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合集下载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1、作物育种学、品种的概念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2、简述作物育种学的特点和任务作物育种学的特点: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领域的知识与研究方法。

作物育种学与作物栽培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物育种学的任务:(1)研究作物遗传性状的基本规律;(2)搜索、创造和研究育种资源,培育优良新品种;(3)繁育良种,生产优良品种的种子。

3、简述作物品种的概念和作用4、基本概念:自然进化、人工进化自然进化:由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演变发展的进化过程。

人工进化:是指由于人类发展生产的需要,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其中也包括有意识的利用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5、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三大要素:变异、遗传和选择相互关系: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基本方向。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1、说明作物繁殖方式的种类和各类作物群体遗传特点及代表作物作物遗传方式的种类:一类是有性繁殖,凡是由雌配子(卵子)和雄配子(精子)相互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称为有性繁殖。

第二种是无性繁殖,凡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统称为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主植物主要有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1)自花授粉是指同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代表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大豆、豌豆、花生、烟草、绿豆、亚麻等。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一、解释名词:1、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

植物学上的种子:指种子植物由胚胎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2、农业生产上的种子:指凡在农业生产上可以直接被利用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统称为种子,有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三种类型。

3、品种:指某一栽培作物适应于一定的自然生态和生产经济条件,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和充分一致的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并以此与同一作物的其它类似群体相区别的生态类型。

4、地方品种(农家品种):指在一定地区的自然和生产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培育而成的品种。

5、改良品种:是育种工作者通过系统育种,杂交育种,辐射育种、倍性育种等科学的方法培育而成的品种。

6、杂交种:指选用性状优良、遗传基础差异大,配合力强的亲本组合进行杂交产生杂交种。

品种标准化:指大田推广的优良品种必须符合其品种标准。

7、品种标准:就是对优良品种具有的主要特征特性作出准确的说明,对它的栽培要点加以总结概括,作出科学的技术规定。

8、育种目标:指在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选育具有什么样优良性状的品种。

9、高产育种:就是培育具有合理的株型和良好的光合性能,可以充分利用水、肥、光、气、热等合成光合产物,并能高效地运转到穗、粒中去而获得高产。

10、本地品种资源:指原产于本地或本地栽培很久的古老地方品种和当前推广的改良品种。

11、品种资源:又叫种质资源,指可用于育种或栽培的栽培作物类型,品种,近缘野生植物及人工创造的各种植物遗传材料的总称。

12、野生植物资源:指育种工作中有利用价值的各种野生种或近缘野生植物类型。

13、外地品种资源:指从国外和其它地区引进的品种或类型。

14、人工创造的品种资源:指人们通过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创造的供进一步培育新品种用的原始材料。

15、品种资源的种植保存:指根据不同作物的耐贮性特点,每隔一定时期(年限)在田间种植一次。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1、作物育种学、品种的概念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2、简述作物育种学的特点和任务作物育种学的特点: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领域的知识与研究方法。

作物育种学与作物栽培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物育种学的任务:(1)研究作物遗传性状的基本规律;(2)搜索、创造和研究育种资源,培育优良新品种;(3)繁育良种,生产优良品种的种子。

3、简述作物品种的概念和作用4、基本概念:自然进化、人工进化自然进化:由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演变发展的进化过程。

人工进化:是指由于人类发展生产的需要,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其中也包括有意识的利用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5、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三大要素:变异、遗传和选择相互关系: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基本方向。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1、说明作物繁殖方式的种类和各类作物群体遗传特点及代表作物作物遗传方式的种类:一类是有性繁殖,凡是由雌配子(卵子)和雄配子(精子)相互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称为有性繁殖。

第二种是无性繁殖,凡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统称为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主植物主要有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1)自花授粉是指同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代表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大豆、豌豆、花生、烟草、绿豆、亚麻等。

作物育种学试题与答案-完整版.doc

作物育种学试题与答案-完整版.doc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 ( )A.遗传B. 变异C. 选择D. 漂变2.作物育种的实质: ( )A.遗传B. 作物的进化C. 选择D. 作物的人工进化3.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 ) 。

A.遗传学B. 生物学C. 植物学D. 生物进化论4.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 。

A.不起作用 B .起一定作用 C .起主要作用 D.起有利作用5. 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 地区型B. 地理型C. 地域型D. 生态型6. 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 。

A.系统育种 B .抗病育种 C .矮化育种 D .杂种优势利用 E. 辐射育种7. 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 。

A.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 B. 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 D .区域性 E .时间性8.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 ) 。

A. 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B.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 D .研究育种方法 E .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 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

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 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

1. 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 )2. 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

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 )4.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

