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质量评价工具
常用的期刊评价的检索工具
![常用的期刊评价的检索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ab52b71e4431b90d6c85c752.png)
3、常用于文献评价的权威检索工具有哪些?答:目前,大多数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将下列四种数据库作为文献评价的权威检索工具:SCI (科学引文索引)、ISTP(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EI(工程索引)和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评价期刊最常用的检索工具: 美国《期刊引文报告JCR》、《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还有一些重要的检索工具也可作为文献评价的数据源:国外文献检索工具---美国《科学评论索引ISR》、美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美国《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科学文摘SA》、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BST》、俄罗斯《文摘杂志AJ》、德国《数学文摘Zbl Math》、美国《数学评论MA》、法国《文摘通报BS》、美国《生物学文摘BA》等。
国内文献检索工具---《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I或CSCD》、《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索引》。
《期刊引文报告》(SCI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编制出版、国际上一种权威的用于期刊评价的重要工具。
JCR从1975开始,ISI在《科学引文索引》(SCI)年度累积本中,增加“期刊引用报告”部分。
JCR提供的信息包括:每种期刊在当前年被引用的总次数(Total Cites)、每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即该刊前两年发表的文章在当前年的平均被引次数(Impact Factor))、每种期刊当前年发表的文章在当前年的平均被引次数(Immediacy Index)、每种期刊当前年的文章总数(Articles)、每种期刊论文研究课题的延续时间(Cited Half-life)、每种期刊的引用期刊列表(Citing Journal)、每种期刊的被引用期刊列表(Cited Journal)、每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在近几年的变化情况(Trends)、每种期刊的来源数据情况(Source Data)等。
cochrane纳入的rct文献质量评价风险偏倚评估工具)中英文对照版
![cochrane纳入的rct文献质量评价风险偏倚评估工具)中英文对照版](https://img.taocdn.com/s3/m/ddf6333da2161479171128f2.png)
临床医生判断如何分配
参与者判断如何分配
基于实验室检查或系列测试的结果分配
基于干预的可获取性进行分配
偏倚风险不清楚的判断标准
没有足够的信息判断随机序列的产生存在高风险或低风险
分配隐藏
分配前不充足的分配隐藏导致选择偏倚
Describe all measures used, if any, to blind outcome assessors from knowledge of which intervention a participant received. Provide any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whether the intended blinding was effective.
Selection bias (biased allocation to interventions) due to inadequate generation of a randomised sequence.
Allocation concealment.
Describe the method used to conceal the allocation sequence in sufficient detail to determine whether intervention allocations could have been foreseen in advance of, or during, enrolment.
低风险判断标准
参与者以及纳入参与者的研究者因以下掩盖分配的方法或相当的方法,事先不了解分配情况
3.文献质量评价1
![3.文献质量评价1](https://img.taocdn.com/s3/m/e84085c6011ca300a7c39024.png)
16
外部真实性(适用性)评价
外部真实性、适用性、外推性---指研究结 果或结论在不同人群、不同地点和针对具体 病例的推广应用价值
17
◆
(3)重要性评价
指研究结果本身是否具有临床价值
包括临床重要性与统计学意义,两者应相互结合, 缺一不可
需要借助于一些定性或定量指标来进行
23
选择文献质量评价工具
清单类(checklist) 尺度类(scale)
24
◆
三、不同研究设计的评价方法
25
一、随机对照试验
RC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将研究
对象随机分组,对不同组实施不同的干预措施,以比较效果 的不同 评价要点:随机、分配隐藏、盲法、基线可比性
偏倚的来源
选择偏倚 实施偏倚 失访偏倚 测量偏倚 报告偏倚
4
(一)内部真实性
1. 选择偏倚---基线特征 随机分组
发生在选择和分配研究对象时
随机分组不完善---各组基线不可比 随机序列公开---能预计到下一个研究对象 将
分配隐藏 分到哪组,掺杂主观因素带来偏倚
5
(一)内部真实性
opaque, sealed envelopes) 28
随访与失访
随访与失访、退出、终止、剔除
失访:受试者找不到 退出:受试者主动退出试验,常由于副作用 终止:研究者终止受试者的试验,常由于副作用或
受试者违背方案 剔除:研究结束进行资料整理时,发现不合格者,
将其剔除不进行分析。
29
不完全结局数据
8
(一)内部真实性
5. 报告偏倚
报告和未报告结果之间的系统差异
cochrane文献评价手册
![cochrane文献评价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ed1a60e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26.png)
Cochrane文献评价手册在医学和健康领域,Cochrane文献评价手册是一个备受推崇的参考资料。
它是一个致力于提供高质量、广度和深度兼具的文献评价和系统评价信息的权威评台。
通过对临床试验和其他医学研究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Cochrane文献评价手册为医生、医学研究者和患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见。
在Cochrane文献评价手册中,我们可以查找到各种主题的文献评价和系统评价,涵盖了从疾病预防到治疗、康复的各个方面。
无论是针对特定疾病、特定干预措施或特定人群的研究,Cochrane文献评价手册都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和意见,帮助人们做出更明智的医疗决策。
对于医学研究者来说,Cochrane文献评价手册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和学习的标准。
他们可以通过查阅Cochrane文献评价手册,了解到如何进行高质量的文献评价和系统评价,以及如何准确地汇总和分析研究结果。
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促进医学研究的发展和进步。
对于医生和医疗工作者来说,Cochrane文献评价手册则是一个宝贵的临床参考工具。
他们可以在这里找到与自己临床实践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可靠的证据,以指导自己的临床决策。
这有助于提高临床实践的质量,保证患者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
对于患者和公众来说,Cochrane文献评价手册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信息来源。
他们可以在这里了解到关于自己健康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建议,从而更好地了解自身疾病,做出更明智的健康决策。
Cochrane文献评价手册是一个对医学研究、临床实践和健康决策都具有重要意义的权威评台。
它以其高质量、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文献评价和系统评价信息,为医学领域的各个参与者提供了宝贵的帮助和指导。
相信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和发展,Cochrane文献评价手册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启发。
