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应用技术标准

合集下载

水泥相关规范

水泥相关规范

水泥相关规范水泥是建筑行业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其产量与品质对工程的安全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了确保水泥产品在使用中具有安全性和质量稳定性,各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水泥相关规范。

本文将围绕这些规范展开讨论。

一、水泥相关标准1. ISO标准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英文简称,即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制定了许多针对水泥产品的标准化规范,如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IEC 17025实验室管理体系等等。

2. GB标准GB标准是中国实施的一种法定标准体系,其编制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简称“国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简称“标委会”)联合制定。

在水泥领域,GB/T175-2007《水泥》是最主要的标准之一。

3. ASTM标准ASTM是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的英文简称,其拥有数万种标准,其中许多是水泥生产和应用相关的标准。

如ASTM C150、ASTMC595等。

4. EN标准EN是欧洲标准的缩写,其针对水泥产品的标准包括EN 197、EN 413和EN 450等。

二、水泥产品规范水泥产品规范通常涉及水泥性能指标、物理参数和化学成分等方面,以下是常见的规范之一。

1.硅酸盐水泥规范硅酸盐水泥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水泥种类。

其国际上最通用的规范是ASTM C150。

ASTM C150规定硅酸盐水泥应满足以下要求:初始和28天强度、时间流变性质、热量释放、化学成分等。

2.矿渣水泥规范矿渣水泥是以矿渣或熟料为主要原料的水泥种类。

ASTM C595是其国际上最通用的规范,其规定了初始和28天强度、时间流变性质、热量释放、化学成分等要求。

3.高性能混凝土规范高性能混凝土是目前建筑领域普遍应用的一种材料。

其主要规范有ASTM C94、ASTM C143、ASTM C39、ASTM C511等。

水泥砂浆应用技术规程

水泥砂浆应用技术规程

水泥砂浆应用技术规程一、前言水泥砂浆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用于填充、修补和平整墙体表面、地面和天花板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泥砂浆的应用技术规程,旨在为建筑工程人员提供一份全面的指导。

二、材料准备1.水泥:应按照设计要求选用合适的水泥品种,常用的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快硬硅酸盐水泥、高强度水泥等;2.砂:应选用麻石或天然河沙,石粉含量应小于15%,颗粒粗细适宜;3.水:应选用清洁无污染的自来水或净化水,不应使用含有酸、碱、油脂等杂质的水。

三、配合比设计1.配合比的确定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执行,不能自行更改;2.配合比应根据施工现场情况进行调整,如气温、湿度、风速等环境因素的影响;3.配合比中的各项指标应符合国家规范的要求。

四、施工准备1.施工前应进行检查,如墙面是否平整、干净,是否有松动、裂缝等情况;2.施工前应对墙面进行湿润处理,以免水泥砂浆过快地吸收墙体中的水分,影响施工质量;3.施工中应保持施工现场清洁,避免杂物的混入,以免影响水泥砂浆的性能。

五、施工技术1.拌合:应采用机械搅拌或人工搅拌的方式进行,拌合时间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2.涂抹:应采用钢抹子或毛刷进行,厚度应均匀,避免出现大面积厚度不一致的情况;3.压实:应采用金属镘子或木梁进行,压实力度应适中,避免过度压实造成墙面开裂;4.修整:应在水泥砂浆未完全干燥之前进行,修整时应注意保持墙面平整度。

六、养护措施1.养护期间应注意保持墙面湿润,以免水泥砂浆因失水过快而开裂;2.养护期间应避免外力冲击、振动等情况,以免影响水泥砂浆的硬度和强度;3.养护期间应注意空气流通,避免出现过度潮湿或过度干燥的情况。

七、施工质量检验1.墙面表面应平整,无明显的波纹、凹凸,无裂缝、脱落等缺陷;2.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3.硬度应符合国家规范的要求;4.测量时应采用专用工具,以提高测量准确性。

八、安全注意事项1.施工现场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发生安全事故;2.施工人员应穿戴好安全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手套、防尘口罩等;3.施工现场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因吸入过多水泥粉尘而引起健康问题。

2023 水泥相关新标准

2023 水泥相关新标准

2023年水泥相关新标准一、水泥原料标准在2023年,对于水泥的原料,如石灰石、粘土、铁粉等,都有了更为严格的标准。

这些原料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以及开采来源都需要满足新的标准要求,以确保水泥的质量和稳定性。

二、水泥生产技术标准新的水泥生产技术标准对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污染物排放以及资源利用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新的标准要求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能耗要低于某一数值,同时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的处理和排放也有了更为严格的规定。

三、水泥产品标准新标准对各类水泥的产品性能,如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都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规定。

此外,新标准还对水泥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以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负面影响。

四、水泥检测方法标准为了更好地检测和控制水泥的质量,新的检测方法标准已经出台。

这些标准对水泥的各项性能指标的检测方法、设备、操作流程等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水泥应用技术标准对于水泥的应用技术,新标准也有所规定。

例如,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维护等方面,都需要遵循新的技术标准,以确保水泥材料能够发挥出最佳的性能,并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六、水泥环保标准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新的水泥环保标准也相继出台。

这些标准对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环保要求、废弃物的处理和再利用等方面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以降低水泥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七、水泥安全卫生标准为了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新的水泥安全卫生标准也已发布。

这些标准对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卫生条件以及紧急救援措施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确保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八、水泥包装与标识标准针对水泥的包装和标识,新的标准也有明确规定。

