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第五版答案
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第五版答案

第3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1.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算式:(1)19.469+1.537-0.0386+2.54 (2) 3.60.032320.59 2.12345(3)10000000.11245.0)32.100.24(00.45⨯⨯-⨯ (4) pH=0.06,求[H +]=?解:a. 原式=19.47+1.54-0.04+2.54=23.51 b. 原式=3.6×0.032×21×2.1=5.1c. 原式=45.0022.680.1245=0.12711.0001000⨯⨯⨯ d. [H +]=10-0.06=0.87( mol/L )3.设某痕量组分按下式计算分析结果:mCA -=χ,A 为测量值,C 为空白值,m 为试样质量。
已知s A =s C =0.1,s m =0.001,A =8.0,C =1.0,m =1.0,求s x 。
解:222222222()422222220.10.10.001 4.0910()()(8.0 1.0) 1.0A C x m A C m s s s s s s x A C m A C m --++=+=+=+=⨯---且8.0 1.07.01.0x -== 故424.09107.00.14x s -=⨯⨯= 5. 反复称量一个质量为 1.0000g 的物体,若标准偏差为0.4mg ,那么测得值为1.0000 1.0008g 的概率为多少? 解:由0.4mg σ= 1.0000g μ=故有1.0000 1.0000 1.0008 1.00000.00040.0004u --≤≤,即02u ≤≤ , 查表得 P=47.73%7.要使在置信度为95%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不超过±s ,问至少应平行测定几次?解:x x t s x t n μ=±⋅=± 查表,得:5, 2.57, 1.049166, 2.45,0.926175f t f t ===>===<时n 时n 故至少应平行测定次9. 测定黄铁矿中硫的质量分数,六次测定结果分别为30.48%, 30.42%, 30.59%, 30.51%, 30.56%, 30.49%,计算置信水平95%时总体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五版习题答案

课后习题定量分析化学概论根据武汉大学第四版教材各章习题内容撰写,仅供参考1. 某矿石的最大颗粒直径为10mm,若其k值为0.1kg·mm-2,问至少应采取多少试样才具有代表性?若将该试样破碎,缩分后全部通过10号筛,应缩分几次?若要求最后获得的分析试样不超过100 g,应使试样通过几号筛?解:(1) 根据经验公式m Q≥kd2,故至少采取试样m Q=0.1×102=10kg(2) 要通过10号筛,d=2mm,应保留试样m Q≥0.1×22=0.4kg将10kg的试样进行缩分:10×()4 =0.625kg>0.4kg 可见需缩分4次方可满足要求。
查表1-1,故应通过20号筛。
2.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得FeSO4·7H2O中铁的质量分数为20.01%,20.03%,20.04%,20.05%。
计算:a.平均值;b.中位数;c.单次测量值的平均偏差;d.相对平均偏差;e.极差:f.相对极差。
解:3.用沉淀滴定法测定纯NaCl中氯的质量分数,得到下列结果:59.82%,60.06%,60.46%,59.86%,60.24%。
计算:a.平均结果;b.平均结果的绝对误差;c.相对误差;d.中位数;e.平均偏差;f.相对平均偏差。
解:5.某试样中含MgO约30%,用重量法测定时,Fe3+产生共沉淀,设试液中的Fe3+有1%进入沉淀。
若要求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0.1%,求试样中Fe2O3允许的最高质量分数为多少?解:设试样Fe2O3中允许的最高质量分数为x%6.某含Cl-试样中含有0.10%Br-,用AgNO3进行滴定时,Br-与Cl-同时被滴定,若全部以Cl-计算,则结果为20.0%。
求称取的试样为下列质量时,Cl-分析结果的绝对误差及相对误差。
:a.0.1000 g;b.0.500 0 g;c.1.000 0 g。
解:7. 某试样中含有约5%的S,将S氧化为SO,然后沉淀为BaSO4。
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第五版思考题与习题答案全解