Cochrane文献评价手册作为权威评台,其对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确无庸置疑。
在现代医学研究中,由于信息的爆炸性增长和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医生和研究者需要一个可靠的参考工具来指导他们的决策和实践。
cochrane纳入的RCT文献质量评价(风险偏倚评估工具)中英文对照版
![cochrane纳入的RCT文献质量评价(风险偏倚评估工具)中英文对照版](https://img.taocdn.com/s3/m/eb3684390029bd64793e2c85.png)
中文:Table 8.5.a: 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s tool for assessing risk of biasTable 8.5.d: Criteria for judging risk of bias in the ‘Risk of bias’ assessment tool研究者描述随机序列产生过程譬如:参考随机数字表使用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器扔硬币洗牌的卡片和信封掷骰子抽签最小化*最小化,可实现无随机元素,被认为相当于是随机的。
研究者描述序列的产生使用的是非随机的方法。
通常是系统的非随机方法,例如:通过奇偶或出生日期产生序列通过入院日期产生序列通过类似住院号或门诊号产生序列相对于上面提到的系统方法,其它非随机的方法少见的多,也更明显。
通常包括对参与者进行判断或非随机的方法,例如:临床医生判断如何分配参与者判断如何分配基于实验室检查或系列测试的结果分配基于干预的可获取性进行分配中心分配(包括电话,网络,药房控制随机)相同外形的顺序编号的药物容器;顺序编号、不透明、密封的信封参与者以及纳入参与者的研究者可能事先知道分配,因而引入选择偏倚,譬如基于如下方法的分配:使用摊开的随机分配表(如随机序列清单)分发信封但没有合适的安全保障(如透明、非密封、非顺序编号)交替或循环出生日期病历号其它明确的非隐藏过程任何如下标准:无盲法或盲法不充分,但系统评价员判断结局不太可能受到缺乏盲法的影响参与者和主要实施者均实施可靠的盲法,且盲法不太可能被打破任何如下标准:无盲法或盲法不充分,但系统评价员判断结局很可能受到缺乏盲法的影响尝试对关键的参与者和实施者行盲法,但盲法很可能被打破,结局很可能受到缺乏盲法的影响任何如下标准:没有足够信息判断为低风险或高风险研究未描述此情况任何如下标准:无盲法或盲法不充分,但系统评价员判断结局不太可能受到缺乏盲法的影响参与者和主要实施者均实施可靠的盲法,且盲法不太可能被打破任何如下标准:无盲法或盲法不充分,但系统评价员判断结局很可能受到缺乏盲法的影响尝试对关键的参与者和实施者行盲法,但盲法很可能被打破,结局很可能受到缺乏盲法的影响任何如下标准:没有足够信息判断为低风险或高风险研究未描述此情况任何如下标准:无缺失数据缺失数据的产生不大可能与真实结局相关(对于生存数据,删失不大可能引入偏倚)缺失数据的数目在各干预组相当,且各组缺失原因类似对二分类变量,与观察事件的发生风险相比,缺失比例不足以影响预估的干预效应对连续性结局数据,缺失数据的合理效应规模(均数差或标准均数差)不会大到影响观察的效应规模;缺失的数据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任何如下标准:缺失数据的产生很大可能与真实结局相关, 缺失数据的数目及缺失原因在各干预组相差较大对二分类变量,与观察事件的发生风险相比,缺失比例足以影响预估的干预效应对连续性结局数据,缺失数据的合理效应规模(均数差或标准均数差)足以影响观察的效应规模;意向治疗分析中存在实际干预措施与随机分配的干预相违背的情况对缺失数据进行简单的不合适的估算任何如下标准:没有报道缺失或排除的情况,无法判断高风险或低风险(如未说明随机的数量,未提供数据缺失的原因)研究未描述此情况任何如下标准:实验的计划书可获取,系统评价感兴趣的所有首要或次要结局均按计划书预先说明的方式报道实验计划书不可得,但很明显发表的报告包括所有的结局,包括预先说明的结局(这种性质的有说服力的文字可能少见)任何如下标准:不是所有的预先说明的首要结局均被报道一个或多个首要结局为采用预先说明的测量方法、分析方法或数据子集来报道系统评价感兴趣的一个或多个首要结局报道不全,以至于不能纳入meta分析研究未报道此研究应当包含的主要关键结局具有与特殊试验设计相关的潜在偏倚来源或被指欺诈或其它问题可能存在偏倚风险,但存在以下两种中的一种没有足够信息评估是否存在其它重要的偏倚风险没有足够的证据认为发现的问题会引入偏倚Table 8.7.a: Possible approach for summary assessments of the risk of bias for each important outcome (across domains) within and across studies英文:Table 8.5.a: 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s tool for assessing risk of biasTable 8.5.d: Criteria for judging risk of bias in the ‘Risk of bias’ assessment toolprocess such as:Referring to a random number table;Using a computer random number generator;Coin tossing;Shuffling cards or envelopes;Throwing dice;Drawing of lots;Minimization*.*Minimization may be implemented without a random element, and this isconsidered to be equivalent to being random.judgement The investigators describe a non-random component in the sequence generation process. Usually, the description would involve somesystematic, non-random approach, for example:Sequence generated by odd or even date of birth;Sequence generated by some rule based on date (or day) of admission;Sequence generated by some rule based on hospital or clinic recordnumber.Other non-random approaches happen much less frequently than thesystematic approaches mentioned above and tend to be obvious. Theyusually involve judgement or some method of non-random categorization ofparticipants, for example:Allocation by judgement of the clinician;Allocation by preference of the participant;Allocation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a laboratory test or a seriesof tests;Allocation by availability of the intervention.Criteria for a judgement Participants and investigators enrolling participants could not foreseeassignment because one of the following, or an equivalent method, was usedto conceal allocation:Central allocation (including telephone, web-based andpharmacy-controlled randomization);Sequentially numbered drug containers of identical appearance;Sequentially numbered, opaque, sealed envelopes.judgement Participants or investigators enrolling participants could possiblyforesee assignments and thus introduce selection bias, such as allocationbased on:Using an open random allocation schedule (e.g. a list of randomnumbers);Assignment envelopes were used without appropriate safeguards(e.g. if envelopes were unsealed or nonopaque or not sequentiallynumbered);Alternation or rotation;Date of birth;Case record