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 地理 拓展课 珠峰(共14张PPT)
珠穆朗玛峰精品PPT课件
![珠穆朗玛峰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a01e4a700abb68a882fb5d.png)
潘多,中国登山运动员。藏族。1959年参加中国登山队。1975年,已是3个孩子 的母亲的潘多,再次参加中国登山队攀登珠峰的活动。5月27日潘多和其他8名男 队员经过千辛万苦,成功登顶珠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从北坡登上珠峰的妇女。 国家体委为她记特等功,并3次授予她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后担任中华全国体育
300万年前的第四纪——雄伟的珠峰拔地而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板块构造学说
周围20KM 区域内
4.群山的海洋
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
38座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
外围 区域
东南面: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峰 8586米
格重康峰
7998米
西面:
卓奥友峰
8201米
希夏邦马峰 8012米
5.巍峨壮观的冰川地貌
共有冰川548条,总面积1457.07平方公里。在日 喀则境内的著名冰川有绒布冰川和加布拉冰川。 绒布冰川距绒布寺仅300米,地处珠峰脚下5300 米到6300米的广阔地带,由西绒布冰川、中绒布 冰川和东绒布冰川这三大冰川组成,全长26公里, 是世界上发育最充分、保存最完好的特有冰川形 态,也是珠峰自然保护区内最大的冰川。这里广 泛分布着冰斗冰川和悬冰川。冰川前端可以看到 冰塔林、冰蚀湖、冰斗、角峰、刃脊等奇异的天 然冰川现象。由于景色奇绝,故被登山探险者们 誉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山公园”。
它位于中国和尼泊尔的交界处,在西藏 日喀则地区定日县的正南方。
因其雄伟壮丽天下第一,气候又极度寒 冷,所以被誉为“地球第三极”。
珠穆琅玛峰PPT课件
![珠穆琅玛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42e43cab52acfc788ebc9b1.png)
• 喜马拉雅山脈的
主峰。位于中国西 藏自治区和尼泊尔 交界处。“珠穆琅 玛”系佛经中“神 女”的译音。珠峰 是世界第一高峰, 海拔8848.13米, 被称为地球的“第 三极”。山体呈巨 型金字塔状。有巨 大的冰川,最长达 26公里。中国登 山队两次从北坡攀 登 月 月22顶57峰日 日(和 )11。996705年年55
a
1
写作背景:
• 自1921年起,不断有 人试图征服珠穆朗玛 峰,但多遭失败。直至 1953年5月29日,英 国探险队的两名队员 才第 1次从尼泊尔境 内的南坡登上珠穆朗 玛峰顶。 1960年5月 25日,年轻的中国登 山队员从北坡攀援而 上,踏过千年冰雪, 翻过万丈巉岩,把五 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 巅,完成了人类历史 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 高峰的创举。
天色开始黑下来,寒风凄 厉地呼啸着。
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
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
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a
13
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从珠穆朗玛峰北
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他们的行 为表现了人类最优秀的品质:坚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 团结合作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无限风光在险峰”,正是因为有了英雄们的挑战
Chán
xiāng qiàn gǎo biān cuīwēi zhì zhì Púfú Liáo
a
5
整体感知:
•
(一)速读课文,概括出登山队员 突击主峰经过的几个阶段。
• (二)登山过程中,很多困难构成 对生命的威胁,作者主要描写了哪 些困难?他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的?(你如何看待他们最后的胜 利?)