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第五版思考题与习题答案全解第一章概论问题解答1-3 分析全过程:取样、处理与分解;试样的分离与富集;分析方法的选择;结果的计算与评价。
1-4 标定碱标准溶液时,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 M=204.23g.mol-1)和二水合草酸(H2C2O4. 2H2O,M=126.07g.mol-1)都可以作为基准物质,你认为选择哪一种更好?为什么?答:选择邻苯二甲酸氢钾更好。
因为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较大,称量误差较小。
1-5.基准物Na2CO3和Na2B4O7·10H2O都可用于标定HCl溶液的浓度.你认为选择哪一种更好为什么答:选择Na2B4O7·10H2O更好.因为Na2B4O7·10H2O 的摩尔质量较大,称量误差较小1-6 用基准Na2CO3标定HCl溶液时,下列情况会对HCl 的的浓度产生何种影响(偏高、偏低或没有影响)?a. 滴定时速度太快,附在滴定管壁的HCl来不及流下来就读取滴定体积b. 称取Na2CO3时,实际质量为0.0834g,记录时误记为0.1824gc. 在将HCl标准溶液倒入滴定管之前,没有用HCl 溶液荡洗滴定管d. 锥瓶中的Na2CO3用蒸馏水溶解时,多加了50mL 蒸馏水e. 滴定开始之前,忘记调节零点,HCl溶液的液面高于零点f. 滴定管活塞漏出HCl溶液g. 称取Na2CO3时,撇在天平盘上h. 配制HCl溶液时没有混匀答:使用Na2CO3标定HCl的浓度时,HCl的浓度计算公式为:c HCl=2m Na2CO3/(M Na2CO3V HCl)。
a. 由于V HCl偏高,c HCl偏低;b. 由于m Na2CO3偏低,c HCl偏低;c. 由于V HCl偏高,c HCl偏低;d. 无影响;e. 因为V HCl偏低,c HCl偏高;f. 因为V HCl偏高,c HCl偏低;g. 由于Na2CO3易吸湿,应用减量法称量。
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第五版思考题与习题答案全解

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第五版思考题与习题答案全解第一章概论问题解答1-3 分析全过程:取样、处理与分解;试样的分离与富集;分析方法的选择;结果的计算与评价。
1-4 标定碱标准溶液时,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 M=204.23g.mol-1)和二水合草酸(H2C2O4. 2H2O,M=126.07g.mol-1)都可以作为基准物质,你认为选择哪一种更好?为什么?答:选择邻苯二甲酸氢钾更好。
因为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较大,称量误差较小。
1-5.基准物Na2CO3和Na2B4O7·10H2O都可用于标定HCl溶液的浓度.你认为选择哪一种更好为什么答:选择Na2B4O7·10H2O更好.因为Na2B4O7·10H2O 的摩尔质量较大,称量误差较小1-6 用基准Na2CO3标定HCl溶液时,下列情况会对HCl 的的浓度产生何种影响(偏高、偏低或没有影响)?a. 滴定时速度太快,附在滴定管壁的HCl来不及流下来就读取滴定体积b. 称取Na2CO3时,实际质量为0.0834g,记录时误记为0.1824gc. 在将HCl标准溶液倒入滴定管之前,没有用HCl 溶液荡洗滴定管d. 锥瓶中的Na2CO3用蒸馏水溶解时,多加了50mL 蒸馏水e. 滴定开始之前,忘记调节零点,HCl溶液的液面高于零点f. 滴定管活塞漏出HCl溶液g. 称取Na2CO3时,撇在天平盘上h. 配制HCl溶液时没有混匀答:使用Na2CO3标定HCl的浓度时,HCl的浓度计算公式为:c HCl=2m Na2CO3/(M Na2CO3V HCl)。
a. 由于V HCl偏高,c HCl偏低;b. 由于m Na2CO3偏低,c HCl偏低;c. 由于V HCl偏高,c HCl偏低;d. 无影响;e. 因为V HCl偏低,c HCl偏高;f. 因为V HCl偏高,c HCl偏低;g. 由于Na2CO3易吸湿,应用减量法称量。
分析化学课后答案 武汉大学 第五版 上册 完整版

第1章 分析化学概论1、 称取纯金属锌0、3250g,溶于HCl 后,定量转移并稀释到250mL 容量瓶中,定容,摇匀。
计算Zn 2+溶液的浓度。
解:2130.325065.390.0198825010Zn c mol L +--==⨯g 2、 有0、0982mol/L 的H 2SO 4溶液480mL,现欲使其浓度增至0、1000mol/L 。
问应加入0、5000mol/L H 2SO 4的溶液多少毫升?解:112212()c V c V c V V +=+220.0982/0.4800.5000/0.1000/(0.480)mol L L mol L V mol L L V ⨯+⨯=⨯+2 2.16V mL =4.要求在滴定时消耗0、2mol/LNaOH 溶液25~30mL 。
