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演进视角下的地名文化景观_以广州市荔湾区为例_朱竑
039.广州历史文化街区内城市更新机制浅论——以广州恩宁路永庆坊为例
广州历史文化街区内城市更新机制浅论——以广州恩宁路永庆坊为例邓堪强,骆建云,汪田摘要:本文以广州恩宁路为例,通过总结永庆坊项目落成后的热议分歧点、梳理恩宁路近十年来的保护活化历程,讨论城市更新机制在历史文化街区中推动作用,从保护理念、管控机制、运行机制、公众参与四个方面对广州城市更新机制提出建议。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更新,保护理念,管控机制,运行机制,公众参与2016年9月,由政府主导、万科运营的广州恩宁路“永庆片区危(旧)房修缮与活化利用项目”(后文简称“永庆坊”)完成,作为广州历史文化街区内首个以城市更新微改造方式进行的活化利用项目甫一亮相,即引发社会各界的热议,打破了多年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之间表面的平静。
永庆坊现状照片(自摄)在媒体报道中,各界热议的内容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审批的工作流程、保护与利用的设计与建造措施、公众参与的机制,详见下表:正是这场通过媒体传播而展开的争论,使得政府机构、专家学者、居民、社会团体、企业、媒体等多方力量积极关注城市更新微改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引发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广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或活化的新思考。
1 从恩宁路的变迁看广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历史沿革永庆坊所在的恩宁路位于广州市荔湾区,东起宝华路,西与上下九—第十甫路相接,是一个人文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历史文化街区,除了保留有较完整的骑楼建筑和西关大屋,还集中了大量的人文史迹。
如永庆大街一巷保存有国际武打巨星李小龙祖屋;十二甫西街芽菜巷有詹天佑故居;八和会馆、銮舆堂作为这里曾经是粤剧名伶和粤剧堂口聚集地证明,至今保存完好。
2006年,广州在“南拓、北优、东进、西联”基础上提出针对中心城区发展的“中调”战略思路,确定中心城区疏解密度、提升功能、优化环境、保护传统、凸显文化的发展方向,开始启动老城区的成片危旧房改造。
恩宁路连片危破房改造项目作为广州“中调”的首个旧城改造项目启动。
2007年,恩宁路被纳入当时在编的《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历史保护街区”范围。
乡土景观元素在地域文化景观塑造中的应用——以黄埔古村建设工程为例
乡土景观元素在地域文化景观塑造中的应用——以黄埔古村建设工程为例作者:李欣来源:《广东园林》 2011年第6期李欣(广州市市政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60)LI Xin(Guangzhou Design Institute of Municipal Group Co.,Ltd.,Guangzhou 510060,China)摘要:乡土景观追求地域特色与本土文化。
本文以黄埔古村开发工程为例,理论与实例相结合,分析了乡土景观元素在本土文化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以体现地域性景观特色的乡土景观元素演绎、追寻、复原传统历史文化场景,通过乡土风貌、乡土风水、乡土风情、乡土风雅、乡土人物等设计理念的表达与运用,营造原汁原味的古村落景观。
关键词:乡土景观元素;地域文化;黄埔古村;广东园林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41(2011)06-0023-05收稿日期:2011-04-26修回日期:20011-11-07Abstract: Vernacular Landscape is the reflection of regional feature and local culture. With an example of the developmentproject Huangpu ancient village, the thesis discusses how to design the landscape of regional culture by analyzing theories andexamples. Vernacular landscape elements recover the traditional history and culture scene. With the expression of the local style,Feng Shui, local customs, native elegance, local situation, and etc, it can create the authentic ancient village landscape.Key words : Vernacular landscape elements;Regional culture; The Huangpu ancient village; Guangdo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信息、文化、科技各领域的交流扩大,城市景观趋同现象越发明显,城市、乡村甚至更大范围内的规划设计正在失去地域的、传统的、文化的、多样化的特色,正在失去个性和灵魂[1]。
西关文化元素在荔枝湾涌改造中的延续和利用
西关文化元素在荔枝湾涌改造中的延续和利用作者:黄绍宏林云杨学成来源:《广东园林》 2013年第2期黄绍宏1 林云2 杨学成2(1. 广州市荔湾区景区管理中心,广东广州 510150;2.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系,广东广州510642)HUANG Shao-hong1,LIN Yun2,YANG Xue-cheng2(1.Scenic Spots Management Centre of Liwan District, Guangzhou 510150,China;2.College of Forestry, South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China)摘要:荔枝湾涌景观改造的成功影响深远。
文章在梳理西关文化形态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西关文化元素在荔枝湾涌景观改造中的应用,得出名城环境改造必须遵循地方历史文化发展轨迹的结论。
关键词:荔枝湾涌;西关文化;景观改造;历史环境;广东园林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2-0065-05收稿日期:2012-12-11修回日期:2013-02-04荔枝湾涌传统的景观意象及其人文价值是西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可视为传统西关文化的形象代表之一。
具有广泛社会认知基础的“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典型文化景观有着强烈的形象生动性和内容复合性。
可惜这种美好景象在之前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完全消失了。
