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教学楼建筑电气照明课程设计1
电气照明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 电气照明课程设计题目名称: 某食堂三楼电气照明设计年级专业及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教师评语:指导老师签名:2013年1月17日电气照明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课题某建筑(指定)电气照明施工图设计二、工程概况详各建筑图建筑说明。
三、原始资料1.各工程土建施工图纸一套(另附)2.国家标准及相应设计规范。
四、课题要求1.设计原则: 国家现行有关电气设计规范及主管部门规定等。
2.设计范围: 电气照明平面布置、照明电气设计、接地与电气安全等3、设计成果: 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等)电气施工图(系统图、平面图等)4.设计要求: 按工程施工设计深度要求设计、出图, 全部图纸要求采用计算机绘制。
五、日程安排本次课程设计时间共1.5周, 进度安排如下:设计准备, 熟悉有关电气设计规范, 熟悉本工程土建图及其它所提条件, 绘制电气设计条件图。
(1天)照明平面布置、电气初步设计。
(2天)照明计算、负荷计算。
(1天)电气施工图设计、绘图, 要求采用计算机绘制电气施工图。
(3天)整理计算书及图纸、写课程设计报告。
(1天)六、主要参考书1.GB50052—20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国标 2009年2.GB50054—2011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国标 2011年3.GB50034—200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国标 2004年4.JGJ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行业标准 2008年5、吕光大主编《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图集》(第2版)1.2、3集中国电力出版社6.照明设计手册(第二版) 北京照明学会中国电力出版社7、《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第2版)上、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8、《民用建筑电气设备手册》上、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9、《国家标准电气制图应用示例图册》(建筑电气分册)中国标准出版社10、电气设备生产厂家产品样本及其它资料等七、课程设计指导书《电气照明设计指导》刘介才主编机械工业目录一. 工程概况与设计依据 (5)1.1工程概况 (5)1.2设计依据 (5)二. 照明光照设计 (6)2.1照明方式和照明种类确定 (7)2.2 照明系统 (8)2.3 灯具布置原则: (8)2.4 灯的控制方式 (10)2.5照度标准及计算 (10)三. 照明电气设计 (11)3.1照明配电设计负荷确定 (12)3.2照明负荷计算 (13)3.3线路敷设及导线选择 (14)课程设计总结 (15)参考文献 (15)附录 (15)一.工程概况与设计依据1.1工程概况项目名称: 某食堂三层电气照明系统的设计项目概况:某食堂电气照明施工平面图以及配电干线图的设计, 该工程为砖混结构, 分为三层, 建筑标高为17.4米, 一、二层层高为4.9米, 第三层层高为6米, 建筑总面积为6189.57平方米。
《建筑供配电与照明》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筑供配电与照明》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时间及地点2022年6月20日,主教学楼210二、设计目的和要求1、设计目的线设计,以及计算、分析等环节,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设计要求(3)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使其巩固和深化,拓宽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三、设计课题和内容(1)用电设备总安装容量6630KW。
(2)计算负荷(10KV侧)Pc=4522KWQC=1405KVar(3)各车间负荷统计表Kp=0.95KQ=0.97序号车间名称负荷类型计算负荷Pc(KW)QC (KVar)Sc(KVA)123456789车间1车间2车间3车间4车间5车间6车间7车间8车间9IIIIIIIⅡ--ⅢⅡ--Ⅲ7805601702201501001101682001801501702201501001101682002、全年工作时数为8760h;Tma某=5600h-1-3、电源情况(1)工作电源由距该厂5km处变电站A接一回架空线路供电。
A变电站110kv母线,Sk=1918MVASB=1000MvA,A变电站安装两台SFSLZ----3150KVA/110KVA三绕组变压器:U中%=10.5高U高低%=17、U低中%=6%。
供电电压等级,由用户选用35KV一种电压供电。
(2)备用电源:由B变电站接回一架空线路供电,只有在工作电源停电时,才允许投入备用电源。
(3)功率因数1、总降压变压电站主结线设计2、短路电流计算3、主要电气设备选择4、主要设备的继电保护设计课题二:某医院住宅楼供配电系统设计该医院住宅楼,总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共27层,地下一层,地上26层,高87米,其中-1层为机房,1-3层为商业用,4-26层为标准住宅。
要求正常情况下两路市网分别供电,当一路市网停电后,不重要的三级负荷(普通照明等)停电,重要的一、二级负荷(事故应急照明、加压风机、送排风机、消防电梯、生活水泵、消防控制室设备)切换至另一路市网线路继续供电。
某教学楼照明课程设计
某教学楼照明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教学楼照明系统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照明的基本原理、照明设备的选择与安装、照明系统的维护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在技能方面,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照明设计,提高照明效果,节约能源。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对节能环保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照明基础原理、照明设备及其选择、照明系统的设计与安装、照明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照明基础原理:光的性质与测量、视觉效应、颜色理论等。
2.照明设备及其选择:光源类型、灯具选择、照明设计参数等。
3.照明系统的设计与安装:照明设计方法、照明计算、照明设备安装工艺等。
4.照明系统的维护与管理:照明系统运行维护、节能管理、照明设备检修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包括:1.讲授法:用于传授照明基础原理、照明设备及其选择、照明系统的设计与安装等方面的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照明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3.实验法:学生进行照明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教学楼照明设计》教材,用于指导学生学习照明基本原理、照明设备及其选择、照明系统的设计与安装等方面的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照明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动画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照明原理和设计方法。
