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八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联考(4月)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文综(历史部分)4月联考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文综(历史部分)4月联考试题(含解析)文综-历史12.十六世纪中期,明朝思想家何心隐说:“商贾大于农工,士大于商贾,圣贤大于士”。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对社会成员掺职业或行业分类②认为职业身份有贵贱③时代背景是商品经济繁荣④赞成推行重农主义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②D.②③【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商贾大于农工,士大于商贾,圣贤大于士”,把社会成员分为了商贾、农工、士和圣贤,体现了按职业或行业分类,①正确。
同时按商贾、农工、士和圣贤等级排列,体现职业身份有贵贱,②正确。
中国古代政府一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皆本”思想出现,③正确。
材料中体现工商业的重要性,不赞成重农主义,④错误。
故①②③正确。
故选:A13【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北宋谏议制度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古代实行监察谏议制度,对官员进行监督,对皇帝的过失进行劝谏。
包拯的行为体现的是谏议制度,并非体现包拯性格强势,宋仁宗性格懦弱,A错误。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商业的繁荣,体现了随着市民阶层扩大,从而促进了商业生活的发展,出现了娱乐生活的市民文化,B正确。
朱熹认为万物之理终归为一,就是“太极”中的阴阳变化,而非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C错误。
根据材料,这种贸易应该是“贡赐”贸易,其根本目的是宣扬国威和国力,D错误。
故选:B。
14.邵龙宝在《超越政治权威的罗马法》中写道:“古代雅典有几万常驻外来移民,主要从事工商业和金融业为雅典人提供税收(公民不纳税),但却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占有±地的经济权利。
”以下符合材料的论述是( )A.这说明雅典民主实质是奴隶主贵族的民主B.导致雅典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C.罗马法强调外邦人只尽义务,不享受权利D。
外邦人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古希腊民主制度和罗马法【解析】根据材料“却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占有±地的经济权利”,说明在雅典外邦人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D正确。
湖南省衡阳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联考(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8届高中毕业班联考(三)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1. 下图为秦朝中央官制结构图,据此可知A. 宗法制度不断强化B. 家国同治特点突出C. 君为臣纲思想形成D. 三公分享政治权力【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秦朝九卿大部分的职责是负责皇帝私人事务,对皇帝家事进行管理,这体现出家国同构的特征,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血缘关系,故A项错误;三纲五常是汉朝儒学的内容,故C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错在“分享”。
2. 《明史.职官志》载:明朝中期以后,“内阁之‘票拟’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于寺人”。
这种现象反映了A. 宦官内阁彼此倾轧B. 决策权力趋于异化C. 相权膨胀威胁皇权D. 政局混乱皇权失控【答案】B【解析】材料中“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于寺人”说明明朝宦官控权力较大控制了内阁,这体现了决策权逐渐走向异化,故B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决策权控制在宦官手中,故A项错误;明太祖时废除丞相制度,故C项错误;内阁制度的发展,体现出皇权的加强,故D项错误。
点睛:“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于寺人”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宦官权力增强。
3. 祖冲之的数学著作,在唐宋时失传。
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清代康熙以后便无人过问,直到近代才从日本翻印回来。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生产方式缺乏质的变化B. 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C. 历代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D.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艰难【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许多科技发明无法得到社会的推广应用,往往出现中断、失传的现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的存在是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故A项正确;B项是思想方面的原因,不是根本原因;C项说法错误,错在“历代”;D项包含在A 项之中。
4. 清政府十分重视盐业生产,下表是清代盐业政策的变化情况表。