近年,政府以高度的热情对荔枝湾涌景观开展综合整治和改造,虽不能完全复现传统的景观意象,但它在问题众多的城市环境中如荒漠清泉,令人眼前一亮。
本文讨论的荔枝湾涌一、二期景观改造工程的范围从“荔枝湾”铭文景石开始,沿河涌经文塔、龙津桥、荔湾大戏台、大观桥、至善桥、双喜桥、荔香河坊等,一直到黄沙大道,属于广州名城的一个重要历史文化保护区(图1)。
1 广州荔枝湾涌的变迁与文化内涵广州荔湾区因区内荔枝湾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前称西关。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文化意象与价值——以广州市海珠区小洲村为例
Ci t Cul r ptl s a c y t eCa ianRe er h u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 区的文化意象与价值
以广 州 市 海 珠 区小 洲 村 为 例
肖俊 玲
戴 伟 华
摘 要 : 历 史 文 化 保 护 区是 我 国历 史 文 化 遗 产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作 为 广 州 市首 批 历 史 文 化 保 护 区之 一 , 小洲
有 文 化 内 涵 的 构景 方 法 ,阐 发 的是 一 种 典 型 的 以 “ 天 人 合 一 ”哲 学思 想 为指 导 的人 聚 空 间理 念 。 尽 管 由于
万 亩 ,素称 广 州 “ 肺 ” 。 现 在 的村 民主 要 以种 果 为 南
生。
小 洲 村 保 存 了 良好 的 古村 肌 理 ,村 内水 网纵 横 , 古 榕 遮 天 蔽 日 ,十 步 一 桥 ,五 步 一 巷 , “ 间 二 过 三 厢 一 天 井 ” 的 古 民 居 随 处 散 布 ,是 岭 南 水 乡 的杰 出代 表 。整 个 村 落布 局 严 谨 ,中 心 公 园 ( 堂 ) 全 村 的 祠 是 中心 , 民居 和 巷 道 以八 卦状 环 布 。
种 建筑 格 局 得 以完 整 保 留 到 了今 天 。 经 过 数 百 年 历 史 沧 桑 ,小 洲 村 内至 今 留 存着 一 段
5 0多 米 长 的 清 代 古 城 墙 , 1 间 典 型 的 岭 南 古 祠 堂 , 1 8口明 清 时 期 的古 井 ,5 清 代 古 码 头 ,4问 清 代 古 庙 个 宇 ,3 蚝 壳屋 。 这 些承 载 着 历 史 风 霜 的珍 贵 文 化 遗 间 存 ,是 岭 南 文 化 的 见 证 者 。 2 0 年 以 来 , / 洲 村 陆 O0 J 、 续 被 评 为 “ 州市 首 批 1 个 历 史 文 化 保 护 区 之 一 ” 、 广 4 “ 东省 生 态 示 范 村 ” 、 “目前 为止 广 州 城 区 内发 现 广 的最 具 岭 南 水 乡特 色 的 古村 寨 ” 。
荔枝湾——风韵两千年(上)
清末 粤东省城图(图片来自微博)
清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南海番禺 (即今广州)城区地图 (图片来自微博)
地 图 上 的 荔 枝 湾
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广州地图(约为20世 纪20年代)
地图上的荔 枝湾
民国初年的广州地图
地 图 上 的 荔 枝 湾
从这些地图中我们看到,和今天我们所了解的不同,过去” 荔枝湾”位于发自白云山景泰坑,流经今天的越秀山、流 花湖、西华路、周门、西村、最后经南岸路澳口流入珠江 的 洗马涌(驷马、司马涌)旁.洗马涌全长约5公里,亦符 合荔枝湾”十里红云”的描述。而今天泮塘的所谓荔枝湾 涌其实原叫做西关涌.我们也能从中了解到,正因为荔枝湾 闻名遐迩,她的名字才总会出现在广州的地图上.荔枝湾的 名字深深地刻在这座城市的记忆里,成为广州的印记之一. 为什么荔枝湾会位于在洗马涌一带呢?这不得不正本 清源,了解荔枝湾名称的来历。下面就让我们把荔枝湾的 传奇娓娓道来吧!
沿岸经典景观
自然风光
水乡秀色 芝兰湖景
人文风情
泥城码头 彩虹桥
广雅书院 南岸村 北宋民间瓷窑 对山园
自然风光
随着水系的不断延伸,荔枝湾水网纵横, 形成一派秀丽的风光.明代,荔枝湾的“渔 歌唱晚”,成为明代羊城八景之一.文人骚 客驻足于此,“一湾春水绿,两岸荔枝红”成 为荔枝湾景色的生动写照.这时荔枝湾仍 位于洗马涌一带,沿岸既有水乡秀色,也有 闲适的田园风光. “南岸好菜花,澳口好鱼虾,源头好丝瓜”, 荔枝湾附近的乡村遍布禾田菜畦,鱼塘基 围.果树长青,红云似火,荔影婆娑. 屈大均早年就在南海县西场生活,他在 《广东新语》这样描写荔枝湾的精致:”予 之生实在其地… … 所居前对龟峰,后枕花 田,白鹅潭吞吐其西,白云山盘回其东.泉甘 林茂,u有荔枝湾、花坞、藕塘之饶…”字 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家乡的怀念和喜爱.”
广州城市建设发展史论 文
广州城市建设发展史论文广州沙面建筑群的发展足迹与保护梁志钊200730250614指导教师吴运江学院名称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名称土地资源管理(双学位)论文提交日期2010年7月论文答辩日期年月摘要沙面是广州沙面岛的简称,其位于中国的对岸,是珠江上的一个人工小岛,地处白鹅潭北部,与广州大陆隔着沙基涌相望,面积约0.3平方公里,目前是多个国家驻广州领事馆所在地和在穗外籍人士的主要活动地区。
广州市荔湾区六二三路。
沙面岛现在既是一个历史古建筑保护区,也是个广州的城市公园。
岛上建筑多数是19世纪末期建造的,主要有领事馆一类的政治性建筑,教堂、学校一类的文化性建筑,银行、洋行一类的商务办公建筑……沙面的建筑基本属于西欧的形式和风格,它是我国保存完整的总体以英式和法式为主的西方古典建筑群。
此外,还有哥特式、新古典式等形状、风格各异的建筑。
本课题通过对沙面群建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寻求沙面群建筑如何在新建筑的冲击下的发展思路,并结合沙面的实际情况,提出对如何保护沙面群建筑的建议。
关键词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保护措施目录1 前言 (4)2 发展追溯 (4)3 发展现状 (5)3.1沙面群简介 (5)3.2规划简介 (5)3.3 建筑类型 (6)3.3.1拱券廊式建筑 (6)3.3.2新古典主义 (6)3.3.3折衷主义建筑 (7)3.3.4仿哥特式建筑 (7)4 对沙面建筑群保护的一些建议 (7)4.1从大局着眼,调整沙面功能 (7)4.2完善基础设施,充分利用沙面的旅游资源 (8)4.3协调各部门关系.共同保护利用好沙面 (8)4.4将沙面作为“广州近代历史风貌保护区”,加以开发利用 (8)参考文献: (9)1 前言沙面岛上有150多座欧洲风格建筑,其中有42座特色突出的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风格建筑,是广州最具异国情调的欧洲建筑群。
沙面大街2号-6号的楼房,俗称红楼,原是海关洋员华员俱乐部,高三层,红砖砌筑,南面和北面建有尖顶阁楼,仿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建筑风格;沙面大街54号的建筑,原是汇丰银行,仿西方古典复兴建筑风格,高四层,二层的外墙砌有通柱到三层顶,在西南面楼顶建有穹窿顶的亭子;沙面大街48号的楼房,是最具代表性的券廊式建筑,高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四周的走廊均为券拱形,外墙刷水洗石米;沙面大街14号的露德天主教圣母堂,规模虽小,结构简单,但在其入口处仍然为仿哥特式。
亚运后,荔枝湾的维护与发展(案例)
准备好了吗?跟上我们的脚步,一起走进西关荔枝湾。
