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熙宅第

合集下载

“甘熙宅第”

“甘熙宅第”

“⽢熙宅第”
“⽢熙宅第”—— 就是南京的“⽢家⼤院” ,建于清朝嘉庆年间,俗称“九⼗九间半”,是⼀座名门望族的私⼈宅院,户主名叫⽢熙。

“⽢熙宅第 ”—— 坐落在南京现最繁华的新街⼝附近的南捕厅,庭院共有房屋三百多间。

但据记载因皇家规定民间住宅不得超出百间,⽢熙曾在朝为官,深知法规,故对外宣称“九⼗九间半”,俗称由此得名。

院内亭栏楼阁皆为⽊雕,典雅⼤⽓;庭院⼩桥流⽔,树⽊成荫;信步在院内,给⼈的感觉就是 —— 恬静的淡雅、平和的宁静。

⽢家⼦孙热爱戏曲,因此院内有⼀座古⾊古⾹的⼩戏台,可品茶听韵。

家喻户晓的 “树上的鸟⼉成双对”,出⾃于黄梅戏名家严凤英的⼝中,⽽严凤英就曾是这家的⼉媳妇。

如今伊⼈虽早已作古,但这⾥还保存着她的起居卧室,整洁⼲净。

现在,“⽢家⼤院”⾥已建成了民俗博物馆,游客在欣赏宅第优雅精致的同时,也可以领略南京民俗⽂化的深厚底蕴。

南京古建筑群

南京古建筑群

南京古建筑群在已经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中,被列为“国保”的南京古建筑,只有八处,分别是南京城墙、栖霞寺舍利塔、瞻园、甘熙宅第、七桥瓮、蒲塘桥、朝天宫、杨柳村古建筑群。

其中最美、最重要、建筑价值和历史价值最高的古建筑,应该就是栖霞寺舍利塔。

栖霞山舍利塔的前身是一座木塔,始建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是隋文帝杨坚仁寿年间为了供奉佛舍利,而在全国各地起建的一百多座舍利塔之一。

瞻园瞻园园虽不大,却颇具特色,是江南名园之一。

瞻园坐北朝南,纵深127米,东西宽123米,全园面积251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9600平方米,园林绿化面积15500平方米。

园内有乔灌木810株,竹类面积400平方米。

瞻园以山石取胜,假山是全园的主景和骨干,全园有南、北、西三座假山。

以西部土堆假山为制高点,岁寒(或“三友”)亭、扇面亭隐黔在香樟、女贞等常绿乔木中。

朝天宫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这里建造城墙,并设置冶铸作坊制造兵器,开办冶铸铜器的手工业作坊,建立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冶铸作坊,并聚集了一定的固定人口,从而形成了原始城邑。

后人遂称此山为“冶山”。

把朝天宫所在的山称作冶山,城墙合围的城市叫冶城。

冶城是南京最早的城邑之一。

朝天宫是江南地区文庙建筑的典范,基本上保留了明代宫殿式体制。

朝天宫古建筑群占地面积约七万平方米,是江南地区现存最大最为完好的一组古建筑群。

朝天宫其布局中为文庙,东为府学,西为卞壶祠。

朝贺天子礼仪表演是南京市博物馆的专家学者在中国著名的明史专家指导下,按照明朝的程式编排的。

共有6场11项程序,即驾幸、进表、传制、进见、乐舞升平、还宫。

演员阵容达250人,其中文武舞百戏、丹陛大乐和中和韶乐等,声势浩大,气势磅礴。

重读南京选择题

重读南京选择题

重新认识南京、了解南京,从而更加热爱南京“重读南京”百题知识竞赛答题及答案共享一、单项选择题:(因版面有限,仅刊登正确答案)1、中国现存最久远的猿人头骨化石——南京江宁汤山猿人头骨化石的距今年代是:(C、约60万年)2、南京历史上第一座有确切年代可考的古城是:(B、越城)3、东吴立国、定都南京,开创南京都城史的是:(C、孙权)4、公元247年,孙权为印度僧人康僧会修建的江南地区最早的佛教寺庙是:( A、建初寺)5、以下哪个朝代在南京的建都时间最长?( A、东晋)6、在南京推算出圆周率的数值在3、1415926至3、1415927之间的祖冲之,生活的时代为: (C、南朝)7、淝水之战以少胜多,大败前秦的东晋名将是:( C、谢玄)8、辛弃疾的名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描写的是东晋大军北伐,灭掉南燕和后秦,收复洛阳与长安的壮举,当时的领军主帅是:( B、刘裕)9、南京栖霞区的栖霞寺舍利塔的建造年代是:( C、南唐)10、唐代大诗人李白非常喜爱南京,他一生中曾七次来到南京,创作了与南京有关的诗歌共有:(B、一百多首)11、南京的哪座寺院在隋唐时被称为佛教“四大丛林”之一?( A、栖霞寺)12、位于南京秦淮区的夫子庙始建于:(C、北宋)13、南京素以“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名世,以下哪个朝代不在“六朝”、“十朝”之列?(C、南宋)14、昆曲之乡在昆山,昆曲之都在南京,昆曲名家并被称为秦淮八艳的是李香君、柳如是、董小宛、陈圆圆等,下面不属于秦淮八艳的是:(B、潘玉良)15、成语“青梅竹马”出自哪位诗人的诗句?(C、李白)16、近代佛教复兴之父杨仁山创立的金陵刻经处,是世界性的汉文木刻佛经出版中心,已被命名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金陵刻经处迁至现白下区延龄巷现址的时间是:(B、1897年)17、南京虽为“六朝古都”,但遗存的六朝遗迹很少,这与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最为有关?(C、隋朝灭陈)18、按照一般的理解,南唐王朝最突出的文学成就表现在:(C、词)19、“新亭对泣”是出自南京的成语,它与谁的事迹有关?(B、王导)20、地处南京玄武区成贤街的明代“国子监”是当时的:(C、中央教育机构)21、南京大行宫与以下哪位清朝皇帝有关?(C、乾隆)22、太平天国定都南京的时间开始于:(A、1853年)23、太平天国定都时期的南京称为:(C、天京)24、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正式宣布成立,标志着辛亥革命的胜利。

