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卵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中药学_鸽卵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鸽卵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a4237b4f12d2af90342e672.png)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鸽卵>>>
名称:鸽卵 别名:家鸽卵、鸽蛋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鸽卵
引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鸽卵
药材基源: 鸽形目鸠鸽科家鸽Columba domestica Gmelin;原鸽Columba livia,以卵入药。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鸽卵
治麻疹难出:取家鸽剖腹,去内脏,贴患 儿胸部。
中药材:鸽卵药用价值详解>>>
谢谢!
生态环境: 全国各地。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鸽卵
功能主治: 益气,解毒。主治恶疮疥癣,痘疹难出, 预防麻疹。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鸽卵
相关疾病症状: 补肾、疮毒、恶疮、恶疮疥癣、:鸽卵
应用举例: 预防麻疹:煮鸽卵2个食用,至麻疹流行 期,每日服2个,连服6~10个。
中药学_雀脑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雀脑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53a1339804d2b160b4ec07c.png)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雀脑
相关疾病症状: 补肾、冻疮、耳聋、肾虚阳痿用举例: ①治聤耳:雀脑以棉裹少许,塞耳中。 (《圣济总录》)
②治小儿冻疮:雀儿脑髓涂之。(《子母 秘录》)
③治冻疮:腊月雀脑子,烧灰研细,小油 调,涂冻疮口上。(《儒门事亲》)。
谢谢!
雀脑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雀脑>>>
名称:雀脑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雀脑
原始出处:《别录》 引自:《中药大辞典》。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雀脑
药材基源: 为文鸟科动物麻雀的脑髓。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雀脑
性味: 《别录》:"平。"。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雀脑
归经: 《滇南本草》:"入肾。"。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雀脑
蝌蚪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蝌蚪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603a7ddc011ca300a6c390b9.png)
蝌蚪1《得配本草》
即虾蟆儿
治火热疮及疥疮,并捣敷之。
配黑桑椹,各半
斤,瓶密封,悬屋东百日,化泥,取染须发,永
黑如漆。
2《本经逢原》
发明蝌蚪生水中,蛤蟆子也。
有尾如鱼,渐大则
脚生尾脱,因其所禀之毒未化,故藏器取治火热
毒及肿疡疮,并捣碎敷之,或化水涂之,或配入
敷药中并效又得效方,多用蝌蚪阴干,待桑椹
熟,等分置瓶中密封悬屋东,或捣汁浸埋东壁
下,百日化泥,取涂须发永黑如漆。
3《本草新编》
蝌蚪,蛤蟆子也。
治火伤与汤火伤,捣烂敷之即
止痛,如皮破,且无伤痕,同桑椹汁染须亦佳,
但必须加入冰片耳。
4《本草纲目》「释名」活师、活东、玄鱼、悬针、水仙子、蛤
蟆台。
「主治」
1、热疮、疥疮。
用蝌蚪捣烂敷涂。
2、染须发。
用蝌蚪、黑桑椹各半斤瓶中封固,
百日化泥,取涂须发,永黑如漆。
理石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理石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973db9be79563c1ec4da713f.png)
理石1《名医别录》味甘,大寒,无毒.主除营卫中去来大热、结热,解烦毒,止消渴、及中风痿痹.一名肌石.如石膏顺理而细.生汉中及卢山.采无时.(滑石为之使,畏麻黄.)《本经》原文∶理石,味辛,寒.主身热,利胃,解烦,益精明目,破积聚,去三虫.一名2《吴普本草》按∶此药参见本书“龙骨”条,《本经》首载此药。
3《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味辛甘,寒、大寒,无毒。
主身热,利胃,解烦,益精明目,破积聚,去三虫,除营中去来大热、结热,解烦毒,止消渴及中风痿痹。
滑石为之使。
恶∶麻黄。
生∶汉中山谷及庐山。
如石膏顺理而细。
4《新修本草》味辛、甘,寒、大寒,无毒。
主身热,利胃,解烦,益精,明目,破积聚,去三虫。
除营卫中去来大热,结热,解烦毒,止消渴,及中风痿痹。
一名立制石,一名肌石,如石膏,顺理而细。
生汉中山谷及卢山,采无时。
滑石为之使,畏麻黄。
汉中属梁州,卢山属青州。
今出宁州。
俗用亦希,《仙经》时须,亦呼为长理石。
石胆一名立制石,今此又名立制,疑必相乱类。
〔谨案〕此石夹两石间如石脉,打用之,或在土中重叠而生。
皮黄赤,肉白,作针理文,全不似石膏。
汉中人取酒浸服,疗癖,令人肥悦。
市人或刮去皮,以代寒水石,并以当石,并是假伪。
今卢山亦无此物,见出襄州西泛水侧也。
5《本草经集注》味辛、甘,寒、大寒,无毒。
主治身热,利胃,解烦,益精,明目,破积聚,去三虫。
除荣卫中去来大热,结热,解烦毒,止消渴,及中风痿痹。
一名立制石,一名肌石,如石膏,顺理而细。
生汉中山谷及卢山,采无时。
(滑石为之使,畏麻黄。
)汉中属梁州,卢山属青州。
今出宁州。
世用亦希,《仙经》时须,亦呼为长理石。
石胆一六页)6《本草衍义》如长石,但理石如石膏顺理而细,其非顺理而细者为长石,治疗亦不相辽。
7《神农本草经》味辛寒。
主身热,利胃解烦,益精明目,破积聚,去三虫。
一名石立制石。
生山谷。
《名医》曰:一名饥石,如石膏,顺理而细,生汉中,及卢山,采无时。
8《证类本草》味辛、甘,寒、大寒,无毒。
雀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雀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e40760fa767f5acfa1c7cdc3.png)
甘温.壮阳气.(藏器曰∶冬月食之、起阳道、 令人有子.)益精髓.暖腰膝.缩小便.
