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产品安全质量检测介绍
汽车内饰安全性验证
解 ,建立内饰 系统级 别的安全试验 方法 ,以缩短整 J I : 发周期 ,降低验旺成 本。
全真正联 系起来 。整车安 全规 范 ,如整车正面碰撞 、侧 面碰撞 、柱 碰、行人保护 等取决于车身结构 、安 全带和 安全气囊 等约束 系统 的设计 ,与汽车 内饰 的联 系很小甚
仪表 板气囊静态展开
用至少两 台高速相机 ,从多个 角度以每秒 10 帧以上 的 00
内饰侧碰
整车侧碰 主要 考核驾驶人 ( 国 NC P 美 A 还包括后排
乘 客 )在受 到整车侧 向撞 击时受到 的冲击力以及 在这个
速度进行同步采集,以观察气囊展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
对乘 员和驾驶 人造成 的伤害 ,以及 展开后对 乘员的保护
大腿压缩 力和膝关节滑动位移 限值。
等 。展开后的 气囊 不能有影 响人 员支撑 的破损 ( 设计 的 泄气孔 除外 ),经弱化工艺 后的气囊 门能够保证 气囊 在
触发后规 定的时 间内达到充 满的状态和设 计的姿态 ( 一
般常温为2 ~4m )。 0 0s 由于 整个过程 持续 的时 间非 常短暂 ,一般在 lO O ms 以内 ,传统 的摄像根本 无法捕捉 整个过程 ,所 以通常采
人和乘 员的大 腿径 向受力小 于38 N,膝盖 滑动位移 小 .k
于6 mm。
图3 内饰侧碰 区域
2
1 . 盆骨区 2腹部区 3 . . 胸部区
由于在整车 侧碰过程 中假人受到的 冲击主要是 由于
车身钣 金变形并通 过门 内饰 传递 到人体 ,如果门 内饰 在 整个变 形过程 中能 吸收一部分 冲击能量 , 可以减缓假 就 人受到 冲击力 的上 升速度 ,降低 受力峰值 ,对人体起 到
ecer13h标准
ecer13h标准
ECER13H标准是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制定的一个标准,专门用于评
估汽车内饰材料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释放。
这个标准主要用于评估汽车内饰材料在高温和高湿度环境下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释放量,以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健康。
ECER13H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测试环境:测试需要在温度为40摄氏度,相对湿度为50%的环境中进行。
2. 测试样品:测试需要使用尺寸为300mm x 300mm的样品,样品表面应平整、无气泡、无划痕。
3. 测试方法:将样品放置在测试环境中,持续加热一定时间(通常为24小时),测量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
4. 结果判定:根据测试结果,将内饰材料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
中A级表示释放量最小,对健康影响最小。
通过ECER13H标准的测试,可以判断汽车内饰材料对驾驶员和乘客健康的潜在影响,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和健康的汽车内饰材料选择。
车用内饰材料燃烧安全性能检测
车用内饰材料燃烧安全性能检测董激文陈蕾季晓丹(无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产业用纺织品检测重点实验室)1前言汽车内饰材料是指汽车内部所有的材料,包括车内装饰所用的单一材料或层积复合材料,如座垫、座椅靠背、座椅套、安全带、头枕、扶手、活动式折叠车顶、所有装饰性衬板(包括门内护板、侧围护板、车顶棚衬里)、仪表板、杂物箱、室内货架板或后窗台板、窗帘、地板覆盖层、遮阳板、轮罩覆盖物、发动机罩覆盖物等,还包括撞车时吸收碰撞能量的填料、缓冲装置等材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交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车辆的需求和依赖日益增加,而中国经济近年来持续的发展,促使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销售国。
内饰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车辆的舒适度及乘用人员安全性。
虽然到目前为止,国内乃至国际上都没有统一的内饰件质量要求标准,但这并不妨碍越来越多的国家及地区重视和关注内饰材料的质量性能。
众所周知,品牌主机厂都有一套各自完善的内饰件质量考核体系,即所谓的主机厂标准。
我国即将出台的汽车装饰用机织物、针织物国家标准也制定了相当规范的内饰件考核指标体系。
总的来讲,目前各层面对车用内饰材料的质量要求,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内饰材料常规性能,如原材料成分、物理性能、化学性能、老化性能等;二是内饰材料有毒有害释放,如气味、甲醛、雾翳、有机物散发等;三是内饰材料燃烧安全性能,如水平燃烧性能、垂直燃烧性能、熔滴测试、烟密度、氧指数、燃烧等级分类等。
其中燃烧安全性能作为重要指标,尤其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内饰材料的燃烧性能测试已经被众多国家制定为法律法规或强制性标准来强制执行。
本文则就车用内饰材料的燃烧性能测试作介绍。
2世界各国车用内饰材料燃烧法规一般的车用内饰材料都是可燃的。
由于车内空间狭小,密闭程度高、人员密度大,动态行驶等特点,一旦车辆上发生火灾,不但难以控制火势,而且会危及车上乘客的生命安全。
如何减少和控制车辆火灾,车辆的各种内饰材料防火阻燃性能的好坏就成了关键。
汽车内饰件甲醛测试标准
汽车内饰件甲醛测试标准汽车内饰件甲醛测试标准是保证汽车内部空气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甲醛是一种有害物质,长期接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汽车内饰件的甲醛含量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和控制。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汽车内饰件甲醛测试标准,旨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标准:1. GB/T 27630-2011《汽车内部空气质量评价方法》该标准规定了汽车内部空气质量评价的方法和指标,其中包括了甲醛的测试方法和限值。
