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看不见的手定理)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作业题及答案

微观经济学作业题及答案

A1 经济学是关于个人和国家如何A. 用有限的资源满足无限的需要B. 用无限的资源满足有限的需要C. 用无限的资源满足无限的需要D. 用有限的资源满足有限的需要B2 在任何时间生产出来的汽车、电视机和比萨饼的数量是以下哪个经济学基本问题的答案A. 商品如何被生产出来B. 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C. 这些商品是为谁而生产D. 谁做出经济决策C3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A. 市场经济B. 个体行为C. 经济总体状况,如失业和通货膨胀等D. 中央计划经济C4 稀缺性的主要含义是A. 一个人不应该把今天能买到的东西明天来买B. 需要用政府计划来决定资源的运用C. 必须做出选择D. 生活水平会逐渐下降C5 当资源不足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时A. 政府必须决定谁的要求不能被满足B. 必须有一套市场系统起作用C. 必须做出选择D. 价格必定上升B6 “没有免费的午餐”这种说法的前提是A. 不存在食品银行B. 任何事物都有机会成本C. 人们是自私的D. 政府总是补贴食品生产B7 下哪一项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A.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关系B. 美国烟草歉收对世界烟草价格的影响C. 贸易差额D. 预算赤字对价格水平的影响D8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A. 证明只有市场系统可以配置资源B. 选择最公平的收入分配方法C. 证明只有计划经济可以配置资源D. 因为资源稀缺而必须作出选择D9关于经济学基本问题,以下哪个说法是对的A. 只适用于混合经济B. 只适用于受到调控的经济C. 与混合经济无关,因为它们基于私利D. 在中央计划中,由政府来做回答C10 机会成本的起因是A. 自私的消费者B. 贪婪C. 稀缺性D. 眼界狭窄的生产者是非题B1 “妇女应该与男子同工同酬”是实证经济学的说法A. 对B. 错B2 机会成本的起因是人们的自私A. 对B. 错A3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所有点都意味着资源得到了有效配置A. 对B. 错B4 “看不见的手”原理中,那只看不见的手指的是市政府的管理A. 对B. 错B5 “看不见的手”原理是由凯恩斯提出的A. 对B. 错A6 实证经济学主要回答“是什么”问题A. 对B. 错B7 不管做出什么选择,已经被花费出去而且不能够收回的成本叫做机会成本A. 对B. 错B8 等产量线只有在边际技术替代率为正时,其生产才是有效率的A. 对B. 错B9 只有落后的国家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和供给的短缺现象。

微观经济学05-课件——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_20

微观经济学05-课件——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_20

什么是“看不见的手”?
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一本书——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一幅图——循环流量图
•一件事——SARS病毒肆虐时急需小商品的供求
亚当.斯密
(1723~1790)《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
家庭和企业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并增进整体经济的福利。

国富论的中心思想:看起来杂乱无章的自由市场实际上是个自行调节的机制,自动倾向于生产社会最迫切需要的商品种类和数量。

一本书
疑 问
“看不见的手”如此神奇?
“看不见的手”如何自行调节?
最迫切需要的商品种类是什么?数量是多少?
情况。

0价格口罩(个)供给需求7
4
供给量10需求量供不应求短缺
一件事
一件事
一件事
看不见的手:每个人都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根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

这些资本家促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比他们真正想要实现的还要好。

循环流量图
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拥有并出售或出租生产要素给企业以获得收入§购买并消费物品与劳务§购买或雇佣生产要素并用以生产物品与劳务§出售
物品与劳务一副图
工资、租金、利息工资、租金、利息
劳动、土地和资本劳动、土地和资本物品与劳务的出售
物品与劳务的购买收益
支出表示投入与产出流向表示货币流向一副图
物品和劳务市场
星巴克
家庭
生产要素市场一副图。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篇导论:市场和价格第1章绪论1.1复习笔记1.微观经济学的主题(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单位(如消费者、工人、投资者、土地所有者和企业)的行为,也研究构成市场与行业的消费者和厂商的相互影响。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论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

(2)经济模型经济模型是现代经济理论的一种主要分析方法,也称为经济数学模型,指用数学形式所表述的经济过程或经济理论结构。

现实世界的情况是由各种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构成的,因而非常复杂,只有把次要因素排除在外,才能对经济运行进行严格的分析。