治血崩带下.(宗 曰∶正月以前、十月以后、宜 食之、取其阴阳定静未泄也、故卵亦取第一番 者、苏颂曰∶今人取雀肉、和蛇床子熬膏、和药 丸服、补下有效、谓之驿马丸、此法起于唐世、 云明皇服之有验、总录治虚寒雀附丸、用肥雀肉 三四十枚、同附子熬膏丸药、亦祖此意也.)不 可同李及诸肝食.妊妇食之.令子多淫.凡阴虚 火盛者勿食.服白术人忌之.俗呼老为黄雀.( 八九月群飞田间、体绝肥、背有脂、如披绵、性 味皆同、可以炙食、作甚美、今人以之顿鸡蛋、 肥而可口.)头血、治雀盲.(人黄昏时无所 见、如雀目夜之.)
3《本草分经》
甘温,壮阳益精髓缩小便。雀卵酸温,益精血, 治男子阴痿女,燎毛去 肠,勿洗,以茴香三钱,胡椒一钱,约定缩砂、 桂肉各二钱填雀腹内,湿纸裹好,煨熟,空心 服,酒送下。
3、小肠高气,用带毛雀儿一只,去肠,填入金 丝矾末五钱,缝好。火上煨成炭,研为末,空心 服,酒送下。年久者服二次可愈。
4、赤白痢。用冬季麻雀,去皮毛及肠肚,填入 巴豆仁一枚,装瓦煅瓦瓶中,煅存性,研为末。 以好酒煮黄蜡百沸,取蜡和药末调成丸仓。每服 一、二十丸,红痢,用甘草汤送下;白痢。用干 姜汤送下。
5、内外目障(目昏和翳,远看似有黑花内障则 不见物)。用麻雀十个,去翅、足、嘴,连肠、 胃、骨、肉研烂,加磁石(煅,醋淬七次,水 飞)、神曲(炒)、青盐、肉苁蓉(酒浸,炙 过)各一两,菟丝子(酒浸三日,晒干)三两, 共研为末,加酒二升及少量炼蜜,一起成丸子, 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二 次。
4《本草纲目》
「释名」瓦雀、宾雀(按:即常见的麻雀)。雀 屎:白丁香、青丹、雀苏。
「气味」肉:甘、温、无毒。雀卵:酸、温、无 毒。雄雀屎:苦、温、微毒。
大腹皮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大腹皮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fb6f3cdce53a580216fcfed5.png)
辛温。 泄肺运脾,宽胸利水,为诸腹肿胀之首。
惟鸠鸟多栖其树,故须泡用。
14《药鉴》
气微温,味辛无毒。疏脾胃有余之气,定霍乱吐 泻之疾。胀满者用之。气虚则忌。
15《雷公炮制药性解》
味苦辛,性微温无毒,入肺脾二经。主冷热气攻 心腹,疏通关格,除胀满,祛壅滞,消浮肿,酒 洗去沙,复以大豆汁洗用。 按∶大腹辛宜泻肺,温宜健脾,然宣泄太过,气 虚者勿用,树上多栖鸩乌,污染粪毒,最能为 害,故必多洗,方堪用尔。
3《得配本草》
即大腹槟榔皮 辛,微温。入手足太阴经气分。降逆气以除胀, 利肠胃以去滞。一切膜原冷热之气,致阴阳不能 升降,鼓胀浮肿等症,此为良剂。 槟榔泄有形之积滞,腹皮散无形之气滞。 水洗去黑水,用酒再洗,更以大豆汁洗净,晒干 用,或入火煨用。气虚者禁用。
4《本经逢原》
辛涩温有毒。鸩鸟多集其树上。宜酒洗后再以绿 豆汤洗过,用其内粗者耗气,宜摘去之。 发明 槟榔性沉重,泄有形之积滞。腹皮性轻浮, 散无形之滞气,故痞满膨胀,水气浮肿,香港脚 壅逆者宜之。惟虚胀禁用,以其能泄真气也。
11《本草易读》
黑豆水洗晒干,入灰火烧煨切用。大腹子皮也。 辛,微温,无毒。解水气之浮肿,除诸气之上 攻;止霍乱而通二肠,理香港脚而消痞满。
出岭表、滇南。与槟榔相似,是槟榔中之一种, 但小异耳。彼处通呼槟榔。今所用即槟榔皮
12《药性切用》
性味辛温,入脾肺而宽中下水;泄肺利脾,为水 肿初起专药。虚者忌之。子似槟榔大形扁,故名 大腹槟榔。辛涩性温,功用相近槟榔而力稍缓。
7《本草备要》
泻,下气,通,行水 辛泄肺、温和脾。下气行水,通大、小肠。 治水肿香港脚,痞胀痰膈,瘴疟霍乱。气虚者忌 用。 子,似槟榔,腹大形扁(故与槟榔同功)。取 皮,酒洗,黑豆汤再洗。煨用(鸠鸟多栖其树, 故宜洗净)。
中药学_雀卵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雀卵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7e4fe7afad6195f312ba67c.png)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雀卵
各家论述:
子也。温主通行,性又走下,故主下气也。 ""雀肉及卵,古方同天雄服, 此药性极热,有大毒,非阴脏及真阳虚惫 者,慎勿轻饵。"。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雀卵
应用举例:
①治男子阴痿不起,女子带下,便溺不利, 除疝瘕,决痈肿,续五脏气:雀卵白和天 雄末、菟丝子末为丸,空心酒下五丸。 (《食疗本草》)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雀卵
各家论述:
饭后药先,谓之后饭。按古《本草》乌鲗 骨、藘茹等并不治血枯,然经法用之,是 攻其所生所起耳。"
②《纲目》:"今人知雀卵能益男子 阳虚,不知能治女子血枯,盖雀卵益精血 耳。"
③《本草经疏》:"雀卵性温,补暖 命门之阳气,则阴自热而强,精自足而有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雀卵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或入丸剂。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雀卵
相关疾病症状: 补肾、补肾阳、补心、疝气、下气、阳痿、 益精、益精血、阴痿、滋阴。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雀卵
各家论述:
①《本草图经》:"《素问》云:胸 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臊臭,出 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 血,病名血枯,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 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 治之以乌鲗骨、藘茹,二物并合之,丸以 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鲍鱼 汁以利肠中及伤肝也。
归经: 《会约医镜》:"入肾、命门二经。"。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雀卵
功能主治: 补肾阳,益精血,调冲任。治男子阴痿, 女子血枯、崩漏、带下。 ①《别录》:"主下气,男子阴痿不起。" ②《医林纂要》:"补心,明目,充髓。 治鸡盲眼。" ③《会约医镜》:"补阳滋阴。" ④《随息居饮食谱》:"利经脉,调冲任。
白芝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白芝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8c962cd21ed9ad51f11df250.png)
白芝1《新修本草》
味辛,平。
主咳逆上气,益肺气,通利口鼻,强
志意,勇悍,安魄。
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一名玉芝。
生华山。
2《本草乘雅半偈》
(本经上品)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主咳逆上气,益肺气,通利口鼻,强志
意,勇悍,安魄。
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3《本草经集注》
味辛,平。
主治咳逆上气,益肺气,通利口鼻,
强志意,勇悍,安魄。
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
仙。
一名玉芝,生华山。
(《大观》卷六,《政
和》一六八页)
4《证类本草》味辛,平。
主咳逆上气,益肺气,通利口鼻,强
志意,勇悍,安魄。
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一名玉芝。
生华山。
草子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草子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8f9afcab9e3143323868934c.png)
草子1《本草从新》
救荒.
甘平.补虚羸损乏.温肠胃.止呕逆.久食健
人.轻身不饥.(博物志云∶东海洲上有草、名
曰、有实、食之如大麦、七月熟、民敛获至冬乃
讫、呼为自然谷、亦曰禹余粮、李南海药谱曰
∶实如球子、八月收之、彼民常食、中国未曾见
也、方孝孺逊志斋集、有海米行、盖亦草之类
也、其诗云∶海边有草名海米、大非蓬蒿小非
荠、妇女携篮昼作群、采摘仍于海中洗、归来涤
釜烧松枝、煮米为饭充朝饥、莫辞苦涩咽不下、
性命聊假须臾时.)
