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矩控制

合集下载

变频器扭矩控制原理

变频器扭矩控制原理

2024年敬老院消防安全应急预案第一章:总则1.1 编制依据根据《消防法》、《社会养老服务管理条例》以及国家、省、市相关的的消防安全法规和管理制度,结合本敬老院实际情况编制此预案。

1.2 预案目的为了保障敬老院内的老人生命财产安全,合理组织敬老院的消防安全工作,提高敬老院的火灾应急救援能力,规范灭火工作流程,保障老人在火灾事故中的安全。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敬老院的敬老院内的每一个建筑、每一个老人以及工作人员。

1.4 目标任务1.4.1 建设一支专业的消防安全队伍,提高敬老院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1.4.2 加强火灾防范措施,及时发现和排除火灾隐患;1.4.3 加强火灾应急管理,提高救援效率和老人的自救能力;1.4.4 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和器材,确保消防设备和器材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第二章:组织体系2.1 敬老院消防安全责任人敬老院的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消防安全工作,负责敬老院消防安全队伍的建设和管理,负责救护车的配备和维护,并能够及时组织应急救援工作。

2.2 消防安全队伍敬老院应建立一支专业的消防安全队伍,负责日常的消防巡查、火灾事故的应急救援,以及灭火器材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消防安全队伍应定期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提高灭火和救援能力。

2.3 消防安全培训敬老院应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提高老人和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火灾预防知识、火灾应急逃生知识、使用灭火器等。

2.4 安全演练敬老院应定期组织火灾应急逃生演练,检验和提高老人和工作人员在火灾事故中的应急逃生能力。

第三章:火灾预防3.1 日常巡查敬老院应定期对建筑、设备、电气设施等进行巡查,发现和排除火灾隐患。

3.2 安全教育敬老院应定期向老人和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火灾预防知识和技能的普及。

3.3 设备维护敬老院应定期对消防设备和器材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第四章:火灾应急救援4.1 报警流程4.1.1 发现火灾后,第一时间拨打火警电话。

扭矩控制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扭矩控制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扭矩控制方法的原理和应用1. 引言扭矩控制是一种重要的控制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各种机械设备和系统中。

本文将介绍扭矩控制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扭矩控制技术。

2. 扭矩控制的原理扭矩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转动时所产生的力矩,扭矩控制即通过控制力矩的大小和作用方向,来达到控制物体转动的目的。

扭矩控制的原理可以简要概括如下:1.传感器测量扭矩信号通过安装在物体上的传感器,测量物体所受到的扭矩信号,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

2.控制器处理扭矩信号控制器接收到传感器测量的扭矩信号后,根据预设的控制算法进行处理,计算出需要施加的力矩大小和作用方向。

3.执行器施加扭矩执行器根据控制器计算得出的力矩指令,通过机械装置将力矩施加在控制对象上,控制物体的转动。

3. 扭矩控制方法的应用扭矩控制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系统中,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和具体案例。

1.机械加工–金属加工:扭矩控制方法在车床、铣床、钻床等设备中的应用十分常见,可以实现对工件的精准加工。

–木工加工:扭矩控制方法在木工加工设备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

2.电动机控制–电动车:扭矩控制方法在电动车的电机驱动系统中起到关键作用,可以实现对车辆行驶性能的控制和优化。

–工业电机:扭矩控制方法在各种工业设备中的电机控制系统中应用广泛,如泵、风扇、压缩机等。

3.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扭矩控制方法使得工业机器人能够精准地完成各种操作任务,如焊接、搬运、装配等。

–服务机器人:扭矩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对服务机器人的移动和操作的精准控制,提高机器人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4.医疗设备–手术机器人:扭矩控制方法在手术机器人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手术器械的精细操作,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假肢:扭矩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对假肢的运动和力度的精确控制,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和生活质量。

4. 总结扭矩控制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控制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测量和处理扭矩信号,然后施加相应的力矩来实现对物体转动的控制。

扭矩控制法的原理是啥

扭矩控制法的原理是啥

扭矩控制法的原理是啥扭矩控制法是一种控制电机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控制电机的输出扭矩来实现对电机运行的精确控制。

在扭矩控制法中,电机的扭矩被视为主要的控制变量,以实现对电机速度和位置的控制。

扭矩控制法的原理主要分为两个步骤:扭矩测量和扭矩控制。

首先,通过电机中的传感器来测量电机输出的扭矩,并将其作为反馈信号输入到控制系统中。

其次,通过控制系统中的控制算法,根据扭矩的反馈信号和给定的参考扭矩,计算出控制信号,并将其送入电机的输入端,从而实现对电机扭矩的控制。

具体而言,扭矩控制法的实现过程如下:第一步,通过电机中的传感器(如扭矩传感器或电流传感器)测量电机输出的扭矩。

一般来说,电机中的传感器会将扭矩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并输出给控制系统中的反馈回路。

第二步,将测量得到的扭矩信号输入到控制系统中,与给定的参考扭矩进行比较。

给定的参考扭矩通常由用户或系统的控制器提供,并作为控制系统的输入。

第三步,根据扭矩的误差信号,通过控制算法计算出控制信号。

控制算法的设计是扭矩控制法的关键。

常用的控制算法有比例控制算法、积分控制算法和微分控制算法,以及它们的组合算法(如PID控制)。

这些控制算法根据扭矩误差信号的大小和变化率来生成控制信号,以实现对电机的扭矩控制。

第四步,将计算得到的控制信号送入电机的输入端,控制电机的输入电流或电压。

通过控制电机的输入信号,可以调整电机所产生的输出扭矩,实现对电机扭矩的精确控制。

扭矩控制法的优势在于其精确性和响应速度。

由于扭矩是电机运行的主要控制变量,通过对扭矩进行控制,可以实现对电机速度和位置的精确控制。

此外,扭矩控制法响应速度快,能够快速地对外界扰动做出响应,从而提高了电机系统的控制性能。

然而,扭矩控制法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扭矩测量往往需要使用专门的传感器,增加了系统的成本和复杂性。

其次,电机的动态特性和非线性特性会对扭矩控制的效果产生影响,需要针对具体的电机系统进行控制算法的设计和参数调整。

扭矩控制法的原理是

扭矩控制法的原理是

扭矩控制法的原理是扭矩控制法是一种用于电气驱动系统的控制方法,它通过直接控制电机的输出扭矩来实现精确的速度和位置控制。

相比于传统的速度或位置控制,扭矩控制法在许多应用场景下具有更好的性能和适用性。

扭矩控制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系统的控制需求,实时地计算出电机所需的扭矩指令,并通过控制器将这个指令转化为电流指令,最终驱动电机。

