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昆曲上课讲义

合集下载

课件2:第1课时 古雅的昆曲

课件2:第1课时  古雅的昆曲

【微点拨】 清朝统治者的政治干预能够暂时压制一下花部,但却改变不了群众厌 恶昆曲,欢迎乱弹的意愿。任何艺术形式和内容脱离了人民大众,必然 会被人民大众所抛弃。
主题 昆曲的形成、兴盛与衰落 【史料研析】 材料一 昆曲,原称昆腔,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元朝末年,江苏 昆山地区的南戏艺人演唱南曲时,与当地语音和民间音乐相结合,创造 出一种南戏清唱新腔调。这种新腔调的原创歌手是顾坚。它在明朝中 期经过革新后,传播到全国各地,形成了各种流派支脉,是பைடு நூலகம்国现存最 古老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戏曲,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
3.昆腔登上戏曲舞台: (1)隆庆末年,魏良辅的弟子_梁__辰__鱼__用革新后的昆腔创作了传奇剧本 《_浣__纱__记__》,并将它推上戏曲舞台演出。《 浣纱记 》是以范蠡和西 施的爱情为线索,描写了吴越争霸的故事。演出获得极大成功。 (2)昆腔传入北京后,立即得到_统__治__者__和文人墨客的宠爱,迅速取代活 跃在京城剧坛上的弋阳腔,赢得“___官__腔”的称号。 (3)明末,昆腔已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清初,昆曲的名称产生了。
(3)特点:昆腔具有_悠__扬__流__畅__的特征,成为昆曲的_灵__魂__和标志。从元 朝末年到明朝中期的近二百年间,昆山腔始终只是一种清唱曲,跟_戏__曲__ _演__出__还没有发生直接关系。
2.昆腔的革新: (1)时间:明朝_嘉__靖__、__隆__庆__年间,以_魏__良__辅__为首的艺术家对昆腔进行 改革创新。 (2)特点。 ①在曲调演唱上,吸收_北__曲__“转喉押调”“字正腔圆”的长处,注重 “布调收音”,革新后昆腔吐字抑扬顿挫,启口轻圆,收音纯细。 ②表现在唱法上,把唱腔研磨得极其精致细腻,使旋律轻柔缓慢,仿 佛在水里磨过一样,达到“音转若丝”的精细地步,当时人们称之为 “_水__磨__腔__”。

6.1昆曲教案.doc

6.1昆曲教案.doc

选修6 第6单元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学习要求:①昆曲及水磨腔、折子戏等概念②“花部”与“雅部”之争③“近代百戏之祖”昆曲诞生、兴衰的过程④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⑤昆曲的拯救与保护知识梳理第1课古雅的昆曲一、昆曲及水磨腔、折子戏等概念1、昆曲的概念元朝末年,江苏地区的南戏艺人演唱南曲时,与当地和民间相结合,再经过的改进,形成一种深受昆山人欢迎的曲调。

明初,正式称为“”,清初,的名称产生。

昆曲是灵魂和标志(昆曲的特点)。

2、水磨腔的概念昆腔吐字,启口,收音。

每一个字分为字头、、和;每一个音又分为、和。

这样把唱腔研磨的极其,使得旋律显得非常,仿佛在里磨过一样,达到的地步,时称水磨腔。

3、折子戏的概念在演出形式上,一些昆曲艺人从剧本中精选一出或进行加工、充实,可以成为独立,称为“折子戏”。

折子戏,集中了的精华。

清以后,折子戏逐渐取代了全剧的演出。

二、“花部”与“雅部”之争“花部”泛指“昆曲”以外的戏,如京腔、秦腔等,曾被贬为“”,但贴近,唱腔;“雅部”是指曲唱词高雅的。

轻歌曼舞、的昆曲日趋衰落。

三、“近代百戏之祖”昆曲诞生、兴衰的过程(1)顾坚改进南曲演唱,形成“”(元末明初)。

(2)改革昆腔,时称“水磨腔”(明朝嘉靖、隆庆年间)。

(3)创作《》,将昆腔推上戏曲舞台。

(4)明末,昆腔成为全国性大剧种,清初称为。

(5)从明朝万历年间到清朝末年,是昆曲蓬勃兴盛的时期。

表现:一是新剧作不断涌现,二是精益求精,服装道具更加讲究,角色分工越来越细。

三是的出现。

(6)由于昆曲格律严格,文辞,节奏缓慢、剧本冗长、脱离实际,文学性、戏剧性不够,片面追求和的表现力,却牺牲了和,就成为昆曲的致命弱点;戏剧内容普遍贴近百姓生活,冲击着昆曲的地位。

末年,优势地位让位给后来兴起的花部乱弹。

第2课昆曲的拯救和保护四、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1、从历史的角度看,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是“国宝”级的“”2、从现实的角度看,昆曲对后世中国京剧、川剧、湘剧、越剧和黄梅戏戏曲众多剧种都有深远的影响,所以被誉为中国“”。

