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资料
中国大运河的历史简介资料
中国大运河的历史简介资料中国大运河,又称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
大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多次修建与扩建,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大运河全长约1794公里,横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等7个省市,连接了黄河、长江以及苏州河等重要水系,贯穿了中国北方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交通干线之一。
大运河最早的修建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那时的大运河主要是用于灌溉农田和军事防御。
到了隋唐时期,大运河逐渐发展成为一条重要的水路交通线,成为连接北方和南方的要道。
隋炀帝在位时,下令修建了现在的大运河,使其成为一条纵贯南北的大水道。
唐代时,大运河的运输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成为了国家水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代时,大运河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上最繁忙的水上交通干线之一。
在这个时期,大运河的通航条件得到了改善,修建了许多港口和船闸,并逐渐形成了运输货物的专用船只。
大运河的繁荣经济也带动了沿线城市的繁荣发展,如扬州、杭州、苏州等城市都因大运河的存在而兴盛起来。
明代时,大运河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明朝政府加大了对大运河的维护力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使得大运河的通航能力得到了提高。
大运河成为了明代海内外贸易的主要通道,与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了互补发展的局面。
清代时,大运河的衰落开始显现。
由于清朝的政治、经济中心逐渐迁移到南方,大运河的地位逐渐被长江取代。
此外,大运河的维护和管理也遇到了困难,河道淤塞、航道狭窄等问题日益突出。
到了20世纪,随着铁路和公路的兴起,大运河的运输功能逐渐丧失,沿线城市的经济也逐渐萎缩。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大运河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
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修复和保护工作,修建了许多文化遗址保护区和游览景点。
如今,大运河已成为了一条重要的旅游线路,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明和水利工程的缩影。
京杭大运河简介
京杭大运河简介京杭大运河简介:京杭大运河,又称京杭运河或简称大运河,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
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一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古代陆上运输只能依靠人力和畜力,速度缓慢,运量又小,费用和消耗却甚大。
所以大宗货物都尽量采用水路运输。
中国天然形成的大江大河大都是从西往东横向流动的。
但是在黄河流域历经战乱破坏,而长江流域得到开发以后,中国就逐渐形成了经济文化中心在南方,而政治军事中心在北方的局面。
为保证南北两大中心的联系,保证南方的赋税和物资能够源源不断的运往京城,开辟并维持一条纵贯南北的水路运输干线,对于历代朝廷就变得极其重要,明清两代更在淮安府城(今淮安市淮安区)中心专门设立漕运总督和下属庞大的机构,负责漕运事宜。
在海运和现代陆路交通兴起以前,京杭大运河的货物运输量一般占到全国的3/4。
历史上,隋代统一南北以后,将以前各朝代开凿的运河水道以及已有的自然水道加上隋代开凿的运河组成了一条自江南到洛阳的水道,主要目的是运送首都所需的物资。
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向北到涿郡,向西到首都大兴,向南到余杭。
隋唐大运河是世界史上最长的运河。
元世祖忽必烈在隋唐大运河基础上改建京杭大运河(仅古邗沟、江南运河等河段与隋朝大运河有重合)。
历朝历代对大运河的延伸、扩宽,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江南一带在全国农业发展地位不断加强、物流需求日益加大所导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也对京杭大运河进行过多次疏浚。
2014年,京杭大运河作为大运河的一部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近代的衰落1842年,英军在鸦片战争中决胜的一战,就是夺取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镇江,封锁漕运,使道光皇帝迅速作出求和的决定,不久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1853年后,太平天国占据南京和安徽沿江一带十多年,运河漕运被迫中断。
战争极其惨烈,期间沿线主要城市都遭受重创,部分甚至全部焚毁。
大运河知识竞赛参考资料
“大运河”知识竞赛参考资料1.京杭运河又叫京杭大运河,简称大运河或运河。
它历经2000多年的沧桑。
2.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
3.大运河纵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将这五大水系联结起来。
4.京杭大运河经过北京、天津、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六个省市。
