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卡正确安装调试方法
DELL-服务器RAID卡安装配置步骤PPT课件
![DELL-服务器RAID卡安装配置步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46efdd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df.png)
第二部份 配置RAID 1 在主界面选择 RAID Properties 进行阵列卡配置
11
在RAID 配置界面中有三个选择项 查看已经存在的阵列配置 ( 此选项只有在已经存在阵列配置的情况下才出会现) 通常在第一次配置阵列时,只会出现 下面两项 创建 IM (镜像) 卷 (做RAID 1 ) (最多只允许两块硬盘做RAID1) 创建IS ( 条带)卷 (做RAID 0 )(最少2块,最多4块硬盘做RAID0)
25
(注意,不论是哪块硬盘掉线了,另一块存在的硬盘自动成为primary ,只是Slot 不变) 下图是slot0 的硬盘被拨掉后,Slot 1 的硬盘自动成为Primary
26
直接插一块新硬盘到slot 1 ,系统自动识别到此硬盘并开始rebuild ( 同步)
27
等到同步( rebuild )完成后,VD 就恢复正常了
如果将虚拟磁盘从一个 SAS 5/iR 控制器或计算机中删除,并移动到另一个控制器或计算机中,则该虚拟磁盘会变为 非活动状态。“Activate Mirror”(激活镜像)选项允许重新激活添加到系统中的非活动虚拟磁盘。该选项仅适用于选 定虚拟磁盘当前处于非活动状态的情况。 • 选择“Activate Mirror”(激活镜像)。 • 按 Y 键继续激活,或按 N 键放弃激活。 暂停一会后,虚拟磁盘将变为活动状态。 • 注:仅当迁移的虚拟磁盘处于最佳状态并且包含所有物理磁盘时,才支持激活迁移的虚拟磁盘。 • 删除虚拟磁盘 注意:删除虚拟磁盘之前,请确保备份虚拟磁盘上需要保留的所有数据。 • 请执行以下步骤删除选定的虚拟磁盘: • 选择“Delete Virtual Disk”(删除虚拟磁盘)。 • 按 Y 键删除虚拟磁盘,或按 N 键放弃删除。 • 按 <F3> 键以确认虚拟磁盘的删除。暂停一会后,固件将删除虚拟磁盘
DELL RAID阵列卡安装指南
![DELL RAID阵列卡安装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1a381e07e87101f69e31957b.png)
DELL RAID 阵列卡安装指南 安装和配置硬件Dell™ PowerEdge™可扩充 RAID 控制器 (PERC) 6/i、PERC 6/E 和 CERC 6/i 用户指南安 装 PERC 6/E 和 PERC 6/i 适配器在 PERC 6/E 上安装移动式电池备用单元 (TBBU) 在 PERC 6/E 适配器上安装 DIMM 在 控制器之间转移 TBBU卸 下 PERC 6/E 和 PERC 6/i 适配器从 PERC 6/E 适配器卸下 DIMM 和电池从 PERC 6/i 适配器或 PERC 6/i 集成控制器断开 BBU 的连接在 PERC 6/E 适配器上设置冗余路径支持在 PERC 6/E 适配器上从冗余路径支持恢复到单路径支持 在 Dell 模块化刀片式系统(仅限维修过程)中卸下和安装 PERC 6/i 和 CERC 6/i 集成存储控制器卡警告: 只有经过培训的维修技术人员才能卸下系统护盖并拆装系统内部的任何组件。
在执行所有步骤之前,请参阅随系统附带的 安全和保修信息,以了解有关安全预防措施、拆装系统内部组件 以及防止静电释放的完整信息。
小心: 静电释放可能会损坏敏感组件。
拿放组件时,应始终采用正确的静电防护措施。
如果触摸组件时未正确接地,则可能会损 坏设备。
注: 有关兼容控制器的列表,请 参阅随系统附带的说明文件。
安装 PERC 6/E 和 PERC 6/i 适配器1. 打开 PERC 6/E 适配器的包装并检查是否有任何损坏。
注: 如果控制器损坏,请与 Dell 技术支持联络。
2. 关闭系统和连接的外围设备,并断开系统与电源插座的连接。
有关电源设备的详细信息,请参阅随系统附带的《硬件用户手册》或 Dell 支持网站 上的《硬件用户手册》。
3.断开系统与网络的连接并卸下系统护盖。
有关打开系统的详细信息,请参阅您系统的《硬件用户手册》。
4.选择一个闲置的PCI Express (PCI-E) 插槽。
常见中低端磁盘阵列的安装调试方法
![常见中低端磁盘阵列的安装调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18ccf00195f312b3069a563.png)
常见中低端磁盘阵列的安装调试方法在很多人眼里,磁盘阵列具有一定的技术神秘感。
其实,磁盘阵列发展到现在,安装调试以及维护已经变得越来越简单了,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存储概念,另外对服务器系统稍微了解一些,就能够进行磁盘阵列的安装调试。
磁盘阵列安装调试思路1.硬件安装在打开磁盘阵列外包装后,我们一般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插上电源进行通电测试,打开电源开关,设备自身会进行自检,如果LCD上没有显示报警信息,部件模块也没有发出红灯或报警声,此时表示设备基本正常;接下来把硬盘安装在盘托上,插入硬盘插槽,然后根据硬件安装说明书,安装好机架导轨,把磁盘阵列装到机架上;再把SCS线(或FC跳线)一头接在磁盘阵列的SCSI或FC)通道上,一头接在服务器的HBA卡上(光纤交换机上),此时便完成了磁盘阵列硬件的安装。
一般来说,专业的磁盘阵列都有 3 种简单的安装调试方法:通过LCD液晶面板进行安装调试;通过RS232串口进行安装调试;通过以太网端口进行安装调试。
这三种方式实现的功能都差不多,只是界面不一样。
⑴LCD调试LCD由于一次能够显示的内容有限,所以主要供对产品功能菜单非常熟悉的人使用,另外LCD对后期的维护更加方便。
所有厂商LCD面板上都有4个标准按钮,即“ESC、“ENT “UP”、“DOWN”。
ESC用来进行退出、回到上一层目录、取消等操作,ENT用来进行确认、进入下一层子目录等操作,UP/DOWN 用来进行上下翻动等操作,输入数字和字母可以使用UP/DOWN键翻动数字和字母,使用ENT选择。
(2)RS232串口调试RS232串口调试方式主要供存储工程师使用,它相对直观一些,有一定存储技术基础的工程师可采用这种方式,看看说明书就能进行安装调试。
另外,升级Firmwire 、修改产品型号等特殊功能必须要通过RS232串口来进行。
(3)以太网调试通过以太网端口进行管理,主要供终端用户使用,这种方式最为直观、简便,比较适合最终用户的系统管理员使用。
DELLR730服务器阵列卡配置、VMware安装、WIN2008安装
![DELLR730服务器阵列卡配置、VMware安装、WIN2008安装](https://img.taocdn.com/s3/m/bfea5274453610661fd9f426.png)