number;Any other explicitly unconcealed procedure.Criteria for a judgement Any one of the following:No blinding or incomplete blinding, but the review authors judgethat the outcome is not likely to be influenced by lack of blinding;Blinding of participants and key study personnel ensured, andunlikely that the blinding could have been broken.judgementAny one of the following:No blinding or incomplete blinding, and the outcome is likely tobe influenced by lack of blinding;Blinding of key study participants and personnel attempted, butlikely that the blinding could have been broken, and the outcomeis likely to be influenced by lack of blinding.judgement ‘Unclear risk’ ofAny one of the following:Insufficient information to permit judgement of ‘Low risk’ or ‘High risk’;The study did not address this outcome.Criteria for a judgement Any one of the following:No blinding of outcome assessment, but the review authors judge thatthe outcome measurement is not likely to be influenced by lack ofblinding;Blinding of outcome assessment ensured, and unlikely that theblinding could have been broken.judgementAny one of the following:No blinding of outcome assessment, and the outcome measurement islikely to be influenced by lack of blinding;Blinding of outcome assessment, but likely that the blinding couldhave been broken, and the outcome measurement is likely to beinfluenced by lack of blinding.judgement ‘Unclear risk’ ofAny one of the following:Insufficient information to permit judgement of ‘Low risk’ or‘High risk’;The study did not address this outcome.Criteria for a judgement Any one of the following:No missing outcome data;Reasons for missing outcome data unlikely to be related to trueoutcome (for survival data, censoring unlikely to be introducingbias);Missing outcome data balanced in numbers across interventiongroups, with similar reasons for missing data across groups;For dichotomous outcome data, the proportion of missing outcomescompared with observed event risk not enough to have a clinicallyrelevant impact on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estimate;For continuous outcome data, plausible effect size (difference inmeans or standardized difference in means) among missing outcomesnot enough to have a clinically relevant impact on observed effectsize;Missing data have been imputed using appropriate methods.judgement Any one of the following:Reason for missing outcome data likely to be related to trueoutcome, with either imbalance in numbers or reasons for missingdata across intervention groups;For dichotomous outcome data, the proportion of missing outcomescompared with observed event risk enough to induce clinicallyrelevant bias in intervention effect estimate;For continuous outcome data, plausible effect size (difference inmeans or standardized difference in means) among missing outcomesenough to induce clinically relevant bias in observed effect size;‘As-treated’ analysis done with substantial departure of theintervention received from that assigned at randomization;Potentially inappropriate application of simple imputation.judgement ‘Unclear risk’ ofAny one of the following:Insufficient reporting of attrition/exclusions to permit judgement of ‘Low risk’ or ‘High risk’ (e.g. number ran domized not stated,no reasons for missing data provided);The study did not address this outcome.Criteria for a judgement Any of the following:The study p rotocol is available and all of the study’spre-specified (primary and secondary) outcomes that are of interestin the review have been reported in the pre-specified way;The study protocol is not available but it is clear that thepublished reports include all expected outcomes, including thosethat were pre-specified (convincing text of this nature may beuncommon).judgementAny one of the following:Not all of the study’s pre -specified primary outcomes have beenreported;One or more primary outcomes is reported using measurements,analysis methods or subsets of the data (e.g. subscales) that werenot pre-specified;One or more reported primary outcomes were not pre-specified(unless clear justification for their reporting is provided, suchas an unexpected adverse effect);One or more outcomes of interest in the review are reportedincompletely so that they cannot be entered in a meta-analysis;The study report fails to include results for a key outcome thatwould be expected to have been reported for such a study.judgementThere is at least one important risk of bias. For example, the study: Had a potential source of bias related to the specific study designused; orHas been claimed to have been fraudulent; orHad some other problem.judgement ‘Unclear risk’ ofThere may be a risk of bias, but there is either:Insufficient information to assess whether an important risk of bias exists; orInsufficient rationale or evidence that an identified problem willintroduce bias.Table 8.7.a: Possible approach for summary assessments of the risk of bias for each important outcome (across domains) within and across studies。
