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的成因类型
裂缝的识别[指南]
裂缝的识别裂缝是指岩石的断裂,即岩石中因失去岩石内聚力而发生的各种破裂或断裂面,但岩石通常是那些两个未表现出相对移动的断裂面。
其成因归纳为:(1)形成褶皱和断层的构造作用;(2)通过岩层弱面形成的反差作用;(3)页岩和泥质砂岩由于失水引起的体积收缩;(4)火成岩在温度变化时的收缩。
从FMI图像上,我们可以总结出裂缝的类型:(1)高角度缝:裂缝面与井轴的夹角为0~15度;(2)低角度缝:裂缝面与井轴的夹角为70~90度;(3)斜交缝:裂缝面与井轴的夹角为15~70度。
在某些特定的地区,我们可以从FMI图像上观察出网状缝,弥合缝和一些小断层。
第一节地层真假裂缝的识别方法在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图FMI上,与裂缝相似的地质事件有许多,但它们与裂缝有本质的区别。
一、层界面与裂缝前者常常表现为一组相互平行或接近平行的高电导率异常,且异常宽度窄而均匀;但裂缝由于总是与构造运动和溶蚀相伴生,因而高电导率异常一般既不平行,又不规则。
二、缝合线与裂缝缝合线是压溶作用的结果,因而一般平行于层界面,但两侧有近垂直的细微的高电导率异常,通常它们不具有渗透性。
裂缝主要受构造运动压溶作用的影响,因此与缝合线的形状不一样,并且与裂缝也不相关。
三、断层面与裂缝断层面处总是有地层的错动,使裂缝易于鉴别。
四、泥质条带与裂缝泥质条带的高电导率异常一般平行于层面且较规则,仅当构造运动强烈而发生柔性变形才出现剧烈弯曲,但宽窄变化仍不会很大;而裂缝则不然,其中总常有溶蚀孔洞串在一起,使电导率异常宽窄变化较大。
五、黄铁矿条带与裂缝黄铁矿条带成像测井特征与泥质条带的特征混相似,但其密度明显增大,可作为鉴别特征。
总之,如图3—1所示,除断层面以外,其他地质现象基本平行于层理面,而裂缝的产状各异。
无论怎样弯曲变形,相似的这些地质现象的导电截面的宽度却相对稳定,相反裂缝的宽度通常因岩溶与充填作用变化较大。
第二节地层中天然裂缝和诱导裂缝的鉴别方法要鉴别天然裂缝和诱导裂缝,就须搞清诱导缝产生的机理和相应的特征。
产生裂缝的原因
产生裂缝的原因:一、按照裂缝位置分:较明显,由下向上开展,呈“八〞字,倒“八〞字﹑程度、竖缝。
2、承重墙上的裂缝:①裂缝贯穿整个墙面且穿到背后,呈倾斜性。
②在不同楼层墙体的同一位置均出现有方向、有规那么的裂缝。
3、楼板(地面和顶板)的裂缝:①呈对穿性的裂缝(与房屋横梁平行的裂缝)。
按有关验收裂缝表现为墙角呈45°的裂缝或与横梁垂直的裂缝。
裂缝往往不对穿,形状外宽内窄。
4、构造梁底部的墙体(窗间墙),产生部分竖直裂缝。
5、阳台、雨蓬等悬挑构造板的裂缝:这种裂缝通常是整个贯穿。
大家都应该知道假如阳台和其他悬空的构造板出现裂缝,后果是很严重的。
以上是比拟严重的裂缝情况,不过这种裂缝不多见。
二、按照装饰层-构造层分:1、外表乳胶漆裂缝壁纸裂缝:外表装饰层没有干透就遭遇温度、湿度变化,乳胶漆壁纸会出现裂缝。
2、腻子找平层裂缝:基层有浮灰油污,找平层没有干透就遭遇温度、湿度变化,腻子会出现裂缝。
3、水泥砂浆抹灰层裂缝:假如抹灰层和墙体基体黏合不严密那么会导致抹灰层空鼓、掉粉,造成墙体开裂;4、接缝处裂缝: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与陶粒砖〔空心砖〕接缝处;钢筋混凝土梁与陶粒砖〔空心砖〕接缝处;后堵砌的门口处;石膏板隔墙与原有墙体接缝处;受周边环境或者外力影响,石膏板、预制隔墙板和预制楼板会出现材料收缩或位置变动,这种原因会导致接缝处出现裂缝,一般为垂直缝或者程度缝。
5、构造性裂缝:构造性裂缝是由房屋主体构造引起的基体〔水泥浇筑墙体〕开裂、上部荷载过大引起墙体裂缝、地基下沉〔假如地基下沉严重那么属于房屋质量问题〕、施工洞未处理等造成的。
三、按照产生原因分:1、温度性裂逢:这种裂逢是墙体中最常见的,这种裂逢常见于不同材料的交接处,如圈梁和砖砌体交接处的程度裂缝。
一般材料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能,房屋构造由于周围温度变化引起变形,不同材料的膨胀系数不一样,导至产生温度性的裂逢。
这种裂缝,只影响房屋室内的外观,不会影响房屋的平安性,可适当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在裂缝处贴无纺布、安装钢板网片或用砂浆堵缝,再用涂料进展粉刷修补。
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方法大全
裂缝与堵漏编写:温建忠裂缝沉降、倾斜、裂缝和渗漏被称作建筑工程的四大病症。
它们危害大、影响坏,用户反应强烈。
其中,裂缝是最常见、最广泛的病症。
造成建筑裂缝的原因错综复杂。
比如,因房屋产生倾斜而导致裂缝;因倾斜改变构件的受力状态致使部分构件承载力不足而产生裂缝;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温差应力造成的裂缝;干缩和收缩裂缝;构造处理不当在结点处产生裂缝;构件强度或刚度不足发生变形而产生裂缝;使用劣质材料产生的裂缝;施工不规范造成的裂缝;因偷工减料造成的裂缝;……等等。
第一部分:钢筋混凝土裂缝钢筋混凝土的优点:钢筋混凝土一般来说是让混凝土承受压力,钢筋承受拉力。
具有抗压强度高(C20~C80)、耐久性优良、可按需要浇注成任何形状的优点。
钢筋混凝土的缺点:自重大、极限拉伸率小,只有0.1~0.5mm/m,超过以上数值就会出现裂缝。
早期裂缝:任何物质的内部分子结构间都存在空隙,空隙连通会形成缝隙,混凝土构件中有相当数量的裂缝,不是因为外荷载引起的,而是在混凝土浇注后不久或在施工阶段尚未承受外荷载之前就已经开裂。
这类裂缝称为“早期裂缝”。
影响结构裂缝的主要因素有:温差或收缩、线膨胀系数、弹性模量、板厚或墙高、地基对结构的约束程度、结构的长度、材质组成和物理力学性质,以及施工工艺和环境影响等。
大约80%的建筑工程裂缝是由上述因素引起的。
比如:泵送混凝土的流动性大,水灰比高达0.6~0.7,水泥用量大、砂率大、浇注速度快,引起裂缝的频率增加。
再比如:大体积混凝土常因水泥水化热控制不当,使其内外温差大于25℃,此时产生的约束应力、收缩应力和徐变等都会引起裂缝。
建筑裂缝有害程度根据建筑物的各种使用要求确定。
一般地,肉眼可以看见的裂缝为0.02~0.05mm,从工程有害影响最小界限判断,裂缝不能大于0.05mm。
第一类型:材料不合格引起的裂缝第一种:水泥不合格引起的构件裂缝1、导致因素:(1)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在水泥水化后凝结硬化过程中,在有害物质反应的作用下,产生了剧烈的不均匀的体积变化,在构件内部会产生破坏应力,导致强度下降、开裂的事故。