据此能够说明A. 经济发展冲击重农抑商政策B. 古代盐铁官营制度彻底瓦解C. 当时农民赋税负担相对较轻D. 封建小农经济逐步走向衰落【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清朝政府对盐业的控制逐渐放松,并且“盐税收入增加”,这说明随着对盐业控制的放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错在“彻底瓦解”;材料强调的是政府对盐业的政策,没有体现出农民赋税负担的变化,故C项排除;材料中无法体现出小农经济的衰落,故D项排除。
2018年全国卷Ⅲ文综高考试题及答案(word精校版)
②商品使用价值会影响人的消费选择
③功能不同的商品会相互替代
④商品使用价值因替代品出现而减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3.我国2013~2017年全国日均新登记企业数如图5所示,据此可以推断出
A.民间资本投资逐年增长
B.企业投资回报率逐年提高
C.企业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25.表1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2018年全国卷Ⅲ文综高考试题及答案(word精校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jy-com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2024届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三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4年马鞍山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务必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为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的距今约5300年的玉鹰,其双翼之尾是猪首形。
它体现了()A.国家意识与艺术审美的统一B.社会组织的复杂C.宗教信仰与生产劳动的结合D.中原文化的拓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
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
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鹰,其双翼之尾是猪首形,腹部刻画出一圆圈纹,内刻八角星纹,有学者认为鸟是东夷和淮夷人的图腾,玉鹰双翅作猪首形展开,是希冀高飞的鹰能把牲品带给上天,反映凌家滩先民鸟崇拜、猪崇拜、太阳崇拜的原始宗教信仰观念。
同时猪也是重要家畜,反映先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综上可见,玉鹰体现了宗教信仰与生产劳动的结合,C项正确;当时国家尚未产生,排除A项;玉鹰反映含山凌家滩先民的信仰与生产生活状况,看不出氏族、阶级等社会组织情况,排除B项;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凌家滩村,从材料看不出含山凌家滩文化受到了中原文化影响,不能体现中原文化的拓展,排除D项。
故选C项。
2.对此认识正确的是()史事不同史籍对该史事的记载公元前210年。
秦始皇在巡行途中死去,秦二世继位。
公子扶苏、中尉蒙恬死。
始皇崩于沙丘平台……(赵)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李)斯阴谋……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赐死。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赵正出游天下……病笃……丞相臣(李)斯、御史臣(冯)去疾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
辽宋夏金元的统治++通史专练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高三历史高考一轮复习通史专练——辽宋夏金元的统治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1.(黑龙江省大庆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下图所示是一块辽代契丹贵族的墓志铭。
该墓志铭表明当时辽朝()A.崇尚佛教文化B.民族矛盾尖锐C.借鉴汉族制度D.推行蕃汉分治2.(海南省2023届高三高考全真模拟(一)历史试题)辽太宗时期在燕云十六州地区设科考试,专为汉人而设,无固定的科考时间规划;辽圣宗时期开科取士每年一次,分诗赋、经义、法律三科,不允许契丹等北方部族人参加。
这些举措()A.体现辽朝二元化政治体制B.促使少数民族完成封建化C.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D.有利于增强汉人政治认同3.(北京市丰台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明末清初学者顾祖禹认为辽南京(今北京)是契丹人担心被中原政权再次收复而设,它显示的是辽对其南界的固守;金中都则是女真人出于既顾及北方根本,又而向中原地区的战略而立,它表明了金朝将政治文化中心主动南移;元大都的崛起,则是蒙古人进而将其作为从西北到东南控制全国的政治枢纽的产物。
这一论述表明辽宋夏金元时期()A.少数民族不断进步B.区域经济迅速发展C.边疆开发条件成熟D.政治制度浙趋严密4.(湖南省长沙市四大名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一)历史试题)《宋史》载:“天圣中,及元昊反,即诏令陕西、河东等绝其互市,罢保安军榷场;后又禁令陕西并边主兵官与属羌交易。
久之,元昊请称臣,数遣使求复互市。
”由此可知()A.榷场贸易是民族交流的主要方式B.经济政策影响政治走向C.宋加强了对西夏有效管理D.区域经济发展受到保护5.(江苏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历史试卷(六))辽太宗时期迁移汉人和渤海人,使其居于“地沃宜耕植”的上京附近地区,同时还诏令“诸道兵,仍戒敢有伤禾稼者以军法论”。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集中阐述我国对外工作大政方针、原则立场和制度体系,对我国发展对外关系作出总体规定的基础性涉外法律。
而且中国是目前第一个有对外关系法的国家,因此这个立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颁布对外关系法,既是在新的形势和国际环境下的自我完善,更是对旧范式的超越。
通过一整部完整法律,确定了中国发展、中国外交的和平性质,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性质,以及开放性质,以往还没有其他哪个国家这么做过。
