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课程设计示例(学术参考)
电气工程照明课程设计

电气工程照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照明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电气元件的功能;2. 掌握照明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电路搭建及测试;3. 了解不同类型光源的特点、性能及应用场合;4. 熟悉照明系统中节能、环保、安全等相关知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照明电路的设计与搭建;2. 学会使用相关测试仪器,对照明系统进行性能检测;3.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针对照明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4.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实践等形式,共同完成照明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电气工程,关注照明领域发展的积极态度;2. 增强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照明工程的节能、环保问题;3. 树立安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电气工程中安全操作的重要性;4. 培养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断优化照明设计方案。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电气工程学科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课程以照明设计为主线,融入节能、环保、安全等要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我国照明行业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二、教学内容1. 照明原理及光源选择:介绍照明基本原理,包括光通量、照度、色温等概念;分析常见光源的类型、特点及适用场合,如白炽灯、荧光灯、LED灯等。
2. 照明设计流程与方法:讲解照明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介绍照明设计方法,如空间照明计算、照明均匀度分析等。
3. 照明电路设计:学习照明电路的组成、电气元件功能及选型,如开关、插座、保护器等;掌握照明电路的搭建、调试及故障排查方法。
4. 照明控制系统:了解照明控制系统的类型及原理,如手动控制、自动控制、智能控制等;学习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及调试方法。
5. 照明工程实践: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照明设计实践,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电路搭建及测试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stm32照明系统课程设计

stm32照明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STM32微控制器的基础知识,包括其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及编程方法。
2. 掌握照明系统的电路设计原理,了解不同类型照明元件的特性及应用。
3. 学习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理解如何将STM32与照明系统相结合,实现智能控制。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C语言对STM32进行编程,实现对照明系统的开关、亮度调节等控制功能。
2. 能够分析并解决照明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具备一定的故障排查和维修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项目实践,提高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和嵌入式系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关注环保、节能理念,认识到智能照明系统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要性。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技术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侧重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对嵌入式系统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项目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照明系统的设计、编程和调试工作。
二、教学内容1. STM32微控制器基础知识:包括STM32内部结构、工作原理、编程接口等,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2. 照明系统电路设计原理:介绍照明元件、电路拓扑及控制方法,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3. 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讲解嵌入式系统设计步骤、开发工具及调试方法,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4. C语言编程实践:以STM32为平台,进行C语言编程实践,实现照明系统的控制功能,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5. 照明系统项目实践:分组进行项目实践,完成照明系统的设计、编程、调试和优化,对应教材第六章内容。
教学内容安排:第一周:STM32微控制器基础知识学习。
(仅供参考)某教学楼建筑电气照明课程设计1

这次课程设计是为某大学教学楼进行电气照明系统设计。教学楼分为三个部 分,西侧为国教大楼,东侧为法政系楼,中间则为各学院办公楼和教室。本楼电 源从室外埋地电缆引入,一般照明为三级负荷,电压等级为380V/220V,三相五 线制引至各配电总箱。
设计内容包括照明和插座设计两个部分。其中,照明设计包括:一般照明系 统的设计和消防照明系统设计。插座设计中包括普通插座,计算机插座和空调插 座。
第一章 前言........................................................................................................ 错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工程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 电气照明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照明的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照明设计的目的和原则........................................................................................................ 4 2.2.1 照明设计的目的................................................................................................................... 4 2.2.2 照明的设计原则................................................................................................................... 4 2.3 照明的方式和种类.................................................................................................................. 4 2.4 照明灯具的选择....................................................................................................................... 6 2.5 照明计算................................................................................................................................... 6 2.5.1 照明计算的依据................................................................................................................... 6 2.5.2 照度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开关和插座的选择........................................................................................................ 18 3.1 开关和插座的种类.............................................................................................................. 18 3.2 开关和插座的安装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 供配电系统设计............................................................................................................ 19 4.1 负荷分级.............................................................................................................................. 19 4.1.1 供电系统的负荷分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负荷计算.............................................................................................................................. 19 4.2.2 负荷计算的原则................................................................................................................. 19 4.2.3 负荷计算............................................................................................................................. 20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一 外文翻译 附录二 外文资料原文 附录三 设计图纸
电气照明技术课程设计

