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查找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第9章 压强 大气压的测量及标准大气压 专题练习(含答案)

第9章 压强 大气压的测量及标准大气压   专题练习(含答案)

大气压的测量及标准大气压专题练习一、实验题1.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___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29.9N;(3)如图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为_____cm,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S为_________cm2(精确到0.01);(4)此实验实验原理是__,(用题目中字母表示)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___Pa;(5)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两条):①_____;②______。

2.林红同学做“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为使实验误差更小,林红不宜采用图______(选填“甲”或“乙”)装置方式来估测大气压强.(2)林红采用正确的装置方式进行测量,实验步骤如下: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②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沿正确的方向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③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④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长度L。

(3)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a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指出实验中的错误步骤:______(填数字序号),并进行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c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大气压强的表达式p=_________。

(4)实验时,可先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减小______;二是活塞的密封性好。

(5)实验室有A、B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cm2和2cm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N,实验时应选用A注射器,不选用B注射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十章李凤习题及答案

九、十章李凤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标准成本系统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成本管理工作中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最广泛应用的标准成本是( )。

A.基准的标准成本B.理想的标准成本C.现实的标准成本D.历史的标准成本2.在标准成本差异分析中,材料价格差异是根据实际数量与价格脱离标准的差额计算的,其中实际数量是指材料的( )。

A.采购数量B.入库数量C领用数量D.耗用数量3.变动制造费用的价格差异即为( )。

A.效率差异B.耗费差异C.预算差异D.能力差异4.如果所制定的标准成本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成本差异不大,( )A.每月的成本差异按标准成本的比例在销售成本、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分摊B.每月将成本差异全部结转到销售成本中C.成本差异累积到年终时,按比例分摊到销售成本、产成品和在产品成本D.成本差异累积到年终时,全部结转到销售成本中5.固定制造费用通常是根据事先编制的( )来控制其费用总额的。

A.固定预算B.弹性预算C.零基预算D.滚动预算6. 材料的价格标准就是材料的计划单价,是预计下一年度实际需要支付的材料的单位成本,它不包括()A.发票价格B.运费和检验费C.正常损耗D.进项税7.由企业领导人带头执行成本控制,这是成本控制中()A.领导推动原则B.全员参加原则C.因地制宜原则D.经济原则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是批预计下年度实际需要支付的材料市价B.由于更换产品产生的设备调整工时属于“直接人工标准工时”组成内容C.由于设备意外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不属于“直接人工标准工时”组成内容D.如果企业采用变动成本计算,则不需要制定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9.本月生产产品400件,使用材料2500千克,材料单价为0.55元/千克,直接材料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3元,即每件产品耗用6千克直接材料,每千克材料的标准价格为0.5元,则()A.直接材料价格差异为125元B.直接材料价格差异为120元C.直接材料标准成本为1250元D.直接材料用量差异为55元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材料数量差异应该全部由生产部门承担责任B.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的具体原因会涉及生产部门或其他部门C.数量差异的大小是由用量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实际价格高低所决定的D.数量差异= (实际数量–标准数量)×实际价格二、多项选择题1.标准成本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

信息检索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信息检索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信息检索》练习题第一章练习一、名词解释1.信息——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状态和特征的反映,是用文字、数据或信号等形式,通过一定的传递和处理,来表现各种相互联系客观事物在运动变化中所具有特征内容的总称。

2.信息资源——是指经过人类的选取、组织、序化等整理与开发后的信息的集合。

3.白色文献——是指公开出版发行的、通过正常渠道可以得到的常规文献。

二、填空题1.信号只是信息的(),信息是信号所载荷的()。

载体、内容2.现实的信息资源依据传递信息的载体和表述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

口语信息资源、体语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实物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3.口语信息资源、体语信息资源和实物信息资源,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转化,成为(),如果有长期开发的价值,往往会转化成()。

网络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4.()是记录有信息和知识的一切有形载体,是将知识用文字、符号、图像、音频、视频等方式记录在一定的固态物质载体的结合体。

文献5.期刊按内容和性质划分,可以分为(),(),()。

学术性期刊、检索性期刊、其他类型期刊6.()是指未经出版发行的或未以公开形式进入社会交流的最原始的文献。

零次文献三、判断题1.情报只是一类专门的信息,是信息的一个子集。

()2.网络信息资源也称虚拟信息资源,是指以数字化形式记录的,以多媒体形式表达的,存储在网络计算机磁介质、光介质以及各类通讯介质上的。

()3.机读型文献是以磁性材料为存储介质,采用计算机技术、磁性存储技术、激光技术,以键盘输入、文件拷贝、刻录或光学扫描等方法作为记录手段,通过计算机处理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献。