这是对美西方渲染的“中国威胁论”最强有力的驳斥。
打破了“国强必霸”逻辑的中国,开创出了新的对外交往模式,具有世界性意义。
中国越强大,对世界和平与稳定的贡献就越大。
只要是跟中国正常打交道的国家,都不难从对外关系法中感受到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善意和担当。
与此同时,这部法律还给当下受逆全球化浪潮和地区热点冲突影响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稳定性。
比如,对外关系法明确了国家善意履行有关国际条约和协定规定的义务,还明确了国家采取措施执行联合国安理会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作出的具有约束力的制裁决议和相关措施。
对外关系法旗帜鲜明地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地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一些美西方舆论对中国的对外关系法感到紧张,甚至试图在第一时间抹黑它,这也是不奇怪的。
这首先是美国长期滥用法律行为的自我投射。
数十年来,华盛顿无数次以所谓国内法对他国搞“长臂管辖”,将国际法和国际准则踩在脚下,对其他国家大搞非法单边制裁或者恐吓胁迫,许多国家深受其害。
现在他们看到中国出台了这么一部法律,自然会下意识地担心中国会不会用同样的手段“报复”美国。
当然,中国的对外关系法出台的确有一个背景,那就是美国对中国的无理打压越来越过分。
江苏省宿迁市三校联考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学情检测 历史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宿迁市三校联考2025届高三8月学情检测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1.中华文化中“中”的观念由来已久。
史学家唐兰认为“中”最初为氏族时代议事场所居中之徽帜,群众望之而趋附,其所立之地恒为中央,“因更引申为一切之中”。
商周以降,“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立宫,择宫之中立庙”成为重要的政治思想。
这反映出()A.早期政治的中央集权特点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C.古代建都以地理中心为主D.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特征2.如图为吴王夫差在公元前486年开凿的邗沟人工运河图。
《太平寰宇记》记载:“吴将伐齐,北霸中国,自广陵掘江通淮,运粮之水路也。
”又《水经注》记载:“中渎水(邗沟)自广陵北出武广湖东,陆洋湖西……下注樊良湖,东北出博芝、射阳二湖……乃至山阳矣。
”由此可见,邗沟的开凿()A.旨在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B.促进当时江南农业快速开发C.反映春秋时期历史发展态势D.使吴越地区成为工商业中心3.公元前59年,汉赋名家王褒在今四川成都附近写下了《僮约》,如“脍鱼炰鳖,烹茶尽具”“武阳买茶,杨氏担荷”“绵亭买席、牵犬贩鹅”“贩于小市、往来市聚”都是其中的名句。
据此可以推知()A.汉赋的描写诙谐没有史料价值B.秦代政府鼓励商品经济发展C.汉代庄园主具有强烈好斗风气D.西汉时期四川饮茶之风兴盛4.唐宋以来,出现了将“不善”“不正”“不美”三类地名雅化的现象。
福建长乐境内三宝岩之名源自郑和(三宝太监)曾到此游历,明隆庆年间,知县蒋以忠认为其名“不正”,急令更名。
蒋以忠的做法折射出()A.明朝政府厉行海禁政策B.传统士大夫的价值取向C.航海事业缺乏社会基础D.地名雅化服务君主专制5.有学者的一项研究曾试图从相关文献中清理出各种户籍名称,以勾画出元代户口的行政网络。
他故终列出了83个种类,其中的4个大类是民户、军户、匠户、站户,许多类别还有子目。
令士人感到沮丧的是,儒人竟与道、僧、尼、弥勒教徒并列。
元朝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强化社会控制B.抑制儒学发展C.缓和民族矛盾D.防止社会分化6.明清时期,“中学西渐”逐渐达到高潮。
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历史12月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某某省“皖南八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12月)文科综合试题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司马迁继父志,任史官,受宫刑,发愤著《史记》,终成“史家之绝唱”。
子长著史有血有肉,“史”“我”相融,史家的“爱憎分明”尽显其中。
由此可见A.历史研究从来都不是客观B.史学家的个人情绪情感、是非标准左右了史书的编撰过程C.研究历史、再现历史,应先对历史认知者的人格心理作一番考察D.太史公以史抒情、以史达志,个人心理对著史影响超越社会心理2.秦兵马俑出土的陶俑、陶马都经过精心彩绘且几乎无一雷同,青铜兵器制作精良且形制、大小几乎一致.每批陶俑、陶马、兵器上都打印或刻有工匠的名字。
这反映当时A.法家思想在国家管理上的体现 B.陶器制作工艺达到巅峰C.工匠制造技艺高超、产品精美 D.战争催生青铜制造产业【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青铜兵器制作精良且形制、大小几乎一致.每批陶俑、陶马、兵器上都打印或刻有工匠的名字”,这体现秦代整齐划一的治国理念,而他又是法家思想在国家管理理念。
故选A。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专制主义中央权制度的理论来源3.蔡元培曾评价:“中国之画,与书法为缘,而多含文学之趣味。
故中国之画,以气韵胜,善画者多工书而能诗。
”他强调中国画A.与书法相伴而生 B.与文学相兼而成 C.追求神韵与意趣 D.画、诗、书相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材料“中国之画,与书法为缘,而多含文学之趣味。
故中国之画,以气韵胜,善画者多工书而能诗。
”这是突出中国画追求神韵与意趣。
故选C。
考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中国古代的艺术·中国画4.西奥多·舒尔茨《传统农业的改造》指出:“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效率很高……小农作为‘经济人’,毫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