电气照明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气照明技术的基本概念,如照度、光色、显色性等;2. 了解常见照明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及其适用场合;3. 掌握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包括光源选择、灯具布置、照明计算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照明设计软件进行简单照明设计的能力;2. 能够分析照明系统的能效,提出节能措施,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照明问题,进行照明设备选型、安装和调试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气照明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光电领域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关注照明设备的节能、环保性能;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旨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电气照明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气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案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照明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护中。
二、教学内容1. 电气照明技术基础理论- 照明基本概念:照度、光色、显色性等;- 照明设备原理:白炽灯、荧光灯、LED灯等;- 照明设计原则:光源选择、灯具布置、照明计算。
2. 照明设计及软件应用- 照明设计流程:需求分析、初步设计、详细设计、施工图设计;- 照明设计软件:介绍照明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设计实践:运用软件进行简单照明设计。
3. 照明设备安装与调试- 照明设备选型: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 设备安装:讲解照明设备的安装方法及注意事项;- 调试与验收:学习照明系统的调试方法,确保照明效果。
4. 照明系统节能与优化- 节能措施:介绍照明系统的节能方法和技术;- 优化设计:分析现有照明系统,提出优化方案;- 节能评估:评估节能措施的实际效果。
教学楼照明系统课程设计

教学楼照明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学楼照明系统的原理、设计和维护,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认识。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教学楼照明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设备,掌握照明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施工要求,了解照明系统的运行维护和节能措施。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教学楼照明系统的设计、施工和维护的基本技能,能够进行照明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解决照明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够自觉地采取节能措施,关注生态环境,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楼照明系统的原理、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节能技术。
1.教学楼照明系统的原理:介绍照明设备的工作原理、光源的特性、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教学楼照明系统的设计:讲解照明系统的设计步骤、设计规范、电气设备的选择、照明设备布置和照明电路的组成。
3.教学楼照明系统的施工:介绍照明设备的安装方法、施工工艺、质量验收和施工安全。
4.教学楼照明系统的运行维护:阐述照明系统的运行管理、设备维护、故障处理和节能改造。
5.教学楼照明系统的节能技术:介绍节能照明设备、节能控制技术和照明系统的节能评估。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教学楼照明系统的相关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照明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的实际情况。
3.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活动,使学生亲手操作照明设备,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照明技术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学习。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照明设计规范、标准图集等参考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照明课程设计计算书模板

一、照明计算1. 1 房间尺寸以数量最多的普通教室为例。
普通教室的建筑轴线尺寸为长9 m 、宽7.2 m 。
如果考虑到墙厚0.24 m 、粉刷层0.01 m ,则房间的长74.801.0224.029=⎪⎭⎫⎝⎛+⨯-=l m 房间宽94.601.0224.022.7=⎪⎭⎫⎝⎛+⨯-=w m 教室层高:底层为3.8 m ,其余为3.6 m 。
以二层为例,设楼板和找平层共0.17 m ,则房间的高度3.6 - 0.17 = 3.43 m 。
设照明器吸顶安装,考虑到灯的高度,取高度 h = 3.4 m 工作面(课桌)高度 h FC = 0.75 m 室空间高度h RC = h - h FC = 3.4 - 0.75 = 2.65 m 室空间比 ()()43.394.674.894.674.865.255RC =⨯+⨯⨯=+=lw w l h RCR CCR = 0()()97.094.674.894.674.875.055FC =⨯+⨯⨯=+=lw w l h FCR 1. 2 反射比 (1) 等效地面反射比地坪和踢脚线均采用白间黑灰水磨石,反射比查得, ρf = 0.52墙裙采用白色内墙砖,反射比ρwf = 0.8 踢脚线高度h F = 0.15 m 地面空间平均反射比()[]()()()w l h lw w l h h w l h lw +++-+++=FC F FC wf F f fa 222ρρρ()[]()()()94.674.875.0294.674.894.674.815.075.08.0294.674.815.0294.674.852.0+⨯⨯+⨯+-⨯⨯++⨯⨯+⨯⨯== 0.583 等效地面反射比 ()()501.097.0583.015.2583.05.215.25.2fa fa FC =⨯-+⨯=-+=FCR ρρρ(2) 墙面平均反射比该教室共有窗户6扇,其中2扇宽w g1 = 2.4 m ,2扇宽w g2 = 1.2 m ,还有2扇宽w g3 = 1.1 m ,窗高均为h g = 1.8 m ,窗面积A g = 2 ( w g1 + w g2 + w g3 ) h g = 2 ⨯ ( 2.4 + 1.2 + 1.1 ) ⨯ 1.8 = 16.92 m 2反射比 ρg = 0.1门有2扇,宽w d = 1 m ,高h d = 2 m (按理应扣除地面空间的高度,但不扣除产生的误差很小),门的面积A d = 2 w d h d = 2 ⨯ 1 ⨯ 2 = 4 m 2 门采用深褐色调和漆,反射比约 ρd = 0.3黑板2块,宽w b = 4.2 m ,高h b = 1 m ,黑板的面积A b = 2 w b h b = 2 ⨯ 4.2 ⨯ 1 = 8.4 m 2 反射比 ρb = 0.1室空间墙的面积A w = 2 h RC ( l + w ) = 2 ⨯ 2.65 ⨯ ( 8.74 + 6.94 ) = 83.1 m 2 墙面采用白色涂料饰面,反射比 ρw = 0.8 墙的平均反射比 ()wb d g w w b b d d g g wa A A A A A A A A ---+++=ρρρρρ()1.834.8492.161.838.04.81.043.092.161.0---⨯+⨯+⨯+⨯== 0.563(3) 等效顶棚反射比拟采用吸顶安装照明器,故等效顶棚反射比等于顶棚空间平均反射比,并等于顶棚反射比。
电气照明技术课程设计

