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境制度中政府责任

合集下载

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责任制及考核管理办法

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责任制及考核管理办法

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责任制及考核管理办法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生态环境的恶化,环保节能减排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许多国家纷纷制定了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责任制及考核管理办法。

本文将重点探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责任制和考核管理办法。

二、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责任制1. 政府责任政府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

政府有责任制定相关政策,通过立法和监管手段确保企业和个人履行环境保护责任。

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督执法,依法严惩环境污染、能源浪费行为,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2. 企业责任企业是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责任的主体。

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研发高效节能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同时,企业应采取积极措施减少和处理废弃物排放,推行循环经济模式。

对于环境违法企业,应依法追责,并处以相应的罚款和刑事责任。

3. 公民责任公民及个人也应承担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责任。

每个人都应培养环保意识,垃圾分类,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

公民还可以通过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服务参与到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行动中。

三、考核管理办法1. 考核指标为了推动环保节能减排工作的落实,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

考核指标应包括企业的环境保护技术水平、能源利用率、废弃物排放情况等关键指标。

此外,还可以引入碳排放指标作为考核的依据,鼓励企业降低碳排放。

2. 考核流程考核流程应具备科学性和公正性。

政府部门应成立独立的考核机构,负责制定考核办法和程序。

考核结果应向社会公开,并对不合格的企业实施问责措施。

同时,还应鼓励先进的环保节能减排企业,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荣誉。

3. 考核奖惩制度为了激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履行环保节能减排责任,可以建立考核奖惩制度。

对达到和超过考核指标的企业,可以获得相应的财政奖励和减免税费的优惠政策。

而对于未达标的企业,则应按照政策规定进行罚款、停产整顿等处罚。

四、结论环境保护是全球共同的责任,节能减排是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举措。

污染防治责任制度

污染防治责任制度

污染防治责任制度引言概述:污染防治责任制度是指政府、企业和个人在环境保护方面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它是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污染防治责任制度的内容和作用。

一、政府的责任1.1 立法责任:政府应当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为污染防治提供法律依据。

1.2 监管责任:政府要加强对企业和个人的环境监管,确保其遵守环境保护法规,严格执行环境标准。

1.3 环境信息公开责任:政府应当主动公开环境信息,提供准确的环境数据,增加公众参预环境保护的机会。

二、企业的责任2.1 排污责任:企业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环境标准,合理规划和设计生产过程,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2 环境风险评估责任:企业要进行环境风险评估,识别和评估潜在的环境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应对。

2.3 生态修复责任: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伤害时,应当承担相应的生态修复责任,采取措施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

三、个人的责任3.1 环境保护意识责任:个人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参预环境保护活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2 环境友好消费责任: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选择环境友好的产品,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3 环境举报责任:个人发现环境违法行为时,应当积极举报,保护环境权益,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进行。

四、责任追究机制4.1 罚款制度:对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企业和个人,应当依法进行罚款,以强化责任意识。

4.2 撤销资质制度:对多次违法行为的企业,应当依法撤销其相关资质,限制其经营活动。

4.3 刑事责任追究制度:对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犯罪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五、污染防治责任制度的作用5.1 促进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责任制度能够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5.2 减少污染排放:通过严格执行责任制度,能够有效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生态环境保护与地方政府角色分析

生态环境保护与地方政府角色分析

生态环境保护与地方政府角色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

然而,由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习惯难以被轻易改变,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存在。

在此情况下,地方政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了环保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环境污染问题与地方政府的角色分析1.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城市化及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噪声等人类活动排放的废物,加速破坏着自然环境。

例如,汽车尾气排放、工厂废气排放、化学制剂泄漏等都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这些污染物质入侵大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危害,如影响空气质量、地表水质量、土壤肥力和生态平衡等问题。

2.地方政府的角色在生态环保领域,地方政府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最直接行政部门。

地方政府作为环境治理和废物管理的责任主体,在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之间寻求平衡,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地方政府能够从财政、立法、实施、监管等多个方面,对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首先,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环境政策法规,在全社会推广环保理念,引导公众参与环保事业。

全面落实环境保护法、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控法、空气污染防治法等环境保护法规,制定和实施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提高行业治理、监管和执法水平等,可以有效遏制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

其次,地方政府可以从财政上支持环境保护事业。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环保基金、绿色信贷等方式,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支持。

例如,增加环保税收、建立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开展节能减排项目等措施,可以鼓励企业环保,提高环保成本意识和能力。