运用经济模型,事先做出某些假设,可以排除掉许多次要因素,从而建立起一定的模型,然后通过运用这一模型,可以对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做出简单的描述。

(3)经济理论的局限性在经济学、物理学或者其他学科中,没有一个理论是绝对正确的。

理论的有用性和合理性取决于它是否对其试图解释和预测的一系列现象成功地做出了解释和预测。

比如说,厂商并不总是追求其利润的最大化的,因此,厂商理论只在解释厂商某些行为(如资本投资决策的时机)时才获得了有限的成功。

尽管如此,这一理论确实解释了有关厂商和行业的行为、成长和演变方面的大量现象,所以它已经成为决策者手中一个重要的工具。

2.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1)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微观经济学既研究实证问题,也研究规范问题。

实证问题主要是解释和预测,规范问题则研究“应该如何”。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都是重要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2)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含义实证分析是进行经济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特点是它对有关命题的逻辑分析,旨在理解经济过程实际是什么、将会是什么、为什么,而不涉及对结果好坏和是否公平的评价,其中不包含任何价值判断。

实证分析既有定性分析,也有定量分析。

规范分析也是经济学分析经济问题的一种方法,它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它力求说明“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或者说,它回答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做出这种选择,而不做出另一种选择?(3)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关系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微观经济学的数学基础和逻辑基础—

微观经济学的数学基础和逻辑基础—

微观经济学的逻辑基础与数学基础2013年6月13日晚7:00-9:00,在文华楼东606,由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杨英锐教授带来以微观经济学的逻辑基础与数学基础为题的精彩讲座。

杨英锐教授系伦斯勒理工学院认知科学系的终身教授(心理学与认知科学),是国际知名的推理心理学与高阶认知模型前沿学者之一,他的心智力学与经济力学理论均为开创性工作, 并被应用于教育,国防与经济学等领域。

杨英锐教授首先介绍了微观经济学中的基础概念“看不见的手”以及它的不可见性,从逻辑出发,介绍全局对称性的概念,并假设每个市场参与者都是积极观测者,只有建立市场的invisibility(不可见性)才能实现市场的全局对称。

杨教授从四个方面用牛顿传统理论重新阐释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1、牛顿力学意义下的看不见的手(I.H)2、狭义相对论意义下的I.H3、广义相对论下的I.H4、量子力学意义下的I.H其次,杨教授用逻辑学和数学的相关理论重新解释了显示偏好的概念,假设市场上有n 种商品,并从可供选择的商品中选择一篮子商品组合作为集合X,对X内各个商品组合的偏好满足全序关系,这样就可以建立一个关于效用的连续函数U(x),进一步对其作Yes/No 观测。

杨教授严格区分了决策论里的语法层面和语义层面,语法层面包括各选择项、选择项间的偏好关系、每一选择项下可能的结果、以及这些结果所体现的desirability和feasibility,语义层面则包括解释desirability的金钱价值、解释feasibility的概率值,二者的乘积即是某选择项下某种可能结果的utility,然后各选择项的期望效用就可以算出来,只要选择项间的偏好关系是一个全序关系,那么可以证明一个表示定理:如果对第i项的偏好优于第j项则当且仅当第i项的期望效用大于第j项的期望效用。

这个表示定理即是全局对称性的第二个范例。

而且通过分析和借鉴这个表示定理的相关条件,可以精确定义经济学里比较模糊的重要概念:economic rationality,杨教授认为,这里的经济理性是一个市场概念而不是人的概念,它应该满足四项条件:full knowledge; full capacity; full scale; fully logical.杨教授的第三个全局对称性的例子来自博弈论,即非合作博弈存在纳什均衡,合作博弈存在纳什解。

“看不见的手” 市场供求规律

“看不见的手” 市场供求规律

Q*
下一页
Q’
上一页
Q
返回 HOME
退出
Q’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HOME
退出
1、某商品的供给表
价格–数量组合 价格(元) 供给量(单位数) A 2 0 B 3 C 4 D 5 E 6
200 400 600 800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HOME
退出
第二章 市场供求理论
§3 供给曲线
2、供给曲线
在图中,供给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 右上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正值。它们都表示 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年需求量(百万吨) 565 570 580 590 600 610 630
每吨价格(美元) 36 35 34 33 32 31 30
返回
HOME
退出
需求曲线demand curve
煤的市场需求曲线1990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560 580 600 620 每吨价格(美元) 640
三、均衡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单纯由价格因素引起,点到点变动 需求曲线的变动:非价格因素引起,线到线变动 P D E B C A
Q
下一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上一页
返回
HOME
退出
三、均衡的变动 1、需求曲线的变动
P
E1
S
可能受收入、偏好、 相关商品价格、自 P* 然等因素影响而移 动
E
E2
D
Q*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
HOME
退出
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1、需求表