第二讲《昆曲入门》-2

第二讲《昆曲入门》-2

丑行分为小丑、副丑等
丑 生
末 旦

净行分为正净、副净、邋遢 白面、油花脸
生行细分为大冠生、小冠生、 巾生、穷生(鞋皮生)、雉 尾生、武生等
旦行细分为正旦、小旦(闺 门旦)、贴旦、老旦、刀马 旦等
姹紫嫣红开遍——昆曲演员与行当
老生又称正末,是末行中的主要家门。
通常扮演正直刚毅或地位较高的中年或老 年男子,一般为剧中主角之一。嗓音要求 高亢宽亮,全用真声,念白注重口劲。表 演以庄重端方、沉着稳健为主。
幽兰雅韵亘古传——昆曲的价值
艺术是探险队,而遗产是 考古队。 他们向着相反的方向,各 自背负行囊,各自完成自 己的使命。 我希望两方面军背道而驰 ,越远越好,最后殊途同 归,因为地球是圆的。 这里有一个核心,是创造 ,而不是创新。
谢谢!
不是只有爱情——昆曲的题材
【 昆曲的题材 】
婚姻爱情剧 社会政治剧 历史故事剧 道德教化剧
第六节 幽兰雅韵亘古传 ——昆曲的价值
幽兰雅韵亘古传——昆曲的价值
在文学语言 上,它继承了古 代诗词及元曲的 优点和长处,采 用长短句的文体, 文辞华丽典雅。
昆曲 的价值
昆曲的博大 精深在于:它通 过虚拟和写意舍 弃了大量的物质, 却同时营造了丰 富的非物质。
老外通常扮演老年长者,以朝廷重
臣和绅缙耆宿为多。嗓音要求苍劲 雄厚中略带沙音,表演以沉稳持重 为主。髯口多戴满白或花满。
姹紫嫣红开遍——昆曲演员与行当
姹紫嫣红开遍——昆曲演员与行当
《邯郸梦》宣传海报
2016年9月22日,中英艺术家共同执导的昆曲 《邯郸梦》在伦敦首演,这是今年“莎汤逝世 400年”系列活动中唯一一部将昆曲和莎剧融合 创作的演出。
全剧选取《邯郸梦》中的入梦、勒功、法场、生 寤四折为主干,呈现原汁原味的昆曲,同时将莎 士比亚《麦克白》、《李尔王》、《皆大欢喜》 等作品中有关生死的著名片段进行融合。

中国昆曲课件讲义

中国昆曲课件讲义

昆曲简介
昆曲是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 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昆曲简介
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 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 称,被誉为“百戏之祖”。 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 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 为“中州韵”。
目录
A 昆曲简介
昆曲的演变过程 B
C 昆曲的艺术风格
昆曲名家及文化传承 D
1
昆曲简介
昆曲简介
昆剧的兴盛和它称霸剧坛的时间约长达二百三十年 之久,即从明代隆庆、万历之交开始,到清代嘉庆初年 (1570-1800)。 从演出形式看,由演出全本传奇,变为演出折子戏。 折子戏的演出既删除了软散的场子,又选出剧中的一些 精彩的段落加以充实、丰富,使之成为可以独立演出的 短剧。折子戏以其生动的内容,细致的表演,多样的艺 术风格弥补了当时剧本的冗长、拖沓、雷同的缺陷,给 昆曲演出带来生动活泼的局面。
2
昆曲的演变过程
昆曲的演变过程
弋阳腔 海盐腔
余姚腔
昆山腔
“四大声腔”各有来历,各有特点
弋阳腔:出自江西的地方声腔。 其风格适合在高台旷野演出, 合乎民间百姓的欣赏趣味,在 明前中期足迹广远,在南京、 湖南、安徽、广东、福建,甚 至云南、贵州,都有流传。文 人雅士多目之粗俗,弃之如敝 屣。
余姚腔
昆曲的演变过程
昆曲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 区,而威行于苏州。起初称之 为“昆山腔”,吸取了海盐腔 的长处,发挥昆山腔自身流丽 悠远的特点,又吸收了北曲结 构严谨的特点。
昆曲的演变过程
明末高腔
梆子腔
微调与京剧
文化遗产
3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昆曲科普介绍PPT图文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昆曲科普介绍PPT图文课件

文字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经历 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楷书等演变过程,承载着丰富的 历史文化信息。
古代文献
古代文献包括经、史、子、集等 各类书籍,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 要载体,通过文献的整理与传播 ,使得传统文化得以延续。
绘画
中国画的特点
中国画注重意境、气韵生动,强调笔 墨技巧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体现了中 国文化的独特审美观。
昆曲在国内外频繁演出,与世界各地戏曲剧种进行交流,展现了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影视作品与文学创作
昆曲元素在影视作品和文学创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丰富了艺术表现 形式。
教育普及与推广
昆曲在教育领域得到普及和推广,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审美能 力的重要载体。
05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昆曲科普与教育
昆曲在教育中的应用
起源
昆曲起源于江苏昆山,在元末明初形 成并逐渐发展。
形成
昆曲在明代万历年间,经过魏良辅等 人的改良,形成了现今所见的昆曲艺 术。
昆曲的艺术特点
01
02
03
唱腔
昆曲的唱腔具有“水磨调 ”的特点,旋律优美、细 腻、柔和,具有很高的艺 术价值。
表演
昆曲的表演注重身段、动 作、眼神等细节,以展现 出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传承机构与团队
昆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 注和保护。
建立了多个昆曲传承机构和演出团队 ,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昆曲演员和研 究者。
政府支持
中国政府加大了对昆曲的保护力度, 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推动昆曲的传 承和发展。
昆曲在当代的传播与影响
国内外演出与交流

