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20页PPT
合集下载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https://img.taocdn.com/s3/m/2e51a4e76f1aff00bed51e7a.png)
合作探究:从背景(具体的社会
政治经济形势)、目的(根本、直 接目的)、性质(实质)、动力 (支持者)、对象(针对哪部分人 的利益)及结局等方面比较商鞅变 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 。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不同点:
•背景:商鞅: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战国时期 王: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期
•根本目的:商: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王:挽救统治危机,局部调整生产关系
族特权,增加政府收入和保障农民生产时
间的是: B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
2、在王安石的理财新法中,青苗法和募役法
引起的争议最大,主要原因是( B )
A.严重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B.对农民剥削仍然过重
C.方便了不法官员从中牟利
D.政府财政收入并未得到保证
3、王安石变法中,引起藏匿土地、逃避
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 C )
A、均输法 C、方田均税法
B、市易法 D、青苗法
4、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 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 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
明北宋政府( ) B
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历史选修一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北宋的统治
太祖
960-976
太宗
976-997
神宗
1068-85
英宗
1063-67
哲宗
1085-00
徽宗
1100-25
真宗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 第四单元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 第四单元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aeb9c5ed4d8d15abf234ec2.png)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变法的初衷与实际效果之间产生巨大背离
材料五 《流民图》(北宋·郑侠)
探究三:后人怎样评价王安石变法
1.苏辙:王介甫(安石)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 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 事,……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 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起用王安石
宋 神 宗 : 1067—1085 年 在 位 , 曾 说:“天下弊事至多,不可不革。”即位后, 不治宫室,不事游幸,有恢复河朔、革除 弊政之志,用王安石行新法,励精图治。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 山。江西临川人。22岁中进士后长期在地方 任职,对百姓疾苦、社会弊病有较多了解,
第二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天变不足惧, 人言不足恤, 祖宗之法不足守。
知识回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 1.北宋不抑兼并,土地兼并严重,赋税繁重,阶级矛 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
• 2.民族矛盾激化,辽、西夏威胁; • 3.宋初强化君主专制集权,出现冗官、冗兵、冗费,
形成积贫积弱局面 (三冗两积);
——《汴京梦断》
理想二:妥善处理国家、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
探究一:王安石的变法理想
材料三 他的变法手段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 他更多的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 管理国家财政。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理想三:重视商品、货币与市场关系,用经济的办法管 理国家财政。
小结:王安石的变法理想
须要有坚定的信念; • 3.要注意用人,选拔德才兼备之人来推行改革; • 4.政策制定和实施要切实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背景:都是为解决北宋中期严重社会危机,巩固统治而实行的。
变法的初衷与实际效果之间产生巨大背离
材料五 《流民图》(北宋·郑侠)
探究三:后人怎样评价王安石变法
1.苏辙:王介甫(安石)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 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 事,……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 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起用王安石
宋 神 宗 : 1067—1085 年 在 位 , 曾 说:“天下弊事至多,不可不革。”即位后, 不治宫室,不事游幸,有恢复河朔、革除 弊政之志,用王安石行新法,励精图治。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 山。江西临川人。22岁中进士后长期在地方 任职,对百姓疾苦、社会弊病有较多了解,
第二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天变不足惧, 人言不足恤, 祖宗之法不足守。
知识回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 1.北宋不抑兼并,土地兼并严重,赋税繁重,阶级矛 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
• 2.民族矛盾激化,辽、西夏威胁; • 3.宋初强化君主专制集权,出现冗官、冗兵、冗费,
形成积贫积弱局面 (三冗两积);
——《汴京梦断》
理想二:妥善处理国家、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
探究一:王安石的变法理想
材料三 他的变法手段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 他更多的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 管理国家财政。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理想三:重视商品、货币与市场关系,用经济的办法管 理国家财政。
小结:王安石的变法理想
须要有坚定的信念; • 3.要注意用人,选拔德才兼备之人来推行改革; • 4.政策制定和实施要切实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背景:都是为解决北宋中期严重社会危机,巩固统治而实行的。
高中历史选修1《x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518人教PPT课件
![高中历史选修1《x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518人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3d9c5b8763231126edb11c2.png)
一方面避免了 地方的不安定因 素,另一方面减 少养兵费用;
节省了军费开 支;
保证了武器的 质量。
四、取士之法
目的 措施
具体内容
影响
培
养 改革科 以经义策论取士
变 法
举制度
培养人 才,发
人
挥其才
才,
改组太学;
干,为
为 变
整顿太学
撰注教材《三经新义》, 作为考试依据;
变法起 了舆论
法
作用
制
造 惟才用人 提拔有志改革官员
想一想: 如果你是王安石,你会从什么地方入手来变法?