包装材料需要满足环保要求,标识内容需要包括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厂家信息等,以便于用户选择和使用。

九、水泥生产设备标准对于水泥生产的设备,新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设备的性能、效率、可靠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都需要符合新的标准规定,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一、前言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耐久性和施工性,广泛应用于桥梁、高层建筑、隧道、水利工程等领域。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的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以指导工程师和建筑师进行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和施工。

二、材料2.1 水泥高性能混凝土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水泥,其强度等级不低于C50。

水泥应符合GB/T 175-2007《水泥》标准。

2.2 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中粉煤灰的掺量不超过40%,应符合GB/T 1596-2005《粉煤灰》标准。

2.3 矿渣粉高性能混凝土中矿渣粉的掺量不超过50%,应符合GB/T 18046-2008《矿渣粉》标准。

2.4 骨料高性能混凝土中骨料的粒径应符合设计要求,骨料应符合GB/T 14684-2011《建筑用石料》标准。

2.5 减水剂高性能混凝土中减水剂应符合GB8076-2008《混凝土减水剂》标准。

2.6 其他掺合料其他掺合料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要求。

三、设计3.1 混凝土强度等级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根据工程要求确定,其抗压强度等级不低于C60。

3.2 配合比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材料特性、施工条件等因素进行设计,应满足相应的强度、耐久性、变形等性能要求。

配合比的设计应符合GB 50007-2011《建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的要求。

3.3 施工方法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应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密实性和稳定性。

具体施工方法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施工条件进行选择和调整。

四、检验4.1 试块制备高性能混凝土试块制备应按照GB/T 50081-2002《混凝土强度试验标准》的要求进行。

4.2 试块养护高性能混凝土试块养护应按照GB/T 50082-2009《混凝土试验养护标准》的要求进行。

4.3 试块检验高性能混凝土试块检验应按照GB/T 50081-2002《混凝土强度试验标准》的要求进行,其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水泥技术指南

水泥技术指南

水泥技术指南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水泥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项目中。

建筑工程中水泥砂浆的应用技术规范

建筑工程中水泥砂浆的应用技术规范

建筑工程中水泥砂浆的应用技术规范一、前言水泥砂浆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材料,其主要作用是填充墙体、地面、天花板等空隙,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抗震性。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我们需要遵循一些技术规范和标准,以确保水泥砂浆的施工质量和效果。

二、材料选择在选择水泥砂浆材料时,应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一般来说,水泥砂浆材料应具有以下特点:1.质量稳定,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2.水泥砂浆的配合比应符合规范要求。

3.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可流动性,以便于施工操作。

4.材料应具有适当的延展性和抗裂性,以确保施工后的砂浆不会出现裂缝。

三、施工前准备1.在进行水泥砂浆施工之前,应先进行基础处理。

具体来说,应彻底清除基础表面的灰尘、油污和其他杂物。

2.在施工之前,应对水泥砂浆进行充分的搅拌和混合,以确保砂浆的质量和均匀性。

3.在施工之前,应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和设计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安排好施工人员和设备。

四、施工技术1.砂浆的配合比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严禁随意调整配合比。

同时,应根据砂浆的用途和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砂浆类型和配合比。

2.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施工现场的清洁和整洁。

同时,应定期清理施工工具和设备,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

3.在进行砂浆施工之前,应先进行湿润基面处理。

具体来说,可以采用喷水或刷涂等方法,将基面湿润,以便于砂浆材料的粘附和固定。

4.在进行砂浆施工之前,应先进行试板。

具体来说,可以在基面上进行一小块砂浆的试验,以检查砂浆的质量和施工效果。

5.在进行砂浆施工时,应采用适当的施工方法和工具。

具体来说,可以采用抹灰板、滚筒或喷涂等方法,将砂浆均匀地涂抹在基面上。

6.在进行砂浆施工时,应注意砂浆的厚度和均匀性。

具体来说,应根据砂浆的用途和施工要求,控制好砂浆的厚度和粘稠度,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

7.在进行砂浆施工时,应注意砂浆的密实度和抗裂性。

具体来说,应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将砂浆均匀地压实和挤压,以确保施工后的砂浆能够充分密实,并具有良好的抗裂性。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一、前言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材料,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抗渗透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大型桥梁、高层建筑、核电站等重要工程中。

本文将围绕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技术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指标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强度、耐久性、抗渗透性、耐化学腐蚀性、抗裂性、可施工性等方面。

1.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是衡量其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

其强度等级一般为C60~C100,同时还需要满足相应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拉强度等指标。

2.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其主要表现为长期使用期间不易产生裂缝、龟裂等问题。

同时,高性能混凝土还需要具有良好的耐冻融性、耐碱性和耐久性等指标。

3.抗渗透性高性能混凝土应具有较好的抗渗透性,能够有效防止地下水、雨水等外部水源的渗透。

其主要指标包括渗透系数、抗渗压力等。

4.耐化学腐蚀性高性能混凝土应具有较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能够有效抵御酸碱性物质的侵蚀。

其主要指标包括碱度、氯离子含量、硫酸盐含量等。

5.抗裂性高性能混凝土应具有较好的抗裂性,能够有效防止裂缝的产生和扩展。

其主要指标包括收缩性、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等。

6.可施工性高性能混凝土应具有较好的可施工性,能够满足施工操作的需要,同时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坍落度等指标。