文献评价指标sjr和hix
![文献评价指标sjr和hix](https://img.taocdn.com/s3/m/c0d3040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11.png)
文献评价指标sjr和hixSJR是SCImago Joumal Rankings的缩写,是一个既考虑了期刊被引数量,又考虑了期刊被引质量的指标。
它采用Goode的PageRank算法,赋予高声望期刊的引用以较高的权重,并以此规则迭代计算直到收敛。
SNIP是Source Normalized Impact per Paper的缩写,是衡量期刊影响力的新工具。
SNIP是荷兰学者Moed 教授于2010年提出的全新期刊评价指标,旨在对不同主题领域的期刊影响力进行评价,为验证这一评价指标在期刊评价实践中的效用。
扩展资料文献检索方法:直接法又称常用法,是指直接利用检索系统(工具检索文献信息的方法。
它又分为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
顺查法顺查法是指按照时间的顺序,由远及近地利用检索系统进行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
这种方法能收集到某一课题的系统文献,它适用于较大课题的文献检索。
例如,已知某课题的起始年代,需要了解其发展的全过程,就可以用顺查法从最初的年代开始查找。
倒查法倒查法是由近及远,从新到旧,逆着时间的顺序利用检索工具进行文献检索的方法。
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最快地获得最新资料。
抽查法抽查法是指针对项目的特点,选择有关该项目的文献信息最可能出现或最多出现的时间段,利用检索工具进行重点检索的方法。
追溯法是指不利用一般的检索系统,而是利用文献后面所列的参考文献,逐一追查原文(被引用文献,然后再从这些原文后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逐一扩大文献信息范围,一环扣一环地追查下去的方法。
它可以像滚雪球一样,依据文献间的引用关系,获得更好的检索结果。
循环法又称分段法或综合法。
它是分期分交替使用直接法和追溯法,以期取长补短,相互配合,获得更好的检索结果。
参考资料来源:——文献检索。
胡雁循证护理学理论部分答案
![胡雁循证护理学理论部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d483ce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a.png)
胡雁循证护理学理论部分答案1、循证医学的创始人是()A:ArichieCochraneB:DavidSackettC:GordonGuyattD:AlanPearson正确答案:【ArichieCochrane】2、循证护理起源与循证医学()A:对B:错正确答案:【对】3、循证护理的核心要素包括()A:护理文化B:临床经验C:患者愿望D:科学证据正确答案:【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科学证据】4、证据的特征中最核心的特征是()A:证据的时效性B:证据的多元性C:证据的情景相关性D:证据的等级性正确答案:【证据的等级性】5、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的提出者是()A:ArichieCochraneB:DavidSackettC:AlanPearsonD:GordonGuyatt正确答案:【AlanPearson】6、PICO问题中I是指()A:干预B:对象C:结局D:对照正确答案:【干预】7、循证护理的核心步骤中文献质量的严格评价是哪一个环节的内容()A:证据传播B:证据生成C:证据综合D:证据应用正确答案:【证据综合】8、提出循证问题时,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提出循证问题之前要进行预检索B:注意干预与结局之间的逻辑关系C:注意关于与对照之间的逻辑关系D:提出的循证问题要具有创新性正确答案:【提出的循证问题要具有创新性】9、循证问题中一定要有干预措施()A:对B:错正确答案:【错】10、我国循证护理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A:开展循证护理方法培训B:建立证据资源库C:研制本土化的循证实践指南D:翻译国外的证据资源正确答案:【开展循证护理方法培训建立证据资源库研制本土化的循证实践指南】第二章单元测试1、关于布尔逻辑运算符“AND”及“AANDB”,说法正确的是()。
A:AND表示或者B:AANDB表示检索结果将同时满足A和BC:AANDB表示检索结果将满足A但不满足BD:AANDB表示检索结果将满足A或者B正确答案:【AANDB表示检索结果将同时满足A和B】2、关于文献筛选的流程,说法错误的是()。
XXX纳入的RCT文献质量评价(风险偏倚评估工具)中英文对照版
![XXX纳入的RCT文献质量评价(风险偏倚评估工具)中英文对照版](https://img.taocdn.com/s3/m/4198d101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5.png)
XXX纳入的RCT文献质量评价(风险偏倚评估工具)中英文对照版根据XXX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表8.5.a列出了评估偏倚类型的指标。
其中,选择偏倚包括评估随机序列的产生,以及对分组可比性的评估。
需要提供足够详细的描述,以便判断分组的产生是否具有可比性。
分配偏倚则需要提供足够详细的描述,以评估分配是否隐藏,并决定干预的分配是否可见。
实施偏倚则需要描述实施者和参与者是否采用了双盲方法,以避免其了解干预信息。
同时,需要提供与实施的盲法是否有效相关的信息。
测量偏倚则需要描述对结局者行盲法,避免其了解所接受的干预信息。
同时,需要提供与实施的盲法是否有效相关的信息。
失访偏差需要描述每个主要结局数据的完整性,以及缺失数据是否报告。
同时,需要说明重新纳入分析的原因。
发表偏差需要说明如何审查选择性报道结局的可能性,以及审查结果。
其他偏差则需要说明不包括在上述偏差中的其他重要偏差。
如果在计划书中指出了特定的问题或条目,需要对每一项进行说明。
表8.5.d列出了评估偏倚风险的标准。
其中,随机序列的产生不充分会导致选择偏差。
对于评判为低风险的标准,研究者需要描述随机序列产生的过程,例如参考随机数字表、使用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器、扔硬币、洗牌的卡片和信封、掷骰子、抽签、最小化等方法。
对于评判为高风险的标准,研究者需要描述使用的非随机方法,通常是系统的非随机方法,例如最小化,虽然可实现无随机元素,但被认为相当于是非随机的。
可能被打破,结局很可能受到缺乏盲法的影响风险未知任何如下标准:没有足够信息判断为低风险或高风险研究未描述此情况随机化是临床研究中重要的方法之一,但在实施随机化时,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偏差。
在随机化的过程中,通常会采用系统方法或非随机的方法来产生序列。
其中,系统方法包括通过奇偶或出生日期、入院日期、住院号或门诊号等方式产生序列;非随机的方法则包括临床医生或参与者的判断、实验室检查或系列测试的结果、干预的可获取性等方式来分配。
cochrane文献质量评价分级
![cochrane文献质量评价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d1eca3c9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a9.png)
cochrane文献质量评价分级医学文献的定义及类别“文献”一词出现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关于文献的记载,最早见于《论语八佾》。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文献”的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文献的研究一直持续至今。