4.实验设备:准备照明实验所需的设备,如光源、灯具、测量仪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照明技术。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取多种评估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主要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楼电气照明课设
2)
0.56
(5)求 fc
fa
f
A f wf A wf A f A wf
0.3x72 0.4x2x17x0.75 0.33 17x2x0.75 72
fc
(A
fa Af Awf ) fa ( Af Awf ) fa Af
(72
2x17x0.75)
0.33x72 0.33x(72 2x17x0.75)
0.33x72
0.27
(取 0.2) (6)修正系数 =1
N
s
Eav K (
A U
)
250x72 9.13( ) 4400x0.8x0.56
为了布灯匀称方便,取 N=10 盏。
2.2.2 大教室
பைடு நூலகம்
与普通教室的计算方法相同,计算出每间大教室的灯具数为 17.18 盏,但同 样为了布灯的匀称和方便,取 N=18 盏。
总之,建筑电气照明与人类的生产、工作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我 国 建筑业、装饰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电气光源、照明设备技术的更新以及照 明光环境的要求就更高了。
建筑电气设计是现代高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讲,建筑电气设计大 致分为强电部分和弱电部分。
强电部分的设计包括低压配电系统,动力照明干线系统,配电箱系统和导线 电缆的敷设。强电部分是建筑电气设计的基础和主干部分,建筑电气的重要性和 可靠性都取决于强电部分设计的好坏。而弱电部分包括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系 统,通信系统,广播扩声系统,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还有综合布线系统, 目前设计中比较深化的是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与综合布线系统两部分。随着 建筑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弱电部分的系统增加很多,弱电系统占基建投资的比率 也越来越高,因此设计好弱电的各个子系统,对节约投资、提高智能化水平是有 重要意义的。
(仅供参考)某教学楼建筑电气照明课程设计1
这次课程设计是为某大学教学楼进行电气照明系统设计。教学楼分为三个部 分,西侧为国教大楼,东侧为法政系楼,中间则为各学院办公楼和教室。本楼电 源从室外埋地电缆引入,一般照明为三级负荷,电压等级为380V/220V,三相五 线制引至各配电总箱。
设计内容包括照明和插座设计两个部分。其中,照明设计包括:一般照明系 统的设计和消防照明系统设计。插座设计中包括普通插座,计算机插座和空调插 座。
第一章 前言........................................................................................................ 错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工程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 电气照明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照明的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照明设计的目的和原则........................................................................................................ 4 2.2.1 照明设计的目的................................................................................................................... 4 2.2.2 照明的设计原则................................................................................................................... 4 2.3 照明的方式和种类.................................................................................................................. 4 2.4 照明灯具的选择....................................................................................................................... 6 2.5 照明计算................................................................................................................................... 6 2.5.1 照明计算的依据................................................................................................................... 6 2.5.2 照度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开关和插座的选择........................................................................................................ 18 3.1 开关和插座的种类.............................................................................................................. 18 3.2 开关和插座的安装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 供配电系统设计............................................................................................................ 19 4.1 负荷分级.............................................................................................................................. 19 4.1.1 供电系统的负荷分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负荷计算.............................................................................................................................. 19 4.2.2 负荷计算的原则................................................................................................................. 19 4.2.3 负荷计算............................................................................................................................. 20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一 外文翻译 附录二 外文资料原文 附录三 设计图纸
建筑电气照明课程设计