三、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技术标准1.材料选用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应选用优质的水泥、细集料、粗集料、外加剂等材料。

其中,水泥应选用高强度水泥或粉煤灰,细集料应选用细度模数适中的细砂,粗集料应选用骨料直径在10mm以上的优质碎石或砾石,外加剂应选用高效减水剂、缓凝剂、增强剂等。

2.拌合比设计高性能混凝土的拌合比设计应根据具体使用要求进行制定,同时还需要考虑原材料的性能和施工操作的实际情况。

一般情况下,拌合比中水灰比应控制在0.25~0.35之间,同时还需要控制各组分的配比。

3.施工工艺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应根据具体使用要求进行制定,同时还需要考虑原材料的性能和施工操作的实际情况。

水泥标准稠度、初终凝、抗压抗折强度标准

水泥标准稠度、初终凝、抗压抗折强度标准

水泥是建筑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质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水泥的标准稠度、初凝和终凝时间以及抗压、抗折强度标准是评价水泥品质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水泥的标准和相关知识。

一、水泥的标准稠度水泥的标准稠度是指水泥糊化后的黏度,通常用来评价水泥的水化速率和适用性。

标准稠度的测试方法主要有福法和流度法两种。

福法是指用福定粘度计测定水泥浆的黏度,反映水泥糊化的程度。

流度法是指以标准锥形漏斗进行实验,通过测定水泥浆在规定时间内流出的直径和高度,得出水泥的流动性能。

水泥的标准稠度对于混凝土的性能和工艺具有重要影响。

稠度过大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成型性,而稠度过小则容易引起混凝土的渗水和减弱混凝土的强度。

合理控制水泥的标准稠度是保证混凝土性能的关键。

二、水泥的初凝和终凝时间水泥的初凝和终凝时间是指水泥浆在搅拌后开始凝结和完全凝结所需要的时间。

初凝时间通常以开始凝结的时间来衡量,终凝时间则是指水泥浆完全凝结的时间。

水泥的初凝和终凝时间对水泥浆的施工工艺和使用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初凝时间过长会导致浆体在运输、浇注和成型过程中失去流动性,影响施工的连续性和成型的质量。

而终凝时间过短则会影响水泥浆的强度发展和稳定性,降低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

水泥的初凝和终凝时间是评价水泥应用性能和施工性能的重要指标。

制定合理的初凝和终凝时间标准,有利于提高水泥的工程应用性能。

三、水泥的抗压和抗折强度标准水泥的抗压和抗折强度是指水泥浆经过一定养护时间后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所能承受的压力和折断荷载。

抗压、抗折强度是衡量水泥品质的重要性能指标,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承载能力。

水泥的抗压和抗折强度标准主要通过试验方法来进行评定,通常采用标准试验块和标准试验梁进行力学性能的测试。

标准试验块用于测试水泥的抗压强度,标准试验梁则用于测试水泥的抗折强度。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水泥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应符合规定的设计强度等级和标准数值要求。

水泥地坪施工工艺及应用技术规程

水泥地坪施工工艺及应用技术规程

水泥地坪施工工艺及应用技术规程一、前言水泥地坪是一种常用的地面装饰材料,具有耐磨、耐压、防尘、易清洁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厂、仓库、停车场、超市等场所。

本文将介绍水泥地坪施工工艺及应用技术规程。

二、材料准备1.水泥: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得低于P.O 42.5,水泥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防潮的地方。

2.石英砂:应选用粒径为0.1-2.5mm的规格,石英砂应干燥、洁净,不得掺杂杂质。

3.水:应选用清洁、无杂质的自来水或蒸馏水。

4.固化剂:可选用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等固化剂。

5.色浆:可选用颜料或染料,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

三、施工工艺1.基础处理:地面基础处理应彻底清除杂物、油污、灰尘等,确保基础干净、平整、无裂缝。

2.调配混合料:按照一定比例将水泥、石英砂、水混合均匀,配制出适宜的混合料。

3.施工:将混合料铺在地面上,用批刀或批刮板将混合料均匀铺展,压实,使混合料达到一定密实度。

施工时应尽量避免混合料中出现空鼓、裂缝等缺陷。

4.表面处理:施工完成后,可进行表面处理。

可采用打磨、抛光、喷涂等方法,使地面表面平整、光滑、美观。

5.固化处理:施工完成后,应对地面进行固化处理。

可选用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等固化剂进行处理,使地面具有较好的耐磨、耐压、防尘、易清洁性能。

四、应用技术规程1.施工环境:应在温度适宜、湿度适中的环境下进行施工,施工现场应保持干净、整洁、空气流通。

2.施工工具:应选用质量良好、结构合理的批刀、批刮板等施工工具,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3.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施工工艺和规程,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定。

4.施工质量:施工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地面应平整、无空鼓、无裂缝、无起泡、颜色均匀、光滑美观。

5.施工周期:施工周期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安排,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的双重保证。

五、总结水泥地坪是一种常用的地面装饰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混凝土水泥基修补材料的应用技术标准

混凝土水泥基修补材料的应用技术标准

混凝土水泥基修补材料的应用技术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材料之一,但长期的使用和环境的影响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损坏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修补。

混凝土水泥基修补材料是一种常见的修补材料,本文将介绍其应用技术标准。

二、混凝土水泥基修补材料的分类混凝土水泥基修补材料根据其成分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水泥砂浆:水泥、砂、水等原料混合而成,用于填补小面积的裂缝和坑洞。