2《本草分经》
甘平,补虚温肠胃,止呕逆。
3《本草撮要》
味甘寒.入手足阳明经.功专去热.利肠胃.益
气力.久食忘饥.一名守气生.
4《本草撮要》
味甘平.入手足太阴阳明经.功专补虚羸损乏.
温肠胃.止呕逆.久食健人.轻身不饥.
5《药性切用》性味甘寒,作饭去热,亦可充饥。
6《药性切用》性味甘平,扶虚益损,亦可充饥。
中医综合考研中药汇总思维导图脑图
![中医综合考研中药汇总思维导图脑图](https://img.taocdn.com/s3/m/e5184739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3f.png)
温通经脉
桂枝
助阳行气
平冲降逆
荆芥
透疹消疮 炒炭止血
葱白
散寒通阳 外敷:散结通络下乳
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 清热燥湿药
清热解毒药
清热凉血药 清虚热药
石膏 知母
收湿敛疮 生肌止血(煅用) 滋阴润燥
淡竹叶
利尿通淋
生津除烦止渴
天花粉 芦根
消肿排脓 利尿 止呕 利湿
栀子
凉血解毒
外用:消肿止痛
夏枯草
散结消肿
清肝明目
决明子
轻粉 铅石 炉甘石 硼砂
劫痰平喘 攻毒抑癌 祛痰消积 逐水通便 坠痰镇惊
收湿止痒敛疮 清肺化痰
远志
清心解毒 明目 聪耳明目 纳气平喘
益肝 敛汗生津 润肠通便 止汗 补气止渴平喘 解郁 活血消肿 养血 祛风通络 开窍祛痰 益智 交通心肾 消散痈肿
平肝熄风药
平抑肝阳 息风止痉
软坚散结
制酸止痛
牡蛎
重镇安神
补阴
煅用:收敛固涩
代赭石
重镇降逆 凉血止血
罗布麻
清热利尿
石决明
珍珠母
安神定惊
刺蒺藜
疏肝解郁 止痒
中药思维导图
解表药
辛寒解表药:疏散风热 辛温解表药:解表散寒
利水消肿
麻黄 香薷
宣肺平喘 散寒通滞 化湿和中
羌活
腰以上疼痛
防风
止痉 止泻
藁本
巅顶疼痛
散寒湿止痛
白芷
燥湿止带 消肿排脓
除斑除臭止痒
细辛
温肺化饮 通窍醒神
苍耳子
辛夷
温中止呕
生姜
化痰温肺止咳
解鱼蟹之毒
解半夏,天南星之毒 行气和胃
天名精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天名精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453724f9e518964bce847c8c.png)
味甘寒微毒.入手足阳明厥阴经.功专破血.治 砂淋血淋.得乳麝少许共为末.吹治乳娥喉痹. 若小儿急慢惊风.牙关紧闭.绞汁入好酒灌之即 醒.以渣用醋拌敷项下神效.根名杜牛膝.男女 吐血.晒干为末.茅花汤调服二钱.虫痛以肥肉 汁调服.子名鹤虱.大肠虫出不断.断之复生. 行坐不得.炒研为末.水调服半两许即愈.以之 煎汤洗痔.渣敷患处.或捣敷蛇虫螫毒尤良.地 黄为使.一名地松.一名活鹿草.一名虾蟆蓝.