电气照明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气照明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照明电路的组成和功能;2. 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照明设备及其适用场合,了解照明设计的基本要求;3. 帮助学生了解照明设备的安全使用规范,提高电气安全意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照明设计原则进行简单照明方案设计的能力;2. 培养学生分析照明电路故障并进行维修的能力;3.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照明设备,进行实际安装和调试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气照明技术领域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具备节能环保意识,关注绿色照明技术的发展;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工电子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好奇心。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电气照明技术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其成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技术人才。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照明技术基础理论:- 照明的基本概念、光源的分类及特性- 照明系统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及方法2. 照明设备与选型:- 常见照明设备的类型、结构及性能- 照明设备选型原则及适用场合- 照明设备的安装与维护3. 照明电路设计:- 照明电路设计流程与方法- 照明控制系统介绍- 照明电路的节能设计4. 照明电路安装与调试:- 照明设备安装工艺及要求- 照明电路接线及调试方法- 照明电路故障分析与维修5. 绿色照明与节能:- 绿色照明理念及发展趋势- 照明节能技术及措施- 照明工程案例分析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组织和系统安排,涵盖照明技术基础知识、设备选型、电路设计、安装调试及节能等方面。
课程设计楼道声光控制照明灯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楼道声光控制照明灯系统设计范本一:一、设计需求1.1 项目背景本课程设计旨在设计一套楼道声光控制照明灯系统,以实现智能化控制和节能的目标。
1.2 功能要求1.2.1 声控功能:当检测到楼道有人经过时,系统自动开启照明灯;当楼道无人时,照明灯自动关闭。
1.2.2 光控功能:根据楼道的光线强度,自动调整照明灯的亮度。
1.2.3 节能功能:系统应采用节能的设计,以降低能耗。
1.3 技术要求1.3.1 声控传感器:用于检测楼道是否有人经过。
1.3.2 光控传感器:用于检测楼道光线强度。
1.3.3 控制器:用于接收传感器信号,并控制照明灯的开关和亮度调节。
1.3.4 照明灯:采用LED灯源,具备可调节亮度的功能。
1.3.5 电源:供给系统所需的电能。
二、设计方案2.1 硬件设计2.1.1 硬件框图:根据功能要求,设计系统的硬件框图,包括声控传感器、光控传感器、控制器、照明灯和电源的连接方式。
2.2 软件设计2.2.1 系统流程图:设计系统的工作流程,包括声控功能、光控功能和节能功能的实现过程。
2.3 电路设计2.3.1 电路原理图:根据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的要求,设计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三、系统测试3.1 功能测试3.1.1 声控功能测试:检测系统是否能正确响应声音,开启或关闭照明灯。
3.1.2 光控功能测试:检测系统是否能根据光线强度自动调节照明灯亮度。
3.1.3 节能功能测试:测试系统的能耗,评估其节能效果。
3.2 性能测试3.2.1 稳定性测试:测试系统是否能长时间稳定运行,不会出现死机或其他异常状况。
3.2.2 响应速度测试:测试系统的响应速度,评估其控制照明灯的实时性。
四、安全评估4.1 电器安全4.1.1 安全防护措施:评估系统的电器安全性,包括防电击、防过压等措施的有效性。
4.1.2 地线连接:检查系统的地线连接是否正确,以确保安全接地。
4.2 火灾安全4.2.1 热释放评估:评估系统的热释放情况,以防止系统因过热而引起火灾。
教学楼供电照明课程设计

教学楼供电照明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学楼供电照明系统的原理、组成和运行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的兴趣和责任感。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供电照明系统的基本原理、电力传输和分配的规律,掌握常见照明设备的选择和安装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教学楼供电照明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能力,能够进行照明设备的安装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的安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供电照明系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能源节约和环保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楼供电照明系统的原理、组成、运行方式,电力传输和分配的规律,以及照明设备的安装和维护方法。
1.供电照明系统的基本原理:介绍电力的产生、传输、分配和消费过程,让学生了解供电照明系统的工作原理。
2.照明设备的选型和安装:介绍常见照明设备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教授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并进行安装。
3.照明系统的维护和检修:教授学生照明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检修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供电照明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照明设备的选型和安装方法。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供电照明系统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供电照明系统的原理和设备。
4.实验设备:准备齐全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灯的主题课程设计