()4.缩微型文献是以印刷型文献为母本,以感光材料为载体,采用光学缩微技术将文字或图像记录存储在感光材料上而形成的文献。

()5.声像型文献是一种以磁性和光学材料为载体,将声音和图像记录存储在磁性或光学材料上的非文字形式的文献。

()6.书写型文献是指印刷术发明以前的古代文献和当今尚未正式付印的文献,主要以手写和刻划的方式,将知识信息记录在各种自然材料和布帛,纸张等载体上的文献。

第9章 统计指数及答案

第9章 统计指数及答案

第九章 统计指数一、本章要点1.指数最早是从研究商品和物价的变动开始的。

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狭义的指数是用来说明不能直接相加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综合变动的相对数。

其作用是: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变化方向和变化程度;是进行因素分析的基础。

主要可以分为:个体指数、类指数和总指数;数量指标指数与质量指标指数;简单指数与加权指数;综合指数、平均数指数、平均指标指数等。

2.综合指数是计算总指数的方法之一。

其特点有:先综合,后对比;固定同度量因素;保持分子与分母的一致性。

通常在计算数量指标指数的时候把作为同度量因素的质量指标固定在基期(即采用拉氏物量指数∑∑=0010p q p q K q ),在计算质量指标指数的时候把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数量指标固定在报告期(即采用派氏质量指标指数∑∑=1011q p q p K p )。

3.加权平均数指数是计算总指数的方法之二。

它与综合指数的区别在于:出发点不同;对资料的要求不同;选择的权数可以不同。

常用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方法计算数量指标指数(即∑∑=000001q p q p q q K q ),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方法计算质量指标指数(即∑∑=011111p q p q p K p )。

在实际工作中平均数指数又赋予了新的内容,即作为固定权数的平均数指数,常用来计算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工业生产指数等。

4.可变指数可以分解为可变构成指数与固定构成指数。

它是在研究平均指标变化时所应用的统计指数。

5.指数体系就是指在经济上有联系、在数量上保持一定对等关系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指数所形成的整体。

统计指数是进行因素分析的基础,应用指数体系还可以进行指数之间的换算。

因素分析包括总量指标的因素分析、相对指标的因素分析和平均指标的因素分析,从涉及到的因素的多少来划分,有两因素分析或多因素分析。

6.指数数列有定基指数与环比指数;不变权数指数与可变权数指数。

二、难点释疑1.在进行统计指数的计算和应用时,经常会发生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哪一个时期的问题,其遵循的原则是:要从指数本身的经济意义上来考虑;要从指数体系的要求上来考虑;要从实际应用的便捷方面上来考虑。

数据结构(C语言版)9-12章练习 答案 清华大学出版社

数据结构(C语言版)9-12章练习 答案 清华大学出版社

数据结构(C语言版)9-12章练习答案清华大学出版社9-12章数据结构作业答案第九章查找选择题1、对n个元素的表做顺序查找时,若查找每个元素的概率相同,则平均查找长度为( A )A.(n+1)/2 B. n/2 C. n D. [(1+n)*n ]/2 2. 下面关于二分查找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A. 表必须有序,表可以顺序方式存储,也可以链表方式存储B. 表必须有序且表中数据必须是整型,实型或字符型 C. 表必须有序,而且只能从小到大排列 D. 表必须有序,且表只能以顺序方式存储3. 二叉查找树的查找效率与二叉树的( (1)C)有关, 在 ((2)C )时其查找效率最低 (1): A. 高度 B. 结点的多少 C. 树型 D. 结点的位置(2): A. 结点太多 B. 完全二叉树 C. 呈单枝树 D. 结点太复杂。

4. 若采用链地址法构造散列表,散列函数为H(key)=key MOD 17,则需 ((1)A)个链表。

这些链的链首指针构成一个指针数组,数组的下标范围为 ((2)C) (1) A.17 B. 13 C. 16 D. 任意(2) A.0至17 B. 1至17 C. 0至16 D. 1至16判断题1.Hash表的平均查找长度与处理冲突的方法无关。

(错) 2. 若散列表的负载因子α<1,则可避免碰撞的产生。

(错)3. 就平均查找长度而言,分块查找最小,折半查找次之,顺序查找最大。

(错)填空题1. 在顺序表(8,11,15,19,25,26,30,33,42,48,50)中,用二分(折半)法查找关键码值20,需做的关键码比较次数为 4 .算法应用题1. 设有一组关键字{9,01,23,14,55,20,84,27},采用哈希函数:H(key)=key mod7 ,表长为10,用开放地址法的二次探测再散列方法Hi=(H(key)+di) mod 10解决冲突。