建筑电气照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建筑电气照明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2. 理解照明系统设计的相关技术参数,如照度、色温、显色性等;3. 了解照明设备的选型、布置及安装要求;4. 掌握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建筑电气照明需求,进行合理的照明设计;2. 学会使用专业软件进行照明系统模拟和计算;3. 能够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照明设备的安装与调试;4. 培养解决实际照明工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电气照明领域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其在照明设计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3. 培养学生关注绿色照明、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感;4.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工程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建筑电气照明设计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气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教学过程中,注重目标导向,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建筑电气照明基本概念与原理- 照明术语和定义- 照明原理及光源特性- 照明系统的组成与分类2. 照明设计技术参数- 照度、照度均匀度- 色温、显色性、色差- 眩光、反射比、亮度3. 照明设备选型与布置- 灯具类型及性能参数- 灯具的选型与应用- 照明设备的布置原则4. 照明系统设计- 设计流程与方法- 照明计算与模拟- 设计图纸的绘制5. 照明设备安装与调试- 安装工艺与要求- 线路连接与保护- 照明系统的调试与验收6. 照明系统安全防护- 安全规范与标准- 防护措施及案例分析- 照明设备维护与故障处理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建筑电气照明基本概念与原理第二周:照明设计技术参数第三周:照明设备选型与布置第四周:照明系统设计第五周:照明设备安装与调试第六周:照明系统安全防护教材章节:本教学内容与教材第三章“建筑电气照明设计”相关内容相对应。
教学楼照明系统课程设计
教学楼照明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学楼照明系统的原理、设计和维护,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认识。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教学楼照明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设备,掌握照明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施工要求,了解照明系统的运行维护和节能措施。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教学楼照明系统的设计、施工和维护的基本技能,能够进行照明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解决照明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够自觉地采取节能措施,关注生态环境,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楼照明系统的原理、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节能技术。
1.教学楼照明系统的原理:介绍照明设备的工作原理、光源的特性、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教学楼照明系统的设计:讲解照明系统的设计步骤、设计规范、电气设备的选择、照明设备布置和照明电路的组成。
3.教学楼照明系统的施工:介绍照明设备的安装方法、施工工艺、质量验收和施工安全。
4.教学楼照明系统的运行维护:阐述照明系统的运行管理、设备维护、故障处理和节能改造。
5.教学楼照明系统的节能技术:介绍节能照明设备、节能控制技术和照明系统的节能评估。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教学楼照明系统的相关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照明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的实际情况。
3.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活动,使学生亲手操作照明设备,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照明技术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学习。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照明设计规范、标准图集等参考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建筑电气预算课程设计
建筑电气预算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建筑电气预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建筑电气工程预算编制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建筑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理解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流程。
–熟悉建筑电气工程的预算编制方法和步骤。
2.技能目标:–能够正确阅读和理解建筑电气工程图纸。
–能够根据图纸和规范,准确计算建筑电气工程的材料和人工成本。
–能够运用预算软件,编制建筑电气工程的预算报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严格遵守行业规范和标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建筑电气工程概述:介绍建筑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术语和分类,使学生对建筑电气工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工艺:讲解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流程、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使学生了解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要求。
3.建筑电气工程预算编制:详细讲解建筑电气工程预算的编制方法和步骤,包括预算的编制依据、预算的填写和预算的审核等内容。
4.建筑电气工程预算软件应用:介绍建筑电气工程预算软件的使用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预算软件进行预算编制。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建筑电气工程预算的编制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建筑电气工程预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建筑电气工程预算的编制方法和技巧。
3.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建筑电气工程预算软件的使用方法。
4.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建筑电气工程预算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建筑电气课程设计
建筑电气课程设计、建筑电气课程设计任务书1.1设计题目:本设计为一栋六层住宅楼的电气设计,一梯两户,包含配电、照明系统两部分。