2018年全国卷Ⅲ文综历史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年全国卷Ⅲ文综历史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D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28.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
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严复意在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29.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
这表明当时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30.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
”这反映了当时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31.表2 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表2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32.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
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B.参政议政十分活跃C.民主政治出现危机D.内乱引发思想纷争33.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
这表明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C.专制王权已经衰落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34.表3 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据表3可知,当时美国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35.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
【全国卷】名校教研联盟2023届高三联考(三)文综历史参考答案
绝密★启用前(全国卷)历史参考答案24.A【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礼》中的该观点认为饮食要遵循四季的规律以调理身体,这可证明先秦已出现服食养生的理念,故A正确。
材料并未涉及周代百姓对延年益寿的态度,B错误。
材料不能证明贵族生活的奢侈状况,C错误。
材料中的观点与中医理论发展无关,D错误。
25.C【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的屯田,需要国家承担大量器具的开支,并且并未获得较大的农业收入,其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客观上为国家带来了财政上的负担,故C正确。
材料并未反映出西北地理环境的改善,A错误。
解决了危机的说法过于绝对,B错误。
该政策有利于稳固汉代对于边疆地区的管理,并非没有任何效果。
浪费的说法不符合史实,D错误。
26.B【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的律法中继承了西周礼制的内容,体现出礼法结合的特点,故B正确。
确保了家庭生活的和谐有序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
材料看不出妇女地位的提升,排除C。
材料与弱势群体的优抚无关,排除D。
27.B【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大宅的空间布局以老人居住的左侧为尊,仆人等居住在房屋以天井隔开的外围,是对儒家内外有别的伦理家风的反映,故B正确。
材料与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无关,A错误。
避免了矛盾的说法过于绝对,C错误。
材料中大宅的空间布局并未打破家族成员的尊卑主从关系,D错误。
28.C【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洪仁玕的这些主张蕴含了近代民主政治的要求,故C正确。
此时中国并未产生民族资本,排除A。
洪仁玕的主张并未实施,无法推动近代民主化进程,排除B。
材料与中体西用的主张无关,排除D。
29.D【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解放区将日伪土地进行了分配,满足了农民阶级的土地要求,壮大了土地改革的群众基础,故D正确。
解决了贫农的无地问题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
抗日战争此时已经结束,排除B。
此时并未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排除C。
江西省萍乡实验学校暨长郡十八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四历史试题
大联考萍乡实验学校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四)暨长郡十八校联考考前演练历史高三历史备课组组稿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我国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其中的云南元谋人、陕西蓝田人、湖北郧县人等古人类遗址距今约100万年左右。
由此可推知,我国()A.早期人类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B.人类活动的历史较为久远C.南稻北粟的农业作物格局形成D.先民渔猎和采集活动频繁2.秦朝规定,官员的奏折需由专人传递至中央,并且在书写格式、内容规范等方面有严格要求。
若有紧急军情,则通过特殊渠道快速上奏。
这一制度主要是为了()A.规范官员行为,防止贪污腐败B.保证信息传达效率和中央集权C.减轻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负担D.促进不同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3.宋代,典卖田宅时须订立合同契,须经官“输钱印契”,此合同契才成为“赤契”。
此后,“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