要求:对该关键字序列构造哈希表,并计算查找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

数据结构教程李春葆课后答案 查找

数据结构教程李春葆课后答案 查找

第9章 查找教材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 设有5个数据do 、for 、if 、repeat 、while ,它们排在一个有序表中,其查找概率分别是p 1=0.2,p 2=0.15,p 3=0.1,p 4=0.03,p 5=0.01。

而查找它们之间不存在数据的概率分别为q 0=0.2,q 1=0.15,q 2=0.1,q 3=0.03,q 4=0.02,q 5=0.01,该有序表如下:(1)试画出对该有序表分别采用顺序查找和折半查找时的判定树。

(2)分别计算顺序查找的查找成功和不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

(3)分别计算折半查找的查找成功和不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

答:(1)对该有序表分别采用顺序查找和折半查找时的判定树分别如图9.2和9.3所示。

(2)对于顺序查找,成功查找到第i 个元素需要i 次比较,不成功查找需要比较的次数为对应外部结点的层次减1:ASL 成功=(1p 1+2p 2+3p 3+4p 4+5p 5)=0.97。

ASL 不成功=(1q 0+2q 1+3q 2+4q 3+5q 4+5q 5)=1.07。

(3)对于折半查找,成功查找需要比较的次数为对应内部结点的层次,不成功查找需要比较的次数为对应外部结点的层次减1:ASL 成功=(1p 3+2(p 1+p 4)+3(p 2+p 5))=1.04。

ASL 不成功=(2q 0 q 5图9.3 有序表上折半查找的判定树2. 对于A [0..10]有序表,在等概率的情况下,求采用折半查找法时成功和不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

对于有序表(12,18,24,35,47,50,62,83,90,115,134),当用折半查找法查找 90时,需进行多少次查找可确定成功;查找47时需进行多少次查找可确定成功;查找100时,需进行多少次查找才能确定不成功。

答:对于A [0..10]有序表构造的判定树如图9.4(a )所示。

因此有:ASL 成功=1144342211⨯+⨯+⨯+⨯=3ASL 不成功=124834⨯+⨯=3.67 对于题中给定的有序表构造的判定树如图9.4(b )所示。

第9章练习题答案

第9章练习题答案

第九章 会议工作一、填空题 1.会议,就是把人们组织起来,讨论和研究问题的一种形式。

 2.会议还是一种经常商讨并处理重要事务的常设机构或组织。

 3.会议是输入信息、加工信息、输出信息的一种方式。

 4.按密级分,会议的种类有公开会议、内部会议、机密会议。

 5.会议为议事而开,要讨论的核心问题即为议题。

 6.会议前要确定明确的、科学合理的、有针对性的会议议题,才能达到开会的目的。

7.确定与会者的关键不在于谁有资格参加,而在于弄清谁必须参加。

 8.人数越多,与会者的参与意识就越弱,会议的效果就越差,甚至还有负面效应。

9.与会人数多于 20人,就应该设法分组讨论或设分会场。

 10.人们能集中精力的时间是很短的,会议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其效果就会递减。

11.有些时效性很强的会议,要尽早安排;有些需要深思熟虑的会议可以拖后召开。

12.会场空间过大,彼此难以亲近,会议气氛会受影响,平均每个与会者拥有2平方米为宜。

 13.会议议程是对已确定的议题列出发言或讨论的先后顺序。

 14.代表会议的议程还要经代表大会的预备会议或主席团会议通过之后才能正式生效。

15.会议日程是结合议程对会议期间的所有活动作逐日的具体的安排。

 16.会议议程的目的在于提醒与会者注意,并为开好会议早做准备,所以议程应提前3~7 天交与会者。

 17.会议持续两小时以上者,应考虑在议程中安排中间休息时间。

 18.如果应该被通知的人没有接到通知,他可以提出这次会议没有按照法定程序办理,而否认会议的效力。

 19.我国习惯客人坐在主人的右边,译员、记录员分别坐在主宾的后边或右边。

20.排列主席台座次,一般职务最高的居中,然后先左后右,按职务向两边顺序排开。

 21.会议记录要求真实、准确、清楚、完整。

 22.会议文书工作的特点:时间紧、变动大、政策性强。

 23.会议文书的拟写要求最突出的特点是时间急、内容多、要求高。

 24.会议文书的撰写工作,包括素材、数据及典型材料的收集、整理、文件的起草与修改等环节。

2022年全国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第九章章节练习试题和答案

2022年全国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第九章章节练习试题和答案

【整理2022年全国会计从业考试《会计根底》第九章章节练习试题和答案】2022年全国会计从业考试《会计根底》第九章章节练习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 )是指由上级主管部门、审计机关、司法部门、注册会计师等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或情况需要对本单位所进展的财产清查。