按照该标准,汽车内部空气中甲醛的限值为0.08mg/m3。
2. GB 18580-2017《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该标准规定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的要求。
按照该标准,汽车内饰件中甲醛的释放量应该控制在0.124mg/m3以下。
3. QC/T 1076-2017《汽车内饰材料甲醛释放限量及检测方法》该标准主要针对汽车内饰材料的甲醛释放限量和检测方法进行规定。
按照该标准,汽车内饰件中甲醛的释放量应该控制在0.05mg/m3以下。
以上标准是目前国内较为常用的汽车内饰件甲醛测试标准,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可以参考这些标准来选择符合要求的汽车产品。
同时,消费者也可以通过咨询销售人员或者查看相关的检测报告来了解汽车内饰件的甲醛含量情况,以保障自身的健康和安全。
总之,汽车内饰件甲醛测试标准的出台对于保障消费者健康和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
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应该关注汽车内部空气质量,并选择符合相关标准的产品。
同时,汽车生产企业也应该加强对于汽车内饰件甲醛含量的控制和管理,以提高汽车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新车验车注意事项内饰及座椅检查
新车验车注意事项内饰及座椅检查新车验车注意事项-内饰及座椅检查新车验车是购买全新汽车后必不可少的一步,通过仔细检查车辆的各项功能和性能,可以确保所购买的新车质量完好。
本文将重点介绍新车验车过程中内饰及座椅的检查要点,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进行新车验车。
一、内饰检查1.1 仪表板和中控台首先,仔细检查仪表板和中控台的制作工艺和安装是否精细,观察是否有明显的崩缝或变形现象。
同时,检查仪表台的指示灯和按键是否正常工作,确认各项功能是否完好。
1.2 音响系统检查音响系统的声音质量,调节音量大小,确保音质清晰且没有杂音或爆音。
尝试打开和关闭收音机、CD播放器、蓝牙连接等,确认这些功能是否正常可用。
1.3 空调系统检查空调系统的制冷和制热效果,将温度调至最低和最高,观察空调出风口的风量和温度是否正常。
同时,操作空调的各个按键和旋钮,确保它们能够灵活且精确地调节温度、风向和风量。
1.4 座椅调节和舒适性调整座椅的前后、上下和倾斜角度,并尝试坐在座椅上,感受座椅的舒适性和支撑性。
检查座椅的调节机构是否灵活,无卡顿或异响,并注意座椅材质和制作工艺是否满足个人需求。
1.5 车内照明打开车门,观察车内照明是否亮度均匀,并测试车内各个灯具的开关是否正常。
另外,戴上安全带,确保安全带的插扣是否灵活、牢固。
二、座椅检查2.1 座椅材质和制作工艺仔细观察座椅材质和制作工艺,注意座椅表面是否平整,无明显的瑕疵、划痕或色差。
同时,检查座椅的缝线是否整齐牢固,以确保座椅的耐用性和舒适性。
2.2 座椅内部结构轻轻压下座垫,检查座椅弹性和回弹性,确保座椅内部结构坚固耐用。
同样地,试着压按座椅背部,检查背部结构是否稳定,无松动或异响。
2.3 座椅调节和安全性能使用座椅调节机构,调整座椅的前后、上下和倾斜角度,确保调节机构灵活可靠。
此外,检查座椅的头枕调节功能,确认头枕能够轻松调节并提供足够的头部支撑。
2.4 安全带检查座椅上安全带的制作工艺和材料,确保安全带平整牢固,无明显的拉伸或破损。
汽车进厂检验制度
汽车进厂检验制度1. 概述汽车进厂检验制度是一套规范汽车进厂检验流程及要求的体系,旨在确保汽车在进入厂区前进行全面、系统的检验,以保障汽车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汽车进厂检验制度的主要内容。
2. 检验对象所有要进入厂区的汽车都必须进行检验,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出厂的新车、售后维修车辆、租赁车辆等。
不同类型的汽车可以根据其用途和特点进行不同程度的检验。
3. 检验类型3.1.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主要针对汽车外部造型、喷漆质量等方面进行检查,以确保汽车外观的整洁和美观。
具体检验项目包括: - 车身是否有划痕、变形等损伤 - 喷漆是否平整、无色差等 - 玻璃是否完好、清晰等3.2. 内饰检验内饰检验主要关注汽车内部空间的布局、座椅舒适性、仪表盘功能等方面,以确保驾乘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具体检验项目包括: - 座椅是否平整、无破损 - 仪表盘功能是否正常、清晰可读 - 空调、音响等设备是否正常工作3.3. 功能检验功能检验主要测试汽车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以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具体检验项目包括: - 刹车系统是否灵敏、制动效果良好 - 转向系统是否灵活、无异常 - 灯光、雨刷器等辅助设备是否正常工作4. 检验流程4.1. 预约车主或企业需提前与进厂检验部门进行预约,确定检验时间和地点。
4.2. 登记车主或企业在进厂后,需在登记处进行登记,提供车辆相关信息进行初步审查。
4.3. 外观检验车辆进入外观检验区进行外观检查,检验人员根据检验项目进行检查,记录检验结果。
4.4. 内饰检验车辆进入内饰检验区进行内饰检查,检验人员根据检验项目进行检查,记录检验结果。
4.5. 功能检验车辆进入功能检验区进行功能测试,检验人员根据检验项目进行测试,记录检验结果。
4.6. 确认结果检验完成后,检验人员根据检验结果,确定车辆是否合格。
若合格,发放检验合格标志;若不合格,提出整改要求。
4.7. 整改复检如车辆不合格,车主或企业需按照整改要求进行修复,修复完成后再次提交检验。
汽车验收质量控制措施
汽车验收质量控制措施1.前言在汽车生产过程中,为了确保汽车的质量符合标准和客户需求,汽车制造商在汽车验收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
