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语文试题
广东2023高考语文题目
广东2023高考语文题目广东2023高考语文题目一、阅读理解(共两篇,满分40分)《七彩的潮汕》潮汕地区位于广东东部沿海,是一个富有民族特色的地方。
这里有丰富多样的文化、美食和风景。
潮汕传统音乐以嗓音特色鲜明、节奏独特而闻名,曲调轻快动听,让人陶醉其中。
潮汕美食以海鲜为主,如潮汕海螺煲、潮州粉丝和客家鲩鱼饭等,口味独特,让人胃口大开。
潮汕的建筑风格也有独特之处,传统建筑多采用木结构,装饰精美,散发着古朴而典雅的韵味。
潮汕的风景名胜如潮汕古城、古炮台和潮州南北楼等吸引了大量游客。
问题:1. 潮汕地区以什么闻名?2. 潮汕美食的特点是什么?3. 潮汕传统建筑有何独特之处?4. 请写一段对潮汕地区的评价。
《中华之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世世代代传承至今。
中华之魂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智慧和情感。
中华之魂有多个方面的内涵,如孝道、礼仪、传统文化和国粹。
中华之魂表现出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每一位中华儿女努力奋斗,为国家繁荣昌盛而努力。
中华之魂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如京剧、中国画和书法等,这些文化艺术形式代代相传,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问题:1. 中华之魂包括哪些方面的内涵?2. 中华之魂是如何激励中华儿女的?3. 中华之魂中的哪些文化艺术形式被视为传统瑰宝?4. 请写一段对中华之魂的个人理解。
二、作文(满分30分)请以《我的家乡广东》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描绘你眼中的广东。
要求:1. 文章结构清晰,包括引子、主体和结尾。
2. 描述你眼中的广东的风景、美食、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 表达你对广东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三、文学欣赏(满分3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广东之春》洪亮的鸟鸣激荡着大地,万物苏醒在春的怀抱中。
樱花开满了枝头,纷纷扬扬,如白雪飘逸。
河水清澈见底,微风轻拂水面,草地上翩翩起舞的蝴蝶,绽放出五彩斑斓的画卷。
问题:1. 诗人在描绘广东春天时用了哪些形象?2. 诗中的景色给你的感觉是什么?3. 请以广东之春为题,写一首诗歌。
2023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2023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山东省地处黄河下游,是我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技术进步,山东省的粮食产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2023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题如下:
1. 山东省是我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吗?
2. 近年来,山东省的粮食产量是增长还是下降的?
3. 山东省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如何?
4. 你认为农业现代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5. 请从生态环境、粮食安全等方面谈谈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
答案:
1. 是的。
2. 近年来,山东省的粮食产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3. 山东省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在推进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得到了加快。
4. 农业现代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是积极的。
5. 农业现代化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粮食安全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马车是人类最早创造的交通工具之一,也是蒸汽机和汽车等运输工具发明前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马车具有简单、易驾驭、便捷等特点,曾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23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题如下:
1. 马车是人类最早创造的交通工具之一吗?
2. 马车有哪些特点?