王安石认为国家贫困的症结主要在于: A.开支过多 B.生产过少 C.官员太多 D..目足的:解决财政危机,改变积贫局面 。
均2.输措施法:强制 3.内 容
4.作 用
进销均行,输收 违法购背政 节、 了府省运 客采货购款物等资原实则行就近采购, 观青市经苗易济法法规:设律强市。制易务,购滞短出
节流 发展生产
3、哪些措施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发展生产?
农田水利法,改善了基础设施,有利于提高农产量
4.哪些措施打击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青苗法、募役法、 方田均税法
富国之法主要调整了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
课堂巩固: 1、王安石变法措施中,兼有打击官僚贵族特权,增加政 府收入和保障农民生产时间的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
人教版第四单元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耒阳一中:资光华 2019年3月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一、起用王安石
“天变不足惧,
1、原因:
人言不足恤,
(1)社会矛盾仍然尖锐; (2)王安石提出变法主张和设想;
节省了军费开 支;
保证了武器的 质量。
四、取士之法
目的 措施
具体内容
影响
培
养 改革科 以经义策论取士
变 法
举制度
培养人 才,发
人
挥其才
才,
改组太学;
干,为
为 变
整顿太学
撰注教材《三经新义》, 作为考试依据;
变法起 了舆论
法
作用
制
造 惟才用人 提拔有志改革官员
想一想: 如果你是王安石,你会从什么地方入手来变法?
王安石认为国家贫困的症结主要在于: A.开支过多 B.生产过少 C.官员太多 D..目足的:解决财政危机,改变积贫局面 。
均2.输措施法:强制 3.内 容
4.作 用
进销均行,输收 违法购背政 节、 了府省运 客采货购款物等资原实则行就近采购, 观青市经苗易济法法规:设律强市。制易务,购滞短出
节流 发展生产
3、哪些措施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发展生产?
农田水利法,改善了基础设施,有利于提高农产量
4.哪些措施打击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青苗法、募役法、 方田均税法
富国之法主要调整了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
课堂巩固: 1、王安石变法措施中,兼有打击官僚贵族特权,增加政 府收入和保障农民生产时间的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
人教版第四单元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耒阳一中:资光华 2019年3月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一、起用王安石
“天变不足惧,
1、原因:
人言不足恤,
(1)社会矛盾仍然尖锐; (2)王安石提出变法主张和设想;
高中历史选修1《x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1718人教PPT课件
![高中历史选修1《x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1718人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0a94970722192e4536f6cb.png)
思考:结合材料指出王安石认为变法 亟待解决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富国强兵
二、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1、富国之法 --以理财为主,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措施
内容
目的
青 苗 法 政府贷款或谷物,还本付息
农田水利法 开垦荒地,兴修水利
为了改变积贫 的局面,调整
募 役 法 按等第以钱代役,官僚地主不例外 封建国家、地
市 易 法 设市易务,收购滞销物,
市场短缺时卖出
主和农民的关
系,发展生产, 巩固封建统治。
方田均税法 按土地多少、肥瘠收赋税,
官僚地主不例外 均 输 法 设发运使,“徙贵就贱,
用近易远”采购物资
合作探究: “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是王安石 的理财思想,试结合变法的内容分析这一思想。
1.哪些措施有利于增加政府的收入? 青苗法、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开源
的战国时期
治危机四伏时期
根本目的 根本上废除旧制度,挽救统治危机,
建立新制度
局部调整生产关系
性质
封建化的运动
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 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结果
成功
失败
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至靖康之乱,
