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08 数学好玩-011 反弹高度-教案03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反弹高度》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反弹高度》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反弹高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反弹高度》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单元中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通过探究物体反弹高度的变化规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以实际情境为背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过程,探索物体反弹高度的变化规律,从而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探究规律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过程,探索物体反弹高度的变化规律,提高观察和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探索物体反弹高度的变化规律,提高观察和操作能力。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物体反弹高度的变化规律。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发现和总结规律。

2.操作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物体反弹高度的变化,培养观察和操作能力。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球、木块、塑料尺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记录本,用于记录观察和发现。

3.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物体反弹的高度变化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呈现物体反弹高度的变化图,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数学好玩 反弹高度-北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数学好玩  反弹高度-北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数学好玩——反弹高度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理解反弹高度的概念,掌握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1. 反弹高度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反弹高度是指物体落地后反弹起的高度。

2. 反弹高度的计算: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物体的反弹高度,并运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

3. 实际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篮球的反弹高度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反弹高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

2. 学具:篮球、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篮球比赛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篮球的反弹高度,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篮球的反弹高度,并记录数据。

3. 讲解:讲解反弹高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4.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篮球的反弹高度。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反弹高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1. 数学好玩——反弹高度2. 内容:- 反弹高度的定义- 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 实际应用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让学生计算不同物体的反弹高度,并写出计算过程。

2. 实践作业: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反弹现象,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反弹高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运用了教具和学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

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反弹高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1 反弹高度|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1 反弹高度|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 1反弹高度|北师大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一起探索一个有趣的现象——反弹高度。

这个课题将会让我们用实验和数学的方式来理解物体在反弹过程中高度的变化,这不仅能够锻炼我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还能让我们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使用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116页至第118页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包括实验探究物体反弹高度的规律,利用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来理解反弹高度与投掷角度、力量等因素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反弹高度的概念;2.能设计简单的实验,观察并记录物体反弹的高度;3. 利用数据分析反弹高度与不同因素的联系;4. 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如何准确地测量和记录反弹高度;如何通过数据来分析反弹高度的变化规律。

难点:理解反弹高度与投掷角度、力量之间的数学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我准备了一些小球,尺子以及白板用于展示。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球,一张纸和一支笔用于记录实验结果。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展示一个简单的实验:让一个小球从一定高度落下,观察并记录它反弹的高度。

通过这个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反弹高度是否与下落的高度有关?2. 分组实验:学生们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不同的下落高度和不同的投掷角度,来观察小球的反弹高度,并记录数据。

3. 数据分析:学生们将各自小组的数据汇总,尝试找出反弹高度与投掷角度、力量之间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反弹高度的定义;2. 实验步骤和要点;3. 数据分析的方法;4. 反弹高度的数学规律。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你根据今天的实验和课堂讨论,写一篇短文,描述反弹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你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

答案:由于每个学生的实验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所以答案将会因人而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看学生们是否理解了反弹高度的概念,以及他们是否能够独立进行实验和数据分析。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反弹高度教案(北师大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反弹高度教案(北师大版)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汇报交流,得出结论:
用不同的球从同一个高度下落,其反弹高度不一样,表示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分数是不一样的,这说明不同的球的弹性是不一样的。
教师:同学们,我们知道同一种球的弹性是一样的,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不同的球的弹性是不一样的。但实际上影响球的反弹高度的因素还有许多,谁知道呢?
B类
2.一个弹力球从10米高的地方自由落下,到了地面又反弹起来。然后落下又反弹,每次弹起的高度是前一次的 ,求第次弹起的高度是多少?第三次呢?
(考查知识点:反弹高度;能力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问题。)
课堂作业设计
A类:
1.约30米
B类:
2. 10× × = (米) × = (米)
(3)我们应该记录好球自由下落的起始高度和反弹高度。
(4)我们的实验要在相同的条件下多做几次,避免实验误差。
……
教师:同学们,谁能具体说说实验的方法呢?
学生:选一块靠墙的平地,在墙上量出一个高度并做上标记。再选择一个球从这个高度自由落下,在墙上标出球的反弹高度,量出结果并记录下来。
教师:同学们,做实验时,我们该注意什么呢?
【教学内容】
反弹高度。
教材第80~8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经过实验收集数据,在用分数表示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分数在学习实验中的应用,从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通过学习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会与他人合作的价值,提高合作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在亲历对实验数据进行教学处理的过程中,感受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生自由谈论自己的收获与感受。
教师:同学们,请你们利用课外时间,上网了解有关影响球的反弹高度的其他因素。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 反弹高度》》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 反弹高度》》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反弹高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学好玩反弹高度》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体在反弹过程中高度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对于物体在反弹过程中高度的变化规律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反弹高度的计算和分析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来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体在反弹过程中高度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让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释和预测物体反弹的高度。

