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厚钢板快速高效热轧技术及装备

合集下载

我国中厚板轧机概况和中厚板轧机新技术

我国中厚板轧机概况和中厚板轧机新技术

我国中厚板轧机概况和中厚板轧机新技术1、我国中厚板轧机概况热轧中厚板生产设备包括热连轧机组、中厚板轧机和炉卷轧机等。

热连轧宽带钢轧机适合生产薄而窄的产品,常规中厚板轧机适合生产厚而宽的产品,而新兴的宽规格卷轧中厚板轧机(炉卷)能够生产前两种轧机生产比较困难的薄而宽规格的产品。

国内中厚板产量主要来源于中厚板轧机,其次是热连轧机。

随着长期生产实践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厚板轧机生产工艺有两种方案:一是,传统的常规中厚板生产线,采用单张钢板轧制方式。

轧机布置型式有:三辊劳特式轧机(已淘汰);单机架四辊轧机;双机架布置,即二辊粗轧机+四辊精轧机或四辊粗轧机+四辊精轧机。

二是,卷轧中厚板生产线,即炉卷轧机,该工艺是从上世纪8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既可单张钢板轧制,又可采用卷轧方式生产中厚板。

我国于1936年在鞍钢建成第一套2300中板轧机(三辊劳特式)。

新中国于1958年和1966年先后建成了鞍钢2800/1700半连续钢板轧机和武钢2800中厚板轧机、太钢2300/1700炉卷轧机。

1978年建成了舞钢4200宽厚板轧机。

宝钢5000、沙钢5000、鞍钢5500宽厚板轧机分别于2005年、2006年、2008年建成投产。

我国常规的中厚板轧机目前可分三类,1类:4.3m和5m高水平轧机;2类:以3.5m为代表的中等水平轧机;3类:2.3、2.8m老旧轧机。

2008年,我国中厚板轧机将达到59套,产能5553万t/a。

到2010年我国中厚板轧机产能将达到6500~7000万t/a。

2、中厚板轧机新技术我国中厚板轧机经过近些年来的改造和引进,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如在大多数轧机上普遍采用了液压AGC和轧机过程控制系统,部分轧机已经采用立辊轧机的AWC、工作辊弯辊技术及CVC技术等。

特别是宝钢5000、沙钢5000、鞍钢5500宽厚板轧机,均采用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轧机新技术。

以宝钢5000mm轧机为例其采用的新技术:1)采用了高水平的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工艺。

热轧中厚钢板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Q_ASB 1-2005

热轧中厚钢板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Q_ASB 1-2005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ASB 1-2005代替Q/ASB 1-2004热轧中厚钢板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2005-06-15发布 2005-07-01实施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发布前 言为满足鞍钢中、厚钢板的生产和国内外用户需求,参照GB/T 709—1988、JIS G 3193—1990、ASTM A6/A6M—2001和BS EN 10029:1991的规定和生产厂的生产实际,对Q/ASB 1-2004《热轧中、厚板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进行修订。

本标准代替Q/ASB 1-2004《热轧中、厚板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本标准与Q/ASB 1-200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加严了部分规格钢板的厚度公差;限定负偏差轧制钢板的负偏差由原0.3mm修改为0.25mm。

——加严了钢板的长度允许偏差和镰刀弯;——钢板的不平度采用相应欧洲标准指标。

本标准可作为中板厂和厚板厂按GB/T 709—1988标准交货的依据,也可作为按JIS G 3193—1990、ASTM A6/A6M—2001和BS EN10029:1991标准组织生产的依据。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科技质量部提出。

本标准由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科技质量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鞍钢集团公司科技质量部、鞍钢集团公司厚板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英杰、丛津功。

本标准水平等级记:Q/ASB 1-2005 Y。

热轧中厚钢板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热轧中厚钢板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等。

本标准适用于鞍钢集团公司中板厂和厚板厂生产的热轧中厚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中厚板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厚板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厚板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近些年国市场对中厚板的需求一直保持增长态势, 尤其是从2000年开始, 这一需求攀升速度急剧加快, 最主要的拉动因素是基础设施建设用钢结构、造船工业、桥梁建设、油气开发及输送等行业的蓬勃发展。

中厚板是重要的建筑钢材品种,广泛用于机械制造、桥梁、厂房、电站、城市公共建筑等,由于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拉动了中厚板市场的需求并促进了中厚板行业的快速发展。

近3 年,全国新上马宽厚板轧机共29 条,产能达到11 539 万t ,产品结构正向更宽更厚的方向倾斜,且由原始的普碳钢板向高强度品种钢发展。

[1]1 全国中厚板的现状1.1 近几年中厚板的生产和消耗由于国民经济强大需求的拉动和综合国力的增强, 中国冶金工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发展速度。

1987 - 2004 年成品钢材产量、中厚板(卷) 产量及2000 - 2004年中厚板产量见表1。

截至2003年底中国已建成的中厚板轧机生产能力1719万吨, 其中宽度4000 mm以上中厚板轧机生产能力320万吨, 3500~3800 mm轧机生产能力305万吨, 2800~3000 mm轧机生产能力360万吨, 2300~2700 mm轧机生产能力734万吨。