文献的具体定义尚缺乏统一的定论,《现代汉语词典》对文献的定义是“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资料”[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将文献定义为“记载有知识的一切载体”[2]。
有学者将文献定义为“文献就是将知识、信息用文字、符号、图像、音频等记录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结合体”[3]。
有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知识、一定的载体、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一定的意义表达和记录体系这4个方面构成文献的基本要素。
医学文献(medicalliterature)就是与医学有关的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按照文献的研究类型分为:系统评价、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系列研究、病例报告和专家经验总结等。
决定文献质量的关键部分:研究有首创性或提供了新证据、研究对象的选择合理、科研设计合理、偏倚得到有效控制、研究样本量足够大和研究的时间足够长。
然而医学文献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前提就是该文献必须有一定的价值,而且有可靠的等级评价体系。
医学文献的价值就是根据其文献内在及外在真实性及临床意义的重要性去评判,是根据医学研究的方向不同确定评价的原则和方法[4],其中内在真实性是文献评价的重点。
2西医文献评价体系2.1证据分级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证据分级概念,将随机对照研究的质量定为最高,并引入内部真实性和外部真实性的概念。
证据分级为西医识别文献可靠性的准则。
最初3级标准:1级: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RCT);2级:1级和3级中间的类型;3级:专家经验。
老5级标准:1级:收集所有质量可靠的RCT后做出的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结果,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2级:单个大样本的RCT结果;3级:设有对照但未用随机方法分组的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4级:无对照的系列病例观察;5级:专家意见、描述性研究和病例报告。
cochrane纳入的RCT文献质量评价(风险偏倚评估工具)中英文对照版讲解学习
![cochrane纳入的RCT文献质量评价(风险偏倚评估工具)中英文对照版讲解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f53359eda26925c52dc5bf18.png)
缺失数据的产生不大可能与真实结局相关(பைடு நூலகம்于生存数据,删失不大可能引入偏倚)
缺失数据的数目在各干预组相当,且各组缺失原因类似
对二分类变量,与观察事件的发生风险相比,缺失比例不足以影响预估的干预效应
对连续性结局数据,缺失数据的合理效应规模(均数差或标准均数差)不会大到影响观察的效应规模;
缺失的数据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因参与者和实施者了解干预情况而导致实施偏倚
偏倚低风险标准
任何如下标准:
无盲法或盲法不充分,但系统评价员判断结局不太可能受到缺乏盲法的影响
参与者和主要实施者均实施可靠的盲法,且盲法不太可能被打破
偏倚高风险标准
任何如下标准:
无盲法或盲法不充分,但系统评价员判断结局很可能受到缺乏盲法的影响
尝试对关键的参与者和实施者行盲法,但盲法很可能被打破,结局很可能受到缺乏盲法的影响
实验计划书不可得,但很明显发表的报告包括所有的结局,包括预先说明的结局(这种性质的有说服力的文字可能少见)
高风险判断标准
任何如下标准:
不是所有的预先说明的首要结局均被报道
随机序列的产生
随机序列产生不充分导致选择偏倚
判断为低风险的标准
研究者描述随机序列产生过程譬如:
参考随机数字表
使用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器
扔硬币
洗牌的卡片和信封
掷骰子
抽签
最小化
*最小化,可实现无随机元素,被认为相当于是随机的。
判断为高风险的标准
研究者描述序列的产生使用的是非随机的方法。通常是系统的非随机方法,例如:
其它偏倚
其它偏倚来源
说明不包括在上述偏倚中的其它重要偏倚
如果特定的问题或条目事先在计划书中指出,应对每一项说明
jbi文献质量评价工具英文版
![jbi文献质量评价工具英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37a285f2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b.png)
jbi文献质量评价工具英文版Title: A Review of Quality Assessment Tools for Journal of Biomedical Informatics (JBI) Literature1. IntroductionThe Journal of Biomedical Informatics (JBI) is a renowned platform for research articles in the field of biomedical informatics.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published articles, it is essential to have a sound evaluation process in plac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view and analyze various tools employed for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JBI literature.2. Methodology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search was conducted using databases such as PubMed, Scopus, and Google Scholar. Keywords such as "JBI," "journal assessment," "literature quality," and "evaluation tools" were used to identify relevant articles.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articles that presented or discussed tools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JBI literature. Exclusion criteria included articles not published in English or those that did not focus on JBI literature.3. Findings3.1. PRISMA (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PRISMA is a widely used tool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Although not explicitly designed for JBI literature, it serves as a valuable resource in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research articles. PRISMA provides a transparent reporting framework, emphasizing the inclusion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in study design, conduct, and reporting. It consists of a 27-item checklist covering title, abstract, introduction,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 and funding.3.2. CONSORT (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CONSORT is a guideline developed for reporting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 It consists of a 25-item checklist that addresses different aspects of RCT reporting, ensuring transparent and comprehensive reporting of study findings. While not exclusive to