人皆咎安石为祸首。
——清 赵翼
变法派所制定的一些政绩法令及其实践,虽还远远谈不上
解放生产力,但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定帮助的,因
措施
内容
目的
改革科举
废明经诸科,进士科不考诗赋, 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
关注人才
的选拔、
整顿太学 重编教科书,优秀学生可直接 培养和使
为官;设武学、医学、律学等 用,为变
专门学校
法造舆论。
惟才用人 提拔有志于改革的官员
富国强兵
二、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1、富国之法 --以理财为主,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措施
内容
目的
青 苗 法 政府贷款或谷物,还本付息
农田水利法 开垦荒地,兴修水利
为了改变积贫 的局面,调整
募 役 法 按等第以钱代役,官僚地主不例外 封建国家、地
市 易 法 设市易务,收购滞销物,
市场短缺时卖出
主和农民的关
系,发展生产, 巩固封建统治。
方田均税法 按土地多少、肥瘠收赋税,
官僚地主不例外 均 输 法 设发运使,“徙贵就贱,
用近易远”采购物资
合作探究: “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是王安石 的理财思想,试结合变法的内容分析这一思想。
1.哪些措施有利于增加政府的收入? 青苗法、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开源
的战国时期
治危机四伏时期
根本目的 根本上废除旧制度,挽救统治危机,
建立新制度
局部调整生产关系
性质
封建化的运动
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 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结果
成功
失败
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至靖康之乱,
人皆咎安石为祸首。
——清 赵翼
变法派所制定的一些政绩法令及其实践,虽还远远谈不上
解放生产力,但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定帮助的,因
措施
内容
目的
改革科举
废明经诸科,进士科不考诗赋, 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
关注人才
的选拔、
整顿太学 重编教科书,优秀学生可直接 培养和使
为官;设武学、医学、律学等 用,为变
专门学校
法造舆论。
惟才用人 提拔有志于改革的官员
王安石变法(ppt文档)
![王安石变法(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c62f676fe4733687e21aab3.png)
根本目的:挽救危机,巩固统治
P49【学思之窗】
什么是“恩荫”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
恩荫制度:科举之外的一种入仕途径。
(哪些人?机会?)
影响:出现冗官现象; 造成政府效率低下; 加重财政负担,进一步激化阶级矛盾。
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1. 经济上: 富国之法——为改变积贫的局面
针对问题
内容
作用
青苖 法 高利贷盘
• 汉唐:是在农民起义之后建立起来的王朝,统 治者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着手调整政策, 以缓和阶级矛盾。
• 北宋是在兵变的基础上建立的,统治者吸取五 代频繁军事政变的教训,只注意调整、缓和统 治阶级内部矛盾,纵容土地兼并,因而阶级矛 盾在北宋初年就十分尖锐。
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1. 统治危机---改革的必要性 (1)各种矛盾尖锐 ①阶级矛盾激化: 兼、赋、灾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北宋的统治
太祖
960-976
太宗
976-997
神宗
1068-85
英宗
1063-67
哲宗
1085-00
徽宗
1100-25
真宗
997-1022
仁宗
1022-63
钦宗
1125-27
基础梳理
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1.统治危机---改革的必要性 (1)各种矛盾尖锐 (2)积贫积弱局面形成 2.有利条件 (1)庆历新政奠定了基础 (2)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
材料三:P49,第一段
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1. 统治危机---改革的必要性 (1)各种矛盾尖锐 ①阶级矛盾激化: 兼、赋、灾
②民族矛盾激化: 辽、西夏威胁
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改革派与保守派
P49【学思之窗】
什么是“恩荫”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
恩荫制度:科举之外的一种入仕途径。
(哪些人?机会?)