问应称取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KHC 8H 4O 4)多少克?如果改用22422H C O H O ⋅做基准物质,又应称取多少克?解:844:1:1NaOH KHC H O n n =1110.2/0.025204.22/ 1.0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2220.2/0.030204.22/ 1.2m n M cV Mmol L L g mol g ===⨯⨯=应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1、0~1、2g22422:2:1NaOH H C O H O n n ⋅= 1111210.2/0.025126.07/0.3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2221210.2/0.030126.07/0.42m n M cV M mol L L g mol g ===⨯⨯⨯=应称取22422H C O H O ⋅0、3~0、4g6.含S 有机试样0、471g,在氧气中燃烧,使S 氧化为SO 2,用预中与过的H 2O 2将SO 2吸收,全部转化为H 2SO 4,以0、108mol/LKOH 标准溶液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消耗28、2mL 。
分析化学第五版习题解答武汉大学

思考题1、为了探讨某江河地段底泥中工业污染物的聚集情况,某单位于不同地段采集足够量的原始平均试样,混匀后,取部分试样送交分析部门。
分析人员称取一定量试样,经处理后,用不同方法测定其中有害化学成分的含量。
试问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答:不对。
应将原始试样全部送交分析部门,再由分析人员对原始试样采用四分法进行缩分,依据经验公式取样,再分解、测定等。
2、镍币中含有少量铜、银。
欲测定其中铜、银的含量,有人将镍币的表层擦洁后,直接用稀HNO3溶解部分镍币制备试液。
根据称量镍币在溶解前后的质量差,确定试样的质量。
然后用不同的方法测定试液中铜、银的含量。
试问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答:不对。
应将镍币全部溶解,因为镍币中铜银分布不一定均匀,这样做取样无代表性。
3、怎样溶解下列试样:锡青铜、高钨钢、纯铝、镍币、玻璃答:锡青铜:HNO3 ;高钨钢:H3PO4;纯铝:HCl;镍币:HNO3;玻璃:HF。
4、下列试样宜采用什么熔剂和坩埚进行熔融:铬铁矿、金红石、锡石、陶瓷答:铬铁矿:Na2O2熔剂,铁、银、刚玉坩埚金红石:酸性熔剂,石英或铂坩埚锡石:酸性熔剂,石英或铂坩埚陶瓷:碱性熔剂,铁、银、刚玉坩埚5、欲测定锌合金中Fe、Ni、Mg的含量,应采用什么溶剂溶解试样?答:用NaOH溶解试样,Fe,Ni,Mg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与Zn基体分离。
6、欲测定硅酸盐中SiO2的含量;硅酸盐中Fe,Al,Ca,Mg,Ti的含量。
应分别选择什么方法分解试样?答:测硅酸盐中SiO2的含量时采用碱熔法,用KOH熔融,是硅酸盐中的硅转化为可溶性的K2SiO3,再用容量法测定:测定硅酸盐中Fe,Al,Ca,Mg,Ti的含量时,用HF酸溶解试样,使Si以SiF4的形式溢出,再测试液中Fe,Al,Ca,M g,Ti的含量。
7、分解物及试样和有机试样的主要区别有哪些?答:分解无机试样和有机试样的主要区别在于:无机试样的分解时将待测物转化为离子,而有机试样的分解主要是破坏有机物,将其中的卤素,硫,磷及金属元素等元素转化为离子。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五版课后练习答案

第1章分析化学概论2. 有0.0982mol/L的H2SO4溶液480mL,现欲使其浓度增至0.1000mol/L。
问应加入0.5000mol/L H2SO4的溶液多少毫升?解:4.要求在滴定时消耗0.2mol/LNaOH溶液25~30mL。
问应称取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多少克?如果改用做基准物质,又应称取多少克?解:应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1.0~1.2g应称取0.3~0.4g6.含S 有机试样0.471g ,在氧气中燃烧,使S 氧化为SO 2,用预中和过的H 2O 2将SO 2吸收,全部转化为H 2SO 4,以0.108mol/LKOH 标准溶液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消耗28.2mL 。
求试样中S 的质量分数。
解:8.0.2500g 不纯CaCO 3试样中不含干扰测定的组分。