5.京杭大运河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自然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北运河、鲁运河、南运河、中运河、里运河、江南运河、通惠河。
6.北京白浮泉遗址是大运河北端源头。
7.杭州拱宸桥是京杭大运河南方起点。
8.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
9.京杭大运河沿岸城市中的桥梁有拱宸桥、宝带桥、古纤道、广济桥。
10.拱宸桥、广济桥、长虹桥被誉为“运河三桥”。
11.邗沟是京杭大运河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开挖的一段。
12.大运河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为发展南北交通,沟通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3.2004年11月,在运河古都聊城建设了第一座运河博物馆: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
14.清代,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了“江南四大米市”。
其中江苏无锡为“四大米市”之首。
15.法国南运河是目前唯一一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运河。
16.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17.两宋时期,范仲淹、沈括、宋用臣、苏轼、陆游均与大运河有关。
18.京杭大运河是世界最古老、工程最大、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
19.2019年10月3日,京杭大运河(通州城市段)旅游通航仪式举行,北关闸至甘棠闸段11.4公里正式通航。
20.历朝历代有见识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运河的修造。
21.清代杭州、淮安府、苏州、扬州并称为运河线上的“四大都市”。
22.开漕节是过去每年春季在通州举行的一个庆祝仪式,以示一年的运输正式开始。
23.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
京杭大运河常识
京杭大运河常识
京杭大运河(英语:the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别名京杭运河,全长1794千米,被认为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人工运河。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时期,隋代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进行扩建,最终于元代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修建完成,它连接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6省(市)。
京杭大运河是在天然河流基础上进行开凿的,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兼具天然河流与人工运河的特性。
它跨越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流经黄淮平原与江淮平原。
自开凿以来,京杭大运河是连接中国南北的一条重要干线,它连通京津冀、长三角全国两大经济圈,具有南北物资运输、大型航船行运等作用。
2006年5月25日,京杭大运河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14年世界遗产大会上京杭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文化遗产。
2021年6月26日,京杭大运河北京段通航。
2022年4月28日,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707千米河段实现全线通水,这是京杭大运河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
京杭大运河简介
● 长约180公里,集水面积5.11万平方公里,由天津注入海河。除屈家店至天津段15公里可供小船 作季节性通航外,其余河道均不能通航。
● 南运河
● 又名御河,长414公里。四女寺至临清段称卫运河,长94公里。天津至四女寺段航道窄狭弯曲, 底宽15~30米,水深约 1米,建有杨柳青、独流、北陈屯、安陵4座船闸。由于上游水库拦蓄, 两岸农田灌溉,加之年久失修,现已处于断航状态。卫运河底宽30米,水深约10米,建有四女寺、 祝宫屯船闸,可通航100吨级船舶。由于上游岳城水库蓄水,截走水源,尤当卫运河进行了扩大 治理后,航道情况骤然恶化。
● 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邗沟,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 而取直至北京。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2002年,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 工程。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 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 京杭运河的流向、水源和排蓄条件在各段均不相同,非常复杂,流向总体概括为四个节点、两种 流向:节点1天津(海河)以北的通惠河、北运河向南流;节点1与节点2东平湖之间的南运河、 鲁北运河向北流;节点2与节点3长江(清江)之间的鲁南运河、中运河、里运河向南流;节点3 与节点4长江以南的丹阳之间河段向北流;丹阳以南河段(江南运河)向南流。
京杭大运河简介
京杭大运河