四. 教学重难点1.反弹高度的变化规律。

2.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观察和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发现反弹高度的变化规律。

2.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进行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引导发现:教师通过引导和帮助,让学生自主发现反弹高度的变化规律和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篮球、篮筐、尺子等。

2.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展示反弹高度的变化规律和计算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篮球反弹的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篮球反弹高度的变化规律。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篮球反弹的图片和数据,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篮球反弹高度的变化规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自己测量和记录篮球反弹的高度。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来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学生对反弹高度变化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篮球,其他物体在反弹过程中高度的变化规律是否也相同?学生可以进行一些实际的实验和观察,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数学好玩反弹高度(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数学好玩反弹高度(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数学好玩反弹高度(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发现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理解并掌握反弹高度的概念。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反弹高度的概念2. 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3. 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关系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乒乓球、直尺、计时器等)2. 学具:学生自备直尺、计时器、乒乓球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反弹高度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这一关系。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并记录数据,分析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

4. 小结:总结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强调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

5.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数学好玩——反弹高度2. 内容:(1)反弹高度的概念(2)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3)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4)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下落高度的反弹高度。

2. 提高题:分析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预测下落高度为某一值时的反弹高度。

3. 实践题:分组进行实验,测量并记录数据,分析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反弹高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掌握程度,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2. 教学方法:是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积极探索的精神。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反弹高度-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反弹高度-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反弹高度北师大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探究一个有趣的现象——反弹高度。

通过这个课题,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并掌握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课本,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第8章“几何图形”。

我们将讨论反弹运动的数学模型,通过实际案例来探究反弹高度与初始高度、反弹角度等因素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1. 理解反弹运动的数学原理;2. 掌握二次函数的基本知识和应用;3. 培养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4. 提高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二次函数的建立和应用,难点是理解反弹运动的数学模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白板和记号笔;3. 数学教材;4. 纸张和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反弹运动视频,引发同学们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反弹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2. 讲解:根据教材内容,讲解反弹运动的数学模型,重点解释二次函数的概念和应用。

3. 实践:让同学们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利用直尺和纸张进行反弹运动的模拟,并记录数据。

4. 讨论:同学们分享实践过程中的发现和问题,共同探讨反弹高度与初始高度、反弹角度等因素的关系。

6. 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同学们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反弹运动的数学模型;2. 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3. 反弹高度与初始高度、反弹角度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a. 一个物体从高度h处自由落下,反弹到高度h/2,再落下,再反弹到高度h/4,请问物体第三次反弹后的高度是多少?b. 假设物体的初始高度为h,反弹角度为θ,请建立二次函数模型,表示物体反弹后的高度。

2. 答案:a. 物体第三次反弹后的高度为h/8。

b. 物体反弹后的高度可以表示为:h' = h (h cosθsinθ)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反弹运动的数学模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数学好玩《反弹高度》(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数学好玩《反弹高度》(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数学好玩《反弹高度》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反弹高度的概念,掌握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世界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反弹高度的概念。

2. 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

3. 实际问题中反弹高度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实际问题中反弹高度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篮球、计算器、测量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篮球反弹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反弹高度问题。

2. 新课导入:讲解反弹高度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反弹高度的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篮球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步骤。

4.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篮球反弹高度的测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5. 总结提升:总结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反弹高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数学好玩《反弹高度》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根据教学过程逐步展示板书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篮球的反弹高度。

2. 提升题:分析不同篮球的反弹高度差异,探讨影响反弹高度的因素。

3. 拓展题:研究其他物体的反弹高度问题,如足球、排球等。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反弹高度的概念,掌握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2.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实践操作法和总结提升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 反弹高度-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  反弹高度-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反弹高度-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让学生理解反弹高度的概念,掌握测量和计算反弹高度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和推理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1. 反弹高度的定义: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反弹高度是指物体落地后反弹起的高度。

