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

合集下载

刑法总论19春在线作业1-0005.1F715240-3288-4E1D-B7

刑法总论19春在线作业1-0005.1F715240-3288-4E1D-B7

刑法总论19春在线作业1-0005甲系A国公民,某年夏天甲在我国旅游后,乘坐中国民航的国际航班回A国,在飞行途中甲因为锁事与邻坐乙(我国公民)发生争吵,甲将乙打成重伤,对甲应按A:A国刑法处理B:我国刑法处理C:飞机最初降落国刑法处理D:既可以按A国也可以按我国刑法处理答案:B甲于某日晨在路边捡回一名弃婴,抚养了3 个月后,声称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以 3000 元卖给乙。

如何认定甲的行为 ?A:甲的行为构成遗弃罪B:甲的行为构成拐骗儿童罪C:甲的行为构成诈骗罪D:甲的行为构成拐卖儿童罪答案:D某甲为某国有医药公司负责人之一,该公司将销售任务按地区分片发包给个人,规定承包人上交固定的承包费用。

职工某乙担心不能完成承包定额不敢承包某片的销售工作。

某甲因为是公司领导,按规定不许出面承包,就动员某乙承包,并说二人合伙销售,保证不会赔本。

某乙便承包某片的销售任务。

某甲和某乙共同在该片进行销售业务,盈利甚多。

某甲向某乙索要分成15万元。

A:某甲构成受贿罪B:某甲构成索贿罪C:某甲不构成犯罪D:某甲构成非法经营罪答案:C强奸罪之人人死亡,属于A:结果加重犯B:想象竞合犯C:法规竞合犯D:转化犯答案:A甲某是我国某通讯社的高级编辑,应香港某报社记者之请,设法在为其搞有关对台政策一份机密文件。

按规定该文件只下发到社长一级,通讯社只有社长那里有一份。

甲某到社长办公室时发现该文件就放在桌上,乘社长不注意将文件拿出复制一份,然后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香港某报社记者。

香港某记者为了表示感谢,给其20000港元。

甲某的行为A: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和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B:构成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和受贿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C:构成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D: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答案:C甲乙二人于97年2月在结扎手术证明书上偷盖医院印章,伪造4份医院证明出售给他人,获利400元,1997年11月案发。

20春学期《刑法总论》在线平时作业1

20春学期《刑法总论》在线平时作业1

20春学期《刑法总论》在线平时作业14.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为()A:已满10周岁不满14周岁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C: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D: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答案:B以刑法分则规定的某种犯罪是否必须由二人以上实施为标准,可将共同犯罪分为()A:任意的共同犯罪和必要的共同犯罪B: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C: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D:一般共同犯罪和集团犯罪答案:A6.甲15周岁,在绑架他人之后将人质残忍地杀害,甲的行为()A:构成绑架罪B:构成故意杀人罪C: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D:不负刑事责任答案:B甲与乙有仇。

一日,甲携带猎枪前往乙居住地,准备枪杀乙。

然而,甲到达乙居住地附近,发现乙家楼下有多位警察正在处理一刑事案件,感到无法下手,遂返回。

甲的行为属于()A:犯罪中止B:没有犯罪行为C:犯罪未遂D:犯罪预备答案:D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正在使用的电缆剪断卖掉的行为属于()A:牵连犯B:结合犯C:想象竞合犯D:结果加重犯答案:C甲为保护自己的果园,在果园周围拉上电网,白天关掉,晚上通电。

某日晚有俩个小孩进入果园偷摘果实,被电网击中而死。

甲的行为属于()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事前防卫D: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答案:D下列关于我国刑法规定的罚金刑执行方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缴纳B: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分期缴纳C:期满不能缴纳的,强制缴纳D: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不再追缴答案:D。

刑法总论在线作业答案

刑法总论在线作业答案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单项选择题1.【第01章】刑法第65条第1款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分,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其中的“但书〞表示的情况是对前段的〔〕。

A 例外B 补充C 限制D 特别正确答案:A多项选择题2.【第01章】在我国对刑法的立法解释的方法有〔〕。

A 刑法中用条文明确规定的解释B 国家立法机关在法律的起草说明中所作的解释C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实施中发生的歧义所进行的解释D 国家立法机关工作人员撰写的刑法释义正确答案:ABC推断题3.【第01章】只要含有剥夺人身自由的内容的法律标准,均属于广义的刑法。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 错单项选择题4.【第02章】刑法分则中对成心杀人罪规定了比虐待罪更高的法定刑,这表达了〔〕。

A 刑法面前人人公平原则B 罪刑法定原则C 罪责自负原则D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正确答案:D单项选择题5.【第02章】甲男和乙女于某日在公园发生性关系,引起游客的极大愤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对甲乙的行为如何认定〔〕。

A 聚众淫乱罪B 组织淫秽表演罪C 寻衅滋事罪D 无罪正确答案:D单项选择题6.【第02章】罪刑法定原则排斥的刑法解释是〔〕。

A 限制解释B 类推解释C 文理解释D 扩张解释正确答案:B多项选择题7.【第02章】以下关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法不溯及既往B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事立法制定合理的刑罚体系C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与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和罪犯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D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在行刑中合理地运用减刑.假释等制度正确答案:BCD多项选择题8.【第02章】以下选项中,表达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刑罚制度有〔〕。

A 累犯B 自首C 缓刑D 减刑正确答案:ABCD多项选择题9.【第02章】以下哪种情形表达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吉大16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

吉大16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

奥鹏17春吉大16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 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处罚原则是()。

A. 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 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D. 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正确答案:2. 我国刑法分则类罪分类的主要标准是()A. 一般客体B. 同类客体C. 直接客体D. 简单客体正确答案:3. 关于减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其有期徒刑的刑期,自行为人被羁押之日起计算B. 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主刑减刑的,其缓刑考验期相应缩短C. 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主刑减刑的,其缓刑考验期不受影响D. 减刑只适用于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管制不存在减刑正确答案:4. 陈某抢劫出租车司机甲,用匕首刺甲一刀,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跑。