在实现扭矩控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首先,需要对电机进行扭矩建模和参数辨识。

电机的扭矩响应是由电流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的,因此需要获得电机的电流和磁场方程。

通过对电机进行实验和辨识,可以确定电机的参数,包括转子惯量、电感、阻抗等。

这些参数将在后续的控制器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需要设计合适的扭矩控制器。

扭矩控制器的设计通常基于电流环和速度环的结构。

电流环用于实时跟踪电机电流的指令值,并控制电机输出所需的电流。

而速度环用于基于电机的速度误差来调整电流环的指令,从而实现期望的扭矩控制。

在扭矩控制器的设计中,通常使用反馈线性化、模型预测控制或自适应控制等高级控制算法,以提高控制性能和系统稳定性。

在扭矩控制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电机的非线性特性和干扰影响。

由于电机的非线性特性,例如饱和效应、电流-磁场非线性等,可能会导致控制误差和性能下降。

因此,在扭矩控制中需要加入补偿措施,例如使用非线性观测器或反馈线性化控制器,以提高控制精度和鲁棒性。

此外,扭矩控制法还可以结合其他控制策略,如预测控制、自适应控制和优化控制等,以进一步提高控制性能。

预测控制可以基于电机模型来预测未来的扭矩需求,并通过控制器进行实时调整,以满足系统的要求。

自适应控制利用在线辨识技术来实时更新电机参数,并根据参数变化来调整控制器的参数。

优化控制通过优化算法来寻找最优的控制策略,使系统性能最大化。

综上所述,扭矩控制法通过直接控制电机的输出扭矩来实现精确的速度和位置控制。

它的原理在于实时计算电机所需的扭矩指令,并通过合适的控制器将其转化为电流指令。

扭矩控制策略

扭矩控制策略

扭矩控制策略1. 引言扭矩控制策略是一种用于控制机械系统中扭矩输出的方法。

在许多机械应用中,如电动机驱动、机器人运动控制等,扭矩的精确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扭矩控制策略可以通过调整电流、电压或其他参数来实现对扭矩输出的精确控制。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扭矩控制策略,包括直接扭矩控制、间接扭矩控制和预测性扭矩控制。

我们将分析每种策略的原理、优点和缺点,并比较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适用性。

2. 直接扭矩控制直接扭矩控制(Direct Torque Control,DTC)是一种基于电机模型和误差反馈的方法。

它通过测量电机转子位置和速度,计算出所需的转子电流,并将其与实际电流进行比较,从而实现对扭矩输出的闭环控制。

直接扭矩控制具有以下优点: - 响应速度快:直接扭矩控制不需要传统的速度环,可以直接根据电机转子位置和速度进行控制,响应速度更快。

- 精确性高:通过精确测量电机参数和实时反馈,直接扭矩控制可以实现对扭矩输出的精确控制。

然而,直接扭矩控制也存在一些缺点: - 复杂性高:直接扭矩控制需要准确建立电机模型,并且需要对多个参数进行精确测量。

这增加了系统设计和调试的复杂性。

- 高频噪声:由于直接扭矩控制的工作原理,它可能会在高频段产生噪声。

这可能会对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造成一定影响。

3. 间接扭矩控制间接扭矩控制(Indirect Torque Control,ITC)是一种基于电流和转子位置反馈的方法。

它通过测量电机相电流和转子位置,计算出所需的转子电流,并将其与实际电流进行比较,从而实现对扭矩输出的闭环控制。

间接扭矩控制具有以下优点: - 稳定性好:间接扭矩控制基于电流和转子位置反馈,可以提供较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 系统设计简单:相对于直接扭矩控制,间接扭矩控制的系统设计相对简单,不需要准确建立电机模型。

然而,间接扭矩控制也存在一些缺点: - 响应速度较慢:由于间接扭矩控制需要通过测量电流和转子位置来计算所需的转子电流,响应速度相对较慢。

扭矩限幅和扭矩控制

扭矩限幅和扭矩控制

扭矩限幅和扭矩控制扭矩限幅和扭矩控制是在机械系统中常见的两个概念,它们在保护机械设备、提高系统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来了解一下扭矩限幅。

扭矩限幅是一种保护机械设备的控制策略,通过限制扭矩的大小,防止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受到过大的负载而损坏。

在某些情况下,机械系统可能会面临扭矩过大的风险,如启动过程中的扭矩冲击、突然的负载变化等。

扭矩限幅的作用就是在这些情况下,通过对扭矩进行限制,确保机械设备不会超出其承受能力范围,从而保护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扭矩限幅的实现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其中一种常见的方式是使用扭矩传感器来监测系统的扭矩,并通过控制算法来实现对扭矩的限制。

当扭矩超出设定的限制范围时,控制系统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降低负载、减小运行速度等,以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与扭矩限幅相比,扭矩控制更加复杂。

扭矩控制是一种通过控制扭矩的大小和变化率,来实现对机械系统性能的精确控制的方法。

扭矩控制可以应用于多种机械系统中,如电机驱动系统、液压系统等。

在电机驱动系统中,扭矩控制可以用于实现精确的速度和位置控制。

通过对电机的扭矩进行控制,可以实现对电机输出转矩的精确控制,从而实现对系统速度和位置的控制。

扭矩控制可以应用于各种电机类型,如直流电机、交流电机等。

在液压系统中,扭矩控制可以用于实现对液压马达或液压泵的扭矩控制。

液压系统中的扭矩控制可以通过调整液压系统的压力和流量来实现对扭矩的控制。

通过对液压系统的控制,可以实现对机械设备的精确控制,如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小能耗等。

扭矩控制的实现需要采用合适的控制算法和传感器来实时监测系统的扭矩。

常见的控制算法包括PID控制算法、模糊控制算法等。

传感器可以选择合适的扭矩传感器,如应变片式扭矩传感器、电磁式扭矩传感器等。

总结起来,扭矩限幅和扭矩控制是在机械系统中常见的两个控制策略。

扭矩限幅主要用于保护机械设备,防止扭矩过大导致设备损坏;而扭矩控制则是一种精确控制机械系统性能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多种机械系统中。