本文档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汽车验收质量控制措施。
2.样品检验在汽车生产中,制造商通常会从生产线上随机选取一部分车辆作为样品进行检验。
样品检验是一种常见的质量控制措施,它可以代表整个生产批次的质量水平。
样品检验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生产出的汽车符合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样品检验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外观检验:检查车辆的车身、油漆、灯光、玻璃等外观部件的质量和完整性。
内饰检验:检查车辆的座椅、仪表盘、中控系统等内饰部件的组装质量和品质。
功能检验:检查车辆的发动机、变速器、悬挂系统等关键功能部件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安全检验:检查车辆的制动系统、安全气囊、安全带等安全装备的可靠性和功能是否正常。
3.测试驾驶除了样品检验,汽车制造商还会进行测试驾驶来验证汽车的质量和性能。
测试驾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路试:在不同路况和行驶速度下,对车辆的制动、悬挂、转向等系统进行全面测试,以确保其安全和稳定性。
动力性能测试:通过测量加速度、最高速度等指标来评估车辆发动机和变速器的性能。
燃油经济性测试:测试车辆在不同速度和负载条件下的油耗情况,以验证其燃油经济性。
噪音测试:通过测量车辆在不同速度下的噪音水平来评估车辆的噪音控制效果。
4.终端验收最后一道质量控制措施是终端验收,也称为客户接收检验。
在这个阶段,汽车制造商会邀请客户亲自验收自己购买的汽车。
终端验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车辆完整性检查:客户检查车辆的外观、内饰、功能部件等是否完好无损。
车辆性能验证:客户进行路试,评估车辆的驾驶感受和性能是否符合自己的期望。
文件核对:客户核对车辆的技术参数、保修条款、购车发票等相关文件是否符合自己的购车需求。
5.结论汽车验收质量控制措施是确保汽车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样品检验、测试驾驶和终端验收,汽车制造商可以有效地控制汽车质量,并确保产品符合标准和客户需求。
汽车内饰件国家标准
汽车内饰件国家标准汽车内饰件是指安装在汽车内部,用于美观、舒适和功能性的各种部件,包括仪表盘、座椅、方向盘、中控台、车门内饰板等。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内饰件的设计和制造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规范汽车内饰件的设计、生产和使用,国家对汽车内饰件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确保汽车内饰件的质量和安全性。
首先,国家标准对汽车内饰件的材料和工艺进行了规定。
汽车内饰件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环保标准,不能含有有害物质,如甲醛、苯等。
同时,对于汽车内饰件的工艺要求也很严格,要求其具有一定的耐磨性、耐高温性和抗老化性能,以确保汽车内饰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脱落、变形等问题。
其次,国家标准对汽车内饰件的安全性能进行了规定。
汽车内饰件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乘车人员的安全,在遇到碰撞或其他意外情况时,不会对乘车人员造成伤害。
因此,国家标准规定了汽车内饰件在碰撞测试、燃烧测试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以确保其在安全性能上达到国家标准。
此外,国家标准还对汽车内饰件的外观和舒适性进行了规定。
汽车内饰件的外观应该美观大方,符合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同时,在舒适性方面,汽车内饰件的设计要考虑到乘车人员的舒适感受,避免出现硬度不足、设计不合理等问题。
总的来说,国家标准对汽车内饰件的制造、安全性能、外观和舒适性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确保汽车内饰件的质量和安全性能达到国家标准。
制造商在设计和生产汽车内饰件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
同时,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也应该关注汽车内饰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选择质量和安全性能有保障的汽车产品。
汽车内饰件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将对汽车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汽车脚垫中醛酮类的检测及安全风险评估
汽车脚垫中醛酮类的检测及安全风险评估摘要:本次风险评估工作随机抽取了20个批次市场流通的汽车脚垫产品,对其醛酮类有害物质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估。
结果显示,本次汽车脚垫的风险等级为高风险,使用该产品的消费者将存在人身健康的安全风险隐患。
关键词:汽车脚垫;醛酮类、有害物质、风险评估、风险识别、一、引言汽车脚垫是集吸水、吸尘、去污、隔音、防滑等五大功能为一体的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汽车内饰产品。
汽车脚按材质可分为亚麻脚垫、化纤脚垫、PVC脚垫、橡胶脚垫、呢绒脚垫、高温热隔防阻棉脚垫、超纤仿皮(聚氨酯)脚垫等[1],其中的塑料、橡胶、皮革和织物都会散发挥发性有机物,尤其在高温环境下,消费者长期吸入这些有害气体,严重损害身体健康[2]。
汽车脚垫作为车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有必要对其导致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