甲发动汽车追赶,在陈某往前跑了40米处将其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

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正当业务行为B. 紧急避险C. 正当防卫D. 自救行为正确答案:5. 我国《刑法》中的追诉时效是指()。

A. 经过一定期限,对犯罪分子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对判刑的人不再执行刑罚B. 刑法的溯及力C. 刑法的时间效力D. 经过一定期间,对犯罪分子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正确答案:6. 下列情况中哪些行为可以成立共同犯罪?()。

A. 二人以上的人中有的是过失行为B.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行为C.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行为D. 一人和不满14岁的另一人同时实施某种故意犯罪正确答案:7. 下列哪一项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

A. 禁止习惯法的适用B. 禁止类推制度C. 重法有溯及既往的效力D. 法律的规定必须明确、具体正确答案:8. 章某是美国公民,一日我国一艘货船途径美国,章某向船上射击,将日本公民A射死。

对章某的行为,我国的刑法()管辖权;汪某从日本向我国境内寄炸弹,但在日本就被警方破获。

吉大18春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0003.E2EA52AF-B124-4EF9-9DE4-4571957464F8(总10页)

吉大18春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0003.E2EA52AF-B124-4EF9-9DE4-4571957464F8(总10页)

吉大18春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0003王某等人在周某开的饭店就餐后未付钱。

两天后,王某等人再次路过周某的饭店时,周某向其催讨所欠饭款。

王某等人认为有失脸面,遂对周某拳打脚踢,并扬言次日会再来饭店教训周某。

第二天,周某为防不测,随身携带了一把尖刀。

中午时分,王某等人再次来到周某的饭店滋事,要周某赔偿名誉损失,周某不从。

王某遂用携带的斧头砍向周某的头部,周某侧身躲开,但仍被砍伤了手臂。

当王某再次砍来时,周某拔出早已准备好的尖刀还击,厮打中刺中王某胸部,致其死亡。

周某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C:故意杀人罪D:过失致人死亡罪答案:A甲为杀害仇人林某在偏僻处埋伏,见一黑影过来,以为是林某,便开枪射击。

黑影倒地后,甲发现死者竟然是自己的父亲。

事后查明,甲的子弹并未击中父亲,其父亲患有严重心脏病,因听到枪声后过度惊吓死亡。

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B: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D:甲对林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对自己的父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应择一重罪处罚答案:A下列哪一项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

A:禁止习惯法的适用B:禁止类推制度C:重法有溯及既往的效力D:法律的规定必须明确、具体答案:C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下列情形属于没收财产刑范围的是:()A:王某买卖伪劣商品,案发后查获的用于生产伪劣商品的进口机器B:邓某犯诈骗罪,案发后被冻结在银行的合法收入10000元C:郭某走私、贩卖、运输毒品,案发后查获的3公斤吗啡D:张某拦路抢劫,将被害人打昏后所得的3万元人民币答案:B我国《刑法》中的追诉时效是指()。

A:经过一定期限,对犯罪分子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对判刑的人不再执行刑罚B:刑法的溯及力C:刑法的时间效力D:经过一定期间,对犯罪分子不再追究刑事责任答案:D彭某因私愤蓄意杀害韩某。

一天在韩某回家途中向其开枪射击,但未击中。

这时,枪里面尚有子弹3颗,彭怕罪行暴露,遂停止开枪射击,彭的行为是:()A:犯罪未遂B:犯罪中止C:一般违法行为D:意外事件答案:B下列关于教唆犯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教唆乙实施杀害丙的行为,结果乙口头允诺,但实际只是去丙家盗窃了一台彩电,则甲不构成教唆犯B:甲乙共同约定实施了盗窃行为,在盗窃得逞之后,甲临时起意,向乙使了个眼色,乙心领神会放了把火毁灭现场,致使大量财物被烧毁,则甲构成放火罪的教唆犯C:甲已经打算实施杀人行为,但是还在犹豫之间,乙见状给甲打气,鼓励甲实施行D:甲对乙说:“你去犯罪吧。

吉大15春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试卷试卷(最新)

吉大15春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试卷试卷(最新)

吉大15春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V 1. 某甲向某乙讨债不成,遂将某乙劫持并关押月余。

某甲的行为是:()A. 继续犯B. 连续犯C. 牵连犯D. 状态犯满分:4 分2. 甲犯某项罪行的法定最高刑为5年有期徒刑的,对该罪行的追诉时效期限为:()A. 5年B. 10年C. 15年D. 20年满分:4 分3. 章某是美国公民,一日我国一艘货船途径美国,章某向船上射击,将日本公民A射死。

对章某的行为,我国的刑法()管辖权;汪某从日本向管辖权;杨某与境外黑社会组织3A党勾结,想制造冰毒,杨某负责从我国某省提供制造冰毒的原材料,运送至国外,由3A党制成成品,在境外销售。

对杨某的行为,我国刑法()管辖权;国际大毒枭老K(哥伦比亚国籍)来我国旅游,老K以前从未在我国进行过任何犯罪活动,但现国际刑警接受哥伦比亚的请求在全球范围内对其发出了通缉令,我A. 有,有,有,有B. 没有,没有,没有,没有C. 有,没有,有,没有D. 没有,有,没有,有满分:4 分4. 甲某因为犯强奸罪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在执行到了6年时主动交待曾经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司12万元的事实。

被以职务侵占罪判处12年。

对甲某应当判处:()A. 20年以下12年以上决定执行的刑期B. 12年以下6年以上决定执行的刑期C. 18年以下6年以上决定执行的刑期D. 将12年与6年相加,直接决定执行18年5. 甲蓄谋杀害乙。

有一天,甲看见乙熬药就偷偷在药中投毒,但乙熬药给牛治病,牛吃药后中毒而死。

甲的行为属于()。

A. 犯罪既遂负刑事责任B. 犯罪未遂负刑事责任C. 犯罪预备负刑事责任D. 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满分:4 分6. 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甲为抢劫而殴打章某,章某逃跑,甲随后追赶。