灯的主题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灯的发明、发展及其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作用;2. 学生能了解不同类型的灯及其工作原理,如白炽灯、荧光灯、LED灯等;3. 学生能掌握灯相关的物理知识,如电路、能量转换、光效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灯的知识,分析并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节能灯方案,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灯的相关实验,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灯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节能环保意识;2. 学生能够通过了解灯的历史发展,感受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的改变;3. 学生能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相互尊重、沟通与协作,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科学实践课程,结合物理、历史等多学科知识,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灯的相关内容。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实验操作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灯的发明与发展历史- 灯的起源与演变- 不同历史时期的灯具特点2. 灯的工作原理与分类- 电路基础知识- 白炽灯、荧光灯、LED灯的工作原理- 灯的光效、色温、显色性等性能参数3. 灯与现代生活- 灯在家庭、公共场所的应用- 节能灯的发展与重要性- 灯光设计与照明效果4. 灯的相关实验与实践活动- 简单电路连接实验- 节能灯设计与制作- 灯光照明效果分析与评价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灯的发明与发展历史第二课时:灯的工作原理与分类第三课时:灯与现代生活第四课时:灯的相关实验与实践活动教学内容进度:第一周:了解灯的发明与发展历史,学习不同历史时期的灯具特点;第二周:学习灯的工作原理与分类,掌握电路基础知识;第三周:探讨灯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认识节能灯的重要性;第四周:进行灯的相关实验与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供配电照明课程设计论文

供配电照明课程设计论文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供配电照明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运行维护技术,培养学生具备供配电照明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和运行方式;(2)了解照明设备的选择原则、安装要求及维护方法;(3)熟悉电力线路的敷设方式、电缆型号及选用标准;(4)掌握电气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和故障处理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熟练使用供配电照明设计软件,进行简单的工程设计;(2)具备照明设备的安装与调试能力;(3)能够进行电力线路的敷设与维护;(4)具备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与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供配电照明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提高学生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供配电系统:介绍供配电系统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和运行方式,包括发电厂、变电站、电力线路、配电网等。
2.照明设备:讲解照明设备的选择原则、安装要求及维护方法,包括光源、灯具、控制系统等。
3.电力线路:介绍电力线路的敷设方式、电缆型号及选用标准,涵盖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施工及维护。
4.电气设备安全:讲解电气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和故障处理方法,包括接地、防雷、防护装置等。
5.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供配电照明工程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
三、教学方法为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基本原理、概念和知识点,使学生掌握供配电照明系统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供配电照明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过程。
4.实验法:开展实验操作,使学生熟悉照明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电力线路的敷设与维护等实际操作技能。
多媒体教室照明设计范文精简版

多媒体教室照明设计范文精简版本设计旨在为多媒体教室提供适宜的照明环境,满足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需求。
教室照明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光线亮度、光线色温、光线均匀度、抗眩光能力等。
首先,光线亮度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不要过亮或过暗。
研究表明,适当的光线亮度可以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教室中的常规照明应达到400-600勒克斯,而投影仪和白板等设备下方的照明应达到800-1000勒克斯,以确保不同区域光线亮度的均衡。
其次,光线色温应选择适宜的值。
较高的色温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警觉性,适合进行学习和讨论等活动;而较低的色温则适合进行讲解和放松的活动。
因此,教室照明设计可以采用可调节色温的灯具,以满足不同学习环境的需求。
接下来,光线均匀度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教室内部应避免出现强烈的光线差异,以避免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和不适。
设计中可以使用多个灯具进行合理分布,同时注意避免景深不够或有阴影等问题,以确保整个教室的光线均匀度。
最后,抗眩光能力也是教室照明设计的重要方面。
由于多媒体教室中经常使用投影仪等设备,对眩光的抵抗能力要求较高。
因此,建议使用抗眩光的灯具或安装遮光设施,确保教室内的光线不会直接对学生产生反射或眩光。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室照明设计应关注光线亮度、光线色温、光线均匀度和抗眩光能力等方面,以提供适宜的学习和教学环境。
在实际设计中,可以采用可调节色温的灯具、多个灯具分布、抗眩光的灯具等策略来实现设计目标。
同时,根据具体教室的需求和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照明效果。
照明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2015

