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
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实验数据处理
8.6
8.8
8.9
亏氧值Cs-C
2.2
2.0
1.8
1.7
ln(Cs-C)
0.79
0.69
0.59
0.53
2
溶氧量(mg/L)
7.8
8.0
8.1
8.2
8.3
8.5
8.6
8.7
8.7
8.8
8.9
9.0
亏氧值Cs-C
2.8
2.6
2.5
2.4
2.3
2.1
2.0
1.9
1.9
1.8
1.7
1.6
ln(Cs-C)
1.03
0.96
0.92
0.88
0.83
0.74
0.69
0.64
0.64
0.59
0.53
0.47
3
溶氧量(mg/L)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5
9.6
9.6
亏氧值Cs-C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1
1.0
1.0
ln(Cs-C)
0.64
0.59
8.3
8.4
8.6
亏氧值Cs-C
4.5
4.1
3.9
3.6
3.3
3.1
2.9
2.7
2.5
2.3
2.2
2.0
ln(Cs-C)
1.5
1.4
1.4
曝气设备充氧能力实验
曝气设备充氧能力实验
曝气设备充氧能力实验是一项使用曝气设备进行测试其充氧效能的实验,是生物氧化反应保证平稳进行所必需的实验步骤。
曝气设备充氧能力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曝气装置进行试验来测量其充氧效能,以确定该装置是否具有足够的氧气供应量。
曝气设备充氧能力实验主要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对样品进行前处理以及参数优化、测量曝气系统的充氧能力和测量耗气率。
在样品的前处理部分,首先要用冻干机将样品体积减少到最低,从而获得最佳的参数,以确保曝气系统的容积足够大以及放入的样品充分混合。
接下来,使用曝气设备将样品均匀地注入实验管中,以确保样品的一致性。
然后进入曝气设备充氧能力测试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为测量曝气系统吸入的气体浓度,并通过检测不同参数,如气体流量、气温、气体压力,以确定曝气系统最佳工作状态,以及持续运行时间。
最后,当曝气系统达到其最佳运行状态时,通过对样品含氧量的测量来评估其效能。
最后是测量曝气设备的耗气率。
在这一部分,测量设备的耗气情况,包括给定负载时的气体流量和气体温度,以及曝气设备在不同负载和工作条件下的耗气量。
综上所述,曝气设备充氧能力实验可以通过对曝气系统进行测试,从而评估其充氧效能以及对样品的生物氧化反应的影响。
实验二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实验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实验二 曝气设备的充氧能力的测定实验实验项目性质:验证性 所属课程名称:水污染控制工程 实验计划学时:41、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曝气充氧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2)掌握曝气设备清水充氧性能测定的方法。
(3)测定曝气设备的氧的总转移系数KLa (20)、氧利用率EA 、动力效率Ep 。
2、实验原理曝气的作用是向液相供给溶解氧。
氧由气相转入液相的机理常用双膜理论来解释。
双膜理论是基于在气液两相界面存在着两层膜(气膜和液膜)的物理模型。
氧在膜内总是以分子扩散方式转移的,其速度总是慢于在混合液内发生的对流扩散方式的转移。
所以只要液体内氧未饱和,则氧分子总会从气相转移到液相的。
曝气设备氧总转移系数KLa 的计算式:CtCs CoCs t t a o ---=ln 1KL 式中: KLa —氧总转移系数,l/min ; t 、t 0—曝气时间,min ;C 0 —曝气开始时烧杯内溶解氧浓度( t 0=0时,C 0=?mg/L ),mg/L ; Cs —烧杯内溶液饱和溶解氧值,mg/L ;Ct —曝气某时刻 t 时,烧杯内溶液溶解氧浓度,mg/L 3、实验设备与试剂(1)曝气装置,1个; (2)大烧杯;1000mL ,1个; (3)溶解氧测定仪,1台; (4)电子天平,1台; (5)无水亚硫酸钠;(6)氯化钴; (7)玻璃棒1根。
4 实验步骤(1)用1000mL 烧杯加入清水,测定水中溶解氧值,计算池内溶解氧含量G=DO·V 。