加入25.00mL0.2600mol/LHCl 溶解,煮沸除去CO 2,用0.2450mol/LNaOH 溶液反滴定过量酸,消耗6.50mL ,计算试样中CaCO 3的质量分数。
解:10.不纯Sb 2S 30.2513g ,将其置于氧气流中灼烧,产生的SO 2通入FeCl 3溶液中,使Fe 3+还原至Fe 2+,然后用0.02000mol/LKMnO 4标准溶液滴定Fe 2+,消耗溶液31.80mL 。
计算试样中Sb 2S 3的质量分数。
若以Sb 计,质量分数又为多少?解:12. 用纯As2O3标定KMnO4溶液的浓度。
若0.211 2 g As2O3在酸性溶液中恰好与36.42 mL KMnO4反应。
求该KMnO4溶液的浓度。
解:故14.H2C2O4作为还原剂。
可与KMnO4反应如下:其两个质子也可被NaOH标准溶液滴定。
分别计算0.100mol·L-1NaOH和0.100 mol·L-1 KMnO4溶液与500mgH 2C2O4完全反应所消耗的体积(mL)。
解:16. 含K2Cr2O75.442g·L-1的标准溶液。
《分析化学》下册武汉大学等编(第五版)作业参考答案

《仪器分析》作业参考答案第2章 光谱分析法导论2-1 光谱仪一般由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1)稳定的光源系统—提供足够的能量使试样蒸发、原子化、激发,产生光谱; (2)试样引入系统(3)波长选择系统(单色器、滤光片)—将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或有一定宽度的谱带; (4)检测系统—是将光辐射信号转换为可量化输出的信号; (5)信号处理或读出系统—在显示器上显示转化信号。
2-2 单色器由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1)入射狭缝—限制杂散光进入;(2)准直装置—使光束成平行光线传播,常采用透镜或反射镜; (3)色散装置—将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4)聚焦透镜或凹面反射镜—使单色光在单色器的出口曲面上成像; (5)出射狭缝—将额定波长范围的光射出单色器。
2-5 对下列单位进行换算:(1)150pm Z 射线的波数(cm -1) (2)Li 的670.7nm 谱线的频率(Hz )(3)3300 cm -1波数对应的波长(nm ) (4)Na 的588.995nm 谱线相应的能量(eV ) 参考答案:(1)171101067.61015011---⨯=⨯==cm cm λσ (2))(1047.4)(107.670100.314710Hz Hz c⨯=⨯⨯==-λν (3))(3030)(1003.3)(3300114nm cm cm =⨯===-νλ (4))(1.2)(10602.110995.588100.310625.6199834eV eV ch E =⨯⨯⨯⨯⨯⨯==---λ 2-6 下列种类型跃迁所涉及的能量(eV )范围各是多少?(1)原子内层电子跃迁; (4)分子振动能级跃迁; (2)原子外层电子跃迁; (5)分子转动能级跃迁; (3)分子的电子跃迁 参考答案跃迁类型 波长范围 能量范围/eV 原子内层电子跃迁 10-1 ~ 10nm 1.26×106 ~1.2×102原子外层电子跃迁 200 ~ 750nm 6~1.7 分子的电子跃迁 200 ~ 750nm 6~1.7 分子振动能级跃迁 0.75 ~ 50μm 1.7~0.02 分子转动能级跃迁50 ~ 1000μm2×10-2~4×10-7第10章 吸光光度法(上册)2、某试液用2cm 吸收池测量时,T=6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第五版答案第3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1.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算式:(1)19.469+1.537-0.0386+2.54 (2) 3.60.032320.59 2.12345(3)10000000.11245.0)32.100.24(00.45⨯⨯-⨯ (4) pH=0.06,求[H +]=?解:a. 原式=19.47+1.54-0.04+2.54=23.51 b. 原式=3.6×0.032×21×2.1=5.1 c. 原式=45.0022.680.1245=0.12711.0001000⨯⨯⨯ d.[H +]=10-0.06=0.87( mol/L )3.设某痕量组分按下式计算分析结果:mC A -=χ,A 为测量值,C 为空白值,m 为试样质量。
已知s A =s C =0.1,s m =0.001,A =8.0,C =1.0,m =1.0,求s x 。