JBI literature, CONSORT aids in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RCTs published in JBI.3.3. STARD (Standards for Reporting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STARD is a tool designed for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 It encompasses a 25-item checklist, covering all the necessary aspects of study design and reporting. By adhering to the STARD guidelines, authors can ensure the reliability and transparency of their research findings in the domain of diagnostic accuracy.3.4. PRISMA-ScR (PRISMA Extension for Scoping Reviews)PRISMA-ScR is an extension of the PRISMA tool specifically developed for scoping reviews. Scoping reviews are gaining popularity in the JBI field, and this tool assists in evaluating the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of such reviews. PRISMA-ScR follows a 20-item checklist, ensuring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approach to literature review.4. DiscussionWhile there is an absence of specific tools exclusively targeting the assessment of JBI literature, the aforementioned tools play a vital role in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research articles published in JBI. These tools provide valuable frameworks and checklists to assess the transparency,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research findings.It is imperative for authors, editors, and reviewers of JBI literature to familiarize themselves with these tools and incorporate them into the review process. By utilizing these assessment tools, the overall quality of JBI literature can b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reby facilitating evidence-based decision-making in the field of biomedical informatics.5. ConclusionIn conclusion, despite the lack of specific tools for quality assessment of JBI literature, existing tools such as PRISMA, CONSORT, STARD, and PRISMA-ScR can be effectively utilized. These tools offer valuable guidelines and checklists to ensure transparent reporting and enhanc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JBI literature. Authors, editors, and reviewers should actively employ these tools to maintain the credi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research published in JBI. Future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developing tools specifically tailored to evaluate JBI literature, further advancing the field of biomedical informatics.。
王丽雪八大证据总结
![王丽雪八大证据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1d7aee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20.png)
王丽雪八大证据总结1. 问题确立证据总结是聚焦临床实践中的某个特定的点,对相关最新、最佳证据的全面总结。
因此,证据总结选题不宜太大,应充分聚焦。
其次,证据总结选题应尽量结构化,可继续使用PICOs对证据总结的选题进行结构化,明确此次证据总结的目的、意义与使用范围。
应注意证据的时效性,尽量纳入3~5年内的证据。
2. 文献检索依据证据金字塔分布模式,自上而下逐层检索可用资源。
需要强调的是,所有类型的证据包括循证知识库、证据总结、临床实践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原始研究等,经过充分评价后均可作为临床转化的资源。
3. 文献筛选在结构化研究问题的基础上,制定文献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并使用透明、可重复的方法筛选文献。
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完成后比对结果,如有异议通过讨论或与第三人协商裁定。
4. 文献质量评价根据文献类型,采用公开、有说服力的评价工具,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
不同类型的文献质量评价工具及使用方法,在本系列的第五篇文章中已详细介绍。
5. 证据汇总与分级逐篇阅读纳入文献,逐条提取证据内容及来源,并根据主题对证据汇总。
提取证据应忠于原文、标注出处,主题设置应围绕实践中的关键环节。
6. 形成实践建议基于证据汇总,给出简洁清晰、可读性强的实践建议。
此外,还可以构建配套资源如工具、手册、流程图、视频等,增强证据的传播力与可读性。
在制作证据总结的环节,并不强调必须给出证据的推荐级别。
证据仅是推荐意见制定的决定因素之一,除此之外,干预风险、利弊对比、经济成本、所需资源、卫生服务水平或能力、患者价值观及意愿等均是考虑因素。
从证据到推荐意见形成的方法学可参考指南推荐意见的形成方法,借鉴GRADE系统、JBI FAME模式,组织多学科工作组借助于预先设计好的内容框架或辅助工具保证推荐意见科学透明的制定。
7.背景报告证据总结的临床背景,阐述证据总结的目的、意义,声明证据总结的适用范围。
8.方法报告证据总结的结构化PICOs问题,描述检索数据库及检索词,报告证据的纳入、排除标准,阐述文献质量评价方法及评价工具,阐述证据的汇总方法、分级方法及所使用的分级系统,描述制作团队的资质及对潜在利益冲突的声明。
cochrane纳入的RCT文献质量评价风险偏倚评估工具中英文对照
![cochrane纳入的RCT文献质量评价风险偏倚评估工具中英文对照](https://img.taocdn.com/s3/m/d3e615a889eb172dec63b739.png)
结局评估者了解分配的干预措施将导致测量偏倚
失访偏倚
不全结局数据每个主要结局均应评估(或分类结局)
描述每个主要结局数据的完整性,包括分析中的自然缺失和排除。这些缺失数据是否报告,在各个干预组的数目(并与总样本量比较),数据缺失以及重新纳入分析的原因
Selectionbias.
Randomsequencegeneration.
Describethemethodusedtogeneratetheallocationsequenceinsufficientdetailtoallowanassessmentofwhetheritshouldproducecomparablegroups.
基于实验室检查或系列测试的结果分配
基于干预的可获取性进行分配
偏倚风险不清楚的判断标准
没有足够的信息判断随机序列的产生存在高风险或低风险
分配隐藏
分配前不充足的分配隐藏导致选择偏倚
低风险判断标准
参与者以及纳入参与者的研究者因以下掩盖分配的方法或相当的方法,事先不了解分配情况
中心分配(包括电话,网络,药房控制随机)
Selectionbias(biasedallocationtointerventions)duetoinadequategenerationofarandomisedsequence.
Allocationconcealment.