精心整理DELLR730服务器安装服务器阵列卡配置、虚拟服务器(VMware)安装、WIN2008服务器系统安装对RAID进行操作很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请在操作之前务必将重要数据妥善备份,以防万一。
名称解释:Disk?Group:磁盘组,这里相当于是阵列,例如配置了一个VD(Virtual?Disk):?PD(Physical?Disk):?物理磁盘HS:Hot?Spare?热备Mgmt:管理一、R730服务器阵列卡配置:1、开机,CTRL+R2、3、,按F2进入创建VD界面,如图:选中VD。
进入如下界面:RAID5,选中对应的物理磁盘、设置VD容量大小,选择高级(选中OK。
至此完成RAID5阵列卡配置。
4、知识拓展:a.RAID是英文RedundantArrayofIndependentDisks的缩写,翻译成中文意思是“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有时也简称磁盘阵列(DiskArray),RAID技术的两大特点:一是速度、二是安全。
前期先做RAID阵列配置规划,是以传输速度为目标,还是以容量优先考虑,选择合适的RAID。
目前用的较多RAID如下优缺点:RAID0原理及简介:系统向三个磁盘组成的逻辑硬盘(RAID0磁盘组)发出的I/O数据请求被转化为3项操作,其中的每一项操作都对应于一块物理硬盘从理论上讲,速度为硬盘吞吐量*硬盘数量优点:没有数据冗余,高可用性,很高的传输速率,大大提高储存性能缺点:正是因为没有数据冗余,RAID0在提高性能的同时,并没有提供数据可靠性,如果磁盘失效,将影响到整个数据,一旦损坏,无法恢复。
适用:适用于个人、者图形工作站等数据安全要求不高的领域。
注意事项:1.raid0的两个硬盘必须容量、规格相同。
2.组成raid0的两个硬盘在改变主从盘设置时将需要重新分区,原来磁盘里的所有数据将全部丢失。
同一通道的两个硬盘在不改变主从盘设置的前提下可以更改位置,其结果不影响磁盘里的数据和读写操作。
940-8i阵列卡操作手册
![940-8i阵列卡操作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7b63b2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4.png)
940-8i阵列卡操作手册一、概述940-8i阵列卡是一款高性能的PCIe扩展卡,适用于各种需要高带宽、高可靠性的存储应用场景。
本操作手册旨在帮助用户了解940-8i阵列卡的安装、配置、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发挥其性能和功能。
二、产品特点1.高性能:940-8i阵列卡支持高速的PCIe接口,具备出色的数据传输和处理能力,适用于大规模存储应用场景。
2.可靠性:阵列卡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扩展性:阵列卡支持多种存储设备,可根据需求进行扩展,提高存储容量和性能。
三、安装步骤1.准备工具:安装所需的工具和驱动程序,如螺丝刀、PCIe插槽卡等。
2.插入阵列卡:将940-8i阵列卡插入计算机的PCIe插槽中,确保稳固。
3.连接设备:根据需求,将存储设备连接到阵列卡的相应接口。
4.驱动程序:安装阵列卡的驱动程序,以确保系统能够正确识别和访问存储设备。
四、配置与管理1.登录界面:通过操作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入阵列卡的配置界面。
2.阵列设置:创建和管理RAID阵列,提高数据安全性和性能。
3.磁盘管理:添加、删除和调整磁盘的配置,以满足应用需求。
4.安全管理:设置安全管理参数,如密码策略、访问控制等,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5.备份与恢复:备份和恢复阵列卡的重要数据和配置信息,以防数据丢失。
五、使用技巧1.优化性能:根据应用需求,合理配置阵列卡的参数,如RAID级别、缓存大小等,以提高性能。
2.故障排除:掌握常见故障现象和解决方法,如阵列卡无响应、磁盘故障等,及时排除故障。
3.安全防范:加强安全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确保密码安全,并定期更换密码。
六、保养与维护1.定期清洁:保持阵列卡的清洁,避免灰尘和湿气侵入。
2.定期更新:及时更新阵列卡的固件和驱动程序,确保性能和安全性。
3.备份数据:定期备份阵列卡的重要数据,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
七、常见问题解答本手册提供了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答,如安装失败、配置错误等。
DELL服务器RAID卡安装配置步骤
![DELL服务器RAID卡安装配置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e940da5e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3c.png)
DELL服务器RAID卡安装配置步骤
一、RAID卡安装配置前提条件
1.安装的DELL服务器是支持RAID的型号;
2.RAID卡是DELL公司推荐的,确保和服务器兼容;
3.有足够的机架空间放置RAID卡及其附件;
4.确保系统有购买并支持RAID卡的许可证,如未购买,则需要购买RAID卡许可证来激活RAID卡功能;
5.确保RAID卡有特定的驱动,RAID卡在安装之前,驱动程序需要先
安装在服务器上;
6.确保存在RAID卡的磁盘组之前,服务器上所有的硬盘都已经连接
正常,并且已经通过BIOS进行识别;
7.安装该RAID卡的服务器是新购买的服务器,或者未安装RAID卡的
老服务器;
二、安装和配置RAID卡
1、将RAID控制器安装到服务器上
(1)新服务器:取下服务器的保护装置,将RAID卡安装在PCI插槽,并根据说明书的指示,将RAID卡放置在服务器的机架上;
(2)老服务器:将服务器中此RAID卡之前安装的其它设备取下,并
将新RAID卡安装上,根据说明书的指示,将RAID卡放置在服务器的机架上;
2、按说明书要求,将RAID卡上的电源和相应的线路连接到服务器上,确保RAID卡已经连接正常;
3、设置BIOS引导
(1)按服务器说明书要求,进入服务器BIOS设置界面,并设置服务
器的RAID引导方式,并将RAID控制器设置成“开启”的状态;。
DELL 服务器RAID卡安装配置步骤ppt课件
![DELL 服务器RAID卡安装配置步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1001e7844769eae109edaa.png)
整理ppt
6
按Alt+D 可以查看设备的具体属性(包括对此块硬盘进行 Verify !)