解:222222222()422222220.10.10.001 4.0910()()(8.0 1.0) 1.0A C x m A C m s s s s s s x A C m A C m --++=+=+=+=⨯---且8.0 1.07.01.0x -== 故424.09107.00.14x s -=⨯⨯=5. 反复称量一个质量为 1.0000g 的物体,若标准偏差为0.4mg ,那么测得值为1.0000 1.0008g 的概率为多少?解:由0.4mg σ= 1.0000g μ=故有1.0000 1.0000 1.0008 1.00000.00040.0004u --≤≤,即02u ≤≤ , 查表得 P=47.73% 7.要使在置信度为95%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不超过±s ,问至少应平行测定几次? 解:x x t s x t nμ=±⋅=± 查表,得:5, 2.57, 1.049166, 2.45,0.926175f t f t ====>====<时n 时n 故至少应平行测定次9. 测定黄铁矿中硫的质量分数,六次测定结果分别为30.48%, 30.42%, 30.59%, 30.51%, 30.56%, 30.49%,计算置信水平95%时总体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解:611ii x x n ==∑30.48%30.42%30.59%30.51%30.56%30.49%30.51%6+++++==621()1ii x x s n =--∑ 置信度为95%时:0.05,5,2.57,30.51% 2.5730.51%0.06%6f t x t n αμ==±=±=±11.下列两组实验数据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置信度90%)?A :9.56,9.49,9.62,9.51,9.58,9.63 ,B :9.33,9.51,9.49,9.51,9.56,9.40 解:a.6119.57i i x x n ===∑621()5.71%1ii x x s n =--∑ 故2432.610s-=⨯b.6119.47i i x x n ===∑621()8.51%1ii x x s n =--∑ 故2472.410s-=⨯所以242472.410 2.22132.610b a s F s --⨯===⨯ 查表得 5.05F=表>2.22113.用两种不同分析方法对矿石中铁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得到两组数据如下: χs n 方法1 15.34% 0.10% 11 , 方法2 15.43% 0.12% 11 a .置信度为90%时,两组数据的标准偏差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b .在置信度分别为90%,95%及99%时,两组分析结果的平均值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解:(a)21s =0.00102,22s =0.00122 F=2221s s =1.44<F 表=2.97 ,所以两组数据的标准偏差无显著性差异。
(b)由2s =210id∑得,2id∑=0.01,22d∑=0.012∴2212122d dn n ++-∑∑0.010.01211112++-∴211212||n n X X s n n -+|15.3415.43|11113.321111-⨯+查表得:当置信度为90%时,0.10,20t=1.72>0.063 ,查表得:当置信度为95%时,0.05,20t=2.09>0.063查表得:当置信度为99%时,0.01,20t=2.84>0.063 ,所以两组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15.实验室有两瓶NaCl 试剂,标签上未标明出厂批号,为了判断这两瓶试剂含Cl -1的质量分数是否有显著性差异,某人用莫尔法对它们进行测定,1-Cl ω结果如下:A 瓶 60.52%,60.41%,60.43%,60.45% ,B 瓶 60.15%,60.15%,60.05%,60.08% 问置信度为90%时,两瓶试剂含Cl -1的质量分数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解:用F 检验法:AX =iX n∑=60.45%,2s A=21i d n -∑=2.3⨯10-3,BX =iX n∑=60.11%,2s B=21i d n -∑ =2.6⨯10-3F=22B AS S =1.13, 查表得F 表=9.28>1.13 ,因此没有差异。
用t 检验法: 222ABA B d dn n ++-∑∑⨯10-4所以 t=||A B A BA BX X n n s n n -+=9.6 ,而查表得t 表=1.94<9.6 ,所以存在显著性差异。
17.为提高光度法测定微量Pd 的灵敏度,改用一种新的显色剂。
设同一溶液,用原显色剂及新显色剂各测定4次,所得吸光度分别为0.128,0.132,0.125,0.124及0.129,0.137,0.135,0.139。