你不得不知道的电机扭矩控制

你不得不知道的电机扭矩控制

你不得不知道的电机扭矩控制
1、扭矩控制,就是电机电流的控制,电机电流的大小决定负载力矩,是电机拖动负载时电机自己控制的;
2、当速度越快扭力越小的负载,随着速度的增大负载力矩减小,电机电流会自动减小;
3、速度的控制,就是电机电源频率、电压的控制,通过变频器人为可以控制;
4、当速度越快扭力越大的负载,例如水泵、风机负载,随着速度的提高力矩增大电流自动增大;
5、这里特别要注意一点,负载力矩小,电机的电流就减小,减小电机转矩,拖动负载运动,这个过程是电机的本能,不是别人控制的,谁也控制不了!
6、这里特别要注意一点,负载力矩大,电机的电流就增大,增大电机转矩,拖动负载运动,这个过程是电机的本能,不是别人控制的,谁也控制不了!
7、电机的电流闭环控制时,负载力矩小,电流不能低于给定值,电机的频率、电压会自动上升,增大负载速度增大负载力矩;
8、电机的电流闭环控制时,负载力矩大,电流不能超过给定值,电机的频率、电压会自动下降速度下降,降低负载力矩;
9、如果碰到减速力矩增大的负载,电流闭环控制的结果肯定是到停车;
10、如果碰到增速力矩减小的负载,电流闭环控制的结果肯定是到电机同步最高或发电运行。

扭矩的控制方法

扭矩的控制方法

扭矩的控制方法旋转螺栓后,螺杆受力伸长了,螺杆伸长产生夹紧力把连接件夹紧了。

施加的扭矩并不象夹紧力那么简单在通用公式中:力(F)*力矩(L)=扭矩M 也就是说螺栓旋转的越多,得到的扭矩越大。

但是90%扭矩被摩擦力消耗掉了,只有10%转化为了夹紧力。

打个比方,当你上紧一颗工艺要求为10N·m力矩的螺栓时,我们真正需要的是那1N·m 轴向力矩,大多数力矩都被摩擦力消耗掉了。

摩擦力和夹紧力是什么关系呢?通常情况下,遵循50-40-10原则,就是50%的螺栓头下摩擦力,40%的螺纹副中摩擦力,10%的夹紧力。

但是在一些条件下夹紧力的比例是可以变化的。

比如说当工人师傅拿起一颗螺栓发现其螺纹有碰伤或者有杂质,您一旦将其装入螺孔内,这样的螺栓产生怎样的夹紧力呢?一般认为螺纹副中有缺陷(杂质、磕碰等)按照装配力矩装配后,存在50%的螺栓头下的摩擦力,45%螺纹副中的摩擦力,只有5%我们想要的夹紧力。

这时候这颗螺栓的装配力矩是达到了,但是远不符合我们所需要的夹紧力。

如果这里螺栓在飞轮,曲轴等这样的运动件上就非常容易发生脱落,这就造成了我们经常说的“假紧”。

还有弹性材料变软会使夹紧力衰减,也是通常我们说软连接的扭矩衰减。

比如汽缸盖垫材料较软我们采用二次拧紧的方法来减少夹紧力的衰减,还有机油盘螺栓经常发生夹紧力衰减,就是因为螺栓下面有机油盘垫片(软质材料的原因)。

试想我们需要螺杆伸长而产生夹紧力,扭矩越大螺杆可以伸的越长,是不是扭力越大越好呢?我们施加的扭矩越大会使螺栓过度伸长,螺栓超过屈服强度极限就会发生应力断裂。

从而失去了螺栓的链接作用。

拧紧螺栓的几种方法1、扭矩控制法(T)扭矩控制法是最初始也是最简单的控制法,它是基于螺纹连接时,轴向夹紧力F拧紧时与拧紧扭矩T成正比关系,可用一个公式T=K·F来表示,这个K则是扭矩系数。

当一个螺钉设计出来时候他的轴向夹紧力F就是可知的,拧紧扭矩T通过工艺设定我们的拧紧扭矩也被工艺部门规范下来。

交流电机中扭矩控制方法

交流电机中扭矩控制方法

交流电机中扭矩控制方法
交流电机是现代工业中最常见的电机类型之一,其特点是转速和旋转方向容易控制,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效率。

在工业生产中,控制电机的扭矩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运动控制。

本文将介绍交流电机中的扭矩控制方法。

1. 扭矩控制的概念
扭矩控制是通过改变电机的电势或电流来控制输出扭矩的大小。

通过有效的扭矩控制方法,可以在工业机械、车辆、电梯和风力发电等领域中实现高效、精确和安全的运动控制。

在交流电机中,有三种常用的控制方法:电压控制、电流控制和矢量控制。

以下是这三种方法的详细介绍。

2.1 电压控制
电压控制是指通过改变电机输入电压,来控制电机的输出扭矩。

当电压增加时,电机的输出扭矩也会增加。

这种方法受到负载变化的影响较大,因为负载变化会影响电机的输出速度,从而影响电机的输出扭矩。

矢量控制是指通过控制电机的转子磁场来实现精确的扭矩控制。

矢量控制需要测量电机输出的电流和电压,然后对电机进行电流控制和电压控制。

在这种控制方法中,电机的转子磁场可以按照设定的路径旋转,从而实现高效的扭矩控制。

由于需要更为复杂的算法和计算,矢量控制通常被用于高级工业应用,如石油开采、轨道交通和高速电机。

3. 总结
扭矩控制是交流电机中的重要控制方法之一,可以实现精确的运动控制。

不同的扭矩控制方法有其优点和缺点,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考虑实际应用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负载情况、控制精度和成本等因素进行选择。

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扭矩控制方法将会更为精确和智能。

永磁电机扭矩控制原理

永磁电机扭矩控制原理

永磁电机扭矩控制原理永磁电机是一种利用永磁体产生磁场的电机。

扭矩控制是指通过对电机施加的电流进行调节,实现对电机输出扭矩的控制。

本文将介绍永磁电机扭矩控制的原理。

永磁电机的扭矩控制原理主要通过调节电机的电流来实现。

在永磁电机中,电流与磁场的强度成正比,因此通过调节电流可以改变电机的磁场强度,从而实现对扭矩的控制。

永磁电机的控制器通常采用闭环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电机的转速、电流等参数,并将这些参数与设定值进行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结果调节电机的电流。

在永磁电机的扭矩控制中,通常采用电流环控制和速度环控制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通过电流环控制来调节电机的电流,以实现对磁场强度的调节;然后,通过速度环控制来调节电机的转速,以实现对扭矩的控制。

