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照明系统设计论文-范本毕业设计

合集下载

毕业设计---LED照明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毕业设计---LED照明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系别: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微电子技术班号:学生姓名:学生学号:设计(论文)题目:LED照明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指导教师:设计地点: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起迄日期:2010.5.4——2010.7.3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专业微电子技术班级姓名一、课题名称:LED照明系统的研究与设计二、主要技术指标1、光效,理论上最大光效:683lm/W;2、色温分级:暖色(<3300K)、中间色(3300K—300K)、冷色(>5300K);3、照度,低照度(约100—200lx以下)用暖色温,中照度(约200—750lx)用中色温;4、LED的颜色;5、LED的电流:一般小功率的LED的正向极限电流多在20mA。

但大功率LED的功率至少在1W以上,目前比较常见的有1W、3W、5W、8W和10W。

1W LED的额定功率为350mA,3W LED的750mA;6、LED的正向电压:LED的正极接电源正极,负极接电源负极;7、LED的反向电压:所允许加的最大反向电压。

超过此值,发光二极管可能被击穿损坏;8、LED发光强度:光源在给定方向的单位立体角中发射的光通量定义为光源在该方向的(发)光强(度),单位为坎德拉(cd);9、LED光通量: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发射出的光量称为光源的发光通量。

单位为流明(lm);10、LED光照度:1流明的光通量均匀分布在1平方米表面上所产生的光照度.,单位为勒克斯(lx);11、LED的使用寿命:LED一般可以使用50,000小时以上;三、工作内容和要求:1、论述LED的发展史2、研究LED器件的光学特性、热学特性、电学特性和工作原理。

3、LED照明系统的电路设计4、分析PN结温度升高对LED性能的影响,讨论LED灯具散热的重要性,研究LED灯具的散热途径。

5、分析LED照明系统模型并分析其组成部分——灯具、光源、控制器。

最后,对全文的工作进行总结。

四、主要参考文献:[1] 刘恩科,朱秉升,罗晋生等 .半导体物理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第7版,180--364[2] 王晓明,郭伟玲,高国,沈光地.LED——新一代照明光源.现代显示,2005版,68--120[3] 赵清泉,夏晓玲.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应用及其前景.大众科技,2005版,35--89[4] 周太明,电器照明设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年11 月,24--140学生(签名)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系主任(签名)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目录摘要Abstract第1章前言 (1)第2章 LED的发展及其基本知识 (1)2.1 LED的发展历程 (1)2.2 LED的工作原理、特性及其分类 (3)第3章 LED照明系统的散热性研究 (7)3.1 LED的结温 (7)3.1.1 LED结温的产生 (7)3.1.2 结温对LED的影响 (8)3.2 LED的热阻 (10)3.2.1 LED照明的热阻模型及其构成特点 (11)3.2.2 热阻对LED芯片尺寸的影响 (12)3.2.3 常用热阻测试方法 (12)3.2.4 减少LED热阻值方法 (13)3.2.5 LED照明灯具散热系统研究 (14)第4章 LED照明系统的电路设计 (16)4.1 照明用LED主要技术特性 (16)4.2 LED驱动电路技术 (17)4.2.1 LED驱动电路的基本原理 (17)4.2.2 LED驱动电路的要求 (19)4.2.3 LED驱动电路的设计 (21)第5章 LED照明系统的组成 (28)5.1 LED的照明灯具 (28)5.1.1 LED灯具的特点 (28)5.1.2 LED灯具的功能 (29)5.1.3 LED灯具的基本介绍 (29)5.1.4 LED灯具设计的指标 (30)5.2 光源 (31)5.3 驱动器 (33)第6章 LED照明系统的简单应用 (34)第7章结束语 (37)答谢辞参考文献摘要在当今全球能源紧缺的环境下,节约能源已成为大势所趋。

毕业设计论文:家庭照明电路系统的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家庭照明电路系统的设计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工电子技术毕业设计题目家庭照明电路目录一、总体方案与原理说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二、客厅单元电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三、厨房电路单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四、卧室单元电路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五、卫生间单元电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六、走廊阳台灯的自动控制系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七、电线的相关资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八、工程造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九、设计总结与心得体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十、附图:总电路及客厅单元电路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十一、附图:厨房及卧室单元图. . .. . . . . .. . . . .. . . . (15)十二、卫生间单元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十三、仿真电路原理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十四、仿真电路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一、总体方案与原理说明家向来是我们温暖的港湾,所以合理对家庭照明电路进行总体布线以及安装是很重要的,甚至于关乎着人们的生命,所以家庭照明电路务必安全并尽量经济。

照明毕业论文某住宅楼各系统电气设计

照明毕业论文某住宅楼各系统电气设计

摘要本论文主要阐述了某住宅楼各系统电气设计的设计依据、原则和方法及设计选择的结论。

本论文共包括5章内容,前四章主要包括强电部分设计;第五章主要包括弱电部分。

强电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低压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及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其中包括负荷计算、照度计算等。

弱电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有线电视、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

本次设计完成图纸共13幅,绘图采用AUTOCAD软件绘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加实用美观和廉价的住房无疑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所以建筑电气设计不仅仅局限于可以使用,应该采用更加环保节能的新产品。

