星罗棋布,许多大河发源地,多咸水湖。全国最大的湖泊— —青海湖。水能最丰富的雅鲁藏布江
拉萨有“日光城”之称
太
阳
矿藏丰富,煤、石油、铅锌矿、钾盐都在开采利用。 地热能: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羊八井)。 ①有利于促进沿线地区资源的开发,带动西藏的经济发展
能
水能 云梯溜索独木桥,羊肠小道猴子路
目前我国最大的蒸气田——羊八井,羊八井已建成地热发电站。 青藏地区发展的瓶颈(限制性因素):交通运输 为什么青藏地区水能丰富?
入藏铁路需克服的世界难题有: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
放牧畜种:内蒙古为三河马、三河牛;
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4000米。
(3)青藏高原河谷地区青稞产量高的原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光照强,光合作用强,夜晚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利于有机质
的积累。
(3)地貌:雪山连绵,冰川地貌广布。
以高原山 地为主, 平均海拔
4000米。
自然地理特征
——高、寒
地形
气候
高原山 地气候
河流与湖泊
①大江大河发源地;
(三江源、中华水塔) ②高原湖泊星罗棋布。 (咸水湖)
二、自然地理特征 4、生物
5、自然资源:太阳能、水能、地热、风能、钾盐
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
西藏边境调研报告
西藏边境调研报告西藏边境调研报告根据我们对西藏边境地区进行的调研,总结出以下情况和问题:一、地理环境:西藏边境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势高峻,气候寒冷,人口稀少。
边境地区多山多河,地势险峻,极高海拔对生存条件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二、生态环境:边境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物种多样性丰富,但受到了过度开发和人类活动的破坏。
一些野生动物的数量减少,山区植被退化,甚至出现土壤侵蚀和水污染等问题。
保护边境地区的生态环境,是对西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三、资源开发利用:边境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水资源和旅游资源等。
然而,目前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仍然相对落后,资源开发水平较低,开发利用效益不高,导致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四、民生问题:边境地区的居民多依靠农牧业为生,但由于地理环境恶劣和交通不便等问题,农牧业生产条件非常艰苦。
同时,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相对滞后,需要加大对边境地区的扶贫和民生保障力度。
五、安全问题:由于边境的特殊地理位置,边境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也面临较大的安全隐患。
非法出入境、贩运毒品、走私等问题时有发生,需要加强边境地区的边防力量建设,并严厉打击非法活动。
为了推动西藏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加大投资力度:加大对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投资力度,改善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推动资源开发利用: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边境地区资源的持续开发和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并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确保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边境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禁止破坏性的开发活动,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管理,确保边境地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边境地区教育、医疗、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边境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促进边境地区的社会发展。
五、加强安全管理:加强边境地区的边境管理和安全防范,加强对非法活动的打击力度,确保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为边境地区的发展提供保障。
西藏简介
糌粑
青稞又称稞大麦、元麦、米麦, 是藏族人民制作糌粑的主要原料。 青稞炒后磨成面用酥油茶拌着吃, 人们也将青稞与豌豆掺合制做糌粑。
酥油茶 牦牛肉
青稞酒
西藏风景
西藏的风景
西藏风景
西藏民族风情
到藏族人家里做客,主人便会敬酒,一般是青稞酒。 藏族人民在相互交往以及迎送亲友中,习惯以哈达为礼物献给对方,表示敬意和祝贺。
与藏族人打招呼时,一般在其名字后面加一个“啦”字,以示尊称。 行路时,不抢在他人前面,相遇必先礼让。
西藏的特产
西藏高原按它的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属于亚热带的暖风带,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西藏与 我国同纬度地区相比,海拔高、空气稀薄、降水量少、日 照充足、风速大。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构成了西藏 藏族人民独特的膳食习惯,在广袤的西藏高原糌粑、酥油 茶、甜茶、奶渣、青稞酒、牛羊肉等历来是藏族人民的传 统食品。