这反映了宋代()A.适当放松对社会的控制B.限制了土地买卖的数量C.开始重视交易税的征收D.强化了地方政府的权力4.据《济州臧氏种蜀黍记》载,乾隆年间,“亩得烟叶五百斤,斤得钱十五文。
”至道光年间,“济州种烟草……大约膏腴尽为烟所占,而五谷反皆瘠土。
人之骛利,其忘本一至此乎!”这说明()A.传统自然经济正在解体B.工商皆本思想逐渐成为潮流C.政府主导外来作物推广D.市场价值影响人们经济活动5.1867年《天津条约》期满,清政府提出修改条约的要求;1902年,英国在清政府法律“皆臻妥善”下与清政府达成“即允放弃治外法权”的协议;次年,中美、中日通商续约也达成了同样的协议。
2021年12月25日安徽省皖南八校联盟2022届高三毕业班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详解
B.践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C.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
D.努力创建世界第一流大学
8.下表是新中国某一时期连续五年的经济数据(部分),这五年最可能是
年份
粮食总产量
钢铁总产量
19765万吨
800万吨
16968万吨
1122万吨
14385万吨
1351万吨
13650万吨
870万吨
15441万吨
绝密★启用前
安徽省皖南八校联考联盟(18校)
2022届高三毕业班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质量检测
文综-历史试题
2021年12月25日
一、选择题
1.在江东地区,在文王以前,就有太王的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渡江南下,在太湖东北岸建立吴国,江苏丹徒出土的矢簋铭文中有“虞侯矢”,后来周康王把他改封为宜侯。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A 国王诸子政治地位平等
B.金文主要记录政治活动
C.制度变革推进开疆拓土
D.周初国家经济实力强大
2.汉武帝时,在郡国设均输官负责管理、调度、征发从郡国征收来的租赋财物,并负责向京师各地输送。又设平准官总管全国“均输”来的物资财货,除去皇帝贵戚所用外,其余由国家经营,”贵则卖之,贱则买之”。汉武帝均输平准政策
D.以儒学之理论证宇宙之理
5.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中国与美国是当时英国最大的两个经济市场……英国本可能介入美国(内战)以重启棉花贸易,但却选择投入中国的内战。事后英国首相会把介入中国一事,当作英国为何得以在不干预美国内战下仍能熬过经济崩溃的原因。或者换句话说,英国靠着对中国内战放弃中立,才得以对美国内战保持中立。依据材料我们可以推论
667万吨
A.1949年-1953年B.1958年-1962年
皖南八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大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皖南八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大联考历史试卷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单选题1、2023年1月,山东省描博市临指区赵家徐姚村西发现了一处距今大约1.32万年的人类遗址。
出土的陶片质地均匀、器型规整,胎土掺杂着植物茎籽,属于典型的夹炭陶工艺。
该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动物骨髓,一些鹿类和鸟类的骨髓表面存在切割等痕迹。
赵家徐姚遗址的发现()111:m回国Diii圃’目’起家徐�i量J.i ti:土的原始向安A.呈现了新石器时代的典型特点B.反映了原始手工业的领先与发达c.提供了新旧石器时代过波的证据 D.E:11证了渔猫是食物的唯一来源2、历史学者冯天瑜认为“均田制以土地国有、计口授因为原则,摧毁大族豪强的庄园经挤,使大批自耕农和庶族地主得以产生,并参与分辜文化和权力回制的实行()A.推动了选官制度转型B解决了人口土地矛盾C.抑制了灌镇割据形成D保证了两税法的推行3、岳飞《满江红》中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p,视金人为“胡索”。
金世宗统治时期注重翻译中原地区的历史著作,强调“眠之所以命令翻译五经是要女真人知道仁义道德所在”。
元朝宰相脱脱主持修史时,规定:“(辽金宋〉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修成《辽史》《金史》《宋史》。
以上现象表明()A.政权对峙使民族矛盾激化c.传统儒家修史思想的变化B.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D.华夷一体观念的明显增强4、明清时期,诸多贪财吝啬的做商人物形象常常作为文学作品中的主角。
康熙《徽外|府志》中也有:“然其(做商)家居也,为俭啬而务蓄积。
……居乡数月,不占(沾)鱼肉。
”而明代学者归有光却在为做商程氏所作的寿序中,称扬程氏商人“慕义无穷,所至乐与士大夫交’p,即为“商而士者’p,程氏家族“以读书为业’p,实为“士而商者”。
这反映了当时()A.时人推崇敬商勤俭致富精神B商品经济发展冲击社会结构巳士商互动交融体现经世致用 D.文入学者深受伦理观念束缚5、“五口通商”以后,银两制度在各地迅速衍生出具有地域差别但又颇具特色的记账单位,即在各地度量衡不统一的前提下,形成多样化的“虚假两”制度。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Ⅲ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A. 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
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 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 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答案】D【解析】由图片信息可知,铁器实物的分布主要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铁器分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D符合题意;从图片材料中铁器分布的地区可知,当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铁制农具,故A中“普遍”说法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铁器实物的分布情况,不能得出新疆和中原地区的关系,也得不出冶铁技术的发展情况,故B、C不正确。