《照明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课题名称:照明施工图设计系别:电信学院智能控制工程系专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班级: 12城建建筑电气①②时间: 2015年12月2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指导教师:张振亚杨亚龙伍超蒋婷婷谢陈磊张鸿恺系主任(签字):2015年12月9日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题名称:照明施工图设计二、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照明技术》课程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之间的衔接。
通过本课程设计,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电气照明工程问题的能力,熟悉电气照明设计相关规程和规范,树立工程的观点,为今后从事建筑电气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1.照度确定按工作场所对视觉工作的要求,参照有关照度的标准,确定所设计的工作场所的照度值,同时,按照工作场所的环境情况确定照明的照度补偿系统。
2.照明方式和种类的选择参考工作场所对电气照明的要求,以及工作场所的照度规定,选择照明方式和照明种类。
3.照明电光源与灯具的选择4.照度计算5.灯具布置6.绘制照明平面图和系统图电气照明平面图是在建筑和工艺设备或室内布置的轮廓图中绘制,并需注明工作场所的名称和照度。
按国家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的标注方式,在平面图上画出全部灯具、线路、配电盘(箱)和其它电气设备的位置。
在灯具旁按灯具的标注方式,标出灯具数量、每个灯具中光源的类型、数量和容量以及灯具的悬挂高度、悬挂方式,同一房屋中相同的灯具可以共在一处标出;线路可在其近旁按线路的标准方式,标出导线的型号、根数、截面和敷设方式,单相线路还要标明相序和编号;配电盘(箱)旁必须标出其编号和型号;平面图的文字说明应将被设计的总安装容量、总计算电流加以注明,对施工安装方面的特殊要求应加以说明,非标准或非常用的设计图例应作图例说明。
照明设备和其他的主要材料需列出详尽的材料表格。
材料表一般应按类别分开列出,如灯具类、灯泡(管)类、开关、熔断器和插座类、导线、电缆和电线管类、配电盘(箱)类、其他材料类等。
声控灯课程设计---楼道照明灯控制电路设计

声控灯课程设计---楼道照明灯控制电路设计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论文第一章绪论用声光控延时开关代替住宅小区的楼道上的开关,只有在天黑以后,当有人走过楼梯通道,发出脚步声或其它声音时,楼道灯会自动点亮,提供照明,当人们进入家门或走出公寓,楼道灯延时几分钟后会自动熄灭。
在白天,即使有声音,楼道灯也不会亮,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声光控延时开关不仅适用于住宅区的楼道,而且也适用于工厂、办公楼、教学楼等公共场所,它具有体积小、外形美观、制作容易、工作可靠等优点,适合于各种楼房走廊的照明设备。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楼道照明灯控制电路设计。
通过对声光延时控制电路的电路组成、电路原理、单元电路设计、电路调试与选择以及数据与分析等几方面的研究,实现了声光延时楼道照明灯在白天不工作,而夜晚收到突发声响信号时自动开灯,并延时5s后自动熄灭的控制要求。
减小了无效电能的损耗,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1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论文第二章声控灯系统总体方案设计2.1 设计要求:要求电路在无光照情况下有声音信号时。
使灯(用LED发光管模拟)点亮:无声时延迟5秒后熄灭,声音间隔小于5秒则LED持续点亮,在有光照情况下有声无声均不点亮;电路如果在照明灯点亮期间又有新的声源出现,照明灯应重新开启。
2.2 电路原理及参数计算(1)电路原理图图2-1 声控部分原理图图2-2 总原理图2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课程设计论文(2)电路原理声音进入话筒转变为电信号与R1分压,经过C2(10uf)电容进行信号筛选,由电源提供5V直流电压,经过R3(4.7KΩ)电阻与接地的R4(4.7KΩ)电阻产生静态工作点Q(2.5V)直流信号从3引脚进入集成块LM358中。
在LM358内部,由3引脚进入运算放大器的信号产生的输出信号进入负反馈网络,C1(10uf)的作用是当信号为直流信号时反馈为1,即静态工作点不变。
对于LM358内的比较器,当有光照的时候,光敏电阻的阻值降低,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也随之降低,进入LM358的5引脚的电压小于2.5V,比较器无输出进入NE555,此时不工作;黑天无光时,电阻增大,两端电压增大,大于2.5V,使比较器的输出为1,NE555正常工作。
led照明课程设计

led照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LED照明的原理,掌握LED灯具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描述LED照明与传统照明的区别,并列举LED照明的优势。
3. 学生能够解释LED照明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设计简单的LED照明电路。
2. 学生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具进行LED灯具的安装和调试。
3. 学生能够运用创新思维,设计具有实用性和美观性的LED照明产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增强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能够关注环境保护,养成节能减排的良好习惯。
3.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用技术类课程,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LED照明原理:介绍LED的基本概念、发光原理以及性能参数,对应教材第3章第1节。
- 半导体材料特性- PN结的形成与发光原理- LED的性能参数及其影响2. LED照明灯具结构与工作原理:分析LED灯具的组成、分类及工作原理,对应教材第3章第2节。
- LED灯具的组成与分类- LED驱动电源及其作用- LED照明灯具的工作原理3. LED照明与传统照明的对比:探讨LED照明与传统照明的优缺点,对应教材第3章第3节。
- 能耗与寿命对比- 环境影响分析- 经济性比较4. LED照明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介绍LED照明在节能减排和环保方面的作用,对应教材第3章第4节。
- 节能减排的意义- LED照明在环保领域的应用案例- LED照明发展趋势5. 实践操作:设计并完成简单的LED照明电路安装与调试,对应教材第3章实践环节。
灯的主题课程设计