A.外部清查B.内部清查C.全面清查D.局部清查 2.某企业在遭受洪灾后,对其受损的财产物资进展的清查,属于( )。

A.局部清查和定期清查B.全面清查和定期清查C.局部清查和不定期清查D.全面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3.以下情况中,宜采用局部清查的是( )。

A.年终决算前进展的清查B.企业清产核资时进展的清查C.企业更换存货保管人员时D.企业改组为股份制企业前进展清查 4.一般来说,在企业撤销、合并和改变隶属关系前,应对财产进展( )。

A.全面清查B.局部清查C.实地盘点D.定期清查 5.以下工程中不是财产清查一般程序的是( )。

A.清查前的准备工作B.账项核对和实地盘点C.填制盘存单D.复查报告 6.在财产清查中,实物盘点的结果应如实登记在( )。

A.盘存单B.账存实存比照表C.对账单D.盘盈盘亏报告表 7.对企业与其开户银行之间的未达账项,进展账务处理的时间是( )。

A.编好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B.查明未达账项时C.收到银行对账单时D.实际收到有关结算凭证时 8.月末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为180000元,银行对账单余额为l70000元,经过未达账项调节后的余额为160000元,那么对账日企业可以动用的银行存款实有数额为( )元。

A.180000B.160000C.170000D.不能确定 9.出纳人员每天工作完毕前都要将现金日记账结清并与库存现金实存数核对,这属于( )。

A.账账核对B.账证核对C.账实核对D.账表核对 10.企业12月31日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为l 50000元,经逐笔核对,未达账项如下: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92000元;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2000元。

计算机第9章练习题

计算机第9章练习题

第九章网络信息安全选择题1.网络安全的属性不包括______。

A.保密性 B.完整性 C.可用性 D.通用性答案:D2.计算机安全通常包括硬件、______安全。

A.数据和运行 B.软件和数据C.软件、数据和操作 D.软件答案:B3.用某种方法伪装消息以隐藏它的内容的过程称为______。

A.数据格式化 B.数据加工C.数据加密 D.数据解密答案:C4.若信息在传输过程被未经授权的人篡改,将会影响到信息的________。

A.保密性 B.完整性 C.可用性 D.可控性答案:B5.加密技术不仅具有______,而且具有数字签名、身份验证、秘密分存、系统安全等功能。

A.信息加密功能 B.信息保存功能C.信息维护功能 D.信息封存功能答案:A6.基于密码技术的传输控制是防止数据______泄密的主要防护手段。

A.连接 B.访问C.传输 D.保护答案:C7.在数据被加密后,必须保证不能再从系统中_____它。

A.阅读 B.传输 C.可见 D.删除答案:A8.网络环境下身份认证协议通常采用______来保证消息的完整性、机密性。

A.知识因子 B.拥有因子C.生物因子 D.密码学机制答案:D9.活动目录服务通过________服务功能提升Windows的安全性。

A.域间信任关系 B.组策略安全管理C.身份鉴别与访问控制 D.以上皆是答案:D10.不属于Windows XP系统安全优势的是________。

A.安全模板 B.透明的软件限制策略C.支持NTFS和加密文件系统EFS D.远程桌面明文账户名传送答案:D11. 下面不能够预防计算机病毒感染的方式是_______。

A. 及时安装各种补丁程序B. 安装杀毒软件,并及时更新和升级C. 定期扫描计算机D. 经常下载并安装各种软件答案:D12.网络安全攻击事件中大部分是来自( )的侵犯。

A.城域网 B.内部网络C.广域网 D.外部网络答案:B13.保护计算机网络免受外部的攻击所采用的常用技术称为______。

9第九章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练习题答案

9第九章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练习题答案

第九章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练习题一、填空题1、现代认知心理学依据知识的不同表征方式,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2、依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3、依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学习可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4、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啄”是鸟概念的本质特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正例。

5、下位学习包括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两种形式。

6、研究表现,过度学习的次数保持在 50% 时,记忆效果最好。

7、根据技能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将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