南京甘熙故居简介

南京甘熙故居简介

南京甘熙故居简介
南京甘熙故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华
门外甘熙路19号,建于明朝嘉靖四十年(1561年)。

该建筑为明清两代南京文人名士的居所,曾先后居住了严复、张廷玉、龚自珍、唐才
常等多位文化名流。

甘熙故居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和江苏省文物
保护单位。

甘熙故居建筑风格独特,采用仿古门楼和联塔布局,石雕、砖雕、木雕、彩画等装饰极为精美,是江南地区卓越的传统建筑代表之一。

建筑面积共有40余个房间,内部设计精妙,在建筑和装饰方面都有独
到之处。

故居正厅高大宽敞,四周围以八个房间,厅内设有后厅、偏
厅和正房,为南京古建筑的代表之一。

故居外院有花园和假山等极具
景致的园林景观。

甘熙故居是南京重要的文化名胜之一,吸引着来自全国甚至全世
界的游客前来参观。

每年春夏之际,还会举办传统文化展览和活动,
包括绘画、书法、音乐、戏曲等多种文化形式,为游客提供了领略南
京文化的机会。

除了作为旅游景点,甘熙故居还被广泛地应用于南京传统文化教育。

南京市政府曾在甘熙故居开办了南京市少年儿童文化教育基地,提供全方位的文化体验和服务。

此外,甘熙故居也是南京市文物保护重点,南京市政府在近年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了全面的修缮和保护。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时间里,甘熙故居一定会更加美丽和辉煌,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甘熙故居(津逮楼)

甘熙故居(津逮楼)

⽢熙故居(津逮楼)据资料记载:⽢⽒⽗⼦青史留名的重要原因是他们遍访吴越,收集书籍⼗万余卷,建成江南著名的藏书楼——“津逮楼”。

据说“津逮楼”是模仿宁波“天⼀阁”⽽建,天⼀阁的名字来源于《易经》中“天⼀⽣⽔”,⽽津逮楼语出《⽔经注·河⽔》“河⽔有层⼭,其下层岩峭举,壁岸⽆阶,悬岩之中多⽯室焉,室中若有积卷矣。

⽽世上罕有津达者,因谓之积书岩”。

其中“达”字,戴震校为“达,近刻作逮”,于是⽢福便以此为藏书楼命名。

“津逮楼”早在太平军与清军的较量中毁于兵⽕,珍籍和⾦⽯⽟器等也随之付于⼀炬。

前⼏年修复⽢熙故居时,津逮楼得以重建。

因为这是故居最重要的建筑之⼀。

现在的津逮楼位于故居的东南⽅,前有⽢家花园,后有⽢家的“盛世梨园”,两层古⾊古⾹的⼩楼,门前有古⽼的榆树,该是昭⽰着年年有余吧。

重建的“津逮楼”再现了当年的风貌,只是那⼗万之巨搜集来的古籍却所存甚少,让⼈深为叹惋。

⽢熙精于堪舆风⽔之术,但未能像范⽒⼀样为藏书楼取⼀“⽣⽔”的名字以防⽕患,也是智者千虑必有⼀失吧?在“津逮楼”,我意外地发现了《⾦⽯录》的介绍。

《⾦⽯录》三⼗卷,宋赵明诚撰,著录其所见从上古三代⾄隋唐五代以来,钟⿍彝器的铭⽂款识和碑铭墓志等⽯刻⽂字,是中国最早的⾦⽯⽬录和研究专著之⼀。

全书共三⼗卷,前为⽬录⼗卷,后为跋尾⼆⼗卷,考订精核,评论独具卓识。

赵明诚之妻李清照,对⾦⽯书画也有相当⾼的造诣,《⾦⽯录》⼀书,实际是夫妇⼆⼈的合著。

李清照在《⾦⽯录后序》写到:“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取半千钱,步⼊相国寺,市碑⽂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谓葛天⽒之民也”,这是他们新婚贫困时搜求书画的写照。

赵明诚出仕后,⽣活好转,夫妇⼆⼈节⾐缩⾷,有“穷遐⽅绝域,尽天下古⽂奇字之志”,“每获⼀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

他们⼀起搜集⾦⽯书画,⼀起研究把玩,其乐融融,令⼈神往。

不幸的是,北宋末年⾦⼈占领汴京,河北、⼭东相继沦陷,赵明诚夫妇逃避到江南,所藏⾦⽯书画在辗转过程中损失殆尽,赵明诚也在流亡中病故。

南京名人故居介绍

南京名人故居介绍

南京名人故居介绍
南京名人故居众多,其中一些著名的包括:
1.魏源故居:位于南京市鼓楼区龙蟠里22号,是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马路左边竖着一块石碑,上刻魏源故居"四个绿色的字,下面的红色小字标明为1992年3月立的碑。