亚运后,荔枝湾的维护与发展实施年级:六年级一、主题的生成西关是近代广州的缩影,同时也是广州城市文化的代表。
西关,作为广州市的老城区,有着悠久的历史。
借着亚运盛会在广州举办的契机,西关荔枝湾的复涌,成为了荔湾西关的一张富有代表性的新名片。
“一湾珠水绿,两岸荔枝红!”正是荔枝湾涌的最佳写照。
但随着亚运会的落幕,荔枝湾的维护与发展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于是我组织六年(6)班的全体学生,进行以“亚运后,荔枝湾的维护与发展”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本案例主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荔枝湾亚运前后的情况,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提高对荔枝湾维护与弘扬的责任感,并激发爱荔枝湾、爱西关、爱荔湾的情感!二、教师指导策略活动目标(一)让学生亲身经历以西关荔枝湾为主的探究活动,了解西关荔枝湾的历史、现状、以及荔枝湾涌的建筑特色,人文氛围,从而感受西关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在活动中,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有关西关荔枝湾的问题,制定活动计划,让他们学会查阅、整理从调查、采访、书刊、网上及其他途径获取信息的技巧,并从中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搜集整理信息资料的能力、懂得评价和欣赏他人以及同学间团结协作等实践能力。
(三)通过让学生对西关荔枝湾的探究,使学生体验实践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对西关建筑文化探究的热情和热爱西关建筑文化的情感。
活动准备(一)学生利用双休日与父母一起去泮塘荔枝湾游览,了解荔枝湾有哪些特色的建筑。
(二)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了解西关建筑的大概概况。
(三)让学生准备好开展活动所需的笔记本、文件夹和资料袋。
活动过程(一)确定研究主题本班学生在荔湾南源社区已居住了十多年,他们受家庭的影响,对西关的文化有一定的接触与了解。
通过与学生的交谈,发现他们对西关荔枝湾涌的复涌很感兴趣,特别是亚运结束后,对荔枝湾涌的维护问题更引发了他们的思考。
于是确立了“亚运后,荔枝湾的维护与发展”这一研究主题,并在主题确立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西关建筑文化的兴趣。
以广州西关为例,浅析历史环境中的城市设计
以广州西关为例,浅析历史环境中的城市设计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张,新老城区的矛盾日益凸显。
如何在历史环境中,保护城市记忆,更新旧城区功能体系以及公建路网架构,以及在新城设计中将老城区的肌理、形态与脉络延续,使之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部分,已经俨然成为当今城市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着重以广州西关老街区改造为案例,结合一些经典理论和当今观点,简明的分析在历史条件下的城市设计所面临问题,并结合我们本学期的设计作业内容,在一名城市规划系学生的视点上,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广州西关;历史街区;城市更新改造;城市设计;保护性规划;弘扬城市文化1.理论导入:“拼贴”理论与城市可持续发展集合1.1背景城市,不同于它的名字,一“城”一“市”并不足以解释一座城市的全部内涵。
其实,在某种角度,城市更像是一个会呼吸,会生长,会不断进行新陈代谢的生命体。
更新,无论何时都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必经历程:一方面,完善旧城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条件,美化环境复兴城市经济;另一方面,倘若引导控制失策,城市的历史则会在建筑机械的轰鸣声中消失殆尽。
雅典卫城,被绝对保护的城市废墟二战后,西方掀起新一轮城市建设的高潮,通过“推倒重建”的暴力手段,以强制割断城市历史记忆为代价来换取全新的城市秩序的方式,最终被证明得不偿失。
于是,在上世纪60、70年代,随着对历史街区价值认识的深入,以英、法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和日本等国先后各自的历史街区的保护法与相关规划法。
1976年联合国《内落毕建议》中更是明确指出“历史街区的社会方面、历史和实用方面的普遍价值”。
此后,历史街区便逐步被纳入了城市规划设计体系之中,成为城市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
1.2 旧模式评估与新理论引入如何才能在规章制度的约束下进行城市的更新改造呢?恢复重建必然是保护老区的最佳方式,但实际操作层面却面临着来自产权,城市功能布局及维护层面的一系列挑战。
因此,更多地区的老城复兴更多依赖于盛业经济利益的驱动,通过置换的手段,将原有住宅和小商业用地置换成大型商业与共建。
浅析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传统骑楼商业街区
浅析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传统骑楼商业街区作者:郑子敏黄华明来源:《戏剧之家》2018年第10期【摘要】建筑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更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在某个时代的一个缩影,广州的骑楼建筑形式主要是由西方外廊式建筑演变而来的,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社会经济和风土人情下产生的建筑形式。
随着广州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对旧建筑进行保护和维护是我们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广州;恩宁路;骑楼商业街区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0-0141-01广州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夏季时间长且气候炎热,雨水和阳光较充足。
因为受到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影响,在广州的街头经常会出现骤雨和暴雨的天气,人们出门都会随身携带着雨伞,随时遮阳挡雨。
在广州市内有非常多的古建筑和旧址,骑楼就是其中较为出名的一类古建筑,主要分布在广州荔湾区、越秀区一带,本文主要是探讨广州荔湾区恩宁路一带的骑楼建筑。
一、广州恩宁路骑楼的历史演变及其时代背景在1931年,恩宁路的一头有两条村子,一个名为恩洲村,另一个名为宁溪村,在修建恩宁路的时候,必须穿过这两个村,后来双方协议将这条路命名为恩宁路。
如今恩宁路与龙津西路、第十甫、上下九步行街骑楼相连接,成为全市最完整和最长的骑楼街。