本次设计在很多方面在美观的同时,兼顾了低廉的价格,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本住宅楼电气设计为毕业设计,其目的是通过设计实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锻炼独立分析和解决建筑电气设计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照度;有线电视;综合布线。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main residential building on the electrical design of the system design based on principles and methods and the conclusions of design options.In this paper, a total of 5 chapters, including the first four chapters of the main part of strong electrical design; fifth chapter includes some weak.Strong electric part of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low-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 lighting system and lightning protection grounding system design, including load calculation, illumination calculation.Weak part of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cable television, the design of integrated wiring system. The design is completed a total of 13 drawings,Drawing graphics using AUTOCAD software.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more practical beautiful and cheap housing is undoubtedly one of the objectives pursued by the people, so construction is not limited to electrical design can be used, should adopt more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energy-saving products. This design in many In the handsome, while keeping a low price, high practical value.Electrical design of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s designed for graduates with the aim of design practice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use of the knowledge, theory with practice, exercise an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resolution of the issue of building the capacity of the electrical design for the future work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Keywords,illumination, cable television, integrated wiring.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工程概况 (1)1.2设计目的 (1)1.3设计要求 (1)1.4设计依据 (2)2 方案论证 (3)2.1照明系统方案论证 (3)2.2电视电话系统方案论证 (4)2.2.1有线电视系统 (4)2.2.2电话系统 (4)2.3防雷接地方案论证 (4)3照明系统 (5)3.1照度计算 (10)3.1.1照度计算公式 (10)3.1.2各类房间照度计算 (11)3.2 照明平面图布置 (14)3.2.1室内灯具布置要求 (14)3.2.2室内插座布置要求 (14)3.2.3配电箱布置 (16)3.3负荷计算 (16)3.4设备选型 (18)3.4.1断路器选择 (18)3.4.2隔离开关断选择 (18)3.4.3线缆选择 (19)3.4.4配电箱选择 (19)4电视电话系统 (20)4.1电视系统设计 (20)4.1.1有线电视系统设计的原则及要求 (20)4.2电话系统设计 (29)5防雷与接地 (31)5.1防雷 (31)5.1.1 防雷等级 (31)5.1.2 三级防雷建筑物的保护措施 (32)5.2保护接地 (34)5.2.1 接地系统分类 (34)5.2.2 接地系统 (35)5.2.3 接地电阻 (37)结论 (38)参考文献 (40)附录1 绪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对有关供配电、照明、消防、防雷接地、通信、有线电视等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建筑开始走向高品质、多功能领域,并进一步向多功能的纵深方向和综合应用方向发展。

某办公楼照明毕业设计电气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资料]

某办公楼照明毕业设计电气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资料]

第三章照明设计概述照明设计是建筑电气设计最基本的设计内容之一。

照明设计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照明设计的目的是根据具体场合的要求,正确地选择光源和灯具,确定合理的照明形式和布灯方案,在节约能源和建筑资金的条件下,来获得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

照明设计可以烘托建筑造型,可以美化环境,发挥建筑的功能,体现建筑艺术美学,是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照明设计原则及计算方法照明设计原则1、照明方式的选择原则(1)、当不适合装设局部照明或采用混合照明不合理时,宜采用一般照明。

(2)、当某一工作区需要高于一般照明照度时,可采用分区一般照明。

(3)、对于照度要求较高,工作为值密度不大,且单独装设一般照明不合理使宜采用混合照明。

(4)、在设置局部照明的场所,仍要有一般照明,否则会影响视觉功能。

在本设计只对该商住楼进行一般照明设计,满足其他要求的照明方式将在装饰过程中完成。

2、照明种类的选择原则(1)、工作场所均应设置正常照明。

正常照明是电气照明设计中的主要内容。

(2)、在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后,对需要确保正常工作或活动继续进行的场所,当装备用照明。

(3)、在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后,对需要确保处于危险之中的人员安全的场所,应装设安全照明。

(4)、在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后,在事故情况下为确保人员安全撤离的出口和通道,应装设疏散照明。

3、光源的选择原则(1)、满足使用场所对显色指数要求,并考虑色表。

(2)、考虑节能,力求选择高效光源。

(3)、考虑限制眩光,开关频率程度等因素。

4、灯具的选择原则(1)、与光源配套(2)、按悬挂高度和房间的室空比选择适应的光分布灯具。

(3)、按环境条件选择相应防护等级的灯具。

(4)、按建筑装饰要求选择相应的灯具造型与之相协调。

(5)、根据限制直接眩光和光幕反射等要求,选择灯具的避光角和表面亮度。

平均照度的计算平均照度的计算通常应用利用系数法,该方法考虑了由光源直接投射到工作面上的光通量和经过室内表面相互反射后再投射到工作面上的光通量。

电气照明毕设论文终极版

电气照明毕设论文终极版

二○一三届毕业设计学院: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3.06二〇一三年六月摘要本次设计的对象就是一栋高层住宅,主要设计内容为照明、配电系统、接地、防雷设计。

本工程为三类建筑,地下一层人防地下室,一层~二十五层为普通住宅,五层~二十五层为高层普通住宅;本建筑物为三类高层建筑,其中消防控制室、水泵房、通风机房为二级负荷,其余为三级负荷;住宅低压配电接地形式采用TN—C-S系统,动力TN-S,系统采用地下一层设置MEB总等电位端子箱;各个卫生间设置LEB局部等电位连接。

本设计采用AUTOCAD2009作为设计软件,做出照明平面图、配电设计系统图、防雷设计平面图、等电位联结图。

设计电气照明系统和防雷接地系统两部分时,严格遵循了民用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关键词:电气设计,照明,配电系统,接地,防雷设计ABSTRACTThe Object of the design is a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 .the main design content for the lighting, distribution system, grounding ,lightning system. This engineering is a kind of three architecture, for the underground layer is air-raid shelter, first layer to twenty-five layers for a high average house; This building is also kind of high-rise buildings, including fire control room, water pump room, public lighting for the load level 3 load; Low voltage distribution grounding form the residential TN-S system, electrical distribution facilities set MEB total potential terminal box; set MEB total potential terminal box,Toilet set local equi-potential connection.By the use of the layout AUTOCAD2009, plans to make lighting,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map design, mine design plans, and other potential connection diagram. The design of electrical lighting and lightning protection grounding system in two parts, strictly follow the electrical design of constructio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KEYWORDS:Electrical design, lighting, Distribution system , grounded,Lightning Protection目录前言 (6)第一章建筑照明概述 (7)1.1建筑照明设计要点 (7)1.1.1基本规定 (8)1.1.2照度标准 (8)1.1.3照明种类 (9)1.1.4 照明种类的选择 (10)1.1.5照明电光源种类及优缺点 (10)1.1.6电光源命名方法 (11)1.2地下室人防 (11)1.2.1地下室人防照明简介 (11)1.2.2地下室人防一些要求 (12)1.2.3地下室人防专用设备 (12)1.3高层住宅照明简介 (13)1.3.1光源的选择原则 (13)1.3.2灯具分类 (14)1.3.3灯具的选择原则 (15)第二章照明平面图 (16)2.1照度的计算方法 (16)2.2地下室人防灯具选择 (17)2.3本工程地上各层光源和灯具的选择 (24)2.4应急照明 (31)2.4.1应急照明介绍 (31)2.4.2本工程应急照明设计 (32)第三章配电系统 (32)3.1低压配电系统 (32)3.1.1供电要求 (32)3.1.2配电方案选择 (33)3.1.3照明配电的一般规定 (34)3.2负荷的计算 (34)3.2.1负荷计算的目的及原则 (34)3.2.2统计负荷 (35)3.3导线的选择 (40)3.3.1导线材质选择 (40)3.3.2导线的截面选择原则 (41)3.4导线、设备的选择 (42)3.4.1各层导线、设备选择结果 (43)3.5配电箱的选择 (44)3.6开关、插座的选择 (45)3.6.1插座选择要求 (45)3.6.2插座选择结果 (46)3.6.3开关的选择结果 (46)第四章防雷接地 (47)4.1民用建筑防雷的分类 (47)4.2 防雷接地设计具体说明 (47)4.2.1防雷装置的组成 (47)4.2.2接地系统 (49)4.2.3本工程防雷接地设计 (49)结论 (51)参考文献 (52)致谢 (53)附录 (54)前言照明设计是建筑电气设计最基本的设计内容之一。