5.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作物育种基础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基础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提高产量B. 增强抗病性C. 增加作物种类D. 提高抗逆性答案:C2.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传统的作物育种技术?A. 杂交育种B. 诱变育种C. 基因工程D. 选择育种答案:C3. 作物育种中,杂种优势通常指的是什么?A. 杂交后代的产量高于亲本B. 杂交后代的抗病性高于亲本C. 杂交后代的适应性高于亲本D. 所有上述情况答案:D4. 作物的自交不亲和性是指什么?A. 同一植株的雌雄蕊不能进行授粉B. 不同品种的作物不能进行杂交C. 同一品种的作物不能进行杂交D. 同一植株的花粉不能在其他植株上授粉答案:A5. 作物育种中,选择压力通常指的是什么?A. 人为施加的选择标准B. 环境对作物的自然选择C. 作物对环境的适应性D. 作物的遗传变异答案:B6. 作物育种中,多倍体育种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作物的抗病性B. 增加作物的产量C. 改变作物的生长习性D. 所有上述情况答案:D7. 以下哪种作物不是通过人工选择培育出来的?A. 玉米B. 稻谷C. 野生稻D. 小麦答案:C8. 作物育种中,基因流是指什么?A. 基因在不同个体间的流动B. 基因在不同物种间的流动C. 基因在不同种群间的流动D. 基因在不同染色体间的流动答案:C9. 作物育种中,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主要优点是什么?A. 加速育种进程B. 提高选择的准确性C. 降低育种成本D. 所有上述情况答案:D10.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于鉴定作物的遗传纯度?A. 表型观察B. 分子标记分析C. 杂交试验D. 所有上述情况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作物的产量?A. 遗传因素B. 环境因素C. 管理措施D. 病虫害答案:A、B、C、D2.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诱变育种方法?A. 辐射诱变B. 化学诱变C. 温度诱变D. 基因编辑答案:A、B、C3.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分子标记?A. RFLPB. SSRC. SNPD. AFLP答案:A、B、C、D4.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杂交方法?A. 人工授粉B. 自然授粉C. 机械授粉D. 蜜蜂授粉答案:A、C5.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抗病性育种策略?A. 抗性基因的导入B. 抗性基因的堆叠C. 抗性基因的沉默D. 抗性基因的表达调控答案:A、B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作物育种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作物的经济效益。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作业题参考答案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作业题参考答案

作物育种学网上作业题答案一、名词解释作物品种: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栽培植物群体,该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和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而与同一栽培植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都符合生产发展需要。

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自然进化:是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进化。

人工进化:是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

二、填空题1.作物进化的三个基本因素包括(遗传)、(变异)和(选择)。

*2. 1927年美国出版的Hayes和Garber所著的(«作物育种»)是世界上第一部较系统的论述有关育种知识的专著。

3. 20世纪60年代小麦、水稻等作物通过(矮化育种)掀起“绿色革命”。

20世纪80年代兴起(生物技术),使现代作物育种发展成为包容多学科发展的现代科学。

**三、简答1.作物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进产品品质、提高抗逆性,增强适应性和稳产性、有利于耕作制度改革,提高复种指数、扩大作物种植面积、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管理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四、论述1. 遗传、变异和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及相互间的关系如何?生物进化有三个基本因素即遗传、变异和选择,自然选择理论是其核心,而选择的基础是生物的变异和遗传,变异、遗传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发展方向。

一切生物都能发生变异,在众多变异中有的变异能遗传,有的变异不能遗传,只有广泛存在的可遗传的变异才是选择的对象。

在生存斗争中,对生存有利的变异会得到保存,对生存有害的变异会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

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在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不多地进行。

第一章育种目标一、名词解释1.育种目标:是指在一定的生态、生产条件下,对所育成品种应具备一系列优良性状的要求指标。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 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A. 遗传B.变异C.选择D.漂变2. 作物育种的实质:()A.遗传B.作物的进化C.选择D.作物的人工进化3. 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A.遗传学B.生物学C.植物学D.生物进化论4. 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A.不起作用B •起一定作用C •起主要作用D •起有利作用5. 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地区型B.地理型C.地域型D.生态型6. 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A •系统育种B •抗病育种C •矮化育种D •杂种优势利用E.辐射育种7. 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A •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 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 D •区域性E.时间性8. 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A.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 B .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 D •研究育种方法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 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

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

1. 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2. 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 •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

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4 •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5 •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6.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7. 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品种可分为常规品种和杂种两大类。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一、解释名词:?二、1、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

?三、植物学上的种子:指种子植物由胚胎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四、2、农业生产上的种子:指凡在农业生产上可以直接被利用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统称为种子,有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三种类型。

?五、3、品种:指某一栽培作物适应于一定的自然生态和生产经济条件,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和充分一致的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并以此与同一作物的其它类似群体相区别的生态类型。

?六、4、地方品种(农家品种):指在一定地区的自然和生产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培育而成的品种。

?七、5、改良品种:是育种工作者通过系统育种,杂交育种,辐射育种、倍性育种等科学的方法培育而成的品种。

?八、6、杂交种:指选用性状优良、遗传基础差异大,配合力强的亲本组合进行杂交产生杂交种。

?九、品种标准化:指大田推广的优良品种必须符合其品种标准。

?十、7、品种标准:就是对优良品种具有的主要特征特性作出准确的说明,对它的栽培要点加以总结概括,作出科学的技术规定。

?十一、8、育种目标:指在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选育具有什么样优良性状的品种。