a
2
a
3
郭超人,湖北武穴人,高 级记者,原新华社社长。 1960年他作为随登山队采 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 接了解到这次登山活动过 程中的许多感人故事。登 山成功后,郭超人以最快 的速度写成长篇通讯报道 《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 并发表。本文节选自《红 旗插上珠穆朗玛峰》。
8848.86米,珠峰新高度背后的地理考点(附导图,有答案)
![8848.86米,珠峰新高度背后的地理考点(附导图,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201cd0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7c.png)
8848.86⽶,珠峰新⾼度背后的地理考点(附导图,有答案)8848.86⽶,珠峰新⾼度背后的地理考点(有答案)(1)地壳抬升珠峰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处消亡边界带上,还在隆起抬升。
长期来看,珠峰以每年4.4毫⽶的速度缓慢升⾼,这就意味着10年会升⾼4厘⽶左右,30年升⾼13厘⽶多。
(2)地震活动地震对珠峰⾼度也会有影响。
1934年,尼泊尔发⽣了⼀次8.2级的地震,离珠峰⼤概只有9.5公⾥。
这次地震就影响了珠峰的⾼度,海拔降了半⽶有余。
2015年的尼泊尔⼤地震,也可能会影响到珠峰的⾼度。
(3)风化侵蚀在长达4000万年的造⼭过程⾥,喜马拉雅⼭区岩⽯的最⼤抬升⾼度约有20~25千⽶,被降⾬和冰川等各种外⼒作⽤风化侵蚀掉的岩⽯则有⾄少12千⽶。
在当代,珠峰南⾯的喜马拉雅⼭南坡仍然保持着很⾼的风化速率,每年仍能损失2~5mm的地表岩⽯。
(4)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导致海平⾯上升、峰顶积雪融化,海拔的数值必然会产⽣变化。
【点对点思维导图】【地理题中的珠峰】北京时间2020年5⽉27⽇02:00时中国珠穆朗玛峰⾼程测量登⼭队开始冲顶,11:00时登顶成功,重测珠穆朗玛峰海拔⾼度。
队员们在峰顶停留150分钟后撤离,创造了中国⼈在珠移朗玛峰峰顶停留时长的新纪录。
据此完成下⾯⼩题。
1.重测珠穆朗玛峰海拔⾼度是因为()A.板块碰撞挤压,海拔变⾼B.流⽔侵蚀强烈,海拔变低C.海平⾯上升快,海拔变髙D.⼤⽓降⽔减少,海拔变低2.关于珠穆朗玛峰的叙述正确的是()A.夏季⼭顶⽆积雪B.冬季降雪量较⼤C.南坡⾃然带较多D.北坡多为阔叶林3.珠穆朗玛峰⾼程测量中使⽤的现代信息技术是()A.遥感 B.全球导航卫星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4.登⼭队员对⾃⼰沿途产⽣的⽣活垃圾应()A.就地掩埋B.集中焚烧C.分类堆放D.带回营地在冰川覆盖的地区,冰川表⾯较稳定⽽下沉的冷却⽓流沿冰⾯向冰川前⽅运动,迫使冰缘地区较暖的空⽓上升⽽产⽣对流交换,形成由冰川表⾯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称作冰川风。
鲁教版语文六下第21课《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2
![鲁教版语文六下第21课《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fb8f0603964bcf84b9d57bdb.png)
早在本世纪 初,就有外国 探险队多次不 请而至,试图 从这座巨峰的 北坡攀顶,但 每回都以失败 而告终。
1960年5月25日,珠峰北坡“不可 征服”的神话被打破了。年轻的中国 登山探险队用了两个月的时间,顶风 冒雪,蹬冰攀岩,顽强拼搏,克服重 重困难之后
三个勇敢的中国人——王富洲、 贡布(藏族)、屈银华,完成了 人类历史上首次从珠峰北坡成功 登顶的壮举,他们把五星红旗插 上了地球之巅。
(一)练习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洁 的语句复述登山队员突击顶峰的经 过。
最后冲刺——登上“第二阶”— —迎接黑夜和缺氧的挑战——刘连 满决定留下自己的氧气——三位登 山队员在前进道路上的搏斗——最 后阶段的无氧攀登,最终到达顶峰
(二)请说说登山英雄遇到了哪些困难?他 们又是靠什么来战胜的?
遇到三大困难:
资料补充
50年间,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地登山者踏
上登顶珠峰的漫漫险途,全世界共有1000多
人到达过她的顶峰,但同时也有近200名勇士 长眠于珠穆朗玛的冰雪世界里。
屈银华
王富洲
贡 布
攀越冰裂缝
.快速默读,准确把握文段中的主要信息(如有
提示和概括性作用的关键词句),整体把握课文内 容。
思考:(1)用简洁的语句复述登山队员突 击顶峰的经过。 (2)在突击顶峰的过程中,登山队员们先 后遇到了哪些特别的困难? (3)课文详写了哪些典型事例表现队员们 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的?