电气照明工程论文

电气照明工程论文

电气照明工程论文电气照明工程论文电气照明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它以光学、电学、建筑学、生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作为基础。

电气照明工程的论文应该怎么写?电气照明工程论文篇一:浅谈室外照明工程电气设计摘要:室外照明工程设计主要是住宅小区道路及附属景点、城市广场、风景区等场地照明设计。

IEC将户外照明装置列为电击危险大的特殊装置,这是因为户外照明装置需要承受种种恶劣环境条件的影响。

室外照明一般采用TT系统,在电源点与路灯间设专用保护线PE;室外照明线路对过负荷保护不做要求,侧重于短路和接地故障保护。

室外照明是一个系统工程,体现照明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完善结合。

关键词:室外照明系统工程保护措施室外照明场所,包括道路、停车场、公园、公共场所、水景、名胜古迹的照明和泛光照明等;也包括与其他设施组合成一体的照明,如电话亭、公共汽车避雨亭、广告牌、城市地图牌、路标牌等的照明。

室外照明不仅能够反映经济发展程度,还能促进旅游,提升城市形象,因此发展较快。

但在发展过程中,人们往往过于重视照明效果,而忽略电气安全,导致其问题越来越突出,电气故障甚至人身电击事故时有发生,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设计特点(一)体现文明水平,增添城市吉庆祥和气氛设计要从周围环境景致出发,体现场区风貌,体现城市形象。

通常室外照明可分为基本照明和景观照明。

(二)基本照明一般是灯具在道路两侧对称分布、交错分布或道路单侧均匀分布,有诱导性的排列。

采用道路灯时,灯高不小于4.5m,灯与灯间的排列距离在25-30m。

采用庭院灯时,灯高不宜超过3.5m,灯与灯间的排列距离在15-25m。

路灯照明光源通常采用高压钠灯,高压汞灯,白炽灯等。

(三)景观照明按实景配置,有选择的照明,灯光的设置应能表现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特征.一般采用在建筑物自身或相邻建筑物上设置灯具,或将两者结合,也可将灯具置于地面绿化带,景观照明通常采用泛光灯。

(四)室外照明宜置于照明中心或有人员看管的场所(如值班室)采用自动控制。

某住宅小区电气部分设计 毕设论文【范本模板】

某住宅小区电气部分设计 毕设论文【范本模板】

网络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某住宅小区电气部分设计内容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日益的提高,居民对其住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近年来,信息科技、自动控制技、计算机网络以及智能楼宇与建设的出现,住宅小区的电气设计也由以前单纯要求照明,发展为更为人性化的方面。

本次毕业设计主要对某住宅小区的电气部分进行了设计。

论文从设计的工程概况和本次设计的依据入手,首先对该小区配电系统进行了详细讨论,分析了其低压系统的接线方式、负荷等级及电源、设备安装以及电能计量等方面;接着,对该小区的照明系统进行了计算设计,主要对各个位置和场所的照应设备进行了选型;最后,对该住宅小区的防雷部分进行了研究和设计,论文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本次毕业设计通过切身的计算和实践,不仅全面的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了分析计算,还综合联系实际各种情况,可以很好地锻炼独立分析、研究和解决建筑电气设计问题的能力,奠定了以后工作的坚实基础.关键词:配电系统;防雷接地;电能计量;照明系统目录内容摘要 ............................................................................................................................1 绪论 01.1 建筑电气的发展趋势与现状 01。

2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01.3 本次论文的主要工作 (1)2 小区供配电系统的设计 (2)2。

1 设计要求与原则 (2)2。

2 低压配电系统线路的选择 (3)2.2.1.低压线路接线方式 (3)2。

2。

2.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 (5)2.3 供配电设计 (7)2。

4 设备安装 (8)2.5 电能计量方式选择 (8)3 小区照明系统的设计 (10)3.1照明系统的概述 (10)3.1.1照明系统的目的与要求 (10)3.1。

2照明计量单位 (11)3.2 照明组成 (11)3.3 照度方式 (12)3.4光源和灯具 (13)3。

毕业论文:某别墅照明供电系统设计(定稿)

毕业论文:某别墅照明供电系统设计(定稿)

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某别墅照明供电系统设计作者:原金涛系别:能源机电系专业: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学号: 081002043指导教师:白秀生2011 年 5 月目录内容摘要 (1)一、绪论 (2)(一)花园式别墅概述 (2)(二)工程概述 (2)二、电气照明设计 (3)(一)照明设计概述 (3)(二)照明设计步骤 (4)(三)别墅各部分照明对设计的要求 (4)(四)照明设计的注意事项 (5)(五)照明设计的计算 (6)(六)插座设计 (12)三、配电系统的设计 (14)(一)配电系统概述 (14)(二)别墅配电设计要求 (14)(三)建筑供配电的负荷计算 (15)四、技术经济分析 (17)致谢 (19)参考文献 (20)内容摘要别墅照明节能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本建筑成功的降低功耗,节约成本。

但不减人们对建筑美感,舒适度。

本设计为花园式别墅2#楼电气设计,主要是强电:包括供配电系统设计、照明设计(灯具数量和种类的选择、照度计算及开关和插座的选择等)。

选题的性质、难度、份量本设计为花园式别墅 2#楼电气设计,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选题的综合训练要求。