二、检测及判定依据目前,汽车脚垫没有国家和行业产品标准,本次试验依据ISO 12219-2-2012《道路车辆的内部空气第2部分:测定来自车辆内部零件和材料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的筛选法袋法》和GB/T 39897-2021《车内非金属部件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检测方法》进行检测,风险评估参考GB/T 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
三、风险评估方法、分析及评价1、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本次汽车脚垫的监测数据,根据GB/T 27921-2011《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进行风险评估。
即用所检项目危害程度的高低和发生危害事件可能性的大小来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2、发生危害的严重性及其发生的总体可能性本次评价将危害等级分为5级,依次是微弱、弱、中、强、极强,用数字1、2、3、4、5表示;所检项目的危害程度由超出标准数值的比例决定见表1。
表1监测项目危害等级同样将发生危害事件的总体可能性分为5级,依次是极低、低、中、高、极高,用数字1、2、3、4、5表示。
将超出标准值的样品所占总采样样品的比例作为事件发生的总体可能性见表2。
汽车内饰材料有害物质的检测标准
汽车内饰材料有害物质的检测标准
汽车内空间狭小,空气流通不畅。
因此对车内有害气体的检测标准远高于室内有害气体的检测。
汽车车内有害气体主要有苯、甲醛、丙酮、二甲苯等。
有害气体主要来自汽车内饰材料的加工过程中
使用的含有害物质的化学制剂。
如:与泡沫塑料的粘合过程中所使用的粘合剂以及在阻燃整理加工中所使用的阻燃剂。
这些产品在高温条件下挥发出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超标后, 对人体健康会产生损害。
如异
味刺激咽部, 易引起咽部疼痛,引发感冒;异味刺激眼部, 影响视觉, 给行车带来不安全隐患;长期处于污染严
重的车内, 还会给人体造成更为严重的疾病。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标准第275项是关于汽车车内甲醛含量的检测的,该标准设置了甲醛的车内使用条件。
不同于已经设置了相关测试标准的家具行业, 对于汽车制造业, 必须设置不同的温度。
为了模拟极端情况, 选择了60℃。
实验材料须在封闭的实验容器中保存3 h, 并进行水分测定。
装入实验容器里的物质也不能
像家具模拟实验中那样,为每立方米对1平方米的比例。
在车内空间,每立方米使用的材料要多得多,这一
点人们必须考虑在内。
除了鉴定实验材料的水分外,实验容器中也要注水, 并测定水分含量。
这样就营造了一个持续湿润的环境,模仿了所需的条件, 并为可能发生的甲醛的水解分离做好了准备。
另外,水还能溶解散发出的甲醛,并进行收集。
下一步,是对这一水解阶段进行研究, 查明水中甲醛的含量。
最好所得期望值描述了汽车内饰纺
织品甲醛的潜在甲醛散发量,这一期望值还与内饰纺织品的重量有关。
中国汽车健康指数车内 voc 与车内气味测试评价规程 -回复
中国汽车健康指数车内voc 与车内气味测试评价规程-回复中国汽车健康指数车内VOC与车内气味测试评价规程引言: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车内空气质量的重视也越来越高。
因为长时间待在车内,一些污染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为了保障汽车乘坐者的健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于2018年发布了《汽车内饰材料挥发性有机物(VOC)限量指标与评价方法》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汽车健康指数车内VOC与车内气味测试评价规程。
一、测试目的:车内VOC与车内气味测试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乘坐者的健康,通过定量测试车内空气中的VOC含量并评估气味质量,确保排放的有害物质不超过标准限值,为提高车辆使用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提供依据。
二、测试样品:测试样品包括整车、车内饰材、内饰辅助件等。
1. 整车:应当在生产线最后一道工序完成后进行测试,包括轿车、客车、货车等各类车型。
2. 车内饰材:主要包括座椅、方向盘、中控台、门板、脚垫等,通常由塑料、橡胶、胶粘剂等材料制成。
3. 内饰辅助件:指装饰材料、空气净化器等。
三、测试方法:测试方法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车内VOC含量的测定,二是车内气味质量评价。
1. 车内VOC含量测定:(1)取样:根据相关标准要求,分别在车内空气、车内饰材、内饰辅助件取样。
(2)样品制备:将采样得到的空气通过取样瓶收集,用适当的溶剂稀释后制备待测溶液。
车内饰材样品通常需要经过柱式萃取或溶解等方法得到待测溶液。
(3)测定:借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仪器设备,对待测溶液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得到芳香烃、醛类、酮类、酯类等VOC的含量。
2. 车内气味质量评价:(1)取样:根据相关标准要求,使用人工嗅闻或者气味分析仪器对车内气味进行取样。
(2)气味评价:使用标准嗅闻试验室条件,由专业员工进行气味评价,依据不同的评价指标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如刺激性、恶臭、草木香等。
(3)结果分析:统计分析气味评价结果,制定等级评价体系,如优、良、中、差等。
汽车内外饰检具应用及介绍课件
规范操作
严格按照检具的操作规程进行使用, 避免误操作造成损坏或影响检测结果。
档案管理
建立检具的档案管理,对检具的购置、 使用、维修、校准等信息进行详细记 录,方便追溯和管理。
05
内外饰检具的发展趋势
高精度、高效率的测量技术
高精度测量技术
