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身份识别流程图
患者身份识别标准操作程序
患者身份识别标准操作程序(SOP)患者身份识别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对患者身份进行评估、核实、确认等,以确保正确的诊疗实施于正确的患者的过程。
准确识别患者身份保证是医疗护理安全的前提,是执行各种检查、治疗等诊疗活动中的重要步骤,是确保将正确的诊疗实施于正确的患者的必要途径,是确保患者安全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一、患者身份识别目的1.患者身份识别能使医务人员正确识别与确认患者,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诊疗活动,保证患者安全。
2.防止差错、事故发生,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二、患者身份识别管理制度1.制定患者身份识别工作流程,规范医务人员正确识别患者的工作程序。
2.在诊疗活动中,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二项核对患者身份,禁止仅以床号作为患者身份识别的依据。
3.住院患者统一佩戴腕带.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识,特别是1CU、新生儿科、手术室、急诊室等科室,以及意温不清、抢救、输血、不同语种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等。
4.建立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时患者身份确认的制度、方法和核对程序。
5.住院患者床头挂患者身份标识牌,注明患者的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护理级别等,以确认患者的身份。
6.对无法有效沟通者,如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等患者采用腕带作为身份识别的标记,并请患者家属参与核对.7鼓励并邀请患者及家属参与核对患者身份,核对时应让患者或其亲属陈述患者姓名。
8.院护理安全小组(每季度至少一次)对患者身份识别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制定改进措施.三、患者身份识别规程1.确定识别患者身份时机:患者入院时;患者进行检查前、中、后;患者进行各项治疗前、中、后;病房与手术室交接患者时;手术前、后;患者转科交接时;患者转床时;患者出院时;为新生儿洗澡、更衣、各项检查和治疗前、中、后等。
2.确定识别患者身份内容:对成人患者进行身份识别前,核对姓名、年龄、性別、住院号等内容;新生儿身份识别内容包括床号、母亲姓名及住院号、婴儿性别、身长、体重、出生日期与时间。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与流程PPT课件
骤。 ——是确保各项检查、
治疗平安、准确执行的根底。
2021/8/8
4
问题一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2021/8/8
5
患者 身份 识别 制度
2021/8/8
一、护 理 人 员 在 执 行 医 嘱、实 施 检 查 、治 疗 、护 理 之 前 ,必 须 认 真 核对和识别患者身 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 年龄、床号、住 院 号 等 两 项 核 对 患 者 身 份 〔禁 止 仅 以 房间 或 床 号 作 为 识 别的唯一依 据〕,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六 、对于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急诊无名患 者,使用“腕 带〞填写无名氏-编号、性别、 急诊时间、诊断,如需住院,填写住院号和科 室。
7
问题二
在患者转交接时怎样进行身份识别?
2021/8/8
8
急诊科与病房、ICU之 间识别程序
急诊科护士做好 交接前准备工作: 为病人佩戴腕带, 准确填写病人的 相关信息;在转 科登记本上填写 病人的个人信息、 相关交接内容, 并与病历进行核 对,确保相关信 息准确无误。
二、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采集供 临床检验及病理标本、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 及操作前,实施者应请患者自己说出自己的姓名, 不得直接称呼患者姓名而获得患者的应答;对新 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 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 述患者姓名。
6
患者 身份 识别 制度
腕带 查对
2021/8/8
正确 执行
13
我们的工作目标
质量第一 平安第一 病人康复
2021/8/8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与流程)
六十四、住院患者身份识别与手腕带使用制度(一)住院病人办理入院、出院手续时以各类医保卡(“医保”病人)、就诊卡或医联卡(非“医保”病人)、身份证作为身份识别的标识(附图)。
(二)所有住院病人均要佩戴腕带,“腕带”为住院病人在接受各项治疗、护理时身份识别的标志性信息之一。
住院病人接受各项治疗、护理时以“腕带”作为身份识别的标识(附表)。