章某在逃跑时钱包不慎从身上掉下,甲拾得钱包后离开。

甲的暴力行为和取得财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B. 乙基于杀害的意思用刀砍程某,见程某受伤后十分痛苦,便将其送到医院,但医生的治疗存在重大失误,导致程某死亡。

奥鹏吉大21年春季《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doc

奥鹏吉大21年春季《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doc

1.王某等人在周某开的饭店就餐后未付钱。

两天后,王某等人再次路过周某的饭店时,周某向其催讨所欠饭款。

王某等人认为有失脸面,遂对周某拳打脚踢,并扬言次日会再来饭店教训周某。

第二天,周某为防不测,随身携带了一把尖刀。

中午时分,王某等人再次来到周某的饭店滋事,要周某赔偿名誉损失,周某不从。

王某遂用携带的斧头砍向周某的头部,周某侧身躲开,但仍被砍伤了手臂。

当王某再次砍来时,周某拔出早已准备好的尖刀还击,厮打中刺中王某胸部,致其死亡。

周某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C.故意杀人罪D.过失致人死亡罪【参考答案】: A2.甲为杀害仇人林某在偏僻处埋伏,见一黑影过来,以为是林某,便开枪射击。

黑影倒地后,甲发现死者竟然是自己的父亲。

事后查明,甲的子弹并未击中父亲,其父亲患有严重心脏病,因听到枪声后过度惊吓死亡。

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B.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C.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D.甲对林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对自己的父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应择一重罪处罚【参考答案】: A3.下列哪一项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

A.禁止习惯法的适用B.禁止类推制度C.重法有溯及既往的效力D.法律的规定必须明确、具体【参考答案】: C4.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下列情形属于没收财产刑范围的是:()A.王某买卖伪劣商品,案发后查获的用于生产伪劣商品的进口机器B.邓某犯诈骗罪,案发后被冻结在银行的合法收入10000元C.郭某走私、贩卖、运输毒品,案发后查获的3公斤吗啡D.张某拦路抢劫,将被害人打昏后所得的3万元人民币【参考答案】: B5.我国《刑法》中的追诉时效是指()。

A.经过一定期限,对犯罪分子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对判刑的人不再执行刑罚 B.刑法的溯及力 C.刑法的时间效力 D.经过一定期间,对犯罪分子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参考答案】: D6.彭某因私愤蓄意杀害韩某。

一天在韩某回家途中向其开枪射击,但未击中。

吉大18春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0001

吉大18春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0001

吉大18春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0001王某等人在周某开的饭店就餐后未付钱。

两天后,王某等人再次路过周某的饭店时,周某向其催讨所欠饭款。

王某等人认为有失脸面,遂对周某拳打脚踢,并扬言次日会再来饭店教训周某。

第二天,周某为防不测,随身携带了一把尖刀。

中午时分,王某等人再次来到周某的饭店滋事,要周某赔偿名誉损失,周某不从。

王某遂用携带的斧头砍向周某的头部,周某侧身躲开,但仍被砍伤了手臂。

当王某再次砍来时,周某拔出早已准备好的尖刀还击,厮打中刺中王某胸部,致其死亡。

周某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C:故意杀人罪D:过失致人死亡罪答案:A我国刑法分则类罪分类的主要标准是()A:一般客体B:同类客体C:直接客体D:简单客体答案:B高某持刀杀其父,其父受伤尚未死亡,高某急送其父到医院抢救,但抢救无效死亡。

高某的行为属于()。

A:故意杀人未遂B:故意杀人既遂C:犯罪中止D:意外事件答案:B薛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刑7年,刑满释放后仅一年又犯交通肇事罪,对薛某应()。

A:加重处罚B:按累犯处理C:加重或从重处罚D:不按累犯处理答案:D下列犯罪有犯罪目的的是()。

A:直接故意犯罪B: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C:间接故意犯罪D: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答案:A陈某抢劫出租车司机甲,用匕首刺甲一刀,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跑。

甲发动汽车追赶,在陈某往前跑了40米处将其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

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正当业务行为B:紧急避险C:正当防卫D:自救行为答案:C。

吉大《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

吉大《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

吉大《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奥鹏17春吉大16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 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处罚原则是()。

A. 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 应该从轻或减轻处罚D. 应该减轻或免除处罚正确答案:2. 我国刑法分则类罪分类的主要标准是()A. 普通客体B. 同类客体C. 直接客体D. 容易客体正确答案:3. 关于减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其有期徒刑的刑期,自行为人被羁押之日起计算B. 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主刑减刑的,其缓刑考验期相应缩短C. 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主刑减刑的,其缓刑考验期不受影响D. 减刑只适用于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管制不存在减刑正确答案:4. 陈某抢劫出租车司机甲,用匕首刺甲一刀,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窜。

甲发动汽车追逐,在陈某往前跑了40米处将其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

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正值业务行为B. 紧张避险C. 正值自卫D. 自救行为正确答案:5. 我国《刑法》中的追诉时效是指()。

A. 经过一定期限,对犯罪分子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对判刑的人不再执行刑罚B. 刑法的溯及力C. 刑法的时光效力D. 经过一定期间,对犯罪分子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正确答案:6. 下列状况中哪些行为可以成立共同犯罪?()。

A. 二人以上的人中有的是过失行为B.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行为C. 二人以上共同有意行为D. 一人和不满14岁的另一人同时实施某种有意犯罪正确答案:7. 下列哪一项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

A. 禁止习惯法的适用B. 禁止类推制度C. 重法有溯及既往的效力D. 法律的规定必需明确、详细正确答案:8. 章某是XXX公民,一日我国一艘货船途径XXX,章某向船上射击,将XXX公民A射死。

对章某的行为,我国的刑法()管辖权;汪某从XXX向我国境内寄XXX,但在XXX就被警方破获。

【奥鹏】[吉林大学]吉大20年3月《刑法总论》作业考核试题

【奥鹏】[吉林大学]吉大20年3月《刑法总论》作业考核试题

【奥鹏】-[吉林大学]吉大20年3月《刑法总论》作业考核试题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下列犯罪有犯罪目的的是()。