3. 马车在人们的生活中曾经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4. 随着科技的发展,马车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
1. 是的。
2. 马车具有简单、易驾驭、便捷等特点。
3. 马车在人们的生活中曾经扮演着重要的交通工具的角色。
4. 随着科技的发展,马车的地位逐渐被蒸汽机和汽车等更先进的运输工具所取代。
2023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
紧张的高三复习阶段开始了。
以下是整理的一份广东的高考语文试卷,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协作/提携歼灭/忏悔畜牧/牲畜B.豁免/庆贺膝盖/油漆载重/载体C.胆怯/商榷扮演/搅拌反省/节省D.储存/贮藏阻挠/妖娆传记/传奇【答案】D(chǔ/ zhù náo/ ráo zhuàn/ chuán A.xié jiān/ chànhuǐ xù/chù B.huò/ hè xī/ qī zài C.qiè/què bàn xǐng/ shěng)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一项是()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学巨匠的诗文专集、选集及各种汇编的整理问世,更是卷轶浩繁,蔚为大观。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各国文学读物大量出现,使人自顾不暇,这里有各种文化珍品的精译精编,有各国新作的争奇斗艳,也有选材不严的作品,鱼目混珠,为读者所诟病,但就其主流来看,文学翻译家的辛勤劳动,大有益于我们文学的“外为中用”,大有助于文学新人的迅速成长,因此也是值得重视的。
A.蔚为大观B.自顾不暇C.鱼目混珠D.诟病【答案】B(自顾不暇:暇,空闲。
自己照顾自己都没有工夫,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
可改为“目不暇接”。
A.蔚为大观:蔚,茂盛;大观,盛大的景象。
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形容事物丰富多彩,汇聚成一种盛大壮观的景象。
C.鱼目混珠:混,搀杂,冒充。
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D.诟病:指责;指出他人过失而加非议、辱骂。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北接陆上丝绸之路、南连海上丝绸之路,将于2023年申遗的“中国大运河”,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所组成。
2024年广东春季高考语文试卷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峥嵘(zhēng róng)(答案)B.隽永(jùn yǒng)C.掮客(qián kè)D.饕餮(tāo tiè)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他一副悠游自在的模样,令人羡慕不已。
B.她总是能言善辨,在辩论赛中屡屡获胜。
(答案)C.这幅画作色彩斑烂,富有创意。
D.他的演讲慷概激昂,赢得了阵阵掌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对这项工作很熟悉,做起来轻车熟路。
(答案)B.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让人看得三长两短。
C.他一说话就口若悬河,真让人叹为观止。
D.他的演讲深入浅出,让听众耳濡目染。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B.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C.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D.他的家乡是广东省中山市人。
(答案)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答案)B.《楚辞》是西汉刘向编辑的,收录了战国时期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东汉时期的司马迁。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
B.他说的“没错,”是对的。
C.我们去动物园,看见了猴子、大象、狮子……等动物。
D.你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答案)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B.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C.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我都竭力做到不枝不蔓。
(答案)D.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
24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
2024高考语文原卷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下列各项中,作家、作品、人物的对应关系错误的一项是()A.曹禺——《雷雨》——周冲B.海明威——《老人与海》——桑地亚哥C.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米考伯D.施耐庵——《水浒传》——冷子兴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美满发射成功,在中国航天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
B.作家只有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泥土里,才能写出反映时代的优秀作品。
C.由于汉字电脑录入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D.能否彻底治理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美满发射成功,在中国航天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
B.作家只有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泥土里,才能写出反映时代的优秀作品。
C.由于汉字电脑录入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D.能否彻底治理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4.仿照示例,运用所给三组材料仿写三个句子,要求逻辑严密,语意连贯,信息完整,句式一致,并与所给示例构成一组排比句。
示例:卧冰求鲤,叨陪鲤对,敬养母聆父训,中国人向来都不缺乏孝顺意识。
第一组:诚信建功抗争第二组:诛暴秦御外侮轻生死重然诺持金戈破巨浪第三组:立木取信闻鸡起舞军民抗倭尾生抱柱破釜沉舟击楫中流A.①借代②夸张③排比 B.①比喻②夸张③排比C.①借代②比喻③反复 D.①比喻②借代③反复5.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汗水在他那络腮胡根上聚成了一粒粒晶亮的露珠。
②军队驻扎一个月,没有动过群众的一针一线。
③他的日历上是工作,工作,工作,从来没有节假日。
6.想起我的父母,我常常会涌.出无比惭____的心情,因为在我年轻的时候,一样觉得自己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父母总是被放在了后面。
记得当初母亲从平房搬进新楼之后,已年过八十,腿脚不利索,我生怕她下楼不小心会摔倒,便不让她下楼。
2023高考广东语文题目
2023高考广东语文题目2023高考广东语文题目一、文言文阅读《荆轲刺秦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部脍炙人口的历史传奇作品,也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请根据以下提供的文言文节选,回答相关问题。