在电流环控制中,控制器通过比较设定电流和实际电流的差异,计算出电机的误差信号,并将该信号作为输入,通过控制器内部的控制算法进行处理,最终输出一个控制器指令。

该指令经过功率放大器放大后,作用于电机的电流控制回路中,进一步调节电机的电流。

在速度环控制中,控制器通过比较设定转速和实际转速的差异,计算出电机的误差信号,并将该信号作为输入,通过控制器内部的控制算法进行处理,最终输出一个控制器指令。

该指令经过功率放大器放大后,作用于电机的转速控制回路中,进一步调节电机的转速。

通过电流环控制和速度环控制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对永磁电机输出扭矩的精确控制。

其中,电流环控制主要用于调节电机的磁场强度,而速度环控制主要用于调节电机的转速。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实现对电机输出扭矩的精确控制,从而满足不同工况下的要求。

总结起来,永磁电机扭矩控制的原理是通过调节电机的电流来实现对扭矩的控制。

通过电流环控制和速度环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实现对永磁电机输出扭矩的精确控制。

这种控制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

关于伺服电机扭矩的控制问题解答

关于伺服电机扭矩的控制问题解答

关于伺服电机扭矩的控制问题解答
伺服进行扭矩控制,有一种就是当扭力越来越大,伺服速度越来越慢,还有一种是扭力越大伺服速度越来越快,当达到设定扭力时保持速度。

有两种负载用扭矩控制,一种是当速度越快扭力越大,这时采用扭力控制的话是不是会自动降低速度来把输出扭力降为设定的扭力;还有一种是速度越快扭力越小,这时采用扭力控制的话是不是会自动加快速度把扭力降为设定的扭力?
1、扭矩控制,就是电机电流的控制,电机电流的大小决定负载力矩,是电机拖动负载时电机自己控制的;
2、当速度越快扭力越小的负载,随着速度的增大负载力矩减小,电机电流会自动减小;
3、速度的控制,就是电机电源频率、电压的控制,通过变频器人为可以控制;
4、当速度越快扭力越大的负载,例如水泵、风机负载,随着速度的提高力矩增大电流自动增大;
5、这里特别要注意一点,负载力矩小,电机的电流就减小,减小电机转矩,拖动负载运动,这个过程是电机的本能,不是别人控制的,谁也控制不了!
6、这里特别要注意一点,负载力矩大,电机的电流就增大,增大电机转矩,拖动负载运动,这个过程是电机的本能,不是别人控制的,谁也控制不了!
7、电机的电流闭环控制时,负载力矩小,电流不能低于给定值,电机的频率、电压会自动上升,增大负载速度增大负载力矩;
8、电机的电流闭环控制时,负载力矩大,电流不能超过给定值,电机的频率、电压会自动下降速度下降,降低负载力矩;
9、如果碰到减速力矩增大的负载,电流闭环控制的结果肯定是到停车;
10、如果碰到增速力矩减小的负载,电流闭环控制的结果肯定是到电机同步最高或发电运行。

伺服系统中的扭矩控制技术

伺服系统中的扭矩控制技术

伺服系统中的扭矩控制技术扭矩控制是伺服系统中的重要技术之一。

在伺服系统中,扭矩控制的目标是精确地控制电机产生的扭矩大小和变化速度,以满足系统对扭矩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伺服系统中的扭矩控制技术,并探讨其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一、扭矩控制的基本原理在伺服系统中,扭矩控制是通过控制电机的电流来实现的。

电机的扭矩与电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通过调节电流大小和变化率,可以实现对扭矩的控制。

扭矩控制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系统对扭矩的需求,通过调节电流来控制电机的输出扭矩,使其满足系统的要求。

二、扭矩控制的应用领域扭矩控制技术在伺服系统中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其中,机械加工领域是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在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中,扭矩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工件的精确加工,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

此外,扭矩控制技术还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印刷设备、纺织设备等领域,用于实现对设备的精确控制。

三、扭矩控制的方法在伺服系统中,扭矩控制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

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电流控制和速度控制。

电流控制是通过控制电机的输入电流大小来实现对扭矩的控制。

速度控制是通过调节电机的转速来实现对扭矩的控制。

此外,还有一些先进的控制方法,如模型预测控制、弹性控制等,可以进一步提高扭矩控制的精度和响应速度。

四、扭矩控制的难点与挑战在实际应用中,扭矩控制面临着一些难点与挑战。

首先,电机的非线性特性会对扭矩控制产生影响,需要通过合适的控制方法来解决。

其次,扭矩传感器的精度和可靠性也对扭矩控制的实现产生影响。

此外,扭矩控制的响应速度和精度也是一个难点,需要通过优化控制算法和加强硬件设计来解决。

五、扭矩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扭矩控制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扭矩控制技术将更加注重精确度和响应速度的提高,以满足对伺服系统的更高要求。

此外,随着电动汽车、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扭矩控制技术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六、总结扭矩控制技术在伺服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实现对扭矩的精确控制。

如何使用伺服系统进行扭矩控制

如何使用伺服系统进行扭矩控制

如何使用伺服系统进行扭矩控制伺服系统是一种控制电机、位置和速度的高精度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和生产过程控制等领域。

在伺服系统中,扭矩控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可以确保机械设备运行的精度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伺服系统进行扭矩控制。

一、伺服系统及其工作原理伺服系统是一个电子控制系统,由电机、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组成。

它通过控制电机的电源、方向和速度来控制机械设备的位置和运动。

伺服系统中的传感器可以感知电机的位置和速度,并将信息反馈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息来调整电机的运动状态,以达到预定的位置和速度。

在伺服系统中,扭矩控制是通过调整电机的电流来实现的。

电机的电流与扭矩成正比,因此通过调整电流可以控制电机的扭矩。

伺服系统中的控制器会根据传感器反馈的信息,实时计算扭矩的误差,并调整电机的电流,使扭矩误差最小化。

二、如何设置伺服系统的扭矩控制1.确定扭矩控制方式伺服系统的扭矩控制方式有两种: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开环控制只通过输入电流来控制扭矩,不考虑实际扭矩的输出情况。

而闭环控制则通过传感器反馈的信息来实时调整电机的电流,以使扭矩误差最小化。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闭环控制,因为它可以实现更高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2.设置控制器参数伺服系统中的控制器需要设置一些参数,以实现扭矩控制。

控制器的参数设置包括比例系数、积分系数和微分系数等。

这些参数的取值直接影响到控制器的控制效果,因此需要仔细调整。

3.进行系统识别和校准在开始使用伺服系统进行扭矩控制之前,需要对系统进行识别和校准。

系统识别包括电机的参数识别和负载参数的识别,校准包括传感器校准和控制器参数校准等。

系统识别和校准可以保证伺服系统的控制效果和精度。

三、伺服系统扭矩控制的优缺点1.优点伺服系统的扭矩控制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扭矩控制,保证机械设备的运行精度和稳定性。