灯的主题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灯”的主题,让学生掌握灯光的物理原理、历史演变以及文化意义。
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应了解灯的工作原理、各种灯具的分类及其特点。
技能目标则要求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灯具,并掌握基本的照明布局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通过学习灯的设计和制作,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含三个部分:首先是灯的基本原理,包括光的传播、反射和吸收等物理现象;其次是灯的历史演变,从古代的火把、油灯到现代的各种灯具,了解其技术进步和文化意义;最后是灯的设计与制作,教授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灯具,并掌握基本的照明布局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对于灯的基本原理部分,将使用讲授法和实验法,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光的物理现象。
对于灯的历史演变部分,将使用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灯具,让学生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对于灯的设计与制作部分,将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手设计并制作灯具,激发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将准备一系列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将选用权威的物理教材和设计教材,确保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参考书方面,将提供灯具设计制作的实用指南,供学生课后自学。
多媒体资料方面,将收集各种灯具的图片和设计案例,以丰富学生的视觉体验。
实验设备方面,将准备各种灯具和照明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小组合作表现,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评价其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作业方面,将布置设计灯具的练习,通过学生的设计作品来评估其对灯具设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考试则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期中考试主要评估学生对灯的基本原理的掌握,期末考试则综合评估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
《电气照明》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电气照明》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设计题目某住宅楼电气照明设计班级电气13指导教师胡联红设计时间2014年11 月—2014年12 月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通过本课程学习后的一次综合练习,通过练习,能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
初具电气照明设计的能力。
二、设计题目(三选一)1、某六层住宅楼电气照明及防雷接地设计。
2、某六层住宅楼(带跃层)电气照明及防雷接地设计。
3、某六层商住楼电气照明及防雷接地设计。
三、设计说明1、建筑物的电源均采用五芯电缆引自相关变配电所。
2、建筑物的负荷等级和防雷等级均为三级。
四、设计内容1、确定设计方案。
2、编制计算书。
3、电气照明设计4、防雷装置设计五、设计要求1、所绘图纸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的制图标准。
2、要求每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并将设计方案、计算书、施工图及有关资料等按规定顺序装订成册。
3、设计文本用A4纸,施工图先在蓝图上手工绘制草图,最终由电脑绘制(A3图)。
4、课程设计不限于课堂内完成,它属于一个阶段,整个过程中应做到前紧后松,圆满完成任务。
设计指导书一、设计思路1、明确设计任务了解建筑结构特点,熟知设计要求。
收集有关资料。
在这一阶段,首先要认真阅读建筑平面图,了解它们的结构、特点。
根据设计任务确定先从哪里入手。
针对性的收集有关资料,如有关的设计手册、设备手册、图集等。