?十二、9、高产育种:就是培育具有合理的株型和良好的光合性能,可以充分利用水、?十三、肥、光、气、热等合成光合产物,并能高效地运转到穗、粒中去而获得高产。

?十四、10、本地品种资源:指原产于本地或本地栽培很久的古老地方品种和当前推广的改良品种。

?十五、11、品种资源:又叫种质资源,指可用于育种或栽培的栽培作物类型,品种,近缘野生植物及人工创造的各种植物遗传材料的总称。

?十六、12、野生植物资源:指育种工作中有利用价值的各种野生种或近缘野生植物类型。

?十七、13、外地品种资源:指从国外和其它地区引进的品种或类型。

?十八、14、人工创造的品种资源:指人们通过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创造的供进一步培育新品种用的原始材料。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作业题参考答案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作业题参考答案

作物育种学网上作业题答案一、名词解释作物品种: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栽培植物群体,该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和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而与同一栽培植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都符合生产发展需要。

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自然进化:是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进化。

人工进化:是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

二、填空题1.作物进化的三个基本因素包括(遗传)、(变异)和(选择)。

*2. 1927年美国出版的Hayes和Garber所著的(«作物育种»)是世界上第一部较系统的论述有关育种知识的专著。

3. 20世纪60年代小麦、水稻等作物通过(矮化育种)掀起“绿色革命”。

20世纪80年代兴起(生物技术),使现代作物育种发展成为包容多学科发展的现代科学。

**三、简答1.作物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进产品品质、提高抗逆性,增强适应性和稳产性、有利于耕作制度改革,提高复种指数、扩大作物种植面积、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管理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四、论述1. 遗传、变异和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及相互间的关系如何?生物进化有三个基本因素即遗传、变异和选择,自然选择理论是其核心,而选择的基础是生物的变异和遗传,变异、遗传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发展方向。

一切生物都能发生变异,在众多变异中有的变异能遗传,有的变异不能遗传,只有广泛存在的可遗传的变异才是选择的对象。

在生存斗争中,对生存有利的变异会得到保存,对生存有害的变异会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

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在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不多地进行。

第一章育种目标一、名词解释1.育种目标:是指在一定的生态、生产条件下,对所育成品种应具备一系列优良性状的要求指标。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育种的最终目标是什么?A. 提高产量B. 改善品质C. 增加抗性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个不是作物遗传改良的方法?A. 选择育种B. 杂交育种C. 基因编辑D. 土壤改良3. 杂交优势利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A. 基因重组B. 基因突变C. 染色体变异D. 环境适应4.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选择效果的?A. 选择压力B. 遗传力C. 环境条件D. 种子大小5. 以下哪个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MAS)的特点?A. 需要大量种子B. 需要明确目标基因C. 需要复杂的设备D. 可以在早期筛选6. 什么是基因型和表型?A. 基因型是遗传信息,表型是表现型B. 表型是遗传信息,基因型是表现型C. 两者都是遗传信息D. 两者都是表现型7. 以下哪个不是作物育种中的选择方法?A. 质量选择B. 数量选择C. 环境选择D. 人工选择8. 什么是杂种优势?A. 杂交后代比亲本具有更好的生长性状B. 杂交后代比亲本具有更差的生长性状C. 杂交后代与亲本生长性状相同D. 杂交后代与亲本没有关系9. 以下哪个不是作物育种中的遗传资源?A. 野生种B. 地方品种C. 改良品种D. 植物化石10. 什么是基因流?A. 基因在不同种群间的迁移B. 基因在不同个体间的迁移C. 基因在不同染色体间的迁移D. 基因在不同细胞间的迁移####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描述作物育种中的杂交育种过程。

2. 解释什么是基因型-环境互作,并举例说明。

3. 阐述作物育种中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

####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作物育种中选择压力的重要性及其对育种效果的影响。