主破血,生肌,止渴,利小便,杀三虫,除诸毒 肿,疔疮, 痔,金疮内射,身痒瘾疹不止者,揩 之立已。其 苦而臭,名精乃辛而香,全不相类 也。
5《本经逢原》
《本经》名蛤蟆蓝,一名地菘,子名鹤虱
甘寒,无毒。
《本经》主瘀血,血瘕欲死,下血止血,利小 便。
发明 天名精功专散血,有破宿生新之功,故《本 经》言下血止血,又能涌吐风痰,杀虫解毒。擂 汁服之,能止痰疟,漱之止牙痛,捣之敷蛇伤, 煎服除淫秽邪毒,从小便泄出。凡乳蛾喉咙肿 痛,及小儿急慢惊风,牙关紧急,不省人事者, 捣绞和酒灌之。咽喉肿塞,痰涎壅滞,捣汁鹅翎 扫入,去痰立效。亦治猪瘟。
味至苦,而云甘,恐或非是。唐本注云∶鹿活草 是也。《别录》一名天蔓菁,南人名为地菘,味 甘、辛,故有姜称。状如蓝,故名蛤蟆蓝,香气 似兰,故名蟾蜍兰。主破血,生肌,止渴,利小 便,杀三虫,除诸毒肿,疔疮, 痔,金疮内射。 身痒,瘾疹不止者,揩之立已,其 苦而臭,名精 乃辛而香,全不相类也。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 云∶地菘也。《短剧方》名天芜菁,一名天蔓 菁,声并相近。夏秋抽条,颇似薄荷,花紫白 色,味辛而香,其叶似山南菘菜。尔雅云∶ ,豕 首。释曰∶药名也。一名麦句姜。郭云∶江东 首,可以炒蚕蛹者。三苍云∶炒,熬也。药性论 云∶麦句姜,使,味辛。治疮,止血及鼻衄不 止。陈藏器云∶天名精,《本经》一名麦句姜。 苏云∶鹿活草也。《别录》云∶一名天蔓菁,南 人呼为地菘,与蔓菁相似,故有此名。《尔雅》 云∶大鞠,蘧麦。注云∶麦句姜,蘧麦,即今之 瞿麦,然终非麦句姜,《尔雅》注错如此。陶公 注钓樟条云∶有一草,似野狼牙,气辛臭,名为 地菘,人呼为刘烬草,主金疮,言刘烬昔曾用 之。《异苑》云∶青州刘烬,宋元嘉中,射一 獐,剖五脏,以此草塞之,蹶然而起。烬怪而拔 草,便倒,如此三度。烬密录此草种之,主折伤 多愈,因以名焉。既有活鹿之名,雅与獐事相 会。陶、苏两说俱是地菘,功状既同,定非二 物。
南星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南星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2b296b6676a20029bc642d59.png)
南星,味苦辛,性温有毒。可升可降,阴中之阳 也,其用有二∶坠中风不省之痰毒;主破伤如尸 之身强。
6《药鉴》
气温,味苦辛,有毒。气薄味浓,可升可降,阴 中阳也。坠诸风不省之痰毒,主破伤如尸之身 强。削坚积,消痈肿,利胸膈,散血堕胎,乃肺 经之本药也。欲下行,以黄柏引之。
欲上行,以桔梗载之。抱龙丸用之以镇惊,豁痰 丸用之以开迷。大都姜制亦可,不若胆浸为上。 孕妇禁用。
3《本草分经》
辛苦温燥,入肝脾肺,治风散血,胜湿除风痰, 性紧毒而不守,能攻积拔肿堕胎,得防风则不 麻,制用。胆星用黄牛胆汁和,南星末入胆中风 干,功用同。
7《雷公炮制药性解》
味苦辛,性平有毒,入脾肺二经。主中风牙关紧 闭,痰盛麻痹,下气破坚积,消痈肿,利胸膈, 散气坠胎,捣敷疥癣疮毒,并蛇虫咬伤。沸水泡 七次,以牛胆汁收其沫入胆,久悬风处更佳,畏 附子干姜、生姜。
按∶肺受风邪,脾多痰饮,南星专主风痰,故并 入二经。味辛主散,所以消痈坠胎,及疗疥癣等 疾。大抵与半夏同功,但半夏辛而能守,南星辛 而不守,其燥急之性,甚于半夏。
白矾汤或皂角汁浸三日夜,晒干,再酒浸一宿, 蒸至不麻而止,或生姜渣、黄坭包煨熟,去坭焙 用。得火炮则不毒。虚痰、燥痰禁用。
造南星曲法∶以姜汁、矾汤,和南星末作小饼 子,安篮内,楮叶包盖,待上黄衣,乃取晒收 之。造胆星法∶以南星生研末,腊月取黄牯牛胆 汁和匀,纳入胆中,悬风处干之。年久者弥佳。
虽曰南星主痰,半夏主湿,然湿痰横行经络,壅 滞不通,至语言费力,身手酸疼者,惟南星为 能,合诸药开导其痰,而湿气顿消。其有湿生 火、火生痰,痰火相搏而成风象,口眼 斜,手足 瘫痪,诸症悉见者、惟半夏为能,从清火之剂, 以降其湿,而风痰悉化。总在用之者得当耳。
中药学_鹊豆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鹊豆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7383eb726fff705cc170a85.png)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鹊豆
性味: 甘、微辛,温。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鹊豆
功能主治: 祛风行气,升清降浊,和中益肾。主治头 风遗尿,四肢酸痛。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鹊豆
用法用量: 3~5钱。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鹊豆
相关疾病症状: 和中、头风、遗尿、益肾。
谢谢!Leabharlann 鹊豆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鹊豆>>>
名称:鹊豆 别名:鹊仔豆、雀仔豆、紫扁豆、黑 扁豆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鹊豆
引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鹊豆
药材基源: 豆科鹊豆Dolichos cultatus Thunb.,以 叶、种子入药。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鹊豆
生态环境: 广东。
中药学_胡燕卵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胡燕卵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df3f8b2f46527d3240ce0e2.png)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胡燕卵>>>
名称:胡燕卵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胡燕卵
原始出处:《别录》 引自:《中药大辞典》。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胡燕卵
药材基源: 为燕科动物金腰燕的卵。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胡燕卵
原始形态:
金腰燕,又名:胡燕、夏候(陶弘景), 赤腰燕、巧燕、花燕儿、红腰家燕。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胡燕卵
生态环境: 大都栖息于山地村落间。夏季在我国中部 和东部繁殖,至秋季南迁过冬。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胡燕卵
功能主治: 《别录》:"主治卒水浮肿。每吞十枚。"。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胡燕卵
相关疾病症状: 浮肿、利水、利水消肿。
谢谢!