1.2设计目的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环节,明确电气设计的流程和步骤,了解相关规范要求,掌握建筑电气工程设计方法,熟悉电气制图及图形符号国家标准的应用和电气工程图纸的绘制方法。
训练学生的专业设计思维,培养综合应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际电气工程设计的能力。
1.3设计任务1.计算和导线与开关等选择的依据和校验过程。
2.电气照明平面布置图。
3.配电系统图。
1.4设计依据《建筑电气》段春丽黄仕元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年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S]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S]《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数据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年《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年1.5设计原则从高视野的高度,全面系统设计,整体方案切合时宜。
要求:功能实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施工维修方便、留有可以扩展余地、符合可持续发展。
1.执行国家标准,遵行设计规范。
2.满足用户要求,安全可靠,经济实用。
3.技术先进,节约能源。
4.留有可以扩展余地、符合可持续发展。
5.配合房屋装修,力求美观协调,有利环境保护。
二、照明系统2.1设计原则照明系统是电气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规定在进行照明设计时,应根据视觉要求,作业性质和环境条件,使工作区或空间获得:良好的视觉功效,合理的照度和显色性,适宜的亮度分布,以及舒适的视觉环境。
在确定照明方案时,应考虑不同类型建筑对照明的特殊要求,处理好电气照明与天然采光的关系、合理使用建设资金与采用节能高光效灯具等技术经济效益的关系。
设计要求:1)有利于对人的活动安全、舒适和正确识别周围环境,防止人与环境之间失去协调;2)重视空间的清晰度,消除不必要的阴影,控制光热和紫外线辐射对人和物产生的不利影响;3)创造适宜的亮度分布和照度水平,限制眩光减少烦躁和不安;4)处理好光源色温和与显色性的关系、一般显色指数与特殊显色指数的色差关系,避免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不和谐感。
建筑供电与照明课程设计
建筑供电与照明课程设计本设计依据国家相关电气标准及建筑设计规范进行,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雷技术规范》等。
四、设计思路:1.照明与插座平面、系统施工图设计根据建筑物的不同功能区域和使用需求,采用合理的照明和插座布局方案,确保光线充足、舒适,插座布置方便实用。
2.防雷与接地系统施工图设计采用合适的接地方式,确保建筑物与地面的良好接触,减少雷击风险。
同时,针对建筑物的特点和周边环境,选择合适的防雷设备,保障建筑物的安全。
3.电源及配电干线系统设计根据建筑物的负荷需求,设计合理的电源及配电干线系统,确保电力供应稳定可靠,满足建筑物的用电需求。
4.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选择合适的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电气事故的发生。
5.电能的计量方式采用合适的电能计量方式,确保电能计量准确可靠,方便管理和收费。
6.电缆与导线的选择及其具体敷设方式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负荷需求,选择合适的电缆与导线,并采用合理的敷设方式,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7.电气设备的安装方式及安装高度根据电气设备的特点和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式和安装高度,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8.工程接地与防雷措施采用合适的工程接地和防雷措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运行和使用。
五、工程计算:1.负荷计算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区域和使用需求,计算各个区域的负荷需求,确定电气设备的容量和数量。
2.电缆敷设计算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负荷需求,计算电缆和导线的长度和截面,确定敷设方式和数量。
3.配电箱容量计算根据建筑物的负荷需求,计算配电箱的容量,确定配电箱的数量和规格。
六、设备选型:根据建筑物的负荷需求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确保设备的性能稳定可靠,满足建筑物的用电需求。
七、防雷与接地:采用合适的防雷设备和接地方式,确保建筑物与地面的良好接触,减少雷击风险,保障建筑物的安全。
XXX (/T16-2008)。
Residential Design Guidelines (GB-2003)。
教学楼照明课程设计
教学楼照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教学楼照明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电路组成、光源类型及其特性。
2. 学生能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教学楼照明系统的能效和照明效果。
3. 学生掌握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能够结合教学楼的实际需求,进行初步的照明设计。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测量工具,对教学楼的照明需求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2. 学生能够运用照明设计软件,设计出符合节能、舒适、安全要求的照明方案。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方案比较和优化,提出改进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节能环保重要性的认识,树立绿色生活的理念。
2.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沟通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在学习中,关注公共设施建设,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强的综合应用课程,结合物理、工程和技术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合作和探究。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念的培养。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照明基础:包括光的性质、光源类型、照明术语等,对应教材第三章第一节。
2. 照明电路:介绍教学楼照明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电路图识读,对应教材第三章第二节。
3. 照明设计原则:讲解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均匀性、舒适度、节能性等,对应教材第三章第三节。
4. 照明设备选型:介绍不同场景下的照明设备选型,如教室、走廊、卫生间等,对应教材第三章第四节。
5. 照明计算与测量:教授照明计算方法和测量技巧,用于评估教学楼照明需求,对应教材第三章第五节。
6. 照明控制系统:了解现代照明控制系统及其功能,如智能调光、场景切换等,对应教材第三章第六节。
教学楼照明系统课程设计
教学楼照明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教学楼照明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电路组成、电器元件功能和节能照明原理。