据不完全统计, 2004 年底投产和在建的中厚板轧机有15套, 生产能力1435万吨。

其中2套(宝钢、沙钢) 为5000 mm宽厚板轧机, 生产能力290万吨;3套(南钢、安钢、韶钢) 炉卷轧机, 生产能力310万吨; 3500~3800 mm轧机生产能力880万吨; 2500~2800 mm 轧机生产能力265 万吨。

至2004年底中国共有中厚板轧机以及专门生产中厚板的炉卷轧机约29套, 中厚板轧机总生产能力约为2000~2500万吨。

[2]1.2 中厚板轧机分布情况由表2可见,到2007 年底,全国中厚板产能已超过1 亿t 。

目前,全国已拥有各类中厚板轧机52 套,其中,华东地区20 套,生产能力2 100 万t ,其套数和能力均排第一,占中厚板总产能的3817 %;华北地区16 套,生产能力1 580 万t ,约占29 %;中南地区11套,生产能力1 250 万t ,约占23 %;东北地区3 套,生产能力280 万t ,占5 %;西南与西北地区各1 套,生产能力100~120 万t ,分别占2 %。

热轧板带钢新一代TMCP装备及工艺技术

热轧板带钢新一代TMCP装备及工艺技术

世界金属导报/2012年/3月/13日/第B04版轧钢技术热轧板带钢新一代TMCP装备及工艺技术现代热轧板带钢轧制过程的特点为高速连续大变形轧制过程,连轧过程完成之后,即使在较高温度轧制,也可以得到硬化的充满缺陷的奥氏体。

由于连轧中的连续大变形和应变积累,硬化奥氏体的获得不仅不需要低温大压下,甚至也不一定必须添加合金和微合金元素。

对轧后充满缺陷的硬化奥氏体采用超快速冷却,可使材料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通过奥氏体相区,将硬化奥氏体冻结到动态相变点附近。

这为保持奥氏体的硬化状态和进一步进行相变控制提供了重要基础条件,也就是可有效避免硬化奥氏体的软化,设法将奥氏体的硬化状态保持到动态相变点。

同时,轧后超快速冷却与常规轧后冷却系统相结合,可以实现轧后冷却路径的精确控制,从而精确控制钢铁材料的复杂相变过程,为获得多样化的相变组织和材料性能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利用这样一个特点,有可能利用不含合金或含合金含量少的简单成分体系获得高性能的材料,实现减量化、集约化的轧制生产。

因此,基于以超快速冷却为核心的高速连轧技术和控制冷却技术,也就是新一代TMCP工艺技术,可以采用更多、更有效的手段,充分发挥细晶强化、析出强化、相变强化等多种强化机制的联合作用,从而实现热轧板带钢轧制过程的高效化、减量化、集约化和产品的高级化。

体现在合金成分减量化上,在保持或提高材料塑韧性和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可节省钢材主要合金元素用量20%-30%以上,节能减排,提高生产效益。

而实际上,在当前热轧板带钢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采用节约型成分设计,降少合金元素用量,实现高性能产品的开发生产,降本增效,已成为钢铁企业产品竞争的最关键要素之一。

1热轧板带钢轧后超快速冷却技术发展与应用1.1国外超快速冷却技术的发展早在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控制冷却就在热带钢输出辊道上用于材质控制过程中,随着人们对钢铁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控制冷却已成为现代轧制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工艺技术。

目前已建和在建的中厚板厂及轧机介绍

目前已建和在建的中厚板厂及轧机介绍

目前已建和在建的中厚板厂及轧机型式作者:九九钢铁网论文资料参考日期:2009-05-17阅读:214国内企业名称轧机形式与尺寸鞍钢厚板厂4300×4舞阳厚板厂4200×4浦钢厚板厂4200×4/3500×4秦皇岛轧板厂3500×4济钢中厚板厂3200×4/3500×4酒钢中厚板厂2800×4新钢(厚板线) 3800×4邯钢(厚板线)3500×4首钢中板厂3500×4武钢轧板厂2800×2/2800×4邯钢(中板线) 2800×4济钢中板厂2500×4/2500×4天津中板厂2400×4/2400×4南钢中板厂2300×3/2500×4新钢(中板线) 2300×3/2500×4重钢中板厂2350×2/2450×4营口中板厂2450×4鞍钢中板厂2500×2/2450×4马钢中板厂2350×2/2300×4太钢不锈热轧厂2300×2/2300×4/1700卷安钢中板厂2800×4柳钢中板厂2800×4/2800×4韶钢中板厂2500×4临钢中板厂3300×4文丰中板厂2800×2/3000×4宝钢厚板厂5000×4沙钢厚板厂5000×4鞍钢厚板厂5500×4/5000×4国外宽幅中厚板轧机国家公司或厂址建厂年代轧机规格(mm)美国Lukens 1918 5,230前苏联莫斯科镰刀斧头工厂1940 5,300日本室兰1941 5,200前苏联下塔吉尔1950 5,300德国M·hem 1957 5,100法国Dunkerque 1962 3,350/4,320+5,000日本住友鹿岛1970 4,800+5,490德国Dillingen 1972 5,500+4,800日本新日铁大分1976 5,500日本川崎水岛2号1976 5,500日本NKK京浜1976 5,500前苏联伊尔诺斯克1984 5,000韩国6套中厚板轧机分别如下:1. 东国2550 三辊劳特式中板轧机2. 浦项3400 单机架四辊式中厚板轧机3. 浦项4724+4724 双机架四辊式宽厚板轧机4. 东国3400 单机架四辊式中厚板轧机5. 浦项4300 单机架PC四辊式中厚板轧机6. 东国4300 双机架四辊式中厚板轧机世界5m及以上级宽厚板轧机基本情况统计2009-04-22 15:59:07作者:铁诺咨询来源:制钢参考网浏览次数:0文字大小:【大】【中】【小】No 国家公司或厂址建厂年代轧机规格(mm) 轧机组成产量(×104) 备注1 美国Lukens 1918 5,230 4h 30 在2000年12版“Iron and Steel Works of the World”中已无记载。