学%科网点睛: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属于图片类试题,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图片、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处时代背景及古代中国铁制农具的状况进行分析。
2。
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宰相人数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北宋(71) 南宋(62)高级官员20 8中级官员15 10低级官员12 8无官职记录24 36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答案】B点睛:本题属于表格类试题,解题的关键在于依据表中不同出身宰相的比重变化,结合两宋时期科举制的相关内容分析即可.3。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3卷历史(附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试题卷一、单选题1.(题文)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2.表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宰相人数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 8中级官员15 10低级官员12 8无官职记录24 36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3.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4.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
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5.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
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严复意在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6.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
这表明当时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7.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
(精校版)2018年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及答案(全国1、2、3卷三套)(word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1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2.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3.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
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4.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
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
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
这表明当时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5.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和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清政府却无所作为。
这反映了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C.清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6.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2卷历史(附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试题卷一、单选题1.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2.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
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3.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
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4.(题文)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5.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
这说明当时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6.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
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中国古代是“家国同构”的社会,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父为“家君”,君为“国父”。
由此可知A. 儒家思想根植于悠久的文化传统B. 分封制是“家国同构”的制度根源C. 血缘纽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顺D. “君权”是“父权”的延伸和扩张【答案】D【解析】“治国必先齐其家者”说明做好“家君”才能做好“国父”,即“君权”是“父权”的延伸和扩张,故D项正确;擦料未涉及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分封制,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出血缘纽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故C项错误。