微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10章节

微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10章节

经济学习笔记第10章外部性一、重要名词解释外部性:也称外溢性、相邻效应,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他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

外部性内在化: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

矫正税:又称庇谷税,旨在引导私人决策者考虑负外部性引起的社会成本的税收。

科斯定理:认为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的观点。

(科斯定理是揭示市场经济中产权安排、交易成本和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关系的原理。

科斯定理的内容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财产权的配置是怎么样的,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科斯定理进一步扩大了“看不见的手”(价格)的作用。

按照这个定理,只要那些假设条件成立,则外部影响就不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当。

或者以另一角度来说,在所给条件下,市场力量足够强大,总能够使外部影响以最经济的办法来解决,从而仍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

但是,科斯定理解决外部影响问题在实际中并不一定真的有效。

原因主要有:资产的财产权不一定总是能够明确地加以规定;已经明确的财产权不一定总是能够转让;分派产权会影响收入分配,而收入分配的变动可以造成社会不公平,引起社会动乱,在社会动乱的情况下,就谈不上解决外部效果的问题了。

)交易成本:各方在达成协议与遵守协议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

(交易成本包括:获取某种产品质量信息的成本,如产品价格、使用性和耐久性等;交易双方进行谈判的成本;交易双方履行合同的成本。

)二、重要摘抄1.由于买者与卖者在决定其需求量或供给量时忽略了他们行为的外部效应,因此在存在外部性时,市场均衡并不是有效的。

外部性的影响如果是对旁观者不利的,就称为负外部性;如果是有利的就称为正外部性。

2.如果生产铝会造成环境污染,那么由于该过程会产生负外部性,生产铝对于社会的成本大于对于铝生产者的成本,因此考虑社会成本的铝的供给曲线应当左移(或者说上移)收缩,这就会导致铝的均衡数量大于社会的最优量。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必考名词解释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必考名词解释

第一章引论一、名词解释1.微观经济学答: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对称,主要以家庭、厂商(企业)和市场等单个经济主体及其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以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经济规律作为考查对象,研究单个生产者或企业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利润,以及单个消费者或家庭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货币收入购买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满足的学科。

因此,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论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

微观经济学采用个量分析法,个量是指与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相适应的经济变量,如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利润,某一商品的需求量、供给量、效用和价格等。

微观经济学在分析这些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假设总量固定不变,又被称为个量经济学。

2.稀缺答: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欲望)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

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是有限的。

故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

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

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有限,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之为“经济物品”。

这样,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

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经济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3.经济人答: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在进行经济分析时的一个基本假设,也称为理性人,是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

其本性被假设为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取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1章 经济学核心概念)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1章  经济学核心概念)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第一编基本概念第1章经济学核心概念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稀缺和效率(scarcity and efficiency)答:(1)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要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而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

相对于人类的无限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经济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从稀缺性出发,西方经济学一般认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以供消费。

”同时,对稀缺资源应从动态的观点来认识。

历史上,许多资源曾经被视为自由取用的资源,如空气、水,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人口的增加,人类需要的不断提高,这些资源也变得越来越稀缺。

(2)效率指的是经济效率,也即资源配置效率,是在经济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如何充分利用资源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愿望,使资源得到最有效合理的安排,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般地,在不会使其他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如果一项经济活动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那么这项经济活动就被认为是有效率的。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习题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习题

第一章微观经济学绪论一、名词解释1、稀缺性2、选择3、机会成本4、生产可能性边界5、经济学6、经济人7、微观经济学8、宏观经济学9、静态分析10、比较分析11、实证分析12、规范分析13、经济模型14、常量15、内生变量16、外生变量17、流量18、存量19、均衡分析20、边际分析21、比较静态分析22、动态分析23、案例分析二、单项选择题知识点:资源的稀缺性1.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为().A.机会成本B.稀缺性C.生产什么的问题D.实证经济学2.下面最有可能成为稀缺物品的是( )。