2. 测量和计算反弹高度:教学生如何使用尺子或其他工具测量反弹高度,并运用数学公式进行计算。

3.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发现反弹高度与初始高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反弹高度的概念,学会测量和计算反弹高度的方法。

2. 难点:分析反弹高度与初始高度之间的关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尺子、小球、地面或桌面等。

2. 学具:学生自备尺子、小球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反弹高度,引发他们的兴趣。

2. 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和计算不同物体的反弹高度,收集数据。

3. 讨论:各小组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反弹高度与初始高度之间的关系。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反弹高度的概念,以及如何测量和计算反弹高度。

5. 应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反弹高度的实验等。

板书设计1. 数学好玩反弹高度2. 内容:- 反弹高度的定义- 测量和计算反弹高度的方法- 反弹高度与初始高度之间的关系作业设计1.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一份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过程、数据和结论。

2. 问题解决: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反弹高度的实验等。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反弹高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 学生反馈:学生对实验活动表现出浓厚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 球的反弹高度|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 球的反弹高度|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球的反弹高度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理解中位数、平均数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些统计量分析数据。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中位数与平均数的定义:理解并掌握中位数、平均数的概念。

2. 数据收集与整理:通过实验,收集并整理球的反弹高度数据。

3. 数据分析:运用中位数、平均数分析反弹高度数据,探讨数据分布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正确理解中位数、平均数的概念,并能应用于数据分析。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正确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运用中位数、平均数分析数据。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实验过程和数据。

2. 学具:篮球、乒乓球或其他球类,测量工具(如尺子或卷尺),记录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球的反弹高度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2.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球的反弹高度实验,记录数据。

3.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运用中位数、平均数分析实验数据。

4. 讨论与分享:小组内讨论数据特点,全班分享实验成果。

5. 总结与归纳:教师总结中位数、平均数的概念和应用,强调其在数据分析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数学好玩——球的反弹高度2. 核心内容:中位数、平均数的定义,实验步骤,数据分析方法。

作业设计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过程、数据分析和结论。

2. 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中位数、平均数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中位数、平均数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对数据分析的理解。

结语本教案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还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中位数、平均数分析数据,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1 反弹高度(3)-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1 反弹高度(3)-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1 反弹高度(3)-北师大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反弹高度的概念,学会运用数学方法计算反弹高度。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能够培养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反弹高度的定义:介绍反弹高度的概念,明确反弹高度与初始高度的关系。

2. 反弹高度的计算:教授如何运用数学公式计算反弹高度,包括简单的比例关系和几何知识。

3. 实验与观察: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高度和不同材质的物体反弹高度的变化,收集数据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反弹高度的概念,掌握计算反弹高度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反弹高度的计算和数据分析。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尺子、计算器、教学PPT、实验器材(如小球、木板等)。

2. 学具:笔记本、铅笔、橡皮、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反弹高度的变化,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反弹高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计算反弹高度的方法。

3. 实验与观察: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高度和不同材质的物体反弹高度的变化,收集数据进行分析。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享观察到的现象和计算的过程,总结反弹高度的变化规律。

5. 总结与归纳: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反弹高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答学生的疑问。

板书设计1.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1 反弹高度(3)-北师大版2. 内容:反弹高度的定义、计算方法、实验与观察、小组讨论、总结与归纳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设计几道计算反弹高度的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一份实验报告,分析反弹高度的变化规律。

《数学好玩:反弹高度》(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数学好玩:反弹高度》(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师生互动: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你们小组的实验数据,再看看其他小组的数据,你们能发现什么规律呢?
生:我们发现不同的球反弹高度不一样。
师:还有呢?
生:球的反弹高度好像和下落高度有关系。
师:非常好。那具体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计算一下每个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的比值,看看能发现什么。
生:好的。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课标引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强调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要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 “反弹高度” 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索,收集和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数学抽象:学生能够从具体的实验现象中抽象出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数学关系,理解比例的概念。
逻辑推理: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能够根据数据进行合理的推断和结论。
数学建模:引导学生建立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数学模型,学会用数学模型来描述和预测实际现象。
直观想象: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图表的展示,帮助学生建立直观想象,理解球的运动过程和反弹高度的变化。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球的反弹高度还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师生互动:
师: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球的反弹高度还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生:球的材质。
生:地面的硬度。
生:空气阻力。
师:非常好。同学们考虑得很全面。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球的反弹高度。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实际生活中影响球反弹高度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反弹高度|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反弹高度|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反弹高度|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为大家讲授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其中的一节非常有趣的内容——反弹高度。