2. 商鞅变法推行“异子之科”,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等;汉宣帝以孝治天下,对“父子别居”等现象进行惩治,曹魏废除“异子之科”。
以上变化反映了A. 以儒治国重视家庭人伦亲情B. 小家庭制不利于赋税的征派C. 以礼治国理念优于法家学说D. 社会动荡客观需要组建大家庭【答案】A【解析】商鞅变法的治国思想是法家思想,汉宣帝和曹魏时期否定“父子别居”说明儒家思想成为治国思想,重视家庭人伦亲情,故A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家庭有利于赋税的征派,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的优劣,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
点睛:本题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本题的现象是:由推行“异子之科”到否定“异子之科”,这反映的是本质是:儒家思想取代法家思想。
3. 宋代历朝皇帝不仅访书、藏书、刻书,而且带头读书,提倡读书。
结果宋代文武大臣读书蔚然成风。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印刷技术日益进步B. 注重文治的基本国策C. 理学强调格物致知D. 科举制度的日益完善【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君臣读书风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宋政府“重文”的基本国策,故B项正确;印刷技术的进步、理学强调格物致知以及科举制度的日益完善是宋代君臣读书风气形成的客观原因,故ACD错误。
4. 1393年全国缴纳田赋的土地850多万顷,到了1502年,全国缴纳田赋的土地为422万多顷。
由此可以推知明朝A. 人口大量锐减B. 工商业很发达C. 土地兼并产重D. 国库极为空虚【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是明代全国缴纳田赋的土地锐减,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明朝土地兼并严重带来的结果,故C项正确;明代中期人口大量增加,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工商业,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体现不出国库空虚,故D项错误。
5. 1872年,外国教习为同文馆拟订了“八年课程计划”。
前三年的课程侧重学习外语,后五年则偏重学习科学技术知识。
据此,该“课程计划”A. 背离了“中学为体”的思想B. 有利于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C.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 促使中国的教育走向殖民化【答案】B6. 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群龙无首。
第二天立宪派首领汤化龙出来帮忙出谋划策,以咨议局、教育会、商会的名义通电,请各地响应,随后各省纷纷独立。
由此可推知A. 各派合力促成辛亥革命成功B. 辛亥革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 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D. 君主立宪思想已被国人摈弃【答案】A【解析】武昌起义后,在立宪派的“出谋划策”下,各省才纷纷独立,这说明辛亥革命的成功是各派力量合力促成的,故A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B项错误;此时民主共和观念还未深入人心,故C项错误;由材料可知,此时的立宪派力量还很强大,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的主旨信息。
本题的主旨信息是:武昌起义后,在立宪派的“出谋划策”下,各省才纷纷独立。
由此判定答案。
7. 毛泽东说:“从中国革命的将来看,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
当然,其他根据地没有丢而我们又有了东北,中国革命的基础就更巩固了。
”这一战略思路的提出A. 适应了国民革命的需要B. 促进了土地革命的结束C. 推动了抗日战争的反攻D. 有利于解放战争的胜利【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强调了东北地区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这为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决战首选东北提供了理论支持,因此这一思路的提出有利于解放战争的胜利,故D项正确;ABC均不是解放战争时期,故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阶段特征,中国共产党重视东北地区是在解放战争时期,由此判定答案。
8.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电子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现代通信设备等产量增长迅速。
这反映了A. 新兴产业成为经济主导B. 传统产业出现较大退步C. 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D. 科教兴国战略贯彻实施【答案】D【解析】电子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现代通信设备等属于科学技术,因此这反映了科教兴国战略贯彻实施,故D项正确;我国的新兴产业还没有成为经济主导,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传统产业,故B项错误;1992年,中国才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故C项错误。
9. 早期罗马法规定正式的买卖要有复杂的程序和仪式,且在涉及无体物(如继承权)的转让时“无法可依”。
罗马人于是创造出一种“拟诉弃权”的办法,就是买卖双方伪装打官司,用假装诉讼的办法来使买方(原告)取得所有权。