整体感知
登山成功后,郭超人以最快的速度写成长篇 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并发表。这篇 课文就节选自这篇通讯。
字词认读
liáorào biān lǚ jiàn 缭绕 砭骨 履践 cuīwēi zhì pú fú xùruì zhì 崔巍 滞留 窒息 匍匐 养精蓄锐 mái xiá sǒng 阴霾 余暇 耸立
珠穆朗玛峰PPT教学课件
![珠穆朗玛峰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7c8b1f143323968011c92fb.png)
思考康桥: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运用优美抒情的语言, 以自己回到母校康桥,在河中泛舟 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了对母 校热爱、依依惜别的深情.
品读康桥:
把自己欣赏的诗句朗读给同 桌听,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再别康桥
徐志摩
物象——意象——意境
“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 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 我康桥经验最神秘的一种;大 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 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地 淹入你的性灵。”(《我所知 道的康桥》)
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体味诗歌的画面美
朗读时力求抑扬顿挫、 身临其境、声情并茂.
河 畔( pàn ) 青 荇( xìng ) 揉 碎( róu ) 长 篙( gāo )
下去啊!”
[3]为什么要在4、5月份登山?
[4]这么危险,为什么要去?
[5]中国是第一个登上珠峰的国家吗?
[6]刘连满又怎样了呢?
新西兰 埃德 蒙 希拉里和夏尔巴人登京 格 诺尔盖在1953年首先登上该峰
[7]P177《埃》书中的话有何作用?
[8]为什么要带一面红旗和毛主席像?
[9]为什么不借助飞机?
康桥:诗人爱之梦破灭的地方
情感美的探索
➢作别 ➢金柳 ➢青荇 ➢清泉 ➢寻梦 ➢沉默 ➢作别
惆怅
热烈
高昂 低落 惆怅
5感情达到高潮
撑篙漫溯寻梦图
4对康桥永久的眷恋
榆阴浮藻清潭图
3更加欢喜和眷恋
青草水底招摇图
2欢喜和眷恋
河畔金柳倒影图
1难舍难分
挥手作别云彩图
6情绪低落 静思默想
黄昏夏虫沉默图
7悄悄作别
招手惜别云彩图
《珠穆琅玛峰》课件
![《珠穆琅玛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e43f5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c.png)
登山者和游客在珠穆朗玛峰地区使用 燃料产生大量废气,这些废气对当地 的空气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珠穆琅玛峰的旅游管理
限制人数
为了保护珠穆朗玛峰的生态环境 ,管理部门限制了登山者和游客 的数量。只有经过授权的登山者 和游客才能进入该地区。
导游管理
为了确保登山者和游客的行为不 会对珠穆朗玛峰的生态环境造成 影响,管理部门要求导游带领游 客参观,并监督游客的行为。
珠穆琅玛峰对世界的影响
珠穆琅玛峰的壮丽景观和独特魅力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探险家,推动了当地旅游业 的发展。
珠穆琅玛峰的成功登顶为人类探索自然、挑战自我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激励,成为 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壮举。
05
珠穆琅玛峰的环保与保护
珠穆琅玛峰的环境污染问题
垃圾污染
由于登山者和游客的频繁活动,珠穆 朗玛峰地区产生了大量的垃圾,包括 食品包装、塑料袋、罐头等。这些垃 圾对珠穆朗玛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 重的影响。
此时山上的天气比较稳定,雪比较薄,攀登起来相对容易。
秋季(9-11月)
天气比较干燥,风也比较小,是攀登珠穆琅玛峰的最佳季节 。
登洛子峰、 珠穆朗玛峰,最后到达北坡。这是攀登珠穆朗玛峰最常走的路线 。
北坡路线