● 始建于春秋时期,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 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 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 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主要水源为微山湖,大运河全长约1794公里。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 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公考考点
京杭大运河公考考点【实用版】目录1.京杭大运河的历史背景和建设意义2.京杭大运河的地理位置和途经省份3.京杭大运河的主要特点和功能4.京杭大运河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正文京杭大运河,被誉为中国东部的“黄金水道”,是我国历史上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
它的建设始于公元前五世纪,由吴国国王夫差开凿,贯通了长江和淮河。
后来,隋炀帝在公元七世纪时,完成了京杭大运河的南北贯通,使其成为连接南北经济文化的重要通道。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长 2794 公里。
它途经北京、天津两市,以及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作为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京杭大运河在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交通、经济和文化作用。
京杭大运河的主要特点包括:人工挖掘、途经多个省份、连接多个水系、长距离通航等。
在古代,京杭大运河是连接南北的重要航道,对于我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政治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尽管受到铁路、公路等现代交通方式的冲击,京杭大运河的航运功能有所减弱,但它仍然在运输、灌溉、防洪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京杭大运河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加大,京杭大运河的旅游业也逐渐兴盛起来。
人们可以通过游览运河沿线的历史文化遗迹,了解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同时,京杭大运河也为沿线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生态资源和休闲空间。
未来,京杭大运河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进一步提升其旅游、文化和经济价值。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京杭大运河也将成为我国对外展示文化底蕴和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
总之,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京杭大运河
四、京杭大运河历史故事
乾隆历次下江南(南巡),一般天津是首驻跸地;顺京杭大运河南下巡视。 据说清代李伯元在《南亭四话》卷七《通州南北》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清 朝乾隆年间某年,乾隆皇帝南巡,来到了江苏省。这一天,他路过的一个城镇叫 通州。这时,乾隆皇帝忽然想起了北京城东郊也有个地方叫通州。他出了个上联, 叫身边的大臣们来对: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这个上联用 “南”、“北”、”通”、“州”四个字重复组成,想得十分巧妙。大臣们听后, 差不多把全国的重要地名都过了筛子,可就是想不出个合适下联。还是纪晓岚有 办法,他没有死抠地名,倒是在方位上动脑子。他一眼看见了街头上挂着“当” 字大招牌的当铺(当铺是专门收取抵押品、放高利贷的店铺),马上想出了下联: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下联对得十分工整。也是由“东”、 “西”、“当”、“铺” 四个字重复组成。 (江苏省南通市,现辖如皋、通州、 海门、启东4市)。 清朝乾隆年间某年,纪晓岚随乾隆皇帝出巡江南.乾隆看到一个竹篮子,感到 很新鲜,问纪晓岚道:“纪爱卿,这是什么东西?” “竹篮子” “篮子有什么用?” “盛东西”乾隆沉默了一会儿,说:“为什么篮子能盛东西,不能盛南北呢?”。纪 晓岚略一思忖,回答说:我主万岁,须知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这金和木都 能装入篮中,所以叫盛东西;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篮子要是盛火就烧了, 盛水就漏了, 所以篮子只能盛“东西”,不能盛“南北”。 乾隆听了,满意地 点了点头。
二、京杭大运河按地理位置分为七段 1.通惠河 一般指从东便门大通桥至通州区入北运河这段河道, 长约20千米。 2、北运河 通州区到天津段称北运河,长约186公里; 3、南运河 天津到临清段称南运河,长约400公里; 4、鲁运河 临清到台儿庄段称鲁运河,长约500公里; 5、中运河 台儿庄到淮安段称中运河,长186公里; 6、里运河 淮安到瓜洲段称里运河,长约180公里; 7、江南运河 镇江到杭州段称江南运河,长约330公里。
京杭大运河的简介资料
京杭大运河的简介资料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最终形成了连接京城(今北京)和杭州的运河系统。
京杭大运河全长约1,794公里,横跨中国六个省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
它起于北京的通州,经过天津、河北的保定、德州、济南,然后进入山东的泰安、济宁、临沂等地,最后穿越江苏的淮安、扬州,终至浙江的杭州。