2. 纤维增强水泥砂浆:在水泥砂浆中添加纤维材料,具有更好的抗裂性能,适用于填补较大面积的损坏。

3. 快干水泥砂浆:在水泥砂浆中添加快速硬化剂,具有快速硬化和早期强度高的特点,适用于对时间要求较紧的修补。

4. 高性能修补砂浆:在水泥砂浆中加入高性能混凝土添加剂和化学助剂,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和抗渗性能,适用于重要部位和高要求的修补。

5. 自流平水泥砂浆:在水泥砂浆中加入流变剂,具有自流平性能,适用于需要平整表面的修补。

三、混凝土水泥基修补材料的应用技术标准1. 表面处理在进行修补前,需要对损坏部位的表面进行处理。

表面需要清洗干净,去除油污、灰尘、松散物等,并打磨平整。

如果表面存在较大的空鼓、松散、脱落等问题,需要进行钝化处理或者剥离,确保修补材料能够充分附着在混凝土表面。

2. 修补材料的配制在进行修补材料的配制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材料类型和用途进行配比。

一般来说,需要按照材料说明书中的配比进行混合,确保混合均匀,无结块等问题。

3. 修补材料的施工在进行修补材料的施工前,需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浸湿处理。

施工时需要注意修补材料的厚度,一般不宜超过20mm。

对于较大的面积修补,需要采用分层施工的方式,确保每一层材料的附着性和密实性。

4. 修补后的保护在修补完成后,需要进行保护措施,防止材料在早期干燥过程中出现开裂、龟裂等问题。

一般采用覆盖保护或喷水保护的方式,确保材料干燥均匀,并能够达到设计强度和耐久性要求。

四、混凝土水泥基修补材料的质量控制1. 混合比的控制混合比是影响修补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严格按照配比进行混合,确保混合均匀,无结块等问题。

混凝土中水泥的应用技术规程

混凝土中水泥的应用技术规程

混凝土中水泥的应用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水泥是混凝土中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

本技术规程旨在详细介绍混凝土中水泥的应用技术规程,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效果。

二、水泥的种类和特点水泥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种类繁多。

根据制造工艺和材料组成的不同,水泥可以分为硅酸盐水泥、矿物质水泥、高铝酸盐水泥等多种类型。

每种类型的水泥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硅酸盐水泥是一种常见的水泥类型,适用于制作普通混凝土、砖、石灰石等材料。

矿物质水泥主要用于制作高强度混凝土以及耐火材料等。

高铝酸盐水泥适用于制作高温、高压下的耐磨材料等。

不同类型的水泥具有不同的强度、耐久性和适用范围,施工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泥。

三、水泥的选用和储存1.选用水泥时应注意其品牌、标号、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选择符合标准的优质水泥。

2.水泥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防潮的地方,避免受潮、结块或者受到其他污染物的影响。

3.水泥的储存时间不能过长,过长的储存时间会影响水泥的品质和性能,建议在保质期内使用。

四、水泥的拌合1.在混凝土的拌合中,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配比水泥、砂、石、水等材料,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2.水泥的拌合应在干净的拌合机或者工地拌合槽中进行,避免混入其他杂质。

3.水泥的拌合时间不宜过长,过长的拌合时间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4.拌合过程中应适当控制水泥的用量,过多的用量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低,过少的用量会导致混凝土缺乏稠度,难以施工。

五、水泥的施工1.混凝土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和清理,保证施工环境干净、整洁、无积水。

2.混凝土施工时应保持施工现场通风良好,避免混凝土中含气量过高。

3.混凝土的浇注应均匀、连续、稳定,避免出现断层、裂缝等现象。

4.混凝土浇注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避免混凝土的龟裂、变形等现象。

六、水泥的质量检测1.水泥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检测,保证水泥符合国家标准和生产要求。

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 63-2016 住建部

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 63-2016 住建部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材料之一,其使用范围广泛,应用领域涵盖了建筑、桥梁、水利、港口等多个领域。

在混凝土施工中,水泥、骨料、水等材料的配比和使用质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确立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16,该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起制定,旨在规范混凝土施工中水泥的使用标准和技术要求,保障混凝土工程质量,保护建筑物的安全。

(一) 标准的背景和意义1.混凝土是建筑结构的主要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强度和安全性。

2.水泥是混凝土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其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

3.由于混凝土工程的特殊性,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制定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16。

4.该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可以有效地指导和规范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水泥使用的标准和技术要求,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二) 标准的内容和要求1.《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16规定了混凝土施工中水泥使用的标准和技术要求。

2.标准规定了混凝土施工中水泥的分类和要求,包括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矿粉水泥等的技术要求和使用规定。

3.标准明确了混凝土施工中水泥的配料和拌合要求,包括水泥与骨料、掺合料的配合比例和拌合工艺。

4.标准规定了混凝土施工中水泥的运输、储存和使用规定,包括水泥的运输、储存和使用环境要求和工艺规定。

5.标准对混凝土施工中水泥的质量控制和检验方法进行了规定,包括水泥的外观质量、性能指标和试验方法。

(三) 标准的意义和影响1.《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16的实施,有利于规范混凝土施工中水泥的使用标准和技术要求,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

2.标准的实施对混凝土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地保障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

3.标准的实施可以促进混凝土材料产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提高水泥生产企业和混凝土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建筑工程中硅酸盐水泥的应用技术规范