A、直接故意犯罪B、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C、间接故意犯罪D、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正确答案:A第2题,关于减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其有期徒刑的刑期,自行为人被羁押之日起计算B、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主刑减刑的,其缓刑考验期相应缩短C、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主刑减刑的,其缓刑考验期不受影响D、减刑只适用于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管制不存在减刑正确答案:B第3题,章某是美国公民,一日我国一艘货船途径美国,章某向船上射击,将日本公民A射死。

对章某的行为,我国的刑法()管辖权;汪某从日本向我国境内寄炸弹,但在日本就被警方破获。

对王某的行为,我国刑法()管辖权;杨某与境外黑社会组织3A党勾结,想制造冰毒,杨某负责从我国某省提供制造冰毒的原材料,运送至国外,由3A党制成成品,在境外销售。

对杨某的行为,我国刑法()管辖权;国际大毒枭老K(哥伦比亚国籍)来我国旅游,老K以前从未在我国进行过任何犯罪活动,但现国际刑警接受哥伦比亚的请求在全球范围内对其发出了通缉令,我国对其()管辖权。

A、有,有,有,有B、没有,没有,没有,没有C、有,没有,有,没有D、没有,有,没有,有正确答案:A第4题,陈某和其妻子经常争吵,但是其妻子又不愿意与其离婚,陈某遂萌生往其妻子饭里下毒杀害其妻的念头,但是又不忍心杀害自己的儿子。

所以陈某将儿子送到相隔3里地的父母家。

并嘱咐儿子千万不要回家。

陈某回家后在饭菜里下了毒就出去了。

其儿子不愿意在奶奶家呆,遂偷偷跑回家。

陈某儿子和妻子共同将有毒的饭菜吃下,均因中毒死亡。

请问陈某对其妻子和儿子死亡结果发生的主观心态分别是什么?()A、都是间接故意B、对妻子是直接故意,对儿子是间接故意C、对妻子是直接故意,对儿子是过于自信的过失D、对妻子是直接故意,对儿子是疏忽大意的过失正确答案:C第5题,2005年3月1日,张某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三年。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作业考试练习题-刑法总论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作业考试练习题-刑法总论

刑法总论交卷时间:2018-10-15 15:59:21一、单选题1.(2分)犯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的条件是()。

A. 确有悔改表现B. 有立功表现C. 有重大立功表现D. 没有故意犯罪得分:0知识点:刑法总论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2.(2分)根据我国刑法,在()情况下,新刑法有溯及力。

A. 行为时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新刑法认为是犯罪B. 行为时法律认为是犯罪,而新刑法不认为是犯罪C. 新旧刑法都认为是犯罪,但旧刑法处罚较重D. 旧刑法认为构成两罪,而新刑法认为构成一罪得分:0知识点:刑法总论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B解析3.(2分)危害结果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是()。

A. 一切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B. 某些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C. 对任何一种犯罪的构成均非必备条件D. 只能作为量刑情节加以考虑得分:0知识点:刑法总论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B解析4.(2分)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人依法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

A. 10年B. 15年C. 20年D. 17年得分:0知识点:刑法总论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5.(2分)张三误把李四当王五杀害,张三的行为属于()。

A. 故意杀人未遂B. 故意杀人既遂C. 疏忽大意过失致人死亡D. 意外事件得分:0知识点:刑法总论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B解析6.(2分)我国刑法对溯及力之规定所体现的原则是()。

A. 从旧原则B. 从新原则C. 从旧兼从轻原则D. 从新兼从轻原则得分:0知识点:刑法总论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C解析7.(2分)又聋又哑的人犯罪()。

A. 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 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得分:0知识点:刑法总论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8.(2分)派出所干警张某与同事李某开玩笑,拿起桌上的自己事先卸过子弹的手枪向李某打了一枪,不料枪中尚有一颗子弹,当场将李某打死。

张某对李某死亡结果持()。

A. 间接故意B. 疏忽大意的过失C. 过于自信的过失D. 无罪过得分:0知识点:刑法总论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B解析9.(2分)下列情况构成累犯的有()。

吉大20春学期《刑法分论》在线作业一-0003参考答案

吉大20春学期《刑法分论》在线作业一-0003参考答案

吉大20春学期《刑法分论》在线作业一-0003
试卷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甲系私营速递公司卸货员,主要任务是将公司收取的货物从汽车上卸下,再按送达地重新装车。

某晚,乘公司监督人员上厕所之机,甲将客户托运的一台价值一万元的摄像机夹带出公司大院,藏在门外沟渠里,并伪造被盗现场。

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诈骗罪
B.职务侵占罪
C.盗窃罪
D.侵占罪
正确答案:C
2.甲某加工生产了100件计6万盒、批号为“991104”的假普利胃炎胶囊,分3次出售,得赃款11.282万元。

()
A.甲某构成非法经营罪
B.甲某构成诈骗罪
C.甲某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
D.甲某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正确答案:D
3.农村青年某甲到供销社买东西时与营业员发生争执。

产生报复之念,遂取出自家的农药“乐果”30毫升,返回供销社,并乘营业员不注意,将“乐果”。

2022年吉林大学秋刑法分论在线作业一

2022年吉林大学秋刑法分论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下列甲旳哪种行为应当以包庇罪定罪惩罚?(). 甲明知乙是犯罪分子为其作假证明协助逃避刑事追究旳. 甲在刑事诉讼中对案件有重要关系旳情节故意作虚假鉴定协助逃避刑事追究旳. 甲收买证人丙指使丙向司法机关作伪证以协助丁逃避刑事追究旳. 辩护人甲指使证人乙作伪证以协助其委托人逃避刑事追究旳原则答案:2. 甲某是某国有银行办事处负责人,运用职务之便,收取储户存入旳委托贷款80余万元不入账,归个人用于经营汽车运送、赌博、炒股以及购买房子、家具等。