中厚板ACC系统及应用

中厚板ACC系统及应用

中厚板ACC 系统控制冷却是在控制轧制后,在奥氏体向铁素体相变的温度区域进行某种程度的快速冷却,使相变组织比单纯控制轧制更加细微化,以获得更高强度的技术。

同时,该技术还是一项节约合金、简化工序、节约成本的先进技术,可以充分挖掘轧制潜力,大幅度提高钢板的综合力学性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热轧钢材轧后控制冷却能改善钢材组织,提高钢材性能,缩短热轧钢材的冷却时间,提高轧机的生产能力,还可以防止钢材在冷却过程中由于不均匀而产生的扭曲和弯曲,同时还可以减少氧化铁皮损失。

利用钢材轧后余热,给予一定的冷却速度控制钢材相变过程,从而可以取代轧后正火处理和淬火处理,节省了二次加热的能耗,减少了工序,缩短了生产周期,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近年来,由于各大企业和科研单位的极大重视,全面研究了铁素体-珠光体钢各种组织与性能的关系,根据钢的晶粒变化特性,使用合适控制冷却技术可以获得强度、韧性都好的热轧钢材,随着研究的深入控制冷却技术也就越来越成熟。

济钢根据市场的变化决定走品种结构优化和钢材质量之路,具有高屋建瓴的战略眼光。

在中厚板厂新上轧后快速冷却装置有利于提高钢板质量和品种优化,不但能节省能源也降低了成本,并且还为品种开发提供了基本条件,为济钢的做强做大夯实基础。

1、济钢中厚板厂ACC系统概述ACC系统冷却区的技术参数关键在开冷温度、终冷温度和冷却率,在ACC系统中,特别是终冷温度要精确控制。

济钢中厚板轧机轧后快速冷却控制(Accelerated Controlled Cooling)系统可分为以下几部分:冷却水处理系统、高位中间水箱、冷却装置、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仪表检测系统、冷却水量控制系统、吹扫及侧喷机构等。

冷却系统布置示意图见图1所示。

其中冷却区是指从3500mm精轧机最后一道次出口处的温度开始到十一辊强力矫直机前的返红温度为止的区域,具体可分为一区(在精轧机)、二区(ACC 入口)、三区(在ACC)、四区(ACC出口)和五区(矫直机),其中第三区就是ACC的冷却区,A CC根据冶金理论分为两个冷却区:冷却1区(快冷区)、冷却2区(微调区)两部分。

中厚钢板的TMCP工艺及热模拟

中厚钢板的TMCP工艺及热模拟
温度(℃) 1140℃*3min 温 度 (℃) 980℃,30% 淬火 30℃/s 保温时间为:0、2、3、4、5、 6、7、10、15、20、45、60 30℃/s
1140℃*3min
980℃,30% 0.5、1、3、5、10、15、30℃/s 830℃,淬火
(a)
时间(s)
(b)
时间(s)
图11 再结晶奥氏体演变过程 热模拟试验方案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o
40
45
480
变 形量, %
变 形量,%
图15 道次变形量对强度的影响
90
39
80
36
70
横向冲击 功 ,J
延伸率δ5%
60 50 40 30 20 1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1050 C o 1000 C o 950 C o 900 C o 850 C
返回
2.3 再结晶奥氏体的长大过程
200 180 160 140 120
心 心心 心 心心 边 心心 心 心心
165 180
心 心心 心 边 心心 心
晶 粒 尺寸,um 尺寸
a b e d c f
奥奥奥心 心 奥 奥 , um
150
135
100 80
120
105
60 0 10 20 30 40 50 60
1.3 传统TMCP工艺的三个阶段
(1)奥氏体再结晶区变形阶段 t≥950℃ 对加热时粗化的奥氏体晶粒 反复进行轧制并反复再结晶 后使之得到细化 (2)奥氏体未再结晶区变形阶 2 段 t=950℃ r3 950℃~A 奥氏体晶粒沿轧制方向伸长、 压扁,晶内产生形变带,这 种加工硬化状态的奥氏体具 有促进铁素体相变形核作用 (3)奥氏体+铁素体两相区变 形阶段 t<Ar3 相变后为大角度晶粒和亚晶 粒的混合组织 图1 TMCP工艺的三阶段及其组织变化

中厚钢板的生产中控轧控冷工艺

中厚钢板的生产中控轧控冷工艺

目前在中厚钢板的生产中控轧控冷(TMCP)工艺已普遍应用,并在管线钢、高强度结构钢、海洋平台用钢、造船板等的生产中发扬了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钢板的综合性能,节约了贵重的合金元素。