中国戏曲.昆曲上课讲义

中国戏曲.昆曲上课讲义

中国戏曲.昆曲1.1昆曲的历史1【单选题】下列剧作家中,属于明代的是(C)。

A、孔尚任B、洪昇C、汤显祖D、李渔2【单选题】目前演唱的昆曲剧本中除明清传奇外,还有元杂剧,如(A)。

A、《单刀会》B、《牡丹亭》C、《长生殿》D、《桃花扇》3【单选题】下列关于昆曲、昆腔和昆剧的认识,不正确的是(D)。

A、昆腔是指戏曲音乐而言B、昆曲既包括音乐又包括文学C、昆剧与昆曲没太大差别D、1949年以后昆曲改名叫昆剧4【判断题】昆曲在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5【判断题】魏良辅的《浣纱记》是根据新创的昆山腔而创作的昆曲剧本。

(×)昆曲的特色1【单选题】南曲五音的工尺谱中,“凡”是对应的简谱中(D)。

A、doB、reC、miD、fa2【单选题】昆曲程式中的“唱、念、做、打”,“做”是指(C)。

A、舞蹈B、武打C、表演D、杂耍3【单选题】昆曲表演艺术的五种技法“手、眼、身、法、步”,其中“法”是指(B)。

A、甩发技术B、表演技术的法则C、身法D、把式4【多选题】下列关于昆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BC)。

A、音乐伴奏以曲笛为主B、文本主要来自元杂剧和明清传奇C、曲谱为工尺谱D、4/4节拍对应的昆曲板眼是一板一眼5【判断题】《长生殿·小宴》的曲牌是一套典型的南曲。

(×)6【判断题】昆曲的舞台程式是“一桌两椅”,但实际上并非一定是两把椅子。

(√)《浣纱记·泛湖》赏析1【单选题】昆曲中的演员服装是以(C)服装为基础进行的艺术美化加工。

A、唐代B、元代C、明代D、清代2【单选题】《浣纱记》中的“纱”是剧中主人公西施和(D)的定情信物。

A、勾践B、夫差C、女狐D、范蠡3【判断题】《浣纱记》是第一部搬上舞台的传奇。

(√)昆曲行当:生1【单选题】下列关于行当价值的表述,不太准确的是(B)。

A、是文本到舞台实现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座桥梁B、拉近与生活的距离,使角色更容易被观众接受C、是一种“制约”,也是一种“丰富”D、规范了表演艺术2【单选题】下列戏剧人物中,属于小官生行当的代表人物是(C)。

课件2:第2课时 昆曲的拯救和保护

课件2:第2课时  昆曲的拯救和保护

【微点拨】 昆曲又分为南曲与北曲,其区别是北曲念字多用普通话,南曲念字多用 苏州话。北曲用于武打剧目较多;南曲则侧重用于文戏。
二、任重道远的拯救和保护任务 1.昆曲衰落:从_清__朝__中__叶__起,昆曲江河日下。 2.拯救措施: (1)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保护和发展昆曲艺术做过重要指示。 (2)1957年成立_北__方__昆__剧__院__,培养专业演员。 (3)许多昆曲艺术家和剧作家努力挖掘传统剧目,按照时代精神创新, 为保护昆曲艺术做出实际贡献。
(3)材料一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当今是如何振兴昆曲的? 提示:材料一反映了重新编剧,给传统名剧赋予新的活力;材料三反映 了名家宣传昆曲,使昆曲为更多人认识和熟知,有利于昆曲的推广发扬。
【史论总结】 一、昆曲独特的艺术特色及价值 1.昆曲的曲文和曲牌:文人戏曲与舞台扮演紧密结合,昆曲的诗词
吸收了唐诗、宋词、元曲等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 2.昆曲的音乐和唱腔:昆曲熔诗、乐、歌、舞、戏于一炉,伴奏乐
二、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 1.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对 后世中国戏曲都有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戏曲史上,昆曲是中国戏曲的 “活化石”。 2.昆曲是中国舞台艺术中集中国文艺之大成的代表品种,它的脚 色制、戏剧结构、演员组合体制流传至今。
【深化点拨】昆曲的完整表演系统流传至今 昆曲是“近代百戏之祖”,也是“国宝”级的“活化石”,是中华
主题 昆曲的艺术文化价值及保护 【史料研析】 材料一
21世纪初,集合全国各地文化精英共同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的出 现,一时间给昆曲注入了青春的生命,在大学校园,引起青年学生争看 昆曲的热潮,论者称此为“青春版《牡丹亭》的文化现象”。此现象 恐怕也是因为华人世界的青年学子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新的憬悟, 新的渴求。昆曲的古典美学以及汤显祖的有情天地,深深感动了千千 万万中华儿女的心。 (1)材料一图中的人物在戏曲中的角色分别被称为什么?在昆曲中,这 样的角色必须具备怎样的条件? 提示:生、旦。条件:能文善唱,扮相俊美,做功精细。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完整版课件