2. 学生能描述不同类型照明设备的特点及适用场景,并解释其对照明效果和能源消耗的影响。
3. 学生能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教学楼照明系统的能效和照明需求。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设计简单教学楼照明方案,包括选型、布局和电路连接。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基本电工工具和仪器,进行照明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3. 学生能够运用节能知识,评估并优化照明系统,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于节能环保重要性的认识,激发他们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同。
2. 通过团队协作设计教学楼照明系统,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电气工程领域的兴趣,鼓励他们探索科学奥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强的设计与制作课程,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动手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处于高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课程设计将注重知识深度和技能应用。
教学要求:教学应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和评估,确保学生达到预定的课程目标。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以下教学内容进行设计:1. 照明系统基础知识:- 电路组成与工作原理- 常见电器元件功能及应用- 节能照明原理及分类2. 照明设备选型与应用:- 不同类型照明设备的特点及适用场景- 照明设备的能效标准与评价方法- 照明设备选型依据及案例分析3. 照明系统设计:- 教学楼照明需求分析- 照明系统设计原则与步骤- 照明布局设计及电路连接4. 照明系统安装与调试:- 基本电工工具与仪器使用- 照明设备安装方法与注意事项- 照明系统调试及故障排除5. 节能优化与评估:- 节能照明技术的应用- 照明系统节能评估方法- 节能优化方案制定与实施教学内容按照以下教学大纲安排和进度:第一周:照明系统基础知识学习第二周:照明设备选型与应用第三周:教学楼照明系统设计第四周:照明系统安装与调试第五周:节能优化与评估教材关联章节:第一章:电路基础知识第二章:电器元件及应用第三章:照明技术与设备第四章:照明系统设计与实施第五章:节能技术与评估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电气照明课程设计
1、设计题目某住宅楼照明系统工程1、工程概况2.1概况结构形式:框架层数:4层户型:一梯四户单元式住宅户均面积:约1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130平方米层高:3.2米供电方式:单相交流2.2工程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83)所查表为2002年第二版魏金成《建筑电器》中的内容。
3、照明系统设计3.1光源与灯具的选用〃3.1.1民用建筑照明中无特殊要求的场所,宜采用光效高的光源和效率高的灯具。
3.1.2开关频繁,要求瞬时启动和连续调光等场所,宜采用白炽灯和卤钨灯光源。
3.1.3一般照明场所不宜采用荧光高压汞灯,不应采用自镇流荧光高压汞灯;3.1.4一般情况下,室内外照明不应采用普通照明白炽灯;在特殊情况下需采用时,其额定功率不应超过100W。
下列工作场所可采用白炽灯:3.1.4.1要求瞬时启动和连续调光的场所,使用其他光源技术经济不合理时;3.1.4.2对防止电磁干扰要求严格的场所;3.1.4.3开关灯频繁的场所;3.1.4.4照度要求不高,且照明时间较短的场所;3.1.4.5对装饰有特殊要求3.1.5照明设计时按下列原则选择镇流器:3.1.5.1自镇流荧光灯应配用电子镇流器;3.1.5.2直管形荧光灯应配用电子镇流器或节能型电感镇流器;3.2照明设计要求3.2.1住宅建筑照明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3.2.1.1住宅照明设计应使室内光环境实用和舒适.卧室和餐厅宜采用低色温的光源3.2.1.2起居室、卧室中的书写阅读和精细作业宜增设局部照明;3.2.1.3楼梯间照明宜采用定时开关和双控开关。
3.2.2按下列要求确定照明方式:3.2.2.1工作场所通常应设置一般照明;3.2.2.2同一场所内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照度要求时,应采用分区一般照明;3.2.2.3对于部分作业面照度要求较高,只采用一般照明不合理的场所,宜采用混合照明;3.2.2.4在一个工作场所内不应只采用局部照明。
3.3居住建筑照明标准值3.4工作房间表面反射比3.5减光补偿系数根据规范住宅卧室、客房、办公室、餐室、实验室、设计绘图室环境下,白炽灯、荧光灯、荧光高压汞灯的减光补偿系数K=0.753.6最小照度系数根据规范房间较矮、反射条件好、排数3 最小照度系数可取Z=1.16距高比可取L/H3.7照明系统计算书3.71计算公式详解3.71.1确定室空间系数)()(b a h S b a h ab i +=+=a: 长 b: 宽 h: 高 S :面积根据工作房间表面反射比与空间系数查表得到光通利用系数μ3.71.2确定光源功率计算计算室内面积S →选择照度E → 选择安装灯具的数量n →计算KN ZS E av μφ=, →依据选择光源每盏灯的光通量φ查表确定光源功率3.71.3检验照度ZSK N E av φμ=3.71.3根据距高比L/H 确定灯具的位置3.7.2照明系统计算 A 住宅区 A1厨房mh 45.275.02.3=-=668.0)6.33(45.28.10)()(≈+=+=+=b a h S b a h ab i75.0=K 16.1=Z查表7后用差法294.034.027.0668.08.06.0668.0≈--=--μμ得294.0≈μ65.227275.0294.018.1016.140≈⨯⨯⨯⨯==KN ZS E av μφ查附表12取型号YZ40荧光灯24.428.1016.175.0294.024001≈⨯⨯⨯⨯==ZSK N E av φμA2卫生间mh 45.275.02.3=-=408.0)5.13(45.25.4)()(≈+=+=+=b a h S b a h ab i75.0=K 16.1=Z查表3后37.0=μ16.28275.037.015.416.115≈⨯⨯⨯⨯==KN ZS E av μφ查附表9取型号PZ220-40白炽灯47.155.416.175.037.02911≈⨯⨯⨯⨯==ZSK N E av φμA3卧室mh 45.275.02.3=-=861.0)6.31.5(45.236.18)()(≈+=+=+=b a h S b a h abi75.0=K 16.1=Z查表7后用差法μμ--=--38.034.0861.00.18.0861.0得35.0≈μ00.243475.035.0236.1816.160≈⨯⨯⨯⨯==KN ZS E av μφ查附表12取型号YZ40荧光灯16.5936.1816.175.035.024002≈⨯⨯⨯⨯==ZSK N E av φμA4餐厅m h 45.28.02.3=-=76.0)2.35.4(45.24.14)()(≈+=+=+=b a h S b a h ab i75.0=K 16.1=Z查表7后用差法μμ--=--34.027.076.08.06.076.0得33.0≈μ27.168775.033.024.1416.150≈⨯⨯⨯⨯==KN ZS E av μφ查附表12取型号YZ30荧光灯93.454.1416.175.033.015502≈⨯⨯⨯⨯==ZSK N E av φμA5卧室m h 45.28.02.3=-=818.0)3.31.5(45.283.16)()(≈+=+=+=b a h S b a h ab i75.0=K 16.1=Z查表7后用差法μμ--=--38.034.0818.00.18.0818.0得34.0≈μ16.223175.035.0283.1616.160≈⨯⨯⨯⨯==KN ZS E av μφ查附表12取型号YZ40荧光灯54.6483.1616.175.035.024002≈⨯⨯⨯⨯==ZSK N E av φμA6客厅 m h 45.28.02.3=-=05.1)2.46.6(45.272.27)()(≈+=+=+=b a h S