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消费者选择ppt课件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2〕比较静态分析法:只分析 始点和终点的经济变量的 状 况
〔3〕动态分析法 引入时间因 素,分析某一时期内经济变量 的过程状况 .
三、经济模型
1、 经 济 模 型 〔economic
model>:用来表述经济
P price
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的理
李嘉图发展了亚当、斯密的思想,建立起了以劳动价 值论为基础,以分配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并提出了 比较成本学说.他认为:每个国家都可以通过生产具 有相对优势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利益.
3、萨伊<Say>〔法〕 〔1767-1832〕
让·巴蒂斯特·萨伊
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概论》1803年
他认为:供给创造需求,储蓄必然转化 为投资,生产就是消费,供给就是需求, 生产过剩的危机是不会发生的.一个 国家生产者越多,产品越多,企业越多, 贸易越多社会财富越多.主张发展生 产.
2、按研究经济问题判断标准的不同可分为:
• 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用事 实说明经济现象的现状如何?回答是什么 〔What is>如:某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率为 8%,失业率是6%.
•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以一 定的判断标准为出发点,力求回答应该是 什么〔What ought to be>.如:要实现8%的 年经济增长速度,政府应采取什么样的财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某国的收入分配是不 是公平.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在《国富论》的序论中的第一句话就是: "被看作政治家或立法家的一门政治经济学 提出两个目标: 第一,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 第二,给国家或社会提供充足的收入. 总之,其目的在于富国裕民".
西方经济学 消费者选择PPT课件

• 等式说明愿望与现实吻合时,消费者效用就能实现 最大化。这也是理性人的行为原则。
例4
已知衬衫价格为80元,肯德基快餐的价格为20元,在某消费 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肯德基快 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是多少?
12
E、F等点虽然代表着
9
商品X和商品Y的不同 6
组合,但在该消费者
3
看来,这些不同的商
O
品组合都能给他带来
同样的效用。
A
B C D E FU
123456 X 某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
实际上,我们可 以在同一个坐标图上, 根据消费者的偏好, 画出一系列代表不同 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 线,这具有一系列无 差异曲线的图被称为 无差异曲线图。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X(消费量) 0 1 2 3 4 5 6 7
TUX(总效用) MUX(边际效用)
0
10
10
18
8
24
6
28
4
30
2
30
0
26
-4
MUX
MU(X)
0
6
TUX
MU与TU的关系:
MU>0,有TU↗
MU<0,有TU↘
X
MU=0,TU有极值
TU(X)
0
6
X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当其他商品的消费量保持不变,持续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 量X,在X很小时,人们获得的满足感的增加幅度(MUX) 很大,但当X到达一定数量之后,满足感的增加幅度就会 逐渐下降,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消费者行为与需求曲线PPT课件

消费者行为理论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市场营销、消费心理学和决策科 学等领域。
边际效用理论
边际效用理论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基础之一,它认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 时所获得的效用(满足程度)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速 度逐渐减缓。
收入变动对需求的影响
收入增加
消费者购买更多商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收入减少
消费者购买更少商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消费者剩余与需求曲线的推导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需求曲线的推导
基于不同价格水平下的消费者剩余,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04 需求曲线的应用
市场供需与价格决定
供需法则
在竞争市场中,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形成均衡价格和均衡 产量。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需求量小于供给量,导 致价格下降;反之,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需求量大 于供给量,导致价格上升。
弹性与价格变动
需求和供给的弹性决定了价格变动的幅度。需求弹性反映需 求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度,而供给弹性反映供给量对价格变 动的敏感度。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5 结论与总结
本章重点回顾
消费者行为理论
探讨了消费者在有限的资源下如 何做出最优的消费决策,包括边
际效用理论、无差异曲线等。
需求曲线的推导
通过分析消费者偏好和价格变 动对需求量的影响,推导出了 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的移动
解释了影响需求曲线移动的因 素,如收入、价格、偏好等。
弹性概念
曼昆:《微观经济学》第二十一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