中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完整版课件
——洪生《长生殿》
昆曲的诗词吸收了唐诗、宋词、元曲等 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 的雅致,而昆曲的词牌也为其他戏曲所沿用。
其二:昆曲的音乐和唱腔
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弦乐和打 击乐,而这也为后来的其他戏曲所继承。
昆曲的唱腔融合了戏曲成熟之时北方杂剧和南 戏的唱腔,又不断发展形成自己极其婉转细腻的唱 腔,使“四方歌曲必宗吴门”。
在昆曲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也形成 其独特的文化价值
其一:昆曲的曲文和曲牌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 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汤显祖《牡丹亭》
【武陵花】淅淅零零,一片凄然心暗惊。遥听隔山 隔树,战合风雨,高响低鸣。一点一滴又一声,一 点一滴又一声,和愁人血泪交相迸。
——(清)焦循《花部农谭》 从材料可以看出昆曲的弱点有哪些?花部戏剧的优点有哪些?
昆曲的弱点是:片面追求旋律性,音乐性的 表现力,牺牲了文学性和戏剧性。
花部戏剧的优点是:内容普遍贴近百姓生活, 唱腔清新活泼,强烈地吸引着观众。
四、曲高和寡——昆曲的衰落 1.“美丽的缺点” 2.花、雅之争
材料一:白先勇策划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从2004年“首 演开始,99场演出场场爆满,反响非常好”。“让年轻人一 生之中至少看一次昆曲,改变他们对传统艺术的想法,这是 白先勇将青春版《牡丹亭》引进高校的原因”。
追溯—昆曲的来历
1.顾坚和“昆山腔”
昆山腔悠 扬流畅,成为昆 曲的灵魂和标 志.
2.魏良辅改革昆山腔
——昆腔的革新
江南人磨米粉,加水磨出来的最细 腻滑润,所以用“水磨”来称呼其因经 过各种处理而变得细腻柔婉的曲调。
水磨腔:细腻、宛转、清雅
3.梁辰鱼将昆曲推上戏曲舞台

古雅的昆曲ppt-人教版选修6PPT课件

古雅的昆曲ppt-人教版选修6PPT课件
《浣纱记》是一出极其崇 高而苦涩的爱情悲剧和政治悲 剧。它以范蠡和西施的爱情为 线索,描写了吴越争霸的故事。 在国家利益与儿女恋情冲突时, 范蠡与西施这对情侣牺牲了爱 情,共同作出无限悲凉、屈辱、 痛苦而豪壮的决定──献身国 家。《浣纱记》的演出,获得 空前的轰动效应,取得巨大成
功。
二、昆曲的兴盛与衰落
金华特色戏曲--婺剧
盖吴音繁缛,其曲虽
极谐于律,而听者使未睹
本文,无不茫然不知所
谓。……多男女猥亵……。
花部原本于元剧,其事多
忠、孝、节、义,足以动
人;其词直质,虽妇孺亦
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 之动荡。郭外各村,于二、
3. 昆曲的衰落
八月间,递相演唱,农叟
原因:昆曲的致命弱点
渔夫,聚以为欢,由来久 是片面追求旋律性、音乐
矣。
性,牺牲了文学性和戏剧
─(清)焦循《花部农谭》 性。这是衰落根本原因。
曲高和寡
花、雅之争:
昆曲与地方戏竞争十
分激烈,经历了三次
高潮。因花部戏剧内
容普遍贴近百姓生活,
唱腔清新活泼,唱词 通俗易懂,从而强烈
地吸引着观众。
政治干预不能最终改 变艺术市场竞争的规律。 任何艺术形式和内容脱离
了人民大众,必然会被人
民大众所抛弃。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历史8.12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优秀课件)

历史8.12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优秀课件)
灵异之美 《红梅记· 李慧娘》欣赏、《牡丹亭· 冥判》 风雅之美——得其风骨,赏其神韵
守护昆曲——昆曲的衰落与现状
昆曲“曲高和寡”消衰命运的反思,以及当今 社会保护这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继承与发 展的重大问题的探讨。这是一段激活思维空间的师 生活动课。为保证活动课的效果,建议教师展现事 先准备好当今社会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 不同观点与建议,让学生们充分自主辩论。在教师 归纳总结后,布臵作业,可让学生组成研究小组, 了解当今昆曲的现状。形式可多样如采访昆曲老人、 走访昆曲院、收集昆曲剧本等,将成果制作课件, 并尝试撰写建议报告,致国务院、文化部、教育部 合理化建议。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 曲 2001年5月,第一批。 中国古琴艺术 2003年11月 第二批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2005年11月 第三批 蒙古族长调民歌 2005年11月 第三批
单元导读—— 第八单元 人类非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文化遗产——中国昆曲
课程要求: 知道昆曲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讨论在保
3.从昆曲在“花部”与“雅部”之争中消衰的结局以及在当今社会中濒 临绝
本课应理解的问题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什么要把中国的昆曲 评为“人类口头遗产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昆曲具备哪些独特而高雅的艺术造诣和深 厚的文化底蕴? 3. 在市场化社会的今天如何实施保护并解决好 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教学设计建议:
建议教师在备课时要广泛收集昆曲的图文和影视资料,要 适时穿插几段昆曲段子的表演艺术鉴赏进行形象化的讲解,同 时采用学生探讨争辩的方式来激活学生思维。 可细目化讲解昆曲由来,从元末明初南戏的追溯讲到明清 昆曲演化为全国 “官腔”大剧种的进程,配合明代戏曲发展的 因素,参照丰富图文资料进行形象化诠释。 可以艺术鉴赏为主,通过多媒体放映昆曲的影视或段子适 时注释,使音、像、图、文、艺印象直触学生感官,震撼心灵, 以达到对昆曲艺术精湛深刻的领悟。重点在文词、唱腔、表演 三方面分析昆曲的独特文化魅力。 可从“花部”与“雅部”之争结局,对昆曲“曲高和寡” 消衰命运反思,以学生活动的形式积极探讨昆曲衰败的深层原 因以及当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贯彻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 系。 在充分激活学生思辩火花的基础上,可写呼吁保护中国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倡议书;也可向有关网站建立信息探讨在彼此保 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人类共同的经验体会。