最后,地方政府可以对企业加强监管力度,强化企业的环保责任意识。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推行企业环境评估制度、废弃物治理规划、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等,引入市场和社会监督机制,从而降低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实际中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中所面临的难题尽管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然面临着很大的难题。

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方面

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方面

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方面
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
在内的各个社会成员都应该承担责任。

首先,政府在制定环保政策
和法规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政府部门应当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确保环境质量达标,并对违反环保法规的行为进行严格处罚。

此外,政府还需要投入资金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推动清洁能源和可持
续发展。

其次,企业作为生产和经营的主体,也需要承担生态环境保护
的责任。

企业应当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加强污染物排放的监控和治理,推动绿色生产,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同时,企业还可以
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和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全社会
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此外,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节约能源、减
少废物排放、推广低碳出行等行为都是个人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
的具体体现。

此外,个人还可以积极参与环保组织或志愿者活动,
为环境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的来说,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
努力。

只有各方通力合作,才能有效应对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
展的目标。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共同守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就我国环境管理制度谈谈你的看法

就我国环境管理制度谈谈你的看法

就我国环境管理制度谈谈你的看法一、我国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长期以来采用的是地方政府对辖区内环境质量负责的环境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由地方政府通过计划、组织、调节和监督,来协调社会中的各种关系。

这一体制的优点在于能够很好地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国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地域管理为主的环境管理体制,导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存在行为差异。

一些地区忽视环境保护而片面地只追求经济效益。

在发展与环境的目标选择上,地方的目标则明显偏重于局部、眼前的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在落实环境管理的具体政策时,也会大打折扣。

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流于形式。

(二)地方环境管理机构在设置上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机构设置不合理,没有独立的机构,人员编制、工作经费等问题也都难以保障,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环境监督管理,环境监管难免会流于形式。

在一些县和农村,环境和自然保护工作仍然很繁重,但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编制则远远不能适应实际需要,甚至还有些地方出现了没有人管理这方面的工作的情况。

(三)行政区划的地方环境管理体制,不利于跨区域环境问题的协调。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环境管理体制,地方环境保护局隶属于地方政府,这就使得一个有机的整体被这种体制分层切块,个别地区为谋求经济的发展而不惜损害其他地区的利益以及阻碍环境管理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时有发生。

同时,由于部门之间的协调不畅,跨区域执法难度比较大[。

(四)中央政府监督乏力,难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制。

依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辖区内的环境质量负责。

也就是说,环境质量的好坏,地方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但相关法律既没有明确规定政府部门如何履行其责任,如何保证其履行责任,也没有明确规定如不履行职责应承担何种责任。

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是否依法履行对本辖区环境保护质量负责的义务,是否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仍然缺乏有效的机制和手段进行监督和制约。

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是指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对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进行明确和规范,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

1. 政府责任:政府应制定并实施全面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政策和法律法规,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建立健全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机制,承担监督和评估责任。

2. 企事业单位责任:企事业单位应树立环保意识,制定并实施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和相关措施,加强环境保护投入和治理,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制度,主动承担环境污染责任,促进绿色发展。

3. 个人责任:个人应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减少环境污染行为,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为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作出个人贡献。

4. 监督与检查: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监督与检查制度,
加强对相关责任主体的日常监管和违法行为惩戒,定期对生态环境
状况进行评估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通过严明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可以促使各级政府、企事
业单位和个人自觉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形成全社会共同参
与的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保障。

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制度(三篇)

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制度(三篇)

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和改善环境保护工作,明确各级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环境保护工作职责,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第一条环境保护工作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要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目标。

第二条环境保护工作是全社会共同责任,各级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积极履行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加强环境保护能力建设,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第三条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第三章责务制第四条各级政府负责全面领导,制定和落实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法规,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第五条各级环保部门负责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实施,包括环境监测、污染防治、环境规划、环境评估等工作,同时要加强对各级各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六条各级各部门要根据职责范围,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切实履行环境保护工作职责,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

第七条各级各部门要加强环保人员培训,提高环保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使其更好地履行环境保护工作职责。

第八条各级各部门要及时向社会公布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信息和数据,接受社会监督,公众要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共同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第四章责任制第九条各级政府要建立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制,明确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并将其落实到目标责任书和绩效考核中。

第十条各级环保部门要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制,明确环保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要求环保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加强对环保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和考核。