第二十一章消费者选择理论在本章中你将——知道预算约束如何代表消费者可以承受的选择了解可以如何用无差异曲线代表消费者的偏好分析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是如何决定的说明消费者如何对收入变动和价格变动作出反应把价格变动的影响分解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把消费者选择理论运用于家庭行为的四个问题当你走进商店时,你会遇见成千上万种你可以买的物品。
当然,由于你的财力是有限的,你不能买你想买的一切。
因此,你考虑各种供销售的物品的价格,并在你的财力为既定时购买最适合你需要和合意的一组物品。
在本章中我们提出说明消费者如何作出购买什么的决策的理论。
到现在为止,在本书中我们一直用需求曲线来概括消费者决策。
正如我们在第四章到第七章所讨论的,一种物品的需求曲线反映消费者对该物品的支付意愿。
当一种物品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只对较少该物品有支付意愿,因此,需求量减少。
现在我们深人考察需求曲线背后的决策。
本章中所提出的消费者选择理论对需求提供了更全面的解释,正如第十四章的竞争企业理论对供给提供了更全面的解释一样。
第一章讨论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是人们面临交替关系。
消费者行为理论考察了人们在作为消费者时面临的选择。
当一个消费者多购买一种物品时,他只能少买其他物品。
当他把更多时间用于闲暇并少工作时,他的收入就减少,并只能少消费。
当他把收入更多地用于现在并少储蓄时,他必然接受未来的低消费水平。
消费者选择理论考察面临这些交替关系的消费者如何作出选择,以及他们如何对环境的变动作出反应。
在提出消费者选择的基本理论之后,我们把它用于几个家庭决策问题。
特别是我们要问:◎所有需求曲线都向右下方倾斜吗?◎工资如何影响劳动供给?◎利率如何影响家庭储蓄?◎穷人偏好得到现金还是实物转移支付?乍一看,这些问题似乎是毫不相关的。
但正如我们将说明的,我们可以用消费者选择理论来解决这每一个问题。
预算约束:消费者买得起什么大多数人都喜欢增加他们所消费的物品的数量和质量—度更长的假期、开更豪华的车,或者在更好的餐馆吃饭。
微观经济学上课教义第三章消费者选择理论

(三)消费者均衡问题的求解
第一步,分别求关于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函数; 第二步,解方程组;
MU PX
X
MUY PY
xPX yPY I
就可以得到消费者均衡 (x*,y*)。
(四)边界均衡点 1、凸的无差异曲线下的边界均衡
有两种情况: (1)消费者全部预算收入不足以消费一个单位的某种商品。
当然,如果能知道所有消费者个人的需求曲线,就可 以将这些个人的需求曲线全部加总,得到商品x 的市场 需求曲线。
P
5
4
3
2
D
1
DA DB DC
0 5 8 13
Q
由个别需求曲线加总得到 市场需求曲线
(二)吉芬商品
价格上涨需求量反而增加的商品被称为吉芬商品 。
1、该商品是劣质商品; 2、该商品在总支出中占很大的比重。
香蕉 Y
15 M'
10 M 30=4x+2y
20=4x+2y N N'
0
5 7.5 苹果X
价格不变,收入提高
一半
香蕉 Y20 M'
20=4x+y 10
M
20=4x+2y
N(N')
0
5 苹果X
收入不变, 香蕉价格
下降一半
3、收入不变,两种商品价格同比例变化
香蕉 Y15 M'
10
20=2x+y
M
20=4x+2y
线簇中,有一条无差异曲线与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相切,这个切点才 可能是消费者均衡点。
Y
M
A
Y*
·E
U3
U2
微观经济学第三讲-消费者选择理论PPT课件

MU X MUY
PX
PY
20
第三节 消费者均衡
三、消费者特殊选择行为:角点解(P41)
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对价格,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预算线的斜率 (主客观评价一致)的均衡条件不一定总能满足。如不满足就可 能出现角点解。
至少有两类情况下出现角点解: 一种是选择行为受到约束,不得不选择MRS不等于相对价格之
MUxΔX +MUy ΔY = 0 因此 MRSxy=-ΔY/ΔX =MUx / MUy 所以,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可以用 MUx / MUy来表 示,即横轴上商品X的相对边际效用。
14
2.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第二节 消费者偏好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 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了得到每一 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 费数量是递减的。
二、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在对效用的“度量”的问题上,西方经济学家先后提出了基 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分析消费 者行为的两种方法,它们分别是: ◎基数效用论者的边际效用分析方法 ◎序数效用论者的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方法
➢(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西方经济学家普遍使用基数效用的概念。认 为效用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
2
dMU(Q)/dQ=d2U(Q)/d2Q O 1 2 3 4 5 6 5Q
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 保持不变 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 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 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 用是递减的。
6
3.消费者均衡
11
2.无差异曲线及其特征
(3)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微观经济学之消费者选择