建筑工程中硅酸盐水泥的应用技术规范

建筑工程中硅酸盐水泥的应用技术规范一、引言硅酸盐水泥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泥类型,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介绍硅酸盐水泥的应用技术规范,包括硅酸盐水泥的性能特点、硅酸盐水泥的应用范围、硅酸盐水泥的施工技术规范等方面。

二、硅酸盐水泥的性能特点硅酸盐水泥是以熟石膏、石灰石、石英砂、白云石、膨胀珍珠岩等为主要原料,经过煅烧、粉磨制成的水泥。

其性能特点如下:1. 早期强度高:硅酸盐水泥的早期强度高,可在短时间内达到一定的强度,适用于对强度要求较高的混凝土、砂浆等。

2. 抗渗性好:硅酸盐水泥具有良好的抗渗性能,能有效地防止水分的渗透。

3. 耐腐蚀性强:硅酸盐水泥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适用于海洋、化工等工业环境。

4. 抗冻性好:硅酸盐水泥具有较好的抗冻性能,能够保证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的稳定性。

5. 与钢筋黏结力强:硅酸盐水泥与钢筋的黏结力强,能够有效地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三、硅酸盐水泥的应用范围硅酸盐水泥适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砂浆、防水涂料等的制作。

具体应用范围如下:1. 普通混凝土:硅酸盐水泥适用于普通混凝土的制作,可用于建筑物地基、墙体、柱子、梁等的施工。

2. 水泥砂浆:硅酸盐水泥适用于水泥砂浆的制作,可用于墙体、地面、天花板等的抹灰、砌筑、修补工作。

3. 防水涂料:硅酸盐水泥适用于防水涂料的制作,可用于地下室、洗手间、水池等的防水处理。

4. 道路工程:硅酸盐水泥适用于道路工程中的路面、桥梁、隧道等的施工。

5. 工业建筑:硅酸盐水泥适用于工业建筑中的地板、墙体、屋面等的施工。

四、硅酸盐水泥的施工技术规范在使用硅酸盐水泥进行建筑施工时,需要按照以下技术规范进行操作:1. 储存:硅酸盐水泥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水分和二氧化碳的作用影响其性能。

2. 搅拌:硅酸盐水泥在搅拌时应注意按照比例加入水和骨料,搅拌均匀,以免出现过多或不足的情况。

3. 浇筑:硅酸盐水泥在浇筑时应注意均匀浇注,避免出现空鼓、缝隙等情况。

建筑工程中水泥砂浆的应用技术规范

建筑工程中水泥砂浆的应用技术规范

建筑工程中水泥砂浆的应用技术规范一、前言水泥砂浆作为建筑工程中重要的材料,其应用技术规范对于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泥砂浆的应用技术规范,包括配合比设计、砂浆制备、施工、养护等方面内容,旨在为工程师和建筑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二、配合比设计1.配合比的确定配合比的设计要根据材料实际情况、施工要求、工程要求等综合考虑,确定合理的水泥、砂、水的比例。

在配合比中,应注意砂的种类、粒度、含水率、含泥率等因素对砂浆强度的影响,以及水泥品种、含水率、品牌等因素对砂浆强度的影响。

同时,还应根据砂浆用途和施工要求,确定是否需要加入其他材料,如矿渣粉、矿渣砂、石膏等。

2.配合比的调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情况和试块强度测试结果,需要对配合比进行调整。

调整时应根据试块强度的变化情况,适当调整水泥、砂、水的比例,保证砂浆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三、砂浆制备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在砂浆制备过程中,应注意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砂等原材料,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称量和混合。

2.搅拌设备的选择在砂浆制备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搅拌设备。

一般可采用手工搅拌、机械搅拌等方式进行。

手工搅拌适用于小型施工场地,机械搅拌适用于大型施工场地。

机械搅拌设备应保证混合均匀、无明显结块。

四、施工1.基础处理在砂浆施工前,应对基础进行处理。

基础表面应清洁干燥、无积水、无油污、无杂物等。

如有不平整、开裂、脱落等情况,应进行修补。

2.砂浆涂抹在砂浆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砂浆涂抹的质量。

砂浆应均匀涂抹,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砂浆涂抹时应注意边角、檐口、门窗洞口等部位的处理,保证砂浆的粘结力和密实度。

3.砂浆接缝处理在砂浆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砂浆接缝的处理。

接缝应均匀、平整、无空鼓、无裂缝。

接缝处应注意处理,保证砂浆的粘结力和密实度。

五、养护1.养护时间在砂浆施工后,应进行养护。

养护时间应根据砂浆的性能、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进行确定。

透水水泥混凝土场地技术标准

透水水泥混凝土场地技术标准

透水水泥混凝土场地技术标准透水水泥混凝土是一种特殊的混凝土,它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可以有效地减少雨水径流,提高场地的排水能力。

透水水泥混凝土广泛应用于道路、人行道、广场、停车场等场地建设中。

为了保证透水水泥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制定一套科学的技术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1. 混凝土材料选择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材料选择要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

水泥的种类应根据工程要求进行选择,常用的水泥种类有普通硅酸盐水泥、高性能混凝土用水泥等。

骨料应选择粒径合适、饱满度高的石料,以确保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

同时,适量的矿粉、矿渣粉等细料的掺入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透水性能。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透水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

配合比设计时应考虑到透水性能、强度、耐久性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要求。

根据骨料的粒径分布和含水率等参数,合理控制砂浆的含水量和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的透水性能和强度。