使用“腕带”时的注意事项:1、“腕带”记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科别、药物过敏史等。
2、病人办理住院手续后,在病区产生“腕带”贴,每个病人的腕带贴具有唯一性。
3、一旦“腕带”贴形成后,腕带贴上的内容不得随意修改。
4、给病人佩戴腕带时,当班护士需认真核对病人相关信息,“腕带”一旦破损或污染,应及时更换;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
(三)为住院病人进行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等各类诊疗活动前,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依据),患者身份识别最主要通过“腕带”,此外还包括床尾(头)卡核对、双向核对(开放式询问核对)、病历牌(卡) 核对、注射单核对等。
(四)院内转送、接受病人时,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流程通过不同识别途径和识别内容确认病人身份(附表)。
(五)、对无名患者,腕带信息要注明,科室、床号、无名氏1或2、性别、年龄,在执行诊疗护理操作时,认真核对腕带信息。
对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镇静期间的患者佩戴腕带,并要邀请病人家属共同核对病人信息。
佩戴腕带部位皮肤完整,无擦伤、手部血运良好。
(六)医院应逐步建立计算机监控系统,计算机系统自动判别病人“腕带”信息与病人身份的符合性,二者信息不相符的病历,计算机将自动保留原始记录供相应职能部门跟踪分析。
附件1:住院患者身份确认环节及流程附件2:患者转运中的识别内容附件3:院内转送、接收患者身份识别的方法。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与流程图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一、住院患者必须建立床头卡。
二、对于治疗、护理不能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有效核对的患者(如手术、昏迷、神志不清、危重、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患者和无法正确语言表达且无家属陪伴的住院患者等),必须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载体。
三、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有床头卡核对、双向式核对(开放式询问核对)、腕带核对、病历牌(卡)核对等。
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并至少同时使用2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依据)。
四、转送、接收患者,必须认真识别患者身份。
五、转床、转科时,必须及时更新腕带信息,并做到二人核对,确保患者身份识别信息与腕带信息一致。
六、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七、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八、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
项目包括: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
九、患者使用腕带舒适,松紧度适宜,皮肤完整无破损。
十、加强对患者腕带使用情况的检查,各科护理质量监控组每月进行督导并有记录。
住院患者身份识别腕带管理规定一、为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营造一个安全的医疗环境,患者在住院期间需要佩戴身份识别腕带。
二、身份识别腕带信息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性别、入院日期、科室等。
三、病房护士接待患者时,为患者佩戴腕带,一般戴于患者右手腕部。
四、医护人员充分告知患者佩戴腕带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保证腕带的完好。
五、一人一带唯一对应,是保障正确识别患者身份最重要的条件。
六、若遇到患者身份腕带丢失、严重损坏等情况,责任护士应第一时间更换腕带。
七、患者出院时,责任护士为患者安全剪断腕带,按照医疗垃圾处理。
患者身份识别流程急诊、病房、ICU之间识别程序一、急诊科护士做好交接前准备工作:为病人佩戴腕带,上面准确填写病人的相关信息;在《转科病人交接护理记录单》上,准确填写病人的个人信息、诊断、相关交接内容,并与病历进行核对,确保相关信息准确无误。
新版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及流程
患者身份识别确定制度
1. 严格实施查对制度, 正确识别患者身份。
护士在进行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及其它护理操作等活动时, 应最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 如: 姓名、年纪、出生年月、性别、床号等。
严禁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唯一依据。
2.对能有效沟通患者, 实施双向查对法即要求患者或近亲属陈说患者姓名, 确定无误后方可实施。