微观经济学之消费者选择消费者选择是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领域,它研究了消费者在面临有限资源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消费决策。
消费者选择的核心问题是消费者如何平衡资源限制与个人偏好,以满足最大化自身效用的目标。
消费者选择的核心概念是效用和偏好。
效用是指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或需求满足程度。
偏好则是指消费者对不同商品或服务的相对喜好程度。
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是,消费者会在有限预算下选择那些能够给予他们最大效用的商品或服务。
消费者选择的决策过程通常可以分成三个阶段:首先是消费者的预算限制,即消费者可支配的收入。
其次是商品或服务的选择,消费者会选择一系列商品和服务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最后是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即他们如何通过比较不同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效用来作出最终购买决策。
通过对消费者选择的研究,经济学家可以了解到消费者如何对不同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质量做出评估,并根据个人偏好来做出决策。
消费者选择的研究也帮助了生产者和营销人员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从而改进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策略。
消费者选择理论对于经济学的发展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消费者选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行为和偏好,为政府决策和市场策略提供合理依据。
同时,消费者选择理论也为个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理性决策的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和管理个人财务。
总之,消费者选择是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领域,它研究了消费者如何在有限资源下做出购买决策。
通过研究消费者选择,我们可以了解到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帮助个人消费者更好地管理个人财务。
消费者选择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消费者在有限资源条件下进行购买决策的过程。
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之一,其消费行为直接影响着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的形成。
因此,了解消费者选择的决策规律对于制定市场策略和预测市场动态具有重要意义。
消费者选择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效用最大化。
消费者追求的目标是在有限预算的约束下,选择一组商品或服务,使得满足最大化。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微观经济学》教学课件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无差异曲线用于表示序数效 用,如图4-3所示。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无差异曲线用于表示序数效 用,如图4-3所示。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如图4-4所示,无差异曲 线U上的A、B、C和D点所代 表的橙子和梨的不同数量的 组合给该消费者带来的效用 水平都是相等的。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五、消费者剩余
例4-2】 某茶叶店出售一种包装好的茶叶,如果每包20元, 某个消费者只愿买1包;如果价格下降为每包14元时,他将买2 包;如果价格下降为每包10元时,他将会买3包。如果价格继续 下降,这个消费者的购买量也会继续增加,如每包为6元时,他 将买4包;每包为4元时,他将买5包;每包为3元时,他将买6 包;每包为2元时,他将买7包。请分析在不同价格与不同购买 数量情况下的消费者剩余。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货币的边际效用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我们可以利用表4-1来进一步说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以及总效用与边 际效用之间的关系。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货币的边际效用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根据表4-1绘制的总 效用和边际效用曲线如 图4-1所示。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货币的边际效用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三、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 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也可以说,它是研究单个消 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消费者选择课件(微观经济学)

边际效用MU 0 30 20 10 0
总效用TU
面包的消费量从一个 增加到两个,满足程 度从30个效用单位增 加到50个,即增加了 20个效用单位。
边际效用递减:随着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 人们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个因:兴奋度递减。 心理原因:人性。 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时候,消费品价格指数提高多少?为了使他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
,他的收入必须提高多少百分率?
(4)消费品价格指数提高百分率=原 价有 格价 指格 数指 增数 量
(30 2.88 20 3) (30 2 20 3) 22% 30 2 203
收入提高的百分率=24 /120 20%
里昂·瓦尔拉斯(1834--1910),法国经济学家,被公认为数 理经济学的奠基者之一。他是洛桑学派的创始人,是最早积 极倡导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对经济学的贡 献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独立发展了价值理论中的边际效用 概念;二是创立了一般均衡理论。瓦尔拉斯父亲也是经济学 家,他因数学基础较差未考上著名的理工大学,不得不到矿 学院去学习工程。其间,他受到古诺著作的启发,决心要把 经济学发展成为数理经济学,他不断地学习数学,并刻苦钻 研,终于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瓦尔拉斯与杰文斯、 门格尔等人各自独立地发现了边际效用的概念。
是消费者的主观心理感受。
效用 萨缪尔森提出:幸福= ———
欲望
增加幸福的方法: (1)欲望不变而提高效用 (2)清心寡欲
《最好吃的东西》
免子和猫争论,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 免子说,“世界上萝卜最好吃。萝卜又甜又 脆又解渴,我一想起萝卜就要流口水。” 猫不同意,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鼠。 老鼠的肉非常嫩,嚼起来又酥又松,味道美极了!” 免子和猫争论不休、相持不下,跑去请猴子评理。 猴子听了,不由得大笑起来:“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连这点儿
微观经济学第三讲消费者选择理论