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
一、裂缝产生的原因
1.温度变化:由于温度变化导致的热胀冷缩,会使墙面、地面等
处出现裂缝。
这种情况下,要请专业人员评估并修复裂缝,防止其扩大。
2.施工不当: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如材料使用不当、施工工
艺不规范等,都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3.建筑物的沉降:由于地基处理不当或外力影响,建筑物的沉降
也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4.建筑材料问题:如果使用的材料质量不好,或者材料之间的兼
容性不好,也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二、裂缝的处理方法
1.表面修复法:对于一些较小的裂缝,可以采用表面修复的方法。
例如,可以用水泥、石膏等材料对裂缝进行填充,然后对表面进行处理,使其看起来更加美观。
2.注浆法:对于一些较大的裂缝,可以采用注浆的方法。
具体来
说,就是将水泥浆或其他适当的填充物注入到裂缝中,然后通过压力使填充物硬化并填补裂缝。
3.加固法:对于一些非常严重的裂缝,可能需要采用加固的方法。
例如,可以在裂缝周围增加钢筋网,或者在墙体内部增加支撑,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4.拆除重建:如果裂缝非常严重,或者由于建筑物的沉降等原因
导致裂缝无法修复,那么可能需要拆除重建。
总之,对于不同类型的裂缝,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在处理裂缝之前,一定要仔细评估裂缝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以便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
同时,也要注意施工安全和质量,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导致更大的损失。
砌体结构常见裂缝的成因、鉴别及控制措施
砌体结构常见裂缝的成因、鉴别及控制措施砌体结构常见裂缝的成因:1.温度变化:当砌体遇到温度的变化时,产生的内应力可能引起裂缝。
这种情况更容易出现在没有考虑热膨胀系数的长墙上。
2.沉降:如果基础没有充足的承载能力或处理得不够好,会导致墙体产生沉降,并出现裂缝。
3.荷载:如过载、液体压力、风力等外部因素,都可以导致墙体内应力增加,并可能导致裂缝。
4.材料缺陷:如墙体内有不良品质的砖块或腐朽的木材,都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砌体结构常见裂缝的鉴别:1.裂缝类型:较窄的裂缝通常是由温度变化和水分膨胀引起的,较宽的裂缝可能存在严重的结构问题。
2.裂缝方向:在水平面上分布较大的裂缝通常是由基础缺陷或沉降引起的。
垂直于地面的裂缝通常是由结构或材料问题引起的。
3.裂缝深度:表面裂缝通常很浅,深度约为几毫米到几厘米。
如果裂缝很深,需要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严重的结构问题。
4.裂缝位置:通常,裂缝在建筑的梁、柱子、门窗口附近更常见。
砌体结构常见裂缝的控制措施:1.良好的设计和建造:包括适当的土建规划和预算,并采用优质的材料和工艺,确保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强度。
2.监测和维护:要经常检查结构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修正裂缝问题。
3.强化基础:如果发现基础有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强化,如加固基础、提升地基、增强土壤等。
4.改善温度变化:如果砌体暴露在温度较大的环境中,可以采用隔热材料或增加外部遮阳等措施来改善温度变化问题。
5.保持温度和湿度平衡: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需要采取措施控制湿度和保持温度平衡。
这可能包括使用空气调节等设备。
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分类概述
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分类概述根据混凝土裂缝的形状,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直线型裂缝: 是一条直线状的裂缝,通常由于外荷载作用引起。
2)弧形裂缝: 是一条曲线状的裂缝,通常由于结构变形或收缩引起。
3)网状裂缝: 是一组交叉的裂缝,通常由于混凝土表面的收缩或温度变化引起。
4)环形裂缝: 是一圈圆形状的裂缝,通常由于结构变形或温度变化引起。
5)不规则裂缝: 是一些无规律形状的裂缝,通常由于多种因素引起。
3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3·1设计控制措施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控制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这些措施包括:合理选择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混凝土的收缩率、采用预应力或增加钢筋等措施来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3·2施工控制措施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控制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这些措施包括: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方式和浇筑时间、加强混凝土的养护等措施。
3·3维护控制措施在混凝土结构的使用过程中,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控制裂缝的扩展和修复裂缝。