8、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属于智力技能9、动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10、在直观教学中,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获得感性知识,必须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这些感知规律包括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和组合律。

二、单项选择题1、掌握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学习称为( C )。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规则学习2、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属于( B )。

A.策略性知识B.陈述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3、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等进行的直观教学形式称为( C )。

A.形象直观B.实物直观D.言语直观4、学生通过对整数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的数概念,在此基础上学习有理数的概念。

这种学习是( B )。

A.派生类属学习B.相关类属学习C.上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5、带领学生深入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的直观教学形式为( D )。

A.形象直观B.言语直观C.模象直观D.实物直观6、学生认知结构的不断分化所依靠的学习形式是(B )。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发现学习7、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也非括结关系时产生的学习称为( D ) 。

A.同位学习B.上位学习C.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8、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问题的知识称为( D )。

数据结构练习试题和答案解析

数据结构练习试题和答案解析

第1章绪论一、判断题1.数据的逻辑结构与数据元素本身的内容和形式无关。

(√)2.一个数据结构是由一个逻辑结构和这个逻辑结构上的一个基本运算集构成的整体。

(√)3.数据元素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4.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数据的存储结构是相同的。

(×)5.程序和算法原则上没有区别,所以在讨论数据结构时可以通用。

(×)6.从逻辑关系上讲,数据结构主要分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两类。

(√)7.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数据的逻辑结构的存储映象。

(√)8.数据的物理结构是指数据在计算机内实际的存储形式。

(√)9.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依赖于计算机的。

(×)10.算法是对解题方法和步骤的描述。

(√)二、填空题1.数据有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两种结构。

2.数据逻辑结构除了集合以外,还包括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和图形结构。

3.数据结构按逻辑结构可分为两大类,它们是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4.树形结构和图形结构合称为非线性结构。

5.在树形结构中,除了树根结点以外,其余每个结点只有1个前驱结点。

6.在图形结构中,每个结点的前驱结点数和后继结点数可以任意多个。

7.数据的存储结构又叫物理结构。

8.数据的存储结构形式包括顺序存储、链式存储、索引存储和散列存储。

9.线性结构中的元素之间存在一对一的关系。

10.树形结构中的元素之间存在一对多的关系。

11.图形结构的元素之间存在多对多的关系。

12.数据结构主要研究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算法(或运算) 3个方面的内容。

13.数据结构被定义为(D,R),其中D是数据的有限集合,R是D上的关系有限集合。

14.算法是一个有穷指令的集合。

15.算法效率的度量可以分为事先估算法和事后统计法。

16.一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算法输入规模的函数。

17.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该算法所耗费的存储空间,它是该算法求解问题规模的n的函数。

18.若一个算法中的语句频度之和为T(n)=6n+3nlog2n,则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 nlog2n)。

第9章财产清查(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9章财产清查(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9章财产清查练习题参考答案与指导名词解释(参见教材相关部分)判断题参考答案与指导1.×。

财产清查还包括对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等非实物资产的清查。

2.×。

相关的账簿应是指序时账簿和明细分类账簿。

总分类账簿反映的是总体情况,并且只反映价值量,在财产清查中无法对实物量等进行核对。

3.×。

财产清查是保证账簿所提供的资料更为真实客观的一种方法。

4.×。

对库存现金清查的基本方法是实地盘查法。

5.×。

银行存款的清查应由企业与开户银行进行核对。

6.×。

未达账项发生于企业与其开户银行之间,与企业的客户和供应商没有关系。

7.×。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不能作为调整账户记录的原始凭证。

8.√。

该余额是企业银行存款的真实余额,企业可按余额动用存款。

9.×。

采用永续盘存制的企业也需要进行存货的实地盘点,以便进行账实核对。

10.√。

与存货相比,企业的固定资产的品种和数量较少,易于清查,因为可采用全面盘点法。

11.×。

此外还有坏账损失和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等。

12.×。

应为企业应当支付,但由于各种原因而无法向债权人支付的款项。

13.×。

不可以,只有在将财产清查结果报经批准后,会计人员方可核销盘盈盘亏。

14.×。

只有库存现金和存货的清查结果,以及固定资产的盘亏的账务处理需利用“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进行。

固定资产的盘盈、无法回收的应收款项和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等清查结果的处理都不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