此外,还应注意控制混凝土的塑性度,以便在施工时能够获得良好的可塑性和浇筑性能。

3. 施工工艺控制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控制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保证原材料的质量,进行必要的试验和检测,以确保原材料符合标准要求。

在浇筑前,要对模板进行处理,防止混凝土泄漏,同时保证模板的平整度和粘结性。

在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浇筑均匀,控制混凝土的压实度,避免出现孔洞和空鼓等质量问题。

施工中还要注意控制浇水量和浇水方式,以确保混凝土的透水性能。

4. 混凝土养护透水水泥混凝土的养护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

养护期间应及时进行浇水保湿,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状态,避免混凝土干燥过快导致开裂和渗水等问题。

养护时间要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情况来确定,通常养护期为7-14天。

在养护过程中,还要注意避免外力的破坏,如踩踏、碰撞等。

5. 质量检测与验收透水水泥混凝土的质量检测与验收应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

质量检测包括对原材料的检测和试验,对混凝土的强度、透水性能、耐久性等方面的试验。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水泥基灌浆材料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裂缝修复、基础加固、桥梁维修等领域。

为了确保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制定了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以规范施工操作和质量要求。

本文将对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工程施工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术要求。

一、材料选择。

1. 水泥。

水泥基灌浆材料中的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耐久性,不得使用已失效的水泥或掺有杂质的水泥。

2. 砂浆。

砂浆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细骨料和水泥,掺合料应符合相关规定,砂浆的配合比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调配。

3. 水。

施工中所用的水应为清洁、无色、无味、无毒的自来水或符合国家标准的水,严禁使用含有化学物质的水进行拌和。

二、施工工艺。

1. 基面处理。

在进行水泥基灌浆施工前,应先对基面进行清理和处理,确保基面无尘土、油污和松散物,且表面应湿润但无积水。

2. 搅拌。

搅拌水泥基灌浆材料时,应先将水泥和砂浆按照设计配合比放入搅拌机中,加水搅拌均匀,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流动性。

3. 浇筑。

在搅拌完成后,应立即将水泥基灌浆材料倒入已清理处理的基面上,采用均匀的浇筑方式,严禁出现漏浆、积灰和空鼓现象。

4. 养护。

水泥基灌浆材料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基面湿润,避免快速干燥,以确保灌浆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三、质量验收。

1. 强度检测。

水泥基灌浆材料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强度检测,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2. 表面质量。

对水泥基灌浆材料的表面进行检查,应无裂缝、空鼓、起砂等缺陷,表面平整、光滑。

3. 其他检测。

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还应进行渗透性、耐久性等方面的检测,以保证水泥基灌浆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工程质量。

四、安全注意事项。

1. 在水泥基灌浆施工中,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具,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2. 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封闭和警示,避免外来人员闯入施工区域,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水泥砂浆应用技术规程

水泥砂浆应用技术规程

水泥砂浆应用技术规程一、前言水泥砂浆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广泛应用于墙体、地面、顶棚、路面等建筑结构的修补、贴瓷砖、铺地砖、粉刷等工作中。

为了保证水泥砂浆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制定一份具体的技术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二、材料选择1.水泥:应选用符合GB175-2007《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准的水泥,建议使用P.O42.5级水泥。

2.砂:应选用粒度适中、无泥含量的砂,建议使用细度模数为2.4-3.0的中砂或者细砂。

3.水:应选用清洁无杂质的自来水或淡水,不得使用含盐、含酸、碱性过高的水源。

三、砂浆配比1.水泥砂浆的配比应根据施工要求及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按1:2.5~3的比例进行配比。

2.配合比中水的用量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过多的水会使砂浆失去强度,过少的水会影响施工操作性。

3.在混凝土中添加剂的使用中,应按照生产厂家的说明进行使用,不得随意添加。

四、施工工艺1.基层处理:施工前应对基层进行清理,确保基层平整、干燥、无油污、无松动等问题。

2.砂浆制备:将水、水泥、砂依次加入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后,静置片刻后再次搅拌,保证砂浆质量。

3.涂抹:将砂浆均匀涂抹在基层上,厚度不得超过3厘米,如需厚度大于3厘米,应分层施工,每层厚度不得超过3厘米。

4.压实:在砂浆未完全硬化前,应进行压实,可采用专业的压实器进行压实或手工用木棍、拍子进行轻微拍打,使砂浆密实。

5.养护:砂浆施工后应进行养护,可采用喷水、覆盖湿布等方式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

五、注意事项1.施工前应对工具及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正常使用。

2.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砂浆飞溅、伤人等事故。

3.施工现场应保持清洁整洁,定期清理工具及设备。

4.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整理,避免砂浆残留导致后续工作受到影响。

5.如需施工墙体等垂直面,应采用竖向施工方式,避免砂浆流淌、影响质量。

六、总结水泥砂浆的施工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后续工程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水泥砂浆应用技术规程

水泥砂浆应用技术规程

水泥砂浆应用技术规程一、引言水泥砂浆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主要用于砖、混凝土、石材等建筑物体的粘结、填充、抹灰等工作。

因此,掌握水泥砂浆的应用技术规程对于保证建筑质量和提高施工效率至关重要。

二、材料选择1.水泥水泥是水泥砂浆中最重要的成分,通常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水泥。