这些措施包括:定期检查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情况、采取及时的修补措施、加强混凝土结构的维护等措施。
4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方法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填缝法: 采用填充材料填充裂缝,以恢复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
2)灌浆法: 采用灌浆材料灌浆裂缝,以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3)贴补法: 采用贴补材料贴补裂缝,以恢复混凝土结构的外观和防水性能。
4)重建法: 采用重建材料重建裂缝部位,以恢复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和承载能力。
5)加固法: 采用加固材料加固裂缝部位,以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塑性收缩裂缝是在混凝土塑性阶段形成的,通常在终凝之前出现。
其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浆体中的水分流向表面并迅速蒸发,导致毛细负压产生的收缩力使混凝土表面急剧收缩并开裂。
这种裂缝通常出现在干热和刮风天气中,呈现出较浅、中间宽、两端细、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的特点。
砌体结构常见裂缝的成因鉴别及控制措施
砌体结构常见裂缝的成因鉴别及控制措施一、裂缝成因的鉴别1.荷载引起的裂缝:该类裂缝是由于负荷的作用力超过了砌体材料的承载能力所导致的。
例如,长期受到重力荷载、风载、温度应力、地震力等作用,会导致砌体结构的变形和裂缝的产生。
2.材料本身质量问题引起的裂缝:材料本身的质量问题是引起砌体结构裂缝的常见原因之一、例如,砌块表面存在较大的空鼓、疏松、粘结不良等问题,或者砂浆中添加剂掺入不当、配合比设计不合理等,都会引起砌体结构的破坏和裂缝的产生。
3.施工操作不当引起的裂缝:施工操作不当也是砌体结构裂缝的常见原因之一、例如,砌块浸湿程度不均匀、墙体防水层施工不到位、砂浆涂抹厚度不一致等都会导致砌体结构的裂缝产生。
4.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胀冷缩是造成砌体结构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温度的变化,砌体材料会发生体积的膨胀和收缩,如果受到阻碍,就会产生应力,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二、控制裂缝的措施在砌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来防止和治理裂缝的产生:1.针对荷载引起的裂缝,可以通过加强结构的强度设计、选择合适的材料、合理布置钢筋等方式来增强结构的抗荷载能力,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2.针对材料本身质量问题引起的裂缝,可以在采购材料时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和材料,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确保砌块和砂浆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3.针对施工操作不当引起的裂缝,可以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确保施工操作规范,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特别是在砌块浸湿、外墙防水层施工、砂浆涂抹等环节要严格控制。
4.针对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可以在设计过程中预留适当的伸缩缝,以减少砌体结构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合理选择砌体材料,降低砌体的应力集中,减少裂缝的发生。
5.定期进行砌体结构的检测和维护,对有裂缝的部位进行及时修复和加固,防止裂缝的扩大和破坏。
总结:砌体结构裂缝的成因复杂多样,我们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预防和控制裂缝的发生。
墙体裂缝的原因及措施
墙体裂缝的原因及措施第二种:砌块填充墙裂缝 1、裂缝现象:常见裂缝:(1)水平裂缝:主要在框架梁底,有时墙中也会产生水平裂缝。
(2)阶梯形裂缝。
(3)门窗顶头的斜裂缝。
(4)竖向裂缝:一般常见的竖向裂缝在框架柱边和纵、横隔墙交叉处,有时墙中也会出现竖向裂缝和不规则裂缝。
2、导致因素:(1)框架梁底的水平裂缝,是框架结构填充墙的质量通病,主要是操作不当造成的。
如砌筑的砌块高度有偏差,引起梁底的高度误差;或砌块刚好嵌进去而上面没有灰缝;或砌到梁底时的水平灰缝过大;或碰到顶上一块不是整块砌块就用黏土砖塞砌,没有按《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3-98)中规定“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在抹灰前采用侧砖或立砖或砌块斜砌挤紧,其倾斜度宜为60。
左右,砌筑砂浆应饱满。
”因砌块填充墙一次砌到梁底,加之水平灰缝干缩与沉缩,砌块的干缩下沉,造成框架梁底产生水平裂缝。
有时,填充墙上产生的水平裂缝时断时续,原因是:施工管理不善,砌筑时水平灰缝忽大忽小;或砌块几何尺寸不标准,导致水平缝中的砌筑砂浆厚薄不均;或砂浆稠度大于70mm,收缩值大;或在气候干燥炎热期间砌筑,砌块没有适当喷水润湿;或误把砌块底面朝下,砂浆饱满度严重不足;或砌筑砂浆不计量,任意加水,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或受外力作用,墙体部分滑动等。
(2)产生阶梯形裂缝的原因:①砌块制作到使用时间没有达到28d的储存期,收缩值偏大。
②砌块顶端不带砂浆,有的竖缝中的砂浆不饱满。
有的还采用浇水刮浆,将竖缝中的砂浆冲散流淌。
③砌筑前排列的砌块,在实际砌块时几何尺寸有误差,加上操作者素质差,砌成竖缝宽度不同、水平缝厚薄不匀的墙,在干缩与收缩的作用下,产生阶梯形裂缝或沿砌块周边裂缝。