A.阳光B.夏威夷的海水C.运送到郑州的海水D.空气3.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资源的绝对数量的有限性B.以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的有限性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掉4.稀缺性问题().A.只存在于市场经济体制中B.只存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中C.存在于所有经济中D.意味着抢购和黑市交易5.经济物品是指( )。

A.有用的物品B.稀缺的物品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知识点:“看不见的手”6.提出“看不见的手”原理的是()。

A.约翰·梅纳德·凯恩斯B.约翰·理查德·希克斯C.亚当·斯密D.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知识点:经济学的定义,三大基本经济问题7.经济学被定义为( )。

A.研究政府如何对市场机制进行干预的科学B.消费者如何获得收入并进行消费的学说C.研究如何合理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竞争性用途的科学D.生产者怎样取得利润8.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B.怎样生产C.为谁生产D.以上所有的问题知识点: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9.下列属于实证分析表述的是( )。

A.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对厂商有利B.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对厂商不利C.只有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才能使利润最大化D.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比市场营销更重要10.下列命题中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的是()。

研究生专业课微观经济学-9_真题-无答案

研究生专业课微观经济学-9_真题-无答案

研究生专业课微观经济学-9(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题1. 局部均衡2. 一般均衡3. 帕累托改进4. 帕累托最优状态5. 交换的契约曲线6. 生产可能性边界7. 效用可能性曲线8. 阿罗不可能性定理9. 公共选择理论二、简答题1. 什么是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2. 为什么说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3. 瓦尔拉斯定律认为,人们为了满足当前效用的最大化,会花光所有的收入进行消费。

然而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如何解释这一现象?是否人们的消费决策不是按当前效用最大化原则做出的?4. 一个社会仅有L和K两种资源,现在生产衣服的MRTS=4,而生产食物的MRTS=3,问生产上是否有效率,为什么?如何改进?5. 什么是帕累托最优状态?画图并说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的关系式是如何得到的?6. 简要说明为什么交换的最优条件加生产的最优条件不等于交换加生产的最优条件?7. 为什么完全竞争市场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8. 如何解决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对此,西方学者并无一致的答案。

然而,大体的说来,他们较为普遍的思路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论述效率优先的涵义。

三、计算题假设在一个纯交换经济中有两个消费者i=A,B和两种商品j=1,2。

消费者的初始禀赋为。

消费者A的初始禀赋和效用函数分别为W A=(1,0)和;消费者B的初始禀赋和效用函数分别为WB=(0,1)和。

商品1和2的价格分别用P1和P2来表示。

1. 求竞争均衡(提示:在计算竞争均衡时可把商品1的价格标准化为1);2. 假设,使市场出清的价格水平和均衡消费量分别为多少?3. 甲有300单位商品x,乙有200单位商品y,二人的效用函数都是U(x,y)=xy,推导出所有满足Pareto最优的状态。