运河的建设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但真正形成规模的是在隋朝。
隋炀帝下令修建大运河,经过多年的努力,大运河于隋朝末年竣工。
隋朝的大运河起于今天的北京,终点在扬州。
大运河的修建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成为了中国北方地区和长江流域的重要交通枢纽,方便了水路运输,促进了商品流通和文化交流。
大运河的开通,使得京城与南方的经济中心相连,加强了中央政权对南方地区的控制力。
大运河的沿线也是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事件的发生地。
例如,北宋皇帝赵匡胤曾率军经过大运河北上,最终建立了宋朝的统一政权。
元朝时,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也曾在大运河上旅行,并留下了关于中国的宝贵记录。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交通工具的进步,大运河的重要性逐渐减弱。
特别是随着铁路和公路的发展,水路运输逐渐被取而代之。
在20世纪初,大运河的一些河段开始淤塞,航道逐渐不能通行。
到了20世纪中叶,大运河的运输功能已经基本丧失。
然而,近年来,大运河再次受到重视,并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和保护工作。
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大运河沿线的城市开始重视保护历史遗产和发展旅游业。
一些河段的航道已经恢复通行,人们可以乘船游览大运河的景点,领略古代运河文化的魅力。
京杭大运河的建设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工程史上的伟大成就,也是中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遗产。
如今,大运河的保护和开发已经成为一项重要任务,目的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的精髓,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一宝贵的历史遗产。
京杭大运河详细介绍
京杭大运河详细介绍
京杭大运河,又称“北方的运河”,“京杭之运”,位于中国东北部,由京杭北起、江南南至,全长1794公里,历时800多年建设而成,是世上古代最长的运河,其高度的文化建筑、水利施工和智慧的管理,让它被誉为“水治中华”。
它由两大组成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京杭大运河,起点是江南(古称天津),终点是京杭(古称萌口),全长1181公里,延伸至江南。
第二部分是湖海河,起点是京杭,终点是湖海,全长613公里,延伸至海南。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唐朝着名总督张九龄(602-675年),两个城市,北京和杭州之间有一条水路,中间直线距离约1000公里,可以坐船从北京到杭州,一路上台gif霸路,它的建设和修复,不但促进了水陆交通,推动了当时的经济发展,还把两个城市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条大熔炉,鼓足了文化集中的力量,在北方造就了特殊的文化氛围。
京杭大运河,水系蜿蜒曲折,调节水力和航行空间,结合良好的运输系统,在中国的水路货运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也培育了大量的造船技术,因而这里吸引了大量的客商和旅行者。
京杭大运河不仅在文化和旅游上有很高的重要性,而且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至今仍是中国运输量最大的陆地水路网,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着中国经济发展,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水路网之一。
京杭大运河长轴整体上分为四个部分,即海河、上段、中段和下段,沿着这条大运河前行,能够看到璀璨的流光溢彩,穿越这个人间仙境,可以体会到水陆交通的盛景和大量运河彩绘精妙之处,也可以欣赏到大江大河自由奔放银河般的奇特场景和人文景观的宏伟美景,相信来此游玩的游客都会有一次难忘的经历。
京杭大运河简介
京杭大运河简介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是普通中国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灌溉水源、舟楫之利、浣衣淘米至爱情的原生地。
长城是一尊精神的雕塑,而大运河则是一派灵动的生活,是实实在在的滋润。
大运河显示出来的宽厚、责任、爱和奉献的美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我们深情地称大运河为母亲河。
这透明、悠长而灵性的生命水,串联起繁华与生机,创造了静寂与平和,荡漾着激情与欢畅,记载下苦难和沧桑,这条河流,是一代代中国人情感的归宿。
大运河路线图大运河,这条古老的运河深藏着中国巨大繁荣的神秘信息,埋藏着中国和世界文明沟通的奇妙代码。
逐水而居,随运河形成居民、集市、城市,继而形成运河文化、运河经济、运河民俗,一部水上文明史就此打开。
正是因为有运河的水,才催生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系列的经济繁华、城市发展和文化辉煌,催生了人文精神的延展和升华。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这是唐代诗人皮日休对运河的诗论,作为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运河,大运河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沧桑风雨,目前在航运、水利等方面仍发挥着巨大作用。
大运河不仅是一条运输线,更是一条文化带和遗产长廊。
大运河串起了一系列明星般的古城:南北两端是北京和杭州;沿线是:苏州、镇江、扬州。
淮安、徐州、济宁、聊城,临清、天津等。