节选一:秦王纵马横塞,威势赫赫。
一日,忽闻一人刺杀之讯,即刻大怒。
正当秦王为此事焦虑时,有个名叫荆轲的年轻人进入了秦宫,秦王见他相貌俊秀,问道:“你就是那个谋刺于我者?”荆轲正色道:“臣荆轲奉齐王之命刺秦王。
”一听此言,秦王险些从龙床上跌下来,只见他脸色如土,然后咬牙切齿地说道:“尔乃北方国家之犬,居然敢谋刺于我!你如何看待此事?为什么要刺杀本王?”荆轲面不改色,从容不迫地说:“为国家而死,是臣荣幸之至。
”秦王闻言,悔之不已,但转而又狂怒无比。
最终,他下令将荆轲斩首示众,以震慑其他敢于叛乱之人。
问题一:根据文言文节选,简要概括荆轲刺秦王的经过。
问题二:为什么秦王对荆轲的行为既悔之又怒?二、现代文阅读以下是一篇现代文阅读材料,请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李华是一位久负盛名的青年作家,他曾经在写作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最近他却意识到自己写作的主题愈发狭隘,缺乏新颖性。
于是,他决定暂别创作,投身于广阔的自然世界中,以求新的灵感。
李华来到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山村。
他每天都去山上徒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并与当地村民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许多平凡而令人感动的故事。
他了解到,即使是普通的农民,也或多或少有着令人敬佩的品质和智慧。
这些故事不仅让他重新审视人生,也让他有了更新的创作灵感。
问题三:李华为什么决定暂别创作,投身于自然世界?问题四:在山村的经历对李华的创作带来了什么影响?三、写作请根据以下提示,以《我眼中的广东》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描绘你对广东的独特认识和感受。
广东高考语文试卷2024
广东高考语文试卷2024第一部分:基础知识(4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徘徊(pái huái)B. 囫囵(hú lún)吞枣C. 拮据(jié jù)D. 勉强(qiáng)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我们要尊守交通规则。
B. 今天的天气真晴朗。
C. 教室里座无虚席。
D. 我们要爱护公共财物。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举世闻名(全)B. 不胜枚举(尽)C. 顾名思义(看)D. 喜出望外(意料)4-10题略(涉及词语搭配、修辞手法、标点符号使用等内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白日依山尽,_________。
”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
”是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
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的作者是_________。
“五湖四海”中的“五湖”指的是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和_________。
15-19题略(涉及古诗词默写、文学常识、成语填空等)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的、地、得”在句子中都是助词,但用法不同。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一句鼓励人们勤奋学习的谚语。
()22-30题略(涉及语法知识、文学常识判断等)第二部分:阅读理解(30分)短文一(15分)(提供一篇短文,后附4-5个问题,包括选择、填空、简答等形式,考察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短文二(15分)(同上,内容不同,难度可稍提升,包含对文章主旨、人物性格、写作手法等方面的考察)第三部分:文学常识与写作(30分)一、文学常识(10分)列举三位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及其代表作品。
(每答对一位诗人及作品得2分,共6分;额外2分为开放性问答,如询问对某位诗人的评价或影响)简述《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遇到的一个主要困难及解决方法。
2024广东春季高考语文卷子
2024广东春季高考语文卷子广东省春季高考语文试卷(2024年)第一卷:阅读理解(共60分)一、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共40分)材料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形势严峻,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更需要齐心协力,共同守护家园。
请大家充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遵守防疫措施,共同努力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文中提到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2.作者在文中呼吁读者应该做到什么?材料二:诗歌《春晓》中有这样的描写:“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幅画面展现了春天的美好。
春天,大地复苏,百花争艳,生机勃勃。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请简要概括诗歌《春晓》中对春天的描写。
4.你认为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想要表达什么情感或思考?二、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共20分)材料三:《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小说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沉痛和腐朽。
作者以精湛的文学艺术手法,塑造了一幅真实而丰富的社会画卷。
5.《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这主要是因为它描绘了什么?6.你认为《红楼梦》中的人物描写有什么独特之处?第二卷:写作(共40分)三、作文(满分40分)请你根据以下提示,以《春天的启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示:1.描述春天的景象,包括花开的场景、鸟儿欢唱的声音等。
2.探讨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和启示,以及它对人们生活的积极影响。
3.结合自身经历或感悟,分享春天给你带来的启示和感受。
请注意,这是一份虚构的试卷,实际的春季高考语文试卷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
学生在备考时应以真实的考试大纲和样题为准。
广东2023高考语文试题
广东2023高考语文试题广东2023高考语文试题一、阅读理解1、请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并回答相关问题。
官方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实际生育的婴儿数已经连续5年走低。
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怀疑,这是否代表了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问题:(1)我国每年实际生育的婴儿数连续几年走低?(2分)(2)是否代表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3分)2、请阅读下面这篇诗歌,并回答相关问题。
山在那边,听说有你的消息那里的风吹过花田,绕过牧民家的院落连着我的心,跨过了大千世界。