从中国的格尔木出发,经过昆仑山口、五道梁、珠穆朗玛峰北坡 大本营,最后到达顶峰。这条路线比较陡峭,攀登难度较大。
高度与排名
01
珠穆琅玛峰的高度是8848.86米 ,是世界最高峰。
02
在整个地球上,珠穆朗玛峰是离 天最近的地方,也是最接近天空 的地面。
攀登历史
珠穆朗玛峰的第一次成功攀登是在 1953年,由新西兰登山家埃德蒙·希 拉里和尼泊尔向导丹增·诺盖进行。
自从1953年人类首登珠穆朗玛峰以来 ,已经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超过4400名登山者成功登顶。
珠穆朗玛峰图片(50张)演示教学
![珠穆朗玛峰图片(50张)演示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9741698a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37.png)
珠穆朗玛峰图片(50
张)
珠穆朗玛峰图片(50张)
介绍
珠穆朗玛峰(Qomolangma),简称珠峰,又意译作圣母峰,尼泊尔称为萨加马塔峰,也叫“埃非勒斯峰”(Everest),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脉之上,终年积雪。
高度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
珠穆朗玛峰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威武雄壮昂首天外,地形极端险峻,环境异常复杂。
冰川上有千姿百态、瑰丽罕见的冰塔林,又有高达数十米的冰陡崖和步步陷井的明暗冰裂隙,还有险象环生的冰崩雪崩区。
珠峰不仅巍峨宏大,而且气势磅礴。
在它周围20公里的范围内,群峰林立,山峦叠障。
珠穆朗玛峰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威武雄壮昂首天外,地形极端险峻,环境异常复杂。
冰川上有千姿百态、瑰丽罕见的冰塔林,又有高达数十米的冰陡崖和步步陷井的明暗冰裂隙,还有险象环生的冰崩雪崩区。
珠峰不仅巍峨宏大,而且气势磅礴。
在它周围20公里的范围内,群峰林立,山峦叠障。
珠穆朗玛峰风景桌面壁纸(40张)介绍。
山东省新高考高二区域地理美洲课件(共14张PPT)
![山东省新高考高二区域地理美洲课件(共1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d0328a9b7360b4c2f3f64a8.png)
国中部平原,形成龙卷风的气团 抬升原因:与北来的冷干气流(气团) 湿而热大,西说洋明沿该岸气受团山来地自阻低挡纬,海水洋汽,交汇,湿热空气抬升,(地处中低纬, 难以深入美国中部,所以其主要 太阳辐射较强)下垫面温度较高,
源地是墨西哥湾。湿热气团抬升 (湿热)空气受热抬升;湿热空气抬
的原因,主要是受气温影响,由 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
趁热打铁
材料一:从龙卷风产生的次 数来说,美国以平均每年超过 1000 起的数量在世界居于榜首, 紧随其后的是加拿大,每年大 约100 起,美国中西部龙卷风 特别活跃的地区被称为龙卷风 走廊。
材料二:龙卷风是在极不稳定天气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而产 生的一种伴随着高速旋转的漏斗状云柱的强风涡旋,其中心附近 风速可达100m/s~200m/s ,最大 300m/s,比台风(产生于海上) 近中心最大风速大好几倍。其破坏性极强。龙卷风,是一种强烈 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是在极不稳定天气下由两股空气强烈相 向对流运动,相互摩擦形成的空气漩涡。这种漩涡造成中心气压 很低,而吸起地面的物体,抛向天空。 山东省新高考高二区域地理美洲课件(共14张PPT)
3,飓风和台风都是指风速达到33米/秒以上的热带气旋 ,只是因发生的地域不同,才有了不同名称。生成于西 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的强烈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 生成于大西洋、加勒比海以及北太平洋东部的则称“飓 风”。
情境体验 真实探究
展示内容
展示
读图,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 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 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