同时,伺服系统的响应速度比较快,可以适应高速转动的应用需求。

变频器扭矩控制原理

变频器扭矩控制原理

变频器扭矩控制原理变频器扭矩控制原理是指通过变频器对电机的供电频率和电压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电机输出扭矩的控制。

变频器是一种电气设备,用于改变交流电源的频率,使之匹配驱动电机的工作要求。

扭矩控制是通过改变电机输入的电流和磁通,从而调节电机的输出扭矩,实现对电机的精准控制。

变频器扭矩控制主要包括电流控制和磁通控制两个方面。

电流控制是指通过控制电机的输入电流来实现对扭矩的控制。

电流控制是变频器内部的一个闭环控制系统,通过检测电机输出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并与设定的目标电流进行比较,计算出电机转矩与目标扭矩的误差。

然后,根据误差值调节变频器的电压和频率,使输入电流保持在设定值附近,从而实现扭矩的控制。

电流控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节电机的起动扭矩、工作扭矩和过载扭矩等。

磁通控制是指通过改变电机的磁场强度来实现对扭矩的控制。

电机的磁场强度由励磁电流和磁场极性决定。

变频器可以通过控制输入电压和频率,改变电机的磁通,从而实现对扭矩的控制。

磁通控制可以调节电机的起动磁通、工作磁通和过磁饱和等。

磁通控制可以在电机的低转速和高转矩工况下提供更大的输出扭矩,以满足特定的工况要求。

变频器扭矩控制的原理在于通过调节电机的供电频率和电压,改变电机的输出电流和磁通,从而实现对电机输出扭矩的精确控制。

这种控制方式可以应用于各种工况下的电机控制,具有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和能量节约等优点。

基于变频器扭矩控制的电机系统可以在不同负载下提供可控的输出扭矩,适用于需要精确扭矩控制的应用领域,例如工业生产线、机器人技术和交通工具等。

伺服系统的扭矩控制

伺服系统的扭矩控制

伺服系统的扭矩控制(Toque Control)和速度控制(Velocity Control)?作者:不详来源:互联网一般定位上的伺服系统之伺服马达控制方式可分为扭矩控制(Toque Control)及速度控制(Velocity Control)两类,这两种控制方式都需要控制器和驱动器一起配合才有办法动作,扭矩控制定位时,速度增益是在控制器上调整,驱动器只要把命令转换成马达相对的输出扭矩即可,而速度控制定位时,速度增益是在驱动器上调整,驱动器要把命令转换成马达相对的转速输出.两者方式详细说明如下:所谓的扭矩控制就(Toque Control)是伺服控制器输出的+/- 10V电压命令到伺服驱动器上所代表的是要控制伺服马达扭矩的大小,正电压越大代表控制马达的正向输出扭矩越大,负电压越大代表控制马达的逆向输出扭矩越大,若命令电压为0V 时则表示马达没有输出扭矩,在动作时,控制器会先输出扭矩控制命令给驱动器,驱动器会根据这命令控制马达的输出扭矩,而控制器同时根据外部编码器(一般皆安装在马达尾端)回授来决定输出的扭矩命令是否要加强或是减弱,然后连续重复执行这种动作以达到定位位置.这种控制方式对控制器木身来说会比较复朵一点,因为速度增益要在控制器上做调整,多了一项参数要执行,而驱动器上则较为简单,至要把输入的控制命令转换成马达相对的扭矩输出即可,不需要考虑扭力是否足够负荷外部负载,这问题是由控制器那边去考虑的,所以这类的伺服驱动器一般都只是单纯的马达电流比例控制而己.扭矩控制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在控制器上随时改变马达的输出扭矩大小而不需要在驱动器上做硬性的调整,这种灵活的扭矩控制方式可以在某些场合上达到特殊的应用控制.例如,在应用中有某一段距离移动时不需输出100%的扭矩,则可以暂时经由控制器把马达输岀扭矩变小即可,然后在后而再把它恢复成100%扭矩即可.而所谓的速度控制(Velocity Control)方式就是伺服控制器输出的+/-10V 电压命令到伺服驱动器上所代表的是要控制伺服马达速度的快慢,正电压越大代表控制马达的正向速度越快,负电压越大代表控制马达的反向速度越快,若命令电压为0V时则表示马达为停止状态(速度为零).在动作时,控制器会先输出一个速度控制命令给伺服驱动器,此伺服驱动器会根据这速度命令控制马达的输出速度的快慢,而控制器同时根据外部编码器(一般皆安装在马达尾端)回授来决定输出的速度命令是否要调整加强或是减弱,然后连续重复执行这种动作以达到定位位置. 这种控制方式的速度增益要在驱动器上而调整,驱动器会根据所接收的速度命令去调整输出到马达上的电流大小(因为若有外在负载会使马达转速变慢)以达到所要求的速度,而控制器上而的速度增益则需设为零(不做调整).其实这两种控制器的定位方式,在控制器上都需要外部伺服马达的编码器(Encoder)配合回授接口来达到定位的目的,只是控制方式上有所不同而已,至于你需要哪一种的控制方式,则需看你的控制器和伺服驱动器搭配上可否连接,有些驱动器或控制器是两种模式都可以接受的,有些则不行.故在选用上要考虑清楚,或者直接向厂商选用整组系统的方式(控制+驱动+马达)较为有保障•。

扭矩电机控制原理

扭矩电机控制原理

扭矩电机控制原理扭矩电机是一种常用的电机类型,其控制原理在现代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扭矩电机的基本原理、控制方法和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扭矩电机基本原理扭矩电机是一种通过改变电机的电流来改变输出扭矩的电机。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场的相互作用产生转矩,进而实现电机的正常运转。

与其他类型的电机相比,扭矩电机具有较高的转矩密度和转矩稳定性。

扭矩电机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定子和转子。

定子是电机的固定部分,通常由电磁线圈组成。

转子是电机的旋转部分,可以通过转动改变输出扭矩。

二、扭矩电机的控制方法1. 直流扭矩电机控制直流扭矩电机是最常见的一种扭矩电机类型。

其控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电阻控制:通过改变电阻来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扭矩;(2)电压控制:通过改变电压来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扭矩;(3)脉宽调制(PWM)控制:通过改变脉冲宽度来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扭矩。