2. 讨论基因编辑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潜力与挑战。

#### 答案#### 一、选择题1. D2. D3. A4. D5. D6. A7. C8. A9. D10. A#### 二、简答题1. 杂交育种过程包括亲本选择、杂交、后代筛选、稳定系的建立等步骤。

作物育种总论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总论试题及答案
A.S(MsMs) B.S(Sms)C.F(MsMs) D.F(msms)
10.在下列中,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恢复系的基因型为( )。
A.S(MsMs) B.S(msms) C.F(MsMs) D.F(msms)
11.作物繁殖方式有( )。
A.有性繁殖作物B.无性繁殖作物C.无融合生殖
D.异交繁殖E.种苗繁殖
5.群体品种包括下面四种:异花授粉作物的和;自花授粉作物的;。
6.作物品种三性是指:、和
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共15题)
1.作物早熟性的程度应以充分利用当季的有利条件夺取高产,又有利于前后茬的收获播种实现全年增产增收为原则。()
2.小麦是异花授粉作物,其遗传基础复杂。在育种上需将其自交,获得自交系后再用优良自交系杂交。()
15.群体内个体间的基因型相同,但个体内等位基因间是杂合的,这样的品种群体称为( )品种。
A.同质纯合型B.同质杂合型C.异质纯合型D.异质杂合型
二、填空:
1.下列作物属何种授粉方式作物?水稻棉花大豆甘薯
2.无性繁殖可分为、两类。
3.常异受粉作物和异花授粉作物的异交率分别是之间和以上。
4.根据作物的繁殖方式、商品种子生产方法,遗传基础,育种特点和利用形式等,可将作物品种区分为下列类型。、、和。
11.运用遗传试验来测定天然异交率时,母本应是具有显性标记性状的材料。( )
12.群体内个体间遗传组成相同,而个体内等位基因间组成不同的品种称为异质纯合型。( )
四、名词解释(共15题)
1.自交系品种(纯系品种);2.杂交种品种;3.有性繁殖;4.无性繁殖;5.多系品种;6.综合品种;7.无性系品种;8.自花授粉9.异花授粉10.自花授粉作物11.异花授粉作物12.常异花授粉作物13.群体品种14.自由授粉品种15.杂交合成群体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个过程被用于制作育种材料?A. 不亲和交配B. 变异C. 自花授粉D. 伴性遗传2. 下列哪个因素是制约作物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A. 土壤肥力B. 气候条件C. 物种多样性D. 种子质量3.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作物育种时,常用的DNA转化载体是:A. 质粒B. 核糖体C. DNA聚合酶D. 启动子4. 以下哪项不是作物育种的目标之一?A. 提高产量B. 改善食味C. 增加抗性D. 减少种类多样性5. 作物育种中,通过选择杂交后代中最优秀基因型的方法为:A. 胜育B. 花药培养C. 果实沉淀D. 重组选育6. 通过选择矮化的小麦品种进一步培育矮杆型高产小麦是一个典型的:A. 自交系选育B. 杂交选育C. 胚胎培养D. 特异反应选择7. 以下哪个不是作物育种的传统方法?A. 杂交育种B. 重组育种C. 突变育种D. 混合育种8. 作物育种中,通过加速作物进化过程,将慢速突变的有用基因转移至其他物种的方法是:A. 基因编辑B. 遗传突变C. 遗传工程D. 杂交育种9. 以下哪个技术可以实现农作物的保种?A. 冷冻保存B. 基因编辑C. 利用杂交优势D. 遗传转化10. 下列哪个方法是作物自交系选育的关键步骤?A. 选择父本B. 鉴别杂交C. 分离杂种D. 子代选择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杂交育种主要是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亲本之间的遗传优势和互补作用,提高后代的产量和其他经济性状。

【√】2. 小麦、水稻等自交物种经过多代自交后,遗传稳定,产生纯系,适合用于作物杂交育种。

【×】3. 健康的种子是作物产量的重要基础,种子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后代的萌发和生长发育能力。

【√】4. 株型是作物育种中的一个重要性状,通过改变株型可以提高作物的适应性和产量。

【√】5. 基因编辑技术是目前作物育种中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可以精确修饰作物基因组中的特定基因。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样卷1农作物的品种的三个基本要求(分),既特异性(分)、一致性(分和稳定性 (分)。

2 .选择育种:直接利用自然变异,即不需要人工创造新变异而从中进行选择并 通过比较试验的育种途径称为选择育种。

(2分)3 .聚合杂交:通过一系列杂交将几个亲本的优良基因聚合于一起。

(2分)4 .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指杂交种品种(即FJ 表现出的某些性状或综合性状对 其亲本品种(系)的优越性。

(2分)5 .体细胞杂交: 又称原生质体融合,两种原生质体间的杂交。

(2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 .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主要有高产、⑴稳产⑵优质 、适应性 强;2 .根据作物品种的繁殖方式、商品种子生产方法、遗传基础、育种特点和利用形 式等可将作物品种区分为下列类型 ⑶自交系品种或纯系品种⑷杂交种品种 群体品种和⑸无性系品种;3 .种质资源工作的内容包括收集、保存、⑹研究⑺创新⑻利用 ;4 .轮回选择的方法包括群体间改良和 ⑼ 群体内改良;5 .配合力是自交系的一种内在属性,受多种基因效应支配,农艺性状好的自交系不一定就是配合力高,只有配合力高的自交系才能产生强优势的杂交种。

试用格 子方试验计算SCA 和GCA 填表(表格在最后)。

⑫—⑬_(14)⑮、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1分)1 .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1 );⑴衰退 ⑵增强 ⑶不变⑷难以确定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2.由胚珠或子房壁的二倍体细胞经过有丝分裂而形成胚,和由正常胚囊中的极核发育成的胚乳而形成种子,这种生殖方式称为(3 )。

⑴无抱子生殖⑵二倍体抱子生殖⑶不定胚生殖⑷单性生殖3.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引种比经度相同的南北之间引种成功的可能性(1 )一些。