北美大陆春季中低纬升 温快,南北温差加大, 气压梯度大,冷暖空气 交汇频繁、强烈。
《登上地球之巅》5精品 课件
![《登上地球之巅》5精品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ef949ec281e53a5902ff47.png)
文章结构 :
本文以时间为序,记叙了四位勇士攀登珠 穆朗玛峰的经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8):四名勇士登上第二台阶。 第二部分(9—15):刘连满因为过度疲劳停止攀 登,他冒着死亡的危险,将氧气留给队友。 第三部分(16—23):三名勇士在氧气用完的情 况下登上了峰巅。
明确中心:
课文详实而生动地记叙了英勇的中 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攀上世界最高峰— 珠穆朗玛峰的过程,书写了世界登山史 上的新记录,表现了登山健儿不畏艰险、 勇于牺牲、团结合作的精神。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优胜劣汰的世界里,你必须不断提升 自己的 价值。 一、放下大概就是这样,即使我们没在 一起, 我也会 好好的 ,谢谢 时间惊 艳了那 段有你 的记忆 ,也谢 谢现在 更努力 变好的 自己。
•
二、抱歉啊,不能为你金戈铁马,也不 能许你 一世繁 华,不 过我能 给你一 个小家 ,里面 温了杯 暖茶。
作者重点写了征服“第二台 阶”和刘连满宁可自己牺牲也要 把氧气留给队友的事迹。
复述课文:
速读课文,简要复述四名登山队员 突击主峰的经过。
经过充分的准备,5月24日上午9时,登山队员王富 洲、刘连满、屈银华和贡布向珠峰最后380米高度冲击。 两个多小时后,著名的“第二台阶”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他们沿着第三次行军侦察的路线,冒着严寒,花了五个多 小时,用搭人梯的方式,爬上了不到7米高的“第二台 阶”。这时,队员们又不得不面对黑夜的挑战。他们借着
字音学习
găo
jì biān wēi
冰镐 体力不济 砭骨 崔巍
zhì bèng zhì púfú 滞留 迸散 窒息 匍匐
快速默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 思考:
• 1.在突击顶峰的过程中,登山队员们先 后遇到了哪些特别的困难?
《珠穆琅玛峰》课件
![《珠穆琅玛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2a885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3.png)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29029英尺),是世界上最高峰。
二、攀登珠穆朗玛峰
1
历史上第一次攀登
1953年,爱德蒙·希拉里和丹麦登山家楠茨登山队首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2
珠穆朗玛峰攀登的难度
攀登珠穆朗玛峰需要面对极端的天气,缺氧和崎岖的地形。
3
珠穆朗玛峰攀登所需装备
攀登珠穆朗玛峰需要高品质的攀登装备,包括冲锋衣、冲锋裤、登山靴等。
《珠穆朗玛峰》PPT课件
珠穆朗玛峰(Mount Everest),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本PPT课件将向您介绍珠穆朗玛峰的壮丽景色和他的重要性。
一、介绍珠穆朗玛峰
什么是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的巨人,是一座令人惊叹的大型山脉。
珠穆朗玛峰的地理位置
珠穆朗玛峰位于尼泊尔和中国的交界处,靠近喜马拉雅山脉。
珠穆朗玛峰教会我们追求卓越,勇往直前, 超越自己的极限。
2 感谢收听
三、珠穆朗玛峰对人类的影响
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
珠穆朗玛峰的冰川退缩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对当地居民的影响
珠穆朗玛峰的旅游业为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机会,改善了生活条件。
珠穆朗玛峰的保护与开发
保护珠穆朗玛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持续发展旅游业至关重要。
四、结语
1 珠穆朗玛峰Biblioteka 我们的启示
17如何精确测定珠峰高度PPT课件