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提升,汽车内外饰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 高。为了满足高精度测量需求,现代内外饰检具采用了先进 的测量技术,如激光扫描、三坐标测量等,确保了测量结果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用于检测门板的轮廓、铰链位置等关键尺 寸,保证门板与车身的间隙均匀,提高整 体美观度和密封性能。
座椅检具
中控台检具
检测汽车座椅的尺寸、角度和位置,确保 座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以及与其他内饰 件的协调配合。
检查中控台的布局、按键、显示屏等部件 的准确性和精度,保证驾驶员操作的便捷 和安全性。
外饰检具的应用
用于汽车内外饰检具的快速测 量和逆向工程,例如快速获取 车身外形、内饰件的三维数据。
非接触式测量、速度快、适用 于大面积测量。
光学测量技术
定义
光学测量技术是利用光学原理和图像处理 方法,对被测物体进行非接触式测量的方
法。
应用
在汽车内外饰检具检测中,可用于检测透 明或半透明材料的尺寸和形状,如车窗、 车灯等。
精确性
检具必须具备高精度,以确保 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易操作性
检具设计应简洁明了,方便操 作人员快速上手,减少误操作。
安全性检具在使用过程中应源自合安全 规范,防止操作人员受伤或损 坏产品。
02
内外饰检具的应用
内饰检具的应用
仪表板检具
门板检具
用于检测仪表板的尺寸和形状精度,确保 其与车身的匹配度,以及仪表板上各零部 件的准确安装。
内饰测试工程师岗位职责
内饰测试工程师岗位职责
内饰测试工程师是汽车制造业中相当重要的职位,他们负责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以及产品安全性测试等任务,确保汽车内饰的质量符合标准和客户期望。
以下是内饰测试工程师的岗位职责:
1. 研究和分析内饰产品规格书,了解产品的基本特性,并确定测试方法和测试标准。
2. 根据测试要求编写测试计划,并执行测试。
测试包括功能测试、电气测试、强度测试、可靠性测试、噪声测试、安全测试等。
3. 研究汽车标准和相关规定、法规,了解测试要求,并考虑使用的安全设施及保护措施。
防止测试过程中产生安全隐患。
4. 维护测试设备,确保设备及相关测试材料质量符合标准,以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并在有需要时调整测试设备。
5. 跟踪测试结果,分析和记录测试数据和结果,制定相关测试报告。
根据测试结果提出建议、优化和改进措施。
6. 跟踪产品开发过程,与其他部门和过程相关人员合作,确保产品按时交付,并进行合理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7. 维护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效率,做好团队合作,积极面对问题和挑战。
8. 继续学习和发展技术,了解行业动态,不断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帮助企业保持领先地位。
总之,内饰测试工程师是制造商保证汽车内饰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需要有丰富的测试经验和专业知识,有判断力、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等。
同时,内饰测试工程师需要有积极的态度、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沟通能力,以及坚定的自我素质和道德。
汽车内饰3C认证质量手册
CNCA-02C-060 2005《机动车辆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汽车内饰件产品)《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颁布令3C质量管理手册是建立和实施CCC质量管理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建立实施CCC强制性认证的必要依据。
本手册依据汽车零部件CCC认证实施规则-汽车内饰件产品CCC认证实施规则(CNCA-02C-060:2005)的实施要求进行编制,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顺序做相互作用进行了描述。
本手册是保证3C质量产品认证的基本准则,也是公司对所有客户的承诺,遵循本手册是公司全员应尽的责任。
本手册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即生效。
总经理签署::签署日期:2014年5月16日3C强制性认证管理任命书为了更好的实施3C强制性认证质量管控,特任命为总质量负责人,其相关管理人员如下明细表:3C认证管理人员明细表总经理签署:签署日期:2014年5月16日质量负责人授权书根据公司经营管理设置及其原则,任命为本厂质量负责人,被授权人依照《岗位职责》、《汽车内饰件产品3C认证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有关制度,执行其工作范围的职责、行使岗位职权并承担相应义务:1 负责建立满足认证机构要求的文件质量体系,并确保其实施和保持。
2 确保认证产品(含强制性产品)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
3 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认证标志的保管和使用。
4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不合格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不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
5 质量负责人应具有充分的能力胜任本工作。
6 及时向认证机构申报涉及获证产品安全性能的变更。
7 对于认证产品质量负责等工作的最高权力。
总经理签署:签署日期:2014年5月16日认证联络员授权书根据公司经营管理设置及其原则,任命为本厂认证联络员,被授权人依照《岗位职责》、《汽车内饰件产品3C认证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有关制度,执行其工作范围的职责、行使岗位职权并承担相应义务:1 负责执行产品认证工作和经办认证对外联络。