⑴大⑵小⑶不好确定4.纯系学说认为,在自花授粉作物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1 )⑴有效⑵无效⑶有的人选择有效,有的人选择无效⑷难以确定5.从理论上讲,杂交育种工作中,所用亲本越多越(1 )⑴好⑵不好⑶易行(成本越低)⑷难以育出好品种6.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是(2)⑴显性假说⑵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⑶超显性假说⑷纯系学说7.作物诱变育种中,主要处理植物的(3 )⑴植株或植株的局部⑵花粉⑶种子⑷都可以8.普通小麦x硬粒小麦杂交,是(1 )⑴种间杂交⑵属间杂交⑶种内不同类型杂交⑷)亚种间杂交9.小种分化明显的的病原菌群体,实由若干个毒性有所不同的小种组成,其中比例较小的小种,称为(2 )⑴优势小种⑵次要小种⑶生理小种⑷)毒性小种10.群体改良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是(3 )。

《作物育种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作物育种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作物育种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题,共20分)1.作物育种学的涵义是()A)研究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B) 一门人工进化的科学C)研究选育和繁育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D)一门综合性强的应用科学2.选择育种中选择的基本方法有()A)系谱法和混合法 B) 单株选择和混合选择C) 一粒传和混合选择 D) 定向选择和分裂选择3.稳定不分离的株系称为( )A) 品种 B) 株行 C) 品系 D) 株系群4.与91-1-2-5-4-3亲缘关系最近的系统是( )A) 91-2-3-5-4-3 B) 91-1-2-5-3-3C) 91-1-3-5-4-3 D) 91-1-2-5-4-55.作物品种与植物分类学上亚种的主要差别在于( )A) 经济性 B) 抗病性 C) 适应性 D) 抗逆性6.区域试验一般进行( )A) 1~2年 B) 2~3年 C) 3~4年 D) 4~5年7.二环系是从( )中选育出来的。

A)地方品种群体 B) 综合品种群体C) 品种间杂种品种 D) 自交系间杂种品种8.在我国高温短日照作物引种时,( )A)由北向南引种表现晚熟 B) 由北向南引种表现早熟C) 由南向北引种表现早熟 D) 南北之间可以长距离引种9.测定新品种的种植适宜地区,所采用的田间试验应为( )A) 品种比较试验 B) 品种鉴定试验 C) 区域试验 D)生产试验10.在(A×B)×C的组合中,复交F1代中三个亲本的遗传物质分别为( )A)1/3、1/3、1/3 B)1/4、1/4、1/2 C)1/2、1/4、1/4 D)1/4、1/2、1/4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题,共20分)11.作物育种的一般目标是()A) 高产 B) 优质 C)多抗 D) 生育期适宜 E) 改善人民生活12.影响引种成功的因素有 ( )A) 温度 B) 光照 C) 纬度 D) 海拔 E)作物的发育特征13.远源杂交育种中,杂交后代性状分离的特点为( )A)分离规律不强 B) 分离类型丰富并有向两亲分化的趋向C) 分离世代长、稳定缓慢 D) 分离规律强 E) 分离世代短14.利用杂种优势应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A)强优势的杂交组合 B) 双亲优缺点互补 C) 异交结实率高D)繁殖与制种技术简单易行 E)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杀雄剂15.系谱法育种的特点是A)从F2 进行严格的选择 B) 分离世代不选择C) 对质量性状可以起到定向选择的作用D) 在同等土地面积上可保留更多多样化类型的植株E) 可以集中力量掌握少数的优系16.品种资源的工作环节包括( )A)广泛收集 B)妥善保存 C)深入研究 D)积极创新 E)充分利用17.远缘杂交育种容易出现的障碍是( )A)杂交不孕 B)杂种夭亡 C)杂种异型 D)杂种不实 E)后代疯狂分离18.杂种优势的度量方法有( )A)中亲优势 B)超亲优势 C)超标优势 D)显性优势 E)杂种优势指数19.群体内遗传改良的方法有( )A)混合选择法 B) 改良穗行法 C)半同胞轮回选择D)半同胞相互轮回选择 E) 全同胞轮回选择20.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标记主要有( )A)RFLP B) RAPD C) SSR D) AFLP E) EST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5题,共30分)21.杂交育种时应从F2代开始进行单株选择。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样卷1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 分,共10 分):农作物的品种的三个基本要求(分),既特异性(分)、一致性(分和稳定性(分)。

2.选择育种:直接利用自然变异,即不需要人工创造新变异而从中进行选择并通过比较试验的育种途径称为选择育种。

(2分)3.聚合杂交:通过一系列杂交将几个亲本的优良基因聚合于一起。

(2分)4.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指杂交种品种(即F1)表现出的某些性状或综合性状对其亲本品种(系)的优越性。

(2分)5.体细胞杂交:又称原生质体融合,两种原生质体间的杂交。

(2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主要有高产、⑴稳产⑵优质、适应性强;2.根据作物品种的繁殖方式、商品种子生产方法、遗传基础、育种特点和利用形式等可将作物品种区分为下列类型⑶自交系品种或纯系品种⑷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和⑸无性系品种;3.种质资源工作的内容包括收集、保存、⑹研究⑺创新⑻利用;4.轮回选择的方法包括群体间改良和⑼群体内改良;5.配合力是自交系的一种内在属性,受多种基因效应支配,农艺性状好的自交系不一定就是配合力高,只有配合力高的自交系才能产生强优势的杂交种。