![17如何精确测定珠峰高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9527b6e009581b6ad9eb2a.png)
成果
20 0 5珠穆朗玛峰高程复测是一项综合运用GP S、精密水准测量、大地 水准面精化、重力测量、雷达测深 、气象探测及地学理论等大地测量各 种相关技术的国家基础测绘项 目,经 内业数据处理取得了重要的可靠的 成果。2 0 0 5年7月 1 8 日通过了由国家测绘局和总参测绘局组织的项 目验收。
11
12
4 雪深雷达探测仪
测定的冰雪深度的精度是±0.1米 当时世界上只有两台(意大利),全部借给中国。
13
5 相对重力仪
相对重力测量采用的主要有石英和金属弹簧 重力仪器。相对重力测量仪器的核心部件为 弹性优良的金属或者石英弹簧,以弹簧的伸 缩变化测定重力的变化。
相对重力仪中的弹簧存在弹性疲劳现象,因 而重力仪会产生“零点漂移”,即在重力不 变的情况下,重力仪的读数随时间而变化。 “零点漂移”对重力仪的测量精度会有影响, 通常只能在观测中加以修正,而不能完全消 除。
5
测量意义
第一,体现了我们国家的主权。 第二,珠峰测量涉及到我们测绘的多方面的技 术,这是发展新技术应用的一个集中体现,是 对我国测绘科技水平的一次考验。 第三,我们希望借此次珠峰复测,拉近测绘科 学和公众的距离,让公众了解测绘工作,关注 测绘工作。 第四,研究喜马拉雅山脉几十年内的地质变化, 预计几十年后的地质变化。
经过我国几代测量人员的不懈努力,已 经取得西藏拉孜县相对青岛水准原点的精确 高度。因此,在此次珠峰复测行动中,起算 面就不必是青岛了,而是拉孜。测量队员们 从拉孜开始,徒步向珠峰测量,路程约500公 里,测量站超过10000个。
青岛水准零点
18
第一阶段:
海拔5300米之前——水准测量法
二、三等水准路线布测了397公里, 主要是将国家高程基准:一等水准点高 程作为起算点,引入珠峰的临近点。形 成水准环线和支线,以提高测量精度。 水准测量最高海拔是5300米,5300米— 5600米的困难地区采用高程导线的方法 传递高程。
高中地理课件-拓展3
![高中地理课件-拓展3](https://img.taocdn.com/s3/m/b47af860f121dd36a22d8238.png)
一般情况下,高原上空刮的是强西风,旗云的方向就会指向东方;若旗云指向北 方,预示很快就要下大雪了;旗云如炊烟那样袅袅上升,也预示天气要变坏。
在藏区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见到旗云就好比见到了佛光,海蜃,都是大吉祥,大福气,其中最有 名的便是珠峰旗云,气势雄浑,天工之作。
“旗云”为珠穆朗玛峰上的一种奇观。因出现时其形如旗,故称为“旗云”。
云沿着山顶飘向一边,仿佛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旗云的形状也会发生变化,有 时像波涛汹涌的海浪,有时则如古战场上奔腾的万马。偶尔还可以看到高原雄鹰 在旗云上空飞翔,更点缀了险峰的无限风光。
“旗云”为珠穆朗玛峰上的一种奇观。因出现时其形如旗,故称为“旗云”。 云沿着山顶飘向一边,仿佛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旗云的形状也会发生变化, 有时像波涛汹涌的海浪,有时则如古战场上奔腾的万马。偶尔还可以看到高 原雄鹰在旗云上空飞翔,更点缀了险峰的无限风光。
在天气晴朗时,珠峰顶常飘浮着形似旗帜的乳白色烟云,这就是珠峰旗云。 旗云是由对流性积云形成,可根据其飘动的位置和高度,来推断峰顶风力的 大小。如果旗云飘动的位置越向上掀,说明高空风越小,越向下倾,风力越 大;若和峰顶平齐,风力约有九级。因此,珠峰旗云又有“世界上最高的风 向标”之称。
珠穆朗玛峰的旗云,当然是因为其特殊地貌所致。科学家们发现,在7000米高原 以下的珠峰,表面都被冰雪覆盖;从7000米以上到峰顶,反而是碎石坡面。太阳 出来后,碎石坡面很快被烤热,热空气沿坡面上升,大约上升到峰顶的高度附近 开始凝结成云,当云高出峰顶时,就立刻被强烈的西风吹向东方,于是一面“云 旗”就高高飘扬在峰顶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珠穆朗玛峰山体岩层由于地壳运 动(印度洋板块向北移动)不断以微小 的速度在升高,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 其冰雪层融化,雪面下降,所以其整 体高度在下降。
(3)B
“旗云”为珠穆朗玛峰上的一种奇观,因出现时其形如旗,被称为“旗云”(下图)。 云沿着山顶飘向一边,仿佛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珠穆朗玛峰7500m以下被冰雪覆盖, 7500m以上由于高空风大,山坡陡峭,降雪不易堆积,多为碎石坡面。读图,据此完 成1—3题。
为何不能用RS或GPS直接测量?