第十一条各级各部门要建立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要求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加强对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和考核。

生态环境保护如何落实主体责任

生态环境保护如何落实主体责任

生态环境保护如何落实主体责任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在生态环境保护的进程中,落实主体责任至关重要。

只有明确各个主体的责任,并确保其切实履行,才能有效地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首先,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承担着首要的主体责任。

政府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环保政策和法律法规,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通过政策的引导和法律的约束,规范企业和社会公众的行为,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同时,政府要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

这包括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监测体系完善、生态修复工程等方面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例如,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设施等,以提高环境治理的能力。

政府还应当加强环境监管力度。

建立健全严格的环境执法机制,加强对企业污染排放的监测和查处,对违法排污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此外,要推动环境信息公开,让公众了解环境状况,加强社会监督。

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责任方。

企业应当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将环境保护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之中。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企业要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依法办理环境影响评价等相关手续,确保生产活动符合环保要求。

同时,建立健全内部环境管理制度,加强对自身环境行为的自我约束和监督。

对于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更应当积极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社会公众同样是生态环境保护不可或缺的主体。

每个人都应当增强环保意识,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比如,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节约水电资源,选择绿色出行方式等。

公众要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身边人的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在面对环境问题时,公众应当敢于发声,通过合法渠道反映环境诉求,监督企业和政府的环保工作。

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是指国家、地方和企事业单位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和法律法规,加强环境保护,防止和纠正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应包括以下方面:
1.立法和政策制定:设立专门的生态环境保护机构和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以推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2.企事业单位责任:各企事业单位应承担主体责任,加强环保投入,引进环保技术,改善生产过程,强化环保监管。

3.政府责任:政府应在环境保护领域加大投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监督和执法,以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公众参与:应加强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和监督,推进环保知识普及,鼓励公众提出环保建议。

5.惩罚措施:针对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应加大惩罚力度,推行严格的环境污染责任追究机制。

环境治理中的政府领导责任探析

环境治理中的政府领导责任探析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 珠海市行政学院撵 赧
2 1年第5 00 期
环 境 治 理 中 的 政 府 领 导 责 任 探 析
陶火生 宁启超
( 福州大 学,福建 福州 3 0 0 ) 50 1
摘 要 : 当前 ,环境 问题 已经 严 重制 约经 济社 会 的 发展 ,成 为人 类 社 会进 步所 共 同 面对 的挑 战
不协调 的责任机制使得环境 问题 的解决难 以在现 实 中得 以实现, 因此,从政 治的高度 去看 待政 府 所必须 负起 的责任,端正政府在环境 治理 中的责
二、政 府领 导责任 的发挥
吴季松 教授 在 《 循环经济综论》 中谈 到可持
任 态度 ,不仅 是解决环境 问题 的必 由之 路,也 是 续 的经济模 式是 由市场拉动 的还是 由政府推 动的 在 可持 续发展要 求下 政府职能科学转变 的一个 重 这 一问题 。以循环经济 学的观点分 析,应该是两


在社会层 面上 ,它既是人们所共 同面对 的重要问题 ,也 关涉到每个人 的个体利益
政府作 为社会 发展 和 国计民生的领导者,要更好地发挥政府 的领导作用,势必要建立健 全政府 的责任 机制

关键 词 : 环境 治理 ;政 府 领 导 ;责任 机 制
中图分类号:D 6
文献标识码 :A
今天,伴随 着全球经济 一体 化的浪潮 ,环境 所 面对 的环境 恶化和 生态危机等严重 问题 时,每 问题成 为人 类所共 同面对 的挑 战。而在如何应对 个人都不仅是 问题 的制造 者,而且又是 问题 的面 这 一挑 战的问题 上却有 不 同的声音 ,经济 中心论 对者 ,这就 需要每个人在 自己所承担 的社会 关系 者认为任何社会 问题 的解 决都有赖 于强大 的经济 中尽 自己的能力完成 自己所承担 的相应 责任 。但 实力做后盾 ,而生态主义者则把优 美和 谐 的 自然 是 ,这种 责任 不是 刚性而是弹性 的,或者说是具 环境看成人类进步 的最终 需要 。历 史文化、社会 有 潜在性 的。从而,本应被人们所共 同面对 的问 制度及发展模 式 的差异造成 了各 国应对环境 问题 题却 因为 其整体性原 因而往往被 个体 所忽视。但 的不 同态度,但 是,从总体 而言 ,不管是先发展 是 ,政府作为 国计 民生 的领 导者 ,在环境 问题 的 后治理 的模 式,还是在迫 求经 济发展 的 同时注重 解 决上无疑与其它社会力量一样 需要 积极发挥领 环境代价 的模 式,都不仅 需要全社会 共 同参 与其 导作用,完善领 导责任机制 ,真正 的把环境 问题 中,而且更要求政府结合本 国国情 ,积极地担 负 的解决从理论 走 向实践。 起领导责任并在现实 中积极作 为。 美 国的世 界 观察研 究所在 1 9 年 的 《 1 9 世界 情况报告》 中指 出: “ 世界正处 于历 史性 的转折