整理ppt
7
主界面的查看/设置适配卡的高级属性 (Advanced Adapter Properties )
整理ppt
8
在Advanced Adapter Properties 中有以下
整理ppt
9
这里面有一项 PHY 属性很重要,就是 Discovery Status 它可以显示一些SAS 链路/协议上的一些问题
整理ppt
26
直接插一块新硬盘到slot 1 ,系统自动识别到此硬盘并开始rebuild ( 同步)
整理ppt
27
等到同步( rebuild )完成后,VD 就恢复正常了
整理ppt
28
如果在Degrade 状态下插一块硬盘到其它Slot 上这时候进入 管理虚拟磁盘中, 就可以选择管理第二块磁盘了
整理ppt
22
• “管理第二块磁盘”的作 用是用于将次驱动器添加 到丢失了成员且性能下降 的 IM 虚拟磁盘中。
• 该选项在以下条件下不可 用:
整理ppt
23
第三部份 Rebuild failed HDD 下面举个例子: 两块73G 硬盘做了RAID 1 , 在操作系统安装好后,人为的将第二块硬盘移除, 然后再插入一块硬盘到slot 2
整理ppt
29
系统会发现一块新磁盘,请将光标移动到第二块磁盘的”Add Disk”上
整理ppt
30
用空格或是加减号将加亮的No 改成 Yes ,然后再按 C 提交更改
整理ppt
31
出现提示保存/放弃更改,这里我们选择保存更改,然后再按F3确认
DELL_R210(S100-S300)阵列卡设置教程
![DELL_R210(S100-S300)阵列卡设置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d349278c84868762caaed530.png)
DELL R210(S100-S300阵列卡)阵列设置教程创建磁盘,首先需要将磁盘初始化。
光标移至Initialize Physical Disk(s)选回车用INS插入键将需要配置虚拟磁盘的硬盘选中按C键初始化硬盘初始化完选Create Virtual Disk选项。
开始创建虚拟磁盘用Ins插入键选中需要配置虚拟磁盘的硬盘(这里我们以raid1为例)选中raid1按回车选择热备,如果需要选择Dedicated,如果不需要配置选None用Ins插入键选择需要配置热备的硬盘。
按回车缓存的政策选择,选中读和写按C创建虚拟磁盘删除虚拟磁盘选中Delete Virtual Disk(s)按回车用Ins键插入需要删除的虚拟磁盘,按回车。
按C确认配置raid5,选中创建回车,用Ins键插入需要创建的磁盘选择raid5,回车配置热备这里选中None选择读/写策略按C创建选择交换虚拟磁盘顺序,选择Swap Two Virtual Disks.用Ins插入需要交换的虚拟磁盘管理全局热备选择 Manage Global Hot Spare(s)按回车有(创建和取消)两个选项用INS插入需要热备的硬盘按C创建移除热备硬盘用Ins插入需要移除的硬盘,按回车继续按C创建查看物理磁盘选择 View Physical Disk Details选项回车查看虚拟磁盘选择View Virtual Disk Detail回车当插入新的硬盘时,如果没有直接认到可以选择Rescan Disks重新扫描一下控制器选择回车,INT13 Boot Support默认为ON。
如果设置为OFF,raid卡不启用。
如果硬盘连到卡上将认不到硬盘。
Pause if Dearaded 当虚拟磁盘降级时中断启动Pause if Failed 当虚拟磁盘失败时中断启动机器重启。
磁盘阵列安装方法
![磁盘阵列安装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b9b0d35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96.png)
磁盘阵列安装方法一、磁盘阵列的概念和作用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简称RAID)是将多个硬盘组合在一起,通过数据分段、校验和冗余等技术实现数据的高效存储和保护。
磁盘阵列可以提供更高的数据存储容量、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可靠的数据安全性,被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工作站和企业级存储系统等领域。
二、选择合适的磁盘阵列类型根据具体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磁盘阵列类型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磁盘阵列类型包括RAID 0、RAID 1、RAID 5、RAID 6和RAID 10等。
不同的RAID类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例如RAID 0提供了更高的读写性能,但没有冗余备份;RAID 1通过镜像技术实现数据冗余,但存储容量较低;RAID 5通过分布式校验实现数据冗余,并兼具存储容量和读写性能等方面的平衡。
三、准备磁盘和硬件设备在安装磁盘阵列之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硬盘和硬件设备。
确保硬盘的接口类型和阵列控制器相匹配,同时注意硬盘的容量和数量是否满足所需的存储空间。
此外,还需要确认服务器或主机的电源和散热系统是否能够支持额外的硬盘阵列设备。
四、安装磁盘阵列控制器磁盘阵列控制器是实现磁盘阵列功能的关键设备,它负责管理和控制多个硬盘的数据读写、校验和冗余等操作。
根据具体的服务器或主机型号,选择相应的磁盘阵列控制器,并按照说明书的指引将其安装到对应的插槽上。