珠峰高度,一般指珠峰顶部基岩的海拔 高度,要除去积雪的深度。 遥感(RS)在高程方向的精度大约2米, 且只能测到雪面高度,精确度低。 GPS也只能测量积雪之上的高度,直接 采用定位数据,精度不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此次珠峰高程测量首次运用了我国自主 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数据。2005 年我国对珠峰高程进行测量时,全球导 航卫星系统(GNSS)卫星测量主要依 赖美国的GPS系统。而此次测量,将同 时参考中国北斗、美国GPS、欧洲伽利 略、俄罗斯格洛纳斯四大全球导航卫星 系统,并且以北斗的数据为主。
(4)精神价值 作为全球最高峰,对珠峰高度的重新定义,是中国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象 征,是中国力量、中国精神的生动写照。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见图。
材料二 2005年,我国国家测绘局公布珠 穆朗玛峰新高程为8 844.43米,原1975 年公布的高程数据8848.13米停止使用。
(3)冰崩、雪崩 在北坳险陡的岩坡上,堆积着深不可测的万年冰雪,潜伏着无数冰崩和雪崩结构,成 为珠穆朗玛峰中最危险的冰崩和雪崩地区。
(4)地形复杂 地形在两段最复杂。一是北坳,北坳顶部海拔7028米,最大坡度有70度,个别地段甚 至垂直。二是第二台阶,在海拔8570米到8600米之间,是一道平均坡度六七十度左右 的岩壁,陡峭而光滑,被称为“不可逾越的‘第二台阶’”。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五、给珠峰量身高有何意义
(1)科研价值 珠峰高程的精确测定,可以结束国际上珠峰高程不统一的混乱局面,为世界 地球科学研究作出贡献,其社会效益和科学意义是十分巨大的。
(2)生态价值 精确的峰顶雪深、气象、风速等数据,将为冰川监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 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3)防灾价值 根据珠峰及邻近地区地壳水平和垂直运动速率变化,揭示印度洋板块与欧亚 板块相互作用力存在着不均匀强弱的变化,而这种强弱变化是引起我国大陆 周期性地震活动的源动力。这些研究成果将对我国今后地震预报和减灾、防 灾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5月风季和雨季交替,风雪较小,会出现短暂的适宜攀登珠峰进行测量 的好时机。
(2)为何选择凌晨登顶?
一是因为中午以后,由于对流运动增强,珠峰峰顶风特别大,容易变 天,因此一般要选择11点前就撤离。 二是凌晨气温低,雪冻结程度好,因而雪不粘脚,对于穿着重达四五 斤靴子的登山运动员来说便于行进。 而登山运动员的头灯、足灯可以照十几米的距离,不存在黑夜看不清 路的问题。
2020珠穆朗玛峰
5月27日11时,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成功。巅峰时刻, 全民沸腾。 说到珠峰,8848米是很多中国人的第一反应。其实,那只是 1975年的数据。在2005年,珠峰的高度已经被更新为8844.43 米。
为什么要一测再测?珠峰高度有那么重要吗?测量珠峰高度意 味着什么呢?
一、为何要重测身高?
(2)地震活动 地震对珠峰高度也会有影响。1934年,尼泊尔发生了一次8.2 级的地震,离珠峰大概只有9.5公里。这次地震就影响了珠峰 的高度,海拔降了半米有余。2015年的尼泊尔大地震,也可能 会影响到珠峰的高度。
(3)风化侵蚀 在长达4000万年的造山过程里,喜马拉雅山区岩石的最大抬 升高度约有20~25千米,被降雨和冰川等各种外力作用风化侵 蚀掉的岩石则有至少12千米。在当代,珠峰南面的喜马拉雅 山南坡仍然保持着很高的风化速率,每年仍能损失2~5mm的 地表岩石。
(1)简述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
(2)从2005年与1975年两次测量的珠穆 朗玛峰的高程数据看,其海拔高度下降 了3.7米。若不考虑测量技术与手段等方 面的误差,许多学者认为珠穆朗玛峰实 际上是“岩升雪降”。请你说明珠穆朗 玛峰“岩升雪降”的主要原因。
(3)珠穆朗玛峰的外形酷似尖尖的金字塔, 形成这种外形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火山喷发 B.冰川作用 C.流水作用 D.风力侵蚀
三、登顶测量有什么困难?