我们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反弹高度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反弹高度。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反弹高度的概念,掌握计算反弹高度的方法,培养同学们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掌握计算反弹高度的方法,难点则是如何让同学们理解并应用这个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简单的教具和学具,包括篮球、尺子、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先拿一个篮球,向地面投掷,并测量篮球反弹的高度,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一下反弹高度的概念。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之后,我会让同学们自己尝试投掷篮球,并测量计算反弹高度,以此巩固所学知识。

4.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带领同学们一起分析和解决,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清晰的板书,列出反弹高度的计算公式,以及我们在课堂上讨论的关键点。

七、作业设计课后,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同学们能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题目包括:1.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一下什么是反弹高度。

a. 一个篮球从2米的高度落下,反弹后达到1.5米,求它的反弹高度。

b. 一个足球从3米的高度落下,反弹后达到2.8米,求它的反弹高度。

答案:1. 反弹高度是指篮球从最高点落下后,再次反弹到达的最高点与原始投掷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2. a. 2 1.5 = 0.5米,所以反弹高度是0.5米。

b. 3 2.8 = 0.2米,所以反弹高度是0.2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并掌握反弹高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观察和思考相关问题。

同时,我也将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力求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同学们学习和思考。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反弹高度》|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反弹高度》|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反弹高度》|北师大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反弹高度》|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107页,主要讲述的是《反弹高度》这一章节。

本节课主要通过探究篮球、足球等物体的反弹高度,让学生理解影响物体反弹高度的因素,并运用实验、数据分析等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影响物体反弹高度的因素。

2. 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篮球、足球、测量尺、计时器等。

2. 学具:记录表、笔、实验报告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两名学生到讲台前,让他们分别用相同的力度投掷篮球和足球,并测量它们的反弹高度。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为什么两个球的反弹高度不同?2. 自主探究: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球进行实验,记录不同力度、不同角度投掷球的反弹高度。

要求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册,并将数据记录在记录表上。

3. 数据分析:4.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有关反弹高度的例题,如:一个篮球从地面弹起,最高点的高度是2米,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都是前一次的2倍,那么第10次弹起后,篮球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反弹高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反弹高度的影响因素:投掷力度、角度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篮球从地面弹起,最高点的高度是2米,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都是前一次的2倍,那么第10次弹起后,篮球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2. 答案:第10次弹起后,篮球离地面的高度是1024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数据分析,让学生了解了影响物体反弹高度的因素。

六年级数学《反弹高度》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六年级数学《反弹高度》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六年级数学《反弹高度》教学设计(精选五篇)第一篇:六年级数学《反弹高度》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反弹高度》教学设计《反弹高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0—82页。

【教学目标】1、结合测量球的反弹高度的实践活动,合理选择测量的方法,进一步了解分数在学习实验中的应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测量问题。

2、经历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的过程,感受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获得测量活动的实验经验。

3、经历实验操作的过程,与他人分工合作,增强合作意识。

4、在回顾、反思、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方法等,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合作测量、收集数据、观察比较、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分析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篮球、兵乓球,米尺、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师:平时,同学们都喜欢玩球,这节课我们就用数学知识来玩球,有兴趣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两种球(篮球和兵乓球),你想玩吗?抽两名学生分别来拍球,轮流把两种球都拍一拍,再说说拍两种球的感受。

其它学生补充介绍自己观察到的情况。

【设计意图: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实践活动更离不开生活,玩球是学生十分喜爱的活动,从学生熟悉的喜爱的实践活动入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更能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现实性、生活性、趣味性和蕴含的问题性,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感受到球下落过程中不同的反弹结果。

】小结:各种球从高处落下都会反弹,但是反弹的高度却不相同,这里有什么规律吗?下面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方案设计,探索新知。