确保插槽与控制器的接口类型匹配,并注意插槽的定位和固定方式。
五、连接硬盘和电源线将准备好的硬盘插入到磁盘阵列控制器提供的硬盘插槽上,并正确连接数据线和电源线。
根据硬盘的接口类型,选择合适的数据线进行连接,例如SATA、SAS或SCSI等。
注意插头与插槽的方向,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同时,根据硬盘的电源需求,连接相应的电源线,并确保电源供应稳定可靠。
六、配置磁盘阵列在硬件连接完成后,需要通过相应的软件工具或BIOS界面对磁盘阵列进行配置。
5I阵列卡设置图文教程
![5I阵列卡设置图文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cd11ad6e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d.png)
DELL5/I阵列卡设置图文说明DELL PERC 5i SAS Raid卡,双通道SAS Raid卡,最多可以接8个SAS接口或者SATA接口的服务器硬盘,LSI Logic 1068 SAS控制芯片,IOP333的协处理器,512M DDRII Reg-ECC 缓存,带有缓存电池,支持多种阵列模式:0、1、5、10等,原生PCI-E 8X接口,兼容PC I-E 16X插槽3Gb/s 8端口内部SAS RAID适配器作为首个推向市场的8端口串行SCSI(SAS)RAID解决方案,5/i为SAS驱动器、SATA I I驱动器或者两种驱动器的任意组合提供了高级的容错性能。
采用高性能Intel I/O处理器优化RAID性能、并通过PCI-Express主机接口提高带宽的SAS 8408E提供了智能而强健的RAID解决方案。
另外,此适配器支持256MB DDRII SDRAM用于数据缓存,并且支持智能便携式电池备份模块(iTBBU),可在72小时完全断电事故下保存缓存数据。
便携式缓存模块甚至能移到新的MegaRAID适配器上,同时保存完整的数据。
特性8个内部SAS/SATA端口两个x4 SFF 8484连接器每端口全双工3 Gb/s吞吐速率支持RAID0、1、5、6、10、50与60支持大于2TB阵列Intel IOP333 I/O处理器遵从PCI Express 1.0a每线2.5 Gb/sx8线带宽256MB DDRII 400MHz SDRAM智能便携式电池备份DIMM模块高级数据完整性和可恢复性,增强的故障处理和报告功能在线容量扩展(OCE)在线RAID级别升级(RLM)全面的管理和配置功能完全SAS扩展支持(可支持32个硬盘)下面是此卡的设置图文说明:进入设置界面,显示阵列管理快捷键<Crtl>+<R>,固件版本,与磁盘如果有这样的信息:表示阵列卡没有电池、电池没充好电、电池有问题。
磁盘阵列卡的安装方法
![磁盘阵列卡的安装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2e37d25bcd126fff7050b76.png)
磁盘阵列卡的安装方法在做服务器的时候我们通常会用到磁盘阵列卡,对于初次安装磁盘阵列卡的朋友来讲是一个难题。
首先我们要按自已的需要来选择磁盘阵列的模式。
现将磁盘阵列的模式详细讲一下:近年来,硬盘无论在容量、存取速度还是可靠性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高,然而这一提高还是跟不上处理器的发展要求,使得硬盘仍然成为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瓶颈。
为了解决应用系统对磁盘高速存取的要求,人们采取了多种措施。
1988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D.A.Patterson教授提出的廉价冗余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简称RAID)就是其中一种。
RAID将普通硬盘组成一个磁盘阵列,在主机写入数据,RAID控制器把主机要写入的数据分解为多个数据块,然后并行写入磁盘阵列;主机读取数据时,RAID控制器并行读取分散在磁盘阵列中各个硬盘上的数据,把它们重新组合后提供给主机。
由于采用并行读写操作,从而提高了存储系统的存取程度。
此外,RAID磁盘阵列还可以采用镜像、奇偶校验等措施,来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根据RAID所采用的方法不同,可以将其分为0-5六个级别:RAID0:主机要求写入数据时,RAID控制器将数据分成许多块,然后并行地将它们写到磁盘阵列中的各个硬盘上;读出数据时,RAID控制器从各个硬盘上读取数据,把这些数据恢复为原来顺序后传给主机。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采用数据分块、并行传送方式,能够提高主机读写速度,并且磁盘阵列中存储空间没有冗余。
但它对系统的可靠性没有任何提高,任一个硬盘介质出现故障时,系统无法恢复。
RAID1:它把磁盘阵列中的硬盘分成相同的两组,互为镜像,当任一磁盘介质出现故障时,可以利用其镜像上的数据恢复,从而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
对数据的操作仍采用分块后并行传输方式。
所有RAID1不仅提高了读写速度,也加强系统的可靠性。
但其缺点是硬盘的利用率低,冗余度为50%。
阵列卡正确安装调试方法
![阵列卡正确安装调试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10770fe7c1cfad6195fa7fd.png)