(1)极寒缺氧低压 珠穆朗玛峰顶上,气温常年在-30℃~-40℃,空气稀薄,氧气含量不到平原地区的1/4, 大气压强降低到约370百帕。
(2)大风 如前文所述,珠峰位于西风急流中的副热带急流位置,风力强劲。 在北坡海拔7400米至7500米之间,需要穿越有名的“大风口”。因为“狭管效应”,这 里最大风速能把人吹跑,还容易造成失温和冻伤。
1.“旗云”多在
A.阴雨天出现
B.日出前后出现
C.晴朗白天出现
D. 晴朗夜间出现
2.下列大气现象的成因与“旗云”差异最大的是
A.山谷风
B.华北季风 C.湖陆风 D.盛行西风
3.据图可知,“旗云”飘动的位置
A.越向上掀,高空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大
B.越向下倾,高空风越小
C.与太阳辐射的强弱有关
D.下倾,不易登山
在珠穆朗玛峰北坡,其雪线高度一般为6000米左右,但在7500米 以上区域,由于高空风大,山坡陡峭等原因,雪不易堆积,碎石 表面裸露。白天,碎石表面增温快,空气沿山坡爬升,盛行上山 风。也就是说:在白天,从7500米到山顶的气流一直维持着显著 的上升运动。冰雪表面增温慢,空气沿山坡下沉。而在7500米上 下高度,正好是冰雪和碎石的交界处,此处冰雪面受热升华,产 生的水汽便会随上山风爬升,在山顶就会形成对流性积云。
(4)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峰顶积雪融化,海拔的数值必然 会产生变化。
二、为何这个时候量身高?
(1)为何选择五月测量?
10月到第二年的3、4月份:是珠峰的季风期。在8000米高空,季候风 没有遮挡,非常强劲。
6月到9月:珠峰的雨季。由于印度洋暖湿气流沿山谷而上,易凝结成 云雨,所以多出现雨雪交加或大风雪天气,变化也非常快。
(2)测量珠峰身高 第一种方法:对珠峰本峰进行高程交会测量 登山队在山顶放一个觇标,再从6个点上用调至水平的经纬仪测出仰角α和距离r,再 通过直角三角形计算公式,得到h就是山高。这6个山高数据一平均,珠峰高度有了。
第二种方法:卫星导航定位技术 觇标顶端固定有卫星定位设备,接收卫星信号进行高精度定位。 (3)数据校正 测量中,大气折射、地球重力、天气因素,各种问题都会影响测量结果。测量人 员登珠峰时的必须完成测量积雪深度、测量重力任务,用于后期对数据的校正。
四、如何给珠峰量身高
(1)测量珠峰山脚的海拔高度 根据前文,珠穆朗玛峰高出青岛黄海平均海平面的高程,即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但 直接在青岛测量珠峰高度是不可行。 但我国已通过早期的国家重大测绘专项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高程基准。通俗来说,就是在 全国布设了许多高程基准点,相当于参照点。这次测量,就是从日喀则的国家深层基岩 水准点开始复测。 复测要经过拉孜县、定日县和聂拉木县,构建最新的一等水准网,然后以一等水准网为 基准,对珠峰地区进行二等水准测量,一直推进到珠峰大本营的水准基点。在从这里, 使用三等水准测量,推进到珠峰脚下6个峰顶交会点,测出它们的精确海拔高度。
一是因为珠峰的身高随时在变化(原因见下 文), 二是珠峰测量技术有了大的飞跃,新技术可 以明显提升珠峰测量精度。
(1)地壳抬升
珠峰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处消亡边 界带上,还在隆起抬升。长期来看,珠峰以每年4.4 毫米的速度缓慢升高,这就意味着10年会升高4厘米 左右,30年升高13厘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