(3)门窗顶头的斜裂缝是因为在窗洞口处容易导致各种应力集中,在孔洞转角部位应力迹线呈斜向,“力流”线过孔洞集中到两侧,孔洞角外应力值最大,当应力大于砌体的抗拉、抗剪强度时,就会出现斜裂缝。
常见的裂缝原因
常见的裂缝原因常见的裂缝原因有很多,包括地质构造运动、地下水位变化、温度变化、人为活动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裂缝原因。
地质构造运动是导致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球的地壳由多个板块组成,这些板块之间存在相对运动。
当板块发生相对运动时,会产生地壳的应力和应变,从而导致地壳发生断裂和裂缝。
这种裂缝通常呈线性或弧形,沿着地壳的断层带分布。
地震是地质构造运动的一种表现,地震引起的地壳震动会导致地表出现裂缝。
地下水位变化也是导致裂缝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地下水位的变化会导致土壤的膨胀和收缩,从而引起地表的变形和裂缝的形成。
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土壤会因为水分的流失而收缩,导致地表出现裂缝。
相反,当地下水位上升时,土壤会因为水分的吸收而膨胀,同样会导致地表出现裂缝。
这种裂缝通常呈现为较宽的、呈弧形的裂缝。
温度变化也是导致裂缝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温度的变化会导致物体的体积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地表的变形和裂缝的形成。
当温度升高时,物体的体积会膨胀,导致地表出现裂缝。
相反,当温度下降时,物体的体积会收缩,同样会导致地表出现裂缝。
这种裂缝通常呈现为较细的、呈直线状的裂缝。
人为活动也是导致裂缝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类的建筑和工程活动会对地下和地表的土壤和岩石施加压力,从而导致地表出现裂缝。
例如,大型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地下的土壤会因为承受建筑物的重力而发生变形,导致地表出现裂缝。
此外,地下的开采活动也会导致地表出现裂缝。
例如,煤矿开采过程中,地下的煤层被开采后,地表会因为地下空洞的形成而下陷,导致地表出现裂缝。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裂缝原因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导致裂缝的形成。
例如,地表的侵蚀和沉积过程中,土壤和岩石会因为受到水流和风力的侵蚀而发生变形,导致地表出现裂缝。
此外,地下的岩石层因为受到地下水的侵蚀和溶解而发生变形,同样会导致地表出现裂缝。
此外,地震引起的地壳震动也会导致地表出现裂缝。
综上所述,常见的裂缝原因包括地质构造运动、地下水位变化、温度变化、人为活动等。
裂缝原因
1.水泥干缩产生的裂缝。
这种裂缝出现在混凝土的表面,比较细小。
水泥是水硬性材料,具有干缩性,在硬化初期如果养护不当造成水份不足则可能产生裂缝。
2.温差变化,由热胀冷缩效应引起的裂缝。
这种裂缝一般出现在温差变化较大的环境及面积或长度较大,而又未在适当的部位留设伸缩缝的构件或结构上。
3.应力集中引起的裂缝。
这种裂缝一般出现在混凝土板的阴阳转角处或支座处。
是由于板面负弯矩钢筋配筋不足或钢筋粗而间距过大造成的。
4.使用不当造成过载,变形过大引起的裂缝。
这种裂缝通常出现在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受拉区。
5.张拉力引起的裂缝。
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张拉后的放张过程中,如控制不好则可能造成裂缝。
这种裂缝一般出现预应力构件的端部或板的上表面角部。
6.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基础或圈梁、大梁及其它构件拉力过大而出现裂缝。
7.施工中,在混凝土初凝阶段因模板振动、变形或移位会使结构产生裂缝。
8.加荷过早产生的裂缝。
施工时因拆模过早,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而提前加荷,使构件过载而出现裂缝。
9.施工缝处理不好则可能在施工缝部位出现裂缝。
10.混凝土预制构件,在脱模、运输、堆放、起吊过程中因各种原因使构件受压区处于受拉状态,都可能使构件产生裂缝。
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如下:1、采用的水泥安定性差,或水泥刚刚出窑,在凝结硬化时产生较大的收缩;或采用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混杂使用,其凝结硬化的时间及收缩程度不同,也会造成面层裂缝。
砂子粒径过细或都是含泥量过多,从而造成拌和物的强度降低,并易引起面层收缩而产生裂缝。
2、不能及时养护或不对面层进行养护,会产生收缩裂缝。
这对水泥用量比较大的地面或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做的地面最为显著。
对在温度较高、空气干燥和有风季节,如果养护不及时,地面更容易产生干缩裂缝。
3、水泥砂浆水灰比过大或搅拌不均匀,则砂浆的抗拉强度会显著降低,严重影响水泥砂浆与基层的粘结,也很容易导致地面出现裂缝。
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一、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1.温度变化2.干缩混凝土成型后,会通过蒸发水分的方式逐渐失去内部的水分,这个过程叫做干缩。
由于干缩过程中混凝土体积缩小,可能会造成应力集中,导致裂缝产生。
3.荷载4.施工问题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果不严格控制配料比例、水灰比以及浇筑工艺等,就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不均匀,甚至出现空鼓、松散的情况,从而引发裂缝。
5.设计缺陷如果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例如梁柱配筋不足、墙体连接不良等,就容易发生裂缝。