b a h ab i75.0=K 16.1=Z查表7后用差法μμ--=--42.038.005.125.10.105.1得39.0≈μ87.238175.039.0372.2716.165≈⨯⨯⨯⨯==KN ZS E av μφ查附表12取型号YZ40荧光灯54.6472.2716.175.039.024003≈⨯⨯⨯⨯==ZSK N E av φμB 住宅区B1卫生间mh 45.275.02.3=-=56.0)5.23(45.25.7)()(≈+=+=+=b a h S b a h ab i75.0=K 16.1=Z查表3后37.0=μ27.47075.037.015.716.115≈⨯⨯⨯⨯==KN ZS E av μφ查附表9取型号PZ220-60白炽灯09.205.716.175.037.06301≈⨯⨯⨯⨯==ZSK N E av φμB2餐厅m h 45.28.02.3=-=62.0)7.36.2(45.262.9)()(≈+=+=+=b a h S b a h ab i75.0=K 16.1=Z查表7后用差法μμ--=--34.027.075.08.06.075.0得33.0≈μ38.225475.033.0162.916.150≈⨯⨯⨯⨯==KN ZS E av μφ查附表12取型号YZ40荧光灯23.5362.916.175.033.024001≈⨯⨯⨯⨯==ZSK N E av φμB3厨房mh 45.275.02.3=-=61.0)5.27.3(45.225.9)()(≈+=+=+=b a h S b a h ab i75.0=K 16.1=Z查表7后用差法μμ--=--34.027.061.08.06.061.0得27.0≈μ51.211975.027.0125.916.140≈⨯⨯⨯⨯==KN ZS E av μφ查附表12取型号YZ40荧光灯29.4525.916.175.027.024001≈⨯⨯⨯⨯==ZSK N E av φμB4客厅 m h 45.28.02.3=-=12.1)5.40.7(45.25.31)()(≈+=+=+=b a h S b a h ab i75.0=K 16.1=Z查表7后用差法μμ--=--42.038.012.125.10.112.1得40.0≈μ00.263975.04.035.3116.165≈⨯⨯⨯⨯==KN ZS E av μφ查附表12取型号YZ40荧光灯 11.595.3116.175.04.024003≈⨯⨯⨯⨯==ZSK N E av φμB5卧室mh 45.275.02.3=-=861.0)6.31.5(45.236.18)()(≈+=+=+=b a h S b a h ab i75.0=K 16.1=Z查表7后用差法μμ--=--38.034.0861.00.18.0861.0得35.0≈μ00.243475.035.0236.1816.160≈⨯⨯⨯⨯==KN ZS E av μφ查附表12取型号YZ40荧光灯16.5936.1816.175.035.024002≈⨯⨯⨯⨯==ZSK N E av φμB6卧室mh 45.275.02.3=-=771.0)0.31.5(45.23.15)()(≈+=+=+=b a h S b a h ab i75.0=K 16.1=Z查表7后用差法μμ--=--34.027.0771.08.06.0771.0得33.0≈μ27.215175.033.023.1516.160≈⨯⨯⨯⨯==KN ZS E av μφ查附表12取型号YZ40荧光灯94.663.1516.175.033.024002≈⨯⨯⨯⨯==ZSK N E av φμC 住宅区C1客房m h 45.28.02.3=-=818.0)3.31.5(45.283.16)()(≈+=+=+=b a h S b a h ab i75.0=K 16.1=Z查表7后用差法μμ--=--38.034.0818.00.18.0818.0得34.0≈μ16.223175.035.0283.1616.160≈⨯⨯⨯⨯==KN ZS E av μφ查附表12取型号YZ40荧光灯54.6483.1616.175.035.024002≈⨯⨯⨯⨯==ZSK N E av φμC2客厅 m h 45.28.02.3=-=12.1)5.40.7(45.25.31)()(≈+=+=+=b a h S b a h ab i75.0=K 16.1=Z查表7后用差法μμ--=--42.038.012.125.10.112.1得40.0≈μ00.263975.04.035.3116.165≈⨯⨯⨯⨯==KN ZS E av μφ查附表12取型号YZ40荧光灯 11.595.3116.175.04.024003≈⨯⨯⨯⨯==ZSK N E av φμC3卫生间mh 45.275.02.3=-=421.0)9.15.2(45.275.4)()(≈+=+=+=b a h S b a h ab i75.0=K 16.1=Z查表3后37.0=μ83.29775.037.0175.416.115≈⨯⨯⨯⨯==KN ZS E av μφ查附表9取型号PZ220-40白炽灯63.1775.416.175.037.03501≈⨯⨯⨯⨯==ZSK N E av φμC4客房m h 45.28.02.3=-=818.0)3.31.5(45.283.16)()(≈+=+=+=b a h S b a h ab i75.0=K 16.1=Z查表7后用差法μμ--=--38.034.0818.00.18.0818.0得34.0≈μ16.223175.035.0283.1616.160≈⨯⨯⨯⨯==KN ZS E av μφ查附表12取型号YZ40荧光灯54.6483.1616.175.035.024002≈⨯⨯⨯⨯==ZSK N E av φμD 住宅区D1卧室mh 45.275.02.3=-=861.0)6.31.5(45.236.18)()(≈+=+=+=b a h S b a h ab i75.0=K 16.1=Z查表7后用差法μμ--=--38.034.0861.00.18.0861.0得35.0≈μ00.243475.035.0236.1816.160≈⨯⨯⨯⨯==KN ZS E av μφ查附表12取型号YZ40荧光灯16.5936.1816.175.035.024002≈⨯⨯⨯⨯==ZSK N E av φμD2卧室 m h 45.28.02.3=-=818.0)3.31.5(45.283.16)()(≈+=+=+=b a h S b a h ab i75.0=K 16.1=Z查表7后用差法μμ--=--38.034.0818.00.18.0818.0得34.0≈μ16.223175.035.0283.1616.160≈⨯⨯⨯⨯==KN ZS E av μφ查附表12取型号YZ40荧光灯54.6483.1616.175.035.024002≈⨯⨯⨯⨯==ZSK N E av φμD3厨房mh 45.275.02.3=-=530.0)5.27.2(45.275.6)()(≈+=+=+=b a h S b a h ab i75.0=K 16.1=Z查表7后得27.0≈μ67.154675.027.0175.616.140≈⨯⨯⨯⨯==KN ZS E av μφ查附表12取型号YZ30荧光灯08.4075.616.175.027.015501≈⨯⨯⨯⨯==ZSK N E av φμD4餐厅m h 45.28.02.3=-=58.0)3.35.2(45.225.8)()(≈+=+=+=b a h S b a h ab i75.0=K 16.1=Z查表7后得27.0≈μ96.236275.027.0125.816.150≈⨯⨯⨯⨯==KN ZS E av μφ查附表12取型号YZ40荧光灯78.5025.816.175.027.024001≈⨯⨯⨯⨯==ZSK N E av φμD5卫生间mh 45.275.02.3=-=427.0)8.15.2(45.25.4)()(≈+=+=+=b a h S b a h ab i75.0=K 16.1=Z查表3后37.0=μ16.28275.037.015.416.115≈⨯⨯⨯⨯==KN ZS E av μφ查附表9取型号PZ220-40白炽灯60.185.416.175.037.03501≈⨯⨯⨯⨯==ZSK N E av φμD6厨房mh 45.275.02.3=-=421.0)9.15.2(45.275.4)()(≈+=+=+=b a h S b a h ab i75.0=K 16.1=Z查表3后37.0=μ83.29775.037.0175.416.115≈⨯⨯⨯⨯==KN ZS E av μφ查附表9取型号PZ220-40白炽灯63.1775.416.175.037.03501≈⨯⨯⨯⨯==ZSK N E av φμD7卧室mh 45.275.02.3=-=861.0)6.31.5(45.236.18)()(≈+=+=+=b a h S b a h ab i75.0=K 16.1=Z查表7后用差法μμ--=--38.034.0861.00.18.0861.0得35.0≈μ00.243475.035.0236.1816.160≈⨯⨯⨯⨯==KN ZS E av μφ查附表12取型号YZ40荧光灯16.5936.1816.175.035.024002≈⨯⨯⨯⨯==ZSK N E av φμD8客厅 m h 45.28.02.3=-=32.1)0.70.6(45.200.42)()(≈+=+=+=b a h S b a h ab i75.0=K 16.1=Z查表7后用差法μμ--=--46.042.032.15.125.132.1得43.0≈μ88.245475.043.0400.4216.165≈⨯⨯⨯⨯==KN ZS E av μφ查附表12取型号YZ40荧光灯55.6300.4216.175.043.024004≈⨯⨯⨯⨯==ZSK N E av φμD9卫生间mh 45.275.02.3=-=421.0)9.15.2(45.275.4)()(≈+=+=+=b a h S b a h ab i75.0=K 16.1=Z查表3后37.0=μ83.29775.037.0175.416.115≈⨯⨯⨯⨯==KN ZS E av μφ查附表9取型号PZ220-40白炽灯63.1775.416.175.037.03501≈⨯⨯⨯⨯==ZSK N E av φμ3.8照明开关选用产品型号: L3.0 原产地: 广东产品名称:大三位开关详细说明:1 款式新颖时尚,超薄外观,圆弧型大板。