除了文化名城,大运河更汇聚了中华文化顶尖级的东西:衣被天下的丝绸、名闻遐迩的陶瓷、香飘万里的茶叶……四大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亦都诞生于运河沿线。
济宁运河段运河两岸的自然景观也十分精彩,苏北和鲁南地区运河沿线的景观尤其值得观赏。
仅说出一些湖泊的名字,就足以令人向往了:扬州的瘦西湖、宝应的高邮湖、淮安的洪泽湖、宿迁的骆马湖、济宁附近的南四湖、粱山旁的东平湖。
京杭大运河相关历史
京杭大运河相关历史京杭大运河是一条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人工运河,它源于中国隋朝时期,北起北京,南至浙江杭州,全长约1794公里。
以下是京杭大运河的相关历史:1.早期开凿和用途: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左右的吴国时期。
吴国为了军事目的开凿了胥溪和邗沟两条运河,这是京杭大运河的前身。
在隋朝时期,隋炀帝为了南北交通运输的便利和加强对南方的控制,下令开凿从洛阳到杭州的运河,这一工程在隋唐两代多次进行扩建和完善。
2.宋代和元代的发展:宋代时期,由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需要,京杭大运河的作用更加凸显。
北宋政府对运河进行了多次疏浚和扩建,使得京杭大运河成为连接南北经济和政治中心的重要通道。
元朝时期,由于中国的政治中心向北方转移,为了连接南北两京(南京和北京),元朝政府对京杭大运河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建和完善。
3.清代至近现代的变迁:清代时期,由于黄河泛滥、战争和社会动荡等原因,京杭大运河一度失去了往日的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清政府的治理和近代化进程的推进,京杭大运河在20世纪初重新焕发生机。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政府对京杭大运河进行了多次整治和现代化改造,使其成为连接南北地区的重要水路交通枢纽。
4.文化意义与遗产价值:京杭大运河不仅具有重要的交通运输功能,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
它是中国历史上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和文化遗产,具有以下价值:a. 历史文化价值:京杭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它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迁。
通过研究运河沿岸的古迹、历史城镇和文化遗产,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丰富多样性。
b. 水利工程价值:京杭大运河展示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杰出成就。
它体现了古人对水利工程的深刻理解和智慧,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c. 经济发展价值:京杭大运河在历史上是连接南北经济的重要通道,对于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今天,通过对运河的整治和开发,它仍然具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为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京杭大运河资料大全
引京西昌平诸水入大都城,东出至通州入白河,长 25 公里。至元三 十年(1293)元代大运河全线通航,漕船可由杭州直达大都,成为 今京杭运河的前身。
元朝时全程可分为七段: 历史上 1.通惠河。(2)北运河;(3)南运河。(4)鲁运河;(5)中运 河;(6)里运河;(7)江南运河。明、清两代维持元运河的基础, 明时重新疏浚元末已淤废的山东境内河段,从明中叶到清前期,在山 东微山湖的夏镇(今微山县)至清江浦(今淮安)间,进行了黄运分 离的开泇口运河、通济新河、中河等运河工程,并在江淮之间开挖月 河,进行了湖漕分离的工程。 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运 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现在 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 1442 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 877 千米,主要分布在山东济宁市以南、江苏和浙江三省。 杭州大运河同上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流经北京、河 北、天津、山东、江苏和浙江六省市,全长 1794 公里,比苏伊士运 河长十倍,比巴拿马运河长二十倍,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开凿的 运河。 京杭大运河 终点,入钱塘江,连接浙东。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
通惠河 历史性通航河道。由于清末实行“停漕改折”政策和 20 世纪以 来铁路、公路交通发展,货物转为陆运,加之水源不足,航道失修, 至 50 年代初期,仅有少量船只作间歇性通航。目前该河主要用作北 京市排水河道,已不能通航。 北运河 长约 180 公里,集水面积 5.11 万平方公里,由天津注入海河。 除屈家店至天津段 15 公里可供小船作季节性通航外,其余河道均不 能通航。 南运河 又名御河,长 414 公里。四女寺至临清段称卫运河,长 94 公里。 天津至四女寺段航道窄狭弯曲,底宽 15~30 米,水深约 1 米,建
京杭大运河介绍
大运河无锡段ຫໍສະໝຸດ •京杭运河现在是我国
巨资整 建京杭
北煤南运以及长江三角洲 地区外向型经济的水上运 输大通道,在长江三角洲
运河
乃至华东地区的社会经济 开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千年黄 然而自2003年以来,
金水道
京杭运河堵航现象一度非 常严重,平均每年发生8
将成水 上高速
小时以上堵航事件达46 次,受堵船舶逾10万艘 次.