贷款期满后,甲某采用自制取款凭条透支储户存款旳手段归还了上述80余万元旳委托贷款。

致使库款与账面不符,浮现80余万元旳亏空。

为了对付上级旳财务检查,甲某找到乙某,请乙某以个人名义与办事处签订了一份虚假旳80万元贷款合同,用以抵冲该80万元旳亏空。

在财务检查时,会计从账面发现办事处尚有乙某旳80万元贷款没有收回,督促甲某收回该笔贷款。

于是案发。

(). 甲某构成贪污罪,贪污金额为160万元. 甲某构成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犯罪金额各80万元. 甲某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金额为160万元. 甲某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金额为80万元原则答案:3. 某高校旳保安袁某晚上在校园内巡逻时,发现陈某较为可疑,怀疑其为小偷,便把陈某叫到值班室进行讯问。

陈某否认有什么不法行为,袁某便把陈某吊起来殴打,逼迫其承认盗窃。

成果导致陈某残废。

袁某旳行为构成:(). 故意伤害罪. 刑讯逼供罪和故意伤害罪. 非法拘禁罪. 刑讯逼供罪原则答案:4. 某国有公司出纳甲意图非法占有本人保管旳公共财物,但不使用自己手中旳钥匙和所懂得旳密码,而是使用铁棍将自己保管旳保险柜打开并取走钞票3万元。

之后,甲伪造作案现场,声称失窃。

有关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对旳旳?(). 甲虽然是国家工作人员,但没有运用职务上旳便利,故应认定为盗窃罪. 甲虽然没有运用职务上旳便利,但也不属于将她人占有旳财物转移为自己占有,故应认定为侵占罪. 甲将自己基于职务保管旳财物据为己有,应成立贪污罪. 甲事实上是通过欺骗手段获得财物旳,应认定为诈骗罪原则答案:5. 5月,程某窜至某镇西关地下道上方铁路旁,冒充“警察”查验杨某(女)和其同窗陈某(女)旳身份证。

吉大18春学期《刑法分论》在线作业一-0005.B3D636E4-4DF4-4F92-AEA6-25BCD6AA3443(总10页)

吉大18春学期《刑法分论》在线作业一-0005.B3D636E4-4DF4-4F92-AEA6-25BCD6AA3443(总10页)

吉大18春学期《刑法分论》在线作业一-0005甲对乙使用暴力,欲将其打残。

乙慌忙掏出手机准备报警,甲一把夺过手机装进裤袋并将乙打成重伤。

甲在离开现场五公里后,把乙价值7000元的手机扔进水沟。

甲的行为构成何罪?()A:故意伤害罪、盗窃罪B:故意伤害罪、抢劫罪C:故意伤害罪、抢夺罪D: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答案:D甲得知乙一直在拐卖妇女,便对乙说,我的表弟丙没有老婆,你有合适的就告诉我一下。

不久,乙将拐骗的两名妇女带到甲家,甲与丙将其中一名妇女买下给丙做妻。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乙构成拐卖妇女罪B:甲构成拐卖妇女罪的共犯C:甲构成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D:丙构成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答案:B何经理为了销售本公司经营的医疗器械,安排公司监事刘某在与某市立医院联系销售业务过程中,按销售金额25%的比例给医院四位正、副院长回扣共计25万余元。

本案中,该公司提供回扣的行为构成何罪?()A:行贿罪B: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C:单位行贿罪D:对单位行贿罪答案:C赵某多次临摹某著名国画大师的一幅名画,然后署上该国画大师姓名并加盖伪造印鉴,谎称真迹售得收入六万元。

对赵某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A:按诈骗罪和侵犯著作权罪,数罪并罚B:按侵犯著作权罪处罚C: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处罚D:按非法经营罪处罚答案:B甲系私营速递公司卸货员,主要任务是将公司收取的货物从汽车上卸下,再按送达地重新装车。

某晚,乘公司监督人员上厕所之机,甲将客户托运的一台价值一万元的摄像机夹带出公司大院,藏在门外沟渠里,并伪造被盗现场。

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奥鹏吉大21年春季《刑法分论》在线作业一_2.doc

奥鹏吉大21年春季《刑法分论》在线作业一_2.doc

1.甲借口讨口水喝进入乙家,见一老人站在卧室门口,甲没有理会,径直在客厅摆设柜中拿了几件值钱的摆设离去。

()A.盗窃罪B.抢夺罪C.抢劫罪D.诈骗罪【参考答案】: A2.甲长期以赌博所得为主要生活来源。

某日,甲在抢劫赌徒乙的赌资得逞后,为防止乙日后报案,将其杀死。

对甲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应以故意杀人罪、抢劫罪并罚B.应以抢劫罪从重处罚C.应以赌博罪、抢劫罪并罚D.应以赌博罪、抢劫罪、故意杀人罪并罚【参考答案】: D3.关于盗窃案件,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盗窃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价值数额不大,但是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也应当以盗窃罪定罪处罚B.盗窃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同时构成盗窃罪和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择一重罪处罚C.为盗窃其他财物,盗窃机动车辆当犯罪工具使用的,被盗机动车辆的价值不计入盗窃数额D.为实施其他犯罪盗窃机动车辆的,按牵连犯择一重罪处罚,不需要实行数罪并罚【参考答案】: B4.某国间谍戴某,结识了我某国家机关机要员黄某。

戴某谎称来华投资建厂需了解政策动向,让黄某借工作之便为其搞到密级为“机密”的《内参报告》四份。

戴某拿到文件后送给黄某一部手机,并为其子前往某国留学提供了六万元资金。

对黄某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A.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数罪并罚B.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与受贿罪,数罪并罚C.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受贿罪,数罪并罚 D.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受贿罪,从一重罪处断【参考答案】: B5.乙某持甲某的借条要甲某还钱,甲某不仅不还钱,反而指使丙某、丁某将乙某强行扣留在一暗室内,并对其进行殴打,直至乙某交出借条承诺永不索还,才将乙某释放。

()A.甲某构成抢劫罪和非法拘禁罪B.甲某构成绑架罪C.甲某构成敲诈勒索罪 D.甲某构成抢劫罪【参考答案】: D6.某地突发百年未遇的冰雪灾害,乙离开自己的住宅躲避自然灾害。