2.甘熙宅第: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又称甘熙故居或甘家大院,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1796年- -1820年) , 俗称九十九间半",是中国大城市中现存规模最大.形制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筑。

3.龚贤故居:又名扫叶楼,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清凉山南麓、清凉山公园西南角。

4.傅抱石故居: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傅厚岗6号。

此外,南京还有许多其他名人故居,包括太平天国、中华民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以及文化名人的故居。

这些故居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旅游价值,是了解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甘熙故居介绍

甘熙故居介绍

甘熙故居简介甘熙故居,又名南京民俗博物馆。

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俗称“九十九间半”,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市明清三大景观,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旅游价值,是南京现有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私人民宅。

甘熙故居偏于闹市一隅,入口在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子里,一块碑文,一串灯笼,标记着这就是老南京的历史记忆之一。

宅第建于清朝嘉庆年间,有“九十九间半”之称。

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明清私人宅第。

整个建筑体现了南京自己的建筑特色,在建筑的形制上也反映出清朝大户人家的文化素养和伦理观念。

对于古建筑的研究有着重要的贡献其内部宅第与园林按照史料修缮复原,一派古色古香;现外侧与熙南里历史老街组成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老街。

成为南京城历史的全面展示在南京地区规模较大的多进穿堂式民居,都俗称为“九十九间半”,究其原因,九是最大的阳数又是吉数,过九到十就到了头,而到头就意味着走下坡,所以中国自古就有“九五之尊”的说法。

中国最大的宫廷建筑是故宫,号称“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最大的官府建筑为孔府,号称“九百九十九间半”,而民居则最多不过“九十九间半”了,这半间既表示没达百间的谦虚,又有仅半步就到目标的得意。

甘熙故居其实总共有房间三百余间。

甘熙是清代南京著名学者与藏书家,其故居位于南京中华路南捕厅十五、十七、十九号,及大板巷四十二号,所存建筑均为砖木结构,左右两组各为五进,俗称“九十九间半”,实则在百间以上。

中国最大的帝王宫殿是北京的紫禁城,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中国最大的官僚府第是曲阜的孔府,九百九十九间半;而南京的甘熙故居就是中国最大的平民住宅了。

甘熙故居是南京地区有代表性的清代住宅建筑群。

这座以木构架为主的典型中国古建筑始建于道光初年,它的建筑传承了徽州古建筑的风格,木雕石刻精美,又兼具太湖流域建筑风貌,注重厅堂梁架的细部雕琢。

现保存大体完好,部份经整修后作为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馆址。

建议:坐地铁到三山街下,沿中山南路往北走三四分钟,看到路西边一片崭新的仿古建筑,那后边就是甘熙故居了。

初游甘熙故居

初游甘熙故居

初游甘熙故居在这里,繁华热闹的市中心的一角,有一座数百年前私人民宅,它安静地坐落着,很少有人去打扰它。

它就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甘熙故居。

甘熙故居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是江苏省级文保单位,俗称“九十九间半”,是南京现有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私人民宅,甘熙故居的建筑特点基本反映了南京清中、晚期及民国初年南京的民居特色。

初次来到甘熙故居,不免发出一声惊叹,映入眼帘的是与学校风格一致的花园,传统的地方材料及气候条件使民居具有较统一的色调,小青瓦屋面、白粉墙、棕红色广漆所形成的灰、白、棕三色的建筑主调,这种主调与江南的青山绿树共同组成淡雅、恬静、安宁、平和的色调,由于色彩的统一,结构的多变,使民居造型既有一致性又有灵活性。

颇有苏州园林的风味,使人无不产生“如在画图中”的感受。

但比较可惜的是,甘熙故居目前正在重新装修改造,只有几个展厅能够开放,所以,我没能一睹它“九十九间半”的风姿。

但是,因祸得福,我有幸获得了另一种收获。

甘熙故居还有另一名称——南京市民俗博物馆。

一条弯曲的小径,带我来到了民间艺人展演区,一间间房屋错落有致地被安排在甘熙故居的一角。

原来这里别有洞天、卧虎藏龙。

每一间屋中,总是坐着几位心灵手巧的工艺大师,原来他们都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们总是面带笑容地为游客介绍珍贵的文化,并希望这些文化能被后人所传承下去。

其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已经75岁高寿的马连喜先生。

他是第一届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11岁学习剪纸至今,广泛吸收中国南、北方剪纸的艺术特点,博采众长,继承创新,在构图上多采用“花中有花、题中有题、粗中见细、拙中见灵”的艺术处理手法。

作品线条流畅、圆润饱满、疏密有致、主次分明,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富于清新的时代气息。

尤其擅长花、鸟、鱼、虫等传统剪纸技艺。

在他的桌前,摆放着许许多多他自己制作的精美剪纸。

桌旁立着精美生动的十二生肖剪纸,若不是亲眼所见,还真不相信有人能做出这样细致生动的艺术品。

南京甘熙故居宅向考

南京甘熙故居宅向考

南京甘熙故居宅向考作者:潘彬彬范健泉来源:《大众考古》2021年第04期甘熙故居在南京民间俗称“九十九间半”,位于南京城内南捕厅历史街区,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其主人是被誉为“江南甲姓”的金陵甘氏家族。

甘熙故居由三组坐南朝北(南捕厅15号、17号、19号)、一组坐东朝西(大板巷42号)的多进穿堂式古建筑组成,占地面积近1万平方米,其内营造假山鱼池,广植花卉树木。