影响:出现冗官现象; 造成政府效率低下; 加重财政负担,进一步激化阶级矛盾。
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1. 经济上: 富国之法——为改变积贫的局面
针对问题
内容
作用
青苖 法 高利贷盘
• 汉唐:是在农民起义之后建立起来的王朝,统 治者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着手调整政策, 以缓和阶级矛盾。
• 北宋是在兵变的基础上建立的,统治者吸取五 代频繁军事政变的教训,只注意调整、缓和统 治阶级内部矛盾,纵容土地兼并,因而阶级矛 盾在北宋初年就十分尖锐。
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1. 统治危机---改革的必要性 (1)各种矛盾尖锐 ①阶级矛盾激化: 兼、赋、灾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北宋的统治
太祖
960-976
太宗
976-997
神宗
1068-85
英宗
1063-67
哲宗
1085-00
徽宗
1100-25
真宗
997-1022
仁宗
1022-63
钦宗
1125-27
基础梳理
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1.统治危机---改革的必要性 (1)各种矛盾尖锐 (2)积贫积弱局面形成 2.有利条件 (1)庆历新政奠定了基础 (2)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
材料三:P49,第一段
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1. 统治危机---改革的必要性 (1)各种矛盾尖锐 ①阶级矛盾激化: 兼、赋、灾
②民族矛盾激化: 辽、西夏威胁
③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改革派与保守派
人民版选修一专题四王安石变法课件(32张PPT)
![人民版选修一专题四王安石变法课件(3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331140c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8.png)
藩五 镇代 割十 据国 的的 扩分 大裂
割 据 是 唐 代
陈桥兵变
赵匡胤,涿州(今河北 涿县)人。后周时任殿前都 点检.960年,发动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国号“宋”,定 都开封,年号建隆,史称宋 太祖.
宋太祖(927---976)
北宋的统治
太祖
960-976
太宗
976-997
神神宗宗
106170-671-085
兴庆(今银川)
北宋在澶渊战胜辽国,却为何给辽送岁币? 北宋消极防御的国策及统治者的昏东庸京。(今开封)
2.外患 (1)宋辽之战: 宋太宗两度出兵攻辽,都归于失败。
1004年辽攻宋,宋胜,最后订立“澶渊之 盟 ”。
(2)宋夏之战: ①概况:1040年到1042年间,西夏对北
宋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②结果:北宋屡战屡败,最后双方进行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1、积贫积弱导致北宋中期的三大社会危机 ——财政危机、边疆危机和政治危机 ——兵虚财匮;内忧外患
2、前奏:“庆历新政”的失败为王安石变法提 供了经验教训 ——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二、变法的内容——
核心内容: 富国强兵
1.理财(富国)措施
③农田水利法
议和。
北宋愁眉不展的君主
北宋皇帝 愁 什么?
• 积贫积弱 • 阶级矛盾尖锐 • 辽和西夏的威胁
结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3、庆历新政
目的: 挽救统治
时间: 1043年
人物: 宋仁宗、范仲淹、富弼
中心: 整顿吏治
结果: 夭折
原因: 官僚贵族的反对和诽谤
范仲淹
影响: 揭开了北宋革新除弊、变法改革的序幕。
4.2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共29张PPT)
![4.2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32381f1856a561252d36f19.png)
王安石变法内容
1、目的: 巩固封建统治 2、核心内容: 富国强兵 中心:理财
3、具体措施:
富国之法 强兵之法 取士之法
富国之法
措 施
以理财为主,调整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之间 的关系, 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内
容
目
的
青苗法 募役法
政府贷款或谷物,还本付息 以钱代役,官僚地主不例外
农田水利法
均输法
开垦荒地,兴修水利
设发运使,“徙贵就贱,用近 易远”采购物资
为了改变积贫 的局面,调整 封建国家、地 主和农民的关 系,发展生产, 巩固封建统治
市易法
方田均税法
设市易务,收购滞销物,市场 短缺时卖出
按土地数量、质量收税,官僚 地主不例外
分析与探究 措 施
下列措施中哪些会 引起激烈的争议 意 义 呢?