内饰相关质量检验标准
车内空气中有机物浓度要求(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序号项目浓度要求(mg/m3 )1 苯≤0.112 甲苯≤1.103 二甲苯≤1.504 乙苯≤1.505 苯乙烯≤0.266 甲醛≤0.107 乙醛≤0.058 丙烯醛≤0.05检验方法:1.车内空气中有机物的浓度检测按 HJ/T400-2022 的规定进行。
实施采样时,在HJ/T400-2022 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受检车辆处于静止状态,车辆门、窗和乘员舱进风口风门均处于关闭状态,发动机和空调等设备不工作。
2.对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其他条件(如汽车出厂时的内饰状态改变与否、出厂与检测的间隔时间等),可由相关方商议约定。
内饰材料:汽车内饰零件所用的单一材料或者层积复合材料,如座垫、座椅靠背、座椅套、安全带、头枕、扶手、活动式折叠车顶、所有装饰性衬板(包括门内护板、侧围护板、后围护板、车顶棚衬里)、仪表板、杂物箱、室内货架板或者后窗台板、窗帘、底板覆盖层、遮阳板、轮罩覆盖物、发动机罩覆盖物和其他任何室内有机物,包括装车时吸收碰撞能量的填料、缓冲装置等材料。
技术要求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必须满足以下技术要求:燃烧速度不大于 100mm/min。
内饰材料燃烧特性取样要求:标准试样形状和尺寸见下图,试样的厚度为零件厚度,但不超过 13mm。
以不同种类材料进行燃烧性能比较时,试样必须具有相同尺寸(长、宽、高),通常取样时必须使试样沿全长有相同的横截面。
当零件的形状和尺寸不足以制成规定尺寸的标准试样时,则应保证下列最小尺寸试样,但要记录。
a)如果零件宽度介于 3mm~60mm,长度应至少为 356mm。
在这种情况下试样要尽量做成接近零件的宽度。
b)如果零件宽度大于 60mm,长度应至少为 138mm。
此时,可能的燃烧距离相当于从第一标线到火焰熄灭时的距离或者从第一标线开始至试样末端的距离。
c)如果零件宽度介于 3mm~60mm,且长度小于 356mm 或者零件宽度大于 60mm,长度小于 138mm,则不能按 GB 8410 标准试验。
汽车内饰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汽车内饰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4版)
1 抽样方法
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被抽样生产者、销售者的待销产品中抽取。
在确认的每批次汽车内饰材料产品中随机截取样品10块,其中5块作为检验样品,5块作为备用样品。
一般要求每块样品的尺寸为356mm×100mm,当零件的形状和尺寸不足以制成规定尺寸的标准试样时,则应保证满足标准规定的最小试样要求。
2 抽查产品名称及执行标准
本次抽查的产品名称主要为:汽车内饰材料,产品执行标准见下表。
表1 产品名称及执行标准
3 检验依据
表2 检验项目及依据
重要程度分级:A类-极重要质量项目,是指直接涉及影响人身健康、安全的指标;B类-重要质量项目,是指产品涉及环保、能效、关键或特征性指标等;C-一般质量项目,外观、尺寸等不直接影响产品使用的指标。
执行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的产品,检验项目参照上述内容执行。
凡是注日期的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细则。
凡是不注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
依照有关规定或产品适用标准,需要检测的其他项目,可视情况进行调整。
4 判定规则
4.1依据标准
GB 8410-2006《汽车内饰材料燃烧特性》
GB 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等
4.2判定原则
经检验,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所检项目未发现不合格;检验项目中任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不合格。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高于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标准要求时,应按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
水萃取法和蒸汽吸收法在汽车内饰纺织品甲醛含量测试中的比较
水萃取法和蒸汽吸收法在汽车内饰纺织品甲醛含量测试中的比较作者:王红来源:《中国纤检》2011年第14期摘要分别采用水萃取法和蒸汽吸收法来检测汽车内饰纺织品中甲醛的含量,并根据检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优劣。
关键词:水萃取法;蒸汽吸收法;汽车内饰纺织品;甲醛含量我国是一个纺织生产和出口大国,随着汽车工业支柱产业地位的逐步确立,汽车工业逐渐成为产业用纺织品的最大用户。
与皮革材料相比,纺织材料以其透气、环保、成本低等特点受到消费者和生产商的广泛关注。
据统计,每辆汽车耗用纺织品材料平均为42 m2,用于内装饰(坐席、车顶篷、侧面板、地毯、行李箱等)、增强材料、里衬、垫底织物、轮胎、皮带、气囊、消声器和隔热器材等。
汽车内饰纺织品面料有仿皮、平纹、立绒等品种,有纯纺织品也有复合材料,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汽车内饰产品在加工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含有害物质的化学助剂,如与泡沫塑料的粘合过程中使用的粘合剂以及在阻燃整理加工过程中使用的阻燃剂等,这些产品在高温条件下挥发出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超标后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危害。
因此,为了人们的健康、安全和环保,检测汽车内饰纺织品中有毒气体并限定其在一定的范围,是检测人员所面临的重要工作。
对于汽车内饰材料中的甲醛测试,国内外有关部门十分重视,先后制定了多种检测方法:如PV3925、GME60271、GB/T 2912.2(蒸汽吸收法)、AATCC112[1]。