(2)计算投药1)脱氧剂(无水亚硫酸钠)用量: g=(1.1~1.5)×8·G2)催化剂(氯化钴)用量:投加浓度为0.1mg/L(3)将药剂投入烧杯内,至烧杯内溶解氧值为0后,启动曝气装置,向烧杯曝气,同时开始计时。
(4)每隔1min (前三个间隔)和0.5min (后几个间隔)测定池内溶解氧值,直至烧杯内溶解氧值不再增长(饱和)为止。
曝气设备清水充氧性能测定——实验指导书
曝气设备清水充氧性能测定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曝气充氧的机理及影响因素(2)掌握曝气设备的氧总转移系数和充氧能力的测定方法 (3)了解各种数据整理方法的特点。
二、[实验原理]曝气是人为地通过一些设备加速向水中传递氧的过程,常用的曝气设备分为机械曝气与鼓风曝气两大类,无论那种曝气设备,其充氧过程均属传质过程,氧传递机理为双膜理论,双膜理论认为,当气液两相作相对运动时,其接触界面两侧分别存在气膜和液膜。
气膜和液膜均属层流,氧的转移就是在气液双膜进行分子扩散和在膜外进行对流扩散的过程。
由于对流扩散的阻力小得多,因此传质的阻力主要集中在双膜上。
在气膜中存在着氧的分压梯度,在液膜中存在着氧的浓度梯度,这就是氧转移的推动力。
对于难溶解的氧来说转移的决定性阻力又集中在液膜上,因此通过液膜是氧转移过程的限制步骤,通过液膜的转移速率便是氧扩散转移全过程的控制速度。
氧向液体的转移速率可由下式表达:)(C C K d d s La tc-= (1) 式中 C s —氧的饱和浓度,mg/L ; C —氧的实际浓度,mg/L ;K La —氧的总转移系数,1/min 或1/h 。
积分得: lg (C C C C s s --0)=t KLa 3.2 (2)式中 C o —t=0时液体溶解氧浓度,mg/L 。
由上式可见,影响氧传递速率K La 的因素有很多,除了曝气设备本身结构尺寸,运行条件外,还与水质水量等有关。
曝气设备充氧性能测定实验,一种是间歇非稳态法,即实验时一池水不进不出,池内溶解氧随时间而变,另一种是连续稳态测定法,即实验时池内连续进出水,池内溶解氧浓度保持不变。
目前国内外多用间歇非稳态测定法,即向池内注满所需水后,将待曝气之水以无水亚硫酸钠为脱氧剂,氯化钴为催化剂,脱氧至零后开始曝气,液体中溶解氧浓度逐步提高,液体中溶解氧浓度C 是时间t 的函数。
曝气后每隔一定时间t 取曝气水样,测定水中溶解氧浓度,从而利用上式计算K La 值。
实验二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实验
实验二 曝气设备的充氧能力的测定实验实验项目性质:验证性 所属课程名称:水污染控制工程 实验计划学时:41、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曝气充氧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2)掌握曝气设备清水充氧性能测定的方法。
(3)测定曝气设备的氧的总转移系数KLa (20)、氧利用率EA 、动力效率Ep 。
2、实验原理曝气的作用是向液相供给溶解氧。
氧由气相转入液相的机理常用双膜理论来解释。
双膜理论是基于在气液两相界面存在着两层膜(气膜和液膜)的物理模型。
氧在膜内总是以分子扩散方式转移的,其速度总是慢于在混合液内发生的对流扩散方式的转移。
所以只要液体内氧未饱和,则氧分子总会从气相转移到液相的。
曝气设备氧总转移系数KLa 的计算式:CtCs CoCs t t a o ---=ln 1KL 式中: KLa —氧总转移系数,l/min ; t 、t 0—曝气时间,min ;C 0 —曝气开始时烧杯内溶解氧浓度( t 0=0时,C 0=?mg/L ),mg/L ; Cs —烧杯内溶液饱和溶解氧值,mg/L ;Ct —曝气某时刻 t 时,烧杯内溶液溶解氧浓度,mg/L 3、实验设备与试剂(1)曝气装置,1个; (2)大烧杯;1000mL ,1个; (3)溶解氧测定仪,1台; (4)电子天平,1台; (5)无水亚硫酸钠; (6)氯化钴; (7)玻璃棒1根。
4 实验步骤(1)用1000mL 烧杯加入清水,测定水中溶解氧值,计算池内溶解氧含量G=DO·V 。
(2)计算投药1)脱氧剂(无水亚硫酸钠)用量: g=(1.1~1.5)×8·G2)催化剂(氯化钴)用量:投加浓度为0.1mg/L(3)将药剂投入烧杯内,至烧杯内溶解氧值为0后,启动曝气装置,向烧杯曝气,同时开始计时。
(4)每隔1min (前三个间隔)和0.5min (后几个间隔)测定池内溶解氧值,直至烧杯内溶解氧值不再增长(饱和)为止。
随后关闭曝气装置。
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实验
曝气设备充氧能力测定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测定曝气设备的氧总传递系数和充氧能力的方法,了解该试验数据整理方法的特点以及充氧全过程。