15.×。

这种做法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谨慎性要求。

单项选择参考答案与指导1.A.企业的库存现金由财会部门的出纳保管。

2.D.企业应将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记录与开户银行之间进行核对。

3.C.其余三项为财产清查按其他分类方法分类时的组成内容。

4.B.其余三项为财产清查按其他分类方法分类时的组成内容。

5.A.其余三项为财产清查按其他分类方法分类时的组成内容。

第九章 查找练习题

第九章 查找练习题

第九章 查找练习题1、在对有⼆⼗个数据有序表作⼆分查找时有___________个结点的查找长度是4.2、⽤折半查找法的查找速度⽐⽤顺序查找法的查找速度_________.A 必然慢 B必然快 C速度相等 D 快慢不定3、写出从循环单链表中查找出最⼤值的算法.4、写出从循环单链表中查找出最⼩值的算法 .5、适合折半查找的表的存贮⽅式及元素排列要求为( )A、链式存贮元素⽆序 B 、链式存贮元素有序C 、顺序存贮元素⽆序D 、顺序存贮元素有序6、写出在有序表A上进⾏递归形式的折半查找的算法,其中给定值 K为待查的关键字,若查找成功则返回该元素的下标,否则返回零值.7、对⼀个链式存贮结构的线性表进⾏顺序查找算法.8、顺序查找法适⽤于存储结构为( )的线性表.A、散列存储 B 、压缩存储 C、顺序或链式存储 D、索引存储9、编写顺序查找算法,并求在等概率情况下的平均查找长度ASL.10、在地址空间为0-16的散列区中,对以下关键字序列构造两个哈希表:(Jan, Feb, Mar, Apr, May, June, July, Aug, Sep, Oct, Nov, Dec)(1)⽤线性探测开放定址法处理冲突(2)⽤链地址法处理并分别求这两个哈希表要在等概率情况下查找成功和不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设哈希函数为H(x)=i/2,其中i为关键字中第⼀个字母在字母表中的序号.11、在数据的存放⽆规律⽽⾔的线性表中进⾏检索的最佳⽅法是。

12、线性有序表(a1,a2,a3,…,a256)是从⼩到⼤排列的,对⼀个给定的值k,⽤⼆分法检索表中与k相等的元素,在查找不成功的情况下,最多需要检索次。

设有100个结点,⽤⼆分法查找时,最⼤⽐较次数是。

13、假设在有序线性表a[20]上进⾏折半查找,则⽐较⼀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1;⽐较两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较四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平均查找长度为。

14、折半查找有序表(4,6,12,20,28,38,50,70,88,100),若查找表中元素20,它将依次与表中元素⽐较⼤⼩。

第9章怎样研究算法遗传算法示例练习题答案解析

第9章怎样研究算法遗传算法示例练习题答案解析

第9章怎样研究算法:遗传算法示例1、P类问题、NP类问题、NPC类问题是计算机科学领域关于可求解性可计算性很重要的概念。

关于P、NP和NPC类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P类问题是计算机可以在有限时间内能够求解的问题;(B) NP类问题是计算机可以在有限时间内能够验证“解”的正确性的问题;(C) NPC类问题是对问题的每一个可能解,计算机都可以在有限时间内验证“解”的正确性的问题,被称为NP完全问题;(D)上述说法有不正确的;答案:D解释:本题考核P类问题、NP类问题、NPC类问题的概念。

P类问题指计算机可以在有限时间内求解的问题,(A)正确;NP类问题指虽然在多项式时间内难于求解但不难判断给定一个解的正确性问题,(B)正确;NPC问题指NP问题的所有可能答案都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进行正确与否的验算,称为NP-Complete问题,(C)正确;(A)(B)(C)都正确,所以(D)错误。

具体内容请参考第九章视频之“可求解与难求解问题”以及第九章课件。

(2)可解性问题是指能够找到多项式时间复杂性算法进行求解的问题,难解性问题是指找不到多项式时间复杂性算法进行求解的问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P类问题是可解性问题,NP类问题是难解性问题。

(B) NP类问题不一定是难解性问题,因为P类问题也一定是NP类问题;(C) NP类问题不确定是否是P类问题,但NPC类问题一定是难解性问题;(D)上述说法有不正确的;答案:A解释:本题考核对可解性问题和难解性问题概念的理解。

P类问题指计算机可以在有限时间内求解的问题,所以是可解性问题;NP类问题指虽然在多项式时间内难于求解但不难判断给定一个解的正确性问题,但P类问题是NP类问题的一个子集,所以NP类问题不一定是难解性问题;NPC问题指NP问题的所有可能答案都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进行正确与否的验算,称为NP-Complete问题,是难解性问题,综上,(A)错误。