甘熙故居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明清建筑“三大景观”。

故居及宅向概述甘氏家族世代以“友恭”为家训,至清代晚期甘熙一辈时成为以藏书、文学、地方方志闻名的金陵文化世家。

甘熙故居的建造者是甘熙和其父甘福。

建筑风格与徽州古民居相似,木雕石刻精美,又兼具太湖流域建筑风貌,注重厅堂梁架的细部雕琢。

总体布局严格按照传统社会的宗法观念及家族制度而布置,严谨对称,主次分明,中高边低,前低后高,循序渐进,步步推向高潮,讲究子孙满堂、数代同堂、等级森严。

各类用房的位置、装修、面积、造型都具有大致统一的等级规定。

位于南捕厅15号的“友恭堂”不仅是甘熙故居建筑群的肇始建筑,更是金陵甘氏堂庙所在,甘氏几乎所有的重大活动,如长辈议事、接待宾客、婚丧嫁娶等皆在此进行,至今友恭堂前天井内侧墙壁之上,仍保有举行各类活动时搭建遮阳棚所需的梅花形孔道,因此友恭堂的门向就是“九十九间半”建筑群的宅向。

与传统民居建筑不同的是,甘熙故居的宅向呈现坐南朝北的格局。

对于这种特殊现象,学术界历来多有讨论,如杨英在《甘熙故居中的儒学礼制》一文中依据《图宅术》中“商家门不宜南向……商金,南方火也……火贼金,五行之气不相得,故五姓之宅,门有宜向,向得其宜,富贵吉昌,向失其宜,贫贱衰耗,火克金为凶,而北方为水,金水相生则吉”的表述,认为甘熙故居“坐南朝北”的特殊宅向主要受到传统风水学说的影响。

甘氏先祖来南京时依靠经商起家,为了逢凶化吉,故“坐南朝北”。

【2018-2019】作文游甘煦故居-推荐word版 (8页)

【2018-2019】作文游甘煦故居-推荐word版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作文游甘煦故居篇一:甘熙故居调研报告南京民俗旅游资源调研报告及开发思路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馆(甘熙故居)又名甘家大院、甘熙宅第,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为徽派传统民居风格结合南京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是由毗邻的四组多进穿堂式古建筑群构成,民间俗称“九十九间半”、“甘家大院”。

甘熙宅第占地面积9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是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中规模大、保存完整的民居古宅。

为了配合调研,我们对游客进行了抽样调查,采访了当地的工作人员, 发放了“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游客调查问卷”。

现将相关数据统计如下: ------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的开发现状,存在问题一、调查设计调查目的:通过调查游客对于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的了解状况与接受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的开发现状,并且通过对影响游客欣赏与喜爱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的主客观因素的调查与分析,全面地了解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若要在游客群中更好地进行宣传与发展还需做哪些方面的努力。

调查时间:201X年06月01日调查地点: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调查项目: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的客源情况, 可进入性和周边环境, 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包括表演活动,节庆活动,饮食等), 民俗博物馆的知名度,宣传力度, 市场营销策略情况, 文化教育情况, 游客对民俗博物馆的期许等调研方法: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 调查过程:我们发放了总计20份问卷,游客年龄性别不限,回收有效问卷共计18份,有效率为90%。

调查人:二. 问卷内容: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游客调查问卷尊敬的女士/先生:您好!非常感谢您花宝贵时间填写此份问卷。

此项问卷旨在调查南京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游客的游憩行为,以促进南京民俗博物馆的开发与保护。

浅谈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以甘熙宅第为例的思考

浅谈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以甘熙宅第为例的思考

【学术研究】Academic rescerch138Vol.124浅谈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以甘熙宅第为例的思考吴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江苏…南京……210001)摘 要:本文以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馆址——甘熙宅第为例,对其中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状况进行介绍和分析,有助于业界同仁更好地总结经验,进一步推动新时期南京地区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博物馆;甘熙宅第;文化遗产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文化遗产如何进行更好地保护与有效地利用越来越成为社会热点话题,社会各界诸多的有识之士,通过报刊、网络或著书立说或学术讲堂,百家争鸣地表述观点。

本人近年来较为关注国内外对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所在地——甘熙宅第蕴藏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对其保护与利用情况进行简单的介绍和分析研究。

甘熙宅第占地近1万平方米,由南捕厅15、17、19号建筑和大板巷42号、46号建筑组成,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始建于清代中晚期,同时也是南京地区保护、展示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机构、知识殿堂,以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吸引着广大的中外游客,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1 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南捕厅15号建筑的东偏院是以“梨园雅韵”为主题的展区,那里有古色古香的戏台,有浓郁民族风情的茶馆。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聘请了江苏省京剧院、南京白局剧团的十多名演员在茶馆定期为参观游客奉献精彩的折子戏和白剧。