Describethemethodusedtoconcealtheallocationsequenceinsufficientdetailtodeterminewhetherinterventionallocationscouldhavebeenforeseeninadvanceof,orduring,enrolment.
citescore指标
![citescore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a4fa016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aa.png)
citescore指标摘要:1.引言:介绍CiteScore指标的背景和重要性2.CiteScore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其组成部分3.CiteScore指标的优势和局限性4.如何利用CiteScore指标进行学术研究和文献筛选5.结论:总结CiteScore指标在学术评价中的作用正文:**引言**在学术界,评估学术成果和研究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CiteScore (引用分数)指标。
CiteScore是Elsevier公司基于Scopus数据库提出的一种量化评价指标,旨在帮助学术界更全面、准确地衡量学术成果的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CiteScore指标的计算方法、优势和局限性,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学术研究和文献筛选。
**CiteScore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其组成部分**CiteScore指标是通过对Scopus 数据库中的文献引用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出的一种量化指标。
其计算方法如下:1.首先,统计某一年度发表的文献在接下来的三年中被引用的次数;2.然后,将这一年被引用次数除以该年度发表文献的总数;3.最后,将所得结果乘以100,得到CiteScore指标。
CiteScore指标由以下三个组成部分构成:1.引用数量:反映了一篇文献的学术影响力;2.发表年份:影响了文献的权重,较近期的文献通常具有较高的权重;3.文献类型:不同类型的文献(如期刊文章、会议论文等)在计算CiteScore时具有不同的权重。
**CiteScore指标的优势和局限性**CiteScore指标具有以下优势:1.全面性:基于Scopus数据库,涵盖了全球大量学术文献;2.时效性:每年更新,反映当前学术界的动态;3.客观性:基于文献引用数据,较少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然而,CiteScore指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数据库局限:仅限于Scopus数据库中的文献,可能忽略了其他重要学术数据库中的成果;2.引用质量:CiteScore仅关注引用数量,未对引用的质量进行评价;3.文献类型限制:不同类型的文献在计算CiteScore时具有不同权重,可能导致某些类型文献的的学术价值被低估或高估。
05 李博-循证文献评价ROB tool使用20140427
![05 李博-循证文献评价ROB tool使用20140427](https://img.taocdn.com/s3/m/7fcde29471fe910ef12df8b9.png)
电话接通
• 第四步,无论是谁最终负责接听电话,都要尽量详细询问以下几个 问题:
• 引入→XXX老师,您好,打扰一下,我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一名学 生,在作一篇中医药戒毒方面的综述,检索到您发表于XXXX年 XXXX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现在有个问题想请教您,方便的话,想请 教您几个问题;
7
2014/4/22
查证落实文中随机方法(实例)
• 目的 • 落实文献中叙及的随机方法及盲
法是否真正做到,进一步筛选文 献,确定纳入文献质量。 • 方法 • 查证方法包括电话询问、E-mail 联系及当面请教。
以电话询问方式为例: • 首先从各个数据库下载相关研究
全文,只要有“随机”二字,包 括“随机分为两组”、“随机抽 样分为两组”等等;其次,将作 者姓名、文章名、发表信息填入 先设计的表中;接着,打电话询 问。
6
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估工具
2014/4/22
13
Cochrane RCT质量评价标准
• ①随机方法是否正确。 ②是否隐蔽分组。 ③盲法的使用情况。 ④失访或退出描述情况,有无采用意 向性(ITT)分析。 以上质量标准中,如所有标准均为“充 分”,则发生各种偏倚的可能性很小; 如其中一条为不清楚,则有发生相应偏 倚的中等度可能性;如其中一条为“ 不充分”或“未采用”,则有发生相应 偏倚的高度可能性。
验,则进一步问其随机序列隐藏没有?用什么方法隐藏?在研究过 程中,病人、医生,研究者知道不知道,病人可否选择在哪一个组 ? • 结果测定时,采用盲法没有? • 判断作者对正确的随机方法是否真正了解或不了解,即作者如果采 用了错误的的随机方法,则需要判断是明知故犯还是真不懂造成的 错误,将你的判断记录在表中。(明知故犯者填入“知道错”,真 不懂者则为“真不懂”) • 通话最后真诚表示感谢;整理思路,尽快记录在原始资料上。
推动证据向临床转化证据临床转化研究中的文献质量评价
![推动证据向临床转化证据临床转化研究中的文献质量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f933662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f.png)
推动证据向临床转化证据临床转化研究中的文献质量评价一、概述证据向临床转化的过程,是医学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基础研究成果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旨在提升患者诊疗效果,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在这个过程中,文献质量评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确保转化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还能为临床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我们需要明确证据临床转化研究的重要性。
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大量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这些成果是否能够真正应用于临床实践,还需要经过严格的评价和验证。
证据临床转化研究正是将这些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关键环节,它能够将最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引入临床,提高诊疗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文献质量评价在证据临床转化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文献是传递研究成果的主要载体,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转化研究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高质量的文献能够为转化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而低质量的文献则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偏差甚至误导临床决策。
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是确保转化研究质量的关键步骤。
在文献质量评价过程中,需要关注多个方面。
要考察文献的研究设计是否合理,包括样本选择、研究方法、数据收集和处理等方面。
要关注文献的研究结果是否可靠,包括结果的准确性、可重复性和临床意义等方面。
还要评估文献的发表质量和学术价值,如期刊的影响因子、作者的学术声誉等。
证据临床转化研究中的文献质量评价是确保研究成果科学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文献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我们可以筛选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临床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推动医学领域的不断进步。
1. 背景介绍:证据临床转化研究的重要性及挑战证据临床转化研究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连接着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是推动医疗水平持续进步的关键环节。
尽管医学科学日新月异,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将这些证据有效转化为临床实践却面临着诸多挑战。
证据临床转化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革新,医生需要不断学习最新的科研成果,以提供更加科学、精准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研究成果
證據等級
评析项目
结果
评价依据
队列的选择
暴露队列的代表性
A很好的代表性*
B较好的代表性*
C代表性差,如选择志愿者、护士等
D未描述队列的来源
非暴露队列的选择
A于暴露队列来自同一人群,如同一社区*
B与暴露队列来自不同人群
C未描述来源
暴露的确定
A严格确定的记录(如外科的记录)*
B结构式问卷调查
C自己的记录
D未描述
研究开始时没有研究对象已经发生研究的疾病
A是*
B否
可比性
暴露队列和非暴露队列的可比性
(设计和分析阶段)
A根据最重要的因素选择和分析对照*
B根据其他的重要因素(例如第二重要因素)选择和分析对照(可以理解为是否对重要的混杂因素进行了校正)
结果
结果的测定方法
A独立的盲法测定和评估*
B根据可靠的记录*
C自的记录
D未描述
对于所研究的疾病随访时间是否足够长
A是的*
B否(时间太短,多数未发生所研究的疾病)
随访的完整性
A随访完整,对所有的研究对象都随访到*
B随访率>80%,(评价者自己可以确定一个随访率),少数失访,失访小并对失访者进行了描述分析*
C随访率<80%,对失访者没有进行描述
□ Yes
□Unclear
□ No
Is it unlikely that important, relevant studies were missed?