2. 交流扭矩电机控制交流扭矩电机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电机类型。

其控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矢量控制:通过控制电机的电流和磁场方向来实现对电机转速和扭矩的控制;(2)感应电机控制:通过改变电机的电流和频率来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扭矩;(3)变频控制:通过改变电机供电的频率来控制电机的转速和扭矩。

三、扭矩电机的应用案例1. 工业设备扭矩电机在工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设备,例如机床、冶金设备、起重设备等。

其高转矩特性使其能够适应高负载和高转速的要求,并且能够实现精确的控制。

2. 电动汽车扭矩电机在电动汽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高效率和高转矩密度使其成为电动汽车的理想选择。

同时,通过电机控制系统的精确调节,扭矩电机可以实现电动汽车的动力输出和能量回收。

3. 家用电器扭矩电机也广泛应用于各种家用电器中,例如洗衣机、吸尘器、风扇等。

通过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可以实现这些家用电器的高效运转和舒适使用体验。

总结:本文介绍了扭矩电机的基本原理、控制方法和应用案例。

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统原理

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统原理

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统原理一、概述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统是一种先进的汽车动力控制技术,旨在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和安全性。

它通过实时监测和控制车辆扭矩,实现精确的动力分配,从而提高车辆的响应性和稳定性。

二、工作原理1. 扭矩感知:ITAC系统通过安装在车辆各部件上的扭矩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扭矩的变化。

这些传感器可以检测到扭矩的增加、减少或变化,从而为系统提供实时的车辆状态信息。

2. 扭矩分配:ITAC系统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对车辆的动力总成、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等进行精确控制,实现扭矩在不同部件之间的分配。

这种分配基于车辆当前状态、驾驶员意图和路面条件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

3. 智能调节:ITAC系统能够根据实时获取的车辆状态信息、驾驶员输入和外部环境因素,进行智能调节。

这种调节包括对动力总成的转速、换挡策略、制动系统的压力等参数进行调整,以满足车辆的动态需求。

4. 优化响应:ITAC系统通过对车辆扭矩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实现了对驾驶员意图的精确响应。

这有助于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同时降低了车辆的振动和噪声。

三、优点1. 提高操控性能:ITAC系统能够实现精确的动力分配,提高车辆的响应性和稳定性,从而增强了车辆的操控性能。

2. 增强安全性:ITAC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控制车辆扭矩,提高了车辆在复杂路况和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性。

3. 降低油耗:ITAC系统通过优化动力分配,减少了不必要的动力消耗,有助于降低车辆的油耗。

4. 降低振动和噪声:ITAC系统通过对车辆扭矩的精确控制,降低了车辆的振动和噪声,提高了驾乘舒适性。

四、总结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统是一种先进的汽车动力控制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和控制车辆扭矩,实现了精确的动力分配,提高了车辆的操控性能和安全性。

该系统具有诸多优点,包括提高操控性能、增强安全性、降低油耗和降低振动和噪声等。

未来,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统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伺服系统中如何实现扭矩控制

伺服系统中如何实现扭矩控制

伺服系统中如何实现扭矩控制在伺服系统中,扭矩控制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正确地实现扭矩控制可以保证设备在高负载和高动态应用中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使用PID控制器和磁滞电流控制器来实现伺服系统中的扭矩控制。

1. PID控制器PID控制器是一种反馈控制系统,它可以通过比较被控变量与设定值之间的误差,计算出一个控制输出来调节被控变量。

PID控制器通常由三个组成部分组成: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和微分控制。

这三个部分的组合可以产生一个平稳而响应迅速的动态控制系统,以控制所需的电机扭矩。

在PID控制器中,比例控制器根据位置误差计算一个控制输出,该输出是被控变量与期望值之间的差。

积分控制器会对误差进行积分,以产生一个根据误差积分计算的控制输出。

微分控制器会测量误差变化的速率,以预测被控变量未来的变化,并产生一个控制输出来抵消这些变化。

使用PID控制器来实现扭矩控制比较简单。

将由电机传感器读取的电流信号与期望值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输入PID控制器中,PID控制器可以根据误差计算一个控制输出,该控制输出可以调节电机驱动电路中的电流值,以实现所需的扭矩。

2. 磁滞电流控制器磁滞电流控制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控制电机扭矩的控制器。

它主要通过控制电机电流来控制扭矩。

磁滞电流控制器是一种闭环系统,这意味着控制器测量输出,以调整输入,并维持输出与期望值之间的误差。

磁滞电流控制器通过测量电机的旋转速度来确定电机所需的扭矩。

然后,控制器会计算电流值以实现所需的扭矩。

这是通过在驱动电路中增加阻抗来实现的。

控制器会监测电流变化,并自动调整阻抗值,以确保该电流等于所需的扭矩要求。

3. 总结实现伺服系统中的扭矩控制有许多方法,但本文只介绍了使用PID控制器和磁滞电流控制器两种典型的方法。

使用这些控制器可以确保伺服系统在高负载和高动态应用中的性能和可靠性。

当选择控制器时,应仔细考虑其适用性和可靠性,以确保实现所需的扭矩控制。

扭矩控制器 扭矩检测与输出调节策略详解

扭矩控制器 扭矩检测与输出调节策略详解

扭矩控制器扭矩检测与输出调节策略详解扭矩控制器是一种用于测量和控制扭矩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系统中。

扭矩的准确检测和稳定输出是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扭矩控制器的工作原理、扭矩检测技术和输出调节策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扭矩控制器。

一、扭矩控制器的工作原理扭矩控制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传感器检测扭矩值,并根据设定值进行调节,以达到控制扭矩的目的。

其基本工作原理如下:1. 传感器检测:扭矩控制器内置了高精度的扭矩传感器,用于检测扭矩的大小。

传感器通常采用应变片、电磁感应等原理,将扭矩转化为电信号。

2. 信号放大: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较小,需要进行放大才能满足控制器的要求。

扭矩控制器内部会对信号进行放大和处理,以确保准确的扭矩检测。

3. 控制算法:扭矩控制器利用控制算法对检测到的扭矩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根据设定的控制策略进行输出调节。

4. 输出调节:最后,扭矩控制器根据控制算法的结果,通过外部执行机构进行扭矩的输出调节。

这可以通过控制电机运动、控制液压系统等方式来实现。

二、扭矩检测技术扭矩的准确检测是扭矩控制器正常运行的前提。

目前,常用的扭矩检测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应变片法:应变片是一种将力学应变转换为电学信号的传感器。