东偏院设立戏剧舞台有着特殊原因,甘熙宅第当年的主人——南京甘氏家族自清代中期以来一直就是江南地区著名的文化世家,尤以藏书、文学、地学、京昆曲艺享负盛名。

为了弘扬与传承中华戏曲艺术瑰宝,同时也为合理利用民俗馆的场馆资源,增添文化氛围,民俗馆还组建了票房,在南捕厅15号的花厅恢复了当年京昆票友们活动的盛况。

甘氏家族中研究戏曲的后人受聘为京昆表演艺术顾问,这样既为票房活动提供了专业指导,又提高了知名度。

甘熙故居

甘熙故居

2.4现代技术的应用
在民俗博物馆的介绍中心设置高科 技的多媒体演示设备,入口处设现代化的 多媒体解说设施,正常发挥其功能,方便 游客自行操作了解民俗馆的情况。引进 电子云播报、导览机等技术,通过GPS 定位引导游客参观整个博物馆.在导览服 务上,要没置更多的、可提供多种语言的 电子装置,随时为多国游客进行讲解。 在展示民俗文物的同时,利用现代化、 数字化、虚拟化的各种科技手段,将甘 熙故居的建筑过程和民居发展史,人文轶 事,皮影等向游客进行场景的再现和模拟。 在展馆里反复循环播放,增加游客视听感 受,让游客全方位体验民俗文化遗产的魅 力。这类数字化产品反映的是地方民俗 文化的精华,是发展趋势,能够弥补博物 馆的静态陈列,让民俗文化更好地展示, 有着极大的开发市场,应是产品拓展的 主要方面。
甘熙故居分析
优势: 1.活动、饮食:口碑很好,民俗文化资
源特色性,甘家特色小吃闻名。 2.环境:真实、新颖、怀旧且具有教育 性独特的文化氛围。 3.文化教育:有著名的音乐家,画家,戏 曲家;手工艺品较多,藏品比较丰富。
劣势:
1.游客少,馆内活动少,没有符合游客 需求的产品;商业化较严重;饮食价 格过高,食物质量下降且不卫生。 2.展馆较小配套设施不完善。 3.限制游客活动范围;参与和体验类型 很少;缺少良好的解说人员。
甘熙宅第又称甘熙故居或甘家大院,始建于清嘉庆 年间,俗称“九十九间半”,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 南京明清三大景观,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旅游价值, 是南京现有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私人民宅。甘熙故 居并非徽派建筑,也不是完全的苏式建筑,而是和南京 高淳、六合等地一样,有着南京自己的建筑风格,整个 建筑反映了金陵大家仕绅阶层的文化品位和伦理观念。 建筑的布局严格按照封建社会的宗法观念及家族制度而 布置,讲究子孙满堂、数代同堂,致使宅第的规模庞大、 等级森严,各类用房的位置、装修、面积、造型都具有 统一的等级规定。

甘熙故居:中国最大的私人民宅

甘熙故居:中国最大的私人民宅

⽢熙故居:中国最⼤的私⼈民宅 ⽢熙宅第⼜称⽢熙故居或⽢家⼤院,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占地⾯积9500多平⽅⽶,建筑⾯积8000平⽅⽶,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城明清三⼤景观,具有极⾼的历史、科学和旅游价值,是南京现有⾯积最⼤,保存最完整的私⼈民宅。

“九⼗九间半” 民间有这样的说法,中国最⼤的帝王宫殿是北京紫禁城,为“九千九百九⼗九间半”;中国最⼤的官僚府第是⼭东曲⾩的孔府,为“九百九⼗九间半”;⽽中国最⼤的平民住宅则是南京的⽢熙故居,为“九⼗九间半”。

⽢熙故居地处南京市南捕厅15号、17号、19号和⼤板巷42号、46号,在最繁华的新街⼝附近。

1982年,南京市⽂物部门在⽂物普查中发现了这处⽂物,为有效利⽤并再现明清江南民居风貌,⽂物部门修复了部分建筑,建成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于1992年11⽉对外开放。

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

其实⽢熙故居总共有300多间屋⼦,却被称为“九⼗九间半”。

原因是九是最⼤的阳数⼜是吉数,过九到⼗就到了头,⽽到头就意味着⾛下坡,“九⼗九间半”既表⽰没达百间的谦虚,⼜有仅半步就到⽬标的得意。

在居民家中发现“友恭堂碑” 在居民家中发现 ⽢熙故居因有两块题为“江宁⽢⽒友恭堂记”的碑⽯,旧时也称“友恭堂”。

清朝乾嘉之际,南京丝织业盛⾏,⽢国栋(⽢熙的祖⽗)率⼦⾏商,经过多年努⼒,家境变得殷实。

嘉庆四年(1799年),⽢家搬迁到南捕厅,创⽴了“友恭堂”。

也就是在这⼀年,⽢国栋去世,长⼦⽢福(⽢熙⽗亲)开始主持家政,在旧宅的基础上加以扩建,⽢熙故居才有了较⼤的规模。

“友恭”⼆字源于“三字经”中的“⽗⼦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意思是家族、兄弟之间应上友下恭,兄爱其弟,弟敬其兄,⽗⼦长幼之间也应这样,这样才能产⽣家族凝聚⼒。

独具风格的建筑艺术 独具风格的建筑艺术 ⽢熙故居的建筑既有江南民居的特点,⼜带有明显的北⽅建筑风格。

这在中国现存的古代民居中,极为少见。

南京古民居——甘熙故居

南京古民居——甘熙故居

南京古民居——甘熙故居南京古民居——甘熙故居古都南京,山川灵秀,历史积淀深厚,人称“六朝古都、十朝都会”。

而地处我国南北方交汇处的独特地理位置,使其在文化上表露出了南北交融、又自成一体的独特风格。

这一点,在南京的古民居上表现很为明显。

早春三月,在淅沥的春雨中,我们慕名前往南京参观古民居的代表之作甘熙故居。

甘熙故居——甘熙是晚清时期南京的著名文人、藏书家。

道光年间中举入仕,后称疾还乡。

经历年修筑,甘熙故居占地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

整组建筑由300多间房子组成,曲廊回环、庭院幽深、气势恢宏,但为避礼制,甘家自称为“九十九间半”。

这是南京现有面积最大也是江南大中城市中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建筑群。

在故居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我们穿堂过厅缓步而行。

据介绍,甘熙故居从建筑形式上讲为多进穿堂庭院式建筑。

其规划齐整、地域宽广,整个建筑的砖雕、门额、花厅、绣楼等都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而尤为人称道的独特之处在于,这组建筑既有江南民居的特点,又带有明显的北方建筑风格,这在我国现存的古民居中是极其罕见的。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可谓是江南民居的精彩写照,甘熙故居在这一特色上表现得淋漓尽致:黛瓦粉墙、清淡高雅;封火山墙、错落穿插。