环境保护中的政府责任现状分析

环境保护中的政府责任现状分析

环境保护中的政府责任现状分析李欣摘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其主要是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不协调引起的。

政府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忽略了环境保护,并没有真正履行自己的职责。

如何有效的解决环境问题,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世界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

目前,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生态环境法制建设也已经成为我国法制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应在环境保护中居于主导与核心的地位,在以市场为导向的指引下,加强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和环境执法能力建设,冲破陈旧的观念上的桎梏,进而发挥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环境保护在立法、执法和司法上存在的问题及政府在环保工作中的缺陷,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环境保护政府责任环境法制建设具体措施作者简介:李欣,山西大学法学院,研究方向: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方向)。

中图分类号:D9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02-145-02回顾中国经济腾飞的历程,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好的发展趋势。

但是,中国经济发展引起环境问题的速度远远超出其解决问题的速度,而政府在解决环境问题时,由于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的缺陷,使其职责很难实施到位。

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发挥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主导与核心作用已刻不容缓。

为进一步研究环境保护中的政府责任现状,本文采用了比较研究、实证分析的方法从四个部分逐一具体分析:第一部分是环境保护中政府责任的内涵界定,重点是对相关概念的分析及其重要性体现;第二部分是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现状分析,分别从立法、执法、司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三部分是现今我国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改革方向,笔者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环境治理:政府责任履行与制约因素

环境治理:政府责任履行与制约因素

环境治理 :政府责任履行与制约因素摘要:如今,大部分人都认识到了环境治理的重要性,政府作为其中主体,需要清楚其责任,加强环境治理的力度,履行相关的职责,预防其制约因素对环境治理效果的影响,不断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强化环境治理的效果。

因此,这就需要建立健全治理责任机制,强化不同政府的责任感。

关键词:环境治理;政府;责任履行;制约因素虽然环境保护法已经得到了有效实施,但是部分地方政府还没有强化环境治理责任,实际的环境治理成效并不高,在环境治理中还面临一些问题,部分地方政府也没有履行环境治理责任。

因此,本文对政府责任履行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提高环境的治理效果。

一、地方政府避责行为的界定环境问题一种都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比较突出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治理,完善治理方案。

地方政府属于环境治理顺利进行的主体,需要积极发挥其本身的引导作用,应率先垂范,履行好环境监管和财政投入等责任,加强对环境治理的力度。

但是,受到一些制约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地方政府在具体的环境质量中,还存在环境责任履行不到位等问题[1]。

当前,避责邀功已经成为了政府官员的主要行为特征,其中的避责也就是我们说的规避责任,这种行为属于主观有意识行为,会影响日后政府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此背景下,需要对避责概念进行分析,清楚避责对政府责任履行的影响。

但是,有部分学者认为避责行为属于基层政府在面临不确定因素时,会开启自我保护机制行为,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政府规避责任行为的蔓延,对日后政府工作的进行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要想在新时期,提高环境质量,地方政府部门需要强化自我保护机制,对规避责任的内部触发机制进行分析,对其中的职责进行合理划分,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环境治理质量。

二、政府责任履行的制约因素(一)政府没有完善的激励机制当前,我国政府在对于环境进行处理时,一般只限于宏观上的文件指导,文件下发机制并不完善,更缺乏政府的强制性措施,这会导致环境治理效果不断下降。

环境污染行为的责任主体与法律后果

环境污染行为的责任主体与法律后果

环境污染行为的责任主体与法律后果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和自然界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了环境污染行为的责任主体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

本文将对环境污染行为的责任主体和法律后果进行探讨。

一、环境污染行为的责任主体环境污染行为的责任主体主要包括企业、个人以及政府等。

以下将对各个主体的责任进行分析。

1. 企业责任作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企业应当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