强电主要是了解了供配电系统的进线、配线方式,负荷计算;照明系统的灯具选择和开关控制。

关键词:电气,照度计算,照明配电系统的计算某别墅照明供电系统设计一、绪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家用电器的种类和数量也迅速增加,使生活用电量增长较快,以前别墅电气设计的容量选择及布线等方法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实际情况,因此有必要就当前别墅的电气设计提出一些新的看法。

(一)花园式别墅概述花园式别墅的建设应从使用功能上为出发,以居民的“舒适、安全、方便”为目标,在此基础上做到“以人为本”、“节能为重”和“环境优先”;别墅智能化使物业管理更加高效、周到和系统,能够更好的为居民服务。

使得别墅智能化和建筑设计的初衷融汇一体,达到统一。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居住和工作环境条件的改善会有更高的要求。

建筑电气毕业设计(论文)

建筑电气毕业设计(论文)

建筑电气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某公司大楼建筑电气系统设计一、引言在建筑电气系统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安全、有效、节能的原则。

在本次设计中,我们将以某公司大楼为对象,对其建筑电气系统进行设计和分析。

本文将分为以下几部分:建筑物基础设施概述、室内电气系统设计、照明系统设计、弱电系统设计、供配电系统设计等。

二、建筑物基础设施概述某公司大楼建筑面积为15000平方米,共有8层,建筑高度为32米。

建筑物用途为商务办公,主要包含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室、洽谈室等。

建筑电气系统主要包括室内电气系统、照明系统、弱电系统和供配电系统。

三、室内电气系统设计1、用电负荷计算按照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每平方米2瓦的标准,可计算出建筑物总负荷为30000瓦。

根据建筑物用途和设备功率特点,确定各楼层用电负荷占总负荷比例,计算出各楼层用电负荷。

2、配电线路设计首先,根据用电负荷计算出需要的总电量,然后按照电压要求设计出供配电线路。

建议采用三相四线制,能够满足全部负荷的供电需求,并且可以有效避免安装多个单相电源造成的多余成本。

选择电缆的最佳截面积,避免线路过载,造成损耗或危险。

四、照明系统设计1、照明灯光选型照明方案应根据工作场所的不同要求采用合适的灯具。

对于办公室、会议室和休息室,应使用色温为4000-5000K的LED灯。

对于特殊区域,如电梯间、楼梯间和走廊,应使用照度较低的照明设备。

针对商务区域,应选用不同光线型号的灯光来强调不同兴趣点并获得视觉冲击效果。

2、照明设计框架我们设计了一款基于LED技术的消耗性照明系统,旨在提供高效照明。

在此基础上,考虑到照明需求的多样性和寿命预期的长期考虑,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可持续的节约方案。

建议采用PIR感应器或控制开关等节能环保设备,优化节能效果。

五、弱电系统设计弱电系统是指除了电力和照明以外的一切电子设备和通信线路。

我们将为每个房间和通道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点和电话线路。

针对应用场景,我们还将配备视频监控、门禁系统、空调控制系统和大型演讲设备,提高效率。

照明毕业设计

照明毕业设计

安徽建筑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二班学生姓名杨天天学号 10210020206课题某办公大楼照明、防雷接地等设计指导教师刘国林2014 年 6 月 10 日摘要目前在照明装置中采用的都是电光源,为了保证电光源的正常、安全、可靠地工作,同时便于管理维护,有利于节约电能,就必须有合理的供配电系统和控制方式给予保证。

为此,照明电气设计就成了照明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论文主要阐述了某办公大楼各系统电气设计的设计依据、原则和方法及设计选择的结论。

为满足光照设计确定的各种光源对电压大小、电能质量的要求,使他们能工作在额定状态,以保证照明质量和电光源的寿命。

确定照明供电系统、电源、电压以及保护设备、控制方式的确定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

线路计算包括负荷计算、电压损失计算、保护装置整定计算和照明功率密度计算。

确定导线参数,其中有导线型号、规格及其敷设方式,并选择供电、控制设备及其安装位置。

绘制照明供电系统图和照明平面布置图。

列出主要设备、材料清单,编制预算。

关键词办公大楼,负荷计算,照明系统图,照明平面图,照度计算,防雷接地。

:目录1 绪论 (7)1.1建筑电气概况 (7)1.2建筑概况 (7)1.3设计内容 (7)2 照明供配电系统 (9)2.1照明线路电压与负荷等级的划分 (9)2.1.1 照明线路电压 (9)2.1.2 相应供电要求 (9)2.2照明负荷计算及导线的选择 (11)2.2.1照明负荷计算 (11)2.2.2 负荷计算的方法 (11)3 照明系统设计 (14)3.1电气照明设计原则 (14)3.2电气照明设计的基本内容 (14)3.3电气照明设计说明 (14)3.4照明光照设计 (15)3.4.1 确定照明方式 (15)3.4.2 确定照明种类 (15)3.4.3照明光源的选择 (16)3.4.4 照度计算 (17)3.5照明供电系统 (20)3.6照明负荷计算 (21)3.6.1 计算方法 (21)3.6.2计算过程 (23)3.7导线截面和敷设方式的选择 (27)3.7.1 导线截面选择 (27)3.7.2 导线敷设方式的选择 (28)3.8断路器型号的选择 (28)3.8.1 选择原则 (28)3.8.2 各回路断路器型号选择 (29)3.9配电箱的选择 (30)4防雷接地系统 (31)4.1防雷设计的一般规定要求 (31)4.2防雷措施 (32)4.2.1接闪器设计 (32)4.2.2 接地装置引下线设计 (33)4.2.3 接地装置的设计要求 (33)4.2.4等电位连接及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34)4.2.5 防雷电感应 (34)4.2.6本建筑防雷接地系统设计结果 (34)5 设计小结 (36)6 致谢 (37)7 附录 (38)工程预算 (39)英文文献 (41)翻译文献 (49)参考文献 (55)1 绪论1.1 建筑电气概况现代民用建筑电气技术是以电能、电子、电器设备及电技术为手段来创造、维持和改善人民居住或工作的生活环境的电、光、声、冷和暖环境的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的技术科学。