而用以表达人物故事及福乐寿喜寓意的砖雕、木雕细腻精巧,或人物山水,或花鸟鱼虫,雕工精细,形态传神,无处不在表明它的江南“身份”。

但同样在甘熙故居,我们又可看到大量的北方民居建筑的形式和符号。

如南方民居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而建,而“故居”借用北方四合院的格式,建有一排朝北的房屋,俗称倒座。

又如其院落的布置,也带有明显的四合院围合式建筑的形态。

此外,北方常见的那种连接楼堂呈回形相互对称的“跑马楼”也被移接到了“故居”中。

正因为甘熙故居这种南北建筑交融的特色,我国著名建筑大师吴良镛先生看后大加赞赏,并题词“甘熙故居民族瑰宝”。

而在游览、观赏“故居”的同时,人们还能了解到与其有关的一段梨园佳话。

论“甘熙宅第”的保护与利用

论“甘熙宅第”的保护与利用

论“甘熙宅第”的保护与利用徐丽【摘要】基于甘熙宅第”目前存在的自身变更中历史文化价值流失与文献史料缺失、在建筑保护中对文化重视不够、历史环境与现代文化融合不够、旅游业发展尚不够成熟等问题,文章提出“甘熙宅第”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加大收集并利用散存的各类历史文献,将“甘熙宅第”保护与发展纳入城市整体规划,做好“甘熙宅第”保护发展的前期科学定位,发挥动态保护弹性计划的优势,在保护中彰显文化底蕴,注入相关文化元素.【期刊名称】《艺术百家》【年(卷),期】2016(000)0z1【总页数】4页(P115-117,23)【关键词】甘熙宅第;传统民居;建筑保护【作者】徐丽【作者单位】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江苏南京21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59在南京市主城区的中心地段有一片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即清代著名文人、藏书家甘熙的宅第,它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97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700平方米,是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中规模较大、保存完整的民居古宅。

下面笔者就如何保护和利用好“甘熙宅第”,谈谈个人之浅见。

“甘熙宅第”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

总占地面积97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700平方米,其中包括房屋162间,天井35个,水井32口。

甘熙是晚清时期著名的文人、藏书家、方志学家,他于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历官知县、郎中、礼部仪制司、广东司兼云南司主稿等。

甘熙幼承家学,后又游学于桐城派创始人之一的姚鼐,并及古文经学大家孙星衍门下。

甘熙一生博学强记,勤事纂述,与同里金鳌、朱绪曾等一起收辑乡邦文献,证析异同。

同光以前私人写志之风已盛,如金鳌之《金陵待证录》,甘熙之《白下琐言》,而《白下琐言》尤负盛名。

我国现代著名学者朱偰曾在其著作《金陵古迹图考》中这样评价《白下琐言》:“惟研究清代史迹,仅凭方志,尚觉不足,如洪、杨乱前,甘熙《白下琐言》,实为杰作。

”此外,甘熙还著有《桐阴随笔》《灵谷寺志》《栖霞寺志》等地方志书和《金陵忠义孝悌祠传赞》《寿石轩诗文集》《金石题詠汇编》等文集。

罗贯中对甘熙故居的评价

罗贯中对甘熙故居的评价

罗贯中对甘熙故居的评价古宅故居,现在是人们喜欢光顾的地方。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态度也随之改变,在物质生活无忧的前提下,追求精神享受是很自然的事情。

外出旅游除了游山逛水,饱览美丽的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常去一些水乡古镇,了解感悟各地的中华民族的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掌故,这不仅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而且也从中汲取了传统国粹和优良家风的滋养。

古宅故居,遍布全国各地,因为历史和规模的不同,其影响也各不相同。

甘熙宅第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又称甘熙故居或甘家大院,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俗称“九十九间半”,是由甘熙的父亲甘福开始建造的,后来甘熙又续建、扩建。

是中国最大的私人民宅,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明清三大景观,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旅游价值,是南京现有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私人民宅。

到六朝古都南京来旅游,若不到甘熙宅第兜一圈,一定会引为憾事!甘熙故居并非徽派建筑,也不是完全的苏式建筑,而是和南京高淳、六合等地一样,有着南京自己的建筑风格,整个建筑反映了金陵大家仕绅阶层的文化品位和伦理观念。

建筑的布局严格按照封建社会的宗法观念及家族制度而布置,讲究子孙满堂、数代同堂,致使宅第的规模庞大、等级森严,各类用房的位置、装修、面积、造型都具有统一的等级规定。

甘熙宅第现已开辟为“南京民俗博物馆”和“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200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南京地区规模较大的多进穿堂式民居,都俗称为“九十九间半”,究其原因,九是最大的阳数又是吉数,过九到十就到了头,而到头就意味着走下坡,所以中国自古就有“九五之尊”的说法。