企业应建立并严格执行环保制度,采取合理措施,减少或消除污染物的排放。

如果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违反环保法规,造成环境污染,将会面临行政处罚、民事赔偿甚至刑事责任。

企业必须认识到,保护环境不仅仅是法律规定的要求,更是对社会和未来发展负责的表现。

2. 个人责任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环境污染行为的可能,例如乱丢垃圾、过度使用塑料等。

个人应当养成环保的生活习惯,遵守环保法规,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如果个人在自己的行为中造成环境污染,也会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

3. 政府责任政府作为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主体,应当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政府还应当发挥引导作用,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共同推动环境污染治理工作。

二、环境污染行为的法律后果对于环境污染行为的责任主体,法律规定了相应的责任和后果。

以下将对环境污染行为的法律后果进行阐述。

1. 行政处罚如果企业或个人违反环境保护法规,造成环境污染,相关部门将会依法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主要包括罚款、责令停产整顿、吊销许可证等措施,目的是惩罚违法行为,恢复受损环境。

2. 民事赔偿受到环境污染损害的个人或机构可以向责任主体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责任主体必须承担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环境修复费用、精神损害赔偿等。

3. 刑事责任对于严重违法环境保护法律的行为,可能构成犯罪,将受到刑事追究。

某些特定的环境污染行为,例如非法倾倒危险废物、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等,将会被视为刑事犯罪行为,犯罪嫌疑人将受到刑事处罚。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4篇)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4篇)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是一种管理和监督环境保护工作的制度。

其核心是设立环境保护目标,并将责任和权力明确地分配给相关的机构和个人。

这种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推动环境保护工作,提高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意义1. 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效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可以明确环境保护的具体目标和任务,使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任务,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高环境质量。

2. 加强环境监管: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进行环境状况评估,并按照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环境监管,控制污染物排放,防止环境污染。

3. 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可以引导企事业单位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在环境保护目标实现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主要内容1. 设立环境保护目标: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和发展需求,制定具体的环境保护目标,例如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水质,提高生态系统质量等。

2. 责任主体的确定: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和任务,并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确保责任的落实。

3. 监督和考核: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体系,对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并对工作成绩进行奖惩,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

4. 法律保障: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明确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和权益保护,加强对环境犯罪的打击和惩治。

三、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实践案例1. 中国的“大气十条”:作为中国政府应对大气污染的重要举措,实施“大气十条”便是一种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体现。

通过设置具体的目标,明确责任主体,开展监督和考核,并强化法律法规支持,积极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2. 日本的“环境绩效评价制度”:日本实施了环境绩效评价制度,通过对企业的环境行为进行评估和监管,并按照评估结果给予奖励或惩罚,促使企业改善环境绩效,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环境保护责任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势在必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的背景、目的、内容和实施方式。

二、目的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的目的在于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通过建立责任制度,可以提高环境保护的效果,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内容1. 政府责任:政府是环境保护的主体,应当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环境保护机构,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2. 企业责任:企业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应当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

企业应制定环境管理制度,建立环境保护部门,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减少污染排放。

3. 公众责任:公众是环境保护的参预者和受益者,应当积极参预环境保护工作。

公众应加强环境意识,遵守环境法律法规,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排放。

4. 学校责任:学校是环境教育的重要场所,应当加强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技能,推动环境保护理念的传播和实践。

四、实施方式1. 法律法规:政府应当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各方的环境保护责任和义务,并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2. 监管执法:政府应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确保责任人承担相应责任。

3. 环境评估:企业在新建项目或者进行重大改造时,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评估结果作为项目批准的重要依据。

4. 环境监测:政府应加强环境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环境状况,对环境污染进行监测和评估。

5. 奖惩机制:对于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应赋予奖励和表彰;对于环境违法行为严重的单位和个人,应赋予处罚和惩戒。

五、案例分析某市政府在2022年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并加强了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

通过多年的努力,该市的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水质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

企业和公众的环境意识明显提高,环境保护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是指一套明确规定和分配环境保护责任的制度体系。

它是为了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而建立的一种管理机制。

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制度目标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的目标是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责任分配机制,明确各个主体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和义务,推动各方共同参预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

二、制度内容1.政府责任政府在环境保护中承担主导责任,应加强环境立法和监管,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标准,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确保环境保护法规的有效实施。