阵列卡正确安装调试方法!!首先我们把创世纪系统第一个区克隆到C盘,这里的C盘是指你事先找一个普通的IDE硬盘连接在主板上,这个盘可以以后做系统和备份盘,也可以用来把系统克隆上阵列,这个在后面提到。
克隆好以后,关机。
我们把TX2卡插到*近AGP槽的第2或者第4各pci上面,之所以这样,是为了尽可能避免与网卡,尤其是千兆卡冲突,创世纪官方推荐网卡插在第1或者第3、5槽,就是单数槽。
据说是避免与软声卡之类的冲突;插好以后,千万不要连接硬盘,否则可能根本不能用。
插好卡以后我们进入2000系统,系统会提示发现新硬件,提示安装驱动,选择下一步以后,提示输入驱动的位置,我们PROMISE提供的安装软磁盘,在确定驱动位置的地址兰输入A:\WIN2000,选择下一步,直到安装完成,然后重新启动,还是不要连接硬盘,在进入2000,看到设备管理器的磁盘驱动器下面出现PROMISE DEVICE。
这时候说明阵列卡安装成功了。
关机,插上硬盘,在这里强烈推荐使用4块40或60G硬盘,因为盘数越多速度越快!TX2000有两个IDE接口,每条数据线带两块盘,主从跳线设置好,和普通的设置方法一样,特别说明一下,如果你需要用3块盘,那么第3块一定要作为第1个IDE口上面的那个硬盘的从盘。
接好以后开机,等系统检测完了以后,阵列卡的BIOS开始工作,并在寻找完硬盘以后提示发现了几个盘,还有题是你按CTRL+F进入设置界面。
我们按CTRL+F,进入设置界面,选择地3项创建阵列,就是Define Array,我们以创建RAID 0为例,阵列模式(Mode)选择Stripe,下面的分块选择最大,比如256k,然后下面列出了你目前的硬盘数量,用空格健来选择,我们都选择Y,最后按ctrl+Y保存,在按Y退出,这样阵列就创建好了。
接下来就是用sfdisk分区,或者启动系统,用2000的磁盘管理分区也可以。
最后就是以区对区的形式分别克隆系统,我想到这一步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因为在sfdisk,2000系统里面,整个阵列被视为一块大小为几个硬盘总和的大硬盘,那么对这个“大硬盘”的操作方法就和操作一盘硬盘的方法一样,就不再多说了。
磁盘阵列安装终极图文教程
![磁盘阵列安装终极图文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1a84aff2f61fb7360b4c654e.png)
磁盘阵列安装终极图文教程一、准备工作:阵列必要:2个大小相同型号周期一致的硬盘(用于R0,R1,JOB模式)硬件工具:一个硬盘载体,用于母盘制作,主盘启动(可以用IDE/SATA硬盘,USB移动硬盘,大容量U盘)软件工具:HDTunePro,带WINPE的U盘启动盘,驱动精灵。
如果要新装系统,GHOST安装盘,硬装盘自选。
我本机已经有个WD 500G 的绿盘了,我目标是把500G 绿盘资料转到阵列R0 1TB上。
我购买了2个全新同型号的WD 500G 蓝盘来做这次演示!这个是我的绿盘2个全新硬盘二、安装组建篇1.硬件阵列的组建:阵列我以前就说过是主板带的硬盘模式而已。
组建硬件阵列第一步:接上2个全新的WD 500G 蓝盘。
第2步:进入主板BIOS设置界面,找到硬盘模式相关设置,设置完成保存退出重启!看到没有Storage Configuration,点击进入由于主板支持单独定义2组SATA硬盘1-4 5-6两组本次使用的主启动盘是SATA的原因在这里有些主板不能这样单独设置的话请使用其他介质!正确的设置BIOS 1-4 阵列模式5-6 IDE模式对应硬盘也要在主板相应的编号接口上插好哦搜集整理:电脑实用技巧&实用绿色破解软件电脑100 第3步:进入阵列参数设置阵列类型保存BIOS退出重启后将出现下面的画面记住按CRTL+F 这2个键进入设置!阵列功能主界面有4个选项:1.查看阵列。
2.组建功能。
3。
删除类 4.控制设置我们这里需要用到的是第2个:LD VIEW/LD DEFINE MENU 点进入出现如下界面如何创建阵列呢同学需要注意下面这里的提示:< CTRL+C > Define LD 这个就是创建阵列的操作界面了!!进入阵列创建模式的菜单操作指令最下面都有《上下》选择《空格》修改。
2个硬盘可以创建阵列0 、1、JBOD 这三个模式,通常我们选择RO R1 这2个JOB那个无视了,这个JBOD 模式等于2个硬盘“无缝焊接” 第一个装满了装第2个!!正确的RO 设置注意128K Y Y 2个下图搜集整理:电脑实用技巧&实用绿色破解软件电脑100 设置完成保存弹出一个界面这个界面说的是:要给这个阵列命名就再按Ctrl+Y 不需要名字的话就任意键下一步按照提示保存退出组建完成重启后提示是这样的(我取了个名字1TB )第4步安装系统首先说明这里安装如果使用常规手段必然导致的结果是系统不能识别阵列蓝屏!所以我们换个角度让系统识别阵列(就是如何在系统启动的时候就有驱动可用)接上原来的WD 绿盘插在SATA 5-6 这组上进BIOS 设置硬盘启动优先启动WD 绿盘搜集整理:电脑实用技巧&实用绿色破解软件电脑100 以上操作后进入绿盘上原来的WIN7 系统嘿嘿就会提示这个东西啦有同学以前装过完整驱动的话当然这个时候是可以加载到的,有同学没有装过会提示安装不成功怎么办呢!!看吧感谢驱动精灵驱动人生这2款超好用的软件驱动完整后阵列就可以看到了这里可以不用分区什么的,如何系统到阵列我们下面讲.(注意这里必须保证能在系统下看到阵列。
阵列卡安装方法
![阵列卡安装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8dcdabffd0a79563c1e7226.png)
阵列卡安装方法首先我们把创世纪系统第一个区克隆到C盘,这里的C盘是指你事先找一个普通的IDE硬盘连接在主板上,这个盘可以以后做系统和备份盘,也可以用来把系统克隆上阵列,这个在后面提到。
克隆好以后,关机。