然而,TMCP处理的钢板性能离散度较大,而且一些钢种要求特别苛刻的临界轧制。

因此,关于生产厚规格、高性能钢板,尤其是要求性能均匀性比立高的锅炉压力容器钢板、桥梁钢板、高层建筑钢板、Z向钢板等,传统的离线热处理方式仍然是难以替代的。

因此一个定位于生产高性能品种钢为主的中厚板厂,建设一条现代化的中厚板热处理生产线,是在设计之初就必须考虑的咨询题。

建设热处理工序应统筹考虑的咨询题1对炼钢、轧钢工序设备的要求中厚板轧后热处理炉是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不可缺少的要紧设备,因此应定位在生产“双高〞产品,要求钢质纯洁、有害元素和夹杂物含量低,板坯厚度要满足一定的压缩比,配备有控轧控冷设施等。

这就要求前面的炼钢和轧钢工序具备生产“双高〞产品的条件,如炼钢工序要配备有铁水预处理设施、大吨位的顶底复吹转炉或高功率电炉、LF/VD/RH等炉外精炼设施、直弧形大板坯连铸机等,轧钢工序要配备有高刚度强力轧机、ACC(DQ)、强力矫直机等。

2对轧钢厂的场地要求在建设中厚板厂时,要考虑精整的能力足够大,也确实是根基后面剪切、冷床等的能力要大于前面轧钢能力,以便于充分发扬轧机的潜能。

同样要是一个中厚板厂定位于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时,就要考虑厂房后部工序要留有充分的火焰切割、探伤、热处理生产线的场地。

因为关于需要热处理的钢板来讲,一般40mm以上的厚规格钢板受剪切能力限制,需要火焰切割,而且热处理的钢种许多要求逐张探伤。

因此,在厂房设计时要留有足够的场地,否那么将严重制约生产能力的发扬。

探伤一般可安排在热处理之前,如此探伤不合可直截了当改判以节约热处理费用,但正火通过再结晶细化均匀组织,关于某些微小的探伤缺陷有改善作用,尤其是合金含量较高的钢种。

中厚钢板新一代控轧控冷装备技术及应用

中厚钢板新一代控轧控冷装备技术及应用

中厚钢板新一代控轧控冷装备技术及应用中厚钢板在现代工业中拥有广泛的应用,而其质量和性能则受控轧控冷技术的影响。

本文将从新一代控轧控冷装备技术的角度出发,介绍其在中厚钢板生产中的应用及技术特点,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参考。

一、控轧控冷技术概述控轧控冷技术,是通过对热轧和冷轧过程中的温度、变形量等参数进行精确控制,以实现钢材微观结构和性能的调控。

其核心在于通过控制轧制和冷却工艺参数,对钢材的组织和性能进行精细调控,达到优化产品性能的目的。

二、新一代控轧控冷装备技术及特点1. 多工位控轧机传统的控轧机通常只具有单一的控制功能,而新一代的多工位控轧机则采用了多道控制轧制的方式,能够实现对多个工艺参数的同时控制,大大提高了轧制工艺的精度和稳定性。

2. 智能化控制系统新一代控轧控冷装备广泛应用了先进的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对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实现对轧制压力、温度、速度等参数的精准控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高效节能的冷却装置新一代控轧控冷装备配备了高效节能的冷却装置,采用先进的冷却介质和流体动力学设计,实现对钢材快速冷却,保证了产品组织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4. 先进的在线检测技术新一代装备还配备了先进的在线检测技术,例如高速摄像系统、超声波检测系统等,能够实时监测产品质量,并及时对轧制参数进行调整,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三、中厚钢板生产中的应用1. 提高产品质量新一代控轧控冷装备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控制中厚钢板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提高产品的强度、韧性和表面质量,满足不同工程结构的要求。

2. 降低生产成本新一代装备采用了高效节能的冷却装置和智能化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降低生产能耗,减少原材料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 提高生产效率新一代控轧控冷装备的精准控制和智能化调整功能,能够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设备利用率,减少了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四、结语随着新一代控轧控冷装备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中厚钢板的生产质量不断提高,产品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满足了各种工程结构对材料性能的要求。

中厚板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中厚板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中厚 钢 板 的生 产 主要 由加 热 、 制 、 却 、 轧 冷 剪 切 、 直 、 处 理 等工 序组 成 。在整 个 生 产线 自动 矫 热 化方面 , 目前 已经 发展 到 了 大型 传 动技 术 、 程控 过 制技 术 、 工艺控 制技 术 和计算 机管 理技术 为一 体 的
综合控 制技 术 阶段 。 在 中厚 板 生 产工 序 中 , 热 炉 的 炉温 控 制 、 加 智
发货 。 32 钢板 热处理过 程的质量 控制 .
利用 自动控制和信息化技术 , 以海量数据为统计基 础 , 量管 理 思想 、 质 生产 控 制技 术 与 自动 控 制手 段
紧密 结合 , 实现 产 品质 量 的深 层 次 分析 , 以达 到 过 程控制 、 质量 预测 、 持续 改进 的 目的 , 终 以较低 成 最 本 满 足客 户质 量 要 求 , 中厚 板 质量 管 理 的特 点 , 是
降 低 生产 成 本 , 少 质 量 损 失 。应 用 传 统 轧 钢 技 减 术 , 以兼 顾生 产 过 程 的诸 多 因素 , 能 实 现高 质 难 不
量 高产 量 的规 模 化生产 。 因此 , 须将 自动 化控 制 必
和信 息技 术 更深 入 、 全 面地 渗 透 到生 产 过程 中 , 更
理, 这是质量 过程控制技 术研究 和实施 的重点 。 3 1 热轧过 程的质量控 制 . 板坯 在热 轧过 程 中 , 首先 要控 制其 在加 热炉 各 加 热 段 的加 热 时 间 、 度 , 轧 前后 进 行必 要 的 除 温 粗 鳞 。运用 轧机 的 自动控 制和 智能 轧制模 型 , 轧 制 对
中厚板生产 过程 的质量控制
孔冠宏 , 张殿英 罗 , 淼
( 山东大学 , 1 山东 济南 2 0 6 ; 济南钢铁股份有 限公司 技术监督处 , 5012 山东 济南 2 0 0 ) 5 11 摘 要 : 了 中厚板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的发展趋 势 , 简述 结合济钢中厚板生产质量控制情况 , 详细 阐述 了热轧和热处理工序