二人通过交换达到Pareto最优,求出社会的价格体系,并求出交换结果。

假设经济中只有A和B两个消费者以及X和Y两种消费品。

消费者A的效用函数为UA(XA,YA)=XAY A,消费者B的效用函数为UB(XB,YB)=XBYB。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考试必备)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考试必备)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引论第一节什么是西方经济学1西方经济学的概念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合理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的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萨缪尔森为经济学下的定义为:“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从载体上看,西方经济学指大量的与经济问题有关的各种不同的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在这些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中,根据所含的技术分析和经济理论成分的大小,包含了三种类别内容:一是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二是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领域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三是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三种类别的技术分析的含量依次减少,经济理论的成分依次增加我们所涉及的系指第三种类别的西方经济学2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的人的需要具有无限增长和扩大的趋势,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就要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但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生产的资源与人们的需要相比总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需要的3“看不见的手”的原理这是亚当·斯密在著名的《国富论》中提出来的,他说:“每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来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看不见的手”的原理说明,当社会个体追求个人利益时,他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即市场机制所引导去增进了社会利益微观经济学的主要部分(前十一章的内容)都是对“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论证和注解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西方经济学产生的时期早,其发展经历了以下一个阶段: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末期)--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中期,代表人物为威廉·配弟、亚当·斯密、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的庸俗化(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为萨伊、马尔萨斯)--边际效用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代表人物为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斯)--新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末期,代表人物为马歇尔)--凯恩斯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中期,代表人物为库兹涅茨、汉森、萨缪尔森、托宾、哈罗德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由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学派、新左派和新自由主义学派组成)第三节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西方经济学根据它所研究的具体对象、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市场)的经济行为作为考察对象的科学,它采用的个量分析的方法,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个人或家庭作为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分配于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获得最大利润;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是如何决定的,等等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问题宏观经济学是把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采用总量分析法,以国民收入为中心,以全社会福利为目标,从总供求的角度研究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收支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以及怎样通过宏观调控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它研究的是诸如社会就业量、物价水平、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等全局性的问题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是整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如果形象化地把宏观经济学看作研究森林的特征,微观经济学则是考察构成森林的树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其核心是市场有效性和自由放任;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其核心是市场失效和国家干预第四节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1均衡分析均衡是来自于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它分析的是经济力量达到均衡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均衡达到时会出现的情况,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所研究的经济问题中涉及各种变量,假定自变量为已知或不变,考察因变量达到均衡时所需要的条件和会出现的情况均衡分析有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之分2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与两种分析方法相对应的,经济学理论划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前者在解释今年国际运行时从客观事实本身出发,力求说明和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预测经济行为的后果,而不对事物作出好坏、善恶的评价后者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提出行为标准,作出应当与不应当的评价,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西方经济学所进行的分析,少数属于规范分析,基本上都属于实证分析3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的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的特征,它研究的是经济活动的一个横断面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发生变化后,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动态分析是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的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如果说静态分析考察的是一张静止的照片,而比较静态分析的是几张不同时点的幻灯片,那么动态分析所考察的是一系列连续移动的照片即电影西方经济学中经常使用的比较静态分析法4边际分析边际分析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增量的对比来分析经济行为的边际分析方法实际上微积分在经济学中应用的结果,用微积分的语言来说就是指在一个函数关系中,自变量的微小变化如何引起因变量的相应变化,即微积分的求导问题西方经济学认为,边际量分析比总量分析和平均量分析,能更精确地描述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第二章需求与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1微观经济学体系概览概括来说,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第一个层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最优决策问题;第二个层次是研究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决定问题;第三个层次是研究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同时决定问题前两个层次的问题可以借助经济循环流动图来加以说明除了研究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的局部均衡以外,还要分析完全竞争条件下所有单个市场同时均衡(一般均衡)的状态福利经济学又以一般均衡理论为出发点,论述了一般均衡状态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此外,微观经济学还包括微观经济政策的分析,以克服“市场失灵”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经济人”假设;完全信息假设第二节需求曲线1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微观经济学 --- 第一章{导论} 参考答案

微观经济学 --- 第一章{导论} 参考答案

第一章部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此处未列出的请大家自己写出答案)1.经济学(economics)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于相互竞争的用途之中以使人类欲望得到最大满足的科学。

经济学的目标是有效利用稀缺资源来生产商品和劳务,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它们合理地分配给社会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

2.资源的稀缺性(scarcity)是指人们的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时的状态。

3.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是主要以单个经济主体(即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选择以实现其最优配置的科学。

4.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其主要着眼于对经济总量的研究,如国民生产总值的水平及其增长率、利率、失业,以及通货膨胀等。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总体经济行为与总量经济的关系。

5.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等问题时所使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旨在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其局限在于仅对能证实的观点进行分析。

6.规范分析(normal analysis)是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的”等问题时所使用的方法。

这种分析方法一般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突出某些准则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和指定政策的依据,并考察如何才能符合这些准则。

这种方法表达了对某一经济主题的个人的或集体的观点或价值判断,但难以通过事实证明是对是错。

7.均衡分析(equilibrium analysis)是指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研究经济主体决策时的各种变量能够达到均衡时应具备的条件的方法。

均衡分析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和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看不见的手”究竟是什么意思

“看不见的手”究竟是什么意思

思考八:“看不见的手”究竟是什么意思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经济生活》主编陈友芳“看不见的手”这个经济学历史上最著名的隐喻已经走进了高中经济学教材,今天的高中教师及高中生大概都在脑子里存有这么一种观念:“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机制,“看得见的手”是指政府干预。

这种理解虽然在许多人看来是正确得很,也的确有点道理,但实在有点误导人,尤其是通过与一些中学老师朋友交流,我发现不少老师比较轻视“看不见的手”这个著名的隐喻,而且对它的理解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许多老师就把“看不见的手”当作经济学里头一个普通的比喻,殊不知,整个现代微观经济学的主体可以说就是在诠释、论证、发展看不见的手这一思想,“看不见的手”构成了整个现代经济学的精髓、基础,如果理解了“看不见的手””思想,也就算入了现代经济学的门。