我们把TX2卡插到*近AGP槽的第2或者第4各pci上面,之所以这样,是为了尽可能避免与网卡,尤其是千兆卡冲突,创世纪官方推荐网卡插在第1或者第3、5槽,就是单数槽。
据说是避免与软声卡之类的冲突;插好以后,千万不要连接硬盘,否则可能根本不能用。
插好卡以后我们进入2000系统,系统会提示发现新硬件,题诗安装驱动,选择下一步以后,提示输入驱动的位置,我们PROMISE提供的安装软磁盘,在确定驱动位置的地址兰输入A:\WIN2000,选择下一步,直到安装完成,然后重新启动,还是不要连接硬盘,在进入2000,看到设备管理器的磁盘驱动器下面出现PROMISE DEVICE。
这时候说明阵列卡安装成功了。
关机,插上硬盘,在这里强烈推荐使用4块40或60G硬盘,因为盘数越多速度越快!TX2000有两个IDE接口,每条数据线带两块盘,主从跳线设置好,和普通的设置方法一样,特别说明一下,如果你需要用3块盘,那么第3块一定要作为第1个IDE口上面的那个硬盘的从盘。
接好以后开机,等系统检测完了以后,阵列卡的BIOS开始工作,并在寻找完硬盘以后提示发现了几个盘,还有题是你按CTRL+F进入设置界面。
我们按CTRL+F,进入设置界面,选择地3项创建阵列,就是Define Array,我们以创建RAID 0为例,阵列模式(Mode)选择Stripe,下面的分块选择最大,比如256k,然后下面列出了你目前的硬盘数量,用空格健来选择,我们都选择Y,最后按ctrl+Y保存,在按Y退出,这样阵列就创建好了。
接下来就是用sfdisk分区,或者启动系统,用2000的磁盘管理分区也可以。
最后就是以区对区的形式分别克隆系统,我想到这一步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因为在sfdisk,2000系统里面,整个阵列被视为一块大小为几个硬盘总和的大硬盘,那么对这个“大硬盘”的操作方法就和操作一盘硬盘的方法一样,就不再多说了。
联想rd650阵列安装系统步骤知识讲稿
![联想rd650阵列安装系统步骤知识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6093cc5c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a.png)
04
阵列卡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技术创新
持续的硬件升级
阵列卡硬件将不断升级,提高性能和可靠性。
智能化管理
阵列卡将集成更多的智能化管理功能,如自动故 障诊断、预测性维护等。
高速接口
阵列卡将支持更高速的数据传输接口,如PCIe 4.0 和更高速的SAS/SATA接口。
应用领域拓展
大数据存储
阵列卡将更好地支持大数据存储和处理,满足不断增长的数据需 求。
管理便利性
阵列卡提供集中管理和远 程监控功能,方便管理员 对存储资源进行管理。
阵列卡的分类
基于RAID的阵列卡
提供不同RAID级别以实现数据冗余和性能优化。
分布式文件系统阵列卡
基于分布式文件系统技术,提供高性能和可扩展的存储解决方案。
虚拟化存储阵列卡
通过虚拟化技术,将多个物理存储设备统一管理,提供高效存储资 源池。
云计算和虚拟化
阵列卡将更好地支持云计算和虚拟化环境,提供高效、可靠的数 据存储和管理。
AI和机器学习
阵列卡将更好地支持AI和机器学习应用,提供高性能的数据处理 能力。
未来发展方向
绿色环保
阵列卡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采用更高效的能源利用技术和环保材 料。
软件定义存储
阵列卡将更加软件定义化,提供更加灵活和可扩展的数据存储和管 理能力。
阵列卡的工作原理
数据冗余
阵列卡通过数据冗余技术,将数 据分散存储在多个磁盘上,确保 数据安全和可用性。
并行处理
阵列卡通过并行处理技术,同时 对多个磁盘进行径优化
阵列卡通过优化数据路径,减少 数据传输延迟,提高存储系统的 读写效率。
02
联想rd650阵列卡安装步骤
联想rd650阵列安装系统 步骤知识讲稿
RAID 1 阵列安装方法
![RAID 1 阵列安装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556e6e619e8b8f67c1cb9db.png)
IBM X3650是一台前几年买的服务器,两块146G硬盘做的RAID1,主要用途就是做财务软件服务器和文件服务器用。
前阵子机器总是无故死机,经查是其中一块硬盘故障,无法正常工作,后经询修改复一块硬盘的费用比买一块新硬盘还高。
于是就决定买一块同型号新硬盘。
上次做RAID1那是几年的事,操作步骤基本忘光,于是从网上google、baidu了很久,发现说的很多,但是不明了,于是把更换硬盘的过程记录,给需要的朋友做个参考。
更换硬盘其实很简单,就是两步:第一步,安装硬盘,第二步,设置硬盘。
下边详细说说。
安装硬盘我们的服务器是使用SERVERAID 8K-1做的RAID1(RAID1中小型企业服务器备份比较合适的方案,数据安全性相对较高、运行速度还可以,费用还可以接收。
就是硬盘容量是原来的二分之一。
其它RAID方式请google)。
关于是否热插拔硬盘的问题,我关机插拔硬盘、开机状态插拔硬盘都试过,应该都没有关系,不然为啥还要花那么多钱买服务器硬盘呢。
基本就是插入硬盘后,硬盘绿灯会闪两下,之后就没有动静。
如果你会把硬盘插入服务器,看到绿灯闪两下,那么这一步就完成了。
设置硬盘根据上一步操作的把硬盘插入到服务器上,你肯定会有一个疑问,这个硬盘到底有没有工作呢,你也肯定看出问题了,就是原来的一块硬盘在旁边的嘎嘎的叫着,而新插入的硬盘安静地有点可怕,什么动静都没有。
那么可以肯定你的新插入的硬盘还没有工作。
该怎么样让他工作呢,请各位注意向下看。