6.地震等自然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会对混凝土结构施加巨大的力,超过其承受能力,从而引发严重的裂缝。
二、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措施1.控制温度变化为了控制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可以在混凝土施工中采取一些降温措施,如喷水降温、使用隔热保温材料等。
2.减少干缩可以在混凝土配制时适当增加外加剂,控制水灰比,以减少混凝土干缩的程度。
同时,也可以采用预应力技术来抵消干缩应力。
3.合理设计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应合理考虑结构受力特点,合理布置构件尺寸和配筋,并通过增加构造节点的刚度来减小应力集中,从而防止裂缝的产生。
4.优化施工工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工工艺,确保配料比例和水灰比准确无误。
此外,还应采取适当的保养措施,如及时喷水、覆盖保湿等,以保持混凝土湿润,防止裂缝发生。
5.加强检测与维护定期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检测,及早发现并处理裂缝问题。
同时,在维护工作中,应注重混凝土结构的防水、防潮、防腐等工作,以延缓混凝土结构的老化速度,减少裂缝的产生。
6.弹性接缝带的使用在混凝土结构中,可以设置弹性接缝带,用于吸收结构应力的变形,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总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复杂多样,需要从不同方面进行控制。
通过合理设计、优化施工工艺、加强检测与维护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裂缝的产生,提高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裂缝注浆方案
裂缝注浆方案第1篇裂缝注浆方案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物及道路桥梁等工程中裂缝问题日益凸显。
裂缝的出现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导致结构安全性能的降低。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针对裂缝注浆处理提出一套合法合规的方案,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二、裂缝分类及成因1. 裂缝分类(1)按裂缝产生的原因可分为:荷载裂缝、温度裂缝、收缩裂缝、施工裂缝等。
(2)按裂缝的方向可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斜向裂缝等。
2. 裂缝成因(1)荷载裂缝:由于结构受荷载作用产生的应力超过材料抗拉强度,导致结构产生裂缝。
(2)温度裂缝:由于温度变化,材料热膨胀系数不同,导致结构产生裂缝。
(3)收缩裂缝:由于混凝土收缩,导致结构产生裂缝。
(4)施工裂缝:由于施工过程中操作不当、养护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结构产生裂缝。
三、裂缝注浆材料及设备1. 注浆材料(1)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
(2)粉煤灰:选用一级粉煤灰。
(3)砂:选用中粗砂,细度模数2.6-3.0。
(4)水:清洁淡水。
(5)外加剂:根据工程需要添加减水剂、早强剂等。
2. 注浆设备(1)注浆泵:选用电动或气动注浆泵。
(2)压力表:用于监测注浆压力。
(3)混合罐:用于配制注浆材料。
(4)输浆管:选用耐压、耐磨的橡胶或塑料管。
四、裂缝注浆方案1. 裂缝调查(1)对裂缝进行详细调查,包括裂缝位置、方向、宽度、长度等。
(2)分析裂缝成因,制定针对性的注浆方案。
2. 裂缝处理(1)清理裂缝表面,去除松散、破损的部分。
(2)沿裂缝两侧开凿注浆槽,槽宽10-20mm,槽深10-15mm。
(3)对裂缝进行封闭处理,采用快干水泥或其他封闭材料。
3. 注浆施工(1)配制注浆材料,确保搅拌均匀。
(2)采用单孔或多孔注浆方式,从裂缝一端向另一端进行注浆。
(3)注浆过程中,实时监测注浆压力,控制在0.3-0.5MPa。
(4)注浆结束后,对注浆孔进行封堵。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分类及成因
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众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类型也很多。
将裂缝按施工养护阶段产生的裂缝进行分类,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塑性收缩裂缝混凝土浇筑后的一段时间内,混凝土拌合物处于塑性状态,此时受到温度、风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表面水分散失,当水分蒸发的速率大于混凝土泌水的速率时,便会产生一定的塑性收缩应力,当这种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产生的裂缝现象称为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收缩裂缝通常是没有规则的走向,哪里混凝土抗拉强度低,就在那个部位形成裂缝。
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是由于混凝土拌合物浇筑后,表面水分蒸发造成混凝土失水形成的,因此这种裂缝可以在混凝土浇筑后处于塑性状态的任何时间段形成。
混凝土用水量大,水泥用量大,砂率大,浇筑后空气湿度低,水分蒸发过快,等因素都会起塑性收缩。