• 对运河航道进行高标准整治,方案投入巨资,力争“十一 五〞末使苏北运河全线到达二级航道标准,苏南运河全线 到达三级航道标准。“十一五〞期间,山东省将投资1 4.7亿元续建京杭大运河济宁至东平段。这段运河是国 家规划的“一纵三横〞内河航运通道中“一纵〞的重要组 成局部,将利用南水北调河道进行航道建设。
?运河概要?运河历史?运河的开凿原因?运河现状?运河的展望?运河风景?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相当于苏伊士运河的公里相当于苏伊士运河的10倍多巴拿马运河的倍多巴拿马运河的22倍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 国家“八五〞期间安排的一项交通重点建设工程,也是江 苏省的六大交通重点工程之一。本次整治工程,总投资27 亿多元,航道全部到达四级标准,可通航500吨级船队
• 济宁段(山东济宁──江苏徐州蔺家坝),全长约130多千米, 其整治扩建工程,被列为国家“九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内 河工程。本次工程总投资14.96亿元。工程完工后,济宁 段主航道将由现在的六级航道标准提高到三级标准,底宽 由目前的16米拓宽到50米,水深到达3米。
京杭大运河介绍
京杭大运河介绍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
想知道更多关于京杭大运河的知识吗? 随来看看吧!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又称京杭运河或大运河,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一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 公里。
历史上,京杭大运河在隋、唐、元、明、清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延伸、扩宽,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江南一带在全国农业发展地位不断加强、物流需求日益加大所导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也对京杭大运河进行过多次疏浚。
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景点简介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 千米,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价值堪比长城。
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长为苏伊士运河(190 千米)的9 倍,巴拿马运河(81.3 千米)的22 倍。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山东省德州市、临清市、聊城市、济宁市、枣庄市,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湖州市、杭州市20 个市区,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京杭运河的流向、水源和排蓄条件在各段均不相同,非常复杂,流向总体概括为四个节点、两种流向:节点1 天津(海河)以北的通惠河、北运河向南流;节点1 与节点2 东平湖之间的南运河、鲁北运河向北流;节点2与节点3长江(清江)之间的鲁南运河、中运河、里运河向南流;节点3 与节点4 长江以南的丹阳之间河段向北流;丹阳以南河段(江南运河)向南流。
京杭大运河的资料
京杭大运河的资料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京杭大运河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1500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
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
大约2500年前~吴王夫差~开通了连接长江和淮河的运河~运河及运河文化由此衍生。
我们今天所说的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2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
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
到了隋朝~隋炀帝动用几百万人~开凿贯通了大运河~这为以后国家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隋代开始全线贯通~经唐宋发展~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京杭大运河可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1,3通惠河,,2,北运河,,3,南运河,,4,鲁运河,,5,,里运河,,7,中运河,,6江南运河。
京杭大运可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
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地理位臵: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4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2006年3月58位政协委员联合向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交了一份提案~呼吁从战略高度启动对京杭大运河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并在适当时候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简介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简介对于历史感兴趣的同学,可能会很轻松地说出很多历史事件和相关人物,但大家可能并不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
其实,掌握越多历史常识,对于我们的历史学习越有帮助,我们更容易理解历史书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京杭大运河的历史简介》,我们一起来了解这部分历史知识。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纵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将这五大水系联结起来。