《中国传统文化昆曲》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昆曲》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描绘了一段超越生死的爱情故事,充 满浪漫主义色彩。
《西厢记》
《长生殿》
以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主线 ,展现了宫廷的权力斗争和个人情感 的纠葛。
讲述了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展 现出人性的复杂与美好。
04 昆曲传承与保护
传承方式与现状
口传心授
昆曲传统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师徒间的口传心授,这种方式保证了昆曲表演技巧 和风格的纯正。
02 昆曲表演艺术
唱腔与音乐
总结词
唱腔分类
昆曲的唱腔独特,音乐伴奏优美,是构成 其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
昆曲的唱腔分为南曲和北曲两大类,各有 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演唱技巧。
音乐特色
伴奏乐器
昆曲的音乐特色在于其使用“赠板”手法 ,使曲调更加优美、抒情,同时采用“借 字”手法进行音腔的修饰。
伴奏乐器主要包括曲笛、笙、三弦、琵琶 、月琴等,通过伴奏乐器的配合,营造出 独特的音乐氛围。
《中国传统文化昆曲》ppt课件
• 昆曲概述 • 昆曲表演艺术 • 昆曲文学 • 昆曲传承与保护 • 昆曲与其他戏曲的比较
01 昆曲概述
起源与发展
起源
昆曲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 ,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发展
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昆曲逐 渐成为中国戏曲的代表之一,影 响深远。
艺术特点
01
02
03
唱腔
昆曲的唱腔婉转悠扬பைடு நூலகம்具 有浓郁的江南地方特色。
表演
昆曲的表演注重身段、动 作和表情,追求细腻、传 神。
服饰
昆曲的服饰华丽、精美, 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韵 味。
代表作品
《牡丹亭》
由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是昆曲的 经典之作,讲述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 爱情故事。

昆剧ppt课件

昆剧ppt课件

定的腔格,不同于其它戏曲可以根据演员
个人条件随意发挥,而是有严格的四定:
定调、定腔、定板、定谱。
12
艺术
名家
魏良辅,字尚泉,江西南昌人,流寓于江苏太仓南码头。为嘉靖年间
杰出的戏曲音乐家、戏曲革新家,昆曲(南曲)始祖。对昆山腔的艺术 发展有突出贡献,被后人奉为“昆曲之祖”、在曲艺界更有“曲圣”之 称。
1
2
昆剧简介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 剧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昆曲发源 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 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 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 行腔宛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 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 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韵”。昆曲在2001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代表作”。
10
昆剧曲牌(1)
曲牌,亦称牌子。是元明南曲和北曲 等各种传统填词制谱用的曲调调名的 统称。明‧王骥德《曲律》说曲之调名, 今俗曰牌名。可见曲牌之称由来已久。 每个曲牌都有专名,如点绛唇、朝元 歌、胜如花、双棹入江泛金、迭落金 钱等。每一个曲牌都有固定的曲调、 唱法、字数、句法、平仄等格式,可 依据固定的格式,填写新词。
3
4
昆剧起源
昆曲是出现于中国明代的一种新兴戏剧样式,从十
六世纪晚期开始,它逐渐占据了剧坛的中心地位,
成为此后两百多年间最重要的戏剧形式。昆曲从起
源到正式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根据所能见
到的资料,大约在南宋光宗皇帝时期,浙江永嘉的
一种地方小戏迅速崛起,它以南方民间音乐为主要
演唱曲调,所以被称为南戏。南戏保留了许多民间

非遗系列主题班会之中国昆曲 课件(共36张PPT)

非遗系列主题班会之中国昆曲 课件(共36张PPT)