为了减少塑性收缩,预防塑性收缩裂缝的发生,建议:(1)尽量在混凝土浇筑后及时保湿养护,防止减少表面失水;(2)在混凝土初凝前后进行二次振捣或二次抹浆,其作用是抹去已经初步形成的裂缝,破坏毛细管结构,提高混凝土表层的密实度;(3)商品混凝土的原材料应选用合适的配合比和原材料,在满足施工的条件下,尽可能缩短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2)干燥收缩裂缝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水通常有三个用途,一是满足水泥水化的需要,二是吸附在固体颗粒表面起润湿作用,三是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
一般来说,水泥完全水化仅需要其质量23%~25%的用水量,在混凝土拌合物中,为了获得满意的工作性,混凝土用水量往往大于水泥水化作用需要的水。
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游离水蒸发后,在混凝土内部留下很多毛细孔,使混凝土产生体积收缩。
混凝土自身水化消耗的水也会造成混凝土自身的收缩。
除此以外,混凝土硬化后由于环境因素(如大气蒸发)造成的水分散失而导致的干燥收缩也为常见,是造成收缩裂缝的主要原因。
混凝土进入硬化阶段后,干燥收缩会一直进行,在有的混凝土结构中干燥收缩会持续若干年甚至几十年。
(3)塑性沉降裂缝在混凝土浇筑后,密度较大的骨料物质逐渐下沉,密度较小的物质产生相对上浮的运动。
常见建筑物裂缝的成因及预防
常见建筑物裂缝的成因及预防作为建筑物的质量通病之一裂缝,时常产生,引起恐慌。
对于建筑物中出现裂缝产生的可能,下面就常见的裂缝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
1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裂缝1.1 现象(1)斜裂缝一般发生在纵墙的两端,大部分裂缝通过窗口的两个对角,裂缝向沉降较大的方向倾斜,并由此向上发展。
横墙刚度较大,很少出现这类裂缝。
裂缝多在墙体下部,向上逐渐减少,裂缝宽度下大上小。
(2)窗间墙水平裂缝。
一般在窗间的上下对角成对出现。
沉降大的裂缝在下,沉降小的裂缝在上。
(3)竖向裂缝发生在纵墙中央的顶部和底层窗台处,裂缝上宽下窄。
当纵墙顶层有钢筋混凝土圈梁时,顶层中央竖直裂缝较少。
1.2 原因分析(1)斜裂缝主要发生在软土地基上,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使墙体承受较大的剪切力,当结构刚度较差,施工质量和材料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导致墙体开裂。
(2)窗间墙水平裂缝是由于沉降、上部墙体等受到阻力,使窗间墙受到较大的水平剪力,而发委上下部位的水平裂缝。
(3)房屋底层窗台下竖直裂缝,是由于窗间墙承受荷载后,窗后起着反作用,当上部集中荷载较大时,窗间墙反力作用变形过大而开裂。
3、预防措施(1)加强地基探槽工作。
对于较复杂的地基,在基槽开挖后应进行较全面钎探,待探出软弱部位进行加固处理后,再进行施工。
(2)合理设置沉降缝。
凡房屋层数差异较大、长度过长、平面形状较为复杂、同一建筑物地基处理方法不同和有部分地下室的建筑特,都应从基础开始,将基础断开成若干部分,使其自由沉降,以防止裂缝产生,沉降缝应按规范要求宽度设置。
在沉降缝处圈梁不应连在一起,同时防止砖、砂浆等较大硬度的杂物落入缝内,以防房屋不能自由沉降而发生拉裂。
(3)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提高墙体抗剪强度。
一般房屋上部刚度较大,可适当抵消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故应在基础顶面(±0,000)处及各楼面门窗口上部设置圈梁,减少建筑物端部门窗数量。
实际施工操作中,严格执行规范要求,如砖浇水浸润,提高砂浆饱满度,改善砂浆的和易性,施工临时间断处留置歇槎,适当放置拉结筋等。
混凝土裂缝的种类、成因及防止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种类、成因及防止措施一、裂缝的种类及形成原因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变形引起的裂缝:如温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引起的裂缝;有外载作用引起的裂缝;有养护环境不当和化学作用引起的裂缝等等。
1.干缩裂缝和沉降收缩裂缝该裂缝主要产生的结构部位为地下室墙。
裂缝的形成原因:混凝土塌落度较大,混凝土浇筑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混凝土因沉降竖向体积收缩小,塌落度越大,保水性越差,凝结时间越长及混凝土越厚时,沉降缩量越大,当混凝土沉降时受到钢筋,模板抑制以及模板移动、基础沉陷时就会产生沉降收缩裂缝,裂缝在混凝土浇筑后1~3小时出现,裂缝的深度通常达到钢筋上表面,这种裂缝经常发生在梁柱交接处、结构变截面的地方如门洞处。
干燥收缩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在硬化后较长时间产生的水分蒸发引起的。
混凝土的干燥收缩主要是由于水泥石干燥收缩造成的,混凝土硬化拆模后未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表面失水后出现裂缝。
该裂缝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成分、水泥的用量、集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的用量等有关,另外还和养护措施及施工工艺有关。
2.温度裂缝该裂缝主要产生的结构部位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
裂缝的形成原因:主要为温度裂缝多发生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凝土浇筑后,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热,(当水泥用量在350~550kg/m3,每m3混凝土将释放出17500~27500kJ的热量,从而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达70℃左右甚至更高),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大量的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就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实践证明当混凝土本身温度差达到25℃~26℃时,混凝土内便会产生大致在1MPa左右的拉应力)。