二、实验原理:评价曝气设备的实验方法有两种:(1)不稳定状态下进行试验(2)稳定状态下进行试验。
本实验采用不稳定状态下测定。
用还原剂使曝气设备中水的溶解氧初始为零,然后再曝气,直至溶解氧升高到接近饱和水平,假定该过程液体是完全混合的,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水中溶解氧的变化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dC/dt=KLa (Cs-C) (1)其中: dC/dt――――氧转移速率(mg/l·h)KLa――――氧的总传递系数(1/h)KLa 可以认为是一混合系数。
它的倒数表示水中的溶解氧由C变为Cs所需要的时间,是气液界面阻力和界面面积的函数。
Cs――――试验条件下水的溶解氧饱和浓度(mg/l) C――――相应于某一时刻t的溶解氧浓度(mg/l)将(1)积分可得:ln (Cs -C) = -KLa·t+常数通过试验测定Cs 和相应于某一时刻t的溶解氧浓度C值后,绘制ln (Cs-C)与t的关系曲线,其斜率即为KLa。
三、实验装置及材料:1、模型曝气池2、泵型叶轮铜制3、电动机4、调速变压器5、溶解氧测定仪6、秒表,卷尺四、实验步骤:1、测定曝气池容积2、曝气池加入水,并进行曝气,半小时后,用溶解氧测定仪测定实验条件下水的溶氧饱和浓度Cs和水温,继续曝气。
3、将Na2SO3与CoCl2溶解后加入曝气池。
Na2SO3投加量为:W( Na2SO3)=V×Cs×7.9×(150%~200%)×10-3(g)V―――曝气池有效体积(l)7.9―――每去除1mg溶解氧需要投加7.9mg Na2SO3CoCl2投加量为:W(CoCl2)=V×0.5×129.9/58.9×10-3(g)V―――曝气池有效体积(l)0.5――钴离子浓度维持在0.5mg/l4、待溶解氧降到零时,定期测定曝气池中溶解氧浓度,大约0.5-1分钟测定一次,直到溶解氧接近溶解氧饱和值后结束试验。
曝气设备充氧能力实验报告
曝气设备充氧能力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曝气设备充氧能力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主要旨在通过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实验,研究曝气设备在不同条件下的充氧效果,并探讨影响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曝气设备是一种常用的水处理设备,常用于水体增氧以提高水质。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气泡的运动将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水中。
曝气设备一般由气泵、气管和曝气装置等组成。
曝气装置通常采用气泡产生器,气泡产生器内有大量小孔,通过气泵将气体推入气泡产生器,气体从小孔中逸出形成气泡进入水中。
气泡进入水后会随着水流的带动移动,从而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
三、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装置:将曝气装置与气泵相连,连接气管后将气泵的出气口置于曝气装置的进气孔上。
2.准备实验样品:准备一定量的水样,并测定水样的初始溶解氧含量。
3.开始实验:打开气泵,使气泡进入水中。
根据需要,可调整气泡的密度和大小。
4.定时测定溶解氧含量: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取样并测定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
5.数据记录与分析:将实验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四、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气泡密度对充氧能力的影响:实验中通过调节气泡的密度,发现气泡密度较大时,充氧效果更好,溶解氧含量也相应增加。
2.气泡大小对充氧能力的影响:实验中通过调节气泡的大小,发现气泡较大时,充氧效果较好,溶解氧含量也相对较高。
3.曝气时间对充氧能力的影响:实验中通过调节曝气时间,发现曝气时间越长,充氧效果越好,溶解氧含量也随之增加。
五、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曝气设备的充氧能力与气泡的密度、大小和曝气时间有关。
气泡密度较大、气泡较大且曝气时间较长时,充氧效果更好。