问题:(1)这篇诗歌的主要意境是什么?(3分)(2)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情感?(2分)二、作文请以“我的假期计划”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短文,内容包括:1、你即将迎来的假期时间;2、你的假期期望,包括想要做的事情和想要去的地方;3、你对于这个假期最大的期望是什么。
三、古代文学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首唐诗。
《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四、现代文学请阅读下面这个故事,并回答相关问题。
小明和小红是一对情侣,某天,他们在散步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间神秘的老屋。
据说这里以前住着一位神秘的老人,而且这个老人好像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去世了。
小明和小红非常好奇,于是他们开始了探险之旅。
问题:(1)小明和小红发现了什么?(2分)(2)他们开始了什么样的探险之旅?(3分)(3)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2分)五、语言表达请根据提示,用恰当的词语写一篇100字以上的短文。
(1)提示:证明某人偷了别人的东西。
(2)提示:描述某个城市的风景。
(3)提示:表达自己的困惑和焦虑。
(4)提示:描述一个你最喜欢的故事人物。
(5)提示: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每题5分)。
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一卷
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一卷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1. 阅读下列现代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15分)(现代文材料略)(1)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5分)(2)分析文章中某一细节描写的作用。
(5分)(3)结合文章,谈谈你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5分)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任务。
(共20分)(文章内容略)(1)文章中提到了哪些人物?请列举并简述他们的特点。
(5分)(2)文章通过哪些手法展现了主题?请结合文本分析。
(5分)(3)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深层含义?请结合全文进行解读。
(10分)二、古诗文阅读(共30分)1.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10分)(古诗内容略)(1)这首诗的韵脚是什么?请指出。
(2分)(2)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4分)(3)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4分)2. 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下列任务。
(共20分)(文言文内容略)(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5分)(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5分)(3)分析文中人物形象及其行为的意义。
(1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共5分)(题目内容略)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改写句子,使其更加通顺、合理。
(共5分)(题目内容略)3. 根据题目所给的材料,编写一则新闻报道。
(共10分)(题目内容略)四、写作(共65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共40分)(材料内容略)2. 根据题目所给的情境,写一篇记叙文或散文。
(共25分)(情境内容略)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 (1)答案要点:(略)(2)答案要点:(略)(3)答案要点:(略)2. (1)答案要点:(略)(2)答案要点:(略)(3)答案要点:(略)二、古诗文阅读1. (1)答案要点:(略)(2)答案要点:(略)(3)答案要点:(略)2. (1)答案要点:(略)(2)答案要点:(略)(3)答案要点:(略)三、语言文字运用1. 答案要点:(略)2. 答案要点:(略)3. 答案要点:(略)四、写作1. 答案要点:(略)2. 答案要点:(略)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试题和答案需要根据具体的考试材料来编写。
2024年广东省高职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广东省高职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共16题,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馈赠/ 溃败惩罚/星辰经纶/羽扇纶巾B.诫勉/机械觊觎/阿谀薄饼/ 薄利多销C.蓦然/招募吝啬/萧瑟拓本/开疆拓土D.伺候/ 饲养肺腑/ 诽谤圈养/可圈可点正确答案:D解析:A.kuì,chéng/chén,lún/guān;B.jiè/xiè,yú,báo/bó;C.mò/mù,sè,tà/tuò;D.cì/sì,fèi/fěi,juàn/qu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宵禁立竿见影英雄辈出不假思索B.凑合变本加砺幕天席地破涕为笑C.国萃汗流浃背调虎离山至理名言D.喝彩出奇不意漫不经心一诺千金正确答案:A解析:B.砺一厉,C.萃—粹,D.奇—其。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本来是自然的一分子,需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从自然——鸟、花、树等人类的朋友那里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和启示。
B.赵昌平是中国诗会的知名专家,著有《唐诗三百首全解》《孟子:匡世的真言》《赵昌平自选集》等著作。
C.谈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余光中先生自谓:“右手为诗,左手为文”,还说诗歌是他文学的“轻工业”,散文是“重工业”。
D.为什么称他为著名作家?因为他写出了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品。
为什么又认为他是伟大作家?因为他写出了能够影响全人类的伟大作品。
正确答案:C解析:自谓后面的冒号要去掉,一方面是因为冒号不能管到句尾,另一方面这里可以不停顿。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在项目验收会议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研究团队作出的结论还不完善,有些观点值得______。
②他并不赞同激进主义的做法,因为无论多么热烈和激进,都无法迅速地______传统文化中长期积累的弊端。
今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
2024年广东高考语文真题新课标全国Ⅰ卷一、现代文阅读Ⅰ(共9题;共35分)(2024·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四五)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
(四六)于是问题和结论是: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