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施工中后期。
裂缝的种类及特征!!
建筑裂缝的种类及特征
裂缝根据成因,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五类:
1、收缩裂缝:由于材料干湿变化引起,一般在墙面上呈网状,两种不同材料可能形成于其
界面上。
①干缩裂缝:出现在砼养护结束一段时间或同浇筑后一周左右;
②塑性收缩裂缝:砼在凝结前,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裂缝;一般在大风
与干热天气出现,裂缝呈中宽,长短不一,较短的裂长200mm-300mm;
较长的2000mm-3000mm.,缝宽10mm-15mm。
互不连贯状态。
2、温度裂缝:由热胀冷缩变形引起,一般在房屋顶层(平屋面)沿圈梁的水平裂缝,沿窗
角的竖裂,沿窗角或内纵墙的对角斜裂(房屋两端多,中间基本没有);也有
沿附墙烟囱的界面上。
3、沉降裂缝:由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正八字形、倒八字形斜裂;由灰缝灰浆粉
化压缩引起的上部水平裂;由支座沉降引起的钢筋混凝土梁的竖向开裂等等
4、变形裂缝:由变形引起的墙面交叉裂,纵横墙连接竖向裂缝;倾斜引起的断裂等等。
5、结构裂缝:由于荷载作用引起也叫荷载裂缝,如大梁下墙柱的多条竖向裂缝;梁板受力
主筋处的横向水平裂缝、斜裂、跨中的环绕贯通裂;支座边的剪切斜裂;受
拉杆件的横裂等等。
房屋墙体裂缝的成因
二、墙体裂缝原因
▪ 5 施工因素 ▪ 施工不规范产生的裂缝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情况: ▪ 5.1砌块上下错缝、对孔、内外搭砌质量差,导致墙
体传递竖向荷载的能力下降,易出现垂直通缝。 ▪ 5.2接槎不好,不牢固,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不能同
时砌筑而必须留槎时,槎口的形式留置不准确,或者 未加拉结钢筋进行补强,导致墙体整体受力性能和稳 定性能下降,在接槎处产生裂缝。
二、墙体裂缝原因
▪ 2 材料自身特点 ▪ 墙体砌块为脆性材料,质轻,密实度较差,收缩率
比粘土砖大,随着含水量的降低,材料产生的较大 干缩变形会在建筑中引起不同程度的裂缝;干缩后 的砌块受潮后会发生膨胀,脱水后再次发生干缩变 形,从而导致墙体产生裂缝;砌块砌体的抗拉及抗 剪强度低,只有黏土砖的 50%,容易产生裂缝。在 房屋建筑墙体出现的裂缝中,由于砌块自身问题引 起的约占总量的 50%以上。
▪ 墙体抹灰面裂缝,多为不规则裂缝,这种裂缝存在于墙体大 面积部位,裂缝形式为不规则的横、斜交叉,缝宽大多为 1~2 mm,中间宽,两端窄,长度为 0.13~1.15 m,影响 面积大,返工量大,但对结构不会造成影响。
二、墙体裂缝原因
▪ 5.7框架结构(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填充墙中经常 出现竖向裂缝、墙体与墙梁或框架梁交界处产生水 平向裂缝、墙体与地面交界处产生的水平向裂缝, 这些裂缝形成主要原因由于建筑墙体施工的质量而 引起。如墙体与框架结构连接处的抹灰层构造措施 交代不清;墙柱间隙过大,砌体与柱间灰缝不饱满, 施工时忘记设拉结筋或钢丝网片,或设置时不合规 范化,或锚固不牢可出现竖向裂缝。当填充墙砌至 板底时,未考虑砌体收缩,按规范要求预留空隙 (间隔7天后用砌块斜砌挤紧),可造成板底墙体 的水平裂缝。
二、墙体裂缝原因
受力裂缝产生的原因
受力裂缝产生的原因
受力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结构设计缺陷:设计时未充分考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导致结构本
身存在缺陷,容易产生受力裂缝。
2.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施工时未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或者使用的材料
质量不合格,导致结构受力部分出现裂缝。
3.施工环境影响:施工期间,环境温度、湿度等变化可能对混凝土等材料产
生不利影响,导致出现裂缝。
4.重复受力:在反复受力的作用下,结构材料的疲劳和老化容易引发受力裂
缝。
5.后期使用不当:在使用过程中,如果超出设计载荷或者使用环境不当,也
可能引发受力裂缝。
针对不同类型的受力裂缝,其具体原因可能有所差异。
对于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混凝土结构,其受力裂缝的产生原因主要与结构设计、施工质量控制、施工环境、重复受力以及使用不当等因素有关。
为了减少受力裂缝的产生,需要从设计、施工、使用等多个方面进行预防和控制。
常见砼梁的裂缝形式及原因
常见砼梁的裂缝形式及原因
常见混凝土梁的裂缝形式及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1.干缩裂缝:干缩裂缝是混凝土在干燥过程中由于水分的蒸发而引起的收缩,导致混凝土内部应力产生。
主要原因是混凝土中的水分在干燥过程中蒸发,导致体积收缩,进而产生裂缝。
这种裂缝一般为短裂缝,位于混凝土的表面。
2.温度裂缝:温度变化是导致混凝土梁温度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混凝土受到温度变化时,由于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于钢筋的热膨胀系数,就会产生温度应力,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这种裂缝一般是沿着梁的长度方向呈直线状分布。
3.荷载裂缝:混凝土梁在受到过大荷载作用时也会产生裂缝。
当梁的荷载超过了其承受能力时,混凝土就会发生破坏,从而产生裂缝。
这种裂缝形式多样,位置分布也较广泛,一般呈现为多条、交叉的裂缝。
4.构造裂缝:构造裂缝是由于梁的设计或施工不当所引起的。
例如,梁的截面尺寸不合理、钢筋的布置不完善、混凝土的质量问题等等,都会导致混凝土梁产生构造裂缝。
这种裂缝一般为一个个小裂缝,位于梁的局部区域。
5.变形裂缝:混凝土梁在弯曲、剪切等受力作用下产生变形,从而引起裂缝的产生。
这种裂缝一般呈现为横向的、曲线形状的裂缝,位于梁的截面上。