中厚板热处理工艺详细介绍

中厚板热处理工艺详细介绍
其中热处理炉本体的设备包括:炉底 辊、进料炉门、出料炉门、烧嘴、辐射管 以及检测仪表和电控系统。
区域布置特点
1#热处理炉前设置36m长的辊道,满足 钢板上料、对中和测长的目的;入炉辊道 具备钢板快速入炉的功能;钢板的出炉辊 道,设置了25m的长度,预留了增加水冷的 位置,可以增加淬火机或普通的控制冷却 系统;该组出炉辊道能够与热处理炉的出 炉区炉底辊配合,实现热处理钢板的快速 出炉,钢板最大速度20m/min。
3.2 1#热处理炉
1#热处理炉为北京凤凰工业炉公司提 供的国内第一套辊底式无氧化热处理炉, 在此之前所有类似热处理炉均由国外公司 负责设计及供货。
该热处理炉具备的热处理工艺,包括: 正火、高温回火、低温回火。
1#热处理炉的长度为69m,其中有效长 度为66m。
1#热处理炉
该区域主要设备,包括:入炉辊道、 钢板提升及对中装置、热处理炉本体、出 炉辊道以及配套的烟气风机和鼓风机等。
3.4 十一辊强力冷热矫直机
热处理车间的十一辊强力冷热矫直机 位于1#与2#冷床之间,靠近1#冷床。从总 体工艺布置上考虑,主要兼顾两座热处理 炉钢板的矫直。由于1#热处理炉以正火为 主,出炉钢板温度较高;2#热处理炉以淬 火为主,出淬火机后钢板温度较低,因此 布置在现有位置是比较合理的。
十一辊冷热强力矫直机
钢板抛丸机
因钢板厚度、宽度变化范围较大,工件 检测(测高)采用进口光电管,制动电机驱 动,设在抛丸室外,防粉尘干扰。
设有工件测宽装置,自动调节供丸闸开 启数量,以适用不同宽度的钢板,节约能 源和损耗。
每台抛丸机采用8台瑞士+GF+公司技术 抛丸器,抛丸量600kg/min,叶片为直线形, 抛丸器布置经过计算机仿真计算,上下抛 丸器一一对应,消除薄板变形,一次抛打 和二次反弹弹丸避开辊道,弹丸覆盖均匀 一致。

四辊热轧钢板轧机的结构及板形控制

四辊热轧钢板轧机的结构及板形控制

四辊热轧钢板轧机的结构及板形控制摘要:中厚钢板大约有200年的生产历史,一个国家的中厚板轧机水平也是一个国家钢铁工业装备水平的标志这之一。

通过对四辊可逆式轧机的结构及影响板形的一些因素的分析,例如:轧机的压下平衡装置,AGC液压弯辊技术以及矫直机的机理等。

进一步加深了对四辊可逆式轧机的结构及板形控制的分析和了解并且对中厚板生产和钢板质量的提高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最后从两个问题分析中得出大多数四辊可逆式中厚板轧机的基本结构大致包括以下几部分:辊系、机架部件、压下平衡装置、轧辊的轴向固定装置等。

在板形控制方面控制板形的方法大致包括:设定合理的轧辊凸度,合理的生产安排,合理制定轧制规程以及通过调温控制等。

但随着近几年液压弯辊技术的广泛应用,大部分四辊可逆式轧机在原来轧机的基础上运用了液压弯辊技术,进而VC辊,CVC系统,PC轧机,HCW 轧机,AGC轧机,CVC轧机这些新一代运用液压弯辊技术的设备应运而生,这些新技术的推广对中厚板的板形控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机架;压下装置;辊系;平衡装置;轴向固定装置;液压弯辊一、前言板带轧机自18实际初正式诞生至今,已有210年的发展历史。