判断新显色剂测定Pd 的灵敏度是否有显著提高?(置信度95%) 解:用F 检验法:AX = iX n∑=0.127,,2s A=21i d n -∑=1.3⨯10-5BX =iX n∑=0.135, 2s B=21i d n -∑=1.9⨯10-5F=22s Bs A=1.46 ,查表得F 表=9.28>1.46,因此没有显著性差异。
用t 检验法: S=222ABA B d dn n ++-∑∑=4.0⨯10-3所以 t=||A B A BA BX X n n s n n -+=2.8而查表得t 表=2.45<2.8 所以存在显著性差异 。
21.某荧光物质的含量()及其荧光相对强度(y )的关系如下:含量 /g 0.0 2.0 4.0 6.0 8.0 10.0 12.0 荧光相对强度y 2.1 5.0 9.0 12.6 17.3 21.0 24.7a .列出一元线性回归方程b .求出相关系数并评价y 与x 间的相关关系。
解:由题意可得,x =6.0, y =13.1,71()()iii x x y y =--∑=216.2,721()ii x x =-∑=112.0,21()nii yy =-∑=418.28,所以b=71721()()()iii i i x x y y x x ==---∑∑=216.2112.0=1.93,a y bx=-=13.1-1.93⨯6.0=1.52所以一元回归方程为:y=1.52+1.93x(b )因为72121()()ii nii x x r yy ==-=-∑∑=0.9987比较接近于1,所以y 与x 的线性关系很好。
第5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1.写出下列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a .c 1 mol·L -l NH 3 + c 2 mol·L -lNH 4Cl ;c .c 1 mol·L -l )H 3PO 4 + c 2 mol·L -l HCOOH ; 解:a. 对于共轭体系,由于构成了缓冲溶液,所以可以将其视为由强酸(HCl 和弱碱(NH 3)反应而来,所以参考水准选为HCl, NH 3和H 2O质子条件式为:[ H +] + [NH 4+] = [Cl -] + [OH -] 或[ H +] + [NH 4+] = c 2 + [OH -]c. 直接取参考水平:H 3PO 4 , HCOOH , H 2O质子条件式:[H +] = [H 2PO 4-] + 2[HPO 42-] + 3[PO 43-] + [HCOO -]+[OH -]3.计算下列各溶液的pH 。
a .0.050 mol·L -lNaAc ;c .0.10 mol·L -lNH 4CN ;e .0.050 mol·L -l氨基乙酸;g .0.010 mol·L -l H 2O 2液;i .0.060 mol·L -l HCI 和0.050 mol·L -l氯乙酸钠(ClCH 2COONa)混合溶液。
解:a.对于醋酸而言,K b = K w / K a = 5.6 ⨯10-10应为cK b = 5.6 ⨯10-10⨯5 ⨯10-2 = 2.8 ⨯10-11> 10K wc/K b > 100 故使用最简式; [OH -105.6100.05-⨯⨯= 5.29⨯10-6pH = 14 – pOH = 8.72c. NH 4+ K a ’ = 5.6 ⨯ 10-10 HCN K a = 6.2. ⨯10-10cK a ’> 10K w c > 10 K a 由近似公式可以得到: [H +'a a K K 206.2 5.610-⨯⨯= 5.89⨯10-10pH = 10 – 0.77 = 9.23e. 氨基乙酸一端羧基显酸性,一端氨基显碱性,K a1 = 4.5⨯10-3,K a2 = 2.5 ⨯10-10c/K a2> 100 且c > 10 K a1 所以[H +12a a K K 134.2 2.510-⨯⨯= 1.06 ⨯10-6pH = 6-0.03 = 5.97g. 对于双氧水而言,K a = 1.8 ⨯10-12cK a < 10K w c/K a > 100 所以可以计算氢离子浓度 [H +a wcK K + 14141.810110--⨯+⨯ = 1.67 ⨯10-7pH = 7 – 0.22 = 6.78i. 由于ClCH 2COONa + HCl = ClCH 2COOH + NaCl 所以原溶液可以看成0.050mol/L 的ClCH 2COOH 和0.010mo/LHCl 的混合溶液设有x mol/L 的ClCH 2COOH 发生离解,则ClCH 2COOH ƒClCH 2COO -+ H +0.05-x x0.01+x所以有(0.01)0.05x x x+- = K a= 1.4 ⨯10-3解得x = 4.4 ⨯ 10-3mol/L那么[H +] = 0.0144mol/L pH = -log [H +] = 1.845.某混合溶液含有0.10 mol·L -l HCl 、2.0×10-4 mol·L -lNaHSO 4和2.0×10-6 mol·L -l HA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