随着广州不断的城市化发展,新旧建筑在这座城市共处,城市的一些新建筑、新的交通都会给旧建筑带来一定的影响,如何让新旧建筑在这座城市得到和谐共处,这成为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骑楼是一种外廊式建筑,在现代一般认为骑楼最早是起源于印度,是英国殖民者先建造的,称之为“廊房”。
骑楼建筑在广东、福建、海南、广西及其周边地区都非常常见,最开始是风靡于东南亚地区,由海外华侨带回家乡,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城镇的主要建筑形式。
骑楼是一种近代的商住建筑,一楼作为经商的用途,楼上住人,一楼沿街面后退并留出公共人行空间,广州的骑楼主要是建在马路的两侧,跨越人行道而兴建的,建筑的下层部分做成柱廊或人行道,用以避雨、遮阳、通行等。
老广州荔枝湾的研究报告
荔枝湾的研究报告2010年12月27日,去广州荔枝湾公园参观各种景色.主要参加人员:集体全班同学与老师.主要目的:欣赏荔枝湾的文化.主要摘要:荔枝湾的特色桥桥皆景致,步步见风光“十里红云,八桥画舫”——文献中关于历史上荔枝湾风光就有如此迷人的描述。
据荔湾区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恢复荔枝湾昔日的美景盛况,唤起人们对千年历史的回忆,在荔枝湾涌的整治建设中尽量复现旧日的文化景观元素,除了岸上的历史建筑,较引人瞩目的便是新建的几座古式景观桥梁。
据悉,在涌面上共规划设计了五座桥梁,全都是仿古风格,并参照了包括海山仙馆旧图片等历史资料进行设计,具体样式各不相同。
通过向社会征集到的五个桥名,除了龙津与至善两桥名外,其他三桥桥名均来自原“西关八桥”。
五条桥的起名和顺序也非常讲究。
从文塔数起,龙津、德兴、大观、永宁,再加上“至善”,正好形成一个序列:龙津是起首,以龙喻津,是对整条涌道的概括;德兴蕴含了道德兴盛的意义;道德兴盛然后蔚为大观;然后举世皆善,为“至善”;最后是永远的安泰宁和——“永宁”。
我们的走访,除永宁桥将在二期修建外,目前已建成的四座桥梁横卧荔枝湾涌的南北两岸,一侧是水畔长廊的湖光树影,一侧是历史建筑的古朴祥和,桥侧或渡口码头或亲水栈岸,将构成荔枝湾的著名景观“碧溪五渡”。
泛舟河上,水质清幽,平均1.5米深的涌底清晰可见。
两岸亭台楼阁廊榭错落有致,四座石桥各具风情,不同河段两岸栏杆造型各异,小桥、流水、西关风情建筑一起构成一幅精致典雅的园林图画,可谓“桥桥皆景致,步步见风光”。
据设计师介绍,在短短约800米的荔枝湾涌两岸,栏杆造型多达13种,古典的、现代的,北方风格的、岭南特色的,东方神韵的、西方情调的,各显其趣,注重与周边建筑风格和谐搭配。
张广宁在视察时对这种设计理念也表示肯定:“荔枝湾涌要成为一个浓缩西关文化的载体,下一步,要结合旅游开发,深入挖掘西关文化,为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增添新的光彩。
基于POI数据的街道地名地理环境要素分析——以西安市城六区为例
基于POI数据的街道地名地理环境要素分析——以西安市城六区为例王晓男;李开宇;王远;崔哲【摘要】街道地名作为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包含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基于POI数据并借助ArcGIS技术,对西安市城六区1609条街道地名分布的景观特征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①城六区街道地名总数人文景观类大于自然景观类.②自然景观类街道地名中:方位类街道地名数量最多,且在这六个行政区内分布较均匀,都占有很大比例;有关水文的地名分布整体与城六区的水系分布一致.③人文景观类街道地名中,有关美意和历史文化类的名称最为活跃,同时有关数字类的街道地名也占有一定比例.研究认为:西安市城六区街道地名分布特征与整个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紧密相关.【期刊名称】《云南地理环境研究》【年(卷),期】2018(030)006【总页数】7页(P58-64)【关键词】POI(兴趣点);街道地名;地理信息系统;地理环境要素【作者】王晓男;李开宇;王远;崔哲【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陕西西安710128;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陕西西安710128;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陕西西安710128;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陕西西安7101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81;K901.60 引言文化景观一直是文化地理学的研究重点,地名是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1]。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地名不仅因为它经常反映语言和种族起源的空间分布,具有可悟的一面。
当它出现在定居点、道路、田野、标牌和公告牌中时,它又是直观的。
因此,地名属于既可悟又可视的文化景观[2]。
地名不仅记录了各种文化景观信息,如国家的兴衰、社会变迁、经济生活和军事活动等;又反映了当地发展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征。
在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的媒介作用;并为地理学、民族学、语言学、历史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3-5]。
广州西关的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
广州西关的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早在隋唐之际,广州的西部地区就为中外商贾聚居之地。
在蕃坊一带,众多各国商人"列肆而市",已经形成了繁华的商业与聚居区。
从那时起,便开始推行较为自由的市场和贸易制度,同时完备的服务业也都体现出多彩的风貌,城市商业文化之传统相当久远。
到宋、元二代,广州市舶贸易得到持续发展,许多异域文化不断渗入。
由于本地南越族文化能够吸纳自中原迁入本地的汉族文化,所形成的广府文化形态也得到自身更新和发展。
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随着人员交流往来的增多也影响到广府系地区和广州的文化与风俗。
这时的市民文化也在经济发展和与外界交流的作用下趋于多层次化和多样化,反映出广州商业社会的开放式性格的一面。
明代广州城内商业仍旧十分发达,商品丰富、人口密集,城南、城西是最繁华之地,城中众多富贾巨商居住于此,从而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商业与住宅混合住区。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封闭了闽、浙、江三地海关,唯留广州粤海关对外通商,即实行"一口通商",并委托建立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的"十三行"协助管理广州海关的对外贸易事务。
这无疑极大地刺激了广州的贸易发展,并为十三行所在地及邻近地区城市经济和空间环境的发展增添了动力。
在此后的约150多年时间里,广州的商业贸易得天独厚的地位得到高度发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