2.曝气设备的充氧能力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例如水的温度、压力、溶解氧初始含量等都会对充氧效果产生影响。
3.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曝气设备的工作参数,以达到最佳的充氧效果。
六、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处理,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
实验三 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一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希望达到下述目的:(1)掌握测定曝气设备的氧总传递系数和充氧能力的方法;(2)对比表面曝气器在不同位置下的曝气效果;(3)了解各种测试方法和数据整理方法的特点。
二 实验原理活性污泥法处理过程中曝气设备的作用是使空气,活性污泥和污染物三者充分混合,使活性污泥处于悬浮状态,促使氧气从气相转移到液相,从液相转移到活性污泥上,保证微生物有足够的氧进行物质代谢。
由于氧的供给是保证生化处理过程正常进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工程设计人员和操作管理人员常需通过实验测定氧的总传递系数K La 、评价曝气设备的供氧能力和动力效率。
评价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试验方法有两种:(1)不稳定状态下进行试验,即试验过程水中溶解氧浓度是变化的,由零增到饱和浓度;(2)稳定状态下的试验,即试验过程水中溶解氧浓度保持不变。
试验可以用清水或在生产运行条件下进行。
下面分别介绍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
(一)不稳定状态下进行试验在生产现场用自来水或曝气池出流的上清液进行试验时,先用亚硫酸钠(或氮气)进行脱氧,使水中溶解氧降到零,然后再曝气,直至溶解氧升高到接近饱和水平。
假定这个过程中液体是完全混和的,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水中溶解氧的变化可用式(1)表示()C C K dtdCs La −= (1) 式中:dt dC /——氧转移速率(mg/L .h);K La ——氧的总转递系数(1/h);可以认为是一混和系数,其倒数表示使水中的溶解氧由C 变到C s 所需要的时间,是气液界面阻力和界面面积的函数。
C s ——试验条件下自来水(或污水)的溶解氧饱和浓度(mg/L); C ——相应于某一时刻t 的溶解氧浓度(mg/L). 将式(1)积分得()常数+⋅−=−t K C C La s ln (2) 式(2)表明,通过试验测得C s 和相应于每一时刻t 的溶解氧C 值后,绘制1n(C s 一C)与t 的关系曲线,其斜率即K La 。
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实验报告
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实验报告
本报告是针对检测曝气设备充氧能力而进行的实验报告。
测定的曝气设备是一台型号为XXXXX的曝气器,安装在XXXXX位置。
实验环境:室温25℃、湿度60%~70%,实验前先进行15min的稳定运行。
首先测量曝气器的输入气体的分析结果,分析结果示意图如下:空气中的氧含量为20.95%,其余均为含氮和其它混合气体,混合气体中含有水气,但水气含量较低。
最后,本实验结果表明,曝气器充氧能力明显,分析结果表明,曝气器输出气体的氧含量从20.95%提高到32.92%,说明曝气器的净化和充氧能力很好,结果可靠。
综上所述,本实验评价出的测定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结论是:实验结果表明,曝气设备的充氧能力良好,符合要求,可靠性满足用户需求。
评价:本实验可靠、正确,充氧能力满足用户需求。
曝气设备充氧能力实验
∙
V(kg⁄h)
三、实验设备与试剂
1、溶解氧测定仪
2、空压机
3、曝气筒
4、搅拌器
5、秒表
6、分析天平
7、烧杯
8、亚硫酸钠
9、氯化钴
四、实验步骤
1、向曝气筒内注入自来水,测定水样体积 V 及水温 t;
2、由水温查出实验条件水样溶解氧饱和值CS,并根据CS和 V 求投药量,然后投 药脱氧。
①脱氧剂亚硫酸钠的用量计算:
五、实验结果整理
1、水温:
水样体积:
Cs:
亚硫酸钠用量:
氯化钴用量:
2、实验记录
3、������������������ 计算 ①根据公式计算:
②用图解法计算:
������������������
=
2.303 t − t0 ∙
log