3.对无法有效沟通患者, 如抢救、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重症患者, 必需使用腕带。
在各诊疗操作前除了查对床头卡、医嘱实施单以外, 必需查对腕带, 以识别患者身份。
4. 填入腕带识别信息必需经两名医务人员查对后方可使用, 若损坏需更新时, 需要经两人重新查对。
腕带填写信息字迹清楚规范, 正确无误。
项目包含: 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纪、住院号等信息。
“腕带”标准上佩戴病人左手, 佩戴时, 松紧适宜, 预防扭曲、勒伤。
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 血运良好。
护士长对患者腕带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验。
5.在实施任何有创诊疗活动前, 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眷)沟通, 作为最终确定手段, 以确保对正确患者实施正确操作。
6.需进行手术患者, 护士应严格实施患者身份识别步骤, 对患者姓名、年纪、科室、住院号等信息进行确定。
手术室与科室交接中关键步骤进行正确有效查对, 做好交接登记。
7.患者转科交接时, 最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 做好转科交接登记。
患者身份识别步骤图
手术患者身份识别步骤
包含(干细胞采髓术、深静脉置管术、细胞成份分流术等)
无名身份患者就诊处理步骤。
患者身份识别PPT演示课件
两种识别方法:床头卡、腕带, 反向查对(患者或近亲属、授权委托言表达障碍者 核对腕带信息
准确无误,实施治疗、护理;一项信息不符, 重新查对核实
★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一)
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 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如姓名、年龄、性别、病历号、 床号等,确认患者身份。
➢ 患者办理入院手续到病房后,护士接待新患者时双人核对腕带上 的信息与患者本人身份准确无误后佩戴。
➢ 腕带记载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科室、住院 号、过敏史、血型。
➢ 腕带原则上戴于患者左手腕部(或右手腕→脚踝),松紧适宜以 可容纳一小指为宜,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
➢ 医务人员应充分告知患者佩戴腕带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若遇到 患者识别腕带丢失或严重损坏等情况,病房护士应重新补写腕带, 经两人重新核对后补戴。
2、对急诊患者、中心输液室、住院患者按规定使用“腕带”作 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 “腕带”记载信息包括:患者姓名、 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等。
3、护士在为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必须经双人核对后方可 使用。注意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
4、腕带若损坏需更新时,由病房责任护士负责填写,填写的信 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同样需要经双人核对。
(5)病房与ICU转接患者
❖ 由医务人员负责转送,保证搬运安全;病房 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意识、瞳孔、生 命体征、输液、各种引流、皮肤完整情况等, 填写病房患者与ICU交接记录单,无误后方 可离开。
患者身份识别、核对程序
患者入院 建立床头牌 ,责任护士给患者佩戴腕带
治疗护理前(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 饮食、介入或有创治疗操作)查对
患者身份识别流程图
患者身份识别流程图门诊病人急诊病人
财务人员确认
姓名、年龄、
性别、身份证
挂号身份明无名身
号、家庭住址、确病人份病人
联系电话等。
医生确认:姓
启动无名身份
名、性别、年
医生诊疗患者就诊处置
龄、就诊号等
流程
住院处人员:
核对姓名、住
院号、性别、
办理入院手续
诊断、入住科
室、身份证号、
联系方式等
住院病人
接诊护士:核
对住院号、床
号、姓名、诊
断、病情
责任护士:核
对科室、床位、
姓名、性别、
年龄、诊断、
化验项目、检
查部位等
无名身份患者就诊处置流程无法确认患
者身份的无
名患者
立即通知主
管医生护士
长,积极抢
救、治疗
逐级上报(护理部、医务处、上级领导主管部门)
通知公安及民政部门协助核实患者身份
其佩戴的腕带必须标明正确的科室、床号、性别、住院号。
设定“醒目色彩腕带”作为标记
病人身份明
确后必须及
时改正身份
信息及更换
新的腕带
不克不及有效沟通的患者(XXX、神
志不清、无
自主能力的
重症患者、
儿童)手术
患者及语言
交流障碍患
者
能有效沟通
的患者
患者姓名、
性别(年龄)住院号、患
者家属亲朋
陪护
利用腕带及
患者家属亲
友陪护
腕带: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科别、诊断等。
由主班护士填写,须经二人核
对无误后方可使用;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
患者身份识别流程图