恰值此时,西方先进的天文学、数学、地理学、炮术、物理学、医学、建筑学、美术等方面的新成就,由西方的传教士们先后带入我国,其中大部分学科登陆我国的第一站便是广州,使广州社会文化进一步丰富起来。
随之而来的西方思想意识也相继涌入,令人们眼界大开。
广州西关地区的发展同以上这些历史背景相关联。
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范围不断扩大,道路拓宽。
清代中期至民初,城区建设逐步突破原有旧城范围,向东西开拓。
1921年2月15日公布实施《广州市暂行条例》,使广州市城市现代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也使广州原有的城市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关于海珠区历史人文资源保护利用
关于海珠区历史人文资源保护利用的调查和思考海珠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海珠区具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组成部分。
切实保护和充分利用好我区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对于提高我区的文化品位和知名度,推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加快实现区委提出的建设“文化海珠”目标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我们对全区历史人文资源开展了深入的调查,还学习考察了黄埔、荔湾、越秀等兄弟城区的先进经验,对如何进一步推进我区历史人文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进行了思考和研究。
一、我区历史人文资源保护利用现状海珠区名胜古迹、遗址旧址众多,现在全区登记在册的历史人文遗迹有近280个,被确定为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共29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4个,市级24个。
目前,市划给我区管理使用的邓世昌纪念馆等7个文物保护单位全部建立了记录档案,设立了“保护标志”。
区内有世界深入大陆最远、广州桑海沧田见证的七星岗古海岸遗迹,有“千年商埠”--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黄埔古港遗址,有象征“书画之乡”的岭南画派创始发源地“十香园”,有著名的道教胜地纯阳观,佛教胜地海幢寺,有建于明代的云桂桥、琶洲塔、赤岗塔等明清风格的建筑,以及众多的名人故居。
海珠区也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历史传统的城区:150多年前发生的“洲头咀抗英”斗争的伟大胜利,使得广州的抗英斗争史上有“北有三元里,南有洲头咀”之说;有民族英雄邓世昌的故居邓氏宗祠,孙中山先生领导北伐和国民革命时先后两次建立的大元帅府旧址,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抗日烈士卫国尧的故居及纪念馆,广州市第一任的宣传部部长陈复烈士墓园等。
近年来,海珠区政府利用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先后对“十香园”、“卫氏大宗祠”、“纶生白公祠”、“七星岗古海岸遗址”、“马涌桥”进行日常的保护和修缮,但作为一个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老城区,我们对历史文化的发掘保护还十分有限,在这些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上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十香园”庭园荒芜,仅存的“紫梨馆”屋顶、墙体有裂缝和倾斜;“纶生白公祠”墙体裂缝、屋顶漏水、横梁腐烂;七星岗古海岸遗址石块表面风化,围墙内外出现多次违章建筑,破坏严重;海幢寺与海幢公园合一管理工作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道教纯阳观周边环境整治不力,四周民居拥挤,布匹市场密如蛛网,道路窄小,秩序混乱,经常堵车,游客和信众甚感不便;“邓世昌纪念广场”、“纯阳观广场”、“十香园”重修、太古仓大板仓以及小洲村古建筑群保护开发等规划建设工作推进缓慢;“成珠”、“三如”等传统老字号因缺乏有效的保护扶持措施,未能在“商务海珠”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荔湾区的历史文化景观写作文
荔湾区的历史文化景观写作文1、十三行广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闻名中外的千年贸易之都;而十三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和见证地。
十三行大致的位置为东至仁济路、西至杉木栏路,北至十三行路,南至珠江之间的区域。
从1757年至1852年,十三行独揽我国对外贸易85年。
当时的清政府既然必须对外开放广州对外贸易,但又必须避免外国商人轻易与中国商人经商,于是创建和实行一种“以官制商,以商制夷”的措施,即为选定一些商人做为中介同外国商人展开贸易,这些中介商人所开办的对外贸易的非政府称作“洋货行”,又称十三行。
这样,偌大的中国对外贸易就分散在广州,由十三行行商居间贸易。
2、荔湾广场荔湾广场,位于广州市最繁华的黄金地段----下九路。
是一座占地四万多平方米、拥有六层共十四万平方米的商场、两千多间商铺及八幢共一千六百多套豪华住宅,建筑面积共三十一万平方米,集居住、饮食、购物、娱乐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商住群楼。
从1995年已经开始存有商家在此经营水晶半宝石产品,2001年已经开始构成专业半宝石水晶市场,目前发展成东南亚规模最小的半宝石系列商品专业批发市场。
主要就是以水晶半宝石居多,70%的商家源自海丰可以塘,其余存有源自江苏东海等地的。
主要以厂家直销批发为主,其次是个体经营者,有商家表示正向成品批发市场转型。
种类齐全、产品丰富,有万余产品在此展示,年销售额达40—50亿元。
3、上下九步行街上下九商业街全长800米,存有骑楼式建筑238间,所建20世纪初,就是经国家商业部核准的广州市第一条商业步行街。
上下九步行街上布满各中、高级百货公司,附近除了西来初地、华林寺、玉器圩、酸枝街、古董街等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街,全国最小的农贸杂市一条街清平路更是驰名国内外。
上下九步行街自1995年9月30日开通后,经过10年的发展,日均人流量已达20万人次,周六日的人流量可达三四十万人次,每年黄金周日人流量高峰期可达60万人次。
据了解,上下九步行街实际包括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路三条街巷,全长1218米,共有各类商业店铺300多间数千商户。
不曾间断的更新
不曾间断的更新广州·荔湾区·源胜街——源胜街的从属背景广州城位于珠江三角洲北缘,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广州的旧城区通常是指越秀区、东山区、荔湾区和海珠区,其中荔湾区位于城市的西部,古有“西园”[[2] “五羊旧多园,在城西者曰西畴,吴光禄所种梅花最盛。
五里至荔枝湾,南汉显德园在焉。
又五里为三角市,中为花田,汉素馨葬处也。
半塘有花坞,华林园皆南汉古迹,其地总名西园。