3、预算约束线的变动:商品的 P 和消费者 的 I 的变化会引起预算约束线移动。 (1)预算约束线的斜率不变,平行移动 假设两种商品的价格不变,消费者的收
入发生变化。 另一种情况是: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两
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发生变化。 (2)预算约束线的斜率和横或纵截距发生 变化,预算约束线向外或内移动。 假设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一种商品的价格发 生变化,而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保持不变:在 收入及商品 Y 的价格都不变的条件下,假设 商品 X 的价格上升,则预算约束线斜率变 大,表示 X 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 (3)预算约束线不发生任何变动:消费者 的收入与两种商品的价格都同比例同方向 发生变化。 4、税赋或补助对预算约束线的影响
——预算约束线的斜率表示:横轴上商品 X 对于纵轴上商品 Y 的相对价格。
——预算约束线的斜率也等于: 消费者用原味鸡块交换百事可乐的比
率 用可乐来衡量鸡块的机会成本 原味鸡块的相对价格
(1)完全替代品:无差异曲线为直线;边 际替代率为常数(对于完全替代品,无差异 曲线斜率不一定为 1) (2)完全互补品:无差异曲线为直角;边 际替代率为 0 或∞
不是总效用。对于水,水源充足,人们对水的消 费量大,因而边际效用小,价格也很便宜。同理, 人们对钻石的边际效用很大,其价格也相应贵。 从供给一方看,由于水源充足,生产人类用水的 边际成本很低,因而其价格也低。钻石则很稀缺, 生产钻石的边际成本也很大,因而钻石昂贵。 综合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则水便宜,钻石贵。即 虽然水的使用价值极大(带给消费者的总效用和 消费者剩余都很大),交换价值却很低;而钻石 几乎没有使用价值,却可以换大量的其他商品。
五、消费者剩余 P122 【支付意愿】消费者愿意为某种物品支付的 最高量。(边际效用)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 种商品时,其愿意支付的量(获得相应数额 价值)和实际支付的量之间的差额。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三讲

1
c d p1 c d p2
3
1 200 4 2 3 200 4 3
1
25 50
3
u ( x 1 , x 2 ) x14 x 24 25 4 50 4 42
四、边际替代率条件的含义 MRS 公式的推导
方法Ⅰ:利用全微分公式,保持效用不变
递减。
Principle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d x2 d x1 d 0 随着 x1增大 , ( d x2 ) d 2 x2 dx
2 1
d x2 d x1
递减
d x1 d x1
0
边际替代率(MRS)(3)
讨论
完全替代品的 MRS
max c ln x1 d ln( m / p 2 x1 p1 / p 2 )
x1
问题的一阶条件
x1 c
c x1
d
p2 m p1 x1 x2 d
(
p1 p2 m
)0
m
c d p1
c d p2
柯布—道格拉斯需求函数推导(3)
max v ( x1 , x2 ) c ln x1 d ln x2
* * x1 x1 ( p1 , p 2 , m ) * * x2 x2 ( p1 , p 2 , m )
消费者理论的关键问题:当价格或者收入发生变动时,需 求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一、正常商品与低档商品 商品1是正常商品(Normal Good)
X2
x1 m
0
收入增加
X1
微观经济学课件--03 消费者选择理论