毕设论文 小某区住宅楼的电气设计

毕设论文  小某区住宅楼的电气设计

某小区住宅楼的电气设计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引言 ··································································································· - 1 -1.1 建筑电气概况 ··············································································· - 1 -1.2 设计原则 ····················································································· - 1 -1.3 设计内容 ····················································································· - 1 - 2照明系统设计························································································ - 3 -2.1照明系统的概述 ············································································· - 3 -2.1.1照明系统的发展现状 ······························································· - 3 -2.1.2照明计量单位 ········································································ - 3 -2.2照度方式和种类 ············································································· - 3 -2.2.1照明方式 ·············································································· - 3 -2.2.2照明种类 ·············································································· - 4 -2.3照度计算 ······················································································ - 4 -2.3.1利用系数法 ··········································································· - 4 -2.3.2单位容量法 ··········································································· - 5 -2.4该住宅的电气照明设计···································································· - 8 -2.4.1电气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 ························································· - 8 -2.4.2电气照明设计计算 ·································································· - 8 - 3插座系统·····························································································- 13 -3.1插座系统概述 ···············································································- 13 -3.2插座的种类 ··················································································- 13 -3.3该住宅的插座系统设计···································································- 14 - 4低压配电系统设计·················································································- 16 -4.1配电系统概述 ···············································································- 16 -4.2负荷分级及供电方式······································································- 16 -4.2.1负荷分级 ·············································································- 16 -4.2.2供电方式 ·············································································- 17 -4.3低压配电线路 ···············································································- 17 -4.3.1低压配电线路接线方式 ···························································- 17 -4.3.2导线的选择 ··········································································- 17 -4.4负荷计算 ·····················································································- 18 -4.4.1负荷计算的方法 ····································································- 18 -4.4.2本设计的负荷计算 ·································································- 19 - 5防雷与接地系统设计 ·············································································- 20 -5.1防雷内容与设计方案······································································- 20 -5.2接地内容与设计方案······································································- 20 - 6弱电系统设计·······················································································- 22 -6.1有线电视系统 ···············································································- 22 -6.1.1系统概述 ·············································································- 22 -6.1.2线路设计 ·············································································- 22 -6.2电话系统 ·····················································································- 22 -6.2.1系统概述 ·············································································- 22 -6.2.2线路设计 ·············································································- 22 -6.3计算机网络系统 ············································································- 23 -6.3.1系统概述 ·············································································- 23 -6.3.2线路设计 ·············································································- 23 - 7结束语································································································- 24 - 参考文献 ·······························································································- 25 - 致谢 ·····································································································- 26 - 附录 ·····································································································- 27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住宅建筑朝着多样化、高层化、集群化方面不断发展,一栋建成的住宅往往需要完整的住宅电气设计。

建筑电气照明系统设计论文

建筑电气照明系统设计论文

第一章照明系统简介电气照明是现代人工照明极其重要的手段,是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章主要介绍电气照明的基本概念;常用电光源特点和灯具种类;建筑的照明种类和照度标准、灯具的选择及布置;照度常用计算方法和电气照明设计一般过程。

通过学习要求掌握照度计算和电气照明设计。

高层建筑电气照明设计,包括光源选择、照度计算、灯具造型,灯具布置,眩光控制和调光控制和照明配电线路敷设等。

照明设计与建筑装饰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应该相互配合,在使用功能及艺术意境方面求得统一。

选用高光效电光源,可以取得节能的明显效果。

1.1 照明基本知识照明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条件,良好的照明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保护视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及保证安全生产。

照明又能对建筑进行装饰,发挥和表现建筑环境的美感,因此,照明已成为现代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为更好地理解电气照明设计,必须掌握照明技术的一些基本概念。

常用的光学物理量光是能引起视觉的辐射能,它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间传播。

光的波长一般在380~780nm范围内,不同波长的光给人的颜色感觉不同。

描述光的量有两类:一类是以电磁波或光的能量作为评价基准来计量,通常称为辐射量;另一类是以人眼的视觉效果作为基准来计量,通常称为光度量。

在照明技术中,常常采用后者,因为采用以视觉强度为基础的光度量较为方便。

(1)光通量是指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向空间辐射出的使人产生光感觉的能量称为光通量,以字母“Φ”表示,单位为流明(lm),是表征光源特性的光度量。

(2)光强度简称光强,是指单位立体角内的光通量,以符号Ia表示,是表征光源发光能力大小的物理量。

I=dΦ/dωa式中ω——给定方向的立体角元;Φ——在立体角元内传播的光通量,lm;——某一特定方向角度上的发光强度,cd(坎德拉)。

Ia光强度的单位为坎德拉,单位代号为cd,它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3)照度被照表面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光通量称为照度,用E表示,单位为勒克斯(lx),是表征表面照明条件特征的光度量。

某酒店电气部分设计毕设论文

某酒店电气部分设计毕设论文

某酒店电气部分设计毕设论文简介本毕设论文旨在对某酒店的电气部分进行设计,并解决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以下是对该项目的详细设计方案和步骤。

设计方案电力系统设计1. 确定酒店的电力需求和负载情况,包括客房、公共区域、餐饮设施、会议室等。

2. 设计合适的配电系统,包括主配电室、变压器、配电盘等。

3. 采用合适的电缆规格和线路布置,确保电力传输效率和安全性。

4. 考虑备用电源和应急供电系统,以应对可能的电力故障和停电情况。

照明设计1. 根据酒店不同区域的功能和用途,设计不同的照明方案。

2. 选择合适的照明设备和灯具,并进行布置。

3. 考虑使用节能灯具和自动化控制系统,以提高能效和管理便利性。

安全系统设计1. 设计火灾报警系统,在关键位置安装烟雾探测器和手动报警按钮。

2. 设计安全照明系统,确保在停电或紧急情况下能提供足够的照明。

3. 考虑安装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提高酒店的安全性和监控能力。

解决问题在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1. 地域性因素:根据酒店所在地的电力标准和规定进行设计,确保符合当地法规。

2. 负载计算:准确计算各个区域的负载需求,确保配电系统的容量足够。

3. 安全性考虑:关注安全系统的设计,确保满足安全要求和防范措施。

4. 能效和环保:采用节能灯具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总结本毕设论文旨在对某酒店的电气部分进行设计,包括电力系统、照明系统和安全系统。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解决问题,能够确保酒店的电气设施安全、高效运行,并满足当地标准和法规要求。

以上是对某酒店电气部分设计毕设论文的内容梗概,提供了设计方案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电气照明系统设计论文