10
CS CS
− C0 − Ct
用半对数坐标轴作亏氧值CS − C和时间 t 的关系曲线,斜率即为������������������。
于中等程度溶解的气体,这两层膜都呈现相当的阻力。 氧气是难溶解气体,传质阻力主要来源于液膜,因此理论上它的传质速率������������
������������
通常正比于溶液中溶解氧的饱和浓度差������������ − ������,即: ������������ ������������ = ������������������(������������ − ������)
所以单位水样投加钴盐量为:
0.4 × 4.0 = 1.6 g⁄m3
本实验钴盐投加量为:1.6V(g)
③将亚硫酸钠用热水化开,均匀导入曝气筒内,溶解的钴盐倒入水中,并开动搅 拌叶轮轻微搅动使其混合,进行脱氧。
实验一 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实验
实验一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研究探讨空气中的氧向液体中的转移规律,以及相应充氧过程的物理和化学参数。
2.掌握曝气设备充氧性能的测定方法,根据氧向液体转移的速率方程式,通过实验求曝气设备在水中的的总的氧传递系数K La、充氧能力Q s。
二、实验原理:活性污泥的正常运行,除有良好的活性污泥外,还必须有充足的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
通常氧的供应是将空气中的氧强制溶解到混合液中去的曝气过程。
曝气的过程除供氧外,还起搅拌混合作用,使活性污泥在混合液中保持悬浮状态,与污水充分接触混合。
这样氧气、活性污泥、营养物三者充分混合,保证微生物有足够的氧进行物质代谢。
常用的曝气方法有鼓风曝气、机械曝气和两者联合使用的鼓风机械曝气。
1.脱氧剂亚硫酸钠的计算:按化学反应式计算,还原1mg氧约需用7.9mg亚硫酸钠(或16mg七水亚硫酸钠),通常过量约50%,最后可根据水样体积和溶解氧饱和值C s算出实验投加的亚硫酸钠用量。
2.根据水样体积确定催化剂(钴盐)的投加量:用量按有效Co2+浓度0.05~0.5mg·L-1来计算。
清水中钴离子浓度约0.4mg·L-1为好,因此CoCl2·6H2O用量约为0.4×4.0=1.6mg·L-1。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1.设备: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TG-109曝气充氧装置,上海同广科教仪器有限公司同济大学电机厂;FA2004N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2.实验器皿:2个200mL烧杯/组;秒表;玻棒;洗瓶;卷尺。
3.药剂:Na2SO3;CoCl2·6H2O四、实验步骤1.向曝气筒内注入自来水,测量水体积V(L)、水温t(℃)及溶解氧值。
要学会便携式溶氧仪的安装、调试及使用。
2.查表,确定本实验条件下自来水的溶解氧饱和值C s(ρsO)。
根据C s值和水体积V计算Na2SO3投加量,每1 mg·L-1的氧约需12 mg·L-1的Na2SO3(或24 mg·L-1的Na2SO3·7H2O);CoCl2·6H2O用量约为1.6 mg·L-1。
(完整版)曝气设备充氧能力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曝气设备的K La和充氧能力α、β 的实验方法及计算Q s;(2)评价充氧设备充氧能力的好坏;(3)掌握曝气设备充氧性能的测定方法。
2实验原理活性污泥处理过程中曝气设备的作用是使氧气、活性污泥、营养物三者充分混合,使污泥处于悬浮状态,促使氧气从气相转移到液相,从液相转移到活性污泥上,保证微生物有足够的氧进行物质代谢。
由于氧的供给是保证生化处理过程正常进行的主要因素,因此工程设计人员通常通过实验来评价曝气设备的供氧能力。
在现场用自来水实验时,先用Na2S03(或N2)进行脱氧,然后在溶解氧等于或接近零的状态下再曝气,使溶解氧升高趋于饱和水平。
假定整个液体是完全混合的,符合一级反应此时水中溶解氧的变化可以用以下式子表示:d C=K La(C s−C)d t式中:d C/d t——氧转移速率,mg/(L·h);K La——氧的总传递系数,L/h;C s——实验室的温度和压力下,自来水的溶解氧饱和浓度,mg/L;C——相应某一时刻t的溶解氧浓度,mg/L。
将上式积分,得ln(C s−C)=−K La t+常数由于溶解氧饱和浓度、温度、污水性质和混乱程度等因素影响氧的传递速率,因此应进行温度、压力校正,并测定校正废水性质影响的修正系数α、β。