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
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
(四七)讲到这里,亡国论和妥协论者又将跑出来说:中国由劣势到平衡,需要有同日本相等的军力和经济力;由平衡到优势,需要有超过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上述结论是不正确的。
(四八)这就是所谓“唯武器论”,是战争问题中的机械论,是主观地和片面地看问题的意见。
我们的意见与此相反,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
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
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
如果中国人的大多数、日本人的大多数、世界各国人的大多数是站在抗日战争方面的话,那末,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不是优势,那末,掌握比较劣势的军力和经济力的中国,不就成了优势吗?没有疑义,中国只要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其军力和经济力是能够逐渐地加强的。
而我们的敌人,经过长期战争和内外矛盾的削弱,其军力和经济力又必然要起相反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还不止此,目前我们不能把别国的军力和经济力大量地公开地算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难道将来也不能吗?如来日本的敌人不止中国一个,如果将来有一国或几国以其相当大生面吗?日本是小国,其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孤立;中国是大国,其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多助。
所有这些,经过长期发展,难道还不能使敌我优劣的形势确定地发生变化吗?(摘自毛泽东《论持久战》)材料二: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著名的《论持久战》,系统阐述了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思想。
2023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广东)完整版
2023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广东)_完整版高中语文实用学习方法1、多读,反复读据说,丰子恺先生的读书法称为“二十二遍读书法”,他对一篇好*,前后读22遍之多,并深有体会地说,把*读熟后,就会渐渐地从唇间背诵出来,多读成诵,应当就是记忆之本。
2、强记,有目的地克制自己,进行记忆有些课程基本概念不记不行,如语文中的音形义、外语中的单词等。
理解了的要背诵,暂时不理解的也要加以记忆,并在使用中重新巩固记忆。
3、背诵和理解古诗文,背诵后更易理解,理解后还会记得更牢固——当然这需要毅力和恒心。
久而久之,不但大脑信息存储得越多,而且会养成乐于记忆的好习惯。
当然,强记和死记并非同一概念。
4、勤写写不只是写作文,日记、听课笔记、读书中的圈点评注、整理摘抄都属于这个范畴。
写本身就是较高层次的记忆,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写作文,先打腹稿,再写成初稿,待到往作文本上誊写时,不看初稿就能写完。
原因是,动笔综合调动了各种器官,并进入记忆的高级阶段,“好记性不如赖笔头”就是个道理。
高考语文作文高分技巧一、认真审题。
看到作文题后,是“审”,而不是“看”。
不仅要了解题目是什么,还要思考何为作文题中最关键的那个“题眼”,然后进行构思,调用素材。
需强调的是,不要一看到题目就立刻想“我有哪篇*可以套”。
盲目套题往往容易将自己的思路局限在狭窄的范围里,甚至可能造成偏题、离题。
二、慎用“豪言壮语”。
以前有不少考生事先准备了许多典故、寓言故事、中外名人事迹、名家警句等。
在写高考作文时,开头一句警句,末尾一句警句,中间一堆举例。
名家警句和事例典故可以用,但要注意得当和例子之间的思维逻辑性,千万不要堆砌。
为了说理和分析,例子要符合你所表达的观点。
三、要真情实感。
所写的是你最想说的,力求通顺,千万不要生编硬造、刻意追求所谓文字华美。
四、消灭错别字。
不少老师和家长认为错别字“不是什么大事”。
但在高考中因错别字而扣分,非常可惜。
广东高考语文试题2023
高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基础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最新研究指出,南极冰层因气候变化而加速_______,将使南极皇帝企鹅数目锐减。
②她的目光从我身旁扫过,一直移到窗子,________着窗外,好像在想着什么。
③由于全球化的现实,如今新的对华大战略既不能以________为基础,也不能突然丢弃长期以来让中国融入国际体系的做法。
A.融解凝视遏制 B.溶解窥视遏制C.溶解凝视遏止 D.融解窥视遏止2.选出下列成语运用正确无误的一项( )A.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B.人们提到秋白同志,总会说起他是那样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
C.回首分手的时候,你我风华正茂....,曾几何时,双鬓已然秋霜!D.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我校将于9月1日如期开学,相关事宜欢迎家长来函垂问。
B.拙作已经寄出,心中惶恐不安,望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C.感谢您的家父雪中送炭,明日我将从百忙中专程到府上致谢。
D.令郎不愧生在丹青世家,他的奔马图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4.下列各项中,作家、作品、人物的对应关系错误的一项是()A.曹禺——《雷雨》——周冲B.海明威——《老人与海》——桑地亚哥C.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米考伯D.施耐庵——《水浒传》——冷子兴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以及乐曲与你之间的故事,如《童年》让你想起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②不管你什么年龄,无论你走到哪里,只要你重新听到那熟悉的旋律,就会触动你那颗敏感的心,引起你久久的怀念。
③这些故事包括乐曲本身的故事,如《月光曲》与贝多芬、《二泉映月》与阿炳。
④感人的乐曲留给人的记忆是长久的。
⑤想一想,哪一首最让你怀念,哪一支曲子最让你浮想联翩,由此你联想起怎样的故事。
广东新高考一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广东新高考一卷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论述类文本,完成1-3题。
文本内容略。
1. 文中提到的“文化自信”具体指的是什么?答案:文中提到的“文化自信”指的是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认同和自豪,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对本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坚定信念。
2. 作者认为如何实现文化自信?答案:作者认为实现文化自信需要通过教育、传播、创新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同本土文化,同时在保持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实现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3. 文中提到的“文化软实力”与“文化自信”有何联系?答案:文中提到的“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文化领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文化自信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自信的文化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其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软实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4-6题。