由于板带钢是应用最广泛的钢材,所以提高板带钢在钢材生产中的比例是世界各国发展的普遍趋势。

一般将单张钢板和成卷带钢统称为板带钢。

板带材是一种厚度与宽度、长度比相差较大的扁平断面钢材,也称扁平材。

新标准产品分类:其中薄板的厚板界限为3mm,窄带钢与宽带钢的宽度界限为600mm。

特厚板(厚度≥50mm);厚板(20≤厚度<50mm);中板(3mm≤厚度<20mm);热轧薄板(厚度<3mm,单张);冷轧薄板(厚度<3mm,单张);中厚宽钢带(3mm≤厚度<20mm,宽度≥600mm);热轧薄宽钢带(厚度<3mm,宽度≥600mm);冷轧薄宽钢带(厚度<3mm,宽度≥600mm);热轧窄钢带(宽度<600mm);冷轧窄钢带(宽度<600);镀层板(带);涂层板(带)、电工钢板(带)。

高质量中厚板生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现状和前景

高质量中厚板生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现状和前景

高质量中厚板生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现状和前景发布时间:2021-05-12T16:40:50.66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4期作者:鲁建明胡志杰[导读] 中厚板,是指厚度4.5-25.0mm的钢板,厚度25.0-鲁建明胡志杰河钢集团邯钢公司中板厂河北邯郸 056015河钢集团邯钢公司品质管理部河北邯郸 056015摘要:中厚板,是指厚度4.5-25.0mm的钢板,厚度25.0-100.0mm的称为厚板。

由中厚板国际发展趋势和目前大量的市场需求来看,以绿色化、智能化、高质化、服务化为目标,确定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加强全流程一体化创新,推进我国中厚板行业技术进步与发展。

下文主要论述了当前中厚板生产关键性技术和发展现状,同时研讨了高质量中厚板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质量中厚板;生产关键共性技术;现状;前景1.高质量中厚板的主要用途中厚板主要应用于建筑工程、机械制造、容器制造、造船、桥梁建造等。

还可以用来制造各种容器、炉壳、炉板、桥梁及汽车静钢钢板、低合金钢钢板、造船钢板、锅炉钢板、压力容器钢板、花纹钢板、汽车大梁钢板、拖拉机某些零件及焊接构件等。

通中厚板用途:广泛用来制造各种容器、炉壳、炉板、桥梁及汽车静钢钢板、低合金钢钢板、桥梁用钢板、造般钢板、锅炉钢板、压力容器钢板、花纹钢板、汽车大梁钢板、拖拉机某些零件及焊接构件具体应用。

1.1桥梁用钢板用于大型铁路桥梁的钢板,要求承受动载荷、冲击、震动、耐蚀等,如:Q235q、Q345q等。

1.2造船用钢板用于制造海洋及内河船舶船体,要求强度高、塑性、韧性、冷弯性能、焊接性能、耐蚀性能都好。

如:A32、D32、A36、D36等。

锅炉钢板(锅炉板):用于制造各种锅炉及重要附件,由于锅炉钢板处于中温(350°C以下)高压状态下工作,除承受较高压力外,还受到冲击、疲劳载荷及水和气腐蚀,要求保证一定强度,还要有良好的焊接及冷弯性能,如:Q245R等。

世界轧机之王-5500mm轧机,设备及生产情况

世界轧机之王-5500mm轧机,设备及生产情况

世界轧机之王——鞍钢5500mm特宽厚板轧机2009-12-01 15:22:59 作者:来源:互联网分享到5工程总投资:54.6亿元工程期限:2005年——2009年你知道这块钢板有多厚吗?这块测试用的钢板厚达200mm,竟然被炮弹像切豆腐一样穿透。

“每一块钢铁里,都隐藏着一个国家兴衰的秘密。

”——Peter Krass,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传记作者。

钢铁工业是重要的基础产业,被誉为工业的脊梁。

轧钢机是钢铁工业核心装备之一。

无论是决定战争胜负的航空母舰、核潜艇等尖端武器;还是关乎社会安危的核电站、巨型桥梁、水库闸门等基础设施;又或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汽车、冰箱、洗衣机等消费品;都离不开大型轧钢机生产的优质钢材。

鞍钢是我国最早的钢铁生产基地,始建于1916年,前身为日伪时期的鞍山制铁所和昭和制钢所。

1936年鞍钢第一中板厂建成我国第一台2300mm三辊劳特式中板轧机。

1945年8月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后,将鞍钢7万多吨设备物资拆运回国,使鞍钢生产完全瘫痪,偌大厂区陷入破败境地。

1949年7月9日,新成立的鞍钢公司在一片废墟上恢复建设。

到1957年生铁产量达到336.1万吨,钢291.07万吨,钢材192.39万吨,成为中国第一大钢铁基地,向全国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被誉为共和国钢铁工业的摇篮。

然而同大多数国有企业一样,在上世纪90年代市场大潮的冲击下,积弊严重的鞍钢曾濒临绝境,历经转轨阵痛,通过投巨资对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才重获生机。

走过60年风雨历程的鞍钢,目前是我国四大钢铁集团之一,拥有职工十余万人,2008年生产铁1608万吨,钢1604万吨,钢材1499万吨,实现收入796亿元。

形成了以汽车板、家电板、集装箱板、造船板、重轨、无缝钢管、冷轧硅钢为主的完整产品系列,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钢板供货企业和国内主要的船用钢板、汽车钢板供货商;能够生产128个钢种的船用钢板,最大厚度100mm,强度级别从235MPa到550MPa,全部通过9国船级社认证;是世界第3家具备生产高档船体结构板和海洋工程结构钢板的企业。