试用格子方试验计算SCA和GCA填表(表格在最后)。

⑽⑾⑿⒀⒁⒂、三、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11分)1.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1 );⑴衰退⑵增强⑶不变⑷难以确定2.由胚珠或子房壁的二倍体细胞经过有丝分裂而形成胚,和由正常胚囊中的极核发育成的胚乳而形成种子,这种生殖方式称为( 3 )。

⑴无孢子生殖⑵二倍体孢子生殖⑶不定胚生殖⑷单性生殖3. 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引种比经度相同的南北之间引种成功的可能性(1 )一些。

⑴大⑵小⑶不好确定4.纯系学说认为,在自花授粉作物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1 )⑴有效⑵无效⑶有的人选择有效,有的人选择无效⑷难以确定5.从理论上讲,杂交育种工作中,所用亲本越多越(1 )⑴好⑵不好⑶易行(成本越低)⑷难以育出好品种6.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是( 2 )⑴显性假说⑵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⑶超显性假说⑷纯系学说7.作物诱变育种中,主要处理植物的(3 )⑴植株或植株的局部⑵花粉⑶种子⑷都可以8.普通小麦×硬粒小麦杂交,是(1 )⑴种间杂交⑵属间杂交⑶种内不同类型杂交⑷)亚种间杂交9. 小种分化明显的的病原菌群体,实由若干个毒性有所不同的小种组成,其中比例较小的小种,称为( 2 )⑴优势小种⑵次要小种⑶生理小种⑷)毒性小种10.群体改良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是(3 )。

(完整word版)作物育种总论试题及答案课稿.docx

(完整word版)作物育种总论试题及答案课稿.docx

第一章绪论《作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样卷 1三、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1 分 )1.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⑴衰退⑵增强⑶不变⑷难以确定2.由胚珠或子房壁的二倍体细胞经过有丝分裂而形成胚,和由正常胚囊中的极核发育成的胚乳而形成种子,这种生殖方式称为()。

⑴无孢子生殖⑵二倍体孢子生殖⑶不定胚生殖⑷单性生殖3.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引种比经度相同的南北之间引种成功的可能性()一些。

⑴大⑵小⑶不好确定4.纯系学说认为,在自花授粉作物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⑴有效⑵无效⑶有的人选择有效,有的人选择无效⑷难以确定5.从理论上讲,杂交育种工作中,所用亲本越多越()⑴好⑵不好⑶易行(成本越低)⑷难以育出好品种6.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是()⑴显性假说⑵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⑶超显性假说⑷纯系学说7.作物诱变育种中,主要处理植物的()⑴植株或植株的局部⑵花粉⑶种子⑷都可以8.普通小麦×硬粒小麦杂交,是()⑴种间杂交⑵属间杂交⑶种内不同类型杂交⑷)亚种间杂交9.小种分化明显的的病原菌群体,实由若干个毒性有所不同的小种组成,其中比例较小的小种,称为()⑴优势小种⑵次要小种⑶生理小种⑷)毒性小种10.群体改良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是()。

⑴不同变异类型的形成⑵作物雄性不育性的利用⑶轮回选择⑷)回交育种11.迄今为止,一切基因工程的载体都是由()来充任。

⑴细菌质粒或病毒⑵线状 DNA⑶细菌质粒⑷)病毒《作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样卷 2三、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⑴衰退⑵增强⑶不变⑷难以确定2.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引种比经度相同的南北之间引种成功的可能性()一些。

⑴大⑵小⑶不好确定3.纯系学说认为,在自花授粉作物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⑴有效⑵无效⑶有的人选择有效,有的人选择无效⑷难以确定4.从理论上讲,杂交育种工作中,所用亲本越多越()⑴好⑵不好⑶易行(成本越低)⑷难以育出好品种5.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是()⑴显性假说⑵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⑶超显性假说⑷纯系学说6.作物诱变育种中,主要处理植物的()⑴植株或植株的局部⑵花粉⑶种子⑷都可以7.普通小麦×硬粒小麦杂交,是()⑴种间杂交⑵属间杂交⑶种内不同类型杂交⑷)亚种间杂交8.小种分化明显的的病原菌群体,实由若干个毒性有所不同的小种组成,其中比例较小的小种,称为()⑴优势小种⑵次要小种⑶生理小种⑷)毒性小种9.群体改良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是()。

作物育种学历年考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历年考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历年考题及答案四川农业高校202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讨论生入学考试试题382作物育种学看到此处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2分)0378考过名词解释1.品种:是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按照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经济性状上的相对全都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分,在相应的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进展的需要,是人工进化和人工挑选的结果,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2.杂交种:利用不同基因型的品种或类型杂交,以制造变异,获得新类型,并通过哺育和挑选而育成的品种。

杂交种品种是在严格挑选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他们的基因型是高度杂合的,群体又具有不同程度的同质性,表现出很高的生产力。