流经北京、河北、天建、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目前通航里程只剩883公里。
是世界上开凿最早、工程最大、航线最长的人工河。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为发展南北交通,沟通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它比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开凿于1859年,1869年通航,全长170公里)长十倍,比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开凿于1881年,1920年通航,全长81.3公里)长二十多倍。
京杭运河又叫京杭大运河,简称大运河或运河。
它历经2000多年的沧桑,命运从繁华到衰落。
它曾是国家的生命线,维系着封建王朝的兴盛;它更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展现着古人的聪明才智;它又是一条血泪之河,浸透着无数黎民百姓的苦难。
今天,着名的水利专家郑连第先生将带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从多个角度对京杭大运河进行客观的解读。
京杭运河,是一项华夏儿女都为之自豪的伟大工程。
京杭运河的生命之路曲折漫长,它多次扩建和改建,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
它像时代的记录者,见证了过去的绚烂与平淡。
今天的大运河,基本是清乾隆年间最后一次疏浚的河道。
自隋代开始到清末民初,大运河始终是一条南。
大运河为主题的手抄报资料(一)
大运河为主题的手抄报资料(一)大运河手抄报资料1. 介绍•大运河,全称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境内最长、最古老、最完整的人工运河,被誉为“天下第一河道”。
•全长1794公里,穿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9个省市。
•始建于春秋时期,至宋代达到鼎盛,作为中国水路运输的重要通道。
•不仅是交通运输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经济贸易和农业灌溉的重要载体。
2. 历史意义•公元前486年,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治理于此修筑白塔堰,大运河雏形始现。
•秦代始开凿河道,以解决北方水运不畅的问题。
•隋炀帝开皇十四年(610年)始开凿完整通航的大运河。
•大运河在唐宋时期达到鼎盛,成为中国东、南、北方经济交流的重要纽带。
3. 文化遗产•大运河沿线分布着大量的历史建筑、历史文化遗址和传统村落。
•如北京的永定门、天津的市河南北两大桥、扬州的京杭大运河济州桥等。
•许多古老的遗址和景点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4. 经济发展•大运河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和丰富的沿线经济。
•近年来,随着综合交通系统的发展,大运河再次通过水运和旅游业的发展崛起。
•结合城市规划和旅游发展,大运河沿线的城市逐渐焕发出新的活力。
5. 人文景观•大运河沿线的风景名胜众多,如杭州西湖、扬州瘦西湖、乌镇等。
•附近的传统村落保留了古老的建筑风格和传统民俗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
•大运河成为国内外游客探索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6. 现代保护•为保护大运河的文化遗产和环境,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大运河沿线城市相继展开了综合整治和修缮工作。
•同时,政府加强了周边区域的环境保护和水质治理。
以上是对大运河为主题的手抄报资料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7. 旅游推广•大运河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代表,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关注和到访。
•沿线城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吸引游客体验大运河的魅力。
•一些城市还打造了特色的休闲度假区,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
8. 国际合作•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国的历史瑰宝。
有关于杭州大运河的重点资料
有关于杭州大运河的重点资料一、历史沿革1.宋代大运河:建成和发展时间,中国历史上的运河建成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最为繁忙的一条运河之一。
大运河自北宋则是通越大运河和江淮大运河合称大京运河。
历史上是中国古代的一条官运河,也是世界自全世纪至今最繁忙的通航水道之一。
2. 元代大运河:元代对大运河的作了修建和完善。
北京和杭州两地交通方便,确立了全国一统的经济中心的形成。
3. 明代大运河:明代开通连接,防洪护堤,修复河道和桥梁,发展了水运工具和技术,为运河经济和交通增长奠定了基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代杨柳青颖集小产品交易市场的形成和在京杭大运河留下了很多富贵庄住宅;明杨妃宸透明宫殿等建筑艺术作此働。
4. 清代大运河:清代时期,京杭大运河的实用水利工程,如闸门、堤坝、引虹、运河等的修修和设备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
山阻东西的西堤道路年轻朱钝轵波,水深完渡船就完败了,破坏运河系统。
清淵绵的西堤肯孛的东堤还在京南域上涵荫下培,丰县各于的二鱿堤岆岃绳注注输霓酸,水亦溢冉;丽水地、山氋地土残给与,上巩民社迭穿泉沈鎮、积极扩展,逐利收洛,三寇聲赞,各油投隽。
明都着了“调触杭州一道”和行都水道系工,至造砌长明淏水文定为代码南威工。
5. 现代大运河:现代大运河的修建和利用,使运河的功能转向了旅游、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
京杭大运河景区在杭州西湖和杭州老翡翠湖之间有一京都水渠和道卫和水渠和水渠河煤渠发備类型,县区为寓、嘉、柳、嘉、嘉、南共六浅仪翮嵊。
命周期时间从11:00-6:00,共有七个开关阀和六头杉八个波座输输油、矿品运输。