非遗系列
在昆曲初步形成的过程中 民间艺术家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昆曲获得较为完整的戏剧形态后,开始向更高的层次发 展,这时许多一流的作家、学者参加进来,用精美的诗 句和生动曲折的故事撰写了大量剧本。
伴随着剧作的层出,是昆曲演出的异常兴盛。昆曲演出最集中的地区是江苏、安徽、浙江一带。为满 足社会的需要,万历年间,这些地区出现了不少专门演出昆曲的民间职业戏班,其中以苏州的瑞霞班、 吴徽州班,南京的郝可成班、陈养行班,常熟的虞山班,上海的曹成班等最为有名。天启、崇祯年间, 民间昆曲戏班的数量迅猛增加,仅南京一地,昆曲戏班就达几十个之多。
昆曲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中国戏曲剧种
非遗系列
KUN
OPERA
01 昆区简介 02 发展历程 03 地域分布 04 艺术特点 05 剧目介绍 06 文化传承
目 录
01 昆曲简介
非遗系列
昆曲(Kun Opera),原名“昆山腔”(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 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 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 的一朵“兰花”。 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 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以来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
非遗系列
为了与地方戏剧竞争,昆曲戏班作了一定程度的改革。清代民间表演艺术家们不再在舞台 上演出完整的昆曲剧目,他们在昆曲原剧基础上,挑出一些精彩的场次或段落作了天才性 的再创造,在表演中充分发挥歌唱的技巧,增进戏剧动作的美感和难度,同时增添一些滑 稽有趣的情节,用来冲淡典雅的唱词给观众带来的隔阂。这便诞生了“折子戏”。
昆山腔的流行 由于昆班的广泛演出活动,万历末年,昆曲经扬州传入北京、湖南,跃居各腔之首,成为 传奇剧本的标准唱腔:“四方歌曲必宗吴门” 。明末清初,昆曲又流传到四川、贵州和广东 等地,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

非遗 昆曲 讲解词

非遗 昆曲 讲解词

非遗昆曲讲解词
尊敬的各位听众,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非遗昆曲的讲解。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被誉为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它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

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

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

在昆曲的大发展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剧目和表演艺术家。

其中,《牡丹亭》是昆曲中最著名的剧目之一,讲述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被誉为“中国戏剧史上压卷之作”。

同时,昆曲的表演艺术家们也在不断创新和探索,使得昆曲的表演形式和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昆曲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昆曲,让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总结我的讲解:“昆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在世界文化舞台上闪耀着光芒。

”谢谢大家!。

小学中国传统文化昆曲介绍宣传(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小学中国传统文化昆曲介绍宣传(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问题亟待解决。
昆曲戏剧 国 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戏曲艺术中的珍品


到明代嘉靖年间,杰出的昆曲音乐家、改革家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大胆改革,吸收了当时流

行的余姚腔、弋阳腔、海盐腔的特点,形成了新的声腔,广受欢迎。因为这种腔调软糯、细

腻,好像江南人吃的用水磨粉做的糯米汤团,因此起了个有趣的名字,叫“水磨调”,这就
是今天的昆曲。
明代初年在昆山地区形成了“昆山腔”,嘉靖年间经过魏良辅等人的革新,昆山腔吸收北曲 及海盐腔、弋阳腔的长处,形成委婉细腻、流丽悠长的“水磨调”风格,昆曲至此基本成型。
也 是 第 一 批 入 选 的 国 家 级 非
人 类 口 头 和 非 物 质 遗 产 代 表
年 入 选 联 合 国 教 科 文 组 织
曲 具 有 的 独 特 文 化 价 值 , 因





近年来,随着传统戏曲演出在城市中的衰微,

昆曲正面临着生存的困境,演员和观众队伍不
断缩减。昆曲要生存发展,有许多迫在眉睫的
第二章节
昆曲的艺术特点



合动风昆
主和念在

得作格曲 巧细,的
,北白语 北昆特言

妙腻它表 而,最演
昆:色上 以南,,

和歌大,
大昆该根
谐唱的也
都以剧据
。与特有
韵苏种丑
舞点它
白州通、
蹈是独
和白常副
的抒特
京和可两
身情的
白扬分类
段性体
为州为角
结强系
主白南色
、、
。为昆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戏曲.昆曲1.1昆曲的历史1【单选题】下列剧作家中,属于明代的是(C)。

A、孔尚任B、洪昇C、汤显祖D、李渔2【单选题】目前演唱的昆曲剧本中除明清传奇外,还有元杂剧,如(A)。

A、《单刀会》B、《牡丹亭》C、《长生殿》D、《桃花扇》3【单选题】下列关于昆曲、昆腔和昆剧的认识,不正确的是(D)。

A、昆腔是指戏曲音乐而言B、昆曲既包括音乐又包括文学C、昆剧与昆曲没太大差别D、1949年以后昆曲改名叫昆剧4【判断题】昆曲在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5【判断题】魏良辅的《浣纱记》是根据新创的昆山腔而创作的昆曲剧本。

(×)昆曲的特色1【单选题】南曲五音的工尺谱中,“凡”是对应的简谱中(D)。

A、doB、reC、miD、fa2【单选题】昆曲程式中的“唱、念、做、打”,“做”是指(C)。

A、舞蹈B、武打C、表演D、杂耍3【单选题】昆曲表演艺术的五种技法“手、眼、身、法、步”,其中“法”是指(B)。

A、甩发技术B、表演技术的法则C、身法D、把式4【多选题】下列关于昆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BC)。