患者身份识别流程图
者身份信息的准确性。
流程图中展示了患者身份识别的详细流程,包括门诊病人和急诊病人的挂号流程以及住院病人的入院手续办理和责任护士的核对流程。
对于无名身份的患者,医院立即通知主管医生和护士长进行抢救和治疗,并逐级上报护理部、医务处和上级领导主管部门。
同时,通知公安和民政部门协助核实患者身份,并设定“醒目颜色腕带”作为标记。
对于不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医院要特别注意身份识别和信息更新。
而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则需要佩戴腕带,并由主班护士填写并核对无误后方可使用,转科时要及时更新腕带信息并由转送、接诊护士二人共同确认患者身份信息的准确性。
通过这些流程和措施,医院可以有效识别患者身份,避免因身份混淆而导致的医疗事故和纠纷。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及流程
腕带治理轨制一.目标包管医务人员随时对病人身份进行快速而精确的辨认,确保标识对象的独一性及精确性.二.术语患者标识腕带:是系在患者手段上,标有患者主要材料的身份标识带,可以或许有用包管医务人员随时对患者进行快速而精确的辨认,防止被改换或随便取下,确保标识对象的独一性及精确性.三.正文(一)实用规模1.需佩带腕带的部分:住院部.2.需佩带腕带的患者:意识不清患者;急诊挽救;住院患者;无自立才能患者;说话交换障碍患者等.(二)应用留意事项1.不克不及随便改换或裁撤.2.腕带的材质优越,不会引起患者皮肤过敏.3.腕带上的笔迹不克不及被洗掉落或被擦掉落.4.根据患者情形选择大小适合的腕带.(三)腕带佩带请求1.腕带一般应由二位护士查对后佩带在病人手段上,如病情禁忌,则佩带在脚踝上.优先次序:右手段.左手段.右脚踝.左脚踝.2.佩带腕带前,应细心查对病人病历.腕带上应注明患者病历号.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纪和过敏史,如在住院进程中药物皮试阳性或产生过敏反响,也应随时记载在身份腕带上.3.佩带腕带的患者,医护人员在对患者实行任何检讨.操纵或转运患者前应查对腕带,确认患者身份.4.患者腕带佩带标识应精确无误,佩带部位皮肤完全,无擦伤,手部血运优越.5.患者转科或腕带遗掉.破坏,必须立刻佩带新腕带.(1)查对患者病历.(2)请求患者口头证实本身的身份.(3)对无法沟通的患者,应请在场的家眷证实患者的身份.6.患者出院.转院时由护士裁撤腕带.(四)佩带腕带操纵程序1.护士按《患者身份辨认轨制》精确确认患者身份;2.直接将患者材料用不褪色笔写在辨认腕带上;3.请患者或家眷查对无误;4.将腕带围绕于患者手段或脚踝部,松紧及地位合适.5.向患者及家眷交卸其用处及留意事项;6.患者出院时由义务护士将腕带剪断取下.患者身份辨认治理轨制为包管医疗质量和医疗安然,防止因身份辨认错误而产生各类医疗不良事宜.医疗错误或医疗变乱,特制订本轨制:一.为包管医疗安然,来院就诊的每位病人应该如实供给真实的身份信息.身份信息是指姓名.性别.年纪等基本身份材料.相干人员有义务根据患者的身份证.户口本.医保卡.城乡居平易近医保单子等有用证件,在各类医疗文书.收款根据上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纪等.二.挂号及出入院处在输入病人身份信息时应该加以查对,并对有疑问的病人信息加以核实.三.病院在各类诊疗运动中严厉履行查对轨制,精确辨认患者身份.查对时让患者或家眷陈述患者姓名,制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此外独一根据.四.患者身份确认至少应用两种身份标识:住院患者需同时应用姓名.床号两种方法.门急诊患者应用姓名.性别查对患者身份.医技科室查对患者身份和检讨或治疗项目,包管检讨精确的患者和精确的部位.医务人员如发明发明身份信息不符之处应该与病人沟通.核实,并更正.须要其他部分派应时应实时自动的进行调和.五.标本收集.给药.治疗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眷陈述患者姓名,并至少同时应用两种患者身份辨认办法,查对床头卡和腕带,确认患者身份.六.对说话交换障碍.沉着时代等患者,必须佩带标注怀孕份信息的腕带,若有遗掉或破坏等情形,应该实时改换新腕带.诊疗进程中,医护人员不单要与病人或其家眷口头查对身份信息, 并且要根据腕带标注内容进行身份信息的查对.身份信息不符时,应该先明白原因, 再根据具体情形进行诊疗运动.七.对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无名患者,需在“腕带”上注明“无名氏+就诊卡号”作为身份辨认信息.进行诊疗运动时,需双人查对.八.患者转接时必须严厉履行患者身份辨认和交代登记轨制.九.完美症结流程的患者辨认措施:1.患者交代时严厉履行身份辨认轨制,卖力交代病历等材料,并填写交代记载.2.对无名.儿童.意识障碍.说话交换障碍.沉着时代等无法向医护人员陈述本身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伴人员陈述患者姓名,如无陪伴人员,须有双人合营查对患者身份.3.对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无名患者,须有双人合营查对患者身份.患者身份辨认流程图无法辨认患者身份确认的办法和流程一、身份确认前1、首诊护士给患者戴上腕带并注明:姓名(无名+日期);性别(男/女);年纪(不详);病历号;过敏史(不详).2、如需检讨.住院.各类单子均填写无名.病历号.性别等.3、陈述总值班或保卫科,接洽当局相干部分协助确认身份.二、身份确认后1、接洽患者家眷,确认患者姓名,并换上标有患者精确姓名.年纪等信息的腕带.2、未住院的无名患者如在分开急诊室时其身份已得到确认,应在急诊病历上记载.查对流程。