电气照明系统设计论文

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绪论 (3)1.1建筑电气技术概述 (3)1.2建筑电气技术的内涵 (4)1.3建筑电气的产业链形成 (4)1.4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趋势 (5)第二章电气设计概述 (6)强点系统设计 (6)第三章照明系统设计 (8)3.1照明设计标准 (8)3.2照明质量 (9)3.3照明方式和种类 (11)3.4照明设计的步骤 (12)3.5照明电光源 (13)3.6照明控制系统 (16)第四章办公楼照明设计 (18)4.1确定照度标准值 (18)4.2照度计算 (19)4.3灯具的选择及计算 (20)4.4照明系统图说明 (23)第五章照明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27)5.1设计总结 (27)5.2 照明设计展望 (27)参考文献 (31)摘要随着建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现代化建筑的不断出现,建筑电气所涉及的范围愈来愈广,所跨的学科也进一步加深加宽。

它已由单一的供配电、照明、防雷和接地,逐步发展成以近代物理学、电工学、机械电子学、光学、声学、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等科学为基础的一门新兴学科。

本文主要针对设计对象(某高校一栋教学办公大楼照明工程的设计)论述建筑电气技术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电气照明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电气照明设计的相关设计规范;照明设计相关的设计计算及设备的选择。

其中重点阐述了依据相关设计规范进行的灯具选择,灯具布置,导线断路器的选择。

最后总结了设计内容,并阐述了建筑电气设计新的发展方向—智能建筑。

围绕智能建筑的发展,介绍一些新兴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运用,其中重点介绍了建筑电气照明新的发展趋势及相关照明智能控制的内容。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照明设计智能照明AbstractWith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rapid development and the modernized construction unceasing appearance, the scope which the construction electricity involves is increasingly broad and this discipline is also much deeper and wider. It has been a newly arisen course from previous single power distribution illumination, anti-radar and earth to now science physics, electrical engineering, mechanical electronics, optics, acoustics, automatic control,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so on.The thesis mainly aiming at the design object ( Electric lighting about teaching administration building of five floors)elaborat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electricity technology and the next development tendency and relates theory knowledge of Electric lighting technology , the correlation design standard of Electric lighting design and Illumination design relates design calculation and equipment choice.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 elaborate lamps and lanterns 、the lamps and lanterns arrangement and also the wire circuit breaker choice by the correlation design standard in the thesis.Finally, the thesis conclude the design contents and elaborate the new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onstructing the electricity – intelligent building. Arou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the usage of some newly arisen techniques are referred in the construction electricity design, mainly introduce the new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building electricity illumination and the contents about lighting intelligent control.Key words:Civil Building Illumination design Intelligence lighting第一章绪论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是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电气科技的发展而同步的。

照明控制系统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 精品

照明控制系统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 精品

毕业设计 (论文)课题基于PLC的建筑设备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照明控制系统设计摘要大学的电能消耗中,照明用电占有绝大部分,其中教室的照明容量大、工作时间长,且常常采用手动的控制方法,造成了浪费。

因此针对学生的生活学习规律对教室的照明进行了PLC智能控制。

本论文阐述了某教室的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系统方案的选定、设备的选型、控制程序的编制与调试等等。

采用了PLC智能控制,系统稳定可靠完全满足教室的照明要求;根据PLC控制原理对其进行I/0分配和绘制照明系统流程图及编写教室照明智能控制系统梯形图控制程序。

最后经过模拟仿真运行能够实现教室内的智能化照明。

最终使灯具的使用寿命也有所提高,系统稳定可靠,完全满足了教室的照明要求,达到了预想的结果。

关键词:PLC,节能,西门子STEP7-300,智能控制AbstractAt the university of power consumption, lighting electricity possession for the most part, The classroom lighting of large capacity, long working hours, and often use manual control method, caused the waste. The students for life of learning rule PLC intelligent control of the classroom lighting.This paper expounds some classroom lighting control system design, selection of system scheme, equipment type selection, control program compiling and debugging and so on. adopted PLC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is stable and reliable completely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the classroom lighting;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PLC control on the I/0 distribution and mapping lighting system flow chart and ladder diagram writing classroom light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control program. Finally through the simulation operation can be achieved within the classroom intelligent lighting. Eventually make it also improved the service life of lamps and lanterns, the system is stable and reliable, completely satisfying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lassroom lighting, to achieve the desired results.Keywords: PLC, energy saving, SiemensSTEP7-300, intelligent control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绪论 (1)2 PLC简介 (2)2.1PLC定义和分类 (2)2.2PLC的特点 (3)2.3PLC的结构 (4)2.3.1主机 (4)2.3.2输入/输出(I/O)接口 (4)2.3.3电源 (5)2.3.4编程器 (5)2.3.5输入/输出扩展单元 (5)2.3.6外部设备接口 (5)2.4可编程控制器的性能指标 (5)3.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6)3.1主要内容 (6)3.2技术要求 (6)3.3PLC工作原理 (6)4 智能照明的总体方案设计 (7)4.1照明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8)5 硬件设计 (8)5.1选择PLC类型 (8)5.2PLC外部连线图 (9)5.3光照传感器 (10)5.4红外探测器 (11)6 PLC软件设计 (11)6.1PLC的编程原件 (11)6.2PLC的编程语言 (13)6.3程序流程图 (13)6.4STEP7300简介 (14)6.5输入输出编址 (18)6.6梯形图程序设计 (19)7. 程序调试与仿真 (20)结束语 (24)致谢 (25)参考文献 (26)基于PLC的建筑设备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某教室的PLC照明控制设计1绪论1.1课题的背景及意义新校园的建设要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应引入智能化的概念在传统的楼宇自控中,一般只包括了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安防、消防、闭路监控等子系统。