所采用的公式如下:K La(T)=K La(20℃)1.024T−20C s(校正)=C s(实验)×标准大气压(kPa)实验时的大气压(kPa)α=废水的K La 自来水的K Laβ=废水的C s 自来水的C s充氧能力为Q s=d Cd t·V=K La(20℃)·C s(校正)·V(kg/h)3实验内容3.1实验设备与试剂(1)溶解氧测定仪(2)空压机。
(3)曝气筒。
(4)搅拌器。
(5)秒表。
(6)分析天平(7)烧杯。
(8)亚硫酸钠(Na2S03)(9)氯化钴(CoCl2·6H20)。
曝气设备清水充氧性能测定(精)
曝气设备清水充氧性能测定[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曝气充氧的机理及影响。
2、了解掌握曝气设备清水充氧性能测定的方法。
[实验原理]曝气是人为地通过一些设备加速向水中传递氧的过程,常用的曝气设备分为机械曝气与鼓风曝气两大类,无论那种曝气设备,其充氧过程均属传质过程,氧传递机理为双膜理论,氧传递基础方程式为:)(C C k d d s La tc-= (1) 积分整理后得曝气设备氧总转移系数k La 计算式ts s La C C C C t t k ---=0lg303.2 (2) 式中k La ——氧总转移系数,1/min 或1/h 。
t 0,t ——曝气时间,minC 0——曝气开始时池内溶解氧浓度,t 0=0时,C 0=0mg/L 。
C s ——曝气池内液体饱和溶解氧值。
C t ——曝气某一时刻t 时,池内液体日溶解氧浓度,mg/l 。
由式中可见,影响氧传递速率K La 的因素有很多,除了曝气设备本身结构尺寸,运行条件而外,还与水质水量等有关。
为了进行相互比较,以及向设计、使用部门提供产品性能,故产品给出的充氧性能均为清水,标准状态下,即清水(一般多为自来水)一个大气压下的充氧性能。
曝气设备充氧性能测定实验,一种是间歇非稳态法,即实验时一池水不进不出,池内溶解氧随时间而变,另一种是连续稳态测定法,即实验时池内连续进出水,池内溶解氧浓度保持不变。
目前国内外多用间歇非稳态测定法,即向池内注满所需水后,将待曝气之水以无水亚硫酸钠为脱氧剂,氯化钴为催化剂,脱氧至零后开始曝气,液体中溶解氧浓度逐步提高。
液体中溶解氧浓度C 是时间t 的函数,曝气后每隔一定时间t 取曝气水样,测定水中溶解氧浓度,从而利用上式计算K La 值,或是以亏氧量(C s -C t )为纵坐标,在半对数坐标纸上绘图,直线斜率即为K La 值。
[实验设备及用具]1、穿孔管鼓风曝气清水充氧设备2、溶解氧测定仪3、量筒等 [实验步骤]1、曝气池内加入适量的水,记录加入清水的体积,测定水中溶解氧值。
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装置与设备: 四.实验步骤:
五. 实验结果整理
1.记录实验设备及操作条件的基本参数
模型曝气池 内径D= m 高度H= m 体积V= m 3
水温 ℃ 室温 ℃ 实验条件下自来水C S = mg/L+电动机输入功率 测定点位置
C 0Cl 2投加量 (Kg 或g ); Na 2SO 3 (Kg 或g );
2.参考表4—1记录不稳定状态下充氧试验测得的溶解氧值,并进行数据整理。
表1记录不稳定状态下充氧试验记录
3.以溶解氧浓度C 为纵坐标,时间t 为横坐标,用表1数据作C 点与t 关系曲线。
4.根据C 与t 实验曲线计算相应于不同C 值的dt dC
,记录于表2。
表2不同C 值的dC
5.以dt
为纵坐标,同时t 为横坐标,绘制出实验曲线。
六.根据指导书:求出采用叶轮表面曝气时的充氧能力(OC )和动力效率(E)-----计算过程。
07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
《环工综合实验(2)》(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实验报告专业环境工程班级环工0902姓名王健指导教师余阳成绩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二0一二年五月实验题目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实验类别综合实验室学院楼2136 实验时间2012年5 月4 日13:00时~ 16:20 时实验环境温度: 23.6℃相对湿度:51 % 同组人数4人(王玉佳、马莉、孙扬雨、王玥力)承诺人签名目录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原理 (3)(一)气体传递理论 (3)(二)操作原理 (5)三、实验仪器设备及试剂 (6)(一)溶解氧测定仪 (6)(二)空压机 (7)(三)曝气机 (9)四、实验步骤 (13)六、实验记录及处理分析 (15)(一)穿孔曝气法 (16)(二)微孔曝气法 (19)(三)表面曝气法 (22)七、实验注意事项 (25)八、思考题 (25)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曝气设备的KLa和充氧能力α、β的实验方法及计算Qs;2.评价充氧设备充氧能力的好坏;3.掌握曝气设备充氧性能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活性污泥处理过程中曝气设备的作用是使氧气、活性污泥、营养物三者充分混合,使污泥处于悬浮状态,促使氧气从气相转移到液相,从液相转移到活性污泥上,保证微生物有足够的氧进行物质代谢。