“拟诉弃权”的出现表明A. 早期的罗马祛体系过于繁杂B. 法律的发展领先于社会的发展C. 罗马人的司法实践务实灵活D. 规避法律的司法活动时有发生【答案】C【解析】因为早期罗马法没有无体物(如继承权)的转让规定,于是创造出一种“拟诉弃权”的办法来解决此问题,这充分说明罗马人的司法实践务实灵活,故C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故错误;法律的发展是基于社会发展的,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不是规避法律,故D项错误。
10. 17至18世纪的英格兰人们曾以喝啤酒和麦芽酒的形式喝掉他们谷物总产量的一半,后来他们又转向喝中国茶,茶水里还要添加从牙买加舶来的食糖,从最低层的农民到最高层的贵族,英格兰人普遍消费茶叶,而且消费量极大。
材料反映了当时英格兰A. 生产力水平和消费水平较高B. 开始崇尚东方人的生活方式C. 贵族与平民的界线日益模糊D. 积极发展与东方的海外贸易【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英格兰人们曾以喝啤酒和麦芽酒的形式喝掉他们谷物总产量的一半”说明当时的英国生产力水平较高;“英格兰人普遍消费茶叶,而且消费量极大”说明英国人消费水平较高,故A项正确;B项错在“开始”;英格兰人普遍消费茶叶不能说明贵族与平民的界线日益模糊,故C项错误;D项只符合材料部分信息,不是材料的主旨,故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选项和材料一一对应,找出符合材料主旨的选项即可。
11. 马塞尔·杜尚在1919年创作完成《在蒙娜丽莎的脸上画上胡须》时曾说“如果我们永远把大师的作品压在自己头上,我们个人的精神就永远会受到‘高贵’的奴役。
”这反映出A. 新古典主义强调理性B. 浪漫主义重视感情C. 现实主义批判社会D. 现代主义突出自我【答案】D【解析】“如果我们永远把大师的作品压在自己头上,我们个人的精神就永远会受到‘高贵’的奴役。
”体现出作者突出“个人的精神”的强烈愿望,这是现代主义的突出特征,故D项正确;新古典主义出现于17、18世纪,故A项错误;浪漫主义流行于19世纪前期,故B项错误;现实主义流行于19世纪中期以后,故C项错误。
12. 麦克阿瑟主导的对日改革,以1948年为界,前一阶段以激进为主,包括农地改革,解散财阀,刷新内政等一系列民主化措施;1948年后减缓了政治改革,转向经济复兴。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美国和苏联冷战冲突加剧B. 战后经济急需恢复和发展C. 中国新民主革命取得胜利D. 配合马歇尔计划正常实施【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后美国减缓了对日本的政治改革,转向经济复兴,开始扶植日本,其主要原因是当时美苏冷战的加剧,故A项正确;B项不是美国政策转变的主要原因;中国新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是在1949年,故C项错误;马歇尔计划开始于1947年,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时间信息“1948年”,然后由此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即可。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末,清政府实行了鼓励垦荒,建立农牧垦殖公司、农业学校和农业试验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等政策,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大量农牧垦殖公司应运而生。
历年注册的农牧垦殖公司民国元年共有171家。
农牧垦殖公司主要分布在江苏的盐垦区、东北新垦区和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绝大部分公司由私人集股,合伙投资,在经营上推广近代工业中的组织和管理方法。
——摘编自《中国近代经济史》材料二从1860到1910年的这半个世纪内美国经历了一次农业革命,其中包括着农业机器的发明和科学耕种方法的日益推广,也产生了政府迅速和不断地对农业加以注意和协助,以及农业教育运动的广泛开展。
由于受到“宅地法案”的鼓励,农业区域便向西部推进,直到许多可用的土地都被优先占领。
1860年美国的人口总数是三千万人,到了1910年,住在农庄和乡下为农业所养活的人口就达到了五千万,农庄的数目由1860年的二百万个增加到1910年的六百万个。
在这半个世纪的时期以内,曾经有五亿亩以上的新土地被用于耕种;这个巨大的区域,为千百万人提供了新的住处,为欧洲与美洲不断增长的工业阶层提供了粮食。
——摘编自《美国经济史(下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中国农牧垦殖公司大量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20世纪早期和美国1860到1910年期间农业发展条件的相似性,并分析美国“农业革命”产生的影响。
【答案】(1)原因: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外国在华设厂及中国近代企业兴起,对中国经济作物及粮食需求扩大;清政府采取鼓励垦荒、兴农学的政策;西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的影响。
(2)相似性:政府政策的支持和鼓励;都有一定的待垦新地和荒地;采用近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
(影响:进一步推动了美国西部大开发;促进了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美国人口的增殖;加快了美国城市化进程;为欧美资本主义工业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解析】第(1)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信息“19世纪末,清政府实行了鼓励垦荒,建立农牧垦殖公司、农业学校和农业试验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等政策,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大量农牧垦殖公司应运而生”得出清政府采取鼓励垦荒、兴农学的政策;西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的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外国在华设厂及中国近代企业兴起,对中国经济作物及粮食需求扩大等。
第(2)问,“相似性”,根据二信息“包括着农业机器的发明和科学耕种方法的日益推广,也产生了政府迅速和不断地对农业加以注意和协助,以及农业教育运动的广泛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