西藏——一个美丽神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南边疆。面积120多 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南边疆。面积120多 万平方公里, 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八分之一。西藏北界昆仑山、 唐古拉山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毗邻, 唐古拉山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毗邻,东隔金沙江与 四川省相望, 四川省相望,东南与云南省山水相连。南面与缅甸、印度、 不丹、锡金、尼泊尔等国接壤,国境线近4000公里, 不丹、锡金、尼泊尔等国接壤,国境线近4000公里,是中国 的西南屏障。 西藏地域辽阔,自然条件独特,物产资源丰富, 西藏地域辽阔,自然条件独特,物产资源丰富, 是中国的一块美丽富饶的宝地。千百年来繁衍生息在这块 土地上的藏族和门巴、珞巴、回等民族, 土地上的藏族和门巴、珞巴、回等民族,勤劳、勇敢、朴实、 智慧, 智慧,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他们在开拓西藏高原、发展 中华民族文化和共同缔造伟大祖国的过程中做出了积极的 贡献。 西藏以其奇异的地质地貌,瑰丽的自然风光,灿烂的 西藏以其奇异的地质地貌,瑰丽的自然风光, 民族文化,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成为众多观光旅游者、 登山探险者和科学考察者向往的圣地。
西藏知识点
西藏知识点一、地理概况西藏是中国的一个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境,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它被称为“世界屋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上,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干燥,年降水量较少。
但是它却拥有着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文化风情。
二、历史文化1. 历史渊源西藏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已经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公元7世纪时,唐朝统治者派出使者到达西藏,并与当地吐蕃王朝建立了友好关系。
此后,西藏逐渐成为佛教中心,在佛教文化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社会制度。
2. 文化遗产西藏拥有众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的是布达拉宫、大昭寺等建筑物和唐卡、经幡等艺术品。
布达拉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是西藏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是佛教文化和西藏历史的重要象征。
3. 藏传佛教藏传佛教是西藏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深刻影响了西藏人民的信仰和生活方式。
在西藏,有许多著名的寺庙和圣地,如大昭寺、扎什伦布寺、嘉峪关等。
这些寺庙和圣地都是藏传佛教信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旅游景点1. 布达拉宫布达拉宫是世界闻名的建筑之一,也是西藏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它位于拉萨市区心脏地带,建筑风格独特,气势恢宏。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壮观的建筑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2. 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之一,也是登山爱好者梦想中的目标。
在此地旅游可以欣赏到壮观的自然风光,并体验到雄伟的山峰给人带来的震撼和感动。
3. 纳木错纳木错是西藏最美丽的湖泊之一,位于西藏中部,海拔高达4700米。
这里景色秀丽,水清见底,是摄影爱好者和旅游者的天堂。
四、民族风情1. 藏族服饰藏族服饰独具特色,以“五彩缤纷、华丽绚烂”著称。
男性通常穿着长袍和长裤,女性则穿着各式各样的长袍和头饰。
2. 藏族音乐舞蹈藏族音乐舞蹈是藏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通常表现出对自然、生命、信仰等方面的崇敬和赞美。
在西藏旅游期间可以欣赏到各种类型的音乐舞蹈表演。
中国地理 青藏地区 人文特征
河谷农业
喜温凉农作物: 青稞、小麦、豌豆
5000m 4500m 4000m 3000m
寒冻 寒冷 温凉 温暖
无 青稞 青稞、春小麦 青稞、冬小麦
青稞
重要农业区
该农业区高产的原因?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地
①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 和作用,单位面积产量高
②河谷地带,海拔相对较 低,气温相对较高
③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 分的积累
情况来看,青藏铁路沿线,自拉萨一尼木一羊八井一那曲
一错纳湖一温泉一带,蕴藏有丰富的高温地热资源。目前 已查明的地热显示点有20余处,具有一定规模的地热田有 12处,是西藏地热储量最集中的地带,这为将来铁路沿线 客站供电及对沿线地区供电、供热提供了条件,并将有效 改善和缓解藏中电网用电难的现状。
• 地热资源是目前全球倡导的绿色可再生的安全资源,它不 受昼夜和季节变化的限制,不仅可供电、供热,还可以用 于旅游、温泉保健、养殖热带鱼等,西藏地热资源开发具 有非常广阔的前景(见下图)。
• (2)地热能丰富:
•
雅鲁藏布江谷地位于亚欧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
热资源特别丰富。羊八井有地热电站。
• 青藏高原是我国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占我国高温地热 资源量的80%。随着青藏铁路的建设,2004年我国启动 了对青藏铁路沿线高温地热资源考察工作,为青藏铁路建
成后沿线经济建设所需的能源提供资源保障。从目前考察
为什么青藏地区地热资源丰富? 位于板块交界处。
青藏地区的主要交通线:
①五条通往拉萨的公路干线:
青藏公路(青海 西宁-拉萨)
川藏公路(四川成都-拉萨)