吉大18春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0004.E5948C30-6B37-475F-979D-F2EE472DEB69(总10页)

吉大18春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0004.E5948C30-6B37-475F-979D-F2EE472DEB69(总10页)

吉大18春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0004下列哪种情形应当核准执行死刑?()A: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故意伤害罪B: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过失致人死亡罪C: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过失致人重伤罪D:在死刑缓期执行期期满后,裁定减刑前犯故意伤害罪答案:A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为抢劫而殴打章某,章某逃跑,甲随后追赶。

章某在逃跑时钱包不慎从身上掉下,甲拾得钱包后离开。

甲的暴力行为和取得财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B:乙基于杀害的意思用刀砍程某,见程某受伤后十分痛苦,便将其送到医院,但医生的治疗存在重大失误,导致程某死亡。

乙的行为和程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C:丙经过铁路道口时,遇见正在值班的熟人项某,便与其聊天,导致项某未及时放下栏杆,火车通过时将黄某轧死。

丙的行为与黄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D:丁为杀害李某而打其头部,使其受致命伤,2小时之后必死无疑。

在李某哀求下,丁开车送其去医院。

答案:B陈某和其妻子经常争吵,但是其妻子又不愿意与其离婚,陈某遂萌生往其妻子饭里下毒杀害其妻的念头,但是又不忍心杀害自己的儿子。

所以陈某将儿子送到相隔3里地的父母家。

并嘱咐儿子千万不要回家。

陈某回家后在饭菜里下了毒就出去了。

其儿子不愿意在奶奶家呆,遂偷偷跑回家。

陈某儿子和妻子共同将有毒的饭菜吃下,均因中毒死亡。

请问陈某对其妻子和儿子死亡结果发生的主观心态分别是什么?()A:都是间接故意B:对妻子是直接故意,对儿子是间接故意C:对妻子是直接故意,对儿子是过于自信的过失D:对妻子是直接故意,对儿子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答案:C下列哪种情形属于自首:()A:甲某犯破坏选举罪后,自动投案,但在投案以后又逃跑。

后来被公安机关抓获,如实承认自己的罪行B:甲某在犯敲诈勒索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但是后来又翻供,拒不认罪。

直到被检察机关起诉至法院,在庭审期间才又恢复原先如实的供述C:某饭店老板甲某为了败坏丙某饭店的声誉,挤垮丙某的生意。

吉大18秋学期《刑法分论》在线作业一(满分)

吉大18秋学期《刑法分论》在线作业一(满分)

------------------------------------------------------------------------------------------------------------------------------ (单选题) 1: 某国有公司出纳甲意图非法占有本人保管的公共财物,但不使用自己手中的钥匙和所知道的密码,而是使用铁棍将自己保管的保险柜打开并取走现金3万元。

之后,甲伪造作案现场,声称失窃。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甲虽然是国家工作人员,但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应认定为盗窃罪B: 甲虽然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但也不属于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占有,故应认定为侵占罪C: 甲将自己基于职务保管的财物据为己有,应成立贪污罪D: 甲实际上是通过欺骗手段获得财物的,应认定为诈骗罪正确答案:(单选题) 2: 甲对乙使用暴力,欲将其打残。

乙慌忙掏出手机准备报警,甲一把夺过手机装进裤袋并将乙打成重伤。

甲在离开现场五公里后,把乙价值7000元的手机扔进水沟。

甲的行为构成何罪?()A: 故意伤害罪、盗窃罪B: 故意伤害罪、抢劫罪C: 故意伤害罪、抢夺罪D: 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正确答案:(单选题) 3: 甲持西瓜刀冲入某银行储蓄所,将刀架在储蓄所保安乙的脖子上,喝令储蓄所职员丙交出现金1万元。

见丙故意拖延时间,甲便在乙的脖子上划了一刀。

刚取出5万元现金的储户丁看见乙血流不止,于心不忍,就拿出1万元扔给甲,甲得款后迅速逃离。

对甲的犯罪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抢劫罪(未遂)B: 抢劫罪(既遂)C: 绑架罪D: 敲诈勒索罪正确答案:(单选题) 4: 甲某因工头乙某拖欠自己工资,遂于某日下午2时许将乙某之子丙某(5岁)诱骗至一工地内看管,并电话通知乙某当日交款。

当晚20时许,甲某在某车站取款时,被抓获归案。

甲某的行为:()A: 不构成犯罪B: 构成绑架罪C: 构成非法拘禁罪D: 构成拐骗儿童罪正确答案:(单选题) 5: 乙某持甲某的借条要甲某还钱,甲某不仅不还钱,反而指使丙某、丁某将乙某强行扣留在一暗室内,并对其进行殴打,直至乙某交出借条承诺永不索还,才将乙某释放。

刑法总论在线作业(101-200题)分解

刑法总论在线作业(101-200题)分解

101.下列犯罪中属于特殊主体的犯罪是A 重婚罪B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C 破坏军人婚姻罪D 虐待罪正确答案:D单选题102.醉酒的人犯罪A 可以负刑事责任B 不负刑事责任C 应当负刑事责任D 减轻刑事责任正确答案:C单选题103.刑事责任年龄的计算方法应当是A 按农历的年、月、日计算B 从过生日的当天起算为满周岁C 从过生日的第二天起算为满周岁D 过生日的前一天起算为满周岁正确答案:C单选题104.又聋又哑的人犯罪A 应当从轻、减轻处罚B 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 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 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正确答案:C105.我国刑法典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处罚。

A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B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C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D 可以从轻或者免除正确答案:B单选题106.某甲在犯故意杀人罪时刚满15岁,按照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划分,某甲属于A 相对负刑事责任阶段B 完全不负刑事责任阶段C 完全负刑事责任阶段D 免除刑事责任阶段正确答案:A单选题107.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A 10周岁以下B 不满14周岁C 18周岁以下D 不满16周岁正确答案:B单选题108.精神病人只有在实施危害行为时,()自己的行为的,才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A 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B 无意识或者无法控制C 不能控制D 不能辨认正确答案:A单选题109.甲15周岁,系我国某边镇中学生。