减轻农民负担,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 府收入;限制高利贷盘剥; 增加政府收入;减轻农民差役负担,保证 农时和农业劳力;打击地主官僚特权 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促进农业生产;增 加政府收入; 节约开支和成本,增加收入,减轻纳税 户的负担;限制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
选修一
王安石变法
第五卷
改变积贫积弱遭争议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王 安 石 变 法
措施
富国 之法 强兵 之法 取士 之法
目 的
内 容
作 用
抑制了土地兼并, 为了改变积贫的局 青苗法、农田水利 保障农业生产, 面,调整封建国家、法、免役法、市易 限制高利贷剥削, 地主和农民的关系,法、方田均税法、 打破大商人垄断, 增加了财政收入 发展生产 均输法 为了改变积弱的局 面,巩固封建统治 秩序和整顿加强军 队 保甲法、 保马法、 将兵法、 设军器监
高中历史选修1《x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1695人教PPT课件
![高中历史选修1《x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1695人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0d46d2caaedd3382c4d339.png)
美国副总统为什么对王安石这么感兴趣呢?原来,在 20世纪30年 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政府为了挽救国 家经济,曾经借鉴过王安石当年的改革措施。
返回
1930年,正值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时任农业 部长的华莱士仿照王安石的青苗法,在美国建立常平 仓 (中国古代储粮备荒,平抑粮价的政府粮仓), 一方面实施农业贷款,一方面收购多余物资和粮食食 品,免费分发给城市人民。不但解决了救荒问题,还 保证了粮食物资价格的稳定,为美国渡过经济大萧条 起到了重要作用。
1.北宋中期三冗二积造成严重社会危机 2.改革条件:
①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 ②王安石丰富的从政经验及“三不足”的变法精神影响 ③宋神宗的政治雄心及对变法的支持
返回
2.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社会危机。其根源有
()
①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②不抑兼并的政策
③重武轻文,地方割据严重
返回
④市易法:政府在东京设置 市易务 ,出钱收购滞销货物, 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⑤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 数量,按照土地的多少和 肥瘠 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 外。
⑥均输法:政府要求东南六路的发运使,依照“ 徙贵就贱, 用近易远 ” 的原则采购物资。
返回
• 在王朝时代,地方上每年都要向中央运送财物, 以供国家必要之需,这就是所谓“输”.输送的品种 和数量,当然也都有一定之规.这就有弊病.比如同 一个地方,有时年成好,有时不好;同一种东西,有 的地方贵,有的地方不贵.这原本是很正常的.但如 果按照老办法,则不管丰年灾年,价贵价贱,输送的 品种和数量都不准改变,当然并不合理.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 号半山,临川人(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西抚 州),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 学家。 “变革天下之弊法”
返回
1930年,正值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时任农业 部长的华莱士仿照王安石的青苗法,在美国建立常平 仓 (中国古代储粮备荒,平抑粮价的政府粮仓), 一方面实施农业贷款,一方面收购多余物资和粮食食 品,免费分发给城市人民。不但解决了救荒问题,还 保证了粮食物资价格的稳定,为美国渡过经济大萧条 起到了重要作用。
1.北宋中期三冗二积造成严重社会危机 2.改革条件:
①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 ②王安石丰富的从政经验及“三不足”的变法精神影响 ③宋神宗的政治雄心及对变法的支持
返回
2.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社会危机。其根源有
()
①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②不抑兼并的政策
③重武轻文,地方割据严重
返回
④市易法:政府在东京设置 市易务 ,出钱收购滞销货物, 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⑤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 数量,按照土地的多少和 肥瘠 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 外。
⑥均输法:政府要求东南六路的发运使,依照“ 徙贵就贱, 用近易远 ” 的原则采购物资。
返回