1700热轧带钢生产线及设备的毕业设计论文.docx

1700热轧带钢生产线及设备的毕业设计论文.docx

1700热轧带钢⽣产线及设备的毕业设计论⽂.docx板带材⽣产技术⽔平不仅是冶⾦⼯业⽣产发展⽔平的重要标志,也反映了⼀个国家⼯业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平。

建设现代化的热轧宽带钢轧机要满⾜现代⼯业对热轧板品种质量的要求。

最终产品的质量取决于连铸坯的质量,传统厚度的板坯连铸⼯艺明显优于薄板坯连铸⼯艺。

薄板坯连铸连轧更适于⽣产中低档板材品种,在薄规格产品⽣产⽅⾯具有明显优势。

为了满⾜⾼质量和⾼性能板材要求,采⽤厚板坯常规连轧⽣产⽅式更合理。

基于这些考虑,本次设计结合唐钢1700mm、本钢1700mm、宝钢1580mm、鞍钢1780mm 热轧⽣产线设计了200万吨的1700mm常规热连轧⽣产线。

在此设计中详细地介绍了加热、粗轧、热卷取、精轧、冷却、卷取等⼀系列过程。

其中精轧机选⽤六架⼤断⾯牌坊和⾼吨位轧制⼒轧机,采⽤ HC轧机、CVC轧机、⼯作辊正弯辊(WRB)技术和厚度⾃动控制(AGC)等技术来控制板型和厚度。

另外,为提⾼轧件温度,减少头尾温差,在精轧前采⽤⽆芯轴隔热屏热卷箱。

设计中涉及的技术参数⼤部分取⾃现场的经验数值,⽤到的部分公式也是来⾃于实际的经验公式。

关键词: 常规热连轧;热卷箱;层流冷却;厚度⾃动控制引⾔板带产品的技术要求具体体现为产品的标准,包括四个⽅⾯:(1)尺⼨精度⾼。

板带钢⼀般厚度⼩、宽度⼤,厚度的微⼩波动将引起使⽤性能和⾦属消耗的巨⼤变化,板带必须具备⾼精度尺⼨。

(2)⽆板形缺陷。

板带越薄,对板形不均的敏感性越⼤。

(3)保证表⾯质量。

板带表⾯不得有⽓泡、结疤、拉裂、刮伤、折叠、裂缝、夹杂和氧化铁⽪压⼊。

(4)具备优良性能。

板带钢的性能要求主要包括机械性能、⼯艺性能和某些钢板的特殊物理或化学性能。

⽬前传统热轧宽带钢轧机采⽤的特⾊技术有:(1)连铸坯热装和直接热装。

该技术要求炼钢和连铸机稳定⽣产⽆缺陷板坯;热轧车间最好和连铸机直接连接,以缩短传送时间;在输送辊道上加设保温罩及在板坯库中设保温坑;板坯库中要具有相应的热防护措施。

中厚板、冷、热轧带钢

中厚板、冷、热轧带钢

3.四辊可逆式轧机:应用最广泛 • 优点: • ① 轧制过程可调速:低速要入,升速轧制,降速抛钢、
改善咬入、减小间隙时间;
• ② 工作辊直径小:可以减小轧制力和轧制力矩;