2.企业责任企业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应当承担环境保护责任。

企业应制定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监测和污染防治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个人责任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环境保护责任。

个人应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遵守环境法规,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产生,积极参预环境保护活动。

4.社会组织责任各类社会组织如非营利机构、行业协会等也应当承担环境保护责任。

社会组织应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活动,监督企业环境行为,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三、制度实施1.加强监督与评估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责任监督机制,加强对各方环境保护责任的监督和检查。

定期进行环境保护责任评估,对履行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惩戒,对履行优秀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2.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

3.加强信息公开加强环境保护信息的公开与共享,提高公众对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工作的了解程度。

建立环境保护信息平台,及时发布环境监测数据和环境污染源信息。

四、制度效果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将有效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实现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生态环境的修复。

同时,也将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污染环境责任

污染环境责任

污染环境责任在当今社会,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由于人类的不良行为,我们的地球正面临着空气、水源和土壤的严重污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明确污染环境的责任。

本文将探讨环境污染的责任,并提出一些解决污染问题的措施。

1. 行业责任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企业和工业部门在环境污染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作为主要的污染源,企业应该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

他们必须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生产过程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监管机构也需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对违法企业进行处罚,鼓励企业采用更环保的技术和生产方式。

2. 政府责任政府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主体,应该为污染环境负起更大的责任。

政府必须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提高民众对环境污染的认识,推动环保法律和政策的实施,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并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严惩。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强对环境科研的支持,鼓励科技创新,推动环保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为建设绿色环保社会提供支持。

3. 公众责任除了政府和企业,作为普通公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

我们应该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之处开始,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节约用水用电,合理处理废弃物等。

同时,我们应该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倡导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方式,积极参与环保志愿活动,为环境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4. 国际责任环境污染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没有国界之分。

因此,国际合作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

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空气和水污染等环境挑战。

通过共同制定和执行环保政策,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总结起来,污染环境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各个方面的合力解决。

企业、政府、公众以及国际社会都应该共同承担起污染环境的责任。

只有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采取行动,我们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地球,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浅谈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与作用

浅谈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与作用

浅谈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与作用作者:李春雷来源:《行政与法》2014年第12期摘 ; ; ;要: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初期,我国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目前,我国正面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中,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实施,必将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本文认为,要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局面,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其责任不可推卸,作用不可忽视。

关 ;键 ;词:生态文明;环境危机;政府责任;作用中图分类号:F124.5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7-8207(2014)12-0065-04收稿日期:2014-10-20作者简介:李春雷(1979—)男,吉林松原人,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基础课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为伦理与现时代。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公众的幸福,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党的十七大以来,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依然存在生态环境不断受到破坏、资源短缺、生物不断减少等一系列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中,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实施,必将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而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对政府而言,是机遇亦是挑战。

一、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自党的十七大至今,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做了很多理论探索和实践。

在科学发展理念指导下,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走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等目标,实施了如“生态省建设”,“循环经济发展”,“优先发展区”等措施。

生态文明建设 责任制度

生态文明建设 责任制度

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度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重大任务,需要所有人共同负责。

因此,建立生态文明责任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这个制度应该包括以下方面:
1.政府责任
政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责任方,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来促进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政府还应该加强生态环保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对于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进行严格处罚。

同时,政府也需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企业责任
企业是生产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环境破坏和污染的主要责任方。

因此,企业需要建立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加强环境管理和监测力度,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开展环境友好型企业的评估和认证。

3.个人责任
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自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份子,需要承担自己的环保责任。

每个人都应该从小事做起,减少浪费和污染,开展环保行动,推广低碳生活和绿色消费,共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4.社会责任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需要加强社会组织和公益机构的力量,鼓励志愿者参与环保活动和宣传,推广绿色公益项目和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建立生态文明责任制度,需要政府、企业、个人和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责任体系,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环境保护制度中政府环境责任——以“松花江污染”事件为视角【摘要】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复杂、全面的工作,其中首要任务就是明确政府作为环境保护主导力量的行政职责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主导作用必不可少,政府必须忠实履行环境职责。

本文以“松花江污染”事件为视角,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监测与环境监察制度、环境改善制度以及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中分析政府的环境责任,浅要分析政府如何履行自己的环境责任。

【关键词】政府环境责任,目标责任,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察一、案情简介(一)基本案情2005年11月13日,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的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的一个车间发生爆炸。