以上是常见的混凝土梁裂缝形式及其原因,不同形式的裂缝可能由于不同原因而产生,因此在混凝土梁的设计和施工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裂缝的产生。
同时,定期检查和维护混凝土梁,及时修复已经产生的裂缝,也是保证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统计分析方法
(1)裂缝方向预测 ) 依据: 依据: 井眼裂缝方向 ----局部构造 局部构造
(2)裂缝密度分布预测 ) 依据: 依据: 井眼裂缝密度 ----构造、层厚、岩石性质 构造、 构造 层厚、
2. 预测拉张裂缝的曲率法
曲率法预测裂缝
(1)基本原理 ) •拉张裂缝走向垂直与主曲率方向 •裂缝发育程度与主曲率大小成正比
3. 张剪缝
派生的剪应力和张应力 先后作用于岩石所形成 的裂缝。
6:90
二、地质成因类型
构造裂缝 区域裂缝 收缩裂缝 卸载裂缝 风化裂缝 其它
1. 构造裂缝
(1)与断层伴生的裂缝 )
(2)与褶曲伴生的裂缝 )
横向扩张裂缝与平面X剪切缝 横向扩张裂缝与平面 剪切缝
纵向扩张裂缝与平面X剪切缝 纵向扩张裂缝与平面 剪切缝
一、井眼裂缝的探测方法 岩心观察分析 测井解释
1. 岩心观察分析 裂缝基本参数 裂缝孔隙度和渗透率 裂缝系统的成因 裂缝分布与深度和岩石性质的关系
塔中16井裂缝灰岩 塔中 井裂缝灰岩
2. 测井解释
(1)双侧向测井 )
双侧向测井 地层倾角测井 声波全波测井 井下声波电视 成像测井
(2)地层倾角测井 )
(2)裂缝的预测分析 ) 破裂准则
第二节 裂缝性储层的基本特征
裂缝的基本参数 裂缝孔隙度及渗透率 裂缝性储层分类
一、裂缝的基本参数
裂缝的基本参数
1. 裂缝宽度(张开度) 裂缝宽度(张开度) 2. 裂缝大小 3. 裂缝间距
4. 裂缝密度 线性裂缝密度
(裂缝率、裂缝频率) 裂缝率、裂缝频率)
面积裂缝密度 体积裂缝密度
影响因素:岩石成分、粒度、孔隙度、层厚、 影响因素:岩石成分、粒度、孔隙度、层厚、构造位置
3. 利用现今地应力资料评价裂缝 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
现今地应力 地层破裂越严重 岩石受力变形后的剩余应力 地应力释放越大
常压构造内,相对低压区即为裂缝发育带
正常压力条件下,现今地应力越低,裂缝越发育。 正常压力条件下,现今地应力越低,裂缝越发育。
4. 古应力场数值模拟
现今构造 古应力场
正演
一、 力学成因类型
1. 剪裂缝(剪切缝) 剪裂缝(剪切缝)
三个主应力都为挤压应 力时,派生的剪切应力 大于岩石的抗剪强度时 所形成的裂缝。
特征: 特征:
位移方向与破裂面平行; 位移方向与破裂面平行; 破裂面与σ 面锐角相交; 破裂面与σ1- σ 2面锐角相交; 破裂面上可见擦痕; 破裂面上可见擦痕; 一般为闭合缝; 一般为闭合缝; 两组剪切缝共轭。 两组剪切缝共轭。
(2)曲率与裂缝孔隙度 ) Φf = H/(2R+H) ≈ H/2R =H(d2z/dx2)/2 (3)曲率与裂缝渗透率 ) Kf = 0.2*1011e2(H d2z/dx2)3
(4)临界曲率 )
σ > E(H d2z/dx2)
(5)曲率图编制和应用 )
A 作精细构造图,布置计算曲率的测网 B 计算曲率(线曲率或面曲率) C 编绘曲率等值线 D 裂缝预测
2. 张裂缝
三个主应力派生的张应 力大于岩石的抗张强度 时所形成的裂缝。
特征: 特征:
位移方向与破裂面垂直; 位移方向与破裂面垂直; 破裂面与σ 面平行; 破裂面与σ1- σ 2面平行; 一般为张开缝; 一般为张开缝;
扩张裂缝(三个主应力均为压应力时派生的 张裂缝
张应力形成的张裂缝) 张应力形成的张裂缝) 拉张裂缝(三个主应力至少有一个为拉张应力时 形成的张裂缝) 形成的张裂缝)
5. 裂缝产状
走向、倾向、 走向、倾向、倾角
水平缝 低角度缝 高角度缝 垂直缝
6. 裂缝性质
张开缝 闭合缝 半充填缝 充填缝
二、裂缝孔隙度和渗透率
1. 裂缝孔隙度 Φf = Vf/V = S*b/V = VfD*b
Φf + Φm = Φt
Φf 一般小于0.5%; 最大不超过2%。 溶蚀Φf可大于2%。
4. 卸载裂缝 5. 风化裂缝 6. 其它 隐爆裂缝 岩溶裂缝
裂缝:岩石发生破裂作用形成的不连续面。 裂缝:岩石发生破裂作用形成的不连续面。 裂缝组:同一时期、 裂缝组:同一时期、相同应力作用产生的 方向大体一致的多条裂缝的组合 裂缝系:同一时期、 裂缝系:同一时期、相同应力作用产生的 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裂缝组 裂缝网络:多套裂缝组系连通在一起的裂缝组合 裂缝网络:
裂缝识别测井
(3)声波全波测井 )
(纵波、横波、斯通利波) 纵波、横波、斯通利波) 纵波
声波幅度衰减
波形扰动
(4)井下声波电视 )
(5)FMI测井 ) 测井
塔中168井 井 塔中
塔中24井 塔中 井FMI解释成果图 解释成果图
二、裂缝预测方法
统计分析方法 曲率法 现今地应力方法 古应力场数值模拟 地震方法
古构造
反演
古应力场
裂缝方向及发育程度
(1)古应力场的反演模拟计算 )
构造地质模型 构造形态特征(几何学特征) 构造形态特征(几何学特征) 构造演化(动力学信息) 构造演化(动力学信息) 地质作用方式(动力学机制) 地质作用方式(动力学机制) 断层活动信息 地层岩石力学性质 反演约束条件 断层的水平和垂直位移量 共轭节理确定的古应力方向 不同点的古应力大小和方向
2. 裂缝渗透率 Kf = b3cos2α/12h Kf + Km = Kt
三、裂缝性储层的类型
1. 裂缝型储层 Φf >> Φm Kf >> Km 2. 裂缝性特低渗 致密储层 裂缝性特低渗-致密储层 Φf < Φm Kf >> Km 3. 裂缝性常规储层 Φf << Φm Kf > Km
第三节 地下裂缝的探测和预测方法
第四章
储层裂缝表征
Fractured reservoir characterization
裂缝的成因类型 裂缝性储层的基本特征 地下裂缝的探测与预测方法
第一节 裂缝的成因类型
裂缝:岩石发生破裂作用形成的不连续面。 裂缝:岩石发生破裂作用形成的不连续面。
力学成因类型 地质成因类型
低孔、高渗、双重孔隙介质 非均质性强
拉张裂缝
平行层面的扩张裂缝与剖面X剪切缝 平行层面的扩张裂缝与剖面 剪切缝
பைடு நூலகம்
垂直层面的扩张裂缝与剖面X剪切缝 垂直层面的扩张裂缝与剖面 剪切缝
2. 区域裂缝 特征: 特征: 切割所有局部构造 几何形态简单稳定 裂缝间距相对较大 一般为二组正交裂缝 多为垂直缝
3. 收缩裂缝
(1)干缩裂缝 ) (2)脱水收缩裂缝 ) (3)矿物相变裂缝 ) (4)热力收缩裂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