所以在此拜托各位,千万不要以为“看不见的手”只是经济学大厦的一间顶多比较有名的房间,而是这座巍峨辉煌的大厦的基石与主体。

对“看不见的手”的另一个误解就是以为这个著名的思想是亚当·斯密的首创,视为亚当·斯密的贡献。

应该这么说,“看不见的手”这个比喻的确是亚当·斯密首先使用的。

亚当·斯密一辈子写了两本著名的书(凭这两本著作,要是生活在今天中国的大学里,这位现代经济学的先驱要当教授估计是非常成问题的),一是《道德情操论》,二是《国富论》(又译作《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在这两本书里面,亚当·斯密各使用了一次“看不见的手”这个比喻。

在《道德情操论》中,在解释追求财富和奢侈的欲望怎样促使人们去从事巨大的工业和生产时,斯密指出,富有地主“……尽管生性自私和贪婪,虽然他们只图自己的方便,虽然他们从其所有雇用的千百万人的劳动中所要达到的唯一目的就是满足自己的无聊的欲望,他们却同穷人分享他们所获得的全部改进的产品。

他们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进行生活必需品的分配,这种分配差不多同假设土地在其所有居民中分割成相等的部分时所能有的分配一样;这样,没有打算去作,没有真正去作,却促进了社会的利益,为人类的繁衍提供了生活资料”。

微观经济学(1——4章)习题汇总,含答案

微观经济学(1——4章)习题汇总,含答案

微观经济学(1——4章)习题汇总,含答案第一章微观经济学绪论一、名词解释1.经济学(economics)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于相互竞争的用途之中以使人类欲望得到最大满足的科学。

经济学的目标是有效利用稀缺资源来生产商品和劳务,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它们合理地分配给社会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

2.资源的稀缺性(scarcity)是指人们的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时的状态。

3.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是主要以单个经济主体(即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选择以实现其最优配置的科学。

4.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其主要着眼于对经济总量的研究,如国民生产总值的水平及其增长率、利率、失业,以及通货膨胀等。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总体经济行为与总量经济的关系。

5.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等问题时所使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旨在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其局限在于仅对能证实的观点进行分析。

6.规范分析(normal analysis)是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的”等问题时所使用的方法。

这种分析方法一般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突出某些准则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和指定政策的依据,并考察如何才能符合这些准则。

这种方法表达了对某一经济主题的个人的或集体的观点或价值判断,但难以通过事实证明是对是错。

7.均衡分析(equilibrium analysis)是指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研究经济主体决策时的各种变量能够达到均衡时应具备的条件的方法。

均衡分析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和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第二章资源稀缺、经济效率与市场:看不见的手原理

第二章资源稀缺、经济效率与市场:看不见的手原理

第二章稀缺性、经济效率与市场:看不见的手第一节资源稀缺与微观经济运行概述 (2)一、资源概念 (2)二、资源的稀缺性及其经济含义 (3)三、资源稀缺条件下的微观经济运行 (5)第二节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价格 (8)一、需求 (8)二、供给 (11)三、均衡价格的决定 (15)第三节经济效率与帕累托最优准则 (18)一、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含义 (18)二、经济符合帕累托最优标准条件 (19)第四节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绩效评价 (23)一、完全竞争市场基本特征 (23)二、消费者剩余 (24)三、生产者剩余 (26)四、完全竞争市场绩效的帕累托评价 (27)五、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价格功能 (28)思考题 (30)第二章稀缺性、经济效率与市场:看不见的手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价格和市场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以最大限度满足人类需要的问题。

其核心观点是如果资源价格反映了其真实的全部社会成本,那么,市场将会保证这些资源以最有效的方式被利用。

这一观点也充分体现了亚当·斯密200多年前提出的著名的“看不见的手”这一核心思想。

本章将介绍资源稀缺概念及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并阐述经济学关于人类经济系统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观点。