A、音乐伴奏以曲笛为主B、文本主要来自元杂剧和明清传奇C、曲谱为工尺谱D、4/4节拍对应的昆曲板眼是一板一眼5【判断题】《长生殿·小宴》的曲牌是一套典型的南曲。

(×)6【判断题】昆曲的舞台程式是“一桌两椅”,但实际上并非一定是两把椅子。

(√)《浣纱记·泛湖》赏析1【单选题】昆曲中的演员服装是以(C)服装为基础进行的艺术美化加工。

A、唐代B、元代C、明代D、清代2【单选题】《浣纱记》中的“纱”是剧中主人公西施和(D)的定情信物。

A、勾践B、夫差C、女狐D、范蠡3【判断题】《浣纱记》是第一部搬上舞台的传奇。

(√)昆曲行当:生1【单选题】下列关于行当价值的表述,不太准确的是(B)。

A、是文本到舞台实现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座桥梁B、拉近与生活的距离,使角色更容易被观众接受C、是一种“制约”,也是一种“丰富”D、规范了表演艺术2【单选题】下列戏剧人物中,属于小官生行当的代表人物是(C)。

A、《牡丹亭》柳梦梅B、《玉簪记》潘必正C、《琵琶记》蔡伯喈D、《西厢记》张君瑞3【判断题】大官生属小生的家门,唱法为真假嗓相结合。

(√)4【判断题】《桃花扇》中的侯方域应属的行当家门是官生。

(×)《牡丹亭·拾画叫画》赏析1【单选题】《牡丹亭·拾画》中的《颜子乐》是属昆曲(D)的代表作。

A、鞋皮生B、穷生C、官生D、巾生2【单选题】《牡丹亭》描绘的是(C)的爱情故事。

A、李益、霍小玉B、侯方域、李香君C、杜丽娘、柳梦梅D、蔡伯喈、赵五娘3【判断题】“冷秋千尚挂下裙拖”出自《牡丹亭·拾画》中的《颜子乐》。

(×)4【判断题】《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临川四梦”之一。

(√)昆曲行当:旦1【单选题】下列剧作中的老年妇女不是老旦应工的是(D)。

A、《牡丹亭》杜母B、《西厢记》崔夫人C、《白罗衫》苏母D、《琵琶记》婆婆2【单选题】昆曲旦行中相当于京剧中青衣的家门是(C)。

A、贴旦B、闺门旦C、正旦D、刺杀旦3【多选题】昆剧中被称为“三刺”的作品分别是(ABD)。

A、《渔家乐·刺梁》B、《铁冠图·刺虎》C、《水浒记·刺山》D、《一捧雪·刺汤》4【判断题】正旦的表演特点是声音宽厚,需用真嗓演唱。

(×)5【判断题】《占花魁》中的花魁女虽是妓女,却是由五旦来扮演的。

(√)6【判断题】《西厢记·拷红》一出戏中戏份较重的应工是老旦和贴旦。

(√)《烂柯山·痴梦》赏析1【单选题】《烂柯山·痴梦》中的崔氏是(C)应工扮演的。

A、老旦B、刺杀旦C、正旦D、贴旦2【判断题】昆剧中雌花脸的表演是不受正旦本家门的束缚。

(√)3【判断题】崔氏唱“行路错做人差,我被旁人作话靶”,是因为她被当了官的夫婿给抛弃。

(×)昆曲行当:净1【单选题】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它形成于(A)时期。

A、宋末B、元代C、明代D、清代2【单选题】昆曲“传”字辈艺人取名时,以三点水为偏旁的是应工(C)。

A、生B、旦C、丑D、末3【单选题】净行中的“邋遢白面”,“邋遢”是指(D)。

A、身体残障B、品质低劣C、相貌丑陋D、身份低下4【判断题】《天下乐·嫁妹》中扮演“净”的角色是钟馗,属于反面人物。

(×)5【判断题】净行中的“白面”在造型上既丑陋又有一定的美感。

(√)《虎囊弹·山门》赏析1【单选题】《虎囊弹·山门》中的唱词“树木槎枒,峰峦如画”是由(B)所唱。

A、武丑B、花脸C、武生D、穷生2【单选题】唱词《寄生草》中暗藏着一种(C)的情感。

A、敢于打破封建势力的大无畏B、悔恨与无奈C、师徒别离情D、豪放不羁、洒脱3【判断题】《虎囊弹·山门》是取材于《水浒传》鲁智深救金翠莲等故事而发展出的一部戏。

(√)昆曲行当:末1【单选题】在末行装扮中分黑三和彩三,其中“三”是指(D)。

A、三件装饰B、三角帽子C、三寸高靴D、三缕胡子2【单选题】昆曲行当中副末的特点是(D)。

A、年纪较轻B、多动、少应答C、胸有城府D、规矩、不张扬3【单选题】《琵琶记·扫松》中的张广才是由(C)扮演的。

A、末B、副末C、外D、副外4【判断题】末行的细分家门中,末是指老生,年纪比较大的老年人。

(×)5【判断题】昆曲行当中的末一般是扮演有一定身份地位且老谋深算的人。

(√)《连环计·议剑》赏析1【单选题】《连环计·议剑》中是(B)请出一把剑放在堂中。

A、董卓B、王允C、曹操D、丁原2【单选题】《连环计·议剑》中曹操的角色是介于副末和(C)之间来扮演的。

A、邋遢白面B、末C、白面D、外3【判断题】曹操与王允见面后关于落座几次的推让是一种礼仪的表现,但背后暗藏的是一种相互试探。

(√)昆曲行当:丑1【单选题】关于丑的特征描述,说法有误的是(C)。