电气照明课程设计教学楼
电气照明课程设计教学楼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气照明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教学楼电气照明方案的设计。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电气照明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掌握光源、照明电路、开关和保护装置等的基本原理和性能;理解电气照明设计的依据和步骤,掌握照度计算、光源选择、照明布局和电气安全等设计要点。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气照明方案的设计和计算,能够阅读和理解照明设计图纸;能够使用相关设计软件进行照明方案的设计和模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电气照明设计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电气工程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气照明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践操作。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气照明系统的基本原理:介绍光源的种类、性能和选用原则,照明电路的组成和原理,开关和保护装置的作用和选用。
2. 电气照明设计方法:讲解照度计算方法,照明布局设计原则,电气安全要求和标准。
3. 电气照明实践操作:介绍照明设计图纸的阅读和理解,照明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照明方案的设计和模拟。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和小组讨论法。
1. 讲授法:通过讲解电气照明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电气照明设计的具体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操作,使学生亲自体验电气照明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电气照明设计原理》和《教学楼电气照明设计案例》。
2. 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电气照明设计规范和标准,供学生参考。
某教学楼照明课程设计
某教学楼照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照明系统的基本构成,掌握教学楼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标准。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照明类型(如自然光、人工光)的特点及适用场景。
3. 学生能够解释照明对教学楼室内环境、学生学习效率和舒适度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照明设计原则,设计符合教学需求的照明方案。
2. 学生能够运用照度计算方法,评估教学楼照明效果,并提出改善建议。
3. 学生能够运用项目管理技巧,合理安排照明施工进度和预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节能照明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节能环保意识。
2. 学生能够关注照明设计与教学楼使用者的需求,提高人文关怀素养。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照明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善于合作和分享。
教学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1. 照明系统基础知识:包括光源、灯具、控制设备等组成部分,以及照明术语和参数。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照明基础- 内容列举:光源类型、灯具分类、照度、亮度、色温等。
2. 教学楼照明设计原则与标准:介绍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国家标准及教学楼照明要求。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照明设计原则与标准- 内容列举:照明设计原则、教学楼照明标准、节能要求。
3. 照明类型及适用场景:分析自然光、人工光等照明类型的特点,探讨其在教学楼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三章 照明类型与适用场景- 内容列举:自然光照明、人工光照明、教学楼照明场景分析。
4. 照明效果评估与改善:学习照度计算方法,分析现有照明系统的不足,提出改善措施。
教学楼照明课程设计
教学楼照明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学楼照明的相关知识,包括照明原理、照明设备、照明设计等,培养学生具备照明系统的维护和管理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照明原理,掌握照明设备的选择和安装方法,了解照明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照明设计,能够对照明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照明系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对教学楼照明系统的爱护和维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照明原理、照明设备、照明设计、照明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具体安排如下:1.照明原理:介绍光的特性和照明基本原理,让学生了解照明系统的工作原理。
2.照明设备:介绍各种照明设备的选择和安装方法,包括光源、灯具、控制系统等。
3.照明设计:教授照明设计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照明设计。
4.照明系统的运行和管理:介绍照明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方法,提高学生的照明系统管理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教师讲解照明原理、照明设备、照明设计等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理解照明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照明设计的具体操作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照明设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照明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照明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照明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和教学视频,生动展示照明系统的原理和设计。