1、请大家先猜猜如果从同一高度落下,哪种球会反弹的高一些?(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2、提问:同学们的猜测是否正确,不同的球反弹的高度又分别是多少呢?想知道这些,我们需要怎么办?(引导学生认识到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3、怎样实验呢?实验前要做哪些准备呢?引导学生共同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大屏出示)(1)实验方案中应包含哪些内容?(2)小组讨论实验步骤是什么,每一步要做什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 反弹高度|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  反弹高度|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反弹高度|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反弹高度的概念,并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描述和计算反弹高度。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教学内容1. 反弹高度的概念:物体从一定高度落下,反弹起来的高度。

2. 反弹高度的计算: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数据,找出反弹高度与原始高度之间的关系,从而计算出反弹高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反弹高度的概念,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描述和计算反弹高度。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找出反弹高度与原始高度之间的关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小球,尺子,计时器。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反弹高度的概念。

2. 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小球的反弹高度。

3.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找出反弹高度与原始高度之间的关系。

4. 讲解与示范:讲解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示范。

5.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反弹高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1. 数学好玩反弹高度2. 内容:反弹高度的概念,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实验步骤和数据分析。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和记录其他物体的反弹高度,进行数据分析。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发现反弹高度与原始高度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4.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本次教案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在教学中取得好的效果,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反弹高度-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反弹高度-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反弹高度北师大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中的“数学好玩”单元,具体是“反弹高度”这一部分。

我们将会通过实验和计算来探究反弹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第106页至第108页,包括反弹高度的实验探究、反弹高度的计算以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1. 了解反弹高度的概念,掌握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2. 能够运用反弹高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反弹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课堂上抛出一个篮球,让学生观察篮球的反弹高度,引发学生对反弹高度的好奇心。

2. 实验探究:我会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高度抛出的篮球的反弹高度,并记录实验数据。

4. 应用:我会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反弹高度的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反弹高度抛出高度反弹高度计算公式:反弹高度 = 抛出高度× 0.75七、作业设计(1)抛出高度为2米;(2)抛出高度为3米;(3)抛出高度为4米。

答案:(1)反弹高度为1.5米;(2)反弹高度为2.25米;(3)反弹高度为3米。

假设你从地面抛出一个篮球,抛出高度为3米,请问篮球的反弹高度是多少?请解释计算过程。

答案:篮球的反弹高度为2.25米。

计算过程为:反弹高度 = 抛出高度× 0.75 = 3米× 0.75 = 2.25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计算来探究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我也会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进步。

我还会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好玩《反弹高度》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好玩《反弹高度》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反弹高度》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实验操作非常感兴趣,通过亲自动手,他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反弹高度的概念。课堂上,我尝试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点从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和讨论中可以看出,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讲解反弹高度比例关系时,部分学生对此推导过程理解不够深入。这说明在讲解难点时,我需要更加细致、生动地举例,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消化吸收。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有些学生显得不够积极主动,可能是因为对讨论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以后的课堂中,设置更多有趣的讨论主题,并引导学生如何有效地开展讨论。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反弹高度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反弹高度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通过具体案例,如篮球、排球等运动中的反弹高度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
(1)反弹高度比例关系的推导与理解。
(2)利用比例尺和统计图表分析数据时的方法与技巧。
(3)将比例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问题的提炼与数学模型的建立。
举例:
-在推导反弹高度比例关系时,学生可能会对弹跳过程中能量守恒和损耗的概念产生困惑。教师需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观察和总结规律,理解反弹高度与原始高度之间的数学关系。

数学好玩 1 反弹高度(Word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北师大版)

数学好玩 1 反弹高度(Word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北师大版)

数学好玩 1 反弹高度(Word教案)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理解反弹高度的概念,掌握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反弹高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实际问题中反弹高度的应用。

3. 相关数学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反弹高度的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投影仪、白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自带铅笔、橡皮、直尺、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反弹现象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反弹高度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反弹高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

3. 应用: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反弹高度知识解决,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拓展:引导学生进行反弹高度的相关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如反弹系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反弹高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1. 数学好玩 1 反弹高度2. 主要内容:反弹高度的概念、计算方法、实际应用和相关拓展知识。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计算给定反弹高度的问题。

2. 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反弹高度知识进行计算和推理。

3. 拓展延伸:研究反弹系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进行相关实验或调查。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有趣的反弹现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通过讲解和练习,学生掌握了反弹高度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在拓展环节,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反弹系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拓宽了知识面。