2、确定设计方案。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供电方式;是单电源还是双电源、是三相还是单相、是采用TN—C系统还是采用TN—S或TN—C—S统等。
计量方法;是集中计量还是分区计量。
配线形式;确定导线的种类(电缆还是绝缘线),若采用线管配线选择哪种线管。
敷设方法;明敷还是暗敷。
灯具和插座的类型、功率及数量;控制方式(即设几个配电箱,每个配电箱大约控制几路)设备类型、安装高度;漏电保护的设置等。
3、绘制初步设计图。
初步设计阶段的图纸主要有系统图、平面图、说明、材料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照明计算1. 1 房间尺寸以某一普通教室为例。
普通教室的建筑轴线尺寸为长9 m 、宽7.2 m 。
如果考虑到墙厚0.24 m 、粉刷层0.01 m ,则房间的长74.801.0224.029=⎪⎭⎫⎝⎛+⨯-=l m 房间宽94.601.0224.022.7=⎪⎭⎫⎝⎛+⨯-=w m 教室层高:底层为3.8 m ,其余为3.6 m 。
以二层为例,设楼板和找平层共0.17 m ,则房间的高度3.6 - 0.17 = 3.43 m 。
设照明器吸顶安装,考虑到灯的高度,取高度 h = 3.4 m 工作面(课桌)高度 h FC = 0.75 m 室空间高度h RC = h - h FC = 3.4 - 0.75 = 2.65 m 室空间比 ()()43.394.674.894.674.865.255RC =⨯+⨯⨯=+=lw w l h RCRCCR = 0 ()()97.094.674.894.674.875.055FC =⨯+⨯⨯=+=lw w l h FCR 1. 2 反射比 (1) 等效地面反射比地坪和踢脚线均采用白间黑灰水磨石,反射比根据《电气照明技术》孙建民编著p.18~19表1-10查得(下同),ρf = 0.52墙裙采用白色内墙砖,反射比ρwf = 0.8 踢脚线高度h F = 0.15 m 地面空间平均反射比()[]()()()w l h lw w l h h w l h lw +++-+++=FC F FC wf F f fa 222ρρρ()[]()()()94.674.875.0294.674.894.674.815.075.08.0294.674.815.0294.674.852.0+⨯⨯+⨯+-⨯⨯++⨯⨯+⨯⨯== 0.583 等效地面反射比 ()()501.097.0583.015.2583.05.215.25.2fa fa FC =⨯-+⨯=-+=FCR ρρρ(2) 墙面平均反射比该教室共有窗户6扇,其中2扇宽w g1 = 2.4 m ,2扇宽w g2 = 1.2 m ,还有2扇宽w g3 = 1.1 m ,窗高均为h g = 1.8 m ,窗面积A g = 2 ( w g1 + w g2 + w g3 ) h g = 2 ⨯ ( 2.4 + 1.2 + 1.1 ) ⨯ 1.8 = 16.92 m 2 反射比 ρg = 0.1门有2扇,宽w d = 1 m ,高h d = 2 m (按理应扣除地面空间的高度,但不扣除产生的误差很小),门的面积A d = 2 w d h d = 2 ⨯ 1 ⨯ 2 = 4 m 2 门采用深褐色调和漆,反射比约 ρd = 0.3黑板2块,宽w b = 4.2 m ,高h b = 1 m ,黑板的面积A b = 2 w b h b = 2 ⨯ 4.2 ⨯ 1 = 8.4 m 2 反射比 ρb = 0.1室空间墙的面积A w = 2 h RC ( l + w ) = 2 ⨯ 2.65 ⨯ ( 8.74 + 6.94 ) = 83.1 m 2 墙面采用白色涂料饰面,反射比 ρw = 0.8 墙的平均反射比 ()wb d g w w b b d d g g wa A A A A A A A A ---+++=ρρρρρ()1.834.8492.161.838.04.81.043.092.161.0---⨯+⨯+⨯+⨯== 0.563(3) 等效顶棚反射比拟采用吸顶安装照明器,故等效顶棚反射比等于顶棚空间平均反射比,并等于顶棚反射比。
顶棚采用白色涂料饰面,反射比ρc = 0.8所以ρCC = ρca = ρc =0.81. 3 灯数计算(1) 利用系数拟选用YG2-1型(FAC42601P)简式荧光灯照明器。
理由有三:一是价格低廉;二是结构简单,保养换灯容易;(见p.361附录6-4)。
根据p.362表,当ρCC = 0.7、ρwa = 0.5、ρFC = 0.2时,在RCR = 3时U1 = 0.70,在RCR = 4时U2 = 0.61。
实际ρCC = 0.8、ρwa = 0.563、ρFC = 0.501,RCR = 3.43,利用系数将不低于0.70,暂取U = 0.70。
(2) 灯数计算根据我国照明设计标准规定,教室的照度应达到100 – 150 – 200 lx(应取300LX),取E av = 150 ~ 200 lx维护系数根据p.203表7-7(或P79表5-1),考虑到教室属清洁环境特征,照明器向上光通量为0,属于直接型灯具。
故MF = 0.73(或K=0.8)照明器内光源采用直细管(T 8型)三基色(2×36W)荧光灯,PAK-TLW36W-840荧光灯每根灯管的输出光通量为Φs = 2500 lm(3350lm)当E av = 200 lx 时的灯数 5.973.07.0250094.674.8200s av =⨯⨯⨯⨯==UMF lw E n Φ考虑到该教室具有较高的反射比,且拟另外还要安装两个黑板灯,取n = 9基本也能满足E av = 200 lx 。