③ 有强大的支承辊:牌坊立柱断面面积大,轧机刚度高,
可以保证精度。
缺点:造价高,有些工厂只做精轧机。
4.万能式轧机:一侧或两侧带有一对或两对立辊 立辊的作用:消除钢坯(锭)的锥度,轧边、齐边及破鳞。 优点:设计理念:生产齐边钢材,不用剪边,以降低金属消
轧钢生产总论
• 一轧制生产工艺过程 由钢坯轧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和性能的钢材 的一系列加工工序的组合 制定轧钢工艺原则:质量要求、技术要求、 提高产量、降低成本。
二、板带钢部分教学目的 了解和熟悉各种板带钢产品的生产工艺过 程,工艺规律及有关教学模型,掌握板带钢生产 的基本知识; 具备合理地组织轧钢生产过程,制定工艺 规程的初步能力; 了解当前国内外板带生产的新工艺、新技 术、新成就及未来发展方向。
②布置型式:并列式、顺列式
③一般组合:二辊轧机+四辊轧机(美国、加拿大、可逆)
四辊轧机+四辊轧机(欧洲、日本)
两架四辊可逆式轧机组成的双机座厚板轧机是现代厚板轧机 的最佳方式,其主要原因: 2台四辊轧机可以合理地分配轧制道次和压下量,提高轧机 产量; 粗轧机座用四辊机座提供给精轧机座的中间板坯凸度小,提 高产品精度;
鞍钢2500mm中板线工艺流程三典型中厚板车间平面布置图?日本住友金属鹿岛制铁所厚板工厂平面布置?板坯场主电室轧辊间轧钢跨精整跨成品库?1室壮炉2连续式炉3高压水除磷4粗轧机5精轧机6矫直机7冷床8切头剪?9双边剪10部分剪11堆垛机12定尺剪13超声波探伤设备14压平机15淬火机16热处理炉17涂装机18抛丸设备24中厚板的生产工艺一原料准备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中厚钢板辅助冷却装置
钢板辅助冷却装置
设计了一种中厚钢板辅 助冷却装置,包括设置在 冷床一侧或两侧的轴流风 机,还包括将冷却水喷入 轴流风机进风口的冷却水 管。可加快钢板冷却速度, 同时冷风可均匀的通过钢 板表面,使钢板各部分降 温均匀,保证钢板不变形 和不发生内部裂纹。
E40快轧快冷材料组织
加热炉
热处理炉
(5)中板高速轧制工艺
设计了一种中板高速轧制工艺,轧制道次最大压下 率为18-20%;所述一轧程工艺的控轧累计变形量为 38-42%,一轧程控轧道次占总轧制道次的40-50% , 一轧程工艺的开轧温度为980-1080℃,终轧温度 820-920℃ ,根据不同板厚,对总道次和道次温降 进行调整,轧制后冷却的冷却速度为8℃-15℃/s, 终冷温度为600℃-700℃,本发明增大一轧程压下 率,有效缩短控温待轧时间,能够在保持中板组织 性能合格的同时,减少轧制道次,加快轧制节奏, 提高中板生产效率,增加产量。
E40表层 贝氏体+铁素体 X500 E40 1/2处 铁素体+贝氏体 X500
E40 1/4处 铁素体+贝氏体 X500
效率提高,产品 质量达到要求
性能报告
(7)剪切设备
跑偏圆盘剪装置
圆盘剪装置
中厚板双边剪防卡阻费边溜槽 中厚板双边剪设备
其它持有专利技术
(1)钢板剪切机离合器环状活塞装配模具 (2) 钢板在线对齐装置 (3) 轧机输送辊道电机防水装置 (4)一种轧钢专用机架辊电机散热装置 (5)钢板热处理炉快速降温装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主要研究成果
专利目录
序号 专利名称
专利号
1 预混式蓄热燃烧器
2009101031932
2 中板高速轧制工艺
200810069587.6
3 辊底式常化炉炉底辊更换方法 200910104013.2
4 中厚钢板辅助冷却装置
2011201846781
5 中厚板精整区喷雾冷却装置 2010201780614
四、成果应用及其前景分析
(1)保持船板国内市场占有量超 过80%;
(2) 代替大部分国外进口产品; (3) 增加国外市场的占有额; (4)开拓多规格产品市场;
六、技术创新点
1、应用了高节能、低烧损、长寿命、免维护的预 混式蓄热燃烧器厂专利技术,采用三偏心蝶阀快 速换向技术,在1秒内实现空气-烟气自动换向为 厂专利技术。
中厚钢板快速高效热轧技术及装 备
主要内容
一 项目背景及目的意义 二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三 研究进展基本情况 四 主要研究成果
五 成果应用及其前景分析 六 技术创新点
(4)辊底式常化炉炉底辊更换方法
辊底式常化炉炉底辊更换方法
设计了一种辊底式常化炉炉底辊 更换方法,采用将新旧炉底辊同 轴设置,保持平衡起吊,并旋转 180o换位的方法,操作简单方便, 直接将新炉底辊旋转到需更换的 炉底辊处,不需要拆炉体,因而 可以在炉内保温的情况下进行更 换,不需重新升温,因而能节约 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由于 不需要复杂的吊出和吊入过程, 能大幅度缩短炉底辊的更换时间, 更换时间只需要 6 小时左右。
用于热处理炉的三级减压平衡
6 供气装置
2010201696474
用于钢板矫直前的氧化铁皮清
7 除装置
201020169660X
8 中厚板加热炉蓄热体
2010201005052
一种轧钢专用机架辊电机散热
9 装置
2009201280413
10 除鳞喷射阀阀芯密封安装模具 2009201275218
11 加热炉烟道闸阀总成
4、发明了一种中板高速轧制工艺,轧制道次最大 压下率为18-20%,同时采用精整区喷雾冷却的 ACC装置,实现控轧控冷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和 产品质量,为国内先进技术。
感谢各位专家领导
(6)中厚板精整区喷雾冷却装置
喷雾冷却装置
设计了一种中厚板精整区喷雾冷 却装置,在精整区按钢板走向依 次为轮盘式 l #冷床和轮盘式2 #冷床,2#冷床区域位于需冷 却钢板的下部设置下雾化喷嘴, 位于需冷却钢板的上部设置上雾 化喷嘴,下雾化喷嘴的喷水口正 对需冷却钢板的下表面,上雾化 喷嘴的喷水口正对需冷却钢板的 上表面;下雾化喷嘴和上雾化喷 嘴均连通高压水管路。
2、采用了中厚板加热炉蓄热体技术,将粉尘等杂 质和水分的混合物过滤掉,使用时避免出现蓄热 材料进气表面堵塞和内部通道出现堵塞的现象, 热处理炉采用了三级减压平衡装置,通过对压力 调节阀的控制,使热处理炉内的温度更加均匀。
六、技术创新点
3、设计了一种辊底式常化炉炉底辊更换方法,采 用将新旧炉底辊同轴设置,保持平衡起吊,并旋 转180o换位的方法,直接将新炉底辊旋转到需更 换的炉底辊处。
2009201274840
12 密封垫制作模具
2009201274855
专利类别 发明专利 发明专利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
中国、英国、德国、美国、挪威、 日本、法国、韩国、意大利
九国船级社质量认证
中国金属协会 理事长、原冶 金部副部长翁 宇庆考察重钢, 欣然为重钢中 板厂题词: “祝重钢中板 厂保持全国第 一板的光荣传 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