杂交种品种通常只种植F1,即利用XXX优势。

杂交种不能稳定遗传,F2将发生基因型分别,杂合度降低,导致产量下降。

自交系品种又称纯系品种,是对突变或杂合基因型经过延续多代的自交加挑选而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它实际上包含了自花授粉作物和常异花授粉作物的纯系品种和异花授粉作物的自交系品种。

3.测交种:用不育系作母本,用恢复系作父本举行杂交获得的品种。

测验自交系协作力所举行的杂交叫测交,测交所得的后代成为测交种。

用不育系作为母本,恢复系作为父本,测验自交系协作力举行的测交,所获得的后代称为测交种。

4.XXX:不同基因型的品种或类型杂交后获得的基因型混杂的未经挑选的种群。

5.制种:根据良种繁殖技术规范举行大规模种子繁殖称为制种。

6.系统育种:按照育种目标,从现有品种的自然变异类型中,选出具有优良变异的个体,分离种植,每一个体形成一个系统,经延续比较鉴定,选优去劣而育成新品种的办法。

7.系谱法:自交种第一次分别世代开头选株,分离种植成株行,即系统,以后各世代均在优良系统中继续举行单株挑选,直至选出性状优良全都的系统升级举行产量试验。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作物育种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作物种植技术B. 作物遗传改良C. 作物病虫害防治D. 作物土壤营养管理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作物育种的基本原则?A. 遗传多样性B. 选择压力C. 环境适应性D. 单一性状优化答案:D3. 杂交育种中,亲本选择的依据是什么?A. 亲本的产量B. 亲本的抗病性C. 亲本的遗传背景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4. 以下哪个不是分子标记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A. 基因定位B. 遗传多样性分析C. 基因克隆D. 亲缘关系研究答案:C5. 基因编辑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提高作物产量B. 改善作物品质C. 快速改良目标基因D. 增加作物种类答案:C二、简答题6. 简述作物育种中的“杂种优势”现象。

答:杂种优势,又称杂种活力,是指异源杂交后代在生长速度、生物量、抗病性等方面表现出比亲本更强的生物学特性。

这种现象通常归因于基因间的互补作用,即不同亲本的优良基因在杂交后代中得到重组和表达,从而提高了后代的整体适应性和生产性能。

7. 描述作物育种中的“回交”方法及其目的。

答:回交是一种育种方法,其中将一个品种或品系与另一个具有所需特性的品种进行杂交,然后将得到的F1代与原始品种再次杂交。

这个过程可以重复多次,目的是将目标特性稳定地整合到原始品种中,同时尽可能保留原始品种的其他优良特性。

三、论述题8. 论述现代分子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方法相比的优势和局限性。

答:现代分子育种技术,如基因编辑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具有精确性和效率的优势。

它们允许育种者直接针对特定的基因或遗传标记进行选择,从而加速育种进程并提高选择的准确性。

然而,这些技术也有局限性,包括高昂的成本、技术复杂性以及可能的伦理和监管问题。

相比之下,传统育种方法虽然速度较慢,但成本较低,技术要求不高,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更适合特定作物或环境条件。

9. 讨论气候变化对作物育种的影响及育种策略的调整。

作物育种学-完美答案

作物育种学-完美答案

名词解释:1.作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

2.优良品种:是指在一定地区和耕作条件下能符合生产发展需要,并且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

3.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4.有性繁殖:凡是由雌雄配子结合经过受精过程,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繁殖方式。

5.无性繁殖:凡是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而繁殖后代的方式统称为无性繁殖。

6.特异性:本品种具有一个或多个不同于其它品种的形态和生理特性。

7.一致性:同一品种内,植株之间性状整齐一致。

8.稳定性:繁殖或再组成本品种时,品种的特异性和一致性保持不变。

9.纯系品种:由一个变异单株经过多代自交,选择,育成的品种。

10.种质资源:具有特定的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或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称之为种质资源。

又称遗传医院,基因资源,品种资源。

11.原生作物:人类有目的驯化的植物,如玉米,小麦。

12.次生作物:与原生作物伴生的杂草,当有一定的利用价值时,就被人类分离而成为栽培的主体。

如燕麦,黑麦。

13.作物育种目标:是指一定的自然,栽培和经济条件下,对计划选育的新品种提出相应的具备的优良特征特性,也就是对育成品种在生物学和经济性状上的具体要求。

14.经济系数(收获指数):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即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

15.高光效育种:是指通过提高作物本身光合能力和降低呼吸消耗的生理指标而提高作物产量的育种方法。

16.狭义引种:指从外地区或国外引进新作物,新品种,通过适应性试验,证明适合本地区栽培后,直接在生产上推广种植。

17.生态环境(生态条件):与作物品种形成及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的环境条件称为生态条件。

18.生态型:是指在同一物种的变种范围内,在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等方面均与当地的主要生态条件相适应,遗传结构也基本相似的作物类型。