中级会计职称第9章金融资产课后习题及答案

中级会计职称第9章金融资产课后习题及答案

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第九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第九章金融资产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金融资产中,在活跃的交易市场中没有报价的是()。

A.交易性金融资产B.持有至到期投资C.贷款和应收款项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答案:C解析:贷款和应收款项,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2.下列各项资产中,不属于金融资产的是()。

A.存货B.应收票据C.其他应收款D.贷款答案:A解析:企业的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贷款、垫款、债权投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衍生金融资产等。

选项A,存货不属于企业的金融资产。

3.下列有关金融资产重分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以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B.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不能与其他三类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C.持有至到期投资不能重分类为贷款和应收款项D.持有至到期投资符合条件时可以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答案:A解析: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能重分类为其他类的金融资产,选项A不正确。

4.2011年10月2日,甲公司支付510万元取得一项股权投资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支付的价款中包括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15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5万元。

则甲公司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为()万元。

A.510B.500C.495D.530答案:C解析: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510-15=495(万元),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支付的交易费用发生时直接计入投资收益。

5.2011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180万元从活跃市场购入乙公司2009年1月1日发行的面值为1000万元、5年期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不可赎回债券,另支付交易费用3万元。

该债券票面年利率为10%,利息按单利计算,次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的利息。

甲公司购入该债券后将其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则2011年1月1日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8--9章 综合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8--9章  综合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八章西北地区综合练习一、单选题1.“放眼望去是茫茫的戈壁滩,偶尔看到的一点点绿色,叫你欣喜若狂。

猛然间,一阵清脆的叮当声让你回头一望,地平线上冒出一支驼队,夕阳下,格外壮观……”描述的是我国( )A. 西北地区B. 青藏地区C. 南方地区D. 北方地区读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题。

2.甲侧往西沿①②③的自然景观依次为( )A. 荒漠—草原—荒漠草原B. 草原—荒漠—荒漠草原C.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D. 荒漠草原—草原—荒漠3.与大兴安岭东侧乙地比较,有关甲地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农作物一年两熟B. 适宜种植水稻C. 适宜发展畜牧业D. 适宜种植甘蔗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来自北京、武汉、呼伦贝尔、海口。

在一次全国中学生夏令营活动中,他们编入了同一小组,因此成为好朋友,有时间他们就联系。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题。

4.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家乡属于西北地区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5.下面是对四位同学家乡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同学家乡热带雨林分布很广B. 乙同学家乡经常呈现雪山连绵的景象C. 丙同学家乡到处分布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 丁同学家乡的热带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6.甲、乙两位同学相约到丙同学家乡游玩,他们游遍了周围的山山水水。

日记中这两位同学描述丙同学家乡与自己家乡的不同时,有一句不正确,请在下列选项中找出来( )A. 丙同学家乡山清水秀,河湖众多B. 丙同学家乡草场广布,牛羊遍地C. 丙同学家乡地面平坦,一望无垠D. 丙同学家乡传统民居是蒙古包河西走廊是甘肃省的粮仓,据此回答下列题。

7.地处干旱地区的河西走廊成为甘肃省的“粮仓”,主要得益于( )A. 祁连山脉的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B. 黄河水C. 天山山脉的冰雪融水D. 长江水8.祁连山脉山体上部终年积雪的影响因素是( )A. 纬度因素B. 经度因素C. 海陆因素D. 地势因素结合我国西气东输工程(一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大学计算机第九章练习题

大学计算机第九章练习题

第9章练习单项选择题:1.对于目前市场上流行的MP3声音播放器,采用的压缩标准是____。

A、MPEG-2B、MPEG-4C、MPEG-1D、MPEG-3参考答案:C2.扩展名为.MOV的文件通常是一个()。

A、音频文件B、视频文件C、C.图片文件D、文本文件参考答案:B3.一般来说,要求声音的质量越高,则()。

A、量化精度越低和采样频率越低B、量化精度越高和采样频率越高C、量化精度越低和采样频率越高D、量化精度越高和采样频率越低参考答案:B4.图像编码、文字编码和声音编码属于()。

A、表示媒体B、表现媒体C、存储媒体D、感觉媒体参考答案:A5.下面不属于表现媒体的是()。

A、打印机B、光纤C、键盘D、音箱参考答案:B6.位图与矢量图比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位图比矢量图占用空间更少B、位图与矢量图占用空间相同C、位图放大后,细节仍然精细D、矢量图可以任意的放大或缩小,而图像质量不会降低参考答案:D7.在虚拟现实系统中,()的作用是存放整个虚拟环境中所有物体的各方面信息并由实时系统软件管理。