体长约18.5厘米。雌雄相似。上体大都呈 金属蓝黑色;后颈具栗色领环;腰部栗黄, 形成宽阔的腰带,各羽微缀以黑色干纹。 两翼除小、中复羽与背相同外,余与尾羽 均黑褐色。眼先棕灰,羽端缀黑;耳羽暗 棕色;自眼先上方有一栗
中医药用价值详后颈同色的领环 相接续。下体白色沾棕,满杂以黑色羽干 纹;这些纵纹在颏和喉等处较粗而密,向 后渐细而疏;尾下复羽的羽端为辉蓝黑色。 眼暗褐;臂黑;脚暗红褐至黑褐色。
麻雀卵药用
![麻雀卵药用](https://img.taocdn.com/s3/m/ea1b6e8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d4.png)
麻雀卵药用麻雀蛋,又名雀蛋,为文鸟科动物麻雀的蛋,麻雀蛋是麻雀的卵,营养丰富,药性价值高。
麻雀蛋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D、卵磷脂、铁、磷、钙等。
食用方法煮雀蛋:雀蛋10枚,精盐、酱油、小茵香、胡椒、味精适量。
先将雀蛋放人锅内,加人清水适量,武火煮15分钟,再将雀蛋壳剥去,放人精盐、酱油、小茵香、胡椒、味精适量,加人清水适量。
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煮20分钟即可。
当菜或点心食用。
每日2次,每次2个。
枸杞冤丝煮雀蛋:雀蛋2枚,河虾10克,冤丝子9克,枸杞子9克。
两味中药装纱布袋,扎紧,与雀蛋、河虾、精盐、味精、小茵香一并放人锅内,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煮20分钟,取出药袋。
喝汤,食雀蛋与河虾。
雀蛋羊肉汤:雀蛋4枚,羊肉250克,精盐、味精、葱、姜、胡椒适量。
将羊肉洗净后,与雀蛋、精盐、味精、葱、姜、胡椒一并放人锅内,加人清水,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至羊肉熟烂为止。
当菜食用。
适宜人群麻雀蛋与其他禽蛋都有益气养阴的作用,而麻雀蛋的独特功用存于温补肾阳,同时益命,调冲任,所以,阳气不足,男女肾虚者,食之最妙;但是有阴虚火旺、阳盛者不宜食麻雀蛋。
食用禁忌由于麻雀蛋能温肾壮阳,所以,凡阴虚火旺者,包括结核病、红斑性狼疮、性功能亢进等,皆不宜食。
药性功效麻雀蛋具有滋补精血、壮阳固肾之功效,适用于四肢不温、怕冷、精血不足以及肾阳虚所致的阳痿和精血不足所致的头晕、面色不佳、闭经等症。
常吃能够起到增强性功能、健体养颜等作用。
1、治肾阳虚弱,阳病早泄,滑精,闭经,带下清稀量多。
2、治肾精亏虚,精少阳痿,不孕,月经后期。
3、治肾虚胃寒,腰膝冷痛,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阳痿。
食疗功效麻雀蛋味甘、咸,性温。
能补肾壮阳,益精血。
用于肾虚阳痿,精血不足所致的妇女闭经、肝虚目昏或夜盲,较麻雀肉作用强。
可单用本品煮食,或配羊肉、附子、蛇床子之类煎汤或熬膏。
由于麻雀蛋功在补肾壮阳,暖命门之火,所以,最适合男子阳虚,命门火衰,阳痿,性功能减退,男子精寒不育者食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雀卵1《名医别录》味酸,温,无毒.主下气,男子阴痿不起,强之令热,多精有子.脑,治耳聋.头血治雀盲.雄雀矢,治目痛,决痈疖,女子带下,溺不利,除疝瘕.五月取之良.又,雀矢和男首子乳,如薄泥,点目中肉赤脉贯瞳子上者,即消.2《新修本草》味酸,温,无毒。
主下气,男子阴痿不起,强之令热,多精有子。
脑,主耳聋。
头血,主雀盲;雄雀屎,疗目痛,决痈疖,女子带下,溺不利,除疝瘕。
五月取之良。
雀性利阴阳,故卵亦然。
术云∶雀卵和天雄丸服之,令茎大不衰。