1. 4 方案二 (1) 尺寸计算上述计算都是在照明器吸顶基础上进行的,考虑到照度计算中将遵循距离平方反比律,拟采用链吊安装,使灯基本与梁底平齐。
梁底离地坪2.9 m ,若设找平层为0.03 m ,则高h = 2.87 m 。
工作面高度仍为h FC = 0.75 m 室空间高h RC = h - h FC = 2.87 - 0.75 = 2.12 m ≈ 2.1 m 室空间比 ()()71.297.674.897.674.81.255RC =⨯+⨯⨯=+=lw w l h RCR 顶棚空间高度h CC = H - h RC - h FC = 3.43 - 2.1 - 0.75 = 0.58 m 其中H = 3.43 m 为房间高度,见1. 1节。
顶棚空间比 ()()75.094.674.894.674.858.055CC =⨯+⨯⨯=+=lw w l h CCR (2) 反射比计算顶棚空间内表面的平均反射比 ρca = 0.8 等效顶棚反射比 ()()755.075.08.015.28.05.215.25.2ca ca CC =⨯-+⨯=-+=CCR ρρρ室空间内墙的面积A w = 2h RC ( l + w ) = 2 ⨯ 2.1 ⨯ ( 8.74 + 6.94 ) = 65.86 m 2 其余尺寸和反射比见1. 2节。
墙面平均反射比 ()wb d g w w b b d d g g wa A A A A A A A A ---+++=ρρρρρ()86.654.8492.1686.658.04.81.043.092.161.0---⨯+⨯+⨯+⨯== 0.5等效地面反射比与1. 2节相同, ρFC = 0.501(3) 利用系数确定根据p.362表,当ρCC = 0.7、ρwa = 0.5、ρFC = 0.2时,在RCR = 2时U 1 = 0.79,在RCR = 3时U 2 = 0.70。
实际ρCC = 0.755、ρwa = 0.5、ρFC = 0.501, RCR = 2.71,利用系数将不低于0.70,不高于0.79,取U = 0.75。
(4) 灯数确定 灯数 86.873.075.0250094.674.8200s av =⨯⨯⨯⨯==UMF lw E n Φ同样取n = 9,完全能满足E av = 200 lx 的要求。
降低照明器的安装高度,用同样数量的照明器,照度明显提高。
但不管用链吊安装,还是用管吊安装,顶棚都会感到凌乱。
而即使采用吸顶安装,照度也能基本满足要求。
故决定采用吸顶安装。
1. 5 照明器布置 (1) 照明器布置中间照明器的位置:纵向37.4274.82===l x m 横向 47.3294.62===w y m前后照明器的位置:前后照明器离墙的位置通常为它们与中间照明器之间距离的一半,即离墙46.1337.430===x x m 则纵向照明器之间的距离为91.246.137.40x =-=-=x x s m 考虑到前面要安装黑板灯,取 s x = 2.7 m 前后照明器离墙的位置x 0 = x - s x = 4.37 - 2.7 = 1.67 m左右照明器的位置:左右照明器离墙的位置通常为它们与中间照明器之间距离的21~31,即离墙16.1~87.04~347.34~30===y y m则横向照明器之间的距离为s y = y - y 0 = 3.47 - ( 0.87 ~ 1.16 ) = 2.6 ~ 2.31 取 s y = 2.4 m 左右照明器离墙的位置y 0 = y - s y = 3.47 - 2.4 = 1.07 m (2) 校核距高比由p.361附录6-4查得,YG2-1型照明器的最大允许距高比 λ⊥ = 1.46, λ∥ = 1.28 实际距高比 02.165.27.2RC x x ===h s λ, 906.065.24.2RC y y ===h s λ 即照明器无论竖装还是横装均能满足距高比要求。
若采用方案二,距高比 29.11.27.2RC x x ===h s λ, 14.11.24.2RC y y ===h s λ 显然也基本能满足要求。
1. 6 不舒适眩光校核由p.361附录6-4查得,YG2-1型照明器发光面长1.28 m 、宽0.168 m (长1.175m 、宽1.04m ),面积A = 1.28 ⨯ 0.168 = 0.215 m 2 亮度计算公式θθθΦcos 5.2cos 10002500cos 10001000θ1000θs 1000θA I A I A I L ===式中照明器内光源的光通量Φs = 2500 lm。
(1) 纵向照明器的配光特性摘自p.361附录6-4。
纵向亮度分布如下表:θ45︒55︒65︒75︒85︒1000I cd 176 141 99 54 8.8θLθcd/m22894 2858 2723 2426 1174 lg Lθ 3.46 3.46 3.44 3.38 3.07(2) 横向θ45︒55︒65︒75︒85︒1000I cd 234 196 139 65 6.7θLθcd/m23847 3973 3824 2920 894 lg Lθ 3.59 3.60 3.58 3.47 2.95与亮度限制曲线比较:从图中可知,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亮度分布曲线都在亮度限制曲线d的左方,对照p.217图8-2(a)在使用照度≤300 lx的条件下,限制不舒适眩光的等级优于A级。
1. 7 照度校核对教室一般照明的照度校核可采用利用系数法,但为了更准确一些,这里采用了亮度方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