• 在王朝时代,地方上每年都要向中央运送财物, 以供国家必要之需,这就是所谓“输”.输送的品种 和数量,当然也都有一定之规.这就有弊病.比如同 一个地方,有时年成好,有时不好;同一种东西,有 的地方贵,有的地方不贵.这原本是很正常的.但如 果按照老办法,则不管丰年灾年,价贵价贱,输送的 品种和数量都不准改变,当然并不合理.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 号半山,临川人(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西抚 州),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 学家。 “变革天下之弊法”
《王安石变法内容》课件
![《王安石变法内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f44de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9.png)
3 书院的兴起
新法对书院文化的推动和激发,对中国文化 的繁荣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 明清文化的过渡
王安石变法对明清时期文化的转变和演进, 为中国历史留下了怎样的印记。
五、变法的成功和失败
变法前后的对比
王安石变法前后国家的政治、 经济和社会面貌的变化。
变法的成就和不足
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功和未能 实现的目标。
二、政治变革
新法的政治措施
王安石颁布的一系列政治改革, 如何改善国家的治理能力。
户籍制度的改革
王安石推行的户籍制度改革,对 社会和家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改善官员待遇
王安石如何提高官员福利和待遇, 激励其工作积极性。三、经Fra bibliotek变革1
新法的经济措施
王安石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改革举措,增强国家的财政实力。
2
变法的失败原因
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因 素和后续影响。
六、反思和启示
现代变革的借鉴意义
通过对王安石变法的反思,对现代变革产生的启示和借鉴。
变法过程中的问题与反思
王安石变法中面临的问题和教训,对未来的改革有何启示。
变法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王安石变法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官方垄断经济
王安石推行的垄断政策,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军政商业并举
军事和商业在国家发展中的平衡作用,王安石如何实现并重。
四、文化变革
1 新法对教育的影响
王安石如何推动教育改革,为后世留下了怎 样的教育遗产。
2 科举制度的改革
王安石对科举制度的改革和影响,促进了社 会的流动性。
《王安石变法内容》PPT 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 和文化方面的变革。
王安石变法PPT课件
![王安石变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095156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e4.png)
阶级矛盾激化
贫富差距加大,农民起义不断,社 会动荡不安。
吏治腐败
官员贪污受贿、玩忽职守,政治腐 败严重。
财政困难与赋税沉重
01
02
03
财政入不敷出
北宋中期,财政支出巨大, 而收入不足,财政赤字严 重。
赋税繁重
农民负担沉重,赋税名目 繁多,导致民不聊生。
货币流通不畅
铜钱短缺,铁钱笨重,流 通不便,影响经济发展。
担忧变法引发社会动荡,影响政权稳定,主张谨慎行事,逐步推进 改革。
范纯仁等地方官员
认为新法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如免役法导致民间骚乱、市 易法与民争利等,主张废除新法。
变法内部矛盾斗争
01 02
王安石与神宗的矛盾
神宗对变法的态度摇摆不定,既想支持王安石推行新法,又担心变法引 发社会动荡,影响政权稳定。这种矛盾态度导致王安石在变法过程中受 到很大制约。
注重策略和方法,确保改 革顺利推进
在推动现实改革时,我们需要 注重策略和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确保改革能够顺利推进并取 得实效。
关注民生问题,促进社会 和谐稳定
在推动现实改革时,我们需要 关注民生问题,切实保障人民 群众的利益和权益,促进社会 和谐稳定。
THANKS
感谢观看
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加强了军队战斗力等,为北宋王朝的强 盛奠定了基础。
消极影响
新法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弊端和腐败现象,加重了民众负担;同时触动了保守派利 益,引发了激烈的政治斗争和社会动荡。
04
王安石变法中存在问题与争议
变法中遇到困难和挑战
财政压力
北宋中期财政困难,王安石推行新法旨在增加财政收入,但实施过 程中遇到诸多阻碍,如地方官员执行不力、豪强地主抵制等。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精品PPT课件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445a78a1c7aa00b52acbf7.png)
“……取得一定成效,”一定程度改变积贫局面;但也存在局限,具有较大争议。 新法实施中出现危害百姓现象,如…
二、变法的内容—— (1)理财(富国)措施
①青苗法:政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民提供低息贷借(钱或粮食)
作用评价:
A. 积极: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阶级矛盾;同时增加政府收入. B. 最具争议:强制借贷,利息较高,实质是政府放高利贷,引起社会不满.
积极:一定程度抑制兼并, 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减轻农民赋税负担。
⑤市易法:设市易务,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以稳定市场
积极: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圩田工程示意图(选自(清)《授时通考》)
木兰陂位于莆田 市郊南门外约4公里的 木兰山下,是北宋期 间修建的一座引、蓄、 灌、排、挡综合利用 的大型水利工程。迄 今仍在发挥效益,灌 溉着莆田平原1万多公
设置军器监 武器质量和产量都提高
保马法 将兵法
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政府节 省了费用
加强了军队战斗力
精简军队 加强军队战斗力,节省了不少
主要表 现: 西 部边境 的巩固 和开发
王安石变法
措施 目 的
(一)朝廷面临内忧外患,财力穷困、风气日坏、法度不合先 前三代之政,说明变法是事势要求;(二)庆历年间范仲淹 主持的改革所以失败,在于人才不足,而真正合乎皇帝信 赖的几乎没有;(三)当务之急在于培养有用的人才,这就 要选择对象,而且要有一整套的教养之道,养廉之法,纪 律约束,法律制裁,考察、赏罚的办法;(四)当今不能泛 泛而学,需要根据国家的要求来培养文武兼能、德才兼备 的专业人才;(五)善于治理财政的,从未以开支不足为问 题,主要应通其变,治财要有正确方法;(六)当前朝政的 严重问题是从中枢到地方都是奸吏充斥、狼狈为奸、官官 相护、贤者受法律束缚而不肖者逍遥法外的情形必须改变, 关键在于得到优秀人才放手使用。
二、变法的内容—— (1)理财(富国)措施
①青苗法:政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民提供低息贷借(钱或粮食)
作用评价:
A. 积极: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阶级矛盾;同时增加政府收入. B. 最具争议:强制借贷,利息较高,实质是政府放高利贷,引起社会不满.
积极:一定程度抑制兼并, 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减轻农民赋税负担。
⑤市易法:设市易务,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以稳定市场
积极: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圩田工程示意图(选自(清)《授时通考》)
木兰陂位于莆田 市郊南门外约4公里的 木兰山下,是北宋期 间修建的一座引、蓄、 灌、排、挡综合利用 的大型水利工程。迄 今仍在发挥效益,灌 溉着莆田平原1万多公
设置军器监 武器质量和产量都提高
保马法 将兵法
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政府节 省了费用
加强了军队战斗力
精简军队 加强军队战斗力,节省了不少
主要表 现: 西 部边境 的巩固 和开发
王安石变法
措施 目 的
(一)朝廷面临内忧外患,财力穷困、风气日坏、法度不合先 前三代之政,说明变法是事势要求;(二)庆历年间范仲淹 主持的改革所以失败,在于人才不足,而真正合乎皇帝信 赖的几乎没有;(三)当务之急在于培养有用的人才,这就 要选择对象,而且要有一整套的教养之道,养廉之法,纪 律约束,法律制裁,考察、赏罚的办法;(四)当今不能泛 泛而学,需要根据国家的要求来培养文武兼能、德才兼备 的专业人才;(五)善于治理财政的,从未以开支不足为问 题,主要应通其变,治财要有正确方法;(六)当前朝政的 严重问题是从中枢到地方都是奸吏充斥、狼狈为奸、官官 相护、贤者受法律束缚而不肖者逍遥法外的情形必须改变, 关键在于得到优秀人才放手使用。
第四单元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课件(人教版选修1)
![第四单元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课件(人教版选修1)](https://img.taocdn.com/s3/m/d3982a14ee06eff9aef80784.png)
宋神宗:宋英宗之子。 1067—1085年在位,曾说:“天 下弊事至多,不可不革。”即 位后,不治宫室,不事游幸, 有恢复河朔、革除弊政之志, 用王安石行新法,励精图治。
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和教材第一目的内容,宋神宗为什
么要起用王安石?王安石推行变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起用的原因: (1)从王安石方面来看: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和
强兵之法
目的: 整顿军队,克服积弱局面,巩固封建统治 措 施 内 容 作 用
组织农户习武,轮差巡查, 保 甲 法 维护地方治安。
百姓自愿申请替官府养马, 保 马 法 养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 选派有经验的军官专门负责 将 兵 法 各地区军队的军事训练。 设军器监 监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 提高武器质量。
为人刚正、意志坚强、“三不足”的大无畏精神 (2)从宋神宗方面来看:为了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巩固和加 强封建统治
“理财为方今先急”、“理财以农事为先” •变法的指导思想: 理财富国(积极开源)
二、变法的主要内容
措 施 目 的 内 容 作 用
富国 中心内容
强兵
育才
富国之法
措 施 内 容 目 的
青苗法 农田水利法 募役法 市易法
1、结合材料一说明王安石实施青苗法的主观意 图是什么?