文本内容略。
4. 文中主人公的形象特点是什么?答案:文中主人公具有坚韧不拔、勇于探索、富有同情心等特点。
5. 作者通过哪些手法塑造了主人公的形象?答案: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件描写、心理刻画、环境烘托等手法塑造了主人公的形象。
6. 文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是什么?答案:文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包括社会不公、贫富差距、人性的冷漠等。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7-9题。
文本内容略。
7. 文本中提到的“可持续发展”是指什么?答案:文本中提到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8.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哪些条件?答案: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公众参与、国际合作等条件。
9. 文本中提到的“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有何联系?答案:文本中提到的“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强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
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
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
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
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
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
《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凶吉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
D.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凭此篇仍不足以证实商王朝的存在。
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C.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
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
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
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
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
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
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
”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
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
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
”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
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
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
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
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
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
明年,起判永兴军。
居一岁,还京师。
旋以太傅致仕。
元丰元年卒,年八十。
帝临哭,辍朝三日。
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
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
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
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
B. 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
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
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
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
D. 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
他为人深沉,思虑周密,曾举荐王安石,安石受到宠信,他考虑子孙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终于得到回报。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
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
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
②六帝:代指六朝。
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
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鱼。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 ”,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2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 ”,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锄李锐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六安爷?”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回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斜射的阳光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
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
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
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一起。
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