毕业设计(论文)-某办公楼配电照明及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某办公楼配电照明及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提供全套毕业论文,各专业均有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某办公楼配电照明及综合布线系统设计院(部):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齐保良完成日期:2014年6月8日目录摘要 (Ⅳ)ABSTRACT (Ⅴ)1前言 (1)1.1建筑电气概况 (1)1.2 工程概况 (1)1.3 设计内容 (1)2电气照明系统 (3)2.1 电气照明概述 (3)2.2照明方式确定 (3)2.2.1照明光源的分类及性能指标 (3)2.2.2照明光源的选用 (4)2.2.3照明灯具选择 (4)2.2.4照明方式和种类选择 (5)2.3照度计算 (6)2.4 应急照明 (10)2.4.1 应急照明分类 (10)2.4.2 应急照明灯具选择 (11)2.4.3 应急照明灯具布置 (11)2.4.4设计结果 (11)2.5照明及插座负荷计算 (11)2.5.1照明分支线路设备容量计算方法 (12)2.5.2照明分支线计算电流的计算方法 (12)2.5.3照明分支线路负荷计算部分 (13)2.5.4照明干线负荷计算部分 (14)2.6导线和低压断路器选择 (15)2.7照明及插座平面图绘制 (18)3动力系统设计 (19)3.1 动力负荷计算方法及导线、断路器的选择原则 (19)3.2 动力负荷统计 (19)3.3 动力配电箱各出线回路导线、断路器选择 (20)3.4 动力配电箱进线导线、断路器选择 (21)3.5 小结 (22)4低压配电系统设计 (23)4.1 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 (23)4.1.1 负荷等级分类 (23)4.1.2 供电要求 (23)4.2负荷计算 (24)4.3 电缆或导线选择 (26)4.4断路器的选择 (28)4.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俗称漏电保护器)的选择 (29)4.6变压器的负荷计算 (29)4.7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30)4.8 配电方式的选择 (31)4.9 小结 (31)5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32)5.1概述 (32)5.2综合布线设计原则 (34)5.3综合布线设计等级 (34)5.4客户需求分析 (36)5.5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36)5.6管理间子系统设计 (36)5.7设备间子系统设计 (37)5.8水平子系统设计 (38)5.9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 (38)5.10超五类四对UTP的计算 (39)5.11计算结果 (40)6结论 (42)谢辞 (43)参考文献 (44)摘要本设计说明书主要阐述了某办公楼的照明系统、低压动力配电系统和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依据、原则、方法、过程及设备选型。

电气照明毕业设计讲解

电气照明毕业设计讲解

毕业论文 (设计) 题目电气照明设计学生姓名李云龙学号 11021228 班级: 110212 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分院:工程技术分院指导教师:杨华2013 年 12 月1 日目录一工程概况与设计依据 (3)1.1 工程概况 (3)1.2 设计依据 (3)2. 照度标准及其计算: (4)2.1照度标准 (4)2.2照度计算: (5)3 照明电气设计 (8)3.1 照明配电设计 (8)3.2负荷计算 (8)3.3照明线路的选择 (11)3.4低压断路器的选择: (12)4. 应急照明 (13)4.1应急照明种类、照度及工作时间确定 (13)4.2应急照明灯具选择 (13)4.3应急照明设计 (13)致谢 (14)参考文献 (15)一工程概况与设计依据1.1 工程概况1.本工程为中海工业(江苏)有限公司1#生产辅助楼,主体四层,主要用途为办公室,建筑物高度19.75米,建筑面积2266.50平方米属多层民用建筑,主要结构类型为框架。

2.本工程电源引自公司内部变电所,供电电压380/220V,楼内设配电总柜。

3.本工程设计内容:电气照明系统4.本工程所有电气设备均用于一般正常工作环境1.2 设计依据1.土建、业主提供的设计任务委托书及扩初阶段各职能部门的批复文件,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BG50016-20066. 照明标准GB50034-20047.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8.其他有关国家和抵港的现行规程、规范照明系统的方案二照度标准及其计算2.1照度标准1.照度标准是指作业面或参考平面上的维持平均照度,规定表面上的平均照度不得低于此数值。

它是在照明装置必须进行维护的时刻,在规定表面上的平均照度,这是为确保工作时视觉安全和视觉功效所需要的照度。

毕业设计(论文)-家用照明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家用照明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

主控模块设计
主控模块是家用照明智能控制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系统的运行调度、数据处理和控制逻辑等关键功能。该模块采用高性能的微控制器芯片作为处理器,结合先进的嵌入式软件技术,实现对各子模块的协调管理和智能决策。
照明控制模块设计
照明控制模块是家用照明智能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对各类照明设备进行智能调光和切换。该模块采用先进的电子驱动技术,可根据用户需求和环境变化实现照明强度的精准调节,同时支持单路或多路照明设备的统一控制。此外,模块还集成有故障检测、过载保护等安全机制,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创新点分析
家用照明智能控制系统的创新之处在于充分融合了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对家庭照明环境的全面感知和智能管控。系统不仅可自动调节照明强度以提高能源效率,还能提供远程控制和语音交互等人性化交互方式,大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研究难点与挑战
家用照明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过程中存在诸多难点和挑战。如何在有限硬件资源下实现各种先进功能模块的高度集成和优化,如何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如何提升用户体验等都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同时,如何在兼顾能效的前提下实现更智能、更人性化的照明控制也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研究方向。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运用文献分析、实验测试、数据分析等手段,全面探讨家用照明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首先通过广泛的文献调研,深入了解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研究趋势。随后设计并搭建实验平台,对系统硬件与软件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测试验证。最后运用统计、建模等数据分析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为系统优化和改进提供依据。
本研究全面梳理了国内外在家用照明智能控制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行业动态,为论文撰写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以下是参考文献清单,涵盖了相关领域内的重要学术论文、行业报告和专利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绪论 (3)1.1建筑电气技术概述 (3)1.2建筑电气技术的内涵 (3)1.3建筑电气的产业链形成 (4)1.4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趋势 (5)第二章电气设计概述 (6)强点系统设计 (6)第三章照明系统设计 (7)3.1照明设计标准 (7)3.2照明质量 (8)3.3照明方式和种类 (10)3.4照明设计的步骤 (11)3.5照明电光源 (12)3.6照明控制系统 (15)第四章办公楼照明设计 (17)4.1确定照度标准值 (17)4.2照度计算 (18)4.3灯具的选择及计算 (19)4.4照明系统图说明 (22)第五章照明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26)5.1设计总结 (26)5.2 照明设计展望 (26)参考文献 (30)摘要随着建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现代化建筑的不断出现,建筑电气所涉及的范围愈来愈广,所跨的学科也进一步加深加宽。

它已由单一的供配电、照明、防雷和接地,逐步发展成以近代物理学、电工学、机械电子学、光学、声学、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等科学为基础的一门新兴学科。

本文主要针对设计对象(某高校一栋教学办公大楼照明工程的设计)论述建筑电气技术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电气照明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电气照明设计的相关设计规范;照明设计相关的设计计算及设备的选择。