在选择水泥时应根据工程要求和环境条件进行选择,如在高温环境下应选用高温水泥,低温环境下应选用低温水泥。

同时要注意水泥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以免使用过期水泥影响施工质量。

2.砂子常用的砂子有河沙和人工砂,其中河沙优于人工砂。

在选择砂子时要注意其粒度、含泥量等指标,以保证水泥砂浆的均匀性和强度。

3.水水是水泥砂浆中的溶剂,应选用清洁的自来水或井水,不能使用含有盐分、酸碱度过高的水源,否则会影响水泥砂浆的强度和耐久性。

三、制备水泥砂浆1.配合比水泥砂浆的配合比是指水泥、砂子和水的比例关系,应根据建筑物体的要求和材料的特性进行合理配比。

一般来说,水泥、砂子和水的比例为1:2.5:0.4~0.5。

2.制备过程(1)将干砂和水泥混合均匀;(2)逐渐加入水,边加边搅拌,直至砂浆均匀、细腻;(3)放置5~10分钟,让砂浆充分吸水;(4)再次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3.注意事项(1)制备砂浆时应注意勾兑时间,避免时间过长导致砂浆变硬,影响施工效果;(2)制备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水的用量,过多会导致砂浆流动性差,过少则会影响砂浆的均匀性和强度。

四、施工技术1.基层处理水泥砂浆的施工前,应对基层进行处理,保证基层平整、结实、干燥,去除表面灰尘、油污等污物。

2.施工顺序水泥砂浆的施工顺序应从上到下、从内到外进行,以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

3.施工方法(1)抹灰将制备好的水泥砂浆涂抹到墙面、地面等基层上,用抹刀均匀抹平,再用抹光板进行压光,使砂浆表面平整、光滑。

(2)砌筑先将水泥砂浆均匀涂抹在砖块、石材等材料上,再将材料按要求砌筑成墙体、地面等建筑物体。

4.注意事项(1)施工时应注意控制砂浆的厚度,过厚会影响施工质量和效率,过薄则会影响强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分组审议了标准化法修订草案。

新鲜出炉的标准化法修正案草案修改了多个方面的内容,但其中最大的亮点是:明确赋予团体标准的法律地位;拟取消强制性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这个信息对于一直关注我国混凝土工程质量,希望通过制定标准来引导改善水泥性能的一批混凝土行业的专业学者及行业协会来说,无异于是扑面而来的浩荡春风。

众专家集思广益献计献策
为了响应、贯彻国务院供给侧改革和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的精神,全国混凝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混凝土工程质量及标准化分会联手,积极推进水泥应用技术及其标准化工作。

4月26日,混凝土工程质量暨水泥应用技术及标准化座谈会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召开。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执行会长、全国水泥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徐永模,全国混凝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阎培渝,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秘书长曾庆东,混凝土工程质量及标准化分会
执行理事长、全国混凝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材料研究所总工程师冷发光,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刘晨,清华大学教授廉慧珍等从事水泥混凝土行业的有关生产、应用、科研、标准化和行业管理等工作的20余名专家出席了座谈会。

座谈会由冷发光主持。

徐永模介绍了召开本次座谈会的背景,一是国务院要求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精简整合及团体标准兴起势在必行。

二是水泥标准的修订尤其是取消PC32.5水泥一直备受关注。

三是混凝土工程质量的提升迫切要求水泥混凝土领域形成有效的标准结构体系,加强生产和应用方的互动、沟通和联系。

通过制定应用技术标准,既可规范产品的应用,也能实质性影响产品的生产控制,响应供给侧改革号召,并希望顺应工信部对水泥标准的规划方向,以协会名义制定先进、科学的水泥应用技术标准,完善现有标准体系,配合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改革,促进水泥及混凝土行业的整体提升。

冷发光强调,对于解决混凝土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及时制修订应用技术标准规范是符合我国国情且行之有效的重要出路,应该抓住供给侧改革和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机遇,通过标准规范引导水泥、砂石等大宗原材料行业的技术进步,通过上下游合作,共同推动我国混凝土工程质量的提升。

与会专家就我国与国际上水泥及混凝土技术、标准、科研投入、行业监督管理等方面的现状、提升空间以及可采取的措施展开热烈讨论,一致认为混凝土工程质量、水泥应用技术及标准化大有可为、意义重大,可先行制定结构混凝土用硅酸盐水泥应用技术协会标准,引导结构混凝土中硅酸盐水泥的合理应用,达到提高混凝土工程质量和推动水泥结构性调整的预期。

本次座谈会是供给侧改革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形势下水泥及混凝
土行业转型升级的一次主动探索,是严肃正视并积极改变水泥、混凝土及工程质量问题的一次勇敢尝试。

本次会议达成的共识不仅会提升混凝土行业在制订水泥应用技术标准领域的话语权,而且会有力推进我国水泥应用技术协会标准制订的提速。

混凝土工程质量隐患引人深思
30多年来,我国混凝土工程质量隐患越来越普遍的现状已引起业内深度关注。

50多年来,针对混凝土耐久性趋弱的倾向,全球范围内的专家将产生的主要原因指向水泥。

查阅资料显示,一些美国专家指出:我们一丝不苟地遵照不断细化和改进的标准制备混凝土,但是混凝土的开裂情况反而比50多年前更加严重,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使用的水泥过量,二是波特兰水泥变得更易开裂。