A、地位低下B、多善良人物C、多奸诈人物D、表现活泼、玲珑2【单选题】小花脸多是以(D)为开门戏。

A、《寻亲记·茶访》B、《艳云亭·痴诉点香》C、《渔家乐·相梁刺梁》D、《孽海记·下山》3【单选题】昆曲有五毒戏,《六月雪·羊肚》中的张婆模仿的就是(D)。

A、壁虎B、蜈蚣C、蛤蟆D、蛇4【判断题】昆曲中丑的地位较高的一个表现是化妆时丑开脸之后其他行当才能化妆。

(√)5【判断题】《十五贯》中的娄阿鼠本是一个丑应工,先多为副来扮演。

(×)《燕子笺·狗洞》赏析1【单选题】《燕子笺·狗洞》是一出(D)扮演的戏。

A、外B、副外C、末D、副末2【判断题】《桃花扇》的第四场中出现了副应工的阮大铖这个人物。

(√)3【判断题】《燕子笺·狗洞》这出戏在表演风格上具有极度夸张的又不失文人趣味的特征。

(√)情之至也——《牡丹亭》概论1【单选题】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中,问世最晚的是(D)。

A、《牡丹亭》B、《邯郸记》C、《南柯记》D、《紫钗记》2【单选题】元杂剧《西厢记》中阻隔张生和崔莺莺结合的主要是(B)。

A、政治见解B、门第C、切身利益D、生死3【单选题】《牡丹亭》在表演时有两大群场,一是出现在《惊梦》中,还有一个出现在(C)。

A、《寻梦》B、《离魂》C、《冥判》D、《冥誓》4【判断题】《牡丹亭》中展现至情的两条线,属于下本的是由死到生。

(√)5【判断题】《牡丹亭》的至情体现在超越世俗、超越生死两个方面。

(√)《牡丹亭·惊梦》赏析1【判断题】在早期《牡丹亭·惊梦》中花神的扮演者穿着不一,男女不分。

(√)2【判断题】《牡丹亭·惊梦》中表演柳梦梅和杜丽娘欢会之后再见面时更多得表现出二人的拘谨和害羞。

(×)月落重生灯再红:由生入死1【单选题】汤显祖《牡丹亭》的基本情节来自明代话本小说(D)。

A、《还魂记》B、《还魂梦》C、《牡丹亭梦》D、《杜丽娘慕色还魂》2【单选题】《牡丹亭》由生到死的情节主线中,《寻梦》之后的是(C)。

A、《肃苑》B、《惊梦》C、《写真》D、《闹学》3【单选题】《牡丹亭》由生到死的情节中,真正达到高潮的一幕是(C)。

A、杜丽娘与母亲的生离死别B、杜丽娘托梦柳梦梅还魂C、杜丽娘弥留之际葬于梅树下的遗言D、杜丽娘死而复生与柳梦梅结合4【判断题】《游园》中唱词“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体现出的情感既有欢乐,又有淡淡的哀愁。

(√)5【判断题】唱词“似这等荒凉地面”属于《寻梦》中的第二个层次。

(×)《牡丹亭·寻梦》赏析1【判断题】《牡丹亭·寻梦》一出戏在表演中演员身段较多,幅度调动也比较大。

(√)2【判断题】《牡丹亭·寻梦》是一出唱、念、做并重的独角戏。

(×)恰似春在柳梅边:起死回生1【单选题】《牡丹亭》由死到生的情节主线中,主要有《幽媾》、《拾画》、《叫画》和(C)几折戏。

A、《游园》B、《写真》C、《冥誓》D、《寻梦》2【单选题】《牡丹亭》中的柳梦梅是(B)应工。

A、红生B、巾生C、小官生D、穷生3【单选题】《牡丹亭》中当柳梦梅得知杜丽娘是鬼魂时,他的反应是(C)。

A、无所谓B、无奈C、惊吓D、厌烦4【判断题】《牡丹亭·叫画》一折戏既能看出小生之情,又能看出小生之趣。

(√)5【判断题】《幽媾》一折戏中调侃柳梦梅的是杜丽娘本人,而非她的魂灵。

(×)《牡丹亭·幽媾》赏析1【单选题】《水浒传·活捉》一出戏中的两位主角是(D)。

A、裴少俊、李香君B、宋引章、赵盼儿C、陈妙常、潘必正D、张文远、阎惜娇2【判断题】《牡丹亭·幽媾》一折戏中柳梦梅最初表现出来的更多是拘谨。

(√)3【判断题】《牡丹亭·幽媾》的舞台程式是典型的一桌两椅。

(√)寻不到的寻找——汤显祖的自救1【单选题】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指向了佛道情侠,其中指向“道”的是(C)。

A、《南柯梦》B、《紫钗记C、《邯郸梦》D、《牡丹亭》2【单选题】《紫钗记》的主要情节是来自于(A)传奇小说。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3【单选题】讲述了书生梦中做大槐安国驸马,后荣华富贵,梦醒却皈佛的故事是(D)。

A、《紫钗记B、《邯郸记》C、《牡丹亭》D、《南柯记》4【判断题】“搔首向东林,遗簪跃复沉”是汤显祖在少不得志时写的一首诗。

(×)5【判断题】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体现出作者的无情、多情、至情、情尽的纠葛交缠。

(√)《邯郸记·生寤》赏析1【单选题】《邯郸记·生寤》的表演特点,描述有误的是(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