(1)如何进入ServeRAID管理界面开机运行程序出现如下提示,按提示操作按<Ctrl+A>组合键,如下:(2)格式化新硬盘进入界面后就会看到一个蓝色的背景,上有提示Options几个选项。
选择“Array Configuration Utility”,进入如下界面:选择“Initialize Drives”,即格式化硬盘。
你会看到有两块硬盘,包括一块原来的硬盘和一块我们刚插入的硬盘,这时候就要小心,因为你不知道哪块是你刚插入的硬盘,哪块是原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阵列卡正确安装调试方法!!首先我们把创世纪系统第一个区克隆到C盘,这里的C盘是指你事先找一个普通的IDE硬盘连接在主板上,这个盘可以以后做系统和备份盘,也可以用来把系统克隆上阵列,这个在后面提到。
克隆好以后,关机。
我们把TX2卡插到*近AGP槽的第2或者第4各pci上面,之所以这样,是为了尽可能避免与网卡,尤其是千兆卡冲突,创世纪官方推荐网卡插在第1或者第3、5槽,就是单数槽。
据说是避免与软声卡之类的冲突;插好以后,千万不要连接硬盘,否则可能根本不能用。
插好卡以后我们进入2000系统,系统会提示发现新硬件,提示安装驱动,选择下一步以后,提示输入驱动的位置,我们PROMISE提供的安装软磁盘,在确定驱动位置的地址兰输入A:\WIN2000,选择下一步,直到安装完成,然后重新启动,还是不要连接硬盘,在进入2000,看到设备管理器的磁盘驱动器下面出现PROMISE DEVICE。
这时候说明阵列卡安装成功了。
关机,插上硬盘,在这里强烈推荐使用4块40或60G硬盘,因为盘数越多速度越快!TX2000有两个IDE接口,每条数据线带两块盘,主从跳线设置好,和普通的设置方法一样,特别说明一下,如果你需要用3块盘,那么第3块一定要作为第1个IDE口上面的那个硬盘的从盘。
接好以后开机,等系统检测完了以后,阵列卡的BIOS开始工作,并在寻找完硬盘以后提示发现了几个盘,还有题是你按CTRL+F进入设置界面。
我们按CTRL+F,进入设置界面,选择地3项创建阵列,就是Define Array,我们以创建RAID 0为例,阵列模式(Mode)选择Stripe,下面的分块选择最大,比如256k,然后下面列出了你目前的硬盘数量,用空格健来选择,我们都选择Y,最后按ctrl+Y保存,在按Y退出,这样阵列就创建好了。
接下来就是用sfdisk分区,或者启动系统,用2000的磁盘管理分区也可以。
最后就是以区对区的形式分别克隆系统,我想到这一步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因为在sfdisk,2000系统里面,整个阵列被视为一块大小为几个硬盘总和的大硬盘,那么对这个“大硬盘”的操作方法就和操作一盘硬盘的方法一样,就不再多说了。
前面说到的那个系统盘,如果不想要它,只需要一个阵列独立工作,那么这个时候可以把它里面的东西克隆上阵列了,应该事先单独给阵列分一个区用于克隆系统,就是C盘,克隆完以后拿掉系统盘,用sfdisk把你刚才克上去的系统区设置为活动分区,并重写MBR引导,最后再主板BIOS设置为从SCSI设备启动就可以了。
当然这一步也可以事先设置。
最后特别提到一点就是掉阵列,这是大家最最害怕的事情,promise会尽力避免这一故障,但是我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要做好下面3个关键性的工作:1、保证使用300W以上的大功率电源,因为挂接硬盘的数量太多,普通电源根本不能胜任。
2、最好为每个盘或者机箱配备散热风扇。
因为组成阵列以后,每一块硬盘都与同伴同时工作,这样硬盘工作量会加大。
3、务必保证几个硬盘的电源线连接稳定,最好用胶布固定。
4、保证阵列卡插接稳固。
5、最后一点了,就是给服务器配备UPS不间断电源首先我们把创世纪系统第一个区克隆到C盘,这里的C盘是指你事先找一个普通的IDE硬盘连接在主板上,这个盘可以以后做系统和备份盘,也可以用来把系统克隆上阵列,这个在后面提到。
克隆好以后,关机。
我们把TX2卡插到*近AGP槽的第2或者第4各pci上面,之所以这样,是为了尽可能避免与网卡,尤其是千兆卡冲突,创世纪官方推荐网卡插在第1或者第3、5槽,就是单数槽。
据说是避免与软声卡之类的冲突;插好以后,千万不要连接硬盘,否则可能根本不能用。
插好卡以后我们进入2000系统,系统会提示发现新硬件,题诗安装驱动,选择下一步以后,提示输入驱动的位置,我们PROMISE提供的安装软磁盘,在确定驱动位置的地址兰输入A:\WIN2000,选择下一步,直到安装完成,然后重新启动,还是不要连接硬盘,在进入2000,看到设备管理器的磁盘驱动器下面出现PROMISE DEVICE。
这时候说明阵列卡安装成功了。
关机,插上硬盘,在这里强烈推荐使用4块40或60G硬盘,因为盘数越多速度越快!TX2000有两个IDE接口,每条数据线带两块盘,主从跳线设置好,和普通的设置方法一样,特别说明一下,如果你需要用3块盘,那么第3块一定要作为第1个IDE口上面的那个硬盘的从盘。
接好以后开机,等系统检测完了以后,阵列卡的BIOS开始工作,并在寻找完硬盘以后提示发现了几个盘,还有题是你按CTRL+F进入设置界面。
我们按CTRL+F,进入设置界面,选择地3项创建阵列,就是Define Array,我们以创建RAID 0为例,阵列模式(Mode)选择Stripe,下面的分块选择最大,比如256k,然后下面列出了你目前的硬盘数量,用空格健来选择,我们都选择Y,最后按ctrl+Y保存,在按Y退出,这样阵列就创建好了。
接下来就是用sfdisk分区,或者启动系统,用2000的磁盘管理分区也可以。
最后就是以区对区的形式分别克隆系统,我想到这一步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因为在sfdisk,2000系统里面,整个阵列被视为一块大小为几个硬盘总和的大硬盘,那么对这个“大硬盘”的操作方法就和操作一盘硬盘的方法一样,就不再多说了。