中国最大的宫廷建筑是故宫,号称“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最大的官府建筑为孔府,号称“九百九十九间半”,而民居则最多不过“九十九间半”了,这半间既表示没达百间的谦虚,又有仅半步就到目标的得意。

甘熙故居其实总共有房间162间。

南京人文历史

南京人文历史

“重读南京”百题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现存最久远的猿人头骨化石——南京江宁汤山猿人头骨化石的距今年代是:(C)A、约30万年B、约40万年C、约60万年D、约100万年。

2、南京历史上第一座有确切年代可考的古城是:(B)A、冶城B、越城C、金陵邑D、胡孰县城。

3、东吴立国、定都南京,开创南京都城史的是:(C)A、孙坚B、孙策C、孙权D、孙亮4、公元247年,孙权为印度僧人康僧会修建的江南地区最早的佛教寺庙是:(A)A、建初寺B、同泰寺C、长干寺D、高座寺5、以下哪个朝代在南京的建都时间最长?(A)A、东晋B、梁朝C、南唐D、明朝6、在南京推算出圆周率的数值在3、1415926至3、1415927之间的祖冲之,生活的时代为: (C)A、孙吴B、东晋C、南朝D、隋朝7、淝水之战以少胜多,大败前秦的东晋名将是:(C)A、王导B、谢安C、谢玄D、谢尚8、辛弃疾的名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描写的是东晋大军北伐,灭掉南燕和后秦,收复洛阳与长安的壮举,当时的领军主帅是:(B)A、晋安帝B、刘裕C、刘义隆D、王玄谟9、南京栖霞区的栖霞寺舍利塔的建造年代是:(C)A、南朝B、隋C、南唐D、宋10、唐代大诗人李白非常喜爱南京,他一生中曾七次来到南京,创作了与南京有关的诗歌共有:(B)A、几十首B、一百多首C、三百多首D、四百多首11、南京的哪座寺院在隋唐时被称为佛教“四大丛林”之一?(A)A、栖霞寺B、鸡鸣寺C、大报恩寺D、灵谷寺12、位于南京秦淮区的夫子庙始建于:(C)A、孙吴B、唐朝C、北宋D、明朝13、南京素以“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名世,以下哪个朝代不在“六朝”、“十朝”之列?(C)A、萧齐B、南唐C、南宋D、太平天国14、昆曲之乡在昆山,昆曲之都在南京,昆曲名家并被称为秦淮八艳的是李香君、柳如是、董小宛、陈圆圆等,下面不属于秦淮八艳的是:(B)A、马湘兰B、潘玉良C、寇白门D、卞玉京15、成语“青梅竹马”出自哪位诗人的诗句?(C)A、沈约B、陶渊明C、李白D、王安石16、近代佛教复兴之父杨仁山创立的金陵刻经处,是世界性的汉文木刻佛经出版中心,已被命名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甘熙故居典午名家含义解释

甘熙故居典午名家含义解释

甘熙故居典午名家含义解释
甘熙故居是位于中国江苏省扬州市的一处历史建筑,也是扬州
的一处重要文化遗产。

典午名家是指甘熙故居中的一处建筑群,其
中的典午堂是主要建筑,名家则是指其中居住的名人。

典午堂是甘熙故居的主体建筑,也是整个建筑群中最重要的一
座建筑。

它的名字来源于建筑的位置,位于整个建筑群的正中午时
方向,因此得名典午。

典午堂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建筑,结合了
明清两代的建筑风格,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名家则是指甘熙故居中曾经居住过的知名人士。

甘熙故居作为
一个历史名人的故居,曾经吸引了许多文化名流和政治家居住其中。

这些名人在典午堂中留下了许多文化遗迹和历史痕迹,使得甘熙故
居成为了一个有着重要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的地方。

甘熙故居典午名家的含义可以从多个角度解释。

首先,典午堂
作为主体建筑,代表了甘熙故居的核心地位,体现了其建筑艺术价值。

其次,名家指的是曾经在这里居住过的知名人士,他们的存在
使得甘熙故居具有了更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此外,典午名家还可
以解释为甘熙故居中展示名人文化和历史的地方,通过展示名人的
生活和事迹,向人们传达着历史的故事和文化的传承。

总之,甘熙故居典午名家是指甘熙故居中的典午堂及其中居住过的知名人士。

这个名字体现了甘熙故居作为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的重要地位,以及其承载的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甘熙故居导游词

甘熙故居导游词

甘熙故居导游词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甘熙故居,我将为大家介绍这位伟大的文化名人甘熙和他的故居。

甘熙故居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北山路,是一栋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古老建筑,是杭州市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现在,我们一起进入甘熙故居,领略这座古老建筑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

甘熙是明朝末年至清朝初年的一位文学家、画家和书法家,他的作品对整个中国的文化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甘熙故居是他晚年的居所,也是他的创作之地。

故居始建于明朝末年,现存建筑主要为明代和清代的遗存,建筑风格独特,展示了明清建筑技术和艺术的精髓。

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下甘熙故居的整体布局。

整个故居占地约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由前厅、正厅、后厅、配房、花园等部分组成。