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和核对程序
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和核对程序一、新入院患者身份识别(一)方法和核对程序1. 患者持住院证及相关手续入科;2. 确认患者身份:1)能有效沟通的患者:接诊护士查看住院证信息,与患者反向核对其姓名、出生日期、住院号等相关信息(至少同时使用两种以上识别方式),确认患者身份。
2)不能有效沟通的患者:接诊护士查看住院证,与患者陪同人员反核患者姓名、出生日期等相关信息,必要时查看有效身份证件,协助确认患者身份。
3. 准确、完整填写腕带信息,双人核对无误后佩戴,佩戴时应与患者或家属确认患者身份。
无名氏患者,护士根据绿色通道虚拟卡填写腕带信息(无名氏、绿色通道编号、性别)。
4. 腕带字迹不清楚或转科、转床等情况时,应及时更新腕带信息,同病历信息相符,与另一名护士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佩戴。
(二)流程图新入院患者身份识别流程二、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过程中患者身份识别(一)方法和核对程序1. 护理人员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之前,必须认真核对和识别患者身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2. 检查、治疗、护理操作前,根据患者的沟通能力,正确实施反向核查:1)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反向询问患者姓名,由患者自行说出自己姓名,同时,护士认真核对标本瓶、药品、血制品、食物等标签上或处置单上患者姓名,确保准确无误。
2)不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如无陪同人员则以腕带识别患者身份。
3. 将标签上或处置单上患者的信息与患者腕带信息进行核对,至少同时采用两种以上的识别方式核对,确保信息准确,如核对患者姓名、出生日期或住院号。
严禁以患者的床号或房间号作为识别方式,亦不得采用条码扫描等信息识别技术作为唯一识别方法。
4. 核对无误后,正确实施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操作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及流程3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一、住院患者必须建立床头卡。
二、对于治疗、护理不能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有效核对的患者(如手术、昏迷、神志不清、危重、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患者和无法正确语言表达且无家属陪伴的住院患者等),必须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载体。
三、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有床头卡核对、双向式核对(开放式询问核对)、腕带核对、病历牌(卡)核对等。
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并至少同时使用2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依据)。
四、转送、接收患者,必须认真识别患者身份。
五、转床、转科时5必须及时更新腕带信息,并做到二人核对,确保患者身份识别信息与腕带信息一致。
六、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奂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七、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A'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
项目包括: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
九、患者使用腕带舒适,松紧度适宜,皮肤完整无破损。
十、加强对患者腕带使用情况的检查,各科护理质量监控组每月进行督导并有记录。
、为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营造一个安全的医疗环境,患者在住院期间需要佩戴身份识别腕带。
二、身份识别腕带信息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性别、入院日期、科室等。
三、病房护士接待患者时,为患者佩戴腕带,一般戴于患者右手腕部。
四、医护人员充分告知患者佩戴腕带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保证腕一人一带唯一对应,是保障正确识别患者身份最重要的条件。
五、若遇到患者身份腕带丟失、严重损坏等情况,责任护士应第一时间更换腕带。
七、患者出院时,责任护士为患者安全剪断腕带,按照医疗垃圾处理。
患者身份识别流程急诊、病房、ICU之间识别程序一、急诊科护士做好交接前准备工作:为病人佩戴腕带,上面准确填写病人的相尖信息;在《转科病人交接护理记录单》上,准确填写病人的个人信息、诊断、相尖交接内容,并与病历进行核对,确保相尖信息准确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