新藏公路(新疆喀什-拉萨,海拔最高)
滇藏公路(云南昆明或大理-拉萨)
中尼公路(拉萨-尼泊尔的加德满都) ②一条铁路:
青藏地区地理特征
青藏地区地理特征青藏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是全球最大的高原地区,也是中国的重要地理特征。
这个地区以其独特的地貌、气候和生态系统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青藏地区最显著的地理特征进行全面介绍。
一、地理位置与地貌特征青藏地区地处中国西南部,包括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等省份的部分地区。
该地区东临中国内地腹地,南界喜马拉雅山脉,西北濒临帕米尔高原和巴尔喀什湖,北隔昆仑山与塔里木盆地相望。
凭借这样独特的地理位置,青藏地区形成了一系列壮丽的地貌特征。
首先是喜马拉雅山脉,这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之一,同时也是青藏地区最引人注目的地理特征之一。
喜马拉雅山脉横亘于青藏高原的南部,包括了许多世界著名的山峰,如珠穆朗玛峰、卓奥友峰等。
这些山峰高耸入云,被广大登山爱好者视为征服的目标。
其次是青藏高原,这是全球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因此被称为“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地势辽阔,海拔起伏,含有丰富的高山湖泊和大大小小的草原。
例如,纳木错、羊卓雍错等著名湖泊拥有清澈的湖水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再次是昆仑山,它是青藏地区的北界山脉,也是亚洲最大的山脉之一。
昆仑山自古以来便因其险峻和雪峰而著名,它是青藏地区横贯东西的天然屏障。
最后是柴达木盆地,它坐落在青藏高原的中部。
柴达木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闭流盆地之一,河流大多不通向大海,形成了独特的地理景观。
这里的柴达木盆地峡谷、戈壁、湖泊等自然景观形成了迷人的风景线。
二、气候特征青藏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特征。
整个地区大致上可以分为四个气候带:寒温带高寒气候带、寒凉带高原气候带、高原亚寒带气候带和寒凉带气候带。
在青藏高原的中西部地区,气温较低,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暂而凉爽。
气候寒冷干燥,降水较少,地表的防护层较薄。
这种气候环境孕育了独特的高原草甸和高山草甸生态系统。
而在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地区,气候较为温和,夏季稍微炎热潮湿,冬季湿冷干燥。
这里的降雨量较大,草原覆盖广泛,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青藏地区的风土人情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三大牲畜 藏牦牛 藏绵羊
藏山羊
高原之舟-牦牛
重要农业区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地
青稞
高原农牧业
-耐寒
• 有利条件
– 日照时间长 – 昼夜温差大 – 晴天多 – 大气洁净
• 不利条件 – 气温低 – 降水少
思
考青藏地区发展农牧业的有利及不利条件 分别是什么?
高原种植业
喜温凉农作物: 青稞、小麦、豌豆
交通与城市
青藏铁路已于 2006年7月1日 9:00全线通车。 青藏铁路,是世 界上海拔最高、 路程最长、在冻 土上克服了世界 级困难的铁路。
以公路为主的交通运输。
1.以拉萨为中心公路网: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滇 藏公路、新藏公路
2.航空:地面交通建设难度大(高寒.缺氧.冻土),航空 可避开地表影响.
第九章 青藏地区
概况: 青藏川西,地广人稀 高寒牧区,世界屋脊 海拔四千,气候高寒
73°E
104°E
青藏地区的位置范4围0°N
横断山脉
27 °N
青藏地区的省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甘肃省 青海省
四川省
一、世界屋脊
成因: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隆起
雪山冰川,湖多水咸 长黄雅澜,四河之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族是西藏自治区的主体民族,全国约有二分之一的藏族人口居住在西藏自治区,其余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 藏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民族是公元7世纪由吐蕃王朝统一青藏高原许多部落后发展而成的。由于藏族一直生活繁衍在青藏高原上,因此青藏高原的大部分被称为藏族地区。除藏族居民外,目前在西藏自治区还有汉族、回族、门巴族、珞巴族、纳西族、怒族、独龙族以及僜人、夏尔巴人居民世代居住。其他民族人口主要是来自国内其它省、自治区、直辖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部,地跨北纬26°50′—36°53′、东经78°25′—99°06′之间,面积122多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八分之一,在中国各省区中,仅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居第二,相当于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和卢森堡5国面积的总和。北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相邻,东面和东南面同云南省、四川省接壤;南部与西部自东而西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以及克什米尔地区毗邻,国境线长约3842公里。西藏自治区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下辖1个地级市,6个地区(那曲地区、昌都地区、林芝地区、山南地区、日喀则地区、阿里地区);拉萨市下辖有一个城关区、1个县级市(日喀则市)和71个县。西藏自治区首府为拉萨市,第二大城市为日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