人患黄昏间目无所见,谓之为雀盲,其头血疗之。
雄雀屎,两头尖是也,亦疗龋齿。
雀肉不可合李食之,亦忌合酱食,妊身尤禁也。
〔谨案〕《别录》云∶雀屎和男首子乳如薄泥,点目中肉赤脉贯瞳子上者即或和少干姜服,悦人。
3《本经逢原》甘温无毒。
服术人忌食。
发明雀属阳而性淫,故能强壮阳事,火衰阴痿精寒者最宜。
阴虚火盛者禁用。
雀卵治血枯,《素问》有四乌一茹丸,用之最妙。
如无雀卵,生雀肝代之。
头血主雀盲,脑用绵裹塞耳治聋。
雄雀屎名白丁香,去目中翳膜及面上黑。
但取直者即雄与鼠粪无异,入药有效。
4《本草从新》补阳益精.酸温.益精血.治男子阴痿不起.女子带下.便溺不利.除疝瘕.(陶宏景曰∶雀利阴阳、故卵亦然、和天雄服之、令茎不衰、素问云∶胸胁肢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血枯、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治之以四乌骨、一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利肠中及伤肝也、饮后药先为后饭、本草三药并不治血枯、而经法用之、是攻其所生所起尔、时珍曰∶今人知雀卵能益男子阳虚、不知能治女子血枯、盖雀卵益精血尔.)5《本草便读》甘温助肾.能益精以壮阳.酸暖补肝.治血枯之经少.当识白丁香.消痈破积.须求雄雀粪.退翳开光.溃脓治疝有成方.味苦咸温无毒品.(雀卵老而斑者为麻雀.小而黄者为黄雀.其性最淫.其卵系精血凝聚而成.甘酸性温.故能补肝血.助肾阳.治一切痿弱不振等证.○白丁香即麻雀屎.以形尖长雄者为良.苦咸温.善消化.治腹中疝瘕积聚.肝肾肠胃之疾.外治退翳膜.决痈肿.皆取其能消散之意耳.)6《本草新编》雀卵,味酸,气温,无毒,益男子阳道,易致坚强,常能固闭,补阴扶阳之妙药。
然亦必入人参、白术、杜仲、蛇床子之内则有功,否则亦平常也。
雀卵益阳,取其淫气也。
然雀卵至小,多取则伤生,亦非延生续嗣之道。
不得已则用之,不可因其兴阳固精,穷日夜之力而频用之,亦犯造物之忌也。
7《本草经集注》味酸,温,无毒。
主下气,男子阴痿不起,强之令热,多精有子。
脑∶主治耳聋。
头血∶主治雀盲。
雄雀屎∶主治目痛,决痈疖,女子带下,溺不利,除疝瘕。
五月取之良。
雀性利阴阳,故卵亦然。
术云∶雀卵和天雄丸服之,令茎大不衰。
人患黄昏间目无所见,谓之为雀盲,其头血治之。
雄雀屎,两头尖是也,亦治龋齿。
雀肉不可合李食之,亦忌合酱食,妊身尤禁也。
(《新修》二三三页,《大观》卷十九,《政和》四○一页)8《本草蒙筌》味酸,气温。
无毒。
多生古屋拱内,依时可以取收。
和蛇床子为丸,用房室中取药。
温酒送下,专益丈夫。
扶阴痿易致坚强,补阴衰常能固闭。
脑髓治双耳聋塞,仍敷冻疮;头血点两目雀盲,使夜见物。
肉大温热,益气壮阳。
暖腰膝有功,损妊娠忌食。
其雄雀粪,名白丁香。
两头尖者真,端午取之妙。
甘草汤浸一宿,曝干研细收藏。
决肌表软疖痈,涂之即溃;疗目内努肉血膜,点上立差。
去症瘕伏梁,烂癖积块。
齿痛通用,屡试有灵。
9《本草衍义》孟诜云∶“肉,十月以后正月以前食之。
”此盖取其阴阳静定,未决泄之义。
卵亦取第一番者。
10《玉楸药解》味咸,性温,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
壮阳起痿,暖血温精。
雀卵温补肝肾精血,治男子阳痿、女子带下、精寒血枯,固瘕(疒贵)疝之证。
《素问》:治女子血枯,月事衰少不来,用乌鲗骨、(艹闾)茹,丸以雀卵。
雄雀屎名白丁香,能点瞖膜弩肉,消积聚癥瘕,敷痈疽溃顶,吹喉开痹。
11《证类本草》(雀卵_)味酸,温,无毒。
主下气,男子阴痿不起,强之令热,多精有子。
脑主耳聋。
臣禹锡等谨按耳聋通用药云∶雀脑,平。
头血主雀盲。