(搜尋策略完整、無遺漏)
□ Yes
□ Unclia used to select articles for inclusion appropriate?
□是
□否
□不清楚
除了验证的干预措施外实验组和对照组接受的其他干预措施是否相同?
□是
□否
□不清楚
是否描述了评估不良反应或副作用的方法?
□是
□否
□不清楚
结局指标的设立是否妥当?测评方法是否可信?
□是
□否
□不清楚
资料分析方法是否恰当?
□是
□否
□不清楚
主要研究成果
證據等級
英国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对病例对照研究的真实性评价
(納入與排除標準合宜)
□ Yes
□ Unclear
□ No
Were the included studies sufficiently valid for the type of question asked?
(足夠證據呈現收錄研究品質是否良好)
□ Yes
□ Unclear
□ No
Were the results similar from study to study?
研究方法
(Design)
研究對象
(Participant)
介入措施
(Intervention)
比較措施
(Comparison)
成果指標
(Outcome)
評析項目
評析結果
評析根據
What question (PICO) did the systematic reviewaddress?
(問題與PICO主題明確)
(各研究結果是否相似)
□ Yes
□ Unclear
□ No
主要研究成果
證據等級
□是
□否
□不清楚
是否清晰描述了样本的入选过程、分组过程、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是
□否
□不清楚
是否对研究对象和结果测评者实施了盲法
□是
□否
□不清楚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基线时是否具有可比性?
□是
□否
□不清楚
是否描述样本流失情况?流失的样本是否也纳入分析
□是
□否
□不清楚
是否采用相同的方式对各组研究对象的结局指标进行测评(要求培训测量者)
篇名
作者(年份)、標題、期刊(名稱、卷期、頁數)
研究方法(Design)
研究對象(Participant)
介入措施(Intervention)
比較措施(Comparison)
成果指標(Outcome)
评析项目
结果
评析依据
病例组的纳入方法和样本量是否恰当,能否代表研究群体
□是
□否
□不清楚
对照组的纳入方法和样本量是否恰当,能否代表总体,与病例组是否匹配。
□ High risk
Blinding of participants and personnel
(受試者及照護人員不知誰是實驗組)
□ Low risk
□ Unclear risk
□ High risk
Blinding of outcome assessment
(評估結果者不知誰是實驗組)
□ Low risk
□ Unclear risk
□ High risk
Incomplete outcome data
(受試者追蹤率是否夠高,流失病人的資料是否納入分析)
□ Low risk
□ Unclear risk
□ High risk
主要研究成果
證據等級
Systematic Review文献评价及荟萃
篇名
作者(年份)、標題、期刊(名稱、卷期、頁數)
研究對象(Participant)
介入措施(Intervention)
比較措施(Comparison)
成果指標(Outcome)
评析项目
结果
评价依据
样本的纳入方法是否恰当,能否代表研究群体?
□是
□否
□不清楚
对暴露因素的测量是否准确?
□是
□否
□不清楚
结局测评方法是否恰当可信?
□是
□否
□不清楚
在研究设计和资料分析中是否考虑到了所有重要混杂因素?
□是
□否
□不清楚
对暴露因素的测量是否准确,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测量方式是否一致。
□是
□否
□不清楚
在研究设计和资料分析中,是否考虑到了所有重要的混杂因素
□是
□否
□不清楚
主要研究成果
證據等級
英国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对队列研究的真实性评价
篇名
作者(年份)、標題、期刊(名稱、卷期、頁數)
研究方法(Design)
澳大利亚JBI循证为证保健中心对类实验性研究的真实性评价(2004)
篇名
作者(年份)、標題、期刊(名稱、卷期、頁數)
研究方法(Design)
研究對象(Participant)
介入措施(Intervention)
比較措施(Comparison)
成果指標(Outcome)
评析项目
结果
评析依据
研究目的是否明确,立题依据是否充分?
D未描述
注:每一项研究在“选择”和“结果”上的每一个条目最多可以有一个“*”。而在“可比性”上的条目最多可以有两个“*”。
RCT文献评价及荟萃
篇名
作者(年份)、標題、期刊(名稱、卷期、頁數)
研究方法
(Design)
RCT
研究對象
(Participant)
介入措施
(Intervention)
比較措施
(Comparison)
□是
□否
□不清楚
对研究对象的随访时间是否足够?
□是
□否
□不清楚
是否对所有对象都进行了随访?
□是
□否
□不清楚
主要研究成果
證據等級
队列研究的NOS中文版
篇名
作者(年份)、標題、期刊(名稱、卷期、頁數)
研究方法(Design)
研究對象(Participant)
介入措施(Intervention)
比較措施(Comparison)
成果指標
(Outcome)
評析項目
評析結果
評析根據
Random sequence generation
(是否以隨機順序分派組別)
□ Low risk
□ Unclear risk
□ High risk
Allocation concealment
(是否分派過程保密,無法事先預知)
□ Low risk
□ Unclear ri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