减少高利贷者对百姓的剥削,增加政府收入, 平抑物价,促进农业生产的进行
2、结合材料二、三归纳苏辙、欧阳修反对青苗 法的理由有哪些?
①不易监管,会出现官吏舞弊现象; ②收取困难,会增加地方政府负担: ③夏季贷款利于解决贫困者的生活问题,而,安定生产和生活; 增加了政府收入。
原因:政府垄断了市场,影响了商业的正常运行。 市易法实施期间,原本是购买滞销商品,但实际上却 专门抢购紧俏物资,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完成朝 廷下达的利润指标,也才能从中渔利,中饱私囊。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课件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3e3f9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f7.png)
青苗法的目的是抑制民间 的高利贷行为,保护农民 免受高利贷的剥削。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通过青苗法的实施,政府 可以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 以支持各项改革措施的推 行。
促进农业发展
青苗法的实施有助于提高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 农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 高。
青苗法的内容
青苗贷款的发放
贷款利息的规定
青苗法规定,每年分春秋两季,由政府向 农民提供低息贷款,用于购买耕牛、种子 、农具等农业生产所需物品。
消极影响
给百姓带来了负担,部分百姓因为无法承受压力而逃亡,同 时保马法的实施也存在着一些管理问题。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将原来由农民负担的 差役负担转嫁给地主 阶级。
募役与将兵法的影响
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提高了军队 的战斗力。
加强了国家的统一管理,提高了国家 的治理能力。
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 产和生活条件。
07 保甲法与保马法
保甲法的目的与内容
目的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增强国家的军事 力量,同时节省开支。
通过实施均输法,国家直 接参与重要物资的流通, 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稳定市场物价
均输法有效地稳定了市场 物价,减少了因商人垄断 导致的物价波动,有利于 百姓的生活稳定。
促进商品流通
均输法的实施促进了商品 的流通,使得物资能够更 加快速、便捷地运送到需 要的地方。
03 青苗法
青苗法的目的
抑制高利贷
保障军队供应
均输法确保了边疆地区军队所需 的物资供应,增强了国家的国防 能力。
均输法的内容
国家直接购买和运输物资
均输法规定由国家直接购买和运输重要物资,如粮食、布匹等,以降低成本。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通过青苗法的实施,政府 可以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 以支持各项改革措施的推 行。
促进农业发展
青苗法的实施有助于提高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 农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 高。
青苗法的内容
青苗贷款的发放
贷款利息的规定
青苗法规定,每年分春秋两季,由政府向 农民提供低息贷款,用于购买耕牛、种子 、农具等农业生产所需物品。
消极影响
给百姓带来了负担,部分百姓因为无法承受压力而逃亡,同 时保马法的实施也存在着一些管理问题。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将原来由农民负担的 差役负担转嫁给地主 阶级。
募役与将兵法的影响
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提高了军队 的战斗力。
加强了国家的统一管理,提高了国家 的治理能力。
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 产和生活条件。
07 保甲法与保马法
保甲法的目的与内容
目的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增强国家的军事 力量,同时节省开支。
通过实施均输法,国家直 接参与重要物资的流通, 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稳定市场物价
均输法有效地稳定了市场 物价,减少了因商人垄断 导致的物价波动,有利于 百姓的生活稳定。
促进商品流通
均输法的实施促进了商品 的流通,使得物资能够更 加快速、便捷地运送到需 要的地方。
03 青苗法
青苗法的目的
抑制高利贷
保障军队供应
均输法确保了边疆地区军队所需 的物资供应,增强了国家的国防 能力。
均输法的内容
国家直接购买和运输物资
均输法规定由国家直接购买和运输重要物资,如粮食、布匹等,以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