第一节资源稀缺与微观经济运行概述一、资源概念从广义上来说,资源是指能直接或间接满足人类需要(欲望)的东西。

传统上,经济学家通常把资源分为三类: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

劳动是指人类在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过程中所提供的体力与脑力劳动之和。

譬如,汽车装配线上工人、教室里的中学教师都属于劳动要素范畴。

资本是指那些生产出来的用于再生产过程能带来更多产出的生产要素。

它本身并不是用来直接消费,而是用于生产目的,包括机器、厂房、设备、基础设施等。

自然资源是物资环境中所有能对人类潜在有利的生物与非生物资源(Randall,1987)。

如农业用地、矿产资源、森林、水域、野生动物等。

现代西方经济学把企业家才能也当成一种独立的资源类型。

微观经济学论述题

微观经济学论述题

微观经济学论述题1、在经济衰退时应该采取什么财政政策:答:(1)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来调节经济的政策,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

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以及转移支付。

政府税收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其他税收。

(4分)(2)在经济衰退时期,由于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就要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

(4分)(3)扩张性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经济的政策。

政府公共工程支出与购买的增加有利于刺激私人投资,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增加个人消费,这样就会刺激总需求。

减少个人所得税(主要是降低税率)可以使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从而消费增加;减少公司所得税可以使公司收入增加,从而投资增加,这样也会刺激总需求。

(5分)(4)扩张性财政政策可以通过乘数效应刺激经济。

(2分)2、价格调节机制的不完善性,举例说明。

答:根据价格理论,由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的价格调节着生产与消费,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

但价格调节是在市场上自发进行的,有其盲目性和滞后性,所以在现实中,有时由于供求所决定的价格对经济并不一定是最有利的。

这就是说,由价格机制进行调节所得出的结果,并不一定符合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

一种情况是,从短期来看,这种供求决定的均衡价格也许是合适的,但从长期来看,对生产有不利的影响。

例如,当农产品过剩时,农产品价格会较大幅度下降,这种下降会抑制农业生产。

从短期看,这种抑制作用有利于供求平衡。

但农业生产周期较长,农产品的低价格对农业生产的抑制作用之后,将会对农业生产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当农产品的需求增加之后,农产品并不能迅速增加,这样会影响经济的稳定。

另一种情况,由供给和需求决定的价格会产生不利的社会影响。

例如,某些生活必需品严重短缺时,价格会很高。

在这种价格下,收入水平低的人无法维持最低水平的生活,必然产生社会的动乱。

寡头垄断市场的条件有哪些?厂商在该市场的定价行为有何特点?【参考答案】(1)厂商生产有差别的同类产品(2)同行业中的厂商数量只有少数几个(3)厂商进出该行业比较难(4)信息传输存在不对称和不完全厂商在该类市场定价是一个博弈行为,只起到参与的作用,即甲厂商定价必须考虑到乙厂商的定价策略,在考虑到乙厂商的所有定价策略后选择最优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厂商都倾向于即使在成本发生小规模变化的情况下,都不轻易改变价格。

中级微观经济学(浙江大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中级微观经济学(浙江大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

中级微观经济学(浙江大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第一章测试1.哪位经济学家被认为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参考答案:阿尔弗雷德·马歇尔2.关于数理模型在经济学中的运用,下列表述准确的是()参考答案:数理模型是经济学的方法和手段,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经济机制;经济学的逻辑不一定非得借助数理模型进行阐述。

3.关于“看不见的手”,下列表述准确的是:()参考答案: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需要一系列的前提条件;看不见的手,本质上是价格机制,通过价格信号指挥资源配置4.关于经济学的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实证分析需要数理方法和形式逻辑,规范分析则不需要。

5.关于微观经济学的个体分析方法,下列表述准确的是:()参考答案:个体分析是基于个体的行为假设进行的分析,他可以拓展至群体的行为第二章测试1.如果价格从(5,9)变到(5,11)时,消费选择从(15,25)调整到(10,20),那么,这个价格变化的斯勒茨基补偿是多少?()参考答案:502.如果产品A的价格上升,产品B的需求上升,那么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产品A和产品B是替代品3.如果B(p,,m,)是B(p,m)的一个斯勒茨基补偿变化,则消费者选择满足显示偏好弱公理就等价于他的需求函数满足()。