英国的内维尔博士指出:混凝土的性能劣化,是由于没有对水泥细度、硅酸三钙含量和早期强度进行限制。

有超过66项的研究都表明:任何提高水泥水化速度的因素,都会削弱混凝土的耐久性。

美国的库马尔·梅塔教授和理查德·W·伯罗斯教授总结了近百年西方混凝土的发展道路,从20世纪混凝土施工的实践中得出以下结论:(1)20世纪进行大量的现场调查表明,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无论水泥还是混凝土的强度都提高了,而这通常伴随着劣化问题相应加剧。

(2)通用水泥C3S含量与细度逐渐增大,使这些水泥的早期强度可以发展得非常高,而现今又趋向生产水泥用量大、早期强度高的混凝土拌合物。

与早期的普通混凝土相比,现今混凝土由于温度收缩、自身收缩与弹模大,更易于开裂。

混凝土的高强度与早期开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逆反的关系。

在我国,经过30多年大规模的工程实践,大家对混凝土耐久性减弱忧心忡忡,对水泥质量的抱怨体现在: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不好;质量稳
定性不好;细度太细;强度特别是早期强度提高,没有长期强度增长的能力;熟料的C3S高;水泥碱含量高(重点是北方地区);出厂水泥温度高等等。

有的混凝土专家对半个世纪来我国水泥的主要变化作了分析,指出主要表现在:熟料的C3S含量提高50%~65%;C3S晶体尺寸变小(60μm→40μm),晶格缺陷增加;水泥细度变细;水泥强度特别是早期强度提高,长期强度增长能力减弱;水泥碱含量变高;出厂水泥温度提高;水泥化学减缩增加;水泥早期水化热增加;水泥开裂敏感性增加等等。

混凝土行业专家们的普遍共识:一是对于混凝土耐久性出现的问题,水泥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二是以往对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中很少将水泥质量改进作为内容之一,这是迫切需要改变的。

三是现行水泥标准体系,今天看来已经存在重大缺陷,不能仅作局部的修补,应重新建立体系框架。

对水泥质量发展方向的修正建议,专家们在座谈会上也提出了不少技术层面的内容,如规定水泥强度90d/28d强度比值的下限指标;规定水泥早期水化速率上限指标;规定水泥碱含量上限指标;适当改变熟料矿物组成(率值)C3A<5%,C3S<50%;控制硫碱比不低于0.8。

市场呼唤协会标准走上前台
毫无疑问,标准化法修订案的公布,标志着协会标准大有作为的时期已经到来。

众所周知,标准化水平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创新发展的引领和推动力量。

标准化法修正案草案拟取消强制性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仅保留强制性国家标准一级,将现行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整合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明确规定:“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可以制定团体标准”。

重视标准及标准化对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强化我国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话语权,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
作用。

我国现行的标准化法颁布于1988年,已施行近30年,对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目前的标准化法已不适应新形势新情况,需要作出修改。

修订草案的修改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
(1)扩大标准范围。

从国际和国内标准化实践看,标准化已突破现行法所规定的工业产品、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领域,在农业、服务业和社会管理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为更好地发挥标准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满足实践对标准化的需求,草案将标准制定的范围扩大到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事业等领域。

(2)建立标准化协调机制。

建立权威、高效的标准化协调机制,是重要标准能够及时出台和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

草案明确建立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机制,统筹推进标准化重大改革,研究标准化重大政策,对跨部门跨领域、存在重大争议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进行协调。

(3)加强强制性标准的统一管理。

强制性标准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是重要的市场规则,是经济社会运行的底线要求,必须增强统一性和权威性。

为了解决现行法所确定的强制性标准体系制定主体多、标准交叉重复矛盾的问题,草案取消强制性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仅保留强制性国家标准一级。

同时,将强制性标准制定范围严格限定在“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社会经济管理基本要求”。

为统筹管理强制性国家标准,增强其权威性,规定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批准发布或者授权批准发布。

(4)赋予设区的市标准制定权。

为满足地方标准化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当前行政和立法权下放的大背景下,草案将地方标准制定权下放到设区的市、自治州。

(5)赋予团体标准法律地位。

培育发展团体标准是此次标准化改革
的亮点和重点。

国外团体标准发展十分成熟,团体标准不仅是国外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活跃、最贴近市场需求的一类标准。

但在我国,团体标准却没有法律地位,导致市场自主制定、快速反映需求的标准不能有效供给。

为此,草案明确赋予团体标准法律地位,规定:“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可以制定团体标准”。

(6)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缺席。

现行《标准化法》建立的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制度,体现了计划经济时期的企业标准化管理思维,弱化了企业的主体责任。

草案取消了现行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制度,要求企业执行的产品标准应当自行向社会公开,鼓励企业将执行的服务标准向社会公开。

(7)推动政府制定的标准公开。

为了满足社会及时、准确、便捷获取标准信息的需求,更好地发挥标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草案明确强制性标准应当公开,供社会公众免费查阅。

国家推动免费向社会公开推荐性标准。

(8)加强对标准制定的管理。

为保障标准能够切实反映市场需求,草案规定制定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应当在立项时对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企业、社会团体等方面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查,按照便捷有效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征求意见。

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标准项目,应当优先立项,确定完成期限。

座谈会上,与会专家结合自己多年的市场实践与学术思考,并结合国际通行的做法,一致支持有关水泥应用技术协会标准尽快制订,呼吁协会标准能为改变当前混凝土工程质量现状担当起历史的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