甲和乙一起上学,在路上捡到一手提包。

打开后,发现内有1000元钱和4小袋白粉末。

甲说:“这袋上有中文…海洛因‟和英文…heroin‟及…50g‟的字样。

我在电视上看过,这东西就是白粉,我们把它卖了,还能发一笔财。

”二人遂将4袋白粉均分。

甲先将一袋白粉卖与他人,后在学校组织去邻国旅游时,携带另一袋白粉并在境外出售。

甲的行为A 构成走私毒品罪B 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C 构成贩卖毒品罪D 构成走私、贩卖毒品罪正确答案:C单选题110.路某(15岁)先后唆使张某(15岁)盗窃他人财物折价1万余元;唆使李某(19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计2000余元;唆使王某(15岁)抢劫他人财物计1500元。

奥鹏吉大21年春季《刑法分论》在线作业一.doc

奥鹏吉大21年春季《刑法分论》在线作业一.doc

1.甲对乙使用暴力,欲将其打残。

乙慌忙掏出手机准备报警,甲一把夺过手机装进裤袋并将乙打成重伤。

甲在离开现场五公里后,把乙价值7000元的手机扔进水沟。

甲的行为构成何罪?()A.故意伤害罪、盗窃罪B.故意伤害罪、抢劫罪C.故意伤害罪、抢夺罪 D.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参考答案】: D2.甲得知乙一直在拐卖妇女,便对乙说,我的表弟丙没有老婆,你有合适的就告诉我一下。

不久,乙将拐骗的两名妇女带到甲家,甲与丙将其中一名妇女买下给丙做妻。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乙构成拐卖妇女罪B.甲构成拐卖妇女罪的共犯C.甲构成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D.丙构成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参考答案】: B3.何经理为了销售本公司经营的医疗器械,安排公司监事刘某在与某市立医院联系销售业务过程中,按销售金额25%的比例给医院四位正、副院长回扣共计25万余元。

本案中,该公司提供回扣的行为构成何罪?()A.行贿罪B.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C.单位行贿罪D.对单位行贿罪【参考答案】: C4.赵某多次临摹某著名国画大师的一幅名画,然后署上该国画大师姓名并加盖伪造印鉴,谎称真迹售得收入六万元。

对赵某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A.按诈骗罪和侵犯著作权罪,数罪并罚B.按侵犯著作权罪处罚C.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处罚D.按非法经营罪处罚【参考答案】: B5.甲系私营速递公司卸货员,主要任务是将公司收取的货物从汽车上卸下,再按送达地重新装车。

某晚,乘公司监督人员上厕所之机,甲将客户托运的一台价值一万元的摄像机夹带出公司大院,藏在门外沟渠里,并伪造被盗现场。

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诈骗罪B.职务侵占罪C.盗窃罪D.侵占罪【参考答案】: C6.甲、乙、丙、丁共谋诱骗黄某参赌。

四人先约黄某到酒店吃饭,甲借机将安眠药放入黄某酒中,想在打牌时趁黄某不清醒合伙赢黄某的钱。

但因甲投放的药品剂量偏大,饭后刚开牌局黄某就沉沉睡去,四人趁机将黄某的钱包掏空后离去。

吉大17春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

吉大17春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 V 1. 2005年3月1日,张某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三年。

缓刑考验期内未发现张某有漏罪,也未发现张某犯新罪。

但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公安机关发觉张某在缓刑考验期内曾强奸一名妇女。

那么正确的做法应当是:()A. 视为原判刑罚已执行完毕,仅以强奸罪对张某判处新的刑罚B. 原判刑罚不再执行,仅以强奸罪对张某判处新的刑罚C. 撤销缓刑,对强奸罪做出判决,并将其与原判刑罚实行并罚D. 撤销缓刑,对强奸罪做出判决,并将其与原判刑罚实行并罚,之后再减去已经过的缓刑考验期限2.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且已在外国受过刑罚处罚的,()。

A.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 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C. 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D. 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3. 下列哪种情形属于自首:()A. 甲某犯破坏选举罪后,自动投案,但在投案以后又逃跑。

后来被公安机关抓获,如实承认自己的罪行B. 甲某在犯敲诈勒索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但是后来又翻供,拒不认罪。

直到被检察机关起诉至法院,在庭审期间才又恢复原先如实的供述C. 某饭店老板甲某为了败坏丙某饭店的声誉,挤垮丙某的生意。

便指使本店的伙计乙某往丙某的汤锅中投放老鼠药。

结果造成多人中毒死亡。

乙某见罪责难逃自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说此次投毒是自己一人所为,与甲某无关,一人承担了案件的全部罪责D. 甲某因为盗窃银行时被当场抓获。

在审问中,甲某又主动交4. 高某持刀杀其父,其父受伤尚未死亡,高某急送其父到医院抢救,但抢救无效死亡。

高某的行为属于()。

A. 故意杀人未遂B. 故意杀人既遂C. 犯罪中止D. 意外事件5. 我国《刑法》将共同犯罪人分为()。

A. 主犯、胁从犯、预备犯、教唆犯B. 首犯、胁从犯、未遂犯、教唆犯C. 主犯、实行犯、帮助犯、从犯D. 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6. 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犯罪分子还有漏罪未判,应当对漏罪进行定罪量刑然后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鹏17春吉大16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 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处罚原则是()。

A. 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 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D. 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
2. 我国刑法分则类罪分类的主要标准是()
A. 一般客体
B. 同类客体
C. 直接客体
D. 简单客体
正确答案:
3. 关于减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其有期徒刑的刑期,自行为人被羁押之日起计算
B. 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主刑减刑的,其缓刑考验期相应缩短
C. 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主刑减刑的,其缓刑考验期不受影响
D. 减刑只适用于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管制不存在减刑
正确答案:
4. 陈某抢劫出租车司机甲,用匕首刺甲一刀,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跑。