”《广州城坊志》黄佛颐著,钟文点校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2]之称。
至今,荔湾区的大部分区域仍延续旧称,为“西关”[[3] 《粤台征雅录》中言“羊城西郭外,其地统名为西园,即俗称西关也”。
《广州城坊志》黄佛颐著,钟文点校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3]。
源胜街历史沿革源胜街,一个多世纪前的河池洼地、鱼米之乡,今日则是闻名中外的工艺品市场。
纵观其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中有着不同的发展主题,这个由郊区农村向旧城中心区商业街区发展的历程可分为六个时期。
2. 1田野洼地的郊区农村根据有关资料记载,历史上广州西关曾是城西的沃土农地,水道纵横,宜蔬,多池塘之利。
随着城区建设的发展,土地被开发。
至清代,上、下西关农田与村落仍占很大片面积[[4] 广州市荔湾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州市荔湾区志》第三章,第一节,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4]。
当地村民筑起不少堤围,俗称为“基”,与之配合的梪涌(即排水沟)则多为东西走向,向西面排出围内积水。
后来,店铺沿基建立,基上开街,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些基围开筑为现代马路,昔日基围原貌不复存在。
当时主要的基围有四条,分别是高基、西乐围基、永安围基堤和带河基。
今日源胜街的位置处于当时带河基的南端,有荷溪涌流经此地。
荷溪涌是上西关涌的南源水道,由泮塘东南伸过宝华路等道路至汇馨街分为两支。
北支通过高基,属围口涌,即围田内的排水河道。
南支在明代已通至长寿寺,为上西关涌南源的主要河道。
城市历史文化提升的经验例析
城市历史文化提升的经验例析海珠桥建于1933年,是广州市第一座跨江桥,也是全国首座钢桥。
海珠桥2012-2013年的抢修工程积累了丰富的桥梁大修经验,工程的经验总结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和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1.历史追溯海珠桥是广州人心目中“第一桥”,它的建成方便了珠江南北两岸人民的生活,促进了两岸的交流,加快了广州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并与海珠广场以“珠海丹心”的名义入选了1963年的羊城八景。
从马车时代,到轮船经过珠江的年代,到自行车王国时代,到汽车时代,再到现在地铁从珠江底穿过的时代,海珠桥是这座城市大半个世纪来历史变迁的见证。
历史上的战争曾对海珠桥进行严重破坏,解放后政府对海珠桥进行了修复,并在此后不断进行维护、扩建至现规模。
2.历史文化提升的思路(1)设计理念“修旧如旧”,贯穿“翠绿掩映展风华,虹桥夜韵映珠水”的设计思路,从海珠桥的沧桑历史着手,在海珠桥的景观上体现广州历史变迁与发展的全过程。
让每一个经过海珠桥的游人能了解到它曾经光辉璀璨的历史与命运惨痛的遭遇。
它身上发生的每一个事件都印记着广州历史的发展,设计方案以海珠桥经历的六次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以情景雕塑与桥架工业钢材结合的形式表达海珠桥六大历史事件,使人们在感受历史变迁的同时,又能感受到桥体的现代工业美感与时代的进步。
边桥的设计理念以“江上步行街”为设计主导方向,力争使海珠桥成为一条生态、优美、传承古韵的江上绿道。
(2)主要手段海珠桥危桥抢修项目所处地段是以城市景观为主的地段。
其中,桥梁整饰工程中包括边题字、园建、雕塑、灯光、人行桥的铺装整饰、边桥栏杆及灯柱改造等内容,对海珠桥景观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3.题字1933年海珠橋落成时,曾在中跨钢梁上镶刻有“海珠桥”3字。
这3个字由粤籍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胡汉民题写,其手书原件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据介绍,这份珍贵墨宝的原件,目前正在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展出。
海珠桥在建国前的战争中被炸毁后,重建的海珠桥将这3个字去掉。
20世纪90年代广府文化研究概述
学术研究 2004年第3期20世纪90年代广府文化研究概述◎甘于恩 贺敏洁 黄碧云 [摘 要]广府文化是岭南文化中影响最大的亚文化。
本文回顾广东地区20世纪90年代研究广府文化的概况,点评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学术表现,并指出在广府文化研究上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广府文化 90年代 研究概述[作者简介]甘于恩,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汉语方言、辞典学、应用语言学及文化学研究;贺敏洁、黄碧云,暨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广东 广州,510632。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4)03-0115-04一广府文化指以广州为核心、以珠江三角洲为通行范围的粤语文化。
它从属于岭南文化,在岭南文化中个性最鲜明、影响最大。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地区对广府文化的研究极为重视,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取得了诸多进展和成果,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1)对广府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广府方言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绩突出。
主要有:詹伯慧、张日 主编、甘于恩等参编的《珠江三角洲方言综述》(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李新魁、黄家教、施其生、麦耘、陈定方的《广州方言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李新魁主编的《广州方言志》(广州出版社,1998),这些专著深入揭示了以广州话为代表的粤语方言的重要特点,加深了人们对粤语的认识。
此外,詹伯慧、甘于恩等的《广东地区社会语言文字应用问题调查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以广州等地的语言文字应用为研究重点,不少内容也涉及与文化的关系。
(2)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出资赞助的《岭南文库》和全省高校协作的《岭南丛书》,以广府文化的比重最大,其中有曾昭旋的《岭南史地与民俗》,杨万秀、钟卓安的《广州简史》,李新魁的《广东的方言》,罗一星的《明清佛山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关履权的《宋代广州的对外贸易》,耿云志和崔志海的《梁启超》,钟文标点的《广州城坊志》以及一批历史名人文集。
城市游憩驱动下的传统社区肌理重构研究_以广州荔湾湖公园社区为例