整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提供更多的练习和指导,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掌握反弹高度的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反弹高度》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反弹高度》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反弹高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反弹高度》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好玩”单元的一课。

本课主要通过探究反弹球的运动规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以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反弹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分享。

但部分学生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较高,可能需要在教学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了解反弹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反弹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2.难点:运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实验引导: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4.数学建模: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验材料:篮球、篮球架、测量工具等。

2.制作课件:展示实验过程、数据分析等。

3.准备问题引导: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篮球反弹实验,引发学生对反弹高度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反弹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反弹高度的数据。

同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反弹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条件下的反弹高度,并记录数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反弹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弹高度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好玩”板块《反弹高度》第80-81页。

设计背景:
《2015年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

“数学好玩”板块是北师大第四版小学数学教材新增板块,属于“实践与综合运用”领域。

旨在提升学生解决问题、实践创新、数学应用等能力,实现“数学好玩,玩好数学”的终极目标。

《反弹高度》这节课,学习任务明确,教材是让学生在观察并发现实验结果差异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急于动手操作并验证猜测的愿望。

整节课通过观察并质疑,猜想、实验操作、验证猜测,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记录、讨论,眼睛、手、嘴等感官并用,既强化了学生的理性认识,也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经历了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的过程,感受了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培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获得了测量活动的实验经验,进一步体会到“数学好玩”板块带给他们的乐趣。

学习目标:
1、结合测量球的反弹高度的实践活动,合理选择测量方法,进一步了解分数、百分数在学习实验中的应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测量问题。

2、经历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的过程,感受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获得测量活动的实验经验。

3、经历实验操作的过程,与他人分工合作,增强合作意识。

4、在回顾、反思、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方法等,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

体会与他人合作的价值,提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结合测量球的反弹高度这一实验任务,学会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经历处理数据的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

•教学难点:
探究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分数关系,培养学生处理数据的方法和能力。

通过课堂交流合作,体会与他人合作分享的乐趣。

•教具准备:
米尺一把,乒乓球、篮球各一个,教学任务单一份,多媒体课件一节。

•学具准备:
尺子6把,篮球3个,其中1号和3号充气量相同,1号和2号充气程度不同。

乒乓球3个,其中1号和3号同一个牌子同一个品质,1号和2号牌子不同,品质不同。

每位学生实验记录单各一份。

过程预设:
明确主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上体育课吗?体育课上喜不喜欢打球呀?今天我们将用数学知识来玩球,大家有兴趣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种球,你会玩吗?
(将球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学生观察球的反弹现象,说一说自己的感受)问题:各种球从高处落下以后,都会反弹,他们的反弹高度相同吗?同一高度落下,哪一种球反弹高度更高一些呢?各自的反弹高度是多少?先猜一猜,再做实验。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反弹高度。

板书课题《反弹高度》。

设计流程
提问:1、什么是自由下落?(教师演示通过拍打后球反弹的现象,从而区分自由下落和在外力的作用下下落)
2、同一高度落下,哪一种球反弹高度更高一些呢?各自的反弹高度是多少?
想要知道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同学们各有想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今天我们就要亲自试验。

怎样做实验呢?实验前我们需要作出我们的实验方案:
1、板书:设计实验方案包括:
(1)实验目的→板书:下落高度和反弹高度
(2)组内分工→需要收集哪些数据?如何收集和记录?
(3)实验步骤
(4)实验结论
2、小组内如何分工?
3、实验步骤是什么?每一步需要做什么?
测量数据,测量几次?测量多次,为了科学性,怎么利用你所得到的数据?(求平均数)
实验观察
1、实验热身(2分钟):
同学们提出的想法是否可行,可以先小小实验一下,先分工,在实验,让球自由落下,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问题?有没有要补充或者调整的呢?
2、结合同学们所说的观察点,你有什么想法吗?
顶部观察还是底部观察?(即使不反弹,篮球比乒乓球的直径要大,因此如果测量顶部,那么乒乓球就永远小于篮球,所以观测底部)、
3、统一要求:
下落高度反弹高度
篮球1 100cm 乒乓球1: 100cm
篮球2 100cm 乒乓球2: 100cm
篮球3 120cm 乒乓球3: 120cm
3、分工合作,进行试验,完成表格:
下落高度( cm)
得出结论
1、篮球1和篮球2得出结论:乒乓球1和乒乓球2验证:学生上来在投影上展示他们的数据。