由于污水处理系统存在缺陷,约100吨苯类物质通过厂区雨排水口和清净下水井流入松花江,造成了江水严重污染,松花江沿岸数百万居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哈尔滨市政府于本月21日首次向社会发布公告称全市停水4天,原因是“要对市政供水管网进行检修”。

次日又连续发布2个公告,才向市民证实由于上游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水污染并动员居民储水。

国家环保总局直至11月23日才向媒体通报该事件。

污染不仅影响了松花江上游的吉林省,更严重威肋、下游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并影响到邻国俄罗斯,国家为防治松花江流域水污染,5年间累计投入治污资金78.4亿元。

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因这起事件提出辞职,后国务院同意他辞去局长职务,并对其他12名事故责任人给予党纪、政纪处理。

(二)事故调查分析事故调查显示,爆炸引起了大火,苯类物质随着消防用水一起绕过专用的污水处理通道直接进入了松花江。

该工厂是否按照规定正常使用成为疑点,可以看出政府在此次事件中难逃其责。

该工厂的污水处理系统是否合格政府环保监管职能表现出缺失,企业和政府存在信息不公开,环保工作中失察,中石油和吉林市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吉林省环保局没有按照有关规定全面、准确地报告水污染程度。

二、关于政府环境责任(一)政府环境责任政府环境责任是指法律规定的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义务和权力以及因政府违反上述义务和权力的法律规定而承担的法律后果。

一般来说环境法学界对政府环境责任进行了积极责任和消极责任两个方面的界定,即在环境保护领域,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以及执行公务的人员,根据环境保护的需要和政府的职能定位所确定的份内应做的事,以及没有做或没有做好份内应做的事时所要承担的不利后果。

(二)政府责任的特征1.政府环境责任的主体政府环境责任的主体不仅指政府,还包括具体行使环境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例如行政处分、刑事处罚、行政赔偿的追偿责任等责任形式只能由具体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承担。

2.政府环境责任的内容政府环境责任包含了政府环境民事责任、政府环境行政责任以及政府环境刑事责任三种责任形式。

但是本文所分析的政府责任是意在强调政府作为行政主体在环境保护方面如何履行自己的责任,因此政府环境责任主要分析政府环境行政责任。

三、结合案例分析环境保护制度中的政府环境责任《环境保护法》修改,在明确社会各方在治理环境和保护环境的义务和责任基础上,突出强化了政府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责任,让地方政府来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下文将以两方面来阐释政府在制度层面上如何履行自己的责任。

一是带有监管性,或者说预防性、保护性的责任;二是责任追究方面,也就是法律责任。

(一)环境预防方面的政府环境责任1.环境改善制度中实现政府环境责任经济迅速发展大大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在城乡建设的过程中,城乡规划布局不合理城乡大气污染以及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在“松花江污染”事件中,吉林石化分公司的污水处理系统是存在缺陷的,然而政府却没有完善相关环境污染处理系统的规划,导致了爆炸产生的污染物苯类物质进入松花江流域。

尤其是该公司的厂区是靠近松花江流域的,就应该作为重点流域,严控监管,并且制定限期达标计划,而不是忽视其污染处理系统的规划与控制。

因此,政府在环境改善方面履行自己的环境责任,整合各种资源,运用各种手段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城市村镇环境规划,减缓消除环境污染带来的生态影响。

政府应根据环境保护目标和治理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对于诸如“松花江污染”事件中未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区域、流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限期达标规划,并采取措施按期达标。

同时政府在履行自己的环境责任的时候,也要提高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加大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公害的财政投入,不能一味地关注经济建设,忽视环境投入。

这种环境投入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使用效益也相对高。

“松花江污染”事件中,政府忽视了环境监管方面的投入以及责任,导致了严重的江水污染,后期治理更加困难且耗资耗时巨大。

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政府环境责任政府在环境影响评价中也应该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在对政策、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这要求政府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时候应当结合本区域内实际情况审慎分析评估。

不仅在项目审批的时候进行分析,还要提出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并实施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措施。

先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个前期行为,政府作为审批主体认真分析并提出对策进行相关预期问题的分析,更加有利于后期政府环境执法的工作的进行。

在这一阶段,政府在履行环境责任的时候,就应该依法对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依法进行环评,对未依法进行环评的规划严令不得组织实施,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在“松花江污染”事件中,政府环境失职表现在对吉化分公司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失察,吉林市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水污染估计不足,可见该政府部门在进行环评的时候没有在对该厂的污水处理对环境的影响方面进行有效的评估,也没有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导致了事故的扩大化与拖延,使得松花江流域的环境污染失控。