扭矩控制器中的应变片通过与被控物体结合,随着扭矩的变化而产生应变,进而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

2. 电磁感应法:电磁感应法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进行扭矩检测的方法。

通过在扭矩控制器中设置一对磁性材料,当受控物体扭转时,磁场发生变化,进而诱导出感应电流,通过检测感应电流的大小来实现扭矩检测。

3. 声波法:声波法是一种通过声波的传播来检测扭矩的方法。

扭矩控制器内置的声波传感器可以向被控物体发射声波,根据声波的回波信号来计算扭矩的大小。

三、输出调节策略扭矩控制器的输出调节策略决定了其在实际工作中的控制效果和稳定性。

常见的输出调节策略包括以下几种:1. 比例控制:比例控制是指根据扭矩误差的大小,按照比例关系进行输出调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GM Confidential
Page 9
生产现场软硬连接动静态扭矩测量结果比较 1硬连接:装配A线OP410凸轮轴链轮螺栓和惰轮螺栓 扭矩衰减小,静态摩擦大,静态扭矩偏高 动静态扭矩比较如下
2 软连接:装配A线OP480排气歧管螺母 扭矩衰减大,静态扭矩偏底 动静态扭矩比较如下:
扭矩控制法的优点是:控制系统简单, 易于用扭矩长安其或高精度的扭矩扳手 来检查拧紧的质量。其缺点是:螺栓轴 向预紧力的控制精度不高,不能充分利 用材料的潜力。
SGM Confidential Page 6
一、扭矩控制基本原理概述
SGM Confidential
Page 7
一、扭矩控制基本原理概述
引言
在汽车制造业中,将各种汽车零部件装配成整车的过程,需要很多种不同类型 的连接,比如焊接、螺栓连接和粘胶连接等。其中螺栓连接是最重要的连接方法之 一。 螺栓连接的实质是通过将螺栓的轴向预紧力控制到适当范围,从而将两个工件 可靠地连接在一起。为了确保螺纹连接的刚性、密封性、防松能力和受拉螺栓的疲 劳强度,连接螺栓对预紧力的精度要求是相当高的,所以轴向预紧力是评价螺栓连接 可靠性的重要指标。轴向预紧力的最低限是由连接结构的用途决定的,该值必须保 证被连接工件在工作过程中始终可靠贴合。轴向预紧力的最高值必须保证螺栓及被 连接工件在预紧和工作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扣、剪断和疲劳断裂等损坏。由于轴向预 紧力不方便现场测量监控,现在主要是通过控制螺栓的拧紧扭矩来达到控制预紧力 的目的,扭矩的控制可通过动态扭矩和静态扭矩两种方式进行监控。 通过扭矩监控过程控制及Q-das系统的应用,可以在实际装配生产中及时有效识 别出各类扭矩报警问题,也有利于追溯可疑发动机的相关信息并进行风险评估。通 过不断调整扭矩监控控制线可以及时发现各种缺陷,优化生产线装配工艺。
要想得到规定的预紧力,应进行大量的试验求出拧紧扭矩系数的实际值,通过以上关系计算,把一定大小的扭矩施加到螺 母上就能得到,通过试验和数学分析得出,汽车用螺纹紧固件拧紧扭矩系数的平均值为0.284。
SGM Confidential
Page 4
一、扭矩控制基本原理概述
三、扭矩与预紧力及摩擦系数关系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摩擦系数,预紧力与最终扭矩之间的关系.如果螺栓强度最大,摩擦系数最小,则产生最大预紧力,反之,如 果螺栓强度最小,摩擦系数最大,则产生最小预紧力.如果螺栓强度最小,摩擦系数最小,将产生最小最终扭矩,反之,如果螺栓强度
最大,摩擦系数最大,将产生最大最终扭矩。(T=KF,K值随摩擦因数u的增大而增大)
从上图中图示分析可知,生产现场使用的螺栓不能随便涂油,这样可能会导致螺栓预紧力增大而被拉断,同时螺栓也不能随便 烘干,这样可能会导致螺栓预紧力降低,从而达不到夹紧要求。 SGM Confidential Page 5
一、扭矩控制基本原理概述
夹紧力
SGM Confidential
Page 3
一、扭矩控制基本原理概述
装配拧紧的实质是通过螺栓的轴向预紧力将两个工件(如缸盖与缸体)可靠地联接在一起,因此,对轴向预紧力的准确控制 是保证装配质量的基础。通过控制拧紧扭矩间接地实施预紧力控制的方法由于受到摩擦系数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对轴 向预紧力控制精度低。此外,出于安全考虑,最大轴向力在设计时一般设在其屈服强度的70%以下,实际值往往只有30~50% 。 在拧紧螺母时,其拧紧扭矩M需要克服被旋合螺纹间的摩擦力矩和螺母与被连接件(或垫圈)支承面间的摩擦力矩,并使连 接产生预紧力P,它们的关系为
四、常见扭矩控制方法
分析左表可知,当拧紧扭矩T的误差为±0%时,螺栓轴向预紧力 的误差最大可以达到±27.2%。因此,试图用扭矩控制法来保证 高精度的螺栓拧紧是不现实的想法。此外,有试验比艾米娜,在 拧紧发动机缸盖的螺栓时,用相同的扭矩拧紧,其螺栓轴向云尽 力的数值相差最大可能达到一倍。
不同扭矩系数值对F与T的精度的影响
3)屈服点控制法(TG) 屈服点控制法是把螺栓拧紧至屈服点后,停止拧紧的一种方法 。它是利用材料的屈服现象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精度拧紧方法。这 种控制方法,是通过对拧紧的扭矩/转角曲线斜率的连续计算和判 断来确定屈服点的。 螺栓在拧紧的过程中,其扭矩/转角的变化曲线见右图。真正 的拧紧开始时,斜率上升很快,之后经过简短的变缓后而保持恒定 (a-b区间)。过b点后,其斜率经简短的缓慢下降后,又快速 下降。当斜率下降一定值时(最大值的二分之一),说明已达到屈 服点(Q点),立即发出停止拧紧信号。屈服点控制法的拧紧精度 是非常高的,其预紧力的误差可以控制在±4%以内,但其精度主 要取决于螺栓本身的屈服强度。 4)质量保证法(QA) QA法是通过测量螺栓的增长量来确定是否达到屈服点的一种 控制方法。虽然每一个螺栓的屈服强度不一致,也会给拧紧带来 误差,但其误差一般都非常小。 在QA法中所采取的测量螺栓伸长量的方法,一般是用超声 波测量,超声波的回声频率随螺栓的伸长而加大,所以,一定的 回声频率就代表了一定的伸长量。右图就是QA法的原理,由于 螺栓在拧紧和拧松时,用超声仪所测得的回声频率随螺栓的拧紧 (伸长)和拧松(减小伸长量)而发生变化的曲线并不重合,同 一螺栓轴向预紧力的上升频率低于下降频率。这样,在用来测量 螺栓的屈服点时应予以注意。