甲发动汽车追赶,在陈某往前跑了40米处将其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

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正当业务行为
B. 紧急避险
C. 正当防卫
D. 自救行为
正确答案:
5. 我国《刑法》中的追诉时效是指()。

A. 经过一定期限,对犯罪分子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对判刑的人不再执行刑罚
B. 刑法的溯及力
C. 刑法的时间效力
D. 经过一定期间,对犯罪分子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
6. 下列情况中哪些行为可以成立共同犯罪?()。

A. 二人以上的人中有的是过失行为
B.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行为
C.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行为
D. 一人和不满14岁的另一人同时实施某种故意犯罪
正确答案:
7. 下列哪一项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

A. 禁止习惯法的适用
B. 禁止类推制度
C. 重法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D. 法律的规定必须明确、具体
正确答案:
8. 章某是美国公民,一日我国一艘货船途径美国,章某向船上射击,将日本公民A射死。

对章某的行为,我国的刑法()管辖权;汪某从日本向我国境内寄炸弹,但在日本就被警方破获。

对王某的行为,我国刑法()管辖权;杨某与境外黑社会组织3A党勾结,想制造冰毒,杨某负责从我国某省提供制造冰毒的原材料,运送至国外,由3A党制成成品,在境外销售。

对杨某的行为,我国刑法()管辖权;国际大毒枭老K(哥伦比亚国籍)来我国旅游,老K以前从未在我国进行过任何犯罪活动,但现国际刑警接受哥伦比亚的请求在全球范围内对其发出了通缉令,我国对其()管辖权。

A. 有,有,有,有
B. 没有,没有,没有,没有
C. 有,没有,有,没有
D. 没有,有,没有,有
正确答案:
9. 我国《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它体现了空间效力原则中的()。

A. 属地原则
B. 属人原则
C. 保护原则
D. 折衷原则
正确答案:
10. 王某为表现自己的英勇行为,将造纸厂一造纸原料草垛点燃后再去救火。

但火势蔓延无法控制,王某虽奋力扑救,但仍造成损失20余万元,自己也被烧伤。

王某的行为构成:()
A. 放火罪
B. 失火罪
C. 危害公共安全罪
D. 破坏生产经营罪
正确答案:
吉大16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
二、多选题(共5 道试题,共20 分。


1. 我国刑罚同其他法律强制方法相比较,有以下显著特点()。

A. 法律后果不同
B. 严厉程度不同
C. 适用对象不同
D. 适用机关不同
正确答案:
2. 刑法第29条第2款规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这在刑法理论上被称为“教唆未遂”。

大家可以根据对29条第2款的理解,来判断下列哪种情形里,甲某属于教唆未遂,且应按照29条第2款处理:( )
A. 甲某告诉乙,说看见丙某和乙妻有染,教唆乙某杀害丙某,乙某答应下来,却不什么也没做。

B. 乙某、丙某是邻居,两人同时爱上了的一位姑娘,但姑娘却对丙某情有独钟,甲某教唆乙某杀害丙某,乙某表示接受并当晚磨了菜刀,但因乙某在晚上磨刀的声音太吵,被周围的革命群众及时报警,第二天刚一出门即被警察抓获。

C. 乙某、丙某是邻居,两人同时爱上了本地的一位姑娘,丙某每天前往姑娘家献殷勤,乙某非常气愤,于是甲某教唆乙某去敲断丙某的腿,乙某接受教唆并着手实行对丙某的伤害,但是遭到丙某的激烈反抗,乙某一怒之下竟将丙某杀死。

D. 乙某、丙
正确答案:
3. 关于牵连犯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刑法理论一般认为对牵连犯一般不实行数罪并罚,而是择一重罪处罚或者择一重罪从重处罚的
B. 刑法分则也有规定对牵连犯不实行数罪并罚,而是择一重罪处罚或者择一重罪从重处罚的
C. 分则条文也有规定对牵连犯实行数罪并罚的
D. 分则条文也有对牵连犯规定了独立的法定刑的
正确答案:
4. 我国《刑法》规定,剥夺政治权利包括()。

A. 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B. 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C.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D.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正确答案:
5. 甲某经常受乙某的欺负,心怀怨恨。

某日甲某开车,乙某令其停车,甲某故意开车将其撞倒。

甲某以为乙某已经死亡,然后将乙某搬到车上,在路过一大桥时将乙某的尸体抛到河中。

经法医鉴定,乙某是因为溺水而死。

()
A. 甲某存在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B. 甲某构成交通肇事罪
C. 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D. 甲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正确答案:
吉大16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
三、判断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 犯罪客体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 甲教唆乙去丙家盗窃,乙到丙家后,发现只有丙女一人在家,便强奸了丙女,而没有盗窃。

甲构成盗窃罪未遂,乙构成强奸罪既遂。

二人不成立共犯关系。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 间歇性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4. 犯罪行为和结果都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才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5. 无意识的危害社会的动作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6. 陈某由于对领导不满,告诉朋友小郑要烧掉单位大楼,让小郑帮着搞点汽油。

在小郑送来汽油后,陈某又后悔了,把汽油卖给了一司机。

陈某成立犯罪中止,小郑则成立犯罪未遂。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7. 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但可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8.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9. 某日晚上,某甲到某工厂行窃,正要把东西拿走时,突然发现有人来,他便放下东西悄悄离去。

某甲的行为是犯罪中止。

(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0. 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盗窃罪、诈骗罪,均为结果犯。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记住,永远不要对父母说这十句话!
1.好了,好了,知道,真啰嗦!(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的“啰嗦”其实是一种幸福。


2.有事吗,没事?那挂了啊。

(父母打电话,也许只想说说话,我们能否明白他们的用意,不要匆忙挂了电话!)
3.说了你也不懂,别问了!(他们只是想和我们说说话。


4.跟你说了多少次不要你做,做又做不好。

(一些他们已经力不能及的事,我们因为关心而制止,但不要这样让他们觉得自己很无用。


5.你们那一套,早就过时了。

(父母的建议,也许不能起到作用,可我们是否能换一种回应的方式?)
6. 7. 8. 9.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