19.短日照作物:有些作物一定要经过短日照过程才能满足发育的要求,否则会阻碍其发育的进行,不能抽穗或延迟成熟,这类作物称之为短日照作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自花授粉作物群几乎是纯合型,但是由于1-4%以下的天然杂交和自然突变的
可能,所以群中仍然存在着杂合型和突变类型。()
8.由无性繁殖作物的一个个体产生的后代群体称为无性系。无性系的个体间在
表型上是完全一致的,其基因型也是纯合的。()
9.一般自花授粉作物的天然异交率为0。()
10.在自花授粉作物(如水稻、小麦等),由于长期适应了自花授粉,因而一般也
2.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2.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 )
A.遗传B.变异C.选择D.漂变
2.作物育种的实质:( )
A.遗传B.作物的进化C.选择D.作物的人工进化
3.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
A.遗传学B.生物学C.植物学D.生物进化论
4.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 )。
12.异花授粉作物,如玉米、白菜型油菜作物的特点是( )。
A.天然异交率高B.天然异交率低C.品种遗传基础复杂
D.品种遗传基础简单E.自交衰退严重
13.下列作物中的自花授粉作物有( )。
A.水稻B.高粱C.小麦D.大豆E.大麦
14.指出下列中哪些是自花授粉作物( )。
A.小麦B.高粱C.大豆D.豌豆E.油菜
A.不起作用B.起一定作用C.起主要作用D.起有利作用
5.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地区型B.地理型C.地域型D.生态型
6.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
A.系统育种B.抗病育种C.矮化育种D.杂种优势利用E.辐射育种
7.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
再用优良自交系杂交。()
3.异花授粉作物由于高度的自然异交率,群体的遗传基础较为相同,为同质纯合
体,后代能够稳定遗传。()
4.棉花由于花器较大、种子繁殖系数高,故在利用杂种优势时可采用人工去雄法。()
5.自花授粉作物的育种应通过多代自交和选择培育自交系,再经过自交系间杂交
获得高度杂合的杂交种。()
6.优良品种在不同年份相对稳定地保持其丰产性能,决定于品种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2.优良品种在农业作物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3.现代作物育种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 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一、选择题:在每题下面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作上记号。
1.下列作物群体中属于同质杂合类型品种的是( ):
A.自交系B.纯系C.单交种D.综合种
2.有性繁殖的主要授粉方式有( ):
A.自花授粉B.异花授粉C.常异花授粉D.天然授粉
可将作物品种区分为下列类型。、、和。
5.群体品种包括下面四种:异花授粉作物的和自花授粉作物的;
6.作物品种三性是指:、和
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共15题)
1.作物早熟性的程度应以充分利用当季的有利条件夺取高产,又有利于前后茬的
收获播种实现全年增产增收为原则。()
2.小麦是异花授粉作物,其遗传基础复杂。在育种上需将其自交,获得自交系后
15.群体内个体间的基因型相同,但个体内等位基因间是杂合的,
这样的品种群体称为( )品种。
A.同质纯合型B.同质杂合型C.异质纯合型D.异质杂合型
二、填空:
1.下列作物属何种授粉方式作物?水稻棉花大豆甘薯
2.无性繁殖可分为两类_______。
3.常异受粉作物和异花授粉作物的异交率分别是之间和以上。
4.根据作物的繁殖方式、商品种子生产方法,遗传基础,育种特点和利用形式等,
A.S(MsMs) B.S(Sms)C.F(MsMs) D.F(msms)
10.在下列中,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恢复系的基因型为( )。
A.S(MsMs) B.S(msms) C.F(MsMs) D.F(msms)
11.作物繁殖方式有( )。
A.有性繁殖作物B.无性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作物C.无融合生殖
D.异交繁殖E.种苗繁殖
A.豌豆B.蚕豆C.花生D.大豆
7.自花授粉作物纯系为什么也会产生遗传的变异?因为有( )的发生。
A.自交分离B.基因杂合性C.基因型纯合化D.天然杂交和基因突变
8.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一般可表示为( )
A.S(MsMs) B.S(msms) C.F(MsMs) D.F(msms)
9.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保持系的基因型可表示为( )。
3.下列作物中授粉方式不同的作物为( )。
A.小麦B.水稻C.高粱D.豌豆
4.自花授粉作物的自然异交率变化范围为( )。
A.0 B. 0-5% C.4%D. 0-4%
5.异花授粉作物的天然异交率为%( )。
A.50%以上B.80%以上C.90%以上D.95%以上
6.下列作物中常异花授粉作物是( )。
有严重的自交衰退现象。()
11.运用遗传试验来测定天然异交率时,母本应是具有显性标记性状的材料。()
12.群体内个体间遗传组成相同,而个体内等位基因间组成不同的品种称为异质
纯合型。()
四、名词解释(共15题)
1.自交系品种(纯系品种);2.杂交种品种;3.有性繁殖;4.无性繁殖;
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4.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5.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6.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7.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品种可分为常规品种和杂种两大类。()
四、名词解释
1.作物育种;2.作物育种学;3.品种。
五、问答题
1.简述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
A.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
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D.区域性E.时间性
8.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
A.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B.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
C.培育作物新品种D.研究育种方法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
二、填空:
1.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