前面说到的那个系统盘,如果不想要它,只需要一个阵列独立工作,那么这个时候可以把它里面的东西克隆上阵列了,应该事先单独给阵列分一个区用于克隆系统,就是C盘,克隆完以后拿掉系统盘,用sfdisk把你刚才克上去的系统区设置为活动分区,并重写MBR引导,最后再主板BIOS设置为从SCSI设备启动就可以了。
当然这一步也可以事先设置。
最后特别提到一点就是掉阵列,这是大家最最害怕的事情,promise会尽力避免这一故障,但是我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要做好下面3个关键性的工作:1、保证使用300W以上的大功率电源,因为挂接硬盘的数量太多,普通电源根本不能胜任。
2、最好为每个盘或者机箱配备散热风扇。
因为组成阵列以后,每一块硬盘都与同伴同时工作,这样硬盘工作量会加大。
3、务必保证几个硬盘的电源线连接稳定,最好用胶布固定。
4、保证阵列卡插接稳固。
5、最后一点了,就是给服务器配备UPS不间断电源阵列卡{阵列设置}详细教程※无盘技术2008-11-05 03:46磁盘阵列(Disk Array)是由一个硬盘控制器来控制多个硬盘的相互连接,使多个硬盘的读写同步,减少错误,增加效率和可靠度的技术。
RAID是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的缩写,即“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最初为“廉价磁盘冗余阵列”)的缩略语,1987年由Patterson,Gibson和Katz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院的一篇文章中定义。
RAID阵列技术允许将一系列磁盘分组,以实现提高可用性的目的,并提供为实现数据保护而必需的数据冗余,有时还有改善性能的作用。
RAID技术是一种工业标准,各厂商对RAID级别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目前对RAID级别的定义可以获得业界广泛认同的有4种,RAID 0、RAID 1、RAID 0+1和RAID 5,我们常见的主板自带的阵列芯片或阵列卡能支持的模式有:RAID 0、RAID 1、RAID 0+1。
RAID 0是无数据冗余的存储空间条带化,它将所有硬盘构成一个磁盘阵列,可以同时对多个硬盘做读写动作,但是不具备备份及容错能力,具有成本低、读写性能极高、存储空间利用率高等特点,在理论上可以提高磁盘子系统的性能。
RAID 1是两块硬盘数据完全镜像,可以提高磁盘子系统的安全性,技术简单,管理方便,读写性能均好。
但它无法扩展(单块硬盘容量),数据空间浪费大,严格意义上说,不应称之为“阵列”。
RAID 0+1综合了RAID 0和RAID 1的特点,独立磁盘配置成RAID 0,两套完整的RAID 0互相镜像。
它的读写性能出色,安全性高,但构建阵列的成本投入大,数据空间利用率低,不能称之为经济高效的方案。
常见的阵列芯片有三种:Promise(乔鼎信息)、HighPoint、AMI(美商安迈)。
这三种芯片都有主板集成或独立的阵列卡这二种形式的产品。
Promise常见的阵列芯片有:Promise FastTrak 66、FastTrak 100、FastTrak 133、20262、20265、20267、20270、FastTrak Tx2、FastTrakTx4、FastTrak Tx2000。
常见Promise阵列芯片图例:Promise FastTRAK TX2 阵列卡和Promise FastTRAK TX2000 阵列卡图例:HighPoint常见的阵列芯片有:HighPoint 370、370A、372、372A。
常见HighPoint阵列芯片图例:AMI / LSI Logic MegaRAID 这种芯片的产品我们用得很少,现在知道的有艾崴 WO2-R主板上集成了American Megatrends MG80649 控制器,其阵列卡的产品也没有使用过。
2、注意事项:1 用来创建磁盘阵列的硬盘,2 一般需成对使用。
3 强烈建议使用型号、容量、品牌均一致的二个硬盘来做阵列。
③ 阵列卡和一部分集成的阵列芯片支持双阵列,当您使用四个硬盘来做阵列时,建议设置为双阵列。
但如果主板集成的是Promise类芯片,几乎都不支持创建双阵列。
4没有安装对应的阵列驱动程序或驱动程序不对,而又设置为由阵列启动时,NT服务器启动时将会蓝屏。
⑤ 任何创建阵列或者重建阵列的操作都将清除硬盘或者阵列上的所有现有数据!!3、Promise芯片类阵列的具体设置方法:1 、Promise阵列的创建注:本范例使用的是Promise FastTrak Tx2型阵列卡正确设置好二块硬盘的主从跳线,标准的DMA66数据线最外端接主盘,中间接从盘,设置CMOS为IDE0启动。
拷系统盘时,启动硬盘接在IDE1口,系统母盘接在IDE2口。
如果使用一根数据线,则启动硬盘跳主盘,系统母盘跳从盘。
如果是主板自带的阵列,还要检查CMOS里的相关设置是否已经打开。
一般应位于CMOS的IDE控制器选项里,类似的字样为:Onboard ATA100 RAID IDE Controller。
系统开机自检完成后,将出现阵列的设置界面:按“Ctrl + F”进入设置主界面:< Promise 阵列设置主界面 >? 1、自动设置? 2、查看硬盘分配状态? 3、手动建立阵列? 4、删除阵列? 5、重建阵列? 6、配置阵列主界面共有六个选项。
一般我们用得最多的就是第3、第4项。
如果选第一项,将会自动把接在阵列卡上的所有硬盘以Raid 0模式设为一个阵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