2006年第5期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15,2006 (总第140期)Journal of Fujian N ormal U niversity(P 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General,N o1140城市游憩驱动下的传统社区肌理重构研究)))以广州荔湾湖公园社区为例甘萌雨1,朱2(11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福建福州350007;21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摘要:广州旧城荔湾湖公园一带是传统的贸易商业地和岭南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近年来城市游憩产业发展已成为该社区重要的经济支柱和旧城更新、城市社区重构的价值取向。
本研究利用景观判读、深入访谈和问卷调查法,针对社区肌理物质和非物质的双层属性,研究社区尺度的历史表像、空间肌理、交流特征、环境尺度和文化符号,进而从物质和非物质角度剖析城市游憩业发展带来的社区肌理的重构。
关键词:城市游憩;社区肌理;城市意象;场所精神中图分类号:K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285(2006)05-0167-06一、研究背景后工业时代,人们对城市本身的性质有了新的认识,城市的商务、零售、游憩、娱乐功能日益突出。
重视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保持传统的历史肌理和浓郁的文化氛围成为旧城更新的焦点和社区人文关怀之体现。
与此同时,城市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旧城改造和城市化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要求从社区的角度重新审视和判读城市发展进程。
城市更新的重点在于它/努力改善交通问题,积极创造游憩场地、户外空间和优美的社区环境,并为大众提供了良好的居所0(Charles Abrams,1960,转自陈则明,2000)。
关注社区发展的城市更新不仅仅是为更新衰败地区面貌进行建筑拆建,而是进行社会救助。
对建筑环境进行更新不再是单纯地从物质到物质或从经济到物质,而是从社会和文化的高度重新诠释城市的物质环境;不仅仅注重城市物质形态的变化,更加注重所产生的城市社会文化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卷 第3期2009年5月地 理 研 究GEOG RAPHICAL RESEA RC H V o l .28,N o .3M ay ,2009 收稿日期:2008-06-16;修订日期:2009-02-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1067);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05ZD790008);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 ET -07-0889) 作者简介:朱竑(1968-),男,甘肃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文化地理学及旅游地理学。
E -mail :eesz hh @mail .sys u .edu .cn .城市演进视角下的地名文化景观———以广州市荔湾区为例朱 竑1,周 军1,2,王 彬1,3(1.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510275;2.广州市规划局荔湾区分局,广州510176;3.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350007)摘要:地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对承载历史意蕴和传承城市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文章选用1983年版和2003年版1∶5000荔湾区行政区划图,通过对比来反映广州老城区荔湾区地名的变更,发现经过20年快速城市化和城市内部发生的深刻变化,计有437个因各种原因已经消失的地名,348个新增地名,全区地名总体变化比率达到近43%;在变更的地名中,反映广州市荔湾区经济社会变化的地名最多,而消失的地名中则多属于历史街区地名。
这些都深刻揭示出在现代化快速城市化变化背景下,大城市发展、更新过程中诸多内在的规律,进而为城市有序发展、历史地段合理有效地保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地名演变;城市老城区;衰落与更新;城市指标;广州荔湾文章编号:1000-0585(2009)03-0829-091 引言地名作为一种既可悟又可视的文化景观,是区域文化在地表的凝结和保留。
由于地名的形成和发展与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交通、社会、民族、文化、风俗、语言文字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而,人们可以从地名中得到诸多直接或间接的文化信息,加之地名所具有的相当稳定性,它已经成为极具价值的、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富有价值的线索和证据的文化化石[1,2]。
总之,地名所体现的地域概念和地域精神既是地域文化的重要内涵,也自然成为研究地域文化不可忽视的基本要素[3]。
而有关地名产生、演化、流传等方面的研究业已成为文化地理学研究中重要且有价值的领域[4]。
然而地名本身的演化、变迁与城市的发展间也存在着密切而深入的联系。
过往对城市变化的关注,更多从城市化[5,6]、建筑景观的变化[7]、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8]、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9]、城市房地产发展[10]、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及建制[11~13]、城市经济区[14],以及城市文化产业建设[15]等方面着手,多强调城市宏观层面要素的改变,重视的是城市物质形体和城市形态的嬗变。
特别在研究历史文化名城或城市的历史地段时,焦点也多集中于对具体建筑或历史区域实体的保护或开发。
换言之,已有的城市研究更强调对承载历史意蕴、传承城市文化之实物的研究,而忽视或较少关心对城市地名在记载城市独特区域历830 地 理 研 究28卷史、标注城市变化步伐、印证城市发展、体现城市变化趋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本文认为,透过地名这一文化要素的梳理和分析,也一样能够从另一侧面洞悉城市发展、变化的轨迹,揭示在现代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大城市发展、更新过程中诸多内在的规律,进而为城市有序发展、历史地段合理有效的保护提供有价值的依照指标。
2 城市地名的特征 相对于一般地理学中对区域地名的研究,城市地名无疑呈现更微观、更具体的特点。
如陈正祥在研究台湾的地名———文化层分期时,经过核算,台湾计有地名7700个,若连同同名地名,可达到17800个。
其地名的分布趋势与人口分布完全符合。