消费者剩余定义的运用
当你在水果摊档看到刚上市的荔枝时,新鲜饱满 的荔枝激起了你强烈的购买欲望,并且这种欲望 溢于言表。 卖水果的档主看到你看中了他的荔枝,他会考虑 以较高的价格卖给你。其实,你对荔枝的较强的 购买欲望,表明你有较多的消费者剩余。 所以,当你询问价格的时候,档主会故意提高价 格,由于你的消费者剩余较多,或许你对这个价 格还挺满意,毫不犹豫把荔枝买了下来。 结果,你的消费者剩余转化为水果档主的利润。
《钻石和木碗》
• 一个富翁听到了穷人的奇遇,心中暗想,一只木碗 都能换回这么多宝贝,如果我送去很多可口的食物, 该换回多少宝贝!” • 于是,富翁装了满满一船山珍海味和美酒,找到了 穷人去过的小岛。 • 酋长接受了富人送来的礼物,品尝之后赞不绝口, 声称要送给他最珍贵的东西。 • 富人心中暗自得意。一抬头,富人猛然看见酋长双 手捧着的“珍贵礼物”,不由得愣住了:它居然是 穷人用过的那只旧木碗!
总效用(TU):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 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总效用是商品消费量的函数
只有一种商品的消费量可变,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 种商品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水平,可表示为 TU=Ux1+Ux2+Ux3+… TU=f(Qx) 有多种商品的消费量可变,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 数量的各种(假定两种商品)商品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 水平,可表示为 TU = UX + UY + … TU=f(Qx,Qy)
边际效用曲线往右下方倾斜,反映了边际效 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 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 增加,消费者从该消费品每一单位消费中所得 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原因:1)生理或心理原因(欲望多样性) 2)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微观经济学课件消费者行为与需求曲线