其中重点阐述了依据相关设计规范进行的灯具选择,灯具布置,导线断路器的选择。

最后总结了设计内容,并阐述了建筑电气设计新的发展方向—智能建筑。

围绕智能建筑的发展,介绍一些新兴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运用,其中重点介绍了建筑电气照明新的发展趋势及相关照明智能控制的内容。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照明设计智能照明AbstractWith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rapid development and the modernized construction unceasing appearance, the scope which the construction electricity involves is increasingly broad and this discipline is also much deeper and wider. It has been a newly arisen course from previous single power distribution illumination, anti-radar and earth to now science physics, electrical engineering, mechanical electronics, optics, acoustics, automatic control,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so on.The thesis mainly aiming at the design object ( Electric lighting about teaching administration building of five floors)elaborat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electricity technology and the next development tendency and relates theory knowledge of Electric lighting technology , the correlation design standard of Electric lighting design and Illumination design relates design calculation and equipment choice.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 elaborate lamps and lanterns 、the lamps and lanterns arrangement and also the wire circuit breaker choice by the correlation design standard in the thesis.Finally, the thesis conclude the design contents and elaborate the new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onstructing the electricity – intelligent building. Arou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the usage of some newly arisen techniques are referred in the construction electricity design, mainly introduce the new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building electricity illumination and the contents about lighting intelligent control.Key words:Civil Building Illumination design Intelligence lighting第一章绪论建筑电气技术的发展,是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电气科技的发展而同步的。

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如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数字技术、显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建筑电气技术实现了飞跃性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与国际上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国际上许多先进的新产品、新技术不断进入中国建筑市场,使建筑电气行业迈出了新的一步。

1.1 建筑电气技术概述建筑电气设计属于建筑装饰的范畴,而建筑装饰是建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学的任务是构想一个带有可用空间的立体并使其尽量的漂亮和实用。

早在十九世纪以前,建筑装饰是建筑学的代名词,大多数的建筑师认为,装饰是建筑艺术与单纯房屋设计的主要区别。

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变革扩展了建筑的内涵,现代建筑设计的概念取代了建筑装饰,这一情况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现在,人们重新认识到建筑装饰在建筑的个性化、建筑传统的继承以及满足公众的社会心理需求等方面的意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为建筑装饰业带来了一次繁荣,大量的家庭居室和高楼大厦对新颖、美观、富于个性的装饰的需求,为其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随之建筑物电气技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了满足使用功能与众多服务要求,必须在建筑物中设置空调设备、冷热源设备、通风设备、给水设备、排水设备、污水处理设备、变配电设备、应急供电设备、照明设备、电梯、电动扶梯、安全防范、信息通信等建筑设备,这些建筑设备的数量庞大,分布区域广,不仅需要提供安全可靠的电源,更需要对成千上万的参数进行实时监视与控制。

由此可见,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建筑物中电气设备的应用内容越来越多,关联的学科领域不仅门类众多,而且逐步衍生了一门与应用对象(建筑物)紧密结合、具有学科交叉特征的技术——建筑电气技术。

早在八十年代,中国建筑学术界就意识到建筑电气已不再是一个依附于土建工程的简单配套工作,而是应有其特殊地位的独立工种,向当时的国家建设局申请成立建筑电气专业组织,并得到核准。

1992年,建设部颁布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同年国家技术质量监督局颁布了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

1992年起,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了《建筑物电气装置》(IEC60364)的第1—7部分标准。

至此,建筑电气不仅在技术进步上完成了它的成长历程,而且已得到行业、教育界及政府的认可。

1.2 建筑电气技术的内涵建筑电气技术虽然是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而形成的,但是它具有现代电气工程的鲜明特征与内涵,在沿着电气工程应用道路上,综合了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与信息技术。

在一些电气设备与应用中是如此,在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智能建筑中更是如此。

在现代建筑电气设备中,已经无法简单地将其划为电工类、电子类、控制类或信息类设备了。

以建筑物的供电为例,在变电站高低压开关柜中的智能断路器里设有微处理器,以测控供电回路状态,同时整个供电系统中的断路器和其它设备构成一个计算机网络,以形成数字化的能源控制系统对整个供电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视、负荷调控以及综合管理。

因此建筑物的供电系统已不是单纯的强电设备,而是综合了电工、电子、控制与信息技术的应用系统。

建筑物中有70%的负荷是以电动机拖动的动力设备,其中风机、水泵、电梯与冷冻机组等设备往往需调节转速以取得最佳的工作状态以实现节能,因此配电与动力控制中采用的变频器约占电动机负荷的25%~35%。

由于大多数建筑设备是多台设备构成一个系统,如冷冻水系统(由多台水泵、冷冻机组、调节阀等组成),其中每台设备的运行状态影响着系统的工作,而每台设备的运行状态又受到系统中其他设备工作参数的干扰。

所以,这些设备采用的变频器不仅要能实现反馈控制,而且需要有通信接口提供变频器全部的运行数据,受到上级管理系统的监控与协调。

就此而言,亦是电工、电子、控制与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才能满足建筑物对电气设备的要求。

同时,为了满足人们通信与信息服务的需要,在建筑物中设置了电话、电视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等数字化设备,这些设备与系统往往受到如雷电、电火花、电网瞬变、高次谐波等各种电磁脉冲的干扰,因此在建筑电气工程中更要精心处理防雷、接地、静电泄放、屏蔽、滤波及布线等技术措施。

虽然通信与信息系统均为数字化弱电设备,但在工程中的问题,需要以电气工程中最基础的电磁兼容技术来解决。

总之,建筑电气是以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与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综合应用技术。

1.3 建筑电气的产业链形成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国的基本建设规模不断增大,北京市2008年的奥运会与上海市2010年的世博会,大大刺激了建筑业发展,智能建筑与智能住宅小区更成为建筑业的精品。

在工业建筑物、民用建筑物、军事建筑物与市政建筑物中的电气设备投资已从上一世纪80年代总投资的7%~16%,增长到总投资的10%~18%,并且还在不断上升。

与此同时,市场中的各类建筑电气设备:供配电、照明、控制、火灾自动报警、通信、广播、电视、楼宇自动控制、安全防范、防雷等,不仅引进了大量国外先进技术与产品,也推出了一定数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