GB/T 17591—2006(阻燃织物)中规定:阻燃织物应符合GB 18401—2003及国家有关纺织品强制性标准的要求[2],因此,水萃取法也可用来检测汽车内饰纺织品中的甲醛含量。
本文因此探讨水萃取法和蒸汽吸收法在汽车内饰纺织品甲醛含量测试中的优缺点,以期取长补短,获得更好的测试结果。
1测试原理“水萃取法”和“蒸汽吸收法”都是建立在吸光光度法的基础上的,即水萃取或吸收后的甲醛用乙酰丙酮显色,再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显色液的吸光度值,根据已知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校正曲线和试样质量,计算出最终纺织品上的甲醛含量[3]。
汽车内饰用纺织品检测技术探讨
汽车内饰用纺织品检测技术探讨摘要汽车纺织用品在我国消费市场占有重要地位,但其中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重视,例如纺织品不配套使用以及纺织品标准不严格执行,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我国汽车纺织用品行业采用国际标准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我国汽车纺织用品的现状以及国际车用纺织品执行标准,通过设计与生产环节进一步说明纺织品采用国际标准重要性。
关键词汽车纺织用品;执行标准;设计;生产中图分类号u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7-0092-02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突飞猛进,伴随着消费者对于汽车品牌、颜色以及款式的不同需求,汽车附带产品也映入消费者眼帘。
汽车纺织品无疑成为消费者在选择汽车时十分重视的部分。
款式多种多样、设计个性时尚,质地舒适优质等各个方面成为消费者选择汽车纺织品使用的标准。
要想满足汽车纺织对于织物性能的要求只有符合汽车零件产品的要求和检测的标准才能真正做到完美。
我国汽车纺织品无论在汽车用纺织品质地标准还是在规格执行方面都有很大缺陷且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许多国内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粗制滥造不严格按照标准生产,进而生产出大批劣质纺织品。
这些劣质产品不仅影响了国内消费者消费,甚至影响我国车用纺织品在整个行业之中的竞争力。
1 我国汽车用纺织品的开发与应用当前,我国汽车纺织品使用时很齐全。
主要的产品有地毯、座椅垫、气囊、车厢顶棚和车壁的内侧面、消音材料与过滤材料等。
纺织品、非织造布、机织品和簇绒织品是纺织品的几个种类。
松散是针织物的结构特性,它都有很好的弹性、延伸性和透气性,表面毛绒不容易脱落,在座椅的面料、座椅垫、顶棚和车厢内壁的侧面表层所应用的材料及少量过滤材料是经常要用到的材料。
簇绒织物,是一种表面是线圈状的织物, 主要用于车内的地毯材料。
2 我国与世界市场上的汽车纺织用品的检验标准对照2.1标准的质量体系对于基本企业管理标准就是针对质量检查的标准进行制定的,而对于其他的制定标准就是依据这个体系来设定的,目的是提高该企业的整体效率并进一步实行为主要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温度:25℃±3.0 ℃/气流速度:≤0.3 m/s 污染物背景浓度应低于GB/T 17729规定的标准限值。
一、汽车整车及内饰材料VOC检测介 绍
(四)车内空气质量管控法规及测试方法
3、建议
VOC 测试控制思路
对汽车原材料 进行各种性能 测试,以指导 生产厂家实施 相关验收标准。
对汽车零部件 中所含VOC进 行测试,以保 证各零部件所 含VOC不超标。
一、汽车整车及内饰材料VOC检测介 绍
(二)VOC定义及其危害
主要污染物
有机物质 醇类 酯类
毒性程度 低毒性 低毒性,有麻醉和刺激作用
烷烃类
对眼和上呼吸道有轻度刺激作用
胺类
对人体肝脏和肾脏有一定损害
醛酮类
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有一定致癌性
芳香烃
具有一定致癌性,刺激性气味
一、汽车整车及内饰材料VOC检测介 绍
二、汽车内饰材料阻燃安全测试介绍
➢ GB 8410-2006 结果表示
➢ A: 熄灭火源试样仍未燃烧、或在第一根标线前熄灭,记录A-0 mm/min ➢ B:计时起,火焰60S内自熄,燃烧距离不大于50 mm ➢ C:火焰在两标线间自熄,非B所述情况,记录燃烧速度C-** mm/min ➢ D : 火焰烧到第二根标线,即烧通,记录燃烧速度D-** mm/min ➢ E: 火焰15S烧至第一条标线,记录 E
一、汽车整车及内饰材料VOC检测介 绍
(四)车内空气质量管控法规及测试方法 1、标准法规
GB/T 27630 有机物浓度要求
一、汽车整车及内饰材料VOC检测介 绍
(四)车内空气质量管控法规及测试方法 1、标准法规
一、汽车整车及内饰材料VOC检测介 绍
(四)车内空气质量管控法规及测试方法 1、标准法规
测试操作图示
二、汽车内饰材料阻燃安全测试介绍
3、95/ 28/EC and ECE- R118 (欧洲汽车指令/经济委员会法规)
- 本条例适应用于分类为M3, Class II and class III1, 乘客大于22人的机动 车辆内饰材料燃烧性能的测试。 不适合行车时乘客站立的机动车, 如 城市公交。
一、汽车整车及内饰材料VOC检测介 绍
(四)车内空气质量管控法规及测试方法 2、检测方法
一、汽车整车及内饰材料VOC检测介 绍
(四)车内空气质量管控法规及测试方法 2、检测方法
一、汽车整车及内饰材料VOC检测介 绍
(四)车内空气质量管控法规及测试方法 2、检测方法
GB/T 28370 测试流程(静止模式)
GB/T 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 南》
GB/T 17729-2009《长途客车内空气质量要求》
一、汽车整车及内饰材料VOC检测介 绍
(四)车内空气质量管控法规及测试方法 1、标准法规
GB/T 27630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
性质:推荐性国标
适用范围: 适用于评价乘用车内空气质量 适用于销售的新生产汽车 使用中的车辆也可参照使用
某些塑料的燃烧行为随时间而变化, 因此, 可进行适当的老化, 并对其老化前后 进行试验,优选 70℃±2 ℃烘箱里放置7天. 也可使用有关各方协商的老化意见.