4.实验设备:提供齐全的照明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电气照明技术课程设计
电气照明技术课程设计2010级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电气照明技术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时间2012年12月城市建设工程系目录1 课程设计内容 (3)1.1 课题名称1.2 电气系统1.3 包含资料1.4 图纸详情2 设计方案 (4)2.1 主要标准及法规2.2 照明系统2.3 电话·网络系统设计2.4 电力配电系统2.5 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3主要设备材料表 (6)4 图层分析 (7)4.1一层照明平面图 (7)4.2一层插座及电力平面图 (8)4.3一层弱电平面图 (9)4.4二层照明平面图 (10)4.5二层插座及电力平面图 (10)4.6二层弱电平面图 (11)4.7三层照明平面图 (11)4.8三层插座及电力平面图 (12)4.9三层弱电平面图配电和弱电系统图 (13)5.0竖向干线系统图 (14)5.1配电箱1AL系统图 (14)5.2配电箱2AL系统图 (15)5.3配电箱3AL系统图 (16)5.4网络系统图 (17)5.5电话系统图 (18)5.6屋面防雷平面图 (19)5.7基础接地平面图 (19)1 课程设计内容1.1课题名称:瑞祥花园小区社区办公楼电气工程设计1.2电气系统:(1)电力、照明系统(2)电话、网络系统设计(3)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1.3包含资料(1)建筑工程施工图1套。
(2)强电部分:220/380V电源由小区相关变电所引至1.4图纸详情(1)课程设计文本1)课程设计内容2)设计方案(2)电气施工图1)目录2)电气设计总说明3)主要设备材料表4)配电系统图、弱电系统图5)一层照明平面图6)一层插座及电力平面图7)一层弱电平面图8)二层照明平面图9)二层插座及电力平面图10) 二层弱电平面图11) 三层照明平面图12)三层插座及电力平面图13)三层弱电平面图14)屋面防雷平面图15)基础接地平面图2 设计方案工程概况:本工程为社区办公楼,建筑层数为地上三层,结构形式为砖混,现浇楼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次课程设计是为某大学教学楼进行电气照明系统设计。教学楼分为三个部 分,西侧为国教大楼,东侧为法政系楼,中间则为各学院办公楼和教室。本楼电 源从室外埋地电缆引入,一般照明为三级负荷,电压等级为380V/220V,三相五 线制引至各配电总箱。
设计内容包括照明和插座设计两个部分。其中,照明设计包括:一般照明系 统的设计和消防照明系统设计。插座设计中包括普通插座,计算机插座和空调插 座。
照明系统设计,其中包括照度计算、灯具的选择、照明干线、插座导线截面 积的选择以及导线的敷设方式。插座系统按高档住宅标准设计。插座回路与照明 回路由同支路供电,一般插座安装高度为0.3米,潮湿场所应装设关键词: 照明设计;插座设计;照度计算;CAD。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电气照明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工程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 电气照明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照明的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照明设计的目的和原则........................................................................................................ 4 2.2.1 照明设计的目的................................................................................................................... 4 2.2.2 照明的设计原则................................................................................................................... 4 2.3 照明的方式和种类.................................................................................................................. 4 2.4 照明灯具的选择....................................................................................................................... 6 2.5 照明计算................................................................................................................................... 6 2.5.1 照明计算的依据................................................................................................................... 6 2.5.2 照度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开关和插座的选择........................................................................................................ 18 3.1 开关和插座的种类.............................................................................................................. 18 3.2 开关和插座的安装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 供配电系统设计............................................................................................................ 19 4.1 负荷分级.............................................................................................................................. 19 4.1.1 供电系统的负荷分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负荷计算.............................................................................................................................. 19 4.2.2 负荷计算的原则................................................................................................................. 19 4.2.3 负荷计算............................................................................................................................. 20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一 外文翻译 附录二 外文资料原文 附录三 设计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