雄雀屎臣禹锡等谨按齿痛通用药云∶雄雀屎,温。
疗目痛,决痈疖,女子带下,溺不利,除疝瘕。
五月取之良。
陶隐居云∶雀性利阴阳,故卵亦然。
《术》云∶雀卵和天雄丸服之,令茎大不衰。
人患黄昏间目无所见,为之雀盲。
其头血疗之。
雄雀屎两头尖者是也。
亦疗龋齿。
雀肉不可合李子食之,亦忌合酱食之,妊身人尤禁之。
唐本注云∶《别录》云,雀屎,和男首子乳如薄泥,点服,主症癖久痼冷病。
或和少干姜服之,大肥悦人。
今按陈藏器本草云∶雀肉起阳道,食之令人有子。
冬月者良。
腊月收雀屎,俗呼为青丹。
主癖诸块,伏梁。
和干姜、桂心、艾等为丸,入腹能烂癖。
患痈苦不溃,以一枚敷之,立决。
又急黄欲死。
以两枚细研,水温服之。
臣禹锡等谨按孟诜云∶其肉十月以后、正月以前食之。
续五脏不足气,助阴道,益精髓,不益气,暖腰膝,缩小便,治血崩,带下。
粪,头尖及成梃者雄,右掩左者亦是。
图经曰∶雀,旧不着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
其肉大温,食之益阳,冬月者良。
卵及脑、头腊月收之。
俗呼为青丹,头尖者为雄屎。
《素问》云∶胸胁支满者,妨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青,目眩,时时前后血。
病名血枯,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
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
治之以乌贼骨、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鲍鱼汁,以利肠中及伤肝也。
饭后药先,谓之后饭。
按古本草乌贼鱼骨、茹等,并不治血枯,然经法用之,是攻其所生所起耳。
今人亦取雀肉,以蛇床子熬膏,和合众药,丸服,补下有效,谓之驿马丸。
此法起于唐世,云明皇服之。
又下有燕屎条。
陶隐居云∶有胡、越二种。
入药用胡燕也。
胡洽治疰,青羊脂丸中用之。
其窠亦入药。
崔元亮《海上方》治湿,取胡燕窠最宽大者,唯用其抱子处,余处两遍便愈。
若患恶刺,以醋和窠末如泥裹之,三、两日易,便瘥。
食疗卵白,和天雄末、菟丝子末为丸,空心酒下五丸。
主男子阴痿不起,女子带下,便溺不利。
除疝瘕,决痈肿,续五脏气。
雷公云∶雀苏,凡使,勿用雀儿粪。
其雀儿口黄,未经淫者粪是苏。
若底坐尖在上即曰雌,两头圆者是雄。
阴人使雄,阳人使雌。
凡采之,先去两畔有附子生者,勿用。
然后于钵中研如粉,煎甘草汤浸一宿,倾上清甘草水尽,焙干任用。
外台秘要疗齿龋痛有虫。
取雄雀粪,以绵裹塞齿孔内,日一、二易之。
又方∶治咽喉闭塞、口噤。
用乳和敷易之。
雄雀屎佳。
坚者为雄。
简要济众妇人吹奶独胜散∶白丁香半两,捣罗为散。
每服一钱匕,温酒调下,无时服。
广利方∶妊娠食雀肉,饮酒,令子心淫乱。
又云∶妊娠食雀肉及豆酱,令子面多。
子母秘录∶治小儿中风口噤,乳不下。
雀屎、白水,丸如麻子大,服二丸,即愈。
又方∶治小儿冻疮。
用雀儿脑髓涂之,立瘥。
衍义曰∶雀卵,孟诜云∶肉,十月以后,正月以前食之。
此盖取其阴阳静定,未决泄之义。
卵亦取第一番者。
12《雷公炮制药性解》味酸温无毒,主下气,男子阴痿不起,强之令热,多精有子,脑主耳聋。
头血主雀盲。
雄雀屎,齿痛用药,疗目痛,治痈疖,女子带下,溺不利,除疝瘕。
五月取之良。
注云,两头尖者是雄雀屎。
雷公云∶雀苏,凡使勿用雀儿粪,其雀儿口黄未经淫者,粪连苏。
若底坐尖在上,即曰雌,两头圆者是。
阴人使雄,阳人使雌,凡采之先去两畔有附子生者通用,然后于钵中研如粉,煎甘草汤浸一宿,去上清,甘草水尽,焙干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