★将给定价格下所有消费者的需求量 加总得到该价格下的市场需求量
★表现为个人需求曲线的横向加总
2007-3
2.连带外部效应〔network externality〕 与市场需求 ★攀比效应〔bandwagon effect〕下的市 场需求 ★虚荣效应〔snob effect〕下的市场需求
一、预算线〔budget line〕的含义 ★给定商品价格下,既定收入所能购置 到的两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点形成的 轨迹 ★反映消费者购置商品的最大可能性
二、预算线的影响因素 ★位置的影响因素:I,PX,PY ★斜率的影响因素:原那么
一、消费者均衡的含义
1.给定条件下消费者实现了最优化的选择
1.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 CS〕 的含义 消费者愿意为一定数量商品支付的最 高数额与实际支付数额的差额 2.消费者剩余的衡量
2007-3
二、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
3.消费者剩余的性质
★衡量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所得到的福利 ★是一个主观变量
4.消费者剩余的应用
★分析不同市场结构下的消费者福利水平 ★分析政府政策对消费者的影响
不需要了解效用函数就可以分析消 费者的效用变化
2007-3
第五节 需求曲线的形成
一、个人需求曲线的形成 1.几何方式的推导〔由无差异曲线得到〕
★价格-消费曲线到个人需求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到恩格尔曲线 2.代数方式的推导〔由效用函数得到〕 ★第四章附录中的分析
2007-3
二、市场需求曲线的形成
2007-3
2007-3
第六节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一、价格变动对消费者购置行为的影响 1.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消费者对该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也在增加, 但总效用的增加会呈现出递减的趋势。西方经济学家把边 际效用的这种变化趋势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明:在其他商品的消费保持不变 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的增加,其边 际效用最终将趋向下降。
边际效用为什么 会递减呢?
解释: 1) 生理或心理上的原因 2) 物品用途上的原因
14
货币存在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吗?
如若存在,将意味着什么呢?
本书将货币的边际效用看做是一个常数。
15
三、消费者均衡分析
此部分内容是要告诉你 消费者如何做才能实现效用 的最大化。
1.消费者均衡的含义:是指单个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 化时所采取的购买行为。(考虑三个因素:欲望、货币收 入和商品价格)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消费者如何把全部的货币收入分 配在购买各种商品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此时,消费 者既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减少任何商品的购买数量。
第三章 消费者选择(效用论)
1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
习,要求学生掌握无差异曲线和
预算线的含义及特点、消费者均
衡的约束条件和均衡条件、需求
曲线的推导方Βιβλιοθήκη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并能对不同物品
的价格效应进行正确分解。
•教学重点: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
用分析方法,序数效用论和无差
异曲线分析方法
2
效用论概述
知识结构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基数 序数 不确定性
边际效用递减 消费者均衡
无差异曲线 预算线
消费者均衡 单个需求曲线
价格变化 收入变化
市场需求曲线
3
消费者行为是指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下消费 者为获得最大满足而对各种商品所作出的选择活 动。本章就是考察决定需求的消费者行为理论, 首先研究消费者的个人效用,其次考察消费者的 预算约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消费者的选 择问题。
MU1 = MU2 ........= MUn
=λ
P1
P2
Pn
均衡条件
17
⒊消费者均衡举例说明 例1:消费者消费商品X和商品Y两种商品,价格分别是
PX=1和PY=1,该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如表所示。
某消费者的边际效用表 商品X或Y数量(x或y) 1 2 3 4 5 6 7 8 商品X的边际效用(MUX) 11 10 9 8 7 6 5 4 商品Y的边际效用(MUY) 19 17 15 13 12 10 8 6
11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果汁的消费量(瓶/天)
总效用(TU)
0
0
1
30
2
50
3
60
4
65
5
68
6
70
7
70
边际效用(MU)
30(=30-0) 20(=50-30) 10(=60-50) 5(=65-60) 3(=68-65) 2(=70-68) 0(=70-70)
TU表示总效用,MU表示边际效用:
MU=
4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一、效用(utility)的概念 ⒈效用的涵义:效用是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 或者说,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 度。 ⒉效用函数:消费者消费n 种商品,第i种商品的消费量 为xi,消费者从中得到的效用为U,则效用函数写为:
U=f (x1, x2, …, xn)
假定消费者的收入为8元,能给消费者 带来最大效用的购买组合应该是什么?
18
消费者不同消费组合的总效用
012345678 X Y
0
60
1
56
2
87
3
96
4
102
5
106
6
107
7
105
假定8 消费10者0 的收入为8元,花费2元购买2单位的商品
一、总效用(Total Utility)与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 ⒈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的概念 总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量某种商品 或商品组合所得到的总的满足,消费者追求的效用最大化 就是追求总效用最大。 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增加消费一单位某种商品所带来 的满足程度的增加,即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所引起 的总效用的增加,是从最后所消费的商品中得到的效用。
7
第二节 基数效用论分析方法
• 在基数效用论中主要采用边际效用
分析法来进行分析。
• 基数效用论者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
规律的假定。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 基数效用论者分析消费者行为,并 进一步推导消费者需求曲线的基础。
8
课堂小游戏
•邀请十个同学上场,这十名同学根
据要求进行排队:
•1.平均身高随人数增加而不断增加; •2.平请问均,是身什么高因素随使他人们的数平均增身高加有不而同的不变化断趋势下呢?降; •3.平均身高随人数增加而随机变动。
ΔTU(Q) ∆Q
MU=
dTU(Q) dQ
12
⒉总效用曲线与边际效用曲线
TU
70
60
TU
50
40
30
20
10
O
1234567 Q
Ⅰ 总效用曲线 MU
30
20
10
MU
O
1234567 Q
Ⅱ 边际效用曲线
总效用曲线和边际效用曲线
13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16
⒉消费者均衡的原则
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如果消费者的货 币收入固定不变,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是已知的,消费者 从所购买的每一种商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与其价格的比例都 相同;或者说,消费者使自己花在每一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元 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
P1X1+P2X2+......PnXn=I 限制条件
9
•引入新的经济学专业术语:边
际量(margin)
边际量表示一单位的自变量的变化量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量。
边际概念的应用: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 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 边际收益(marginal income) 边际税收(marginal tax)等等。
10
5
6
二、基数效用理论与序数效用理论
⒈基数效用理论:( Cardinal Utility Theory)效用是可以 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即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 3、……)来表示。基数效用理论利用边际效用分析法来 说明消费者均衡问题。
⒉序数效用理论(Ordinal Utility Theory):效用作为一种 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 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 第三、……)来表示。序数效用理论利用无差异曲线分析 法分析消费者均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