故居以四合院为主体,中轴线上依次排列了前厅、正厅和后厅。

故居建筑融合了明清两代的建筑特点,室内的木结构、花纹雕刻和壁画等装饰都展现了当时的艺术风格。

现在,我们先来到前厅。

前厅外观庄重典雅、风格古朴,入口处的门楣上刻有“甘熙故居”四个大字,气势恢宏。

进入前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精美壁画,画面上是松树、山水和山水之间的一片景色,给人一种宁静和清新的感觉。

这副壁画是甘熙亲手绘制的,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才华。

接下来,我们来到正厅。

正厅是室内空间最大的部分,也是甘熙平日里的主要活动场所。

正厅内部布置简洁,木制的家具、书架和文房四宝等摆设都充满了古典气息。

正厅的墙壁上挂满了甘熙的书画作品,有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每一幅作品都体现了他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创作技巧。

除了书画作品,正厅还展示了甘熙的手迹和手抄经书等,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他的文化修养和学术成就。

接下来,我们来到后厅。

后厅是甘熙故居的核心部分,也是他的书房和创作工作室。

后厅的墙壁上挂满了甘熙的字画,这些字画有的是山水草书,有的是梅兰竹菊的花鸟画,每一幅作品都展现了他卓越的艺术才华和独特的审美观。

后厅内还有一个小型的展览区,展示了甘熙的文物收藏和个人物品,包括古代书籍、字画材料和笔墨等,这些文物展示了甘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推崇。

赏院赏楼赏古风---记南京甘熙宅第

赏院赏楼赏古风---记南京甘熙宅第

赏院赏楼赏古风---记南京甘熙宅第在南京市中山南路与升州路交界处,有一条不起眼的巷子,白墙灰瓦,绿树假山,小桥流水,几串红色灯笼点缀其间。

这就是著名的“九十九间半”——清代中国最大的平民住宅、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的甘熙宅第。

(从新街口乘2号地铁线到张府园站下,往南走300米便来到这个牌坊前)甘熙宅第又称甘熙故居或甘家大院,俗称“九十九间半”,是南京现有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私人民宅。

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明清三大景观,甘熙故居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总占地21000余平方米。

在南京地区规模较大的多进穿堂式民居,都俗称为“九十九间半”,究其原因,九是最大的阳数又是吉数,过九到十就到了头,而到头就意味着走下坡,所以中国自古就有“九五之尊”的说法。

中国最大的宫廷建筑是故宫,号称“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最大的官府建筑为孔府,号称“九百九十九间半”,而民居则最多不过“九十九间半”了,这半间既表示没达百间的谦虚,又有仅半步就到目标的得意。

古代皇家规定民间住宅不得超出百间,甘熙曾在朝为官,深知法规,故对外宣称“九十九间半”。

甘熙故居其实总共有房间162间。

甘熙(1798~1852)祖籍安徽,是清末著名方志学者、藏书家,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了进士,与曾国藩还有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是同榜进士,从此步入仕途。

先后著有《白下琐言》、《桐荫随笔》等典籍,对研究编纂南京地方志书有很大影响。

金陵甘氏是江南望族,其祖先最早可追溯到战国的秦丞相甘茂,其后甘罗、甘宁、甘卓等都是著名人物,今世甘贡三和他的儿子甘南轩、甘涛、甘律之也是南京文艺界的名人。

据说演员海清还是甘家后代呢!甘熙故居从古到今有三大贡献。

首先,这九十九间半大规模的清代私人住宅,具有很高的古典建筑艺术价值。

第二,甘氏父子曾遍访吴越,收集书籍十万册,建藏书楼,名津逮楼。

津逮楼藏有大量珍贵古籍,甘贡三于解放后悉数连同《白下琐言》,《建康实录》仿宋木刻版数百块无偿捐赠南京图书馆,这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熙宅第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熙宅第
甘熙宅第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又称甘熙故居或甘家大院,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俗称“九十九间半”,是中国最大的私人民宅,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明清三大景观,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旅游价值,是南京现有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私人民宅。

甘熙故居并非徽派建筑,也不是完全的苏式建筑,而是和南京高淳、六合等地一样,有着南京自己的建筑风格,整个建筑反映了金陵大家仕绅阶层的文化品位和伦理观念。

建筑的布局严格按照封建社会的宗法观念及家族制度而布置,讲究子孙满堂、数代同堂,致使宅第的规模庞大、等级森严,各类用房的位置、装修、面积、造型都具有统一的等级规定。

甘熙宅第现已开辟为南京民俗博物馆,200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甘熙是甘福的次子,为晚清著名文人,曾经中过进士,生平著作甚丰。

相传甘氏为金陵望族,甘氏父子曾遍访吴越,收集书籍十万册,建藏书楼,名津逮楼,并因此留名青史。

美国哲学家爱默生曾经讲过:“城市是靠记忆而存在的”,洋为中用,南京在某种程度上是这样一个典型。

只是关于她的记忆太多也太繁杂,以至于我们需要去寻找一些线索来追
忆,这线索,或者是隐没在市井街道中的才艺高人,或者是一段道听途说的模糊故事,或者是一串破碎支离的音乐符号,或者是掩映在梧桐树下的古旧建筑……南京升州路与中山南路交界的地段,闹市之中,不起眼的在一条巷子里,白墙灰瓦,挂一串红色灯笼,标记着南捕厅十九号——甘家大院。

这就是著名的“九十九间半”——清代中国最大的平民住宅、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的甘熙宅第,在南京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上,亲历了中国近现代几乎所有战乱和硝烟,目睹了人世间无数次的悲欢和离合,如今依旧静静得卧在这里,安详地如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缓缓地摇着蒲扇,娓娓道来过去的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