结论:虽然都是篮球,下落高度相同,但是反弹高度不一样,从而得知,同样的球,从同样的高度落下,反弹高度不一样。

(学生说一说为什么?例如:材质、就演示乒乓,如果提到充气,就叫两个组分别拿篮球上来演示一下,验证一下猜测)
2、篮球1和篮球3得出结论:乒乓球1和乒乓球3验证,学生上来展示他们的数据
结论:同类球,下落高度不一样,反弹高度也不一样,下落高度越高,反弹高度越高。

3、乒乓球1和篮球1
下落高度虽然一样,但是反弹高度不一样
结论:不同类的球,下落高度一样,但是反弹高度不一样
拓展延伸
为了奖励同学们认真的态度,我告诉大家一个关于球的知识,想知道吗?
同一种球的弹性,主要取决于球内部所受到的压力,而压力的大小与球内充进的空气有关。

在正式进行球类比赛时,对球的弹性都有明确的要求。

例如,比
赛用的篮球,从1.8米的高度自由落下后,第一次反弹的高度应大于1.2米,小于1.4米。

提问:怎么样判断你们组的篮球是否符合比赛的标准呢?
(利用分数或百分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来进行判断)交流反思
全班讨论:
1.在活动中你用到了哪些知识?
2.在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3.还有哪些要研究的问题?
板书设计
反弹高度
实验目的实验分工实验步骤
整理数据得出结论验证猜测
测量次数:1,2,3,4,5……取平均数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时间活动课程。

作为一节数学课,将篮球、乒乓球等体育设施带进教室,学生应该会感到很新鲜,学习也有很高的积极性,这样他们就不需要一整节课坐在座位上,学生可以将教室当成体育场馆、当成实验室,在这里尽情的“玩”好数学。

一、观察实验现象,设疑导入
作为综合实践课,按照课标的要求,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我将本节课的实验内容做了如下处理:
1、将同类型的球从相同高度落下进行比较;
2、比较不同类型的球从同一高度落下的情况;
3、比较不同类型的球从不同的高度落下。

课前同过观察不同的球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现象,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什么是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生会很快回答这两道问题,并引导学生顺利进入今天的主题。

二、瞄准学习目标,渗透基本模型
作为一堂实验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应该怎样科学处理呢?由于活动中要引导学生经历测量、收集数据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测量这一过程会比较耗时,而且实验结果会受到测量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通过工作坊的精心研究、群策群力,制订出如下基本模型:明确主题--设计流程—实验观察--得出结论--交流反思。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课堂上,我引导全班学生明确分工合作的重要性:(1)讨论根据测量任务,大致需怎样分工,每个人负责干什么。

(2)明确在实验测量时,每个环节要注意哪些问题,怎样进行较准确的测量。

(3)操作中应该重点关注哪些数据。

(4)整理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三、分享课堂收获,发现问题
由于本节课是实践课,并且实验实物选自生活,因此实验结果没有确定性。

明确了本节课的实验目标,通过分组分工进行操作,观察试验过程,记录球的反弹高度实验数据,并选择科学可行的方法分析数据,这里学生可以选择使用平均数进行分析与整理。

通过分析各组的实验数据,学生会得出结论:同一种球从不
同的高度下落,它的反弹高度是不一样的;不同的球从同一个高度下落,其反弹高度一般是不同的;同一种球从相同的高度落下,反弹高度有可能也不一样,在此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时我们可以暗示学生捏一捏球,看看他们的充气量,或者观察球的铭牌,看看是不是同一个厂家生产,从而解惑。

在这节实践活动课上,学生充分的经历了实验准备、实验操作、实验数据收集与整理、反思交流、归纳总结等过程。

全班参与,全班动手,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课堂的组织与把控也会有一定的挑战性。

四、提高自身能力
1、整节课前松后紧,由于学生对于试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比较长时间的交流,因此克扣了一些实际操作时间,导致拓展环节一语带过。

2、基本模式虽好,但是使用模式并不娴熟,会因为课堂的突发情况,例如学生存在的一些未预设到的打乱,因此还须充分备课,并锻炼自己对于实际课堂的操控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