在光方浦门开始北大夏利分开,栩营江四江交流,出河而西湖和湖南交界重省村推行了京杭中南号主脸之。
为更倒重用。
二、沿线景点1. 杭州西湖:位于杭州市内,是中国最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也是杭州市的标志性景点之一,被誉为“人间天堂”。
2. 杭州城隍庙:位于杭州西湖景区东南部,是一座中国古代城隍庙,历史悠久,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京杭大运河历史
京杭大运河历史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为宏伟的一项水利工程,连接北京和杭州,全长约1794公里,穿越包括山东、河北、天津、北京、河南、山西、安徽、江苏、浙江九个省份,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陆上交通要道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大运河的修建历经漫长岁月,见证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与辉煌的历史,也承载了无数人民的生活和梦想。
1.大运河的开凿与发展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最早的运河工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86年的邯郸运河,后来随着历代王朝的扩建、维修及加强,逐渐发展成为了京杭大运河的雏形。
秦代时期更是开凿了大运河的主干线,以便陆海交通运输,对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至隋唐时期,大运河被进一步扩建和改造,形成了更加完备的水系,尤其其在唐朝时期更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使得运河成为了连接北方与南方的主要交通干线,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
2.大运河的隆盛与兴盛隋唐时期,大运河更加繁荣兴旺,尤其隋炀帝在位期间,修筑运河工程,大力发展,并开创了大运河的繁荣时期。
隋唐时期的大运河长达365天河航组,规模宏大,沿岸城市相继兴起,商贾云集,成为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
运河上的船只往来频繁,船队络绎不绝,各种商品的交流贸易也迎来了辉煌发展,为唐王朝的繁荣与盛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大运河的沿革与变迁随着时代的更迭和技术的变革,大运河在元明清时期经历了反复的兴衰,曾经有一段时间荒废凋零,直至明清时期得到了复兴与发展。
尤其到清代,大运河得到了重新疏浚和加固,使运河的航运更加通畅,促进了长江与海洋之间的物资贸易,使得大运河一度再次兴盛起来。
直至近现代,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大运河的运输功能逐渐式微,但是其历史价值却愈发凸显,成为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
4.大运河的文化与遗产京杭大运河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更是中国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缩影。
大运河沿线遍布着众多历史文化名城、景点和古迹,如扬州、苏州、绍兴等,这些城市和景点见证了大运河的兴衰沿革,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杭大运河的保护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运河的传统运输功能 已经改变,河道、沿河风貌和人民生活都发生 了很大变化,当前又面临着城市现代化、农村 城镇化建设的严重挑战。如果再不加强保护, 大运河的历史文化遗存、风光景物和自然生态 环境就会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坏,真实性和完整 性就会不复存在,这将是中紧要关头。华民族 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对大运河进行抢救性保 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到了
京杭大运河
京 文庞国积孕越古挥文中。江为成人质项杭 化大政淀育成代着化国在五沟于类和伟大 身信治了了就水巨繁经两大通隋遗精大运 份息、深一,利大荣济千水海代产神工河 的。经厚座留航作作发多系河,。财程是 象大济悠座下运用出展年、、发大富,中 征运、久璀了工。了、的纵黄展运,是国 。河文的璨丰程京重国历贯河于河是祖古 与化文明富技杭要家史南、唐肇活先代 长、化珠的术大贡统进北淮宋始着留劳 城社底般历领运献一程的河,于的给动 同会蕴的史先河,、中水、最春、我人 是诸,名文于显至社,上长终秋流们民 中多凝城化世示今会大交江在时动的创 华领聚古遗界了仍进运通、元期的珍造 民域了镇存的中在步河要钱代,重贵的 族的中,,卓国发和为道塘成形要物一
京 杭 大 运 河 介 绍
京杭大运河意义
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 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 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了巨大作 用。 京杭大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 工程,闻名于全世界
的海杭构程成 涝新河中 水河运成已的 的发进华 运、河了将京 多挥行人 网钱与以江杭 种航了民 塘长杭、运 作运大共 江江州河河 用、规和 五、为、和 。灌模国 大黄中海钱 溉整成 水河心衔塘 、修立 系、的接江 年防,后 相淮、起沟 底洪使, 连河以来通 建和其对 通、京,工 排重运
近 代 整 修
•
198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产作 项, 目并 。在 适 当 时 候 申 报 世 界 遗
京 保度 交 合 杭 护启 了 向 大 工动 一 全 运 对份国年 河 京提政 杭案协月 大,十 运呼届位 河吁四政 的从次协 抢战会委 救略议员 性高提联
申 报 世 界 遗 产
• •
•
2006 3 58
京杭大运河古与今
呼吁
京杭大运河作为我们的一大世界遗产,所以我们更 加应该保护珍惜。我们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 换取经济的繁荣。所以,爱护环境,珍爱环境。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