二、汽车内饰材料阻燃安全测试介绍
GB 24407-2012 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中燃烧测试
GB/T 8627-2007 烟密度测试 测量材料在燃烧或分解的试验 条件下的静态产烟试验方法。 通过测试试验箱中光通量的损 失来进行烟密度测试。 适用于GB 24407-2012中塑料 类内饰材料的测试
燃烧测试包括:
1) 水平燃烧速度测试: 样品356*100mm(5-10pcs). 点火15秒,要求最大燃 烧速度不超过100mm/min 或最后标记处前火焰熄灭。
2) 熔融性能测试: 样品70mm*70mm(4pcs), 样品厚度不超过13mm。样品 水平放置在辐射热源下. 记录是否有融滴,融滴是否将脱脂棉点燃。要 求无融滴,脱脂棉未燃烧。
体测定法。
甲醛、甲苯、二甲
TVOC、甲醛、
苯;
甲苯、二甲苯:
Tenax管采集TVOC。 采用气相色谱法。
环境温度:25℃±3.0 ℃/气流速度:≤0.3 m/s 污染物背景浓度应低于GB/T 17729规定的标准限值。
一、汽车整车及内饰材料VOC检测介 绍
(四)车内空气质量管控法规及测试方法 2、检测方法
研讨交流
汽车内饰产品安全质量检测介绍
国家产业用纺织品检测重点实验室 国家级机动车辆及零部件检测重点实验室
汽车内饰件实验室
目录
❖一、汽车整车及内饰材料VOC检测介绍 ❖二、汽车内饰材料阻燃安全测试介绍
一、汽车整车及内饰材料VOC检测介 绍
(一)汽车车内空气现状
一、汽车整车及内饰材料VOC检测介 绍
采样过程分为空载静止模式和驾乘模式。 在空载静止模式实施采样时,在GB/T 28370-2012规
定的环境条件下,受检车辆处于空载静止状态,车辆门、 窗等均处于关闭状态,可开启空调内循环。
驾乘模式实施采样时,在GB/T 28370-2012规定的环 境条件下,受检车辆承载额定乘员,在密闭、乘员未下车 状态下行驶2.5 h后实施。
GB/T 28370 测试流程(运动模式)
车辆封闭
样品采集
样品分析
受检车辆承载额 定乘员行驶2.53 h,门窗密闭, 乘员未下车
电化学式测氧仪检测 O2; 聚乙烯薄膜采集袋采 集CO2、CO; 活性炭采样管采集甲 醛、甲苯、二甲苯; Tenax管采集TVOC。
采用电化学式测氧法 检测O2。 采用不分光红外线气 体测定法检测CO2和 CO。 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 TVOC、甲醛、甲苯、 二甲苯。
(二)VOC定义及其危害 污染物的危害
车内污染物
车内异味,影响 消费者感官体验
毒性,对司乘人 员身体造成危害
一、汽车整车及内饰材料VOC检测介 绍
(三)车内VOC的来源
一、汽车整车及内饰材料VOC检测介 绍
(四)车内空气质量管控法规及测试方法
1、标准法规
GB 24407-2012《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
(二)VOC定义及其危害
定义
主要 物质
危害
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即挥 发性有机化合物, 指在常温状态下容 易挥发的有机化合 物。
沸点在50-260℃ 之间的挥发性有机 物。主要包括甲醛、 苯、甲苯、二甲苯、 乙苯、苯乙烯等。
对人体健康能产生 严重危害。如使人 产生气喘、过敏等 急性症状,同时会 导致肝脏、肺等器 官受损,引起机体 免疫水平失调。
对组装好的整 车空气进行 VOC测试,使 其符合相关法 律法规的要求。
一、汽车整车及内饰材料VOC检测介 绍
(五)汽车内饰材料VOC检测
1、概述
一、汽车整车及内饰材料VOC检测介 绍
(五)汽车内饰材料VOC检测
2、内饰材料检测(顶空-气相法)
一、汽车整车及内饰材料VOC检测介 绍
(五)汽车内饰材料VOC检测 2、内饰材料检测(箱子法)
1、强制性标准GB 8410-2006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NEQ 美国联邦机动车辆安全标准 FMVSS 571.302
原理:将试样水平地夹持在U形架上,在燃烧箱中用规定高度的火焰 点燃试样的自由端15秒后,确定试样上火焰是否熄灭,或何是熄 灭,以及试样燃烧的距离和燃烧该距离所用的时间。
技术要求: - 水平燃烧速度不大于100mm/min。 - 5块或更多样品燃烧速度最大值为最终结果。 - 结果表示:A、B、C、D、E。
3) 垂直燃烧性能测试: 样品560mm*170mm.(3-6片试样)。点火5秒,如 果5秒不着火,将点火时间改为15秒。 记录火焰燃烧到第1,2,3根线 的时间t1, t2及t3。根据公式计算燃烧速度V1,V2及V3的值。要求最 大燃烧速度不超过100mm/min。
谢 谢!
- 试样置于垂直的试验条件下, 在氧、氮混合气流中,测定试样刚好维
持燃烧所需最低氧浓度。
- 纺织品及塑料、橡胶类涂附织物其他塑料材料
适用于GB/T 5454 和GB/T 2406.2标准
二、汽车内饰材料阻燃安全测试介绍
GB 24407-2012 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中燃烧测试 GB/T 2408 -2008 中垂直燃烧测试方法 (V等级) - 试样处于垂直位置,适用于评价实验火焰移去后燃烧程度。 - 适用于GB 24407-2012中波纹管的燃烧技术
试》
二、汽车内饰材料阻燃安全测试介绍
➢车辆上一旦发生火灾, 不但难以控制火势,而且危及车上乘客的生命安全。 车 内的各种材料(如地板、车体内墙、车体内顶、车窗、车门、电线电缆等)是车 上防火阻燃的关键。 因此, 为了确保乘客的安全,有关部门对汽车及轨道交通 材料及部件的燃烧特性制定了强制性规定。
二、汽车内饰材料阻燃安全测试介绍
挥发性有机物(不包括醛酮类)
醛酮类化合物
二、汽车内饰材料阻燃安全测试介绍
中国法规: ➢ 强制性标准GB 8410-2006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 强制性标准GB 24407-2012 《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 欧洲阻燃指令: ➢ 95/28/EC / ECE- R118 《汽车内饰材料阻燃测试 防火测
不符合要求: C-大于100 mm/min、D-大于100 mm/min 、 E; 符合要求结果:A-0、B、C-不大于100 mm/min、D-不大于100 mm/min
二、汽车内饰材料阻燃安全测试介绍
2、强制性标准 GB 24407-2012 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 2012年 2月1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校车安全 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2012年4月10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 员 会 批 准 发 布 《 专 用 校 车 安 全 技 术 条 件 》 ( GB 24407-2012),并已于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