A、虚拟现实软件B、虚拟环境数据库C、输出系统D、输入部分参考答案:B8.位图和矢量图比较,可以看出()。

A、位图比矢量图占用空间少B、矢量图不能准确的表示三维物体C、位图和矢量图占用空间相同D、对于复杂图形,位图比矢量图画得更慢参考答案:D9.GIF和SWF属于以下选项中()文件的格式。

A、声音B、动画C、图像D、视频参考答案:B10.下列设备中,()通常不属于多媒体设备。

A、光驱B、麦克风C、音箱D、扫描仪参考答案:D11.下列文件格式特别适合于动画制作的是()。

A、JPEGB、GIFC、PNGD、BMP参考答案:B12.WMV文件格式是()公司开发制定的技术标准。

A、Real NetworksB、MacromediaC、MicrosoftD、Apple参考答案:C13.以下()接口是数码摄像机上标准的数码输入/输出接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查找
单项选择题
1.顺序查找法适合于存储结构为的线性表。

A. 散列存储
B. 顺序存储或链接存储
C. 压缩存储
D. 索引存储
2.对线性表进行二分查找时,要求线性表必须。

A. 以顺序方式存储
B. 以顺序方式存储,且结点按关键字有序排列
C. 以链接方式存储
D. 以链接方式存储,且结点按关键字有序排列
3.采用顺序查找方法查找长度为n的线性表时,每个元素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A. n
B. n/2
C. (n+1)/2
D. (n-1)/2
4.采用二分查找方法查找长度为n的线性表时,每个元素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A. O(n2)
B. O(nlog2n)
C. O(n)
D. O (logn)
5.二分查找和二叉排序树的时间性能。

A. 相同
B. 不相同
6.有一个有序表为{1,3,9,12,32,41,45,62,75,77,82,95,100},当二分查找值为82的结点时,次比较后查找成功。

A. 1
B. 2
C. 4
D. 8
7.设哈希表长m=14,哈希函数H(key)=key%11。

表中有4个结点:
addr(15)=4
addr(38)=5
addr(61)=6
addr(84)=7
其余地址为空,如用二次探测再散列处理冲突,关键字为49的结点的地址是。

A. 8
B. 3
C. 5
D. 9
8.有一个长度为12的有序表,按二分查找法对该表进行查找,在表内各元素等概率情况下查找成功所需的平均比较次数为。

A. 35/12
B. 37/12
C. 39/12
D. 43/12
9.采用分块查找时,若线性表中共有625个元素,查找每个元素的概率相同,假设采用顺序查找来确定结点所在的块时,每块应分个结点最佳地。

A. 10
B. 25
C. 6
D. 625
10.如果要求一个线性表既能较快地查找,又能适应动态变化的要求,可以采用查找方法。

A. 分块
B. 顺序
C. 二分
D. 散列
填空题
1.顺序查找法的平均查找长度为;二分查找法的平均查找长度为;分块查找法(以顺序查找确定块)的平均查找长度为;分块查找法(以二分查找确定块)的平均查找长度为;哈希表查找法采用链接法处理冲突时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2.在各种查找方法中,平均查找长度与结点个数n无关的查找方法是。

3.二分查找的存储结构仅限于,且是。

4.在分块查找方法中,首先查找,然后再查找相应的。

5.长度为255的表,采用分块查找法,每块的最佳长度是。

6.在散列函数H(key)=key%p中,p应取。

7.假设在有序线性表A[1..20]上进行二分查找,则比较一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则
比较二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则比较三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则比较四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则比较五次查找成功的结点数为,平均查找长度为。

8.对于长度为n的线性表,若进行顺序查找,则时间复杂度为;若采用二分法查找,则时间复杂度为;若采用分块查找(假设总块数和每块长度均接近n1/2),则时间复杂度为。

9.在散列存储中,装填因子α的值越大,则;α的值越小,则。

第九章查找(参考答案)
选择题:
1.B。

2.B。

3.C。

4.D。

5.B。

6.C。

7.D。

8.B。

9.B。

10.A。

填空题:
1.(n+1)/2,((n+1)*log2(n+1))/(n-1),(s2 + 2s + n)/2s,log2 (n/s+1)+s/2,1+α(α为装填因子)。

2.哈希表查找方法。

3.顺序存储结构,有序的。

4.索引,块。

5.15。

6.素数。

7.1,2,4,8,5,3.7。

8.O(n),O(log2 n),O(n1/2)。

9.存储元素时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存储元素时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小。

(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