3.环境监测制度与环境监察制度中的政府责任在“松花江污染”事件中,该工厂是否按照规定正常使用成为疑点,可以看出政府对该工厂的污水处理系统是否合格政府环保监管职能表现出缺失。

政府环保部门应当对本区域内的环境实施有效的监测,以达到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的程度。

不仅要按照技术标准化地记录环境质量的细微变化,还要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以达到信息公开以及监测数据的有效管理。

同时政府部门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与生产经营者进行现场检查,对已经造成污染的,可以采取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的排放设施与设备,这是政府环境行政强制权的体现。

执法不力和行政懈怠也可能使政府成为“间接的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者”,因此这也是政府环境责任的体现。

另一方面,政府定期发布环境公报,除了进行环境监测数据统计分析的作用,还是对公众知情权的保护,同时也会便于向公众公开以达到公众参与的目的。

“松花江污染”事件中,信息的未及时公开严重拖延了事故的抢救和应急时间,直接造成事故的扩大化,侵犯公民的知情权。

当环境受到污染,可能影响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时,政府应当依法及时公布信息,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准备工作,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有关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评估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和损失,并及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松花江污染”事件中,中石油和吉林市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没有对环境风险控制进行有效的应急准备工作,对水污染问题重视不够,没有按照有关规定全面、准确地报告水污染程度,使得事故扩大,严重影响松花江流域水污染,危害沿岸的公众健康,造成了环境污染。

(二)环境责任追究方面的政府责任——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责任”不仅仅是权利,也是义务,在政府没有行使好自己的环境责任的时候,在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拒绝行使、选择行使、错误以及怠于行使自己的环境职权时就会对相关责任人员予以追究。

这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政府以及政府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考核评价,二是对目标责任的确定。

新《环境保护法》对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进行了进一步深化,对政府的考评应当有环保内容,考核结果要向社会公开,地方政府同时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

另外,政府是否尽到责任,应将相关信息纳入公众监督,政府处罚力度是否足够、是否合法,公众可以通过公开渠道来评价政府是否尽到环境职责。

对于政府环境失职进行责任追究,认定和追究政府相关人员的行政违法或不当行为的法律责任,剥夺限制其环境职权。

这有利于防止政府与利益集团勾结,为维持政绩,怠于行使职权而充当污染企业的“保护伞”。

“松花江污染”事件就是典型的对政府环境职责怠于行使以及检查不力的体现,这是政府对环境职责的不重视以及权利行使不完善的结果,没有将履行职责作为政府的义务。

政府的监管不力造成一系列的恶性循环,企业污染,政府对“先污染,后治理”产生巨额代价,沿流域公民的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生态环境陷入恶性循环。

其原因正是政府责任不明以及相关部门作为执法主体之间的职权划分、权力协调缺乏合理的规则和机制所带来的法律执行冲突。

因此在政府“问责”中就应该严厉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改善情况、环保工作实施监管情况、制定环境保护专项规划情况、环境治理情况、环境执法情况以及发展环保产业等方面进行细致审查,将其中的整体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到个人目标,实现责任的落实与追究,督促政府行使其环境责任。

《环境保护法》对于地方政府的环境责任,仅有原则性规定,责任的追究方式不具体。

对政府责任条款,较为抽象且缺乏明确后果和问责机制,对地方政府的行为缺乏实质性的约束力。

并且地方政府环境执法不力缺乏有力监督,地方政府难以避免行政懈怠。

只有通过法律的明确规定,才能将政府所应承担的环境责任量化,推进政府积极履行环境保护的义务和责任。

在“松花江污染”事件中,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因这起事件提出辞职,后国务院同意他辞去局长职务,其他12名事故责任人给予党纪、政纪处理。

相对来说处罚依然不够严厉,并且对于处罚缺乏具体依据,主要是引咎辞职、罢免等政治责任,缺乏承担行政、民事、刑事等法律责任。

这就导致环保目标责任制实施的任意性和缺乏法律强制力保障。

四、小结政府在履行自己的公共服务职能的时候应该将环境质量作为重要的方向,明确政府作为环境保护主导力量的行政职责,将环境效益作为政府追求的发展目标,建立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同时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环境监管监察制度中明确政府环境责任,完善我国环境生态法律制度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