T
SGM Confidential
图 4
Page 13
螺拴与连接件的关系
螺拴和连接的变形
轴向工作载荷的影响
螺栓连接的变形关系
Page 14
SGM Confidential
Page 14
七、DYPT扭矩控制基本方法
1.扭矩控制角度监控。
在扭矩控制法中,把拧紧扭矩作为拧紧的控制参数,而 把从某一扭矩开始到达到目标扭矩拧紧结束,螺钉(螺母 )拧紧的角度作为监控值,这种对拧紧角度进行监控的方 法叫扭矩控制角度监控。 在正常情况下,拧紧达到扭矩要求前一段区间内,力 矩和角度基本为线性变化,变化率基本上恒定。变化率与 零件的材料、间隙、摩擦因数、毛刺、磕碰伤、操作方法 等都有一定的关系,其关系式如下:
五、螺栓连接方式及相应动静态扭矩关系
1)硬连接:是指连接件硬度比较大,是刚性的接合面贴合好的连接,一般不存在扭矩衰减,可能 还有扭矩反冲,螺纹副贴合后旋转角度<30°即可达到目标扭矩; 静态扭矩大于动态扭矩,主要是由于静态摩擦系数大于动态摩擦系数. 2)软连接:是指连接件本身比较软或者是连接件中间存在橡胶件等弹性原件,存在扭矩衰减,螺 纹副贴合后需要旋转2圈即角度>720°以上才能达到目标扭矩; 软连接:静态扭矩小于动态扭矩,主要是弹性原件存在扭矩衰减. 3)联合连接:是介于软连接和硬连接之间的连接,一般不存在扭矩衰减或扭矩反冲; 联合连接:静态扭矩接近动态扭矩.
PS:C为拧紧力矩;A为拧紧角度;A1为拧紧螺纹的拧紧角度(长度方向变 形);F为螺栓张力;f1为拧紧时螺纹上的摩擦因数;f2为拧紧时紧固件支承环
SGM Confidential
Page 10
小结:通过以上硬连接与软连接的比较,同时结合现场情况,总结如下: 1、在完全相同的拧紧状态下,硬连接与软连接所得到的最终扭矩是不同 的;(完全相同是指同样的拧紧工具,以同样的转速,保持同样的稳定 时间); 2、同一种连接方式,在拧紧工具的转速、保持时间不同的情况下,得到 的最终拧紧力也是不同的; 3、因为静态扭矩检测需要考虑进人为的因素进去,同时因为静态扭矩受 摩擦力的影响非常大,而摩擦力的变化又是非常离散的,因此静态检测 值会更离散一些; 4、同时,对于某些角度拧紧的连接,静态检测只能检测其扭矩是否过低 ,而无法精确控制扭矩值。
SGM Confidential
Page 1
扭矩控制基本原理概述 一、
SGM Confidential
Page 2
一、扭矩控制基本原பைடு நூலகம்概述
一、基本术语
1)扭矩—施加于轴圆周上使轴转动并产生扭曲形变等的扭转力偶或力矩。 2)动态扭矩—是自动拧紧工具在拧紧过程最终或扭转过程所得到的扭矩值,也就是在安装时用在线式扭矩传感器测量的值。 3)静态扭矩—用手动拧紧工具对已拧紧的螺栓加一个顺螺栓拧紧方向逐渐增大的扭矩,直至螺栓再一次产生拧紧运动的瞬间,记录下的刚产生运动的 扭矩值,该扭矩值即为静态扭矩。如: 用扭矩扳手测量所得到的扭矩。 4)拧紧—实际上就是要使两被连接体间具备足够的压紧力,反映到被拧紧的螺栓上就是它的轴向预紧力(即轴向拉应力)。 5)动力工具:生产线上用于装配产品以控制螺纹紧固连接的气动枪和电动枪。 气动枪: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的拧紧工具的统称。 电动枪:以电为动力源的拧紧工具的统称。电动枪又可分为单轴电动枪和多轴电动枪。
6)标定—用扭矩标定仪(扭矩传感器和角度编码器)串接于电动拧紧枪之中,跟踪电动拧紧枪在螺纹连接件上进行拧紧的过程, 从而确认其拧紧扭
矩和/或拧紧角度在其规定范围内的一种方法。 标定仪:一种标准扭矩控制仪器用来验证电动枪能达到规定的扭矩和/或角度。必须对其定期检定。
二、螺栓连接件之间的力
我们测量的是施加的扭矩 实际真正 需要控制 的是: 我们想要测得的是夹紧力
SGM Confidential
Page 11
六 、拧紧的概念
拧任何机体均是由多种零件连接(即组装)起来的,而零件的连接有多种,采用螺栓连接就 是其中最常用的一种,而欲采用螺栓连接就必须应用拧紧,因而这“拧紧”也就成了装配工 作中应用得极为广泛的概念。 零件采用螺栓连接的目的就是要使两被连接体紧密贴合,并为承受一定的动载荷,还需要两 被连接体间具备足够的压紧力,以确保被连接零件的可靠连接和正常工作。这样就要求作为 连接用的螺栓,在拧紧后要具有足够的轴向预紧力(即轴向拉应力)。然而这些力的施加, 也都是依靠“拧紧”来实现的。因而,我们很有必要了解一些有关拧紧的基本概念。 1.螺栓拧紧的基本概念 (1)拧紧过程中各量的变化 在螺栓拧紧时,总体的受力情况是,螺栓受拉,连接件受压;但在拧紧的整个过程中, 受力的大小是不同的(见图1), 大体上分为下述几个阶段: 屈服 1)在开始拧紧时,由于螺栓未靠座,故压紧力F为零; F T 但由于存在摩擦力,故扭矩T保持在一个较小的数值 。 断 2)当靠座后(Z点),真正的拧紧才开始,压紧力F和拧 T 裂 矩T随转角A的增加而迅速上升。 F 3)达到屈服点,螺栓开始朔性变形,转角增加较大而压 A 紧力和扭矩却增加较小,甚至不变。 Z 图 1 4)再继续拧紧,力矩T和压紧力F下降,直至螺栓产生断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