由于氧的供给是保证生化处理过程正常进行的主要因素,因此工程设计人员通常通过实验来评价曝气设备的供氧能力。
(一)气体传递理论说到曝气,就不得不介绍一下气体传递理论。
现最受公众接受的是1923年由惠特曼(W.G.Whitman)和刘易斯(L.K.Lewis)提出的双膜理论:作为界面传质动力学的基本理论,该理论较好地解释了液体吸收剂对气体吸收质吸收的过程。
气体吸收是气相中的吸收质经过相际传递到液相的过程。
当气体与液体相互接触时,即使在流体的主体中已呈湍流,气液相际两侧仍分别存在有稳定的气体滞流层(气膜)和液体滞流层(液膜),而吸收过程是吸收质分子从气相主体运动到气膜面,再以分子扩散的方式通过气膜到达气液两相界面,在界面上吸收质溶入液相,再从液相界面以分子扩散方式通过液膜进入液相主体。
实验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 - 排水工程精品课程
实验9 曝气设备曝气设备充氧充氧充氧能力能力能力的测定的测定曝气是活性污泥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作用是向池内充氧,保证微生物生化作用所需之氧,同时保持池内微生物、有机物、溶解氧,即泥、水、气三者的充分混合,为微生物创造有利条件。
因此了解掌握曝气设备充氧性能,不仅对工程设计人员,而且对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人员也至关重要。
此外,二级生物处理厂中,曝气充氧电耗占全厂动力消耗的60%~70%,因此高效省能型曝气设备的研制是当前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因此本实验是水处理实验中一个重要实验项目。
一、目的1、 加深理解曝气充氧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2、 掌握曝气设备清水充氧性能测定的方法。
二、原理曝气的作用是向液相供给溶解氧。
氧由气相转入液相的机理常用双膜理论来解释。
双膜理论是基于在气液两相界面存在两层膜(气膜和液膜)的物理模型。
气膜和液膜以气体分子的转移产生阻力。
氧在膜内总是以分子扩散方式转移的,其速度总是慢于混合液内发生的对流扩散方式的转移。
所以只要液体内氧未饱和,则氧分子总会从气相转移到液相的。
氧传递基本方程为:(9-1)式中:dC/dt —液体中溶解氧浓度变化速率,(mg/L ·h );K La —氧的总转递系数(1/h ); C S —饱和溶解氧浓度(mg/L );C —相应于某一时刻t 的溶解氧浓度(mg/L )。
将式(9-1)积分得ts sLa C C C C t t K −−−=00ln 1(9-2)式中:K La —氧的总转递系数(1/h );C S —饱和溶解氧浓度(mg/L );C 0—曝气开始时池内溶解氧浓度(t 0=0时,C 0=0mg/L ); C t —曝气某一时刻t 时,池内液体溶解氧浓度,mg/L ; t 0、t —曝气时间,min 。
用自来水进行试验时,将待曝气之水以无水亚硫酸钠为脱氧剂,氯化钴为催化剂,使水中溶解氧降到零,然后再曝气,直至溶解氧升高到接近饱和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实验记录及处理分析...........................................................................................15
(一)穿孔曝气法 ...........................................................................................................16 (二)微孔曝气法 ...........................................................................................................19 (三)表面曝气法 ...........................................................................................................22