人口密集的平原地区地名多,而人口稀疏的山地区地名少[16]。
司徒尚纪研究移民与地名的关系,在比较海南岛与雷州半岛的移民时,也发现海南527个地名中,有87个在福建省地图中找得到[17]。
印证了移民与地名之间的密切关系。
但前者是以台湾五万分之一的地图为蓝本来统计台湾的地名,而后者更是通过海南岛百万分之一行政区地图标注来研究彼此的关系。
在这样的大比例尺下,一个村庄,甚至一个城市仅仅只能是由一个地名来表示,从中体现的是宏观、大尺度的地名信息。
而城市地名则是一个包括行政区划、街道及住宅区、综合性建筑物名、交通地名(立交桥、环岛等)等在内的庞大体系,较之于一般的地名而言具有更微观的特点。
同时,城市地名也具有变化更迅捷的特点。
城市地名中街道名称的变化成为城市变迁最直接、具体和重要的记录。
而城市自身的发展和建设是影响其变化的重要客观条件。
从地名的使用功能来看,街道名作为符号识别系统,它记录了城市社会的变迁,是城市历史的化石,也是重要的城市文化资源[18]。
众所周知,过去习惯上仅仅把大街小巷及住宅区的名称作为城市地名。
它更多表达的是一个片区或地段的概念。
而新近的变化在于城市因为土地利用性质和利用方式的改变,城市地名从原来的片、线形态进一步地细化、分化和“点化”。
随着城市中越来越多大厦的出现,特别是一些具有标志性的巨量建筑物,原来的工厂、企事业单位、街区的名称逐渐部分被建筑地名所代替[19]。
然而,目前对城市地名的研究,主要是从管理的角度来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区地名管理问题[20]。
而从地名文化角度来研究城市变化,特别是研究城市中历史地段在快速现代化进程中的变迁论题的工作,目前尚未见到。
本文选择广州市老城区之一荔湾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城市地名变化的研究。
透过对荔湾区地名的空间分布、变迁规律的研究,不仅可为荔湾文化的演变、互动提供依据,同时还可以从老地名的继承、新地名的出现、不同地名的空间转移、诸多地名的时代演进等特征中挖掘出反映丰富、复杂的城市变化信息。
也就是说,对荔湾区地名演变诸多规律的研究,也可从一个侧面印证、阐释城市变化中的诸多现象,为广州老城区的衰落和更新找出具有说服力的证据和独特新颖的衡量指标,还能够通过倡导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保护和留存历史地名来保护历史文脉、延续城市文化,进而为现今城市规划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3 广州市荔湾区概况及其地名特点3.1 荔湾区概况 荔湾区是广州市一个老城区,旧称“西关”、“西园”(图1,图2)。
明清时期,广州旧城因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商业和生活需要,加上城市发展北限于越秀山、南限于珠江, 3期朱 竑等:城市演进视角下的地名文化景观———以广州市荔湾区为例831东部多丘陵台地,只有河流冲积物形成的西关平原有大片土地可供利用,为当时广州大面积的纺织工厂和住宅建设提供了理想用地。
荔湾地区故以其交通便捷成为广州西面的门户。
通过西江、北江及其支流,连通陆路,加之白鹅潭周边作为广州对外口岸的码头及西关平原纵横的河渠为运输货物提供了便利,荔湾区随之发展成为广州西城主要的商业街圩。
甚者随明怀远驿、清十三行等的设立,也使历史上的西关地区成为闻名遐迩的外贸商埠。
这样的格局一直延续到近代。
独特的历史也使荔湾成为岭南园林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如千年名胜荔枝湾;独享外贸特权近百年的十三行;创下岭南园林之冠和为发展岭南文化作出过贡献的海山仙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家祠和沙面欧陆建筑群,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广州佛教“五大丛林”之一的华林寺、道教真武帝庙、近代广州工人反帝斗争丰碑“六二三”沙基惨案纪念碑、蒋光鼐先生故居、西关大屋等。
另外,有孙中山、詹天佑等名人生活、工作过的足迹多处,还有清末洋务派官员两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广雅书院和民国陈济棠主粤时期开发的西村工业区遗址,以及广州著名商业购物场所上、下九路等均集中于这一区域,从中可以窥视该区域在广州历史文化中的重要性和典型性[21]。
改革开放以前,工业、手工业、商业是荔湾区的主要支柱产业。
改革开放以后,荔湾区内的工业企业逐步迁出。
特别是近年以来,荔湾区通过打造商贸旅游,以及有重点地在沿江、沿湖(如荔湾湖、流花湖等)发展房地产业,荔湾区作为广州的传统老城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昔日的工业区逐步成为商业繁荣、旅游兴盛、人居乐土的美好家园。
而改革开放20余年来的变化信息和规律则浓缩于反映城市变化的地名上。
故通过对新旧地名的解读,可以洞悉这一城市历史地段兴衰和更新的信息。
3.2 荔湾地名的主要特点 所有地名都有其特定的起源,或取之地形、地物,或成之以意念、传说、历史、风情等。
一个城市,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自然环境下形成的。
因而,城市地名无不与山、水、乡土、商贸、文化等息息相关,且都有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
荔湾区的地名也是如此。
从1989年出版的《广州市地名志》来看荔湾区的地名,大抵分为政区地名、聚落地名(包括道路名)、自然地名、人工建筑地名、企业地名、文化地名、历史地名等几大832 地 理 研 究28卷类[21]。
聚落地名一般又分为道路和街巷、片区。
道路多以路为通名,再前置方位或独特意义的专名。
由于此区为历史老城区,路名中多有前文所述代表着历史和过去的老地名,如龙津路、恩宁路、珠玑路、如意坊路等,多吉祥、美意。
也有些地名是从以前的集市等转化而来,如桨栏路就曾经是船桨集市。
还有一些为纪念特殊事件而专门命名的地名,如六二三就是为纪念1925年6月23日沙基惨案中牺牲烈士而专门改名的。
当然更多的道路地名只是现代简单标示方位的路名,如东风西路、环市西路、站西路等。
而街巷、片区地名则较多地涵盖了一些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地名,如大量以坊和里为通名的地名。
前者如镇龙坊、洞神坊、新兴贤坊等,后者比较集中,如晚景里、杨仁里、安畴里、和息里、永济里等。
此外,还包括一些比较特殊的地名,如十善间、斗姥前、豆腐亩等,以及一些以巷、街、园、村等命名的片区地名。
但这几种分法地名之间明显有相互交叉、叠合现象。
如聚落地名之道路名多宝路、逢源路、第十甫路,既是聚落地名,其实又是典型的历史地名。
庚戌《南海续志》中就提到“多宝桥在多宝路”、“逢源市在逢源街”,说明了这些地名的久远历史。
而第十铺(甫)路则可在更早的乾隆《广州府志》中看到“洪圣西庙在南海神,在太平门外第十铺,嘉靖十三年建”等说法。
而这样的历史地名在荔湾区比比皆是。
如已经成为西关知名地名的怀远驿,则在《明史·食货志》中就有记载“洪武初,设市舶司于太仓黄渡。
寻罢,复设于宁波、泉州、广州。
广州通占城、暹罗、西洋诸国,皆恭顺,任其时至入贡。
永乐初……,三年,以诸番贡使益多,乃置驿于浙江、福建、广东三市舶司以馆之,广东曰怀远”。
从中可以管窥这些地名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
而《广州市地名志》所列的荔湾历史地名中,柳波涌、荔枝湾等无疑也具有自然地名的特征。
有些自然地名,如沙面,本是因珠江中冲积而成的沙洲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