参考答案:4.下面哪些选择违反了WARP(显示偏好弱公理)?()。

参考答案:;5.以下消费数据违反了WARP(显示偏好弱公理)。

()。

参考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下列代表同一偏好的效用函数有()。

参考答案:;;2.如果代表同一偏好的效用函数的具体形式不同,其替代弹性也不同。

()。

参考答案:错3.假定消费者收入为m,则对于C-D型效用函数,最优选择满足()。

参考答案:4.吉芬品的价格效应为正,替代效应也为正。

()。

参考答案:错5.假设征收的税收总收入相等,那么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相比征收消费税,征收所得税对消费者的影响更小。

微观经济学MOOC答案

微观经济学MOOC答案
B.若某种商品的收入弹性大于1,则这种商品是奢侈品
C.若某种商品的收入弹性大于0小于1,则这种商品是正常品
D.若某种商品的收入弹性大于0,则这种商品是劣等品
5.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2,不一定会增加销售收入的举措有(ABD)
A.必须降价
B.必须提价
C.保持价格不变
D.在提价的同时,增加推销开支
4.供给规律可以反映在D
A.消费者不再喜欢消费某商品,使该商品的价格下降
B.政策鼓励某商品的生产,因而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C.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D.某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5.通常情况下,需求曲线是一条怎样的曲线A
A.右下方倾斜
B.左下方倾斜
C.右上方倾斜
D.左上方倾斜
6在某一时期内,彩电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其原因可以是B
3.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映程度是需求的C
A.价格弹性
B.供给弹性
C.交叉弹性
D.收入弹性
4.某商品价格上涨2%,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B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单位弹性
D.无限弹性
5.划分正常品与劣品是根据B
A.需求的价格弹性
8.市场上某种商品的销售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是由于D
A.该产品是优质品
B.该产品的销售价格超过了其均衡价格
C.该产品是劣等品
D.该产品的销售价格低于其均衡价格
9.以下哪种商品缺乏弹性B
A.汽车
B.大米
C.名牌包
D.零食
10.若某行业中许多生产者在生产一种标准化产品。我们可估计到其中任何一个生产者的产品的需求将是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经济学
看不见的手定理
基于自利,屠夫、酿酒者和面包师提供了我们的晚餐, 我们都知道那绝非基于社会关怀。每个人都只想到自 己,……但是在一双看不见手的引导下,个人的自利心反 而能促进社会福祉。自利心不但对社会没有什么坏处,甚 至比社会关怀更能确保社会福祉。我很少遇到真正热心公 益的生意人,事实上这样的生意人确实不多,或者,只要 几句话就可以劝阻他们不这么做。
第一章:概论
微观经济学
六、看不见的手定理
第一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论
自利与社会进步
1、促使价格机制自发实现资源的 合理配置
卖主:低 成交?
买主:高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概论
自利与社会进步
1、促使价格机制自发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价格是在买卖双方讨价还价和争取各自利益的
过程中产生的。人的私心是价格产生的土壤。没有 价格,交易也就无法达成。
自利与社会进步
微观经济学
3、“因为法律一旦背离人是自私自利的背景,就将漏洞 百出”
防小人的制度对君子影响有限,但“按所有人都是 君子”为前提设计出来的制度就会被有可能存在的小人 所利用,对社会造成很大影响。
第一章:概论
看不见的手定理
论述自利行为和社会福
祉水平之间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
亚当·斯密
第一章:概论
不扰,而民自富。如鸟之覆卵,无形无声,而唯见其成。 《管子》
第一章:概论
看不见的手定理
微观经济学
施蒂格勒:经济学皇冠上的明珠
如果每个个体都按照自己的策略去追求自身利益, 那么,自我约束机制和高度繁荣的社会就可以实现。
第一章:概论
微观经济学
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其商人 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续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也……。 故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入焉。 故善者势利之在,而民自美安,不推而往,不引而来,不烦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概论
自利与社会进步
微观经济学
1、促使价格机制自发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趋利避害”过程中,会显示自己“偏好”, “偏好”越强烈,愿意支付金额越多,生产商也就越 愿意生产,社会进步会在欲望的不断满足和新欲望的 不断产生中实现。
第一章:概论
自利与社会进步
微观经济学
1、促使价格机制自发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如果人都是利他的,为了实现利他的目标,每个 人都会克制和隐瞒欲望,生产就会缺乏信息,生产出 来的东西无法满足需求者的欲望,资源得不到有效配 置。
第一章:概论
自利与社会进步
2、激励机制 “无利不起早”。设想:丧失利己诱因的社会 是一个怎么样的社会? 激励机制失效,社会发展停滞。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概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