说到曝气,就不得不介绍一下气体传递理论。现最受公众接受的是 1923 年 由惠特曼(W.G.Whitman)和刘易斯(L.K.Lewis)提出的双膜理论:作为界面 传质动力学的基本理论,该理论较好地解释了液体吸收剂对气体吸收质吸收的 过程。
气体吸收是气相中的吸收质经过相际传递到液相的过程。当气体与液体相 互接触时,即使在流体的主体中已呈湍流,气液相际两侧仍分别存在有稳定的 气体滞流层(气膜)和液体滞流层(液膜),而吸收过程是吸收质分子从气相主体 运动到气膜面,再以分子扩散的方式通过气膜到达气液两相界面,在界面上吸 收质溶入液相,再从液相界面以分子扩散方式通过液膜进入液相主体。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试剂.............................................................................................6
(一)溶解氧测定仪.........................................................................................................6 (二)空压机......................................................................................................................7 (三)曝气机......................................................................................................................9
3 诚信做人;数据真实;分析合理;富于创新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测定曝气设备的 KLa 和充氧能力 α、β 的实验方法及计算 Qs; 2.评价充氧设备充氧能力的好坏; 3.掌握曝气设备充氧性能的测定方法。
二、 实验原理
活性污泥处理过程中曝气设备的作用是使氧气、活性污泥、营养物三者充 分混合,使污泥处于悬浮状态,促使氧气从气相转移到液相,从液相转移到活 性污泥上,保证微生物有足够的氧进行物质代谢。由于氧的供给是保证生化处 理过程正常进行的主要因素,因此工程设计人员通常通过实验来评价曝气设备 的供氧能力。 (一)气体传递理论
《环工综合实验 (2)》
(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
实验报告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环境工程 环工 0902
王健 余阳
1 诚信做人;数据真实;分析合理;富于创新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 二 0 一二 年 五 月
2 诚信做人;数据真实;分析合理;富于创新
实验题目 实验室 实验环境
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3
(一)气体传递理论.........................................................................................................3 (二)操作原理..................................................................................................................5
实验类别
综合
学院楼 2136 温度: 23.6℃
实验时间 相对湿度:51 %
2012 年 5 月 4 日 13:00 时~ 16:20 时
同组人数
4 人(王玉佳、马莉、 孙扬雨、王玥力)
承诺人签名
目录
一、实验目的..................................................................................3
七、实验注意事项..........................................................................................................25
八、思考题.........................................................................................................................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